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第240卷

明倫彙編 皇極典 第二百三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百四十卷
明倫彙編 皇極典 第二百四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二百四十卷目錄

 宸翰部紀事

 宸翰部雜錄

皇極典第二百四十卷

宸翰部紀事聖藝附

編輯

《墨藪》:太昊庖犧氏獲景龍之瑞,始作《龍書》。

炎帝神農氏因上黨羊頭山始生嘉禾八穗,作《八穗 書》,用頒行時令。

黃帝時卿雲常見,鬱郁紛紛作《雲書》。

《雲笈七籤》:「『黃帝服齋,中宮有大鳥銜圖,體備五色,三 文成字。又至翠媯之泉,有黃龍負圖而出於河,其圖 五色畢具,白圖蘭葉而朱文,帝令侍臣寫之,以示天 下,曰河圖書』。帝既得龍鳳之圖,書倉頡之文,即制文 章,始代結繩之政,以作書契。」

黃帝嘗以金鑄器,皆有名題,「上古之字也。」

黃帝以四嶽皆有佐命之山,乃命潛山為衡嶽之副。 帝乃造山,躬寫形象,以為《五嶽真形之圖》。

《墨藪》,少昊金天氏以鳥紀官,作鸞鳳書,文章衣服,取 以為象。

《書序》:「孔壁得科斗文字書,始雲高陽氏作。」

《金壺記》:「高陽氏狀科斗之形,作科斗書,亦曰篆文 墨藪。」高辛氏以人紀事,象仙人形,作人書,車服書器 皆為之。

陶唐氏因軒轅靈龜負圖作《龜書》。

夏后氏作《鍾鼎書》,以鍾鼎形為象也。

《法帖神品目》:衡山岣嶁峰《神禹治水碑》在長沙,凡七 十七字。「小孤山禹刻,在揚子江中。廬山洞中禹刻,在 廬山上霄峰。」七十二字,僅有「鴻荒漾。」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六字可辨。 陽明洞禹書,《淳化閣帖》「禹書」十二字。

《夏禹書石壁篆文》,在平江縣「昌江山。」

《古今篆隸》:「周武王因丹烏入室,作《鳥書》,又因白魚之 慶,作《魚書》。」

《壇山石刻記》贊皇縣壇山上有周穆王石刻四字,曰 「吉日癸巳。」筆力遒勁,有劍拔弩張之狀。

《金石錄》:「吉日癸巳」四字,世傳周穆王書。按穆王時所 用,皆古文科斗書,此字筆畫反類小篆文。

《漢書·盧綰傳》:高祖、綰同日生。及高祖綰壯,學書,相愛 墨藪。漢武代有靈芝三莖,植於殿前,遂歌芝房之曲, 因述為《靈芝書》,又名英芝。

武帝有鼎小篆,「汾陰得鼎」而作也。

《漢書元帝本紀贊》:「元帝多材藝,善史書。鼓琴瑟,吹洞 簫,自度曲,被歌聲,分刌節度,窮極幼眇。」應劭曰:「《史 書》,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大篆。」

蔡希綜《法書論》:「光武手賜萬國者,皆一札十行,細書 成文。」

《畫史會要》:「後漢明帝雅好圖畫,別立畫室,又創立鴻 都學,以積奇藝,詔博洽之士班固、賈逵取諸經史事, 命上方畫工圖畫,謂之畫贊。」

《後漢書。安帝本紀》:「安帝年十歲,好學史書,和帝常稱 之,數見禁中。」

《法書要錄》:「章草,本漢章帝書也。今《淳化官帖》有『海鹹、 河淡,其書為後世章草宗』。」

《魏志文帝本紀》註《典論》帝自敘曰:「餘年五歲,上以世 方擾亂,教余學射;六歲知射,又教余騎馬;八歲能騎 射。以時之多故,每征,余常從。建安初,上南征荊州,至 宛,張繡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從兄安民遇害, 時餘年十歲,乘馬得脫。夫文武之道,各隨時而用,生 於中平之季,長於戎旅之間,是以少好弓馬,於今不」 衰。逐禽輒十里,馳射常百步。日多體健,心每不厭。建 安十年,始定冀州,濊貊貢良弓,燕代獻名馬。時歲之 暮春,勾芒司節,和風扇物,弓燥手柔,草淺獸肥。與族 兄子丹獵於鄴西,終日手獲獐鹿九,雉兔三十。後軍 南征,次曲蠡,尚書令荀彧奉使犒軍。見余談論之末, 彧言:「聞君善左右射,此實難能。」余言:「執事未睹夫項 發口縱,俯馬蹄而仰月支也。」彧喜笑曰:「乃爾。」余曰:「埒 有常徑,的有常所,雖每發輒中,非至妙也。若馳平原, 赴豐草,要狡獸,截輕禽,使弓不虛彎,所中必洞,斯則 妙矣。」時軍祭酒張京在坐,顧彧拊手曰:「善。余又學擊 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之間, 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 遊,具得其法。余從阿學之,精熟,嘗與劉勳、鄧展等共 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 余與論劍,良久,謂言:「將軍法非也。」余顧嘗好之,又得 善術,因求與余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芊蔗,便以為杖, 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求更為之余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復一交。」 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余卻 腳鄛,正截其顙。坐中驚視,余還坐笑曰:「昔陽慶使淳 於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術。今余亦願鄧將軍捐棄 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盡歡。夫事不可自謂己長。余 少曉持,複自謂無對。俗名雙戟為坐,鐵室鑲楯為蔽 木戶。後從陳國袁敏學以單攻複,每為若神。對家不 知所出,先曰:「若逢敏於狹路直決耳。」余於他戲弄之 事少所喜,唯彈碁略盡其巧,少為之賦。昔京師先工 有馬合鄉侯、東方安世、張公子,常恨不得與彼數子 者對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每每定 省從容,常言:「人少好學則思專長則善忘。長大而能 勤學者,唯吾與袁伯業耳。」余是以少誦《詩論》,及長而 備歷五經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靡不畢覽。 《博物志》:文帝善彈碁,能用手巾角。時有一書生,又能 低頭以所冠著葛巾角撇碁。

胡沖吳歷文帝以素書所著典論及詩賦餉孫權。又 以紙寫一通與張昭。

《歷代名畫記》:「少帝曹髦,幼好學,善書畫。初封高貴鄉 公,後即帝位。曹髦之蹟獨高,魏代有祖,二疏圖盜。」請幫助識別此字。 圖《黃河流勢》。《新豐放雞犬圖》傳於代。又有《於陵子黔 婁夫妻圖》。

《宣和書譜》:「晉武帝喜作字,於草書尤工,落筆雄健,挾 英勇之氣,毅然為一代祖。」

《晉書杜預傳》:預啟請伐吳之期,帝報待明年方欲大 舉,預表陳至計,時帝與中書令張華圍棋,而預表適 至,華推枰斂手曰:「陛下聖明神武,朝野清晏,國富兵 強,號令如一。吳主荒淫驕虐,誅殺賢能,當今討之,可 不勞而定。」帝乃許之。

《語林》:王武子與武帝圍碁,孫皓在側。武子問孫:「歸命 何以好剝人麵皮?」皓曰:「見無禮於君者則剝之。」武子 乃舉碁局下。

《述書賦》:「元帝豪翰英異,用筆可觀。」今見《潛潤正書》 七行。

《晉書明帝本紀》:「明帝幼而聰哲,為元帝所寵異,雅好 文辭,又習武藝。」按張彥昭雲善書畫最善畫佛像 《蔡謨傳》:「彭城王紘上言:樂賢堂有先帝手畫佛像,經 歷寇難,而此堂猶存,宜敕作頌。」

《歷代名畫記》:「明帝幼有對日之奇,及長,善書畫,有識 鑒。」

明帝有「《豳詩七月圖》《毛詩圖》二,列女二,《史記列女圖》 二,雜鳥獸五,《游清池圖》《息徒蘭圃圖》《雜畏鳥圖》《洛神 賦圖》《游獵圖》《雜禽獸圖》《東王公西王母圖》《洛中貴戚 圖》《穆王宴瑤池圖》《漢武回中圖》《瀛洲神圖》《人物風土 圖》,傳於代。又畫《列女》《禹會塗山》《殷湯伐桀圖》。」

《清河書畫舫》:「明帝畫本師王廙,而沈著過之。」

宋忠僖家畫本。以《穆天子燕瑤池圖》為第一神品上 上係晉明帝真筆。

《述書,賦成帝草》,「勁力外爽,古風內含。」今見草《批謝 草張澄啟》七行。

《述書賦注》「康帝今見行書批答劉訥啟七行。」

《法帖釋文》:「《淳化法帖》有哀帝行書四行。」

《淳化法帖》。有簡文帝行書六行。

《述書賦孝武》「不規不矩,氣有餘高,體無所主。」《今見 行書》一紙。

《宋書劉穆之傳》:武帝書素拙,穆之曰:「公但縱筆為大 字,一字徑尺無嫌,大既足有所包,其勢亦偉。」帝從之, 一紙不過六七字便滿。

《南史宋少帝本紀》:「少帝膂力絕人,善騎射,解音律。」 《法書要錄》:「宋文帝善隸書,次及行草,規模大令,自謂 不減於師。」

《書斷》:「文帝隸書入妙,行草入能。」

《南史宋孝武帝本紀》:「孝武帝少機穎,才藻甚美,長於 騎射。」

《述書賦》註:「孝武帝今見正書啟十行,又行書四紙。」 《書法要錄》:虞龢《論書表》云:「陛下爰凝睿思,淹留草法, 擬效漸妍,賞析彌妙。字之美惡,書之真偽,剖判體趣, 窮微入神。」按此謂宋明帝

《南史齊高帝本紀》:「高帝工草隸書,奕棋第二品,雖經 夷險,不廢素業。」

《法書要錄》:齊高帝善草書,篤好不已。祖述子敬,稍乏 風骨。嘗與王僧虔賭書,書畢曰:「誰為第一?」對曰:「臣書 臣中第一,陛下書帝中第一。」帝笑曰:「卿可謂善自謀 矣。」然太祖與簡穆賭書,亦猶雞之搏狸,稍不自知量 力也。

《集事淵海》:齊高帝性寬大,嘗與直閣將軍周覆、給事 中褚思莊共碁,累局不倦。覆乃抑上手,不許易行。其 弘厚如此。

《書史會要》:「武帝工行草,嘗睹落英茂木,作瑞華書為 辭紀之。」

《南史齊廢帝本紀》:「鬱林王好隸書,武帝特所鍾愛,敕皇孫手書不得妄出以貴之。」

《梁書武帝本紀》:「帝六藝備閑,碁登逸品,草隸尺牘,騎 射弓馬,莫不奇妙。」

《陳慶之傳》:「慶之字子雲,義興國山人也。幼而隨從高 祖,高祖性好碁,每從夜達旦不輟。等輩皆倦寐,惟慶 之不寢,聞呼即至,甚見親賞。」

《劉孝綽傳》:「高祖雅好蟲篆。」

《南史柳惲傳》:「梁武帝好奕棋,使惲品定棋譜,登格者 二百七十八人,第其優劣,為碁品三卷,惲為第二焉。」 《法書要錄》:「梁武帝好草書,狀貌亦古,乏於筋骨,既無 奇姿異態,有減於齊高矣。」

《述書賦》註:「簡文帝今見正書四紙,並寫禪師碑文,及 行書四行。」

《南史梁元帝本紀》:「元帝工書善畫,自圖宣尼像,為之 贊而書之,時人謂之三絕。」

《梁宗室傳》:「臨川王宏子正信,常執白團扇,湘東王取 題八字銘。」

《唐詩紀事》:「梁元帝為湘東王時,好學著書,常紀忠臣 義士及文章之美者。筆有三品,或以金銀雕飾,或用 斑竹為管。忠孝全者用金管書之,德行清粹者用銀 管書之,文章贍麗者以斑竹管書之。」

《金樓子》:「梁元帝畫《職貢圖》,外國酋渠諸番土俗本末, 仍各圖其來貢者之狀。」

《歷代名畫記》:「梁元帝任荊州刺史日,畫《番客入朝圖》, 武帝極稱善。又有《遊春苑白麻紙圖》、鹿圖、《師利圖》《鶼 鶴陂澤圖》《芙蓉醮鼎圖》,並有題印傳於後。」李廌《畫 品》云:「所畫粉本,魯國而上三十五國,皆寫其使者,欲 見天下一家,要荒種落共來,王之職,狀貌各不同。」 《王氏畫苑》,梁元帝撰山水松石格。

《畫史會要》:「梁元帝嘗畫聖僧,武帝親為贊之。」

《書史會要》:「陳武帝涉獵史籍,善書。」

陳文帝留意經史號能書。

《南史陳宣帝本紀》:「宣帝有勇力,善騎射。」

《孫瑒傳》:「後主題孫瑒銘後四十字,遣左戶尚書蔡徵 就宅宣敕鐫之。」

《述書賦》註:「後主今見行書一紙。」

《魏書太武帝本紀》:「太武帝始光二年,初造新字千餘, 詔曰:篆、隸草楷,並行於世,然經歷久遠,傳習多失其 真。今制定文字,頒下遠近,永為楷式。」

《歷代名畫記》:「隋煬帝撰《古今藝術圖》五十卷,既畫其 形,又說其事。」

《墨池璅錄》:「張天錫《草書韻會》有煬帝草書。」

《大業拾遺記》:煬帝將幸江都,命越王侑留守東都。宮 女半不隨駕,爭泣留。帝攀車惜別,指血染鞅,帝不迴, 因飛白題二十字,留賜宮妓云:「我夢江都好,征遼亦 偶然。但留顏色在,離別止今年。」

《金石表》:「隋鄭州刺史李淵《為子祈疾疏》,大業二年行 書,在鄠縣。」

《述書賦》註:「高祖書師王褒,得其妙,故有梁朝風格。」 《創業起居注》:「高祖特善書,工而且疾,真草不拘常體, 而草跡韶媚可愛。嘗一日注授千許人官,更案遇得 好紙,走筆若飛,食頃而訖。得官人等不敢取告符乞 寶,神筆之跡,遂各分所授官名而去。」

《歷代名畫記》:「唐高祖神武聖哲,藝亡不周,書畫備能。」 《宣和書譜》:「唐太宗諱世民,高祖之次子。有隋末,首建 大義,起太原,入長安,取天下如運諸掌故。史稱除隋 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庶幾成康,夫可謂近古之 英主。方天下混一,四方無虞,乃留心翰墨,粉飾治具, 雅好王羲之字,心慕手追。出內帑金帛,購人間遺墨」, 得真、行草二千二百餘紙來上,萬機之餘,不廢摸倣。 先是,釋智永善羲之書,而虞世南師之,頗得其體。太 宗乃以書師世南。世南既亡,以褚遂良侍書。凡人間 所上羲之帖,惟遂良究其真贗,故所學尤勝。嘗謂朝 臣曰:「書學小道,初非急務,時或留心,猶勝棄日。然亦 未有不學而得者。朕少時臨陣料敵,以形勢為主,今 吾學書亦然。」又嘗作《筆法》《指意》《筆意》三說以訓學者, 蓋所得其在是。歟復善飛白,一日宴三品以上於元 武門,作飛白以賜臣下,乘酒爭取,以為娛樂。置弘文 館,選貴遊子弟有字性者,出禁中所藏書,令斆學焉。 海內有善書者,亦許遣入館。由是十年間翕然向化。 一日,作真草屏幛以示群臣,其筆力遒勁,尤為一時 之絕。又嘗贊《羲之傳》,痛論字學,固亦見其髣髴。觀夫 淵源變態出於筆端者,信非一日之習,所由來遠矣。 今御府所藏一十有四:正書《詔敕》、行書《詔敕》《道德敕》, 《禊宴詩》,《江叔帖》,《藝韞帖》,《好謙帖》,《真蹟帖》,《枇杷子帖》,《魏 仲思改名敕》,草書《九仙門敕》《晚來敕》《手敕》,《無為帖》, 《書斷》:太「宗書受之於史陵。」

武平一《徐氏法書記》:「太宗於右軍之書,特留眷賞。貞 觀初,下詔購求,殆盡遺逸。萬幾之暇,備加執玩。《蘭亭》、 樂毅,尤聞寶重。」

《唐會要》:貞觀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太宗自為真草書屏風,以示群臣,筆力遒勁,為一時之絕。初募人求 人間書,凡真、行二百九十紙,裝為七十卷;草二干紙, 裝為八十卷。每觀政之暇,則臨看之。嘗謂宰臣曰:「凡 諸藝業,未有不學而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 精耳。今吾臨古人書,殊不學其形勢,惟在求其骨法。」 及得骨力,而形勢自生耳。吾之所為,皆先作意,是以 果能成也。

《金壺記》:太宗為飛白書「鸞鳳螭龍」四字,筆勢驚絕。謂 司徒長孫無忌、吏部尚書楊師道曰:「朔旦舊俗,必用 衣及物相賀,今各賀卿飛白書。」

《金石錄》:「《唐晉祠銘》《溫泉銘》,貞觀中太宗御製,並行書。」 《舊唐書。魏徵傳》:「貞觀十七年,鄭國公、太子太師魏徵 薨,帝親製碑文,並為書石。」

《通鑑》:貞觀十八年四月,劉洎上書。上飛白答之曰:「今 聞讜言,虛懷以改。」

《唐會要》:「太宗攻羲之書,尤善飛白。貞觀十八年二月 十七日辛酉,召三品以上,賜宴於元武門。太宗操筆 作飛白書,群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競取散騎常侍劉 洎登床,引手然後得之。其不得者,咸稱洎登床罪當 死,請付法。太宗曰:『昔聞婕妤辭輦,今見常侍登床』。」 《唐書·李靖傳》:「靖五代孫芳彥,太和中為鳳翔司錄參 軍」,家故藏高祖、太宗賜靖詔書數函上之,一曰:「兵事 節度皆付公,吾不從中治也。」一曰:「有晝夜視公疾,大 老嫗遣來,吾欲熟知公起居狀。」皆太宗手墨。他大略 如此。

《馬周傳》:太宗嘗以飛白書賜周曰:「鸞鳳沖霄,必假羽 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寓簡》:唐文皇帝妙於翰墨,常病戈法難精,乃作「戩」字 空其右,而命虞永興填之。以示魏鄭公曰:「朕學世南, 似盡其法。」鄭公曰:「天筆所臨,萬象不能逃其形,非臣 下可擬。」然惟「『戩」字「戈』法乃逼真。」太宗驚歎。

《墨莊漫錄》:「潤州蘇氏家書畫甚多,書之絕異者,有太 宗賜簡易御書。」

《歷代名畫記》:「太宗書畫備能。」

《酉陽雜俎》:「太宗虯鬚,嘗戲張弓掛矢,好用四羽,大笴 長常箭一膚,射洞門闔上。」

高宗初扶床,將戲弄筆,左右試置紙於前,乃亂畫滿 紙角邊畫處成草書「敕」字。太宗遽令焚之,不許傳外。 《舊唐書高宗本紀》:永徽七年夏四月,御安福門,觀僧 元奘迎御製並書慈恩寺碑文。

《墨池編》:「高宗雅善真、草、隸、飛白。」

《唐會要》:龍朔二年四月,上自為書與遼東諸將,謂許 敬宗曰:「許圉師嘗自愛書,可於朝堂開示。」圉師見而 驚,私謂朝官曰:「圉師見古蹟多矣,魏晉以後,唯稱二 王,然逸少多力而少妍,子敬多妍而少力。今觀聖蹟, 兼絕二王,鳳翥鸞迴,實古今書聖。」

《唐書戴胄傳》:胄無子,以兄子至德為後。至德乾封中 累遷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閱十數年,父子繼為 宰相,世詫其榮。高宗嘗為飛白書賜侍臣,賜至德曰: 「汎洪源,俟舟楫」,郝處俊曰:「飛九霄,假六翮」,李敬元曰: 「資啟沃,罄丹誠」,崔知悌曰:「仗忠節,贊皇猷。」皆見意於 辭雲。

《金石錄》:「唐《登封紀號文》,乾封元年高宗撰」,並行書,碑 側正書,又小字書。

裴漼《嵩嶽少林寺碑》,高宗咸亨中御飛白書,題金字 波若碑,永淳中御札,又飛白書一飛字,題寺壁。 《東觀餘論》宋《淳化閣帖》,第一卷《弔江叔帖》、叔藝《韞多 材帖》《答進枇杷》並移營五橋南二帖,皆高宗書。 《舊唐書。明崇儼傳》:「潤州棲霞寺,是梁處士明山賓故 宅,帝特為製碑文,親書於石,論者榮之。」

《唐書田遊巖傳》:帝營奉天宮,田遊巖舊宅直宮左,詔 不聽毀,天子自書榜其門曰:「隱士田遊巖宅。」

《宣和書譜》:唐則天順聖皇后武氏,凜凜英斷,攷其出 新意,持臆說,增減前人筆畫,自我作古,為十九字,曰 「而。」《埊》。請幫助識別此字。囝。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𢘗》。《曌》。 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圀》。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當時 臣下章奏與天下書契,咸用其字,然獨能行於一世 而止。唐之石刻載其字者,知其在則天時也。雖然,亦 本於喜作字。初得晉王導十世孫方慶者,家藏其祖 父二十八人書蹟,摹搨把翫,自此筆力益進。其行書 駸駸,稍能有丈夫勝氣。今御府所藏行書《一夜宴詩》 《歷代名畫記》:薦福寺天后飛白題額,崇福寺武后題 額。

《舊唐書周允元傳》:「延載初,允元除鳳閣鸞臺平章事, 證聖元年卒。則天為七言詩傷之,又自繕寫,時以為 榮。」

《金石錄》:「周登封元年《昇中述志碑》,武后自撰,睿宗書, 碑極壯偉,立於嵩山之巔。」

周《昇仙太子碑》「聖曆二年,武后撰,並行書。」

「唐《述聖記》。」文明元年,武后撰,中宗正書。

《唐詩紀事》:正月八日立春,內出綵花賜近臣。武平一應制詩成,中宗手敕批云:「平一年雖最少,文甚警新, 今更賜花一枝,以彰其美。」

《歷代名畫記》:「中宗書畫備能。」

《金石錄》:唐《龍興聖教序》。「神龍元年中宗撰,相王旦正 書。」

《唐書睿宗本紀》:「帝好學,通訓詁,工草隸書。」

《述書賦》註:「睿宗書法正體,不尚浮華。」

《圖畫見聞志》:「唐延和元年七月,改故建國寺為大相 國寺,睿宗御書碑額為一絕。」

《舊唐書元宗本紀》:「帝性英斷多藝,善八分書。」

《宣和書譜》:唐明皇英武該通,臨軒之餘,留心翰墨。初 見翰苑書體,狃於世習,銳意作章草八分書,遂擺脫 舊學。觀其《批張九齡表》《賜裴耀卿詩》,與夫嘉賓之敕, 五王之贊,議者言其豐茂英特,斯亦天亶。如八分書 《北京義堂》與《東嶽封禪碑》,雖出於當時學士共相摹 勒,然其風格大體,皆有所授。竇臮賦其書,以謂「風骨 巨麗,碑板崢嶸,思如泉而吐鳳,筆為海以吞鯨,亦足 以狀其瑰偉也。」今御府所藏二十有五:隸書《五王贊》 《法空寺喜雪篇》,太一字行書,《賜趙宣王等敕》《訪道敕》 《嘉賓敕》《賜李含光敕》二《批答李含光表》《謝賜批答李 含光表》《投璧批答李含光表》《起居批答李含光表》《香 信》《批答李含光表》《謝修功德》《批答張》九齡《謝知制誥 表》,批答楊勵俗等表,批答裴耀卿等奏謝,宣示聖旨 《賜裴耀卿等詩》,《鶺鴒頌》,《送虛己赴蜀川》詩,《春臺望雜 言》。

《柳氏舊聞》:「元宗善八分書,將命相,先以御體書其姓 名置案上。」

《古今法書苑》:「唐明皇工八分章草,豐茂英特。初,張說 為麗正殿學士獻詩,明皇自於彩箋上八分書,讚 《演繁露》。元宗開元中,親注《孝經》,並製序。八分書之,立 於國學,以層樓覆之。」

《金石錄》:「唐《鶺鴒頌》,天寶中明皇撰並行書。《天台山桐 柏觀頌》,天寶元年,明皇正書,篆額。」

《舊唐書司馬承禎傳》:「開元十五年,以司馬承禎王屋 所居為陽臺觀,上自題額。」

《唐詩紀事》:「開元十六年,帝自擇廷臣為諸州刺史,詔 宰相諸王御史以上祖道洛濱,盛具奏太常樂,帛舫 水嬉,命高力士賜詩,令題座右。帝親書,且給筆紙,令 自賦。」

《唐書宋璟傳》:「開元十七年,璟為尚書右丞相,張說為 左丞相,源乾曜為太子少傅,同日拜。有詔,大官設饌, 太常奏樂,會百官尚書省吏堂,帝賦《三傑詩》,自寫以 賜。」

《張說傳》:說嘗自製其父贈丹州刺史騭碑文,元宗聞 之,御書其碑額賜之曰:「嗚呼積善之墓。」又:元宗為說 自製神道碑文,御筆賜諡曰文貞。

《舊唐書盧懷慎傳》:「上幸東都,還京師,因校獵於城南, 經盧懷慎別業,遣中書侍郎蘇頲為其碑文,上自書 焉。」

《盧奐傳》:「開元中,盧奐為陝州刺史。元宗幸京師,次陝 城頓,審其能政,於廳事題贊而去。」

《唐書韓思復傳》:思復祖倫,貞觀中封長山縣男。思復 襲祖封,拜太子賓客,卒,天子親題其碑曰:「有唐忠孝 韓長山之墓。」

鄭嵎《津陽門詩》註:「《紅樓》中有元宗題詩草,八分,每一 篇一體。」

《明皇雜錄拾遺》:「蔡孚進《龍池篇》,其詞甚美。上為八分 書,賜岐王。王因製《龍池曲》,以其篇為樂章。」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元宗皇帝,神武聖哲,藝亡不周, 書畫備能。」

《大唐新語》:元宗朝,張說為麗正殿學士,常獻詩曰:「東 壁圖書府,西垣翰墨林。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元 宗深佳賞之,優詔答曰:「得所進詩,甚為佳妙,風雅之 道,斯焉可觀。並據才能,略為贊述,具如別紙,宜各領 之。」元宗自於彩箋上八分書說贊曰:「德重和鼎,功逾 濟川。詞林秀發,翰苑光鮮。」其徐堅已下,並有贊述,文 不盡載。

張說既致仕,在家修養,乃乘間往景山之陽,於先塋 建立碑表,元宗仍賜御書碑額以寵之。

《玉海》:「開元間,明皇書六大字,賜醴陵縣登真宮,又賜 御書飛白字。」

《宋史方技傳》:「宋道士柴通元居承天觀,即唐軒遊宮, 有明皇詩石及所書《道德經》二碑。」

《九域志》:「亳州有《道德經》碑,明皇書。」

《舊唐書元宗本紀》:「元宗多藝,尤知音律。」

《墨竹記》:「墨竹肇自明皇。」

《宣和書譜》:「肅宗早歲時,明皇為選佳士如賀知章等 侍讀左右,氣味漸摩,曾非一日。又當明皇在御,以行 書八分、章草為時矜式。肅宗以子職侍東宮,方溫凊 定省間,得無過庭之訓。是宜行書亦有家法,而其氣 韻與能字者爭衡也。」今御府所藏行書七:《賜李含光敕》二批、《答郭子儀表》、批《答李季卿表》、批《答李含光表》、 修齋,《批答李含光表修功德》,《批答李含光表》「錫縑。」 《金石錄》:《唐多心經》,天寶九載皇太子亨書。《工部尚書 來曜碑》,上元二年,肅宗御篆額。

《潘氏紀聞》:明皇與貴妃采戲將北,唯重四可轉敗為 勝。上擲連叱呼之,骰子宛轉而成重四。上大悅,命高 力士賜四緋。

《宣和書譜》:「唐代宗諱豫,肅宗長子也。明皇諸孫百餘 人,代宗最長,為嫡皇孫。聰明寬厚,喜怒不形於色,好 學強記,深於《易》象。宵旰之暇,留心翰墨,於行書益工。 大抵有唐自太宗以還,世相祖襲,至代宗家學未墜。 論其筆力,則非有太宗、明皇超邁之氣,然亦有足觀 者。今及見者,春日雨晴、燕諸王與夫秋中月夜之詩」, 筆法勁媚,尚可以追配昔人云。今御府所藏行書七: 《南郊口號》《歲功贊》《守歲詩》《秋中月夜詩》《秋日詩》《重陽 詩》《春日雨晴》《燕諸王詩》。

《舊唐書郭子儀傳》:代宗即位,郭子儀上表,進肅宗所 賜前後詔敕曰:「臣受恩塞下,制敵行間,東西十年,前 後百戰。自靈武、河北、河南、彭原、鄜坊、河東、鳳翔、兩京、 絳州,臣所經行。賜手詔敕書凡二十卷。」

《金石錄》:唐《慈恩寺常住莊地碑》,「大曆六年,代宗篆額。」 《金石略》:《唐批答沙門佛藏表》,代宗書,在京兆府。 《宣和書譜》:德宗諱適,代宗長子也。性識強敏,群臣章 奏來上,皆即批答,筆無滯思,翰墨落落可觀。今御府 所藏行書一:批《答趙惠伯表》。

《舊唐書馬燧傳》:「貞元元年,河中平,燧還太原。德宗賜 燧《宸扆》《台衡》二銘。燧至太原,乃勒二銘於起義堂西 偏,帝為題額。」

《金石略》:《唐批答河中尹渾瑊賀表》「德宗書,在京兆府。」 《唐書·順宗本紀》:「順宗諱誦,德宗長子也。為人寬仁,喜 學藝,善隸書。」

《順宗實錄》:「建中元年為皇太子。德宗之為詩並他文 賜大臣者,皆令上書之。」

《舊唐書李晟傳》:「貞元五年,晟與侍中馬燧見於延英 殿,詔有司各圖其像於舊臣之次,仍令皇太子書是 命,紀於壁焉。復命皇太子書其文以賜晟,晟刻石於 門左。」

《唐書李晟傳》:「帝至自梁,晟以戎服見三橋,帝紀其功, 自文於碑,敕皇太子書,立於東渭橋,以示後世,又令 太子錄副以賜。」

《金石錄》:「唐《段秀實碑》,貞元元年德宗撰,皇太子誦行 書,《麟德殿宴群臣詩》,貞元四年德宗撰,皇太子誦行 書。《韋皋紀功德碑》,貞元二十年德宗撰,皇太子誦正 書。」

《天中記》:「唐順宗在春宮日,甚好彈碁,時有吉達、高釴、 崔同、楊同願之徒,悉為名手。後竇深、崔長孺、甄偶、獨 孤遼亦為亞焉。」

《舊唐書順宗本紀贊》:「順宗為太子,留心藝術,善隸書。 德宗工為詩,每賜大臣方鎮詩制,必命書之。」

《憲宗本紀》:「元和四年秋七月朔,御製《前代君臣事跡》 十四篇,書於六扇屏風。出書屏以示宰臣,李藩等表 謝之。」

《韋綬傳》:元和十年,綬充太子諸王侍讀。憲宗嘗召對, 綬奏曰:「太子學書,至依字,輒去旁人。臣問之,太子云: 『君父以此可天下奏事,臣子不合全書』。上益嘉太子 之賢。」

《文宗本紀》:太和八年,御寫《周易》義五道,示群臣。 《裴度傳》:開成四年,上已曲江賜宴,群臣賦詩,度以疾 不能赴。文宗遣中使賜度詩,仍賜御札曰:「朕詩集中 欲得見卿唱和詩,故令示此。」

《書史會要》:「文宗開奎章閣,自寫閣記,甚有晉人法度。 雲漢昭回,非臣庶所能及也。」

《宣和書譜》:「唐宣宗精於聽斷,專事明察,至於手寫詔 敕,而人一被識擢,則為時之榮遇,大扺傷於太察,而 無復仁恩之意,自是唐室至宣宗而復蹇矣。」當時法 書之盛,如裴休輩尚能追步顏、柳,故諸宗承襲太宗 之學,皆以翰墨流傳。至宣宗復以行書稱,蓋其典刑 猶在也。今御府所藏行書三:《賜李叢敕》《賜李叢手敕》 《賜李叢手詔》。

陸友《研北雜志》:「嘉興天聖寺有唐宣宗真蹟。」

《冊府元龜》:「宣宗敦睦九族,於諸侯王尤盡友愛。即位 後於十六宅起雍和殿,每月三兩幸,與諸侯王擊鞠 合樂,賜宴有差。」

《天中記》:「唐僖宗自普王即位,素不曉碁。一日夢人以 碁經三卷焚而使吞之。及覺,命待詔觀碁,凡所指畫, 皆出人意。」

《賢奕編》:唐僖宗頗工眾藝,於音律、蒱博、蹴踘、鬥雞,無 不精妙,尤善擊毬。嘗謂優人石野豬曰:「朕若應擊毬, 進士舉,須為狀元。」野豬對曰:「若遇堯舜,作禮部侍郎, 恐陛下不免駮放。」

《宣和書譜》:「唐昭宗為人明倩多藝,喜作書。初有志興復,慨然思得非常之材,相圖回治具,惜無以助之。當 是時,錢鏐以節制領浙右,雖稱臣不乏貢賦,而實霸 有一方,信英雄也。然昭宗於此乃能籠絡駕馭,推赤 心置人腹中,使鏐終唐室而不二心者,昭宗實有以 歸之也。」觀其以衣襟書賜鏐,當時不能無意。其書,雖 不稱於世,而興復之志,於斯可見矣。今御府所藏《行 書》一:賜錢鏐衣襟書

《舊唐書昭宗本紀》:「帝攻書好文,尤重儒術。」

《五代史韓建傳》:「光化元年,昭宗還長安,自為韓建畫 像。」

《宣和書譜》:「梁太祖朱氏諱溫批答賀表行書,字體雖 純熟,然乏氣韻,當是筆吏所書。方時溫以唐之臣子 盜竊神器,故多引瑞物為受命之符。唐王天下以土 德而繼王者莫若金,於是梁以金承之,而色尚白,所 有之郡縣至有以白烏、白兔、白鸚鵡、白鹿為獻者,此 表獻白鹿」也。今御府所藏行書一:御批祥瑞表: 梁末帝諱瑱,太祖溫第四子也。以唐文德元年生於 東京。美容儀,為人沈厚,未嘗妄語言,喜與聞人儒士 遊。唐光化元年授河南府參軍。溫受禪,封瑱均王。偽 鳳曆元年二月,瑱即位。瑱無他伎,喜弄翰墨,多作行 書批敕,大者或近盈尺,筆勢結密,有王氏羲、獻帖法, 流傳到今,覽之便知非侍書者所能及也。今御府所 藏行書,《一正明敕》。

《五代史唐莊宗本紀》:「莊宗善騎射,膽勇過人,尤喜音 律歌舞、俳優之戲。」

《義兒傳》:李存賢少為軍卒,善角觝。太祖擊黃巢於陳 州得之,養為子,後為義兒。莊宗即位,拜右武衛上將 軍。莊宗亦好角觝,嘗與王都較,而屢勝,頗以自矜,因 顧存賢曰:「爾能勝我,與爾一鎮。」存賢博而勝之。 《金石表》:「千峰禪院敕,後唐明宗行書,天成元年立,在 山西澤州。」

《五代史晉出帝本紀》:「出帝少而謹厚,善騎射。」

《周世宗本紀》:「世宗器貌英奇,善騎射,通書史。」

《宣和書譜》:「世宗神武之略,氤氳盤礡,發於筆端,其運 用處,過人遠甚。賜張昭詔,有行書法」,亦可見其略也。 今御府所藏行書一:「賜張昭詔。」

《書史會要》:「遼太祖多用漢人教以隸書之半增損之, 製契丹字數千,以代刻木之約。」

《遼史太祖本紀》:「天顯五年二月丙辰,上與人皇王朝 皇太后。太后以皆工書,命書於前以觀之。」

《世宗本紀》:「世宗儀觀豐偉,善騎射。」

《聖宗本紀》:「聖宗幼喜書翰,既長,精射法,曉音律,好繪 畫。」

統和四年。「冬十月甲子。上與大臣分朋擊鞠。」

《興宗本紀》。「興宗幼而聰明。長而魁偉。善騎射。好儒術。 通音律。」

《圖畫見聞志》:「郭若虛曰:『皇朝與大遼馳禮,繼好息民, 曠古未有』。」慶曆中,其主號興宗以五幅縑畫《千角鹿圖》 為獻,旁題年月御畫。上命張圖於太清樓下,召近臣 縱觀。次日,又敕中闈宣命婦觀之,畢,藏於天章閣。 《書史會要》:「道宗喜作字,嘗有所書秦越大長公主捨 棠陰坊第為大昊天寺碑」及額,今在燕京舊城。 《古今碑帖考》:遼《大昊天寺碑》,道宗皇帝書。

《遼史馬人望傳》:人望判南京三司使事,以年老改南 院宣徽使,天祚手書「『宣馬宣徽』四字詔之。」

《書史會要》:「末帝亦能書,嘗奉道宗敕寫《五子之歌》,行 於時。」

《雲煙過眼錄》:張氏收宋太祖御書一紙,前據殿前軍 馬數次,有御筆兩行云:「我自別勾當公事,誰要汝具 人數來。」後復有太祖御書字,其下「封禪鹵簿使印」,印 上書「臣陳康伯」四字。

《書史會要》:太祖嘗有所書詩數幅,「天下一統」四大字, 處分手札,楷書三行傳世,人知寶愛。

《宋史太祖本紀》:「太祖學騎射,輒出人上。嘗試惡馬,不 試,銜勒,馬逸上城斜道,額觸門楣墜地,人以為首必 碎。太祖徐起,更追馬騰上,一無所傷。」又嘗與韓令坤 博土室中,雀鬥戶外,因競起掩雀,而室隨壞。

《玉海》:「開寶九年,太祖幸西都,因行郊禮。嘗戲彈於門 之北壁,其蹟三存焉。」

《宋史太宗本紀》:「太宗性嗜學,工文業,多藝能。」

《山堂考索》:「五代以來,筆札無體,鍾、王之法幾乎絕矣。 太宗在南宮,留意翰墨,自是學者書體丕變。」

《黃山谷集》:熙陵妙盡八法,當時士大夫皆親承指畫。 米芾《海嶽名言》:「太宗真造八法,草入三昧,行書無對, 飛白入神。」

《墨池編》:太宗方在躍淵,留神墨妙,斷行片簡,已為時 人所寶。及既即位,區內砥平,朝廷燕寧,萬幾之暇,學 書至於夜分,巧倍前古,體兼數妙,英氣奇采,飛動超 舉,聖神絕藝,無得而名焉。帝善篆、隸、草、行、飛白、八分, 而草書冠絕。嘗語近臣曰:「朕君臨天下,亦有何事於 筆研,特中心好耳。」江東人能小草,累召詰之,殊不知向背也。「小草字學難究,飛白」字勢罕工,我亦恐自此 廢絕矣。蓋深慮書法之闕墜,而勤以興之也。

《太宗實錄》:太宗嘗夜召書學葛湍,問徐鉉草書如何? 湍曰:「鉉留心篆籀,不聞草聖。」上曰:「鉉嘗見朕書否?」湍 曰:「臣僚非詔賜無由得觀。」上喜,於軸中出御草書二 紙曰:一以賜汝,一以賜鉉。

《宋史王著傳》:「著授隆平主簿,凡十一年不代。著善攻 書,筆蹟甚媚,頗有家法。太宗以字書訛舛,欲令學士 刪定,少通習者。太平興國三年,轉運使侯陟以著名 聞,改衛寺丞、史館祇候,委以詳定篇韻。六年,召見,賜 緋,加著作佐郎、翰林侍書,與侍讀更直於御書院。太 宗聽政之暇,嘗以觀書文筆法為意,諸家字體,洞臻」 精妙。嘗令中使王仁睿持御札示著,著曰:「未盡善也。」 太宗臨學益勤,又以示著,著答如前。仁睿詰其故,著 曰:「帝王始攻書,或驟稱善,則不復留心矣。」久之,復以 示著,著曰:「功已至矣,非臣所能及。」其後真宗嘗對宰 相語其事,且嘉著之善於規益,於侍書待詔中亦無 其比。

《李至傳》:太宗嘗臨幸祕閣,出草書千字文賜李至勒 石上曰:「千字文乃梁武得破碑鍾繇書,命周興嗣次 韻而成,理無足取。若有資於教化,莫孝經若也。」乃書 以賜至。

《玉海》:太平興國五年三月戊子,會鞠於大明殿。上獲 多筭、御製擊球五七言詩各一首,詔近臣屬和。 彭百川《太平治跡統類》:雍熙三年十月朔,上出飛白 書賜宰相李昉等,因謂曰:「朕退朝未嘗虛度光陰,讀 書外留意真草書,近又學飛白。」昉等頓首謝。

《山堂考索》:「端拱二年,以御書《急就章》藏於祕閣,刻石 賜近臣。」

《玉海》:淳化二年,草書飛白賜近臣。上謂之曰:「夫欲學 書,當須澄神靜慮,具在筆端,方臻其要。飛白近少習 者,朕因得一古飛白障子,倣而書之,盡用筆之法,是 知筆札至難。」

五年五月戊寅,賜近臣飛白書各二軸。十一月丙辰, 賜近臣御飛白書各一軸,別賜參政寇準飛白草書 各十八軸。先是,宰相呂蒙正等皆已得賜,準出使在 外,至是始及焉。

《談苑》:前世錢文,未有草書者。淳化中,太宗始以宸翰 為之,既成,以賜近臣。王元之有詩云:「謫官無俸突無 煙,唯擁琴書盡日眠。還有一般勝趙壹,囊中猶貯御 書錢。」

《宋史胡仲堯傳》:「仲堯,洪州奉新人,累世聚居,至數百 口,搆學舍於華林山別墅,聚書萬卷,大設廚廩,以延 四方遊學之士。雍熙二年,詔旌其門閭。仲堯詣闕謝 恩,賜白金器二百兩。淳化五年,遣弟仲容來賀壽寧 節,召見仲容,特授試校書郎,賜袍笏犀帶,又以御書 賜之,公卿多賦詩稱美。」

《魏丕傳》:丕出為黃州刺史,還朝召對便坐,賜御書《急 就章》《朱邸集》。丕退作歌以獻,因自述願授臺省之職。 太宗面諭曰:「知卿本儒生,然清望,官奉給不若刺史 之優也。」

《謝絳傳》:「太宗肇修三館,更立祕閣於昇龍門左右,親 為飛白書額作贊,刻石閣下。」

《蘇易簡傳》:帝嘗以輕綃飛白,大書「玉堂之署」四字,命 易簡牓於廳額。易簡會韓伾、畢士安、李至等往觀,上 聞,遣中使賜宴甚盛,至等各賦詩紀其事。

《趙普傳》:普卒,上撰神道碑銘,親八分書以賜之。 《向敏中傳》:太宗飛白書敏中洎張詠二名付中書曰: 「此二人名臣也,朕將用之。」左右因稱其材,並命為樞 密直學士。

《洪文撫傳》:「文撫,南康建昌人。六世義居,室無異爨。就 所居雷湖北創書舍,招來學者。至道中,本軍以聞,遣 內侍裴愈齎御書百軸賜其家。文撫遣弟文舉詣闕, 貢土物為謝太宗飛白一軸,曰『義居人』,以賜之。」 《山堂考索》:「至道二年六月,出飛白書二十軸賜宰相 呂端等人五軸,又以四十軸藏祕閣,字皆方圓數尺。 上曰:『飛白依小草書體,與隸不同。朕好之既久,遂盡 其法』。」

《玉海》:太宗嘗出飛白書四字,占四幅,廣袤數尺。先以 一幅賜宰臣呂端,俄而樞密趙鎔相繼進。帝曰:「昔聞 劉洎登床,信有之矣。」

《國老談苑》:太宗一日寫書筆滯,思欲滌硯中宿墨,顧 左右咸不在,因自俯銅池滌之。既畢,左右方至。上徐 顧曰:「爾輩何處來?」

《蓬山志》:太宗每當暑月,御書團扇賜館閣學士。 《石林燕語》:太宗當天下無事,留意藝文,而琴棋亦皆 造極品。時從臣應制賦詩,皆用險韻,往往不能成篇。 而賜兩制棋勢,亦多,莫究所以,故不得已,則相率上 表,乞免和訴,不曉而已。王元之嘗有詩云:「分題宣險 韻,翻勢得仙棋。」又云:「恨無才應副,空有表虔祈。」蓋當 時事也《湘山野錄》:太宗喜奕棋,諫臣有乞編竄棋待詔賈元 於南州者,且言元每進新圖妙勢悅惑明主,而萬機 聽斷,大致壅遏,復恐坐馳睿襟,神氣鬱滯。上謂言者 曰:「朕非不知,聊避六宮之惑耳,卿等不須上言。」 《宋史潘慎修傳》:慎修直秘閣,善奕棋,太宗屢召對奕, 因作《棋說》以獻,太宗覽而稱善。

《國老談苑》:「真宗在東宮,太宗勖令學草書。」

《法帖釋文》:「真宗皇帝善草聖。」

《書史會要》:「真宗善書,甚得晉人風度。」

《宋史劉筠傳》:「筠愛廬江,築室城中,搆閣藏前後所賜 書。帝飛白書曰『真宗聖文秘奉之閣』。」

潘仲驂《大名府志》:「真宗幸大名,題詩宮壁數十篇,字 可大如斗,遒健有法。」

《雲煙過眼錄》:「真宗御書封泰山,禁音樂批。」

《玉海》:「咸平四年,上御龍圖閣,召輔臣觀太宗草行、飛 白篆籀,八分書。」

《會要》:「大中祥符七年四月己巳,群臣詣國子監觀太 宗御書及新刻《御製辨論》,遂宴本監。」

乾興元年三月丙子,賜輔臣御飛白書各一軸。初,上 未嘗為飛白書,一日見飛白筆,遂取試書,其體勢遒 勁,有如夙習,因以分賜焉。十二月甲辰,親書《唐賢詩》 分賜。

《續聞見近錄》:仁宗在春宮,乘間時畫馬為戲,內臣多 乞之。張文懿為太子諭德,亦從乞之。上曰:「師父豈可 與馬也?」乃大書「寅亮天地,弼予一人」八字以遺之。文 懿奏聞,內中交賀。

《玉海》:「天聖元年九月戊寅,召輔臣於崇政殿西廡,觀 馮元講《論語》,賜御飛白書。」

三年四月己未,賜輔臣御飛白書人十軸,仍刻石賜 近臣。

四年五月庚辰,以端午,賜輔臣御飛白書羅扇各二。 五年九月癸卯,召輔臣至崇政殿西廡觀孫奭等講 書,賜織成御飛《白字圖》。己酉,召輔臣觀御飛白書「慈 孝寺崇真殿」牓於承明殿。十一月,上親篆《慈孝寺碑 額》,以寶相佛閣為「慈尊閣」,御飛白書牓賜之。

天聖八年八月,詔觀瑞穀於元真殿,命從臣賦詩,賜 御飛白書字各一軸。

《宋史仁宗本紀》:「景祐二年,置邇英、延義二閣,寫《尚書· 無逸》篇於屏。」

《玉海》:寶元元年作舍人院閣,上親篆其牓曰「紫微閣」 以賜之。

《宋史張士遜傳》:「士遜以兵部尚書入相,康定初,累上 章請老,迺拜太傅,封鄧國公致仕,詔朔望朝見及大 朝會,綴中書門下班,與一子五品服。士遜辭朝,朔望 間遣中使勞問,御書飛白『千歲』字賜之,士遜因建千 歲堂。」

《張觀傳》:觀平生書必為楷字,無一行草如其為人。仁 宗飛白書「清」字賜觀,以賞其節。

《孫奭傳》:「仁宗時,奭為龍圖閣學士,三請致仕不得,求 近郡,優拜工部尚書,復知兗州。詔須宴而後行。又留 數月,侍宴太清樓,近臣皆預,帝作飛白大字以賜二 府,而小字賜諸學士,獨奭與晁迥兼賜大小字,詔群 臣即席賦詩。」

《李璋傳》:章懿皇太后弟用和子,累遷武勝軍節度使、 殿前都指揮使。仁宗書「忠孝李璋」字賜之。

《李昭亮傳》:昭亮以宣徽北院使判河陽,徙延州。以南 院使判澶州,徙并州成德軍,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判大名府。仁宗以塗金紋羅書曰:「李昭亮親賢勳舊」, 命其子惟賢持以賜。

《宗室傳》:宗望字子國。仁宗嘗御延和殿試宗子書,以 宗望為第一,賜塗金紋羅,御書「好學樂善」四字賜之。 即所居建御書閣,帝為題其榜。

宗立從張揆學春秋,太清樓侍宴預坐,悉賦祼玉詩。 宗立詩先成,仁宗稱善,屢賜飛白書,旌其文雅。 《王欽若傳》:欽若知江寧府,仁宗嘗為飛白書,適欽若 有奏至,因大書「王欽若」字。是時馮拯病,太后有再相 欽若意,即取字緘置湯藥合,遣中人齎以賜,且口宣 召之。至國門,而人未有知者。既朝,復拜司空門下侍 郎同「平章事。」

《蔡襄傳》:「襄字君謨,仁宗時進知制誥。每除授,非當職 輒封還之。帝遇之益厚,賜其母冠帔以示寵,又親書 『君謨』兩字,遣使持詔予之。」

《張洞傳》:「洞轉太常博士,判登聞鼓院。仁宗方嚮儒術, 洞在館閣久,數有建明,仁宗以為知經,會覆考進士, 崇政殿因賜飛白善經字寵之,洞獻詩謝,復賜詔獎 諭。」

《李珣傳》:「珣知相州,仁宗賜御製詩飛白字,寵其行。」 《王珪傳》:「珪為侍讀學士,仁宗宴寶文閣,作飛白書分 賜侍臣,命珪識歲月姓名,再宴群王,又使為序,以所 御筆墨、牋硯賜之。」

《老學庵筆記》:仁宗皇帝慶曆中,嘗賜遼使劉六符飛白書八字,曰:「南北兩朝,永通和好。」會六符知貢舉,乃 以「兩朝永通和好」為賦題,而以「南北兩朝,永通好和」 為韻雲出南朝皇帝御飛白書,其尊戴中國如此。 《聞見前錄》:京城南愍賢寺,溫成張妃墳院也。寺中有 帝御飛白書溫成帳影。

《聞見後錄》:李處度藏仁皇帝飛白四「民安樂」四字,旁 題「化成殿,醉書賜貴妃。」

《雲煙過眼錄》:「仁宗飛白便面六枚。」

《圖畫見聞志》:「宋仁宗皇帝,天資穎悟,聖藝神奇,遇興 援毫,超逾庶品。伏聞齊國獻穆大長公主喪明之始, 親畫龍樹菩薩,命待詔鏤板印施。舊有家藏御畫御 馬一匹,其毛赭白,玉銜勒,上有宸翰題云:『慶曆四年 七月十四日御畫,兼有押字印寶。兼曾見張文懿家 有小猿一軸,仍聞禁中有天王菩薩像』。」

嬾真子仁宗,道德如古帝王,然禪學亦自高遠。僕遊 阿育王山,見皇祐中所賜大覺禪師懷璉御書五十 三卷,而偈頌極多。內有一頌留懷璉住京師云:「虛空 本無礙,智解來作祟。山即如如體,不落偏中位。」 《玉海》:至和元年九月,王洙為學士,仁宗嘗以塗金龍 水牋為「飛白詞林」二字賜之。

二年,《飛白鳳》翔上清宮牓。

《歸田錄》:仁宗萬機之暇,無所翫好,惟親翰墨,而飛白 尤為神妙。凡飛白以點畫象物形,而點最難工。至和 中,有書待詔李唐卿,撰飛白三百點以進,自謂窮盡 物象。上亦頗佳之,乃特為「清淨」二字以賜之,其六點 尤為奇絕,又出三百點外。

《玉海》:嘉祐中,御書「五臺真容院寶章閣牓,御篆文宣 王廟門並殿碑。」

嘉祐六年三月乙酉,御崇政殿,召輔臣觀御書兗州 文宣王廟榜上,巾櫛而書,其恭如是。轉運使張師中 進《寶奎輝文歌》。

《宋史呂夷簡傳》:夷簡為世名相。始,王旦奇夷簡,謂王 曾曰:「君其善交之。」卒與曾並相。後曾家請御篆墓碑, 帝因慘然思夷簡,書《懷忠之碑》四字以賜之。

《歸田錄》:皇祐二年、嘉祐七年,季秋大享,皆以大慶殿 為明堂。明堂額御篆,以金填字,門牌亦御飛白,皆皇 祐中所書。神翰雄偉,勢若飛動。余詩云:「寶墨飛雲動, 金文耀日晶」者,謂二牌也。

《宋史禮志》:嘉祐七年十二月,特召兩府、近臣、三司副 使、臺諫官、皇子、宗室、駙馬都尉、管軍臣僚至龍圖、天 章閣觀三聖御書及寶文閣,為飛白分賜,下逮館閣 官製觀書詩賜韓琦以下和進。遂宴群玉殿,傳詔學 士王珪撰詩序,刊石於閣。數日,再會天章閣觀三朝 瑞物,復宴群玉殿。酒行,上曰:「天下久無事,今日之樂 與卿等共之,宜盡醉,勿復辭。」因召韓琦至御榻前,別 賜一大巵,出禁中名花,金盤貯香藥,令各持歸,莫不 霑醉,至暮而罷。

《後山談叢》:「嘉祐之末,宴二府、兩制、三館於群玉殿,御 書飛白以遍賜之。蔡襄、王珪同為學士,襄有書名,而 仁宗使珪題所賜,兩人各自得也。」

《澠水燕談錄》:「仁宗天縱多能,尤精書學,凡宮殿門觀, 多帝飛白題牓,勳賢神道,率賜篆螭首。王曾之碑曰 『旌賢』,寇準曰『旌忠』,李迪曰『遺直』,晏殊曰『舊學』,丁度曰 『崇儒』,王旦曰『全德元老』,文彥博父均曰『教忠積慶』,李 用和曰『親賢』,范仲淹曰『褒賢』,曹利用曰『旌功』,呂夷簡 曰『懷忠』,張士遜曰『舊德』,狄青曰『旌忠元勳』,其餘不可」 悉記。或雲初王子融守河中,模唐明皇《題裴耀卿碑》 額獻之仁宗,乃賜《文正碑》曰《旌賢大臣,碑》額賜篆,蓋 始於此。其後英廟神考亦屢有賜者。

《山堂考索》:仁宗字勢,皆有法度,「崇政、延英之宣示,飛 白揭琳宮之牓,篆額動感應之碑」,皆足以顯一時之 榮遇。

《畫史》:「張丞相孫德淑,收仁宗畫黑猿,上有小御寶,畫 奇甚。」

《法帖釋文》:「英宗皇帝最喜書,儒臣王廣淵以書得侍 從。」

《玉海》:治平元年,英宗召輔臣觀御篆孝嚴殿額於迎 陽門,又御篆賈昌朝碑文,御書「四民安康」字,賜司馬 光。

《宋史外戚傳》:高士林字才卿,宣仁聖烈皇后之弟也。 累官內殿崇班殿直。英宗書「『謹守法律』四字誨之曰: 『能此則為良吏矣』。」

《高繼勳傳》:繼勳子遵甫,官至北作坊副使。嘉祐八年, 遵甫女正位皇后。神宗即位,冊皇太后。累贈繼勳太 師、尚書令兼中書令,追封康王,諡穆武。熙寧九年,帝 詔宰相王珪為神道碑,御篆碑首曰:「克勤敏功鍾慶 之碑。」

《鄭清之傳》:熙寧三年,清之封申國公。四年,遣中使賜 御書「輔德明謨之閣。」

《雲煙過眼錄》:「游氏家藏徐熙山水人物,一騎從數人, 上有神宗飛白『徐熙』二字《法帖釋文》:「神宗皇帝喜徐浩書,熙寧、元豐間,天下化 之。」

《宋史哲宗本紀》:哲宗,神宗第六子。元豐五年,封延平 郡王。八年,皇太后垂簾,諭宰相王珪等曰:「皇子性莊 重,從學穎悟,手寫佛書,為帝祈福。」因出以示珪等,所 書字極端謹,珪等遂稱賀,奉制立為皇太子。戊戌,即 皇帝位。

《禮志》:「元祐二年九月,經筵講《論語》徹章,賜宰臣、執政 經筵官宴於東宮,帝親書唐人詩賜之。」

《東坡集》:邇英講《論語》終篇,賜執政講讀史官燕於東 宮。又遣中使就賜御書詩各一首。臣軾得《紫薇花》絕 句。

《玉海》:「元祐五年,召講讀官講書,讀《寶訓》,賜御書詩一 首,上親書姓名於後。」

《雲煙過眼錄》:哲宗御書便面,「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 衣」,中有御押李西臺古篆並行書《風后廟碑》,甚佳,駙 馬都尉王晉卿家物也。

《老學庵筆記》:禁中有哲宗皇帝宸翰四大字,曰:「罰弗 及嗣。」更無他語。此紹聖、元符間有欲害元祐黨人子 孫者,故帝書此言。

蔡絛《鐵圍山叢譚》:「國朝諸王弟多嗜富貴,獨祐陵在 藩時,嗜玩早不凡,所事者多筆研、丹青、圖史、射御而 已。當紹聖、元符間,年始十六七,於是盛名聖譽,布在 人間,識者已疑其當辟矣。初與王晉卿詵、宗室大年 令穰往來。二人者皆喜作文辭,妙圖畫,而大年又善 黃庭堅,故祐陵作庭堅書體,後自成一法也。」時亦就 端邸內知客吳元瑜弄丹青。元瑜者,畫學崔白,書學 薛稷,而青出於藍者也。後人不知,往往謂「祐陵畫本 崔白,書學薛稷」,凡斯失其源派。

《宋史徽宗本紀》:「崇寧元年,籍元祐及元符末宰相文 彥博等,侍從蘇軾等,餘官秦觀等,內臣張士良等,武 臣王獻可等,凡百有二十人,御書刻石端禮門。」 《燕瑛傳》:瑛以徽猷閣待制提舉醴泉觀,拜戶部侍郎。 徽宗賜書「仁人義士之家」以表之。蓋取王安石贈其 曾大父肅詩語也。

《宗室傳》:子淔請鑄小鐵錢,因範格以進,徽宗大悅,御 書「宣和通寶」四字為錢文。

《老學庵筆記》:徽宗嘗乘輕舟泛曲江,有宮嬪持寶扇 乞書者,上攬筆亟作草書一聯云:「渚蓮參法駕,沙鳥 犯鉤陳。」俄復取筆塗去「犯鉤陳」三字,曰:「此非佳語。」此 聯實李商隱東宮詩,亦不祥也。李耕道云:

《玉海》:「政和七年,國子監辟雍御書大成殿榜。」「宣和四 年,幸祕書省,宣示御書千文十體書《洛神賦》、行草近 詩。」

《洞天清錄》:徽宗御府所儲書,其前必有御筆金書小 楷標題。

《鐵圍山叢談》:「裕陵作黃庭堅書體,後自成一法。」 《書史會要》:「徽宗行草正書,筆勢勁逸,初學薛稷,變其 法度,自號瘦金書。」

《揮麈餘話》:政和建艮嶽,異花奇石,來自東南,不可名 狀。忽靈壁縣貢一巨石,高二十餘丈,周圍稱是,舟載 至京師,毀水門樓以入,千夫舁之不動。或啟於上云: 「此神物也,宜表異之。」祐陵親灑宸翰云:「慶雲萬態奇 峰。」仍以金帶一條掛其上,石遂可移。省夫之半,頃刻 至苑中。

鄧椿畫,繼徽宗皇帝,天縱將聖,藝極於神。即位未幾, 因公宰奉清閒之宴,顧謂之曰:「朕萬幾餘暇,別無他 好,惟好畫耳。」故祕府之藏,充牣填溢,百倍先朝。又取 古今名人所畫,上自曹弗興,下至黃居寀,集為一百 帙,列十四門,總一千五百件,名之曰《宣和睿覽集》。蓋 前世圖籍未有如是之盛者也。於是聖鑒周悉,筆墨 天成,妙體眾形,兼備六法,獨於翎毛,尤為注意。多以 生漆點睛,隱然豆許,高出紙素,幾欲活動,眾史莫能 也。政和初,嘗寫仙禽之形,凡二十題,曰《筠莊縱鶴圖》。 或戲上林,或飲太液,翔鳳躍龍之形,警露舞風之態, 引吭唳天以極其思,刷羽清泉以致其潔。並立而不 爭,獨行而不倚,閒暇之格,清迥之姿,「寓於縑素之上, 各極其妙,而莫有同者焉。已而又製《奇峰散綺圖》,意 匠天成,工奪造化,妙外之趣,咫尺千里。其晴巒疊秀, 則閬風群玉也;明霞紓綵,則天漢銀潢也;飛觀倚空, 則仙人樓居也。至於祥光瑞氣,浮動於縹緲空明之 間,使覽之者欲跨汗漫,登蓬瀛,飄飄焉,嶢嶢焉,若投 六合而隘九州也。」五年三月。上已賜宰臣以下燕於 瓊林。侍從皆預。酒半。上遣中使持大杯勸飲。且以龍 翔池鸂請幫助識別此字。圖並題序,宣示群臣。凡預宴者,皆起立環 觀,無不仰聖文,睹奎畫,贊歎乎天下之至神至精也。 其後以太平日久,諸福之物可致之祥,湊無虛日,史 不絕書。動物則赤烏、白鵲、天鹿、文禽之屬,擾于禁籞。 植物則檜、芝、珠蓮、金柑、駢竹、瓜花、來禽之類,連理並 蔕,不可勝紀。乃取其尤異者凡十五種,寫之丹青,亦 目曰《宣和睿覽冊》。復有素馨、末利、天竺、娑羅,種種異產,究其方域,窮其性類,賦之於詠歌,載之於圖繪,續 為第二冊。已而玉芝競秀於宮闥,甘露宵零於紫篁, 陽烏丹兔,鸚鵡雪鷹,越裳之雉,玉質皎潔,鸑鷟之雛, 金色煥爛,六目七星,巢蓮之龜,盤螭翥鳳,萬歲之石, 並幹雙葉連理之蕉,亦十五物,作冊第三。又凡所得 純白禽獸,一一寫形,「作冊第四」,增加不已,至累千冊。 各命輔臣題跋其後,實亦冠絕古今之美也。

《畫史會要》:「徽宗尤善墨花石,作墨竹緊細不分濃淡 一色,焦墨叢密處,微露白道,自成一家。畫後押字用 天水及宣和、政和小璽,或用瓢印、蟲魚篆文。」

《清河書畫舫》:「王敬美氏嘗以百千購藏宋徽宗《雪江 歸棹圖》卷,絹本,細著色,御題璽押全。其布景用筆,大 有晉唐風韻,當為宸翰中第一。」

《宋史黃友傳》:欽宗即位,召友直徽猷閣、制置司參謀 官,同种師中解太原圍。友遣兵三千奪榆次,得糧萬 餘斛。明日,大軍進榆次十里而止。友亟白師中:「地非 利,將三面受敵。」論不合,仰天歎曰:「事去矣。」迨曉,兵果 四合,矢石如雨,敵益以鐵騎,士卒奔潰。敵執友謂曰: 「降則赦汝。」友厲聲曰:「男兒死耳!」遂遇害。帝書「忠節傳 家」四字旌其閭。

《李綱傳》:「靖康元年,上手書《裴度傳》,賜李綱。」

《玉海》:「乾道七年,吳敏、孫楠進一百軸,劉愈進二軸。八 年,毛奎、孫勸進十軸,毛勤進一百軸。九年,陳過庭、孫 述進十四軸,張伯成進詔旨一軸,程邵進御筆八十 八軸,及東宮詩賦各一軸,並欽宗御書。」

《宋史趙鼎傳》:「鼎守左僕射,知樞密院事。建炎初,上諭 之曰:『神宗、哲宗兩朝史事多失實,非所以傳信後世, 宜加刊定』。鼎以宰相監修二史,是非各得其正。上親 書『忠正德文』四字賜鼎,又以御書尚書一帙賜之曰: 『書所載君臣相戒飭之言,所以賜卿,欲共由斯道』。」 《雲煙過眼錄》:高宗御書「損齋」二字並御製《損齋記》。左 僕射沈該已下聯名親書表在後。

高宗御題李伯時畫《歸去來辭》,薛紹彭逐段書調詞, 又跋其後。伯時《天馬圖》,生意飛動,有王晉卿、蘇子瞻 和詩在後。

《太平清話》:項希憲家馬和之《邠風》一卷,七月至「狼跋」 凡七段,皆高宗補書經文。高宗每云:「寫字當寫經」,不 惟學字,又得經書不忘。或每書《毛詩》,虛其後,命和之 圖焉。

《揮麈後錄》:吳傅朋說知信州,朝辭上殿,高宗云:「朕有 一事,每以自慊,卿書九里松牌甚佳,向來朕自書易 之,終不逮卿所書當令仍舊。」說皇恐稱謝。是日降旨 令根尋舊牌,尚在天竺寺庫堂中,即復令張掛,取宸 奎榜入禁中。說所書至今揭於松門,仰見聖德謙仁 之不伐也。

《四朝聞見錄》:「高宗御書《六經》」,嘗以賜國子監及石本 予諸州庠。上親書翰墨,稍倦,即命吳後憲聖續焉。至 今皆莫能辨。

《嬾真子》。「紹興三年夏六月,明州阿育王山住持淨曇, 以宸奎閣所藏仁宗御書詣行在所獻。書凡五十三 軸,字體有三:一曰真書,二曰飛白,三曰梵書。且上二 書世多見之,而梵書亦自奇古,可駭愕也。」又有團扇 三柄,皆有御書,一長柄者三尺許,恐是打扇,用白藤 縛柄。而三扇皆以青牋紙為上下承萼,制度極草草, 今中產之,民所恥也。大哉仁宗之盛德也。

《玉海》:興紹五年四月庚戌,上諭輔臣曰:「昨日范沖論 仁宗建邇英閣,命蔡襄等書《無逸孝經圖》,列於左右。 元祐初,沖父祖禹為侍講,乞檢尋二圖,如仁宗故事, 哲宗從之。沖勸朕手寫《無逸》為二圖,設於講殿之壁, 今已寫就。」趙鼎曰:「沖以世官侍經筵,乞修祖宗故事, 宜也。陛下親御翰墨,不崇朝而圖成,仰見從善汲汲」 之意。

《高宗詔書親札》:「雲章奎畫,超古冠今。」

《中興紀事本末》:高宗以御書真草《孝經》賜秦檜。紹興 九年,檜請刻之金石,以傳於後。上曰:「世人以十八章 童蒙書,不知聖人精微之學皆出乎此。朕因學草聖, 遂以賜卿,豈足傳後?」檜再三請,乃從之。

《渭南集》:「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訪求法書名畫,不 遺餘力。清閒之燕,展玩摹搨,不少怠。」

《玉海》:高宗皇帝龍飛之初,頗喜黃庭堅體格,後又采 米芾,已而皆置不用,顓意羲、獻父子,手追心摹,曾不 數年,直與之齊驅並轡。紹興十年,御書太后玉冊上 曰:「學書必以鍾、王為法,然後出入變化,自成一家。」 《宋史秦檜傳》:紹興十五年,檜除翰林學士。十月,帝親 書「一德格天」扁其閣。

曾惇《石刻鋪敘》「高宗即位十九年,干戈之日居多,乃 能親書翰墨,作小楷以書《周易》《尚書》《毛詩》《春秋左傳》 全帙,又節《禮記》《中庸》《儒行》《大學經解》《學記》五篇,章草 《語》《孟》悉送成均。」

《玉堂雜記》:太上嘗書「玉堂」二字,賜學士周茂振鱗之, 刻石廳上《乾淳起居注》:淳熙五年,太上賜少保御書四軸,隨駕 宮人、內官並賜金絲御書扇。

《齊東野語集》:芳園堂榭有名者曰「蟠翠。」古松《雪香》:古梅《翠 巖》:奇石《倚繡》:雜花《挹露》:海棠《玉蕊》。瓊花荼蘼清勝。假山皆高宗御扁。 《老學庵筆記》:高廟嘗臨蘭亭,賜壽皇於建邸雲「可依 此臨五百本。」

《圖畫寶鑑》:「高宗書畫皆妙,作人物、山水、竹石,自有天 成之趣。上用乾封印,晚居北內,多用太上皇帝之寶、 德壽殿寶、御府圖書。」

《宋史鎮王竑傳》:「沂王未有後,選宗室子昀繼之,教授 鄭清之日,教昀為文,購高宗書俾習焉。」

《虞允文傳》:「隆興三年,虞允文使蜀,太上賜御書《聖主 得賢臣頌》,上又為之製跋。」

《范成大傳》:「隆興中,上書崔寔政論,賜輔臣。」

《蕭燧傳》:「燧知樞密院,孝宗每稱其全護善類,誠實不 欺,手書二十八將傳以賜。」

《楊存中傳》:存中以太師致仕,嘗營居鳳山,十年而就, 極山川之勝。後獻於朝廷,更築室焉。又葺園亭於湖 山之間。高宗為書「『水月』二字。所居建閣,以藏御書,孝 宗題曰『風雲慶會之閣』。」

《玉海》:「乾道八年,賜進士黃定等御書《益稷謨》。」

淳熙中,御書《旅獒篇》,賜進士姚穎等書唐元稹牡丹 詩扇,賜吳琚書劉禹錫詩,賜張子仁書楊傑《二軒記》, 賜子仁書白居易《七德舞》,賜翰林學士周必大御書 《梅詩》,賜步帥岳建壽御書扇,賜殿帥郭棣書《杜牧戰 論》,賜皇太子御書詩,賜濮王士輵、永陽王居廣書《琅 邪山詩》,賜吳琚書蘇軾四詩、「石湖」二字,賜范成大 《乾淳起居注》:「淳熙三年,太上賜官家御書《急就章》並 《金剛經》,官家卻進御書真草《千字文》,太上甚喜,云:『大 哥近日筆力甚進』。」上起謝,同皇太子蟠松下看御書 詩。

《玉海》:「淳熙十二年,洪邁直禁林,賜宸翰唐白居易詩 一首、宋鮑照《舞鶴賦》一軸。」

《南宋宮殿記》:「聚景園清波門外堂扁,皆孝宗御書。 洪邁野處猥槁,孝宗筆法之妙,明堂嚴宗祀之恭,經 閣崇奎章之奉,賜書懋進士之訓,詩篇侈臣工之榮, 鉤珥昭回,超冠八法。」

《書史會要》:「孝宗書有家庭法度。」

《貴耳集》:「孝宗萬機餘暇,留心碁局,詔國手趙鄂供奉。 由是遭際,官至武功大夫。」

《性理會通》:劉恭甫奏:便殿常見一馬在殿廷間不動, 疑之。一日問王公明,公明曰:「此刻木為之者。」上孝宗萬 機之暇即御之,以習據鞍騎射。

《宋史史浩傳》:「浩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 稽郡王。寧宗登極,賜諡文惠,御書『純誠厚德元老之 碑賜焉』。」

《寧宗本紀》:趙汝愚請立皇子嘉王為太子,奉御批八 字以奏。太皇太后曰:「既有御筆,卿當奉行。」

何晏《九江志》:皇甫履隱廬山,光宗在東宮,特書「神泉」 二字。

《玉海》:「慶元二年五月,詔詳定官許及之編次太上領 尹日御筆為七十一冊,總目一冊,御筆六十五軸,兵 籍一冊。十一月,上詣壽康宮恭進聖安壽仁太上皇 帝領尹御筆案牘共七十一卷。」

《宋史黃裳傳》:「裳為嘉王府翊善,每歲誕節,則陳詩以 寓諷。其後又以王所講三經為詩三章以進。王喜,為 置酒,手書其詩以賜之。」

《吳淵傳》:「淵拜資政殿大學士,封金陵侯,賜『錦繡堂、忠 勤樓』大字。」

《渭南集》:開禧皇帝親御翰墨,書「崇道菴」三字,賜妙行 先生包道成。

文徵明《甫田集》:「史守之退處月湖,與慈湖諸公講肄 為樂,寧宗書碧沚字賜之。」

《湖山勝概》靈隱觀,《寧宗御書沖隱庵》

《書史會要》:「寧宗書學高宗。」

《癸辛雜識》:理宗被選時,史衛王當國,私引入書院中, 試令寫字,即大書「朕聞上古」,衛王慄而起曰:「此天命 也。」於是立儲之意遂定。

《宋史趙與懽傳》:與懽授安德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 司、萬壽觀使,日食,應詔言事益切,月賜內帑,與懽辭 不取。理宗書「安貧樂道」、「植節秉忠」字賜之。

《楊畋傳》:「畋歷右諫議大夫,卒,家無餘貲,特賜黃金二 百兩。其後端平贈講讀官,御飛白書扇,遣使特賜置 其柩。」

《齊東野語》:「西湖一曲奇勛」,理宗御書。

《崇仁縣志》:「御書閣,李梅亭造小港下居第後,宋理宗 嘗賜宸翰曰:『雪壓喬林晚欲堆,南枝何處得春來?初 無急急爭春意,自是千花不敢開』。」又書藏修經訓「『竹 閣梅亭』八字表四軸,皆有御璽,餘誥制亦多,剏高層、 三層貯之。其揭帖云:『敕書盈閣光增日,制草藏家氣 吐霓』。又云:『吾家欲問寶,天子數封書』。又云:『雲漢為章天咫尺,江山如畫閣三重』。」

《玉海》:端平二年,御書「張九齡進金鏡」事,賜真德秀。 淳祐元年,讀《仁皇訓典》終篇,親御奎章,以《禮記》《大學》 張載《西銘》、呂大臨《克己銘》、程顥、顏樂亭分賜輔臣。 《齊東野語》:秋壑、遂初客堂,度宗御書。

《書史會要》:「度宗書法體製,不失家教。」

《金史太祖本紀》:太祖十歲,好弓矢,甫成童,即善射。一 日,遼使坐府中,顧見太祖手持弓矢,使射群鳥,連三 發皆中。遼使矍然曰:「奇男子也。」太祖嘗宴紇石烈部 活離罕家,散步門外,南望高阜,使眾射之,皆不能至。 太祖一發過之,度所至踰三百二十步。宗室謾都訶 最善射遠,其不及者猶百步也。天德二年,立射碑以 識焉。

《完顏希尹傳》:熙宗製女直字,與完顏希尹所製字俱 行。希尹所撰,謂之「女直大字」,熙宗所撰,謂之「女直小 字。」

《世宗本紀》:「世宗體貌奇偉,善騎射,國人推為第一。每 出獵,耆老皆隨而觀之。」

《遺山集》:世宗御書「田不伐《望月婆羅門引》」,元好問有 詩云:「承平舊物《霓裳譜》,寶氣輝輝映千古。」

《金史章宗本紀》:章宗明昌元年,敕外路求世宗御書 《癸辛雜識》。金章宗之母,乃徽宗某公主之女也。故章 宗凡嗜好書劄,悉效宣和,字畫,尤為逼真。金國之典 章文物,惟明昌為盛。

《春明夢餘錄》:慶壽寺舊有石,刻金章宗「飛渡橋」、「飛虹 橋」六大字。

《書史會要》:「章宗喜作字,專師宋徽宗瘦金書。」

《繪事備考》:海陵煬王以才藝自矜,好寫方竹,亦有奇 致。嘗遣使入宋,藏畫工於眾中,潛寫西湖圖。歸國,而 繪己象於吳山最高處,因有「立馬吳山第一峰」之句。 《元史李孟傳》:孟賜爵秦國公,帝親授以印章,命學士 院降制。又圖其像,敕詞臣為之贊,及御書「秋谷」二字, 識以璽而賜之。

鄧文原《巴西集》:鄧文原《題延祐宸翰詩序》云:「仁宗親 灑宸翰,昭示龍光,忝備臣僚,咸增鼓舞。」

《書史會要》:「英宗怡情觚翰,嘗見宋宣和手敕,卷首御 題四字,又別楮『日光照我民,月色清我心』十字,一琴 上『至治之音』四字,皆雄健縱逸,而剛毅英武之氣發 於筆端。」

《黃文獻公集》:至治二年,命國工繪中書右丞相拜住 像,敕翰林侍講學士袁桷為之贊。御書唐皮日休詩 「我愛房與杜,魁然真宰輔。黃閣三十年,清風億萬古」 之詩以賜之。

《湖廣通志》:「泰定間,陳楚舟使南番,番王遺以金珠,舟 卻之。使還,上廉其卻賂狀,御書『雪蓬』二字賜之,以為 舟號,敕建御書閣以旌之。」

《書史會要》:「文宗作字,有晉人法度。」

《輟畊錄》:「文宗居金陵潛邸時,命臣房大年畫京都萬 歲山,大年辭以未嘗至其地。上索紙為運筆,布畫位 置,令按槁圖上。大年得槁,敬藏之。意匠經營,格法遒 整。雖積學專工,所莫能及。」

《道園學古錄》:奎章閣有靈壁石,奇絕名世,御書其上 曰:「奎章元玉。」

趙汸《東山集》:「天歷二年,文宗建奎章閣,命虞集撰記, 御書刻石,識以『天歷之寶』。」或加用「奎章閣寶,應賜者, 必閣學士持詣榻前,四復奏,然後予之。」

袁中道《遊居錄》:「元文宗臨唐太宗永懷」二字以賜巙 巙子山 《余闕》《青陽集》上。順帝潛邸廣西時,書「方谷」二字賜臣毛 遇順,謹贊曰:皇德淵靚,泊如太虛。海上浴日,惟書為 娛。

李存《俟菴集》:元統元年,皇帝御明仁殿,特書「閒閒看 雲」四大字,賜元教大宗師特晉上卿吳全節。於是摸 刻,飾以金碧,齎歸而揭之。布衣臣李存言曰:聖心之 安,神氣之和,蓋溢於筆墨之外,不但度越前代,有非 專門白首所能企及。謹稽首而為之贊曰:皇帝踐祚, 尚於文德。偉哉天遊,先此翰墨。惟大宗師,實方外臣。 應時順事,豈必隱淪。故山之西,有宇明靜。異其扁揭, 昭乃修省,燕閒特書,龍相鳳並。煥乎天章,誰其能名? 微臣何有,四海頌聲。

《書史會要》:「庚申,帝改奎章閣為宣文,留心翰墨,所書 大字嚴正結密。」

《名山藏臣林記》:「熊鼎字伯穎,吳元年為起居注。上精 求禮樂之事,嘗召翰林學士朱升等陳樂器於庭,上 擊磬,命升辨五音,升對忤旨,上大怒,欲寘之法,鼎從 容論解。上曰:『升每謂審音,顧不辨宮徵耶』?鼎對曰:『石 音難辨,自古而然。唐虞惟後夔能和磬聲。《書》曰:『於予 擊石拊石,百獸率舞』。上曰:『任此豎儒治樂,樂何繇和』』?」 鼎具言:「樂之和,繇人所致。人君能致中和則萬民和, 萬民和而音樂和矣。」上怒乃解。升既出,謝曰:「非熊君, 吾屬幾殆。」上嘗字鼎,不名,一日,以弓矢授鼎,射鼎,一發中鵠。上喜,勺湩飲以賜。明日又射,召至榻前,俯身 御弓矢,為《射容》以教鼎。鼎跪受弓,左執之,右手撫一 矢鞬,二矢向鵠,三發連三中。上嘉勞久之。

《宋學士集》:「義烏黃昶,引見於西苑,上愛昶有俊才,揮 毫賦一詩贈之,字大如斝。」

《雙槐歲抄》:休寧朱學士允升預參帷幄,嘗請留宸翰 以光後圃書樓。上親書「梅花初月樓」以賜之。

朱國禎《湧幢小品》:「太祖賜臣下御劄甚多,如中山王、 宋學士者勿論。方駐蹕徽州,御書一劄賜汪同子孫, 寶藏於家。」

《書史會要》:「太祖神明天縱,默契書法,御書『第一山』三 大字於鳳陽龍興寺,端嚴遒勁,妙入神品。」

《劉》。請幫助識別此字。《五石瓠》,萬曆中閣臣申時行於故牘中得「高皇 帝御筆」七十六道,裝演以進。

《金臺紀聞》:周元素,太倉人,善畫。太祖一日命畫天下 江山圖於便殿壁,元素頓首曰:「臣粗能繪事,天下江 山,非臣所諳。陛下東征西伐,熟知險易。請陛下規模 大勢,臣從中潤色之。」太祖即援毫左右,揮灑畢,顧元 素成之。元素從殿下頓首賀曰:「陛下江山已定,臣無 所措手矣。」太祖笑而頷之。

李贄《續藏書》:董倫典教滇南,建文在東宮,憐其老且 遠去,賜白金若干鎰。及即位,召拜禮部侍郎,兼翰林 學士,御書「怡老堂」扁及髹幾、玉鳩杖各一以賜之。倫 上表謝,略云:「桓榮設几杖於太常,不聞宸翰之賜;晏 殊題舊學於神道,未見几杖之頒。」

《列朝詩集》:成祖賜太子少師姚廣孝七十壽詩二首, 御書用紫粉金龍箋,題云:八月十三日,有「為善最樂」 圖書,少師攜至常熟,入餘慶書院,謁文靖公祠。其守 僧淨心少同衣缽,謂之曰:「御書有餘慶,留此永鎮山 門。」今在院中。

《名山藏典謨記》:「永樂四年正月,上謂侍臣曰:『朕閒中 肄書,愛毫穎精妙,稱順人意,因歎匠藝如此,本之素 治。前代大儒君子,皆是積勤造極。今人學力未至,便 謂道難,豈求道易匠藝也』。」

仁宗與宮僚鄒濟王汝玉徐善述等講說《詩》《書》詞賦 之業辭翰並精。

《書史會要》:「仁宗萬幾之暇,留意翰墨,嘗臨《蘭亭帖》,賜 沈度。意法神韻,唐之太宗不能過也。」

名山藏《典謨記》:宣宗讀書,一目數行,盡袠,皆舉經史 百家,莫不涉意,翰墨圖畫,隨意所在,盡極精妙。 宣宗御製集宣宗《賜程南雲草書歌》云:「朕幾務之暇, 遊心載籍,及遍觀古人翰墨,有契於懷,嘗賦《草書歌》 以寓意焉。」以爾日侍之勞,書以賜之。草書所自何所 授,初變楷法為章奏,當時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張 伯英「三人真跡已罕見,後來繼之有羲獻。筆端變化 妙入神,逸態雄姿看勁健。風驚電掣浮雲飛,蛟龍奮 躍猛虎馳。漢晉草法千載師,張顛藏真亦絕奇。一代 精藝才數輩,遺墨千人萬人愛。固知頓挫出腕力,亦 用飛動生神采。古來篆籕今已譌,何況隸草譌愈多。 吾書豈必論工緻,誠懸有言當默識。」

《藝苑巵言》:「宣宗書出沈華亭兄弟,而能於圓熟之外, 以遒勁發之。」

《書史會要》:「宣宗時,三楊、蹇、夏諸賢輔政,泰交之際,常 有御製詩歌,必親灑宸翰賜之。行雲流水,飛動筆端, 真天藻也。其上紫泥,為廣運之寶。」

袁中道《遊居錄》:宣廟畫蟾吸樹上蟬,御書賜楊溥 《列朝詩集》。宣宗萬幾之暇,游戲翰墨,點染寫生,遂與 宣和爭勝。

宣宗御製《山水圖歌序》曰:「長春真人劉淵然志存閒 佚,辭歸南京,朕重其去也,因取孔子仁智壽樂之旨, 援筆作《山水圖》賜之。」

列卿紀貝泰為祭酒,宣廟召見便殿,賜御製《招隱歌》 及翎毛二十四幅。

《震澤集》:「夏原吉誕辰,上親繪《壽星圖》」,又親繪「《秋香》、梅 竹二圖」、《文禽、非熊》《春霽》《魚游》、春水圖賜焉。

《圖繪寶鑑續纂》:宣廟御筆,有山水,有人物,有花果翎 毛,有草蟲,上有年月,及賜臣寶用不一,有「廣運之寶」、 「武英殿寶」、「雍熙世人」等圖書。

《珊瑚網》:宣宗《九鷥蘆雁》二圖,章皇帝聖能天縱,一出 自然,若化工之於萬物,因物賦形,不待矯揉而各遂 生成也。敬觀二圖,柳絲鳥毣,細過於髮,一種生動之 致,又居然寫意家神逸品。

《湧幢小品墨兔圖》,宣宗皇帝御筆也。圖以淡墨微圍 其旁,似碧空滿月,上有丹桂,花子垂垂,下有瑞草作 紫白色,兔居中間,意態安閒,真是神物。萬曆九年,上 御文華殿,宣召入直史臣王家屏、沈懋、張元忭、劉元 震、鄧以讚入見,取圖示之,令賦詩,復命曰:「輔臣以下 皆可賦。」親書於軸,並得自用圖記。越三日,詩成,自大 學士張居正而下三十有五人進御,上覽之甚喜。 《彭公筆記》:「景泰庚辰年四月六日辰刻,上御南薰殿, 召王翱、李賢、馬昂、彭時、呂原五人入侍,命內侍鼓琴鼓者凡三人,皆年十五六者。上曰:『琴音和平,足以養 性情。曩在南宮,自撫一二曲,今不暇及矣』。」所傳曲調, 傳於太監李永昌,永昌歷事先帝,最精於琴,是三人 者皆不及也。賢等對曰:「由此不輟,亦可精妙。」因皆叩 頭曰:「願皇上歌《南風》之詩,以解民慍,幸甚。」上起人賜 金鑲鶴頂博帶一條,皆親授,五人者皆叩頭而出。 《名山藏典謨記》,憲宗時御翰墨,作為詩賦,以賜大臣。 諸司章奏,手自披閱,字畫差錯,亦蒙清問。臣下益兢 業職事,莫敢或欺。

《書史會要》:「憲宗嘗手題張三丰畫像,聖藻仙容,兩絕 塵表。」

《圖繪寶鑑續纂》:憲廟、孝廟御筆,皆神像上識以年月 及寶。

《書史會要》:「孝宗酷愛沈度筆蹟,日臨百字以自課,又 令左右內侍書之。」

《畫史會要》:「孝宗萬幾之暇,游筆自娛,點刷精研,妙得 形似。」

《震澤集》:王鏊《孝廟御書贊》云:「奮毫落紙,思入混茫。氣 吞顏柳,勢壓鍾王。淵停嶽峙,玉質金相。」

《永陵編年史》:「嘉靖五年八月,上御書十二字,曰『法祖 安民、奉天行道、福善禍淫』。」頒示輔臣。

《國朝列卿紀》:「嘉靖五年,刑部尚書趙鑑致仕陛辭,上 特製詩一首,書於龍箋賜之,以寵其行。」

《名山藏典謨記》:「嘉靖十二年五月,上演馬南城,還御 環碧殿,召孚敬時獻夫鑾同觀之。馬為『玉麟飛』」、「白玉 馴」、「碧玉驕」、「照夜璧」、「銀河練」、「瑤池駿」、「飛雲白凡七。因使 中官領四臣,看花嘉樂館,上乘玉麟飛,轉御重華殿, 召論時政,賜酒饌服色,賦《君臣同遊》詩。」

《世廟識餘錄》:「御書視日儀,刻石禮部寅清堂前。」 《餐微子集》:「昌平九龍池上有粹澤亭」,「『亭池』兩榜,世宗 皇帝御書也。」

《昌平山水記》:昌平東山口有小山曰平臺山,成祖常 駐蹕焉。嘉靖十七年,上幸平臺山,御題「聖蹟」二字。 《列朝詩集》:神宗諱翊鈞,穆宗子。留心翰墨,每攜《大令 鴨頭九帖》,虞世南臨《樂毅論》、米芾文賦以自隨。《勸學 詩》一章,御書,賜太監孫隆,刻石吳中。

于慎行。《穀城山房筆麈上》:神宗初即位,好為大書,內使 環立求書者嘗數十紙,而外廷臣僚得受賜者,惟內 閣講臣而已。所賜江陵如「弼予一人,永保天命」,「爾惟 麴糵,汝作鹽梅」及「捧日精忠堂閣」之扁,字畫遒勁,鸞 迴鳳舞,時聖齡十餘歲矣。甲戌四月,賜輔臣張公居 正「宅揆保衡」四字,呂公調陽「同心夾輔」四字,六卿正 己、率屬各一,講臣六人,責難陳善各一。六人者,丁公 士美、何公洛文、陳公經邦、許公國、申公時行、王公家 屏也。丙子,張公位及慎行補入講幄,上顧相君曰:「新 講官二人,尚未賜與大字,內使已濡墨竢上。」遂大書 二幅賜位及慎行,字畫比賜諸公者稍大,莊勁勝前。 時御齡已十五矣。

《神廟聖學紀要》:萬曆二年三月辛丑,頒給御書於會 極門。「責難」、「陳善」五幅,賜日講官丁士美等;《敬畏》二幅, 賜正字官徐繼申等。

《燕都遊覽志》:「武清侯別業西北水中起高樓五楹,樓 上復起一臺,俯瞰玉泉諸山,御書『青天白日』四字於 中,東西光華,乾坤相對,字各長二尺餘。」

五石瓠神宗皇帝序《草韻辨體》一書,頗備古今翰墨 之變。又御書金摺扇賜諸宮人,則行體也。

《嘉善志》:「毛尚忠為工部主事,光宗在東宮,識其才,手 書『承恩堂額賜之』。」

《崇禎遺錄》:崇禎元年書「敬天法祖」扁額,懸大殿兩楹, 書「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十六字。 五石瓠崇禎皇帝草書,秀潤娟好。自題「視民如傷,望 道未見」八字於便殿。

宸翰部雜錄

編輯

揚子聖人,肆筆而成書。

《唐會要》:劉洎上書曰:「紆寶思於天文,則長河韜映;摛 玉筆於僊札,則流霞成采。固已錙銖萬代,冠冕百王。 《崔融集》於鑠大禹,顯允天德,龍畫傍分,螺書匾刻。」 竇臮《述書賦》:「我巨唐之膺休,一六合而闡幽。武功定, 文德修,高祖運龍爪,陳睿謀,自我雄其神貌,冠梁代 之徽猷。太宗則備集王書,聖鑒旁啟,雖躡閭井,未登 階」陛。質詎勝,文貌能全;體無風骨,總法《禮》武后君臨, 藻翰時欽。順天經而永保先業,從人慾而不顧兼金。 睿宗垂文,規模尚古,飛五雲而在天,運三光以窺屍。 開元應乾,神武聰明。風骨巨麗,碑版崢嶸。思如泉而 吐鳳,筆為海而吞鯨。

《夢溪筆談》:《新五代史》書,「唐昭宗幸華州,登齊雲樓,西 北顧望京師,作《菩薩蠻辭》三章,其卒章曰:『野煙生碧 樹,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內中』。」今此辭墨 木猶在陝州一佛寺中,紙札甚草草,予頃年過陝,曾 一見之,後人題跋,多盈巨軸矣《法書要錄》:宋文帝有子敬風骨,翕煥為美。

《梁武帝》曰:「運筆斜則無芒角,執手寬則書緩弱。點掣 短則法擁腫,點掣長則法離澌。畫短則字勢橫,畫疏 則字形慢,拘則乏勢,放又少則純骨無媚,純肉無力。 少墨浮澀,多墨笨鈍。比比皆然,任意所之,自然之理 也。」

《宣和書譜》:「唐以文皇喜字書之學,故後世子孫尚得 遺法。至於張官置吏,以為侍書,世不乏人,良以此也。 陸贄以內相輔贊奏牘,動千百言,度其可否從違,常 與贄所陳相當。而流離兵火,遺散不復收,是以存者 無幾。觀其行書筆意,亦不愧前人云。」

《玉海》太宗曰:「學書者當澄神靜慮,具在筆端,方臻其 妙。」

《文房四譜》:唐太宗曰:「攻書之時,當收視聽,絕慮怡神, 心正氣和,則契於元妙。」

《息園存槁》:古者書法之興,皆取象山水蟲魚草木之 類。禹精於水,今篆體皆有流水形。

《六研齋二筆》:「宋徽宗自畫《漫遊化城圖》,人物如手小 指數千人,城郭宮室、麾幢鼓樂,仙賓真宰,雲霞霄漢, 禽畜龍馬,凡天地間所有之物,色色備具,觀之令人 起神遊八極之想,不復知有人間世,真奇物也。今在 嘉興陳氏。又見其臨李琚《蜀道圖》。舊在張受益家,今 聞在京師某人處畫明皇騎三駿,照夜白,出棧道飛 仙嶺」,乍見小橋,馬驚不進。遠地二里,見人摘瓜,後有 數騎漸至,真奇蹟也。

《清河書畫舫》:「徽廟《荷鷺驚魚圖》,有鄧杞跋,全倣江南 落墨寫生遺法。其《百合奇石圖》尤妙,乃宣和年間紫 宸殿御筆,卷後有倪瓚、張紳等跋。右圖運筆奇偉,設 色如生,真異製也。」

《容春堂集》論畫者,謂「宋祐陵墨竹叢密處,露微白道, 自成一家,不遵古人軌轍。」今觀此幅,信然。烏乎!古人 軌轍,物理存焉。小者且不可無,而況大者乎!祐陵於 是乎繆矣。

《弇州山人集》:「里人顧君出宣和帝《三馬圖》示余,或以 竹筆,稍露蹊逕,疑為臨本。顧其飲齕騰嘶之態,溢出 縑素間,縱爾亦是隆準公的裔耳,似非邯鄲子輿也。 當宣、政時,青羌赤狄千里之貢日至,天廐萬匹,往往 吾師,而祕府所藏曹、韓神品,不下數千百軸,宜其妙 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