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第344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三百四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三百四十四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三百四十五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三百四十四卷目錄

 經學部傳經名儒列傳十八

  唐五

  許淹       李善

  公孫羅      邢文偉

  高子貢      韋叔夏

  祝欽明      郭山惲

  徐岱       蘇弁

  蘇冕       蘇袞

  陸贄       馮伉

  五代

  石昂       江夢孫

  張易       查文徽

  徐鉉       徐鍇

  魯崇範      黃載

  王鍇       孫逢吉

  蒲虔軌      彭玕

  朱遵度      孫邰

  宋榮       陳郁

  陳致雍

  遼

  耶律庶成     蕭韓家奴

經籍典第三百四十四卷

經學部傳經名儒列傳十八

編輯

唐五

編輯

許淹

編輯

按《舊唐書儒學曹憲傳》:「許淹,潤州句容人也。博物洽 聞,尤精詁訓,撰《文選音》十卷。」

李善

編輯

按《舊唐書儒學曹憲傳》:「李善,揚州江都人。方雅清勁, 有士君子之風。顯慶中,累補太子內率府錄事參軍, 崇賢館直學士,兼沛王侍讀。嘗註解《文選》,分為六十 卷,表上之。賜絹一百二十匹,詔藏於祕閣。除潞王府 記室參軍,轉祕書郎。乾封中,出為經城令。坐與賀蘭 敏之周密,配流姚州。後遇赦得還,以教授為業,諸生」 多自遠方而至。又撰《漢書辨惑》三十卷。載初元年卒。 子邕,亦知名。

公孫羅

編輯

按《舊唐書儒學曹憲傳》:「公孫羅,江都人也。歷沛王府 參軍、無錫縣丞,撰《文選音義》行於代。」

邢文偉

編輯

按《舊唐書儒學邢文偉傳》:「文偉,滁州全椒人也。少與 和州高子貢、壽州裴懷貴俱以博學知名於江淮間。 咸亨中,累遷太子典膳丞。時孝敬在東宮,罕與宮臣 接見,文偉輒減膳,上書曰:『臣竊見《禮戴記》曰:『太子既 冠成人,免於保傅之嚴,則有司過之史,徹膳之宰。史 之義,不得不司過;宰之義,不得不徹膳,徹膳則死』。今 皇帝式稽前典,妙簡英俊,自庶子已下至諮議舍人 及學士、侍讀等,使翼佐殿下,以成聖德。近日已來,未 甚延納,談議不狎,謁見尚稀。三朝之後,但與內人獨 居,何由發揮聖智,使睿哲文明者乎!今史雖闕官,宰 當奉職,忝備所司,未敢逃死,謹守禮經,輒申減膳』。」太 子答書曰:「顧以庸虛,早尚《墳典》,每欲」研精政術,極意 書林。但往在幼年,未閑將衛,竭誠耽誦,因即損心。比 日以來,風虛更積,中奉恩旨,不許重勞。加以趨侍含 元,溫凊朝夕,承親以無專之道,遵禮以色養為先。所 以屢闕坐朝,時乖學緒。公潛申勖戒,聿薦忠規,敬尋 來請,良符宿志。自非情思審諭,義均弼諧,豈能進此 藥言,形於簡墨?撫躬三省,感愧兼深。文偉自是益知 名。其後右史闕官,高宗謂侍臣曰:「邢文偉事我兒,能 減膳切諫,此正直人也。」遂擢拜右史。則天臨朝,累遷 鳳閣侍郎,兼弘文館學士。載初元年,遷內史。天授初, 內史宗秦客以姦贓獲罪,文偉坐附會秦客,貶授珍 州刺史。後有制使至其州境,文偉以為殺己,遽自縊 而死。

高子貢

編輯

按《舊唐書儒學高子貢傳》:「子貢者,和州歷陽人也。弱 冠遊太學,遍涉六經,尤精《史記》。與文偉及亳州朱敬 則為莫逆之交。舉明經,歷祕書正字、弘文館直學士。 鬱鬱不得志,棄官而歸。屬徐敬業作亂於揚州,遣弟 敬猷統兵五千人,緣江西上,將逼和州。子貢率鄉曲 數百人拒之,自是賊不敢犯。以功擢授朝散大夫,拜」 成均助教。虢王鳳之子東莞公融,曾為和州刺史,從 子貢授業,情義特深。及融為中州,陰懷異志。令黃公 譔結交於子貢,推為盟主。潛謀密議,書信往復,諸王 內外相應,皆出自其策。尋而事發,被誅

韋叔夏

編輯

按《舊唐書儒學韋叔夏傳》:「叔夏,尚書左僕射安石兄 也。少而精通《三禮》。其叔父太子詹事琨嘗謂曰:『汝能 如是,可以繼丞相業矣』。舉明經。調露年,累除太常博 士。後屬高宗崩,山陵舊儀多廢闕,叔夏與中書舍人 賈大隱、太常博士裴守貞等草創撰定,由是授春官 員外郎。」則天將拜洛及享明堂,皆別受制,共當時大 儒祝欽明、郭山惲撰定儀注,凡所立議,眾咸推服之。 累轉成均司業。久視元年,特下制曰:「吉凶禮儀,國家 所重,司禮博士,未甚詳明。成均司業韋叔夏、太子率 更令祝欽明等,博涉《禮經》,多所該練,委以參掌,冀弘 典式。自今司禮所修《儀注》,並委叔夏等刊定訖,然後 進表。」長安四年,擢春官侍郎。神龍初,轉太常少卿,充 建立廟社使,以功進銀青光祿大夫。三年,拜國子祭 酒,累封沛國郡公。卒時年七十餘。撰《五禮要記》三十 卷,行於代。贈兗州都督、修文館學士,諡曰文。子縚,太 常卿。

祝欽明

編輯

按《舊唐書儒學祝欽明傳》:「欽明,雍州始平人也。少通 五經,兼涉眾史百家之說。舉明經,長安元年,累遷太 子率更令,兼崇文館學士。中宗在春宮,欽明兼充侍 讀。二年,遷太子少保。中宗即位,以侍讀之故,擢拜國 子祭酒,同中書門下三品,加位銀青光祿大夫。歷刑 部、禮部二尚書,兼修國史。仍舊知政事。累封魯國公」, 食實封三百戶。尋以匿忌日,為御史中丞蕭至忠所 劾,貶授申州刺史。久之,入為國子祭酒。景龍三年,中 宗將親祀南郊,欽明與國子司業郭山惲二人奏言 皇后亦合助祭。遂建議曰:「『謹按《周禮》,天神曰祀,地祇 曰祭,宗廟曰享,大宗伯職曰祀大神,祭大祇,享大鬼』, 理其大禮。若王有故不預,則攝而薦,徹豆邊。」又《追師 職》:「掌王后之首服,以待祭祀。」又《追內司服職》:「掌王后 之六服,凡祭祀,供後之衣服。」又《九嬪職》:「大祭祀,後祼 獻,則贊瑤爵亦如之。」據此諸文,即皇后合助皇帝祀 天神、祭地祇明矣。故鄭元注《司服》云:「《闕狄》,皇后助王 祭群小祀之服。」然則小祀尚助王祭中大,推禮可知。 闕狄之上,猶有兩服:第一褘衣,第二搖狄,第三闕狄。 此三狄皆助祭之服,闕狄即助祭小祀。即知搖狄助 祭中祀,《褘衣》助祭大祀,鄭舉一隅,故不委說,唯祭宗 廟。《周禮》「王有兩服,先王袞冕,先公鷩冕。」鄭元因此以 後助祭宗廟亦分兩服,雲「《褘衣》助祭先王,搖狄助祭 先公」,不言助祭天地社稷,自宜三隅而反。且《周禮》正 文,「凡祭,王后不預。」既不專言宗廟,即知兼祀天地,故 雲「凡」也。又《春秋外傳》云:「禘郊之事,天子親射其牲,王 後親舂其粢。」故《代婦職》但云「詔王后之禮事」,不主言 宗廟也。若專主宗廟者,則內宗、外宗職皆言「掌宗廟 之祭祀」,此皆禮文分明,不合疑惑。舊說以天子父天 母地,兄日姊月,所以祀天於南郊,祭地於北郊,朝日 於東門之外,以昭事神,訓人事。君必躬親以禮,文有 故,然後使攝,此其義也。《禮記·祭統》曰:「夫祭也者,必夫 婦親之,所以備內外之官也。官備則具備。」又哀公問 於孔子曰:「冕而親迎,不亦重乎?」孔子愀然作色而對 曰:「合二姓之好,以繼先聖之後,以為天地宗廟社稷 之主,君何謂已重焉?」又《漢書·郊祀志》云:『天地合祭,先 祖配天,先妣配地,合精;夫婦判合,祭天南郊,則以地 配,一體之義也』。據此諸文,即知皇后合助祭。望請別 修《助祭儀注》同進。帝頗以為疑,召禮官親問之。太常 博士唐紹、蔣欽緒對曰:「皇后南郊助祭,於禮不合。但 欽明所執,是祭宗廟禮,非祭天地禮。謹按魏、晉、宋及 齊、梁、周、隋」等歷代史籍,至於郊天祀地,並無皇后助 祭之事。帝令宰相取兩家狀對定。欽緒與唐紹及太 常博士彭景直又奏議曰:「《周禮》凡言祭、祀、享三者,皆 祭之互名,本無定義。何以明之?按《周禮》典瑞職云:『兩 珪有邸,以祀地』。則祭地亦稱祀也。又《司筵》云:『設祀先 王之胙席』。則祭宗廟亦稱祀也。又《內宗職》云:『掌宗廟 之祭祀』。」此又非獨天稱祀,地稱祭也。又按《禮記》云:「惟 聖為能享帝。」此即祀天帝亦言享也。又按《孝經》云:「春 秋祭祀,以時思之。」此即宗廟亦言祭祀也。經典此文, 不可備數。據此,則欽明所執天曰祀,地曰祭,廟曰享, 未得為定,明矣。又《周禮》凡言大祭祀者,祭天地宗廟 之總名,不獨天地為大祭也。何以明之?按《爵人職》云: 「大祭祀,與量人授舉斝之卒爵。」屍與斝,皆宗廟之事。 則宗廟亦稱大祭祀。又《欽明狀》引《九嬪職》:「大祭祀,後 祼獻,則贊瑤爵。」據祭天無祼,亦無瑤爵。此乃宗廟稱 大祭祀之明文。欽明所執大祭祀,即為祭天地,未得 為定明矣。又《周禮太宗伯職》云:「凡大祭祀,王后有故 不預,則攝薦而豆」邊。欽明唯執此文,以為王后有祭 天地之禮。欽緒等據此,乃是王后薦宗廟之禮,非祭 天地之事。何以明之?按此文:凡祀大神,祭大祇,享大 鬼,師執事而卜宿,視滌濯,涖王鬯,省牲鑊,奉王齊,制 大號,理其禮制,相天王之大禮。若王不與祭祀,則攝

位。此已上一凡,直是王兼祭天地宗廟之故通言大
考證
神大祇大鬼之祭也。已下文云:「凡大祭祀,王后不與,

則攝而薦豆邊徹。」此一凡直是王后祭廟之事,故唯 言大祀也。若雲王后助祭天地,不應重起「凡大祭祀」 之文也。為嫌王后有祭天地之疑,故重起後凡以別 之耳。王后祭廟,自是大祭祀,何故取上「凡相天王」之 禮,以混下「凡王后祭宗廟」之文?此是本經科段明白。 又按《周禮》:「外宗掌宗廟之祭祀,佐王后薦玉豆,凡後 之獻亦如之。」王后有故不預,則宗伯攝而薦豆。邊外 宗無佐,無祭天地之禮。但天地尚質,宗廟尚文,玉豆 宗廟之器,初非祭天所設。請問欽明,若王后助祭天 地,在《周禮》使何人贊佐?若宗伯攝後薦豆祭天,又合 何人贊佐?並請明徵禮文,即知攝薦,是宗廟之禮明 矣。按《周禮司服》云:「王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享 先王則袞冕。」《內司服》「掌王后祭服,無王后祭天之服。」 按《三禮義宗》明王后六服,謂褘衣、搖翟、闕翟、鞠衣、展 衣、褖衣、褘衣,從王祭先王則服之,搖翟祭先公及饗 諸侯則服之,鞠衣以採桑則服之,展衣以禮見王及 見賓客則服之。褖衣,燕居服之。王后無助祭於天地, 但自先王已下。又《三禮義宗》明二夫人之服云:「後不 助祭天地五嶽,故無助天地四望之服。」按此則王后 無祭天服明矣。《三禮義宗》明王后五輅,謂重翟、厭翟、 安車。翟車,輦車也。重翟者,後從王祭先王先公所乘 也;厭翟者,後從王饗諸侯所乘也。安車者,「後宮中朝 夕見於王所乘也。翟車者,後求桑所乘也。輦車者,後 遊宴所乘也。」按此,則王后無祭天之車明矣。又《禮記 郊特牲義贊》云:「祭天無祼。」鄭元注云:「唯人道宗廟有 祼。天地太神,至尊不祼。圓丘之祭,與宗廟祫同。朝踐, 王酌泛齊以獻,是一獻。後無祭天之事,大宗伯次酌 醴齊以獻,是為二獻。」按此,則祭圓丘,大宗伯次王為 獻,非攝王后之事。欽明等所執,王后有故不預,則宗 伯攝薦豆邊,更明攝王后宗廟之薦,非攝天地之祀 明矣。欽明建議引《禮記祭統》曰:「夫祭也者,必夫婦親 之。」按此是王與後祭宗廟之禮,非關祀天地之義。按 漢、魏、晉、宋、後魏、齊、梁、周、陳隋等歷代史籍,興王令主, 郊天祀地,「代有其禮,史不闕書,並不見往代皇后助 祭處。高宗天皇大帝永徽二年十一月辛酉親有事 於南郊,又總章元年十二月丁卯親拜南郊,亦並無 皇后助祭處。又按《大唐禮》,亦無皇后南郊助祭之禮。」 欽緒等幸忝禮官,親承聖問,竭盡聞見,不敢依隨。伏 以主上稽古,志遵舊典,所議助祭,實無明文。時尚書 左僕射韋巨源又希旨協同欽明之議,上納其言,竟 以後為亞獻,仍補大臣李矯等女為齊娘,以執籩豆。 及禮畢,特詔齊娘有夫婿者,咸為改官。景雲初,侍御 史倪若水劾奏欽明及郭山惲曰:「欽明等本自腐儒, 素無操行,崇班列爵,實為叨忝。而涓塵莫效,諂佞為 能。遂使曲臺之禮,圜丘之制,百王故事,一朝墜失,所 謂亂常改作,希旨病君,人之不才,遂至於此。今聖明 馭曆,賢良入用,惟茲小人,猶在朝列。臣請並從黜放, 以肅周行。」於是左授欽明饒州刺史。後入為崇文館 學士,尋卒。

郭山惲

編輯

按《舊唐書儒學郭山惲傳》:「山惲,蒲州河東人。少通《三 禮》。景龍中,累遷國子司業。時中宗數引近臣及修文 學士與之宴集,嘗令各效伎藝,以為笑樂。工部尚書 張錫為《談容娘舞》,將作大匠宗晉卿舞《渾脫》,左衛將 軍張洽舞《黃獐》,左金吾衛將軍杜元琰誦《婆羅門咒》, 給事中李行言唱《駕車西河》,中書舍人盧藏用效道」 士上章,山惲獨奏曰:「臣無所解,請誦古詩兩篇。」帝從 之。於是誦《鹿鳴》《蟋蟀》之詩。奏未畢,中書令李嶠以其 詞有「好樂無荒」之語,頗涉規諷,恐為忤旨,遽止之。翌 日,帝嘉山惲之意,詔曰:「郭山惲業優經史,識貯古今。 八索《九丘》,由來遍覽,前言往行,實所該詳。昨者因其 預遊,式宴朝彥,既乘驩洽,咸使詠歌,遂能志在匡時, 潛申規諷,謇謇之誠彌切,諤諤之操逾明。宜示褒揚, 美茲鯁直。」賜時服一副。尋與祝欽明同獻皇后《助祭 郊祀之議》。景雲中,左授括州長史。開元初,復入為國 子司業,卒於官。

徐岱

編輯

按《舊唐書儒學徐岱傳》:「岱字處仁,蘇州嘉興人也。家 世以農為業。岱好學,六籍諸子悉所探究,總辨問無 不通,難莫能詘。大曆中,轉運使劉晏表薦之,授校書 郎,浙西觀察使李棲筠厚遇之,敕故所居為復禮鄉。 尋為朝廷推援,改河南府偃師縣尉。建中年,禮儀使 蔣鎮特薦為太常博士,掌禮儀。從幸奉天、興元,改膳 部員外郎,兼博士。貞元初,遷水部郎中,充皇太子及 舒王已下侍讀。尋改司封郎中,擢拜給事中,加兼史 館修撰,並依舊侍讀。承兩宮恩顧,時無與比。而謹慎 過甚,未嘗洩禁中語,亦不談人之短,婚嫁甥姪之孤 遺者」,時人以此稱之。然恡嗇頗甚,倉庫管鑰,皆自執 掌,獲譏於時。卒時年五十。上歎惜之,賻以帛絹,皇太 子又遺絹一百疋,贈禮部尚書

蘇弁

編輯

按《舊唐書儒學蘇弁傳》:「弁字元容,京兆武功人。曾叔 祖良嗣,天后朝宰相。《國史》有傳:弁少有文學,舉進士, 授祕書省正字,轉奉天主簿。朱泚之亂,德宗倉卒出 幸,縣令杜正元上府計事,聞大駕至,官吏惶恐,皆欲 奔竄山谷。弁諭之曰:『君上避狄,臣下當伏難死節。昔 肅宗幸靈武,至新平,安守,二太守皆潛遁,帝命斬之 以徇。諸君知其事乎』?」眾心乃安。及車駕至,迎扈儲備 無闕,德宗嘉之,就加試大理司直。賊平,拜監察御史, 歷三院,累轉倉部郎中,仍判度支案。裴延齡卒,德宗 聞其才,特開延英,面賜金紫,授度支郎中,副知度支 事,仍命立於正郎之首。副知之號,自弁始也。承延齡 之後,以寬簡代煩虐,人甚稱之。遷戶部侍郎,依前判 度支,改太子詹事。弁初入朝,班位失序,殿中侍御史 鄒儒立對仗彈之,弁於金吾待罪數刻,特釋放。舊制, 太子詹事班次太常、宗正卿已下。貞元三年,御史中 丞竇參敘定班移詹事在河南、太原尹之下,弁乃引 舊班制立。臺官詰之,仍紿云:「自己宰相,請依舊。」故為 儒立彈之。旋坐給長武城軍糧朽敗,貶河州司戶參 軍。當德宗時,朝臣受譴,少蒙再錄,至晚年尤甚,唯弁 與韓皋得起為刺史,授滁州,轉杭州。弁與兄冕、袞,皆 以友弟儒學稱。弁聚書至二萬卷,皆手自刊校,至今 蘇氏書次於集賢祕閣焉。貞元二十一年,卒於家。

蘇冕

編輯

按《舊唐書儒學蘇弁傳》:「兄冕,纘國朝政事,撰《會要》四 十卷,行於時。」

蘇袞

編輯

按《舊唐書儒學蘇弁傳》:「兄袞自贊善大夫貶永州司 戶參軍。敕:蘇袞貶官,本緣弟連坐,矜其年暮,加以疾 患,宜令所在勒迴,任歸私第。袞年七十,兩目無見。已 逾年,以弁之故,竟未停官。及貶,上聞之哀憫,故許還 家,尋卒。初,冕既坐弁貶官,或有人言冕才學,上悔不 早知,業已貶出,又復還袞,難於再追,冕乃止。」

陸質

編輯

按《舊唐書儒學陸質傳》:「質,吳郡人,本名淳,避憲宗名 改之。質有經學,尤深於《春秋》。少師事趙匡,匡師啖助, 助、匡皆為異儒,頗傳其學,由是知名。陳少遊鎮楊州, 愛其才,辟為從事。後薦於朝,拜左拾遺,轉太常博士, 累遷左司郎中。坐細故,改國子博士,歷信、台二州刺 史。順宗即位,質素與韋執誼善,由是徵為給事中、皇」 太子侍讀,仍改賜名質。時執誼得幸,順帝寢疾,與王 叔文等竊弄權柄。上在春宮,執誼懼,質已用事,故令 質入侍,而潛伺上意,因用解。及質發言,上果怒曰:「陛 下令先生與寡人講義,何得言他?」質惶懼而出。未幾 病卒。質著《集注春秋》二十卷,《類禮》二十卷,《君臣圖翼》 二十五卷,並行於代。貞元二十一年卒。

馮伉

編輯

按《舊唐書儒學馮伉傳》:「伉本魏州元城人,父玠,後家 於京兆。少有經學。大曆初,登五經秀才科,授祕書郎。 建中四年,又登博學三史科,三遷尚書膳部員外郎, 充睦王已下侍讀。澤潞節度使李抱貞卒,為弔贈使。 抱貞男遺伉帛數百匹,不納,又專送至京。伉因表奏, 固請不受。屬醴泉闕縣令宰臣進人名,帝意不可,謂」 宰臣曰:「前使澤潞不受財帛者,此人必有清政,可以 授之。」遂改醴泉令。縣中百姓多猾,為著《諭蒙》十四篇, 大略指明忠孝仁義,勸學務農,每鄉各給一卷,俾其 傳習。在縣七年,韋渠牟薦為給事中,充皇太子及諸 王侍讀。召見於別殿,賜金紫,著《三傳異同》三卷。及順 宗即位,拜尚書兵部侍郎,改國子祭「酒,同三州刺史, 入拜左散騎常侍,復領太學。元和四年卒,年六十六, 贈禮部尚書。子葯,進士擢第,又登制科,仕至尚書郎。」 按《唐書馮伉傳》:「伉,魏州元城人,徙貫京兆。第五經宏 辭,調長安尉,三遷膳部員外郎,為睦王等侍讀。李抱 真卒,伉持節臨弔,歸之帛,不受。又致京師,伉上表固 拒。於是醴泉令𡙇宰」相高選,德宗曰:「前使澤、潞不受 幣者,其人清,可用也。」遂以授伉。縣多嚚猾,數犯法,伉 為著《諭蒙書》十四篇,大抵勸之務農進學而教以忠 孝。鄉鄉授之,使轉相教督。居七年,韋渠牟薦為給事 中、皇太子諸王侍讀。對殿中,賜金紫服。進兵部侍郎。 出為同州刺史,以散騎常侍召領國子祭酒者再。卒, 年六十六,贈禮部尚書。按舊唐書載伉著三傳異同三卷新唐書馮伉傳不載考

《藝文志》有《馮伉三傳異同》三卷,是列傳之滲漏也。今附《新唐書》於後,亦以見二書優劣雲。

五代

編輯

石昂

編輯

按《五代史一行傳》:「石昂,青州臨淄人也。家有書數千 卷,喜延四方之士,士無遠近,多就昂學問,食其門下 者或累歲,昂未嘗有怠色,而昂不求仕進。節度使符 習高其行,召以為臨淄令。習入朝京師,監軍楊彥朗 知留後事。昂以公事至府上謁,贊者以彥朗諱石,更 其姓曰『右』。昂趨於庭,仰責彥朗曰:『內侍奈何以私害

公?昂姓石,非右也』。」彥朗大怒,拂衣起去。昂即趨出,解
考證
官還家。昂父亦好學,平生不喜佛說。父死,昂於柩前

誦《尚書》,曰:「此吾先人之所欲聞也,禁其家不可以佛 事污吾先人。」晉高祖時,詔天下求孝悌之士,戶部尚 書王權、宗正卿石光贊、國子祭酒田敏、兵部侍郎王 延等相與詣東上閤門,上昂行義可「以應詔。」詔昂至 京師,召見便殿,以為宗正丞,遷少卿。出帝即位,晉政 日壞,昂數上疏極諫,不聽,乃稱疾東歸,以壽終於家。 昂既去,而晉室大亂。

江夢孫以下俱五代時人悉依尹洙五代春秋

編輯

按《五代春秋江夢孫傳》:「夢孫字聿修,潯陽人也。博綜 經史,立行高潔。太和中,中書令徐知誥表為祕書郎。 夢孫數自言迂儒,無裨益。平生讀書,欲小試於治民, 求為縣令,遂補天長令。及至,治縣寬簡,吏民安之。逾 年,棄官去,縣人號泣,送之數十里。還家事繼母盡孝, 早暮潔衣冠,視膳羞。母食既徹,為諸生講《禮》釋經義」, 凡至疑處,輒斂衽曰:「此科先儒猶多異同,夢孫安敢 輕言?諸君自擇所長可也。」南唐保大中卒,年八十五。 贈國子司業,葬之日,自遠方至者千人,而服衰者百 許。

張易

編輯

按《五代春秋·張易傳》:「易字簡能,魏州元城人。性豪舉 尚氣,少讀書於長白山,又徙王屋,又嵩山。苦學自勵, 食無鹽酪者五歲。齊有高士王達靈,居海上,博學精 識,少許可,易從之游。數年入洛,舉進士不中,以昇元 二年南歸,授校書郎、大理評事。元宗立,以水部員外 郎通判歙州。後主即位,遷諫議大夫,判大理寺,改勤」 政殿學士、判御史臺。采武德至寶曆君臣問對及臣 下論奏骨鯁者七十事為七卷,曰《諫奏集》,上之。註《太 元經》未成,卒,年六十一。

查文徽

編輯

按《五代春秋?查文徽傳》:「文徽,字光慎,歙州休寧人。幼 好學,能自刻苦,手寫經史數百卷。稍長,任氣好俠,聞 人困乏,雖不識必濟之。家本富,坐是窮空,不悔也。烈 祖輔政,初入謁,烈祖召與語,偉其論。徐知諤領浙西 節鎮,以文徽為判官。烈祖受禪,入為監察御史。元宗 立,改諫議大夫,歷工部尚書。致仕。卒年七十,諡曰宣。」

徐鉉

編輯

按《五代春秋?徐鉉傳》:鉉字鼎臣,世為會稽人。父延休, 為吳江都少尹,遂家廣陵。鉉十歲能屬文,長與韓熙 載齊名,江南謂之韓徐。起家吳校書郎。已事烈祖父 子,試知制誥,上言貢舉初設,不宜遽罷。元宗用其言, 即令再行貢舉。後主時,除禮部侍郎,歷左僕射,參知 左右內史事。後隨後主歸宋,歷左散騎常侍,卒年七 十六。鉉𥳑淡寡慾,質直無矯飾,好李斯小篆,臻其妙, 隸書亦工。入宋後,受詔與句中正、葛端、王惟等校《說 文》,有文集三十卷、《質疑論》若干卷。鉉博學,能讀異書, 常與弟鍇隸貓事至七十餘條。又宋人剖象而亡其 膽,咸以為異。鉉云:「象膽在四足,今春時當於前左足 索之。」果如其言。

徐鍇

編輯

按《五代春秋?徐鍇傳》:「鍇字楚金,鉉之弟也。生四歲而 孤,母方教鉉就學,未暇及鍇。鍇自能知書,稍長文辭 與鉉齊名。元宗嗣位,起家祕書郎。後主立,遷知制誥, 集賢殿學士,兼吏部選事。與兄鉉俱在近侍,時號二 徐。鍇凡四知貢舉,號得人。常著《質論》十餘篇。後主為 丹黃校定,復裒己所製文,命鍇為之序,士以為榮。鍇」 酷嗜讀書,隆冬烈暑,未嘗少輟。後主一日得周載齊 職儀江東,初無此書,人無知者,以訪鍇,一一條對,無 所遺忘,其博記如此。既久,處集賢,書冊不去手,非暮 不出。少精小學,故所讎書尤審諦。每指其家語人曰: 「吾惟寓宿於此耳。」江南藏書之盛,為天下冠,鍇力居 多。後主常歎曰:「群臣勤其官,皆如徐鍇在集賢,吾何 憂哉!」開寶七年七月卒,年五十五,贈禮部侍郎,諡曰 文。著《說文解字係傳》四十卷,《說文通釋》四十卷,《方輿 記》一百三十卷,又《古今國典》、賦苑、《歲時廣記》及他文 章凡若干卷。

魯崇範

編輯

按《五代春秋?魯崇範傳》:「崇範,廬陵人。家故貧,竈薪不 屬,而讀書自若,意豁如也。九經子史,廣貯一室,皆手 自校定。會烈祖初建學校,典籍殘闕,下詔旁求郡縣, 吉州刺史賈皓就取崇範本進之,以私緡償其直。崇 範笑曰:『墳典,天下公器,世亂藏於家,世治藏於國,其 實一也。吾非書肆,何酬價為』?」皓赴闕,與崇範俱至金 陵,表薦之,授太子洗馬。崇範操守廉儉,惟以月俸自 給,凡四時錫賚及非次優與,悉頒諸親舊之貧者。歷 東宮使,卒於官。

黃載

編輯

按《五代春秋?黃載傳》:載字元吉,其先江夏人,世為農。 載釋耒耜,就學於廬山,師事虔人劉元亨,精究經史, 能文章,一舉不中第,歎曰:「士規模於蹇淺之文,去取 於有司之手,其去道不甚遠乎?」遂不復進取,以教授為事。載事母有孝名。嘗釋《禮經》若干卷,其直百千,為 人取去,笑曰:「彼無貲者也,將藉此以成家,亦我之德。」 了不介意。年七十卒。

王鍇

編輯

按《五代春秋?王鍇傳》:「鍇字鱣祥,天復時奉使西川,因 留蜀,官翰林學士,已而遷御史中丞。武成二年除中 書侍郎同平章事。永平元年,高祖作新宮,集四部書 於中。鍇因勸高祖興用文教,上奏記曰:『伏以羲皇演 卦,神農造書。陶唐克讓,是昌禮樂;有虞濬哲,乃正璿 璣;禹湯文武,功齊天下。故能卜世延遠,垂裕無窮。逮』」 乎六國,諸侯力政,秦滅《墳》典,以愚黔首,遂使聖人糟 粕,掃地都盡。漢承秦弊,下武遵文,蕭何入關,唯收圖 籍。文帝修學校,舉賢良,海內晏然,興崇禮義。景帝躬 履節儉,選博士諸儒,以備顧問。麟書鳳紀,填溢於未 央;玉版金繩,充牣於祕府。班固曰:「周稱成、康,漢稱文、 景,宜哉!武宣之世。」乃從禮官開金馬石渠之署,以議 典禮樂;置協律之官,以分《雅》《鄭》。公卿大夫間作於世, 或紓下情以通諷諭,或宣上德以盡忠孝。孝成之世, 奏御者千有餘篇,獻納論思之盛,敻古罕比。世祖承 喪亂之餘,龍驤宛葉,去暴誅亂,拯溺救焚,寬以用人, 明以率下,兵革既息,寰海乂寧。乃起立太學,招致鴻 碩。群臣每有奏議,必「令史官撰集,以傳後世。」數引公 卿,講論經義,夜分乃寐,不以為勞。孝明師事桓榮,躬 親文墨,朝誦夜講,明達過人。孝章崇尚文儒,有太宗 之遺風。常於白虎殿會集群儒,推演乾坤,考合陰陽, 上申聖人,下述品物。參於傳記,內別六經,若披浮雲 而睹白日,設華燈而入闇室。詔元武司馬班固纂集 其事,名曰「白虎通。」魏武博覽群書,特好兵法,鈔略書 史,名曰「節要。」又注《孫子》十三篇,尤好篇詠,動為典則。 文帝八歲能屬文,淹通古今,貫穿經史。及居帝位,益 尚謙和,坐不廢書,手不釋卷。晉宣博學洽聞,服膺儒 教。當曹氏中微,總攝伯揆萬機之暇,未嘗廢卷。景文 之間,咸盡儒術。宋高祖豁達大度,涉獵典墳,討伐之 中,亦重文墨。文帝廣覽經史,雅善隸書,每誡諸子,率 以廉儉。南齊高帝深沉大量,清儉寬厚,嗜學好文,曾 無喜慍。常曰:「學然後知不足,余恨無老成人,得與周 孔比德。」兼善草隸,有飛動之勢。梁武該博多聞,有文 武之略。在位冬月,秉火執筆,手為皴裂。諸子悉有文 藝,聚書討閱,晝夜忘疲。元帝好《易》,韋編三絕。東閣聚 書,十四萬卷,象牌玉軸,輝映廊廡。陳武倜儻,雄傑過 人,窮究兵書,耽玩史籍。文帝留意經典,舉動端雅。後 魏道武立臺省,興儒學,《五經》各置博士,講問如市,塾 序成林。北齊有文林學館。周武帝保定中,書盈萬卷。 平齊,所得裁至五千卷。置麟趾殿學士,以掌著述。隋 平陳之後,牛弘分遣搜訪異書,經史漸備,凡三萬餘 卷。煬帝於東都觀文殿東西廂貯書寫,正副各五十, 分為三品,除祕書所掌,為禁中之書在焉。唐高祖統 一區宇,劃革暴隋,六合宅心,四海歸德,躬行仁義,以 息亂階。太宗神睿聖文,天資英武,嘗在藩邸,命博學 之士房元齡、杜如晦等一十八人為秦府僚佐,大較 儒術,廣聚經史。及居帝位,隨才擢用,於是弘文館皆 置學士。元宗開元五年,於乾元殿置修書使,召學士 張說等讌於集仙殿東廊下,寫四部書以充內庫麗 正殿名「集賢」,其修書使為集賢殿學士。自是圖籍不 獨祕書省,弘文、崇文館皆有之。集賢所寫,則御書也。 分為四部:一曰《甲》為經,二曰乙「為《史》,三曰丙為子,四 曰丁為《集》。兩京各一本,共二萬五千九百六十卷。經 庫書白牙軸,黃帶,紅牙籤;史庫書青牙軸,縹帶,青牙 籤;子庫書紫檀軸,紫帶,碧牙籤;集庫書綠牙軸,朱帶, 白牙籤,以為分別,以大學士專掌之。歷代以來,咸有 祖述,廢置沿革,或有差異,今但略舉帝王故事及祕 書之職,幸冀垂覽焉。」鍇家藏異書數千本,多手自丹 黃,每趨朝,於白藤擔子內抄書,書法絕工,其好學亦 有足取者。

孫逢吉

編輯

按《五代春秋?孫逢吉傳》:「逢吉,成都人。廣政時累官國 子《毛詩》博士,校定石經,分刻蜀中,逢吉與句中正之 功為多。」

蒲虔軌

編輯

按《五代春秋·蒲虔軌傳》:「虔軌,蜀人也,著《易軌》若干卷, 不知所終。」

彭玕

編輯

按《五代春秋·彭玕傳》:玕世為廬陵人,歷郴州刺史,卒。 玕通《左氏春秋》,嘗募求西京石經,厚賜以金。揚州人 至相語曰:「十金易一筆,百金易一篇,況得士乎?」故士 人多往往依之,人多稱其賢焉。

朱遵度

編輯

按《五代春秋?朱遵度傳》:遵度,青州人也。家多藏書,周 覽略盡,當時推為博學,稱曰「朱萬卷。」避耶律德光之 召,挈妻孥攜書雜商賈來奔,文昭王待之甚薄。遵度 杜門卻掃,諸學士每為文章,先問古今首末於遵度國人號為幕府書廚。後徙居金陵,高尚不仕。著《鴻漸 學記》一千卷、《群書麗藻》一千卷、《漆經》若干卷。

孫邰

編輯

按《五代春秋?孫邰傳》:「邰,明州奉化人也。自幼負氣岸, 博學高才,唐末為左拾遺。朱全忠篡唐,著《春秋無賢 人論》,即脫冠裳,服布衣,歸隱於奉化山。著書紀年,悉 用甲子,以示不臣之義。」

宋榮

編輯

按《五代春秋?宋榮傳》:「榮,婺州義烏人,隱居本州覆釜 山下,通《尚書》《春秋》。廣順中,忠懿王累徵不就,學者私 諡曰『文通先生』。」

陳郁

編輯

按《五代春秋?陳郁傳》:「郁,仙遊人,少篤學,博覽群書,手 不釋卷。事景宗為諫議大夫,奉朝請。每休沐在第,鍵 戶焚香誦經,未嘗關預機務,故得免於禍。年八十一 卒。」

陳致雍

編輯

按《五代春秋?陳致雍傳》:「致雍,莆田人,博洽善文辭,憲 章典故,尤所諳練。仕景宗為太常卿。入南唐,以通禮 及第,除祕書監。未幾,致仕還家。陳洪進辟掌書記,撰 《晉安海物異名記》及《閩王列傳》《五禮儀鑑》諸書。好事 者復編其議禮諸論,為《曲臺奏議》二十卷。」

耶律庶成

編輯

按《遼史耶律庶成傳》:「庶成字喜隱,小字陳六,季父房 之後。父吳九,檢校太師。庶成幼好學,書過目不忘,善 遼、漢文字,於詩尤工。重熙初,補牌印郎君,累遷樞密 直學士。與蕭韓家奴各進《四時逸樂賦》,帝嗟賞。初,契 丹醫人鮮知切脈審樂,上命庶成譯方脈書行之,自 是人皆通習,雖諸部族亦知醫事,時入禁中參決疑」 議,偕林牙蕭韓家奴等撰《實錄》及《禮書》,與樞密副使 耶律德修定法令。上詔庶成曰:「方今法令輕重不倫。 法令者,為政所先,人命所繫,不可不慎。卿其審度輕 重,從宜修定。」庶成參酌古今,刊正訛謬,成書以進,帝 覽而善之。庶成方進用,為妻胡篤所誣,以罪奪官,黜 為庶、耶律使吐蕃凡十二年,清寧間始歸。帝知其誣, 詔復本族,仍遷所奪官,卒。庶成嘗謂林牙,夢善卜者 胡呂古卜曰:「官止林牙,因妻得罪。及置於理,法當離 婚。」胡篤適有娠,至期不產而死。剖視之,其子以手抱 心,識者謂誣夫之報。有詩文行於世。

蕭韓家奴

編輯

按《遼史文學蕭韓家奴傳》:「韓家奴,字休堅,涅刺部人。 中書令安摶之孫。少好學,弱冠入南山讀書,博覽經 史,通遼、漢文字。統和十四年始仕。二十八年為右通 進,典南京栗園。重熙初,同知三司使事。四年,遷天成 軍節度使,徙彰愍宮使。帝與語,才之,命為詩友。詔作 《四時逸樂賦》,帝稱善。時詔天下言治道之要,制問徭 役不加於舊,征伐亦不常有,年穀既登,帑廩既實,而 民重困。豈為吏者慢,為民者惰歟?今之徭役,何者最 重,何者尤苦?何所蠲省,則為便益?補役之法何可以 復?盜賊之害何可以止?」韓家奴對曰:「臣伏見比年以 來,高麗未賓,阻卜猶強,戰守之備,誠不容已。乃者選 富民防邊,自備糧糗,道路修阻,動淹歲月。比至屯所, 費已過半。隻牛單轂,鮮有還者。其無丁之家,倍直傭 僦,人憚其勞,半途亡竄。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給。求假 於人,則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償者。或逋役 不歸,在軍物故,則復補以少壯。其鴨淥江之東,戍役 大率如此。況渤海、女直、高麗,合從連衡,不能征討。富 者從軍,貧者偵候。加之水旱,菽粟不登,民以日困,蓋 勢使之然也。方今最重之役,無過西戍。如無西戍,雖 遇凶年,困弊不至於此。若能徙西戍稍近,則往來不 勞,民無深患。議者謂徙之非便,一則損威名,二則召 侵侮,三則棄耕牧之地。」臣謂不然,阻卜諸部,自來有 之。曩時北至臚朐河,南至邊境,人多散居,無所統一, 惟往來抄掠。及太祖西征,至於流沙,阻卜望風悉降。 西域諸國皆願入貢,因遷種落,內置三部,以益吾國。 不營城邑,不置戍兵,阻卜累世不敢為寇。統和間,皇 太妃出師西域,拓土既遠,降附亦眾。自後一部或叛, 鄰部討之,使同力相制,正得馭遠人之道。及城可敦, 開境數千里,西北之民,徭役日增,生業日「殫,警急既 不能救,叛服亦復不恆。空有廣地之名,而無得地之 實。若貪土不已,漸至虛耗,其患有不勝言者。況邊情 不可深信,亦不可頓絕,得不為益,捨不為損。國家大 敵,惟在南方,今雖連和,難保他日。若南方有變,屯戍 遼邈,卒難赴援。我進則敵退,我還則敵來,不可不慮 也。方今太平已久,正可恩結諸部,各置酋長,歲修職 貢,叛則討之,服則撫之,諸部既安,必不生釁。如是,則 臣雖不能保其久而無變,知其必不深入侵掠也。」或 雲「棄地則損威」,殊不知殫費竭財,以貪無用之地,使 彼小部,抗衡大國,萬一有敗,損威豈淺?或又雲,「沃壤 不可遽棄。」臣以為土雖沃,民不能久居,一旦敵來,則不免內徙,豈可指為吾土而惜之。夫帑廩雖隨部而 有,此特周急。部民一偏之惠,不能均濟天下。如欲均 濟天下,則當知民困之由而窒其隙。節盤遊,簡驛傳, 薄賦斂,戒奢侈,期以數年,則困者可蘇,貧者可富矣。 蓋民者國之本,兵者國之衛,兵不調則曠軍役,調之 則損國本。且諸部皆有補役之法,昔補役始行,「居者 行者類皆富實,故累世從戍,易為更代。近歲邊虞數 起,民多匱乏,既不任役事,隨補隨缺,苟無上戶,則中 戶當之,曠日彌年,其窮益甚,所以取代為難也。非惟 補役如此,在邊戍兵亦然。譬如一抔之土,豈能填尋 丈之壑。欲為長久之便,莫若使遠戍疲兵還於故鄉, 薄其徭役,使人人給足,則補役」之道可以復故也。臣 又聞自昔有國家者,不能無盜。比年以來,群黎凋弊, 利於剽竊,良民往往化為凶暴,甚者殺人無忌,至有 亡命山澤,基亂首禍。所謂民以困窮為盜賊者,誠如 聖慮。今欲芟夷本根,願陛下輕徭省役,使民務農。衣 食既足,安習教化,而重犯法,則民趨禮義,刑罰罕用 矣。此方今之急「務也,願陛下裁之。」擢翰林都林牙,兼 修國史,仍詔諭之曰:「文章之職,國之光華,非才不用。 以卿文學,為時大儒,是用授卿以翰林之職。朕之起 居,悉以《實錄》。」自是日見親信,每入侍賜坐,遇勝日,帝 與餘酒賦詩,以相醻酢,君臣相得無比。詔與耶律庶 成錄遙輦可汗至重熙以來事跡,集為二十卷進之。 十五年,復詔曰:「古之治天下者,明禮義,正法度。我朝 之興,世有明德,雖中外嚮化,然禮書未作,無以示後 世。卿可與庶成酌古準今,制為禮典。事或有疑,與北 南院同議。」韓家奴既被詔,博考經籍,自天子達於庶 人,情文制度,可行於世,不繆於古者,撰成三卷進之。 又詔譯諸書。韓家奴欲帝知古今成敗,譯《通曆》《貞觀 政要》《五代史》。時帝以其老不任朝謁,拜歸德節度使, 以善治聞。帝遣使問勞,韓家奴表謝。召修國史。卒,年 七十有二。《六義集》十二卷行於世。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