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第180卷

明倫彙編 皇極典 第一百七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一百八十卷
明倫彙編 皇極典 第一百八十一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一百八十卷目錄

 登極部彙考六

  晉武帝泰始一則 太熙一則 惠帝光熙一則 懷帝永嘉一則 元帝太興一則 永

  昌一則 明帝太寧一則 成帝咸康一則 康帝建元一則 穆帝昇平一則 哀帝興寧

  一則 簡文帝咸安二則 孝武帝太元一則 安帝義熙一則

皇極典第一百八十卷

登極部彙考六

編輯

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以晉王受魏禪即皇帝位

編輯

按《晉書宣帝本紀》,「宣皇帝諱懿,字仲達,河內溫縣孝 敬里人,姓司馬氏。其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 官祝融,歷唐、虞、夏、商,世序其職。及周,以夏官為司馬。 其後程伯休父,周宣王時,以世官克平徐方,錫以官 族,因而為氏。楚漢間,司馬卭為趙將,與諸侯伐秦。秦 亡,立為殷王,都河內。漢以其地為郡,子孫遂家焉。自 卭八世生征西將軍鈞,字叔平;鈞生豫章太守量,字 公度;量生潁川太守儁,字元異。儁生京兆尹防,字建 公。」帝即防之第二子也。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漢末 大亂,常慨然有憂天下心。建安六年,郡舉上計掾。魏 武帝為丞相,辟為文學掾。魏國既建,遷太子中庶子。 每與大謀,輒有奇策。及魏受禪,以帝為尚書,頃之,轉 都督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黃初五年,天子南巡,觀 兵吳疆,帝留鎮許昌,改封向鄉侯,轉撫軍,假節,領兵 五千。六年,天子復大興師征吳,復命帝居守,內鎮百 姓,外供軍資,天子自廣陵還洛陽,帝留鎮許昌。明帝 即位,改封舞陽侯。太和元年六月,天子詔帝屯於宛, 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蜀將孟達連吳固蜀,潛圖中 國。將舉兵,帝潛軍進討,斬達,俘獲萬餘人,振旅還於 宛。四年,遷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曹真伐蜀,拔 其新豐縣。青龍三年,遷太尉,累增封邑。四年,遼東太 守公孫文懿反,徵帝詣京師。天子曰:「此不足以勞軍, 事,欲必克,故以相煩耳。」景初二年,帝率步騎萬餘擊 破之,三戰皆捷,斬文懿於梁水之上,遂班師。齊王即 位,以帝為太傅,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嘉平 元年二月,天子以帝為丞相,增封潁川之繁昌、鄢陵、 新汲父城,並前八縣,邑二萬戶。奏事不名,固讓丞相。 十二月,加九錫之禮,朝會不拜,固讓九錫。三年四月, 策命帝為相國,封安平郡公,前後食邑五「萬戶。固讓 相國郡公不受。八月崩於京師。」按《景帝本紀》,「景皇 帝諱師,字子元,宣帝長子,沉毅多大略。魏景初中拜 散騎常侍,累遷中護軍,以功封長平鄉侯,食邑千戶, 尋加衛將軍。」宣帝薨,天子命帝以撫軍大將軍輔政。 嘉平四年春正月,遷大將軍,加侍中,持節都督中外 諸軍,錄尚書事。正元元年春正月,天子與中書令李 豐、後父光祿大夫張緝、黃門監蘇鑠、永寧署令樂敦、 冗從僕射劉寶賢等謀,以太常夏侯元代帝輔政。帝 密知之,使舍人王羨以車迎豐。豐至,帝遣勇士以刀 鐶築殺之。逮捕元緝等,皆夷三族。三月,諷天子廢皇 後張氏。天子深不自安,帝亦慮難作,潛謀廢立,乃密 諷魏永寧太后收皇帝璽綬,以齊王歸藩,遣使迎高 貴鄉公立之。天子詔帝「登位相國,增邑九千,並前四 萬戶,進號大都督,假黃鉞,入朝不趨,奏事不名,劍履 上殿,賜錢五百萬,帛五千匹,以彰元勳。」帝固辭相國。 二年春正月,鎮東大將軍毋丘儉、揚州刺史文欽舉 兵作亂。二月,帝統中軍步騎十餘萬以征之,頻陷「欽 陣,欽父子與麾下走保項。儉聞欽敗,棄眾宵遁淮南, 安風津都尉追儉斬之,傳首京都。欽遂奔吳,淮南平。 閏月,帝疾篤,使文帝總統諸軍。辛亥,崩於許昌。」按 《文帝本紀》,「文皇帝諱昭,字子上,景帝之母弟也。魏景 初二年封新城鄉侯。正始初為洛陽典農中郎將,值 魏明奢侈之後,帝蠲除苛碎,不奪農」時,百姓大悅。轉 散騎常侍。高貴鄉公之立也,以參定策,進封高都侯, 增封二千戶。毋丘儉、文欽之亂,大軍東征,帝兼中領 軍,留鎮洛陽。及景帝崩,天子命帝鎮許昌,尚書傅嘏 帥六軍還京師,帝用嘏及鍾會策,自帥軍而還,至洛 陽,進位大將軍,加侍中、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輔 政。劎履上殿,帝固辭不受。甘露元年春正月,加大都 督,奏事不名。夏六月,進封高都公,地方七百里,加之 九錫,假斧鉞,進號大都督,劎履上殿,又固辭不受。秋 八月庚申,加假黃鉞,增封三縣。二年夏五月辛未,鎮 東大將軍諸葛誕殺揚州刺史樂綝,以淮南作亂。秋 七月,帝奉天子及皇太后東征。三年二月,斬誕,夷三 族。夏「四月,歸於京師。」五月,天子以并州之太原、上黨、 西河、樂平、新興、鴈門,司州之河東、平陽八郡,地方七 百里,封帝為晉公,加九錫,進位相國,晉國置官司焉。 九讓乃止。於是增邑萬戶,食三縣,諸子之無爵者皆封列侯。景元元年夏四月,天子復命帝爵秩如前,又 讓不受。天子既以帝三世宰輔,政非己出,情不能安, 又慮廢辱,將臨軒召百寮而行放黜。五月,戊子夜,使 冗從僕射李昭等發甲於陵雲臺,召侍中王沉、散騎 常侍王業、尚書王經,出懷中黃素詔示之,戒嚴俟旦, 沉、業馳告於帝,帝召護軍賈充為之備。天子知事泄, 帥左右攻相府,稱有所討,敢有動者族誅。相府兵將 止不敢戰,賈充叱諸將曰:「公畜養汝輩,正謂今日耳。」 太子舍人成濟抽戈犯蹕刺之,刃出於背,天子崩於 車中。庚寅,帝奏太后夷濟三族,與公卿議,立常道鄉 公璜為帝。六月,天子進帝為相國,封晉公,增十郡,加 九錫如初。群從子弟未侯者封亭侯,賜錢千萬,帛萬 匹。固讓乃止。二年秋八月甲寅,天子使太尉高柔授 帝相國印,「授司空鄭沖,致晉公茅土九錫」,固辭。四年 春二月丁丑,天子復命帝如前,又固讓。夏,帝將伐蜀, 徵四方之兵十八萬,使鄧艾自狄道攻姜維於㳫中, 雍州刺史諸葛緒自祁山軍於武街,絕維歸路。鎮西 將軍鍾會帥前將軍李輔、征蜀,護軍胡烈等自駱谷 襲漢中。秋八月,軍發洛陽,大賚將士,陳師誓眾。九月, 又使天水太守王頎攻維營,隴西太守牽弘邀其前, 金城太守楊欣趨甘松。鍾會分為三隊,入自斜谷,使 李輔圍王含於樂城,又使步將易愷攻蔣斌於漢城。 會直指陽安,護軍胡烈攻陷關城。姜維聞之,引還。王 頎追敗維於疆川,維與張翼、廖化合軍守劎閣,鍾會 攻之。冬十月,天子以諸侯獻捷交至,乃申前命,封公 為晉公。公卿將校皆詣府喻旨,帝以禮辭讓,司空鄭 沖率群官勸進,帝乃受命。十一月,鄧艾帥萬餘人,自 陰平踰絕險至江油,破蜀將諸葛瞻於綿竹,進軍雒 縣。劉禪降,天子命晉公以相國總百揆。咸熙元年三 月己卯,進帝爵為王,增封並前二十郡。二年五月,天 子命帝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乘金根 車,駕六馬,備五時副車,置旄頭雲罕,樂舞八佾,設鐘 虡宮懸,進王妃為王后,世子為太子,王女王孫爵命 之號,皆如帝者之儀。八月辛卯,帝崩於露寢。按《武 帝本紀》,武皇帝諱炎,字安世,文帝長子也。寬惠仁厚, 沉深有度,魏嘉平中封北平亭侯,歷給事中、奉車都 尉、中壘將軍,加散騎常侍,累遷中護軍、假節。迎常道 鄉公於東武陽,遷中撫軍,進封新昌鄉侯。及晉國建, 立為世子,拜撫軍大將軍、開府,副貳相國。初,文帝以 景帝既宣帝之嫡,早世無後,以帝弟攸為嗣,特加愛 異,自謂攝居相位,百年之後,大業宜歸攸。每曰:「此景 王之天下也,吾何與焉。」將議立世子,屬意於攸。何曾 等固爭曰:「中撫軍聰明神武,有超世之才,髮委地,手 過膝,此非人臣之相也。」由是遂定。咸熙二年五月,立 為晉王太子。八月辛卯,文帝崩,太子嗣相國、晉王位。 下令寬刑宥罪,撫眾息役,國內行服三日。是月,長人 見於襄武,長三丈,告縣人王始曰:「今當太平。」是時晉 德既洽,四海宅心。於是天子知歷數有在,乃使太保 鄭沖奉策曰:「咨爾晉王,我皇祖有虞氏誕膺靈運,受 終於陶唐,亦以命於有夏。惟三後陟配於天,而咸用 光敷聖德。自茲厥後,天又輯大命於漢,火德既衰,乃 眷命我高祖,方軌虞夏,四代之明顯,我不敢知。惟王 乃祖乃父,服膺明哲,輔亮我皇家,勳德光於四海,格 爾上下神祇,罔不克順。地平天成,萬邦以乂。應受上 帝之命,協皇極之中。肆予一人,祇承天序,以敬授爾 位,歷數實在爾躬,允執其中,天祿永終。於戲!王其欽 順天命,率循訓典,底綏四方,用保天休,無替我二皇 之弘烈。」帝初以禮讓,魏朝公卿何曾、王沉等固請,乃 從之。泰始元年冬十二月景寅,設壇於南郊,百僚在 位及匈奴南單于四裔會者數萬人。柴燎告類於上 帝曰:「皇帝臣炎,敢用元牡明告於皇皇后帝。魏帝稽 協皇運,紹天明命以命炎。」昔者唐堯熙隆大道,禪位 虞舜,舜又以禪禹。邁德垂訓,多歷年載。暨漢德既衰, 太祖武皇帝撥亂濟時,扶翼劉氏,又用受命於漢。粵 在魏室,仍世多故,幾於顛墜,實賴有晉匡拯之德,用 獲保厥肆祀,弘濟於艱難,此則晉之有大造於魏也。 誕惟四方,罔不祇順,廓清梁、岷,包懷揚、越,八紘同軌, 祥瑞屢臻,天人協應,無思不服。肆予憲章三後,用集 大命於茲。炎維德不嗣,辭不獲命。於是群公卿士,百 辟庶僚,黎獻陪隸,暨於百蠻君長,僉曰:「皇天鑒下,求 人之瘼,既有成命,固非克讓,所得距違,天序不可以 無統,人神不可以曠主。炎虔奉皇運,寅畏天威,敬簡 元辰,升壇受禪,告類上帝,永答眾望。」禮畢,即洛陽宮 幸太極前殿,詔曰:「昔朕皇祖宣王,聖哲欽明,誕應期 運,熙帝之載,肇啟洪基。伯考景王,履道宣猷,緝熙諸 夏。至於皇考文王,叡哲光遠,允協靈祇,應天順時,受 茲明命,仁濟於宇宙,功格於上下。肆魏氏弘鑒於古 訓,儀刑於唐、虞,疇咨群後,爰輯大命於朕身。予一人 畏天之命,用不敢違。惟朕寡德,負荷洪烈,託於王公 之上,以君臨四海,惴惴惟懼,罔知所濟。惟爾股肱爪 牙之佐,文武不貳之臣,乃祖乃父,實左右我先王,光隆我大業,思與萬國共饗休祚。」於是大赦,改元。賜天 下爵,人五級;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穀,人五斛。復天 下租賦及關市之稅一年,逋債宿負皆勿收,除舊嫌, 解禁錮,亡官失爵者悉復之。丁卯,遣太僕劉原告於 太廟。封魏帝為陳留王,邑萬戶,居於鄴宮;魏氏諸王 皆為縣侯。

太熙元年四月己酉惠帝以皇太子即皇帝位

編輯

按《晉書惠帝本紀》,「孝惠皇帝,諱衷,字正度,武帝第二 子也。泰始三年,立為皇太子,時年九歲。太熙元年四 月己酉,武帝崩。是日,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改元為 永熙。尊皇后楊氏曰皇太后,立妃賈氏為皇后。夏五 月辛未,葬武皇帝於峻陽陵。景子增天下位一等,預 喪事者二等,復租調一年,二千石已上皆封關中侯。」 以太尉楊駿為太傅,輔政。

惠帝光熙元年十一月癸酉懷帝以皇太弟即皇帝位

編輯

按《晉書懷帝本紀》,「孝懷皇帝,諱熾,字豐度,武帝第二 十五子也。太熙元年,封豫章郡王。屬孝惠之時,宗室 搆禍,帝沖素自守,門絕賓游,不交世事,專玩史籍,有 譽於時。初拜散騎常侍,及趙王倫篡,見收。倫敗,為射 聲校尉。累遷車騎大將軍,都督青州諸軍事。未之鎮。 永興元年,改授鎮北大將軍,都督鄴城守諸軍事。十」 二月,丁亥,立為皇太弟。以清河王覃本太子也,懼不 敢當。典書令廬陵修肅曰:「二相經營王室,志寧社稷, 儲貳之重,宜歸時望;親賢之舉,非大王而誰?清河幼 弱,未允眾心,是以既升東宮,復贊藩國。今乘輿播越, 二宮久曠,常恐氐、羌飲馬於涇川,螘眾控弦於霸水。 宜及吉辰,時登儲副,上翼大駕,早寧東京,下允黔首 喁喁之望。」帝曰:「卿,吾之宋昌也。」乃從之。光熙元年十 一月庚午,孝惠帝崩。羊皇后以於太弟為嫂,不得為 太后。催清河王覃入。已至尚書閤,侍中華混等急召 太弟。癸酉,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羊後為惠皇后,居 弘訓宮。追尊所生太妃王氏為皇太后,立妃梁氏為 皇后。按《惠帝賈皇后傳》:初,後詐有身內槁物為產 具,遂取妹夫韓壽子慰祖養之託,諒闇所生,故弗顯。 遂謀廢太子,以所養代立。時洛中謠曰:「南風烈烈吹 黃沙,遙望魯國鬱嵯峨,前至三月滅汝家。」後母廣城 君以後無子,甚敬重愍懷,每勸厲後,使加慈愛。賈謐 恃貴驕縱,不能推崇太子,廣城君恆切責之。及廣城 君病篤,占術謂不宜封廣城,乃改封宜城。後出侍疾 十餘日。太子常往宜城第將醫,出入恂恂盡禮。宜城 臨終執後手,令盡意於太子,言甚切至。又曰:「趙粲及 年必亂。汝事我,死後勿復聽入。深憶吾言。」後不能遵 之。遂專制天下,威服內外。更與粲、午專為奸謀,誣害 太子,眾惡彰著。初誅楊駿及汝南王亮,太保衛瓘、楚 王瑋等皆臨機專斷,宦人董猛參預其事。猛,武帝時 為寺人,監侍東宮,得親信於後,預誅楊駿,封武安侯。 猛三兄皆為亭侯,天下咸怨。及太子廢黜,趙王倫、孫 秀等因眾怨,謀欲廢后。後數遣宮婢微服於人間視 聽,其謀頗泄,後甚懼,遂害太子,以絕眾望。

懷帝永嘉七年夏四月壬申愍帝以秦王入即皇帝位

編輯

按《晉書愍帝本紀》,「孝愍皇帝,諱鄴,字彥旗,武帝孫吳 孝王晏之子也。出繼後伯父秦獻王柬,襲封秦王。永 嘉二年,拜散騎常侍,撫軍將軍。及洛陽傾覆,避難於 滎陽密縣,與舅荀藩、荀組相遇,自密南趨許、潁。豫州 刺史閻鼎,與前撫軍長史王毗,司徒長史劉疇,中書 郎李昕及藩、組等同謀奉帝歸於長安。而疇等中塗」 復叛,鼎追殺之,藩、組僅而獲免。鼎遂挾帝乘牛車,自 宛趣武關,頻遇山賊,士卒亡散,次於藍田。鼎告雍州 刺史賈疋,疋遽遣州兵迎衛,達於長安。又使輔國將 軍梁綜助守之。時有玉龜出霸水,神馬鳴城南焉。六 年九月辛巳,奉秦王為皇太子,登壇告類,建宗廟社 稷,大赦。加疋征西大將軍,以秦州刺史南陽王保為 大司馬。賈疋討賊,張連遇害,眾推始平太守麴允領 雍州刺史,為盟主,承制選置。建興元年夏四月景午, 奉懷帝崩問,舉哀成禮。壬申,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以 衛將軍梁芬為司徒、雍州刺史,麴允為使持節、領軍 將軍、錄尚書事,京兆太守索綝為尚書右僕射。

元帝承制江東太興元年三月癸丑即皇帝位

編輯

按《晉書元帝本紀》,「元皇帝諱睿,字景文,宣帝曾孫,琅 邪恭王覲之子也。咸寧二年,生於洛陽,有神光之異, 一室盡明,所藉槁如始刈。及長,白豪生於日角之左, 隆準龍顏,目有精曜,顧盻偉如也。年十五,嗣位琅邪 王。幼有令聞。及惠皇之際,王室多故,帝每恭儉退讓, 以免於禍。沉敏有度量,不顯灼然之跡,故時人未之」 識焉。惟侍中嵇紹異之,謂人曰:「琅邪王毛骨非常,殆 非人臣之相也。」元康二年,拜員外散騎常侍,累遷左 將軍,從討成都王穎。蕩陰之敗也,叔父東安王繇為 穎所害,帝懼禍及,將出奔。其夜月正明,而禁衛嚴警, 帝無由得去,甚窘迫。有頃,雲霧晦冥,雷雨暴至,徼者皆弛,因得潛出。穎先令諸關無得出貴人。帝既至河 陽,為津吏所止,從者宋典後來,以策鞭帝馬而笑曰: 「舍長官禁貴人,汝亦被拘邪?」吏乃聽過至洛陽,迎太 妃俱歸國。東海王越之收兵下邳也,假帝輔國將軍, 尋加平東將軍、監徐州諸軍事,鎮下邳。俄遷安東將 軍,都督揚州諸軍事。越西迎大駕,留帝居守。永嘉初, 用王導計,始鎮建鄴,以顧榮為軍司馬,賀循為參佐, 王敦、王導、周顗、刁協並為腹心股肱,賓禮名賢,存問 風俗,江東歸心焉。屬太妃薨於國,自表奔喪,葬畢還 鎮,增封宣城郡二萬戶,加鎮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 司。受越命討征東將軍周馥,走之。及懷帝蒙塵於平 陽,司空荀藩等移檄天下,推帝為盟主。江州刺史華 軼不從,使豫章內史周廣、前江州刺史衛展討禽之。 愍帝即位,加左丞相。歲餘,進位丞相、大都督中外諸 軍事。遣諸將分定江東,斬叛者孫弼於宣城,平杜弢 於湘州。承制赦荊揚及西都不守。帝出師露次,躬擐 甲冑,移檄四方,徵天下之兵,剋日進討。於時有玉冊 見於臨安,白玉麒麟神璽出於江寧,其文曰「長壽萬 年」,日有重暈,皆以為中興之象焉。建武元年春二月 辛巳,平東將軍宋哲至,宣愍帝詔曰:「遭運迍否,皇綱 不振。朕以寡德,奉承洪緒,不能祈天永命,紹隆中興, 至使凶頑,敢帥徒眾,逼迫京輦。朕今幽塞窮城,憂慮 萬端,恐一旦奔潰。卿指詣丞相,具宣朕意,使攝萬幾, 時據舊都,修復陵廟,以雪」大恥。三月,帝素服出次,舉 哀三日。西陽王𦍛及群僚參佐、州征牧守等上尊號, 帝不許。𦍛等以死固請,至於再三。帝慨然流涕曰:「孤, 罪人也,惟有蹈節死義,以雪天下之恥,庶贖鈇鉞之 誅。吾本琅邪王,諸賢,見逼不已」,乃呼私奴命駕,將反 國。群臣乃不敢逼,請依魏、晉故事為晉王;許之。辛卯, 即王位,大赦,改元。其殺祖父母、父母及劉聰、石勒,不 從此。令諸參軍拜奉車都尉,掾屬駙馬都尉,辟掾屬 百餘人,時人謂之百六掾。乃備百官,立宗廟社稷於 建康。時四方競上符瑞,帝曰:「孤負四海之責,未能思 𠍴,何徵祥之有!」景辰,立世子紹為晉王、太子。以撫軍 大將軍、西陽王𦍛為太保,征南大將軍、漢安侯王敦 為大將軍,右將軍王導都督中外諸軍事,驃騎將軍, 左長史刁協為尚書左僕射。封王子宣成公裒為琅 邪王。六月景寅,司空、并州刺史、廣武侯劉琨,幽州刺 史、左賢王、渤海公段匹磾,領護烏丸校尉、鎮北將軍 劉翰,單于廣甯公段辰、遼西公段眷、冀州刺史祝阿 子《邵續》青州刺史、廣饒侯曹嶷、兗州刺史定襄侯劉 演、東裔校尉崔毖、鮮卑大都督慕容廆等一百八十 人上書勸進曰:「臣聞天生蒸民,樹之以君,所以對越 天地,司牧黎元。聖帝明王,監其若此,知天地不可以 乏饗,故屈其身以奉之;知蒸黎不可以無主,故不得 已而臨之。社稷時難,則戚藩定其傾;郊廟或替,則宗 哲纂其祀。是以」弘振遐風,式固萬世,三五以降,靡不 由之。伏惟高祖宣皇帝肇基景命,世祖武皇帝遂造 區夏,三葉重光,四聖繼軌,惠澤侔於有虞,卜世過於 周氏。自元康以來,艱難繁興,永嘉之際,氛厲彌昏,宸 極失御,登遐醜裔,國家之危,有若綴旒。賴先後之德, 宗廟之靈,皇帝嗣建,舊物克甄,誕授欽明,服膺聰哲, 「玉質幼彰,金聲夙振,冢宰攝其綱,百辟輔其政,四海 想中興之美,群生懷來蘇之望。不圖天不悔禍,大災 薦臻,國未忘難,寇害尋興。」逆賊劉曜,縱逸西都,敢肆 兇惡,陵虐天邑。臣奉表使還,乃承西朝,以去年十一 月不守,主上幽劫,復沉寇庭,神器流離,再辱荒逆。臣 每覽史籍,觀之前載,厄運之極,古今「未有。苟在食土 之毛,含血之類,莫不叩心絕氣,行號巷哭。況臣等荷 寵三世,位廁鼎司,聞問震惶,精爽飛越,且驚且惋,五 情無主,舉哀朔垂,上下泣血。」臣聞昏明迭用,否泰相 濟,天命無改,曆數有歸,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 啟聖明。是以齊有無知之禍,而小白為五霸之長;晉 有驪姬之難,而重耳「以主諸侯之盟。社稷靡安,必將 有以扶其危;黔首幾絕,必將有以繼其緒。」伏惟陛下 元德通於神明,聖姿合於兩儀,應命世之期,紹千載 之運,符瑞之表,天人有徵,中興之兆,圖讖垂典。自京 畿隕喪,九服崩離,天下囂然,無所歸懷。雖有夏之遘 夷羿,宗姬之離犬戎,蔑以過之。陛下撫征江左,奄有 舊吳,「柔服以德,伐叛以刑,抗明威以攝不類,杖大順 以號宇內。純化既敷,則率土宅心;義風既暢,則遐方 企踵。百揆時敘於上,四門穆穆於下。昔少康之隆,《夏 訓》以為美談;宣王中興,《周詩》以為休詠。況茂勳格於 皇天,清暉光於四海,蒼生顒然,莫不欣戴,聲教所加, 願為臣妾者哉!且宣皇之𦙌,惟有陛下,億」兆攸歸,曾 無與二。天祚大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陛下而誰? 是以邇無異言,遠無異望,謳歌者無不吟諷徽猷,獄 訟者無不思於聖德。天地之際既交,中外之情允洽, 一角之獸,連理之木,以為休徵者蓋有百數。冠帶之 倫,要荒之眾,不謀同辭者,動以萬計。是以臣等敢考

天地之心,因《函夏》之趣,昧「死上尊號。願陛下存舜、禹
考證
至公之情,狹由、巢抗矯之節。以社稷為務,不以小行

為先;以黔首為憂,不以克讓為事。上慰宗廟乃顧之 懷,下釋普天傾首之勤。則所謂生繁華於枯荑,育豐 肌於朽骨,神人獲安,無不幸甚。」臣聞尊位不可久虛, 萬幾不可久曠。虛之一日,則尊位以殆;曠之浹辰,則 萬幾以亂。方今踵百王之季,當陽九之會,狡寇窺窬, 伺國瑕隙,黎元波蕩,無所繫心,安可廢而不恤哉?陛 下雖欲逡巡,其若宗廟何?其若百姓何?昔者惠公擄 秦,晉國震駭,呂郤之謀,欲立子圉。外以絕敵人之志, 內以固闔境之情。故曰:「喪君有君,群臣輯睦。好我者 勸,惡我者愳。」前事之不忘,後代之元龜也。陛下「明並 日月,無幽不燭,深謀遠猷,出自胸懷。不勝犬馬憂國 之情,遲睹人神開泰之路。是以陳其乃誠,布之執事。 臣等忝於方任,久在遐外,不得以陪列闕庭,與睹盛 禮,踴躍之懷,南望罔極。」帝優令答之。石勒將石季龍 圍譙城,平西將軍祖逖擊走之。己巳,帝傳檄天下曰: 「逆賊石勒,肆虐河朔,逋誅歷載,遊魂縱逸,復遣凶黨 石季龍悖逆之眾,越河南渡,縱其鴆毒。平西將軍祖 逖帥眾討擊,應時潰散。今遣車騎將軍、琅邪王裒等 九軍銳卒三萬,水陸四道,逕造賊場,受逖節度。有能 梟季龍首者,賞絹三千匹,金五十斤,封縣侯,食邑二 千戶。」又,賊黨能梟送季龍首,封賞亦同之。七月,散騎 侍郎朱嵩、尚書郎顧球卒,帝痛之,將為舉哀,有司奏 舊尚書郎不在舉哀之例。帝曰:「衰亂之弊,特相痛悼。」 於是遂舉哀,哭之甚慟。丁未,梁王悝薨。以太尉荀緝 為司徒,弛山澤之禁。八月甲午,封梁王世子翹為梁 王。荊州刺史第五猗為賊帥杜曾所推,遂與曾同反。 九月戊寅,王敦使武昌太守趙誘、襄陽太守朱軌、陵 江將軍黃峻討猗,為其將杜曾所敗,誘等皆死之。石 勒害京兆太守華諿,梁州刺史周訪討杜曾,大破之。 十月丁未,琅邪王裒薨。十一月甲子,封汝南王子弼 為新蔡王。丁卯,以司空劉琨為太尉,置史官,立太學。 是歲,揚州大旱。太興元年春正月戊申朔,臨朝,懸而 不樂。三月癸丑,《愍帝崩問》至,帝斬縗。居廬景辰,百寮 上尊號,令曰:「孤以不德,當阨運之極,臣節未立,匡救 未舉,夙夜所以忘寢食也。今宗廟廢絕,億兆無係,群 官庶尹,咸勉以大政,亦何敢辭,輒敬從所執。」是日,即 皇帝位。詔曰:「昔我高祖宣皇帝誕膺期運,廓開王基。 景文皇帝奕世重光,緝熙諸夏。爰暨世祖,應天順時, 受茲明命,功格天地」,仁濟宇宙。昊天不融,降此鞠凶。 懷帝短世,越去王都,天禍薦臻。大行皇帝崩殂,社稷 無奉。肆群後三司六事之人,疇「諮庶尹,至於華戎,致 輯大命於朕躬。予一人畏天之威,用弗敢違。」遂登壇 南嶽,受終文祖。焚柴頒瑞,告類上帝。惟朕寡德,纘我 洪緒,若涉大川,罔知攸濟。惟爾股肱爪牙之佐,文武 熊羆「之臣,用能弼寧晉室,輔予一人,思與萬國共同 休慶。於是大赦改元,文武增位二等。」按《王導傳》:「導 少有風鑒,識量清遠。時元帝為琅邪王,與導素相親 善。導知天下已亂,遂傾心推奉,潛有興復之志。帝亦 雅相器重,契同友執。帝之在洛陽也,導每勸令之國。 會帝出鎮下邳,請導為安東司馬,軍謀密策」,知無不 為。及徙鎮建康,吳人不附。居月餘,士庶莫有至者,導 患之。會敦來朝,導謂之曰:「琅邪王仁德雖厚,而名論 猶輕,兄威已振,宜有以匡濟者。」會三月上巳,帝親觀 禊乘,肩轝,具威儀,敦、導及諸名勝皆騎從,吳人紀瞻、 顧榮皆江南之望。竊覘之,見其如此,咸驚懼,乃相率 拜於道左。導因進許曰:「古之王者,莫不賓禮故老,存 問風俗,虛己傾心,以招俊乂國。 況天下喪亂,九州分裂, 大業草創,念於得人者乎!顧榮、賀循此土之望,未若 引之以結人心。二子既至,則無不來矣。」帝乃使導躬 造循、榮二人皆應命而至。由是吳會風靡,百姓歸心 焉。自此之後,漸相崇奉,君臣之禮始定。俄而洛京傾 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導勸帝收其賢人 君子,與之圖事。時荊、揚晏安,戶口殷實,導為政務在 清靜,每勸帝剋己勵節,匡主寧邦,於是尤見委仗,情 好日隆,朝野傾心,號為仲父。帝常從容謂導曰:「卿吾 之蕭何也?」對曰:「昔秦為無道,百姓厭亂,巨猾陵暴,人 懷漢德,革命反正,易以為功。自魏氏以來,迄於太康 之際,公卿世族,豪侈相高,政教陵遲,不遵法度,群公 卿士,皆饜於安息。遂使姦人乘釁,有虧至道。然否終 斯泰,天道之常。大王方立命世之勳,一匡九合,管仲、 樂毅於是乎在,豈區區國臣所可擬議。願弘深神慮, 廣擇良能。顧榮賀,循紀瞻、周𤣱,皆南土之秀,願盡優 禮,則天下安矣。」帝納焉。永嘉末,遷丹陽太守,拜寧遠 將軍,尋加振威將軍。愍帝即位,徵吏部郎,不拜。晉國 既建,以導為丞相軍諮祭酒。桓彝初過江,見朝廷微 弱,謂周顗曰:「我以中州多故,來此,欲求全活,而寡弱 如此,將何以濟?」憂懼不樂,往見導,極談世事,還謂顗 曰:「向見管夷吾,無復憂矣。」過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 出新亭飲宴。周顗中坐而歎曰:「風景不殊,舉目有江 山之異。」皆相視流涕,惟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眾收淚而謝之。 俄拜右將軍、揚州刺史、監江南諸軍事,遷驃騎將軍, 加散騎常侍、都督中外諸軍,領中書監、錄尚書事,假 節、刺史如故。導以敦統六州,固辭中外都督。後坐事 除節。於時軍旅不息,學校未修。導上書曰:「『夫風化之 本,在於正人倫。人倫之政,存乎設庠序。庠序設,五教 明,德禮洽通,彝倫攸敘,而有恥且格。父子、兄弟、夫婦、 長幼之序順,而君臣之義固矣。《易》所謂正家而天下 定』者也。故聖王蒙以養正,少而教之,使化霑肌骨,習 以成性,遷善遠罪而不自知。行成德」立,然後裁之以 位。雖王之世子,猶與國子齒,使知道而後貴其取才 用,使咸先本之於學。故《周禮》,「卿大夫獻賢能之書於 王,王拜而受之」,所以尊道而貴士也。人知士之貴由 道存,則退而修其身以及家,正其家以及鄉,學於鄉 以登朝,反本復始,各求諸己,敦樸之業著,浮偽之競 息,教使然也。故以之事君則忠,用之蒞下則仁,孟軻 所謂「未有仁而遺其親,義而後其君」者也。自頃皇綱 失統,頌聲不興,於今將二紀矣。《傳》曰:「三年不為禮,禮 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而況如此之久乎?先進忘 揖讓之容,後生惟金鼓是聞,干戈日尋,俎豆不設,先 王之道彌遠,華偽之俗遂滋,非所以端本靖末之謂 也。殿下以命世之資,屬陽九之運,禮樂征伐,翼成中 興。誠宜經綸稽古,建明學業,以訓後生,漸之教義。使 文武之道,墜而復興;俎豆之儀,幽而更彰。方今戎寇 扇熾,國恥未雪,忠臣義夫,所以扼腕拊心。苟禮儀膠 固,淳風漸著,則化之所感者深,而德之所被者大。使 帝典闕而復補,皇綱弛而更張。獸心革面,「饕餮檢情, 揖讓而服四裔,緩帶而天下從,得乎其道,豈難也哉! 故有虞舞干戚而化三苗,魯僖作泮宮而服淮夷,桓 文之霸,皆先教而後戰。今若聿遵前典,興復道教,擇 朝之子弟並入於學,選明博修禮之士而為之師,化 成俗定,莫尚於斯。」帝甚納之。及帝登尊號,百官陪列, 命導升御床共坐,導固辭,至於三四,曰:「若太陽下同 萬物,蒼生何由仰照!」帝乃止。進驃騎大將軍,儀同三 司。按《劉琨傳》,「西都不守,元帝稱制江左,琨乃令長 史溫嶠勸進。於是河朔征鎮裔夏一百八十人連名 上表。令報曰:『豺狼肆毒,薦覆社稷,億兆顒顒,延首罔 繫。是以居於王位,以答天下,庶以剋復聖主,掃蕩讎 恥,豈可猥當隆極!此孤之至誠,著於遐邇者也。公受 奕世之寵,極人臣之位,忠允義誠,精感天地,實賴遠 謀,共濟艱難。南北迥邈,同契一致,萬里之外,心存咫 尺。公其撫寧華戎,致罰醜類,動靜以聞』。」按《紀瞻傳》, 瞻遷丞相軍諮祭酒,論討陳敏功,封臨湘縣侯,西臺 除侍中,不就。及長安不守,與王導俱入勸進,帝不許, 瞻曰:「陛下性與天道,猶復役機神於史籍,觀古人之 成敗,今世事舉目可知,不為難見。二帝失御,宗廟虛 廢,神器去晉,於今二載,樟宮未殯,人神失御。陛下膺 籙受圖,特天所授,使六合革面,遐荒來庭,宗廟既建, 神主復安,億兆向風,殊俗畢至。若列宿之綰北極,百 川之歸巨海,而猶欲守匹夫之謙,非」所以闡七廟,隆 中興也。但國賊宜誅,當以此屈己謝天下耳。而欲逆 天時,違人事,失地利,三者一去,雖復傾匡於將來,豈 得救祖宗之危急哉?適時之宜萬端,其可綱維大業 者,惟理與當。晉祚屯否,理盡於今。促之則得,可以隆 中興之祚;縱之則失,所以資奸寇之權。此所謂理也。 陛下身當厄運,纂承「帝緒,顧望宗室,誰復與讓?當承 大位,此所謂當也。四祖廓開宇宙,大業如此。今五都 燔爇,宗廟無主,劉載竊弄神器於西北,陛下方欲高 讓於東南,此所謂揖讓而救火也。臣等區區,尚所不 許,況大人與天地合德,日月並明,而可以失機後時 哉!」帝猶不許,使殿中將軍韓績徹去御座。瞻叱績曰: 「帝座上應星宿,敢有動者斬!」帝為之改容。及帝踐位, 拜侍中,轉尚書。

永昌元年閏十一月庚寅明帝以皇太子即皇帝位按晉書明帝本紀明皇帝諱紹字道畿元皇帝長子也幼而聰哲為元帝所寵異年數歲嘗坐置膝前屬

編輯

長安使來,因問帝曰:「汝謂日與長安孰遠?」對曰:「長安 近,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也。」元帝異之。明日宴 群寮,又問之,對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乃異間者之 言乎?」對曰:「舉目則見日,不見長安。」由是益奇之。建興 初,拜東中郎將,鎮廣陵。元帝為晉王,立為晉王太子。 及帝即尊號,立為皇太子。性至孝,有文武才略,欽賢 愛客,雅好文辭。當時名臣,自王導、庾亮、溫嶠、桓彝、阮 放等,咸見親待。嘗論聖人真假之意,導等不能屈。又 習武藝,善撫將士,於時東朝濟濟,遠近屬心焉。及王 敦之亂,六軍敗績,帝欲帥將士決戰,升車將出,中庶 子溫嶠固諫,抽劍斬鞅乃止。敦素以帝神武明略,朝 野之所欽信,欲誣以不孝而廢焉。大會百官而問溫 嶠曰:「皇太子以何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嶠對 曰:「鉤深致遠,蓋非淺局所量。以禮觀之,可稱為孝矣。」

眾皆以為信然,敦謀遂止。永昌元年閏十一月己丑
考證
元帝崩。庚寅,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尊所生荀氏為建

安郡君。按《王導傳》,初帝愛琅邪王裒,將有奪嫡之 議,以問導。導曰:「夫立子以長,且紹又賢,不宜改革。」帝 猶疑之,導日夕陳諫,故太子卒定。及明帝即位,導受 遺詔輔政。

明帝太寧三年閏八月己丑成帝以皇太子即皇帝位

編輯

按《晉書明帝本紀》,「太寧三年閏八月壬午,帝不愈,召 太宰西陽王𦍛,司徒王導、尚書令卞壼、車騎將軍郄 鑒、護軍將軍庾亮、領軍將軍陸曄、丹陽尹溫嶠,並受 遺詔輔太子。丁亥,詔曰:『自古有死,賢聖所同,壽夭窮 達,歸於一概,亦何足恃?痛哉!朕枕疾已久,常慮忽然。 仰惟祖宗弘基,不能克終堂構,大恥未雪,百姓塗炭, 所以有慨耳。不幸之日,斂以時服,一遵先度,務從簡 約,勞眾崇飾,皆勿為也』。」衍以幼弱,猥當大重,當賴忠 賢訓而成之。昔周公匡輔成王,霍氏擁育孝昭,義存 前典,功冠二代,豈非宗臣之道乎!凡此,公卿時之望 也。敬聽顧命,任託付之重,同心斷金,以謀王室。諸方 嶽征鎮,刺史將守,皆朕干城,推轂於「外,雖事有內外, 其致一也。故不有行者,誰扞牧圉?譬若脣齒,表裏相 資,宜戮力一心,若合符契。思美焉之美,以緝事為期。 百辟卿士,其總己以聽於冢宰。保祐沖幼,弘濟艱難。 永令祖宗之靈,寧於九天之上,則朕沒於地下,無恨 黃泉。」按《成帝本紀》,成皇帝諱衍,字世根,明帝長子 也。太寧三年三月戊辰,立為皇太子。閏月戊子,明帝 崩。己丑,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增文武位二等,賜鰥寡 孤老帛,人二匹。尊皇后庾氏為皇太后。秋九月癸卯, 皇太后臨朝稱制。司徒王導錄尚書事,與中書令庾 亮參輔朝政。以撫軍將軍、南頓王宗為驃騎將軍,領 軍將軍、汝南王祐為衛將軍。辛丑,葬明帝於武平陵。

按《明帝穆庾皇后傳》:「成帝即位,尊后曰皇太后。」 群

臣奏天子幼沖,宜依漢和熹皇后故事。辭讓數四,不 得已而臨朝。攝萬幾,後兄中書令亮管詔命公卿奏 事,稱「皇太后陛下。」

按《通鑑綱目》,右衛將軍虞引,左衛將軍南頓王宗,俱 為帝所親任,典禁兵,直殿內,多聚勇士,以為羽翼。王 導、庾亮頗以為言,帝待之愈厚,宮門管鑰皆委之。帝 寢疾,亮夜有所表,從宗求鑰,宗不與,叱亮使曰:「此汝 家門戶邪?」亮益忿之。及帝疾篤,群臣無得進者,亮疑 宗引有異謀,排闥入見,請黜之。帝不納,引太宰、西陽 王𦍛、司徒導及尚書令卞壼,將軍郄鑒、庾亮、陸曄,丹 陽尹溫嶠,並受遺詔輔太子,更以亮為中書令而崩。 帝明敏有機斷,故能以弱制彊,誅剪逆臣,克復大業。 太子即位,生五年矣,群臣進璽道,以疾不至。壼正色 於朝曰:「王公非社稷之臣也。大行在殯,嗣皇未立,豈 人臣辭疾之時邪!」導聞之,輿疾而至。太后臨朝,以導 錄尚書事,與亮、壼參輔朝政,然大要皆決於亮。

成帝咸康八年六月甲午康帝以琅邪王入即皇帝位

編輯

按《晉書成帝本紀》:「咸康八年夏六月庚寅,帝不悆。詔 曰:『朕以眇年,獲嗣洪緒,託於王公之上,於茲十有八 年。未能闡融政道,剪除逋祲,夙夜戰兢,匪遑寧處。今 遘疾殆不興,是用震悼於厥心。千齡眇眇,未堪艱難。 司徒、琅邪王岳,親則母弟,體則仁長,君人之風,允塞 時望。肆爾王公卿士,其輔之!以祇奉祖宗明祀,協和 內外,允執其中。嗚呼,敬之哉!無墜祖宗之顯命』。」壬辰, 引武陵王晞、會稽王昱、中書監庾冰、中書令何充、尚 書令諸葛恢,並受顧命。按《康帝本紀》,康皇帝諱岳, 字世同,成帝母弟也。咸和元年封吳王,二年徙封琅 邪王,九年拜散騎常侍,加驃騎將軍。咸康五年遷侍 中司徒。八年六月庚寅,成帝不悆,詔以琅邪王為嗣。 癸巳,成帝崩。甲午,即皇帝位,大赦,諸屯戍文武及二 千石官長,不得輒離所局而來奔赴。己亥,封成帝子 丕為琅邪王,奕為東海王。時帝諒陰不言,委政於庾 冰、何充。

康帝建元二年九月己亥穆帝以皇太子即皇帝位按晉書穆帝本紀穆皇帝諱聃字彭子康帝子也建元二年九月景申立為皇太子戊戌康帝崩己亥太

編輯

子,即皇帝位,時年二歲,大赦,尊皇后為皇太后。壬寅, 皇太后臨朝攝政。按《康獻褚皇后傳》,穆帝即位,尊 後曰皇太后。時帝幼沖,未親國政,領司徒蔡謨等上 奏曰:「嗣皇誕哲岐嶷,繼承天統,率土宅心,兆庶蒙賴。 陛下體茲坤道,訓隆文母。昔塗山光夏,簡狄熙殷,實 由宣哲,以隆休祚。伏惟陛下德侔二媯,淑美關睢,臨 朝攝政,以寧天下。今社稷危急,兆庶懸命,臣等章惶。 一日萬幾,事運之期,天祿所鍾,非復沖虛高讓之日。 漢和熹、順烈,並亦臨朝,近明穆故事,以為先制。臣等 不勝悲怖,謹伏地上請。乞陛下上順祖宗,下念臣吏, 推公弘道,以協天人,則萬邦承慶,群黎更生。」太后詔 曰:「帝幼沖,當賴群公卿士,將順匡救,以酬先帝禮賢 之意。且是舊德世濟之美,則莫重之命不墜,祖宗之基有奉,是其所以欲正位乎內而已。所奏懇到,形於 翰墨,執省未究,以悲以懼。先後允恭,謙抑思順,坤道 所以不距群情,固為國計,豈敢執守沖闇,以違先旨。 輒敬從所奏。」於是臨朝稱制。

穆帝昇平五年五月庚申哀帝以琅邪王入即皇帝位

編輯

按《晉書哀帝本紀》,哀皇帝諱丕,字千齡,成帝長子也。 咸康八年,封為琅邪王。永和元年,拜散騎常侍。十二 年加中軍將軍。昇平三年,除驃騎將軍。五年五月丁 巳,穆帝崩。皇太后令曰:帝奄不救疾,繼嗣未建。琅邪 王丕,中興正統,明德懋親。昔在咸康,屬當儲貳,以年 在幼沖,未堪國難,故顯宗高讓。今義望情地,莫與為 比,其以王奉大統。」於是百官備法駕,迎於琅邪第。庚 申,即皇帝位,大赦。壬戌,詔曰:「朕獲承明命,入纂大統。 顧惟先王宗廟,蒸嘗無主。太妃喪庭,廓然靡寄,悲痛 感摧,五內抽割。宗國之尊,情禮兼隆;繼嗣之重,義無 與二。東海王奕,戚屬親近,宜奉大統。其以奕為琅邪 王。」十一月景辰,詔曰:「顯宗成皇帝《顧命》,以「時事多艱, 弘高世之風,樹德博重,以隆社稷,而國故不巳。康穆 早世,嗣祚不融。朕以寡德,復承先緒,感惟永慕,悲痛 兼摧。夫昭穆之義,固宜本之天屬。繼體承基,古今常 道,宜上嗣顯宗,以修本統。」

哀帝興寧三年二月丁酉廢帝以琅邪王入即皇帝位

編輯

按《晉書廢帝本紀》,廢帝諱奕,字延齡,哀帝之母弟也。 咸康八年封為東海王。永和八年拜散騎常侍,尋加 鎮軍將軍。昇平四年拜車騎將軍。五年改封琅邪王。 隆和初,轉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興寧三 年二月景申,哀帝崩,無嗣。丁酉,皇太后詔曰:「帝遂不 救厥疾,艱禍仍臻,遺緒泯然,哀慟切心。琅邪王奕,明 德茂,親,屬當儲嗣,宜奉祖宗,纂承大統,便速正大禮, 以寧人神。」於是百官奉迎於琅邪第。是日,即皇帝位, 大赦。

廢帝太和六年十一月己酉簡文帝以會稽王入即 皇帝位。

按《晉書簡文帝本紀》,簡文皇帝,諱昱,字道萬,元帝之 少子也。幼而岐嶷,為元帝所愛。郭璞見而謂人曰:「興 晉祚者必此人也。」及長,清虛寡慾,尤善元言。永昌元 年,元帝詔曰:「先公武王、先考恭王君臨琅邪,繼世相 承,國嗣未立,蒸嘗靡主,朕常悼心。子昱仁明有智度, 可以虔奉宗廟,以慰罔極之恩。其封昱為琅邪王,食」 會稽宣城如舊。咸和元年,所生鄭夫人薨,帝時年七 歲,號慕泣血,固請服重。元帝哀而許之,故徙封會稽 王,拜散騎常侍。九年,遷右將軍,加侍中。咸康六年,進 撫軍將軍,領祕書監。建元元年夏五月癸丑,康帝詔 曰:「太常職奉天地,兼掌宗廟,其為任也,可謂重矣。是 以古今選建,未嘗不妙簡時望,兼之儒雅。會稽王叔 履尚清虛,志道無倦,優游上列,諷議朝肆。其領太常, 本官如故。」永和元年,崇德太后臨朝,進位撫軍大將 軍、錄尚書六條事。二年,驃騎何充卒。康帝崩,崇德太 後詔帝專總萬幾。八年,進位司徒,固讓不拜。穆帝始 冠,帝稽首歸政,不許。廢帝即位,以琅邪王絕嗣,復徙 封琅邪,而封王子昌明為會稽王,帝固讓,故雖封琅 邪而不去會稽之號。太和元年,進位丞相、錄尚書事, 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劍履上殿,給羽葆鼓吹,班劍六 十人,又固讓。及廢帝廢,皇太后詔曰:「丞相、錄尚書會 稽王,體自中宗,明德劭令,英秀元虛,神棲事外,以具 瞻允塞,故阿衡三世。道化宣流,人望攸歸,為日巳久。 宜從天人之心,以統皇極。主者明依舊典,以時施行。」 於是大司馬桓溫率百官進太極前殿,具乘輿法駕, 奉迎帝於會稽,邸於朝堂,變服,著平巾幘單衣,東向 拜受璽綬。咸安元年冬十一月己酉,即皇帝位。桓溫 出次中堂,令兵屯衛。乙卯,溫奏廢太宰武陵王晞及 子總。詔魏郡太守毛安之帥所領宿衛殿內,改元為 「咸安。」庚戌,使兼太尉周頤告於太廟。辛亥,桓溫遣弟 祕逼新蔡王晃詣西堂自列,與太宰、武陵王晞等謀 反。帝對之流涕,溫皆收付廷尉。癸丑,殺東海王二子 及其母。初,帝以沖虛簡貴,歷宰三世,溫素所敬憚,及 初即位,溫乃撰辭,欲自陳述。帝引見,對之悲泣,溫懼 不能言。至是,有司承其旨,奏誅武陵王晞,帝不許,溫 固執至於再三。帝手詔報曰:「若晉祚靈長,公便宜奉 行前詔;如其大運去矣,請避賢路。」溫覽之,流汗變色, 不復敢言。乙卯,廢晞及其三子,徙於新安;景辰,放新 蔡王晃於衡陽。戊午,詔曰:「王室多故,穆哀早世,皇嗣 夙遷,神器無主。東海王以母弟近屬入纂大統,嗣位 經年,昏闇亂常,人倫虧喪,大禍將及,則我祖宗之靈, 靡知所託。皇太后深懼皇基,時定大計,大司馬因順 天人,協同神略,親帥群後,恭承明命。雲霧既除,皇極 載清,乃顧朕躬,仰承洪緒,雖伊尹之寧殷朝,博陸之 安漢室,無以尚也。朕以寡德,猥居元首,實懼眇然,不 克負荷,戰戰兢兢,罔知攸濟。思與兆庶更始,其大赦天下,大酺五日,增文武位二等,孝順忠貞、鰥寡孤獨 米,人五斛。」己未,賜溫軍三萬人,人布一匹,米一斛。庚 申,加大司馬桓溫為丞相,不受。

按《通鑑紀事》:簡文帝咸安元年,大司馬溫恃其才略 位望,陰蓄不臣之志,嘗撫枕歎曰:「男子不能流芳百 世,亦當遺臭萬年。」術士杜炅能知人貴賤,溫問炅以 己祿位所至,炅曰:「明公勳格宇宙,位極人臣。」溫不悅。 溫先欲立功河朔,以收時望,還受九錫。及枋頭之敗, 威名頓挫。既克壽春,謂參軍郗超曰:「足以雪枋頭之 恥乎?」超曰:「未也。」久之,超就溫宿,中夜謂溫曰:「明公都 無所慮乎?」溫曰:「卿欲有言邪?」超曰:「明公當天下重任, 今以六十之年,敗於大舉,不建不世之勳,不足以鎮 愜民望。」溫曰:「然則奈何?」超曰:「明公不為伊、霍之舉,無 以立大威權,鎮壓四海。」溫素有心,深以為然,遂與之 定議。以帝素謹無過,而床笫易誣,乃言帝早有痿疾, 嬖人相龍計好,朱靈寶等參侍內寢,二美人田氏、孟 氏生三男,將建儲立王,傾移皇基,密播此言於民間, 時人莫能審其虛實。十一月,癸卯,溫自廣陵將還姑 孰,屯於白石。丁未,詣建康,諷褚太后請廢帝立丞相、 會稽王昱,並作《令草》呈之。太后方在佛屋燒香,內侍 啟云:「外有急奏。」太后出,倚戶視奏數行,乃曰:「我本自 疑此,至半便止。」索筆益之曰:「未亡人不幸罹此百憂, 感念存沒,心焉如割!」己酉,溫集百官於朝堂,廢立既 曠代所無,莫有識其故典者,百官震慄,溫亦色動,不 知所為。尚書僕射王彪之知事不可止,乃謂溫曰:「公 阿衡皇家,當倚傍先代。」乃命取《霍光傳》禮度儀制,定 於須臾。彪之朝服當階,神采毅然,曾無懼容,文武儀 準,莫不取定,朝廷以此服之。於是宣太后令廢帝為 東海王,以丞相錄尚書事、會稽王昱統承皇極。百官 入太極前殿,溫使督護竺瑤、散騎侍郎劉亨收帝璽 綬。帝著白帢單衣,步下西堂,乘犢車出神虎門,群臣 拜辭,莫不歔欷。侍御史、殿中監將兵百人,衛送東海 第。溫帥百官具乘輿法駕,迎會稽王於會稽邸。王於 朝堂變服,著平巾幘單衣,東向流涕,拜受璽綬。是日, 即皇帝位,改元。

咸安二年秋七月己未孝武帝以皇太子即皇帝位按晉書孝武帝本紀孝武皇帝諱曜字昌明簡文帝第三子也興寧三年七月甲申初封會稽王咸安二

編輯

年秋七月己未,立為皇太子。是日,簡文帝崩,太子即 皇帝位。詔曰:「朕以不造,奄丁閔凶,號天扣地,靡知所 訴,藐然幼沖,眇若綴旒,深惟社稷之重,大懼不克負 荷。仰憑祖宗之靈,積德之祀。先帝淳風元化,遺詠在 民,宰輔英賢,勳隆德盛,顧命之託,實賴匡訓。群後率 職,百僚勤政。冀孤弱之躬有寄,皇極之基不墜,先恩 遺惠,播於四海,思弘餘潤,以康黎庶。其大赦天下,與 民更始。」九月甲寅,追尊皇妣會稽王妃曰順皇后。冬 十月丁卯,葬簡文皇帝於高平陵。按《桓溫傳》,簡文 帝不豫,詔溫曰:「吾遂委篤,足下,便入,冀得相見。便來, 便來。」於是一日一夜頻有四詔。溫上疏曰:「聖體不和, 以經積日,愚心惶恐,無所寄情。夫盛衰」常理,過備無 害。故漢高枕疾,呂后問相;孝武不豫,霍光啟嗣。嗚噎 以問身後,蓋所存者大也。今皇子幼稚,而朝賢時譽, 惟謝安、王坦之才識智能,皆簡在聖鑒,內輔幼君,外 禦彊寇,實群情之大懼,然理盡於此。陛下便宜崇授, 使群下知所寄,而安等奉命陳力,公私為宜。至如臣、 溫位兼將相,加陛下垂「布衣之顧,但朽邁疾病,懼不 支久,無所復堪,託以後事。」疏未及奏而帝崩。遺詔家 國事一稟之於公,如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孝武即 位,詔曰:「『先帝遺敕云:事大司馬,如事吾令答表,便可 盡敬』。又詔:大司馬社稷所寄,先帝託以國家,內外眾 事,便就關公施行。」按《王彪之傳》,簡文崩,群臣疑惑, 未敢立嗣。或雲宜當須大司馬處分。彪之正色曰:「君 崩,太子代立,大司馬何容得異?若先面諮,必反為所 責矣。」於是朝議乃定。及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令以 帝沖幼,加在諒闇,令溫依周公居攝故事。事已施行, 彪之曰:「此異常大事,大司馬必當固讓,使萬幾停滯, 稽廢山陵,未敢奉令,謹具封還內請停。」事遂不行。時 桓沖及謝安夾輔朝政,以新喪元輔,主上未能親覽 萬幾。時太皇太后宜臨朝。彪之曰:「先代前朝,主在襁 抱,母子一體,故可臨朝。太后亦不能決政事,終是顧 問僕與君諸人耳。今上年出十歲,垂婚冠,反令從嫂 臨朝,示人君幼弱,豈是翼戴讚揚立德之謂乎!二君 必行此事,豈僕所制,所惜者大體耳。」時安不欲委任 桓沖,故使太后臨朝決政,獻替專在乎己。彪之不達 安旨,故以為言,安竟不從。

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九月辛酉安帝以皇太子即皇帝位

編輯

按《晉書安帝本紀》,「安皇帝諱德宗,字德宗,孝武帝長 子也。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立為皇太子。二十一年 九月庚申,孝武帝崩。辛酉,太子即皇帝位,大赦。癸亥, 以司徒、會稽王道子為太傅,攝政。冬十月甲申,葬孝武皇帝於隆平陵。」

按《通鑑綱目》:孝武帝嗜酒,流連內殿,外人罕得進見。 張貴人寵冠後宮,時年近三十,帝戲之曰:「汝以年亦 當廢矣,吾意更屬少者。」已而醉寢清暑殿,貴人使婢 以被蒙帝面而弒之,重賂左右,曰:「因魘暴崩。」時太子 闇弱,會稽王道子昏荒,遂不復推問。王國寶夜叩禁 門,欲入為遺詔,侍中王爽拒之曰:「大行晏駕,皇太子 未至,敢入者斬!」國寶乃止。爽,恭之弟也。太子即位,道 子進位太傅、揚州牧、假黃鉞。太子幼而不慧,口不能 言,至於寒暑饑飽,亦不能辨,飲食寢興,皆非己出。母 弟琅邪王德文嘗侍左右,為之節適。

安帝義熙十四年十二月戊寅安帝以琅邪王入即皇帝位

編輯

按《晉書安帝本紀》,安帝不慧,自少及長,口不能言,雖 寒暑之變,無以辨也。凡所動止,皆非己出,故桓元之 篡,因此獲全。初讖雲「昌明之後有二帝」,劉裕將為禪 代,故密使王韶之縊帝而立恭帝,以應二帝雲。按 《恭帝本紀》,恭帝諱德文,字德文,安帝之母弟也。初封 琅邪王,歷中軍將軍散騎常侍、衛將軍,開府儀同三 司,加侍中,領司徒,錄尚書六條事。元興初,遷車騎大 將軍。桓元執政,進位太宰,加袞冕之服,綠綟綬。元纂 位,以帝為石陽縣公,與安帝俱居尋陽。及元敗,隨至 江陵。元死,桓振奄至,躍馬奮戈,直至階下,瞋目謂安 帝曰:「臣門戶何負國家,而屠滅若是!」帝乃下床謂振 曰:「此豈我兄弟意邪?」振乃下馬致拜。振平,復為琅邪 王,又領徐州刺史。尋拜大司馬,領司徒,加殊禮。義熙 五年,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加羽葆鼓吹。 十二年,詔曰:「大司馬明德懋親,太尉道勳光大,並徽 序彝倫,燮和二氣,髦俊引領,思佐鼎飪。而雅尚沖挹, 四門弗闢,誠合《大雅》謙虛之道,實違急賢贊世之務。 昔《蒲輪》載徵,異人並出;東平開府,奇士嚮臻。濟濟之 盛,朕有欽焉。可敕二府,依舊辟召,必將明揚俊乂,嗣 軌前賢矣。」於是始辟召掾屬。時太尉裕都督中外諸 軍,詔曰:「大司馬地隆任重,親賢莫貳,雖府受節度,可 身無致敬。」劉裕之北征也,帝上疏請帥所蒞,啟行戎 路,修敬山陵。朝廷從之,乃與裕俱發。及有司以即戎 不得奉辭陵廟。帝復上疏曰:「臣推轂閫外,將革寒暑, 不獲展情埏𡑞,私心罔極。伏願天慈,特垂聽許,使臣 微誠粗申,即路無恨。」許之。及姚泓滅,歸於京都。十四 年十二月戊寅,安帝崩。劉裕矯稱詔曰:「唯我有晉,誕 膺明命,業隆九有,光宅四海。朕以不德,屬當多難,幸 賴宰輔,拯厥顛覆,仍恃保祐,克黜禍亂,遂冕旒辰極, 混一六合,方憑阿衡,維新洪業。而遘疾大漸,將遂弗 興。仰惟祖宗靈命,親賢是荷。咨爾大司馬琅邪王,體 自先皇,明德光懋,屬惟儲貳,眾望攸集。其君臨晉邦, 奉系宗祀,允執其中,燮和天下,闡揚末誥,無廢我高 祖之景命。」是日,即帝位,大赦。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