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二百五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二百五十五卷目錄
篤行部名賢列傳二十三
明十六
扈大賢 張賢
趙懋易 卿之印
李天福 王暹
蕭化我 謝朝闕
曾廷爵 段彬
饒寅 鄧永旭
劉朝旦 張鼎
馬鍾瑞 朱企鐘
許大伸 蔡榮耀
王大任 廖舒鳳
陳鑑 康時匡
譚安暉 蕭世寶
聶廷鳳 黃帆
鍾志達 陳仲鈞
劉從禮 賀璣
楊時芳 羅尚質
陳湯命 李光學
楊世紀 眭尚伊
歐湖 蔣復春
蔣良佐 金時進
金文耀〈弟文琦 文琳〉金之瓚
汪如玉 朱啟新
朱銘新 陳鞠
蔣汝蘭 王元達
雷鳴都 劉俊
黃學憲 王好善
黃學夔 易大化
蔡橋 鄧自芳
蔣仲春 蔣又滋
鄧崑 呂仲柟
張友周 徐時述
陳邦宦 鄧紳
宋思宦 林以文
陳赤美 岑徽
李敬問 李孔修
佘帝選 陳治明
張絅 林棐
單雍 王勳環
鄧牆 吳守經
李廷鸞 楊義
蒙普 魯文獻
王承祖
學行典第二百五十五卷
篤行部名賢列傳二十三
編輯明十六
編輯扈大賢
編輯按《寶慶府志》:「扈大賢,邵陽人。篤行積善,性好施予。後 先給棺木以厝貧者百十具。道府旌其門,兩介鄉飲。」
張賢
編輯按《寶慶府志》:「張賢,新化人。以貢任龍溪縣丞。歸里,建 橋築陂,鄉人義之。」
趙懋易
編輯按《寶慶府志》:「趙懋易,邵陽人。性善好施,每遇荒歉,首 出粟米糜粥以食饑人,人賴全活。」
卿之印
編輯按《寶慶府志》:「卿之印,邵陽人。事繼母至孝。祖父皆諸 生,幼攻舉子業,以善病,因習岐黃術。四方敦請者戶 常滿,病已,不問其酬而尢念貧病者,醫藥外,更周給 之。有一生甚貧,每大小試,皆為具裝,歲時薪米酒脯 取之若寄,而此生亦若以為固然。其篤厚友誼類如 此。」
李天福
編輯按《寶慶府志》:「李天福,新寧人。平生孝義,侍父疾,衣不 解帶。其姑貧寡喪目,割己產終養之。族有不能婚及 窘困者,助以銀粟。地名大宅白沙小溪,病涉出貲建 橋。知縣孔弘化遷學,賢其才德,命董治焉。福捐資助 工,舉鄉飲賓。」
王暹
編輯之。年八十二。」
蕭化我
編輯按《寶慶府志》:「蕭化我,邵陽人。積善好施,修橋梁,賑貧 困,施藥餌者二十餘年,施棺木者百餘計。每棺一具 外,給銀一錢為灰殮資。其周悉曲至類此。所歷道府 屢旌獎之。」
謝朝闕
編輯按《寶慶府志》:「謝朝闕,邵陽人。繼伯父嗣,侍養五年,曲 盡其孝。迎無嗣姊歸養送終。僕家乏嗣,遣之還宗,族 里稱貸,貧即焚券。值歲大歉,捐穀三百石充賑。守道 於詳院給以壽官冠帶,旌其門曰『耆德』。」
曾廷爵
編輯按《寶慶府志》:「曾廷爵,新化人。立身正直,族人有爭論 者,求一言分解而去。修建古塘橋,貲費甚鉅,鄉推收 掌,會計悉當,眾服其公。一日過石橋,拾金鐶一雙,一 婦泣至,出以與之。又於邑南拾白金五兩,坐待失金 者詰實以還之,聞者感嘆。」
段彬
編輯按《寶慶府志》:「段彬,邵陽人。有潛德,性孝友,善與人交。 一兄三弟俱蚤喪,視其子如己子。產業均析,鄰里有 爭,曲為勸息。喜施予,賑人之急,有司給冠帶。卒年八 十有五。通判劉魁銘其墓,里人塑像社祀焉。」
饒寅
編輯按《寶慶府志》:「饒寅,城步人,任訓導。戊午荒旱,開倉賑 濟。時值病疫,民死無告者,備棺斂葬,當事旌之。」
鄧永旭
編輯按《寶慶府志》:「鄧永旭,新化人,樂善好施。先是龍溪橋 捐助百金,工賴以成。獨建田心橋、黃沙橋,費甚不貲, 往來利涉,至今便之。」
劉朝旦
編輯按《寶慶府志》:「劉朝旦,新化人。弱冠游庠,養親誠篤。里 人湛紹顏貸金無償,擬以妻入為婢而分其三子償 旦與其族人。旦遂焚其券,且遺書,族人咸服其義,皆 弗取,紹顏妻子得全。壽九十一卒。」
張鼎
編輯按《寶慶府志》:「張鼎,武岡人。奉委修學,拾遺金一封,重 若干兩,遍招無認者。鼎曰:『無故而獲重財,豈容侈費, 願資學行俱優而貧乏者,乃以助諸生劉翼。州守聞 其賢,聘其女為唐年王妃,誥封復以義門旌之』。」
馬鍾瑞
編輯按《寶慶府志》:「馬鍾瑞,字明暘,邵陽人。邑諸生。廉介不 苟,為當道推重。凡兩造有不決者,輒令胥隸抱牘詣 城隍祠,設公案聽處分,為受直者皆悅服。值歲歉,當 道知其貧,出義倉穀給之,辭多受少,曰:『某所須止此 耳』。一介必嚴,終其身。」
朱企鐘
編輯按《寶慶府志》:「朱企鐘,武岡宗室也。性純潔,有貸金不 能償,輒焚其券。其僕被市民毆,含忍歸縊,欲以禍市, 鐘不令人覺,匿之。後有聞其事於官者,詢之,終不言。 人咸欽其賢雲。」
許大伸
編輯按《寶慶府志》:「許大伸,武岡人。為諸生,有氣節。立義倉 積穀以賑宗族之貧者,育九女不溺。守藩金學曾題 其額曰『仁義之門』。」
蔡榮耀
編輯按《寶慶府志》:「蔡榮耀,邵陽人。富而好禮,能以詩書督 課子孫,樂善好施。如臨津一渡,石岸頗側,往來苦其 險。耀捐金伐石甃砌,如履坦途。方伯彭記其事,而復 於隆回甃石橋九所,凡有利人之事,無不勇為。年九 十八卒,子孫青衿濟濟,人以為作善之報。」
王大任
編輯按《寶慶府志》:「王大任,邵陽人。以會計術收息治生,貯 木棉以待售。有賈人以手探棉,遺鏹七十金,任收得 之。待數日,其人狂走來訴,任具原封還之,力拒其酬, 行敦古誼。其弟剛愎,任委曲忍受,徐為感動,終底怡 怡。從姪思履,以六旬孝廉猶名呼,履亦唯唯,有太古 風。子六,承賢、期、賢、餼、廩,諸孫多青衿,世其家。」
廖舒鳳
編輯按《衡州府志》:「廖舒鳳,力田自給,家用以饒。歲凶,出陳 易新,不取人息,貧不能葬者棺而斂之,鄉里困乏者 貸之金,不能償者還其券。鄉里稱為長者。厥後子孫 多貴,人以為厚德之報。」
陳鑑
編輯按《衡州府志》:「陳鑑,力田奉養,以孝稱,有大慈。鄉人楊 禮遜者,遺金十八兩於瓦器中,鑑偶得之,俟其人至 還之,封識如故。鄰人梁有容妻遺金,鐶於井畔,鑑拾 還之,人皆服其高誼。」
康時匡
編輯按《衡州府志》:「康時匡,又名鳴朝,嘗倡建義田,創義渡, 賑貧活族,自甘蔬水,有範文正、竇燕山之風。年八十口誦《樂天達哉行》而逝。中丞鄒南皋元標為銘其墓。」
譚安暉
編輯按《衡州府志》:「譚安暉,以孝友稱於族黨間,遇歲歉,出 粟賑濟,賴以全活者甚眾。嘗有盜入其室,暉覺之,私 飲之酒,且贈以金戒且勸之,盜亦感媿自新。里人聞 其事,暉終祕弗言也。初艱於嗣,年五十二,生子曰宗 廩、宗鼐。」
蕭世寶
編輯按《衡州府志》:「蕭世寶,好善守禮,施田以濟渡船,捐財 以濟戶族。知縣蔡鳳梧、馮堯成、謝之藩先後給匾旌 之。」
聶廷鳳
編輯按《衡州府志》:「聶廷鳳,字梧岡。天資篤實,學問深潛,嘗 捐金以救人之死。有逋債不能償者,輒焚其券。每以 倡明正學,維挽末俗為己任。遠近學者,莫不知有梧 岡先生雲。」今崇祀學宮。
黃帆
編輯按《衡州府志》:「黃帆,號瀘溪,任楚府典膳,慷慨好善,助 修文廟,賑濟饑民。知縣譚可教題匾旌曰『仁讓高風』。」
鍾志達
編輯按《常德府志》:「鍾志達,桃源人。歲祲,煮粥以啖饑者。榖 價騰貴,自定一石三錢,仍輸於官廩以助賑。知府陸 嘉善旌之。」
陳仲鈞
編輯按《常德府志》:「陳仲鈞,字子重,常德衛人。孝弟樂施。將 進陽、萬金二村所出之穀,倡立義倉,荒年全活者眾。 鼎建石橋大小五處。神鼎門外江岸久圮,捐資砌石。 知府黃獎之,匾其堂曰『惠濟』。」
劉從禮
編輯按《常德府志》:「劉從禮,豐勝村人。武陵大饑,禮捐金一 千餘兩,並榖千石,以行賑濟。有司奉旨,建坊於其門。」
賀璣
編輯按《常德府志》:「賀璣,住居永北,多隱德。時遇凶年,捐粟 千石賑濟,所活甚眾。」
楊時芳
編輯按《常德府志》:「楊時芳慷慨尚義,捐數百金,倡修潛水 橋一座,建立德山石塔並八方樓,以為本郡文峰。又 砌修府學東鼎文閣。」
羅尚質
編輯按《常德府志》:「羅尚質,字文源,性敦孝友,讓產兄弟。父 懋憲病疽,跪而吮之,捐千金修城隍廟。獻賊破城,殺 戮最多,捐資斂屍數千餘,築大京觀以葬之。」
陳湯命
編輯按《常德府志》:陳湯命業儒,有隱德,平生謹厚,取與不 苟。幼孫陳初元嬉於街,拾一紙封,上寫「楊愛松」三字, 內金三兩五錢,將封交祖湯,湯訪年餘,實得其人,完 封還之。他事類此,不可殫述。
李光學
編輯按《常德府志》:「李光學,武陵人。太學生,知直隸興化縣。 存心仁厚,政尚德化。廳前東鸛乳雛三,已而雌雄暨 二雛皆飛去,其一折翅獨留,光學取而藥之,愈,亦飛 去。後病思食鮮魚,忽有鸛銜一鯿置於庭,烹食之,病 愈。人以為仁厚之驗。」
楊世紀
編輯按《辰州府志》:「楊世紀,克盡孝弟,尤善施予,學宮重建, 多所區畫,士人稱之。卒贈通判,見祀鄉賢。」
眭尚伊
編輯按《零陵縣志》:眭尚伊,居名山里,號任吾,性慈厚,寬然 長者也。富而好禮,接物待人,惟恐有慢容,雖三尺童 子勿欺也。丁亥歲歉,斗米萬錢,富家皆閉糶守價,唯 伊較時價減半。遠至者與以一飯,曰:「吾猶浮於舊價。」 一鄉頌德焉。先是別駕趙旌曰:「義賑一鄉。」年八十八, 終於正寢。
歐湖
編輯按《零陵縣志》:「歐湖,號龍田,繼修之父也。賦予淳厚,好 善樂施,其天性也。日行陰德,常不令人知,至老亦不 語人,然其顯者已足可傳矣。家不踰中人產,有貧乏 者,告以故,輒予之,其酬與不酬,勿計也。凡視圜扉之 人,赭衣縷縷,無食者與之食,至冬月予以絮,歲以為 常。晚得一子,即繼修教以詩書。登天啟丁卯賢書,歷」 官至廣西副使,年八十有三乃沒。曾元異代,蒸蒸未 艾,蓋餘慶也。
蔣復春
編輯按《零陵縣志》:「蔣復春,字見字仰崳之子。生而穎異,有 志大業,讀書至忘寒暑。性仁恕謙恭,獎掖後進。九試 棘闈不第,竟得一貢,歷學博者四,咸以身率士,弟子 中有貧者,解俸濟之。初訓永福時,有貧士劉拯,父早 喪,事母孝,母悍且嚚,拯婦事之,稍不如意,即撻之流 血,乃以小過命拯出之,拯不敢逆,送之歸,凡三年。復」 春聞之,詣拯宅諭以大義,母弗順也,悍益甚,必欲出 之,利其所有。復春廉得其實,陰出俸金為姑事,簪珥服飾以為婦禮,請乃得納焉。後婦歸,事母益謹,母以 底豫不如初也。又有張崇新者,兄喪未閱月,嫂之父 乃欲以女事他人,新不可,嫂父以為逆己也,以盜嫂 坐之。聞之督學使者,復春深知其冤,為之力白,且保 其功名。二生俱以甲子登賢書,偕至復春家,具衣冠 拜之階下。先是,直指以特薦聞,而復春倦於仕矣。著 「《青氈集》《浮雲集》《易經四聖問心稿》。」
蔣良佐
編輯按《陵零縣志》:「蔣良佐,字名卿,壽九十歲,守公好義,月 旦推重,有欲陷人於法者,意上官必欲訊佐,寅夜託 至親賄佐多金,欲誣其事。佐曰:『彼殺人而我操刃謂 天理何饑且死不為也。亟持去,毋污吾』。」詰旦,力為受 誣者解,上官納其言,誣藉以白,人傳其義,置田數畝, 以食家之賢者。
金時進
編輯按《休寧縣志》:「金時進,字蒙泉,以諸生貢入太學。家故 豐,勇於為善,生業竟以消落,而時進處之坦如也。構 百城樓,藏書至富,然有假閱者,雖宋元刻不少吝。子 弟或請祕之,則曰:『前賢著書,本冀行遠,藏書者當體 斯意,奈何以善本故而反靳之,不使人得見耶?嘗百 金買妾,妾到門見妾以白線束髮,問之,妾告以父初』」 歿,棺衾無措,又豪家索債者盈門逼勒,母不得已,賣 女以償,即立遣之歸,身價絕不取償。邑人爭傳其事。
金文耀〈弟文琦 文琳〉
編輯按《休寧縣志》:「金文耀,字用晦,讀書務實踐力行,不徒 事章句。性好施,居家夏帳冬被,所施歲以千計。嘗挾 厚貲,將省父略陽縣任,道過吳門,訪同鄉友人程嘉 燧孟陽於嘉定。值嘉定疫氣流行,死者暴骸盈路,文 耀為買棺瘞埋者累百。後以棺不給,囊篋亦將待竭, 但以葦蓆裹屍掩之者又不啻千數。時吳中士夫多」 作詩歌以贈,咸以為誼,過麥舟,晚年得陳筠塘《同善 會》一書,行之益力。復著《廣同善錄》一卷,其所列推恩 條例,由親及疏,自大及小,井井有理,誠可為行善者 之寶筏雲。弟文琦、文琳,亦慷慨有氣節,暮年以宗祠 久未修理,恐致傾圮,毅然力任其事,費踰千金,宗族 稱之。文琦以子貴,封文林郎;文琳以子貴,封「承德郎。」
金之瓚
編輯按《休寧縣志》:「金之瓚,字伯玉。自幼即知勤學,為人恂 恂,言不出諸口,及見義則為之必勇。居鄉平道路,修 橋梁,捨棺施藥,一切善行,破產為之不惜,凡所及恩 者對之無幾微德色,人以此益重之。」
汪如玉
編輯按《休寧縣志》:「汪如玉,字德溫。為人和厚醇粹,篤古持 禮,居家以孝友稱,所得學廩,輒分濟其族人,經明行 修,為士人所宗。以貢授福寧州訓導,卻拜饋,因材施 教,語及義利之際,尤致意焉。督學胡公鐸,邵公銳相 繼嘉譽之。卒於官,諸生哀悼,扶櫬至逾百里。舉名宦。」
朱啟新
編輯按《休寧縣志》:「朱啟新,字秀於,性嚴毅,行止不苟。鄰村 某家暴富,自愧門非清白,知啟新為一鄉之望,奉百 金但求一顧,以冀取重,啟新不屑也。待宗族全以真 意流行,故雖被小惠者,感之不啻其身受大德焉。」
朱銘新
編輯按《休寧縣志》:「朱銘新,字警,自號誠齋,篤於親誼。兄暮 年喪子,銘新為買妾。族有貧乏者,饋米授衣,不待其 人之啟口。葬外父母以上三世六棺,妹弟家貧,力不 克葬,其先代亦賴銘新為襄成之。妻族之倚以衣食 之者,數十年無懈意。居恆施藥捨棺,一切諸善行力 所能為,急急為之如不及。卒之日,臨喪哭泣者盈門。」
陳鞠
編輯按《零陵縣志》:「陳鞠,號禮軒,性慈善,多隱德,見饑寒者 衣食之,不問其姓。尤工詞賦,高尚自適。縣令傅應禎 悉其仁壽,授以冠帶。鞠辭曰:『某家世積善,子姓雲仍, 今膝下三代多青衿,願少俟之』。令不能強,優以金帛, 題其門曰:『瀟湘逸翁』。一日,聚家人於庭,書一聯以示 曰:『恪守良規遵祖考;要留好樣與兒孫』。書畢,端坐而」 逝。鄉邦傳其事,以為美談。
蔣汝蘭
編輯按《零陵縣志》:「蔣汝蘭,性慷慨,少有遠志,食餼縣庠。學 宮舊在瀟湘門內,水法未善,堪輿言當遷,汝蘭即鬻 己產赴京上疏,疏允。適顧撫院巡零,見東門有一吉 地,因遷焉。自後科名絡繹。今本學春秋二祭,給胙五 斤與蘭子孫,以酬變產遷學之力。」
王元達
編輯按《零陵縣志》:「王元達,居東郭,性善天成,輕財尚義,遇 人競訟,力為解釋,見人貧乏,不靳周濟。太守丁懋儒 榮以冠帶,縣令傅應禎獎以德行,迄今人猶樂道之。」
雷鳴都
編輯按《零陵縣志》:「雷鳴都,字仲敳,縣學廩生。性骨鯁,有大 志,攻苦發憤,精舉子業。每考輒踞前列。以家貧,館於 外。館側有麗色者,數挑之,即默然,舍其館穀而去,不以白諸人也。其才德如此,終以數奇不酬所願,乃刻 苦教子,俱為文有法度,人望之為不得於身,當得於 後裔雲。子六人,曰象乾、象坤、象豫、之驤、雲、電,皆庠生。」
劉俊
編輯按《零陵縣志》:「劉俊,字體乾,零庠生。賦性仁厚,居鄉醇 謹,諾諾寡言。平生無口過,地名兩江口,江水泛溢,往 來病涉,俊屢造舟濟之,群稱慈航先生焉。年七十二 卒。子五人,曰醇,庠生,餘皆業儒。」
黃學憲
編輯按《零陵縣志》:「黃學憲,字肅伯,明經甲之長子也。性仁 厚,最孝友,居鄉無疾,言無厲色,恬淡寡慾,不事生產。 有四子,鳳鳴、鳳翹、鳳呈、鳳賢,劉進賢其婿也。劉成丁 丑進士,官御史,嘗謂婿曰:『吾聞諫官與宰相等,宰相 尊行其道,諫官卑行其言。今婿居言官,凡朝廷之邪 正,草野之利弊,婿當慷慨直言,為國家造福,即為兒 孫造福也』。」學士大夫聞之,咸嘆服焉。公之孫十一人, 半為名諸生,食餼於庠;曾孫遊庠,食餼不能悉載。
王好善
編輯按《零陵縣志》:「王好善,字珍楚,主事王燧之十二世孫 也。性端厚,鄉里推為長者。每行一善事,輒自喜曰:『吾 不虛此一日矣』。其精進如此。子一,曰士標,縣庠生。孫 三,曰宗曾、宗旦、宗華,俱庠生。曾孫八人,曰基、璽、重堅、 壆、坤、壹圭,皆業儒。」
黃學夔
編輯按《零陵縣志》:「黃學夔,號止台,甲之季子也。彬彬孝友, 恕以存心,謙以待人,人與夔交,如在春風和靄中。且 輕財好施,有向稱貸者,慷慨與之,貧不能償者,悉出 券焚焉。鄉里稱為焚券公。日與高人名流談詩書,說 禮義,津津不倦。年七十六卒。」
易大化
編輯按《零陵縣志》:易大化,號春泉,世有隱德,祖綱商鹽於 祁,中途拾金,守候亡者還之,化益修厥行。平生無疾 言遽色,人有詈者不應有唾面自乾之風。輕財好施, 負者不責其償。臨終以簿二扇遺子曰:「吾陰德在是 矣。」子三才、三極,先後中本省鄉試,人謂為善之報雲。
蔡橋
編輯按《零陵縣志》:「蔡橋,字子度,賦性正直,言能息爭,行可 式靡,聞人含冤,不覺流涕,必為出金以周全之,尢不 令人知。」
鄧自芳
編輯按《零陵縣志》:「鄧自芳,字芬如,性極友愛,好行陰德事。 見父崑曾還遺金,益持其念,遇危迫者咸解推之,人 服其善,至今稱誦焉。」
蔣仲春
編輯按《零陵縣志》:「蔣仲春,字中陽,零庠生。為人長身偉幹, 性誠愨方正,淡於利慾。生有四子,其女嫁於唐之俊, 亦諸生也。歲值疫,唐夫婦偕亡,遺一子二女。子曰際 時,年甫歲餘,家且富,族之人朵頤焉。春以其孤之弱 且幼,撫於家,視其田產而時稽之,為之嫁其二女,延 師以教其子。年十六,遊於庠,又為擇配以婚之。其撫」 孤也,每歲置一籍,凡歲之所入與其出,絲毫必盡書 焉,己之子雖貧,不以絲毫私也。孤長,乃抱其每歲之 籍而予之,計之已浮於往日矣。甥雖迎春而侍養之, 年八十五而病,病且革,必歸於其子之家,而不以累 唐甥。
蔣又滋
編輯按《零陵縣志》:「蔣又滋,字順一,少負大志,性聰穎,讀書 目數行下,恂恂雅飭,不以才智先人。丁亥穀貴,斗米 錢十千,有里婦王氏姑嫂乞食於家,又滋衣食之,月 餘方還。又有因米貴而貸者,不責償,舉其券悉焚之。 晚年築室隱居,博極群書,著述甚富。有《尚書合參》《拙 餘詩集》《白石幻筆》《東山雅言》等集,藏於家。年八十卒。」
鄧崑
編輯按《零陵縣志》:「鄧崑,字良玉,號萬山,性好施。相傳有一 異杯,舉以予僧,其子以白鏹易之。忽一日有哭聲載 道,訪之,則負鍰未償,奄奄垂斃者也。探諸囊,得朱提 二十兩有奇,遂拜懇於呂宦日洲以脫之,崑不問其 姓名也。其後節屆除夕,有一人誘崑至城東僻處,泣 告以貧故,且曰:『若肯援我,勿令人知也』。崑㩦至家,予」 以金五兩,雖妻孥不與聞也。迨崑歿,其子奔柩前哭 之哀,家人問其故,向則乞金者之子也。崑之隱德,大 都類是。任瑞州別駕起鴻者,其孫也。
呂仲柟
編輯按《零陵縣志》:呂仲柟,字又元,府學生學簡之孫也。八 歲喪父,以孝聞。謹厚謙退,與人不見喜怒之色,鄉里 咸稱為長者。門左有池畜魚,鄰人以盜魚者告,柟曰: 「予豈不知?但不敢以小物致鄉里有盜名耳。」其謹厚 大率類是。事兩姊尢愛敬,生養死葬,備盡其誼。又為 貧人娶葬者五,贖無依孤子二人,柟諱不以告人也。 屢試不第,阨於《數奇》,齎志以沒。有六子,皆業儒,世其 家
張友周
編輯按《零陵縣志》:「張友周,字以文,別號順川,祿仲子,零庠 生。少有令譽,屢入棘闈不售。制行樸茂,律身嚴正。鄉 人有負周金者約數百周,悉焚券。又立義塚於鄉,收 瘞枯骨及貧人之無地者。人至今頌之。周嚴於訓子 而恕以接物,菲於自奉而腆於款客,蓋無事不以古 人自期也。壽至八十有二。子曰內涵、心涵,皆以明經」 世其家。
徐時述
編輯按《永明縣志》:「徐時述,字居明,性純篤,嘗以衾影之媿 自盟,事親盡色養。宗黨火不舉者,嘗周之,貧不能資 讀者,力為處分,一裘一葛必解。與有從弟某,荒於飲 博,居明心惻之,不欲於眾中傷其意,引至郊外,寬譬 深喻,其人卒以改行。鄉人方之陳太丘。惜以羸疾道 卒,不勝掩鋩絕涸之痛。」
陳邦宦
編輯按《永明縣志》:「陳邦宦,字名卿,列博士弟子員。生而淳 篤,甫十歲,父母教之讀書,宦以敦本崇實之道對。稍 長,性至孝友。其待族屬也,孤者字,貧者收,人或無端 而加以怒,宦輒和聲解之,怒者自慚。每立訓以孝弟 為本。子姓稍有失行,宦正色相規,而人亦畏服。享年 九十有二,鄉里稱為忠厚長者。」
鄧紳
編輯按《彬州志》:「鄧紳,宜章人。歲大旱,出粟一千石賑饑,賜 義士坊旌之。」
宋思宦
編輯按《郴州志》:「宋思宦,桂陽舉人。常經贑州,泊徐潭。登岸 獲金釵,停舟以待。遺者頃有婦人涕泣來覓,遂還之。」
林以文
編輯按《延平府志》:「林以文,字惟博,南平人。由恩選,訓連城、 瑞金,歷鄱陽諭,卻脡造士,周士之急,署瑞金、石城、信 豐三縣篆,清慎一毫不染。有太學閨閤爭寵,妾悍,自 經死,構訟不決。胥役居奇貨,文下車,投函千緡,卻之, 明晨立平其訟。太學獻數百金為謝,再卻之。集中有 詩云:『豈無暮夜金,卻之若泥塗。世人嗤我拙,心事覺 天孚』。」蓋謂此也。刁民或越訴於當道,謂:「汝邑林博士, 一錢不取者,汝何梗化至此?」邑欠積穀額餉十有六 七文,臨去捐俸代補,士民德之。歸田,策杖郊野,撫訓 族弟子為事。鄱陽閔址固文受知士,來令南平,登堂 而拜,且遺金帛。辭曰:「汝筮仕猶故態耳,安辦此?」閔謂 其薑桂不改。後邑令每重其品,下車輒屏騶造訪,每 避弗肯見,終莫能致令去。文又往餞,不敢不以禮處 人,人至今思其風範雲。
陳赤美
編輯按《延平府志》:「陳赤美,永安人。幼失父,竭力養母。年十 六,母繼喪,貧無以殮,賣身於市民林貴家傭。年餘,偶 拾遺金二兩,贖身以歸,人以為孝感所致。堂兄長孫 老孤無依,賴美月省口糧,以濟其終身。又常拾遺金 三兩,見女子哭於道左,問其實,乃亡金者,即還之。會 督府取各府縣丁壯從征,美與焉。福清之戰,督府劉」 陷賊伏中,兵不及援;赤美力護以出,猶奮刺二倭後。 劉語本府周同知曰:「汝治有鄉民陳赤美者,臨陣英 舅如此,汝識否?」周乃使人下訪致署中,及陞海道,載 之以行。凡勦海寇,縛賊首楊益等、擒二十四將,皆藉 其力。美初未讀書識字而能知大義;至於臨敵,斬賊 突陣護主,亦足稱奇。軍門王以其泉州功、軍門劉以 其福清功、巡道秦以其下茂功、推官施、海、道周以其 《龍頭寨》功:各賞銀五兩,知縣傅以《孝義》匾獎之。
岑徽
編輯按《廣東通志》:「岑徽,字理猷,南海人。賦性孝友,少業儒 不售,遂由吏員歷事。考滿授職主簿,奉委修殿,勤勞 著聲,為冢宰施鳳來所推重。解組鄉居,多行善事。嘗 貸金於人,貧則焚券,不求其償。凡有婚娶艱於財者, 解囊贈之,喪葬無措者,助貲捨地以葬之。朋友有死 絕者,代為治喪,另置田,擇其旁支以繼之。居恆修煉」 丸散以濟疾病;葺治橋路以利往來。刻《迪吉錄》以勸 積善,捐地以建浮屠,鄉黨咸稱善人焉。卒年七十有 四。所著《遺訓》二十款,以誡其子孫,載在《家乘》。
李敬問
編輯按《廣東通志》:「李敬問,字翼衷,南海人。贈尚書李暢第 四子,戶部尚書李待問胞兄,授光祿寺署丞。賦性警 敏,少遊燕趙豫楚吳越閒,山川勝概,悉為流覽,古今 人物,加意諮訪。嘗中夜自呼,振奮策勵,以圖有成。兄 弟並登仕籍,不遑將母,敬問遂絕志大用,躬親菽水, 事母至孝,孺慕終身。年五十,母死,哀毀骨立,廬墓盡」 禮。訓教子姪,嚴厲方正,撫孤姪若己子。生平善施與。 里人彭毓吾寢疾,寄其二子井橐中所存六百金,以 付敬問,乃為其子治生,延師西塾,後俱為諸生。業師 霍良濬死,遺孤方在襁褓,敬問代為治喪,撫其幼子 至於成立,世皆感激。丙戌「海寇」猖獗,捐資築柵鑄銃, 簡鍊鄉勇,地方賴安。越年戊子,歲大饑,復捐產乞糴以賑,存活萬餘。晚年築圃林下,詩酒陶情。為詩率口 不求甚工。所著有《嚼蠟》諸篇。卒,年七十有八,葬清水 岡。子象豐,領鄉書。
李孔修
編輯按《廣東通志》:「李孔修,字子長,順德人。自稱抱真子,僑 居省之高第街,混跡闤闠,人不識也。張詡薦於陳獻 章,獻章稱之,名由此著。未幾,孔修適輸糧於縣,縣令 異其容止,問姓名不答,第拱手。令叱之曰:『何物小民, 乃拱手耶』?再拱手,令笞之五,竟無言而出。有庶母,父 沒改適,誣孔修奪其產,縣令鞫之,孔修操筆置對,曰: 『母言是也』。」縣令疑焉,徐得其情,乃大禮敬之,由此人 皆以為駭。敝廬薄產,蔬食不繼,未嘗一顰其眉,詩字 不履前人。自為戶牖,或觀山水,歸而圖之,見者爭愛 而售之。平居管寧帽,朱子深衣,入夜不違。三年不入 城閾,惟攻《周易》。城中兒童婦女,皆稱曰子長先生。間 出廬戶,則遠近圜視,以為奇物雲。吳廷舉由縣令歷 藩臬,在粵最久,與孔修為布衣交。兩人高風在塵埃 之表,粵人嘗道之。孔修卒,無子,憲使李中少參王浨 經紀其喪,尚書霍韜葬之西樵山,並志其墓。韜謂「白 沙振世之志,唯孔修、張詡、謝佑不失其宗雲。」西樵人 祭社,以孔修配。
佘帝選
編輯按《廣東通志》:「佘帝選,字伯禎,順德人。少遊泮,孝事二 人無閒言。丁內艱,三月食粥,期年內俱蔬食飲水。服 闋後,不入內寢。生平以德行自勵,不入公門,七戰棘 未遇。性好施,嘗捐地以舉喪之未葬者。晚年隱居 東山講學,教訓生徒。所著有《四書祕義》行世。」
陳治明
編輯按《廣東通志》:陳治明,海康人。博覽子史,長於詩。常拾 遺金,候其主來還之。主問姓名,不告而去。時有謗縣 令鮑者,鮑索之,明對曰:「『止謗莫如自修,必求其人則 鑿』。令重之,匾其門曰:『齒德褒崇,直指察善士』。」邑舉,明 以應,屢飲於鄉。
張絅
編輯按《廣東通志》:張絅,字廷文,順德鷺洲人。絅好行義,歲 歉,先請輸粟助賑,為族裡倡。巡按郭文周、知縣方攸 躋以「尚義」匾彰之,絅懸諸祖祠,勉宗人共為義也。邑 請鄉飲,絅曰:「鄉飲讀法,朝廷大典,一念少虧即愧矣。」 至再至三,終辭不赴。兄弟並出湛文簡門,竊窺白沙 要旨,故終身欽欽翼翼。君子謂其二難雲。
林棐
編輯按《廣東通志》:「林棐,海康人。少喜讀書,抄至百餘卷。年 三十八,膺歲薦。繼母官氏頗酷棐,善事之。孝聞督學 張李前後旌匾。尤慕義好施,弟姪穎秀者,捐貲教之, 築江濱館,就學者日益眾。有赴京乏資者,棐將己田 質於人,取銀以贈,不問其償否也。」
單雍
編輯按《廣東通志》:「單雍,增城人,隱居羅浮,嘗從湛文簡遨 遊於四百峰之間。然素有高義,常代輸族人逋糧,殊 無吝色。拾有旅失之金,追而還之。鄉人上其誼於督 府,蠲其差役。」
王勳環
編輯按《廣東通志》:「王勳環,英德人。賊劫同鄉賴氏,驅掠男 婦,日中未散。環父子四人挺身救護,手斬一梟賊。眾 賊奔竄,環父子皆被重傷,而父尤甚,扶歸三日卒。環 生計頗饒,急鄉鄰之難,父子相殉,不可以徒勇目之。 鄉先達表其閭曰『一門孝義』。」
鄧牆
編輯按《廣東通志》:「鄧牆,字伯藩,德慶人。以歲貢為高安丞, 溫良慈愛,士民悅服。嘗主上供羨金數百,不敢因而 為利,當道賢之。醉人遺金五十於其門,次日倚門而 望,其人至,即舉以還,未嘗啟也。卒年九十有五。」
吳守經
編輯按《廣東通志》:「吳守經,徐聞人。少孤,事母辛氏至孝,攻 苦自立。應明經選,以母老不仕。性好施予,族姪自強, 父貧,鬻之遠賈,賈將挾以還。經聞其事,急索鏹,償其 直而歸之,仍割產給焉。族女貧已過摽梅,不能字,經 具奩遣之,成其伉儷。孝友天性,籍籍人口。」
李廷鸞
編輯按《廣西通志》:「李廷鸞,蒼梧人。上海周昇為巡檢,死客 舍,婦亦隨沒。昇子敏及婦廖氏,所生賢能、長壽二人 尚幼,家僮二人亦幼,因而留寓,昇無恙。時廷鸞往來 頗密,死未幾,遭疫,敏與婦廖氏相繼物故,僮亦亡其 一。廷鸞閔之,與昇同官唐子高、周璧共籍。所有餘資 二百金,暫寄廷鸞家。亡何,賢能復沒,廷鸞忽遭賊妹」 京娘為賊殺,廷鸞歸哭,妹且幸昇,遺資尚在,急出視。 唐、周二人遂移長壽至家。同居經數年,僉事袁凱聞 其事,歎曰:「義士哉!彼異鄉乃爾,況吾與周上海同里 乎!」召長壽至,細詢之,因留官舍嘉勞。廷鸞曰:「義士良 厚且苦,吾有甥女,可妻長壽。汝莫慮周氏無種矣。」仍 禮送廷鸞還其家
楊義
編輯按《廣西通志》:「楊義,臨桂人。家故貧,一僕賣酒,義性仁 厚。靈川崔某逋官儲三百金繫獄,家人貿產,得金輸 官。過義僕所,醉遺金行。僕得金,喜告義,義曰:『急追歸, 金弗及。翌日,遺金者至,義歸之金,遺金者分半謝義, 義不受。崔得金輸官,脫繫獄歸,祈天報德,後義子孫 登科者相續』。」
蒙普
編輯按《廣西通志》:「蒙普,貴縣人。由貢生官五軍都督府經 歷,陞鶴慶府知府,以廉介稱。幼年侵晨出河下,拾遺 金持歸,復至其處,候失金者,有商悲號而至,勘其數 相符,引歸付之,商以半謝不受。」
魯文獻
編輯按《四川總志》:「魯文獻,彭縣人。以母老兄瞽不仕,道路 不拾遺金。歲旱且疫,捐地以瘞道殣。」
王承祖
編輯按《四川總志》:「王承祖,劍州人,御史梁之棟僕也。獻賊 據蜀,之棟子田璧知不免,止一五歲兒,名繩武,召承 祖夫婦囑之曰:『一線之脈盡託於汝,其善保之』。梁氏 一家俱遇害,承祖負繩武,賊追急,棄己子而匿繩武 岩穴,得脫。後土賊起,知繩武在,索其資,承祖負之乞 食山中。及盜賊衰息,始敢出。承祖為之耕耘婚娶,延」 師讀書。庚子舉於鄉。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