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第007卷

理學彙編 學行典 第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七卷
理學彙編 學行典 第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七卷目錄

 理氣部總論一

  易經繫辭上 繫辭下 說卦傳

  太極圖周子太極圖說 朱子太極圖說解

  周子通書動靜 理性命

  張子正蒙太和篇 參兩篇 天道篇 神化篇 動物篇 誠明篇

學行典第七卷

理氣部總論一

編輯

易經

編輯

《繫辭上》

編輯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 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本義「天地」者,陰陽形氣之實體。「乾坤」者,《易》中純陰純陽之卦名也。「卑高」者,天地萬物上下之位。「貴賤」者,《易》中卦爻上下之位也。動者,陽之常;靜者,陰之常。「剛柔」者,《易》中卦爻陰陽之稱也。方謂事情所向。言事物善惡,各以類分。而「吉凶」者,《易》中卦爻占決之辭也。「象」者,日月星辰之屬。「形」者,山川動植之屬。「變化」者,《易》中蓍策卦爻,陰變為陽,陽化為陰者也。此言聖人作《易》,因陰陽之實體,為卦爻之法象。莊周所謂「《易》以道陰陽」,此之謂也。大全問:第一章第一節,蓋言聖人因造化之自然以作《易》。朱子曰:「論其初,則聖人是因天理之自然而著之於書,此是後來人說話。又是見天地之實體,而知《易》之書如此。如見天之尊,地之卑,卻知得《易》之所謂乾坤者如此;如見天之高,地之卑,卻知得《易》所分貴賤者如此。」又曰:「此是因至著之象,以見至微之理。」又曰:「上句是言造化之實體,以明下句《易》中之事。」 融堂錢氏曰:「『無畫之《易》,在太極先;有畫之《易》,自兩儀始』。蓋下文所謂『貴賤、剛柔、吉凶變化,自乾坤而始著,非自乾坤而始有也』。」 雙湖胡氏曰:「天尊地卑,陰陽固有自然尊卑之象,然於《易》上欲見其尊卑處,何者為最親切?」曰:「自太極生兩儀象卦,最可見。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則陽已居先矣。至於陽儀之上生一陽一陰,先陽固宜也。陰儀上當以陰為主矣。其生一陽一陰,亦以陽居先焉。以至於六畫,莫不先陽而後陰,於是首《乾》終《坤》。乾不期尊而自尊,《坤》不期卑而自卑。於此見尊陽卑陰,非聖人之私意,卦畫自然之象,而亦造化自然之位也。 張子曰:「不言高卑,而曰卑高者,亦有義,高以下為基,亦是人先見卑處,然後見高也。 鶴山魏氏曰:卦畫自下始也。位,六位也。貴賤,觀於《屯》言以貴下賤,《訟》言以下訟上之類可見矣。天圓而動,地方而靜,故有常。剛爻一三五,柔爻二四六也。斷因九六之得位失位而斷之也,《觀》於位正當也,位不當也之類可見矣。 臨川吳氏曰:『動靜有常,以天地之用言。天運轉不已,陽常動也;地填嶷不移,陰常靜也。剛柔以卦之奇耦二畫言,剛謂奇畫,柔謂耦畫。斷猶判也。剛畫猶陽動之實而一,柔畫猶陰靜之虛而二也』。」 東坡蘇氏曰:「方本異也,而以類而聚,此同之生於異也;物群則其勢不得不分,此異之生於同也。天地一」物也,陰陽一氣也,或為象,或為形,所在之不同,故云在者明其一也。象者,形之精華,發於上者也。形者,象之體質,留於下者也。 盤澗董氏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變化非因形象而後有也,變化流行,非形象則無以見,故因形象而變化之跡可見也。日月星辰,象也;山川動植,形也。象,陽氣所為,形,陰氣所為。然陽中有陰,則日星陽也,月辰陰也;陰中有陽,則山陰而川陽,然陰陽又未嘗不相錯,而各自為陰陽也。」 涑水司馬氏曰:「乾坤定於天地,貴賤陳於尊卑,剛柔斷於動靜,吉凶生於萬物,變化見於形象,皆非聖人為之也。天地之判,陰陽之交,本自有之,而聖人準之以為教爾。」 勉齋黃氏曰:「此言有天地,則乾坤、貴賤、剛柔、吉凶、變化之理,昭然可見。然必有乾坤,而後貴賤、剛柔、吉凶之體始具,有貴賤、剛柔、吉凶,而後變化之用始行,始於乾坤,終於變化,此生生所以不窮,天地所以常久而不已也。」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

本義此言《易》卦之變化也。「六十四卦之初,剛柔兩畫而已。兩相摩而為四,四相摩而為八,八相盪而為六十四。」大全問:「『剛柔相摩,八卦相盪』。竊謂六十四卦之初,剛柔兩畫而已。兩而四,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四,皆是自然生生不已,而謂之摩盪,何也?」朱子曰:「摩如一物,在一物上面摩旋底意思,亦是相交意思。如今人磨子相似,下面一片不動,上面一片只管摩旋,推盪不曾住

「自兩儀生四象,則老陽老陰不動,而少陰少陽則交;自四象生八卦,則乾坤震巽不動,而兌離坎艮則交;自八卦而生六十四卦,皆是從上加去,下體不動。每一卦生八卦,故謂之『摩盪』。」 又曰:「摩是兩箇物事相摩戛,盪是圓轉推盪出來,摩是八卦以前事,盪是有那八卦了,團旋推盪那六十四卦出來。《漢書》所謂『盪軍』」 ,是圓轉去殺伐磨轉他底意思。

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本義此變化之成象者。大全建安丘氏曰:「前以乾坤貴賤、剛柔、吉凶變化言,是對待之陰陽交易之體也。此以摩盪鼓潤運行言,是流行之陰陽變易之用也。至下文則言乾坤之德行,而繼以人體。乾坤者終之,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本義此變化之成形者。此兩節又明《易》之見於實體者、與上文相發明也。大全朱子曰:「『剛柔相摩,八卦相盪』,方是說做這卦、做這卦了。那『鼓之以雷霆』」,與「風雨日月寒暑之變化,皆在這卦中。那成男成女之變化,也在這卦中。見造化關捩也纔動,那許多物事都出來,《易》只是模寫他這箇。」又曰:「『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此已上是將造化之實體,對《易》中之理,此下便是說《易》中卻有許多物事。 『天地父母,分明是一理。『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則凡天下之男皆乾之氣,天下之女皆坤之氣,從這裡便徹上徹下,即是一箇氣都透了。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通人物言之,在動物如牝馬之類,在植物亦有男女,如麻有牡麻,及竹有雌雄之類,皆離陰陽剛柔不得』。」又曰:「豈得男便都無陰,女便都無陽?這般」須要錯看。 《正蒙》云:「游氣紛擾,合而成質者,生人物之萬殊,陰陽兩端,循環不窮者,立天地之大義。陰陽循環如磨,游氣紛擾,如磨中出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此陰陽循環,立天地之大義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此游氣紛擾,生人物之萬殊也。」 雲峰胡氏曰:「剛柔二爻相摩而為八卦,八卦相盪而為六十四。摩與盪,即上文所謂變化也。六十四卦之中自有雷霆風雨日月寒暑,變化而成象者也。卦之中自有男女,變化而成形者也。此一節畫後之《易》,又如此也。」大抵《易》之未畫,卦爻之變化,在天地實體中;及其既畫,天地萬物之變化,又在卦爻實體中。《本義》兩以實體言,見在天地者,即未畫之《易》;在《易》者,即是已畫之天地,其體皆實而非虛也。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本義知,猶主也。《乾》主始物,而《坤》作成之。承上文男女而言乾坤之理。蓋凡物之屬乎陰陽者,莫不如此。大抵陽先陰後,陽施陰受,陽之輕清未形,而陰之重濁有跡也。大全朱子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知者,管也。乾管卻大始,大始即生物之始。乾始物而《坤》成之也。 「乾知大始」,乾為其始,為其萌芽,《坤》作成物,《坤》管下面一截有所作為 知訓「管」字,不當解作知見之知。大始未有形,知之而已,成物乃流形之時,故有為。 《乾》只是氣之統體,無所不包,但自其氣之動而言則為陽,自其氣之靜而言,則為陰,所以陽常兼陰,陰不得兼陽,陽大陰小,陽全陰半,陽饒陰乏,而陰必附陽,皆此意也。 邵子曰:「陽不能獨立,必得陰而後立,故陽以陰為基;陰不能自見,必待陽而後見,故陰以陽為倡。」陽知其始而享其成,陰效其法而終其勞也。 柴氏中行曰:「一氣之動,則自有知覺,而生意所始,乾實為之,一」氣既感,則妙合而凝。其形乃著,有作成之意;坤實為之。

乾以易知,坤以簡能。

本義乾健而動,即其所知,便能始物而無所難,故「為以易而知大始。」「坤順而靜」,凡其所能,皆從乎陽而不自作,故「為以簡而能成物。」大全朱子曰:乾之《易》,只管上一截事,到下一截卻屬坤,故易。坤只是承乾,不著做上一截事,只做下面一截,故簡。如「乾以易知,坤以簡能」,知便是做起頭,能便是做了觀,隤然確然,亦可見易簡之理。 「乾以易知」,乾,陽物也,陽德剛健。

故作為《易》,成坤以簡能。坤因乾先發得有。

頭腦,特因而為之,故簡 。「『《乾》惟行健』,其所施為自是容易,觀造化生長可見。只是這氣一過時,萬物皆生了,可見其易。要生便生,更無凝滯;要做便做,更無等待,非健不能也。」 又曰:「乾德剛健,他做時便通透徹達,攔截障蔽他不住。人剛健者亦如此易知,只是說他恁地做時不費力。《坤》最省事,更無勞攘,只承受那乾底」 ,生將物出來,便見得是能。陰只是一箇順,若不順,如何配陽而生物?簡,只順從而已 。「《乾》以易知」 者,乾健不息,惟主於生物,都無許多艱深險阻,故能以易而知大始。「坤順承天」 ,惟以成物,都無許多繁擾作為,故能以簡而作成物。誠齋楊氏曰:「自『乾知大始』」 至「『坤以簡能』,何謂也?」 曰:

此贊乾坤之功,雖至溥而無際,而乾坤之德,實至要而不繁也 。潘氏曰:「乾主宰大始,坤作成萬物」 ,此乾坤之職也。使為乾者用力之難,為坤者用功之繁,則乾坤亦勞矣。惟乾以易知,故主宰大始,不以為難;惟坤以簡能,故作成萬物,不以為繁也。雲峰胡氏曰:《本義》曰:此承上文男女而言乾坤之理。蓋物凡陽皆屬乾之男,凡陰皆屬《坤》之女,一陰一陽,可相有不可相無,然其理則陽主於始物,陰不過作成之爾。陽主始物,自然而然,胡為是之易也?健故也;陰但從陽,自能成物,胡為是之簡也?順故也。上兩節論陰陽之形體,兼氣與形而言也。此論陰陽之性情,因氣與形而以理言也。

一陰一陽之謂道,

本義陰陽迭運者,氣也,其理則所謂「道。」大全朱子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何以謂之道?當離合看。 「一陰一陽之謂道」,則陰陽是氣不是道,所以為陰陽者乃道也。若只言「陰陽之謂道」,則陰陽是道。今曰一陰一陽,則是所以循環者乃道也。「一闔一闢謂之變」,亦然。又曰:「理則一而已。」其形者則謂之器,其不形者則謂之道。然道非器不形,器非道不立。蓋陰陽亦「器也,而所以陰陽者,道也。是以一陰一陽,往來不息,而聖人指是以明道之全體也。此『一陰一陽之謂道』之說也。」 問:「『一陰一陽之謂道』,便是太極否?」曰:「陰陽只是陰陽,道便是太極。程子說:『所以一陰一陽者,道也』。」 問:「一陰一陽之謂道。」曰:「以一日言之,則晝陽而夜陰;以一月言之,則朢前為陽,朢後為陰;以一歲言之,則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從古至今,恁地滾將去,只是這箇陰陽,是孰使之然哉?乃道也。」從此句下文分兩腳,此氣之動,為人為物,渾是一箇道理。故人未生以前,此理本善,所以謂「繼之者善」,此則屬陽;氣質既定,為人為物,所以謂「成之者性」,此則屬陰。又曰:「一陰一陽」,此是天地之理。如「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繼之者善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此「成之者性也。」這一段是說天地生成萬物之意,不是說人性上事。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本義「道具於陰而行乎陽。」繼、言其發也。善,謂化育之功,陽之事也。「成」,言其具也。性,謂物之所受,言物生則有性,而各具是道也,陰之事也。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 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本義「仁陽知陰」,各得是道之一隅,故隨其所見而目為全體也。「日用不知」,則莫不飲食,「鮮能知味」者,又其每下者也,然亦莫不有是道焉。

「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 至矣哉。

本義顯,自內而外也。仁,謂造化之功,德之發也。藏,自外而內也。用,謂機緘之妙,業之本也。程子曰:「天地無心而成化,聖人有心而無為。」大全《朱子》曰:「顯諸仁。」

是「元亨」,誠之通,藏諸用;是「利貞」,誠之復。

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

本義《張子》曰:「富有者,大而無外,日新者,久而無窮。」大全朱子曰:「富有之謂大業」,言萬物萬事,無非得此理,所謂富有也。日新,是只管運用流行,生生不已。節齋蔡氏曰:富有廣大,不禦日新,悠久無疆,天高地下,萬物散殊,其富有之謂歟。陰陽升降,變化不窮,其日新之謂歟。

生生之謂《易》。

本義陰生陽,陽生陰,其變無窮,理與《書》皆然也。

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

本義效,呈也。《法》,謂造化之詳密而可見者。

「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

本義事之未定者,屬乎陽也。占之已決者,屬乎陰也。

陰陽不測之謂「神。」

本義《張子》曰:「兩在,故不測。」大全朱子曰:「陰陽不測之謂神」,是總結這一段。不測是在這裡,又在那裡,便是這一箇物事,走來走去,無處不在。六十四卦都說了,這又說三百八十四爻許多變化,都只是這一箇物事周流其間。

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 窮謂之通。

本義闔闢、動靜之機也。先言「坤」者、由靜而動也。「乾坤變通」者、化育之功也。大全漢上朱氏曰:《坤》自夏至,以一陰右行,萬物由之而入,故曰「闔戶。」乾自冬至,以一陽左行,萬物從之而出,故曰「闢戶。」又曰:「無闔則無闢,無靜則無動。」此《歸藏》所以先坤歟。 進齋徐氏曰:天道流行,有動有靜,猶戶之闔闢也。陽之噓也,戶之闢也,群蟄由是而作也,是謂之《乾》。陰之翕也,戶之闔也,群動由是而息也,是謂之《坤》「先坤後

乾陰陽之義也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本義一每生二,自然之理也。《易》者,陰陽之變;太極者,其理也。兩儀者,始為一畫,以分陰陽;四象者,次為二畫,以分太少。八卦者,次為三畫,而三才之象始備。此數言者,實聖人作《易》,自然之次第,有不假絲毫智力而成者。畫卦揲蓍,其序皆然。大全朱子曰:周子康節說太極是和陰陽,袞說《易》中便抬起說。周子言「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動時便是陽之太極,靜時便是陰之太極。蓋太極只在陰陽裡。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則先從實理處說。若說其生,則俱生,太極依舊在陰陽裡。但言其次序,須有這實理,方始有陰陽也。其理則一。雖然自見在事物而觀之,「則陰陽函太極;推其本,則太極生陰陽。」 問:「一陰一陽上又各生一陰一陽之象。以圖言之,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節節推去,固容易見。就天地間著實處,如何驗得?」曰:「一物上自各有陰陽,如人之男女陰陽也。逐人身上又各有這血氣,血陰而氣陽也。如晝夜之間,晝陽也,夜陰也;而晝陽自午後屬」陰,夜陰自子後又是陽,此便是陰陽各生陰陽之象。 南軒張氏曰:「《易》者生生之妙,而太極者所以生生者也。」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本義卦爻陰陽,皆形而下者,其理則「道」也;大全朱子曰:「形而上者,指理而言;形而下者,指事物而言。事事物物,皆有其理,事物可見而其理難知。即事即物,便見得此理,只是如此看。」又曰:「形而上底虛,渾是道理。」

「形而下底實便是器。」這箇分說得極精切。又

曰:「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箇道理。器是形跡,事事亦皆有箇形跡。有道即有器,有器須有道,物必有則。」 又曰:「可見底是器,不可見底是道。理是道,物是器。」

《繫辭下》

編輯

「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 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往者屈也, 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本義言「往來屈信」,皆感應自然之常理。

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易》曰:「三人 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言致一也。

本義絪縕,交密之狀。醇,謂厚而凝也,言氣化者也。「化生」,形化者也。大全朱子曰:天地男女,都是兩箇,方得專一。 臨川吳氏曰:「絪縕者,氣之交也。構精者,形之交也。天地之二氣交,故物之以氣化者,其氣醲厚而能醇;男女之二氣交,故物之以形化者,其精凝聚而能生。」此氣形之相交,以二與三人損一,一人得友之相合,以二者其理同,皆言其以一合一,故能致一而不二也。

子曰:「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 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大全雲峰胡氏曰:其初也,陰陽分而為兩儀,陰陽之合則為四象八卦,而剛柔於是乎有體,著而天地之撰,微而神明之德,皆自《乾》開其始,而《坤》成其終,故曰「乾坤易之門。」

《說卦傳》

編輯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 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 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 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大全朱子曰:「陰陽以氣言,剛柔以質言,仁義以理言。」陰陽成象,天道之所以立也;剛柔成質,地道之所以立也;仁義成德,人道之所以立也。道一而已,隨事著見,故有三才之別,而於其中又各有體用之分焉,其實則一太極也。 陰陽是陽中之陰陽,剛柔是陰中之陰陽。剛柔以質言,是有個物了,見得是剛底柔底。陰陽以氣言。

太極圖

太極圖

《周子太極圖說》

編輯

無極而太極。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而實造化之樞紐,品彙之根柢也。故曰:「無極而太極。」非太極外復有無極也。

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 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太極之有動靜,是天命之流行也。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 誠者,聖人之本,物之終始,而命之道也。其動也,誠之通也,繼之者善,萬物之所資以始也。其靜也,誠之復也,成之者性,萬物各正其性命也。動極而靜,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也。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分之所以一定而不移也。蓋太極者,本然之妙也;動靜者,所乘之機也;太極,形而上之道也;陰陽,形而下之器也。是以自其著者而觀之,則動靜不同時,陰陽不同位,而太極無不在焉;自其微者而觀之,則沖漠無朕,而動靜陰陽之理,已悉具於其中矣。雖然,推之於前而不見其始之合,引之於後而不見其終之離也。故程子曰:「動靜無端。陰陽無始。」 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

有太極則一動一靜而兩儀分;有陰陽則一變一合而五行具。然五行者,質具於地而氣行於天者也。以質而語其生之序,則曰「水火木金土」 ,而水木陽也,火金陰也;以氣而語其行之序,則曰「木火土金水」 ,而木火陽也,金水陰也。又統而言之,則氣陽而質陰也;又錯而言之,則動陽而靜陰也。蓋五行之變至於不可窮,然無適而非陰陽之道。至其所以為陰陽者,則又無適而非太極之本然也,夫豈有所虧欠閒隔哉。

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 之生也。各一其性。

五行具,則造化發育之具無不備矣。故又即此而推本之,以明其渾然一體,莫非無極之妙;而無極之妙,亦未嘗不各具於一物之中也。蓋五行異質,四時異氣,而皆不能外乎陰陽;陰陽異位,動靜異時,而皆不能離乎太極。至於所以為太極者,又初無聲臭之可言,是性之本體然也。天下豈有性外之物哉?然五行之生,隨其氣質而所稟不同,所謂「各一其性」 也。各一其性,則「渾然太極」 之全體,無不各具於一物之中,而性之無所不在,又可見矣。

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夫天下無性外之物,而性無不在,此無極二五所以混融而無閒者也,所謂「妙合」 者也。真以理言,無妄之謂也;精以氣言,不二之名也。凝者,聚也,氣聚而成形也。蓋性為之主,而陰陽五行為之經緯錯綜,又各以類凝聚而成形焉。陽而健者成男,則父之道也。陰而順者成女,則母之道也。是人物之始,以氣化而生者也。氣聚成形,則形交氣感,遂以形化,而人物生生變化無窮矣。自男女而觀之,則男女各一其性,而男女一太極也;自萬物而觀之,則萬物各一其性,而萬物一太極也。蓋合而言之,萬物統體,一太極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極也。所謂天下無性外之物,而性無不在者,於此尢可以見其全矣。《子思子》曰:「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 此之謂也。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 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

此言眾人具動靜之理,而常失之於動也。蓋人物之生,莫不有太極之道焉。然陰陽五行,氣質交運,而人之所稟,獨得其秀,故其心為最靈,而有以不失其性之全,所謂「天地之心而人之極」 也。然形生於陰,神發於陽,五常之性,感物而動,而陽善陰惡,又以類分,而五性之殊,散為萬物。蓋二氣五行,化生萬物,其在人者又如此。自非聖人全體太極,有以定之,則欲動情勝,利害相攻,人極不立,而違禽獸不遠矣。

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 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 凶。

此言聖人全動靜之德,而常本之於靜也。蓋人稟陰陽五行之秀氣以生,而聖人之生,又得其秀之秀者。是以「其行之也中,其處之也正,其發之也仁,其裁之也義。」 蓋一動一靜,莫不有以全夫太極之道,而無所虧焉,則向之所謂欲動情勝、利害相攻者,於此乎定矣。然靜者誠之復而性之真也。苟非此心寂然無欲而靜,則又何以酬酢事物之變而一天下之動哉?故聖人中正仁義,動靜周流,而其動也必主乎靜,此其所以「成位乎中」 ,而天地日月、四時鬼神有所不能違也。蓋必體立而後用有以。

考證

行。若程子論乾坤動靜,而曰:「不專一則不能直遂,不翕聚則不能發散」 ,亦此意爾。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聖人太極之全體,一動一靜,無適而非中正仁義之極,蓋不假修為而自然也。未至此而修之,君子之所以吉也。不知此而悖之,小人之所以凶也。修之悖之,亦在乎敬肆之閒而已矣。敬則欲寡而理明,寡之又寡,以至於無,則靜虛動直,而聖可學矣。

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 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陰陽成象,天道之所以立也;剛柔成質,地道之所以立也;仁義成德」 ,人道之所以立也。道一而已,隨事著見,故有三才之別,而於其中又各有體用之分焉,其實則一太極也。陽也,剛也,仁也,物之始也;陰也,柔也,義也,物之終也。能原其始而知所以生,則反其終而知所以死矣。此天地之閒,綱紀造化,流行古今,不言之妙。聖人作《易》。其大意蓋不出此。故引之以證其說。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易》之為書,廣大悉備,然語其至極,則此圖盡之,其指豈不深哉!抑嘗聞之,程子昆弟之學於周子也,周子手是圖以授之。程子之言性與天道,多出於此,然卒未嘗明以此圖示人,是則必有微意焉,學者亦不可以不知也。

《朱子太極圖說解》

編輯

○此所謂無極而太極也。所以「動而陽、靜而陰」之本 體也。然非有以離乎陰陽也。即陰陽而指其本體。不 雜乎陰陽而為言爾。請幫助識別此字。此〇之動而陽,靜而陰也,中 〇者其本體也。請幫助識別此字。者,陽之動也○,之用所以行也。請幫助識別此字。 者陰之靜也〇,之體所以立也。請幫助識別此字。者。請幫助識別此字。之根也。請幫助識別此字。者。 請幫助識別此字。之根也。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此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也。乀者。陽之變也。請幫助識別此字。者,陰之合也。請幫助識別此字。陰盛故居「右。」請幫助識別此字。 陽盛故居「左。」請幫助識別此字。陽穉,故次「火。」請幫助識別此字。陰穉,故次水。請幫助識別此字。沖氣, 故居中而水火之。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交》系乎上」;陰根陽,陽根陰也。 水而木,木而火,火而土,土而金,金而復水,循環無端, 五氣布而四時行也〇。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五行一陰陽,五 殊二實,無餘欠也。陰陽一太極,精粗本末,無彼此也。 太極本無極,上天之載,無聲臭也。五行之生,各一其 性,氣殊質異,各一其〇無假借也。請幫助識別此字。此無極二五所 以妙合而無閒也〇。「乾男坤女」,以氣化者言也,「各一 其性」,而男女一太極也○。「萬物化生」,以形化者言也, 「各一其性」,而萬物一太極也。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 則所謂人〇者,於是乎在矣。然形請幫助識別此字。之為也神,請幫助識別此字。之 發也五性。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之德也,善惡男女之分也,萬事萬 物之象也。此天下之動所以紛紜交錯,而吉凶悔吝 所由以生也。惟聖人者,又得夫「秀」之精一,而有以全 乎○之體用者也。是以一靜一動,各臻其極,而天下 之故,常感通乎寂然不動之中。蓋中也,仁也,感也,所 謂請幫助識別此字。「《也○》』之用,所以行也,正也,義也,「寂也。」所謂請幫助識別此字。也 〇之體,所以立也。「中正仁義」,渾然全體,而靜者常為 主焉,則人〇於是乎立,而〇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天地日月四 時鬼神有所不能違矣。君子之戒謹恐懼,所以修此 而吉也。小人之放僻邪侈,所以悖此而凶也。天地人 之道各一〇也,陽也,剛也,仁也。所謂請幫助識別此字。也,「物之始也」, 「陰也,柔也,義也。」所謂請幫助識別此字。也,物之終也,此所謂《易》也,而 三極之道立焉,實則一〇也,故曰:「《易》有太極」;請幫助識別此字。之謂 也。

周子通書

編輯

《動靜》

編輯

「動而無靜,靜而無動」物也。

「有形」則滯於一偏。

「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

神則不離於形而不囿於形矣。

「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也。

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物則不通」,神妙萬物。

結上文起下意

水陰根陽,火陽根陰,

水,陰也;而生於一,則本乎陽也。火,陽也;而生於二,則本乎陰也。所謂「神妙萬物」 者如此。

五行陰陽,陰陽太極。

此即所謂「五行一陰陽,陰陽一太極」 者,以神妙萬物之體而言也。

四時運行,萬物終始。

此即所謂「五氣順布,四時行焉無極。」 二五妙合而凝者,以神妙萬物之用而言也。

混兮闢兮,其無窮兮。

體本則一,故曰「混。」 用散而殊,故曰「闢。」 一動一靜,其運如循環之無窮盡。此兼舉其體用而言也。

《理性命》

編輯

厥彰厥微,匪靈弗瑩

「陽明陰晦」,非人心太極之至靈,孰能明之?

剛善剛惡,柔亦如之,中焉止矣。

即五行之理也

「二氣五行,化生萬物。五殊二實,二本則一。」是萬為一, 一實萬分,萬一各正,小大有定。

「自其末以緣本」 ,則五行之異,本二氣之實;二氣之實,又本一理之極,是合萬物而言之,為一「太極」 而已也。「自其本而之末」 ,則一理之實,而萬物分之以為體,故萬物之中,各有一「太極」 也。

張子正蒙

編輯

《太和篇》

編輯

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 縕相盪、勝負屈伸之始,其來也幾微易簡,其究也廣 大堅固。起知於《易》者乾乎,效法於簡者坤乎。散殊而 可象為氣,清通而不可象為神,不如野馬絪縕,不足 謂之「太和。」語道者知此謂之知道,學《易》者見此謂之 見《易》。不如是,雖周公才美,其智不足稱也已。太虛無 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至靜無感,性 之淵源;有識有知,物交之客感爾。客感客形,與無感 無形,惟盡性者一之。天地之氣,雖聚散攻取百塗,然 其為理也,順而不妄。氣之為物,散入無形,適得吾體; 聚為有象,不失吾常。「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 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循」是出入,是皆不 得已而然也。然則聖人盡道其間,兼體而不累者,存 神其至矣。彼語寂滅者往而不反,徇生執有者物而 不化,二者雖有間矣,以言乎失道則均焉。聚亦吾體, 散亦吾體,知死之不亡者,可與言性矣。知虛空即氣, 則有無隱顯,神化性命,通一無二,顧聚散出入,形不 形,能推本所從來,則深於《易》者也。若謂虛能生氣,則 虛無窮,氣有限,體用殊絕,入老氏「有生於無」自然之 論,不識所謂有無混一之常。若謂萬象為太虛中所 見之物,則物與虛不相資,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 不相待,而有陷於浮屠以山河大地為見病之說。此 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體虛空為性,不知本天道為 用,反以人見之小因緣。天地明有不盡,則誣世界乾 坤為幻化幽明不能舉其要,遂躐等妄意而然。不悟 一陰一陽,範圍天地,通乎「晝夜,三極大中」之矩,遂使 儒、佛、老莊混然一途。語天道性命者,不罔於恍惚夢 幻,則定以有生於無為。窮高極微之論,入德之途,不 知擇術而求,多見其蔽於詖而陷於淫矣。氣坱然太 虛,升降飛揚,未嘗止息,《易》所謂「絪縕」,莊生所謂「生物 以息相吹野馬」者與?此虛實動靜之機,陰陽剛柔之 始,浮而上者陽之清,降而下者陰之濁,其感遇聚散, 為風雨,為雪霜,萬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結,糟粕煨燼, 無非教也。氣聚則離明得施而有形,氣不聚,則離明 不得施而無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謂之客?方其散也, 安得遽謂之無?故聖人仰觀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 不雲「知有無之故。」盈天地之間者,法象而已。文理之 察,非離不相睹也。方其形也,有以知幽之因;方其不 形也,有以知明之故。氣之聚散於太虛,猶冰凝釋於 水,知太虛即氣則無無。故聖人語性與天道之極,盡 於參伍之神,變易而已。諸子淺妄,有有無之分,非窮 理之學也。太虛為清,清則無礙,無礙故神。反清為濁, 濁則礙,礙則形。凡氣清則通,昏則壅,清極則神。故聚 而有間,則風行而聲聞具,達清之驗與?不行而至通 之極與?由太虛有天之名;由氣化有道之名。合虛與 氣,有性之名;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鬼神者,二氣之 良能也。聖者,至誠得天之謂;神者,太虛妙應之目。凡 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爾。天道不窮,寒暑已;眾動 不窮,屈伸已,鬼神之實,不越二端而已矣。兩不立,則 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兩體者,虛實也,動 靜也,聚散也,清濁也,其究一而已。感而後有通,不有 兩則無一。故聖人以剛柔立本,乾坤毀則無以見《易》。 游氣紛擾,合而成質者,生人物之萬殊。其陰陽兩端, 循環不已者,立天地之大義。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 相推而歲成,神《易》無方體,一陰一陽,陰陽不測,皆所 謂「通乎晝夜」之道也。晝夜者,天之一息乎?寒暑者,天 之晝夜乎?天道春秋分而氣易,猶人一寤寐而魂交。 魂交成夢,百感「紛紜。」對寤而言,一身之晝夜也;氣交 為春,萬物揉錯。對秋而言,天之晝夜也。氣本之虛則 湛,本無形,感而生則聚而有象。有象斯有對,對必反 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故愛惡之情,同出於 太虛,而卒歸於物慾。倏而生,忽而成,不容有毫髮之 間,其神矣。夫造化所成,無一物相肖者,以是知萬物 雖多,其實一物,無無陰陽者,以是知天地變化二端 而已。萬物形色,神之糟粕。性與天道雲者,《易》而已矣。 心所以萬殊者,感外物為不一也。天大無外,其為感 者,絪縕二端而已。物之所以相感者,利用出入,莫知 其鄉。一萬物之妙者,與氣與志。天與人有交勝之理, 「聖人在上而下民咨,氣壹之動志也」《鳳凰儀》「志壹之

動氣也
考證

《參兩篇》

編輯

地所以兩分剛柔男女而效之,法也。天所以參一,太 極兩儀而象之,性也。一物兩體,氣也。一故神,兩故化, 此天之所以「參」也。地純陰凝聚於中,天浮陽運旋於 外,此天地之常體也。恆星不動,純繫乎天,與浮陽運 旋而不窮者也。日月五星,逆天而行,並包乎地者也。 地在氣中,雖順天左旋,其所繫辰象隨之,稍遲則反 「移徙而右爾。間有緩速不齊者,七政之性殊也。」月,陰 精,反乎陽者也,故其右行最速。日為陽精,然其質本 陰,故其右行雖緩,亦不純繫乎天。如恆星不動,金水 附日,前後進退而行者,其理精深,存乎物感可知矣。 鎮星地類,然根本五行,雖其行最緩,亦不純繫乎地 也。火者,亦陰質,為陽萃焉,然其氣比日而微,故其遲 倍日。惟木乃歲一盛衰,故歲歷一辰。辰者,日月一交 之次,有歲之象也。凡圜轉之物,動必有機,既謂之機, 則動非自外也。古今謂天左旋,此直至粗之論爾,不 考日月出沒、恆星昏曉之變。愚謂:在天而運者,惟七 曜而已。恆星所以為晝夜者,直以地氣乘機左旋於 中,故使恆星河漢因一作回「北為南」,日月因天隱見,太 虛無體,則無以驗其遷動於外也。天左旋處其中者 順之,少遲則反右矣。地,物也;天,神也。物無踰神之理。 顧有地斯有天,若其配然爾。地有升降,日有修短。地 雖凝聚不散之物,然二氣升降,其閒相從而不已也。 陽日上,地日降,而下者虛也;陽日降,地日進,而上者 盈也。此一歲寒暑之候也。至於一晝夜之盈虛升降, 則以海水潮汐驗之為信。然閒有小大之差,則繫日 月朔朢,其精相感,日質本陰,月質本陽,故於朔朢之 際,精魄反交,則光為之食矣。虧盈法月,於人為近,日 遠在外,故月受日光,常在於外。人視其終初,如鉤之 曲,及其中天也,如半璧然。此虧盈之驗也。月所位者 陽,故受日之光,不受日之精,相朢中弦,則光為之食, 精之不可以二也。日月雖以形相物,考其道則有施 受健順之差焉。星月金水受光於火日,陰受而陽施 也。陰陽之精,互藏其宅,則各得其所安,故日月之形, 萬古不變。若陰陽之氣,則循環迭至,聚散相盪,升降 相求,絪縕相揉,蓋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 以屈伸無方,運行不息,莫或使之,不曰性命之理,謂 之何哉?日月得天,得自然之理也,非蒼蒼之形也。閏 餘生於朔,不盡周天之氣,而世傳交食法,與閏異術, 蓋有不知而作者爾。陽之德主於遂,陰之德主於閉。 陰性凝聚,陽性發散,陰聚之陽必散之,其勢均散。陽 為陰累,則相持為雨而降;陰為「陽得,則飄揚為雲而 升。故雲物班布太虛」者,陰為風驅,斂聚而未散者也。 凡陰氣凝聚,陽在內者不得出,則奮擊而為雷霆;陽 在外者不得入,則周旋不舍而為風。其聚有遠近虛 實,故雷風有小大暴緩。和而散,則為霜雪雨露;不和 而散,則為戾氣曀霾。陰常散緩,受交於陽,則風雨調, 寒暑正。天象者,陽中之陰。風霆者,陰中之陽。雷霆感 動雖速,然其所由來亦漸爾。能窮神化所從來,德之 盛者與!火日外光,能直而施;金水內光,能闢而受。受 者隨材各得,施者所應無窮。神與形,天與地之道與。 木曰「曲直」,能既曲而反申也。金曰「從革」,一從革而不 能自反也。水火氣也,故炎上潤下,與陰陽升降,土不 得而制焉。木金者,土之華實也,其性有水火之雜,故 木之為物,水漬則生,火然而不離也,蓋得土之浮華 於水火之交也。金之為物,得火之精於土之燥,得水 之精於水之濡,故水火相待而不相害,鑠之反流而 不耗,蓋得土之精實於水火之際也。土者,物之所以 成始而成終也,地之質也,化之終也。水火之所以升 降物,兼體而不遺者也。冰者,陰凝而陽未勝也。火者, 陽麗而陰未盡也。火之炎,人之蒸,有影無形,能散而 不能受光者,其氣陽也。陽陷於陰為水,附於陰為火。

《天道篇》

編輯

天道,四時行,百物生,無非至教;聖人之動,無非至德。 夫何言哉!天體物不遺,猶仁體事無不在也。「禮儀三 百,威儀三千」,無一物而非仁也。「昊天曰明,及爾出王, 昊天曰旦,及爾游衍」,無一物之不體也。上天之載,有 感必通。聖人之為,得為而為之也。天不言而四時行, 聖人神道設教而天下服。誠於此,動於彼,神之道與。 天不言而信,神不怒而威。誠故信,無私故威。天之不 測謂神,神而有常謂天,運於無形之謂道,形而下者 不足以言之。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天道也,聖不 可知也。無心之妙,非有心所及也。不見而章,已誠而 明也;不動而變,神而化也;無為而成,為物不貳也。已 誠而明,故能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富有廣 大不禦之盛與,日新悠久無疆之道與?天之知物不 以耳目心思,然知之之理,過於耳目心思。天視聽以 民,明威以民,故《詩》《書》所謂「帝天之命,主於民心」而已 焉。化而裁之存乎變,存四時之變則周歲之化可裁, 存晝夜之變則百刻之化可裁。推而行之存乎通,推 四時而行,則能存周歲之通;推晝夜而行,則能存百刻之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知上天之載,當存文 王,默而成之,存乎德行。學者常存德性,則自然默成 而信矣。存文王,則知天載之神,存眾人,則知物性之 神。谷之神也有限,故不能通天下之聲。聖人之神惟 天,故能周萬物。而知聖人有感無隱,正猶天道之神。 形而上者,得意斯得名,得名斯得象,不得名非得象 者也。故語道至於不能象,則名言亡矣。世人知道之 自然,未始識自然之為體爾。有天德,然後天地之道 可一言而盡,正明不為日月所眩,正觀不為天地所 遷。

《神化篇》

編輯

「神天德,化天道」,德其體,道其用,一於氣而已。神無方, 《易》無體,大且一而已爾。《虛明》一作靜照鑒,神之明也。「無 遠近幽深,利用出入」,神之充塞無閒也。天下之動,神 鼓之也。辭不鼓舞則不足以盡神。鬼神往來屈伸之 義,故天曰神,地曰祇,人曰鬼,形而上者,得辭斯得象 矣。神為不測,故緩辭不足以盡神,化為難知,故急辭 不足以體化。氣有陰陽,推行有漸為化,合一不測為 神。其在人也,知義用利,則神化之事備矣。德盛者,窮 神則知不足道,知化則義不足雲。天之化也運諸氣, 人之化也順乎時。非氣非時,則化之名何有?化之實 何施?《中庸》曰「至誠為能化」,《孟子》曰「大而化之」,皆以其 德合陰陽,與天地同流而無不通也。所謂氣也者,非 特其蒸鬱凝聚,接於目而後知之,苟健順、動止、浩然、 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爾。然則象若非氣,指何為 象?時若非象,指何為時?世人取釋氏銷礙入空,學者 舍惡趨善以為化,此直可以為始學遣累者薄乎雲 爾,豈天道神化所可同日語哉!變則化,由粗入精也。 化而裁之謂之變,以著顯微也。穀神不死,故能微顯 而不揜。鬼神常不死,故誠不可揜。人有是心在,隱微 必乘間而見,故君子雖處幽獨,防亦不懈。神化者,天 之良能,非人能。故大而位天德,然後能窮神知化,大 可為也;大而化,不可為也,在熟而已。《易》謂「窮神知化」, 乃德盛仁熟之致,非智力能強也。「大而化之」,能不勉 而大也,不已而天,則不測而神矣。先後天而不違,順 至理以推行,知無不合也。雖然,得聖人之任者,皆可 勉而至,猶不害於未化爾。《大幾》聖矣,化則位乎天德 矣。大則不驕,化則不吝,無我而後大,大成性而後聖, 聖位天德不可致知謂神,故神也者,聖而不可知,見 幾則義明,動而不括則用利,屈伸順理則身安而德 滋,窮神知化,與天為一,豈有我所能勉哉,乃德盛而 自致爾。精義入神,事豫,吾內,求利吾外也;「利用安身」, 素利吾外,致養吾內也。窮神知化,乃養盛自致,非思 勉之能強。故崇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神不可致 思,存焉可也;化不可助長,順焉可也。存虛明,久至德, 順變化,達時中,仁之至,義之盡也。知微知彰,不舍而 繼其善,然後可以成之性矣。聖不可知者,乃天德良 能。立心求之,則不可得而知之。聖不可知謂神,莊生 《繆妄》又謂「有神人焉,唯神為能變化」,以其一天下之 動也。人能知變化之道,其必知神之為也。見《易》則神 其幾矣。知幾其神,由經正以貫之,則寧用終日,斷可 識矣。幾者,象見而未形也。形則涉乎明,不待神而後 知也。吉之先見雲者,順性命則所先皆吉也。知神而 後能饗帝饗親,見《易》而後能知神,是故不聞性與天 道,而能制禮作樂者,末矣。「精義入神」,豫之至也。徇物 喪心,人化物而滅天理者乎?存神過化,忘物累而順 性命者乎?敦厚而不化,有體而無用也。化而自失焉, 徇物而喪己也。大德敦化然後仁,知一而聖人之事 備。性性為能存神,物物為能過化,無我然後得正己 之盡,存神然後妙應物之感,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 過則溺於空,淪於靜,既不能存夫神,又不能知夫化 矣。「旁行不流」,圓神不倚也。百姓日用而不知,溺於流 也。義以反經為本,經正則精。仁以敦化為深,化行則 顯。義入神,動一靜也;仁敦化,靜一動也。仁敦化則無 體,義入神則無方。

《動物篇》

編輯

「動物本諸天,以呼吸為聚散之漸。植物本諸地,以陰 陽升降為聚散之漸。物之初生,氣日至而滋息。物生 既盈,氣日反而游散。至之謂神,以其伸也;反之為鬼, 以其歸也。氣於人,生而不離,死而游散者謂魂。聚成 形質雖死而不散者謂魄海。水凝則冰,浮則漚。然冰 之才,漚之性,其存其亡,海不得而與焉。」推是足以究 死生之說,有息者根於天,不息者根於地,根於天者 不滯於用,根於地者滯於方,此動植之分也。生有先 後,所以為天序,小大高下,相並而相形焉,是謂「天秩。」 天之生物也有序,物之既形也有秩,知序然後經正, 知秩然後禮行。凡物能相感者,鬼神施受之性也;不 能感者,鬼神亦體之而化矣。物無孤立之理,非同異 屈伸終始以發明之,則雖物非物也。事有始卒乃成, 非同異有無相感,則不見其成,不見其成,則雖物非 物,故一屈伸相感而利生焉。「獨見獨聞」,雖小異,怪也出於疾與妄也。「共見共聞」,雖大異,誠也,出陰陽之正 也。「賢才出,國將昌,子孫才,族將大,人之有息」,蓋剛柔 相摩,乾坤闔闢之象也。寤形開而志交諸外也,《夢》形 閉而氣專乎內也。寤所以知新於耳目,夢所以緣舊 於習心。醫謂饑夢取,飽夢與,凡寤夢所感,專語氣於 五藏之變,容有取焉爾。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 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扣擊之類;形軋氣,羽扇 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是皆物感之良能, 人皆「習知而不察者爾。形也,聲也,臭也,味也,溫涼也, 動靜也,六者莫不有五行之別,同異之變」,皆《帝則》之 必察者與!

《誠明篇》

編輯

誠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聞見小知而已。天人異用 不足以言誠,天人異知,不足以盡明。所謂誠明者,性 與天道不見乎小大之別也。「義命合一存乎理,仁知 合一存乎聖,動靜合一存乎神,陰陽合一存乎道,性 與天道合一存乎誠。」天所以長久不已之道,乃所謂 誠,仁人孝子所以事天誠身,不過不已於仁孝而已。 故君子誠之為貴。誠有是物,則有終有始。偽實不有, 何終始之有?故曰:「不誠無物。」自明誠,由窮理而盡性 也;自誠明,由盡性而窮理也。性者萬物之一原,非有 我之得私也。惟大人為能盡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 必周知,愛必兼愛,成不獨成。彼自蔽塞而不知順吾 理者,則亦末如之何矣。天能為性,人謀為能。大人盡 性,不以天能為能,而以人謀為能。故曰:「天地設位,聖 人成能。」盡性然後知生無所得,則死無所喪。未嘗無 之謂體,體之謂性。天所性者通極於道,氣之昏明不 足以蔽之。天所命者通極於性,遇之吉凶不足以戕 之。不免乎蔽之戕之者,未之學也。性通乎氣之外,命 行乎氣之內,氣無內外,假有形而言爾。故思知人不 可不知天,盡其性然後能至於命。知性知天,則陰陽 鬼神皆吾分內爾。天性在人,正猶水性之在冰,凝釋 雖異,為物一也。受光有小大,昏明其照納不二也。天 良能本吾良能,顧為有我所喪爾。上達反天理,下達 徇人慾者,與?性其總合兩也。命其受有則也。不極總 之要,則不至受之分,盡性窮理而不可變,乃吾則也。 天所自不能已者謂命,不能無感者謂性。雖然,聖人 猶不以所可憂而同其無憂者,有相之道存乎我也。 湛一氣之本,攻取氣之欲,口腹於飲食,鼻舌於臭味, 皆攻取之性也。知德者屬厭而已,不以嗜欲累其心, 不以小害大,末喪本焉爾。心能盡性,人能弘道也;性 不知檢其心,非道弘人也。盡其性,能盡人物之性;至 於命者,亦能至人物之命。莫不性諸道,命諸天。我體 物未嘗遺,物體我知其不遺也。至於命,然後能成己 成物,不失其道。以生為性,既不通晝夜之道,且人與 物等,故告子之妄,不可不詆。性於人無不善,繫其善 反不善反而已。過天地之化,不善反者也。命於人無 不正,繫其順與不順而已。行險以僥倖,不順命者也。 「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故氣 質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人之剛柔緩急,有才與不 才,氣之偏也。天本參和,不偏養其氣反之本而不偏, 則盡性而天矣。性未成則善惡混,故亹亹而繼善者 斯為善矣。惡盡去則善因以亡,故舍曰善而曰成之 者性。德不勝氣,性命於氣;德勝其氣,性命於德。窮理 盡性,則性天德,命天理。氣之不可變者,獨死生修夭 而已。故論死生則曰「有命」,以言其氣也;語富貴則曰 「在天」,以言其理也。此大德所以必受命,易簡理得,而 成位乎天地之中也。所謂天理也者,能悅諸心,能通 天下之志之理也;能使天下悅且通,則天下必歸焉。 不歸焉者,所乘所遇之不同,如仲尼與繼世之君也。 舜、禹有天下而不與焉者,正謂天理馴致,非氣稟當 然,非志意所與也。必曰「舜、禹」雲者,餘非乘勢則求焉 者也。利者為神,滯者為物。是故風雷有象,不速於心; 心禦見聞,不弘於性。上知下愚,習與性相遠,既甚而 不可變者也。纖惡必除,善斯成性矣。察惡未盡,雖善 必粗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有思慮知識,則喪其天 矣。君子所性,與天地同流異行而已。在帝左右,察天 理而左右也。天理者,時義而已。君子教人,舉天理以 示之而已。其行己也,述天理而時措之也。和樂,道之 端乎!和則可大,樂則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莫 非天也。陽明勝則德性用,陰濁勝則物慾行。領惡而 全好者,其必由學乎?不誠不莊,可謂之盡性窮理乎? 性之德也,未知偽且慢,故知不免乎偽慢者,未嘗知 其性也。勉而後誠莊,非性也。不勉而誠莊,所謂「不言 而信,不怒而威」者與!生直理順,則吉凶莫非正也。不 「直其生者,非幸福於回,則勉難於苟也。屈伸相感而 利生,感以誠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雜之偽也。至誠 則順理而利,偽則不循理而害。順性命之理則所謂 吉凶,莫非正也。逆理則凶為自取吉,其險幸也,莫非 命也。順受其正,順性命之理,則得性命之正。滅理窮 欲,人為之招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