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249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二百四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百四十九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二百五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二百四十九卷目錄

 張姓部列傳十七

  明二

  張鳳戶部尚書 張宇清

  張琮永州人  張鑑

  張勇       張固

  張弼       張琦慈谿人

  張瑄       張斌

  張鳳指揮   張瓚孝感人

  張彥祥      張永隆

  張洪御史   張塘

  張安       張翼

  張寧       張鵬保定人

  張輗       張軏

  張昭       張元禎

  張悅       張鎣

  張元吉      張微

  張善昭      張秉和

  張泰太倉人  張敷華

  張璝       張汝明

  張綱       張銳

  張泰順德人  張鵬宿遷人

  張賓       張崙

  張玉       張昺

  張黻       張鼐

  張芮       張澯

  張海       張恕

  張稷       張檄

  張詡       張子麟

  張嵿       張津

  張綸       張泰肅寧人

  張錦       張罍

  張巒       張綵

  張琮吳縣人  張延齡

  張士隆      張弘至

  張鳳翔      張文錦

  張琦鄞人   張吉

  張芝       張需

  張潤       張祐

  張芹       張璞

  張邦奇      張瓚滄州人

  張洪都督

氏族典第二百四十九卷

張姓部列傳十七

編輯

明二

編輯

張鳳

編輯

按《明外史張鳳傳》:「鳳字子儀,安平人。登宣德二年進 士,授刑部主事。正統三年,法司坐事盡繫獄,遂擢鳳 本部右侍郎。居數年,改南京戶部。鳳廉謹善執法,號 板張,秩滿進左。景泰二年,用陳循薦,擢尚書,尋改兵 部,參贊機務。戶部尚書金濂卒,召鳳代之。英宗復辟, 調南京戶部。居五年,卒。」

張宇清

編輯

按《明外史張正常傳》:「正一嗣教真人宇清,宣德初入 朝,加號崇謙,守靜二年卒。兄子懋丞嗣,正統九年卒。」

張琮

編輯

按《永州府志》:「琮守鎮百戶。宣德二年,苗寇犯境,琮冒 矢石拒敵,頗有斬獲,中流矢卒。」

張鑑

編輯

按《濟寧州志鑑》:「濟寧衛千戶,宣德三年征交阯,陷泥 坑陣,與千戶吳興,百戶張勇力戰死之。」

張勇

編輯

按《濟寧州志》:「勇百戶,宣德三年征交阯,力戰死之。」

張固

編輯

按《明外史羅綺傳》:「張固,字公正,新喻人。宣德八年進 士。正統初,授刑科給事中,改吏科,進都給事中,奉命 撫裕州流民。景泰改元,遷大理右少卿,鎮守四川建 昌,有政績。三年還理寺事,卒於官。固在諫職敢言。子 黼,亦進士,為御史,終廣西按察使。」

張弼

編輯

按《萬姓統譜》:「弼字汝弼,華亭人。宣德進士。讀書不治 章句,獨慕古奇節偉行。成化間,官兵部郎,數以直道 忤長部,乃出知南安。鑿梅嶺之嵌岩,梁橫浦之崩湍, 定沒道更番之例,以求息爭端。民立生祠祀之。」其詩 文書傳播中外,人品豪邁,海內咸稱之。

張琦

編輯

按《萬姓統譜》:「琦字廷珍,慈谿人。天資穎異,讀書一二 過,輒終身不忘。作文有俊才,自總角入庠校,負其才氣,旁若無人,前輩亦畏憚之。正統辛酉,中浙江鄉試, 時猶未冠。及試禮部,連不利,益自奮於學,文氣浩瀚, 如峽江春流,不可抵禦。」時海鹽張寧、餘姚魏瀚、嘉興 姚綬,俱有才名,人稱「浙江四才子。」天順丁丑,始登甲 第,未幾以疾卒。

張瑄

編輯

按《明外史韓雍傳》:「張瑄,字延璽,江浦人。正統七年進 士。授刑部主事,歷郎中,有能聲。景泰時,為吉安知府。 居八年,用薦擢廣東右布政。成化初,轉左布政,以右 副都御史巡撫福建,改撫河南,還理院事。尋遷南京 刑部侍郎。久之,進尚書。晚節衰耄,政頗寬縱。二十年, 星變見劾,帝弗問。居三年,給事御史復劾之,遂落職。」 孝宗立,復官致仕。

張斌

編輯

按《萬姓統譜》:「斌,永平人。正統進士,任戶部主事。忤權 閹王振,謫戍遼東。後朝議以浙江鹽法夙弊積多,惟 斌可以釐正,復舉以前職往清理之。斌持法剛正,不 通賄賂,復為權倖所忌,又平日邀利於其間者,不遂 所欲。斌時有微疾,遂內外通謀,駕言中風,以艾灸之, 復加以毒被害,時悼惜之。」

張鳳

編輯

按《濟寧州志》:「鳳,濟寧指揮,正統己巳從征也先,與指 揮盧鑑、胡俊、百戶蕭漢俱力戰死之。」

張瓚

編輯

按《明外史張瓚傳》:「瓚字宗器,孝感人。正統十三年進 士。授工部主事,遷郎中,歷知太原、寧波二府,有善政。 成化初,大臣會薦,遷廣東參政,轉浙江左布政使。十 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母老乞歸,至則母已卒。 會松茂番寇邊,詔起復視事。先後破滅五十二砦,賊 魁撒哈等皆殲,他一百五砦悉納款,諸番盡平。徵拜」 戶部左侍郎,辭弗就,遂歸終制。十五年起左副都御 史,總督漕運。十八年卒。

張彥祥

編輯

按《順昌縣志》:「彥祥,莒口人。正統間,沙尢寇發縣委彥 祥率眾禦賊。為賊所獲,不從。賊怒支解之,至死罵不 絕口。」

張永隆

編輯

按《清流縣志》:「永隆以進士任魯府紀善。正統末,沙寇 掠邑,永隆潛南極山,為賊所獲,脅之不屈,隨以利害 諭之,賊加敬禮,遣肩輿舁以歸。」

張洪

編輯

按《明外史王佐傳》:「英宗之出從官死者張洪,安福人, 進士,授御史。」

張塘

編輯

按《明外史王佐傳》:「英宗之出從官死者,張塘,字廷玉, 慈谿人,進士,授刑部主事。」

張安

編輯

按《山西通志》:「安字定之,先和州人。始祖興,從太祖征 伐,授大同左衛,世襲百戶,因家大同。安成化間,以神 木等處功陞指揮僉事,再以威寧海子功陞山西行 都司指揮僉事,又以守備大同左衛地方功,陞指揮 同知,加都指揮使。弘治間,改守朔州,又改天成。一年, 奉敕充大同游擊將軍。五載充副總兵,協守寧夏。以 賀蘭山功,陞都督僉事,掛靖遠副總兵印,再掛鎮西 將軍印,俱充總兵,鎮守延綏。正德間,寧夏有警,掛征 西將軍印一年。大同有警,復掛征西前將軍印,俱充 總兵官,鎮其地。」時年六十,疏乞致仕。安天資凝重,才 兼智勇,與敵戰常衣皂甲,乘黑馬,執鐵簡,出入敵陣, 往來如飛。尢能練士卒,知幾料敵,「四五十年間,大小 數十餘戰,未嘗敗北。子輗、軏,俱有父風。

張翼

編輯

按《萬姓統譜》:「翼,歸安人,任參政,分司劍南。感夢,啟枯 骨而妖息,在雲南旱,決冤獄而遂雨。時獻陵監國,特 命署都御史,事多平反得情。」

張寧

編輯

按《明外史張寧傳》:「寧字靖之,海鹽人。景泰五年進士, 授禮科給事中。天順中,曹石竊柄,事關禮科者,寧輒 裁損,擢都給事中。寧負志節,持正議,聲稱籍甚,然不 為大臣所喜。憲宗立,寧與閣臣忤,出為汀州知府。期 年,善政具舉。寧才高,既出守,鬱鬱不得志,竟致仕而 去。家居三十年,言者屢薦,終不復召。無子。」

張鵬

編輯

按《萬姓統譜》:「鵬,保定人。景泰進士,授御史,仕至太子 少保、兵部尚書。諡懿簡。」

張輗

編輯

按《名山藏勳封記》:「文安伯張輗,以功臣子累戰功為 中軍右都督,迎駕南宮,封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 特進光祿大夫、柱國伯,給誥券,身免二死,子免一死, 祿千二百石,與世券伯。五年,卒,子斌嗣。坐詛咒,宥死 閒住,世錦衣指揮使。」

===張軏===按《名山藏勳封記》:「太平侯張軏,以勳戚入衛,用軍功, 累陞右都督。天順元年,迎駕南宮,封奉天翊衛推誠 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侯,給誥券,身免二死, 子免一死,進封三代,祿二千石。卒贈裕國公,予諡。子 瑾嗣。成化間,予世指揮使。」

張昭

編輯

按《明外史黃澤傳》:「張昭,天順初為忠義前衛吏。英宗 復辟,欲遣都指揮馬雲等使西洋,廷臣莫敢諫。昭聞 之,上疏諫,下公卿博議,雲等遂罷遣。」

張元禎

編輯

按《明外史張元禎傳》:「元禎字廷祥,南昌人。五歲能詩。 寧靖王召見,命名元徵。巡撫韓雍器之曰:『人瑞也』。乃 易元禎。舉天順四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憲宗嗣 位,預修《英宗實錄》,與執政議不合,引疾家居,講求性 命之學。弘治初,召修《憲宗實錄》,進左贊善。《實錄》成,遷 南京侍講學士,以養母歸。久之,召為《會典》副總裁。至」 則進學士,充經筵日講官。數月以母憂去。服闋,遷南 京太常寺卿。以修《通鑑纂要》復召為副總裁,改掌詹 事府事。武宗立,擢吏部左侍郎,入東閣,專典誥敕。元 禎素有盛譽,林居久,晚乃復出。館閣諸人悉後輩,見 元禎言論意態,以為迂闊,多姍笑之。卒。天啟初,追諡 「文裕。」

張悅

編輯

按《明外史張悅傳》:「悅字時敏,松江華亭人。舉天順四 年進士,授刑部主事,進員外郎。成化中,出為江西僉 事,改督浙江學校,力拒請託,遷四川副使,進按察使。 遭喪,服闋,補湖廣王府承奉,召拜右僉都御史。孝宗 立,遷工部右侍郎,轉吏部左侍郎。嘗兩攝選事,眾稱 公允。弘治六年,遷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吏部尚書。九」 年,復改兵部,參贊機務。屢疏乞休。詔加太子少保,馳 傳歸。卒,諡「莊簡。」

張鎣

編輯

按《明外史張悅傳》:「悅同里張鎣,字廷器,舉進士。景泰 初,擢御史,歷江西副使、按察使,陝西左布政使。成化 三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寧夏,以父喪去。服除,起撫 河間諸府,改大同,歷刑部左右侍郎。十八年,擢本部 尚書,加太子少保,再以憂歸。弘治元年,起南京兵部 尚書,卒官,諡莊懿。」

張元吉

編輯

按《明外史張正常傳》:「正常子宇初。宇初子懋丞卒,孫 元吉嗣。天順四年,賜號沖虛守素昭祖崇法安恬樂 靜元同大真人。憲宗立,改號為體元悟法淵默靜虛 闡道弘化妙應大真人。元吉素兇悍,久益甚。巡按御 史趙敔詢民,瘼遂具陳元吉不法狀。械至京,免為庶 人。其族人光範請襲真人職,元慶與爭。有司庇元慶」, 獲嗣。弘治中卒,子彥頨嗣。卒,子永緒嗣。

張微

編輯

按《廣東通志》:「微,興寧縣學生。天順辛巳,邑中賊起,微 出請自效。從都指揮張通至程鄉,遇寇,挺身與戰,殲 其渠魁,斬首數級。日晚,賊敗稍退,微進擣賊巢穴,奮 不顧身,被執不屈而死。」

張善昭

編輯

按《廣東通志》:「善昭,字彥光,順德人。天順壬午,舉於鄉, 試吏部高等,由兵部司務超拜四川僉事。以忤臺臣, 謫鳳陽通判,轉臨江。魏安生等八十四人隸尺籍,皆 練子寧肺腑。善昭上言,子寧忠貫古今,乞復其家。既 奏,朝野壯之,尋致仕。」

張秉和

編輯

按《上杭縣志》:「秉和,天順六年,溪南寇發,秉和被執,強 之跪罵賊,遇害。」

張泰

編輯

按《明外史張泰傳》:「泰字亨父,太倉人。舉天順八年進 士,選庶吉士,授檢討,遷修撰。為人恬淡自守,詩名亞 李東陽,有《滄洲集》。」

張敷華

編輯

按《明外史張敷華傳》:「敷華,字公實,安福人。父洪,死土 木難。敷華少負氣節。年七歲,里社樹為祟,麾群兒盡 伐之。景泰初,錄死事。後入國學,舉天順八年進士,選 庶吉士。成化初,除兵部主事,歷郎中,遷浙江參議。居 浙十餘年,歷右參政、右布政使。弘治初,擢右副都御 史,巡撫山西。中道奔喪,服闋,還故官,改撫陝西,遷南」 京兵部右侍郎。十二年改右都御史,總督漕運,改掌 南京都察院,與林瀚、林俊、章懋稱「南都四君子。」就遷 刑部尚書。正德元年召為左都御史。其冬,大臣與言 官請去劉瑾等。帝猶豫,敷華上疏不報。至除夕朝罷, 忽傳旨與楊守隨俱致仕。敷華即日就道。瑾恨未已, 坐敷華與守隨等五十二人為奸黨,榜之朝堂。家居 一年,病卒。瑾誅後,諡《簡肅》。孫鰲山,官御史。

張璝

編輯

按《萬姓統譜》:「璝字德潤,番禺人,天順進士。宏才遠器, 筆翰俊馳。歷守撫州、潯州、漳州三府,廉靜公正,博採物情,所至剔宿弊,民之所欲務與聚之,私請謁不能 動。民感入五內,善者吐氣,而奸惡潛跡。頌聲布揚,隨 在去思。」

張汝明

編輯

按《萬姓統譜》,汝明,廬陵人,徙居真州,刻意屬文。舉進 士,歷官州縣簿丞,凡二十年,最晚知岳州,屬邑得古 編鍾,求上獻,汝明曰:「天子命我以千里,懼不能仰承 德意,敢越職以倖賞乎!」

張綱

編輯

按《長清縣志》:綱字大振,謹之子。自幼讀書,過目成誦。 釋褐即擢內臺。時中貴曹吉祥欲庇一指揮孽庶奪 嫡,綱疏奏阻之,人呼為真御史。出按寧藩,削其護衛 軍士,再巡湖廣,兩任臬藩,風采茂著,屢陞僉都御史。 禦寇奏捷,憲宗嘗曰:「西有王鉞,北有張綱,朕何憂哉。」 後感痹疾,乞歸。比卒,上為之動容,遣官祭葬。

張銳

編輯

按《陝西通志》:「銳,字抑之,泰州人。成化初,舉於鄉,從廬 陵張元禎遊,學益有得。已。登進士,在刑部,以平恕考 最,遷知江西吉安府。政教兼舉,臨事剛直,往往忤諸 權貴意。三載調漢陽,初心益勵,首劃奸吏大蠹數人, 有赫赫聲。遷山東參政。後被論歸,猶進諸弟子於庭, 講學不倦,隴西學者稱為張夫子云。」

張泰

編輯

按《明外史張泰傳》:「泰字叔亨,廣東順德人。成化二年 進士。除沙縣知縣,徵授御史。諫萬貴妃干政,廷杖幾 斃。出督京畿學校,以憂去。弘治五年,起故官,按雲南, 還朝,遷太僕少卿,改大理。及武宗嗣位,遷右副都御 史,督儲南京。正德二年,召為工部右侍郎,遷南京右 都御史。泰清謹,劉瑾專權,朝貴爭賂遺。泰奏表至京」, 惟餽《土葛》,瑾憾之。會當序遷,以南京戶部尚書致仕。 未幾卒。

張鵬

編輯

按《名山藏本行記》:「鵬,宿遷人。自幼侍奉祖母併父母 尊輩,俱執孝敬,不敢怠違。祖母歿,送殯之日,令闔家 男婦跣足護紼。母死,廬墓三年。鵬家人百餘口,八代 不分。成化中旌表。」

張賓 張崙

編輯

按《淮安府志》:「賓崙,宿遷順德鄉人。自元時始祖以來, 八世同居,衣食勞逸必均,凡家務定為約束,咸遵家 長統率。成化中,旌表八世同居義門。」

張玉

編輯

按《畿輔通志》:「玉,吳橋人。成化丙戌進士,任監察御史, 正色立朝,權貴斂手。尋按關陝,進廉去貪,風裁振肅。 六年,陞浙江按察司僉事,陞福建副使。未幾,轉按察 使,陞左布政使。弘治七年,以薦進順天府尹。時民方 困於征輸,玉條陳其利害上之,歲減數十萬緡,居者 安堵,流離者復業。丁巳,巡撫遼陽,謹斥堠,嚴燧烽,敦」 信義。庚午乞骸骨歸。

張昺

編輯

按《明外史張昺傳》:「昺字仲明,慈谿人,都御史楷孫也。 舉成化八年進士,授鉛山知縣,擢南京御史。弘治元 年,給事中周紘與昺奉命閱軍,軍多缺伍,兩人慾奏 之,守備中官蔣琮怒,反劾兩人擅威福,乃調昺南京 通政司經歷。久之,用薦遷四川僉事,尋進副使。歲餘, 引疾歸。環堵蕭然,擁經史自娛,炊煙屢絕,處之澹如。」

張黻

編輯

按《明外史林俊傳》:「張黻,吉水人,成化八年進士,歷知 涪州、宿州,介特不避權貴。弘治中,俊蒙顯擢,而黻老 不用。王恕為之請,特予誥命。」

張鼐

編輯

按《明外史張鼐傳》:「鼐字用和,歷城人。成化十一年進 士。授襄陵知縣,入為御史,出按江西。盜賊多強宗佃 僕,鼐與巡撫閔珪交奏其事。尹直等構之,乃貶珪而 坐鼐。尹旻黨,謫郴州判官。弘治初,擢河南僉事,歷參 政、按察使。十五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武宗立, 移撫宣府。正德改元,召還署院事。有知縣犯贓當褫」 職,卒殺人當抵死,皆重賄。劉瑾欲寬之,鼐執不可。瑾 怒,出為南京右都御史。會瑾遣給事中王翊等覈遼 東軍餉,還奏「芻粟多浥爛」,遂以為守臣罪,逮鼐下詔 獄。閱三年,事始竟。斥為民。瑾誅,復官,鼐前卒。

張芮

編輯

按《山西通志》:「芮,成化戊戌進士,官翰林。武宗在青宮, 芮為侍讀,累遷掌院學士。值劉瑾用事,威焰熏灼,公 卿望塵拜伏,芮遇瑾於途,長揖而已。瑾銜之,誣以他 事,左遷鎮江同知。瑾誅,起為太常卿。兩乞休不允,卒 於官。上憫之,賜恤典。」

張澯

編輯

按《萬姓統譜》:「澯字仲湜,平南人。幼穎悟,十歲能屬文, 日記數千言。年十七,登成化戊戌進士。始冠,授翰林 庶吉士,改編修,歷侍講,進學士,轉國子祭酒,南京吏 部尚書。尋改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即條上時務八事悉皆允納。後三疏乞致仕,澯剛正廉介,遇內閣諸重 臣未嘗阿附,以是竟不召用。為詩文,力追古人,所著」 甚富,藏於家。

張海

編輯

按《萬姓統譜》,「海字文淵,德州人。成化間進士。由都給 事中陞順天府丞。時中要方用事,海以公事往見,不 屈。出知雲南鶴慶府,累遷兵部侍郎。會土魯番侵擾 哈密,上命海錫之璽書,海因條上六事,多見采納。於 是土魯番始相畏服,哈密漸得自立,海徑趨還。言官 論謫山西右參政,踰年,致仕卒。」

張恕

編輯

按《畿輔通志》:「恕,霸州人。成化辛丑進士。初知夏津縣, 禦水患,闢荒田。行取,擢南京山西道監察御史,以內 艱歸。除補貴州道,巡按陝西,克平哈密。陞河南副使, 雲南按察使。繼陞南京操江都御史,工部尚書,卒於 官。」

張稷

編輯

按《明外史王瑞傳》:「成化十九年冬,瑞以傳奉冗員,淆 亂仕路,率同官奏乞斥汰,以存國體。御史張稷等亦 言之,帝得疏,貶李孜省、凌中第四人秩,奪黃謙、錢通 等九人官,人心快之。」

張檄

編輯

按《山西通志》:「檄,代州人,成化癸卯舉人,歷官陝西副 使,環慶兵備。識明而量弘,練達於兵食之計,且強記 過人,凡一接於目者,其姓名終身不忘。在慶三年,人 以安靜稱之。」

張詡

編輯

按《明外史陳獻章傳》:「張詡,字廷實,南海人。師事獻章。 成化二十年舉進士,授戶部主事。尋丁憂,累薦不起。 正德中,召為南京通政司參議,一謁孝陵,即告歸。獻 章謂其學以自然為宗,以忘己為大,以無欲為至。卒 年六十。」

張子麟

編輯

按《明外史張子麟傳》:「子麟,槁城人。成化二十年進士, 除南京大理評事。正德初,累官刑部左侍郎,七年進 尚書。子麟性柔軟,無特操,頗通諸嬖佞,與時浮沉,加 至太子太保。世宗立,省親歸。已,因其請,許致仕。嘉靖 二年,御史沈灼言子麟在刑部諂錢寧,妄指平民為 盜,奪職閒住。」

張嵿

編輯

按《明外史張嵿傳》:「嵿字時俊,蕭山人,成化末年進士。 弘治初,修《憲宗實錄》,命往蘇松採軼事。事竣,授上饒 知縣,遷南京兵部主事,就遷刑部郎中。正德初,遷興 化知縣。隆平侯張祐無子弟祿,與族人爭襲,訴於南 京法司,久不決,復訴京師。劉瑾方擅政,遂削尚書樊 瑩、都御史高銓籍,嵿以郎承勘,亦勒為民。瑾敗,起知」 南雄。擢江西參政,進右布政使。舉治行卓異,遷左。召 為光祿卿。以右副都御史巡撫保定諸府。忤中貴,移 疾歸。世宗即位,命以右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召掌 南京都察院事,就改工部尚書。六年大計京官,拾遺, 被劾致仕。後數年卒。

張津

編輯

按《明外史雍泰傳》:「張津,字廣漢,博羅人。成化末進士。 除建陽知縣,憂歸,補大冶,徵拜御史。武宗初,巡按廣 東,出為泉州知府。坐嘗舉雍泰,勒為民。劉瑾敗,起寧 波知府,遷山東左參政。擢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進 右副都御史,巡撫應天諸府,加戶部右侍郎,卒。」

張綸

編輯

按《畿輔通志》:「綸字大經,順天人。成化時進士。授鹽山 令,擢監察御史,巡通州倉。故人有以苞苴來謁者,不 復與見。尋陞光祿少卿,歷官至右都御史,致仕,卒贈 太子少保。」

張泰

編輯

按《畿輔通志》:「泰字世亨,肅寧人。成化時進士,授鄒平 知縣,不尚嚴刻,召擢侍御史,累陞至山西左布政使。 正德初,陞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陝西,遷大理寺 卿。時逆瑾竊柄,泰不為忤,然確守自全,不入其黨。陞 都察院右都御史,總制三邊軍務。卒於官,贈刑部尚 書。」

張錦

編輯

按《陝西通志》:「錦字尚絅,秦安人。成化中進士,授刑部 主事,進署員外郎中,鞫訊明審,錄囚山東,平反甚眾。 會他司失官金屬錦按之,屢鞫不承,遣人紿其家,得 金示之,遂伏罪。畿輔災,以錦往賑,平糴勸貸,舉嫁娶, 掩骼埋胔。遊惰者給牛種,督之耕築塘堤,以止水患, 所活不可勝計。方山、慶成二王府有大獄,奉命往治」, 還稱旨,遷大理寺右丞。再奉命治岷、襄二府獄,情罪 皆協。累遷右少卿。尋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宣 府。直枉除弊,兵民畏服。劾罷中官、武將、守備不職者。 未幾,巡撫保定諸府,兼督紫荊諸關。未行,再勘湯陰 府獄。有貴臣為都御史秦紘所劾,贓以萬數,怙勢求免,卒正其法。尋以疾告歸。

張罍

編輯

按《萬姓統譜》:「罍,歸安人,成化進士,廉介特立,歷官州 縣,民立生祠。遷福建副使,竟以強直賈禍,繫獄者七 年,後釋歸。」

張巒

編輯

按《名山藏勳封記》:「壽寧伯張巒,以孝宗敬皇后父,弘 治三年自督府同知進封,五年進侯,卒贈太保,昌國 公,予諡。子鶴齡嗣,十六年加太保,正德中,進太傅,嘉 靖二年加太師,以定策功,進封昌國公,前後祿八百 石,以罪除。」

張綵

編輯

按《明外史張綵傳》:「綵,安定人,弘治三年進士,授吏部 主事,歷文選郎中。綵負通才,議論便利,善伺權貴指, 移疾去。焦芳以綵與劉瑾同鄉,力薦於瑾。瑾欲致之, 因著令病過期不赴者,斥為民,綵乃就道。既見瑾,高 冠鮮衣,貌白晳修偉,鬚眉蔚然,詞辨泉湧,瑾大敬愛 綵。自是一意事瑾。居文選半載,擢左僉都御史,超拜」 吏部右侍郎。遷尚書,尋加太子少保。綵與朝臣言,「呼 瑾為者者」,凡所言,瑾無不從。及瑾伏誅,逮綵下獄。以 交結近侍論死。遇赦當免,改擬同瑾謀反,瘐死獄中, 仍剉屍於市,籍其家,妻子流海南。

張琮

編輯

按《吳縣志》:「琮,字廷獻,弘治庚戌進士,授工部都水主 事,調主儀制。正德丁卯,遷陜西參議。丁母憂。庚午服 闋,值劉瑾亂政,以琮在儀制,停晉邸紹封事,謫知濟 寧州。甫一月,遷山東道御史。按甘蕭,明威示信,邊陲 以寧。辛永遷湖廣副使。乙亥陞貴州按察使,丙子遷 四川右布政使。戊寅轉左。丁父憂,起補廣西左。嘉靖」 改元,擢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平德安、襄陽妖逆丁 爵、李全等。甲申,進南京工部右侍郎,旋改刑部。丙戌 擢右都御史,總憲南臺。以疾致仕。

張延齡

編輯

按《名山藏勳封記》:「建昌伯張延齡,弘治八年以都督 同知進封,十六年進侯,加太保,嘉靖初加太傅,前後 祿千六百石,以罪除。」

張士隆

編輯

按《明外史張士隆傳》:「士隆,字仲修,安陽人。弘治八年 舉鄉試,入太學,以學行聞。十八年成進士,授廣信推 官。正德六年入為御史,巡鹽河東,出按鳳陽。錦衣千 戶廖鎧從中官廖鑾鎮陝西,大為奸利,士隆偕同官 劾之。鎧者,錢寧所暱也,寧見疏大恨。寶坻人薛鳳鳴, 先為御史,坐罪削籍,諂事諸佞倖。寧尢相善,與從弟」 鳳翔隙,嗾緝事者發其私,下吏論死。刑部疑有冤,並 捕鞫鳳鳴。鳳鳴懼,使其妾訴枉,自殺長安門外。事聞, 鳳鳴得釋。而所連引寶坻知縣周在並素所讎者,悉 逮付法司。士隆與同官許完先後按治,復捕鳳鳴對 簿,釋在還職。寧怒,令鳳鳴女告士隆、「完治獄偏枉」,遂 下詔獄謫官。士隆得晉州判官,擢知州。世宗立,召復 故官,出為陝西副使,卒於官。

張弘至

編輯

按《明外史張弘至傳》:「弘至,字時行,華亭人,知府弼子。 舉弘治九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武宗立, 以戶科右給事中奉使安南,還,遷都給事中。母憂歸, 卒。」

張鳳翔

編輯

按《萬姓統譜》:「鳳翔字光世,漢中洵陽人,號伎陵。生而 異質殊才,目羞日短,視然暗處則反明,燈月之下猶 晝也。故其書窗晝必遮蔽,而後親字,左手橫書,興到 筆揮,瞬息滿紙。少與李空同同舉於鄉,弘治己未舉 進士,復與空同同官戶部。及以疾卒京師,空同公為 請於朝,月給米贍其母妻,蓋異數雲。卒年僅三十,有 『《詩賦》』」六卷。

張文錦

編輯

按《明外史蔡天祐傳》:「張文錦,安丘人。弘治十二年進 士。授戶部主事。正德初,為劉瑾所陷,斥為民。瑾誅,起 故官,遷郎中,督稅陝西。遷安慶知府。度寧王宸濠必 反,為禦備計。宸濠果反,浮江下,文錦令軍士登城詬 之。宸濠留攻不能克,擢太僕少卿。嘉靖元年,拜右副 都御史,巡撫大同。文錦性剛,以拒賊得重名,遂銳意」 振刷,操切頗無序。大同北四望平衍,寇至無可禦。文 錦議設五堡。參將賈鑑督役嚴,卒怨。及堡成,欲徙鎮 卒二千五百家戍之,眾憚行。文錦怒,嚴趣之,鑑承風 杖其隊長。邊卒郭鑑、柳忠等乘眾憤,遂倡亂,殺鑑,走 出塞。文錦恐與外寇連,招之入城,即索治首亂者。郭 鑑等大懼,復聚為亂。文錦走匿博野王府。諸亂卒欲 燔王宮。王懼,出文錦、郭鑑等殺之,裂其屍。天啟初,追 諡《忠愍》。

張琦

編輯

按《萬姓統譜》:「琦字君玉,鄞人。自幼穎異,年十二能屬 對,作詩人語,客有試者輒應聲,出輒奇中。弘治己未第進士,授南大理寺評事,陞寺副正,慮囚多所平反。 知興化府事,簡易清靜,以儒飭吏,興學校,正風俗,有 古良二千石風。陞本司左參政。致仕歸日惟以林泉 雲鳥為樂,作詩力去陳言,務極元遠,雖一草一木,必」 遠出象外乃已,自成一家,言談者宗之。有《白齋集》《竹 里齋讀史撮擇》各若干卷,行於世。

張吉

編輯

按《萬姓統譜》:「吉,字克修,餘干人。信古好義,恥同流俗, 以名節自礪。其為學,務窮理致知,體之身而驗之心, 直欲著於事為。」初任給事,歷官陝西左布政使。

張芝

編輯

按《萬姓統譜》:「芝,字廷毓,歙縣人。弘治中,授評事。正德 初,論時政缺失,欲正體統,以收威福,以保祖業,言俱 剴切。通政使以犯權倖,不敢進,尋擢憲副,丰采凜然, 格奸正法,悉有成績。」

張需

編輯

按《萬姓統譜》:「需,江西人,守霸州,置戶簿以驗勤惰。民 生理日滋,又善捕蝗,鄰郡悉效其法。」

張潤

編輯

按《山西通志》:「潤字汝霖,臨汾人。弘治戊午解元,壬戌 進士,授宜陽知縣,清修有惠政。正德丁卯,擢刑科給 事中,抗言大計,侃侃不阿。奉詔覈甘肅邊儲,稽察精 明,河外震慴。遷禮左右,歷吏科給事中。時屢用大師, 水旱流移,請嚴紀律,酌轉輸,廣招撫。時賑恤章數十 上,多採納。擢順天府丞,尋陞左僉都御史,巡撫順天。」 黜貪殘,拯彫弊,條上邊民疾苦及便宜十餘事,悉見 施行。郊圻盜起,敵復窺邊。指授方略,盜平敵遁,有白 金、蟒衣之賜。丁外艱。辛巳,起撫寧夏。簡士馬,振紀綱, 謹烽堠,境內晏然。講校屯田、鹽馬諸政,奏正豪藩,裁 抑宦鎮,姱嬉問遺,一切絕之。癸未,召還理院事。乙酉, 以九載績,晉左副都理院事。五年振揚法紀,臺中肅 然。丁亥,以大獄譴歸。己亥,詔復原任。屢轉兵部左侍 郎,督大倉,搜逋抉隱,兵民懽服。晉工部尚書。時大工 並興,乾沒百出。請酌先後緩急,躬勤省閱,宿弊盡祛。 屢賜金幣褒焉。辛丑,丁內艱。服除,起南吏部尚書,甄 別去留,輿情胥服。再疏乞休,溫諭不允。戊申,致仕,年 八十三而卒。贈太子少保,諡《恭肅》。

張祐

編輯

按《明外史張祐傳》:「祐字天祐,廣州人。幼好學能文。弘 治中,襲世職,為廣州右衛指揮使。正德二年,擢署都 指揮僉事,遷廣西右參將,擢副總兵,鎮守廣西。尋進 署都督僉事,又進署都督同知。嘉靖改元,遭母喪,哀 毀骨立。初,上思州土目黃鏐作亂,祐購其黨黃廷寶, 縛獻之。總督張嵿惡祐不白己,至劾祐懷奸避難,逮」 繫德慶獄。數上書頌冤,釋令閒住。盧蘇、王受亂田州。 總督姚鏌召至軍中,待以賓禮,多所裨贊。後王守仁 代鏌,詢撫勦之宜,祐曰:「以蠻治蠻,可不煩兵而下。」守 仁納之,蘇、受果效順。因命祐部分其眾。事寧,守仁言: 「思、田初定,宜設一副總兵鎮之,請即以命祐。」報可。十 一年,楊春賊趙林花陷高州,總督陶諧檄祐討之,深 入多所斬獲,忽中危病卒。祐身長八尺,智識絕人,馭 軍有節制,與下同。甘苦不營私產。性好書,每載以自 隨,軍暇即延儒生講論。

張芹

編輯

按《明外史張芹傳》:「芹字文林,峽江人。弘治十五年進 士,授福州推官。正德中,召為南京御史,出為徽州知 府。寧王宸濠反,言者以芹家江西,慮賊劫其親屬,取 道出徽,乃改知杭州。已,復還徽州。嘉靖初,遷浙江海 道副使,歷右參政、右布政使。坐為海道時,倭入爭貢, 誤傷居民,罷歸。芹事繼母孝,持身儉素,枲袍糲食終」 其身。

張璞

編輯

按《明外史張文明傳》:「張璞,字中善,中夏人。弘治十五 年進士。由歸安知縣召拜御史。正德八年,出按雲南。 鎮守中官梁裕貪橫,璞裁抑之,為所誣,逮赴詔獄,竟 死獄中。」

張邦奇時微

編輯

按《明外史張邦奇傳》:「邦奇,字常甫,鄞人。登弘治末年 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出為湖廣提學副使。嘉靖初, 提學四川,以親老乞歸。久之,桂萼掌銓去,留天下提 學官起邦奇福建。未幾,選外僚入坊局,改右庶子,遷 南京祭酒,就遷吏部侍郎。丁外艱歸。服闋,召為吏部 右侍郎,掌部事。推轂善類,人不可干以私。尋改掌翰」 林院事。充日講官,加太子賓客,改掌詹事府。九載考 績,晉禮部尚書。以母老欲便養,乃改南京吏部,復改 兵部,參贊機務。二十三年卒,諡文定。邦奇之學,以程、 朱為宗,躬修力踐,趾步必謹。族父時徹,受業於邦奇, 仕至南京兵部尚書。有文名。

張瓚

編輯

按《明外史張瓚傳》:「瓚字廷獻,先世滄州人。曾祖以功 授府軍左衛副千戶,遂家京師。瓚方面修耳,眉插入鬢骨,隆隆起,顧盼偉如也。登弘治末年進士。正德初, 授吏科給事中,累擢通政參議。自參議至通政使幾 二十年。至嘉靖十年,始遷戶部右侍郎,督軍餉延綏、 寧夏,已改督宣府、大同餉。大同兵變,總督劉源清落」 職,改瓚於兵部代之。未至,而郎中詹榮等擒首惡《定 亂軍》。瓚馳至,賚有功者而還。帝大喜,改瓚督兩廣軍 務。武定侯郭勛用事,瓚陰附之。會兵部尚書缺,勛密 薦瓚。帝亦奇其貌。廷推者皆不用,獨用瓚。瓚為通政 時,數被劾,家在輦下,素通中貴人,譽言日聞,遂驟登 樞要,加官至少保,為兵部。八年卒。瓚無他智能,徒以 狀貌中帝意眷遇,終其身,諡「恭襄。」

張洪

編輯

按《明外史·張瓚傳》:「瓚督兩廣軍務時,都督張洪者,嘗 坐罪謫戍,客瓚所,諸邊將有干請,洪為度地腴瘠,第 賄重輕,而以十一酬洪,洪所得亦不貲。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