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二百七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二百七十三卷目錄
論語部藝文一
孔子世家贊 漢司馬遷
仲尼弟子列傳贊 前人
論語贊 晉王凝之妻謝氏
釋奠祭孔子文 梁元帝
祭顏子文 同前
釋奠祭孔子文 陸倕
鏡論語 江淹
進士策問 唐權德輿
明經策問 前人
省試顏子不貳過論 唐韓愈
答侯生問論語書 前人
論語辨上篇 柳宗元
論語辨下篇 前人
陪獨孤常州觀講論語序 梁肅
君子不器賦 白居易
繪事後素賦 張仲素
前題 前人
行不由徑賦 浩虛舟
聞韶賦 元稹
弋不射宿賦 王起
沽美玉賦 白行簡
韞玉求價賦 獨孤授
歲寒知松柏後凋賦 裴度
三復白圭賦 張仲素
駟不及舌賦 陳忠師
前題 陳仲卿
風偃草賦 羅立言
草上之風賦 蔣防
子擊磬賦 呂牧
性習相近遠賦 白居易
前題 鄭俞
鑽燧改火賦 王起
齊人歸女樂賦 呂溫
問津臺賦 鮑防
賢良方正策 崔沔
前題 袁暎
前題 張柬之
文辭雅麗策 彭殷賢
前題 張楚
前題 苗晉卿
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 舒元褒
三年有成議 白居易
陋巷銘 陸龜蒙
片言折獄論 歐陽詹
乘桴說 〈一作柳宗元〉前人
謁夫子廟文 李觀
經籍典第二百七十三卷
論語部藝文一
編輯《孔子世家贊》漢·司馬遷
編輯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 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 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 去雲。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 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 六藝者,皆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仲尼弟子列傳贊》前人
編輯
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七十子之徒,譽者或過其實,毀 者或損其真,鈞之未睹厥容貌」,則《論言弟子籍》,出孔 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論語弟子問》 並次為篇,疑者闕焉。
《論語贊》晉·王凝之妻謝氏
編輯
衛靈問陣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軍 旅之事,未之學也,庶則大矣。」比德《中庸》,斯言之善,莫 不歸宗。者乖本,妙極令終。嗟我懷矣,興言攸同。孔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未 見蹈仁而死者矣。」
《釋奠祭孔子文》元·帝
編輯
粵若宗師,猗歟乃聖。惟岳降神,惟天所命。上善如水, 至人若鏡。
《祭顏子文》同前
編輯
《欽哉體一》,亞彼至人。乍分介石,時知落鱗。不先稱寶, 席上為珍。致虛守靜,曲巷安貧。欽風味道,其德有鄰。
===藏用顯仁。利同道濟,成俗教民。道尊功倍,德溥化光。 《離經》辨志,濟濟洋洋。
《鏡論語》江淹
編輯
巡青史之殘誥,覽朱管之遺冊。惟魯濱之一叟,信御 道而探寂。世艱險而多阻,君英明而不革。講業兮齊 衛,論精兮洙泗。子之說兮義已祕,成賈、鄭之雄理。考 黃、何之壯思,惜古人之取才。瞰青雲而靖意,意惆悵 兮有端。才峻嶒兮可觀。憲媯禹而析法,襲仁誼而求 安。不燕婉於戚施,寧踸踔於馬蘭。俾後生之庶士,鑒 明德之音翰。惟山中兮寂寞。沉憂思兮無從。石紅青 兮百疊。山濃淡兮萬重日下兮〈闕二字〉月出兮銅峰,竹 色兮拂戶,水氣兮繞窗,味哲人之遺珍,折片句兮忘 老,嘉石門之埋名,憐柳子之耽道,書吳伯於衣袖,鏤 顏子於心抱,籌出處之叔仲,酌言默之多少,若妙行 與上靈,非積學之所紹,至《游夏》以升降,幸砥心而勿 夭。
《進士策問》唐·權德輿
編輯
問:孔門達者,列在四科,顏子不幸,伯牛惡疾,命之所 賦,誠不可問。至若攻冉求以鳴鼓,比宰我於朽木,言 語政事,何補於斯?七年可以即戎,百年可以去殺,固 弛張之有異,曷遲速之相懸?為仁由己,無信不立。拜 《陽貨》則時其亡也,辭孺悲則歌使聞之,聖人之心,固 當有為。鄙則未達,子其辯歟?
《明經策問》前人
編輯
問:子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又曰:「仁遠乎哉?」則子 文之忠,文子之清,由也之果,求也之藝,皆曰「不知其 仁」,豈盡非君子耶?胡為乎登夫子之門,而稱齊楚之 賢大夫也?其愚如愚,甯武與顏生孰愈?三思三省,季 文與曾子孰優?虞仲隱居以放言,下惠辱身以降志, 頗殊取捨,皆曰逸賢。探索精微,當有師說。
《省試顏子不貳過論》韓愈
編輯
論曰:登孔氏之門者眾矣,三千之徒,四科之目,孰非 由聖人之道,為君子之儒者乎?其於過行過言,亦云 鮮矣。而夫子舉「不貳過」,惟顏氏之子,其何故哉?請試 論之。夫聖人抱誠明之正性,根《中庸》之至德,苟發諸 中,形諸外者,不由思慮,莫匪規矩,不善之心,無自入 焉;可擇之行,無自加焉。故惟聖人無過。所謂過者,非 謂發於行,彰於言,人皆謂之過而後為過也。生於其 心則為過矣。故顏子之過,此類也。不貳者,蓋能止之 於始萌,絕之於未形,不貳之於言行也。《中庸》曰:「自誠 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自誠明者,不勉而中,不思 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無過者也。自明誠」者,擇善而 固執之者也。不勉則不中,不思則不得不貳過者也。 故夫子之言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 拳服膺而不失之矣。」又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言 猶未至也。而《孟子》亦云:顏子具聖人之體,而微者皆 謂不能無生於其心,而亦不暴之於外,考之於聖人 之道,差為過耳。顏子自惟其若是也,於是居陋巷以 致其誠,飲一瓢以求其志,不以富貴妨其道,不以隱 約易其心,確乎不拔,浩然自守,知高堅之可尚,忘鑽 仰之為勞,任重道遠,竟莫之致。是以夫子歎其不幸 短命,今也則亡,謂其不能與己並立於至聖之域,觀 教化之大行也。不然,夫行發於身,加於人,言發乎邇, 見乎遠,苟不慎也,敗辱隨之,而後思欲不貳過,其於 聖人之道不亦遠乎?而夫子尚肯謂之「其殆庶幾」,孟 子尚復謂之「具體而微」者哉!則顏子之不貳過,盡在 是矣。謹論。
《答侯生問論語書》前人
編輯
愈白:侯生足下:所示《論語問》,甚善。聖人踐形之說,《孟 子》詳於其書,當終始究之。若「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 誠」是也;苟有偽焉,則萬物不備矣。「『踐形之道無他,誠 是也。足下謂賢者不能踐形,非也。賢者非不能踐形, 能而不備耳。形,言其備也,所謂具體而微』是也。充實 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充實則具體,未大則 微,故或去聖一間,或得其一體,皆踐形而未備者。唯 反身而誠」,則能踐形之備者耳。愈註解其書,而不敢 過求其意,取聖人之旨而合之,則足以信後生輩耳。 此說甚為穩當,切更思之。愈白。
樊汝霖曰:「公作《論語傳》,未成而沒,見於張籍《祭詩》,辨於洪慶善之說者甚明。今世所傳,如『宰予晝寢』,以『晝』作『畫』」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以『三月』作『音』」 ;「『浴乎沂』,以『浴』作『沿』」 ;「『子在回,何敢死』,以『死』作『先』;雖甚鄙淺,為伊川之學者皆取之。」 晁公武曰:「韓李《論語筆解》十卷,唐韓愈退之、李翱習之撰。前有祕書丞許勃序云:『韓李相與講論,共成此書』。」 按唐人通經者獨兩公名冠一代,蓋以此。然《四庫》《邯鄲書目》皆無之,獨田氏《書目》有韓愈《論語》十卷、《筆解》兩卷,此書題曰《筆解》,而兩卷亦不同,何也?
《論語辨上篇》柳宗元
編輯
或問曰:「儒者稱《論語》,孔子弟子所記,信乎?」曰:未然也孔子弟子曾參最少,少孔子四十六歲,曾子老而死。 是書記曾子之死,則去孔子也遠矣。曾子之死,孔子 弟子略無存者矣。吾意曾子弟子之為之也,何哉?且 是書載弟子必以字,獨曾子有子不然。由是言之,弟 子之號之也。然則有子何以稱子?曰:孔子之沒也,諸 弟子以有子為似夫子,立而師之。其後不能對諸子 之問,乃叱避而退,則固嘗有師號。今所記獨曾子最 後死,余是以知之,蓋樂正子春、子思之徒與為之爾。 或曰:「孔子弟子嘗雜記其言,然而卒成其書者,曾氏 之徒也。」
《論語辨下篇》
編輯
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舜亦以命。」禹曰:「余小子履,敢用元牡,敢昭告於皇天 后土,有罪不敢赦。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躬有罪,無 以爾萬方。」或問之曰:「《論語》書記問對之辭爾。」今卒篇 之首,章然有是,何也?柳先生曰:「《論語》之大,莫大乎是 也。」是乃孔子常常諷道之辭雲爾。彼孔子者,覆生人 之器者也。上之堯、舜之不遭,而禪不及己;下之無湯、 武之勢,而已不得為天吏。生人無以澤其德,日視聞 其勞死怨呼,而己之德涸然無所依而施,故於常常 諷道雲爾而止也。此聖人之大志也。無容問對於其 間。弟子或知之,或疑之,不能明,相與傳之,故於其為 《書》也,卒篇之首,嚴而立之。
《陪獨孤常州觀講論語序》梁·肅
編輯
晉陵守河南獨孤公,以德行文學為政。一年,儒術大 行,與洙泗同風。公以為使民悅以從教,莫先乎講習; 括五經英華,使夫子微言不絕,莫備乎《論語》。於是俾 儒者陳生以《魯論》二十篇,於郡學之中,率先講授。乃 季冬月朔,公既視政,與二三賓客躬往觀焉。已而公 遂言曰:「昔文公用儒變蜀,蜀至於魯,當大曆初元新」 被兵饉之苦。今御史大夫贊皇李公,為是邦愍學道 圮闕,開此庠序。自後俊秀並興,與計偕者,歲數十人。 《子衿》之詩,起而復廢;鄉飲酒之禮,廢而復興。至於今, 風俗遂敦。美矣哉,仁人之化也。摳衣之徒,承其波流, 得不勉歟?既誨而厲之,又悅以動之。朱輪遲遲,逮暮 而歸。士有獲在左右,睹公之施教,退謂人曰:「夫四時 繼氣而成物,仁賢繼功而成化。是學校也,非贊皇不 啟,非我公不大。鼓之以經書,潤之以仁義,君子得之 以修詞立誠,小人仰之以遷善遠罪。泱泱乎不知所 以然,以致夫政和而人泰。」《舊史記》「前召後杜,而南陽 移風,民到於今稱之。」矧贊皇植學之本,與我公道之 以德,德則有成,而播於敘述,後人謂之何哉?鄙不佞, 謹紀公之雅訓,或傳諸好事雲爾。
《君子不器賦》〈以用之則行無施不可為韻〉白居易
編輯
君子哉!道本生知,德惟天縱。抱乎不器之器,成乎有 用之用。不器者通理而黃中,有用者致遠而任重。蓋 識包權變,理蘊通明。業非學致,器異琢成。「審其時,有 道舒而無道卷;慎其德,舍之藏而用之行。」語其小,能 立誠以修詞;論其大,能救物以濟時。以之理心,則一 身獨善;以之從政,則庶績咸熙。既居家而必達,亦在 邦而允釐。彼子貢雖賢,唯稱瑚璉之器;彥輔信美,空 標水鏡之姿。是故非求備者,又何足以知之?豈如我 順乎通塞,合乎語默,何用不臧?何嚮不克?施之乃伊 呂事業,蓄之則莊老道德。雖應物而不滯,終飭躬而 有則。若止水之在器,因器圓方;如良工之用材,隨材 曲直。原夫根淳精於妙有,宅元和於「虛受。內弘道以 惟新,外濟用而可久。鄙斗筲之奚算,哂挈瓶之固守。 何器量之差殊,在性情之能否。豈不以神為元樞,智 為心符。全其神則為而勿有,虛其心則用當其無。故 動與神合,靜與道俱。時或用之,必開臧武之智;道不 行也,則守甯子之愚。至乎哉!冥心無我,無可而無不 可;應用不疲,無為而」無不為。信大成而大受,非小惠 而小知。顧庶類曲從,則輪轅適用;若一隅偏執,則鑿 枘難施。是以《易》尚隨時,禮貴從宜。展矣君子,斯焉取 斯。
《繪事後素賦》〈以五色成文彰之在素為韻〉張仲素
編輯
「畫繪之事,彰施於文。表其能故散采而設,雜其暈故 後素而分。」運茲潔白之光,綜彼深淺之色。始其布濩, 終若組織。成山龍華蟲之美,實曰當仁;後黑黃蒼赤 之采,固無慚德。間精微而不亂,蔚明麗之相得。昭昭 以著,鬱郁斯皇。發眾狀而逾出,映繁文而益彰。奪朱 紫兮不能爭其要,汙白黑兮無以損其光。於以界道, 斯能辨方。昔日瞻之在前昭其本始。今為〈闕〉「者居上, 爛以主張。素為繪兮,事惟從古。」禮於繪也,義實斯取。 其素也同至淳之得一,其繪也合比象而為五。理眾 者寡,予惟汝明。無使輝華自混,庶幾毫髮難並。處皦 昧之間,造形則辨;居有無之際,遇物皆呈。雖欲勿用, 曷其有成。乃知作繪者惟文是務,言詩者在理為喻。 故得盡飾之道,不愆於素。探《周禮》冬官之職,諧《衛風》 「碩人」之詞。爰遂事而乃眷,幸全功而無疑。質不勝文, 孰謂何先何後?白能受彩,有以顛之倒之。胡未至而取誚?豈卒獲而能期?不有分布,孰為文彩?恆起予於 後進,潤色斯存。苟棄我於已前,人文焉在?美矣!夫繪 事之義,所以刑萬邦而昭四海。
《前題》〈以瑟彼玉瓚黃流於中為韻〉 前人
編輯
穆彼作繪,聞諸色工。增乎華,諒以文為;功分乎像示 非素不終,惟繪也成文不亂,惟素也允執厥中。蓋以 昭聖人微論,諭君子飾躬,豈分黑黃與蒼赤,列山龍 與華蟲已哉!古人以盼倩之姿,彰敦樸之俗。知女得 其禮,不專於舜華;士有其容,或同於冠玉。雖言詞為 藻繪,威儀為朱綠,自可果行不回,持禮自勗。亦猶布 衣者以質相從,為業者以絢相屬。借如葉公之繪飛 虯也,蟠蜿騰驤,非素則其勢不揚;漢氏之圖明妃也, 嬋娟窈窕,非素則其容不彰。是以間其文彩,布厥元 黃。譬瀑布之界道,如溝塍之畫疆。然後五色成文,班 簡而不雜;遐方圖物,賦鼎而可詳。且無文無質,其比 如櫛,何貴專一之琴瑟?不雜不亂,其間如繖,自同流 中之圭瓚。既點綴而無遺,亦聯綿而不斷。原夫染人 獻色,工人始謀,巧心方逞,濡翰方流。似刃地之無礙, 疑繭緒之方抽。入眾色之中,自分文質;發群像之表, 如別薰蕕。且殊受采之性,寧有奪朱之憂。則知素之 體也真,繪之色也侈。守厥貞白,雜乎麗靡。理眾惟寡, 既以一而處多;守樸不雕,遂出此而入彼,將黼黻而 奪麗。匪組織之所擬,別有彬彬向就,屑屑行諸。志惟 厲,乃仁則依。於期霄漢之振拔,假詞賦為蘧廬。讀孔 聖之言,雖雲由已,承卜商之問,終愧起予。
《行不由徑賦》〈以處心行道有如此焉為韻〉浩虛舟
編輯
澹臺滅明,幽棲武城,感樸直之風散,惡姦邪之徑生。 苟正其身,寧偏僻而是履;不以其道,故斯須而不行。 想乎塵滿荊扉,草迷荒野。追遊不慎其經歷,咫尺固 難於出處。鍾山石上,杖藜之意殊乖;蔣氏庭中,攜手 之期頓阻。牢落幽居,交從日疏。顧履危之若是,將苟 且其焉如?訪野徑以閑遊,恐穿松竹;出衡門而獨步, 「不遶園廬。」嘉夫礪志草茅,規行畎畝,避幽隱以不到, 視崎嶇而何有。蕪城獨賞,寧遊舊井之間;山館時歸, 肯逐樵人之後?至若草樹沉沉,幽芳阻尋。絡野之茅 陰自合,緣溪之苔色空深。以遨以遊,見徇公滅私之 志;一動一息,有去邪崇正之心。是以蕭索鄉閭,虛閑 襟抱。優遊多轍之窮巷,往來疏槐之古道。花間絕跡, 念蹊樹之徒芳;原上無人,惜皋蘭之暗老。且遵道如 砥,持心若弦,信無私以白首,將抱直以窮年。顏生附 郭之田,有時窺矣;謝氏登山之屐,無所用焉。既而披 蔓草之荒涼,見遊人之邐迤,方檢身於邪正,寧繫懷 於遠邇。楊朱悲道喪,事亦如斯;阮籍哭途窮,意殊若 此。當舉直以錯枉,冀「風行而草靡。」苟非賢智之為心, 孰能如是。
《聞韶賦》元·稹
編輯
《韶》則盡美,聽何可忘?況至德之斯過,聆奇音之孔揚。 天縱多能,信以嘉乎擊拊;神資博學,知具美於典章。 用而不匱,樂亦無荒。若充乎四門之術,不離乎數仞 之牆。驗則足徵,用之可貴。聖者妙而合道,志者仰而 自慰。悅五音而易直,孰謂其聾;致六府之和平,自忘 於味。省風而八風葉暢,觀德而九德昭宣。季子慚遊 於魯地,穆公徒響於鈞天。曷若觀率舞,聆薰絃,變態 罔已,周流自然。可以深骨髓而期富壽,豈徒資視聽 而娛聖賢。至若清磬虛徐,朱絃疏越,鞀鼓以之迭奏, 笙鏞於焉間發。以感陰陽於宇宙,耀光明於日月。自 表虞德之不衰,豈效文王之既沒。是知《武》也未善,濩 也有慚。鈞化歸於二八,讓德明乎再三。所以其道不 窮,厥監斯在,驗率舞於百獸,想同和於四海。如其樂 正,非關自衛而來。儻俟風移有異,從周而改。愔愔不 極,杳杳乍迷,俄將復矣。抑又《揚》兮,「夢周公而不見」,想 聖德而思齋。聞斯行諸,厥不踰矩。感心駭目,夔乎如 睹,悠然而往,三歎如在。夫寥天倏爾而施,萬籟已吟 於九土,詎忘味於三月,諒永懷於千古。幸賦《韶》《樂》之 遺音,美哉尼父。
《弋不射宿賦》王起
編輯
「禽之生兮擇其翔集,弋為𦄌兮修其決拾。飛則騁伎, 或雕俎是求;宿必表仁,亦良弓用。戢無欺其處闇必 濟其不及。豈憚殺而為心,將好生之是急。」當其白日 既曛,皎月纔分。斂翮爭萃,來巢有群。同在籠之無見, 雖驚弦而不聞。豈不知剪其羽,飾旌旗之靡靡;裂其 肉,成炮炙之紛紛。蓋以忘機為心,方同海上之子;俯 窺見害,奚恃太平之君。四鏃既藏,六鈞遂弨。物則咸 若,德用不擾。三驅之禮未弘,五豝之仁為小。蒲且希 伎,自貫於青雲;《硩簇》設官,爰射乎妖鳥。豈以窺城上 之烏棲,殞月中之鵲繞。至道在茲,懷仁有歸。恩同於 解網,戒比於合圍。且以順行而蒐,寧恨於風毛雨血。 當夕而殞,奚思於不鳴不飛。諒身剪而知懼,實羽族 之有依。我思古人,聿求夫子。蓄矍相之藝,不發於非 時;當《山梁》之求,必資乎順理。從禽之禮斯得,夜獵之 夫多恥。物既全諸真,藝亦藏諸身。則知率是道也,在博施於仁。
《沽美玉賦》〈以懷寶迷時豈曰君子為韻〉白行簡
編輯
「美矣哉!有玉於茲,不磷不緇。」韜而藏則傷乎祕寶,懷 而匿又慮乎失時。是以露瑤華之炯爾,就朝市而沽 之。且以辨玉璞之名,且以見至珍之道。耀盈尺之燦 燦,彰合拱之皓皓。使思之者睹其貞清,仰之者知乎 堅好。首六瑞以為瑞,排眾寶而稱寶。然後厥聲載路, 厥價載聞。蘊《十德》以光代,先駟馬以薦君。亦何必隱 映其華,韜藏其美。行於魯謂迷邦之士,入於宋比越 卿之子。豈獨用為薦神,亦自以為厲已。且時見玉而 既重,玉待時而以諧。獻楚之忠誠必賞,求秦之價直 非乖。自可覆之於匵,鬻之於懷。間彼琅玕,照追師之 笥;離於衣褐,裨天子之階。寧令善價不再,良辰無幾。 且遠於簪裾,永疏於筐篚。夫然則玉工貽誚,君子不 韙韞,藏之則爾能求,沽之則吾豈〈句〉有如垂棘之璧, 不琢之珪,亦當出彼巖石,鬻此規攜。是以百爾之行, 一與之齊。未有玉逢價而更惜,士於時而自迷。然則 事有可而必行,遇有合而焉說。道既危而斯隱,美在 我而無伐。故沽玉者遵於賜言,待價者存乎《子曰》:「沽 哉。」於斯文而蓋闕。
《韞玉求價賦》〈以韞櫝藏諸沽求善價為韻〉獨孤授
編輯
「物,有可為之感憤。彼玉也,則良寶而思韞。」豈不以識 貞或寡,至真難鬻。白虹之氣莫通,元圃之英久伏。精 鑒頗期於卞氏,無厭匪及於虞叔。懷特達之性,豈傷 於山。抱堅剛之姿,寧毀於櫝。雪澤膏光,陰中之陽。工 成六器,色備五方。是飾容乘乎車服,亦將頒瑞於侯 王。表其華同真士之素履,韞於密葉至人之退藏。誠 異乎石處而以居,可比夫處實而若虛。我則物之貴 者,彼宜力以求諸。惟賢有孚,豈名是沽。佩諸身,可以 節君之步,執於手,可以息君之趨。或稱之以琬琰,或 嘉之以瑾瑜。韞櫝如將於慢藏,匪瑕之匿連城。儻用 之善價,何脛之無。是知接神祇者,必我之由;奉朝聘 者,亦我之求。雖含光之未發,信入用而咸周。伊入用 也,理均乎兼濟;其含光也,義等乎獨善。詎鄭鼠之足 嗤,寧燕石而莫辨。有客感而歎曰:「玉也者,固可取貴 乎天下。今不售於人,猶獨高其價。垂大賢之盛德,非 小禮之能捨。」故有偃蹇當時,沉冥委化。必使反荊王 之深惑,審田文之見詐。則美玉器而髦士官,豈徒埋 身而照夜。
《歲寒知松柏後凋賦》〈以真心勁節翠貫四時為韻〉裴度
編輯
窮陰忽至,品物盡瘁。唯良木之堅貞,映衰林而蔥翠。 桃蹊李徑,聞別葉之互飛;松澗柏陵,見修條之自異。 諒本性以無易,託斯時而不類。雖殺菽之霜再三,斷 蓬之風數四。徒凜凜以終日,竟青青而在地。懿夫春 夏榮滋,我不競於芳時;秋冬淒冽,我不改其素節。遙 分鬱郁之煙,遠映霏霏之雪。故雖桑榆種其前後,杞 「梓植其行列,或蕭瑟以柯空,或離披而條折,何在昔 而相混,果迄今而旌別。」觀夫陽曜以芳菲為事,陰凝 以肅殺為徒,雖乘運而寒暑,豈齊我於榮枯。斯乃時 累不能累其質,天損不能損其貞。亦被霜氣,亦含風 聲,挺喬枝而易識,在灌木而難並。故蒼然以殊致,豈 蠢爾以叢生。異其鬱鬱秀色,亭亭高「榦。產二儀之內, 我獨後凋;處群木之中,孰雲共貫。當其黃隕,方可瞻 翫。庭有槐兮落際,山有榛兮凋陰,睹枯槁之無色,識 茂悅之有心。愛日照而逾靜,嚴飆吹而轉勁。或出眾 而標奇,或處幽而表正。雖結根山嶺,移植軒屏,如全 年以葆真,似樂天而率性。」客有擇木程材,感衰歎盛, 悟標新,無永申《蚍蜉》之歌。愛堅貞不渝。發風雨之詠。 「松兮柏兮」猶君子之志行。
《三復白圭賦》〈以立身慎言思是用則為韻〉張仲素
編輯
賢哉南容,詠《白圭》於雅什,奉明義以為誡。徵莠辭於 口給,諒同符於素履,將辨志而貞立。玷生在玉,伊良 工之可磨;言出於躬,縱駟馬之不及。是知詩之為喻, 言以昭信,研精於奧旨,故凝情於雅韻。詠歎彰其 不足,反覆明乎克慎。身之是省,況開卷而念茲。心苟 無瑕,異獻璞之往吝,允矣君子,宜其念之。徵諸嘉玉, 觀爾靈龜,尚鮮華之彩;慕特達之詞,知在涅而不昧。 同居暗以無欺。重明哲以作則,故沉吟於四時。既切 磋以求友,將造次而解頤。得之自中,殊學者之四失; 復而勿斁,類夫子之《繹思》。是謨是訓,是效是則。諒修 己以為物,可自家而刑國。既引之以改過,復重之以 比德。香芸自雜於卷舒,青蠅寧間乎白黑?彼以圭為 瑞,此以誡為珍。苟因文而假物,非貴玉而賤珉。然則 懷璧者恥慢藏而成玷,事君者畏不密而失身。夫其 列於《雅》《頌》,備《法語》之為用;垂於後昆,庶厥道之長存。 汗簡之文可考,絕編之義再敦。且非守句之末學,有 異斷章而賦言。豈不以賢智之心,慎樞機之所啟;瑾 瑜之質,懼毫髮以成痕。懿夫志士仁人,明不自是。執 一善以無失,故《三復》而《樂只》。若或志於斯行,秉善價 而誰毀。
===越,應千里於須臾。逝不可追,空勞於駟馬;行而無蹤, 豈繫於九衢。故君子念彼尤悔,本乎虛無。苟出話之 不復,將起羞而是虞。且舌之鼓也,有時而馳騖。類扣 虛之莫獲,同捕影之難遇。蕭蕭之響,徒繫於下風;逐 逐之音,己疲於中路。信樞機之爰發,隨小大而作故。」 儻善守於輔車,何遽煩乎騏馵?遲速相懸,奔走徒然。 言出於身,所謂往而不反;馬竭其力,猶歎瞻之在前。 雖欲適遠邇,課後先,如流之巧以失,若滅之態何宣。 嗟夫!以駸駸之足,追言言之速。豈能之而不欲。蓋窒 喋喋之喧;喻駿駿之奔,在誡之而不言。肇自微眇,倏 爾騰翻。疾既甚於過隙,患必防於屬垣。斯事也,罔念 則狂,克念則聖。誤片言之既往,知逸足之難競。自然 有蹻之造,勿謂載翕其居。此不矜於哿矣,彼何患於 班如。不然者,其出彌遠,其來愈疏。是以慕宿諾於季 路,悔聽言於宰予。至哉《詩》惡翩翩,《書》懲靡靡。方憑響 於無際,豈絕塵之可弭?《易象》又著夫寡詞,《禮經》亦防 其苟訾,未若古人之深誡。「饘於是兮粥於是」,
《前題》〈以樞機一發榮辱之本為韻〉 陳仲卿
編輯
言如流兮唯舌自出,咎將至兮徒駟之疾。既力竭而 罔逮,則厲階而非一。孰雲不進,諒金鑠以難追;尚謂 莫捫,苟星奔而愈失。由是知所失者,吾將誡之,雖欲 加於鞭策,誠有謬於毫釐。不且息焉,想喋喋而自遠; 非敢後也,因駸駸而罔追。爾其逝矣將興,班如忽越, 彼懸蹄之莫馳,伊利口之斯發。猶在耳而旋失須臾, 若過隙而終煩滅沒。澹澹如掉,俄出有而入無;薄薄 陟遐,想勞筋而苦節。豈獨囂然未殄,倏爾既徂。徵其 如駕之捷,防其不密之樞。如沸如騰,訝己成於枝葉; 靡瞻靡顧,信空騁於道途。原夫慎以寡尤,命之不辱。 慮一出而匪賤,故再驅而是勗。苟如簧之靡定,是見 瘁躬;若捕影之無由,寧勞蹀足。是知聽之則咎,鼓之 或非,靡不忘於可復,固必在於知機。雖齊景之則多, 爰思滅跡;儻張儀之尚在,詎可塞違。至哉立彼教言, 先乎根本,如影響之靡誡,懼眾多之招損。崩騰未蹀, 侔逐日而自勤;反覆雖柔,見如電之將遠。是知孔甘 者辱,若訥者榮,期自免於速禍,故必鑒於遄征。君子 所以存勸誡,立度程,雖奔走而致遠,吾知夫「莫疾於 聲。」
《風偃草賦》〈以上之化人乃如是焉為韻〉羅立言
編輯
「人之化兮從政之所向,草之偃兮,隨風之所仰。」大小 覃及,道均乎廣敷;高下必加,義存乎溥暢。將咸被於 榮悴,匪有阻於遐曠,感之化靡,自符於順柔,動而悅 隨,豈因乎用壯?「如雲起於龍召,若臣和於君唱,豈蕭 條眾芳之間,翱翔激水之上」而已?美其抗威有制,應 物無私,播生成於萬族,順炎涼於四時,彌岡坂以盡 「仆,歷原隰而無遺。颼飀其音,時自南而自北;扶疏其 狀,隨左之而右之。汎蘭叢而影分丹穎,轉蕙圃而光 搖碧滋。」有感而施,不獨芃芃其苗,觸類皆長;寧遺楚 楚者茨。則知草之偃風,威之所藉;人之歸上,政之所 化。不然,則何以喻德君子,比訓小人。佐天地之化育, 助雷雨於陶鈞。當槁葉辭條,我則激淒清於霜夕;及 晴川解凍,我則散煦嫗其陽春。豈直落餘花於黃菊, 翻碎浪於青蘋。至哉凝韻松桂,傅香蘭茝。不行而疾, 合帝德之無方;不厲而威,若神功之有宰。茲君命俾 以樹之,而朕德嘉其時乃。〈句〉觀其匪疾匪徐,或吹或 噓,俾夫曲者必直,勾者必舒。庭葉晚飛,墮丹梧於颯 爾;池荷夜轉,瀉珠露以連。如是則草非風不靡,人非 化不被。故取鑒者用於斯,觀政者必於是。況王者致 理,與物化遷,敬授人時,乃何風不順;式孚惠澤,則何 草不元。既殊拔木之日,斯鄙偃禾之年。賦《風行》之義, 可以知其教焉。
《草上之風賦》〈以君子之德風偃乎草為韻〉蔣防
編輯
草綿綿兮擢穎含薰,風發發兮乍靡而分。其取象也, 散芳馨於知己;其為義也,合政令於人君。豈惟動之 而委順,抑亦播之而有聞。觀其徜徉代起,激拂無已, 轉綠蕙而影亂時光,汎青蘋而文橫秋水。浸淫翳薈 振奮。蘭芷颯然而動。昔有遇於荊王,冷爾斯來;今不 乘於《列子》。翻蓊鬱,轉葳蕤,在芃芃而可玩,觀習習而 「無遺;被以幽深,諒有條而有暢。」布乎《原隰》,誠長之而 養之。或徐或疾,順天作則。大以抑其滋蔓,細以蕩其 幽默。分乎萬彙,蓋吹萬以齊驅。繫於一人,誠畫一於 同德。不擇乎高下,不棄乎幽蒙。敷葉而重重偃翠,翻 花而灼灼駢紅。連綿九野,披靡千叢。倚伏俟時小人 之心,猶草哀榮;不問君子之德,如風「飄眇平皋,悠揚 茂苑,風何草之不動,草何風而不偃」,飄杜衡而芳氣 自遙,歷蒿艾而清聲漸遠。是知風為號令之類,草為 眾庶之徒,方以俟其披拂,固有適於榮枯,立政則斯 為大矣,騰芳而孰不宜乎?故觀其化者,知神之造;觀 其風者,知國之道。將有宣於八方,故寓形於蔓草,仲 尼以之而取譬,宋玉由是而奮藻。雖異代而殊時,竊 敢攄於懷抱
《子擊磬賦》〈以敬明爾志人將辨之為韻〉呂牧
編輯
大哉將聖,樂天知命,憲章文武,昭宣孝敬,遊道藝之 門,觀魯衛之政,知禮文之述作,繫王道之衰盛,將有 託於知音。故先擊其浮磬,翕如始奏,泠然激揚,旁達 草木,獨調宮商,律中節而搏以拊,聲清引而越以長。 何一氣之立則,若五色而成章,羽可以振振,獸可以 蹌蹌,神人以和,舍此奚取?樂懸之位,斯焉是將。諧協 於《國風》,本一於心始。將此易俗,非為悅己。作於朝而 君臣同和,聽於家而少長咸喜。不達情者,莫究其理, 不賞音者,莫知其旨。非有為而作焉,豈苟樂而為爾。 噫?斯道之行,如磬之聲,合於制度,發以清英,應小大 以隨戛擊。原始終不可將迎。伊物情之滯隔,莫不由 此而發。明謂為藝以吾不試語之道而知吾志。固非 繫而不食,豈止垂之如墜。曾見訪於萇弘,反受嗤於 荷蕢。彼往而不返,欲潔其身。如樂之無節,則可奪倫。 義有昧於反舌,耳無間於日新。何沒沒於隱者,亦硜 硜於小人。必也審音,居然大辨。動應而溥暢,虛中而 獨善。使石聲無定,則我心可轉。初未明乎弛張,庸詎 議乎深淺。一雅一變,正聲久遺。子擊此者,亦屢歎之。 唯聖有作,闡教命夔。乃知樂正《雅》《頌》。復在於明時。
《性習相近遠賦》〈以君子之所慎焉為韻〉白居易
編輯
噫下;自人上達,君咸德以慎立。而性由習分,習則有 常,將俾夫善惡區別;慎之在始,必辨乎是非糾紛。原 夫性相近者,豈不以有教無類,其歸於一揆;習相遠 者,豈不以殊途異致,乃差於千里。昏明波注,導為愚 智之原;邪正岐分,開成理亂之軌。安得不稽其本,謀 其始,觀所由,察所以,考成敗而取捨,審臧否而行止。 俾流遁者返迷途於騷人,積習者遵要道於君子。且 夫德莫德於老氏,乃曰「道是從矣」;聖莫聖於宣尼,亦 曰「非生,知之則知。」德在修身,將見素而抱朴;聖由志 學,必切問而近思。在乎積藝業於黍累,慎言行於毫 釐。故得其門,志彌篤兮,性彌近矣;由其徑,習愈精兮 道愈遠而其旨可顯,其義可舉。勿謂習之近,徇跡而 相背重阻。勿謂性之遠,反真而相去幾許。亦猶一源 派別,隨渾澄而或濁或清;一氣脈分,任吹喣而為寒 為暑。是以君子稽古於時習之初,辨惑於成性之所。 然則性者中之和,習者外之徇。中和思於馴致,外徇 誡於妄進。非所習而習則性傷;得所習而習則性順。 故聖與狂,由乎念與罔;念福與禍,在乎慎與不慎。慎 之義,莫匪乎率道為本,見善則遷,觀炯誡於既往,審 進退於未然。故得之則至性大同,若水濟水也;失之 則眾心不等,猶隔如面焉。誠哉習性之說,吾將以為 教先。
《前題》〈同前韻〉 鄭俞
編輯
酌人心之善敗,惟性習之所分。習者物之遷,以動為 主;性者生之質,以靜為君。《運情》有同於鎔鑄,《通志》亦 比夫耕耘。或定心以純一,或逐境而糾紛。故定心者 若疏源而自得,逐境者猶理絲而又棼。且物之感人 無窮,人之徇物無已。近之則歸於正性,遠之則滅於 天理。雖真妄之多端,諒御用而由己。至若習於所見, 則孟母之訓子。其居也,初闤闠之是鄰,遂賈鬻而無 恥。及夫又徙於學,徒示以《墳》史。卒能振文行以標名, 鬱古今而播美。豈不以性相近,而習之至矣;又若效 之而非,則壽陵之從師。其故也,等善行之無轍,見大 道之甚夷。及夫邯鄲之學,匍匐於茲。既所能之未盡, 終故步而莫追。豈不以習既相遠,而性亦失之,固宜 人定其情,物安其所。苟欲遷性,習以交喪,易賢愚之 攸處,則捨於己而效於人。學彌深而性彌阻,遵而莫 息,亦莫之禦。是非乖理而亦徇,未若襲真而委順。勿 牽外以騖名,在執中而克慎。欽若奧旨,聞諸古先,習 之則善道可進,守之則至理自全。茲義也,智所不染, 遇亦難遷,儻《中庸》之可甄,願斯焉而取焉。
《鑽燧改火賦》王起
編輯
「乾坤設兮,其儀有二;寒暑運兮,其序有四。」聖人則天 而順氣,改火而鑽燧。大矣其功,博哉其利。智以濟物, 時以作事。萬人由是資生,六府以之咸遂。爾其始也, 命工徒案林麓,選槐檀之樹,度榆柳之木。斬而取也, 期克順於陰陽;鑽而改之,序不𠎝於寒燠。既類夫求 美玉而琢山石,又似乎採明珠而剖蚌腹。爾其鑽也, 勢若旋風,聲如驟雨;星彩晨出,螢光夜聚;赫戲鬱攸, 赩熾振怒。青煙生而陽氣作,丹焰發而炎精吐;影旁 射而曜威,氣上騰而作苦。冠五行以斯用,審四時而 是取。司方守赤,以備乎南北東西;利物濟人,用配乎 金木水土。則知火之為德,候而為期;火之為用,無以 尚茲。輝赫赫而不滅,性烈烈而自馳。其猛也,物則望 而畏矣;其炎也,人則寒而附之。豈不以陽氣所稟,厚 生所資,用於燧人之氏,職於火正之司。及乎日月其 逝,《春秋》相推。取捨有常,必假於人力;新舊迭用,無乖 於天時。惟火之用,其則有順。其初也,鑽一木而挺英; 其大也,燒萬物而為燼。豈止夫田單克燕,孟明伐晉, 或焚舟而濟河,或爇牛而破陣而已哉。今我國家七德聿修,九牧入貢。若以之爍金為鼎,可以備物致用; 若以之鑄金為器,可以安人和眾。然則鑽燧之始,既 已如彼;利用之美,又亦如此。濟乎今古,達乎遐邇。猗 歟!火之不可闕也如此。
《齊人歸女樂賦》〈以題為韻〉呂溫
編輯
昔齊人饋魯,傾城者八十人,瑰艷絕代,綺羅嬌春,洞 橫波於幔臉,回流風於嫋身。蓋以仲尼定魯禮樂,制 齊君臣,斬倡優於夾谷之會,復土田於汶水之濱。故 遏雲與迴雪,實內圖而外親。將敗魯之政,弱齊之鄰。 魯君臣果不端操,迷不先覺,聞進淫哇之聲,皆忘聖 人之學。於是考雷鼓,黕雲幄,結齊魯之歡,受鄭衛之 樂,感煩音之惉懘,成正聲之踳駁。夫子則不可救其 失,復其迷,望龜山以命操,觀鳳鳥而御悽,痛王綱之 蕩蕩,順天命之棲棲。魯侯若盛德是樹,古道是稽,抑 麗靡而不納,見聖性以思齊。知季孫之僭,惟仲尼是 與,足以受無疆之休,足以振將墜之緒。何敵國之敢 抗,良霸功之可佇?悲夫!任權臣之傾國,納文馬與美 女,薦神祇於所歆,誘耳目而不拒,荒笑語之啞啞,溺 衣裳之楚楚,由是齊日以長,魯日以微,見鄰國之侵 地,聞志士之沾衣,雖代祀則遠,而德音不違,往者不 可諫,來者猶可追。若監魯道之有蕩,放鄭、衛而不靡, 則可以得域中之大,致天下之歸者矣。
《問津臺賦》鮑防
編輯
惟歲臨乎甲午,余經蔡以游陳。見巋然之故臺,沒路 隅之荒榛。側聞夫子,於此問津,敢問夫子,何負於人? 棲棲夫子,魯不容身。乃泫然而出涕,聊託辭以自申。 元黃之初,萬物為銅,形象既著,造化無功。匪伊無功, 不宰其中。禮樂之初,崩壞未正。《詩》《書》既出,夫子無命。 匪伊無命,不耀其聖。向使魯同季氏,齊等田常,貪浮 雲之不義,忘夕露之瀼瀼。豈無十室之邑,亦有三家 之堂。奚自衛而反魯,每困窮於路傍。浩浩其天,茫茫 其野,近不見於文武,遠不逮於虞夏。彼通津與直道, 故無得而知者。已矣夫子!時乎時乎!進皆鳥獸之群, 退異沮溺之徒。霜雪昏其大澤,荊棘穢其通衢。撫川 陸之險難,憫人世之崎嶇。方太公迷殷遇文王,伊尹 迷莘遇成湯。何夫子之不遇,處昏濁而遂亡。永追想 於遺跡,遂投弔於寒荒。
《賢良方正策》崔沔
編輯
昔仲尼稱「鳳凰不至,河不出圖」,蓋傷衰周之運,不見 聖明之代也。臣今輿頌芻言,肅祇眷命,陪聖蹕於神 岳,奉金策於玉宸,賡歌泰清,咫尺旒扆。是天縱聰明 而超於孔丘,不圖幸之至於斯也。
《前題》袁暎
編輯
策曰:「文質再復,忠敬何適於時?齊魯一變,親賢何近 於道也?大哉聖問,臣敢颺之。質再而復文,正朔三而 改,殷因於夏,周因於殷,夏尚忠厚,殷人質也,周人文 也,文質雖變,忠敬咸宜,不敬則禮節遂乖,不忠則弼 諧斯替,匡朝闡化,適時惟一。然則敬自外飾,忠由內 淳,必也奚先?請同去食。若乃親親而尊尊者,其有周」 公之餘化乎?舉賢而尚忠者,其有太公之遺風乎?孔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魯由舊章,斯焉 殆庶。」
《前題》張柬之
編輯
孔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師說》曰:「聖人 自傷己有能致之資,而天不致也。」陛下有能致之資 而天蘊者,所以扶助聖德,撫寧兆人也。臣今觀朝廷 含章贍博之士,鯁言正議之臣,陛下誘而進之,並踐 丹地,伏青規,顒顒昂昂,雲屬霧委,鸞鶱鳳振,佩金鳴 玉,曳朱紋,揚翠縷,充牣於階庭矣。盡善盡美,雖甚盛 德,無以加此。
臣聞皇王之制,殊條共貫,雖有改制之名,無不相因 而立事。孔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周因於殷 禮,所損益可知。其或繼周者,雖百代可知也。」然則虞 帝之三考黜陟,周王之六廉察士,雖有沿革,所取不 殊;雖有損益,所因不異,要於禮而已。
《文辭雅麗策》彭殷賢
編輯
有正心者必有正德;有邪心者必有枉行。正德臨人, 猶樹直表而望影之曲也,得乎?枉行臨人,猶樹曲表 而望影之直也,得乎?孔子云:「《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無邪』。」蓋欲人之正其心,以正其德也。
《前題》張楚
編輯
臣聞在昔聖皇之撫運也,政寬事明,法簡心一,巍巍 蕩蕩,蓋無德而稱焉。自大道既隱,成康已往,頌聲不 作。仲尼生周末,傷道不行,乃刪《詩》《書》,定禮樂,立君臣 上下之節,明奢儉揖讓之序,尚不敢救當代之變於 陪臣而稱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 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 禮者矣。
《前題》苗晉卿
編輯
陛下頃與三事大夫議於朝,以計天下有奇才異行, 含光而不揚其輝,詔諸侯咸舉之。臣至愚,不通大識循才審行,不副高求。《論語》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 物生焉。」所謂天地設位,聖人成能,而保大定功勳業, 蓋時也。
《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舒元褒
編輯
陛下誠能慕乎茅茨之化,繩浮屠惑眾之教,抑姦吏 賦斂之心,閉工商無用之事,則百姓皆歸耕而墾闢 矣,何慮乎口食至多哉!陛下誠能節嬪嬙之侍,斥犬 馬之繁,減海陸之溢,省車輿服玩之珍,則賦自然足 矣,何慮乎供億之眾哉?故《語有》曰:「百姓足,君孰與不 足?」使伊、傅復生,為陛下計者,不能易此也。
《三年有成議》白居易
編輯
臣聞孔子曰:「苟有用我者,三年有成,雖聖賢為政,未 及三年,不能成也。」由此而論,為官吏者,不可速遷也。 若未三年而遷,則政未立,績未成,且躁求之心生,而 馴致之化廢矣。臣竊見比來諸州刺史,有未及三年 而遷者,豈為成政之速於聖賢邪?將有司考察之不 精邪?不然,何遷之遽也?
《陋巷銘》陸龜蒙
編輯
魯國千乘,豈無康逵。傳載陋巷,以顏居之。鄙委側僻, 樞桑覆茨。簞瓢屢空,其樂怡怡。聖人之言,終日不違。 《易》讚獨入,雲顏庶幾。門直大道,堂如翬飛。粱肉在御, 狼貪豕肥。陋巷相去不其遠,而我實狂狷,蓬蒿所宜, 勒於柴荊,賢哉是思。
《片言折獄論》歐陽詹
編輯
孔子說季路於人曰:「片言折獄者,其由也歟?」子之 言,蓋有激於季路之雲也。後之人不窮聖旨,以為夫 子美夫季路任一時之見而輕折獄者,有若是焉,迂 哉斯人也夫!兩訟之為獄,獄折而有刑,刑者侀也,侀 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不其重歟?古之帝王將刑一 人,脩三槐,歷九棘,訊群臣,訊群吏,訊萬人,億兆絕議, 然「後治法徇於朝,示於野,昭然於眾,方同棄之,示不 易也。」君莫聖於堯,加有舜、禹、稷、契佐之;莫明於舜,而 有夔、龍、縉雲、高陽佐之;莫哲於禹,莫賢於湯,莫察於 文武,莫智於成康。於時皆濟濟盈朝,明明在位,豈無 獨見,而可臆斷?慎刑之道如斯,不敢失明,刑獄不可 輕也。凡至獄訟,多在小人,至於訟也,皆欲己勝。何則? 不勝,乃罪戾隨之。若然,則君子時或妄訟於人,未有 小人而能自訟者。片之為言偏也,偏言一家之詞也。 偏詞雖君子不信之,矧非君子乎?且先師曰:「人而無 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巫以鬼神占良,醫以筋脈占 體。無恆之人,筋脈且不足以自體,而況訟乎?鬼神不 足以為占,而況視聽乎?以斯折獄也,小則肌膚,必有 撲抶之濫焉,大即性命,必有鈇鑕之冤焉。夫子祖述 堯舜,憲章文武,師老聃之誨,以崇周公之六人者,無 一以傷於人者,夫子豈輕傷人哉?脫夫子實謂片言 可以折獄者,不幾乎一言可以喪邦歟?夫子之言,非 苟然者,審之片言不可以折獄,必然之理也。
《乘桴說》〈一作柳宗元〉前人
編輯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也與?」子路聞 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說曰:「海與桴與 材,皆喻也。海者,聖人至道之本,所以浩然遊息者也; 桴者,所以遊息之具也;材者,所以為桴者也。《易》曰:『復, 其見天地之心乎』!」則天地之心者,聖人之海也;復者, 聖人之桴也;所以復者,桴之材也。孔子自以拯生人 之道,不得行乎其時,將復於至道而遊息焉,謂由也 勇於聞義,果於避世,故許其從之也。其終曰:「無所取 材」者,言子路徒勇於聞義,果於避世,而未得所以為 復者也。此以退子路兼人之氣,而明復之難耳。然則 有其材以為其桴,而遊息於海,其聖人乎?子謂顏淵 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由是而言, 以此追庶幾之說,則回近得矣。而曰「其由也與」者,當 是歎也,回死矣夫!或問曰:「子必聖人之雲爾乎?」曰:「吾 何敢!吾以廣異聞,且使遯世者得吾言以為學,其於 無悶也,揵焉而已矣。」
《謁夫子廟文》李觀
編輯
孟秋之月朔,修冕帶問廟而入,再拜兩柱之下,乃退 伏而稱曰:「於皇夫子之道之德,與天地周旋,與日月 並明,乃聖乃神,炳乎典謨。惟王者得之以事神,使民 庶人得之以不失其死生,諸侯得之以事天子,卿大 夫得之以保祿位,怨災不及其身。四時得之而序行, 天下得之而大同。然則天地神人之事,昭乎夫子之」 道之德也至矣,何小子之所竊歎焉?斯歎也,其惟來 學乎?其惟乞靈乎?曰:「某不敢然也。且夫禮樂浹於明, 夫子之善道也,斯可謂以學矣;鬼神瞰於幽,夫子之 明靈也,斯可謂以敬矣。孰敢捨道而來學,瀆敬而乞 靈者乎?」於是再拜而起,徊翔而觀,章施足徵,像設無 諠,我廟俎豆,我王衣冠,夫子得之,亦無愧言。七十之 徒,亦公亦侯。外如君臣,內實討論。蒸蒸小子,思得其 門。夫子聖人,天錫元精。其未生也,若超然神遊,與兩 氣俱守。其既生也,遇三季之會,飄颻湮淪;絃歌之音, 拊而不和;仁義之圖,卷而靡陳。及相魯而有喜色,去宋曰「桓魋!其如予何!」聖人之窮,乃有如是也耶!噫俾 夫子生於堯之代,堯必後舜而先夫子;生於舜之代, 舜必先夫子而後禹。聖人得時,化可知也。如舜、禹生 於夫子之年,則不過守於畎畝之中,安有夫子之教, 垂於無窮,若今日之澶漫者乎?惟夫子生實陪臣,歿 乃王爵,有聖德也。惟紂生實殷辟,死曰「獨夫」,有逆德 也。惟爵諡在德,惟德有聖,有逆,惟聖逆在人,不在於 尊。嗚呼夫子,聖人之極歟!鳳鳥不至,無其時也。秦人 燒書,文之衰也。帝唐爵王,德之興也。惟夫子之德,洎 唐之德,永而能安。古而更新,降康下民。敻有烈光,訖 無間然。小子忡忡慄慄,拜奠而出,匪作匪述。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