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五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
第五十卷目錄
仲夏部藝文一
正陽城門銘 後漢李尤
蕤賓五月啟 梁昭明太子
仲夏部藝文二〈詩詞〉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 晉陶潛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前人
奉和夏日應令 北周庾信
夏中崔中丞宅見海紅搖落一花獨開
唐劉長卿
五月 嚴維
仲夏 樊珣
榴花 韓愈
觀刈麥 白居易
嶺南道中 李德裕
宮詞 花蕊夫人徐氏
五月十日雨中飲 宋梅堯臣
五日與和叔同遊齊安 王安石
仲夏即事 晁補之
五月六日湖上晚歸初見荷花 周紫芝
書齋夏日 鄭剛中
五月聞鶯 范成大
時雨 陸遊
怡齋 前人
臨平道中 釋道潛
村居 金馬定國
五月牡丹應制 趙秉文
五月芍藥 元馬祖常
月湖竹枝詞 葛邏祿迺賢
夏日過萬蓬庵 成廷珪
五月扈從上京學宮紀事〈二首〉周伯琦
夏日林居 明左國璣
夏意 文徵明
五月 蔡羽
仲夏閒居 居節
仲夏偶過長蘅水檻即事〈以上詩〉 程嘉燧
蘇幕遮 宋周邦彥
浣溪沙〈五月西湖〉 蔡伸
瑞鷓鴣 趙師俠
清平樂 王千秋
歸朝歡 嚴仁
蝶戀花〈麴院荷風〉 明莫璠
金人捧露盤〈五月十二日喜雨以上詞〉 周用
仲夏部選句
仲夏部紀事
仲夏部雜錄
仲夏部外編
歲功典第五十卷
仲夏部藝文一
編輯正陽城門銘 後漢李尤
編輯平門督司,午位處中。外臨僚侍,內達帝宮。正陽南面, 炎暑赫融。
蕤賓五月啟 梁昭明太子
編輯麥隴移秋,桑律漸暮。蓮花汎水,豔如越女之腮;蘋葉 漂風,影亂秦臺之鏡。炎風以之扇戶,暑氣於是盈樓。 涷雨洗梅樹之中,火雲燒桂林之上。敬想足下追涼 竹徑,托蔭松間,彈伯牙之素琴,酌嵇康之綠酒。縱橫 流水,酩酊頹山,實君子之佳遊,乃王孫之雅事。某沈 痾漳浦,臥病泉山,頓懷劉幹之勞,鎮抱相如之酷。是 知枯榮莫測,生死難量,驗風燭之不停,如水泡之易 滅。聊伸弊札,以代勞人,佇觀芳詞,希垂愈病。
仲夏部藝文二〈詩詞〉
編輯《和胡西曹示顧賊》曹 晉陶潛
《蕤賓五月中》,清朝起南颸。不駛亦不遲,飄飄吹我衣。 重雲蔽白日,閑雨紛微微。流目視西園,曄曄榮紫葵。 於今甚可愛,奈何當復衰。感物願及時,每恨靡所輝。 悠悠待秋稼,寥落將賒遲。逸想不可淹,猖狂獨長悲。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前人
編輯虛舟縱逸棹,回復遂無窮。發歲始俛仰,星紀奄將中。
南窗罕悴物,北林榮且豐。神淵寫時雨,晨色奏景風既來孰不去,人理固有終。居常待其盡,曲肱豈傷沖。遷化或夷險,肆志無窊隆。即事如已高,何必升華嵩。
奉和夏日應令 北周庾信
編輯朱簾卷麗日,翠幕蔽重陽。五月炎蒸氣,三時刻漏長。 麥隨風裡熟,梅逐雨中黃。開冰帶井水,和粉雜生香。 衫含蕉葉氣,扇動竹花涼。早菱生軟角,初蓮開細房。 願陪仙鶴舉,洛浦聽笙簧。
夏中崔中丞宅見海紅搖落一花獨開
編輯唐劉長卿
何事一花殘,閒庭百草闌。綠滋經雨發,紅豔隔林看。 竟日餘香在,過時獨秀難。共憐芳意晚,秋露未須團。
五月 嚴維
編輯憶長安,五月時,君王避暑華池。進膳甘瓜朱李,續命 芳蘭綵絲。競處高明臺榭,槐陰柳色通逵。
仲夏 樊珣
編輯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盧橘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榴花 韓愈
編輯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頭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 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觀刈麥 白居易
編輯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穉攜壼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嶺南道中 李德裕
編輯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愁衝毒霧逢蛇 草,畏落沙蟲避燕泥。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 潮雞。不堪腸斷思鄉處,紅槿花中越鳥啼。
宮詞 花蕊夫人徐氏
編輯御座垂簾繡額單,冰山重疊貯金盤。玉清迢遞無塵 到,殿角東西五月寒。
五月十日雨中飲 宋梅堯臣
編輯《梅天》下梅雨,紛紛如亂絲。梅生獨抱愁,四顧無與期。 妻孥解我意,草草陳酒巵。檻外百竿竹,新筍高過之。 竹色入我酒,變作青琉璃。一飲眼目光,再飲言語遲。 三飲頹然兀,左右歎我衰。有鳥從東來,引頭闖深枝。 發聲醒我醉,提壺美無疑。典衣不直錢,唯是布與絺。 安得如古人,車傍掛鴟夷。
五日與和叔同遊齊安 王安石
編輯繅成白雪桑重綠,割盡黃雲稻正青。他日玉堂揮翰 手,芳時同此賦《林坰》。
仲夏即事 晁補之
編輯紅葵有雨長穗,青棗無風壓枝。溼礎人霑汗際,蒸林 蟬烈號時。
五月六日湖上晚歸初見荷花 周紫芝
編輯毿毿煙柳誰家樹,拍拍西湖盡日風。和靖宅邊山雨 急,蘇公堤下藕花紅。
書齋夏日 鄭剛中
編輯五月困暑溼,眾謂如蒸炊。惟我坐幽堂,心志適所怡。 開窗面西山,野水平清池。菱荷間蒲葦,秀色相因依。 幽禽蔭嘉木,水鳥時翻飛。文書任討探,風靜香如絲。 此殆有至樂,難令俗子知。
五月聞鶯 范成大
編輯桑陰淨盡麥頭齊,江上聞鶯每歲遲。不及曉風鵯鵊 子,迎春啼到送春時。
時雨 陸遊
編輯「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羹,處處菱歌長。」 老我成惰農,永日付竹床。衰髮短不櫛,愛此一雨涼。 庭木集奇聲,架藤發幽香。鶯衣溼不去,勸我持一觴。 即今幸無事,海際皆農桑。野老固不窮,擊壤歌《虞唐》。
怡齋 前人
編輯東湖仲夏草樹荒,屋古無人亭午涼。萱房微呀不見 日,筍籜自解時吹香。野藤蟠屈入窗罅,溼菌扶疏生 屋梁。跨溝數椽最幽翳,漲水及檻雨敗牆。靜涵青蘋 舞藻荇,閒立白鷺浮鴛鴦。芙蕖雖瘦亦瀰漫,照眼翠 蓋遮紅妝。水紋珍蕈欲卷卻,團團素扇嬾復將。天風 忽送塔鈴語,喚覺清夢遊瀟湘。
臨平道中 釋道潛
編輯風蒲獵獵弄輕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臨平山下 路,藕花無數滿汀洲。
村居 金馬定國
編輯五月南風化蟪蛄,野塘晚筍未成蒲。檉花落盡紅英 細,沙渚鴛鴦半引雛。
五月牡丹應制 趙秉文
編輯好事天工養露芽,陽和趁及六龍車。天香護日迎朱 輦,國色留春待翠華。穀雨會霑青帝澤,薰風又卷赤 城霞。金槃薦瑞休嗟晚,猶是人間第一花。
五月芍藥 元馬祖常
編輯紅芍花開端午時,江南遊客苦相疑。上京不是春光 晚,自是天家日景遲。
月湖竹枝詞 葛邏祿迺賢
編輯五月荷花紅滿湖,團團荷葉綠雲扶。女郎把釣水邊立,折得柳條穿白魚。
夏日過萬蓬庵 成廷珪
編輯愛此東庵暑氣薄,解衣盤礡坐莓苔。一林綠竹盡可 數,五月白蓮猶未開。捉塵談禪知獨往,買魚沽酒待 重來。滄江日落山更好,且放輕舟緩緩迴。
五月巵從上京學宮紀事二首 周伯琦
編輯延閣圖書取次陳,講帷日日集儒臣。墨池雲合天光 絢,東壁由來近北辰。
黌舍重開大殿西,牙符給事籍金閨。伊吾日課《繙青 簡》,揮染還看寫赫蹄。
夏日林居 明左國璣
編輯五月虛簷下,南風不斷涼。雲來常帶雨,花潤暗聞香。 怕酒因妨客,耽幽懶著裳。楚騷辭賦客,歌詠自疏狂。
夏意 文徵明
編輯五月江南櫻筍殘,疏花散盡綠漫漫。雨來恰及黃梅 候,春去猶餘麥秀寒。白日幽深茅屋靜,野情蕭散薴 袍寬。「美人何處經時別,滿耳新蟬獨倚闌。」
五月 蔡羽
編輯溪上鶯啼綠樹濃,溪前樓閣水雲中。江南角黍梅時 雨,扇底冰盤午簟風。塵尾靜還生綠靄,縠紋渾欲下 青空。「佳期正與端陽近,莫怪榴花別樣紅。」
仲夏閒居 居節
編輯「樹底柴門不浪開,松釵竹粉半青苔。綠分田水新栽 稻,黃入園林已熟梅。」小艇送僧籠鶴去,片雲載雨過 湖來。「夕陽山好詩難就,夜合花前費討裁。」
仲夏偶過長蘅水檻即事 程嘉燧
編輯輕舟出郭信風颺,過雨陂塘五月涼。山檻水添平入 戶,野亭樹密遠生香。村中客少過逢簡,醉後情深笑 語長。頻到不須仍載酒,自煎花乳間「黃粱。」
蘇幕遮 宋周邦彥
編輯燎沈香,銷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乾 宿雨。水面青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 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 芙蓉浦。
浣溪沙〈五月西湖〉 蔡伸
編輯雙鳳雷文拂手香。青紗衫子澹梳妝。冰姿綽約自生 涼。 虛掉玉釵驚翡翠,緩移蘭棹趁鴛鴦。鬢鬟風亂 綠雲長。
瑞鷓鴣 趙師俠
編輯榴花五月眼邊明,角簟流冰午夢清。江上扁舟停畫 槳,雲間一笑濯塵纓。 主人杯酒流連意,倦客關河 去住情。都付郵亭今日水,伴人東去到江城。
清平樂 王千秋
編輯喚雲且住。莫作龍池舞。五月人間須好雨。為埽無邊 煩暑。 畦秧鍼綠重生。壺天表裡俱清。林外桔槔閒 掛,省渠多少心情。
歸朝歡 嚴仁
編輯「五月人間揮汗雨。離恨一襟何處去。」雙溪樓下碧千 尋,雙溪樓上匏尊舉。晚涼生綠樹,漁燈幾點依洲渚。 莫狂歌,潭空月冷,慘慘瘦蛟舞。 變化往來無定所, 求劎刻舟應笑汝。只今誰是晉司空,鬥牛奕奕紅光 吐。我來空弔古,與君同記憑闌語。問滄波,乘槎此去, 流到天河否。
蝶戀花〈麴院荷風〉 明莫璠
編輯五月涼風來麴院。綠水芙蕖,紅白都開遍。風遞荷香 清不斷。採蓮舟過歌聲緩。 醉折碧筒供笑翫。翠蓋 紅綃,高下翻零亂。向晚新涼生酒面。六銖衣薄停紈 扇。
金人捧露盤〈五月十二日喜雨〉 周用
編輯仰皇天,驅雨伯,駕飛廉。記農師。舊有靈占,自來大旱, 不過五月十之三。山河大地從滂沛,西北東南。 挽 長河,千里潤,嘗舊井,十分甘。奈微涓、自喜沾沾。雲雷 大造天功,那許世人貪。鳳凰池上恩波闊,新綠遙添。
仲夏部選句
編輯晉傅咸《感涼賦序》「盛夏困於炎熱,熱甚不過旬日,而 復自涼,以時之涼,命親友曲會,作賦雲爾,踐朱明之 仲月,暑鬱隆以肇興,赫融以彌熾,乃沸海而焦陵,獸 竄伏於幽林兮,鳥垂翼而弗升,汗珠隕於玉體兮,粉 附身而沾凝,於是景雲晨敷,曜靈潛光,陰氣盡升,凱 風載揚,忽輕箑於坐隅兮,思暖服於蘭房。」
梁簡文帝《馬寶頌序》「日進內宮,星次鶉首。仲夏之晷, 稍極陽城之圭;蕤賓之鐘,初應潁川之律。縉雲旦卷南風晚扇。惠氣入帷,清陰周宇。」
唐李白詩:「大火五月中,景風從南來。數枝石榴發,一 丈荷花開。」〈又〉五月梅始黃,蠶稠桑柘空。〈又〉山花異人 間,五月雪中白。〈又〉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 花。
杜甫詩:「五月江深草閣寒。」
《韓翃詩》:「寒水浮瓜五月時。」
陳羽詩:「池上樓臺五月涼,百花開罷水芝香。」
薛能詩:「槐柳陰陰五月天。」
方干詩:「長潭五月來冰氣,孤檜中宵學雨聲。」
宋秦觀詩:「菡萏吹風五月天。」 金段克己詩:「簾幃清徹三更夢,枕簟涼生五月秋。」 元顧瑛詩:「梧竹一庭涼欲雨,池臺五月氣涵秋。」 馬士熙詩:「曲闌五月櫻桃紅。」
仲夏部紀事
編輯《周禮·地官·山虞》,「仲夏斬陰木。」〈訂義〉鄭康成曰:「陰木在山 北者。」王氏曰:「《考工記》曰:『凡斬轂之道,必矩其陰陽。陰 也者,疏理而柔,是故以火養其陰,而齊諸其陽,則轂 雖敝不藃。所謂陰木,則疏理而柔者也。疏理而柔,宜 以火養,則斬以仲夏,使盛陽暴之,與火養同意。 《夏官大司馬》:『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陳』』。」〈訂義〉鄭鍔曰:「《詩》 曰『召伯所茇』。又《左傳》言『晉大夫茇舍』,從之。凡言茇者, 皆草舍也。教茇舍者,教以草止之法,軍行而草止,未 有營壘之所。草止之地,防患尤嚴。防患之道,夜事尤 急。教之無素,則是以眾予敵矣。」教茇舍獨於中夏。以 《月令》考之,孟春草木萌動,季春生氣方盛。惟夏之時, 生於春者,至是益長,長於春者至是益茂。軍屯其中, 患生不虞,又況莫夜之時!李嘉會曰:「『春曰振旅,猶見 振厲威武。夏曰茇舍,如《書》所謂敬致南訛』。蓋陽居大 夏,長養萬物,於時以茇舍教之,見得兵以安集吾民 為急。」
《大戴禮記公符篇》:成王冠,周公使祝雍祝王曰:「達而 勿多也。祝雍曰:『使王近於民,遠於年,嗇於時,惠於財, 親賢使能。陛下離顯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嘉祿欽 順仲夏之吉日』。」〈古者冠以仲春〉「遵並大道。」《邠或》〈邠或當為芬或聲字之誤 也〉秉集萬福之休靈,始加昭明之元服,推遠稚免之 幼志。〈免猶弱也〉崇積文武之寵德,肅勤高祖清廟,六合之 內靡不息,陛下永永,與天無極。
《高士傳》:被裘公者,吳人。延陵季子出遊,中道見有遺 金,顧而謂公曰:「取彼金。」公投鎌瞋目,拂手而言曰:「何 子處之高而視人之卑,五月被裘而負薪,豈取金者 哉?」季子大驚,既謝而問其姓名,曰:「吾子皮相之士,而 安與語姓名也?」
《韓子外儲說右上篇》:季孫相魯,子路為郈令。魯以五 月起眾為長溝。當此之為,子路以其私秩粟為漿飯, 要作溝者於五父之衢而飧之。孔子聞之,使子貢往 覆其飯,擊毀其器,曰:「『魯君有民,子奚為』?乃飧之?」 《論衡感虛》篇:「鄒衍無罪,見拘於燕,當夏五月,仰天而 歎,天為隕霜。」
《漢書文帝本紀》:十三年「五月,除肉刑法。」
《武帝本紀》:建元元年五月,「詔曰,河海潤千里,其令祠 官修山川之祠,為歲事曲加禮。」
元光元年五月,詔賢良曰:「朕聞昔在唐虞,畫象而民 不犯,日月所燭,莫不率俾。周之成、康,刑錯不用,德及 鳥獸,教通四海,海外肅眘,北發渠搜,氐、羌徠服,星辰 不孛,日月不蝕,山陵不崩,川谷不塞,麟鳳在郊藪,河、 《洛》出圖書,嗚虖!何施而臻此與!今朕獲奉宗廟,夙興 以求,夜寤以思,若涉淵水,未知所濟。猗與偉與!何行 而可以章先帝之洪業休德,上參堯舜,下配三王。朕 之不敏,不能遠德」,此子大夫之所睹聞也。賢良明於 古今王事之體,受策察問,咸以《書》對,著之於篇,朕親 覽焉。
元鼎元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注〉得寶鼎。故因是改 元。
《廣博物志》:張少平妻田氏,少平卒後,累年寡居,忽夢 一人自天而下,因而懷孕,乃曰:「無夫而孕,人聞棄我 也。」徙於代,依東方,五月朔旦生一子,以其居代東方, 名之東方朔。
《史記武帝本紀》「泰一雲陽。」註:「《括地誌》云:『漢雲陽宮在 雍州雲陽縣北八十一里,有通天臺,武帝以五月避 暑,八月乃還』。」
《漢書宣帝本紀》:「本始元年五月,鳳皇集膠東千乘。 本始四年五月,鳳皇集北海安丘淳于。」
元康二年夏五月詔曰:「獄者萬人之命所以禁暴止 邪養育群生也。能使生者不恐死者不恨則可謂文 吏矣。今則不然用法或持巧心析律貳端深淺不平 增辭飾非以成其罪奏不如實上亦亡繇知四方黎民將何仰哉!二千石各察官屬勿用此人。」
《史記。匈奴傳》:「五月大會龍城,祭其先天地鬼神。」 《後漢書任文公傳》:「文公為治中從事,時大旱,白刺史 曰:『五月一日當有大水,宜令吏人豫為其備』。」刺史不 聽,文公獨儲大船,百姓或聞,頗有為防者。到其日旱 烈,文公急命促載,使白刺史,刺史笑之。日將中,天北 雲起,須臾大雨至晡時,湔水湧起十餘丈,突壞廬舍。 文公遂以「占術馳名。」
《宋書符瑞志》:「漢光武建武元年五月,京師有赤草生 水涯。」
《後漢書。明帝本紀》:永平十二年「五月丙辰,賜天下鰥、 寡、孤、獨、篤癃、貧無家屬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 《章帝本紀》:「建初元年夏五月辛卯,初舉孝廉郎中寬 博有謀、任典城者,以補長、相。」
元和二年五月戊申,詔曰:「乃者鳳凰、黃龍、鸞鳥,比集 七郡,或一郡再見,及白鳥、神雀,甘露屢臻。祖宗舊事, 或頒恩施。其賜天下吏爵,人三級;高年、鰥、寡、孤、獨帛, 人一匹。加賜河南女子百戶牛、酒,令天下大酺五日, 賜公卿已下錢帛各有差。賜博士員弟子見在太學 者布,人三匹。」
《東觀漢記》:「和熹鄧太后永初二年,旱,五月朔,太后幸 雒陽省獄舉冤,未還,澍雨大降。」
《廣川書跋楚相叔孫敖碑》:「漢延熹三年五月二十八 日立。固始縣令段君夢見,因故祠架廟堂屋,以存其 後,故列於斯。」
《後漢書東夷傳》:「馬韓常以五月田竟,祭鬼神,晝夜酒 會,群聚歌舞,舞輒數十人相隨蹋地為節。十月農功 畢,亦復如之。」
《蜀志諸葛亮傳》:「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晉書武帝本紀》:太康元年「五月丁卯,薦酃淥酒於太 廟。」
《十六國春秋》建熙七年五月,慕容暐下書曰:「朕以寡 德,蒞政多違。亢陽三時,光陰錯緒。農植之辰而零雨 莫降。其令有司徹樂,大官以菜食常供祭奠。」既而澍 雨。
《夏錄》:「真興二年夏五月,雨魚於統萬。」
《異苑》:元嘉四年五月三日,會稽餘姚錢祐夜出屋後, 為虎所取,至一宮府,見一人憑几而坐,左右侍者三 十餘人,謂曰:「吾欲使汝知術數之法,故令虎迎汝,汝 無懼也。」留十五晝夜,語諸要術,盡教道之方。祐受法 畢,便遣令還。既得還家,大知卜占,無幽不驗。
《南史宋孝武帝本紀》,「大明元年五月丙寅,芳香琴堂 東西有雙橘連理,景陽樓上層西南梁棋間有紫氣, 清暑殿西甍鴟尾中央生嘉禾,一株五莖。改景陽樓 為慶雲樓,清暑殿為嘉禾殿,芳香琴堂為連理堂。」 《梁書武帝本紀》:「天監四年五月,建康縣朔陰里生嘉 禾,一莖十二穗。」
《南史梁武帝本紀》:「天監五年五月,置集雅館,以招遠 學。」
《梁書武帝本紀》:「天監十年五月乙酉,嘉蓮一莖三花, 生樂遊苑。」
《魏書靈徵志》:「太祖天興四年五月,魏郡斥丘縣獲白 鹿,王者惠及下則至。」
《北史魏高祖本紀》,「太和元年五月,車駕祈雨武州山, 俄而澍雨大洽。」
《魏書陸叡傳》:「太和八年正月,叡與隴西公元琛並持 節為東西二道大使,褒善罰惡,聲稱聞於京師。五月, 詔賜叡夏服一具。」
《北史魏高祖本紀》:太和十二年「五月丁酉,詔六鎮、雲 中、河西及關內郡,各修水田,通渠灌溉。」
《魏書高祖本紀》:太和十七年「五月壬戌,宴四廟子孫 於宣文堂,帝親與之齒,行家人之禮。」
《洛陽伽藍記》:昭儀寺南宜壽里段暉宅地下時見五 色光,於光所掘地,得金像一軀,高可三尺,有二菩薩 趺坐。上銘曰:「晉太始二年五月十五日,侍中書監荀 助造。」暉遂捨宅為光明寺。
《隋書食貨志》:「開皇五年五月,工部尚書長孫平奏,令 諸州百姓及軍人,勸課當社共立義倉,收穫之目,隨 其所得勸課,出粟及麥,於當社造倉窖貯之,即委社 司執帳檢校。若時或不熟,當社有饑饉者,即以此穀 賑給。自是諸州儲峙委積。」
《北史隋高祖本紀》,「開皇十五年五月丁亥,制京官五 品以上佩銅魚符。」
《隋書·地理志》:「漢中之人,每至五月十五日,必以酒肉 相饋,賓旅聚會,甚於三元。」
《西域傳》:「西突厥每五月八日相聚祭神,歲遣重臣向 其先世所居之窟致祭。」
《唐書選舉志》:「四門學生補太學,太學生補國子學,每 歲五月有田假。」
凡選有文、武,文選吏部主之,武選兵部主之,皆為三 銓,尚書、侍郎分主之。凡官員有數,而署置過者有罰知而聽者有罰,規取者有罰。每歲五月,頒格於州縣。 《百官志》:「少府監、中尚書令五月獻綬帶。」
《老學庵筆記》:《唐高祖實錄》,「武德二年正月甲子,下詔 曰:『釋典微妙,淨業始於慈悲;道教沖齊,至德去其殘 暴。況乎四時之禁,毋伐麛卵;三驅之禮,不敢順從。蓋 欲敦崇仁惠,蕃衍庶物,立政經邦,咸率斯道。朕祗膺 靈命,撫遂群生,言念亭育,無忘鑒寐。殷帝去網,庶踵 前脩;齊王捨牛,實符本志。自今每年正月、五月、九月 十直日,並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斷屠殺』。」此《三長月》 斷屠殺之始也。
《唐會要》:武德三年五月,郇州獻瑞石,有文曰「天下萬 年。」
高祖武德八年五月乙巳宴五品以上及外戚於內 殿賦詩賜綵。
武德八年五月三日。赤雀巢於殿門。宴五品以上。上 頌者千餘人。
貞觀八年五月七日。太宗初服「翼善冠,賜貴臣進德 冠。」
顯慶元年五月四日,史官修《齊》《梁》《陳》《周》《隋五代志》三 十卷,太尉無忌進之。
顯慶三年五月九日,以「西域平。遣使分往康國、吐火 羅國等,訪風俗物產及古今廢置,畫圖以進。」令史官 撰《西域圖志》。
咸亨三年五月三日,始「令京官四品、職事、五品佩銀 魚。」是日,內出《魚袋》,遍賜之。
《朝野僉載》:孫佺為幽州都督,五月北征。時軍師李處 郁諫:「五月南方火,北方水,火入水必滅。」佺不從,果沒 八萬人。
《唐會要》:「延載元年五月二十二日,內出繡袍,賜文武 三品以上銘,襟背各為八字回文。」
開元六年五月二十七日。置折衝府。每年一簡點。 開元八年五月。平原麥一莖兩岐分秀。
《集賢注記》:「開元十二年五月,沙門一行於書院造黃 道遊儀,成以進。一行初奉詔改修曆經,以舊無黃道 遊儀,測候稍難。梁令瓚刻木作小樣進呈。上令一行 參考,以為精密,始就院更以銅鐵為之,凡二年,功乃 成。至是上之,上稱善。」
開元十五年夏五月,作「十王宅、百孫院。」
開元二十三年五月一日,宗子請率月俸。於興慶宮 建《龍池聖德頌》。以紀符命。
《異聞錄》:唐天寶三載五月十五日,揚州進水心鏡一 面,縱橫九寸,青瑩耀日,背有盤龍,長三尺四寸五分, 勢如生動,元宗覽而異之。進鏡官揚州參軍李守泰 曰:「鑄鏡時有一老人,自稱姓龍,名護,鬚髮皓白,眉如 絲,垂下至肩,衣白衫,有小童相隨,年十歲,衣黑衣,龍 護呼為元冥,以五月朔忽來,神采有異,人莫之識,謂」 鏡匠呂暉曰:「老人家住近,聞少年鑄鏡,暫來寓目。老 人解造真龍,欲為少年制之,頗將愜於帝意。」遂令元 冥入鑪所,扃閉戶牖,不令人到。經三日三夜,門戶洞 開。呂暉等二十人於院內搜覓,失龍護及元冥所在。 鏡鑪前獲素書一紙,文字小隸云:「鏡龍長三尺四寸 五分,法三才,象四氣,稟五行也。縱橫九寸,類九州分 野,鏡鼻如明月珠焉。開元皇帝聖通神靈,吾遂降祉, 斯鏡可以辟邪鑒萬物。秦始皇之鏡,無以加焉。」歌曰: 「盤龍盤龍,隱於鏡中。分野有象,變化無窮。興雲吐霧, 行雨生風。上清仙子,來獻聖聰。」呂暉等遂移鏡爐置 船中,以五月五日午時,乃於揚子江鑄之。未鑄前,天 地清謐,興造之際,左右江水忽高三十餘尺,如雪山 浮江。又聞龍吟如笙簧之聲,達於數十里。稽諸古老, 自鑄鏡以來,未有如斯之異也。帝詔有司別掌此鏡。 《唐會要》:大曆十二年五月甲子,成都人郭遠獲瑞木 一莖,有文曰「天下太平」四字,獻之。宰臣奉賀曰:「至德 之化,先賁草木;太平之時,遂形文字。望藏祕閣,付史 館。」
貞元五年五月戊辰,宋州麥一莖九岐者百餘本。 《通典》貞元五年五月敕:「自今以後,諸色人中有習《三 禮》者,前資及出身人,依科目選例吏部考試,白身依 貢舉例禮部考試。」
《舊唐書德宗本紀》,「貞元六年五月丙寅朔,上御紫宸 受朝。上以是月一陰生,臣子道長,父子必以是朔面 焉,故取朔日受朝。」
《唐實錄》:「貞元十八年五月十八日,甘露降元和殿桐 木、丁香木。」
《元和志》:「元和九年五月,詔復於經略軍城置宥州。置 州之日,版築之下,掘得釜二百五十四口,悉堪烹飪, 散給諸營,以資軍用。」
劉禹錫《踏潮歌序》:「元和十年夏五月,終風駕濤,南海 汎溢。南人云:踏潮也。率三歲一有之。」
《唐會要》:「元和十五年五月,臨碧院使奏,壽昌殿南獲 白鹿麑。」
長慶元年五月饗太廟畢出朱雀門中路日抱珥五色宰臣稱賀。
太和二年五月帝纂集《尚書》中君臣事跡命工圖寫 於太液亭朝夕觀覽。
太和九年五月,御集《春秋左氏列國經傳》三十卷。 《玉海》:唐僖宗五月八日誕為應天節。
《名勝志》:新都縣西南十五里繁陽山中有麻姑洞。光 化二年五月四日,山土摧落,洞門自開,時人咸雲「洞 開即年豐物賤。」後果遠近豐稔。
《前定錄》:龐嚴為衢州刺史,到郡,忽夢二僧曰:「余有先 知,故來相告。」嚴問「當為何官?」曰:「類廉察而無兵權,有 土地而不出畿內。」曰:「當何日去此?」曰:「來年五月二十 三日。」及明年春,有除替,行有日矣。廉使元稹請候交 割,竟以五月二十三日發,後為京兆尹。
《酉陽雜俎》:「道流陳景思說,敕使齊日昇養櫻桃,至五 月中,皮皺如鴻柿不落,其味數倍,人不測其法。 西域以五月為歲,每歲日,鳥滸河中有馬出,色如金, 與火祆祠銅馬嘶相應,俄復入水。」
《秦中歲時記》,端午前二日,東市謂之「扇市」,車馬於時 特盛。
《桯史》:建隆三年五月,詔增修大內。時太歲在戌,司天 監以興作之禁移有司,毋繕西北隅。藝祖按視見之, 怒問所繇,司天以其書對。上曰:「東家之西,即西家之 東,太歲果何居焉。」即日一新之。
《玉海》:乾德元年五月十四日,增修宮闕,凡規為制度, 並上指授。既成,坐寢殿中,令洞開諸門,皆端直通豁, 謂左右曰:「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見之。
《儒林公議》:「成都諸葛武侯祠前有大柏,圍數丈,唐末 漸枯,不復生,然亦不敢伐之。皇朝乾德五年夏五月, 枯柏再生,新枝籠雲,並枯幹並存,若虯龍之形。」 《宋史·刑法志》:「開寶二年五月,帝以暑氣方盛,深念縲 繫之苦,乃下手詔:兩京諸州,令長吏督獄掾,五日一 檢視,灑掃獄戶,洗滌杻械。貧不能自存者給飲食,病 者給醫藥,輕繫即時決遣,毋淹滯。」自是每仲夏申敕 官吏,歲以為常。
《玉海》:太平興國五年五月己酉,鄭州言「修東嶽祠宇, 穿土得玉杵臼以獻。」
太平興國九年五月,賜臣僚時服。自是歲以為常。 《宋史·禮志》:「太宗太平興國九年五月二日,出南薰門 觀稼,召從官列坐田中,令民刈麥,咸賜以錢帛。」 《玉海》:「太平興國九年五月,內出玉津園瑞蓮一盆,示 輔臣,花與葉悉合歡而生。」
雍熙二年五月癸酉,鳳翔府言:「岐山縣周公廟有泉 忽湧出。耆舊相傳,時平則流,世亂則竭。唐安、史之亂, 泉竭,至大中年復流,號德潤泉,自後又涸。今忽涌,清 澄甘潔,甚異於常。」因圖之以進。
淳化五年五月十九日「庚午,上臨軒親選郭𤣱等四 人並為常參官,仍給印紙,令滿秩日自齎於御前較 其課最。」
至道元年,馮翊民李元真獻《養蠶經》一卷。五月十九 日甲子,上觀之,以不忘本業,留書禁中,賜錢萬。 《宋實錄》:至道二年五月丙午,上飛白書數幅,以示近 臣,字皆廣袤盈尺。先賜宰相呂端一幅,侍臣因競前 爭取。上曰:「劉洎煮床正如此矣。」
《宋史五行志》:「咸平元年五月,撫州王羲之墨池,水色 變黑如雲。」
《燕翼貽謀錄》:「真宗景德元年五月七日,白州有鳳凰 三,自南入城,眾禽周遶。至萬歲寺前,棲高木,上身如 龍,長九尺,高五尺,其文五色,冠如金盞。州畫圖來獻。」 《玉海》:「景德二年五月二十日丁卯,种放賜告遊嵩山, 宴群臣,資政殿餞之。賜放七言詩,令屬和,從臣皆賦, 復賜會於祕閣王欽若之直廬。」
大中祥符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召輔臣於崇政殿北 廊觀中使任文慶於茅山郭真人池中所獲龍,長二 寸許,極細鱗,腹如玳瑁,手中仰覆無懼。帝作《觀龍歌》, 復送茅山池中。
吳山伍子胥祠。大中祥符五年五月乙未,詔「神實主 洪濤,禦菑捍患,封英烈王。」
大中祥符五年五月戊子,以苑中金華殿所種麥示 輔臣,復作歌以賜。癸未,幸京城南觀刈麥種稻,作《觀 稼》七言詩,賜近臣屬和。
大中祥符六年五月辛丑,國子監御書閣有赤光上 燭。
《湘山野錄》:張乖崖成都還日,封一紙軸付僧文鑒大 師者,上題云:「請於乙卯歲五月二十一日開。」後至大 中祥符八年,當其歲也。時凌侍郎策知成都,文鑒至 是日持見凌公曰:「先尚書向以此囑某已若干年,不 知何物也,乞公開之。」洎開,乃所畫野服攜筇,黃短褐 一小真也。凌公奇之,於大慈寺閣龕以祠焉。
《玉海》:天聖三年五月十二日癸巳,幸南御莊觀刈麥, 遂幸玉津園,燕群臣。聞民舍機杼聲,賜織婦茶綵。 景祐二年五月七日,李照言:「新鐘磬將成,若絲竹笙竽止依舊制,則音韻難和,請並造雅樂八音新器,以 備獻饗。」從之。
《宋史五行志》:「景祐四年五月,滑州靈河縣民黃慶家 蠶自成被,長二丈五尺,闊四尺。」
《玉海》:景祐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丙寅,御化成殿,以芝 草生於殿楹,召輔臣、兩制等觀。帝作「《瑞芝》五言詩賜 宰臣。」
慶曆四年五月十一日,幸國子監,謁文宣王。有司言: 「舊儀止肅揖,而上再拜。」幸玉津園觀稻,燕從臣射於 園中,上中的者九。
皇祐元年五月十五日丙午,召近臣幸後苑寶岐殿 觀刈麥,謂輔臣曰:「朕新創此殿,不欲植花卉為遊觀 之所。民以粒食為先,而歲種麥於此,庶知稼穡之不 易也。」
《宋史五行志》:皇祐三年五月,彭山縣上《瑞麥圖》,凡一 莖五穗者數本。帝曰:「朕嘗禁四方獻瑞,今得《西川麥 秀圖》,可謂真瑞矣。其賜田夫束帛以勸之。」
《玉海》:皇祐五年五月二十六日,詔「兩制、兩省、臺諫、三 館帶職省府推判官等次對言事,直言無隱。」
治平三年五月二十二日,司天言:「少微星體明潤,《占》 曰:『賢士舉,忠臣用,輔佐出』。」
熙寧三年五月六日,御觀稼殿,召輔臣觀麥。
元豐七年五月二十二日,封孟子「鄒國公,與顏子並 配。」而荀揚、韓子並封伯爵,列於「從祀。」
元祐三年五月十六日,御崇政殿,召輔臣觀知廣信 軍趙振所上陣圖及其子珣、瑜試武藝,左右馳射,括 雙箭,蹶強弩,擊劎盤槊,凡二十七技,中選八九。帝稱 善。詔振升殿,策問方略,珣閤門祗候,瑜右班殿直。 《宋史五行志》:元祐六年五月,北海縣蠶自織如絹,成 領帶。
《老學庵筆記》:元祐七年,哲廟納後,用五月十六日法 駕出宣德門,行親迎之禮。初,道家以五月十六日為 天地合日,夫婦當異寢,違犯者必夭死,故世以為忌。 當時太史選定,乃謂人主與後猶天地也,故特用此 日。將降詔矣,皇太妃持以為不可,上亦疑之。宣仁獨 以為此語俗忌耳,非典禮所載,遂用之。其後詔獄既 興,宦者復謂若廢后可弭此禍,上意益不可回矣。 《玉海》:元祐七年五月十八日,吏書王存言,文德殿視 朝,免侍從官轉對,專責以朝夕論思之效。從之。 《宋史哲宗本紀》:紹聖元年五月甲辰,罷進士習試詩 賦,令專二經,立宏詞科。
《志林》:「紹聖二年五月朢日,敬造真一法酒成,請羅浮 道士鄧守安拜奠北斗真君。」將奠,雨作。已而清風肅 然,雲氣解駮,月星皆見,魁杓明爽。徹奠,陰雨如初。謹 稽首拜手,而記其事。
《玉海》:「大觀元年五月九日甲午,詔令大晟府頒新樂 於天下。」
《宋史高宗本紀》:「大觀元年五月乙巳,生東京之大內, 赤光照室。」
《徽宗本紀》:「政和元年五月丁亥,解池生紅鹽。」
《禮志》:政和三年以五月十二日祭方丘日為寧貺節。 《玉海》:政和五年五月二十六日,定貢士射儀。
《東觀餘論》:「政和丁酉歲五月二十一日,於丹陽城南 暴舊書,得此雞林小紙一卷,已為人以鄭衛辭,書盈 軸矣。竊嘆其遠物,而所書未稱,顧紙背尚可作字,因 以索靖體草書《急就章》一卷藏於家。」
《燕翼貽謀錄》:「宣和元年五月甲申,封列禦寇沖虛觀 妙真君、莊周微妙元通真君。」
《宋史·禮志》:建炎元年五月,宰臣等上言,請以五月二 十一日為天申節。詔曰:「朕承祖宗遺澤,獲托士民之 上,求所以扶危持顛之道,未知攸濟。念二聖鑾輿在 遠,萬民失業,將士暴露,夙夜痛悼,寢食幾廢。況以眇 躬之故,聞樂飲酒,以自為樂乎?非惟深拂朕志,實增 感於朕心。所有將來天申節百官上壽常禮,可令寢 罷。」至是止就佛寺啟散祝壽道場,詣閤門或後殿拜 表稱賀。
《方輿勝覽》:南豐縣有麗禾石。宋紹興四年五月十日, 風雨晝合,雷震石上,拆裂成大字,縱橫交互不可識, 乃鏤板傳觀。有道人辨之曰:「此介嘉黍稷字也。」既得 其譯,競熟視之,果然。自是郡境屢豐。
《玉海》:紹興十四年,淮東漕臣言,「楚州鹽城於五月二 十五日乙亥海水澄清。」宣付史館。十五年,撰《滄海澄 清曲》。
紹興二十五年五月,芝草生於太廟仁宗室,柱九莖 連葉,宰臣率百僚觀之表賀,有司請繪於郊祀華旗 銷夏。淳熙三年五月二十一日天申節,先十日,駕詣 德壽宮進香,並進奉銀五萬兩、絹二十疋、錢五萬貫、 度牒一百道、綠匣二百箇,上僉云:「臣御名謹進。」令幕 士安頓寢殿前,候閣長到宮,移入殿上,並鋪放進奉 七寶金銀器皿等。十二日,皇后到宮,進香。排日,皇太 子、太子妃並大內職典等進香。至日卯時,駕率皇后太子、太子妃、文武百官並詣宮上壽。駕至小次,降輦, 太上遣本宮提舉官傳旨減拜行禮。上回奏:「上感聖 恩,容臣依禮上壽。」太上再命減十拜。俟太上升殿,皇 帝起居拜舞如儀,率皇后、百官上酒,樂作,衛士山呼。 駕興,入幄次少歇,樂人再排立。殿上降簾,太上再坐, 太后率皇后、太子妃上壽,六宮次第起居。禮畢,退。上 侍太上過寢殿,進早膳。太上令宣喚吳郡王等官前 來伴話。上侍太上同往射廳看百戲,依例宣賜。再入 幄次少歇,上遣閣長奏知太上,「午時三刻,恭請赴坐, 駕赴德壽殿排當。皇」帝以下並簪花侍宴。至第三盞, 太上遣內侍請官家免花帽束帶,卸上蓋衣。官裡回 奏,「上感聖恩,又免皇后大冠,皇太子穿靴」,並謝恩訖。 太上泛賜皇太子纍金嵌寶盤盞、紫羅紫紗,南北內 互賜承應人目子錢。主管禁衛官率禁衛等人於殿 門謝恩。又入次,少歇。約一刻,再請太上至樂堂再坐, 教坊大使回。正德進新製《萬歲興龍樂》曲破對舞,各 賜銀絹有差。又移燕清華,看蟠松,宮嬪五十人,皆仙 妝,奏清樂,進酒,並衙前呈新藝。約至五盞,太上賜官 裡御書《急就章》並《金剛經》。官家亦進御書真草千文。 太上看了甚喜,云:「大哥近來筆力甚進。」上起謝,同皇 太子步至蟠松下,看御書詩。再入,太上宣索翡翠鸚 鵡盃,官裡與皇后親捧盃進酒。太上曰:「此是宣和間 外國進到,今以賜皇帝。」上謝恩。時太上官家並已七 八分醉,遂再服上蓋,率皇后太子謝恩,宣平輦近裡 升輦。太上宣諭知省云:「官家已醉,可一路小心照管。」 知省等領旨還內來。早上遣知省至宮,恭問二聖起 居,並奏欲親到宮謝恩。太上就令提舉往問興居。併 免到宮禮。
《玉海》:慶元元年五月「十七日,布衣姜夔進《鼓瑟制度 樂書》三卷,送太常看詳。」
《宋史禮志》:「寧宗慶元五年五月,賜新及第進士曾從 龍以下聞喜宴於禮部貢院,上賜七言四韻詩,祕書 監楊王休以下繼和以進。自後每舉並如之。」
《名勝志》:「鄱陽縣北車門村,宋慶元六年五月,村人曹 氏屋上生白蓮花,高二寸,闊三倍之,次日化為菊。」 《玉海》:「宋恭聖仁烈楊皇后五月十六日誕為嘉慶節。」 《元史·食貨志》:「大德八年定例,每年以河間鹽,令有司 於五月預給京畿郡縣之民,至秋成各驗鹽數輸草, 以給京師秣馬之用。」
《泰定帝本紀》:「泰定二年五月,置諫議書院於昌平,祀 唐劉蕡。」
《真臘風土記》:「五月迎佛水聚一國,遠近之佛,皆送水 與國主洗身。陸地行舟,國主登樓以觀。」
《續文獻通考》:「明初都城隍之神,歲以五月十一日為 神之誕辰,及萬壽聖節,各遣官致祭。」
漢壽亭侯關公廟。五月十三日遣太常寺官祭。 《寧波府志》:「正統元年五月六日午時,天花如雨,飛滿 庭中,其形若米,其色如玉,積深尺餘,七日始化。」 《宦遊紀聞》:「弘治辛酉仲夏二日夜分,古渝城上忽白 光映天,見者驚異,爭起視之,但見渝水明耀,浮光燭 天而已。次早驗之,宛如豆汁,逾三日始澄澈。」
《續文獻通考》:「嘉靖四十三年五月十八日,得瑞桃。是 日內畜玉免生二子。閣臣徐階等上賀表。」
西吳枝乘,五月夏至前五日,吳興太湖中白魚向湖 側淺水菰蒲之上產子。民得採之,隨時貢於洛。 《帝京景物略》: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 以榴花,曰「女兒節。」
《北京歲華記》:「五月朔日至旬杪,女兒艷服帶花滿頭。 五日前民間不得市蘇州蓆子。」
《名勝志》:「歸安縣弁山有黃龍洞,舊名金井洞。洞頂出 泉,名金井泉。竇穴深邃,莫窺其際。五代梁貞明初,黃 龍見於洞,故更今名。吳越王因立祥應宮以祀之。今 制,五月二十日有司致祭。」
仲夏部雜錄
編輯《左傳》:「歲在降婁,降婁中而旦。」〈注〉降婁,奎婁也。周七月, 今五月,降婁中而天明。
《易飛候》:「五月有雲,大如蓋十餘,此陽水之氣,必暑,有 暍者。」
《春秋佐助期》繆公即位,仲夏大寒,冰錯亂也。
《史記天官書》「敦牂歲:歲陰在午,星居酉。以五月與胃、 昴、畢晨出,曰開明。炎炎有光,偃兵。惟利公王,不利治 兵。其失次,有應見房。歲早旱;晚水。」
《淮南子天文訓》:「北斗之神有雌雄,五月合午謀刑。」 《說林訓》:「鼓造辟兵,壽盡五月之望。」〈注〉鼓造謂裊。一曰 蝦蟆。五月望作梟羹,亦作蝦蟆羹。
《白虎通五行篇》:「五月律謂之蕤賓何?蕤者,下也,賓者, 敬也,言陽氣上極,陰氣始賓,敬之也。」
《論衡率性》篇:「陽遂取火於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 鍊五石,鑄以為器,磨礪生光,仰以嚮日,則火來至。此 真取火之道也。」
《雷虛》篇:「五月陽盛,故五月雷迅《月令章句》:「自井十度至柳三度,謂之鶉首之次,芒種 居之,秦之分野。」
《博雅》「月內有三卯,宜稻及大小豆,無則宜早豆。五月 大種瓜不下,五月小種秧必須早,五月小瓜果吃不 了。」
徐暢《祭記》:「五月麥熟薦新,作起漱白餅。」
陸機《要覽》:昔羽山有神人焉,逍遙於中嶽,與左元放 共遊薊子訓所,坐欲起,子訓應欲留之。一日之中三 雨,今呼「五月三雨」為「留客雨。」
《抱朴子·煮涉篇》《金簡記》云:「以五月丙午日日中,擣五 石,下其銅。五石者,雄黃、丹砂、雌黃、礬石、曾青也。皆粉 之以金華池浴之,內六一神爐中,鼓下之,以桂木燒 為之,銅成,以剛炭鍊之,令童男童女進火,取牝銅以 為雄劍,取牡銅以為雌劍,各長五寸五分,取土之數, 以厭水精也。帶之以水行,則蛟龍巨魚水神不敢近」 人也。
虞喜《志林》:古人鑄刀,以五月丙午,取純火精,以協其 數。故王粲銘曰:「相時陰陽,制此利兵。」
《南方草木狀》:「楊梅,其子如彈丸,正赤,五月中熟,熟時 似梅,其味甜酸。」
《南越志》:日南,五月立表望之。日在表北,景居南。 《三禮義宗》:「五月芒種為節者,言時可以種有芒之穀, 故以芒種為名。」
《南史劉之遴傳》,班固所撰《漢書》真本。之遴與張纘等 參校異同,錄其異狀數十事,大略云:「古本稱永平十 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己酉郎班固上」,而今本無上書 年月日。
《名醫別錄》:「長壽,味甘,溫,無毒。主輕身,益氣,明目。生山 野道中。穗如麥,葉如艾。五月釆。」
蛇蛻「生荊州川谷及野田。五月五日、十五日取之,良。」 《魏書律曆志》:「五月大有家人井,咸姤。」
《水經注》:「耒陽石壚塘,塘池八頃,其深不測。有大魚常 至五月輒一奮躍,水湧數丈,波襄四陸,細魚奔迸,隨 水登岸,不可勝計。」
丹水出丹魚,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魚浮水側,赤光上 照,如火網而取之,割其血以塗足,可以步行水上,長 居淵中。
《齊民要術》:「種麻夏至前十日為上時,至日為中時,後 十日為下時。」
《崔寔》曰:「五月多作糒,以供出入之糧。」
《南方記》曰:「州樹野生。二月花色,仍連著實,五六及握。 煮如李子。五月熟。剝核,滋味甜。出武平。」
《舊唐書西戎傳》:「党項羌在古析支之地,氣候多風寒, 五月草始生。」
《梁四公記》:「扶桑之蠶,長七尺,圍七寸,色如金,四時不 死。五月八日嘔黃絲,布於條枝而不為繭,脆如綖。燒 扶桑木灰汁煮之,其絲堅韌,四絲為係,足勝一鈞。」 《本草拾遺》:「江淮以南,地氣卑濕,五月尤甚,過此節以 後,皆須曝書畫梅雨沾衣便腐黑澣垢如灰汁,有異 他水,但以梅葉湯洗之乃脫。」
《大衍日度議》:五月節,日在輿鬼一度半,參去日道最 遠,以渾儀度之,參體始見,肩股猶在濁中,房星正中, 故曰「五月參則見。」
《造化權輿》。潮者。陰陽之氣所激。五月無潮。陰氣微也。 八月最大。則陰盛也。
《種樹書》:「種蓮用五月二十日移深種蓮柄長者,以竹 杖挾之,無不活者。」
《酉陽雜俎》:「齊暾樹出波斯國,亦出拂菻國。長二三丈, 皮青白,花似柚,極芳香。子似羊桃,五月熟。西域人壓 為油,以煮餅果,如中國之用巨勝也。」
龍陽縣裨牛山南,有青草槐,叢生,高尺餘,花若金燈, 仲夏發花。
《周易集解》侯果曰:「五月天行至午,陽復而陰升也。」 《續博物志》:俗諱五月上屋,言五月人蛻上屋見影,魂 當去。
《宋史河渠志》:「五月瓜實延蔓,謂之瓜蔓水。」
《談苑》:「江南民言芒種雨,百姓苦,蓋芒種須晴明也。」 《嘉祐本草》:「金星草喜生背陰石上淨處,及竹箐中,少 日色處,或生大木下,及背陰古瓦屋上。葉長一、二尺, 背生黃星點子,兩兩相對,色如金,因得金星之名。其 根盤屈如竹根而細,折之有筋。五月和根采之,風乾 用。」
《嬾真子錄》:芒種五月節種,該數類之種。謂之有芒者, 麥也,至是當熟矣。《周禮》:稻人:「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注 云:「澤草之所生,其地可種芒種。」芒種,稻麥也,過五月 節則稻不可種。所謂芒種五月節者,謂麥至是而始 可收,稻過是而不可種也。
《菊譜》:五月菊,花心極大,每一鬚皆中空,攢成一團毬 子,紅白單葉繞承之,每枝只一花,莖二寸,葉似筒蒿, 夏中開。
「夏萬鈴」,出鄜州,開以五月。紫色細鈴生於雙紋大葉之上。
《圖經》「池州俗以五月二十九日、三十日為分龍節,雨 則多大水。」
《圖經本草》:「合歡,夜合也。」其葉至暮而合,故一名「合昏。」 五月花發紅白色,瓣上若絲茸然。
防風五月開細白花,中心攢聚作大房,似蒔蘿花,實 似胡荽子而大,根土黃色,與《蜀葵根相類》。
《雲笈七籤》:「仲夏火氣漸壯,水力衰弱,宜補腎助肺,調 理胃氣,以順其時。」
《埤雅》:「五月謂之分龍雨。夏多雨龍,各有分域。」
自江以南,五月雨,謂之「送梅。」轉淮而北則否。
《夢溪筆談》:五月草木茂盛,逾於初生,故曰勝先。 《岳陽風土記》:岳州五月十三日,謂之「龍生日,可種竹。」 《避暑錄話》:世言五月十三日為竹醉,可移,不必此日, 凡夏皆可移也。
《政和本草》:「菊花,南陽酈縣最多,有白菊,莖葉都相似, 唯花白。五月取之,主風眩,能令頭不白。」
《曲洧舊聞》:穄,西北人呼為𪋩子。有兩種,早熟者與麥 相先後,五月間熟者,鄭人號為「麥爭場。」
《老學庵筆記》:「舅氏唐居正,意文學氣節為一時師表。 建炎初,避兵武當山中,病歿,遺文散落,無復存者,獨 滁州《漢高帝廟碑》陰尚存,今錄於此。滁之西曰豐山, 有漢高帝廟。或雲漢諸將追項羽,道經此山。至今土 俗以五月十七為高帝生日,遠近畢集,薦殽觴焉。某 常從太守侍郎,曾禱雨於廟,因讀庭中刻石,始知昔」 人相傳,蓋以五月十七為高帝忌日。按《漢書》,「高帝十 三年四月甲辰,崩於長樂宮,五月丙寅葬長陵。」疑五 月十七日必其葬日,又非忌日也。以曆推之,自上元 甲子之歲至高帝十二年四月晦日,凡積一百九十 三萬六千三百六十三年,二千三百九十四萬九千 五百九十一月,七億七百二十四萬「六千八百十五 日,以法除之算外,得五月朔己酉十七日乙丑,則丙 寅葬日乃十八日也。班固記漢初北平侯張蒼所有 《顓帝曆》晦朔月見弦望滿虧多非是,故先帝九年六 月乙未晦日食。夫日食必於朔,而此食於晦,則先一 日矣,豈非丙寅乃當時十七日乎?不然,歲月久,傳者 失之也。」遂以告公,命書其碑陰,紹聖二年五月旦記。 《癸辛雜識》:凡插瑞香者,於芒種日折其枝,枝下破開, 用大麥一粒置於其中,並用亂髮纏之,插於土中,勿 令見日,日以水澆灌之,無不活。
「芒種後壬日入梅。」壬日所種花草,雖至難活者亦皆 活,申日亦可。
菖蒲花候結子老收之,至梅月,用米飲同子嚼碎,噴 在大炭上,則自然生苗,極細可愛。
《筍譜》:「天目筍五月生,其色黃,出天目山。端午後方採 鬻。」
《雲谷雜記·月令》:仲夏云:「令民毋艾藍以染,毋燒灰。」鄭 氏註:「為傷火氣也。火之氣於是為盛,火之滅者為灰。」 按文全無義理,若謂傷火氣,故仲夏之月令民毋得 燒灰,則當若古者太原寒食不舉火然後可,是可一 笑耳。《季秋》乃有草木黃落,乃伐薪為炭之語,意「灰」字 必是「炭」字,但無他據,未敢斷以為是。後讀呂不韋《春 秋·十二月記》仲夏云:「無刈藍以染,無燒灰。」高誘註:「草 木未成,不欲夭物。」《季秋》云:「草木黃落,乃伐薪為炭。」註: 《草木節解》,「斧入山林」,「伐林作炭。」詳二注,其義甚曉。然 則「灰」當為炭,無可疑已。「灰」「炭」二字相類,一時書寫之 誤,鄭氏注書之時,略不致審,遽任意為解,殊可恨。不 韋之書,漢人於文字間多所引用,非特記《禮》者取以 為《月令》。於班固《律歷志》中伶倫取竹嶰谷等事。皆本 其書。今人罕讀之。惜哉。
《野客叢談隨筆》云:《齊書》高洋謀篡魏,其臣宋景業言, 宜以仲夏受禪。或曰:「『五月不可入官,犯之不終於其 位』。景業曰:『王為天下,無復下期,豈得不終其位』?」乃知 此忌相承已久,不曉其義。僕觀前漢張敞為山陽太 守,奏曰:「臣以地節三年五月視事。」其言如是,則知前 漢之俗,未嘗忌五月也。然張敞在山陽,監護驕賀,其 責甚難,卒以無事。其後徵為膠東相,亦不聞有凶橫 之說。又觀後漢《朔方太守碑》云:延嘉四年九月乙酉, 詔書遷衙令,五月正月到官。乃知拘忌之說,起於兩 漢之後。然又觀《獨孤及集》有《為舒州到任表》曰:「九月 到州訖。」乃知唐人亦有不忌九月者。因考諸州唐人 題名,見不避正五九處亦多。
《南海古蹟記》:「盧循故城在番禺城南小洲,俗採魚蠣 藤竹。」又有龍戶,一曰「蜑戶,五月一日禁水。蜑戶舊不 設網罟。」
《學圃雜疏》:「建蘭盛於五月,其物畏風,畏寒,畏鼠、畏蚓, 畏蟻。其根甜,為蟻所逐。養者常以木奩隔之,不令得 緣人。」
《缾史月表》,「五月,花盟主石榴、番萱、夾竹桃花、客卿蜀 葵樂陽花午時紅花使令川荔枝、梔子花、火石榴、孩 兒菊、一丈紅、石竹花花曆五月,榴花照眼萱北鄉夜合始交簷葡有香,錦 葵開山丹赬。」
《月令》演「五月地臘。」〈五日〉「皓齒」《曲 竹醉》,〈十三〉《天地合》。〈十六〉《祓 祭》。〈夏至〉《分龍》:〈晦日〉
《海外索隱》:「土鐵,一名泥螺,出南田者佳。五月梅雨收 製。」
《近峰聞略》:小滿芒種,說者不一。按《周禮》稻人,「澤草所 生,種之芒種。」注云:「種之芒種」,謂此地宜稻麥,麥有芒 刺者,蓋至是麥未可收,過是則可收矣。士人樂明遠 曰:「小滿四月中」,謂麥氣至此,方小滿而未熟也。芒種 五月節者,芒種而收麥也,至是方當熟矣。
《二酉委譚》:「五月十二日歸自郡城,夜臥憊甚,惡聞蚊 聲,不寢久之,街鼓欲動,始得帖寢。忽窗外淙淙,於時 望雨,不啻調饑,竹床布衾,半醒半臥,呼侍兒搥背,聽 之,覺倦態盡蘇,檢點胸中,略無一事,唯課兒作文題 已先一夕出矣。為復展轉間,聞老妻喚聲,蓋督課僮 婢受黃梅水採茉莉花耳,又作此不急之務,一笑披」 衣而起,盥櫛焚誦畢,出坐心遠堂中,命筆伸紙作數 行記之。
《田家五行》朔日值芒種,六畜災。
五月十三連夜雨,來年早種白頭田。
《農政全書》:「夏菘菜,五月上旬撒子糞水頻澆,密則芟 之。」
凡梅花跗蔕皆絳紫色,惟綠萼梅純綠,枝梗亦青,實 大,五月熟。
《本草綱目》:「夏枯草,一名乃東。冬至後生,五月枯。 蚱蟬,生楊柳上,五月采。」弘景曰:「蚱蟬,啞蟬,雌蟬也,不 能鳴。」
牡荊,樹大如盌,其木心方,其枝對生,一枝或五葉或 七葉。五月杪間開花成穗,紅紫色,其子有白《暯皮》裹 之。
「文光果」,出景州,形如無花果,肉味如栗,五月成熟。 穇子生水田中及下濕地,葉似稻但差短,稍頭結穗, 彷彿「稗子穗。」其子如黍粒大,茶褐色。搗米煮粥,炊飯 磨麵皆宜。山東、河南五月種之。
《群芳譜》:「使君子一名留求子。其莖作藤,繞樹而上,葉 青如五加葉。五月開五瓣花,一簇一二十葩,初淡紅, 久乃深紅色,輕虛如海棠,作架植之,蔓延若錦 棗,一名木蜜。皮粗葉小,面深綠色,背微白,發芽遲。五 月開小花,淡黃色,落花後即結實。」
《續文獻通考》:「河東鹽出解州鹽池。每歲五月,場官伺 池鹽生結,令夫搬摝鹽花。其法必值亢陽,池鹽方就。 或遇陰雨,則不能成。」
仲夏部外編
編輯《神仙傳》:「括蒼山有學道者平仲節,河中人,受師宋君 存心鏡之道,具百神行洞房事。如此積四十五年中 精思,身形更少,體有真氣。晉穆帝永和元年五月一 日,中央黃老遣迎,即日乘雲駕龍,白日昇天,今在滄 浪雲臺。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