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百二十四卷 |
第二百二十四卷目錄
陽姓部彙考
鄭樵通志〈以國為氏〉
廖用賢尚友錄〈陽姓〉
陽姓部列傳
周
陽處父 陽虎
陽越 陽晝
陽膚 陽畢
陽陵
漢
陽並 陽俊
後漢
陽球 陽成安
陽成勝 陽成張
陽雍伯
晉
陽耽 陽裕
陽騖
宋
陽瓚
南齊
陽黑頭
北魏
陽尼 陽介
陽鳴鵠 陽季智
陽荊 陽璠
陽伯慶 陽藻
陽令鮮 陽延興
陽固 陽弼
陽世和 陽詮之
陽斌
北齊
陽斐 陽休之
陽士深 陽辟強
北周
陽猛 陽雄
唐
陽嶠 陽城
陽惠元 陽旻
陽曾龜
後漢
陽彥昭
宋
陽成復 陽孝本
陽大明 陽萬徹
陽人簡 陽從易
明
陽定國 陽郁
陽順 陽儀鳳
陽清 陽德輝
陽通 陽福昌
陽朝宗 陽志和
陽杲 陽淵
陽昊 陽灝
陽鼎 陽顯嘉
陽明 陽鈞
陽時顯 陽佐
陽宣〈長壽人〉 陽真慶
陽景燾 陽宣〈城步人〉
陽象乾 陽午庭
陽一敬 陽瑞
陽敷盛 陽思謙
陽柳 陽文炳
陽正南 陽覺
陽性初〈湘鄉人〉 陽開泰
陽可湯 陽光宇
陽升 陽思順
陽文燭 陽鎮
陽顯宇 陽源宗
陽忠 陽文秀
陽性初〈善化人〉
陽姓部紀事
揚姓部彙考
漢書〈揚雄傳〉
鄭樵通志〈以邑為氏〉
廖用賢尚友錄〈揚姓〉
揚姓部列傳
漢
揚季 揚雄 揚烏
晉
揚術 揚泉
唐
揚之蜉
宋
揚王休 揚避舉
明
揚賓 揚得仁
揚時寧 揚光休
揚姓部雜錄
氏族典第二百二十四卷
陽姓部彙考
編輯《鄭樵通志》
編輯
以國為氏〈周不得姓之國〉
編輯陽氏其國近齊。閔二年齊人遷之,子孫以國為氏。或 言「周景王封少子於陽樊」,而以為陽國,誤矣。陽樊,周 畿內之邑,晉有陽處父,魯有陽氏,楚有陽氏,𦬒姓。
《廖用賢尚友錄》
編輯
陽姓
編輯陽商音「藍田。」
陽姓部列傳
編輯周
陽處父
編輯按《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晉陽處父侵蔡,楚子上救之, 與晉師夾泜而軍。陽子患之,使謂子上曰:「吾聞之,文 不犯順,武不犯敵。子若欲戰,則吾退舍,子濟而陳,遲 速唯命。不然,紓我老師,費財亦無益也。」乃駕以待。子 上欲涉,大孫伯曰:「不可。晉人無信,半涉而薄我,悔敗 何及?不如紓之。」乃退舍。陽子宣言曰:「楚師遁矣。」遂歸。 楚師亦歸。
陽虎
編輯按《左傳》定公八年,季寤公鉏極、公山不狃皆不得志 於季氏,叔孫輒無寵於叔孫氏,叔仲志不得志於魯, 故五人因陽虎。陽虎欲去三桓,以季寤更季氏,以叔 孫輒更叔孫氏,己更孟氏。冬十月,陽虎伐孟氏,戰於 棘下,陽氏敗。陽虎說甲如公宮,取寶玉大弓以出,入 於讙陽關以叛。九年夏,陽虎歸寶玉大弓。書曰:「得器 用也。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六月,陽虎奔晉。
陽越
編輯按《左傳》定公八年:陽虎欲去三桓,冬十月,將享季氏 於蒲圃而殺之。戒都車曰:「癸巳至。」成宰公斂處父告 孟孫曰:「季氏戒都車何故?」孟孫曰:「吾弗聞。」處父曰:「然 則亂也,必先於子,先備諸與?」孟孫以壬辰為期,陽虎 前驅,林楚御桓子,虞人以鈹盾夾之,陽越殿將如蒲 圃,桓子咋謂林楚曰:「而先皆季氏之良也,爾以是繼 之。」對曰:「臣聞命後陽虎為政,魯國服焉。違之徵死,死 無益於主。」桓子曰:「何後之有,而能以我適孟氏乎?」對 曰:「不敢愛死,懼不免主。」桓子曰:「往也。」孟氏選圉人之 壯者三百人以為公期,築室於門外。林楚怒,馬及衢 而騁,陽越射之不中,築者闔門。有自門間射陽越,殺 之。
陽晝
編輯按《說苑》:宓子賤為單父宰,過於陽晝曰:「子亦有以送 僕乎?」陽晝曰:「吾少也賤,不知治民之術,有釣道二焉, 請以送子。夫扱綸錯餌,迎而吸之者,陽鱎也;其為魚 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魴也;其為魚也 博而厚味。」子賤曰:「善。」於是未至單父,冠蓋迎之者交 接於道。子賤曰:「車驅之,車驅之,夫陽晝之所謂《陽鱎》 者至矣。」於是至單父,請其耆老尊賢者,而與之共治 《單父》。
陽膚
編輯按《論語疏》:「陽膚,曾子弟子。」
陽畢
編輯按《萬姓統譜》:「畢,晉大夫。」
===陽陵===按《史記司馬相如傳》註:「古仙人陽陵。」漢
編輯陽並
編輯按《漢書王莽傳》,「莽為射聲校尉。時上谷都尉陽並為 莽言,上由是賢莽,莽後封並子為男。」
陽俊
編輯按《漢書王莽傳》:「莽遣十二將軍擊匈奴,俊以誅貉將 軍出漁陽,後以大將軍守敖倉。」
後漢
編輯陽球
編輯按《後漢書陽球傳》:「球字方正,漁陽泉州人也。家世大 姓冠蓋。球能擊劍,習弓馬,性嚴厲,好申韓之學。郡吏 有辱其母者,球結少年數十人,殺吏滅其家,由是知 名。初舉孝廉,補尚書侍郎,出為高唐令,以嚴苛過理。 郡守收舉,會赦見原。辟司徒劉寵府,舉高第。九江山 賊起,三府上球有理姦才,拜九江太守。球到,設方略」, 凶賊殄破。遷平原相。坐嚴苦,徵詣廷尉,當免官。靈帝 以球九江時有功,拜議郎,遷將作大匠,坐事論。頃之, 拜尚書令。時中常侍王甫、曹節等姦虐弄權,扇動外 內,球嘗拊髀發憤曰:「若陽球作司隸,此曹子安得容 乎?」光和二年,遷為司隸校尉。球詣闕謝恩,奏收甫及 太尉段熲等送洛陽獄,及甫子永樂少府萌、沛相吉。 球自臨考,甫等五毒備極,父子悉死杖下,熲亦自殺, 乃僵磔甫屍。球既誅甫,復欲以次表曹節等,權門聞 之,莫不屏氣。時順帝虞貴人葬,百官會喪還,曹節見 磔甫屍道次,慨然抆淚,直入省白帝曰:「陽球好為妄 作,不宜使在司隸,以騁毒虐。」帝乃徙球為衛尉。其冬, 司徒劉郃與球議收案張讓、曹節,節等知之,共誣白 郃等。遂收球送洛陽獄,誅死,妻子徙邊。
陽成安
編輯按《萬姓統譜》,「成安,見印藪。」
陽成勝
編輯按《萬姓統譜》:「成勝見印藪。」
陽成張
編輯按:《萬姓統譜》:「成張,見印藪。」
陽雍伯
編輯按《尚友錄》:雍伯嘗設義漿給行人三年,有一人飲訖, 問曰:「何無菜羹?」答曰:「無種。」其人懷中出菜子一升與 之,且曰:「種此生美玉,並得好婦。」雍伯種之數載,北平 徐氏有女,雍伯求之。徐氏曰:「得白璧一雙,當為婚。」雍 伯於所種處求之,得白璧五雙以聘,名其地曰玉田。 生十男,皆俊異,位至卿相。〈按搜神記作羊公今據尚友錄及萬姓統譜故載入
陽姓
〉晉
編輯陽耽
編輯按:《晉書慕容暐載記》:「陽騖父耽,仕廆,官至東裔校尉。」
陽裕
編輯按《晉書慕容皝載記》,「陽裕,字士倫,右北平無終人也。 少孤,兄弟皆早亡。單煢獨立,刺史和演辟為主簿。王 浚領州,轉治中從事,忌而不能任。石勒既剋薊城,裕 微服潛遁。時鮮卑單于段眷為晉驃騎大將軍、遼西 公,雅好人物,虛心延裕。裕應之,拜郎中令、中軍將軍, 處上卿位,歷事段氏五主,甚見尊重。段遼與皝相攻」, 裕諫,遼不從,出為燕郡太守。石季龍剋令支,裕以郡 降,拜北平太守,徵為尚書左丞。段遼之請迎於季龍 也,裕以左丞相領征東麻秋司馬。秋款裕,為軍人所 執,將詣皝。皝素聞裕名,即命釋其囚,拜郎中令,遷大 將軍左司馬。性謙恭清儉,剛簡慈篤,雖歷居朝端,若 布衣之士。死年六十一。
陽騖
編輯按《晉書慕容暐載記》:「陽騖,字士秋,右北平無終人也。 父耽,仕廆,官至東裔校尉。騖少清素好學,器識沉遠, 起家為平州別駕。皝即王位,遷左長史,東西征伐,參 謀幃幄。暐嗣偽位,申以師傅之禮,親遇日隆。及為太 尉,固求罷職,言甚懇至,暐優答不許。騖清真謙謹,老 而彌篤。性儉約,及死無斂財。」
宋
編輯陽瓚
編輯按《萬姓統譜》:「瓚滑州司馬,魏主燾親督兵攻滑臺,城 東北崩,東郡太守王景度先出奔,瓚獨堅守不動。魏 人脅降之,不從,遂被殺。」
南齊
編輯陽黑頭
編輯按《南齊書封延伯傳》:「建元三年,大使巡行天下,華陽 陽黑頭疏從,四世同居,並共衣食,詔表門閭,蠲稅租。」
北魏
編輯陽尼
編輯按《魏書陽尼傳》,「尼字景文,北平無終人。少好學,博通 群籍。幽州刺史胡泥以尼學藝文雅,乃表薦之,徵拜 祕書著作郎。後改中書學,為國子學。中書監高閭、侍 中李沖等舉為國子祭酒。後兼幽州中正,出為幽州平北府長史,帶漁陽太守。未拜,坐為中正時受鄉人 財貨,免官還鄉,遂卒於冀州,年六十一。有書數千卷」, 所造《字釋》數十篇,未就而卒。其從孫太學博士承慶 遂撰為《字統》二十卷,行於世。
陽介
編輯按《魏書陽尼傳》:「尼子介,字天佐,奉朝請,冀州墨曹參 軍,早卒。」
陽鳴鵠
編輯按《魏書陽尼傳》:「尼從子鳴鵠,有名於時,為幽州司馬。」
陽季智
編輯按《魏書陽尼傳》:「鳴鵠弟季智,有名於時,為幽州司馬。」
陽荊
編輯按《魏書陽尼傳》:「季智從弟荊,范陽太守,有吏能,卒贈 平西將軍、東益州刺史。」
陽璠
編輯按《魏書陽尼傳》:「尼從子季智,季智子璠,通直散騎常 侍。」
陽伯慶
編輯按《魏書陽尼傳》:「季智從子伯慶,汝南太守。」
陽藻
編輯按《魏書陽尼傳》:「伯慶從父弟藻,字景德,少孤,有雅志, 涉獵經史。太和初,舉秀才,射策高第,以母疾還,徵拜 中書博士,詔兼禮官,拜燕宣王廟於長安。還,授寧遠 將軍,賜爵魏昌男,選為廷尉正,轉考功郎中,除建德 太守,尋假寧遠將軍,領統軍。外防內撫,甚得居邊之 稱。解任還家。久之,除兗州左將軍府長史,又拜瀛州」 安東府長史,加揚烈將軍。藻以年老歸家,闔門不關 世事。孝昌中,在鄉為賊帥杜洛周所囚,發病卒。永熙 中,贈征鹵將軍、幽州刺史。子貞,字世幹,早卒。
陽令鮮
編輯按《魏書陽尼傳》:「藻從弟令鮮,京兆王愉郎中令。坐同 愉反,逃竄免,會赦,除名。」
陽延興
編輯按《魏書陽尼傳》:「藻從弟延興,南豳州刺史。」
陽固
編輯按《魏書陽尼傳》:「延興從弟固,字敬安,性俶儻,不拘小 節。少任俠,好劍客,弗事生產。年二十六,始折節好學, 遂博覽篇籍,有文才。太和中,從大將軍宋王劉昶征 義陽,板府法曹行參軍,假陵江將軍。固在軍勇決,志 意閑雅,了無懼色。昶甚奇之。軍還,言之高祖,辟大將 軍府參軍事,署城局,仍從昶鎮彭城。俄以憂去任。裴」 叔業以淮南內附,世宗詔平南將軍、廣陵侯元衎鎮 壽春,敕固為衎司馬。還除太尉西閤祭酒。出為試守 北平太守,甚有惠政。久之,以公事免。後除給事中,領 侍御史,轉治書中尉。王顯銜固免固官,既無事役,遂 闔門自守。著《演賾賦》,以明幽微通塞之事。肅宗即位, 除尚書考功郎。大軍征硤石,敕為僕射,李平行臺七 兵郎中。平奇固勇敢,軍中大事,悉與謀之。軍罷,太傅 清河王懌舉固,除步兵校尉,領汝南王悅郎中令,尋 加寧遠將軍。熙平二年,除洛陽令,在縣甚有威風。丁 母憂,號慕毀病,杖而能起,練禫之後,猶酒肉不進。神 龜末,清河王懌領太尉,辟固從事中郎,屬懌被害,元 乂秉政,朝野震悚。素為懌所厚者,彌不自安。固以嘗 被辟命,遂獨詣喪所,盡哀慟哭,良久乃還。正光二年, 京兆王繼為司徒,高選官寮,辟固從事中郎,加鎮遠 將軍。府解,除前軍將軍。四年九月卒,時年五十七。贈 輔國將軍、太常少卿,諡曰文。固剛直雅正,不畏彊禦, 居官清潔,家無餘財。終歿之日,室徒四壁,無以供喪, 親故為其棺斂焉。
陽弼
編輯按《魏書陽尼傳》:「尼從子季智,季智從子藻,藻子弼,字 世輔,長於吏事,本州別駕,加輕車將軍。屬洛周陷城, 弼遂率宗親南渡河,居於青州。值邢杲起逆,青州城 民疑河北人為杲內應,遂害弼,時年四十八。子撝襲 祖爵。」
陽世和
編輯按《魏書陽尼傳》:「藻從弟令鮮,令鮮子世和,武定末,齊 州驃騎司馬。」
陽詮之
編輯按《魏書陽尼傳》:「令鮮從弟固,固子詮之,字子衡,少著 才名,辟司徒行參軍。早為門生所害,時人悼惜之。」
陽斌
編輯按《周書陽雄傳》:「雄祖斌,上庸太守。」
北齊
編輯陽斐
編輯按《北齊書陽斐傳》,「斐字叔鸞,北平無終人也。父藻,魏 建德太守。孝莊時,斐於西兗州督護流民有功,賜爵 方城伯。歷侍御史、廣平王開府中郎,修起居注。興和 中,除起部郎中,聘於梁。使還,除廷尉少卿,尋轉尚書 右丞。天保初,除鎮南將軍、尚書吏部郎中,以公事免。
久之,除都水使者。顯祖親御六軍,北攘突厥,仍詔斐監築長城,作罷,行南譙州事。加通直散騎常侍、壽陽道行臺左丞,遷散騎常侍,食陳留郡幹。未幾,除徐州 刺史,帶東南道行臺左丞。乾明元年,徵拜廷尉卿,遷 衛大將軍、行太子少傅,徙殿中尚書,以本官監瀛州 事。頃之,拜儀同三司,食廣阿縣幹。卒於位。贈使持節、 都督北豫光二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中 書監、北豫州刺史,諡曰《敬簡》。子師孝,中書舍人。
陽休之
編輯按《北齊書陽休之傳》,「休之字子烈,右北平無終人也。 父固,魏洛陽令。休之雋爽有風概,少勤學,愛文藻,弱 冠擅聲。幽州刺史常景王延年並召為州主簿。魏孝 昌中,杜洛周破薊城,休之南奔章武,轉至青州。是時 葛榮寇亂河北,流民多湊青部,休之知將有變,乃潛 歸京師。莊帝立,解褐員外散騎侍郎。尋以本官領御」 史,遷給事中、太尉記室參軍,加輕車將軍。永安末,洛 州刺史李海啟除冠軍長史。普泰中,加鎮遠將軍,尋 為太保、長孫稚府屬,敕修《國史》。太昌初,除尚書祠部 郎中,尋進征鹵將軍、中散大夫。賀拔勝出為荊州刺 史,啟補驃騎長史。勝為行臺,又請為右丞;勝經略樊 沔,又請為南道軍司。魏武帝入關,勝令休之奉表詣 長安參謁。時高祖亦啟除休之太常少卿,尋屬勝南 奔,仍隨至建業。休之聞高祖推奉靜帝,乃白勝啟梁 武求還,以天平二年達鄴,仍奉高祖命赴晉陽。其年 冬,授世宗開府主簿。明年春,世宗為大行臺,復引為 行臺郎中。元象初,錄荊州軍功,封新泰縣開國伯,除 平東將軍、太中大夫、尚書左民郎中。興和二年,副清 河崔長謙使於梁。武定二年,除中書侍郎。七年,除太 子中庶子,遷給事黃門侍郎,進號「中軍將軍,領幽州 大中正。齊受禪,除散騎常侍,修起居注。頃之,坐詔書 脫誤,左遷驃騎將軍。尋以禪讓之際,參定禮儀,別封 始平縣開國男。後除都水使者,歷司徒掾、中書侍郎, 尋除」中山太守。顯祖崩,徵休之至晉陽,經紀喪禮。乾 明元年,拜大鴻臚卿,領中書侍郎。皇建初,加驃騎大 將軍,領幽州大中正。大寧中,除都官尚書,轉七兵祠 部。河清三年,出為西兗州刺史。天統初,徵為光祿卿, 監國史。休之在中山及治西兗,俱有惠政,為吏民所 懷。尋除吏部尚書,食陽武縣幹,除儀同三司,又加開 府。武平元年,除中書監。二年,加左光祿大夫。三年,加 特進,五年,正中書監,尋以年老致仕。六年,除正尚書 右僕射,未幾,又領中書監,封燕郡王。大象末,進位上 開府,除和州刺史。隋開皇二年罷任,終於洛陽,年七 十四。
陽士深
編輯按《北齊書蘭陵武王長恭傳》:長恭初在瀛州,行參軍 陽士深表列其贓,免官。及討定州,陽士深在軍,恐禍 及。長恭聞之曰:「吾本無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 以安之。
陽辟強
編輯按《北齊書陽休之傳》:「休之子辟強,武平末尚書水部 郎中。辟強疏脫無文藝,休之引入文林館,為時人嗤 鄙焉。」
北周
編輯陽猛
編輯按《周書陽雄傳》:「雄父猛,魏正光中,万俟醜奴作亂關 右,朝廷以猛商洛首望,乃擢為襄威將軍、大谷鎮將, 帶胡城令,以禦醜奴。魏孝武即位,授征鹵將軍,行河 北郡守,尋轉安西將軍、華山郡守。頻典三郡,頗有聲 績。及孝武西遷,猛率所領移鎮潼關,封郃陽縣伯。俄 而潼關不守,猛於善渚谷立柵,收集義徒,授征東將」 軍、揚州刺史、大都督、武衛將軍,仍鎮善渚。大統三年, 為竇泰所襲,猛脫身得免。尋而太祖擒竇泰,猛亦別 獲東魏弘農郡守淳于業。後以疾卒。
陽雄
編輯按《周書陽雄傳》,「雄字元略,上洛邑陽人也。世為豪族。 雄起家奉朝請,累遷至都督直後、明威將軍、積射將 軍。從戰有功,封安平縣侯,加冠軍將軍、中散大夫,遷 通直散騎常侍、大都督,進儀同三司,除洵州刺史。蠻 帥文子榮竊據荊州之汶陽郡,又侵陷南郡之當陽、 臨沮等數縣。詔遣開府賀若敦、潘招等討平之,即以 其地置平州,以雄為刺史,進爵玉城縣公,加驃騎大 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時寇亂之後,戶多逃散,雄在所 慰撫,民並安輯。徵為載師中大夫,遷西寧州總管,以 疾不拜,除通洛防主。雄處疆埸,務在保境息民,接待 敵人,必推誠仗信。入為京兆尹,尋拜民部中大夫,進 位大將軍,俄轉中外府長史,遷江陵總管、《四州》五防 諸軍事,改封魯陽縣公。宣政元年,卒於鎮。大象初,追 封魯陽郡公。贈陳曹莒汴四州刺史,諡曰懷。子長寬 嗣。官至儀同大將軍。
唐
編輯陽嶠
編輯按《唐書陽嶠傳》,「嶠其先北平人,世徙洛陽,北齊尚書右僕射休之四世孫。舉八科皆中,調將陵尉,累遷詹 事司直。長安中,左右御史中丞桓彥範、袁恕己爭取 為御史,遂為右臺侍御史,久乃遷國子司業。嶠資謹 飭好學,喜誘勸後生。睿宗立,進尚書右丞。時議建都 督府,擇最吏,故嶠為涇州都督。議罷,歷魏州刺史、荊」 州長史、本道按察使,率以清白聞。魏州人請嶠為刺 史,故再治魏。入為國子祭酒,封北平縣伯。以老致仕, 卒,諡曰敬。
陽城
編輯按《唐書陽城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徙陜州夏縣。 世為官族資,好學,貧不能得書,求為吏,隸集賢院,竊 院書讀之六年,無所不通。及進士第乃去,隱中條山, 與弟階域常易衣出。年長不肯娶,弟義之,亦不娶,遂 終身。城謙恭簡素,遇人長幼如一。陝虢觀察使李泌 數禮餉,欲辟致之,不起。乃薦諸朝,詔以著作佐郎召」 泌,使參軍事韓傑奉詔至其家,城封還詔,泌不敢彊; 及為宰相,又言之德宗,於是召拜諫議大夫。居位八 年,人不能窺其際。及裴延齡誣逐陸贄、張滂、李充等, 城上疏極論延齡罪,慷慨引誼,申直贄等。帝大怒,召 宰相抵城罪。順宗方為皇太子,為開救得免,然帝意 不已,欲遂相延齡,城顯語曰:「延齡為相,吾當取白麻 壞之,哭於廷。」帝不相延齡,城力也。坐是下遷國子司 業。薛約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謫連州,吏捕跡得之城 家。帝惡城黨有罪,出為道州刺史。賦稅不時,觀察使 數誚責。州當上考功第,城自署曰:「撫字心勞,追科政 拙,考下下。」觀察使遣官來按舉義,不欲行,乃載妻子 中道逃去。順宗立,召還城,而城已卒,年七十,贈左散 騎常侍。
陽惠元
編輯按《唐書陽惠元傳》:「惠元,平州人。以趫勇奮,事平盧軍, 從田神功、李忠臣浮海入青州,詔以兵隸神策,為京 西兵馬使,鎮奉天。德宗初立,稍繩諸節度跋扈者,於 是李正己屯曹州,田悅增河上兵,河南大擾。詔移兵 擊田悅,戰御河,奪三橋,惠元功多,以兵屬李懷光。及 朱泚反,自河朔赴難,解奉天圍,加檢校工部尚書,攝」 貝州刺史。詔惠元與神策行營節度使李晟、鄜坊節 度使李建徽及懷光聯營便橋。懷光反,奪二軍,惠元、 建徽走奉天,懷光遣將冉宗追及於好畤,惠元被髮 呼天,血流出眥,袒裼戰而死,二子晟、暠皆及害。詔贈 惠元尚書左僕射,晟殿中監,暠邠州刺史。
陽旻
編輯按《唐書陽惠元傳》:「惠元少子旻,字公素。惠元之死,被 八創,墮別井,或救得免,歷邢州刺史。盧從史既縛,潞 軍潰,有驍卒五千,從史嘗以子視者,奔於旻,旻開諭 禍福遣之,眾感悟,遂還軍。憲宗嘉之,遷易州刺史。王 師討吳元濟,以唐州刺史提兵深入二百里,薄申州, 拔外郛,殘其垣,以功加御史中丞。容州西原蠻反,授」 本州經略招討使,擊定之。進御史大夫,合邕、容兩管 為一道。卒,贈左散騎常侍。
陽曾龜
編輯按《尚友錄》,「曾龜撰《令圃芝蘭》一卷。」
後漢
編輯陽彥昭
編輯按《宋史焦繼勳傳》:「漢初,鳳翔軍校陽彥昭據城叛,命 繼勳率師討之。」
宋
編輯陽成復
編輯按《萬姓統譜》:「成復,嘉祐進士。」
陽孝本
編輯按《宋史陽孝本傳》:「孝本,字行先,虔州贛人。學博行高, 隱於城西通天巖。蘇頌、蒲宗孟皆以山林特起薦之。 蘇軾自海外歸,過而愛焉,號之曰『玉巖居士。孝本自 言為陽城之裔,隱遯二十年,一時名士多從之游。崇 寧中,舉八行,解褐為國子錄,再轉博士。以直祕閣歸, 卒年八十四』。」
陽大明
編輯按《江西通志》:「大明,字和甫,南康人。性醇樸,少從鄉儒 劉昂學詩。年四十,屢試不偶。紹興間,父母皆喪,廬墓, 感有靈蹟。」
陽萬徹
編輯按《萬姓統譜》:「萬徹,南康人,慶元進士,宣教郎。」
陽人簡
編輯按《萬姓統譜》:「人簡,南康人,開禧進士。」
陽從易
編輯按《萬姓統譜》:「從易,晉江人。第進士,累官侍御史、知處 州,復改龍圖閣學士、知撫州。好學彊記,激直少容,喜 別白是非,多面折人。所著有《泉山集》。」
明
編輯陽定國
編輯按《萬姓統譜》:「定國,分宜人,武洪乙丑進士。」
===陽郁===按《衡州府志》:「郁,洪武間貢士,任涇陽主簿。」
陽順
編輯按《萬姓統譜》:「順,南康人。永樂初舉人,任教諭。」
陽儀鳳
編輯按《萬姓統譜》:「儀鳳,江西人,永樂進士。」
陽清
編輯按《萬姓統譜》:「清直隸人,永樂進士。」
陽德輝
編輯按《湘鄉縣志》:「德輝,永樂七年貢士,宛平縣縣丞。」
陽通
編輯按《廣東通志》:「通,陽山縣人,中永樂辛卯舉人。」
陽福昌
編輯按《衡州府志》:「福昌,桂陽人,永樂十三年甲午科舉人, 任太湖知縣。」
陽朝宗
編輯按《衡州府志》:「朝宗,永樂年貢士。」
陽志和
編輯按《荊州府志》志「和,監利人,永樂年貢士。」
陽杲
編輯按《枝江縣志》,「杲,例監。」
陽淵
編輯按《寧鄉縣志》:「淵,字希顏,宣德七年歲貢,任山東齊東 訓導。」
陽昊
編輯按《寧鄉縣志》:「昊,字太和,景泰庚午科舉人,任延平府 通判。」
陽灝
編輯按《廣東通志》:「灝,樂昌縣人,景泰丙子舉人,任國子監 學正。」
陽鼎
編輯按《醴陵縣志》:「鼎,景泰年歲貢。」
陽顯嘉
編輯按《萬姓統譜》:「顯嘉,新會人。景泰進士,工部員外郎,歷 知府。有為有守,夷民畏服。」
陽明
編輯按《湘鄉縣志》,「明成化十六年貢士。」
陽鈞
編輯按《寧鄉縣志》:「鈞,字秉之,弘治己酉科舉人,任南昌知 縣。」
陽時顯
編輯按《寧鄉縣志》:「時顯字世亨,鈞之姪。正德十八年歲貢, 任龍英州吏目。」
陽佐
編輯按《萬姓統譜》:「佐,字以道,長壽人。嘉靖癸未進士,任前 府經歷。」
陽宣
編輯按《城步縣志》:「宣,嘉靖初,以貢授雲南江州知縣,捕為 郡篆害民者,時稱其能。及歸,民涕泣遮留。」
陽真慶
編輯按《茶陵州志》:「真慶鄉魁,任廬州府教諭。」
陽景燾
編輯按《茶陵州志》:「景燾,本學訓導。」
陽宣
編輯按《城步縣志》:「宣,嘉靖七年貢士,任雲南江川知縣。」
陽象乾
編輯按《城步縣志》,「象乾廣通知縣。」
陽午庭
編輯按《新化縣志》:「午庭任武陵訓,陞興國州學正。」
陽一敬
編輯按《江西通志》:「一敬,字司直,嘉靖乙未進士,授蕭山令。 為政廉平,以愛人為本。拜諫議,遇事敢言,歷太常寺 少卿。」
陽瑞
編輯按《衡州府志》:「瑞,嘉靖年貢士。」
陽敷盛
編輯按《江西通志》:「敷盛,南康人。嘉靖中,割股救父巡按御 史扁門。」
陽思謙
編輯按《新化縣志》:「思謙在蜀著平播功,居朝有清儲之績, 治泉、紹兩郡,風節凝然。晚年居鄉,樂君子斥小人,斷 斷如也。」
陽柳
編輯按《館陶縣志》:「柳,東明人,監生,嘉靖三十九年任主簿。」
陽文炳
編輯按《萬姓統譜》:「文炳,永寧州人。隆慶庚午舉人。」
陽正南
編輯按《衡州府志》,「正南桂陽人,隆慶四年庚午科舉人,任 知縣。」
陽覺
編輯按《衡州府志》,覺萬曆元年癸酉科舉人。
===陽性初===按《湘鄉縣志》:「性初,萬曆九年貢士。」
陽開泰
編輯按《湘鄉縣志》:「開泰,萬曆四十年壬子舉人。」
陽可湯
編輯按《常德府志》:「可湯,萬曆間貢士,順慶教授。」
陽光宇
編輯按《萬姓統譜》:「光宇,臨桂人。萬曆間湖廣嘉魚縣知縣。」
陽升
編輯按《衡州府志》:「升,天啟年恩選桂林府通判。」
陽思順
編輯按《新化縣志》:「思順,歲貢生。」
陽文燭
編輯按《新化縣志》:「文燭,博學宏文,每試輒冠多士,中明庚 午副車。著有《缽園草》《快雨芸談》行於世。」
陽鎮
編輯按《湘鄉縣志》:「鎮,字山公,才賦通敏,倜儻不群,中崇禎 壬午鄉薦。練博通雅,詩歌雄麗,淹浹湘土,稱詩者推 為老手,工行艸書。子淑,亦有才慧,與洪業嘉龍孔蒸 和馮海粟《梅花百詠》,淑五日得二百首。西蜀劉水部 明遇稱為仙才。戊子春,遇亂兵,父子俱被害。」
陽顯宇
編輯按《衡州府志》:「顯宇,崇禎年貢士,任巴陵訓。」
陽源宗
編輯按《湘潭縣志》:「源宗,兗州府知事。」
陽忠
編輯按《湘潭縣志》,「忠,永豐縣主簿。」
陽文秀
編輯按《湘潭縣志》:「文秀,興化府推官。」
陽性初
編輯按《善化縣志》:「性初,號翼江,博學負才名。母寡,孝事之, 處兄弟友愛。由選貢任思南經歷,卓有賢聲。」
陽姓部紀事
編輯《談藪》:隋京兆杜公瞻嘗邀陽玠過宅,酒酣嘲謔,公瞻 謂:「兄既姓陽,陽貨實辱孔子。」玠曰:「弟既姓杜。」杜伯嘗 射宣王殿內將軍牛子充,眾推其機辨。嘗謂玠曰:「『君 陽有玠,恐不任廚』。玠曰:『君牛既充,正可烹宰』。」又見玠 食芥葅曰:「君身名玠,何得復啖芥葅?」對曰:「君既姓牛, 何得不斷牛肉?」太倉令張策在雲龍門與玠議,理屈, 謂玠曰:「卿本無德量,忽共叔寶同名。」玠抗聲曰:「爾既 非英雄,敢與伯符連諱!」太子洗馬蘭陵蕭詡,有才辨, 嘗謂玠曰:「流共工於幽州易北,恐非樂土。」玠曰:「放驩 兜於崇山江南,豈是勝地?」錄尚書晉昌王唐邕問諸 省官曰:「卿等宜道本州寶物,定州人以綾綺為寶,徐 州人以魚鹽為寶。」及至,玠、邕曰:「卿幽州人,以何物為 寶?」答曰:「刺史嚴明,文武奉法,此幽州之寶也。」邕有媿 色。
《唐書陽城傳》:城為道州刺史,治民如治家。州產侏儒, 歲貢諸朝。城哀其生離無所進。帝使求之,城奏曰:「州 民盡短,若以貢,不知何者可供。」自是罷。州人感之,以 陽名子。
揚姓部彙考
編輯《漢書》。
《揚雄傳》
編輯
揚雄字子雲,蜀郡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僑者, 以支庶,初食采於晉之揚,因氏焉。不知伯僑周何別 也。揚在河、汾之間,周衰而揚氏或稱侯,號曰「揚侯。」會 晉六卿爭權,韓、魏、趙興,而范、中行知伯弊,當是時,偪 揚侯。揚侯逃於楚巫山,因家焉。楚漢之興也,揚氏愬 江上,處巴江州,而揚季官至廬江太守。漢元鼎間,避 仇復愬江上,處崏山之陽曰「鄲。」有田一𦆑,有宅一區, 世世以農桑為業。自季至雄,五世而傳一子,故雄亡, 它揚於蜀。
〈注〉晉灼曰:《漢名臣奏》載張衡說云:「晉大夫食采於揚,為揚氏食我有罪,而揚氏滅,無揚侯,有揚侯則非六卿所偪也。」師古曰:「晉說是也。」雄之自序《譜諜》,蓋為疏謬。范中行不與知伯同時滅,何得言當時偪揚侯乎?
==以邑為氏〈晉邑〉
編輯揚氏,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幽王時封為揚侯,為晉所 滅,其後為氏焉。或曰周景王之後。一雲唐叔虞之後, 至晉出公孫於齊,生伯僑,歸周,天子封揚侯。然傳言 虞、虢、焦、滑、霍、揚、韓、魏皆姬姓之國,為晉所滅,晉以為 羊舌氏之邑,此其明也。揚雄《自敘》云:「伯僑,不知周何 別也。」又云:「晉武公子伯僑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 又云:晉之公族,食邑於羊舌,凡三縣:一曰銅鞮,二曰 揚氏,三曰平陽。突生職,職生五子:赤、肸、鮒、虎、季夙。赤 字伯華,為銅鞮大夫,生子容。肸字叔向,亦曰叔譽,鮒 字叔魚,虎字叔羆,號羊舌四族。叔向,晉太傅,食采揚 氏,其地平陽揚氏縣是也。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 為氏,曰揚石。黨於祁盈,盈得罪於晉,並滅《羊舌氏》。叔 向子孫逃於華山仙谷,遂居華陰。又有楊突,後周賜 姓獨孤氏,隋復本姓。又有「莫胡盧氏」,改為楊氏。又煬 帝誅楊元感,改姓為「梟氏。」〈按此合揚楊為一姓矣殊失考〉
《廖用賢尚友錄》
編輯
揚姓
編輯揚天水羽音。
揚姓部列傳
編輯漢
揚季
編輯按《漢書揚雄傳》:「季官至廬江太守。」
揚雄
編輯按《漢書揚雄傳》:「雄字子雲,蜀郡成都人。少好學,不為 章句,博覽無所不見。為人簡易佚蕩,口吃不能劇談, 好湛思。少耆欲,好《司馬相如賦》,每作賦常擬為式。孝 成帝時,有薦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畤以 求嗣,召雄待詔承明之庭,還奏《甘泉賦》以風,又上《河 東》《校獵》《長楊》諸賦。雄見諸子,各以其知舛馳及太史」 公記六國,歷楚、漢,訖麟止,不與聖人同是非,頗謬於 經。故人時有問雄者,常用法應之,譔以為《十三經》,象 《論語》,號曰《法言》。
揚烏
編輯按《尚友錄》:「雄子烏稱神童,九歲而夭。」
晉
編輯揚術
編輯按《晉書成帝本紀》:「咸和二年春正月,寧州秀才龐遺 起義兵,攻李雄將任佪、李謙等。雄遣其將羅恆、費黑 救之。寧州刺史尹奉遣裨將姚岳,朱提太守揚術援 遺,戰於臺登,岳等敗績,術死之。」
揚泉
編輯按《隋書經籍志》,「梁有揚子《物理論》十六卷,揚子《大元 經》十四卷,並晉徵士揚泉撰。」
唐
編輯揚之蜉
編輯按,《萬姓統譜》:「之蜉從韓愈學,愈有《贈揚之蜉》詩。」
宋
編輯揚王休
編輯按《尚友錄》:王休字子美,調台州黃巖尉,白郡黥豪民, 州里號為「鐵面少府。」
揚避舉
編輯按《尚友錄》:避舉,瓊州人。李守奉使至瓊,道遇之,至其 家,其諸父皆年百二十餘,祖宋卿年百九十五,次見 雞窠小兒出頭下視,宋卿謂守曰:「此九代祖也。不語 不食,不知其年。」
明
編輯揚賓
編輯按《萬姓統譜》:「賓,浙江處州人,永樂九年舉人。」
揚得仁
編輯按《陽穀縣志》:「得仁,湖廣鈞州人,嘉靖十一年以舉人 任知縣。」
揚時寧
編輯按《河南通志》:「時寧,字子安,祥符人。隆慶戊辰進士。治 兵固原,督餉決策,以功晉僉都御史。撫寧夏,飭勵將 士,警至輒敗之。加總督宣大兵部尚書,晉太子太傅。」
揚光休
編輯按《萬姓統譜》:「光休,東明人,隆慶庚午舉人
揚姓部雜錄
編輯《王氏談錄》:「《楊修書》云:『修家子雲公言子雲自敘為揚 侯之裔,自為『揚』字,恐與華陽之楊異』。」
《日知錄》:楊氏《漢書·揚雄傳》曰:「其先出自有周伯僑者, 以支庶食采於晉之揚,因氏焉。揚在河、汾之間,周衰 而揚氏或稱侯,號曰揚侯。會晉六卿爭權,韓、魏、趙興, 而范、中行、智伯弊,當是時偪揚侯,揚侯逃於楚巫山, 因家焉。」此誤以揚侯與楊食我為一人也。《唐書·宰相 世系表》曰:「揚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為揚侯。」 又云:「晉之公族食啜邑羊舌,凡三縣:一曰銅鞮,二曰 揚氏,三曰平陽。羊舌四族,叔向食采揚氏,其地平陽 揚氏縣是也。及晉滅羊舌氏,而叔向子孫逃於華山 仙谷,遂居華陰。」用修據此以楊、陽、揚、羊四姓為一,尤 誤。按:陽城即今之洪洞縣,本陽侯國。《左氏》女叔侯所 雲霍、楊、韓、魏,皆姬姓也,而子雲反《離騷》亦云:「有周氏 之嬋嫣兮,或鼻祖於汾隅。靈宗初諜伯僑兮,流於末 之揚侯。」不知其字,何以為楊,及其滅於晉而為大夫。 羊舌氏邑則食我,始見於傳,而楊朱與老子同時,又 非羊舌之族也。陽氏則以國為氏,以邑為氏,皆不可 知。晉有陽處父,乃在叔向之前,而楚之陽丐、魯之陽 虎,非一陽也。宋之羊斟,邾之羊羅,非一羊也,安得謂 「陽」為「平陽」,「羊」為「羊舌」,而並附之叔向乎。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