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第099卷

理學彙編 文學典 第九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九十九卷
理學彙編 文學典 第一百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九十九卷目錄

 文學名家列傳八十七

  明九

  李夢陽        康海

  王九思        何景明

  徐禎卿伯虯    潘辰

  孫一元        吳珫

  張詩         方太古

  朱存理朱凱 閻起山姜元

  張靈         錢同愛

  邢參         邢量

  史忠         雷鯉

  熊卓         吳學

  吳儼         周佩

  安孝忠        惲巍

  王錡         顧綸

  洪貫         丁奉

  王廷珤        程慶珫

  頓銳         馬應龍

  周臣         汪本

  宋朴         徐慶亨

  高紈         沈鍾

  梅鶚         吾謹

  鄭蘭         葉嗣孫道滋

  王渙         錢仁夫

  陳璚         桂華

  戴欽         唐元殊

  常倫         黃瑜

  倫文敘        倫以詵

  程元輔        童承敘

  魯彭         楊亙

  楊茂         李經

  王玉瓚        簡佐

文學典第九十九卷

文學名家列傳八十七

編輯

明九

編輯

李夢陽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夢陽,字獻吉,慶陽人。父正,官周王府 教授,徙居開封。母夢日墮懷而生,故名夢陽。弘治六 年,舉陝西鄉試第一。明年成進士,授戶部主事,晉郎 中。榷關格勢要,搆下獄,得釋。十八年,應詔上書,陳二 病、三害、六漸,凡五千餘言,極論得失,語繁不載。」末言 「壽寧侯張鶴齡招納無妄,罔利賊民,勢如翼虎。」鶴齡 《奏辨》,摘疏中「陛下厚張氏」語,誣夢陽訕母后為張氏, 罪當斬。時皇后有寵,後母金夫人泣愬帝。帝不得已, 繫夢陽錦衣獄。尋宥出,奪俸。金夫人愬不已。帝弗聽, 召鶴齡閒處切責之。鶴齡免冠叩頭乃已。左右知帝 護夢陽,請毋重罪而予杖,以洩金夫人憤。帝又弗許, 謂尚書劉大夏曰:「若輩欲以杖斃夢陽耳。吾寧殺直 臣,快左右心乎?」他日,夢陽途遇壽寧侯,詈之,擊以馬 箠,墮二齒,壽寧侯不敢校也。孝宗崩,武宗立,劉瑾等 八虎用事。尚書韓文與其僚語及而泣。夢陽進曰:「公 大臣,何泣也?」文曰:「奈何?」曰:「比言官劾群奄,閣臣持其 章甚力。公誠率諸大臣伏闕爭,閣臣必應之去,若輩 易耳。」文曰:「善。君為我屬草。」草成入奏。會語洩,文等皆 逐去。瑾深憾之,矯旨謫山西布政司經歷,勒致仕。既 而瑾復摭他事,下夢陽獄,將殺之。康海為說瑾,乃免。 瑾誅,起故官。遷江西提學副使。《令甲》,副使屬總督,夢 陽不肯屬也。總督陳金惡之,監司五日會揖巡按御 史,夢陽又不往揖,且敕諸生毋謁上官,即謁,長揖毋 跪。御史江萬實亦惡夢陽。淮王府校與諸生爭,夢陽 笞校。王怒,奏之未下,御史萬實亦督責諸生,夢陽手 鋃鐺,率諸生往鎖之,萬實走免。而淮王奏適下御史 按治。夢陽恐萬實右王,訐萬實,詔下總督金行勘,金 檄布政使鄭岳勘之,夢陽偽撰《萬實劾金疏》以激怒 金,並搆岳子沄通賄事。寧王宸濠者,浮慕夢陽,嘗請 撰《陽春書院記》,又惡岳,乃助夢陽劾岳,囚掠沄。吉安 知府劉喬為夢陽所挫辱,求夢陽短,及偽為奏草,事 白萬實令奏之。萬實上奏,即謝病去。夢陽又與參政 吳廷舉有隙,廷舉亦上疏論其侵官,不俟命徑去。事 復下金,金奏曰:「臣不敢復勘夢陽。」詔遣大理卿燕忠 往鞫,召夢陽羈廣信獄。諸生萬餘為訟冤,不聽。劾夢 陽凌轢同列,挾制上官,遂以冠帶閒住去。亦褫岳喬 職,戍沄,奪廷舉俸。夢陽既家居,益跅弛負氣。治園池, 招賓客,日縱俠,少射獵繁、臺、晉、丘間,自號「空同子。」海 內慕其名,趨謁夢陽,往往不為禮。宸濠反,誅。御史周 宣劾夢陽黨逆,被逮。大學士楊廷和、尚書林俊力救 之。坐前作《書院記》削籍,頃之卒。子枝,進士。夢陽才思雄騺,卓然以復古自命。弘治時,宰相李東陽主文柄, 天下翕然宗之。夢陽獨譏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漢,詩 必盛唐,非是者弗道。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 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等號「十才子」,又與景 明、禎卿、貢、海、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皆卑視一世,而 夢陽尤甚。吳人黃省曾、越人周祚,千里致書,願為弟 子。迨嘉靖朝,李攀龍、王世貞出,復奉以為宗。天下推 李、何、王、李為四大家,無不爭效其體。華州王維楨以 為「七言律自杜甫以後,善用頓挫倒插之法,惟夢陽 一人。」而後有譏夢陽詩文者,則謂其模擬剽竊,得史 遷、少陵之似,而失其真雲。

按名山藏《文苑記》,夢陽系出開封扶溝。曾祖恩從外 舅戍慶陽,死事邊徼,籍慶陽矣,而其父正為周王教 授。夢陽弱冠就河南試,不得名,以其故籍走之陝,則 陜士且入場。夢陽向主司大言曰:「場未得解元。」主司 試之,賦立就收之。果發解首,連舉進士,弘治六年也。 授戶部主事,以次擢郎中。始以主事治關,用法通商, 嚴格勢求。勢人不利,坐搆繫詔獄,久得釋。數數言政 令不平,官府殊法,一涉宦戚即昵,不問,不報。十八年, 應詔上書,言《天下為病者二,為害者三》《漸不可長者 六,書》凡五千餘言,其言學賈誼。末言壽寧侯驕恣橫 暴,上不禮,裁之非所以厚張氏。侯奏辯,深詆求疏中 語,謂夢陽稱皇后曰氏。是時張皇后權獨盛,皇后母 金夫人至為皇后泣訴上前。上下夢陽詔獄,塞金夫 人請,而左右輒乘間言請杖,戒使還職。上不聽,奪俸 而已。金夫人求上痛治,上推案起曰:「張氏者,概舉之 稱,豈一門皆後耶?」它日謂劉大夏曰:「左右謂我少杖 夢陽而戒之,實欲痛杖雲耳。吾慮群小乘此困夢陽。」 當是時也,天下以此聖孝宗皇帝明興詞賦之業,館 閣專之,諸曹郎皆尟習。至夢陽而崛起為古文詞,館 閣諸公笑之曰:「此火居者耳。火居者,佛家優婆塞也。」 然夢陽之文詞,出風入雅,鳳矯龍變,而其道大振。與 同時者何景明、徐禎卿、邊貢、顧璘、鄭善夫、陳沂、朱應 登、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而夢陽更以氣節奕奕諸 郎間。一日,道遇壽寧侯,大數罵侯過惡,舉鞭鞘擊落 侯齒,二侯恚,忍罷。武宗即位,狎閹宦劉瑾者八人。戶 部尚書韓文退朝,與曹屬言上起居,輒泣數行下。夢 陽曰:「公,國大臣也,徒泣奚補?」文曰:「為之奈何?」夢陽曰: 「夫劉洛陽、李長沙、謝餘姚三閣老者,顧命之臣也。比 聞諫官彈劾諸閹,三閣老必去之,持其章」甚力。「公誠 率諸老上章,伏闕繼之,三閣老必以諸老交贊也。《易》 為辭,是公助三閣老也。」文曰:「善,即子為我草草具文 與諸大臣懷之伏闕。」瑾等相與號泣上前,上不忍,於 是健遷竟去,文坐落職。久之,瑾知奏草出夢陽,謫夢 陽布政司經歷,致仕。又久之,羅織夢陽它事,械繫之, 賴康海救得釋。而瑾之家僮姜老亦從旁申救。瑾反 欲官夢陽。康海曰:「李君得歸,已感公德矣。」此時夢陽 名重天下。瑾誅,起江西提學副使。至官,謁總制都御 史陳金,與約曰:「公奉敕治軍,夢陽奉敕治諸生,亡涉 也。」諸生有事至官,率破例左右之,令謁巡按御史,長 揖,毋得跪。故事,監司五日一會,揖御史所,夢陽輒不 往。御史江萬實大不堪,夢陽手鋃鐺,率諸生往鎖之, 萬實謹避而已。他日,淮王之卒有與諸生爭者,夢陽 笞焉。淮王以奏下萬實案驗,夢陽因與萬實互訐,又 下之陳金,金以轉屬布政使鄭岳。岳方欲為夢陽解, 而夢陽則又與爭。此時寧庶人宸濠重夢陽甚,而岳 在官數裁抑庶人,庶人故憾之,因為夢陽執岳吏脅 報。岳子泓與通賄,以奏聞,囚泓拷治之。而參政吳廷 舉者請從夢陽為詩,夢陽笑弗善,不應也。至是以職 事相左,亦上疏論夢陽,遂自棄官歸。太守劉喬者,奸 贓嘗死一諸生,夢陽持之急,喬偽為《奏草》一通,以白 萬實曰:「是李提學偽為公草奏欲劾陳都公者。」以示 金而怒之。於是金不付岳,案驗還以奏。朝廷特遣大 理卿燕忠出治,夢陽坐繫廣信獄,而諸生擁捄無數。 忠至,群入請曰:「李提學江西百餘年來未有此人,正 人君子也。明公當為天下扶持之。」忠曰:「彼直以文章 冒時名耳,安得正人君子?且不講於老氏。」已,召入,據 案團手罵,且教之曰:「足下劾張壽寧、劉太監時,真男 子也。此時亡知不知皆識足下,今胡為此欲上人者 於士大夫間?夫足下何不講《老氏》,老氏也者,守其黑 雌以為谷谿。」忠還奏:夢陽欺凌僚屬,挾制撫按,及岳 喬贓私有實,皆宜罷。廷舉論事過當,擅棄官,罪次之。 詔黜岳、喬為民,岳子泓充戍,奪廷舉俸一年,而夢陽 冠帶閒住矣。夢陽為書通其座主楊一清曰:「夢陽自 沾餘馥,廿年於此,平生忠誠不欺,願學司馬君,實不 動心富貴,願學范希文,慨然澄清,願學范、孟博,世不 我知,百犬吠聲,千人傳虛。凡所振紀綱、懾權貴、興禮 教,作士氣,起廢舉墮,拔冤伸抑,植善鋤強,皆置不說。 而妒者目為生事,異者倡為尚氣,仇者指為奸邪,私 者誣為善訐,排者劾為害人,喜諂者」見秀才不望塵 雅拜,則曰「歪提學使之罷軟無為,則曰強臣奪其權問贓官者不唾罵,則曰舉贓官者可唾罵。」時事至此, 中夜拊膺,未嘗不流賈傅之涕,危巷伯之遭也,古人 邈矣。試論今人陳士賢曲庇諸生,諸生有為盜者,釋 不問也。凡上司面試,莫諸生何?敖靜之拳毆唐御史, 爭小試,甚至挾刃入御史,發疽死。楊繼宗對人罵贓 官不輟口,有事其境者,沿途伺察其動靜。雍世隆為 按察使,途辱知府,為都御史,鞭參將為布政。時人惟 知有雍公而已,不知兩臺都御史若御史也。當時數 公,人莫加惡名焉。夢陽蓋對燕卿大言曰:「公案畢矣。 顧非紀綱所繫,元氣之關也。必於激濁揚清之中,寓 扶陽」抑陰之意,使知朝廷有不可罔之法,天下有不 可屈之節,古今有敢為之男子,無能逃之法吏。然後 能懾服勢雄,繫屬渙散,潛泯亂階。而燕卿曰:「慮有後 詞耳。」夫善人者,國之經端;士者,天地之元氣也。今爾 爾矣。士之見重於世者,以人苟非其人,雖位極公侯, 同捐館舍而已。夢陽既廢,歸居開封,從閭里俠少射 獵繁吹二臺間,自號「空同子」,而海內慕重之。若吳郡 黃省曾、山陰周祚,皆無夙昔之知,貽書歸心,極所推 伏。方岳部使者過汴,亦來造夢陽廬。顧夢陽年位不 尊,往往隅坐客,客率怪怒去。宸濠之誅也,御史周宣 追論夢陽陰,比反者差之。劉養正、李士實復坐逮錦 衣獄。公文下開封守鍵痛責一老人,守提之。老人臀 血淋漓,坐罵夢陽門。夢陽不得已,出浮繫閒署中。大 學士楊廷和、刑部尚書林俊護持之,得免逮。竟以作 《宸濠陽春書院記》削籍免。守鍵尚出刑部爰書張夢 陽門以辱之。而自後交遊斷絕,大梁賈客求文,齎金 為壽而已。夢陽得金,集賓客治供帳園林,為富貴容, 殊驕奢。年五十八卒。卒而人稱「夢陽死尚有餘於才。」 子枝舉進士,有甥曹嘉諫南巡,被杖。嘉靖初為御史, 抗論楊廷和、喬宇、彭澤,因列廷臣五十八人為四等, 坐貶昌邑知縣。嘉亦有文辭,顧好鬥無禮,即夢陽亦 畏避之。

康海

編輯

按《明外史李夢陽傳》:「海字德𣹢,武功人。弘治十五年 殿試第一,授修撰。與夢陽輩相倡和,訾議諸先達,忌 者頗眾。正德初,劉瑾亂政,以海同鄉,慕其才,欲招致 之,海不肯往。會夢陽下獄,書片紙招海曰:『對山救我』。」 「對山者,海別號也。海乃謁瑾,瑾大喜,為倒屣迎。海因 設詭辭說之,瑾意解,明日釋夢陽。海自是與瑾往還」 踰年,瑾敗,海坐黨落職。是時,吏部郎中王九思亦以 瑾黨謫壽州同知,復被論勒致仕。海、九思同里、同官, 同以瑾黨廢。每相聚沜東鄠、杜間,挾聲妓酣飲,製樂 造歌曲,自比俳優,以寄其怫鬱。九思嘗費重貲購樂 工學琵琶,海搊彈尤善。後人傳相倣效,《大雅》之道微 矣。

按《名山藏文苑記》:「康海,字德涵,武功人。弘治十五年 進士及第,第一人,授翰林修撰。夙稟靈秀,不事章句, 掇採旨奧,融通大義而已。嘗曰:『經籍,古人之魄也。有 魂焉,吾得其魂爾矣。論道則以無定為真,論學則以 適用為是,論文則以達質為良。劉瑾用事,以海鄉人, 欲致之,海常自疏闊。其後李夢陽下獄,瑾幾殺之矣』。」 夢陽之妻弟曰左國玉者,年二十餘,為書通海劉公: 「方持衡天下,必不以私怨殺人。且其人平生惜才,即 殺人,必不殺李子。公見重於劉公而好李子也。重劉 公,則當匡之為名宦官。好李子,當請劉公生之。」海謝 國玉即曰:「我固自遠於劉太監也,乃何惜生李子?」即 上馬馳至瑾門,門者阻之曰:「我康狀元,乃公里人。」瑾 聞,即攝衣出迎,坐海上坐,留海飲。海談笑睨瑾曰:「自 古三秦豪傑有幾?」瑾愕然:「惟先生教之。」海曰:「昔桓溫 問王猛:『三秦豪傑何以不至』?猛捫虱而談世務。三秦 豪傑舍猛其誰?溫闇若此哉!」瑾面發赤,疑其譏己。因 問曰:「於今則幾?」海默然,屈指曰:「三人爾。昔王三原秉 銓衡,進賢退不肖,今」則有密勿親信,在帝左右。瑾意 指己,轉發喜色,因復問曰:「尚有一人,其先生乎?無謂 王猛在前,而吾不識。」海曰:「公何謬稱?其一人者,今李 白也,海卑卑耳。」瑾固問,則曰:「不敢道,不敢道。昔曹操 憎禰衡,假手黃祖,此奸雄小智。李白醉使高力士脫 靴,可謂輕傲力士。力士脫而不辭,容物大度也。」瑾俯 首思曰:「先生豈謂李夢陽耶?此人罪當誅。」海即起辭 曰:「海不敢道,不敢道者此也。」瑾謝曰:「我知我知,公但 飲酒。」明日入奏,出夢陽。瑾諷海欲以為吏部侍郎,海 固辭。自是時時有匡正,而亦自是益親。海丁憂還家, 途遇盜,貽書於瑾。都御史杲、知府維,皆坐降官奪俸。 瑾敗,坐瑾黨,奪官為民。海抗行不隨,而短於原人,亦 復繁喙。故其所涉毀譽雙騰。既廢,益自放於絲竹聲 伎,手抱琵琶和歌也。呂柟過之曰:「先生何量之褊乎?」 海曰:「吾放浪形骸,游情酒伎間,患越縱耳,猶稱褊哉。」 柟曰:「先生矩於登仕,越於廢居,非褊而何?」海笑納之。 海雖生夢陽乎,厥後夢陽乃為《中山狼》雜劇以刺海。 文士之相嫉如此。

按《列朝詩集》:正德初,逆瑾恨李獻吉代韓尚書草疏必殺之。獻吉獄急,出片紙曰:「對山救我。」德涵往謁瑾, 瑾大喜,盛稱德涵真狀元,為關中增光。德涵曰:「海何 足言,今關中自有三才,古今稀少。」瑾驚問曰:「何也?」德 涵曰:「老先生之功業,張尚書之政事,李郎中之文章。」 瑾曰:「非李夢陽耶?應殺?」德涵曰:「應則應矣,關中少一 才矣。」歡飲而罷。明日,瑾奏上赦李瑾,遂欲超拜吏部 侍郎,德涵力辭之,乃寢母喪歸。踰二年,瑾敗,坐落職 為民。德涵既罷免,以山水聲妓自娛,閒作樂府小令, 使二青衣被之絃索,歌以侑觴。西登吳嶽,北陟九崚, 南訪經臺紫閣,東至太華、中條,停驂命酒,歌其所製 感慨之詞,飄飄然輒欲仙去。居恆徵歌選妓,窮日落 月。嘗生日,邀名妓百人為百年會,酒闌,各書《小令》一 闋,命送諸王邸,曰:「此差勝《錦纏頭》也。」楊侍郎廷儀過 滸西,留飲甚歡,自起彈琵琶勸酒。楊言:家兄在內閣, 殊想念,何不以尺書通問?德涵發怒,擲琵琶撞之,楊 走,追而罵曰:「吾豈效王維,假作伶人,借琵琶討官做 耶?」歸田三十餘年,其沒也,以山人衣服殮,遺囊蕭然, 大小鼓卻有三百副。其風致可思也。德涵於詩文,持 論甚高,與李獻吉興起古學,排抑長沙,一時奉為標 的。今所傳《對山集》,率直冗長,殊不足觀。或言德涵工 於樂府,歌詩非其所長。又或言德涵有經世之才,詩 文皆出漫筆,非其所經意者。余固不足以定之也。 按《藝苑卮言》:「康德涵六十,要名妓百人為百歲會。既 會畢,了無一錢,第持牋命詩,送王邸處置。時鄠杜、王 敬夫名位差亞,而才情勝之,倡和詞章,流布人間,遂 為關西風流領袖。浸淫汴洛間,遂以成俗。」

王九思

編輯

按《名山藏文苑記》:「王九思,字敬夫,鄠人。眉目清秀,顏 色充和,如神仙中人,姿儀冠朝士。登弘治丙辰進士。 李東陽當國,為清新流麗之詩,和平暢達之文,士林 宗尚。而九思亦學其體。考選庶吉士,契東陽意,遂得 選首,授翰林檢討。一時為之語曰:『上有三老,下有三 討』。」言其文體一律也。及李夢陽起而倡古文辭,九思 一洗舊習,從之。東陽因呼九思夢陽文為子字股,蓋 以其互稱子為重也。劉瑾調諸翰林為諸曹郎,九思 得吏部主事,歷文選郎中,拒絕請託,雖瑾亦不得行。 瑾誅,諸翰林悉復官,東陽以其文異己,言官至郎中 者可無復。九思仍吏部。居頃,言官深惡王納誨,並劾 九思堂上堂下一、陝三吏部,非瑾黨,「何從得此」堂上 謂尚書綵也。坐出為壽州同知。至則與州人士評說 古文辭,州人士翕然樂向。太監錢寧舊鎮守雲南,雲 南人苦之。及九思居壽之明年,朝廷將復遣寧鎮守 雲南,人群欲阻寧。紿言:其地大霧,三朝不見天日,而 朝議謂如此天變,大臣當人人自陳,皆內不安。往求 司禮監,言非關大臣,「蓋緣劉瑾餘黨,去之未盡」,九思 仍以瑾黨罷。九思閒美,風流不羈,拘禮節而談笑有 韻。座有士,則言文章;座有釋,則言禪定;座有道,則言 攝養;座有農有商,則言耕種貨殖。以至百工技藝,皆 隨所見,與之談說,無不欣快。下及艷曲小令,亦皆新 奇工美,極人情之致。與康海並名,善歌,而彈琶琵次 之。所著有《遊春記》《碧山樂府》,皆其小令艷曲之行世 者也。嘉靖初,有薦九思纂修《實錄》者,其所同罷吏部, 摘《遊春記》毀於當道,云:「記中所借姓名李林甫」者,指 李東陽也;楊國忠者,指楊廷和也;賈婆婆者,指賈詠 也。坐此竟已。九思聞之,更作小詞自嘲云:「老而喪明, 四方求文,口占授人,疾書不給。」年八十二卒。

按《列朝詩集》:「九思字敬夫,鄠縣人。弘治丙辰進士,選 翰林院庶吉士,授檢討。九年滿考,值劉瑾亂政,翰林 悉調部屬,歷練政務,敬夫獨得吏部,不數月掌文選。 瑾敗,降壽州同知。居一年,會天變,言官鉤瑾餘黨,勒 致仕,年八十四乃終。敬夫館選,試《端陽賜扇詩》,效李 西涯體,遂得首選,有名史館中。時人語曰:『上有三老, 下有三討』。」既而康、李輩出,倡導古學,相與訾謷館閣 之體,敬夫舍所學而從之,於是始自貳於長沙矣。敬 夫之再謫以及永錮,皆長沙秉國時盛年,屏棄無所 發怒,作為歌謠。及杜甫《春遊》雜劇,力詆西涯,流傳騰 涌,關、隴之士,雜然和之。嘉靖初,纂修《實錄》議起,敬夫 有言於朝者曰:「《遊春記》,李林甫固指西涯,楊國忠得 非石齋,賈婆婆得非南塢耶?」吏部聞之,縮舌而止。敬 夫、德涵同里、同官,同以瑾黨放逐沜東鄠杜之間,相 與過從談讌,徵歌度曲,以相娛樂。敬夫將填詞,以厚 貲,募國工杜門學按琵琶三絃,習諸曲,盡其技而後 出之。德涵尤妙於歌彈,酒酣以往,搊彈按歌,更起為 壽老。樂工擊節,自謂弗如也。萬曆中,廣陵顧小侯所 建游長安,訪求曲中七十老妓,令歌康王樂府,其流 風餘韻,關西人猶能道之。敬夫《渼陂集》粗有才情,沓 拖淺率,《續集》尤為冗長。李中麓云:「敬夫詞曲新奇,得 元人心法。」王元美云:「敬夫詞曲,與德涵齊名,秀麗雄 爽,康、大不如也。」評者以為不在關漢卿、馬東籬下。大 率康王皆工詞曲,而秦人推其詩文,以為一代師匠。 鄉曲之言,君子存之而已

何景明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景明,字仲默,信陽人。八歲能詩、古文。 弘治十一年舉於鄉。年方十五,宗藩貴人爭遣人負 視,所至聚觀若堵。十五年,第進士,授中書舍人。與李 夢陽輩倡古詩文,夢陽最雄駿,景明稍後出,相與頡 頏。正德改元,劉瑾竊柄,上書吏部尚書許進,勸其秉 政毋撓,語極激烈。已遂謝病歸。踰年,瑾盡免諸在告」 者官,景明坐罷。瑾誅,用李東陽薦,起故秩,直內閣。制 敕房李夢陽下獄,眾莫敢為直。景明上書吏部尚書 楊一清救之。九年,乾清宮災,疏言義子不當畜,邊軍 不當留,番僧不當寵,宦官不當任。留中久之,進吏部 員外郎,直制敕如故。錢寧欲交驩,以古畫索題。景明 曰:「此名筆,毋污人手。」留經年,終,擲還之。尋擢陝西提 學副使。廖鵬弟太監鑾鎮關中,橫甚。諸參隨遇三司 不下馬,景明執撻之。其教諸生,專以經術世務,遴秀 者於正學書院親為說經,不用諸家訓詁,士始知有 經學。嘉靖初,引疾歸,未幾卒,年三十有九。景明志操 耿介,尚節義,鄙榮利,與夢陽並有國士風。兩人為詩 文,初相得甚歡,名成之後,互相詆諆。夢陽主摹倣,景 明則主刱造,各樹堅壘不相下,兩人交遊亦遂分左 右袒。說者謂景明之才本遜夢陽,而其詩秀逸穩稱, 視夢陽粗浮剽竊,反為過之。然天下語詩文必並稱 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其持論,謂:「詩溺於 陶,謝力振之,古詩之法亡於謝;文靡於隋,韓力振之, 古文」之法亡於韓,頗為時所譏。

按《名山藏文苑記》:景明父信,渭源驛丞。景明八歲能 文,十二隨父謂源,臨洮守李紀奇其才,延師教之。師 他出,景明危坐朗讀,如師在。守。竊窺,愛重之,召置門 下。信能詩,既去官,紀資助車馬,送餞郊亭,曰:「君,吾老 友,令子,吾小友也。」景明年十五舉鄉試第三。時尚禿 笄,諸公貴人轉相負視,爭留宿之所,至遮觀。十九舉 進士,與李夢陽、邊貢造語相合,共為古文,擬於秦、漢。 居二年,授中書舍人。劉瑾用事,上書吏部尚書許進 曰:「某素未伏謁明公,然慕義甚深,區區之懷,不敢不 露。竊見主上幼沖,權閹在內,天紀錯易,舉動大謬。究 人事,考變異,莫甚此時。而上下之臣,未見有秉德明 恤、仗義伏節者。某雖寡眛,知明公有深憂也。比聞權 閹多來干撓,或謂宜少貶為容。某竊為明公畫二端: 守正不撓,不容權閹自貶;求容,不容天下共是不容。 守正不容,可以激頹靡,流聲烈。自貶不容,則頹靡益 恣,聲烈且敗。其輕其重,明公宜審擇之。」頃之,謝病歸。 踰年,瑾盡免諸在告者官,景明坐免。瑾誅,李東陽薦 起舍人,直內閣。經筵官李夢陽坐累江西獄,景明奏 記吏部尚書楊一清曰:「僕聞聖人哲士,取人眾惡,明 主顯相,識賢集毀。夫徇同情則獨行見遺,實多口則 廉潔被黜。何也?獨行者同情所謬,而廉節者眾口所 妒也。夫李夢陽者,自崇而弗下人,太任而弗識時,氣 多憤激,量乏兼容,訓昧致柔,戒犯必折,僕誠不敢為 之辭。」至其飾身好修,矜名投義,見善必取,見惡必擊, 不附炎門,不趨利徑,處遠懷不招之恥,處近執莫麾 之勇,在野有《兔罝》之武,在公著素絲之忠。立志抗行, 秉心陳力,咸可尚也。前與御史相迕,同黨交搆,恃其 貞介,不服文法,邅延無已,固其自取。而尊達至為不 悅,縉紳靡然誹笑。言官亟詆,法吏深鞫,惟恐摧之弗 披,辱之弗窘。嗟哉甚矣!謂其為高好勝,多事越位,不 即攻之,將為患害,則夢陽之害,不猶愈於賣法成賄, 污行喪守,玩公詭避,行私煽虐,甘心附媚,役志富勢 者乎?「任事」謂「橫」,「伐奸」謂「訐」,「建樹」謂「標己」,「振起」謂「輕事。」 問民隱曰「恃名而出位」,持國法曰「寡情而立威。」夫其 詭俗諧眾之人,相傲為譽,而直節獨行之士,疾之如 讎。當今仕宦,不貶損就時,其能免哉?明公秉進退之 權,拔廉直之士,夢陽夙知,猶困於人,何況門牆之外, 萬里之遠。然僕於夢陽,肝膽素交,始聞人言,猶或疑 之,又況明公顧嘗究西人之議,參士民之公,皆言夢 陽敦古崇禮,志在澄清。又曰:「使其得位,可使盜賊屏 跡,權勢斂手。今京師之士,昧影議形,群情共怒。間有 知者,則亦恐異同於權要之吏,以遭口舌之禍,視為 秦越,隨其軒輊,僕竊傷焉。昔孔融鶚薦乎禰衡,汾陽 解爵於李白,夢陽文藻才辯,匹禰儔白,拘簡端閑,則 尤過之。伏惟明公,少加援察。」久之,乾清宮災,上言時 政,留中不下。轉吏部員外郎,陞陝西提學副使。嘉靖 初年以疾乞致仕。撫、按官言:「景明學政嚴明,才稱其 職,不宜聽去,然實病唯上裁。」下吏部,請暫聽致仕,病 愈起用,報可。抵家六日卒,年三十九。景明癯秀不勝, 和煦近人,志大行堅,榮辱毀譽,不動於中。交遊取與, 一無所妄。其以中書齎詔下雲南,遠方君長及貴使 者,聞景明名,咸來贈遺寶貨。有熊太監者,贈物尤厚, 景明堅辭之,太監豁然歎曰:「彼年方少,所見如此,吾 局局黷貨,寧不媿哉!」遂自解去。師御史客死京師,中 貴人廖鵬為買棺,卻而共賻焉。曰:「吾友生不苟受,死 可污之。」其雅操如此。初與夢陽契好,後論詩不合,乃罷交遊。所著有《何子》十二篇。

徐禎卿伯虯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禎卿,字昌穀,吳縣人。資穎特,家不蓄 一書,而無所不通。自為諸生,已工詩歌,與里人唐寅 善。寅言之沈周、楊循吉,由是知名。舉弘治十八年進 士,孝宗遣中使問禎卿與華亭陸深名,深遂得館選, 而禎卿以貌寢不與,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貶國子 博士。禎卿少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齊名,號吳中四 才子。」其為詩,喜白居易、劉禹錫。既登第,與李夢陽、何 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趨漢、魏、盛唐,然故習猶在,夢 陽譏其守而未化。卒,年二十有三。禎卿體癯神清,詩 鎔鍊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年雖不永,名滿士林。子 伯虯,舉人,亦能詩。

按名山藏《文苑記》:「昌穀幼精文理,不繇教迪,著《交誡》 《感慕賦》諸篇,詞旨沉鬱。遂闖晉、宋之藩,凌躐曹、魏,長 宿驚嘆。初舉進士,則與上海陸深並知名。武宗既授 大理評事,厭司法比,請移學職便養當事者坐好異 抑之。俄以失囚降國子博士,數年不調。專門詩學,究 訂體裁,融會折衷,備厥文質,幽憂中,選平生所為文」 及所《譚藝錄》曰《迪功集》。長宿見之,曰:「官止是乎?」年三 十三,竟死且死,其友人視之而泣,昌穀笑曰:「常事耳。 平生自附於李夢陽,欲為其日休龜蒙。」至是抱《迪功 集》付其子曰:「傳我必獻吉。」

按《列朝詩集》,禎卿屢試不捷,感屈子《離騷》,作《歎歎集》。 論者以「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為集中 警句,雖沈、宋無以加。又斷作詩之妙,為《譚藝錄》。 按《蘇州府志》,禎卿始與何、李友善,稱才子。繼諷道書 有得聞陽明先生講學,蹶然起曰:「道果在是,恨疾且 作,不足致遠,奈何?」垂歿,謂子伯虯曰:「墓銘」,其屬陽明, 氣益微,以指畫伯虯掌,作「冥冥漠漠」四字,神志不亂。

潘辰

編輯

按《明外史陳濟傳》:「辰字時用,景寧人。少孤,從父車駕 郎中流澄攜至京師,教之書,遂以文學名。弘治六年, 詔天下舉懷才抱德隱於山林者。府尹唐恂舉辰,吏 部以辰生長京師,寢之。恂復奏辰清修,而給事中王 綸、夏昂亦交章薦,乃以為翰林待詔。久之,掌典籍事。 預修《會典》成,進《五經》博士。正德中,劉瑾摘《會典》小疵」, 復貶為典籍,俄還故官。南京缺祭酒,吏部推石珤及 辰。帝以命珤,而擢辰翰林編修。居九年,超擢太常少 卿。致仕歸。卒,特賜祭葬。辰居官,晨入夜歸宅禁近,隆 冬不置爐火。典制誥時,有以幣酬者,堅卻之。士大夫 重其學行,稱為「南屏先生。」

按《處州府志》:「潘辰,景寧人。繇薦舉官太常少卿。學術 純正,妙契性理,博極群書,為文追配秦漢。直內閣二 十七年,誥敕多出其手,士大夫翕然稱美。嚴於自守, 動遵聖賢繩墨,不以一毫非義自污。卒以賢勞,特賜 葬祭。內閣楊石齊誌其墓,謂與吳康齋異跡同道。所 著有《南屏遺稿》。父潘流清,博學工文,未析景寧縣時」, 中正統辛酉青田學舉人,時曾上《車駕幸太學賦》,深 為大司成李時勉所重。

孫一元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一元,字太初,不知何許人。人問其邑 里,曰:『我秦人也。嘗棲太白之巔,故號太白山人』。或曰: 其母娼也,幸秦王而生,王不敢子之』。或曰:安化王宗 人,王坐不軌誅,故變姓名避難也。一元姿性絕人,善 為詩,風儀秀朗,蹤跡奇譎。烏巾白帢,攜鐵笛鶴瓢,遍 遊中原、齊魯,南涉江淮,歷荊楚,抵吳越。所至賦詩,談」 神仙,論當世事,往往傾其座人。鉛山費宏罷相,訪之 杭州南屏山,值其晝寢,就臥內與語,送之及門,了不 酬對。宏出語人曰:「吾一生未嘗見此人。」時劉麟以知 府罷歸,龍霓以僉事謝政並客湖州,與郡人故御史 陸崑善,而長興吳珫隱居好客,三人者並主於其家。 珫因招一元入社,稱苕溪五隱。一元於是買田溪上, 將老焉。舉人施侃雅善一元,勸之娶,乃妻以妻之妹 張氏,生一女而卒,年止三十七。珫等葬之道場山。 按《藝苑卮言》:「孫太初玉立美髯,風神俊邁,常寓居武 林。費文憲罷相東歸,訪之,值其晝寢,孫故臥不起。久 之,費坐語益恭,孫乃出,又了不謝,送之及門第,矯首 東望曰:『海上碧雲起,遂接赤城。大奇,大奇』!」文憲出,謂 馭者曰:「吾一生未嘗見此人。」

按《列朝詩集》,一元疾革,告麟曰:「銘吾墓。」告珫及崑曰: 「葬我道場山之麓。」又曰:「晉安鄭繼之序吾文。」皆曰:「諾。」 無何,繼之來弔,皆如其言。太初自負有羽化術,已而 多病早死,詩名噪天下。或譏其《太白漫稿》蘊藉未逮 古人。棠陵方豪曰:「山人宏才廣識,議論鑿鑿,副名實, 知兵曉吏事。使之用世,當為王景略。又能得海內豪 傑之心,使之忘形刎頸」,雖謂之用世之才可也。

吳珫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珫字汝秀,長興人。家世高貲,珫獨退 約,不近聲利。隱蒙山五十餘年,窮獵經史百家,自號 甘泉子。嘗葺《三才廣志》、史類文編凡千卷

張詩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詩字子言,順天人。本農家李氏子。八 歲時育於宦家張氏,閱三十年始知,乃痛自悲悼,覓 得其兄弟,哭諸父母之墓,議歸宗。終以張氏無子,遂 仍其舊。初學舉子業於呂柟,學詩文於何景明,試有 司,令自持坐具詩,遣家僮代之,主者不可,遂拂衣去, 終身不復試。詩才故高,至是益肆力於詩,自號崑崙」 山人。翰林江暉、馬汝驥、廖道南諸人咸與酬和,名日 起。乃訪呂柟於解州,又訪之南都,直上會稽探禹穴。 還過大梁,訪李夢陽,又之汝南,視何景明疾,相守七 日。景明卒,乃返京師。所至探奇覽勝,一發於詩。嘗遇 孫一元於武林,一元自誇其佳句,詩掉頭大笑,一元 為之奪氣。詩笑謂坐客:「今日崑崙壓倒太白矣。」所居 一畝之宮,擇隙地種竹,風雪飄蕭,欣然相對。與至跨 一蹇驢,任其所之。中途風雨饑寒,亦不改悔,必窮極 佳山水而後返。狀貌魁傑,戟髯如武,夫人以燕山豪 士目之。晚節退然若愚,未嘗雌黃一人。所著《罵鬼》《詰 髮》《吳琳七子》諸篇,雄奇變怪,草書亦狂放有力。卒年 五十。

方太古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太古,字元素,蘭谿人。少受經於同邑 章懋。年十八,走粵東謁陳獻章,歸而廢經生業,專志 攻詩。尋往弔獻章,遂縱遊名山川,過吳門,與楊循吉、 沈周都穆、文徵明及孫一元輩為詩酒社。既而入閩, 有舉人林埜者,一見莫逆,作《錦囊十詠》贈之。一時名 人若林瀚、林俊之屬,咸相引重。晚好黃白術,歸隱金」 華解石山,即晉徐仙煉丹處也。給樓真樓居之九年, 老乃返。寒溪故里,自號寒溪子。監司及郡縣長吏多 造盧致敬。其為人負氣,高自位置,性迂緩,好潔,作詩 頗類郊、島,大率感時憤俗之意為多。

朱存理朱凱閻起山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存理字性甫,長洲人。與同里朱凱字 堯民者並抗志不仕,終日挾冊呻吟,以博學聞。郡中 人以其所居相近,而行業又相類也,稱之日兩朱先 生。存理少學於里師,覺其所業非出於古人,遂謝去, 從杜瓊先生游學,日以積聞,人有異書輒購求,期必 得乃已。工楷書,作詩雅潔,務出新意。所纂輯有《經史 鉤元》《吳郡獻徵錄》《名物寓言》《鐵網珊瑚》《野航漫錄》《鶴 岑隨筆》,總數百卷。初與凱並饒於貲,以讀書不問生 計,晚歲至無以自給。正德七年,凱卒,明年存理亦卒。 自兩人沒,吳中故實往往無所於徵,後學莫不歎惜 之。先是,存理館荻扁,王氏夜吟月上,得句云:「萬事不 如杯在手,百年幾見月當頭。」喜極大「叫,亟叩扉,呼主 人起為誦之。主人亦大喜,取酒更酌,極歡而罷。明日, 主人張具,設戲樂,遍邀吳中善詩者賞之,流連數日 始散。」一時風流盛事如此。

按「《列朝詩集》,存理字性甫,長洲人。少學制科,謝去,從 杜瓊先生游,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忘學。居恆無他過 從,惟聞人有異書,必從訪求,以必得為志,手自繕錄 前輩詩文,積百餘家。他所纂集,若《鐵網珊瑚》《野航漫 錄》《經子鉤元》《吳郡獻徵錄》《名物寓言》《鶴岑隨筆》又數 百卷。既老不厭,而精力不加,又坐貧無以自資,其書」 旋亦散去,每撫之歎息。卒於正德間,年七十矣。所著 《野航詩集》,楊君謙敘之,今不傳。其文集手蒿,余得之 於錢允治功甫,錄其詩數章。自元季迨國初,博雅好 古之儒總萃於中吳南園俞氏、笠澤虞氏、廬山陳氏, 書籍金石之富,甲於海內。景天以後,俊民秀才汲古 多藏,繼杜東原、邢蠢齋之後者,則性甫、堯民兩朱先 生其尤也。其它則又有邢量用丈、錢同愛、孔周、閻起 山秀卿、戴冠章甫、趙同魯與哲之流,皆專勤績學,與 沈啟南、文徵仲諸公相頡頏。吳中文獻,於斯為盛。百 年以來,古學衰落,而老生宿儒笥經蠡書者,往往有 之。吳岫、方山,非通人也,聚書逾萬卷。錢穀叔寶,畫史 也,與其子允治手鈔書至數千卷。居今之世,後生末 學不復以讀書好古為事。喪亂以後,流風遺書益蕩 然矣。余嘗欲取吳士自俞石澗、王光菴以後網羅遺 佚,都為一編,而吳岫諸人亦附著焉。庶幾前輩風流, 不泯沒於後世,且使吳人尚知有讀書種子在也。錄 詩至存理,俛仰感歎而附志之如此。何元朗《叢說》 云:「朱野航,乃葑門一老儒也,在荻扁王氏教書。野航 與主人晚酌罷,主人入內,適月上,野航得句云:『萬事 不如杯在手,百年幾見月當頭』。喜極發狂,大叫扣扉, 呼主人起,詠此二句,主人亦大擊節,取酒更酌,興盡 而罷。明日,遍請吳中善詩者嘗之,大為張具徵戲樂, 留連數日。吳中舊事,其風流有致,良足樂也。」

按《列朝詩集》:凱字堯民,長洲人。與朱性甫齊名。文徵 仲志存理之墓日:「兩人皆不仕,又不隨俗為廛井小 人之事。日惟挾冊呻吟,求昔人理言遺事而識之。對 客舉似,如引繩貫珠,纚纚不能休。素皆高貲,悉費以 資其好,不惜也。成化、弘治間,其名奕奕於郡城之東, 人稱之日『兩朱先生』。」正德壬申,堯民死,明年性甫又死。自兩人死,吳中故實往往無所於考,而求其遺書 亦無所得,惜哉!《堯民集》不傳,有《句曲紀游詩》一卷。徵 仲又言:「吳有閻起山秀卿者,家惟一僮,日走從人家 借書,手抄口吟,日夜不休。所獲學俸,盡費為書資。家 貧不能炊,質衣以食,而翫其書不忍棄,竟以積勞得 疾殀死。」秀卿著述,自《二科志》以外無傳。余悲其人與 兩朱先生略相類也,因附著焉。

姜元

編輯

接《明外史本傳》:「元字元仲,吳江人。少博學嗜酒,不就 有司試。與長洲邢絫游,慕好之。居於湖濆,未嘗輕詣 人。或使其子弟學焉,亦時謝遣之。朝起,視盎中粟稍 可給炊,即閉戶吟誦。歲中存訪故人,率不出百里外。 晚善黃魯曾、徐繗繗,詩尚華美。元務雅澹,極意陶鍊, 每成一篇,輒復棄去。著思再三,芒藻幾盡,不為時流」 所知。或諷其小貶,執節愈堅。聞者莫不重之。

張靈

編輯

按「《列朝詩集》:靈字夢晉,吳縣人。性聰慧,善圖畫,關涉 篇籍,潛識強誦,文思便敏,驕曼可采。家本貧,實佻達 自恣,不為鄉黨所禮。祝允明嘉其才,受業門下。與吳 趨唐寅最善。寅嘗邀遊武丘,會數賈飲於可中亭,且 賦詩。靈更衣為丐者,賈與之食啖之,且與談詩,詞辨 雲湧。賈始駭,令贗詩揮毫不已,凡百絕。抵舟,易維蘿」 陰下賈使人跡之,不得以為神仙。賈去,復上亭,朱衣 金目,作胡人,無形狀,殊絕。初,靈與寅俱為郡學生,鄞 人方誌來督學,惡寅為古文辭,欲斥之。靈悒鬱不自 遣。寅日:「子未為所知,何愁之甚?」靈日:「不聞龍王欲斬 有尾族蝦蟆亦哭乎?」果為所斥罷。躬操力作,饔飧不 繼,人或非笑之。靈日:「昔謝豹化為蟲」,行地中,以足覆 面,作忍恥狀。使靈用子言,固當如是,亦安得更銜鑿 落耶?閻起山《二科志》狂簡二人,靈居桑悅之次,稱其 家蹇被斥,自畫無俚,嬰情酒德,不渝前操,謂之「狂士」, 可得無媿焉。

按《蘇州府志》:「張靈,字夢晉,吳縣人。家故貧實,至靈始 讀書,為府學弟子,好交遊,為俠客,至不過具器,必極 歡,醉則使酒作狂。每歎曰:『日休豎子耳,尚稱醉士,我 獨不能醉耶』?最善唐寅,寅嘗晨詣之,臥未起,抵寢所 呼曰:『日高春矣,睡何為得無夢晉乎』?靈覺,怒曰:『今日 無酒,雅懷殊不啟,萬入醉鄉,又為相覺』。寅曰:『所以來, 固欲邀子』。」靈喜,披衣起,遂與寅登舟,扣舷痛飲,作《野 人歌》。會數賈飲於可中亭,且詠詩。靈目笑之,乃更衣 為句者上。賈與食啖之,因謂日:「吾亦能詩,請狗尾績。」 賈笑日:「乞者能無狂乎?試和之。」靈揮毫了巳,凡百絕 句,賈始駭跡之。已解維去,皆以為仙也。賈去,復上亭, 朱衣金目,作胡人,無形狀殊絕。靈能畫人物,高遠有 致。間作山水,筆生墨勁,斬然絕塵。惟掩其醉,得之莫 可購取。

錢同愛

編輯

按《新倩籍》同愛,字孔周。早負才惠,不受俗訓。善文采, 夸飾修容,軼蕩簡闊,雅為士林所獎。嘗挫溺於時,意 氣激揚,眇然有青雲之思,庶騰顯美志,為終身名。惜 其不遂,乃專精古學,諷閱傳記,心朗性明,目涉知義, 強力自振,學有浹洽,將沈蓄英華,秀而求實,綜成名 言,貽之同好而巳。唐生甚信篤之,常謂人日:「夫健駒 昂昂,終為遠器,況志士少壯,奚能有量哉!」類歎其知 言云。

邢參

編輯

按《列朝詩集》:參字麗文。為人沉靜有醞籍,固而不陋。 嘉遯城市,教授鄉里,以著述自娛。戶無寸田,未嘗干 謁;雖朋友之門,亦不輕步屨過從,昌榖、希哲皆尚之。 早歲喪偶,不再娶;客至,或無茗捥薪火斷則冷食。嘗 遇雪累日,囊無粟,兀坐如枯株。諸人往視之,見其無 慘懍色,方苦吟誦,斫得句自喜。又連日再復往視,屋 三角墊,怡然執書坐一角不糝亦累日矣。其祖用理 遺《叱鼠賦》,人謂麗文君無盆盎之糧,正不必效乃祖 作賦也。昌榖為作歌以申歡。幕詞日:「雲中鵠子鳴且 蜚,三三五五將焉歸?歸在外野獨徘徊從。朝無梁,暮 不炊,於何求乎蘆之漪。我將往饋羹中魚,將子不饑 兮我心愉。」

邢量

編輯

按《江南通志》:量字用理,長洲人。不娶井,僮僕無之,日 惟炊一黍,敗床破被,蕭然如野僧,經史無不兼通,詩 尤秀逸。郡守或請其詩,量日:「古有采詩無獻詩,吾豈 以為羔雉哉!」因削其草。

史忠

編輯

按《列朝詩集》:史,癡翁者,名忠,字廷直,金陵人也。少不 慧,年十七方能言,忽通詩詞,畫山水樹石,縱筆揮寫, 不拘家數。性豪俠不羈,負氣高抗,不謁權貴,人有不 合,輒引去,號「癡翁。」樓近冶城,署日「臥癡」,引客談笑, 呼盧其中,酒沾脣輒醉,醉則搦管為新聲。樂府略不 搆思,或五六十曲,或百曲,方閣筆。有愛妾何氏,名玉 仙,號白雲道人。能篆書及小畫,解音律。癡求兩京絕手琵琶張祿,授以《南北曲》,閒自度,新詞被之,醉後倚 歌,絲肉交奮。同時陳大聲、徐子仁皆羨歎,以為弗如 也。時時出遊,不問所往。邳州湯指揮慕癡名,過訪。方 盛暑,散髮披襟,笑語甚適,徑攜手登舟游下邳,家人 不知也。女笄當嫁婿,家貧不能具禮,詭詞攜之觀燈, 與其婦送之婿家,大噱而去。嘗訪沈石田於吳門,沈 他出,堂中有素絹潑墨,成山水巨幅,不通名姓而出。 石田日:「必金陵史癡也。」要之歸,留三月而別。石田來 金陵,亦館臥癡樓,為作《癡翁詩》日:「我顛與公癡,癡顛 相比肩。約為老兄弟,逍遙覓彭籛。」又贊其像日:「眼角 低垂,鼻孔仰露,旁若無」人,高歌闊步,玩世滑稽,風顛 月癡,灑筆淋漓,水走山飛。癡每自詫日:「石翁為我寫 真也。」年八十餘,精強如少年。自知死期,預命發,命 親朋歌《虞殯》,相攜出聚寶門,謂之生殯。至期無疾而 逝。

雷鯉

編輯

按《列朝詩集》:「鯉號半窸山人,建安人。以詩畫名,與沈 石翁同時,江以西重之,比於江左之石翁。題畫諸詩, 亦有石田之風。」

熊卓

編輯

按《列朝詩集》:「卓字士選,豐城人。弘治丙辰進士。知平 湖縣,拜監察御史。值雷震養鷹坊,疏陳時事,上嘉納 之。又劾奏神英下獄,論如法。劉瑾之亂,大臣科逆,同 日勒令致仕四十八人,以其名榜示天下,士選與焉。 正德己巳,卒於家。再踰年,瑾誅,李獻吉過豐城,哭其 墓,刻其詩可傳者六十篇。」余所錄出《俞氏百家選》中, 皆獻吉所汰去者。

吳學

編輯

按《江西通志》:學,字原思,玉山人。有志濂、洛、關、閩之學, 補邑庠生,受知於督學李崆峒。嘗日:「吳生、程、朱之流, 一不可量也。」所著有《正義解》並《田圖》《擬古》《樂府》諸稿。

吳儼

編輯

按《列朝詩集》:「儼字克溫,宜與人。成化丁未進士,選庶 吉士,除編修,歷官侍講學士。逆瑾中傷,罷歸。瑾誅召 用,終南京禮部尚書。諡文肅。性方嚴清慎,文章莊重, 詩詞清麗可諷。」

周佩

編輯

按《江南通志》:「佩字鳴玉,華亭人。弘治庚戌進士,歷官 刑部郎中。武宗時,逆瑾擅政,每謂人日:『刑部周秀才, 吾不識為何如人』。佩叩疏歸。晚喜讀《易》,詩文典雅,翰 墨皆有法。而天性孝友,致甘露瑞芝之祥,竭力以卹 族人,始終不倦。」

安孝忠

編輯

按《貴州通志》:「孝忠,思南人。弱冠領弘治辛酉鄉薦,性 穎敏好學,工詩文。初授寧國府通判,操守清介,遇事 迎刃而解。值武廟駕幸南京,孝忠攝府篆,無不咄嗟 立辦,民亦安之。尋乞歸,杜門著書,有文集。」

惲巍

編輯

按《武進縣志》:「巍字功甫,號東麓。弘治乙卯舉人,壬戌 進士,由戶部主事改刑部具外郎,歷湖廣副使。在武 昌有治績,又計擒叛魁趙燧,中丞毛伯溫薦以自代, 閹瑾索賂不得,遂罷歸。時羅紀、李夢陽、何景明、邊貢 輩俱重其才,往來贈答最多,所著有《黃山集》。」

王錡

編輯

按《蘇州府志》:「錡字兀禹,長洲人。家世力農,吳人因其 地稱『荻扁王氏。錡六歲喪父,其母守節,孝養四十年 未嘗去左右。善談辯,平生有所見聞,即筆之為《寓圃 雜記》。晚亦韜晦不出,至隱終身』。」

顧綸

編輯

按《松江府志》:「綸字惟誠,華亭人。成化甲午鄉薦,授大 理司務,尋改禮部,陞南京刑部郎。方逆瑾用事,獄以 賄成,綸按律周審,多所平反。知馬湖府,條教士司,人 莫敢犯,境內肅然。有御史按蜀遺人求沙板,拒之以 私,劾奏雖寢,格不行,綸亦請老,卜築白龍潭之南涯 年七十九。所著有《寅清稿》《紀行稿》《碧潭稿》。」

洪貫

編輯

按《寧波府志》:「貫字唯卿,隱士性子。性素博學,有文章, 擅詩賦,為一時名公卿推重。貫少受性《易》學,舉成化 十三年鄉試,除教節州,肆力為古文祠。詩偪唐人賦, 有楚漢風格。陞知從化,已復妀政和。政和多紫陽西 山遺跡,貫因表章發揮,以經學風勵多士。然仕竟不 達,得下考以歸,因擬《杜秋與》八首以見志。傳至京師」, 李東陽大加賞異,因別為《春典》八首以續杜,蓋慕擬 之也。晚結廬東野,更號稼翁,日哦其間,取唐人詩和 之殆篇,好事者多傳至吳會間,其士人莫不願拜下 風,或乞銘志譜牒以為珍。海寧、新城、江陰、靖江四邑, 志皆出共手筆。前在鄧著《易訓詁》以授諸生,檄主江 西省試,所取士如汪俊輩,人以為得人云。年九十卒。

丁奉

編輯

按《江南通志》:「奉字獻之,常熟人。正德戊辰進士,歷官 吏部郎。以養母歸,築室尚湖之濱,絕意仕進,著書自娛,為一時清望所歸。論斷二十一史,與丘文莊濬《史 斷》並行於時。」

王廷瑤

編輯

按《陝西通志》:「廷瑤,字爾玉,安定人。七歲能書,九歲能 屬文。未弱冠,有文譽。及領鄉薦,與張文泰齊名。登進 士,授戶部主事,監京儲商稅,以廉稱。兼兌湖湘運,不 踰時,進員外郎,卒。」

程慶珫

編輯

按《列朝詩集》:慶珫字廷殷,休寧人。王寅日延殷早游 吳門,與吳原博、楊君謙、黃勉之友善。守歲詩屬對既 嚴,抽情亦邃,諸君甚為誦之。晚集國朝詩二百餘家, 止於弘治,然雖搜密東南,釆遺西北,亦可以留資後 評,有功藝苑。

頓銳

編輯

按《畿輔通志》:「銳字叔養,涿州人。幼聰慧,日誦數千言, 號為神童。正德辛未進士第,詩名雷動都下,初授高 淳今位,政廉直,以薦得召補戶部主事。未幾,以疾 乞歸,卜築城西之懷玉山,益肆力於學。棲遲十餘年, 母命復就仕。課績考上上,晉本部員外郎,左遷代藩 右長史,時論惜之。王重其名行,請於朝,錫以四品服, 不」樂久羈仕途,決意歸入懷玉山,構亭濬池,為卒歲 計,號為「懷玉山人。」晚年林下聲望轉重。所著有《鷗汀 集》《漁嘯集》《涿鹿先賢傳》行於世。

按《列朝詩集》:銳,涿州人,正德辛未進士,官終長史。北 人云:「涿郡有才一石,人得其二,銳得其八。」

接《陝西通志》:「應龍號雪峰,河州人。敏而妤學。登正德 辛未進士,授戶部主事,歷陞山東霸州兵備副使。性 剛介,持廉秉正,權勢無敢干者。督餉燕、汴及傯儲遼 陽,所至卓異。轉四川接察使,平島賊有功。又治兵渤 海,劇盜屏跡。為人操履不苟,善屬文。正德中,高麗國 上詩於朝,有『應龍文字實堪錄』之句。」

周臣

編輯

按《雲南通志》:「臣字藎臣,雲南縣人。正德丁丑進士,任 湖廣公安縣令。性狷介,好讀書,改國子助教致仕,杜 門謝客,手不停披。所著有《翼聖傳》《春秋心傳》《藎庵雜 稿》。」

汪本

編輯

按《列朝詩集》,本字以正,歙人。正德丁卯鄉薦,卒業南 雍,卒於北門橋寓舍。羅鶴子應為志其墓。歙人王寅 仲房撰《新都秀運集》,釆弘治、正德、嘉靖三朝之詩,人 滿百人,詩逾三百,以正居首。仲房日以正童稚,性解 為詩,弱冠梃與,遂傳高唱。若「愁邊草木歇,夢裏關山 多。」「有懷成遠詠,無伴趁幽行。」「野草不媚世,沙鷗寧近 名」,然皆潛思取境,不落常情。新都自程學士克勤名 家,而人爭相師法,君獨尚友古人,「天不愛才,壯即夭 折」,惜哉!仲房自負知詩,而《序》言明詩始自弘治,則猶 未免為俗學也。

宋朴

編輯

按《山西通志》:「朴,潞州人,正德丁卯舉人,任國子博士。 古質尚行,無書不讀,為文宏博,詩宗魏晉。宦遊四十 年,囊無長物,清貞澹泊。」

徐慶亨

編輯

按《浙江通志》:「慶亨,字世嘉,號西浦,黃巖人,濟英之子。 弘治乙丑進士。工於詩。嘗在京道上與諸公詠雪,有 『一烏不鳴樹,千峰半入雲』之句。李學士東陽見其白 賦,亟加嘆賞,奉敕之山東,纂修孝廟實錄。尋丁內 艱歸。服蘭,除禮部主事。以逆瑾煽權,憤懣而卒。所著 有《西浦存稿》。」

高紈

編輯

按《浙江通志》:「紈字士潔,號南郭,隱於小固山,復號固 山樵者。祖恩號牧菴,嘗舉才德,匆應而與陳用拙、吳 倥侗輩十有八人結詩社自娛。紈承家學,敦古道,澹 然無希世心。常自詠云:『天應許我飽藜蒮,夢亦無心 上廟廊』。郡守陳柏請副謝方石修郡乘,督學徐蕃、劉 瑞聞其賢,躬履其盧。年六十九而卒。前數日,謂門人」 趙弘道云:「吾即死,有債未償。」乃口占序記三篇,命代 書界求者,迄暝不亂。郡守顧璘立石表其墓。所著有 《文公台寓錄》《義靈箤編》《赤城人物誌》《晤後錄》《郭子》及 詩文若干卷。

沈鍾

編輯

按《列朝詩集》,「鍾字仲律,其先長洲甫里人,洪武中,徙 上元。天順庚辰進士,授驗封主事,改南主客司,與章 懋、羅倫為友,時稱十君子。陞山西提學僉事,以副使 提學湖廣、山東,再上書乞體,即日南歸。以子寶迎奉, 居江夏,老焉。年八十三而終。仕餘三十年,無所干謁。 李西涯日:『今之不識相門者,沈仲律一人耳。平生好』」 賦詩,多至萬首。與沈石田、吳原博倡酬,病中作《詠懷 詩》。日,吳匏菴在外舍,問之,日:「吳神遊江湖來邀我也。」 其詩如「秋殘群木老,野迥亂山高」,「風定涼生樹,庭空 月近人」、「沙草釀寒殘雪在,野雲翻影斷鴻懸」之類,皆為詩人所稱。

梅鶚

編輯

按《江南通志》:「鶚字百一,旌德人。正德丁丑進士。少貧 力學,善屬文,援筆千言,洸洋浩博,譽重一時。未仕,卒。 著有《島山集》。」

吾謹

編輯

按《浙江通志》:謹,字惟可,開化人。登正德丁丑進士,總 角能吟,博綜經傳子史、天文、地理、兵家、陰陽、釋道等 書,遇目不忘。李崆峒奇之,日:「今之李賀也。性枕詩書, 志輕軒冕,得第後徑歸隱少華山,與何仲默、孫太初、 李崆峒相頡頏,天下稱四才子。」

鄭蘭

編輯

按《浙江通志》:「蘭字時馨,號春畹,西安人。根極《易》理,師 之者眾。應歲貢,卒業南雍,遊甘泉湛公門。子朝輔為 名進士,位至郡守。姪子俊敦有力學,以貢壓陞別駕。 從孫時雍,博學孝文,登乙酉鄉薦,世其家學。」

葉嗣孫道滋

編輯

按《浙江通志》:「嗣孫,字本心,德性溫厚,與兄養初同居, 白首無間言。正德中,舉明經,辭不就。嘗賦方石詩云: 『洞口拾不盡,靈根應旋生。錙銖存地象,稜角自天成。 仙去瞳猶在,山靈骨亦輕。攜歸到人世,袖裹有空明』。 潞公張翥見之,呼為葉方石。有詩集行於世。子道滋, 博通經史,所著《韻海明珠》《龜峰集》。」

王渙

編輯

按《列朝詩集》:「渙字渙文,長洲人。正德已卯舉於鄉,授 嘉興府通判,改東川軍民府,未上而卒。渙文博綜群 籍,能為古賦,嘗為雜賦小引云:『渙游南雍,會八省名 士為時文以備春試。暇時為三四雜賦,或成於移晷, 或竟且終篇,不敢附太沖,速不敢擬子安。蛛絲屋 角,辛苦自收;蝸涎滿壁,循行猶記。渙於落落泬寥之 餘』」,步日挑鐙,而有得者,不遂棄去,出以呈同游諸公。 劉勰負書於道左,李華稱名以求知,殆若是乎?文徵 仲云:「渙文詩宗白傳,晚效放翕石湖。」今《墨池堂詩集》 不傳,僅存雜賦及《墨池瑣錄》。渙少與徵仲齊名,吳俗 多淫祠,祀神鼓舞必祝云:「生子當加陸南、王渙、文徵 明。」南亦與渙同舉於鄉,吳人今不復知其氏名矣。

錢仁夫

編輯

按《江南通志》:「仁夫東湖,常熟人。弘治乙末進士,歷 官工部負外。幼聞性理之學,好著書,負詩文重望,學 者稱東湖先生。會逆瑾竊政,遂致仕。親沒,常撫其遺 物以泣。與第信夫友愛,築廣義倉以贍族人,子孫聚 族居之。曾孫永齡以能書名。」

陳璚

編輯

按《列朝詩集》:「璚字玉汝,長洲人,成化戊戌進士。出於 李西涯之門,選為庶吉士。吳原博在翰林,初與同硯 席,遂屈已師之,為古文詞,不屑尋常熟爛語。出為給 事中,歷大理寺丞、少卿,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桂華

編輯

按《江西通志》:「華字子朴,安仁人。正德癸酉鄉薦。姚源 盜起,華謀以賑濟粟募民築城為捍禦計。當道受討 賊寄居安仁者,每從華咨事宜,華亦時時為畫攻守 策。會寧藩蓄逆謀,陰使其腹心兵備王綸羅致華,使 助巳。華時居母喪,綸旬日三奠其母靈,華揣知其情, 議論必依忠孝,綸卒不敢出一語而去,遂說邑令楊」 君騰檄諸藩,直達京師。都御史王守仁討宸濠,過安 仁,與少保萼論格,知說不合。王請見華,華日華雖論 道先生意,然終有不可同者,遂剖析其大意,王不能 難。天性孝友,居喪不用浮屠。尤邃古詩文,有文集二 十卷行於世。

戴欽

編輯

按《廣西通志》:「欽字時亮,馬平人。發正德進士,為刑部 主事,歷郎中。時見素林公為大司寇,每有大典禮,大 獄訟,必屬創蒿,公援筆立就,無不允當,林公甚重之。 公長於詩,喜交宇內賢豪。時信陽何大復、關中馬西 原、大梁李川甫、亳州薜君釆皆與公遊,時相廣詠。後 生議大禮廷杖歿。公為文及詩,清新俊逸,所著有《鹿 原集》」、《玉溪存稿》。

唐元殊

編輯

按《廣西通志》:「元殊,字同卿,臨桂人。父淳,貳汀州時,元 殊甫九歲。過太守署觀牡丹,索筆賦之。守以為夙搆, 命別賦,立就數十言,體裁特出,守大異之。正德丙子, 年十四,鄉舉第一。元殊任達不羈,性喜飲,飲數斗即 跳舞作狂態,運筆藻思,湧湧若有神。好事者叩所作, 必俟酣乃漬墨投楮云:里中任唐舊有詩名,及見元 殊作,輒驚歎。」然元殊亦服唐,互相推重。

常倫

編輯

按《藝苑卮言》:「常明卿多力善射,雖為文法吏,時韞韋 跗注兩鞬,騎而馳於郊。諸徹侯子弟從俠少年飲,常 前究據上坐起角射,咸不及問,稍知為常。評事敬之, 奉大白為壽,常引滿沾醉,竟馳去弗顧。又時過倡家 宿,至日高舂徐起,或絫會不及,長吏訶之,敖然日:『故賤時,過從胡姬飲,不欲居薄耳』。」竟用考調判陳州。庭 詈御史以法罷歸。益縱酒自放,居恆徒歌妓,酒間度 新聲,悲壯豔麗,稱其為人。又好彭老御內術,自謂得 之神仙可立致。一日,省墓,從外舅滕洗馬飲,大醉,衣 紅,腰雙力馳馬塵絕,從者不及前渡水,馬顧,見水中 影,驚蹶墮水,刃出於腹,潰腸死,年僅三十四。平陽守 王溱其故人,為收葬之。常有詩《弔韓信》日:「漢代稱靈 武,將軍第一人。禍奇綠躡足,功大不謀身。帶礪山河 在,丹青詞廟新。長陵一抔土,寂寞亦三秦。」至今為中 原豪俠之冠。

按《列朝詩集》:「偷字明卿,山西沁水人。正德六年進士。 除大理寺評事,謫壽州判官,遷知寧羌州,未上卒,年 三十有四。有《常評事集》四卷。」

黃瑜

編輯

按《列朝詩集》:「瑜字廷美,香山人。以鄉薦入太學,上六 事不報。知長樂縣,未幾歸老。著《雙槐歲鈔》十卷,紀載 國事,四十年而削。蒿孫佐以諭德掌留院,於堂東櫃 中得吳元年以來案牘,乃足而成之。」

倫文敘

編輯

按《廣東通志》:「文敘,字伯疇,南海人。長身玉立,頭顱大 二尺許。五歲時與群兒戲,有術者獨指之日:『是兒當 大魁天下』。弘治已酉,以儒士就試,巡按御史周南得 其卷,於遺材中,嗟異之。入試,果中高等。乙未會試,殿 試管第一,授翰林修撰。學行才器,為世所推重。乙丑, 武宗登極,頒朔安南,充正使,會丁外艱歸,不果行。庚」 午起復,命充經筵講官,尋超為右春坊右諭德兼翰 林侍講。壬申九月進講「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多規 諷語。癸酉春,進修《玉牒》,考核惟詳。是秋被命主考應 天試,事竣還,得病卒於京師,年四十有七。文敘天性 純厚,德器粹然,望之皆知其為君子。篤於孝友,室無 私財,雅有弘量,未嘗與物競,尤能仗大義,恤孤寡。既 以文章連掇大魁,人皆期為「台輔。」及卒,天下惜之。所 為文宗韓、楊,悠長宛轉,類其為人。居常以書史自娛, 手不釋卷。尤善教子。長以諒,鄉試第一,廷試第二,官 至南京國子監祭酒,以詵登進土高等,南京兵部郎 中。父子三元,海內科名獨擅雲。

倫以詵

編輯

按「《廣東通志》,以詵字彥群,文敘季子也。幼穎悟,善屬 文摛詞,年十七舉鄉薦,戌戍登進士第。廷試初擬鼎 甲,有忌之者,寘二甲,授儀制主事。考定典禮,表正文 體。」先是王府科掾多滋弊,實力釐革之。考最,轉南京 兵部武選郎中。以母愛,力請歸養,事伯兄甚恭。從遊 湛增城,言動衣冠,多率古禮,於鄉閭恂恂如也。甲子 寇變,外城震恐,亟叩直指,開城門納之,保賴甚眾。暮 年大學不倦,丐言者屨滿戶外焉。卒年八十。所著文 集五十《六老》、詩集四十三卷,藏於家。

程元輔

編輯

按《列朝詩集》:「元輔字叔朋,歙人,自邑之季父也。自號 龍谷老人。先邑稱詩十年,從孫太初遊三吳最久。 自邑游梁,其詩以李獻吉名,而叔朋人無知者。萬曆 間,潘之恆景昇序而傅之。」

童承敘

編輯

按《湖廣通志》:「承敘,字士疇,沔陽人。有異質,弱冠以文 名。登正德辛已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晉國子司業。 與司成呂柟訓士以文,有成績。校《實訓》《實錄》《會典》諸 書,進左庶子,兼侍讓。承敘攻詩,得唐人體,文有雅思, 詞林稱其才。著《沔陽志》及文集若干卷。」

魯彭

編輯

按《湖廣通志》:「彭,字壽卿,祭酒魯公鐸子。正德丙子舉 人,任廣東樂會令,平易近民,勸恤賑濟,全活甚眾。一 日,海上漁人以玳瑁獻,彭投之海濱,回顧數四而逝, 因作《海問賦》去任,民為生祠以祀焉。著有《離騷賦 門小橋稿》,藏於家。」

楊亙

編輯

按《福建志》:「亙,建安化舉人,累官太僕少卿正。」

德中,引疾歸,觴詠自適。著有《紀行錄》諸書行世。

楊茂

編輯

按《福建通志》:「茂,松溪人,正德進士。少有詩名。登弟後, 尚讀書湛盧山中。六年,起授評事,歷至江西僉事。卒 年三十三。所著為《湛盧集》。」

李經

編輯

按《山西通志》:經,陽城人。正德甲戌進士,為名御史,累 官陝西副使。才敏工詩,碑碣之文,多出其手。與沁水 常倫同時,稱「山右兩才子。」

王玉瓚

編輯

按《山西通志》:「玉瓚,文孫,正德問貢,任武進縣丞。立志 堅確,所守不苟,學問該博,尤長於詩。」

簡佐

編輯

按《江西通志》:「佐字臣心,新喻人。少有神童之目,年十 二,冠多士。御史何公名賦清風樓,大奇之。又嘗過傳 斷事家會賦牡丹長歌,有『軥輈遇雨江上啼,江花亂落紅離披』之句。正德中,舉進士,官至回鄉,以建言左 遷長史。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