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第116卷

曆象彙編 庶徵典 第一百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一百十六卷
曆象彙編 庶徵典 第一百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

 第一百十六卷目錄

 地異部彙考三

  魏明帝青龍一則 景初一則 齊王芳正始三則

  吳大帝黃武一則 嘉禾一則 赤烏二則 烏程侯璽一則

  晉武帝泰始三則 咸寧二則 太康七則 太熙一則 惠帝元康六則 太安二則

  光熙一則 懷帝永嘉三則 憨帝建興三則 元帝太興三則 成帝咸和二則 咸康二

  則 穆帝永和八則 昇平二則 哀帝隆和一則 興寧二則 海西公太和一則 簡文

  帝咸安一則 孝武帝寧康二則 太元七則 安帝隆安一則 元興一則 義熙七則

  宋武帝永初一則 文帝元嘉五則 孝武帝大明二則

  南齊明帝建武一則 東昏侯永元一則

  梁武帝天監一則 普通三則 中大通一則 大同五則 太清二則

  陳武帝永定一則 宣帝太建一則 後主禎明一則

  北魏太宗泰常一則 世祖太延二則 太平真君一則 高祖延興一則 太和十三

  則 世宗景明二則 正始三則 永平三則 延昌四則 肅宗熙平一則 正光二則

  孝靜帝武定三則

庶徵典第一百十六卷

地異部彙考三

編輯

明帝青龍二年地震

編輯

按:《魏志明帝本紀》:「青龍二年十一月,京師地震,從東 南來,隱隱有聲,搖動屋瓦。」

景初元年地震

編輯

按《魏志明帝本紀》,景初元年「六月戊申,京師地震。」 按《晉書五行志》,「景初元年六月戊申,京都地震。是秋, 吳將朱然圍江夏,荊州刺史胡質擊退之。又公孫文 懿叛,自立為燕王,改年,置百官,明年討平之。」

齊王芳正始二年地震

編輯

按:《魏志三少帝本紀》:「正始二年冬十二月,南安郡地 震。」

正始三年,地震。

按《魏志三少帝本紀》:「三年秋七月甲申,南安郡地震。」 按《晉書五行志》:「三年,魏郡地震。」

正始六年,地震。

按《魏志三少帝本紀》,「六年春二月丁卯,南安郡地震。」 按《晉書五行志》,「六年二月丁卯,南安郡地震。是時曹 爽專政,遷太后於永寧宮,太后與帝相泣而別,連年 地震,是其應也。」

大帝黃武四年地震

編輯

按:《吳志孫權傳》:黃武四年:「是歲地連震。」

按《晉書五行志》:黃武四年,江東地連震。是時權受魏 爵命,為大將軍、吳王,改元專制,不修臣跡。京房《易傳》 曰:「臣事雖正,專必震。其震於水則波,於木則搖,於屋 則瓦落。」《大經》「在辟而《易》臣,茲謂陰動,厥震搖政宮。《大 經》:『搖政,茲謂不陰,厥震搖山出湧水。嗣子無德專祿, 茲謂不順,厥震動丘陵,湧水出』。」劉向並云:「臣下強盛, 將動而為害之應也。」

嘉禾六年地震

編輯

按:《晉書五行志》:「嘉禾六年五月,江東地震。」

赤烏二年地震

編輯

按《吳志步騭傳》:「騭拜驃騎將軍,領冀州牧,上疏曰,天 子父天母地,故宮室百官,動法列宿。若施政令,欽順 時節,官得其人,則陰陽和平,七曜循度。至於今日,官 僚多闕,雖有大臣,復不信任。如此,天地焉得無變?故 頻年枯旱,亢陽之應也。」又嘉禾六年五月十四日、赤 烏二年正月一日及二十七日,地皆震動。地陰類,臣 之象。陰氣盛故動,臣下專政之故也。夫天地見異,所 以警悟人主,可不深思其意哉。

按《晉書五行志》:赤烏二年正月,地再震。是時呂壹專 政,步騭上疏曰:「伏聞校事吹毛求瑕,趣欲陷人,成其 威福,無罪無辜,橫受重刑,雖有大臣,不見信任。如此, 天地焉得無變?故地連震動,臣下專政之應也。冀所 警悟,人主可不深思其意哉!」壹後卒敗。

赤烏十一年,地震。

按《吳志孫權傳》:「赤烏十一年二月,地仍震。」《江表傳》: 「權詔曰:『朕以寡德,過奉先祀。蒞事不聰,獲譴靈祇。夙 夜祇戒,若不終日。群僚其各厲精,思朕過失,勿有所 諱』。」

按《晉書五行志》:「赤烏十一年二月,江東地仍震。是時 權聽讒,尋黜朱據,廢太子。」

烏程侯天璽元年臨平湖忽開

編輯

按《吳志孫皓傳》:「天璽元年,吳郡言,臨平湖自漢末草 穢壅塞,今更開通。長老相傳,此湖塞,天下亂;此湖開, 天下平。」

武帝泰始五年地震

編輯

按《晉書武帝本紀》,「泰始五年夏四月,地震。」 按《五行

志》,「泰始五年四月辛酉,地震。是年冬,新平氐羌叛,明
考證
年,孫皓遣大眾入渦口。」

泰始七年六月,地震。

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泰始八年,蜀地生毛。

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華陽國志》。八年三蜀地 生毛如白毫。三夕長七八寸。生數里。

咸寧二年地震

編輯

按《晉書武帝本紀》:「咸寧二年八月庚辰,河東平陽地 震。」

《咸寧》四年六月,地震。

按《晉書武帝本紀》:「四年六月丁未,陰平、廣武地震,甲 子又震。」

太康二年二月淮南丹陽地震

編輯

按:《晉書武帝本紀》云云。

太康五年二月壬辰,地震。

按《晉書武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五年正月朔壬 辰。京師地震。宣帝廟地陷。」按紀志月分互異

太康六年七月,巴西地震。

按:《晉書武帝本紀》云云。

太康七年,地震。

按:《晉書武帝本紀》:「七年七月,南安、犍為地震。八月,京 兆地震。」

太康八年,地陷地震。

按《晉書武帝本紀》:「八年春正月戊申,太廟殿啗。秋七 月,前殿地陷,深數丈,中有破船。郡國五地震。」

按:《五行志》:「八年五月壬子,建安地震。七月,陰平地震。 九月,丹陽地震。」

太康九年,地震。

按《晉書武帝本紀》,「九年春正月,江東四郡地震。夏四 月,江南郡國八地震。」 按《五行志》,「九年正月,會稽、丹 陽、吳興地震。四月辛酉,長沙、南海等郡國八地震。七 月至於八月,地又四震,其三有聲如雷。九月,臨賀地 震,十二月又震。」

太康十年,地震。

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十年十二月己 亥,丹陽地震。」

太熙元年地震

編輯

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太熙元年正月, 地震。武帝世始於賈充,終於楊駿,阿黨昧利,竊朝權, 至於末年,所任轉弊,故頻年地震,過其序也,終喪天 下。

惠帝元康元年地震

編輯

按《晉書惠帝本紀》,「元康元年冬十二月辛酉,京師地 震。」 按《五行志》,「元康元年十二月辛酉,京都地震。」此 夏,賈后使楚王瑋殺汝南王亮及太保衛瓘。此陰道 盛,陽道微故也。

元康四年,地陷裂,地震。

按《晉書惠帝本紀》,「四年六月,壽春地大震,死者二十 餘家。秋八月,上谷、居庸、上庸並地陷裂,水泉湧出,人 有死者。九月景辰,赦諸州之遭地災者。」是歲,京師及 郡國八地震。 按《五行志》,「四年二月,上谷、上庸、遼東 地震。五月,蜀郡山移。淮南壽春洪水出,山崩地陷,壞 府城。八月,上谷地震,水出,殺百餘人。十月,京都地震。 十」一月,滎陽、襄城、汝陰、梁國、南陽地皆震。十二月,京 都又震。是時賈后亂朝,終至禍敗之應也。漢鄧太后 攝政時,郡國地震。李固以為:「地陰也,法當安靜。今乃 越陰之職,專陽之政,故應以震。」此同事也。京房《易傳》 曰:「小人剝廬,厥妖山崩。茲為陰乘陽,弱勝強。」又曰:「陰 背陽則地裂,父子分離,夷羌叛去。」

元康五年,地震。

按《晉書惠帝本紀》,「五年六月,金城地震。」 按《五行志》: 「五年五月丁丑,地震,六月,金城地震。」

元康六年正月丁丑,地震。

按:《晉書惠帝本紀》云云。

元康八年正月景辰,地震。

按:《晉書惠帝本紀》云云。

元康九年,「《賈謐齋屋》柱陷入地。」

按《晉書惠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九年六月夜暴 雷雨。賈謐齋屋柱陷入地,壓謐床帳。此木沴土,土失 其性,不能載也。明年,謐誅焉。」

太安元年冬十月地震

編輯

按《晉書惠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太安元年十二 月。地震。時齊王冏專政之應。按紀志月日互異 太安二年,地震。

按《晉書惠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二年十二月景 辰。地震。是時長沙王乂專政之應也。

光熙元年地燃

編輯

按《晉書惠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光熙元年五月, 范陽國地燃可以爨。」此火沴土也。是時禮樂征伐,自 諸侯出。

====懷帝永嘉元年地陷====按《晉書懷帝本紀》:「永嘉元年夏五月,洛陽步廣里地 陷,有二鵝出,色蒼者沖天,白者不能飛。」

永嘉三年,地震地裂。

按《晉書懷帝本紀》,三年秋七月戊辰,當陽地裂三所, 各廣二丈,長三百餘步。九月,荊、襄二州地震。 按《天 文志》:三年,填星久守南斗口,其年十一月地動。陳卓 以為是地動應也。 按《五行志》,三年十月,荊、襄二州 地震,時司馬越專政。 又按志,三年七月戊辰,當陽 地裂,廣三丈,長三百餘步。京房《易傳》曰:「地坼裂者,臣 下分離」,不肯相從也。其後司馬越、苟晞交惡,四方牧 伯莫不離散,王室遂亡。

永嘉四年,地震。

按:《晉書懷帝本紀》:「四年夏四月,兗州地震。五月,地震。」

按:《五行志》:「四年四月,兗州地震。五月,石勒寇汲郡。」

「執太守胡寵」,遂南濟沔,是其應也。

愍帝建興元年地震

編輯

按《晉書愍帝本紀》:「建興元年十二月,河東地震。 建興二年四月甲辰,地震。」

按:《晉書愍帝本紀》云云。

建興三年,地震。

按《晉書愍帝本紀》,「三年六月丁卯,地震。」 按《五行志》, 「三年六月丁卯,長安又地震。是時主幼,權傾於下,四 方雲擾,兵亂不息之應也。」

元帝太興元年地震

編輯

按:《晉書元帝本紀》:「太興元年夏四月乙酉,西平地震。」

按《五行志》:「太興元年四月,西平地震,湧水出十二」

月,廬陵、豫章、武昌、西陵地震,湧水出,山崩。干寶以為 王敦陵上之應也。

太興二年,地震。

按《晉書元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二年五月己丑, 祁山地震,山崩殺人。」是時相國南陽王保在祁山,稱 晉王,不終之象也。

太興三年,地震。

按《晉書元帝本紀》,「三年五月庚寅,地震。」 按《五行志》: 「三年四月庚寅,丹陽、吳郡、晉陵又地震。」

成帝咸和二年地震

編輯

按《晉書成帝本紀》:「咸和二年三月,益州地震。己未,豫 章地震。」 按《五行志》:「是年蘇峻作亂。」

《咸和》九年,地震。

按:《晉書成帝本紀》:「九年三月丁酉,會稽地震。」

咸康 年地生毛

編輯

按《晉書成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咸康初,地生毛, 近白祥也。孫盛以為人勞之異也。」是後石季龍滅而 中原向化,將相皆甘心焉。於是方鎮屢革,邊戍仍遷, 皆擁帶部曲,動有萬數。其間征伐徵賦,役無寧歲,天 下大勞擾,百姓疲怨。

咸康三年六月,地生毛。

按《晉書。成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穆帝永和元年地震

編輯

按《晉書穆帝本紀》,「永和元年六月癸亥,地震。」 按《五 行志》,「是時嗣主幼沖,母后稱制,政在臣下,所以連年 地震。」

永和二年,地震。

按:《晉書穆帝本紀》:「二年冬十月,地震。」按志作十二月 永和三年,地震。

按:《晉書穆帝本紀》:「三年夏四月,地震。九月,地震。」按志作正

月丙辰

永和四年,地震。

按:《晉書穆帝本紀》:「四年冬十月己未,地震。」

永和五年,地震。

按《晉書穆帝本紀》:「五年春正月庚寅,地震。」 按《五行 志》,「是時石季龍僭即皇帝位,亦過其序也。」

永和九年,地震。

按《晉書穆帝本紀》,「九年秋七月丁酉,地震,有聲如雷。」 永和十年,地震。

按:《晉書穆帝本紀》:「十年春正月丁卯,地震,有聲如雷。」 永和十一年,地震。

按:《晉書穆帝本紀》:「十一年夏四月乙酉,地震。五月丁 未,地又震。」

昇平二年地震

編輯

按:《晉書穆帝本紀》,「昇平二年十一月辛酉,地震。」 「昇平五年,哀帝即位,八月,地震。」

按《晉書哀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五年八月,涼州 地震。」

哀帝隆和元年地震

編輯

按:《晉書哀帝本紀》,隆和元年「夏四月下丑,涼州地震。」

按《五行志》:「隆和元年四月甲戌,地震。」 是時政在將。

《相人》主南面而已。

興寧元年地震

編輯

按《晉書哀帝本紀》,興寧元年夏四月甲戌,揚州地震,

興寧二年地震
考證
按《晉書哀帝本紀》,「二年春二月庚寅,江陵地震。」 按

《五行志》,「二年三月庚寅,江陵地震,是時桓溫專政。」紀作

《二月志》作「三月」 ,疑《志》有訛。

海西公太和元年地震

編輯

按《晉書海西公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海西公太和 元年二月,涼州地震水涌。」是海西將廢之應也。

簡文帝咸安二年七月孝武帝立十月地震

編輯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咸安二年十 月辛未,安成地震。是年帝崩。」

孝武帝寧康元年十月辛未地震

編輯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寧康二年,地震。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二年秋七月,涼州地震。」 按《五 行志》,「二年二月丁巳,地震。七月甲午,涼州地震,又山 崩。」是時嗣主幼沖,權在將相,陰盛之感。

太元元年地震

編輯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太元元年夏五月癸丑,地震。甲 寅,詔曰:『頃者上天垂鑒,譴告屢彰,朕有懼焉,震惕於 心,思所以議獄緩死,赦過宥罪,庶回大變,與之更始』。」 於是大赦,增文武位各一等。

太元二年,地震,地生毛。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二年閏三月壬午,地震。五月丁 丑,地震。」 按《五行志》:「太元二年五月,京都地生毛。至 次年而氐賊次襄國,圍彭城,向廣陵征伐,仍出兵,連 年不解。」

太元十一年,地震。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十一年六月己卯,地震。」 按《五 行志》,「十一年六月己卯地震」,是後緣河諸將連歲兵 役,人勞之應也。

太元十四年,京師地生毛。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十四年四月。 京都地生毛。」是時苻堅滅後。經略多事。人勞之應也。 太元十五年。地震。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十五年三月己酉朔,地震。八月 己丑,京師地震。冬十二月己未,地震。」

太元十七年,地震。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十七年六月癸卯,京師地震。十 二月己未地震。」 按《五行志》,「十七年四月地生毛。是 時群小弄權。天下側目。」

太元十八年,地震。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十八年春正月癸卯朔,地震。二 月己未,又地震。」

安帝隆安四年地震生毛

編輯

按《晉書安帝本紀》,「隆安四年夏四月,地震。九月癸丑, 地震。」 按《五行志》,「隆安四年四月己未,地生毛,或白 或黑。」是時幼主沖昧,政在臣下。

元興三年江陵地生毛

編輯

按《晉書安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元興三年五月, 江陵地生毛。」是後江陵見襲,交戰者數矣。

義熙二年地沸

編輯

按《晉書安帝本紀》,不載。 按《姚興載記》,「義熙二年,華 山郡地湧沸,廣袤百餘步,燒生物皆熟,歷五月乃止。」 義熙三年三月,地生毛。

按《晉書。安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義熙四年,地震。

按《晉書安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四年正月壬子 夜,地震有聲。十月癸亥,地震。」

義熙五年,地震。

按《晉書安帝本紀》。「五年春正月戊戌,尋陽地震。」 按 《五行志》:「五年正月戌夜,尋陽地震,有聲如雷。」明年 盧循下。

義熙八年,地陷地震。

按:《晉書安帝本紀》:「八年三月甲寅,山陰地陷四尺。」尺志 作丈有聲如雷。是歲,廬陵、南康地四震。 按《五行志》,八 年自正月至四月,南康、廬陵地四震。明年,王旅西討 荊、益。

義熙十年,地震。

按《晉書安帝本紀》,「十年春三月戊寅,地震。」 按《五行 志》:「十年五月戊寅,西明門地穿,湧水出,毀門扇及限。」 此水沴土也。

按:《宋書符瑞志》:「十年五月,西明門地陷,水湧出,毀門 扇閾。西者,金鄉之門,為水所毀。此金德將衰,水德方 興之象也。」

義熙十三年,地生毛,岸崩。

按《晉書安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十三年三月,地 生毛。七月,漢中城固水岸崩。明年,王旅西討司馬休 之。又明年,北掃河洛。」 又按《志》,「十三年七月,漢中城 固縣水崖有聲若雷,既而岸崩,出銅鐘十有二枚。」

武帝永初二年秋七月己巳地震

編輯

按:《宋史武帝本紀》云云

文帝元嘉七年地震

編輯

按《宋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元嘉七年「四月 丙辰。地震,時遣軍經略司兗。」

元嘉十二年,地震。

按:《宋書文帝本紀》:「十二年夏四月丙辰夜,京師地震。 元嘉十五年,地震。」

按:《宋書文帝本紀》:「十五年秋七月辛未,地震。」

元嘉十六年,地震。

按《宋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元嘉二十五年,青州地見影。

按《南史文帝本紀》:二十五年冬,青州城南遠望見地 中如水有影,謂之「地鏡。」 按《五行志》:「二十五年,青州 城南地遠望見地中如水有影,人馬百物皆見影中, 積年乃滅。」

孝武帝大明二年地震

編輯

按:《宋書孝武帝本紀》,「大明二年四月辛丑,地震。 大明六年,地震。」

按《南史宋孝武帝本紀》,「六年秋七月甲申,地震,有聲 如雷,兗州尢甚。於是魯郡山搖者二。」 按《五行志》,「六 年七月甲申,地震,有聲自河北來,魯郡山搖地動,彭 城女牆四百八十丈墜落,屋室傾倒,兗州地裂泉湧, 二年不巳。其後魏主死,兗州刺史夏侯祖權卒。」

南齊

編輯

明帝建武二年二月丁巳地震

編輯

按《南齊書明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東昏侯永元元年地震

編輯

按《南史齊東昏侯本紀》,「永元元年秋七月,地震。自此 至來歲,晝夜不止,小屋多壞。」

按:《南齊書五行志》:「永元元年七月,地日夜十八震。九 月十九日。地五震。」

武帝天監五年地震

編輯

按《南史梁武帝本紀》:「天監五年冬十一月甲子,都下 地震,生白毛。」

按《隋書五行志》:「天監五年十一月,京師地震,木金水 火沴土也。」《洪範五行傳》曰:「臣下盛,將動而為害。」京房 《易飛候》曰:「地動以十一月者,其邑饑亡。」時交州刺史 李凱舉兵反,明年霜,歲儉,人饑。

普通二年地裂成井

編輯

按:《梁書武帝本紀》,「普通二年六月丁亥,始平郡中石 鼓村地自開成井,方六尺,深三十二丈。」

普通三年,地震。

按《梁書武帝本紀》。「三年春正月庚戌,京師地震。」 按《隋書五行志》:「三年正月,建寧地震。是時義州刺史 文僧朗以州叛。」

普通六年,地震。

按《南史梁武帝本紀》:「六年十二月壬辰,都下地震。」 按《隋書五行志》:六年十二月地震。京房《易飛候》曰:「地 冬動有音,以十二月者,其邑有行兵。」是時帝令豫章 王琮將兵北伐。

中大通五年地震

編輯

按:《梁書武帝本紀》:中大通五年「春正月戊申,京師地 震。」

按《隋書五行志》:中大通五年正月,建康地震。京房《易 飛候》曰:「地以春動,歲不昌。」是歲大水,百姓饑饉。

大同二年地震生白毛

編輯

按《南史梁武帝本紀》:「大同二年十一月辛亥,都下地 震,生白毛,長二尺。」

按《隋書五行志》:大同二年十一月,建康地震。京房《易 飛候》曰:「地震以十一月,邑有大喪及饑亡。明年,霜為 災,百姓饑。」 又按《志》,是年地生白毛,長二尺。近白祥 也。孫盛以為勞人之異。先是大發卒築浮山堰,功費 鉅億,功垂就而復潰者數矣。百姓壓役,吁嗟滿道。 大同三年,地震。

按《梁書武帝本紀》。「三年冬十月景辰,京師地震。」 按《隋書五行志》,「三年十月,建康地震。是歲會稽山賊 起。」

大同七年,地震。

按:《梁書武帝本紀》:「七年二月乙卯,京師地震。」

按:《隋書五行志》:「七年二月,建康地震。是歲,交州人李 賁舉兵逐刺史蕭諮。」

大同九年,地震。

按《梁書武帝本紀》。「九年春閏月景申,地震生毛。」 按《隋書五行志》。「九年閏正月,地震。李賁自稱皇帝,署 置百官。」

大同十一年,地震。

按《南史梁武帝本紀》:「十一年春正月,震華林園光嚴 殿重雲閣。帝自貶,拜謝上天,累刻乃止。」

大清二年地震

編輯

按:《南史梁武帝本紀》,「太清二年九月戊辰,地震,江左 尢甚,壞屋殺人。地生白毛,長二尺太清三年,地震。簡文帝即位,地又震。」

按《梁書武帝本紀》:「三年夏四月己丑,京師地震。丙申, 地又震。」

按:《南史梁簡文帝本紀》:「三年五月辛巳,即皇帝位。冬 十月丁未,地震。」

按《隋書五行志》:「三年四月,建康地再震。時侯景自為 大丞相,錄尚書,帝所須不給,是月以憂憤崩。」

武帝永定二年地震

編輯

按《陳書武帝本紀》,「永定二年五月乙未,京師地震。」 按《隋書五行志》,「永定二年五月,建康地震。時王琳立 蕭莊於郢州。」

宣帝太建四年地震

編輯

按《南史陳宣帝本紀》,「太建四年十一月己亥,地震。」 按《隋書五行志》,「太建四年十一月,地震。陳寶應反」閩 中。

後主禎明元年地震

編輯

按:《陳書後主本紀》:「禎明元年乙未,地震。」

按:《隋書五行志》:「禎明元年正月,地震。施文慶、沈客卿 專恣之應也。」

北魏

編輯

太宗泰常四年地震

編輯

按《魏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泰常四年二月 甲子,司州地震,屋室盡搖動。」

世祖太延二年地震

編輯

按《魏書世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太延二年十一 月丁卯,并州地震。」

太延四年,地震。

按《魏書世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四年三月乙未, 京師地震,十一月丁亥,幽兗二州地震。」

太平真君元年五月丙午河東地震

編輯

按《魏書世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高祖延興四年地震

編輯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延興四年五月, 鴈門崎城有聲如雷,自上西引十餘聲,聲止地震。十 月己亥,京師地震。」

太和元年地震

編輯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太和元年四月 辛酉,京師地震。五月,統萬鎮地震,有聲如雷。閏月,秦 州地震,殷殷有聲。四年正月,雍州氐民齊男王反。 太和二年地震。」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二年二月丙子, 兗州地震。」「四年十月,蘭陵民桓富反,殺其縣令。」「七月 丁卯,并州地震有聲。」

太和三年,地震。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三年三月戊辰。 平州地震。有聲如雷。野雉皆雊。十月丁卯。京師地震。 五年二月,沙門法秀謀反。」

太和四年五月己酉,并州地震。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太和五年二月戊戌,秦州地震。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太和六年,地震。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六年五月癸未, 秦州地震有聲。八月甲午,秦州地震,有聲如雷。乙未 又震。」

太和七年,地震。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七年三月甲子, 秦州地震有聲。」「四月丁卯,肆州地震有聲。」「六月甲子, 東雍州地震有聲。」

太和八年,地震。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八年十一月丙 申,并州地震。」

太和十年,地震。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十年正月辛未, 并州地震,殷殷有聲。閏月丙午,秦州地震。二月甲子, 京師地震,丙寅又震。丙午,秦州地震有聲。三月壬子, 京師及營州地震。十二年三月,中散梁眾保謀反, 太和十九年地震。」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十九年二月己 未,光州地震。東萊之牟平虞丘山陷五所,一處有水。」 太和二十年地震。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二十年正月辛 未,并州地震。四月乙未,營州地震。十二月,桓州刺史 穆泰等在州謀反,誅。」

太和二十二年,地震。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二十二年三月 癸未,營州地震。八月戊子,兗州地震。九月辛卯,并州 地震。」

太和二十三年,地震。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二十三年六月「乙未,京師地震。」

世宗景明元年地震

編輯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景明元年六月 庚午,秦州地震。」

景明四年,地震。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四年正月辛酉, 涼州地震。壬申,并州地震,六月丁亥,秦州地震,十二 月辛巳,秦州地震。」「正始三年正月,秦州民王智等聚 眾二千,自號王公,尋推秦州主簿呂苟兒為主。」

正始元年地震

編輯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正始元年四月 庚辰,京師地震。六月乙巳,京師地震。」

正始二年,地震。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二年九月己丑, 恆州地震。」

正始三年,地震。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三年七月己丑, 涼州地震,殷殷有聲,城門崩。」八月庚申,秦州地震。「三 年九月,夏州長史曹明謀反。」

永平元年地震

編輯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永平元年春正 月庚寅,秦州地震。九月壬辰,青州地震,殷殷有聲。三 年二月,泰州沙門劉光秀謀反。」

永平二年,地震。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二年正月壬寅, 青州地震。」

永平四年,地震。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四年五月庚戌, 恆、定二州地震,殷殷有聲。」「十月己巳,恆州地震,有聲 如雷。」

延昌元年地震

編輯

按《魏書世宗本紀》,延昌元年四月癸未,詔曰:「肆州地 震陷裂,死傷甚多,言念毀沒,有酸懷抱。亡者不可復 追,生病之徒,宜加療救。可遣太醫、折傷醫,並給所須 之藥就治之。」 按《靈徵志》,「延昌元年四月庚辰,京師 及並、朔、相、冀、定、瀛六州地震。恆州之繁畤、桑乾、靈丘, 肆州之秀容、鴈門地震陷裂,山崩泉湧,殺人五千三 百一十人,傷者二千七百二十二人,牛馬雜畜死傷 者三千餘。」後尒朱榮強擅之徵也。十月壬申,秦州地 震有聲。十一月己酉,定、肆二州地震。十二月辛未,京 師地震,東北有聲。

延昌二年,地震。

按《魏書世宗本紀》:「二年冬,有詔以恆、肆地震,民多死 傷,蠲兩河一年租賦。十有二月乙巳,詔以恆、肆地震, 民多罹災,其有課丁沒盡,老幼單辛,家無受復者,各 賜廩以接來稔。」 按《靈徵志》:「二年三月己未,濟州地 震有聲。」月丙戌,京師地震。

延昌三年,地震。

按《魏書世宗本紀》,三年春二月乙未,詔曰:「肆州秀容 郡敷城縣,鴈門郡原平縣,並自去年四月以來,山鳴 地震,於今不已。告譴彰咎,朕甚懼焉。祗畏兢兢,若臨 淵谷。可恤瘼寬刑,以答災譴。」 按《靈徵志》,三年正月 辛亥,有司奏「肆州言秀容郡敷城縣,自延昌二年四 月地震,於今不止。」尒朱榮徵也。

延昌四年,地震。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四年正月癸丑, 華州地震。十一月甲午,地震從西北來,殷殷有聲。丁 酉,又地震從東北來。」

肅宗熙平二年地震

編輯

按《魏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熙平二年十二 月「乙巳,秦州地震有聲。」

正光二年地震

編輯

按《魏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正光二年六月, 「秦州地震,有聲東北。」引「五年,莫折念生反。」

正光三年,地震。

按《魏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三年六月庚辰, 徐州地震。」孝昌元年「元法僧反。」

孝靜帝武定二年地陷且然

編輯

按:《魏書孝靜帝本紀》:武定二年「十有一月,西河地陷, 有火出。」

按《隋書五行志》:東魏武定二年十一月,西河地陷而 且然。京房《易妖占》曰:「地自陷,其君亡。」祖暅曰:「火,陽精 也;地土者,陰主也。地然,越陰之道,行陽之政,臣下擅 恣,終以自害。」時後齊神武作宰,而侯景專擅河南。後 二歲,神武果崩,景遂作亂,而自取敗亡之應。

武定三年,地震。

按《魏書孝靜帝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武定三年冬, 并州地震。」

武定七年,地震。

按《魏書孝靜帝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武定七年夏, 并州鄉郡地震。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