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閨媛典/第025卷

明倫彙編 閨媛典 第二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十五卷
明倫彙編 閨媛典 第二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閨媛典〉

 第二十五卷目錄

 閨淑部列傳三

  明一

  馬大德妻王氏   武維藩妻楊氏

  索一貫妻趙氏   王顯祖妻谷氏

  白圭母郭氏    白圭繼室孟氏

  李宗理妻汪氏   姆師范氏

  陳陛章妻譚氏   白應甲妻陳氏

  童釋卿妻羅氏   毛彥清妻葉氏

  李宗長側室陳氏  蔡女官

  姚振玉妻陸氏   呂九思妻俞氏

  王伯壎妻張氏   吳敘茲妻溫氏

  金湖妻余氏    陳邦達妻冷氏

  王一光妻俞氏   張員妻徐氏

  馮蘭妻解氏    臨泉王妃邊氏

  程珦妻侯氏    曹尚賓妻趙氏

  李琰妻邊氏    王之繡妻楊氏

  王國禎妻宋氏   王紃妻崔氏

  孟養素妻吳氏   倪岳妻盧氏

  余泰元妻胡氏   何鎮寧妻陳氏

  劉寬繼室童氏   胡瓚母武氏

  崇莊王妃成氏   劉澄印妻張氏

  陳維垣妻焦氏   劉常吉妻龍氏

  楊中正妻陳氏   陳說模妻李氏

  狄星祥妻白氏   陳獻策妻史氏

  謝孚妻馮氏    張灝妻薛氏

  汪之廣妻常氏   李開來妻樊氏

  鄭壽妻胡氏    朱允光妻李氏

  鄭讓妻李氏    王俊妻沈氏

  嚴大紀妻高氏   李志學妻高氏姊妹

  趙榮妻金氏    倪隆妻薛德

  王禮娘      章秀娘

  鄭恭王妃王氏   程世昌繼室蘇氏

  高冔妻王氏    楊潤妻齊氏

  孟齊卿妻郭氏   韓灼妻許氏

  葉元善妻陶氏   余懋衡妻江氏

  王賢繼妻李氏   李養廉妻馬氏

  劉尚卿妻孫氏   黃槐妻鄭氏

  張蘭繼妻施氏   杜豐妻王氏

  侯於甸妻霍氏   冷逢泰妻葉氏

  車以遵母羅氏   王用衡妻羅氏

  季在常妻吳氏   王茂妻劉氏

  吳穎妻虞氏    游泰亨繼室汪氏

  游應乾妻張氏

閨媛典第二十五卷

閨淑部列傳三

編輯

明一

編輯

馬大德妻王氏

編輯

按《畿輔通志》:「王氏,馬大德妻,永平人。有淑問。及卒,有 司旌曰:『賢德可嘉』。」

武維藩妻楊氏

編輯

按《永清縣志》:「楊氏,訓導武維藩妻。侍舅姑寒暑不怠, 相夫勞苦備嘗,和熊課子,飲水持家,人稱賢婦。」

索一貫妻趙氏

編輯

按《永清縣志》:「趙氏,廩生索一貫妻,刑部其昌之妹。性 嚴而氣和,無成而有終,仁壽之資,純靜之品,近世所 罕覯。」

王顯祖妻谷氏

編輯

按《永平府志》:「谷氏,王顯祖妻。生而聰穎端重,才德皆 出人右。幼失恃,即能代父主家事。及歸王,不以世胄 女傲夫家,執婦道惟謹。事孀姑十餘年,無惰容。相夫 訓子,讀書守正。事伯兄伯姆恭敬盡禮,無異翁姑。疾 病扶持,竭力調護。同居四十餘年,略無嫌隙。撫孤姪 同己子,御下寬恕,教子孫以和順勤儉,處外內戚黨」, 胥篤恩義。奄逝日,遠近悲悼,如失怙恃。淑範足法,懿 訓可垂。夫顯祖為貢士,子基、文傑,孫欽銓、鎮鈞,曾孫 德溥、德洪,俱成名。父子祖孫書香繼美,皆谷母孝慈 所致。卒年七十有二。有司表其門。

白圭母郭氏

編輯

按《南宮縣志》:郭氏,白圭母。性端重,言動容止為親戚 望。及歸白,值洪武時,南北兵爭,民艱於食,郭恆采草 木食以自充,預儲甘旨以奉舅姑。流離之際,舅姑不 失甘飽,先意承志無違言。恆訓其子圭曰:「人子之孝, 莫大於顯親,力學績文,匪為虛名,必須建功立業,造 福蒼生,得為良臣,斯可為孝子。」圭謹受教,後登進士, 居官所在有聲,位極人臣,功名垂於竹帛,皆夫人貽 教也。

白圭繼室孟氏

編輯

按《南宮縣志》:孟氏,白圭繼室,鉞之母也。性端靜,寡言 笑。年十八適圭,撫前夫人所出子女不啻己生。圭任陝西按察副使,孟氏從於官。鄉人有為屬縣令者,瞰 圭出按事,以重幣來,孟曰:「公素勵清操,豈宜有此?必 妄也。」執卻之。及圭轉浙江布政使,公廨鄰織染局,局 夫盜緋綠羅數十匹,色絨數十斤,不得出,擲之牆外。 家人取以告,孟立命歸於官。每以隨夫宦邸,不得奉 侍舅姑為不樂。歲時裁衣致遠,必躬自縫紉。方物嘉 味,非速壞者未寄,不敢先嘗。其篤孝如此。常曰:「人家 子弟所為不善,其母多為庇護。不聞於父,則子之惡 日縱而不可治。」故諸子有過,必告圭懲之,不少寬假。 其遇諸婦,尤有禮法,侍立終日,無敢失容。凡中饋之 事,皆使親執其勞。雖居京師,日躬事蠶績,曰:「諸婦皆 出自貴家,吾將使其知成之不易,庶幾能儉約也。」後 累受恩命,屢朝慈懿皇太后,被賜賚。圭先有軍功,當 廕,疾革,遺命草書陳情。或以孟所生子為言,曰:「鑌非 吾出,實居長,不可易。」卒以鑌名奏。及圭卒後,諸子家 京師十餘年,食逾千指,內外肅然。夫居將相,子女皆 貴,內外姻婭之盛,一時鮮儷。而諸婦女無敢驕佚,孟 氏之教也。

李宗理妻汪氏

編輯

按《貴溪縣志》:「汪氏,李宗理妻。年十七歸李,克盡婦道。 洪武間,宗理以公事詿誤,逮至京,下獄。汪匍匐赴訴, 遂得釋。旋為宗理置二妾,生五子,科名奕世,年九十 有七。直指王增祜為作賢婦傳。」

姆師范氏

編輯

按《臨江府志》:范氏,清江人,梈之孫,博通經史。洪武間, 召為女史,授孺人,為宮中姆師。一日,高后問:「前代何 後最賢,家法何代最正,對曰:『唯趙宋諸後多賢,家法 最正』。」命錄進,更聽之誦。凡降內制,多范為定。詔賜歸 老於家。

陳陛章妻譚氏

編輯

按《高安縣志》:「譚氏,諸生陳陛章妻,新建孝廉譚守中 之女也。孝事舅姑,善課子孫。每遇歲荒,出粟賑饑,四 子俱列膠庠。壽六十四終,人稱賢母。」

白應甲妻陳氏

編輯

按《江寧府志》:「陳氏,江寧白應甲妻。二子夢鼎、夢鼐,皆 名士。氏事繼姑如母,嫁姑女如己女。相夫教子,克盡 其道,撫族孫、外孫之孤無依者成立。鼎鼐以公論忤 貴人,羅致於獄。母怡然曰:『吾子范滂流也,吾寧不為 滂母乎』?絕無慍色。會國變得釋。晚年,伯子以明經選, 仲子舉於鄉,母無喜色,惟奉佛修善,訓諸孫以讀書 明理」而已。年八十四,無疾而終。女適王姓,年二十夫 歿,歸侍母三十餘年。

童釋卿妻羅氏

編輯

按《杭州府志》:「羅氏,童賢母,寧海童處士釋卿妻也。羅 為縣舊族,賢母少喪親,丰姿端厚,有識度,年十三歸 童氏時處士之祖母高年,而父母皆老,賢母事之孝 敬雍順,治產業,事女工,甚得婦道,舅姑喜,家事一任 之。祖母晚病,手足痺,不能舉,溲惡或時污床蓆,賢母 躬抱持洗滌,飲食必執匙著以進,久而不懈。祖姑心」 德其所為,每私祝曰:「吾苦孫媳無以報,願汝有子有 婦,咸若汝之孝。」敬。賢母有知能,遇女妹及族人親戚 皆有恩。祖姑及舅姑卒,相夫奉喪,葬於內外,粗細指 畫綜理,皆有方略。既而家浸盛,生四丈夫。子長,各有 才智好學,母訓以禮義忠厚,尤得母道。及處士早世, 諸子長,娶婦生孫,一聽賢母之教,遂相與合食,不分 財異,爨作先祠,置祭器,以奉祖考。家庭之間,出內有 法,長幼有倫,遇人有惠,待賓客有禮。於是賢母遠邇 皆稱焉。初,元季無政,大家以貲結長吏,田之租稅,俾 小民佃者代輸,里正因而漁利,每畝徵米四升,小民 以為病。會賢母家為里正,催民租稅,命減其半,不足, 寧出己粟以輸,鄉閭貧弱賴以不困。洪武初,寧海及 鄰縣饑,里中富人以麥貸,貧乏者,每麥一斗,償穀二 斗三升。時賢母家有穀數廩,召諸子謂曰:「饑者眾,而 吾家幸有餘,安忍乘時取倍蓰之息?若等無效他人, 宜減息一斗,以為鄉率。」於是長子遵母意,與諸弟行 之。又白於縣,請禁多取息以病民者。數百里內貸麥 者,利其息少,競奔走焉。咸歎息以為童母恩己。母好 施予,孤弱不能自守者,給以錢粟,不責其償,為之娶 婦,使成家業,如是者二十餘人。人或告饑,推食以與 之。遇人有急,度其事可解,屬諸子為解之。後或背負, 絕不與較。至不義事。戒莫近於不可者,戒弗為其揣 料。世事明遠,雖丈夫弗逮也。家人婢僕,人人察其饑 飽苦樂,與其才性所宜,無有怨者。今年幾八十,子婦 及諸孫婦男女數十人,曾孫七八人,奉養祗順,不敢 違果。若祖姑所祝,名人修士往來者,皆致拜而去。

毛彥清妻葉氏

編輯

按《處州府志》:「葉氏,毛彥清妻。長子三歲,次在孕,姑老, 彥清好武,出遊荊襄,值元季兵亂,莫知所之。葉日夜 奉姑撫子,無不周至。每以荊花榮茂事諭二子曰:『兄 弟和氣則家道昌大』。二子遂順母教,克和厥家,五世 同爨

李宗長側室陳氏

編輯

按《廣東通志》:陳氏,新會李宗長側室也。宗長生男女 四人,而陳氏無出。宗長夫婦既卒,值元季亂,陳乃收 世系契券,攜子女傭於鄉,以餬其口。明初稍復業,數 十百租皆陳掌之,無所失。其女請奩田,笑曰:「汝先人 無遺命,妾敢自擅耶?」每宴集,輒出主客,客辭以太貶, 曰:「吾豈有坐次於堂上也?」其子與人博,陳屢痛哭臨 之,博徒為之動,告其子曰:「與汝共博戲,如汝母何?」子 亦感悟。病將死,囑曰:「斂我布,毋綺紈;奠我廡下,毋於 正寢,瘞我老孺人墓側,毋高我,封於我足矣。」嗚呼!謹 名分,辨上下,《春秋》之法也。小人之所以侵君子,妾婦 之所以制其夫者,冠履倒置,上下之分亡也。陳氏豈 知書者哉?可以風世矣。

蔡女官

編輯

按《番禺縣志》:「蔡氏,邑人,少有淑質,通列傳。洪武二十 四年,聞其孝敬,選入宮,擢為女官。因召其父碧山、弟 祖道詣闕賜宴,俱授錦衣衛鎮撫,賚以幣,復其家。」

姚振玉妻陸氏

編輯

按《常熟縣志》:「陸氏,姚振玉妻。玉早亡,陸教二子榛、鶴, 讀書務農以成家。翁伯善為給事中,永樂中采木,沒 於全州。陸命榛鶴函骨歸葬。有鄰婦寡而無子,為衣 食之。既死,棺葬之,人皆以賢孝稱焉。年九十一卒。」

呂九思妻俞氏

編輯

按《新昌縣志》:「俞氏,呂九思妻。九思遠宦逾三十年,俞 氏家居,奉養舅姑,易裝奩為甘旨費。既沒,買山營葬, 置祭田以供蘋蘩,訓側室子同於己出,九思概不問 焉。」

王伯壎妻張氏

編輯

按《寧波府志》:「張氏,名相,字敬助,餘姚人。父雲航,有隱 德,善識鑒,每奇其女,教之經義。適慈谿王明白子伯 壎,為金溪令,有能聲。雲航嘗囑其女曰:『得甥當告我 舉首』。子以告,視之曰:『來矣』。名之曰來。再舉子,再告之 曰:『復來矣』。名之曰『復』。既以第三甥告曰:『亦足與兄鼎 足而立』。名之曰『鼎來』。復同舉宣德丙午孝廉,來為工」 部尚書,復舉進士,為刑部主事;鼎為御史,終廣東僉 事。張封太夫人相夫教子,一以古人為法。金溪歿,氏 每以敬姜之言勗諸子,大書「日新」二字於書齋。在官 邸,每手書箴訓,諄諄以竭忠報主、和僚友、迪子姓為 規,終不及其他。來征湖貴時,手製汗衫遺之云:「非為 汝不足於此,使汝知我尚健,庶得安心王事,不以我 老為念耳。」及凱還,戒以毋自矜伐,以全居美之道。其 手澤至今,子孫寶焉。

吳敘茲妻溫氏

編輯

按《金溪縣志》:溫氏,小字蘭娘,厚山吳敘茲妻。敘茲怠 於學,蘭娘數諫不聽,引刀自斷其指,不言亦不泣。姑 覺,詰其故,答曰:「嬉遊,夫之過也。指父母之遺也。斷指 而言,是損親之遺以沽名,且益彰夫過也。妾曷敢焉。」 由是敘茲勤學有成。

金湖妻余氏

編輯

按《武昌府志》:余氏,嘉魚人,少保金湖妻。性敏惠,克贊 大業。莊皇后聞其賢,召進內殿,親賜採桑衣一襲,金 剪桑筐各一事。余因謂湖曰:「公力竭矣,主上眷遇無 以加矣。嘗聞古大臣知止足而戒盛滿,公盍乘時自 引去,保有完名。」公改容謝,遂上疏乞骸骨歸。

陳邦達妻冷氏

編輯

按《寧州志》:「冷氏,高市陳邦達妻。幼通《孝經》,治家有法, 戒諸子去奢從儉,諭出粟濟饑,買地為義塚,以葬孤 窮之無歸者。年七十有四卒。大學士張東白為作墓 誌銘。」

王一光妻俞氏

編輯

按《婺源縣志》:「俞氏,名瑞鳳,三都余希文女,適鄉賓王 一光。王家故饒,而氏𢘆持儉素,一光謙和長厚,氏又 以醇謹佐之,故家日裕,譽益隆。光慷慨好施,如輸義 田,興家塾,焚券建橋等事,不一而足,要皆氏贊襄之 力也。誨子以正,勿令驕惰,皆能以忠厚相傳。王氏世 德,蓋有自焉。」

張員妻徐氏

編輯

按《紹興府志》:「徐氏,餘姚張員妻,番陽進士徐勉女。能 讀書鼓琴為詩歌。員亦有奇節,愛義好施,家素豐,後 乃不給,徐未嘗以貧苦嬰情。與員終日靜坐橫琴,一 彈三嘆,有遺世之想。其姑老年被疾,徐扶持起臥不 少怠,菽水得姑歡心。姑每曰:『吾貧久,然得今日母子 熙熙而忘憂者,婦之力也』。」

馮蘭妻解氏

編輯

按《高陽縣志》:「解氏,吏部郎中馮蘭妻,稽勳員外郎賓 之仲女。幼聰慧閑雅,父母愛之,為擇壻,得蘭。蘭年十 九,舉鄉試解年十五歸蘭。未及旬,姑亡,事舅及繼姑 得其歡心,處三小姑如同胞。馮固里之巨室,同爨不 減百口。解氏居其間,能戢睦,雖臧獲遇之有恩義,門 以內無少長貴賤皆愛重之。相夫子隨事致勸戒,每」 夜讀,必候於側,或挾女事以共其勤尢。重賓祭禮,蘭友至必喜,為具食留之,俾盡款曲。歲時獻饗,務底精 腆。至自奉,則粗衣糲食,一無所擇。蘭嘗語人曰:「吾居 官治家,幸無大過者,實內助之力。」

臨泉王妃邊氏

編輯

按《博野縣志》:「邊氏,邊甫聖之女。弘治中,以淑德選為 臨泉王妃。」

程珦妻侯氏

編輯

按《博野縣志》:「侯氏,程珦妻。孝養舅姑,敬順夫子,撫育 諸庶及從叔,幼孤不異己子,凡所行事,無不循理。卒 封上谷郡君。」

曹尚賓妻趙氏

編輯

按《續隆平縣志》:「趙氏,曹尚賓妻。氏性淳厚,善事翁姑。 姑死餘婦幼,趙獨養其翁,竭力致豐潔,並撫其幼叔。 翁感泣,對人稱不置口。年三十無出,勸夫納妾,弗聽, 泣訴其意於翁。翁感其誠,亦為下淚。乃命納秦氏,生 二子珍珵。趙愛若己出,與秦終二十年無間言。秦喪 其父母貧,委曲代為之養,並養其兄及姪,夫亦不禁。」 翁亡,諸叔、諸娣好爭趙密恤其貧者,俾睦如初。子珍 早為諸生,夫亡,教次子珵學,亦入泮。邑有兵變,鄰里 慕其賢,共護之,竟免於難,年七十一終。二子奉遺訓, 兄弟同居。

李琰妻邊氏

編輯

按《定州志》:「邊氏,定州人,李琰妻。家法嚴肅,教二子滸、 溥讀書,嘗至夜分,恐其或倦,呼置左右,陪以紡績。二 子益勤勵,聯登仕籍,所在郡邑俱有旌表。」

王之繡妻楊氏

編輯

按《鉅鹿縣志》:「楊氏,副都憲賢甫女,蔚州刺史王化行 子之繡妻。幼嫺內則,通《列女傳》,富而能勤,貴而能儉, 縞綦自好,一切家事不以累夫,俾專志於學。翁姑暮 年得子,比見婦俱已篤老,氏供滫瀡燂靧,罔不盡力。 無何,先舅姑沒。沒時猶諄諄以高堂風燭囑其夫。」

王國禎妻宋氏

編輯

按《山西通志》:宋氏,大參王國禎妻,封淑人。歸禎,盡婦 道,燈火佐讀,履雪忘寒。勉禎登第,不御華飾。訓子凝 祚亦成進士,猶躬執炊竈下。鄰婦見之,訝曰:「安有翟 冠煌煌如斯者,賢矣哉!」

王紃妻崔氏

編輯

按《潞城縣志》:「崔氏,王紃妻。父兄皆死節,無後,氏焚修 祭掃,終身不輟。事翁姑盡孝,佐夫勤儉,教三子俱成 立,人稱賢母。」

孟養素妻吳氏

編輯

按《武昌府志》:「吳氏,咸寧人,太僕丞孟養素妻。婦節母 儀,著聞閭里。素壯歲艱嗣,吳為廣置姬妾,晚乃得子 應衡,吳撫若己出。未幾,素歿,吳撫恤諸姬,嚴飭臧獲, 門內肅然。邑令劉世科表其門。」

倪岳妻盧氏

編輯

按《江寧縣志》:「盧氏,名允貞,布政盧雍女。年十八,歸倪 文毅公岳。當翁文僖休致時,文毅為編修,與盧歸省, 遇家回祿,文僖不樂。氏盡出奩貲購室,建大楹,以紓 其憂。生子不育,為文毅置妾,略無妒忌。早卒,贈夫人。」

余泰元妻胡氏

編輯

按《婺源縣志》:「胡氏,名廷懷,沱州余泰元妻,清華胡文 賓女。性貞淑,警敏知大義。家貧,克自勤儉,相夫敬,訓 子嚴,處妯娌和。事舅姑,膳必躬,藥必嘗,左右承志不 少違。逮姑疾篤,禱天割臂肉啖姑。事聞,縣令旌表。」

何鎮寧妻陳氏

編輯

按《新昌縣志》:「陳氏,諸生何鎮寧妻。閒靜仁慈,事姑曲 盡孝道,敬延師傅,訓子以孝友,勤儉為務。居家謹飭, 未嘗見其笑語。鄰里困乏,多方周恤,不自以為德,鄉 黨咸頌之。」

劉寬繼室童氏

編輯

按《甌寧縣志》:「童氏,名順,指揮使劉寬繼室。性淑慎賢 明。寬卒,子鋹尚幼,前妻子盡有其產。或謂宜直之於 官,氏曰:『彰子之過,以傷至情,不可』。乃攜子鋹依弟訓 以居,辛苦操持,幾三十年。鋹既成立,時遣歸掃先塋, 以修兄弟之好,人稱其賢。」

胡瓚母武氏

編輯

按《永年縣志》:武氏尚書胡瓚母,封太淑人。瓚父文舉, 精理學,每讀書至夜分,雞鳴即起,氏紡績與共,相得 歡甚,督諸子曰:「汝父力學而躓,命也。汝學未至而遽 委諸命,可乎?」子夜篝燈誦讀,聲不絕乃喜,稍懈則竟 日不懌。由是諸子俱有成仲。瓚少登第,自行人為御 史,當封,文舉弗受,瓚請於母,母曰:「御史諫諍為職,吾」 見汝為御史,直言無諱,即無忝所生,烏用翟茀乃為 光也?文舉齎志太學舍氏受封淑人,每朔朢,呼諸子 婦至庭,訓之曰:「無替若父教。」瓚揚歷中外為名臣,母 教之也。

崇莊王妃成氏

編輯

按《汝寧府志》:「成氏,光州人,崇莊王妃也。父允弼,任經 歷。妃性貞淑,寡言笑,習閫儀,選入藩,誕一子二女。莊 王性行端嚴,妃贊襄有道,性復至孝,祖姑靖妃李氏患目疾,妃親舐之,目遂明。姑恭妃王氏疾篤,妃親供 湯藥,衣不解帶,祈天請代。比薨,水漿不入口者三日。 及莊王薨,哀毀踰禮。時歸德王遺腹生懷慶、崇慶二」 郡王,皆《妾媵》所出,妃皆曲為撫育。宗室有貧乏不能 喪葬及嫁娶者,捐粟帛賙之,兼脫簪珥為姻費。母儀 淑慎,雖古之賢妃無以過也。

劉澄印妻張氏

編輯

按《濟南府志》:「張氏,萊蕪人。州同知劉澄印妻。年十七 歸劉,事翁姑篤孝。印病,奉湯藥幾忘寢食。印父以印 病,欲其廢儒業,氏泣不欲。病痊,鬻簪珥衣被為束脩 燈火資,尋得入泮。姑病,泣禱願以長子代,姑愈而子 果死。印父沒,遺命捐田八百畝以贍族。時印已窘乏, 氏力勸行之,以成父志。三子:一庶出,析產以肥,讓庶」 出子,諸子俱為庠生。孫十七人。張年八十餘卒。

陳維垣妻焦氏

編輯

按《山西通志》:「焦氏,陳維垣妻。維垣淫於錢氏,圖逐氏 而娶錢。焦氏誓死不去,亦不近夫,但侍姑左右,供飲 饌而已。未幾,竟被垣害。賢淑孝行,人共憐之。學使者 題其墓。」

劉常吉妻龍氏

編輯

按《長沙府志》:「龍氏,湘鄉人,適鹽運同知劉常吉。吉任 關中,攝藍田縣事。子象賢方幼,龍氏摩其頂,謂常吉 曰:『君為民父母,不當如妾之拊兒耶?民受子愛之惠, 即如此子之戀我也』。常吉肅然謝之。在邑賢聲大著, 為上官所薦擢。已而常吉病亡,龍氏扶櫬歷關山之 險,歸葬於鄉,哀勞成疾,執象賢手泣曰:『汝早丁,孤,兄 弟不可據。其勉自樹立,毋以施報相準而薄所親,毋 急榮利而辱於進取,毋令後人無食』。」言已,遂卒。象賢 長於祖母,曾得計偕,銓司懸膴仕授之,不就。里居撫 群從,篤婣友,修族譜,揮金排難,一奉母教。

楊中正妻陳氏

編輯

按《崇仁縣志》:「陳氏,楊中正妻。年十八歸楊,累生弗育, 捐首飾置妾,數歲亦無出適。媒婦攜一女來,氏諗其 資性醇謹,復收之。踰年遂生一子,名奎,氏撫如己出。 後中正歿,氏所生女求奩田,氏曰:『楊氏軍民二差,恐 汝弟弗能支』。」卒無所與。雖奎屢勸,亦不聽。年八十卒。

陳說模妻李氏

編輯

按《寧州志》:「李氏,陳說模妻,散官九思之女。歸陳,克盡 婦道。說模艱於嗣,為廣置媵妾,生子二,視如己出。說 模授上林苑監錄事,沒於京邸。李攜諸孤扶柩越數 千里,抵家無虞,咸謂賢孝所致。事寡姑章氏至孝,賑 荒周乏,賢行頗多,有司屢表其閭。卒年七十有六。」

狄星祥妻白氏

編輯

按《溧陽縣志》:「白氏,康敏公昂孫女,狄星祥妻。狄世鼎 貴,媵傔多,不習耕織,白盡遣之。事姑篤孝,衣必親澣, 膳必親視,所有一惟姑命,不敢自私。惟惓惓以善事 大母,訓諸子。及媳夫亡,義方教子,尚勤儉,好行其德, 不信禱祀,輸租令其自斛,贏即返之。以子敬貴,累贈 恭人。」

陳獻策妻史氏

編輯

按《溧陽縣志》:「史氏,都諫陳獻策妻,金沙進士弼公姪 女。性寧靜,不樂華侈。年三十二,陳任大行孺人,力疾 事舅姑,家事悉委之側室。夫亡,子德慶舉孝廉。史終 身布衣蔬食,坐臥一小樓,雖僕婢不加聲色。兩封孺 人。年八十,無疾而逝。」

謝孚妻馮氏

編輯

按《太平府志》:「馮氏,御史謝孚妻。孚任福建副使,尋巡 陝西。馮每以用刑失當為懼,孚信之。始終憲節三十 餘年,矜恤慎審,內助之力居多。年八十,封恭人。」

張灝妻薛氏

編輯

按《蘇州府志》:「薛氏,名妙安,長洲人,張灝妻。少敏慧,甫 笄喪母,逾年喪父,而弟妹皆幼。薛哀痛中辦喪事盡 禮歸灝事翁甚謹,及事兩後姑,皆曲盡婦道。相灝以 儉約處家,教子治生之暇,讀書誦史。灝沒,過時而悲, 遇父母忌日,輒哀泣不食。居常服勤履儉,衣襦環瑱, 終老無所易澣濯諸事,耄耋不廢。子婦勸止,則曰:『吾 以此遣日耳』。」自宣德癸丑至嘉靖辛卯,年九十九,身 歷八朝,目擊四世。郡守胡瓚宗顏其堂,上其事於朝, 立人瑞坊以表之。坊成,北向拜謝,無疾而終。

汪之廣妻常氏

編輯

按《碭山縣志》:「常氏,太學生汪之廣妻,廩生汪止善之 母。負性溫恭,存心慈惠,嬪汪,竭力持家,孝事舅姑,雖 遇疾病,猶必躬侍菽水。及析爨,不改其素。值歲大饑, 體翁姑意,罄簪珥代夫弟之海、之盈、之濬畢婚。之海 與妻俱夭,遺子性善甫四歲,氏撫養成立,人嫌其孤, 莫肯女焉。氏懇其妹女為之婦,事夫無戾無亢,夜勤」 紡緝,伴夫讀書。後為諸生,有名氏,止生一子,輒勸夫 多娶,以廣宗祀。其御妾有道,妒忌不作,實有《樛木風》。 視妾所生子,與己所生均等,無稍偏頗。乳哺懷抱,疾 病顧復,曲致其愛,真以賢婦而兼慈母。子止善廩冠 邑庠,皆氏和熊畫荻之功也

李開來妻樊氏

編輯

按《處州府志》:「樊氏,庠生李開來妻。幽淑貞靜,精女紅, 閑文墨,解吟詠。事父母舅姑孝敬惟一。母病,衣不解 帶者彌月,母不起,作《痛母詩》一絕。夫授徒他郡,姑病 必親嘗藥餌,不離左右,居恆手無停紝。又作《勉夫詩》 一首,所著有《綠綺吟》。」

鄭壽妻胡氏

編輯

按《處州府志》:「胡氏,郡城人,為進士鄭公子壽繼室。貞 淑溫良,動遵姆訓。前室樊有子望齡,側室黃有子舜 齡,俱在襁褓。胡字之,一如己出。捧負提攜,極其慈愛, 疾痛痾癢,必細為體察,二子亦忘其非胡出也。及就 外傅,必考肄習幾何,二子髫齔,迄有成立。胡嘗謂黃 曰:『爾飭廚,吾抱哺,各相得也』。」黃甚德之。壽未第,胡已 先逝。壽心傷有奉倩之悲。黃及二子。歲時伏臘。致奠 楹間。未嘗不涕泗嗚咽也。

朱允光妻李氏

編輯

按《處州府志》:「李氏,朱允光妻。孝慈端靜,貞順和平。少 失母,事繼母克諧以孝,處長幼間,罔不輯睦。及字朱 姑性頗嚴,氏事之唯謹。歲時蒸嘗,極致孝享,琴瑟甚 調,勞勩無懟。生男五、女四,拮据婚嫁,諸媳一凜閨教, 脫簪珥,佐館穀,膝下諸孫彬彬成譽。氏蓋少時磨鍊 困心,衡慮所出,故為婦孝,為母慈,敬順無違,克家食」 報有以也。

鄭讓妻李氏

編輯

按《海鹽縣志》:「李氏,南莊先生女,歸鄭讓,生子延,字東 谷。」朱祚云:「李氏以道義相夫,為善人,以詩書勗子為 名士。」

王俊妻沈氏

編輯

按《海鹽縣志》:沈氏,指揮王俊妻。教諸子曰:「不能為儒, 則習一藝以自養。每見紈褲子遇荒歲,多死道路,不 可不戒。」後子軒妻黎氏,三十孀居,有婦節,沈所化也。

嚴大紀妻高氏

編輯

按《餘杭縣志》:「高氏誥封夫人,太常寺卿嚴大紀妻也。 歸太常時,姑已亡,高痛姑不逮養,歲時祭祀,泣數行 下。事舅執婦道惟謹,事妾姑如其姑。生子殤,遂為太 常。置側室。得三男,善撫之如己出。恩慈而教嚴,務成 於遠大,與太常相對無惰容。待諸媵以禮,馭臧獲以 恩,而飭以威。食不重味,衣不重帛。辨色而起,丙夜不」 息。人謂「太常之居,則為孝為義」,出則為廉吏,為名卿, 策勵三子為名士,皆高夫人之助也。

李志學妻高氏姊妹

編輯

按《餘杭縣志》:高氏誥贈孺人,長樂卿主薄高節女,南 京兵部車駕司郎中李志學妻也。家素貧,高盡脫簪 珥,椎布作苦佐之。及成進士,授婺源令。甫蒞任而礦 寇作,焚掠攻城甚急。高謂曰:「夫子命吏也,義不得復 顧家妾,任舅姑事矣。」遂間道崎嶇山谷中,晝伏夜行, 老稚獲全歸焉。志學羈紲六年,氏事姑嫜,拮据供甘 旨。比志學事白,由尉補令寧陵。高隨任,嚴扃鑰,飭臧 獲,防範內外,嚴撫諸子,竟以勞瘁卒於途。志學傷之, 矢不再娶節,謂曰:「藐孤無恃,吾次女可以奉箕帚,以 撫爾孤。」志學從之,遂復娶焉。次高年十六,兩從宦京 邸。姑病,夜侍湯藥,親浣牏廁。姑沒,佐夫襄大事。夫病 無嗣,籲天刲股。迨沒,貧無以為殮,哭踴欲絕,傾囊殯 葬。事叔母陸如姑,遇娣王不啻手足。教子長庚、長房, 力學砥行,無忝清白,人咸頌二母之德雲。

趙榮妻金氏

編輯

按《閩書》:「司空趙榮妻金氏,聰穎善柔,閑內訓,精女紅。 歸榮,事姑謹。姑遘病,籲天求代,尋愈。榮既貴顯,入覲 中宮,所得賜物,必以分諸親舊。榮染疾,在告十有四 年,躬侍湯藥,未嘗少懈。榮卒,哀毀成疾,尋終。」

倪隆妻薛德

編輯

按《閩書》:薛德,倪隆妻。初許字隆,年及笄,會翁媼俱沒, 族人謀渴娶,德持不可。終翁媼喪,為諸弟婚畢乃合。 巹年二十七矣。勤儉惠和,大有造於倪氏。

王禮娘

編輯

按《邵武府志》:「王氏字禮娘,都憲陳泰妻。泰嘗司訓安 慶,王侍姑謝抵安慶,謝忽嬰病,醫藥不效,泰刲股肉 為湯以進,王焚香籲天,願減己筭以增姑壽,謝病尋 愈。泰居官廉甚,王飭內外毫釐不苟,以成其節,有不 足用,出奩資佐之。又以寬嚴相濟為泰勸,贊助良多, 時論賢之。」

章秀娘

編輯

按《邵武府志》:「章氏名秀娘,王椿妻。椿年十七,足患瘋 疾,三載不能動履。氏父章春出白金四十兩助王浼。 王族叔勸其罷婚,椿父母謀曰:『此子終成痼疾,恐誤 此女,誠許罷婚可也』。氏聞之,晝夜涕泣,徐告父母曰: 『許婚方有疾,女命所致,又誰怨予?聞好女不嫁二夫, 遂私自縊。嫂覺救甦。父知志不可奪,亦遲留未定。父』」 將終,乃歸椿。椿時病尢劇,不克行合巹,氏勤執婦道, 略無怨於心,一切藥食扶持,皆躬親焉。三載而椿疾 愈,氏復鬻奩裝,勤紡績以資椿讀書,為博學聞人。時同府陸公勉、推府朱公彩,相繼延為子姪師。氏生二 子,長曰煜,次曰焞。初,焞應貢,以母年過八旬,欲留終 養母,氏怒曰:「此非孝也。予從幼教爾讀書,入學為明 經,願及我生前見爾,冠帶一拜,死且慰矣。」焞始北上, 領青陽訓,阻倭寇,未克還家。甫二年思母,遂乞歸。迨 歸奉滫瀡,僅二閱月而氏卒。平生與人,無長幼親疏, 一皆敬慎,雖久不形媟慢。當其沒也,無長幼親疏,一 皆哀慟,亦久而不忘。氏年八十有六,孫枝蕃衍,以為 食德之報雲。

鄭恭王妃王氏

編輯

按《懷慶府志》:王氏,鄭恭王妃,武陟民天敘女。恭王以 建言獲罪,妃與俱躬運薪水六十載。隆慶初,王復爵 歸,道經武陟,命妃拜其家祠。妃曰:「未謁慈姑,先私父 母,非禮也。」比病亡,王痛念之,疏請贈為繼妃。章凡七 上,報可。

程世昌繼室蘇氏

編輯

按《光山縣志》:「蘇氏,中憲程世昌繼室,有賢行。姑吳,性 嚴毅,氏奉命惟謹,愉色承歡,撫兩小姑,遣嫁如禮。吳 臥病,奉湯藥,必先嘗侍床幃,衣不解帶者數月,送終 盡禮,追贈恭人。」

高冔妻王氏

編輯

按《濟南府志》:「王氏,高冔妻,淄川人,封刑部郎中王逵 女。幼失母,與弟崇義相依為命。弟就外傅,歸輒令誦 所受章句,聽之能默識,且曉大義,互相勉勵。及適高, 修婦事尤謹,訓子以義方。後仲孫舉成進士,歷官巡 撫。弟崇義亦為寧波太守。」

楊潤妻齊氏

編輯

按《山西通志》:「齊氏,楊潤妻。孝養舅姑,撫育姪孫,周濟 貧乏,施棺衾,掩骼埋胔,里中稱之。年八十卒。」

孟齊卿妻郭氏

編輯

按《汾西縣志》:「郭氏,孟齊卿妻。事翁姑克盡婦道。翁臥 病數載不起,氏晝夜奉湯藥,躬執炊爨。妾子四歲喪 母,撫愛一如己出,鄉黨賢之。」

韓灼妻許氏

編輯

按《陝西通志》:「許氏,韓灼妻,西安咸寧人。灼服賈兩淮, 常不歸。氏事翁姑,曲盡誠孝,教子成名,中國推為女 師。」

葉元善妻陶氏

編輯

按《黟縣志》:「陶氏,鴻臚葉元善妻。善微時,氏紡績助養。 及善貴,親操井臼,有八子共三母,撫之如一。歲饑,常 以米粟週鄉鄰之不給者。與夫俱享期頤,子孫蕃衍。」

余懋衡妻江氏

編輯

按《婺源縣志》:「江氏,名德芳,南尚書余懋衡妻,廣州府 同知江朝陽女。幼習女訓、《內則》《二南》《周易》諸書歸余。 善事舅姑,盡脫簪珥,助夫入成均。夫成進士,令永新, 一清如水,氏甘之如飴。夫召為御史,疏罷天下礦稅, 上怒,詔緹騎逮之,人盡股慄,氏無怖容,徐而曰:『蹇蹇 匪躬,臣道也』。會有雷震之異,上悟,薄罰俸一年,人賀」 更生,氏亦無喜色。夫按秦劾稅璫梁永,永懼,賄廚役 行蠱子鳴雷初聞報,誓入秦死之,氏止之曰:「至人無 死地,子姑待之。」已而得報,果得解。夫丁父艱,孑然苫 塊,不御酒肉者三年,氏亦不以酒肉進,不踰閾而相 見。性喜儉素,終身椎髻青衫,教子如嚴師,有過必杖。 既貴且老,祭祀必手親蘋藻,極致豐潔,嘗曰:「世人享 客豐而奉先菲,何其舛也?」語人子婦必勸孝,語人妯 娌必勸和。以夫貴,封孺人,晉贈恭人。

王賢繼妻李氏

編輯

按《清河縣志》:「李氏,王賢繼妻,謙繼母也。氏所生子名 義,李愛謙撫養,與義無二。謙讀書好禮,事母孝義,嗜 酒遊博,不治生業,母每嚴戒之。一日,義負資販於山 東莒城,為惡少費遠苗廠誘破其資。逆旅主人楊二 驟諫之,為遠廠所殺。適謙自家至莒求義,遠廠欲脫 禍,遂愬謙,因責弟殺主人。官司拷訊,謙誣服。氏聞急」 奔赴陳,告「義生平無賴,罪當坐」,謙乃得免。有司嘉其 事,上聞,旌表,並義釋之。

李養廉妻馬氏

編輯

按《永年縣志》:「馬氏,李養廉妻,進士李芳溏母。養廉兄 弟皆為顯官,惟廉不樂仕進,氏與之偕隱,荊布自甘, 事姑至孝,相其夫,教五子俱成立。」

劉尚卿妻孫氏

編輯

按《永年縣志》:孫氏,舉人劉慶孫母,縣令尚卿妻。天性 儉朴,治家有方,黃昏燈火,午夜雞聲,教子誦讀不輟。 諸子恪遵禮法,皆恂恂雅飭,里中望而知為劉氏子 孫。鏡鎡甲子同舉於鄉,母責諸子曰:「自爾父登科四 十餘年,始見兩孫並捷,吾豈不快。但爾輩有舉人兒, 獨不令我有舉人子耶?」諸子益相淬礪。迨庚午,長子 慶孫復領鄉薦,母始囅然一笑。每家讌,諸子若孫濟 濟,里人靡不羨之。

黃槐妻鄭氏

編輯

按《延慶州志》:「鄭氏,黃槐妻。夫病勞瘁,女夭,喪子不肖, 家業蕩廢。氏貧守素行,一切悉為身累,終無怨言。年七十八卒。」

張蘭繼妻施氏

編輯

按《崞縣志》:「施氏,張蘭繼妻。蘭先娶王氏,生子時亨,未 週而王沒,復娶。氏鞠養時亨盡力。後氏生子時泰,與 時亨俱出痘疹甚危,氏焚香祝天,願以泰易亨,尋俱 無恙,凡衣服飲食獨厚,亨慈愛終始如一。亨長,事母 亦甚孝。」

杜豐妻王氏

編輯

按《平遙縣志》:王氏,杜豐妻。性仁儉,多才智,治家有法, 好善喜施與。從夫行軍益都,為收贖登萊俘囚,令骨 肉完聚,傾囊不恤。嘗修各廟宇,於文廟尤為盡力。夫 亡,扶柩歸葬。家鑿井得泉,甘冽異常,教子成人,號「保 安居士。」

侯於甸妻霍氏

編輯

按《遼州志》:「霍氏,侯於甸妻。天姿奇敏,通曉書數,事舅 姑盡婦職。夫病六七載,日數遺矢,氏運滌無厭。年四 十無出,勸夫納劉氏,生二子,愛如己出。撫字教誨,自 幼及壯不少異。遇事持大體,接鄰即婢妾老媼,皆以 嫂呼之。與劉氏克勤克儉,終身糠籺,不近紈綺。子既 仕,迎養任所,不改常度。年八十五卒。」

冷逢泰妻葉氏

編輯

按《四川總志》:葉氏,州庠生葉桂芳女,冷逢泰妻。舉一 子,甫免懷,即教以端方,不率輒笞之。一日,子從外見 縉紳者盛車馬過里門,心異之,急入告母,且呼其名。 氏曰:「車馬何足榮,以小子呼長者名,彼雖不之聞,爾 則已慢矣。」遂鞭子背。其嚴慎蓋如此。泰病且久,氏剜 股以進,須臾,泰遂索湯粥。州守鍾振旌其門,年六十 卒。

車以遵母羅氏

編輯

按《寶慶府志》:「羅氏,金陵人。邵陽車以遵生母,大參任 南祠部郎。側室奉姑王,甘旨必手調以進。中夜候寢 息,聞鼾聲乃離側。仲子以遴,三歲失恃,撫視如己出。 大參年六十告歸,養氏助內,出入唯謹,三黨奉為閨 範。課子嚴戒,無好名妄爭得失,但學古明道則無失 耳。年六十,忽命治衾服,端坐而逝。」

王用衡妻羅氏

編輯

按《崇仁縣志》:「羅氏,王用衡妻。年十八歸用衡。前妻遺 三子,幼謚,甫半歲,氏視如己出。子多病,日中思睡,必 脫簪珥抱之,以順所欲。十歲方離懷抱其愛長二子 亦如之。年七十卒。人稱賢母。」

季在常妻吳氏

編輯

按《崇仁縣志》:吳氏,季在常妻。生三子俱婚娶。析爨,在 常復納妾,生一子,名勝宗。四歲,在常疾篤,囑氏善撫 之。氏奉命與妾同處,扶持調護,一無間言。後三子欲 分其餘田,氏曰:「汝父命也,苟違之,是我無夫,汝輩無 父矣。」秉義不回,年八十四卒。

王茂妻劉氏

編輯

按《安福縣志》:「劉氏,王茂妻。事繼姑以孝聞。姑性卞急, 而劉愉色婉容,承順不倦。家故貧,紡績治生,艱苦備 嘗,未聞交謫。語尊師課子,一簪一環,盡為脩脯助。鄰 有弗舉火者,輒節饔飧以餉焉。壽六十而卒。」

吳穎妻虞氏

編輯

按《溧陽縣志》:虞氏,太守吳穎妻。年十九歸吳時,家貧, 穎與弟頲析箸受田三畝,歲不登。氏以虀鹽佐公讀, 而以菽水承姑歡,中外無間。及穎授刑曹主政,氏曰: 「予固知君之優於政也。雖然,慎勿徇,徇則難於自立; 慎勿亢,亢則難於相安。」故自恤刑出知潮州,皆有惠 聲,虞氏之助也。年七十二卒。

游泰亨繼室汪氏

編輯

按《婺源縣志》:「汪氏名辰章,贈都御史游泰亨繼室,迴 峰汪武成女。於歸時,翁初喪姑,俞垂白在堂,氏敬養, 不以累二叔。亨故貧,好古文詞,不問生產,又遭回祿, 貧益甚,饔飧苦不給,氏以紡績佐之,不色慍,四乳,舉 五子。亨亡,家徒壁立,七口相弔,哀苦敗胃,食常不下 咽。越十餘載,伯子成進士,官給諫,板輿迎養,封孺人」, 不色喜。仲季補諸生,從諸名公講理學,輒復欣然。初, 給諫,侃侃言天下事不忌,後擢都御史,贈「恭人。」居家 嚴肅,性好施,於孤寡貧窶尤加卹焉。

游應乾妻張氏

編輯

按《婺源縣志》:「張氏名奇弟藍田張春茂女,尚書游應 乾再繼配也,封淑人,孝敬慈惠。乾家故貧,氏躬操井 臼,菽水務盡歡,撫冢子元潤不啻己出。乾尋登第,乞 南署,便迎養,時舅姑俱八旬,氏滫瀡腆潔,必親必虔。 舅姑未進匕箸,不敢食,伺二人安寢乃始宴息。乾既 歷通顯,自持澹薄,不異寒約。乾宦轍所經,仁澤覃洽」, 居鄉,厚親族,賑貧乏,皆氏贊助之力居多。嘗捐資建 上充橋,置田五畝,為修葺費,行人永便。舉丈夫子五 人,恩不廢。威恐其習驕倨,課讀嚴切。叔子元汴,蚤登 賢書,季媳江氏遵氏家法惟謹,乾為尚書。沒京師,僅 季子元涇在側,氏躬調湯藥,治喪事,獨極勞瘁。踰數 年,涇病劇,氏籲天請代,割股療之。未期年涇亡,氏偕媳江氏盡瘁撫孤孫終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