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一百十八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一百十八卷目錄
書經部彙考八
唐陸德明釋文〈書經〉
宋鄭樵通志〈藝文略經類書〉
王應麟漢書藝文志考證〈書〉
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書類〉
經籍典第一百十八卷
書經部彙考八
編輯唐陸德明經典釋文
編輯《書經》
編輯
既起五帝之末,理後三皇之經,故次於《易》。伏生所誦, 是曰「今文」,闕謬處多,故不別記。馬、鄭所有同異,今亦 附之音後。
孔安國《古文尚書傳》十三卷。
馬融《注》十一卷。〈注〉字季長。
鄭元《注》九卷。
王肅《注》十卷。
謝沈《注》十五卷。〈注〉《錄》一卷字行思,會稽人也。東晉尚 書祠部郎,領著作。
李顒《注》十卷。〈注〉字長林。江夏人也。東晉本郡太守 范甯《集解》十卷。
姜道盛《集解》十卷。〈注〉天水人,宋給事中。字道盛。 「《尚書大傳》三卷」〈注〉伏生作。
為《尚書音》者四人:孔安國、鄭元、李軌、徐邈。案漢人不 作音,後人所記。
右尚書梁國子助教江夏費甝作《義疏》行於世。
宋鄭樵通志
編輯藝文略經類
編輯《書》。〈《古文經 石經 章句 傳 注 集注 義疏 》《問難 義訓 》《小學 逸篇 圖》〉
音 ,續書 ,《讖緯 》,《逸書》
《古文尚書》十三卷。〈注〉《臨淮太守孔安國傳》。
《古文尚書》九卷。〈注〉鄭元注。
案《易》《書》《春秋》皆有古文,自漢以來,盡易以今文,惟孔安國得屋壁之書,依古文而隸之。安國授都尉朝,朝授膠東庸生,謂之「《尚書》古文之學」 ,鄭元為之注,亦不廢古文,使天下後學於此一書而得古意。不幸遭明皇更以今文,其不合開元文字者謂之「野書。」 然《易》以今文,雖失古意,但參之古書,於理無礙亦足矣。明皇之時,去隸書既遠,不通變古之義,所用今文,違於古義尤多。臣於是考今書之文,無妨於義者從今,有妨於義者從古,庶古今文義兩不相違,曰《書考迨武成》而未及終編,又有《書辨訛》七卷,皆可見矣。
《古文尚書舜典》一卷。〈注〉「晉豫章太守」范甯注。
按:百篇之書莫大於二典,而《舜典》自永嘉後失孔氏所傳,故范甯為之解。至齊建武四年,姚方興於大航頭得而獻之,議者以為安國之所注也,或言王肅注耳。〈註:〉《隋志》作「姚方興於大桁市得其書,奏上。」
《古文大義》二十卷。〈注〉《任孝恭》:
《三字石經尚書古篆》三卷。
右《古文經》。〈五部,四十六卷。〉
《今字石經鄭元尚書》八卷。
《今字石經尚書》本五卷。
《一字石經尚書》六卷。〈注〉見《隋志》。
《三字石經尚書》九卷。
右《石經》。〈四部,二十八卷。〉
《歐陽章句》三十一卷。
《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
右《章句》。〈三部,八十九卷。〉
《伏生大傳》三卷。〈注〉鄭元注。
《今字尚書》十三卷。〈注〉《孔安國傳》「按《隋志》十四卷, 《洪範五行傳論》十一卷。」〈注〉漢光祿大夫劉向。
《五行傳記》一篇。〈注〉漢·許商
《洪範外傳》十卷。〈注〉《唐?穆元休》
《洪範傳》一卷。〈注〉曾致。
右傳。〈六部,三十九卷。〉
《尚書》十一卷。〈注〉《馬融》。
《尚書》十一卷。〈注〉王肅:
《尚書》十五卷。〈注〉晉祠部郎謝沈。
《尚書》十卷。〈注〉范甯。
《尚書》十卷。〈注〉王元度:
右註:〈五部,五十七卷。〉
《集解尚書》十一卷。〈注〉李顒。
《集釋尚書》十一卷。〈注〉宋給事中《姜道盛》。
《尚書會解》十三卷。〈注〉《四庫書目》:
右《集注》。〈三部,三十五卷。〉
《尚書大義》二十卷。〈注〉梁武帝《尚書述義》二十卷。〈注〉隋國子助教劉炫:
《尚書正義》二十卷。〈注〉唐國子祭酒《孔穎達》等。
《尚書義疏》十卷。〈注〉梁國子助教費甝。
《尚書義疏》三十卷。〈注〉《梁司徒蔡大寶》。
《尚書義疏》七卷。〈注〉《隋志》。
《尚書疏》二十卷。〈注〉《顧彪》:
《尚書義疏》三十卷。〈注〉隋·劉焯
《義疏》十卷。〈注〉梁國子助教《巢猗》。
右《義疏》。〈九部,一百六十七卷。〉
《尚書駁議》五卷。〈注〉王肅:
《尚書釋問》四卷。〈注〉魏侍中王粲。
《尚書百問》一卷。〈注〉齊太學博士顧歡。
《尚書百釋》三卷。〈注〉梁國子助教《巢猗》。
《尚書釋問》一卷。〈注〉虞氏。
《尚書釋問》四卷。〈注〉鄭元注。
《尚書糾繆》十卷。〈注〉《王元感》:
右《問難》。〈七部二十八卷〉
《尚書義》三卷。〈注〉梁國子助教《巢猗》。
《尚書義》三卷。〈注〉《隋·劉先生》
《尚書釋義》四卷。〈注〉伊說:
《尚書新釋》二卷。〈注〉李顒。
《尚書義注》三卷。〈注〉呂文優:
《尚書文外義》一卷。〈注〉《顧彪》:
《尚書閏義》一卷。
《尚書大義》二卷。〈注〉吳孜:
《暢訓》一卷。〈注〉漢:伏勝
《百篇義》一卷。〈注〉劉炫:
《略義》三卷。〈注〉劉炫:
《尚書孔目》一卷。〈注〉劉炫:
《尚書義宗》三卷。
《尚書關言》三卷。〈注〉黃君俞。
《略義》一卷。〈注〉樂敦逸。
《書義十述》一卷。〈注〉孫覺:
《洪範口義》一卷。〈注〉胡瑗:
《尚書斷章》十三卷。〈注〉成伯璵。
右《義訓》。〈十八部四十七卷〉
《古文尚書》一卷。
《尚書要記名數》一卷。
右《小學》。〈二部二卷〉
《尚書亡篇序》一卷。〈注〉梁《五經》博士劉叔嗣注。
《尚書逸篇》二卷。
《尚書逸篇》三卷。〈注〉《徐邈注》。
右逸篇。〈三部六卷〉
《河圖傳》一卷。〈注〉李平西。
《尚書治要圖》一卷。
右圖:〈二部二卷〉
《古文尚書音》一卷。〈注〉徐邈。
《今文尚書音》一卷。〈注〉《顧彪》:
《音義》四卷。〈注〉王儉:
《今文尚書釋文》十三卷。
右音。〈四部,十九卷。〉
《續尚書》。〈注〉唐陳正卿纂漢至唐十二代詔策、章疏、歌 頌、符檄、議論成書。開元末上之,卷亡。
《續尚書》三卷。〈注〉本朝韓氏:
《尚書演範》。〈注〉唐崔良佐撰。卷亡。
右《續書》。〈三部三卷餘卷亡〉
《尚書緯》三卷。〈注〉鄭元注。
《尚書中候》五卷。〈注〉鄭元注。
右《讖緯》。〈二部八卷〉
《周書》七十一篇。〈注〉顏師古曰:「劉向云:周時誓誥號令 也。蓋孔子所論百篇之餘也。」今存四十五篇。
《汲冢周書》十卷。
《汲冢周書》八卷。〈注〉孔晁注。
《古文璅語》四卷。〈注〉《汲冢書》:
右《逸書》。〈四部,二十二卷,七十一篇。〉
凡《書》十六種,八十部,五百九十八卷,七十一篇。
宋王應麟漢書藝文志考證
編輯《書》
編輯
《尚書古文經》四十六卷。〈注〉為五十七篇。師古曰:「孔安 國《書序》云:『凡五十九篇,為四十六卷。承詔作傳,引序 各冠其篇首,定五十八篇』。」鄭元《序贊》云:「後又亡其一 篇,故五十七。」
孔安國作傳,值巫蠱不行,遂有張霸之徒,偽作《舜典》,汨作九共九篇,《大禹謨》《益稷》《五子之歌》《引征》《湯誥》《咸有一德》《典寶》《伊訓》《肆命》《原命》《武成》《旅獒》《冏命》二十四篇,除「九」 共九篇,共為十六卷,蓋亦略見百篇之序,故以伏生二十八篇者,復出《舜典》《益稷》《盤庚》二篇、《康王之誥》及《泰誓》,共為三十四篇,而偽作此二十四篇十六卷,附以求合於孔氏之「五十八篇」 ,四十六卷之數。
張霸偽造《尚書》百兩篇,而為緯者附之云:「孔子求。」
「書,得黃帝元孫帝魁之書,迄於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斷遠取近,定可以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為中候 。」 愚按,《尚書大傳》《虞傳》有「九共」 引《書》曰:「予辯下土,使民平平,使民無傲。」 《殷傳》有帝,引《書》曰:「施章乃服,明上下。」 此伏生所傳,必有所據。其張霸《偽書》,若鄭康成引《引征》曰:「厥篚元黃,紹我周王」 ,注《咸有一德》云:「伊陟臣扈曰。」 又注《典寶》引《伊訓》云:「載孚在亳。」 又曰:「征是三朡。」 注《旅獒》云:「獒讀曰豪,謂是酋豪之長。」 《三統曆譜》引《伊訓篇》曰:「惟太甲元年十有一月乙丑朔,伊尹祀於先王,誕資有牧。方明」 《武城篇》曰:「粵若來三月既死霸粵五日,咸劉商王。紂惟四月既旁生,霸粵六日庚戌,武王燎於周廟。翌日辛亥,祀於天位。粵五日乙卯,乃以庶國祀馘於周廟。」 《古文月采篇》曰:「三日曰朏。《畢命豐刑》曰:『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王命作策《豐刑》』。」 《王莽傳》引《逸嘉禾篇》曰:「周公奉鬯立於阼階,登贊曰:『假王蒞政,勤和天下』。」 康成云:「《武成》,《逸書》建武之際亡」 ,謂彼偽武城也。又《逸篇》有冊命霍侯之事,又似異於《豐刑》,皆妄作也。康成所謂「亡一篇」 者,即武城杜林於西州得漆書古文《尚書》一卷。
劉向《別錄》雲「五十八篇。」《藝文志》云:古文又多十六篇,篇即卷也,即是偽書。二十四篇,不見孔《傳》,劉向、班固、劉歆、賈逵、馬融、鄭元之徒,皆不見真古文,而誤以此為古文之書。庸生賈、馬等惟傳孔學。經文三十三篇,鄭與三家同,以為古文。鄭承其後所注,皆同賈、馬之學,題曰《古文尚書篇》,與夏侯等同,而經字多異 。鄭《序》以為虞、夏書二十篇,商書四十篇,周書四十篇。贊雲「三科之條,五家之教」,是虞、夏同科也。百篇次第,孔、鄭不同,孔依壁內篇次及《序》為文,鄭依賈氏所奏《別錄》為次。鄭注《禮記》,遇引今《尚書》所有之文,皆曰「逸書。」桓譚《新論》云:「《古文尚書》舊有四十五卷,服虔、杜預亦不之見,注《左傳》,亂其紀綱」,雲「夏桀時,杜」又注《左傳》「成允成功,念茲在茲,寧失不經辰,弗集於房。」《官占》:「唯先蔽志,惟彼陶唐,怨不在明。皇天無親,民之所欲,大國畏其力,官師相規。」趙岐注《孟子》「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綏厥士女。湯一征,自葛始,丕顯丕承。」韋昭注《國語》「眾非元後。」何、戴、關、石、龢鈞皆以為逸書。《孟子》引《太誓》曰:「我武惟揚。」趙岐謂古《尚書》百二十篇之時《太誓》也。王肅注書,始似竊見孔傳注亂其紀綱,為夏太康時,晉鄭沖以古文授蘇愉,愉授梁柳,柳之內兄皇甫謐從柳得之,柳又以授臧曹,曹授梅賾,賾於前晉奏上其書,時已亡《舜典》一篇,范寧為解,時已不得,乃取王肅注《堯典》「慎徽五典」以下,分為《舜典》續之。齊姚方興得於大航以獻,曰「若稽古帝舜曰重華,協於帝」十二字,是「方興」上孔氏傳本無,或此下更有「濬哲文明」至「乃命以位」凡二十八字異。隋開皇二年,始得其篇,然後書大備。自武帝至隋開皇,凡六百七十餘年,然後五十八篇傳學者。唐開元十四年,改《洪範》「無偏無頗」為「無偏無陂」,天寶三載,詔衛包改古文從今文。《釋文序錄》云:「今以孔氏為正,其《舜典》一篇,仍用王肅本。」薛氏曰:「唐明皇更以正隸改定,而俗儒承詔,文多踳駮。」〈註:〉《文選注》引《七略》曰:「《尚書》有青絲編目錄。」後周郭忠恕定《古文尚書》並《釋文》。本朝開寶五年別定《今文音義》,與古文並行。
《經》二十九篇。〈注〉《大小夏侯二家歐陽經》三十二卷師 古曰:「此二十九卷,伏生傳授者,伏生口傳二十八篇, 後得《泰誓》一篇。」
劉歆曰:《泰誓》後得博士集而讀之。」《董仲舒》引「白魚入於王舟,有火復於王屋,流為烏」;《郊祀志》引「正稽古,立功立事,可以永年,丕天之大律」;《毛詩箋》引「天將有立父母,民之有政有居」,《詩正義》引「師乃鼓譟,前歌後舞,格於上天下地,咸曰孜孜無怠。」又曰:「司馬在前。」《周禮疏》引「周公曰:『都,懋哉!予聞古先哲王之格言』。」「太子發拜手稽首。」《說苑》引「附下而罔上者死,附上而罔下者刑,與聞國政而無益於民者退,在上位而不能進賢者逐。」伏生無此篇,而書傳有八百諸侯俱至孟津,白魚入舟之事,與《泰誓》同。不知伏生先為此語,抑《泰誓》出後,後人加此語,未可知也。房宏等說:「宣帝本始元年,河內女子有壞老人屋,得古文《泰誓》三篇,《別錄》云:「武帝末得於壁內獻之與博士使讀說之,數月皆起,傳以教人,不得雲宣帝時始出也。」鄭康成《書論》有云:「民間得《泰誓》。」〈註:〉墨子引《泰誓》曰:「小人見姦巧乃聞,不言也,發罪鈞。」
二十九篇是計卷,若計篇則三十四,去《泰誓》猶有三十一。伏生所傳謂之今文,則歐陽、夏侯三家所傳及蔡邕石經是也。《泰誓》非伏生所傳,而《史記儒林傳》云:「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 蓋太史公當武帝時泰
誓已出而入伏生書內,故總言之。孔臧《與安國書》云:「曩雖為今學,亦多所不信,唯聞《尚書》二十八篇,取象二十八宿,謂為至然也。《河圖》古文乃自百篇邪?」 此劉歆所謂以《尚書》為備。
《傳》四十一篇。
「伏生作《尚書傳》四十一篇,授張生,張生授歐陽生。」《隋志》云:「濟南伏生之傳,唯劉向父子所著《五行傳》,是其本法,而又多乖戾。」《釋文序》錄:「《尚書大傳》三卷,伏生作。鄭康成注其序曰:『伏生至孝文時,年且百歲,歐陽生、張生從學焉。伏生終後,數子各論所聞,以己意彌縫其間,而別作章句,又特撰其大義,因經屬指,名之曰『傳』』。」劉子政校中書奏此《目錄》凡四十一篇,康成詮次為八十三篇。今本四卷,首尾不倫。劉向《傳贊》云:「《鴻範論》發明《大傳》,著天人之應。」《唐志》又有《暢訓》一卷,《大傳》篇有九共帝告,以《西伯戡黎》為耆冏命為。命《費誓》為《肹誓》,《呂刑》為《甫刑》序又有《嘉禾揜誥》,今本闕。又引《盤庚》「若德明哉湯」,「任父」言卑應言;《酒誥》「王曰封,唯曰若圭璧」,皆古文所無。漢儒《五行傳》,其原自《大傳》,其流為災異之說。吳氏曰:「馬融、鄭康成之學悉本伏生。」石林葉氏曰:「《大傳》以天地人、四時為七政,謂金縢作於周公以後,何可盡據?」〈注〉《史記》以「平在朔」,《易》為「便在伏物」,《索隱》云:據《大傳》,《周禮疏》云:《白虎通》引《尚書大傳》雲「拊革裝以穅。」今書傳亡者,在《無逸》中。
《歐陽章句》十一篇,《大小夏侯章句》二十九卷,《大小夏 侯解故》二十九篇,《歐陽說義》二篇。
初,書唯有歐陽,孝宣世立大小夏侯。《七錄》云:「三家至西晉並亡。」 其說間見於《義疏》。葉氏曰:「自漢訖西晉,言書惟祖歐陽氏。」 鄭康成云:「『歐陽氏失其本義』。《郊祀志》引歐陽、大小夏侯三家說六宗,皆曰:『上不及天,下不及墜,旁不及四,方在六者之間,助陰陽變化,實一而名六』。」 《後漢?輿服志》:「永平二年,乘輿服從歐陽氏說,公卿以下」 從大小夏侯氏說。桓榮習《歐陽尚書》,受朱普學,《章句》四十萬言,浮辭繁長,多過其實。及榮入授顯宗,減為二十三萬言,子郁復刪省,定成十二萬言。夏侯勝從歐陽氏問,建自師事勝及歐陽高左右采獲,又從五經諸儒問與《尚書》相出入者,牽引以次章句,然則大小夏侯皆歐陽之學。
劉向「《五行傳記》十一卷。」
本傳曰:「《洪範五行傳》論。」〈註:〉本伏生《大傳》云:「維王后元祀帝,令大禹步於上帝。」 沈約曰:「伏生創紀《大傳》,五行之體始詳。劉向廣演《洪範》,休咎之文益備。」歐陽氏曰:「箕子陳《洪範》,條其事為九類,別其說為九章。」考其說,不相附屬,向為《五行傳》,乃取五事、皇極、庶徵附於五行,以為八事皆屬五行歟,則至於八政、五紀、三德、稽疑、福、極之類,又不能附至,俾《洪範》之書失其倫理,所謂旁引曲取而遷就其說也。然自漢以來未有非之者。又「祥眚」「禍痾」之說,自其數術之學〈注〉向治《穀梁》,數其禍福,傅以《洪範》。子歆治《左氏》,言《五行傳》,頗不同。
《隋志》:「《洪範五行傳論》十一卷,劉向注。」 《郎顗傳》引《尚書洪範記》曰:「月行中道,移節應期,德厚受福,重華留之。」
許商《五行傳記》一篇。
夏侯始昌推《五行傳》傳族子勝,下及許商,其傳與劉向同。《儒林傳》:「商善為算,著《五行論》。」〈註:〉夏侯勝曰:「天久陰而不雨,臣下有謀上者。對。言在《鴻範傳》。」
《周書》七十一篇。〈注〉《周史記》。師古曰:「劉向雲。周時誥誓。」
號,令也。蓋孔子所論百篇之餘也,今之存者四十五篇矣。
劉知幾《史通》曰:「《周書》與《尚書》相類,即孔氏刊約,百篇之外,凡為七十一章,上自《文》《武》,下終《靈》《景》,其有典雅高義,亦有淺末常說,殆似後之好事者所增益也。至若職方之言,與《周官》無異,時訓之說,比《月令》多同。斯百王之正書,五經之別錄。」《隋志雜史》有《周書》十卷,今本凡七十篇,始於《度訓》,終於《器服》。晉孔晁注《隋》《唐志》,皆云「得之晉太康中,汲郡魏安釐王冢。」〈註:〉《晉紀》:「咸寧五年十月,得竹簡古書。」
然劉向、班固所錄,並著《周書》,而司馬遷《史記》武王克殷事與此合。鄭康成注《周禮》《儀禮》引王會、許叔重《說文》亦引《逸周書》;馬融注《論語》引《周書》《月令》有更火之文,豈漢世已入中祕,其後稍隱邪?今篇目比漢,但闕其一,繫之《汲冢》,失其本矣。杜預注《左傳》,「轡之柔矣」,謂逸《詩》見《周書》,而《狼瞫》所稱《周志》,「勇則害上,不登於明堂」,其語今見篇中。千里百縣,縣有四郡,又引以為「上大夫受縣」之注。〈註:〉預注《左傳》既訖,汲冢書始出,見後序。
《呂氏春秋》引「民善之則畜也,不善則讎也。」 《楚世家》引「欲起無先。」 蘇秦引「綿綿不絕,蔓蔓奈何。」 《蒙恬傳》引「必參而伍之。」 《蕭何引》「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主父》
偃引「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谷永》引「記功忘過宜為君」,《王商傳》引「以左道事君者誅」,《楊賜》引「天子見恠則修德」,《說苑》引「前車覆後車」,《戒墨子》引「國無三年之食非其國」,《淮南子》引「掩雉不得更順其風,上言者常,下言者權」,《戰國策》引魏任章「將欲敗之,必姑輔之,將欲取之,必姑與之」,《貨殖傳》引「農不出則乏食,工不出」則乏用,商不出則三寶絕。《說文》引朕實不明以《伯父書正義》引《月令》云:「三日粵朏。」《張衡集》引「乃命少皞清」,皆曰:「《周書》今文有無其語者,豈在逸篇乎?」書多駁辭,宜孔子所不取。抑戰國之士私相綴續,託周為名,孔子亦未必見也。唐大衍曆議曰:「七十二候,原於周公時訓。《月令》雖頗有增益,然先後之次則同。」〈注〉《謚法》,即此書第五十四篇也。若《周史記》之名,太史公謂孔子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又謂周太史伯陽讀《史記》,孔子讀《史記》,至楚復陳。又曰:「《史記》獨藏周室」,而說《公羊》者,以為孔子制《春秋》之義,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記》,得百二十國寶書。薛氏曰:「先王之制,諸侯無史,外史掌四方之志,而職於太史。」止齋陳氏曰:「古者諸侯無私史,有邦國之志,小史掌之,而藏周室。魯人所謂『周人御書』」,晉人所謂「辛有之二子董之」,於是有《董史》是也。〈注〉秦宓曰:「《書》非《史記周圖》,仲尼不採。」墨子曰:「吾見《百國春秋》。」
《議奏》四十二篇。〈注〉宣帝時《石渠論》。韋昭曰:「閣名也,於 此論書。」
論《石渠》者,歐陽地,餘林尊、周堪,張山拊、《假倉》。
河出圖,雒出《書》。
成王之末,《河圖》尚在。邵子曰:「圓者,《河圖》之數;方者,《洛書》之文。」朱文公曰:「《河圖》與《易》之天一至地十者,合而載天地五十有五之數,《易》之所自出也。《洛書》與《洪範》之初一至次九者,合而具九疇之數,《洪範》之所自出也。世傳一至九數者為《河圖》,一至十數者為《洛書》,正是反而置之。」〈註:〉朱震、張行成皆以九為《河圖》,十為《洛書》。震本劉牧,行成本邵子。鶴山魏氏曰:「戴九履一之圖,其象圓,五行生成之圖,其象方。是九圓而十方也。」安知邵子不以九為圖,十為書乎?朱子雖力攻劉氏,而猶曰:「《易》《範》之數相表裡」,為可疑。又曰:「安知圖之不為書,書之不為圖?」是朱子尚有疑於此也。
《大戴禮明堂篇》。有「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之語。鄭氏注云。〈註:〉按:《北史大戴禮》乃後魏盧辯注,今本雲「鄭氏注」,誤也。
「法龜文」 ,則漢人固以九數為《洛書》矣。蘇氏曰:「《河圖》《洛書》著於《易》,見於《論語》,今學者或疑焉。山川出圖書,有時而然,魏晉之間,張掖出石圖,文字粲然,時無聖人,莫識其意爾。」
孔子篹焉,上斷於堯,下訖於秦,凡百篇,而為之《序》,言 其作意。
《書序》古文本自為一篇,在百篇之後。劉歆曰:「孔子修《易》序《書》。」 朱文公曰:「《書小序》非孔子作,或頗與《經》不合。」 《序》云:「《書序》,序所以為作者之意,未嘗以為孔子所作。至劉歆、班固始以為孔子所作。」 五峰胡氏曰:「《康誥》蓋武王命康叔之辭,不得不捨《書序》而從《經》史。」 林氏曰:「《序》乃歷代史官相傳,以為書之總目,猶《詩》之有《小序》」 也。吳氏曰:「《先序》者,孔子之序,猶《詩》之大序也。《再序》者,當時之序,猶《詩》之小序也。」
《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
注「師古曰:《家語》孔騰藏《尚書》《孝經》《論語》於夫子舊堂壁中。《漢紀尹敏傳》雲『孔鮒所藏』。」 二說不同。《決疑》曰:「《隋志》雲『武帝時,魯恭王壞孔子宅,得其末孫惠所藏之書,皆古文也。《史通》亦以為孔惠所藏,則又非師古所引二人者矣』。」
《酒誥》脫簡一。
揚子曰:「昔之說《書》者,序以百,而《酒誥》之篇俄空焉。今亡夫。」 伏生大傳《酒誥》曰:「王曰封,唯曰若圭璧。」 其脫簡之文與。
文字異者,七百有餘。
歐陽、夏侯之學不傳,無所攷,以《古文》攷之。〈呂大防得《古文》於宋敏求、毛欽臣。〉如《嬴》內:〈國語〉放勛,中。伯。酓絲:〈史記〉乃擭。〈周禮注〉《大》。《卨》。《南》「偽揖五瑞,楙遷傳納。」《木泲》可,厥棐惟甾,盟豬夏秋瑤。內戛服服,田力嗇,思曰睿畏用《六極》。〈漢書〉𣳻,《咎繇》「平。」《東》作「剛而。」五品不愻:畎澮距川,若丹朱奡。《三苗鳥獸》〈一作〉《髦》。〈一作〉以記之,草木蔪苞。咨譒告,惟箘《輅枯》。《山雝州》坶野相時。民若顛木之有。《枿》。〈一作〉我興受其。《西伯戡》。「使百工敻求得之。」傅巖至於媰婦。上不「於《凶德》。」我之不無有作。曰:《圛》〈圛者色澤光明〉曰「貞。」〈缺二字〉夏氏之民。《叨》有疾不悆,焯見三有俊,心在受德,忞王三宿,三祭三。《粊誓》。猗無他技,大命不?一人冕執《鈗,維》《有稽》。《惟其》𢾖丹雘𢧵𢧵,善誦言璪火。《米旁逑孱》功教育子
〈說文〉皆與古文合。「《度西》曰柳穀,於蕃時雍,辯秩東作」,「辯秩南偽,敬致,日末寅,餞入日,辯秩西成」,「辯在朔,易,日短宅嵎夷稘三百有六旬,顧畏於民嵒。」〈說文多言也〉《舜》「讓於德不台」,「《朱斨》柏譽有能俾。」「惟刑之謐哉!」修五禮五樂。黎民祖飢亡敖佚,欲有國。一日二日,萬機,五刑五庸哉,茂哉,茂哉!禹拜讜言,敬授民時,還瑞於群後。鄙德沗帝位,歌詠言,聲依詠歸,假於祖禰,用特𧵍遷,有無化居鮮食根,食天功,人其代之。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七始詠〈一作采政忽一作來始渭〉《辯章》百姓。〈一作便〉知人則悊,五流有度,夤淺納日,母曠庶官。放勛乃殂,欽明文思,晏晏旁施,象刑維明,堋淫於家。沇州海瀕,廣潟滎播既都,民降丘宅。土均於江海,二百里任邦。毋若丹朱,敖天開劋。〈一作摷〉「絕其命,予則奴。」戮女作,女鳩女房,毋若火始庸庸若矢之有志。今汝懖懖若藥,不眄眩說,築傅險之野,有蜚雉登鼎耳而雊自清,人自獻於先王,惟先假王正厥事,天既付命正厥德,庶艸繁橆葉疑,彝倫攸。毋侮矜寡,而畏高明。不黨不偏,王道平平。不偏不黨,王道蕩蕩。「用五紀,饗用五福,羞用五事,艾用三德,艾時陽若悊,時奧若舒,恆奧若露,恆風若鯀,垔洪水。」三人議,則從二人之言:曰雨,曰濟,曰圛,曰蟊,曰剋,西旅獻豪,是有負子之責於天。我舊云:「孩子民儀有十夫,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俊德。克明明德,秖秖畏畏,顯民戴璧秉圭,群飲女無失,不敢僭上帝命。爾不克遠省,在夏後」之詗,維丙午,蠢皇天既附中國民知我國有呰辨來來,示予卜休恆吉。乃女其悉自學功,高宗梁闇,三年不言。〈一作涼陰〉毋逸以萬民,惟正之共。毋淫於酒,毋逸於游田。不禦克奔,乃惟孺子。攽越,惟有胥賦。小大多政,則克度之。克猶繹之。申勸寧王之德:「武王惟賵,勿以譣人。文王作孝作敬。公毋困我哉生霸恫。矜乃身,乃用其婦人之言。尚狟狟,作《餽禾常》。」常任哲,民惟刑。〈一作悊〉「我嗣事」子孫大。不克共上下,遏失前人光。在家不知命不易。天應棐諶,乃亡隊命,用勱相我邦家。天棐諶辭,憑玉幾畢力。賞罰茲道,能念予一人。王乃洮沫水,我有於西,敢翼殷命,作《賄息》謹之命。「王耄荒,度作詳刑,以詰四方刑罰,時輕時重,罰懲非死,佞極於病,報以庶訧。天齊乎人,俾我一日爰制百姓,於刑之衷,其審核之,告汝詳刑,惟法惟求,上刑挾輕,下刑挾重,其罰百率。即我御事,罔克耆壽。」迪一人,使四方若卜筮陳宗,《赤刀》《鮮誓》。〈一作朕〉「峙乃餱糧。」《黃髮》之言,則無所愆。維諓諓善靖言。俾君子易。怠善遍言。〈以諞為遍〉漢世諸儒所引異字,此其略也。蔡邕所書《石經》「女毋翕侮成人,度爾口。安定厥國,興降不永。」〈崇降弗祥〉女比猶念以相從,各翕中勗,建大命。厥遺任父母弟,不迪,曰陳其五行,毋偏毋黨,有年於茲雒,乃劮乃憲,既延。〈乃逸乃諺既誕〉天命自亮,以民祇懼。肆高宗之饗國百年,懷保小人。惠於矜寡,毋劮於遊田。母兄曰:「今日」〈無皇〉人乃訓變正刑,則兄曰「敬德」,但以前人之微言是罔。顯哉!厥世鮮光。〈耿光〉黼衣。〈扆〉此殘碑存於今者也。若《左傳》引「聖有謨勳茂不茂」,引《五子之歌》,衍「師彼天常」四字,又引《康誥》曰:「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今無此語。〈惟命不於常注云康誥今亦無〉《禮記》引《兌命》:「敬孫務時敏,民立而正,事純而祭祀,是為不敬。」《尹告》:「惟尹躬及湯君。」《雅》:「夏日暑雨,小民惟曰怨。資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又引《太甲》曰:「民非後無,能胥以寧。」《高宗》云:「三年其惟不言,言乃讙。」《甫刑》曰:「苗民匪用命,播刑之不迪。」《帝典》曰:「克明峻德。」又以割申勸寧王之德,為周田觀文王之德。〈注今博士讀為厥亂勸寧王之德古文似近之〉引《庶言》同,而無「則繹」二字。《尹吉》曰:「惟尹躬天,見於西邑夏。」〈尹吉亦尹誥也〉〈天當為先〉《國語》引「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惠於小民,唯政之恭」,又引《湯誓》曰:「餘一人有辠,無以萬夫」,《孟子》引「天誅造攻自牧宮,有攸不為臣」,「東征綏厥士女,無畏寧爾也,非敵百姓也,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凡民罔不憝,自作孽,不可活」,《墨子》引《呂刑》「群後之肆虐在下,明明不常,三後成功,維假於民。」皆文字之異者。至於《荀子》引《中蘬》之言,「諸侯自為得師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為謀而莫己若者亡」,又引《康誥》「弘覆乎天,惟文王敬忌一人以擇」,先儒以為繆妄,又引《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書》曰:「從命而不拂,微諫而不倦,為上則明,為下則遜。」注以為伊訓,今無此語。又引舜曰:「維予從欲而治。」後漢劉陶推三家《尚書》及古文是正文字十百餘事,名曰《中文尚書》。賈逵撰歐陽、大小夏侯《尚書》古文同異,集為三卷。〈十百二字疑誤〉
《書》者,古之號令。
艾軒林氏曰:「古者言為《尚書》,事為《春秋》,蓋以左右二史分掌之。秦置尚書于禁中以通章奏,漢之詔命在尚書,以《尚書》主王言,故秦、漢因是名官。先儒以為上古之書則失之。《七略》曰:『尚書直言也』。」
《逸書》。〈附見〉《聖作》則「慎始而敬終。終以不困,命以伯禽。」《唐誥》皆策命篇名。〈《左傳》。〉先其算命。〈漢書〉維高宗,報上甲微。〈孔叢子〉太社唯松,東社唯柏,南社唯梓,西社唯栗,北社唯槐,厥兆天子爵。〈白虎通〉不及貢,以政接於有庳。〈孟子〉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記〉吳氏曰:自漢而下,書之逸者已不復見,雖間出,既所未讀,必不能知其為書。如所謂「先其算命」,「高宗報上甲,微不及貢,以政接於有庳」之類。先儒指以為逸書,世方知之,不然,孰知其為書也。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
編輯經籍考書類
編輯《尚書大傳》三卷。
《崇文總目》:「漢濟南伏勝撰,後漢大司農鄭元註。伏生本秦博士,以《章句》授諸儒,故博引異言,援經而申證雲。」
晁氏曰:勝,孝文時年且百歲,歐陽生、張生從學焉。音聲猶有訛誤,先後猶有差舛,重以篆、隸之殊,不能無失。勝終之後,數子各論所聞,以己意彌縫其闕,而別作章句,又特撰大義,因經屬指,名之曰《傳》。劉向校書,得而上之。
陳氏曰:「凡八十有三篇」 ,當是其徒歐陽、張生之徒雜記所聞,然亦未必當時本書也。印板刓闕,合更求完善本。
牟長《章句》 卷。
本傳:長習《歐陽尚書》,建武時為博士,遷河南太守。註《尚書章句》,皆本之歐陽氏,俗號為「牟氏章句。」
周防「《尚書雜記》 卷。」
本傳:「防師事徐州刺史蓋豫,受《古文尚書》。建武時以明經舉孝廉,拜郎中,撰《尚書雜記》三十二篇,四十萬言。後仕至陳留太守。」
孔安國《尚書註》十三卷。
晁氏曰:安國《古文尚書》至晉、齊間始顯。唐孝明不喜古文,以今文易之,又頗改其辭,如舊「無頗」 、今改「無陂」 之類是也。按安國既定古文,會有巫蠱事,不復以聞,藏於私家而已。是以鄭康成註《禮記》,韋昭註《國語》,杜預註《左氏》、趙岐註《孟子》,遇引今《尚書》所有之文,皆曰「逸書」 ,蓋未嘗見古文故也。然嘗以《禮記》較《說命》,《孟子》較《泰誓》,大義雖不遠,而文不盡同。意者,安國以「隸古定時」 ,失之耳。
陳氏曰:考之《儒林傳》,安國以古文授都尉朝,第第相承,以及塗惲、桑欽。至東都則賈逵作訓,馬融、鄭元作傳註解,而逵父徽實受書於塗惲。逵傳父業,雖曰遠有源流,然而兩漢名儒,皆未嘗實見孔氏古文也。豈惟兩漢、魏、晉猶然,凡杜征南以前所註經傳,有援《大禹謨》《五子之歌》《引征》諸篇,皆曰「逸書。」 其援《泰誓》則雲今《泰誓》無此文。蓋伏生《書》亡《泰誓》,《泰誓》復出,或雲武帝末民有獻者,或雲宣帝時河內女子得之,所載白魚火烏之祥,實偽書也。然則馬、鄭所解,豈真古文哉?故孔穎達謂賈、馬輩惟傳孔學三十三篇,即伏生書也,亦未得為孔學矣。穎達又雲,「王肅註《書》,始似竊見孔《傳》,故於亂其紀綱,以為太康時皇」 甫謐得《古文尚書》於外弟梁柳,作《帝王世紀》,往往載之。蓋自太保鄭沖授蘇愉,愉授梁柳,柳授臧曹,曹授梅賾,賾為豫章內史,奏上其書,時已亡《舜典》一篇。至齊明帝時,有姚方興者,得於大航頭而獻之。隋開皇中,搜索遺典,始得其篇。夫以孔註歷漢末無傳,晉初猶得存者,雖不列學官而散在民間故耶。然終有可疑者。
石林葉氏曰:「今孔氏《尚書》,本所謂《古文尚書》,出魯共王毀孔子宅所得也。孔安國為之傳。會巫蠱事作,不得列於學官,故漢儒雖揚雄之徒,多未之見。西漢所傳歐陽、大小夏侯三家而已。揚雄《法言》稱《酒誥》之篇俄亡矣。《藝文志》所謂『劉向以中古文校歐陽、大小夏侯經文、《酒誥》脫簡二者也。惟太史公嘗從安國授《書》』」 ,故班固云:「遷《書》載《堯典》《禹貢》《洪範》《微子》《金縢》諸篇,多古文說。」 今《史記》所引《書》及敘,皆與孔氏本合。其餘諸儒所引,字與訓詁或不同者,皆出歐陽、大小夏侯氏三家也。
容齋洪氏《隨筆》曰:「孔安國《古文尚書》,自漢以來不列於學官,故《左氏傳》所引者,杜預輒註為《逸書》。劉向《說苑臣術》篇一章云:『《泰誓》曰:『附下而罔上者死,附上而罔下者刑』,與聞國政而無益於民者退,在上位而不能進賢者逐』。此所以勸善而黜惡也。漢武帝元朔元年,詔責中外殊不興廉舉孝,有司奏議曰:『夫附下罔上者死』」 云云,其語與《說苑》所載正同,而諸家註釋至於顏師古,皆不能援以為證。今之《泰誓》,初未嘗有此語也。漢宣帝時,河內女子得《泰誓》一篇獻之,然年月不與序相應,又不與《左傳》《國語》《孟子》眾書所引《泰誓》相同。鄭、王肅諸儒皆疑之,今不復可攷。
《朱子語錄》:孔安國解經最亂道:「看來只是《孔叢子》等做出來。」〈一雲「恐是魏晉人所作。」 〉某嘗疑孔安國《書》是假書,如毛公詩如此高簡,大段爭事。漢儒訓釋文字,多是如此,有疑則闕,今此卻盡釋之,豈有千百年前人說底話,收拾於灰燼屋壁中與口傳之餘,更無一字訛舛,理會不得如此可疑也。兼《小序》皆可疑。《堯典》一篇,自說堯一代為治之次序,至讓於舜方止,今卻說是讓於舜後方作。《舜典》,亦是見一代政事之終始。卻說「歷試諸艱」,是為要受讓時作也。至後諸篇皆然。況先漢文章,重厚有力量它。今《大序》格致極輕,卻疑是晉宋間文章。況孔書是東晉方出,前此諸儒皆不曾見,可疑之甚。
孔穎達「《尚書正義》二十卷。」
晁氏曰:穎達因梁費甝疏廣之。《唐·儒學傳》稱「穎達與顏師古、司馬才章、王恭、王琰撰《五經義訓》百餘篇,號《義贊》,詔改為《正義》」 雲。雖包貫異家為詳博,然其中不能無謬冗,馬嘉運駮正其失。永徽中,于志寧、張行成、高季輔就加增損,始布天下。《藝文志》云:「穎達與李子雲、王德韶等撰,朱長才、蘇德融、隋德素、王士雄、趙弘」 智覆審長孫無忌、李勣等二十四人刊定。《唐史》志、傳記事多參差,此為尢甚所記撰著人氏穎達,往往不同。
陳氏曰:其序云:「歐陽、夏侯二家之所說,蔡邕碑石刻之古文,安國所註,寢而不用。」 及魏、晉稍興,故馬、鄭諸儒莫睹其學,江左學咸悉祖焉。隋初始流河朔,為《正義》者蔡大寶、巢猗、費甝、顧彪,文義皆淺略,惟劉焯、劉炫最為詳雅。然焯穿鑿煩雜,炫就而刪焉。雖復微稍省要,又好改張前義,義更太略,辭又過華,未為得也。
陸德明「《尚書釋文》一卷。」
《崇文總目》:「皇朝太子中舍陳鄂奏詔刊定。」 始開寶中,詔以德明所釋乃《古文尚書》,與唐明皇所定今文駮異,令鄂刪定其文,改從隸書。蓋今文自曉者多,故音切彌省。
陳氏曰:德明言伏生二十餘篇,即馬、鄭所註是也,可證馬、鄭非見《古文》。又言梅賾所上亡《舜典》一篇,以王肅註頗類孔氏,故取王註,從「慎徽五典」 以下為《舜典》,以續孔《傳》。又言曰「若稽古」 至「重華協於帝」 十二字,是姚方興所上,孔氏《傳》本無,或此下更有「濬哲文明」 至「乃命以位」 總二十八字。
《石經尚書》十三卷。
晁氏曰:偽蜀周德真書。經文有「祥」 字,皆闕其畫,亦闕「民」 字之類,蓋孟氏未叛唐時所刊也。以監本校之,《禹貢》雲「土夢作乂」 ,倒「土」 「夢」 字;《盤庚》「若網在綱」 ,皆作「綱」 字。按沈括《筆談》雲雲,「土夢作乂」 ,太宗時得古本,因改正,以「綱」 為「綱」 ,未知孰是。
《古文尚書》十三卷。
晁氏曰:漢孔安國以隸古定五十九篇之書,蓋以隸寫籀,故謂之「隸古。」 其書自漢迄唐,行於學官。明皇不喜古文,改從今文,由是古文遂絕,陸德明獨存其二於《釋文》而已。皇朝呂大防得本於宋次道、王仲至家,以較陸氏《釋文》,雖小有異同,而大體相類。觀其作字奇古,非字書傅會鑿穿者所能到,學者攷之,可以知「制」 字之本也。
按:漢《儒林傳》言,孔氏有《古文尚書》,孔安國以今文讀之。《唐藝文志》有《今文尚書》十三卷,註言「元宗詔集賢學士衛包改古文從今文。」 然則漢之所謂古文者,科斗書;今文者,隸書也;唐之所謂古文者,隸書;今文者,世所通用之俗字也。隸書,秦漢間通行,至唐則久變而為俗書矣,何尚書猶存古文乎?蓋安國所得孔壁之書,雖為之傳,而未得立於學官。東京而後,雖名儒亦未嘗傳習,至隋唐間方顯,往往人猶以僻書奧傳視之,繕寫傳授者少,故所存者皆古物,尚是安國所定之隸書,而未嘗改以從「俗」 字,猶今士大夫蓄書之家有奇異之書,世所罕見者,必是舊本,且多古字是也。噫!「《百篇》之書遭秦火而亡其半,所」 存者五十八篇,而其間此二十五篇者,書雖傳而字復不諧於俗,傳於漢者為《科斗書》,傳於唐者為「隸書」 ,皆當時之人所罕習者。蓋出自孔壁之後,又復晦昧數百年,而學者始得以家傳人誦也。
《尚書廣疏》 卷。
《崇文總目》:偽蜀馮繼先撰。以穎達《正義》為本,小加己意。
《尚書斷》章 卷。
《崇文總目》:「不著撰人名氏」 ,案其書略序眾篇大旨。
《尚書集解》十四卷。
晁氏曰:皇朝顧臨、蔣之奇、姚闢、孔武仲、劉敞、王會之、周範、蘇子才、朱「正夫、吳牧所撰。後人集之為一編,然非全書也。」
胡翼之《洪範解》一卷
晁氏曰:胡瑗翼之撰。皆其門人所錄,無銓次首尾。
張晦之《洪範解》一卷。
晁氏曰:皇朝張景晦之撰。景當景祐三年為房州參軍,著《論》七篇。
楊元素《書九意》一卷。
晁氏曰:皇朝楊繪元素撰。其序云:「《詩》《書》《春秋》同出於史,而仲尼或刪或修,莫不有筆法焉。」 《詩》《春秋》,先儒皆言之,《書》獨無其法邪?故作《斷堯》《虞書》《夏書》《禪讓》《稽古》《商書》《周書》《費誓》《泰誓》《意》九篇。
蘇明允《洪範論圖》一卷。
晁氏曰:三《論》皆援《經》《繫》《傳》,斥末以歸本。《二圖》一以指歆、向之謬,一以形其意。或雲非洵作。
孫莘老《書解》十三卷。
晁氏曰:覺仕元祐,謂「康王以喪服見諸侯為非禮。」 蘇氏之說本此。
《新經尚書》十三卷。
晁氏曰:王雱元澤撰。熙寧時,頒是書於學官,用以取士。或少違異,輒不中程,由是獨行於世六十年,而天下學者喜攻其短,自開黨禁,世人罕稱焉。陳氏曰:其父安石序之曰:「熙寧三年,安石以尚書入侍,遂與政,而子雱實嗣講事,有旨,為之說以進。八年,下其說太學,頒焉。」雱蓋述其父之學,王氏《三經義》,此其一也。熙寧六年,命知制誥呂惠卿充修撰《經義》,以安石提舉修定,又以安石子雱、惠卿弟升卿為修撰官。八年,安石復入相,《新傳》乃成,雱蓋主是經者也。王氏學獨行於世者六十年,科舉之士熟於此,乃合程度,前輩謂如脫然按其形模而出之爾,士習膠固,更喪亂乃已。
《朱子語錄》曰:「荊公不解《洛誥》,但云其間煞有不可強通處,今姑擇其可曉者釋之。」 今人多說荊公穿鑿,它卻有如此處。後來人解《書》,卻須要盡解王說,傷於鑿,然其善亦有不可掩處。
《王氏洪範傳》一卷。
晁氏曰:王介甫撰。以劉向、董仲舒、伏生明災異為蔽,而思別著此《傳》。以「庶徵」 所謂「若」 者,不當訓「順」 ,當訓「如」 ,人君之五事,如天之雨、暘、寒、燠、風而已。大意謂天人不相干,雖有變異,不足畏也。
《東坡書傳》十三卷。
晁氏曰:熙寧以後,專用王氏之說,「進退多士」 ,此書駿異,其說為多。
陳氏曰:其於《引征》,以為羲和貳於羿而忠於夏,於康王《之誥》以釋衰服冕為非禮,曰:「予於《書》,見聖人之所不取,而猶存者有二,可為卓然獨見於千載之後者。」 又言昭王南征不復,穆王初無憤恥哀痛之語,平王當傾覆禍敗之極,其書與平、康之世無異。有以知周德之衰,而東周之不復興也。嗚呼,其論偉矣!
《朱子語錄》:「或問:『諸家書解誰最好?莫是東坡』?」 曰:「然。」 又問:「但若失之太簡。」 曰:「亦有隻消如此解者 。東坡書解卻好,他看得文勢好。」
《書義辨疑》一卷。
晁氏曰:楊時中立撰。其書專攻王雱之失。
《古三墳書》一卷。
晁氏曰:張天覺言得之於北陽民家墳,皆古文,而傳乃隸書。所謂「三墳」 者,山氣形也。《七略》《隋志》皆無之,世以為天覺偽撰。
陳氏曰:「『元豐中,毛漸正仲奉使西京,得之唐州民舍。其辭詭誕不經,蓋偽書也。《三墳》之名,惟見於《左氏》右尹子革之言。蓋自孔子定書,斷自唐虞以下。前乎唐虞,無徵不信,不復採取,於時固已影響不存,去之二千載,而其書忽出,何可信也?況皇謂之『《墳》』」 ,「帝』謂之《典》,皆古史也。不當如毛所錄,其偽明甚。人之好奇,有如」 此其僻者。晁公武云:「張商英偽撰,以比李筌《陰符經》。」
石林葉氏曰:「古《三墳》書為古文,奇險不可識了,不知其為何語,其妄可知也。」
按:夫子所定之書,其亡於秦火而漢世所不復見者,蓋杳不知其為何語矣。況《三墳》已見削於夫子,而謂其書忽出於元豐間,其為謬妄可知。夾漈好奇而尊信之,過矣。又況詳孔安國《書序》所言,則《墳》《典》《書》也,蓋百篇之類也;《八索》《易》也,蓋《彖》《象》《文言》之類也。今所謂「三墳」 者,曰《山墳》《氣墳》《形墳》,而以為《連山》《歸藏》《坤》乾之所由作,而又各有所謂大象六十四卦,則亦是《易》書,而與百篇之義不類矣,豈得與「五典」 並稱乎?
顏、吳、范、司馬無逸《說命解》三卷
晁氏曰:皇朝吳安時、范祖禹、司馬康元祐中侍講筵,顏復說書崇政殿日所進講說也。
《伊川書說》一卷。
晁氏曰:「伊川之門人。記其師所談。」
《洪範會傳》一卷
晁氏曰:皇朝孫諤撰。諤,元祐中博士。其說多本先儒,頗攻王氏之失。
《二典義》一卷。
陳氏曰:陸佃農師撰。佃為王氏學,長於《書》。
《石林書傳》十卷。
陳氏曰:葉夢得少蘊撰。少蘊博極群書,強記絕人。《書》與《春秋》之學,視諸儒最為精耳。
《中興藝文傳》曰:「其書頗採諸家之說,而折衷其是非。」
《書裨傳》十三卷。
陳氏曰:太常丞吳棫才老撰。首卷舉要曰《總說》,曰《書序》,曰《君辯》,曰《臣辯》,曰《考異》,曰《訓詁》,曰《差牙》,曰《孔傳》,凡八篇,考據詳博。
《書辯訛》七卷。
陳氏曰:樞密院編修官鄭樵漁仲撰。其目曰《糾謬》四,《闕疑》一,《復古》二。樵以遺逸召用,博物洽聞,然頗迂僻。
陳博士《書解》三十卷。
《中興藝文志》:「紹興時太學始建,陳鵬飛為博士,發明理學,為《陳博士書解》。」
陳氏曰:秦檜子。熹嘗從之遊。在禮部時,熹為侍郎,文書不應,令鵬飛輒批還之,熹浸不平。鵬飛說書崇政殿,因論《春秋》「母以子貴」 ,言《公羊》說非是。檜怒,謫惠州以沒。今觀其書,紹興十三年所序,於《文侯之命》,其言驪山之禍,申侯啟之;平王感申侯之立己,而不知其德之不足以償怨。鄭桓公友死於難,而武公復娶於申。君臣如此,而望其振國恥,難矣。嗚呼,其得罪於檜者,豈一端而已哉!
無姤「《尚書詳說》五十卷。」
陳氏曰:張九成子韶撰。無姤諸《經解》,大扺援引詳博,文意瀾翻,似乎少簡嚴,而務欲開廣後學之見聞,使不墮於淺狹。故讀其書者亦往往有得焉。
程大昌《書譜》二十卷。
陳氏曰:「本以解經而不盡解,有所發明,則篇為一論。」
程大昌《禹貢論圖》共四卷。
陳氏曰:凡《論》五十三篇,《後論》八篇,《圖》三十一。其於江、河、淮、漢、濟、黑、弱水七大川,以為舊傳失實,皆辨證之。淳熙四年上進。宇宙廣矣,上下數千載,幅員數萬里,身不親歷,耳目不親聞見,而欲決於一心,定於一說,烏保其皆無牴牾?然要為卓然不詭隨傳註者也。
《東萊書說》十卷。
陳氏曰:今世有別本《全書》者,其門人續成之,非東萊本書也。
《朱子語錄》曰:呂伯恭解《書》自《洛誥》始。某問之曰:「有解不去處否?」 曰:「也無。」 及數日後,謂某曰:「《書》也是難說,今只是強解將去爾。」 要之,伯恭卻是傷於巧。
《晦庵書說》七卷。
陳氏曰:晦庵門人黃士毅集其師說之遺,以為此書。晦庵於書一經獨無訓《傳》,每以為錯簡,脫文處多不可強通。今惟《二典》《禹謨》《召誥》《洛誥》《金縢》有解,及《九江》《彭蠡》《皇極》有辯,其它皆文集、語錄中摘出。
《書古經》及序共五卷。
陳氏曰:晦庵所錄,分《經》與《序》,仍為五十九篇,以存古也。
「蔡九峰《書集傳》」 卷。
《自序》:〈按:《自序》已見前。〉
《尚書講義》三十卷。
陳氏曰:參政張綱彥正撰。綱,政和時及第,仕三朝,歷蔡京、王黼、秦檜三權臣,乃不為屈。紹興未預政,此書為學官時所作。
林少穎《拙齋書集解》五十八卷。
陳氏曰:少穎從呂紫微本中居仁學,而太史呂祖謙則其門人也。其《自序》謂初著之時,每日誦正經自首至尾一遍,雖有它務不輟。平心定氣,博採諸儒之說而去取之。苟合於義,雖近世學者之說,亦在所取;苟不合於義,雖先儒之說,亦所不取。《朱子語錄》曰:「林書儘有好處,但自《洛誥》以後,非其所解。」
黃度《文叔書說》七卷。
陳氏曰:「度篤學窮經,老而不倦。晚年制閫江、淮,著述不輟,時得新意,往往晨夜叩書塾,為友朋道之。」
袁燮「《潔齋家塾書鈔》十卷。」
陳氏曰:其子喬崇謙錄其家庭所聞,至《君奭》而止。
《袁氏家塾讀書記》二十三卷。
陳氏曰:題四明袁覺集。未詳何人。大略倣《呂氏讀詩記》,集諸說或述己意於後,當是潔齋之族。
《尚書精義》六十卷。
陳氏曰:三山黃倫彝卿編次,或書坊所託。
梅教授《書集解
陳氏曰:其書三冊,不分卷,不著名,未詳何人。
柯山「《書解》十六卷。」
陳氏曰:柯山夏僎元肅撰。集二孔、王、蘇、陳、林、程頤、張九成及諸儒之說,便於舉子。
《書少傳》十八卷。
陳氏曰:新安王炎晦叔撰。
《南塘書說》三卷。
陳氏曰:趙汝談撰。「《疑古文》非真者」 五條,朱文公嘗疑之,而未若此之決也。然於伏生所傳諸篇,亦多所掊擊觝排,則似過甚。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