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七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
第七十三卷目錄
中秋部紀事
中秋部雜錄
中秋部外編
歲功典第七十三卷
中秋部紀事
編輯《龍城錄》:開元六年,上皇與申天師、道士鴻都客,八月 朢日夜,因天師作術,三人同在雲上遊。月中過一大 門,在玉光中飛浮宮殿,往來無定,寒氣逼人,露濡衣 袖皆濕,頃見一大宮府,榜曰:「廣寒清虛之府」,其守門 兵衛甚嚴,白刃粲然,望之如凝雪。時三人皆止其下, 不得入。天師引上皇起躍,身如在煙霧中,下視王城 崔巍,但聞清香靄鬱,視下若萬里琉璃之田,其間見 有仙人道士,乘雲駕鶴,往來遊戲。少焉步向前,覺翠 色冷光相射,目眩極寒,不可進下。見有素娥十餘人, 皆皓衣,乘白鸞,往來舞笑於廣陵大桂樹之下。又聽 樂音嘈雜,亦甚清麗。上皇素解音律,熟覽而意已傳。 頃天師亟欲歸,三人下若旋風,忽悟若醉中夢迴爾。 次夜,上皇欲再求往,天師但笑,謝而不允。上皇因想 素娥風中飛舞,袖被編律成音,製《霓裳羽衣》舞曲,自 古洎今,清麗無復加於是矣。
《漱石閒談》:明皇中秋夜,羅公遠擲杖化為銀橋,請遊 月宮,見廣寒庭女群仙舞,問是何曲,曰:《霓裳羽衣》。帝 記其聲,回遂製其曲舞。
《集異記》:「明皇八月朢夜,與葉法善同遊月宮,還過潞 州城上,俯視城郭,悄然而月色如晝,法善因請上以 玉笛奏曲。時玉笛在寢殿中,法善命人取之,旋頃而 至。曲奏既,復以金錢投城中而還。旬餘,潞州奏是夜 有天樂臨城,兼獲金錢以進。」
《明皇雜錄》:「八月十五夜,葉靜能出丹二粒,進上服之。」 《楊太真外傳》逸史云:「羅公遠天寶初侍元宗,八月十 五日夜,宮中翫月,曰:『陛下能從臣月中遊乎』?乃取一 枝桂,向空擲之,化為一橋,其色如銀,請上同登,約行 數十里,遂至大城闕。公遠曰:『此月宮也。有仙女數百, 素練寬衣,舞於廣庭。上前問曰:『此何曲也』?曰:『《霓裳羽 衣》』』」也。上密記其聲調,遂回橋卻顧,隨步而滅。旦諭伶 官,象其聲調,作《霓裳羽衣曲》。
《開元天寶遺事》:蘇頲與李乂對掌文誥,元宗顧念之 深也。八月十五夜,於禁中直宿,諸學士翫月,備文酒 之宴。時長天無雲,月色如晝,蘇曰:「清光可愛,何用燈 燭。」遂使撤去。
元宗八月十五日夜,與貴妃臨太液池,憑欄望月不 盡。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於池西岸別築百尺高臺, 與吾妃子來年望月。」後經祿山之兵,不復置焉,惟有 基址而已。
《李鄴侯外傳》:鄴侯為兒童時,身輕,能於屏風上立,熏 籠上行。道者云:「十五歲必白日昇天。」父母保惜,親族 憐愛,聞之皆若有甚厄也。一旦空中有異香之氣,及 音樂之聲,李氏之血屬必迎罵之。至其年八月十五 日,笙歌在室,時有彩雲掛於庭樹,李氏之親愛乃多 貯蒜虀至數斛,伺其異音奇香之至,潛令人登屋,以 巨杓颺濃蒜潑之,香樂遂散,自此更不復至。
《酉陽雜俎》:長慶中,有人翫八月十五夜月光屬於林 中,如疋布。其人尋視之,見一金背蝦蟆,疑是月中者。 工部員外郎周封嘗說此事,忘人姓名。
《宣室志》:唐太和中,周生有道術,中秋夜與客會,時月 色方瑩,謂坐客曰:「我能挈月置之懷袂。」因命虛一室, 取著數百條繩而駕之,曰:「我將梯取此月。」俄覺天地 曛晦,因開室曰:「月在某衣中。」因以手舉衣,懷中出月 寸許,忽一室盡明,寒入肌骨。
《誠齋雜記》:鍾陵西山有游帷觀,每至中秋,車馬喧闐, 十里若闤闠。豪傑多召名姝善謳者,夜與丈夫間立, 握臂連踏而唱,惟對答敏捷者勝。太和末,有書生文 簫往觀,睹一姝甚妙,其詞曰:「若能相伴陟仙壇,應得 文簫駕綵鸞。自有繡襦並甲帳,瓊臺不怕雪霜寒。」生 意其神仙,植足不去,姝亦相盼歌罷,獨秉燭穿大松, 逕將盡,陟山扣石,冒險而升。生躡其蹤,姝曰:「莫是文 簫耶?」相引至絕頂坦然之地。後忽風雨裂帷覆機。俄 有仙童持《天判》曰:「吳綵鸞以私慾洩天機,謫為民妻 一紀。」姝乃與生下山,歸鍾陵為夫婦。
《三水小牘》:九華山道士趙知微,乃皇甫元真之師。咸 通辛卯歲,知微使元真來京師,寓於玉芝觀之上清 院。皇甫枚時居蘭陵里第,日與相從,因詢趙君事業, 元真曰:「自吾師得道,常雲分杯結霧之術,化竹釣鯔 之方。吾久得之,固恥為耳。」去歲中秋,自朔霖霪,至於 望夕,元真謂同門生曰:「堪惜良宵,而阻苦雨。」語頃,趙君忽命侍童曰:「可備酒果。」遂遍召諸生,謂曰:「能昇天 柱峰翫月否?」諸生雖唯應,而竊議以為濃陰駛雨如 斯,若果行,將有墊巾角折屐齒之事。少頃,趙君曳杖 而出,諸生景從。既闢荊扉,而長天廓清,皓月如晝。捫 蘿援篠,及峰之巔。趙君處元豹之茵,諸生藉芳草列 侍。俄舉巵酒詠郭景純《遊仙詩》數篇,諸生有清嘯者、 步虛者、鼓琴者,以至寒蟾隱於遠岑,方歸山舍。既各 就榻,而淒風飛雨宛然,眾方服其奇致。
《舊唐書東夷傳》:「新羅國重八月十五日,設樂飲,宴賚 群臣,射其庭。」
《酉陽雜俎》:「婆羅遮並服狗頭猴面,男女無晝夜歌舞。 八月十五日行像及透索為戲。」
《錄異記》:江州南五十里有店名七里店,在蛇江之南, 小山上有石,青色堅膩,俗雲「石中有珠,每至中秋往 往群飛,凡十餘枚,如流星往來,或聚或散,石上時有 光景,相傳雲珠藏於此,乃無價寶也。或有見者,密認 其處,尋亦不得。」
《茅亭客話》:「綿州羅江縣羅璝山有羅璝洞,昔羅真人 名璝,修道上昇之所也。其洞凡有水旱疾癘禱之靈 無不應。太平興國五年庚辰歲中秋,彩霧輕煙,月光 如晝,香風瑞氣,瀰漫山谷。四遠村民登層巒而望之, 唯聞音樂環珮之聲,遲明但見車轍之跡。」
《談苑》:晏元獻公留守南郡,王君玉時已為館閣校勘, 公特請於朝,以為府僉判。朝廷不得已,使帶館職從 公。外官帶館職,自君玉始。賓主相得,日以賦詩飲酒 為樂,佳時勝日,未嘗輒廢也。嘗遇中秋陰晦,齋廚夙 為備,公適無命。既至夜,君玉密使人伺公曰:「『已寢矣』。 君玉亟為詩以入曰:『只在浮雲最深處,試憑絃管一 吹開』。」公枕上得詩大喜,即索衣起,徑召客治具,大合 樂。至夜分,果月出,遂樂飲達旦。前輩風流固不凡,然 幕府有佳客,風月亦是如人意也。
《錢氏私誌》:岐公在翰苑時,中秋有月,上問當直學士 是誰,左右以姓名對。命小殿對設二位,召來賜酒。公 至殿側侍班,俄頃,女童小樂引步輦至,宣學士就坐, 公奏故事,無君臣對坐之禮。上云:「天下無事,月色清 美,與其醉聲色,何如與學士論文。若要正席,則外廷 賜宴,正欲略去苛禮,放懷飲酒。」公固請不已,再拜就 坐。上引《謝莊賦》、李白詩美其才,又出御製詩示公,公 歎仰聖學高妙,每起謝,必敕內侍挾掖,不令下拜。夜 漏下三鼓,上悅甚,令左右宮嬪各取領巾、裙帶或團 扇、手帕求詩。內侍舉牙床,以金鑲水晶硯、珊瑚筆格、 玉管筆,皆上所用者,於公前來者應之輒不停綴,都 不蹈襲前人,盡出一時新意,仍稱其所長,如美貌者, 必及其容色。人人得其歡心,悉以進呈。上云:「豈可虛 辱?須與學士潤筆。」遂各取頭上珠花一朵,裝公愨頭。 簪不盡者,置公服袖中,宮人旋取針線縫聯袖口。宴 罷,月將西沈,上命掇金蓮燭,令內侍扶掖歸院。翌日, 問學士夜來醉否?奏云:「雖有酒不醉,到玉堂不解帶。」 便上床取愨頭在面前。抱公服兩袖坐睡。恐失花也。 都下盛傳天子請客。
《本草綱目》:「宋仁宗天聖丁卯八月十五夜,月明天淨, 杭州靈隱寺月桂子降,其繁如雨,其大如豆,其圓如 珠,其色有白者、黃者、黑者,殼如芡實,味辛,拾以進呈, 寺僧種之,得二十五株。」
復雅歌調東坡居士以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 《水調歌頭》詞,都下傳唱。神宗問內侍:外面新行小詞, 內侍錄此進呈。讀至「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上 曰:「蘇軾終是愛君。」乃命量移汝州。
《過庭錄》:趙軏信,可許人也,以才稱鄉里,為陝曹屬,潦 倒選調,先子與之鄉舊,既在太原,趙沿檄相謁,因館 於書室。是夕,八月十四日夜,先子具酒飲食,宣使張 永錫召先子會酌,趙獨處寂寥,就枕即作一詞達先 子云:「今夜陰雲初霽,畫樓外月華如水。露靄晴空,風 吹高樹,滿院中秋意。皎皎蟾光,當此際,怎奈何不成 況味。莫近簷間,休來窗上,且放離人睡。」永錫見之大 喜,贈上尊數壺。先子為求薦章,僅改秩而終。
《東京夢華錄》:「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 面,綵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斾,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 家無酒,拽下望子。」是時螯蟹新出,石榴、榲勃、梨、棗、栗、 孛萄、弄色棖橘皆新上市。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 間爭占酒樓翫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 笙竽之聲,宛若雲外。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 「至於通曉。」
王十朋:《蓬萊閣序》:「中秋之夕,與同僚會飲於茲閣,覽 湖山之勝,翫月於尊俎間,即席賦詩。」
《花月新聞》:建炎二年春,揚州一士人緩步出西隅,遙 見紅暈如赤環,自地吐出,徐行入觀。有機數張,經以 素絲女子四五輩組織重花交葉之內,成字數行。第 一行之首曰「李易」,稍空,次又有一人姓名如此,以十 數。乃問之曰:「織此何為?」對曰:「《登科記》也,到中秋時候 知之。」是歲,高宗車駕南巡,揚都貢士雲集,至八月始唱名放榜,第一名曰「李易」,其下甲乙之次無一差,易 始悟初春所屆,蓋蟾宮雲。
機警辛幼安在長沙,欲於後圃建樓賞中秋。時已八 月初旬,吏曰:「它皆可辦,唯瓦難辦。」幼安命於市上每 家以錢一百,賃簷前瓦二十片,限兩日以瓦收錢,於 是瓦不可勝用。《沂陽子》曰:建樓賞月,細事也,尤能速 成示敏也,且以起眾心雲。蓋幼安志存恢復,若以無 瓦止,它日用兵何以鼓之?殆徙木立信之意。
《癸辛雜識》:「德壽宮有橋,乃中秋賞月之所。橋用吳璘 所進階石甃之,瑩徹如玉。以金釘校,橋下皆千葉白 蓮花,御幾御榻至於瓶爐酒器,皆用水晶為之。水南 岸皆宮女童奏清樂,水北岸皆教坊樂工,吹笛者至 二百人。」
《乾淳歲時記》:中秋禁中,是夕有賞月延桂排當,如「倚 桂閣」、「秋暉堂」、「碧岑」,皆臨時取旨。夜深天樂,直徹人間 御街,如絨線蜜煎香舖,皆鋪設貨物,誇多競好,謂之 「歇眼燈」,燭華燦,竟夕乃止。此夕浙江放一點紅羊皮 小水燈,數十萬盞,浮滿水面,爛如繁星,有足觀者。或 謂此乃江神所喜,非徒事觀美也。
《西湖志餘》:淳熙九年八月十五日,孝宗過德壽起居, 上皇遂留賞月,召小劉妃吹白玉笙霓裳。中序侍宴, 曾覿進壺中天詞云:「素飆颺碧,看天衢穩送,一輪明 月。翠水瀛壼人不到,比似世間秋別。玉手瑤笙,一時 同色,小按霓裳疊。天津橋上,有人偷記新闋。當日誰 幻銀橋,阿瞞兒戲,一笑成痴絕。肯信群仙高宴處,移」 下水晶宮闕。雲海塵清,山河影滿,桂冷吹香雪。何勞 玉斧,金甌千古無缺。
《中州集》:道陵中秋賞月瑞光樓,召趙渢、文孺對御賦 詩,以「清」字為韻。渢詩云:「秋氣平分月正明,蕊珠宮闕 對蓬瀛。已驅急雨銷殘暑,不遣微雲點太清。簾外輕 風飄桂子,夜深涼露滴金莖。聖朝不奏霓裳曲,四海 歌謳即樂聲。」道陵讀至落句,大加賞異,手酌金鍾以 賜,且字之曰:「文孺,以此鍾賜汝作酒直。」士林榮之。 《歲華紀麗譜》:「八月十五日,中秋玩月,舊宴於西樓,望 月於錦亭,今宴於大慈寺。」
元氏《掖庭記》:「己酉仲秋之夜,武宗與諸妃嬪泛月於 禁苑太液池中,月色射波,池光映天,綠荷含香,芳藻 吐秀,游魚浮鳥,競戲群集。於是畫鷁中流,蓮舟夾持, 舟上各設女軍,居左者冠赤羽冠,服斑文甲,建鳳尾 旂,執泥金畫戟,號曰『鳳隊。居右者冠漆朱帽,衣雪氅 裘,建鶴翼旂,執瀝粉雕戈,號曰『鶴團』。又綵帛結成採』」 菱採蓮之舟,輕快便捷,往來如飛。當其月麗中天,彩 雲四合,帝乃開宴張樂,薦蜻翅之脯,進秋風之鱠,酌 元霜之酒,啗華月之糕,令宮女披羅曳縠,前為八展 舞,歌《賀新涼》一曲。帝喜,謂妃嬪曰:「昔西王母宴穆天 子於瑤池,人以為古今莫有此樂也。朕今與卿等際 此月圓,共此佳會,液池之樂,不減瑤池也。惜無上元 夫人在坐,不得聞《步元》之聲耳。」有駱妃者,素號能歌, 趨出,為帝舞《月照臨》而歌曰:「五華兮如織,照臨兮一 色。麗正兮中域,同樂兮萬國。」歌畢,帝悅其以月喻己, 賜八寶盤、玳瑁琖,諸妃各起賀。酒半酣,菱舟進鮮,紫 角玉心之奇,山聳而至;蓮艇奉實,絳房金的之異,陵 疊而來。由是下令兩軍,水擊為戲,風旋雲轉,戟刺戈 橫。戰既畢,軍中樂作,唱《龍歸洞》之歌而還。
凝香兒,本都下官妓也。以才色選入宮,遂充才人。善 鼓瑟,曉音律,能為翻冠飛履之舞,舞間冠履皆翻覆 飛空,尋如故,少頃復飛,一舞中屢飛屢復,雖百試不 差。帝嘗中秋夜泛舟禁池,香兒著「瑣里綠蒙」之衫,瑣 里,夷名,產撒哈剌,蒙茸如氈毼,但輕薄耳,宜於秋時 著之,有紅綠二色。至元間進貢,帝又命工以金籠之, 妝,出鸞鳳之形,製為十大衫,香兒得一焉。至此服之, 又服玉河花蕊之裳。于闐國烏玉河生花蕊草,採其 蕊織之為錦。香兒以小艇蕩漾於波中,舞婆娑之隊, 歌《弄月》之曲。其詞云:「蒙衫兮蕊裳,瑤環兮瓊璫。泛予 舟兮芳渚,擊予楫兮徜徉。明皎皎兮水如鏡,弄蟾光 兮捉娥影。露團團兮氣清,風颼颼兮力勁。月一輪兮 高且圓,華綵發兮鮮復妍。願萬古兮每如此,予同樂 兮終年。」帝復置酒於天香亭,為賞月飲。香兒復易服 趨亭前,衣絳繒方袖之衣,帶雲肩迎風之組,執干昂 鸞縮鶴而舞,乃歌曰:「天風吹兮桂子香,來閶闔兮下 廣寒。塵不揚兮玉宇淨,萬籟泯兮金階涼。元漿兮進 酒,兔霜兮為侑。舞亂兮歌狂,君飲兮一斗。雞鳴沈兮 夜未央,樂有餘兮遇《霓裳》。吾君吾王兮壽萬歲,得與 秋香月色兮酬酹乎樽觴。」歌畢,帝笑曰:「昔唐明皇遊 月宮,見女娥數十,著素衣,歌舞於樹下。朕今酌綠醽, 對才人,歌《香桂長秋曲》,可謂絳繒娥,唱小搖金調者 矣。邀香風於屏圍,呼華月以入座,眾譁俱寂,絲竹交 奏,人」《間之樂》,當不減天上。
《已瘧編》:三山門外有「醉仙樓」,以中秋與學士劉三吾、 宋濂、董倫、王景、陶安等醉飲得名。
藜床瀋餘,長安婦女有好事者,曾侯家睹綵箋曰:「一輪初滿,萬戶皆清。若乃狎處衾帷,不惟辜負蟾光,竊恐嫦娥生妒。涓於十五十六二宵,聯女伴同志者一 茗一爐,相從卜夜,名曰《伴嫦娥》。凡有冰心,佇垂玉允。」 朱門龍氏拜啟。
《熙朝樂事》: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 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燕,或攜榼湖海沿 遊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
《帝京景物略》:「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 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花紙。肆市月光紙」,繪滿月像,趺 坐蓮華者,月光遍照菩薩也。華下月輪,桂殿有兔杵 而人立。搗藥臼中紙,小者三寸,大者丈,緻工者金碧 繽紛。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 光紙,徹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餽相報, 餅有徑二尺者。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 也。」
《北京歲華記》:「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像,符上兔如 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兔,男女肅拜燒香, 旦而焚之。」
《莘野纂聞》:吳甘泉,長洲呂山人也。博物洽聞,於書無 所不讀,而尤精於數。其學主先天加一倍法,而以時 日占之,吉凶成敗之理,具有左驗。時都御史俞公諫 撫吳都,諜報者日至,公以為憂,延甘泉而問焉。甘泉 以數推之曰:「賊必來,來未及城而敗。」計其時蓋中秋 節也。已而果然。
中秋部雜錄
編輯枚乘《七發·客》曰:「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遠方交遊兄 弟並往,觀濤於廣陵之曲江。」
《後山談叢》:「中秋陰晴,天下如一。中秋無月,則兔不孕, 蚌不胎,喬麥不實。兔望月而孕,蚌望月而胎,喬麥得 月而秀。世兔皆雌,惟月兔雄爾,故望月而孕。」
《臨溪詩話》:「寇萊公七月十四日生,魏野詩云:『何時生 上相,明日是中元』。」李文定公迪八月十五日生於黔 中,杜默作《中秋》詩以獻,僅數百言,皆以月況文定。其 中句有「蟾輝吐光育萬種,我公蟠屈為心胸。」「老桂根 株撼不折,我公得此為清節。」「孤輪碾空周復圓,我公 得此為機權。餘光燭物無洪細,我公得此為經濟。」終 篇,大率皆如此,雖造語粗淺,亦豪爽也。默少以歌行 自負,石介贈《三豪》詩,謂之「歌豪」,以配石曼卿、歐陽永 叔。晚節益縱酒落魄,文章尤狂鄙。熙寧末,以特奏名 得同出身,一命得臨江軍新淦縣尉。
《玉澗雜書》:「今歲中秋初夜微陰不見月,吾與周子集 適自山中還,是時暑猶未退,相與散髮披衣坐溪上, 二更後雲始解,三更遂洞澈澄爽,月色正午,溪面如 鏡,平月在波間,不覺水流,意甚瀟然。並溪居人樓閣 相上下,時聞飲酒歌呼,雜以簫鼓,計人人皆以得極 所欲為至樂,然不過有狂樂淫聲,不失此時節耳。安」 知吾二人真有此月乎?世多言李太白以醉入水,捉 月溺死,此談者好奇之過。太白對月,能作「今人不見 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之句,意氣本自超出宇宙, 對影三人雖醉,豈復狂惑至此?因舉寒山頌:「吾心如 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四海,今 夕共為中秋」,不知有一人能作此公見處否?雪竇禪 師初住洞庭翠峰寺,道未甚行,從學者無幾。寺在太 湖中,所謂東山者,嘗有詩云:「太湖四萬八千頃,月在 波心說向誰。」固自已有津梁斯道之意,然月一也,寒 山以為無物可比而不可說,雪竇以為無人可說而 不可說。可說乎,不可說乎?吾不能奈靜,聊復造此一 重公案。
《彥周詩話》:作詩壓韻是一巧。《中秋夜月》詩押「尖」字,數 首之後,一婦人詩云:「蚌胎光透殼,犀角暈盈尖。」 《膳夫錄》:汴中節食,中秋翫月羹。
《春渚紀聞》:東坡先生云:中秋月明,則是秋必多兔。野 人或言兔無雄者,望月而孕。信斯言,則木蘭詩云:「雌 兔眼迷離,雄兔腳撲握」,何也?
《入蜀記》:巫山十二峰,不可悉見,所見八九峰,惟神女 峰最為纖麗奇峭,宜為仙真所託。每八月十五夜月 明時,有絲竹之音往來峰頂,山猿皆鳴,達旦方止。 《西溪叢語》:「瓊田草生於分寧山谷間,有《瓊田草經》一 卷,八月十五日採之。草有十,名曰不死草、長生草,又 雲苦天之類。」
《使燕錄》:蘇東坡曰:「故人史生為予言,嘗見海賈云:『中 秋之月,雖相去萬里,他日會合,相問陰晴,無不同者』。」 公集中有《中秋》詩:「嘗聞此宵月,萬里同陰晴。天公自 著意,此會那可輕。」又《詠月》詩:「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 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常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通考》八月十五為移花日。
《荔枝譜》:「中秋綠」,色綠,亦山枝種,味微酸,熟最後,故名 中秋綠《月令》演八月十五梯月。
《事文類聚》:前輩名中秋月為端正月。韓愈詩云:「三秋 端正月,今夜出東溟。」張雨《八月十五夜待月》詩:「秋已 平分催節序,月還端正照山河。」
《七修類槁》:杭之鳳凰山,有石如片雲,拔地高數丈,巔 有一竅尺餘,名曰「月巖。惟中秋之月穿竅而出,餘時 則斜出竅外矣。」
《清閒供》,「八月十五日牡丹誕。」
《名勝志》:太和縣洱河東岸有分水厓,自岸下分水為 兩,南河、北海。八月朢夜,河海正中有珊瑚樹出水面, 漁人往往見之,世傳海龍獻寶,《內典》云:「珊瑚撐月」,即 此。
《一統志》:「南陽府有龍泉,在汝州西南,其水瑩潔,中秋 之夕,陰雲蔽月,俯觀泉中,魄形自若。」
中秋部外編
編輯《諸山記》:武夷山神號武夷君。秦始皇二年一日語邨 人曰:「汝等以八月十五日會山頂。」是日邨人畢集,見 幔亭彩屋,設寶座,施紅雲紫霞褥,器用甚設。令男女 分坐,聞空中人聲,不見其形。須臾樂響,亦但見樂器, 不見其人。酒行命食,味皆甘美,唯酒差薄。諸仙既去, 眾皆欣喜,因與神君同會,名其地曰「同庭。」
《武夷山記》:「玉皇與太姥魏真人、武夷君建幔亭綵屋。 八月十五日與鄉人宴飲,曰:『汝等皆吾之曾孫也』。」 《名勝志》:「葛仙山,在鉛山縣南五十里,由山北真淨寺 循澗且盡,始緣鳥道,至山之半,猶歷三十六扉,一扉 一高,方至絕頂。有上下馬、試劍、息心等石、丹井、仙壇。」 孝先以吳赤烏七年甲子八月十五日平旦於此上 昇。
《瑯嬛記》:九天先生降王方平宅,書尺牘遺龍女曰:「汝 謫以來,月輪周圍減一寸矣,更減其半,汝得復還本 處,幸自努力。」方平問故,先生對月屈指曰:「自垂象以 來至黃帝時減若干,自黃帝以至唐堯又減若干,自 唐堯以至三代漸減,至今則愈減矣。減之又減,以至 於無,則天地毀。不但是也,即世間聲色滋味莫不漸 減。如人自少至老,精神消損,頃刻不停,亦復如是,非 日變而月化也,人皆不覺。以真人睹之,若日影過庭, 分毫不差耳。」時八月十五日也。
《申宗傳》:「梓潼薛君冑好服食,多尋異書,日誦黃老一 百紙。徙居鶴鳴山下,草堂三間,戶外駢植花木,泉石 縈繞。八月十五日,長嘯獨飲,因酣暢大言曰:『薛君冑 疏澹若此,豈無異人降旨。忽覺兩耳中有車馬聲,因 穨然思寢。頭纔至席,遂有小車,朱輪青蓋,駕赤犢出 耳中,各高二三寸,亦不覺出耳之難。車有二童,綠幘』」 青帔,亦長二三寸,憑軾呼御者踏輪扶下,而謂君胄 曰:「吾自《兜元》國來,向聞長嘯月下,韻甚清激,私心奉 慕,願接清論。」君胄大駭曰:「君適出吾耳,何謂兜元國 來?」二童子曰:「兜元國在吾耳中,君耳安能處我?」君冑 曰:「君長二三寸,豈復耳有國土?儻若有之,國人當盡 焦螟耳。」二童曰:「胡為其然?吾國與汝國無異。不信,請 從吾遊,或能便留,則君離生死苦矣。」一童因傾耳示 君冑。君冑覘之,乃別有天地,花卉繁茂,甍棟連接,清 泉縈遶,巖岫杳冥,因捫耳投之。已至一都會,城池樓 堞,窮極壯麗。君胄徬徨,未知所之,顧見向二童已在 側,謂君胄曰:「君至此,盍從吾謁蒙元真伯。」蒙元真伯 居大殿,牆垣階陛,盡飾以金碧,垂翠簾帷帳。玉童四 人立侍左右,一執白拂,一執犀如意。二人既入,拱手 不敢仰視。有高冠長裾綠衣人,宣《青紙制》曰:「肇分太 素,國既有億,爾淪下土,賦卑萬品,聿臻於此,實由冥 合。況爾清節躬誠,葉於真宰,大官厚爵,俾宜享之,可 為主籙。」大夫君冑拜舞出門,即有黃帔三四人,引至 一曹署,其中文簿多所不識,每月亦無請受,但有所 念,左右必先知,當便供給。因暇登樓遠望,忽有歸思, 賦詩曰:「風軟景和煦,異香馥林塘。登高一長望,信美 非吾鄉。」二童子見詩,怒曰:「以君質性沖寂,引至吾國, 鄙俗餘態,果乃未去。」遂疾逐君冑,如陷落地,仰視,乃 自童子耳中落,已在舊去處。隨視童子,亦不復見。因 問諸鄰人,雲「失君胄已七八年矣。」
《集異記》:李汾秀才者,越州上虞人也。性好幽寂,常居 四明山,山下有張老莊,其家富,多養豕。天寶末,中秋 之夕,汾步月於庭,撫琴自適,忽聞戶外有嘆美之聲, 問之曰:「『誰人夜久至此山院,請聞命矣』。俄有女子笑 曰:『冀觀長卿之妙耳』。汾啟戶視之,乃人間之極色也, 唯覺其口有黑色。汾問曰:『子得非神仙乎女曰:『非也, 妾乃山下張家女也。夕來以父母暫過東村,竊至於 此。私面君子,幸無責也』』。」汾忻然曰:「娘子既能降顧,聊 可從容。」女乃昇階展敘,言笑談謔,汾莫能及。夜闌就 寢,備盡繾綣。俄爾晨雞報曙,女起告辭。汾意惜別,乃潛取女青氈履一隻,藏衣笥中。時汾攲枕假寐,女乃 撫汾悲泣,求索其履,曰:「願無留此,今夕再至。脫君留 之,妾身必死,謝於君子。」汾不允,女號泣而去。汾覺視 床前,鮮血點點出戶。汾異之,乃開笥視青氈履,則一 豬蹄殼耳。汾惶駭,尋血至山前,張氏溷中見一牝豕, 後足刓一殼。豕視汾,暝目咆哮,如有怒色。汾以事白 張叟,叟即殺之。汾乃棄山院,別遊他邑。
《靈異記》:「許至雍妻某氏,儀容淡雅,早歲亡沒,至雍頗 感歎,每風景閒夜,笙歌盡席,未嘗不歎泣悲嗟。至雍 八月十五夜於庭前撫琴翫月已久,忽覺簾屏間有 人行,吁嗟數聲,至雍問曰:『誰人至此,必有異也。良久 聞有人語云:乃是亡妻。雲若欲得相見,遇趙十四,莫 惜三貫六百錢』。」至雍驚起,問之,乃無所見。自此常記 其言,則不知趙十四是何人也。後數年,至雍閒遊蘇 州,時方春,見少年十餘輩皆婦人裝,乘畫船,將謁吳 泰伯廟。許君因問曰:「彼何人也,而衣裾若是人」曰:「此 州有男巫趙十四者,言事多中,為土人所敬伏,皆趙 生之下輩也。」許生問曰:「趙生之術所長者何也。」曰:「能 善致人之魂耳。」許生乃知符其妻之說也。明日早詣 趙十四,具陳懇切之意。趙生曰:「某之所致者,生魂耳。 今召死魂,又令生人見之。某久不為,不知召得否?知 郎君有重念之意,又神理已有所白,某安得不為召 之。」乃計其所費之直,果三貫六百耳。遂擇良日,於其 內灑掃焚香,施床幾於西壁下,於簷外結壇場,致酒 脯,呼嘯舞拜,彈胡琴。至夕,令許君處於堂內東隅。趙 生乃於簷下垂簾臥,不語至三更,忽聞庭際有人行 聲。趙生乃問曰:「莫是許秀才夫人否?」聞吁嗟數四,應 云:「是。」趙生曰:「以秀才誠意懇切,故敢相迎。夫人無怪 也,請夫人入堂中。」逡巡似有人揭簾,見許生妻淡服 薄妝,拜趙生,徐入堂內,西向而坐。許生涕泗嗚咽,問: 「君行若此,無枉橫否?」妻曰:「此皆命也,安有枉橫?」因問 兒女家人及親舊閭里等事,往復數十句。許生又問: 「人間尚佛經,呼為功德,此誠有否?」妻曰:「皆有也。」又問: 「冥間所重何物?春秋奠享無不得,然最重者,漿水粥 也。」趙生致之,須臾粥至,向口如食,收之復如故。許生 又曰:「要功德否?」妻云:「某平生無惡,豈有罪乎?足下前 與為者,亦已盡得。」良久,趙生曰:「夫人可去矣,恐多時 即有譴謫。」妻乃出。許生相隨泣涕曰:「願惠一物,可以 為記。」妻泣曰:「幽冥唯有淚,可以傳於人。代君有衣服, 可投一事於地。」許生脫一汗衫,置之於地。其妻取之, 於庭樹前,懸一樹枝,以汗衫蔽其面,大哭良久,揮手 卻許生掛汗衫樹枝間,若乘空而去。許生取汗衫視 之,淚痕皆血也。許生痛悼,數日不食。盧求著《幽居蘇 州識趙生》。趙生名何,蘇州人皆傳其事。
《冷齋夜話》:周貫自號木雁子,治平、熙寧間至袁州,見 市井李生者有秀韻,欲攜以同歸林下,而李嗜酒色, 意欲無行,貫指畫藥鐺作偈示之曰:「頑鈍天教合作 鐺,縱生三足豈能行。雖然有耳不聽法,只愛人間戀 火坑。」尋死於西山,方將化,人問其幾何歲,貫曰:「八十 西山作酒僊,麻鞋軋斷布衣穿。相逢甲子君休問,太 極光陰不計年。」後有人見於京師橋,付書與袁州李 生云:「我明年中秋夕時當上謁也。」至時果造李生。生 時以事出,乃用白土大書其門而去曰:「今年中秋夕, 來赴去年約。不見破鐵鐺,彈指空剝剝。」李生後竟墮 馬,折一足。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