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二百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
第二百十一卷目錄
兵略部彙考一百九
親征平定朔漠方略十八
戎政典第二百十一卷
兵略部彙考一百九
編輯《親征平定朔漠方略十八》
編輯
癸酉,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奏報「𠞰滅噶爾丹於昭莫多之地。」 群臣入。
賀
上駐蹕中拖陵。大將軍伯費揚古為「𠞰滅《噶爾丹》」事。
遣副都統阿南達來奏
上《出幔城外》。
親閱所奏疏。《疏》曰:「五月十一日,遣喀爾喀鄉導隨藍」
翎侍衛布達躧,探噶爾丹行蹤仗。
聖上親統精銳大兵,臨巴顏烏闌之威,厄魯特噶爾
丹,心膽破裂,魂魄迸散,逃遁而來。《五月十三日》〈臣。〉軍正向昭莫多行,布達等至特勒爾濟口,見厄魯特蹤跡,遣人來報。〈臣〉等即令署前鋒統領碩代,副都統阿南達、阿迪等,率前鋒試挑之,「如厄魯特力寡,即行𠞰滅,多則徐誘之來。」因厄魯特勢眾,碩代等誘之至。大軍將及昭莫多,厄魯特來逼前鋒之尾,碩代等率前鋒且射且卻,一面遣人來報。〈臣〉等令「將軍孫思克綠旗官兵居中京城西安滿洲漢軍官兵、察哈爾諸扎薩克蒙古就東方山之高處右衛滿洲漢軍官兵;大同總兵官康調元綠旗官兵;喀爾喀扎薩克就西方沿河布陣。」謹遵
聖上預授之策,令「官兵皆步行。」噶爾丹率賊萬許對。
陣,向前逆戰。官兵奮勇發鳥鎗砲矢,自未至酉,敵人將潰,官兵上馬鳴角,仗
聖上威靈,擊噶爾丹而大敗之,分行追逐,至特勒爾
濟口,勦殺三十餘里,斬首二千餘級,生擒百餘人。及昏黑,乃鳴角收兵,大獲子女駝馬牛羊、兵器仕物,理合奏報。謹具《本奏》。
聞。
閱畢,批曰:「覽卿所奏,率官兵至昭莫多厄魯特噶爾。」
丹率賊萬許拒敵,卿令大兵皆下馬齊列,自未至酉,奮勇力戰。賊人將潰,令我軍士上馬衝入,噶爾丹大敗,追逐三十餘里,斬厄魯特二千餘,生擒百餘「人,大獲子女、駝馬、牛羊、兵器仕物。卿調度有方,官兵奮勇,殊為可嘉!在事有功人員,著從優議敘具奏。」
上問阿南達交戰情形如何。阿南達奏曰:「費揚古等」
前奉密
旨截噶爾丹逃竄之路,前至昭莫多地方。噶爾丹被 皇上親追,心膽俱裂,日夜奔竄,困乏已極。至特勒爾
「濟地方,署前鋒統領事碩代等率前鋒軍誘之前來。」 隨令發砲,賊不能當,即行衝入。遵
皇上訓旨、令官兵俱步戰。自未至酉、賊始潰亂。遂令
「軍士乘騎進擊,大敗之,追奔四十里。」 費揚古恐涉誇張,故於疏內皆約略言之。其實交戰處斬賊三千餘級,其被創逃竄死於山谷中者,屍骸枕藉,生獲數百人,殺噶爾丹之妻阿奴及賊之渠首甚眾,獲其子女、駝馬、牛羊、器械等物無算,惟噶爾丹引數騎逃出。其零星逃散之賊,投降大將軍馬思喀者千餘人。問陳獲厄魯特之人。皆云前經哨卒報稱
皇上躬親征勦噶爾丹,尚未信雲。
皇上定不親征,必遣將前來,此何足懼。故不設備。後
其所親信併從我軍放還之人,至彼具言。
皇上身先八旗,前鋒而行。親征果真彌山布野軍威。
甚猛,實難抵敵。噶爾丹乃惶遽,但云:「我等今不可遲。」 遂抱頭鼠竄,亡命潰遁。噶爾丹所屬人多怨懟者,噶爾丹云:「我初不欲來克魯倫地方,為達賴喇嘛煽惑而來。」 由今觀之,是達賴喇嘛陷我,我又陷爾眾人矣。
《上問》曰:「爾等之兵,前若如約,於四月二十四日至土」
「喇,二十七日至巴顏烏闌,則更當何如?」 阿南達奏:
曰:「誠若是,則賊盡授首,即一人亦不能逃脫矣!」 於是眾皆歡呼,聲震天地。眾扎薩克蒙古王、貝勒、台吉等,及喀爾喀汗、王、台吉等,無不踴躍懽忭。
上顧謂眾大臣曰:「此番師出,即奏膚功。」皆
上天眷佑也。應先叩謝。
上天乃於行宮南門外設香案。
上親率諸王。
皇子等文武官員、及蒙古王汗台吉等、俱按次排立。行三跪九叩頭禮畢。
上入行宮。大學士伊桑阿、張《玉書》恭捧諸王大臣文、
武官員慶賀表入奏表言〈臣。〉康親王傑淑等:「竊惟帝王之師,無征不服;軍國之事,惟斷乃成。」從來用兵殲寇之烈,未有如我
《皇上今日北征》之盛者也。
「皇上統御萬方、子育兆姓。遐邇內外、視同一體。」雖在
荒徼絕域,無一民一物不容保於天覆地載之中。乃獨厄魯特噶爾丹,自棄生成,恣行悖逆,竄伏塞外,擾虐我臣服之《喀爾喀》。《屢頒》
諭旨「怙終弗率、蠢玆頑梗、難以仁綏」
皇上誕布天威。聲討有罪。遂
親統六師從中路撲勦。而以費揚古為「撫遠大將軍。」
由西路刻期並進。一切調遣機宜,悉經
宸斷。維時廷臣惕然震悚。交章請留。而
聖意但在「除殘」,謂非躬蒞行間,不能相機從事。且
皇太子篤孝性成。久習機務。在京政事、付託料理。
「自無不協。」 於是昭告
《天》。
地。
宗廟、
社稷、《禡牙》《軷路》諏日《遄征》。自二月出師以來。
皇上屢申軍約,法令詳明,加意拊循,訓勉周至。偶遇
道路險隘。或陰雪間作。《輒傳》
諭「愛護馬匹。並遣大臣侍衛協督車輓。復頻祀山川。」
風雨之神,以迓天和。百靈默相,無不立應。而又日御一餐,以與士卒共甘苦。給衣甲廄馬,以為士卒壯折衝。頒賚牲畜,均饗將士。更時撤
御饌令會食。以示優勞。其外藩諸部王、汗貝勒、貝子、
公台吉等、先後會師來朝者
皇上恩禮褒加,錫予尤渥。至於邊塞行師,每憂乏水,
蒙
皇上周覽井泉,親視疏鑿。因有《靈源》《湓涌》之異。師徒
百萬無不利濟。又「饋饟道遠,自古為難。」 仰廑。
宵旰焦勞,多方籌畫,趣令所轉之粟,陸續達於師中。
而軍食不匱。以此連營軍旅,士馬飽騰,罔不踴躍前驅,爭欲滅兇頑而後朝食者矣。若夫營伍之遠近,進止之疾徐,刁斗之嚴明,皆一一稟自
睿裁。而斥堠哨望。尤軍中所重。每煩
聖駕親行巡察。故軍士倍加謹毖焉。初、大軍之分幟
而行也
皇上常御旌門、令諸將士乘騎徐進、以次簡閱。於時
烝徒之銳,駝馬之蕃,外藩君長環立侍觀者,咸歎為軍容極盛。迨五月初一日,師出拖陵,有諜者言「噶爾丹近在克魯倫河之地」 ,
上迺大喜,遂令八旗官兵及火器漢軍綠旗諸營,並
蒙古兵畢會。申命策勵,以鼓士氣。分賜諸王駝馬及將領衣服。隨酌定營制,指示陣法,悉教以前後左右步伐止齊之宜,變化不窮,動合經緯。自是師行之際,諸軍萃集,我武益張,甲冑旗旄,彌滿山谷,而按列就伍,無有越次。仁義節制之師,所向無敵,豈區區小醜所足當一擊哉?噶爾丹自去歲潛入巴顏烏闌,彼自以為窮荒朔漠之區,天兵道阻,不能驟至,即使興師遣將,亦必俟夏秋之交,而
九重「至尊遠臨大漠,尤所不敢預料」,而戀水草以住。
牧,假食息以遷延。及我兵進逼克魯倫河,噶爾丹忽見
「天子」躬統貔貅,行已壓境,而將軍《費揚古》《偕舒恕孫》
思克等又祇遵
廟算以五月初三日統西路大兵、依期抵土喇河、斷
「絕歸路。」 乃相對愕眙。謂
王師殆自天而降耶?師眾如此,何以能猝至「無水」之
「地也。」 遂倉皇而遁。初八日,
皇上親統大軍追勦噶爾丹。
聖駕前行。每見高山深谷、輒遣哨搜捕逃匿之賊往
輒就擒其奉遣者遵
上指示則獲利,違即失事。眾皆驚異。是時,諸將士,無
不銳意俘馘而
「聖心如天好生」猶以抗命者,唯噶爾丹一人。其餘脅
從,皆吾赤子,不忍盡殲之於鋒鏑之下。
特頒敕旨,示以誠信,諭以歸降,且宥所擒厄魯特人。
賜之蟒服,令隨使臣偕往。而噶爾丹昏迷惶惑,惟圖倖脫,竟踉蹌棄輜重遁走巴顏烏闌。初九日
皇上命留步兵大砲於後。
躬率先鋒兵前進,追至克勒河朔,沿途見賊遺棄之。
物無算,所謂狼奔鼠竄,惟恐偷生之不速矣。《十》
一日
上命約減器物,留於克勒河朔。十二日,
親統大軍,追至拖諾山地方,賊盡棄帳房盔甲刀鎗,
器械及老弱人口於道乘夜遁走。訊之俘獲之人,具言「噶爾丹無晝無夜,遁走者已三日,今當過巴顏烏闌。」 於時
「車駕親行追寇。」閱五日、
駐蹕拖諾。
諭曰:「噶爾丹盡棄輜重、宵遁求脫計。西路大兵亦將」
抵巴顏烏闌,則噶爾丹遁無所之矣。但兩路大兵會師,一路需糧甚多、關係緊要;輓運之米現在稽遲;今宜酌遣精銳追勦,朕親率大軍回而迎糧,經畫兩路兵食乃
命馬思喀為「平北大將軍」,授以精兵,往追之諒噶爾。
丹必被擒就死,但恐兵丁乏糧。
上乃於十三日班師。十四日,大將軍果以軍糧事馳。
奏與
「聖慮所至,毫髮無爽。」噶爾丹因
大駕統兵急追,西向遁走。北至昭莫多,適與西路大
軍相遇。大將軍伯費揚古等隨布陣,奮勇力戰,大敗賊眾,追殺三十餘里,陣斬二千餘人,生擒百許人,獲婦子駝馬牛羊器械甚多,餘黨皆潰。「噶爾丹辜恩負德,自取滅亡,逆天者天必誅之,此之謂矣。」
皇上於用兵之初、即分遣西路大兵、遏賊歸路。至是
而其效始明見焉。在昔殷高宗之伐《鬼方》,三年乃克;周宣王之伐《玁狁》,千里旋師。然皆命將徂征,猶且傳為盛事。我
皇上六龍時邁,直涖漠北,從萬難進兵之地,冞入其
阻,計程約三千餘里,為時僅八十日,而絕塞寇氛,悉行掃蕩,何成功之速也!從來蒙古鳥集獸散,靡有定居,倏去倏來,蹤跡飄忽,故勦滅最難。今合諸道之兵,環至夾攻,一舉而盡殲之。
皇上料敵之奇如指掌,用兵之道如神明,隨征滿、《漢》
蒙古諸王大臣等咸以為:
「聖武天授,非人力所及。自此沙漠永清,邊圉孔固。」駿
烈之奮揚,聲靈之赫濯,信為史冊之所稀聞,《詩》《書》之所罕載。而漢於匈奴,「唐」於突厥,非所論矣。〈臣。〉等幸叨扈從。欣聽《凱歌》。自媿弇陋,不能形容盛美。《欽惟》
皇上勤一身以綏輯烝民,勞一時以貽安奕祀。惟 聖人之至仁,乃能定大業。
聖人之至斷。乃能建膚功。勳邁百王。光垂千古。伏冀
「遠布捷音,宣示中外。」 以上答。
宗社之靈、下慰四海臣民之望。其告祭、及頒
詔事宜。俟
聖駕還京、所司具儀題請〈臣〉等特此先奏,微忱不勝。
懽躍忭舞之至奏入
上曰:「朕為中外生民之主。綏輯海㝢。愛養元元。惟以」
「率土乂安。為念厄魯特噶爾丹擾亂邊塞,心懷狡謀,逆天虐民,不容不行勦滅。朕親率大軍遠出塞外,聲討有罪,噶爾丹聞風遁走,希圖倖脫。適與西路大兵相遇,大將軍費揚古等奮勇力戰,大敗賊眾,擒斬無算,盡獲其人口牲畜。從此邊境寧謐,不煩遠事征討,四海蒼生可共享昇平之福,朕心深切喜悅。覽王等奏、知道了。應行事宜、所司詳察典例具奏。」 諸王大臣文武官員、進
賀表出諸
皇子在幔城內、諸王及文武大小官員外藩諸汗王台吉、在幔城外三跪九叩頭、行
慶賀禮。
皇太子奏言為
天威遠震,窮寇潰亡。《仰申慶賀事》。〈臣〉竊惟噶爾丹,逆
天悖,誓忘其死。亡棲於邊塞,侵掠喀爾喀等部。
皇父奠安生民、廓清疆宇。不惜勞苦、親統大兵、深入
敵地運籌
聖算布昭
《天威》。
「躬先將士。統率前進,奮揚我武。跋涉徂征。」噶爾丹委
棄《輜重》狼狽潰逃。其所屬之人來歸者甚眾。〈臣。〉聞之不勝欣喜。即傳集文武群臣,宣布捷音。大小人員聞知之頃、罔不懽忭。此皆
皇父一人獨斷,籌畫周至,調度精詳,噶爾丹何能出 皇父謀略之中乎?今
神威遠播,其所屬之人皆已流散,噶爾丹必然就擒。
邊疆安定。〈臣。〉但願速見。
天顏,不勝依戀。謹請
「皇父《萬安》。」奉
旨:「朕於六月初十前。可以至京。」
〈臣〉謹按:古來出塞征蒙古者,徒縻糧餉、疲士馬,有驅逐之名,未嘗有誅勦之實。我
皇上天亶至聖,度敵之情偽,燎若指掌,鑒事之始終。炳如懸鏡。謂狡寇一日不除,則生民一日不安。爰
躬統六軍進勦《噶爾丹》。而滿漢大小臣工、請罷 親征、遣將出師者甚眾。蒙
頒發諭旨,示以烏闌布通前事不能已。於
親行之故。後群臣復謂二月方寒,邊外冰雪未消。請
展期至三四月
上念「《行師》之道、以速」為貴、不允所請。至中途喀倫地,
方諸臣又以《噶爾丹》聲息杳然,斷已遠遁,大兵可不煩深入,而
聖意益堅,嚴飭諸臣刻期前進。至獲噶爾丹《實音》,諸
臣又謂「當陳兵前列。」
御駕居中而行。
皇上《神武天授》。
躬先。八旗前鋒,窮追五日,噶爾丹窘迫已極,狼狽西
竄而
皇上豫遣西路之兵適與相遇,大敗之於《昭莫多之》
地,軍鋒一接,立就滅亡。倘果如眾請非
上親蒞軍中。又或展期啟行。稍有濡滯、則噶爾丹得
以早覺遠遁無蹤,何能七旬之中滅一大國,百日以內奏凱旋都乎。從此邊塞鞏固,中外永寧,國家享萬載無疆之福,皆
一、「人躬親勞苦之所致也。」
皇上非常偉績,誠與天地同不朽矣。
命收捕「陝西邊塞內外噶爾丹種類。」
上諭內大臣索額圖、大學士伊桑阿曰:「朕率大兵至。」
克魯倫河。噶爾丹一聞風聲,拋棄子女帳房、鍋釜等物,乘夜奔竄。於五月十三日,西路大將軍率大兵至特勒爾濟地方,遇噶爾丹潰遁,與之交戰,厄魯特賊眾大潰,斬殺甚多,其餘逃散者陸續投順。厄魯特噶爾丹止帶三十餘人逃竄而去。應作速移文陝西總督、巡撫、提督、總兵官等,將邊外邊內之多巴西喇固爾等處凡有噶爾丹所屬之人俱即行收取尚書圖納習知地勢著馳驛迅速赴陝西會同總督巡撫提督總兵官等、料理此事若非噶爾丹之人勿誤收取將此即作速知會。
命「檄青海諸台吉捕噶爾丹及其餘黨。」
諭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大學士伊桑阿曰:「噶爾丹。」
「先於烏闌布通地方敗潰之時,首頂威靈佛雲,乃鬼魅引我來進皇上喀倫,不然我豈敢擅入。此後不但扎薩克蒙古之在喀倫以內者,即歸附皇上之喀爾喀。若騷擾一人,此威靈佛即誅戮,我因有此盟誓。朕停止大兵追勦,使其生還噶爾丹之兇逆,仍不悛改。去年至克魯倫地方,又侵掠歸順之喀爾喀納木渣爾《拖音》」 ,朕用是震怒。今年調遣各路大兵,朕躬統六師,欲親行𠞰滅。至克魯倫河,厄魯特噶爾丹一聞聲息,拋棄子女、帳房、鍋釜等物,乘夜而逃。西路大將軍伯費揚古率領大兵至特勒爾濟地方,遇噶爾丹敗走,戮力交戰,厄魯特賊寇大潰,斬殺甚多,子女、駝馬、牛羊等物盡行俘獲,其餘逃散者陸「續來降。厄魯特噶爾丹止帶三十餘人逃竄。想噶爾丹冀免誅戮遁逃西去。亦未可知。應著理藩院遣才能官一員併筆帖式前往知會青海地方台吉等著傳諭伊等所屬可通西路地方居住人等知悉各相防備偵探信息。若遇厄魯特噶爾丹即行拿送或既遇而不拿獲或既經拿獲不行遣送」 明知故釋,此後即永以賊論。再將呼戶納爾地方現在居住噶爾丹所屬人等,著盡行拿送。將此情節,令理藩院譯蒙古字迅速馳驛往送青海地方。
命諸蒙古兵各歸本部。侍郎安布祿奏曰:「昔議敘喀」
爾喀貝子盆蘇克之事、奉
旨、「俟至《克魯倫》後再奏。今貝子盆蘇克出征未回。」應
俟到京時再議奉
旨。「在後喀爾喀蒙古兵、俱令散歸各家、至秋月赴京」
敘功之時一併具奏
上諭皇太子曰:「侍讀學士喇西引丹巴哈什哈、於十」
七日到。朕素識其面,非下流無知識之人。今喚入賜坐問之,其應對言語真實明爽。雲「噶爾丹素有謀為,亦得人心。每悔深入烏闌布通,輕易交戰。近思於克魯倫、土喇諸處將喀爾喀及內地蒙古用計煽惑,令之首尾不相自顧。彼時希圖大舉滿洲聞知,必然出師。師少則與之戰,師眾則委地而退。待滿洲既旋,復躡襲其後。如此不數年,自然財賦耗絕,必致疲弊,是以畜謀而來也。」 伊心志本侈,今不意聖躬親統如許大兵,度人所難,行之瀚海,俄頃而至。厄魯特之眾,窺見軍威,莫不喪膽,於初七日早,即行潰遁,晝夜奔馳,棄其生計。因追兵緊尾其後,狼狽流離。又於十四日,在特勒爾濟地方,突遇西路大兵,時厄魯特兵五千有餘,鳥鎗不及二。
千,自克魯倫、巴顏、烏闌以上,極其亢旱,莖草全無,五晝夜倉皇敗走於無草之地。沿途委頓,隨去者少。曾見西路之兵先據高阜,我厄魯特據一小坡,徒步拒敵。《天朝》大兵亦徒步與戰,火器齊發,整肅從容,相逼而進。其前有舉棍者,有將紅圓之物遮蔽其身者,漸戰漸近,至十步內,箭來如雨,先從噶爾丹所領之隊敗遁,次則丹濟喇丹津溫布亦遁,阿喇卜灘一隊尚相拒未動。於是滿洲騎兵將厄魯特大營圍繞,其婦人穉子及馬駝,俘獲甚多,牛二萬頭,羊四萬隻。又見阿奴喀屯為鳥鎗所中而死,戴巴免爾《寨桑》中砲,連貫四人而死,波羅特和卓中箭而死。後復短兵前接,更有一隊,所持非鎗非刀,衝突直入,「所向之處,人皆披靡,斃者無筭。思我主背其誓言,獲罪聖主,天實厭之,至於此極。我等素行殺戮,離拆人之妻子,今孽歸己身,輾轉思維,愛惜性命,故背我主而圖倖免。殺戮,存留,皆出聖恩。」 又以滿兵如何問之,云:「我等會於烏闌布通時,即已畏懾,今來此克魯倫土喇,我厄魯特傾國之人,皆豫知滅亡,惟噶爾丹一人以為不然,猶妄言有成。此乃天之定數,彼不自知其然而然矣。昔噶爾丹征討諸國時,所向咸剋。如滿洲兵者,實無敵於天下。我厄魯特如何抵當,適自取覆亡也。」 又問:「噶爾丹得脫乎,可擒獲乎?」 對云:「聞噶爾丹僅率四五十人而走,擾亂中未經目睹。然雖得脫,無以資生,殆困餓以」 死耳。書此正欲遣發。十八日中,副都統阿《南達》齎至《平滅厄魯特》奏章,遂一併附往。其陸續投誠之厄魯特二千有餘,亦全獲其妻子牲畜。𠞰滅《厄魯特》之事畢矣。將此情節,於
皇太后前、奏聞。宮中咸令知之。滿大學士尚書、及內廷
侍衛大臣亦令知悉。朕已率眾望
天申謝。諸王大臣亦行慶賀。《特諭》
甲戌
命皇長子留駐中拖陵,料理兩路大兵糧餉諸務。 上諭皇長子曰:「大兵人口逐隊回師,爾可於此地酌」
給糧食。至于成龍處。著于成龍撥與到京口糧、使之前往。
命以騎給徒行人眾,收養遺留僕從。
上諭皇長子曰:「大軍之行,兵丁內或有一、二無馬步」,
行者,亦未可知。有于成龍牲口,可取使乘用。我兵甚眾,內有不能㩦帶僕從棄之而去者,交于成龍給之飯食,用其力,使挽車看馬,帶至家中,交還原主。大兵還家,兵丁棄其盔甲器械什物,亦未可知。倘有不能帶回者,有「《米完》空車」 ,令裝載車上帶回。
《諭八旗諸臣回師禁令》。
上諭皇長子曰:「著諭《八旗大臣》:爾等皆朕簡用之人。」
今噶爾丹不能抗威,聞風而遁,諸大臣雖不得與戰,惟約束官兵不擾沿途居民,不飲酒,不妄行搶奪、善飼馬畜,就水草小心牧放;不盜刈田禾以飼牲畜、不踐踏田禾,不遺一人一騎,全使到家;此即汝等之所以效力也。如肆行搶奪,遺留人馬,事發斷不輕恕。
命「安插厄魯特降人於邊外。」
上諭皇長子曰:「天時炎熱。應令厄魯特降人暫居張」
家口外,俟丹巴哈什哈等家口到後,酌給牛羊鍋帳等物。到張家口後,恐糗糧有誤,可自于成龍取銀五百兩,交侍郎西喇小心照管,暫令居張家口外候旨。
撤僧古爾、塔爾吉爾濟地方哨卒。先是以僧古爾、
塔爾吉爾濟處,恐有寇警。
上遣侍衛十五人、護軍三十人赴《明珠所》,以探消息。
至是
上謂大將軍:「費揚古既已擊敗噶爾丹,無庸哨探矣。」
「若留伊等,徒縻糧食耳。著檄明珠酌留數人,其餘遣回。」 明珠隨奏留新滿洲十五人,其餘侍衛、護軍、
「俱遣回。」 《明珠》報「按察使劉暟運米五百石、麪七千斤,於五月十七日十八日陸續到克勒河朔,隨給駝馬助運,交侍郎阿爾拜同劉暟於十八日起行解赴大軍。都司丁延祥運米五百一十九石,以馬駝往迎,自五月十九日起陸續到克勒河朔。又原任知府於漢翔等運米八百石,亦以駝馬馱運到克勒河朔,交理」 藩院馬爾漢押同起行解赴大軍。
駕至察罕布喇克。
命檄催于成龍趲運。
上諭行兵部曰:「大軍運糧事務,關係甚要。」因于成龍
才能可用,選出專令督理大軍運糧事務。凡所題請,無不允行。初在京與于成龍面議時,議定八十日以內,用兵丁自備之糧,不用伊所運之米。八十日期滿,即用伊所運之米。著伊運米至土喇地方,為土喇以北進勦之需。後將兵丁自備八十日口糧內又減留二十日口糧之時,伊曾奏云:「兵丁自」
「備口糧,原議至八十日期滿,方用臣所運米,今兵丁各減留二十日口糧,只餘六十日口糧。至食完即用臣所運米,車輛必不能至。」 朕即命駱駝首領郝尚圖等將減留二十日口糧,照數分載運至,補給兵丁,今八十日已滿。克魯倫去京一千九百里,原議糧車日行三十里,以今計之,已經行過八十日矣,若日行三「十里,應過克魯倫且至土喇。今于成龍等糧米不但未運至土喇,雖克魯倫亦未有顆粒運到。以此觀之,一日只行十里或十五里而已。噶爾丹一聞朕親徵信息,從克魯倫河逆流遁去。朕率大兵窮追五日,再欲前往追𠞰因糧運未至,朕不得已率領大兵而回。其西路糧運全然遲誤,土喇地方亦未曾運到顆粒西路大兵遇厄魯特噶爾丹大敗之盡獲其子女牛羊等物猶幸克濟若不將噶爾丹大敗與彼相持則將奈何。誤事非輕現今西路大兵因糧米匱乏皆由中路而來厄魯特歸降之二千餘人其子女人口甚多已經著于成龍作速運米」 七千石前來。伊止將米一千餘石著劉暟、宋大業、運過拖陵地方餘米全然未到。今已行八十餘里。糧車尚未見一輛詢及沿途倒斃牲口皆云係運糧馬騾觀其所駐扎地方皆不按驛站擇有水草之處俱於無水之地妄行駐扎不但兵丁雖伊等運糧人夫量亦缺乏因糧米不能多到朕營官兵止給七日口糧俟趲行至喀倫地方將米補給。況伊等運糧大臣官員,無一人先到,即漢官《宋大業》,亦未令滿洲官員同行,使其獨運米前來。「兩路大軍糧務,關係甚屬重大。著作速移文于成龍,文到即將糧餉迅速運來,毋誤軍需。若仍遲延,將糧米不行速運,則于成龍等於遲誤軍需之中,又加遲誤矣。」
乙亥
駕至西巴爾台。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等報到。索岳爾
濟山請停收生巴爾虎、薩布素等咨行。兵部曰:「三月十六日奉」
旨、「著盛京烏喇兵。照將軍薩布素所奏。前來駐扎。」薩
布素領伊所屬一千五百名兵,帶三月行糧,於四月初旬起程,向克魯倫而來。若遇生巴爾虎等,可即收取。欽此。我兵於五月初四日自喀爾喀河和
洛思台地方起程。「本月初九日至索岳爾濟山後五十里之噶爾達蘇台河。」 因興安地方之北應加防備,於是相視水草、在噶爾達蘇台、喀爾布爾勒木布爾根等處屯兵。其
《盛京》《烏喇》之兵遣人先來報云:「十二、十三日可到。」
俟眾兵齊集之後,遣人至索岳爾濟山吳爾揮地方,探候大軍信息。倘有厄魯特警報,出兵之際宜暫停收取巴爾虎,俟事畢回時,將巴爾虎收取,或抗拒,或逃遁,酌量施行。乞大部一併議定。報。
聞。
丙子
駕至席喇布里圖留牧。喀倫蒙古王等行。
「慶賀禮。」留牧喀倫之阿霸垓王吳爾占噶喇布達馬
林渣卜、蒿齊忒王達爾馬幾禮第、雅木披爾、阿霸哈納爾貝勒卜昭、貝子額林辰達席、協理吳爾占噶喇布王旗分事務貝子車林敦多布、協理旗分事務台吉德木楚克等來迎。
聖駕。慶
賀「勦滅《噶爾丹》。」在
行宮前三跪九叩頭禮畢。傳
上諭曰:「爾等意中曾料朕此行所乘之馬。可直抵克。」
「魯倫立奏大功而還。如是之速乎?其直陳之。朕尊為天子,富有四海,在京時飲食宴樂無不備具,皆爾等所共知。此番出征,朕日食一餐,羊肉以外,並無豬鵝等物。夙興夜寐,櫛風塵而沐雨雪。每至一處,朕皆步行。及聞噶爾丹確信,朕親率前鋒窮追。凡此,特欲速滅兇寇,使爾等眾札薩克得安生之故耳!今噶爾丹已滅,喜奏膚功。不但爾等此後永無侵擾之虞、得享昇平之樂,朕亦不復為爾憂勞矣。」 王吳爾占噶喇布等跪奏云:
聖主垂問。〈臣〉等安敢隱昧?我等蒙古地方,三四月間,
草不萌生牲畜饑瘦
皇上念我外藩蒙古,不辭勞苦,七十日之內,於無水
草之地,行三千里,立滅一大國,所乘馬匹,騰驤而回,誠世所罕有之奇事。乃
「天佛特相祐助耳。」噶爾丹為人兇惡,侵掠我外藩。蒙
古任意縱橫,未有敢與抗敵者。今我
皇上加以天威,霆擊電掃,不但我等蒙古世享太平,
之福萬邦之人聞
皇上聖德神功若此,誰不傾心歸服。傳
諭曰:「此番出兵各旗蒙古王、貝勒、台吉等、於引路探」
信,牧馬掘井諸事,甚為效力。凡差遣處,隨所指使。
無不應機各當。誠屬可嘉。朕必使各得生計。重行賞賚至於喀爾喀等、此番亦甚效力。朕先以喀倫之內視為一家。今土喇克魯倫以內、皆為一家矣
吳爾占噶喇布等《叩頭奏》云:〈臣。〉等受。
皇恩深厚。於軍國之事、自當效力。今
《皇上》又《沛》。
綸音如此軫念。〈臣〉等「更有何言,但願仰托。」
皇上洪福、優游樂業。子孫世世、效犬馬之勞而已。
皇太子奏至言。五月十九日接到
諭旨、進
皇太后覽。奉
皇太后旨、「前所遣書來知。噶爾丹聞大兵聲息、殺其妻。」
子棄其生計逃遁,予心已即欣喜。今更悉如。
皇帝籌畫,果與費揚古兵遇,先戰一次,擊敗之,再戰。
「大敗之。」 予聞不勝欣喜。
皇帝之威福。
《天地》、
祖宗。皆同眷佑。所到成功、奏凱而還。予惟叩謝 天地神祗。中心悅豫。並問
「皇帝安好。」又奉
《諭旨》宣示宮中訖。又奏言、〈臣〉奉:
皇父旨留居京師。伏念
皇父。俯為生民勤勞
聖體殫竭心思,馳驅跋涉,深入喀倫以外無水瀚海
北邊之地。〈臣。〉晝夜憂念,於心前聞,近克魯倫,寇所居處,
天威所至,賊聞風遠遁。今又於五月十九日,捧接 皇父頒到諭旨,「聞大將軍伯費揚古兵至,殄除賊眾」,
喜音。〈臣。〉不勝懽慶,謹拜。
天以謝此。皆
皇父預料逆賊決策破滅,籌畫素定,分路遣發大兵。
「調度期會」 ,盡善之所致也。黎庶得以安息。皆
皇父。念切國家民生感通
上天之故。即傳集文武群臣、宣示《捷音》、咸令聞知〈臣〉奏:
請往迎
皇父候:
諭旨一到、即便起程、急欲瞻仰
天顏,以抒誠懇之念。孺子依戀之心。為此謹先稽首。
申賀奏至得
旨用兵事務。京師喜聞捷音、故接連馳報。今武功告
成惟「迅速還京」 ,此外更無多語也。
上諭皇太子曰:「遣中使之後、德木楚克台吉於《二十》」
一日到云:「十八日,曾見兩處將軍會合賊於伯費揚古軍中投順者:回子之阿卜都什汗、厄魯特之車林渣卜、台吉巴兔爾、台吉顧魯默爾根台吉、韓度台吉、梅寨、桑馬木、顧英寨、桑厄林辰、哈什哈、顧英寨、桑畢車七大喇嘛畢西勒爾兔綽爾濟被大兵勦殺之後來降之厄魯特雲丹濟喇,於交兵時未動,師敗自刎。」 阿喇卜灘兩處著傷,未見脫出,曾見其所乘之馬,殆亦死矣。吳爾占渣布死於陣前,噶爾丹所率約十人奔僧枯爾上流前往。噶爾丹有言「今已矣,難以存留,惟前往不拘何地,饑餓以死而已。」 如此怨咎而行。此番被殺與投順者,朕皆素知,為噶爾丹信用之人,今已殆盡。但伊喇古克、三庫圖克圖、丹「津三人未知消息、投順於費揚古之人二千有餘、投順馬思喀之人五百有餘將軍等遣人四面覓其蹤跡脫去無多擊賊之地我兵常隻身獨行撿尋賊物、有廓然蕩平景狀朕曾遣侍衛馬五往觀俟回日明白詢問再諭。朕恐汝等懸念故屢示之將此情形於」
皇太后前奏聞。
丁丑
駕至烏喇爾幾地方駐蹕
命留米於西喇布里圖。
上諭行兵部曰:「同知韋國佐所運米一百石。著留於」
西喇布里圖驛,俟大兵到時,散給兵丁。
諭曰:「給米之事、關係甚要。前途無一大臣遣人至於」
《成龍》處,令乘自用之馬,速來。
命查收「達賴喇嘛《交通噶爾丹》」書札。
上諭內大臣索額圖、大學士伊桑阿曰:「令行文大將」
軍費揚古、馬思喀等、「著遍諭我兵、及扎薩克蒙古喀爾喀沙木巴王等王貝勒貝子所屬人、並投誠厄魯特等、將達賴喇嘛班禪庫圖克、圖第巴交通《噶爾丹》之文、或《唐古特》字、或蒙古字、俱查明收取。交一曉事賢能官作速馳驛送至御營」 事件不可遺漏。
戊寅
上駐蹕蘇德圖。戶部奏請撥給。現在
御營人口、七日米糧。奉
旨、「交與于成龍。」著大學士伊桑阿看給。
命沿途休養士馬上諭行兵部曰:「自喀喇芒鼐以前、其草甚茂著諭後」
營大臣,疲乏馬匹,不可遺棄,須從容調養,務令前到。步行僕從,亦必加意撫恤,勿遺一人。《前令步行僕從》,所到驛站,即與飯食,曾經給發米糧。今朕回鑾,途遇步行僕從人等,問之驛站,並不給飯。著《傳諭各驛站》,自此以後,若遇步行僕從,務與飯食,酌量給米遣發。至交與疲乏馬匹,必揀水草佳處牧放,回時交還本主,留皇長子於大兵後沿路稽察。如有違誤不遵者,察出定行正法,決不寬恕。
命于成龍、李鈵、喀拜分駐三處,供應大軍糧餉。 上諭議政大臣等曰:「給散在後二路大兵米糧關係」
「緊急著于成龍、李鈵、喀拜三人於拖陵駐一人蘇《德圖》駐一人拖陵蘇《德圖》之間駐一人應付大兵米糧除已過拖陵之米不議外其纔到拖陵之米著暫留拖陵前路若有取用候《明珠》」 移文運往。其已出喀倫未至拖陵之米免運至拖陵隨所到之地即行留貯。已有明旨諭皇長子及內大臣明珠矣。其未出喀倫「之米,亦免前來,隨處留貯,俟大兵回時,沿途應付。此應付米糧之事,亦已明諭皇長子及內大臣明珠。其已出喀倫、未出喀倫之米,除應給大兵外,所餘米糧,運至一緊要處,或賑濟窮蒙古,或別有取用,再行定奪。爾等會議具奏。」 隨議。
上諭:「已極周詳。俱應欽奉而行。其左都御史於《成龍》。」
侍郎李鈵、左通政喀拜俟奉
旨「派定各駐一處之後、再移文」
皇長子、併內大臣明珠、得
旨、「著于成龍住拖陵。李鈵住拖陵。」蘇德圖之間喀拜
住蘇德圖
己卯
《駕至科圖》。
命安郡王馬爾渾暫駐喀倫愛必罕西喇穆冷地方。 上諭內大臣索額圖等曰:「駐扎歸化城安郡王馬爾」
渾等著往艾巴哈西喇穆倫之喀倫。於大兵進喀倫之前暫行駐扎如有厄魯特潰散逃竄來投降者令其收取。安郡王等無兵如有用兵處可酌調附近蒙古兵如無用處不必調遣
命加恩喀爾喀從征諸部長。
上諭理藩院曰:「此番出師。喀爾喀之扎薩克等、隨朕」
「前來一無俘獲而服役甚勞。著賞車陳汗銀一千兩。緞十疋若彼已歸可即使人送往其餘扎薩克等各賞銀三百兩內扎薩克貝子盆楚克著傳旨《諭》雲、『爾此番甚著勞績。俟至京之日議定應封爾何爵即遣人齎敕印往封。又協理旗下事務人員著各賞銀一百兩將此交明尚書庫勒納』。」 又喀爾
喀公車木楚克納木渣爾旗下鄉導齊旺言:「我喀爾喀遭亂之時」,〈臣。〉妻與妹,俱被厄魯特阿拉布灘等擄去。今既大破《厄魯特》,奪其子女,設或尚存,伏乞
聖恩、給〈臣〉「完聚」為是。《叩》。
《閽》。
上諭侍郎安布祿曰:「鄉導齊旺、此番頗有勞績、著理」
藩院移文「大將軍伯費揚古,若齊旺之妻與妹尚在。著察出給與完聚。」
庚辰
上於塔爾奇喇。
賜留牧阿霸垓王吳爾占噶喇布達馬林、渣卜蒿齊。
「忒王達爾馬幾禮地雅木披爾、阿霸哈納爾」 、貝勒卜昭、貝子額林辰達席等宴。
賞王、貝勒、貝子銀各三百兩,台吉等銀各一百兩。原
封喀爾喀扎薩克貝子伊爾登濟農達禮等喀爾喀台吉之妻等皆衣蟒服。喀爾喀男婦扶老㩦幼以及孺子齊集。
行宮東門、匍伏稽首、跪奏曰:「噶爾丹乃我輩大仇、恃」
其強悍虔劉,我輩已至極矣。今不意噶爾丹亦有喪亡之日也!
皇上從天而降,滅此兇寇,救我喀爾喀通國之患,實
非常之舉,我輩今已得報之矣。請謝!
皇上再造之恩。傳
諭曰:「朕君臨天下,統御萬邦,本無分於內外。即海隅」
「荒陬,皆吾赤子,一體眷念。厄魯特噶爾丹逆天肆虐,恃強陵弱,擄掠喀爾喀等國。故朕不辭勞瘁,親統大兵征伐勦滅。今厄魯特之禍靖則朔方永清矣。汝七旗喀爾喀,自今以後各自樂業,圖報國恩,以副朕家視天下之至意。」 原封貝子《伊爾登濟農》
達禮等稽首跪奏曰:〈臣。〉等先為噶爾丹所敗、窮迫已甚。特投
聖上而來。
聖上將我輩容納恩養。後噶爾丹又侵據我土地,肆
行擄掠蒙
上恩恤,令我輩移居喀倫之內。今又勦滅噶爾丹。以
舒我輩之大患。自今以後,我輩子孫世世得安。
生業者皆我
皇上之殊恩。譬人賴天之覆,恃日之光,以生
皇上、即我輩之天日也。但祝
「聖壽萬年,與天日同悠久耳。」又我輩眾人《數百里》,拮
據而來祈得仰瞻
天顏,再四叩懇。奏入、
上命以次引入幔城進見。眾皆叩頭呼「萬歲。」
皇上隨宣訓諭。均賜茶出。復遣掌膳章京莫洛渾等 賜宴。仍
賞銀、幣、衣服有差。又阿《霸垓》王《卓禮克圖毋》妃《王吳》
爾占噶喇「《布毋》妃各。」
賜衣一襲及銀幣。自是以後至《獨石口》,皆依此例。每
日,汗、王、貝勒台吉等、來
行宮外《行慶》。
賀朝謁禮者甚眾,坐立之處,至不能容。蒙古有名《喇》
嘛及王、貝勒《福金》等,男婦挈群而來者如歸市,無論貴賤,悉出誠心貢獻。駝、馬、牛、羊不可數計。
駕行時、男婦老幼群集拜跪路傍、合掌稽首、絡繹不
絕。附近眾扎薩克及牧場蒙古,率妻子迎獻酒漿酥酪者,沿途環擁
上有時下馬,令眾。
皇子文武大臣侍衛侍坐。取蒙古等所獻,分頒飲啜。凡執事以及僕從,均得沾渥。蒙古來迎男婦以及穉子,皆令環坐。
賜以酒脯,歡聲動地,謳歌遍野。
命獨石口內五站豫備香薷湯。
上諭行兵部曰:「《獨石口內》五站,每站各煎香薷湯豫」
備以酌飲凱旋軍士。時方五月下旬盛暑之際。
車駕所至,或隔宵降雨,或日間陰雲輕翳,氛埃不起。
涼爽襲人。直抵京城。類皆如此。
命皇長子回京師。
上諭行兵部曰:「皇長子令回京,其散給軍糧事務,交」
《明珠》於「成龍」 可也。
壬午
上駐蹕蘇勒圖喀爾喀折卜尊丹巴庫圖克圖土謝。
圖汗、西地西里貝勒同眾台吉至慶賀勦滅噶爾丹,因請謝。
恩。
上召入行宮內見之,土謝圖汗率西地、西里等叩頭, 上曰:「爾年已老,不必叩頭。」命扶起,《土謝圖汗》跪而固
請曰:「《噶爾丹》係」〈臣。〉大仇事皆由。〈臣〉而起。〈臣〉已年老,欲見噶爾丹之殲滅,度必不能,念已絕矣。今得目睹,夢寐中亦不料及此。〈臣〉死亦無憾矣。伏惟
皇上不自惜勞苦,軫念眾喀爾喀等遭罹患難,將狡
惡兇賊噶爾丹,立行勦滅。如此。
「洪恩大德。衰朽殘軀。敢不叩謝。」奏畢叩頭不已。 上命御前大臣扶起賜坐。土謝圖汗復跪奏云:〈臣〉之。
隨往出征人等言
皇上夙興夜寐,日食一餐,一應大小事務,俱出 睿裁,焦勞至極。此舉特為七旗扎薩克、喀爾喀驅除
災害,使得永享安樂。〈臣。〉今年老,不能效犬馬之勞。惟教〈臣〉子孫世戴。
洪恩,以圖報效。〈臣〉喀爾喀等國雖滅,較之《噶爾丹》之
滅,尚覺榮幸曩。〈臣。〉等七旗。扎薩克喀爾喀,雖為噶爾丹所破〈臣〉等尚識時勢,將妻子及所屬人等保護來歸。
皇上。蒙我
皇上廣如天之仁、即納〈臣〉等。仍復舊封、享受
皇恩如此顯耀。今噶爾丹悖天縱惡,
「天威甫臨,其國立亡」,妻子被戮,不能保護,一應奴僕。
牲口,盡為俘獲,雖帶數十騎,隻身鼠竄,終不能脫,死且無葬身之地矣。〈臣。〉「較之《噶爾丹》,相去懸絕。」奏畢,傷感淚下。
上溫旨安慰之。折卜尊丹巴庫圖克圖俯身合掌奏:
云:「我係出家人,以殺生為戒,不敢行慶。」
賀禮但驅除兇暴以安眾生者,乃佛經之所崇重。 皇上欲使宇宙群生各得其所。
「親歷諸般勞苦,立奏絕世膚功。」我喇嘛不勝驚異,自
此以後惟願
皇上萬壽無疆、日於佛前誦經祝禱而已。
癸未
駕至察罕諾爾。「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平北大將軍」
馬思喀等奏至疏曰:「五月二十一日,副都統阿南達至,傳」
諭曰:「西路糧餉未到軍前。朕深切軫念。如之何則可?」
爾兩大將軍會議。欽此。〈臣。〉等查西路大兵。五月十
三日,「於昭莫多地方仗。」
聖主神威,「大敗噶爾丹後,撥給察哈爾參領品級」章
京塞音察克,察哈爾兵一百名,酌量派給官員遣往。《翁金》有零星結夥覓食散行之厄魯特,亦
未可知。遇時即行𠞰殺。並令曉諭翁金看守米糧之西安副都統西爾哈達與運糧侍郎王國昌等。又移文副都統西爾哈達、侍郎王國昌等言:「託
皇上洪福,大敗噶爾丹,或有零星逃散、妄行竊盜者,
「亦未可知。米糧關係甚要應加意防守嚴緊斥堠若遇厄魯特人即行𠞰殺。知會後又撥給察哈爾參領阿木胡郎等察哈爾兵二百餘名酌量派給官員。令往迎米糧交戰地方山林之內或有零星逃散厄魯特人亦未可知遇時即行勦殺米糧到時防護向大兵前來。」 本月二十一日又遣喀爾喀昆都倫波碩克圖多羅郡王滾布旗下色爾濟等十人、照
上諭、「謄寫齎送齊思希忒克木齊克等處、尋覓根敦。」
代青去矣我
皇上意圖萬全、因西路糧米未到、奉
諭極其周詳。〈臣〉等議,派出中路前鋒百名、護軍百名,
揀選西路前鋒護軍驍騎百名,每旗派章京一名,每翼派夸蘭大一名。正欲遣往。〈臣。〉費揚古所遣往迎米糧駱駝,及正卿辛保、侍讀學士范承烈、總兵官毛來鳳、郎中鄂奇等自備駱駝二十九隻所載趕送大兵米糧,於本月二十二日已到。其留於《翁金》之米,正卿辛保等送往那拉特地方運送之米,既到,此後並無可慮之處;故停止派遣兵丁。為此謹具奏。
聞。
命示議政大臣。
命賜土謝圖汗折卜尊丹巴庫圖克圖各銀一千兩。
多羅貝勒西第什里銀三百兩。
命賜土謝圖汗諸台吉妻女銀一千四百二十兩。 命賞修道、鑿井監牧人員。先是
上諭侍郎安布祿等曰:「阿霸垓兩旗、阿霸哈納爾兩」
旗、蒿齊忒兩旗內、此番修路掘井牧馬之台吉官兵等職名、著照吳爾占噶喇布王所開、翻譯奏覽
至是,安布祿等奏言:「此次修路、掘井、牧馬之蒙古台吉、官員兵丁,俱於所司之事盡心效力,應欽遵。」
上諭、加
恩賞賜《阿霸垓》兩旗。《阿霸哈納爾》兩旗。《蒿齊忒》兩旗。
以上六旗,台吉一百四十三名,舅舅子孫三名,應各賞銀五十兩。都統三名,副都統四名,各賞銀二十五兩。參領四名,長史三名,各賞銀二十兩。一等護衛七名,佐領三十八名,各賞銀十五兩。護衛三十五名,典儀三名,達爾漢一名,驍騎校二十四名,各賞銀十兩。兵丁附丁共二千二百零八人,各賞銀五兩,共銀一萬九千九百六十兩,將于成龍帶來銀內動用。現今六旗扎薩克王貝勒、貝子、贊理旗下事務台吉等俱在此處,應交與伊等使賞各旗下台吉官兵等,俾沾
「皇上實惠。」奉
旨、「此次賞賚。將蘇尼特兩旗亦入此數內。再召尚書。」
「班第著馳驛前來。到時著照前議監視行賞。其餘銀兩不必隨朕帶往,著留此處。現有員外郎《帖圖》一人在此,再將部院才能官員派出一二人同帖圖管理。所留此處銀兩、馬匹、僕從人等等候大兵。于成龍所運之糧,既無用處若使載回反勞牲口人力,留此備用似猶有益著將此即行會議。」 隨議。
上諭極其周詳。俱應欽遵。
諭旨行。今應往召尚書班第、將蘇尼特兩旗之修道
「掘井坐塘台吉官兵數目查明照賞阿霸垓等六旗例亦將于成龍齎來銀兩支賞之。此賞八旗人員之處交明尚書班第及扎薩克王台吉等或齎回本處賞給或俱傳集於察罕諾爾地方班第親同扎薩克等會同監賞。著班第酌量而行將于成龍齎來銀兩現在此處者即行賞給,餘銀即留貯此處俟尚書班第至時,賞給阿霸垓等八旗之修道、掘井、牧馬及坐塘之台吉官兵,其餘仍交于成龍原齎官員人等齎回京城。于成龍所運之米已過察罕諾爾者,著撥給後隊官兵,餘俱令載回察罕諾爾地方其未至《察罕諾爾之米,及和爾博》以南驛站所留之米,亦交于成龍等,俱運至察罕諾爾地方,或酌量收貯此收貯之米著于成龍等小心謹慎苫蓋堅固勿使雨水浸濕以致霉爛察罕諾爾地方去蘇尼特阿霸垓部落甚近量派此六旗官兵著輪班看守此處所留人眾牲口銀米甚多今祗有《帖圖》一人著再留隨征之給事中能泰李沙會同料理將此所留人馬俟後隊兵至時各交明本主」 尚書班第、于成龍、李鈵喀拜等至時著同派官兵交明米石。再回京城。其取用所餘銀米之數。著尚書班第于成龍等奏明存案。奏
入奉
旨:「依議。」
皇長子允禔奏「報撥給米糧」 事。先是
上諭皇長子曰:「大兵糧餉、若尚可支幾日?將這一路」
「糧餉。爾與明珠商議沿途節次存貯,隨大兵所至地方支給;則車輛牲口俱得歇息,兵餉亦不至有誤。」 至是,
皇長子奏曰、〈臣。〉等「自克勒和朔運往迎接大兵米一千零十九石,麵七千觔,內除給過往迎西路運留特勒爾濟地方米糧官兵外,所餘米麵俱撥給撫遠大將軍、官兵矣。今現到克勒和朔米二千零二十四石五斗,麪四百觔,將此米除給平北大將軍官兵一千石外,餘米一千石、麪四百觔,再給撫遠大將軍官兵。兩路大兵既有此米。已可至拖陵地方現今拖陵有運到米三千一百石零為此移文于成龍。著沿路運糧夸蘭大官員等將未到米糧接續於驛站處停止外又遣郎中噶禮隨其所遇著於驛站處停止」又奏曰、奉到
《敕令》:〈臣〉回京,謹將糧務交于成龍、明珠。〈臣〉身於二十。
六日,自「拖陵」 起,行矣。報。
聞。
甲申
嚴飭擅用官馬。
諭行兵部曰:「朕回軍以來、於沿路沙岡處見於《成龍》」
等所留挽車牲口,盡皆肥壯,至揀選帶往前去牲口則疲瘦者多。捐運贖罪人等,將官馬馱載伊等私物,以致糧餉顆粒亦不能依限至克魯倫。此皆由于成龍等留肥壯馬匹在後捐運贖罪者,將肥馬擅馱私物,遲誤官糧。朕路遇捐納人等用肥壯馬馱載私物者,痛惡之,已將馬追取,散給兵丁矣。將此移文知會于成龍。
定凱還告
廟迎賀禮。禮部奏言、今
皇帝親統六師、𠞰滅噶爾丹。查 太宗皇帝往征朝鮮、受降還師。諸王大臣上表迎接、進
京之日詣
堂子行「三跪九叩頭禮。」又告祭。
太廟。又查明朝永樂年間、上躬率師往征蒙古、回京之
「日、遣官告祭天地宗廟陵寢、承天門旗纛之神、布告天下。陞奉天殿、受臣工表賀。」 今
皇帝大捷回鑾進京之日、應自和碩親王以下有頂
「帶官以上俱穿蟒袍補服,過《清河》」 ,郊上跪迎,排列儀仗。自土城至
「堂子從軍」,不從軍,諸王大臣皆隨。
皇帝赴
堂子聽鳴贊傳呼,行「三跪九叩頭禮。」畢,排列儀仗,自 堂子至午門、
皇帝回宮。其獻表慶賀、告祭、宣布天下、應行事宜、俟 皇帝回宮之後、逐一查明議奏。
上命議政大臣集議。隨議:
皇帝親統六師,謨略預定勦滅噶爾丹。
「功德甚大。古無與倫。應行典禮。俱應如禮部所奏。」 上從之。
上諭皇太子曰:「朕入喀倫,見草長甚佳,諸人之馬,留」
在喀倫者,皆更肥壯。《眾蒙古》云:「比數載以來,不曾見如此草長茂盛、雨水調勻之年。自今春牲畜肥壯,四種牲畜之孳息,並無損傷,此皆我聖主所賜福慶,惠及我等者。」 又內扎薩克喀爾喀翁嫗及婦人穉子,迎於路次,喜而言曰:「以我聖主之威福,不惟一噶爾丹,即十噶爾丹,大兵一至,亦立刻破滅矣。今聖主建立大功,奏凱而還,我等來迎叩首,從此共樂太平。」 又有老婦等言:「我等初以為聖主不在富盛之地,寶幄之中安居逸樂,而當此寒苦之時,何為來我曹此等地方?我等聞遠過瀚海,前往克魯倫河,我等老朽之人,不覺眼中流淚,每日哭泣,意中思念,我主為何深入如此荒遠悍惡之敵地,忽聞將噶爾」 丹勦滅,奏凱而還,方知我威武聖主之來,誠大慶幸也。若非如此,我等今生何以生活?皆歡欣忭喜,謂胸懷得以開暢,稽顙至於破裂。笑者哭者,一時雜遝。今正蒙古牲畜肥壯之時,極為殷阜,較我師去時,迥相懸絕。比時未經遣聞,今特諭知可進。
皇太后慈覽,並使宮中知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