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百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二百九卷目錄
紀元部彙考三
唐〈高祖武德二則 太宗貞觀一則 高宗永徽一則 顯慶一則 龍朔一則 麟德一
則 乾封一則 總章一則 咸亨一則 上元一則 儀鳳一則 通乾一則 調露一則
永隆一則 開耀一則 永淳一則 弘道一則 中宗嗣聖十三則 神龍一則 景龍
一則 睿宗景雲一則 元宗先天一則 開元一則 天寶一則 肅宗至德一則 乾元
一則 上元一則 元年一則 寶應一則 代宗廣德一則 永泰一則 大曆一則 德
宗建中一則 興元一則 貞元一則 順宗永貞一則 憲宗元和一則 穆宗長慶一則
敬宗寶曆一則 文宗太和一則 開成一則 武宗會昌一則 宣宗大中一則 懿宗
咸通一則 僖宗乾符一則 廣明一則 中和一則 光啟一則 文德一則 昭宗龍紀
一則 大順一則 景福一則 乾寧一則 光化一則 天復一則 天祐一則〉
皇極典第二百九卷
紀元部彙考三
編輯唐
編輯高祖受隋禪即皇帝位改隋義寧二年為武德元年〈共九年〉
編輯按《唐書高祖本紀》:「義熙二年五月戊午,隋帝遜於位, 以刑部尚書蕭造、司農少卿裴之隱奉皇帝璽紱於 唐王,三讓乃受。武德元年五月甲子,即皇帝位於太 極殿,大赦,改元。」
武德九年正月。太宗即位。改明年為貞觀元年。〈共二十三 年〉
按《唐書太宗本紀》:「武德九年八月甲子,即皇帝位,貞 觀元年正月乙酉,改元。」
太宗貞觀二十三年六月高宗即位改明年為永徽元年〈共六年〉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貞觀二十三年六月甲戌,即皇帝 位,永徽元年正月辛丑,改元。」
高宗永徽七年改為顯慶元年〈共五年〉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顯慶元年正月辛未,立代王弘為 皇太子。壬申,大赦,改元。」
顯慶六年改為龍朔元年〈共三年〉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龍朔元年二月乙未,改元。」
龍朔三年改明年為麟德元年〈共二年〉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龍朔三年十二月庚子,改明年為 麟德元年,降京師、雍州等諸縣死罪以下。」
麟德三年改為乾封元年〈共二年〉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乾封元年正月「戊辰,封於泰山。庚 午,禪於社首。壬申,大赦,改元。」
乾封三年改為總章元年〈共二年〉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總章元年三月庚寅,大赦,改元。」
總章三年改為咸亨元年〈共四年〉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咸亨元年三月甲戌,大赦,改元。」
咸亨五年改為上元元年〈共二年〉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上元元年八月壬辰,皇帝稱天皇, 皇后稱天后。追尊六代祖宣簡公為宣皇帝,妣張氏 曰宣莊皇后;五代祖懿王為光皇帝,妣賈氏曰光懿 皇后。增高祖、太宗及後諡,大赦,改元,賜酺三日。」 按《冊府元龜》,「上元元年閏四月己卯,御鳴鳳門,詔曰: 自古哲王恭承景命,莫不執象以御宇,歷時以建元, 必當上立乾符,下立人極」者也。朕承累聖之鴻業,紹 大中之寶位,寇孽干紀,王師尚勞,乾乾之心,豈忘鑒 寐。一物失所,每軫納隍之憂;萬邦未寧,深懷馭朽之 懼。賴上元垂福,宗廟降靈,百辟卿士,同心勠力。方冀 干戈載戢,區宇乂寧,每勵躬於帝圖,常取則於天道。 屬天人葉紀,景象垂文,爰遵革故之典,將「契維新之 命。義存更始,庶有應於天心;澤被無私,宜載覃於率 土。可大赦天下,改乾元三年為上元元年。」
上元三年改為儀鳳元年〈共三年〉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儀鳳元年十一月壬申,大赦,改元。」
儀鳳三年改明年為通乾元年〈五月〉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儀鳳三年夏四月戊申,改明年為 通乾元年。」
通乾元年六月改為調露元年〈一年〉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調露元年六月辛亥,大赦,改元。」
調露二年改為永隆元年〈一年〉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永隆元年八月乙丑,立英王哲為 皇太子,大赦,改元,賜酺三日。」
永隆二年改為開耀元年〈一年〉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開耀元年九月乙丑,改元。」
開耀二年改為永淳元年〈一年〉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永淳元年二月癸未,以孫重照生 滿月,大赦,改元,賜酺三日。」
====永淳二年改為弘道元年〈一年〉====按:《唐書高宗本紀》:「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改元。」弘道元年十二月中宗即位改明年為嗣聖元年〈共二十一年〉
編輯按《唐書中宗本紀》,「中宗即皇帝位,太后臨朝稱制。」「嗣 聖元年正月,廢居於均州,又遷於房州。」 按《武后本 紀》,「弘道元年十二月,皇太子即皇帝位,尊后為皇太 後,臨朝稱制。」
中宗嗣聖元年二月太后立豫王旦為皇帝〈即睿宗〉改元文明〈一年〉九月太后始建元為光宅元年〈一年〉按唐書睿宗本紀睿宗高宗第八子封豫王武后廢
編輯中宗立為皇帝按《武后本紀》,光宅元年正月癸未, 改元嗣聖。「二月戊午,廢皇帝為廬陵王,幽之。己未,立 豫王旦為皇帝,立永平郡王承器為皇太子,改元為 文明。九月甲寅,大赦,改元。」
嗣聖二年。太后改元為垂拱元年。〈共四年〉
按:《唐書武后本紀》:「垂拱元年正月丁未,大赦,改元 嗣聖。六年,太后改元為永昌元年。」〈一年〉
按《唐書武后本紀》:「永昌元年正月乙卯,享於萬象神 宮,大赦,改元,賜酺七日。」
嗣聖七年正月。太后改元「載初。」九月。又改為天授元 年。〈共二年〉
按《唐書武后本紀》:「天授元年正月庚辰,大赦,改元曰 載初。」以十一月為正月,十二月為臘月,來歲正月為 一月,九月壬午,大赦改元,賜酺七日。
嗣聖九年四月。太后改元「如意。」九月。又改為長壽元 年。〈共二年〉
按:《唐書武后本紀》:長壽元年「四月丙申,大赦,改元如 意。九月庚子,大赦,改元。」
嗣聖十一年。太后改元為延載元年。〈一年〉
按《唐書武后本紀》:「延載元年五月甲午,加號越古金 輪聖神皇帝,大赦改元,賜酺七日。」
嗣聖十二年正月。太后改元「証聖。」九月。又改為「天冊 萬歲元年。」〈一年〉
按《唐書武后本紀》:「天冊萬歲元年正月辛巳,加號慈 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改元証聖,大赦,賜酺三日。九 月甲寅,祀南郊,加號天冊金輪大聖皇帝,大赦,改元, 賜酺九日。」
嗣聖十三年臘月。太后改元「萬歲。」《登封》三月。又改為 「萬歲通天元年。」〈一年〉
按《唐書武后本紀》:「萬歲通天元年臘月甲戌,如神岳。 甲申,封於神岳,改元曰萬歲登封,大赦,免今歲租稅, 賜酺十日。三月丁巳,復作明堂,改曰通天宮,大赦,改 元,賜酺七日。」
嗣聖十四年。太后改元為神功元年。〈一年〉
按,《唐書武后本紀》:「神功元年九月壬寅,大赦,改元,賜 酺七日。」
嗣聖十五年。太后改元為「聖曆元年。」〈共一年〉
按《唐書武后本紀》:「聖曆元年正月甲子,大赦,改元,賜 酺九日。」
嗣聖十七年。太后改元為久視元年。〈一年〉
按《唐書武后本紀》,久視元年五月癸丑,大赦改元 按《舊唐書武后本紀》,「聖曆三年五月癸丑,上以所疾 康復,大赦天下,改元為久視,停金輪等尊號,大酺五 日。」
嗣聖十八年正月。太后改元「大足。」十月。又改為長安 元年。〈共四年〉
按:《唐書武后本紀》:「長安元年正月丁丑,改元大足。十 月辛酉,大赦,改元。」
按《朝野僉載》:則天好禎祥,《拾遺》朱前疑《說夢》云:則天 髮白更黑,齒落更生。即授都官郎中,司刑事,囚三百 餘人。秋分後,無計可作,乃於圜獄外羅牆角邊作聖 人跡,長五尺。至夜半,三百人一時大叫,內使推問云: 「昨夜有聖人見,身長三丈,面作金色,雲汝等並冤枉, 不須怕懼,天子萬年,即有恩赦放汝。」把火照之,見有 巨跡,即大赦天下,改為「大足元年。」
嗣聖二十一年正月。中宗復位。改為神龍元年。〈共二年〉 按《唐書中宗本紀》,「嗣聖元年正月,廢居於均州,又遷 於房州。聖曆二年,復為皇太子。太后老且病。神龍元 年正月,張柬之等以羽林兵討亂,甲辰,皇太子監國, 大赦,改元。丙午,復於位,大赦,賜文武官階爵,民酺五 日,免今歲租賦。給復房州三年,放宮女三千人。」
神龍三年改為景龍元年〈共四年〉
編輯按:《唐書中宗本紀》:「景龍元年九月庚子,大赦,改元。」
景龍四年六月韋後立溫王重茂改元唐隆尋睿宗即位改為景雲元年〈共二年〉
編輯按《唐書睿宗本紀》:「景雲元年六月,韋皇后弒中宗,矯 詔立溫王重茂為皇太子,又矯遺詔自立為皇太后, 以睿宗參謀政事,改元曰唐隆。太后臨朝攝政,罷睿 宗參謀政事,以為太尉。庚子,臨淄郡王隆基討亂,誅 韋氏。申辰,相王即皇帝位。己巳,大赦,改元。」
按《通鑑綱目》:中宗景龍四年六月,皇后韋氏弒帝於神龍殿,立溫王重茂。初,許州參軍燕欽融上言,「皇后 干預國政,宗楚客圖危社稷。上面詰之,欽融抗言不 撓,楚客矯制撲殺之,上意怏怏。由是後及其黨始懼, 乃相與合謀,於餅餤中進毒。」中宗崩,韋氏祕不發喪, 太平公主與上官昭容謀草遺制,立溫王重茂為太 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旦參謀政事。宗楚客曰:「相王與 皇后嫂叔不通問,聽朝之際,何以為禮?」遂率諸宰相 表請罷相王政事,乃發喪;皇后攝政,改元唐隆。
睿宗景雲三年正月改元太極五月又改元延和八月立皇太子〈即元宗〉為皇帝改為先天元年〈一年〉
編輯按《唐書睿宗本紀》,先天元年正月「戊子,耕籍田。己丑, 大赦,改元曰太極。五月戊寅,有事於北郊。辛巳,大赦, 改元曰延和。八月庚子,立皇太子為皇帝,以聽小事, 自尊為太上皇,以聽大事。甲辰,大赦改元」按《元宗 本紀》,延和元年,星官言帝座前星有變。睿宗曰:「傳德 避災,吾意決矣。」七月壬辰制皇太子宜即皇帝位。太 子惶懼入請,睿宗曰:「此吾所以答天戒也。」八月庚子, 即皇帝位。先天元年十月庚子,享於太廟,大赦。
元宗先天二年改為開元元年〈共二十九年〉
編輯按《唐書元宗本紀》:「延和元年八月庚子,即皇帝位。」「先 天元年十月庚子,享於太廟,大赦。」「開元元年七月,始 聽政,十二月庚寅,大赦,改元,賜內外官勳。」
開元三十年改為天寶元年〈共十五年三年正月丙申改年為載〉按唐書元宗本紀天寶元年正月丁未大赦改元==天寶十五載七月,肅宗即位於靈武,改為「至德元載。」〈共二年〉==
編輯按唐書肅宗本紀天寶十五載元宗避賊行至馬嵬 父老遮道請留太子討賊元宗許之七月辛酉至於 靈武壬戌裴冕等請皇太子即皇帝位甲子即皇帝 位於靈武尊皇帝曰上皇天帝大赦改元至德 按冊府元龜肅宗至德元年七月甲子即位於靈武 御南門下詔曰朕聞聖人畏天命者奉天時知皇靈 眷命不敢違而去之知曆數有歸不獲已而當之在 昔帝王靡不繇斯而有天下者也乃者京闕失守群 兇尚扇聖王久厭天位思傳眇身軍興之初已有成 命予恐不德罔敢祗承今群公卿士僉曰孝莫大於 繼德功莫大於中興朕所以理兵朔方將殄寇逆務 以大者本其孝乎須安兆庶之心敬順群臣之請乃 以七月癸丑朔十二日甲子即皇帝位於靈州崇徽 號上尊聖皇曰上皇天帝所司擇日昭告於上帝朕 以薄德謬當重任既展承天之禮宜覃率土之澤可 大赦天下改元曰至德
肅宗至德三載。改為乾元元年。〈共二年至此仍改載曰年〉按《唐書肅宗本紀》:乾元元年二月丁未,大赦改元按《冊府元龜》,乾元元年二月丁未,御鳴鳳門,詔曰:古
編輯者父有天下傳歸於子子有天下尊歸於父有國所 以繼統立身莫若揚親其義遠矣我太上至道聖皇 天帝惟皇降衷敷佑於上允文允武乃聖乃神道合 乎乾坤德明於日月粵若尊崇九廟巡謁五陵天子 之孝也嚴禋二郊升中東嶽聖人之表也制禮作樂 闡學明刑帝王之業也戡定多難懷柔百蠻霸王之 功也於是乎為而不宰成而勿居神超象外之光心 契合漠之境釋負於小子俾承於丕搆討伐叛逆綏 懷四方豈朕所能皆聖皇之訓也頃者親授寶符載 錫美稱顧朕不德以克負荷君父之命若登於天祖 宗之緒恐墜於地一昨與群臣百僚庶尹眾士圖惟 帝載欽若聖諭自古以來百工垂範文明濬哲孝友 寬仁豈有如我開元之盛也乃稽大典上徽號曰太 上至道聖皇天帝累日誠請不蒙許納至於數四今 茲俯從允膺天休克副人望朕上迫嚴旨曲被殊私 迎春之初承奉嘉命聖皇所賜曰光天文武大聖孝 感皇帝名以制義亦為實賓卑不踰尊是昭物則恭 惟聖造何敢當仁頃以鴻業載昌有虧公議伏以大 聖二字深僭皇猷讓非飾詞言必形泣承順顏色而 宸睠不迴祗膺寵光乃夕惕增厲今惟新景命禮洽 於尊親誕受徽章敬在於順上發生萬物行慶其時 孚佑兆人緩刑斯在宜弘霈澤以布陽和可大赦天 下改至德三年為乾元元年
乾元元年改為「上元元年。」〈一年〉
編輯按唐書肅宗本紀上元元年閏四月己卯大赦改元 賜文武官爵
《上元二年》去《上元號》稱元年。〈一年〉
編輯按《唐書肅宗本紀》:「上元二年九月壬寅,大赦。去上元 號,稱元年月,以斗所建辰為名。」
按《舊唐書肅宗本紀》,上元二年九月壬寅,制曰:「朕獲 守丕業,敢忘謙沖,欲垂範而自我,亦去華而就寔。其 乾元、大聖、光天、文武孝感等尊崇之稱,何德以當之? 欽若昊天,定時成歲,春秋五始,義在體元,惟以紀年, 更無潤色。至於漢武,飾以浮華,非前王之茂典,豈永 代而作則。自今以後,朕號唯稱皇帝,其年號但稱元 年」,去「上元」之號
元年建元為寶應元年〈一年〉
編輯按《唐書肅宗本紀》,「寶應元年,建巳月壬子,楚州獻定 國寶玉十有三。乙丑,皇太子監國,大赦,改元年為寶 應元年。復以正月為歲首,建巳月為四月。」按《代宗 本紀》,「代宗初封楚王,乾元元年三月徙封成王,四月 立為皇太子。初,太子生之歲,豫州獻嘉禾,於是以為 祥,乃更名豫。」肅宗去上元二年號,止稱元年,月以斗 所建辰為名。元年建巳月,肅宗寢疾,乃詔皇太子監 國。而楚州獻定國寶十有三,因曰:「楚者,太子之所封, 今天降寶於楚,宜以建元。」乃以元年為寶應元年。 按《冊府元龜》,寶應元年四月乙丑詔曰:「上天降寶,獻 自楚州。神明告曆數之符,合璧定妖災之氣。總集瑞 命,祗承鴻休。因以體元,葉乎五紀。」其元年宜改為寶 應元年。
寶應元年代宗即位改明年為廣德元年〈共二年〉
編輯按《唐書代宗本紀》:「寶應元年四月己巳,即皇帝位。廣 德元年七月壬子,大赦,改元。」
按《冊府元龜》,「廣德元年七月壬子,御宣政殿,下詔曰: 『惟高祖、太宗敷大德於天下覆載之內,湛恩茂育,累 聖同道,用康兆人。寶位重光,深其德澤,被服漸漬,洽 於生靈者,百有五十年之間,兵不作而刑將措矣。自 寇虐橫厲,山東不開,釁起渠魁,毒流區宇,三軍七萃 之士,豪傑忠良之徒,制在風波,遭其驅劫。由是干戈 不息,征賦寔煩。哀我人斯,並罹災患,憫茲有犯,無罪 萬方。朕上戴皇天,下臨黔首,奉先聖之成命,集一切 之大勳。元惡既誅,群生思乂,是欲鏡清六合,網決八 紘,庶齊大道之時,克復太平之理』。」至化猶鬱,兵嚴初 解,百辟卿士,中外眾臣,並進昌言,請上徽號曰「寶應 元聖文武孝皇帝。」朕涉道日寡,慚德「良多,恐沮樂推 之心,自增神器之重。俯應典冊,敬受鴻名,便欲謁報 昊天,展事郊廟。又以孟秋多稼,垂及西成,王畿之間, 人實勞止。輟茲大禮,式候元冬,切為踰年改元之制。 纘承鴻業,敢廢舊章,博採群公之義,乃貞協用之紀。 其寶應二年改為廣德元年。爰屬履端,乃弘肆眚,救 茲湯火,俾雲行而雨」施;滌其瑕穢,將玉振而金聲。宜 廣更始之恩,用明嚮勸之福。可大赦天下。
代宗廣德三年改為永泰元年〈一年〉
編輯按《唐書代宗本紀》,永泰元年正月癸巳,大赦改元 按《舊唐書代宗本紀》,永泰元年春正月癸巳朔,「制曰, 葉五紀者,建號以體元;授四時者,布和而順氣。天心 可見,人慾是從,爰立大中之道,式受維新之命。朕嗣 膺下武,獲主萬方,顧以薄德,乘茲艱運。戎麾問罪,今 已十年。飲至策勳,惟凶渠之授首;勞師黷武,豈人主 之」用心?軍役屢興,干戈未戢,茫茫士庶,斃於鋒鏑。皇 穹以朕為子,蒼生以朕為父,至德不能被物,精誠不 能動天,俾我生靈,淪於溝壑,非朕之咎,孰之過歟?朕 所以馭朽懸旌,坐而待曙,勞懷罪己之念,延想安人 之策。亦惟群公卿士,百辟庶寮,咸聽朕命,協宣乃力, 履清白之道,還淳素之風,率是黎元,歸「於仁壽,君臣 一德,何以尚茲。乃者政刑不修,惠化未洽,既盡才力, 良多抵犯,靜惟哀矜,實軫於懷。今將大振綱維,益明 懲勸,肇舉改元之典,弘敷在宥之澤。可大赦天下,改 廣德三年為永泰元年。」
永泰二年改為大曆元年〈共十四年〉
編輯按《唐書代宗本紀》,大曆元年十一月甲子,改元。 按《冊府元龜》,「大曆元年十一月甲子日長至制曰:『王 者欽若昊天,誕受丕命,莫不協五紀而乘運,稽三微 而體元,上齊璿衡,下立人極。乃頒曆於惟歲,更覃恩 於率土。朕嗣守鴻業,恭臨寶位。頃以時當寇難,運屬 干戈,誓眾興師,為人除害。實賴宗社降福,寰宇小康, 用興淳樸之風,庶洽雍熙之化。乾坤敷祐,大庇生靈, 文武協心,同力王室,豈朕薄德,而臻於此』。」乃者金革 所聚,綿歷歲時,征賦頗繁,人猶凋瘵。是用疚心疾首, 當寧而興懷;罪以在予,馭朽而貽懼,每思弘濟之道, 用拯黎元之弊。月纏星昴,律中黃鍾,合天正之符,承 日至之永。祥雲在矚,既當伯趙之司;惠澤「布和,宜順 一陽之氣。建元發號,革故惟新,俾及履長之節,用深 行慶之典。可大赦天下。其永泰二年宜改為大曆元 年。」
大曆十四年五月德宗即位改明年為建中元年〈共四年〉
編輯按:《唐書德宗本紀》:「大曆十四年五月癸亥,即皇帝位, 建中元年正月丁卯,改元。」
德宗建中五年改為興元元年〈一年〉
編輯按《唐書德宗本紀》,興元元年正月癸酉,大赦改元 按《舊唐書德宗本紀》,興元元年春正月癸酉朔,上在 奉天行宮受朝賀,詔曰:「立政興化,必在推誠,忘己濟 人,不吝改過。朕嗣服丕搆,君臨萬邦,失守宗祧,越在 草莽。不念率德,誠莫追於既往,永言思咎,期有復於 將來。明徵其義,以示天下。小子懼德不嗣,罔敢怠荒, 然」以長於深宮之中,暗於經國之務,積習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穡之艱難,不恤征戍之勞苦,致澤靡下 究,情不上通,事既壅隔,人懷疑阻。猶昧省己,遂用興 戎,徵師四方,轉餉千里,賦車籍馬,遠近騷然。行齎居 送,眾庶勞止。力役不息,田萊多荒。暴令峻於誅求,疲 民空於杼柚。轉死溝壑,離去鄉里,邑里「丘墟,人煙斷 絕,天譴於上而朕不寤,人怨於下而朕不知,馴致亂 階,變起都邑。賊臣乘舋,肆逆滔天,曾莫愧畏,敢行陵 偪,萬品失序,九廟震驚,上累於祖宗,下負於蒸庶,痛 心靦面,罪實在予,永言愧悼,若墜泉谷。賴天地降祐, 神祇協謀,將相竭誠,爪牙宣力,群盜斯屏。皇維再張, 將弘遠圖,必布新令。朕」晨興夕惕,惟省前非。乃者公 卿百寮,用加虛美,以「聖神文武之號,被蒙暗寡昧之 躬,固辭不獲,俯遂群議。昨因內省,良所瞿然。自今已 後,中外書奏,不得言聖神文武之號。」今上元統曆,獻 歲發祥,宜革紀年之號,式敷在宥之澤。可大赦天下, 改建中五年為興元元年。
興元二年改為貞元元年〈共二十一年〉
編輯按《唐書德宗本紀》,貞元元年正月丁酉,大赦改元 按《舊唐書德宗本紀》,「貞元元年正月朔,御含元殿受 朝賀,禮畢宣制,大赦天下,改元貞元。」
貞元二十一年正月順帝即位改為永貞元年〈一年〉按唐書順宗本紀貞元二十一年正月丙申即皇帝位永貞元年八月庚子立皇太子為皇帝自稱太上
編輯皇辛丑改元。
按《舊唐書順宗本紀》,貞元二十一年正月丙申,即位 於太極殿。八月辛丑,誥曰:「父有天下,傳歸於子,前王 之制也。欽若大典,斯言至公,式揚耿光,用體文德。臣 獲奉宗廟,臨御萬方,降疾不瘳,庶政多闕,乃命元子, 代予守邦。爰以令辰,光膺冊禮。宜因紀元之慶,用覃 在宥之澤。其以貞元二十一年八月五日已前天下 死罪降從流,流以下遞減一等。」
順宗永貞元年八月憲宗即位改明年為元和元年〈共十五年〉
編輯按《唐書憲宗本紀》:「永貞元年八月乙巳,即皇帝位。」「元 和元年正月丁卯,大赦,改元,賜文武官階、勳爵,民高 年者米帛羊酒。」
憲宗元和十五年閏正月穆宗即位改明年為長慶元年〈共四年〉
編輯按《唐書穆宗本紀》:「元和十五年閏正月,即皇帝位,長 慶元年正月辛丑,大赦,改元,賜文武官階勳爵。」
穆宗長慶四年正月敬宗即位改明年為寶曆元年〈共二年〉
編輯按《唐書敬宗本紀》:「長慶四年正月丙子,即皇帝位,二 月始聽政。」「寶曆元年正月辛亥,大赦,改元。」
敬宗寶曆二年十二月文宗即位改明年為太和元年〈共九年〉
編輯按《唐書文宗本紀》:「寶曆二年十二月乙巳,即皇帝位。 太和元年二月乙巳,大赦,改元,免京兆今歲夏稅半, 賜九廟陪位者子孫二階,立功將士階爵,始封諸王 後,予一子出身。」
文宗太和十年改為開成元年
編輯按《唐書文宗本紀》:「開成元年正月辛丑朔,日有食之, 大赦,改元,免太和五年以前逋負京畿今歲稅,賜文 武官階爵。」
開成五年正月武宗即位改明年為會昌元年〈共六年〉按唐書武宗本紀開成五年正月辛巳即皇帝位二月乙卯大赦會昌元年正月辛巳大赦改元
編輯武宗會昌六年三月宣宗即位改明年為大中元年〈共十三年〉
編輯按《唐書宣宗本紀》:「會昌六年三月甲子,即皇帝位。大 中元年正月甲寅,大赦,改元,復左降官死者官爵,賜 文武官階勳父老帛。」
宣宗大中十三年八月懿宗即位改明年為咸通元年〈共十四年〉
編輯按:《唐書懿宗本紀》:「大中十三年八月癸巳,即皇帝位。 咸通元年十一月丁丑,大赦,改元。」
懿宗咸通十四年僖宗即位改明年為乾符元年〈共六年〉
編輯按:《唐書僖宗本紀》:「咸通十四年七月辛巳,即皇帝位, 十二月,大赦。乾符元年十一月庚寅,改元。」
僖宗乾符七年改為廣明元年〈一年〉
編輯按:《唐書僖宗本紀》:「廣明元年正月乙卯,改元。」
按《舊唐書僖宗本紀》:「廣明元年春正月乙卯朔,上御 宣政殿,制曰:朕祗膺寶祚,嗣守宗祧,夙夜一心,勤勞 八載,實欲驅黎元於仁壽,致華夏之昇平。而國步猶 艱,群生寡遂,災迍薦起,寇孽仍臻。竊弄乾戈,連攻郡 邑,雖輸降款,未息狂謀。江右海南,瘡痍既甚;湖湘荊 漢,耕織屢空。言念疲羸,良深軫惻。我心未濟,天道如」 何?賴近者嚴敕師徒,稍聞勝捷,皆明聖之潛祐,寧非 德以言功。屬節變三陽,日當首歲,乃御正殿,爰命改 元,況及發生,是宜在宥。自古「繼業守文之主,握圖御宇之君,必自正月吉辰,發號施令,所以垂千年之懿 範,固萬代之洪基,莫不由斯道也。可改乾符七年為 廣明元年。」
廣明二年改為中和元年〈共四年〉
編輯按:《唐書僖宗本紀》:「中和元年七月丁巳,大赦,改元。」
中和五年改為光啟元年〈共三年〉
編輯按:《唐書僖宗本紀》:「光啟元年三月己巳,大赦改元。」
光啟四年改為文德元年〈一年〉
編輯按《唐書僖宗本紀》:文德元年二月「乙亥,不豫。己丑,至 自鳳翔。庚寅,謁於太廟,大赦,改元。」
文德元年昭宗即位改明年為龍紀元年〈一年〉
編輯按:《唐書昭宗本紀》:「文德元年三月己巳,即皇帝位。 龍紀元年正月癸巳,大赦改元。」
昭宗龍紀二年改為大順元年〈共二年〉
編輯按《唐書昭宗本紀》:「大順元年正月戊子,群臣上尊號 曰聖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大赦改元。」
大順三年改為景福元年〈共二年〉
編輯按:《唐書昭宗本紀》:「景福元年正月丙寅,大赦,改元。」
景福三年改為乾寧元年〈共四年〉
編輯按《唐書昭宗本紀》:「乾寧元年正月,有星孛於鶉首,乙 丑,大赦,改元。」
乾寧五年改為光化元年〈共三年〉
編輯按:《唐書昭宗本紀》:「光化元年八月甲子,大赦改元。」
光化四年改為天復元年〈共三年〉
編輯按《唐書昭宗本紀》:「天復元年四月甲戌,享於太廟。丙 子,大赦,改元。」
天復四年改為天祐元年
編輯按:《唐書昭宗本紀》:「天祐元年閏四月乙巳,大赦,改元。」
天祐元年八月昭宣帝即位不改元
編輯按:《唐書昭宣帝本紀》:「昭宣帝天祐元年八月丙午即 皇帝位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