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一百四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一百四十三卷目錄
帝紀部彙考一百三十七
明五
惠宗
皇極典第一百四十三卷
帝紀部彙考一百三十七
編輯明五
編輯惠宗本紀
編輯按《名山藏典謨記》,建文君者,懿文皇太子次子,而高 皇帝孫也。懿文太子,先高帝薨,高帝崩,君以太孫嗣。 《紀年》:建文畏諸王強大,用齊泰、黃子澄計誅鋤之。諸 王皆恐,燕王曰:「奸臣害我。」乃以叔父興師誅泰、子澄, 師名靖。內難四年,靖難師入都,君闔宮自焚。臣民推 燕王為皇帝,擯君,年紀不用,以未改元之年屬之。《洪 武令》,稱《建文君》也。君名允炆,生而偏顱,高帝弗喜。成 童,聰穎能詩,使賦《新月》,曰:「庶其免乎!」初,懿文太子仁 柔亡,武君亦文弱,好詩書,不任法律。太子薨,高帝屬 心燕王,以學士劉三吾言,乃立君為太孫,使預政。太 孫時時尚寬大,中外有欣欣之心。高帝末年,其諸子 存而壯者,成祖若周王橚皆與太子同出。高皇后,胡 妃子楚王槙,達妃子齊王榑,郭妃子蜀王椿、代王桂、 谷王橞,胡妃子湘王柏,郜妃子肅王楧,韓妃子遼王 植,余妃子慶王㮵,楊妃子寧王權,周妃子岷王楩。始, 高帝王諸子,多國邊陲,以為陲固,令置三護衛,其王 中原者,亦皆有土。大方太孫既立,諸王以兄子易之, 太孫以為憂,嘗謂其傅黃子澄曰:「諸王皆尊屬,擁重 兵,即陛下千秋萬歲後,曷制之?」黃子澄曰:「諸王雖有 三護衛,僅足自固。明兵滿天下,其孰能當?」太孫曰:「善。」 高帝大漸,以齊泰為兵部尚書,受遺詔。洪武三十一 年閏五月辛卯,太孫即皇帝位,以其明年為建文元 年,大赦天下。其日,葬太祖高皇帝孝陵,止諸王會葬。 是月也。以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寺卿黃子澄參軍務。 七月,召漢中府教授方孝孺為翰林院侍講,賜禮部 右侍郎董倫「《髹幾》《玉鳩》。」
〈注〉董倫為儒士處山林間服褐茹藜。國初以為資善大夫。事懿文太子其所陳多忠厚之言太祖聞而善之,超遷左春坊大學士。太子薨,出為河南參議。
周王子有㷲告其父橚反,使曹國公景隆執王及世 子京師,詔諸王議其罪。燕王為周王請寬。君語泰子 澄:「莫若且止。」泰子澄出,相語縣官:「婦人之仁耳。」乃廢 周王為庶人,徙蒙化,置世子臨安。十二月朔,省牲郊 壇,詔求直言,舉山林巖穴材德之士。齊府人告變,召 齊王還京。君晏朝,監察御史尹昌隆諫,君曰:「朕過也。」 示昌隆諫書,天下明知朕不德,釋所在黥徒還鄉。 元年正月,將有事於南郊,奉太祖高皇帝配。戊寅,御 奉天殿,誓百官,夕齋於文華。己卯,舍皇邸。庚辰,子夜, 脫舄行禮。昧𤕤還朝受賀。詔養老,賜高年米絮帛有 差。命官贖民粥子,減田租。告即位於天下神祗。敕修 《太祖實錄》,徵處士楊士奇。二月,諡太祖高皇帝、孝慈 皇后、高皇后。追尊皇考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皇妣 懿敬皇太子妃為孝康皇后。冊妃馬氏為皇后。封弟 允熥吳王,允熞衡王,允𤐤徐王。立皇子文奎為太子。 詔曰:「祖宗廟諡稱號,所以褒顯功德,薦之天下,後世 不宜諱。自今諱廟諱,廟諡稱號勿諱。山林巖穴有才 德廉能之士,有司以實聞。軍民年八十以上亡男女 者,賜一石,米十斤,肉二斗、酒;九十者,加一帛一斤、綿。 犯杖以上及嘗為隸優者,不與。鰥寡孤獨貧無告者, 歲給米三石,親戚養之。無親戚者里鄰相收卹。田荒 不可治者,除其賦。義夫、節婦、孝子、順孫及同居五世 以上者,有司以聞。不能嫁娶喪葬者,部伍鄰族相資 助。民罹災者,速賑濟。軍中孤兒廢疾無養及老有代 者,一體撫綏。還鄉自便者聽前代。兵後,骸骨,春時掩 埋,毋令其露。衛所軍戶絕者,除勿勾。」是時,齊泰、黃子 澄言:「自今親王有罪者,請輒除其國。」諸藩猜望甚,而 君日與孝孺輩稽古用《周官》變更。高帝制,定品官階 勳,正一品更特進、資政上卿,從一品更資政卿,其餘 各為大夫、士有差。正一品,以六部尚書處之。尚書以 下增左、右侍中各一人,位侍郎上。省戶、刑二部司為 四,戶部民司、度支司、金帛司、倉庾司、刑部祥憲司、比 議司、職門司、都官司罷,稱司為「清吏」,罷左、右都御史。 設都御史一人,副僉都御史各一人。更通政司曰「寺 使」,曰通政卿;通政參議曰少卿、寺丞。增置左、右補缺、 左右拾遺各一人。更置大理寺曰司卿曰大理卿,左、 右寺正曰都評事,副曰副都評事,司務曰「都典簿。」更 太常寺卿曰「太常卿」,少卿、寺丞分左、右。更天壇祠祭署曰「南郊祠祭署」,泗州祠祭署曰「泗濱祠祭署」,宿州 祠祭署曰「新豐祠祭署。」更光祿寺卿曰「光祿卿」,少卿、 寺丞分左、右。陞少卿,秩從四品,省署丞二人。更太僕 寺卿曰「太僕卿」,增少卿、寺丞各一人。增典廄、典牧二 署。署隸二群曰驈。十五群曰「遂生三群。」更鴻臚寺 卿曰臚鴻卿,少卿、寺丞分左右。增翰林院承旨一人, 學士一人。省侍講、侍讀學士。置文翰、文史二館。除六 科左、右給事中,除左、右布政使,設布政一人。更按察 司曰「肅政按察司。」增親王官賓輔二人,秩三品,伴講、 伴讀、伴書各一人。郡王賓友二人,教授一人,見王、郡 王坐禮焉。如賓師贊謁,名「不臣。」是月也,燕王與其世 子、諸子來朝,行皇道,登陛不拜。監察御史曾鳳韶、戶 部侍郎卓敬上劾,不報。三月丁亥,帝祀先師,聽講太 學,賞師生幣鈔有差。命戶部右侍郎夏原吉等二十 四人充採訪使,行天下,問民疾苦,興廉黜貪,得便宜 行事。是月,燕王還國。燕世子及諸子高煦、高燧留京 師,北平按察僉事湯宗告按察使陳瑛密受燕府金 錢,詞連右布政使昱、按察副使璉。俱逮繫詔獄,譴削 有差。燕王護衛百戶倪諒上變,連府中官旗諒、鐸等, 皆逮訊伏誅。敕都督宋忠調邊軍三萬屯開平,悉選 燕護衛隸其戲下。召燕胡騎指揮童等還京。調北平、 永清二衛軍於彰德、順德,以都督徐凱練兵臨清,都 督耿巘練兵山海關,皆以備燕。四月,齊王告變,事連 湘王柏,君使讓之。湘王怒,焚宮赴火死,遂廢齊王為 庶人,幽之,誅其護衛指揮真等。亡何,代王桂、岷王楩 皆得罪,復並廢為庶人,並幽之。諸王既多得罪,燕王 最長,名最盛,亦被詰讓。齊泰、黃子澄與魏國公徐輝 祖等,日夜謀防燕矣。君因「以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 布政使,謝貴為北平都指揮,監燕。」燕王佯狂,為澀舌, 稱病甚。燕指揮盧振、長史葛誠常告燕陰事於昺、貴。 昺、貴入問燕王病,王重裘擁爐,見之猶顫。因上表:「臣 久病,無侍子,請遣臣子之留京師者。」齊泰曰:「盍收焉。」 黃子澄曰:「不可。疑而備之,殆也。」乃皆遣歸。居頃之,燕 王使其百戶庸詣闕奏事,齊泰請執訊之,庸誣服,因 飛符昺貴,令與都指揮張信密擒王官校。《昺貴》等約 盧振、葛誠居內,都督宋忠居外,舉事有日,張信以為 憂。信母疑而問之,驚語曰:「不可不聞而父之言乎?王 氣在燕分,燕王當有天下。」六月,《昺貴》圍王城,柵端禮 門,殺王卒,矢入於城中。未幾,詔削燕王爵,密敕昺貴 等收王。張信請見,王三不可,乃乘輜軿入,王見其白 身來,許之。信入拜床下,王為《瘖信》曰:「殿下無然,有事 當語臣。」王搖首指腹。信曰:「殿下猶不誠語,無意乎?上 擒王矣,當就執;如有意,請告臣也。」王下拜曰:「一家之 命皆在子矣。」七月壬申,王稱疾愈,出會宮僚,盡如中 朝所坐官校縛置庭中,召《昺貴》曰:「罪人得矣,則取去。」 昺貴至,門者內之,呵止其從人。王杖見昺貴。會進瓜, 王食瓜,怒且詈曰:「今編戶齊民,兄弟宗族尚相恤。身 為天子,令親屬叔父旦夕莫必其命。縣官待我如此, 天下何事不可為乎?」因擲瓜於地。護衛軍皆怒,前擒 昺貴,捽盧振、葛誠等下殿,王投其杖曰:「我何病,迫於 若奸臣耳!我何病!」遂曳斬昺、貴等,夜攻下九門,北平 指揮俞瑱走居庸,馬宣走薊。宋忠自開平率兵至居 庸,聞事敗,退保於懷來,留瑱守之。燕王上書曰:「臣聞 《書》曰『不見是圖』,又曰:『視遠惟明』。今事幾甚著,陛下略 不垂察,臣竊惑之。當元之末,生民塗炭,群雄角逐。皇 考太祖皇帝,披霜冒露,東征西伐,赴矢石,被創痍,艱」 難百戰,然後定天下,封建諸子,鞏固宗社,為磐石之 安。不幸賓天,陛下嗣登大寶,奸臣齊泰、黃子澄輩,包 藏禍心,為謀以誤陛下。橚、榑、柏、桂、楩五弟,雖有縣愆, 未聞不軌,重可裁減護衛,輕可賜敕誡厲。乃動見削 奪,轉徙流離,行道嗟歎,柏尤可傷,不得良死,今尚未 厭,又以加臣。臣守藩二十餘年,事君之誠,明於皎日。 奸臣跋扈,蔽明害公,執臣奏事之人,箠榜棘爇,迫其 告變,分布宋忠、張昺、謝貴於內外,圍守臣府,臣之一 家,如臨湯火。已而貴、昺為護衛所執,始知其出奸臣 之謀。臣聞伐大樹者必先剪旁枝,危君室者必先除 公族。朝廷孤立,社稷危矣,不待明者而後見也。《高帝 祖訓》曰:「凡新天子即位,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 訓兵待命,天子密詔入誅之。臣謹領鎮兵,俯伏待命, 以遵皇祖之訓,惟陛下念之。周廣同姓,綿祚八百,秦 人孤獨,二世而亡,明鑒斯在。《詩》曰:『價人維藩,大師維 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無俾城 壞,無獨斯畏。《易》曰:『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惟 陛下念之』』。」書上不報。丁丑,燕王大諭將吏,起兵靖難。 次通指揮勝等以通降。王使其將指揮能等攻薊,指 揮安等攻居庸,皆拔之,生擒馬宣。俞瑱,走依宋忠於 懷來。王與其將馬雲、徐祥攻之,宋忠佯言怒其將士 曰:「公等父兄家北平,燕盡殺之矣,速報仇!」諸軍或疑 或怒。燕王使其前鋒用家幟先登,城中子弟望見幟, 皆喜,無鬥心。忠敗,奔入城,急匿廁。燕軍捕出之,並獲 瑱,兵勢大振。於是山後諸州皆不守,而開平、龍門、上谷、雲中守將往往降附矣。谷王橞震驚,率眷屬奔於 京師。是時,遵化、密雲、永平指揮皆以城降。都督劉貞、 陳亨,都指揮卜萬,引《大寧》兵出松亭關,以攻遵化。萬 智而勇,貞巽而懦,而亨有「二心於燕王。獲二卒遣之, 為書置一卒衣中,多予之。」金使獻書於萬,若與通者, 而其一卒無所賞。卒恚,歸訐於貞。貞搜卒書,執萬以 聞。君籍萬家,下之獄。是月也,告天地宗廟社稷,削燕 屬籍,詔天下。以長興侯耿炳文為征鹵大將軍,駙馬 都尉李堅、都督甯忠為左右副將軍,帥師三十六萬 北進,安陸侯吳傑,江陰侯吳高,都督指揮盛庸、潘忠、 楊松、顧成、徐凱、李文、陳暉、平安等益出偏師佐炳文。 置平燕布政司於真定,刑部尚書暴昭掌之。八月,炳、 文師至真定,徐凱次河間,潘忠、楊松守鄚。忠、松使其 先鋒九千餘人屯雄。燕王屯樓桑晡食士,度白溝,夜 圍雄。雄人登陴罵北軍,遲明,燕緣雄屠之。忠、松來援, 燕將譚淵領兵千餘過橋,蒙茭伏水中,使勇士要戰, 於路隅伏出水據橋,二將無所退保,皆被擒。燕王遂 自將百餘騎趨鄚,盡降。南軍還軍白溝,自引精騎直 趨真定西門下,破其二營。炳文覺,起門橋,橋紖斮於 北軍,乃出戰。王以奇兵擊炳文背,炳文奔北,入城,卒。 𩰝門不得入,自相斮乃入。燕騎士祿剌、駙馬堅墮馬, 獲之。甯忠、顧成及都指揮劉遂俱見執,死者三萬人。 炳文入城堅壁,北軍攻之不下,引還。君大怒曰:「老將 也。」而摧鋒黃子澄對曰:「亡憂。勝敗,兵家之常耳。」君曰: 「雖然,孰堪更將?」子澄曰:「曹國公景隆可比用,景隆今 破矣。」乃拜景隆大將軍。其行也,帝親餞之江渚,賜諸 將犀玉帶有差。齊泰言:遼寧地近燕,請召還二三從 之。遼王至,寧王不至。君怒,削寧王護衛。監察御史韓 郁上言曰:「臣聞人主親其親,不獨親其親。臣歎陛下 愛諸王之至、待諸王之厚,而諸臣不體也。凡見藩封 太重、疑慮太深者,豎儒耳。諸王親太祖遺體也,而貴 孝康皇帝手足;尊陛下叔父也。太祖遺」體則不可使 賤,親之手足則不可使缺,陛下叔父則不可使絕也。 高皇帝、孝康皇帝為天子,子與弟以為戮,在天之靈 安乎?臣念至此,未嘗不流涕也。夫亡唇寒齒,舐糠及 米。言者曰:「二叔流言,周未嘗不誅也;六國反叛,漢未 嘗不削也。」遂使周王播遷,父子流離。於是齊王廢,湘 王焚,代王遣岷王,又見告矣。諸王自為計,必曰:「兵不 舉,禍必結。」是陛下激之也。燕王舉事兩月矣,前後調 兵不下五十餘萬,有一矢之獲乎?經營已久,軍興輒 乏,將士挺敗,徒令中原赤子困於輸戰。九重之憂方 深,帷幄之計彌礉。日甚一日,語曰:「親者割之不斷,疏 者續之不堅。」臣恐陛下不察,不待十年,必有噬臍之 釁。伏惟「興滅繼絕,釋齊、代、岷之囚,封湘王之墓,還周 王京師,迎楚、蜀為周公,俾各命世子持書,勸燕罷兵 守藩,以慰宗廟之靈,明詔天下,撥亂反正,篤厚親親, 宗社幸甚!」不聽。前斷事高巍請得自使燕,說燕王君, 使參贊景隆軍。九月,景隆至德州,收炳文敗卒,得五 十萬,進營河間。江陰侯吳高,都督耿瓛、楊文以遼東 兵圍燕永平。燕王出師援永平,而誡世子居守曰:「景 隆來,堅守,毋戰也。」燕王猝至永平,吳高不及軍,退保 於山海。十月,燕王將出師南向,慮寧王躡其後,乃自 永平北攻大寧。時劉貞、陳亨悉兵守松亭關。燕王徑 道卷斾登山,從後攻。度關至大寧城西門崩,剋之,獲 都指揮房寬,殺卜萬於獄。而都指揮朱鑑戰死,貞等 引軍還援,燕王已入城,平定其眾,與寧王置酒高會。 陳亨竟夜襲破劉貞營,率其眾降燕。燕王居大寧數 日,欲得酋長兀良哈等助戰,陰令帳下士說之,與俱 西,諸酋長皆欣喜。王班師,寧王餞之郊。兀良哈之酋 擁寧王入關。寧王三護衛軍皆歸於燕。燕王置寧王 軍中,分隸諸部若護衛為五軍,使諸將張玉、朱能等 將之,而勢遂盛。景隆聞燕之攻大寧也,自河間移軍 薄燕,壘其九門,別遣將攻通,自營鄭壩,待王南軍。攻 麗正門急,燕盡出婦女乘城轉藺石。都督瞿能與其 二子帥騎千餘,戰入張掖門,景隆密止之,退十五里 而軍。燕世子令夜汲水澆城,冰留於墉,南軍無復能 登者,而景隆所遣別將亦敗於通。十一月,燕王自大 寧還,景隆軍鄭壩,陣而待王白遂之西。白遂之河流, 王心禱曰:「河冰則天相燕也。」其日,雪,河冰,燕王盡以 其師度,南將陳暉追躡之,王還擊暉,暉敗,跳冰遁,冰 乃皆解。王連破南軍七營,與景隆戰午及酉,景隆大 敗。燕,斬南軍十餘萬,降如之。都督《火真》焚敝韉以煖 燕王鎧者趨焉。楯人呵之,燕王曰:「止是皆壯士。」其夜, 景隆遁德州。燕王還攻南軍之圍九門者,破其四營, 遂入北平。是時,君諭岷王罪,流之漳州,誅其府典膳 世英等。燕王既還北平,復上書白心,傳檄天下,檄曰: 「惟父皇太祖高皇帝,一統華夏,為生民主,天下底定, 立長子為皇太子,餘子無嫡庶,皆裂土封王,為子孫 不拔之計。豈期數年以來,太子薨逝,秦晉二王繼卒。 父皇念太子早世,立其次子為太孫。不幸父皇賓天,
太孫即位,我諸王表奏稱賀,頓首頓首,百拜萬死,謹言不敢居。」叔父沖年,信惑邪蠱,任用貪墨猾吏為左班文臣,盡屏棄典刑,殘害骨肉,穢德感怒於皇天。京 師地震。十月山崩水溢,火焚其土庫。二月,霹靂大風 雨,發屋拔木,蝗蟲生隴畝。《占書》曰:「地德至靜,不宜動 搖。若主弱臣強,則必震動;臣下擅權,則土不寧,變怪 生焉。陽伏不能出,陰出不能入,陰陽相激,地必震動。」 動於宗廟宮殿者,人君失信,國無忠臣,誅伐不以禮, 上下不相親也。山崩水溢者,五行失序也。此公輔之 象。賢人退,小人進,則山崩。山無故自崩,國易政,人主 失位,民流散也。天火焚土庫者,賞罰不明也。燒宮室 者,君不思道,厥妖火燒宮也。霹靂大風雨,發屋拔木 者,讒言殺正士也。蝗蟲生隴畝者,邪臣在位,則蟲食 苗葉。君用才不當,臣不任職,則蟲食苗莖。佞臣在朝, 則蟲食田苗,任用奸賊,「則蟲食苗根也。天戒甚明,猶 不恐懼,此皆齊尚書、黃太卿、左班文職,佞君殃民,專 事滅親,以致於此患也。父皇不豫,敕召我奸臣,齊尚 書匿之。及大漸,數數問第四子來,未至陟遐,又不即 計。我諸子至今不知父皇得何病,嘗何藥,濱於大故。 《禮》,三日而斂,冀復生也。父皇亥時崩,寅時斂,不知何 此速也?」《禮》,天子七月而葬父皇停棺不中殿,七日葬。 不知何此速也。宮車晏駕,遺詔一月始至,是我親王 與庶民同也。宮車未葬,壞宮掘地五尺,改移之,不知 父皇何過也?齊尚書奏曰:「凡朝几筵,揖不拜,小祥節 祭,帝不用親行,眾王遣奠,京師囚繫,其使者鍛鍊令 誣王,何禮也?」高皇帝《祖訓》曰:「王月閱士,或十」過,或七 八過,或五六過。王朝從行文武官吏馬步騎軍亡算 旗幟甲仗皆上鮮明,以壯臣民之觀。洪武二十五年 春,父皇召諸王入宮,親受敕。王歲訓將練兵,周視封 疆,作軍器必精良。《敕》尾記洪武年月日,帝御奉天門, 口占翰林院修撰練子寧、許觀、編修吳言信三員執 筆書,孫允炆親目之曰:「使奸邪不得口舌惑聽。太祖 皇帝令守藩諸子歲振伍繕士,豈導之他不利哉?褒 廣輔拂,防寇遏邊,令帝業萬世也。」奸臣齊尚書黃太 卿,左班文臣,不遵祖敕,恣行奸宄,誣陷親王,以流言 破滅周王,父子異竄,未旋踵而罪代王,出其妤娥,皆 配於軍;譙讓湘王,賜之赭死,齊王無罪。「在囚拘,私 持金帛啗岷王之人,趣為飲章,以禦魑魅。嗚呼!齊尚 書黃太卿,奸臣小人,昔事父皇,幸逭天誅,備於左班, 恣奸用謀,殺我父皇子孫。我父皇能復幾子?更須幾 歲月,不盡於虔劉。齊尚書等又使惡少年貴昺監燕, 誘我長史誠,圍我蕭牆,截我端禮行門,殺我城卒,使 我坐食不安,我飲泣如弗聞。上秋之旬,約來攻我,我 懼要領之不沒,我護衛之士同心為我擒逆。都指揮 忠等又領兵二萬三千次於懷來,約來攻我,我懼要 領之不沒,我精騎八千同心助戰,大敗忠軍,獲馬六 千,生擒三將,降其餘黨。奸臣又行矯詔,俾長興侯炳 文等領軍三十萬次雄真定,約來攻我,我懼要領之 不沒,我軍士同心迎敵。遂」以八月中旬破雄,斬首九 千餘級,獲馬三千,生擒都督忠、指揮居松。九日,大破 炳文、真定,斬首五萬,獲馬五萬二千餘匹,生擒左副 大將軍駙馬堅、右副大將軍忠、左軍都督成、都指揮 遂,餘將悉下,歸之於故伍。江陰侯高都督瓛、都督文 領軍遼左,入自永平,「約來攻我。我懼要領之不沒,我 騎士三萬」九千,同心並行。高等聞風夜遁,追斬首級 千餘於百里之外。「我臨大寧,諭以太祖皇帝舊恩,房 寬歸命,鑑萬授首。我精騎三萬襲破都督貞、都督亨 於松亭,大寧以平奸臣。」又行矯詔,使曹國公景隆領 兵五十餘萬,入逼北平攻我。我懼要領之不沒,我士 同心,以寡敵眾,戰敗景隆,斬首一十五萬九千「餘級, 餘眾悉下,歸之於故伍,景隆夜遁去。余無孫、吳之略。 然所向克捷者,天地祖宗鑒予忠孝本心,憐而佑之 也。昔靖江王守謙,其父文正身多愆違,王復不改。父 皇篤念懿親,尚行爵出祿,與同享之。周、齊、湘、代、岷五 王,合氣同天,風聞無實。齊尚書等助君為虐,必欲盡 劉之心,將圖天下也。余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親 子,皇太子親弟,而眾王親兄。《禮》曰『父讎不共天,兄弟 讎不反兵。奸臣齊尚書黃太卿實讎余父讎、余兄弟, 余用帥領精兵三十萬,誅討余父兄弟讎。天下臣吏 尚追念高皇帝,同心戮力,共行擒捕,獻俘於元祖,使 我父皇子孫基業以萬世』。」十二月,燕王閒、江陰侯吳 高於朝,削高爵,安置廣西。燕王出師攻大同,至廣昌, 降其將勝。薊州鎮撫曾璠起兵攻北平,死之。衛官張 倫等盟兩衛軍勤王,是月也,從軍中加李景隆太師, 賜璽書專征之。鈇鉞。使者失船,璽書、鈇鉞皆沉於江。 以茹常為兵部尚書。罷齊泰、黃子澄。報燕。建省躬殿, 藏古經《聖訓》,使方孝孺銘。遷肅王楧蘭州。法司奏,「今 歲論囚減往十之三。使者還自西方,得雪山青玉。 二年正月,燕王攻蔚,降之,轉攻大同。李景隆出援紫 荊關,王從居庸還。甲子,詔曰:『頃以庶獄煩興,易御史 臺曰都察院,分章刑部。宗廟神靈,民服於孚,爭訟頗 簡。其視漢制,更都察院為御史府,御史員可省至二十八人。糾貪殘,舉循良,匡政事,宣助教化,務忠厚以 底治平』。」三月戊辰,賜御史衣,移御史府,便朝謁。四月, 燕王出師南向。癸丑,李景隆自德州進河間,郭英、平 安,吳傑自真定進保定,合軍六十萬,期於白溝。燕王 自固安度拒馬河,營蘇家橋。雨甚,王坐床上待旦,兵 端有火光,金鐵弓弦皆鳴。己未,燕王祝天出軍,有五 色雀飛駐旗竿之首,遂率軍循河西北行。平安與瞿 能出伏要戰,北軍皆卻。王自夾擊其後,敗南軍。及白 溝,景隆與燕王遇,自暮至暝,兩軍從火光中苦戰。收 軍。燕王迷所壁處,下馬視河流,乃辨,方從王者三騎。 庚申,燕復渡河,瞿能與其子擣、房寬陣,平安翼之,擒 斬北軍數百人。燕將丘福以萬騎衝南軍,殊堅王以 精騎突入南軍左掖,南軍復繞出王後。連戰百餘合, 南軍矢如雨。燕王馬三創三易,王射矢盡,三櫜,提劍 左右擊,劍缺,瞿能迫焉,阻於重堤。王馳逆之,佯提鞭 後招能軍,疑,乃稍已不前。平安創陳亨劍及徐忠兩 指,忠自斷擲之,裹衁而戰。高煦帥精騎數千與王合, 彼此相扼。至日中,瞿能大呼「滅燕」,入北軍,斬其數百 騎。越雋侯俞通淵、指揮滕聚亦前。會旋風起,折大將 之旞,南軍相視而動。燕王乃與高煦乘南軍,乃斬能 父子於陣。平安與朱能戰,乃亦不利,通淵、聚亦沒於 陣中。景隆軍大潰,喪師殆三十萬人,還奔德,五月,拔 其眾,奔濟南。燕王人德,德降,使將旭守之。追擊景隆 濟南城下,大敗之,遂圍濟南,堤水灌城。參政鐵鉉令 軍中詐降燕,迎燕王入,約其壯士懸鑌楗伏城上,闉 則使守陴之卒晝夜哭曰:「濟南魚矣,亡無日矣!」乃撤 守具,出居民伏地請曰:「奸臣不忠,使大王冒霜露為 社稷憂。誰非高皇帝子?誰非高皇帝民?臣其降也,然 東海之民不習見兵,大軍壓境,不識大王安天下、子 元元之意。或謂聚而殲之。請大王退師十里,單騎入 城,臣等具壺漿而迎大王。」燕王大喜,如濟南民言。馬 過城下,城下呼千歲,聲聞於《闉楗》,及王馬首,王驚,改 馬而馳。濟南人挽梁,梁則堅,燕王竟從梁馳去,復圍 濟南城。六月,增改詹事府,增少卿、寺丞各一人,賓客 二人。增置資德院,設資德一人,資善二人。其屬:贊讀、 贊書、著作郎各二人,掌籍典簿各一人,增司業各二 人;省博士、學正、學錄,增助教十七人。是月也,以李景 隆屢敗,遣尚寶司丞李得成媾燕。燕王泣曰:「吾兩上 書矣,而不見報。親王下天子一等,吾何求哉?直自救 耳!」得成不得書,還口報君怒其辱,命囚之,已乃釋,召 景隆還,以左都督盛庸為平燕將軍,右都督,陳暉、平 安為左右副將軍,馬溥、徐真為左右參將,帥師征燕。 平安出兵二十萬,奪北軍之餉於單橋,遣沒者五千 渡河,與盛庸合攻德。燕將旭遁歸,復有德諸縣。八月, 燕聞德破,引濟南之師還。是月也,承天門災,詔求直 言,九月,重成焉,改曰「皋門」,遂改午門曰「端門」,端門曰 「應門」,前門曰「路門。」改謹身殿曰正心殿,置學士一人; 罷華蓋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東閣大學士,各設學 士一人。改侍讀學士為文學博士,以方孝孺充之。十 月,論守濟南功,擢鐵鉉山東布政使,進兵部尚書,封 盛庸歷城侯。李景隆還,黃子澄曰:「景隆觀望喪師,當 誅。」御史大夫練子寧執而數之,朝以哭請,卒不問。景 隆閟機以應燕,故其戰不善也。平安次定州,與燕將 陳亨戰華山,斬之。徐凱、陶銘次滄,盛庸次德。燕王下 令曰:「攻遼東。」至通,令士皆循河南北軍。疑曰:「征東何 南也?」燕王曰:「夜有白氣二道,自東北指西南。《占書》曰 利南。」乃自直沽疾行三百里,至滄城下,掩擊之,凱、銘 皆降燕。燕渡河南至,德王殿軍,盛庸覘之,堅壁待,師 過襲之。燕王還,擊殺百餘人。遂自臨清移軍館陶,取 糧焚舟,至冠向東平。山西戍卒羅義扣燕,投書請罷 兵,復詣闕上奏:天子當篤親親,厚諸父已北征之役, 君不悅,下之獄,而詔曰:「得燕王者,毋傷也,使朕有殺 叔父名。」十二月,盛庸營東昌,先鋒霖以軍五千營滑 口。燕王使其將朱榮、劉江襲破霖,遂至東昌。己卯,盛 庸椎牛享士,背城而陣。前其火器精兵,燕王突入,其 左翼旁空,北軍鼓譟繼之,盛庸盡乘以火器,北軍大 亂。庸與平安麾旗大戰,斬燕將張玉,圍王數匝。燕將 朱能、朱長率騎兵從東北角奮擊南軍,南軍萃東北, 燕王從西南遯去,閒道還北平。
三年正月辛酉,凝命神寶成君親定,其文曰:「天命明 德,表正萬邦。精一執中,景運以昌。」初,君為太孫,夢帝 致寶焉。既即位,得青玉雪山。二年齋郊宮,夕夢若有 寤,乃命玉人琢為大璽。至是,以告天地宗廟,下詔百 官稱賀。大宴奉天門,賞外國朝使。辛未,大祀南郊。明 日行《慶成禮》,令群臣賦詩頒天下。歷城侯庸來獻《東 昌捷》。丁丑,告郊廟,召齊泰、黃子澄還。燕王歸而為無 遮之會,以薦亡士。王蒞會,大哭,解袍焚之,曰:「雖其一 絲,以識余心。」乃復募士南向。三月,盛庸以兵二十萬 出德、吳傑、平安,出真定,自單橋進營夾河。燕王亦從 保定緣滹沱,去盛庸四十里而舍,以數騎覘庸軍。庸 覺,追之。王射殪其一人,又追,又殪之。及戰,庸軍蔽盾自堅,北軍投以木䂎,䂎貫丁寧,有旋鉤焉。南軍盾𦊰 於鉤,皆棄之,北軍乘之。都指揮莊得殺燕大將譚淵 及其部將數人,死之,楚智亦死之,張皂旗亦死之。張 皂旗者,常以皂旗先登,北軍畏焉,呼曰「皂旗張!」及死, 猶手其皂旗。壬午,盛庸軍西南,燕王軍東北,又戰,自 辰及未,疲坐地息,起復戰。忽東北風起,北軍乘風橫 擊,南軍昏不辨,死者十萬餘人,燕王追奔至滹沱,盛 庸復還。《德戰》之夕也,燕王迫南軍而次,晨鳴角穿營 徐去,無敢犯者,以詔「毋使有殺叔父名」也。是月也,逐 齊泰、黃子澄,籍其家。吳傑引兵至,聞庸敗,乃復還真 定。閏三月,自真定出槁城。己亥,大戰,矢集王旗如蝟。 平安登陣譙望戰,見其軍勝,鼓之。燕王趨之,平安下 譙而遁。會大風起,發屋拔樹,南軍死者六萬餘人。燕 徇順德、廣平、大名君使告燕王曰:「齊泰、黃子澄,賊臣 無功,雖皇帝亦惡之,已竄逐,籍其家,皇帝所以為燕 王足矣,可罷兵。」燕王上書曰:「臣聞虞舜首去四凶,殷 湯改過不吝,帝王之盛美,萬世所師法也。」臣奉藩二 紀,不敢違越。奸臣齊泰、黃子澄,懷莽、操之逆圖,志傾 宗社,造滔天之釁,剪藩輔之親,屢削諸王,次及於臣, 欲陷臣家,並寘死地。臣瀝懇號天,天聽甚高。《古》云:「大 杖則走。」陛下所以杖臣大矣,以兵自防,非臣得已。上 賴天地宗廟,鑒臣衷誠,憫臣非辜,大軍見臨,輒自摧 衂。臣不敢為喜,輒用傷悼。「誠念皆皇考之民,橫被奸 臣,驅之白刃,彼實何辜?是以夙夜控籲天地祖考之 靈,冀開聖明,助震威斷。比聞二奸皆已竄逐,臣之一 家,鼓舞更生。臣下令三軍將士,天其悔禍,可以釋憾。」 三軍將士,且恐且喜,合慮同詞,前告於臣。「二奸雖逐, 大兵未退,名為格佞,實用弛謀,亦人事之或然者也。 臣恐陛下未推豚魚之澤,尚惑樊棘之聽,此非獨撤 其藩籬,抑將傾夫堂室。莽、操之事,前鑒甚明,惟陛下 力斷行之。」書至,文學博士方孝孺、侍中黃觀曰:「燕終 不罷兵矣。暑雨方沴,燕軍久駐大名,不戰自困。永北、 二平,燕王根本地。若密調軍士為攻擾之計,陽示報 書,往復,閒度二三月。號令既集,燕且歸援,我大軍可 躡其後矣。」君曰:「善。」乃使大理寺少卿薛喦往赦燕王 罪。薛喦至燕軍中曰:「皇帝使臣啟大王,釋甲還燕,南 謁孝陵,朝至暮,收軍矣。」燕王曰:「嚄是不可紿三尺兒。」 而指諸將曰:「有丈夫者矣。」因連營列隊,馳射觀之,遣 之還而語之情。喦還報君曰:「誠如卿言,曲乃在我。」五 月,燕軍餉大名,吳傑、盛庸、平安扼其道。燕王使指揮 勝入奏日「有詔解兵,傑等復倍先發也。」君亦悔曰:「燕 王朕叔父,奈何須兵哉?」方孝孺對曰:「兵戢難張也。燕 不罷兵,長驅犯闕,胡以禦之?」君乃下勝獄,召齊泰、黃 子澄還,治兵如故。六月,燕將李遠領騎兵五千人,衣 裝如南,軍入沛,大焚漕船,河沸,魚鱉皆浮死。七月,燕 襲敗彰德軍,破瓦尖寨。平安自真定向北平,王使劉 江還戰,殺南軍數千。初,燕世子與其季弟高燧居守, 王次子高煦從軍。高煦、高燧弗恭於世子。燕閹人儼 亦數相與短世子。燕王孝孺曰:「師老矣,漕道又絕。臣 聞燕父子兄弟可間也。間世子,燕王必疑,疑必歸北 平,燕不得爭中原,而我師通漕襲其後,此一策矣。」因 「為君具道世子可間狀。」乃使人函世子書。書至,世子 弗發,封致燕王軍中。高燧果令儼馳見高煦,共短世 子。語未既,世子之函書來,燕王驚曰:「幾殺吾子。」壬寅, 大同將房昭引兵入紫荊,徇下保定諸邑寨,西水王 旋師歸援。八月,燕王渡滹沱,次完圍西水。使別將榮 圍定,與南將花英、鄭琦戰峨嵋山下,大敗南軍,竟破 西水還。十一月,遼東將楊文圍燕將亮永平,燕使劉 江救之,南軍敗於昌黎。是月也,皇少子文垚生。十二 月,《太祖高皇帝實錄》成,燕王復出師南向,使駙馬都 尉梅殷守淮安左右府,都督僉事徐真、馬溥率偏師 北出以禦之。
四年正月,召周王蒙化居之京邸,命魏國公徐輝祖 領京衛軍援山東。燕王使其將李遠、朱能覘南軍,德 州將葛進遇李遠於槁城,指揮賈榮遇、朱能於衡水, 皆戰敗。燕王軍繇館陶渡河,至東阿,拔之,遂連拔東 平、汶上,降沛,沛知縣顏伯瑋與主簿子清、典史謙死 焉。晦,北軍至徐,徐堅壁不出,燕王使軍挑之,二日,徐 人怒,渡河追北軍,燕王馳斷其歸徑,皆潰。進攻宿,平 安躡之,以精騎四萬,燕王伏二萬騎於淝待之。燕將 白義、王真、劉江與平安戰,佯卻,引之入,淝伏起,平安 轉戰,圍王真數重,創之十餘創,真自刎馬上。平安遇 王於北阪,戭幾及王馬,騺胡將火耳灰之鈗,亦距王 十步之內,燕胡將信射踣《火耳灰》馬,乃擒焉。戰之夕, 燕王夢厄於平安,有白馬將自西馳,斷安馬足。問焉, 對曰:「臣,莘之神也。」四月,北軍斷徐餉道,轉攻蕭,至小 河。燕將陳文橋河衝守之。都督總兵何福引兵循河 而東,遇燕王騎,斬文,奪所守橋。燕將張武突出林間, 與王合,乃擊卻南軍。南軍據橋南,北軍據橋北,相持 累日。魏國公輝祖來援,陣齊眉山下,與燕大戰,自午 至酉,兩軍相當。輝祖斬燕將斌等十餘人,還營掘塹於是南軍再捷,北軍再敗。燕諸將皆懼,說燕王曰:「軍 深入矣,暑雨連綿,淮上蒸濕,恐有疾疫。小河之東,平 野多牛羊,二麥將熟。若渡河擇地,休士息馬,觀釁而 動,可持久也。」燕王曰:「兵事有進無退,勝形成矣,而復 謀退,士不怠乎?公等所見拘攣耳。」令曰:「欲渡河者,恣 公等所之。」朱能曰:「諸君勉矣。漢高十戰而九不勝,卒 有天下。」蓋燕王於是不解甲者數日,南軍樹碑相慶 也。廷臣有曰:「燕且北矣,京師固不可無良將。」帝因召 輝祖還。何福等無援,乃引兵會平安靈壁。平安以六 萬人為方陣,裹餉護行,燕王遮之。平安突至,殺北軍 千餘,矢如雨。燕王麾兵斷南軍為二,南軍大敗。何福 出壁,與平安共殺傷北軍,北軍乃卻。而高煦又以其 伏至,王還掩擊其後,復大敗南軍,盡得其餉。輓福入 壁壘門,私令士曰:「旦聞砲三而突圍。」燕王望見之,曰: 「南軍其遁旦。」使諸軍緣壁入之,發砲三。南軍謂其砲 也,爭開門遁。已知為北軍,皆大亂。平安、陳暉等三十 七人、禮部侍郎陳性善等百五十人皆見執。燕王謂 平安曰:「淝河之戰,公馬不騺,何以遇我?」曰:「纍臣不佞, 敢效鉛刀。」燕王曰:「壯士。」五月,楊文以兵十萬自遼東 南下,與鐵鉉合,勢絕北軍,至直沽,遇燕將宋貴,皆戰 死。燕王至泗,泗守將景初以城降。王曰:「不戰而降,何 憊也?」景初曰:「泗有神,民禱焉曰『降吉』。」其日,王謁祖陵, 將渡河,盛庸軍淮南,燕王軍淮北。王使士檥舟編筏 若涉者,潛遣丘福、朱能等濟淮而西,鼓出庸後。庸軍 大驚,遂濟下揚州。揚指揮王禮執其守將崇剛、御史 彬降。高郵、通、泰諸州皆潰,遂底江北。詔曰:「燕禍日深, 旦夕犯闕,中外臣民,能不獎予?文武吏士,宜剋日勤 王。予出於苦,不忘爾報。」詔下,臣民聞之,無不慟哭者。 乃遣禮部侍郎黃觀、國子祭灑張顯宗、翰林修撰王 叔英分道徵兵,而齊泰、黃子澄亦皆四出。方孝孺曰: 「事急矣,許之割地,猶可以待勤王之師。」乃使燕王從 姊慶成郡主見王軍門。王哭曰:「忍心至此乎?我父陵 土未乾,我兄弟瀕見殘害,讒臣之言,如漆投膠;懿親 之言,如水灑石。今日之來,豈得已哉!」郡主亦泣下。因 問曰:「周王安在?」曰:「召還矣,未爵也。」「齊王安在?」曰:「猶囚」 燕王噓唏不勝。郡主徐以君言告王,王曰:「凡所以來, 欲得奸臣耳。皇考所分,吾地尚不能保,何望割也。」六 月癸丑,燕王軍至浦子口,盛庸等迎戰,大敗之。燕王 幾議割地和,會高煦搏寇兵至,大喜。《盛庸》軍緣江上 下,待王《高資》港。乙卯,王渡江及岸,高煦先登,王麾精 騎繼之。庸軍大潰,追奔數十里,都督僉事陳瑄以舟 師降。遂入鎮江。鎮江人望見海舶之黃幟,曰:「海濱應 矣」,則皆降。庚申,王進次龍潭,君急而悸。方孝孺曰:「今 城中勁兵二十萬,城高池深,糧食充足,尚可以守。請 下清野之令,城西南隅崩,築未竟,又崩其東北。方。」孝 孺曰:「終無如割地,郡主婦人耳,若使大臣往,或庶幾 焉。今天下惟蜀王不背朝廷,其地四塞,決死不利,則 收士幸蜀,萬一可圖也。」若乃使曹國公景隆、尚書茹 瑺往燕王軍,命諸王閉諸門。景隆、瑺至,伏地叩頭而 巳。燕王曰:「勤勞,公等有言乎?」景隆稍稍及割地事,燕 王笑曰:「公等游說邪?初吾無過,輒坐大不韙,削辱之。 今救死不贍,曷以地?為吾故有地也。凡所以來,為奸 臣耳。」景隆瑺還報,命君再使諸王與之偕,曰:「奸臣逐 矣」,執而得之,且用釁鼓。癸亥,王見諸王,涕泣相勞,竟 曰:「欲得奸臣。」諸王還報君,會群臣慟哭,或勸君幸浙 江,或曰:不如從湖湘「入蜀。」孝孺請堅守待援,議不決, 乃遣魏國公輝祖、開國公昇分道禦戰。甲子,出蠟書 促勤王,燕盡獲之。軍薄都城,徐增壽謀為應,大理丞 鄒瑾、御史冕知焉,與同官十八人者毆增壽殿前,呼 「聞大內君」,拘增壽禁中。乙丑,燕王至金川門下,谷王 橞從城上望見王鉦鼓,與景隆開門迎入。王馳千餘 騎衛周、齊二王。周王曰:「吾死矣。」曰:「燕王之騎兵也。」乃 喜,入見,拜且哭。燕王亦哭已,並轡,握手登樓相慰藉 君手,劍斷增壽腰,徘徊無所出。乃火其宮與馬皇后 自燔死。燕王望宮焰,使中使馳救,不及。還白燕王,哭 曰:「小子何唉!吾來輔爾耳!」遂為發哀治喪。越三日,即 皇帝位,是為成祖。乃復周、齊二王爵,下令建文中所 改易,《洪武政令條格》,悉如其故。稱其年為「洪武三十 五年,稱帝建文君。」越四日,禮葬之,遣致祭,輟朝三日。 又七日,遷興宗孝康皇帝主陵園,仍稱懿文太子。宮 之焚也,太子文奎不知所在。文垚方二歲,送中都廣 安宮,降封吳王、廣澤王,居漳州;衡王、懷恩王居建昌; 徐王、敷惠王從母呂氏居懿文園,追封徐增壽武陽 侯。居頃之,以廣澤、懷恩二王不能匡輔建文,俱免為 庶人,改封敷惠王為甌寧王。或言高祖始嘗問後嗣 事於劉基,知建文君不終,與之藏函,函一,僧牒一、剃 七,一緇衣。牒曰:「楊應能。」宮之火也,建文君削髮披緇, 懷牒從御溝出,郊壇亡,成祖使中使救宮,中使出馬 皇后之燼曰「建文君」,遂以葬之。建文君既葬,或言其 亡,或言蜀王迎之西,皆參差莫實,成祖亦心疑之。其 時有異人張元元者,以術重已去,莫知所之。乃使禮部尚書濙行天下,名訪元元,實私察建文君,竟莫得 其要領。其言建文君亡者,謂群臣多為僧,而從之入 湖湘、四川、雲南,最後往來廣西、貴州、蠻峒、八番、響木 瓜諸處,漸會集者三十六人。三十六人事建文,具君 臣禮。人見所誦經,皆《尚書》古文。英宗中,建文君年八 十餘矣,出自雲南,直入布政司堂,南向,跏趺坐地,曰: 「我建文皇帝也。朝使求張元元天下,而實為我。彼傳 四朝,事定矣。老夫不言,一束遺骨,更瘞何地耶?」有司 驚,致之朝,莫辨也。有閹老矣,逮「事建文君,知其左趾 有黑子,摩視之,持其踵,心謂是而不敢言。下錦衣,不 數月卒,葬西山,不封不樹」雲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