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第112卷

經濟彙編 樂律典 第一百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一百十二卷
經濟彙編 樂律典 第一百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

 第一百十二卷目錄

 琴瑟部雜錄

 琴瑟部外編

樂律典第一百十二卷

琴瑟部雜錄

編輯

《書經益稷》:「夔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搏》,至。拊, 循也。樂之始作,升歌於堂上,則堂上之樂惟取其聲 之輕清者與人聲相比,故曰《以詠》。

《詩經周南關雎》:「琴瑟友之。」按註:「友者,親愛之至也。」 《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按註:「安靜而和 好。」

《唐風·山樞》:「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 日。」按:註:君子無故琴瑟不離於側,人多憂則覺日短, 飲酒作樂,可以永長此日也。

《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我有嘉賓,鼓瑟鼓 琴。

《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小雅:鼓鐘》:「鼓鐘欽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按註:「琴瑟 在堂,笙磬在下,同音,言其和也。」

《禮記曲禮》:「先生書策,琴瑟在前,坐而遷之,戒勿越 明堂位,拊搏玉磬,揩擊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 樂器也。」

《少儀》侍坐,弗使不執琴瑟。

《尚書大傳》:子夏曰:「彈琴以歌先王之風。」

《莊子·徐無鬼篇》:「為之調瑟,廢一於堂,廢一於室。鼓宮 宮動,鼓角角動,音律同矣。夫或改調一絃,於五音無 當也。鼓之二十五絃皆動,未始異於聲,而音之君已 且若是者邪?」

《關尹子三極》篇:「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則聲悽悽然,有 思心,則聲遲遲然,有怨心,則聲回回然,有慕心,則聲 奕奕然。所以悲思怨慕者,非手非竹,非絲、非桐,得之 心符之手,得之手符之物,人有道者,莫不中道。」 《荀子勸學》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 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非相》篇:「聽人之言,樂於鐘鼓琴瑟,故君子之於言無 厭。」

《樂論》篇:「瑟易良,琴和好。」

《韓非子外儲篇》:「田連成竅,天下善鼓琴者也。然而田 連,鼓上成竅。」請幫助識別此字。下而不能成曲,亦共故也。 《史記樂書》:「舜彈五絃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南 風》之詩者,生長之音也。舜樂好之,樂與天地同意,得 萬國之歡心,故天下治。」

《漢書藝文志》:「《雅琴趙氏》七篇。」名定,渤海人,宣帝時 丞相魏相所奏。

《雅琴師氏》八篇。名中,東海人,傳言師曠後。

《雅琴龍氏》九十九篇。名德,梁人。師古曰:「劉向《別錄》 云:『魏相所奏,與趙定俱召見待詔,後拜為侍郎。 《淮南子主術訓》:夫榮啟期一彈而孔子三日樂感於 和;鄒忌一徽而威王終夕悲感於憂。動諸琴瑟,形諸 音聲,而能使人為之哀樂』。」

《齊俗訓》瑟無絃,雖師文不能以成曲,徒絃則不能悲。 故絃,悲之具也,而非所以為悲也。若夫瞽師之放意 相物,寫神愈舞,而形乎絃者,兄不能以喻弟,此不共 之術也。故叩宮而宮應,彈角而角動,此同音之相應 也。其於五音無所比,而二十五絃皆應,此不傳之道 也。

《修務訓》:「今夫盲者,目不能別晝夜,分黑白,然而搏琴 撫絃,參彈復徽,攫援摽拂,手若蔑蒙,不失一絃,使未 嘗鼓瑟者,雖有離朱之明,攫掇之捷,猶不能屈伸其 指。何則?服習積貫之所致。」

《泰族訓》:「張琴者,小絃急而大絃緩。主事者,賤者勞而 貴者逸。舜為天子,彈五絃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 治。」

《春秋繁露同類相動》篇:「氣同則會,聲比則應,其驗皦 然也。試調琴瑟而錯之,鼓其宮則他宮應之,鼓其商 則他商應之,五音比而自鳴,非有神,其數然也。」 《揚子寡見》篇:「譬諸琴瑟,俾夔因之,亦可致簫韶矣。」 《先知》篇:「以往聖之法詔將來,譬猶膠柱而鼓瑟, 琴清英。昔者神農造琴,以定神齊,淫嬖去邪,欲反其 天真者也。舜彈五絃之琴而天下治。」堯加二絃以合 君臣之恩也。

《鹽鐵論。通有篇》:「荊揚南有桂林之饒,內有江湖之利, 好衣甘食,雖白屋草廬,歌謳鼓瑟。」

《白虎通禮樂篇》:《尚書大傳》曰:「搏拊鼓振,以秉琴瑟,練 絲徽。絃鳴者,貴玉聲也蔡邕《女訓》:「舅姑若命之鼓琴,必正坐操琴而奏曲。若 問曲名,則捨琴興,對曰:『某曲坐若近,則琴聲必聞;若 遠,左右必有贊其言者。凡鼓小曲五終則止,大曲三 終則止。尊者之聽未厭,不敢早止。若顧望視他,則曲 終而後止,亦無中曲而息也』。」

《述異記》:「空桑生大野山中,為琴瑟之最者空桑也。」 《拾遺記》:「圓山,其形圓也,有大林,疾風震地,而林木不 動。以其木為瑟,故曰靜瑟也。」

《中興書目》「《琴經》一卷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絃 之音,十三徽所象之意。」

《劉子愛民》篇:「政之於人,猶琴瑟也,大絃急則小絃絕, 大絃閒矣。」

《樂稽耀嘉》:鐘太陽,其聲宏寬;瑟少陰,其音清遠。 《齊民要術》:「柘葉飼蠶絲,可作琴瑟等絃。清鳴響徹,勝 於凡絲遠矣。」

《酉陽雜俎》:「古櫬板作琴底,合陰陽通神。」

《杜陽雜編》:東海彌羅國有桑,枝𠏉盤屈,覆地而生,大 者連延十數頃,小者蔭百畝。其上有蠶,可長四寸,其 色金,其絲碧,謂之「金蠶絲。」縱之一尺,引之一丈,撚而 為琴瑟,絃則鬼神愁悲。

《資暇錄》:今彈琴或削竹為甲,以助食指之聲者,亦因 汧公也。嘗因代指而舊甲方墮,新甲未完,風景廓澄, 援琴思泛,假甲於竹,聊為權用。名德既崇,人爭倣效, 好事者且曰:「司徒甲。」夫琴韻在乎輕清,指聲在於自 然,乃棄真用假,舍清從濁,人蓋靡知其由也。至如箜 篌之於秦箏,若能去假還真,其聲宛美矣。

《盧氏雜說》:「彈琴,近代稱賀若夷、甘黨。前有董庭蘭、陳 懷古,懷能汎祝二家聲,謂大小胡笳也。蕭古亦善琴, 雲『胡笳第四頭,犯無射商』。遂用其音,為蕭氏九弄。」 《六一詩話》:「蘇子瞻學士,蜀人也。常於淯井監得西南 裔人所賣蠻布弓衣,其文織成。梅聖俞《春雪詩》。此詩 在聖俞集中,未為絕唱。蓋其名重天下,一篇一詠,傳 落外國,而異域之人貴重之如此耳。子瞻以余尤知 聖俞者得之,因以見遺。余家蓄舊琴一張,乃寶曆三 年雷會所斲,距今二百五十年矣。其聲清越,如擊金 石,遂以此布更為琴囊。二物,真余家之寶玩也。」 蘇軾《雜書琴事》:「余家有琴,其面皆作蛇腹紋,其上池 銘云:『開元十年造雅州靈開村』。其下池銘雲」:雷家記 「八日合」,不曉其「八日合」為何等語也。其嶽不容指而 絃不收,此最琴之妙。而雷琴獨然,求其法不可得,乃 破其所藏雷琴求之。琴聲出於兩池閒,其背微隆,若 薤葉然,聲欲出而隘,裴回不去,乃有餘韻,此最不傳 之妙。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此退之《聽穎師琴》詩也。歐陽文忠公嘗問僕:琴詩何 者最佳?余以此答之。公言:「此詩固奇麗,然自是《聽琵 琶》詩。」余退而作《聽杭僧惟賢琴》詩云:「大絃春溫和且 平,小絃廉折亮以清。平生未識宮與角,但聞牛鳴盎 中雉登木。門前剝啄誰扣門,山僧未閒君勿嗔。歸家 且覓千斛水,淨洗從前箏笛耳。」詩成欲寄公,而公薨, 至今以為恨

凡木本實而末虛,惟桐反之。試取小枝削皆堅實如 蠟,而其本皆中虛空。故世所以貴「孫枝」者,貴其實也。 實故絲中有木聲。

阮千里善彈琴,人聞其名,多往求聽,不問貴賤長幼, 皆為彈之。神氣沖和,不知何人所在。內兄潘岳每命 鼓琴,終日達夜,無忤色。識者嘆其恬澹,不可榮辱。戴 安道亦善鼓琴,武陵王晞使人召之,安道對使者破 琴曰:「戴安道不為王門伶人。」余以謂安道之介,不如 千里之達。

「衛懿公好鶴,以亡其國;房次律好琴,得罪至死。」乃知 燒煮之士,亦自有理。

《或對》:一貴人彈琴者,天陰聲不發,貴人怪之,曰:「豈絃 慢故?」或對曰:「絃也不慢。」

琴絃舊則聲闇,以桑葉揩之,輒復如新,但無如其青 何耳。

二水同器,有不相入;二琴同手,有不相應。今沈君信 手彈琴,而與泉合,居士縱筆作詩,而與琴會。此必有 真同者矣。本覺法真禪師,沈君之子也,故書以寄之。 願師宴坐靜室,自以為琴,而以學者為琴工。有能不 謀而同三合無際者,願師取之。

元祐五年十二月一日,游小靈隱,聽林道人論琴碁, 極通妙理。余雖不通此二技,然以理度之,知其言之 信也。杜子美《論畫》云:「更覺良工心獨苦。」用意之妙,有 舉世莫知之者,此其所以為獨苦歟。

元祐六年三月十八日五鼓,舡泊吳江,夢長老仲殊 彈一琴,十三絃頗壞損而有異聲。余問云:「琴何為十 三絃?」殊不答,但誦詩曰:「度數形名豈偶然,破琴今有 十三絃。此生若遇荊和璞,方信秦箏是響泉。」夢中了 然諭其意,覺而識之。今晚到蘇州,殊或見過,即以示 之。寫至此,筆未絕,而殊老叩舷來見,驚嘆不已,遂以贈之。時去州五里。

知琴者以謂「前一指後一紙為妙,以蛇蚹紋為古。進 叔所蓄琴,前幾不容指,而後劣容紙,然終無雜聲,可 謂妙矣。蛇蚹紋已漸出,後日當益增,但吾輩及見其 斑斑焉,則亦可謂難老者也。」元符二年十月二十三 日,與孫叔靜皆云。

文與可家有古琴,予為之銘曰:「攫之幽然,如水赴谷。 醳之蕭然,如葉脫木。按之噫然,應指而長,言者似君; 置之枵然,遺形而不言者似僕。」與可好作《楚詞》,故有 「長言似君」之句。醳釋同。鄒忌《論琴》云:「攫之深,醳之愉。」 此言為指法之妙爾。

《東坡志林》:唐雷氏琴,自開元至開成閒世有人,然其 子孫漸志於利,追世好而失家法,故以最古者為佳, 非貴遠而賤近也。予家有一琴,其中銘云:「開元十年 造,雅州靈關村雷家記,八日合。」未曉八日合為何等 語也。廬山處士崔成老彈之,以為絕倫雲。元豐六年 十月初四日書。

山堂肆。考唐李商隱《錦瑟》詩:「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 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思蝴蝶,望帝春深託杜鵑。滄 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山谷道人讀此詩,殊不曉其意,後 以問東坡,東坡云:此出《古今樂志》。「錦瑟之為器也,其 絃五十,其柱如之,其聲也,適、怨、清和。」李詩「莊生」句適 也,「望帝」句怨也,「滄海」句清也,「藍田」句和也,一篇之中, 曲盡其妙。史稱其瑰邁奇古,信然。

《續湘山野錄》:鄭仲賢學琴於崔諭德遵度,崔謂楊大 年曰:「鄭仲賢彈琴,恐古有之,若今則無。吾篋中畜琴 朴一,琴號水泉,乃江南故國清風閣所寶。本欲攜葬 泉下,託君贈之,為我於龍池題數字,記於腹。此琴之 聲,可蓋餘琴六七面。」仲賢沒,其子於陵進於祕府。 《夢溪筆談》:「琴雖用桐,然須多年木性都盡,聲始發越。 予」曾見唐初路氏琴木,皆枯朽,殆不勝指,而其聲愈 清。又嘗見越人陶道真畜一《張越琴,傳》云:古塚中敗 棺杉木也,聲極勁挺。吳僧智和有一琴瑟,瑟徽碧紋, 石為軫,制度音韻皆臻妙,腹有李陽冰篆數十字,其 略云:「南溟島上得一木,名伽陀羅,紋如銀屑,其堅如 石,命工斲為此琴,篆紋甚古勁,琴材欲」輕、鬆、脆、滑,謂 之「四善。」木堅如石,可以製琴,亦所未諭也。《投荒錄》云: 瓊管多烏樠,呿陀皆奇木,疑伽陀羅即呿陀也。 高郵人桑景舒,性知音,聽百物之聲,悉能占其災福。 尢善樂律,舊傳有虞美人草,聞人作《虞美人曲》,則枝 葉皆動,他曲不然。景舒試之,誠如所傳,乃詳其曲聲, 曰皆吳音也。他日取琴,試用吳音製一曲,對草鼓之, 枝葉亦動,乃謂之《虞美人操》。其聲調與《虞美人曲》全 不相近,始末無一聲相似者,而草輒應之,與《虞美人 曲》無異者,律法同管也。其知者臻妙如此。景舒進士 及第,終於州縣官。今《虞美人操》盛行於江湖閒,人亦 莫知其如何者為吳音。

《虛氏雜說》:「韓皋謂嵇康琴曲有《廣陵散》者,以王陵、毋 丘儉輩皆自廣陵敗散,言魏散亡自廣陵始,故名其 曲曰《廣陵散》。」以予考之,散自是曲名,如操、弄、摻、淡、序、 引之類。故潘岳《笙賦》:「輟張女之哀彈,流廣陵之名散。」 又應璩《與劉孔才書》云:「聽廣陵之清散。」知散為曲名 明矣。或者康藉此名以諫諷時事,散取曲名,廣陵乃 其所命,相附為義耳。

彥周《詩話》:「韓退之《聽穎師彈琴》詩云:『浮雲柳絮無根 蔕,天地闊遠隨飛揚』。」此泛聲也。謂輕非絲,重非木也。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泛聲中寄指聲也。「躋攀分 寸不可上」,吟繹聲也。「失勢一落千丈強」,順下聲也。僕 不曉琴,聞之善琴者云:「此數聲最難工。」自文忠公與 東坡論此詩,作《聽琵琶》詩之後,後生隨例云云。柳下 惠則可,吾則不可,故論之少為退之雪冤。

《墨莊漫錄》《歐陽公雜書》八云:「介甫嘗言,夏月晝睡方 枕為佳。問其何理,雲睡久氣蒸,枕熱則轉一方冷處。 然則真知睡者耶?」余謂夜彈琴惟石徽為佳,蓋金蚌 瑟瑟之類,皆有光色,燈燭照之則炫燿,非老翁夜視 所宜。白石照之無光於目昏者為便。介甫知睡,真懶 者。余知徽直以老而目暗耳。余家石徽琴得之二十 年,昨因患病,手中指拘攣。醫者言「惟數運動,以導其 氣之滯,謂惟彈琴為可。」亦尋理得十餘年,已忘諸曲。 物理損益相因,固不能窮,至於如此。老壯之徒多寓 物以盡人情,信有以也哉!

《廣川書跋》唐《李祕監琴銘》十字特奇古,李陽冰小篆 惟見於此。琴在太常,昔陳儀為協律郎,嘗出以示客, 余因摹其書。今琴入禁中,故世以其書貴也。沈存中 書曰:「南溟島上得一木,名伽陀羅,紋如銀屑,其堅如 石,命工斲為此琴,直謂琴材欲輕鬆脆滑,木堅如石, 可以製琴,所未諭也。」此是括未嘗見琴,其銘亦不盡 見也。今銘曰「以為臨岳等」,此豈為琴材者耶?或曰:琴 之臨岳何據?曰:「昔孫綽云:『回風臨岳,刈飾流離』。成公 綏亦曰臨岳,則齊州之丹林。」顏黃門曰:「琴首更緪者名臨岳。」琴必以堅木藉絃,欲其不刻入也。世人既不 見琴,而銘又少得傳。括以其書行於世,則余不得不 辯。

《捫蝨新話》:「《詩》三百篇,孔子皆被絃歌。古人賦詩見志, 蓋不獨誦其章句,必有聲韻之文,但今不傳耳。琴中 有《鵲巢操》《騶虞操》《伐檀》《白駒》等操,皆今詩文,則知當 時作詩,皆以歌也。」又「琴有古人之雅、琴、頌。琴者,蓋古 之為琴也,皆以歌乎詩。古之雅、頌,即今之琴、操耳。雅、 頌之聲,固自不同。鄭康成乃曰:『《豳風》兼雅、頌』。夫歌、《風》」 安得與《雅》《頌》兼乎?舜《南風歌》、楚《白雲辭》,本合歌舞,高 帝《大風歌》、項羽《垓下歌》,亦入琴曲。今琴家遂有《大風 起》《力拔山操》,蓋以始語名之耳。

可談。子瞻曾為先公言:「書傳閒出疊字,皆作二小畫 於其下。樂府有《瑟二調歌》,平時讀作『瑟瑟』,後到海南, 見一黥卒,自雲元係教坊瑟二部頭,方知當作『瑟二』, 非『瑟瑟』也。子瞻好學,彌老不衰,類皆如此。」余嘗訪教 坊瑟二事云:「每色以二人,如笛二、箏二,總謂之『色二』, 不作『瑟』」字,不知果何如?吉甫、子瞻皆不世出之才,而 「不相好,亦猶立朝異時耳。」

《避暑錄話》:吾素不能琴,然心好之。少時嘗從信州道 士吳自然授指法,亦能為一兩弄,怠而棄去。然自是 每聞善琴者彈,雖不盡解,未嘗不喜也。大觀末,道泗 州,遇廬山崔閑,相與游南山十餘日。閑蓋善琴者,每 坐玻璃泉上使彈,終日不倦。泉聲不甚悍激,涓涓淙 潺,與琴聲相亂,吾意此即天籟也。閑所彈更三十餘 曲,曰:「公能各為我為辭,使我它日持歸廬山時倚琴 而歌,亦足為千載盛事。」意欣然許之。閑乃略用平側 四聲分均為句,以授余。琴有指法而無其譜,閑蓋強 為之,吾時了了略解,既嬾不復作,今蓋忘之矣。去年 徐度,忽得《江外招隱》一曲,以王琚舊辭增損而足成 之,雖無彈者,可歌成聲。遇吾意時,當稍依此自為一 篇。以終閑志也。

《補筆談》:「琴瑟絃皆有應聲,宮絃則應少宮,商絃則應 少商,餘皆隔四相生,今曲中有聲者,須依此用之。欲 知其應者,先調絃令聲和,乃翦紙人加絃上,鼓其應 絃,則紙人躍,他絃即不動。聲律高下苟同,雖在他琴 鼓之,應絃亦震,此之謂正聲。」

樂中有敦、掣、住三聲,一敦一住,各當一字,一大字住 當二字,一掣減一字,如此遲速,方應節。琴瑟亦然。更 有折聲,唯「合」字無折一分、折二分,至於折七八分者, 皆是舉指有深淺,用氣有輕重。如笙簫則全在用氣, 絃聲只在抑按,如中呂宮一字,仙呂宮五字,皆比他 調高半格,方應本調,唯禁伶能知,外方常工多不喻 也。

律呂,宮、商、角聲各相閒一律,至徵聲頓閒二律,所謂 變聲也。琴中宮、商、角皆用纏絃,至徵則改用平絃。隔 一絃鼓之,皆與九徽應,獨徵聲與十徽應,此皆隔兩 律法也。古法唯有五音,琴雖增少宮、少商,然其用絲 各半本律,乃律呂清倍法也。故鼓之六與一應、七與 二應,皆不失本律之聲。後世有變宮、變徵者,蓋自羽 聲隔八相生,再起宮而宮生徵,雖謂之宮徵,而實非 宮徵聲也。變宮在宮、羽之閒,變徵在角、徵之閒,皆非 正聲,故其聲龐雜破碎,不入本均流以為鄭、衛,但愛 其清焦,而不復古人純正之音。唯琴獨為正聲者,以 其無閒聲以雜之也。世俗之樂,唯務清新,豈復有法 度,烏足道哉!

《西溪叢語》:嘗見一琴,中題云:「唐大曆三年仲夏十二 日,西蜀雷威於雜花亭合。」

莫承之《琴池側有隸字》云:「中平四年逐客蔡邕吳中 斲。」

李巽伯云:先公得雷威琴,錢氏物也。中題云:「嶧陽孫 枝,匠成雅器。一聽秋堂,三月忘味。」故號忘味雲,為當 代第一。

長兄伯聲云:「昔至澠邑,獲一古琴,中題云:『合雅大樂, 成文正音,徽絃一泛,山水俱深』。」雷威斲歐陽詢書,陝 郊處士魏野家藏,後歸澠人溫氏。予得之,喜而不寐。 野嘗有詩云:「碁退難饒客,琴生卻問兒。」聲又過《忘味》 雲。

欈李僧智和蓄一琴,雲和樣,天池上題云:「南溟裔島 產木,有堅如石,文橫銀屑者,裔名曰伽陀羅。余愛其 堅,又貴其異,遂用作此《臨岳製》。」五行,行七字,下橫四 字,李陽冰書。後智和云:沒官,迺入樂府,遂入禁中。或 雲蔡叔羽以錢五萬得之,妄矣。

伊南田戶店篔簹谷隱士趙彥安獲一琴,斷文奇古, 真蛇蚹也,聲韻雄遠,中題「雲霧中山」三字,人莫曉也。 後得《蜀郡草堂閒話》中載云:雷氏斲琴,多在峨嵋無 為霧中。三山方知為雷琴矣。

長兄伯聲云:洛中董氏蓄雷琴一張,中題云:「山虛水 深,萬籟蕭蕭。古無人蹤,惟石嶕嶢。」狀其聲也。其外漆 下隱有朱書云:「洛水多清泚,崧高有白雲。聖朝容隱 逸,時得詠南薰。」此詩今見《宋之問集滕達道蓄雷威琴,中題云:「石上孫枝,樣翦伏羲。將扶 大隱,永契神機。」徐浩書字類石經,今歸居氏矣。 《癸辛雜識》:琴間指以「一與四、二與五、六、四與七為應, 今凡動第一絃,則第四絃自然而動,試以羽毛輕纖 之物,果然。此氣之自然相感動之妙。」

《春渚紀聞》:《廣陵散傳》稱嵇中散受之神人。至唐,韓皋, 又從而為之說云:「康製此曲,緩其商絃,與宮同音,臣 奪君之義。」知司馬氏有篡魏之心。王淩、毋丘儉諸人 繼為揚州都督,咸謀興復,俱為晉宣父子所殺。揚州 故廣陵地,康避世禍,託之鬼神,以俟知音者雲。皋誠 賞音者,然初不詳考。漢、魏時揚州刺史治壽春,廣陵 「自屬徐州,至隋唐乃為揚州耳。」又劉潛《琴議》稱「杜夔 妙於廣陵散,嵇中散就其子猛求得此聲。」按夔在漢 為雅樂郎,魏武平荊州,得夔,喜甚,因令論製樂事。在 夔已妙此曲,則慢商之聲,似不因廣陵興復之舉不 成而製曲明矣。政和五年二月十五日,烏戍,小隱聽 照曠道人彈此曲,音節殊妙,有以感動坐人者。或疑 前後所傳之異。因以所聞並記坐人所舉琴事。參而 書之。

《爾雅》:「大琴謂之離,二十七絃。」舜彈五絃之琴而天下 治。堯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蔡邕益之為九。漢高祖 入咸陽宮,得銅琴十三絃,名之曰「璠璵之樂。」馬明生 仙遊,見神女於玉几上彈一絃琴而五音俱奏。此六 琴雖損益各有意義,而世所共傳者七絃也。余於是 知法出乎堯者,雖亙千古而無弊,非智巧之所能變 易也。

「孔子既祥,五日彈琴而不成聲,言其哀心未亡也。」夫 哀戚之小存於中,則絃手犁然而不諧,此理之必然 者。余觀嵇中散被譖就刑,冤痛甚矣。而叔夜乃更神 色夷曠,援琴終曲,重嘆廣陵之不傳,此真所謂有道 之士,不以死生嬰懷者。若彼中無所養,則赴市之時, 神魄荒擾,呼天請命之不暇,豈能愉心和氣,雍容奏 技,如在暇豫時耶。惜哉史氏不能逆彼心寄表示。後 人謂其「拳拳於一曲」,失士多矣。

蔡中郎《琴賦》云:「左手抑揚,右手徘徊,指掌反覆,抑按 藏摧。」嵇叔夜亦云:「徘徊顧慕,擁鬱抑按,盤桓毓養,從 容祕玩。」人知「藏摧毓養」四字之妙,雖試手調絃,已勝 常人十年工用。

東坡先生《書琴事》云:家有雷琴,破之,中有八日合之 語,不曉其何謂也。先生非不解者,表出之,以令後人 思之耳。蓋古雷字從四田,四田拆之,是為八日也。 鳴絃傳操,要先有鉤深致遠之懷,不規規於絃手之 閒,期較工拙,便為造微入妙。如孫登彈絃,頹然自得, 風神超邁,若遊六合之外者。桓大司馬謝仁祖於北 牖下彈琵琶,自有天際意,此為得之。

唐明皇雅好羯鼓,嘗令待詔鼓琴,未終曲而遣之,急 呼:「寧王:取羯鼓來,為我解穢。」噫!羯鼓,裔樂也;琴,治世 之音也。以治世之音為穢,而欲以荒裔窪淫之奏除 之,何明皇耽惑錯亂如此之甚!正如棄張曲江忠鯁 先見之言,而狎寵祿山賊媚悅己之奉。天寶之禍,國 祚再造者,實出幸矣。

秦漢之閒,所制琴品,多飾以犀玉金彩,故有瑤琴綠 綺之號。《西京雜記》:趙後有琴,名鳳凰,皆用金隱起為 龍鳳,古賢列女之象。嵇叔夜《琴賦》所謂「錯以犀象,藉 以翠綠,爰有龍鳳之像,古人之形」是也。

余謂「古聲之存於器者,唯琴音中時有一二。不患其 器之樸拙,使人援絃促軫,想見太古自然之妙,然後 為勝。」近世百器惟新,惟琴器略無華飾,以最古蛇腹 紋為奇。至有縫張池拆而聲不散者,亦不加完,獨此 有三代遺製雲。

《貴耳集》朱晦翁王伯照《琴說》:「琴大絃散聲,中黃鐘,二 太蔟,三仲呂,四林鐘,五南呂,六黃鐘,七太蔟清。若按 中徽,其所中之律為如此」,則是專以黃鐘為宮,不復 可遺想矣。今世所傳琴曲五調,余嘗以音律考之,皆 仲呂一均也。宮調乃仲呂,餘調倣此。夫仲呂四月之 律,萬物長養之時,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其此之謂 乎!後人增為七絃,乃加其清聲。此段說仲呂一均,又 與前說不同。「均」字,鄭漁仲《書略》註云:「作韻也。」

歐陽公《論琴帖》:「為夷陵令時,得琴一張於河南劉。」請幫助識別此字。 蓋常琴後作舍人,又得一琴,乃《張粵琴》也;後作學士, 又得一琴,則《雷琴》也。官愈昌,琴愈貴,而意愈不樂。在 夷陵,青山綠水,日在目前,無復俗累。琴雖不佳,意則 自釋。及作舍人學士,日奔走於塵土中,聲利擾擾,無 復清思。琴雖佳,意則昏雜,何由有樂?迺知在人不在 器也。若有心自釋,無絃可也。

《野客叢談》:退之《聽琴詩》曰:「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此意出於阮瑀《箏賦》,「不疾 不徐,遲速合度,君子之行也;慷慨磊落,卓礫盤有,壯 士之節也。」阮瑀此意,又出於王褒《洞簫賦》。褒曰:「澎濞 沆瀣,一何壯士;優柔溫潤,又似君子。」

《侯鯖錄》:東坡云:「琴有《瑤池燕》,其詞不協而聲亦怨咽變其詞作《閨怨》,寄陳季常云:『此曲奇妙,勿妄與人 釋』。」常談「不見機而守舊規,謂之『膠柱鼓瑟』。」《史記》,「趙有 名將趙奢,能用兵,奢既死,趙王憐之,使其子括將兵 拒秦。藺相如諫曰:『大王以其父之能而用其子者,如 膠柱鼓瑟耳』。」

《暇日錄》:「琴絃,用生天門冬碎之同煮,色白如玉。」 《文獻通考》:容齋洪氏《隨筆》曰:「李商隱詩云:『錦瑟無端 五十絃』。說者以為錦瑟,令狐丞相侍兒小名。此篇皆 寓言,而不知五十絃所起。」劉熙《釋名箜篌》云:「師延所 作靡靡之樂,蓋空國之侯所作也。」段安節《樂府錄》云: 「箜篌乃鄭、衛之音,以其亡國之聲,故號空國之侯,亦 曰坎侯。」吳兢《解題》云:「漢武依琴造坎侯,言坎坎應節 也。後訛為箜篌。」予按,《史記封禪書》云:「漢公孫卿為武 帝言:『太帝使素女鼓五十絃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 瑟為二十五絃。於是武帝益召歌兒,作二十五絃及 箜篌』。」應劭曰:「帝令樂人侯調始造此器。」《前漢·郊祀志》 備書此事,言空侯瑟自此起。顏師古不引劭所註,然 則二樂本始,曉然可考,雖劉、吳博洽,亦不深究。且空 元非國名,其說尢穿鑿也。《初學記》《太平御覽》編載樂 事,亦遺而不書。《莊子》言「魯遽調琴,二十五絃皆動」,蓋 此雲《續漢書》雲「靈帝野服作箜篌」,亦非也。

《西清新話》:蘇軾琴詩曰:「大絃春溫和且平,小絃廉折 亮以清。平生未識宮與角,但聞牛鳴盎中雉登木。門 前剝啄誰叩門,山僧未閑君勿嗔。歸家且覓千斛水, 淨洗從前箏笛耳。」僧義海曰:「東坡琴詩,亦未知琴大 絃清溫和且平,小絃廉折亮以清」,絲聲皆然,何獨琴 也?「『牛鳴盎,雉登木』,大概言宮角也。八音宮角皆然,何」 獨絲也。聞者以《海》為知言。

《寓簡》:孝文時,得魏文侯樂工竇公,年一百八十矣。自 言「十三歲失明,父母教之琴,能為雅聲,老不廢忘。」然 則竇公自少鼓琴一百六十餘年,而生平未嘗識琴 之形也。雖曰工之專,不以別技分其心,亦可謂得其 妙而忘其粗矣。陶元亮蓄素琴無絃,玩其質而遺其 聲,蓋聲音兩忘矣。

《物類相感志》:「彈琴士指甲薄者,用僵蠶燒酒燻之,則 厚。」

琴阮無聲者,乃舊而膠解也。宜用沙湯洗之。

《太平清話》顧況云:「眾樂,琴之臣妾也。《廣陵散》,曲之師 長也。」

《巖棲幽事》:東坡琴詩云:「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 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此一卷 《楞嚴經》也。東坡可謂以琴說法。

《珍珠船》彈琴輪指曰「蟹行」,側轉指曰「鸞鳴」,若全用甲 則聲乾而多悲思,全用肉則聲重濁而不勻。

《琴集》曰:「大胡笳十八拍,小胡笳十九拍,並蔡琰作。」李 肇《國史補》曰:「唐有董庭蘭,善汎聲,蓋大小胡笳雲。」以 此校之,王觀國謂非文姬所撰,非也。

《女紅餘志》:「女丸以黎洞寶香為琴,以崑山碧玉為絃, 故曰『碧絃琴』。」

《廣博物志》《世紀》:「伏羲作瑟,三十六絃。」蓋瑟屬陰,故用 十六之數。《世本》曰:「庖羲瑟五十絃,後黃帝使素女鼓 之,哀不自勝,破為二十五絃,具二均聲。」故《小司馬三 皇紀》及《小史》皆云:伏羲所作之瑟二十五絃。按揚雄 云:「夫心與治,游乎太和,唯唐虞能充其任;神與化,蕩 乎無竟,唯伏羲能承其統。故二十五絃之具,非牙曠」 不能以為神。弓質的之具,非羿逄不能以為妙。《隋志》 又云:「二十七絃,乃《爾雅》之所謂灑」非此。

《日知錄:鄉飲酒禮》:「工四人二瑟。」註:「二瑟,二人鼓瑟,則 二人歌也。」古人琴瑟之用,皆與歌並奏,故有一人歌, 一人鼓瑟者。漢文帝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 是也。師鼓曰倚瑟即今之以歌合曲也亦有自鼓而自歌,孔子之「取 瑟而歌」是也。若乃衛靈公聽新聲於濮水之上,而使 師延寫之,則但有曲而無歌,此後世徒鼓琴所由興 也。

琴瑟部外編

編輯

《拾遺記》:「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處璇宮而夜織,或 乘桴木而晝遊,經窮桑滄茫之浦,時有神童,容貌絕 俗,稱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乎水際,與皇娥並 坐,撫桐峰梓瑟。」

《古琴疏》:「帝俊有琴曰電母」,每夏月電光一照,則絃自 鳴。此與豐山之鐘謂之「霜鳴」,皆異寶也。

「素女播都廣之琴,溫風冬飄,素雪夏零,鸞鳥自鳴,鳳 鳥自舞,靈壽自花廣《博物志》:「周亮瀟灑高放,不干榮祿。太子晉聞之,召 與相見,或鼓琴吹笙,同遊商洛。亮乃以一絃孤彈,八 音諧暢,百禽率舞。太子嘉之,賜九光七明之芝,及飛 解脫網之道。亮修道服之,日覺神驗。嘗與仙人遊行 寶洞,挹漱玉酒,彈琴奕棋,嘯歌終」日。

《搜神記》:「冠先,宋人也,釣魚為業,居睢水旁百餘年,得 魚或放或賣,或自食之。常冠帶,好種荔,食其葩實焉。 宋景公問其道,不告,即殺之。後數十年踞宋城門上 鼓琴,數十日乃去。宋人家家奉祠之。」

琴高,趙人也。能鼓琴,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術。浮 游冀州、涿郡,閒二百餘年。後辭入涿水中,取龍子與 諸弟子期之曰:「明日皆潔齋,候於水旁設祠屋。」果乘 赤鯉魚出來,坐祠中,且有萬人觀之。留一月,乃復入 水去。

《列仙傳》:「華山毛女獵郎見常居岩彈琴。」

《古琴疏》:張機字仲景,南陽人,受業於張伯祖,精於治 療。一日入桐柏覓藥草,遇一病人求診,仲景曰:「子之 腕有獸脈何也?」其人以實具對,乃嶧山穴中老猿也。 仲景出囊中丸藥畀之,一服輒愈。明日其人肩一巨 木至曰:「此萬年桐也,聊以相報。」仲景斲為二琴,一曰 古猿,一曰萬年。

荀季和。有琴曰《龍脣》,一日大風雨失去。三年後復 大風雨,有黑龍飛入李膺堂中,膺諦視識之,曰:「此荀 季和舊物也。」登即送還。季和恐復飛去,嵌金於背曰 「劉累」,以厭之,改名曰《飛龍》。

《異苑》:嵇康字叔夜,譙國人也。少嘗晝寢,夢人身長丈 餘,自稱「黃帝、伶人骸骨在公舍東三里林中,為人發 掘暴露,乞為葬埋,當厚相報。」康至其處,果有白骨,脛 長三尺,遂收葬之。其夜復夢長人來,授以《廣陵散曲》。 及覺,撫琴而作,其聲正妙,都不遺忘。高貴鄉公時,康 為中散大夫,後為鍾會所讒,司馬文王誅之。

《廣博物志》:嵇康從孫登學琴,登不教之,曰:「子有逸群 之才,必當戮於市。」康遂別去,向南行至會稽山王伯 通家求宿。伯通造得一館,成來三年,每夜有人宿者 不至,天明即死。伯通遂常閉之。至是康留宿館中,一 更後乃取琴彈,二更時見有八鬼從後館出,康懼,問 鬼曰:「王伯通造得此館,成來三年,每夜有人宿者死, 總是汝八鬼殺之。」鬼曰:「我非殺人鬼,是舜時掌樂官, 兄弟八人,號曰伶倫。舜受佞臣之言,枉殺我兄弟,埋 在此處。主人王伯通,造館不知,向我身上築牆壓我。 我見有人宿者,出擬告之。彼見我等自懼而死,非我 等殺之。今願先生與主人說,取我等骸骨,遷別處埋 葬。期半年,主人封為本郡太守。今償先生一《廣陵曲》, 天下妙絕。」康聞知大悅,遂以琴與鬼,鬼彈一遍,康即 能彈。彈至夜深,伯通向宅中,忽聞琴聲美麗,乃披衣 起坐,聽琴音深,怪之,乃問康,康具言其事。明日伯通 使人掘地,果見八具骸骨,遂別造棺,就高潔處遷埋。 後晉文帝時,伯通果為太守,康為中散大夫。帝令康 北面受詔,教宮人曲。康不肯教。後帝殺康於市,康遂 抱琴而死。

《語林》:嵇中散燈下彈琴,忽有一人,面甚小,斯須轉大, 遂長丈餘,單衣革帶。嵇視之既熟,乃吹燈滅之,曰:「恥 與魑魅爭光。」

會稽有防風鬼,屢見城邑,常跂雷門上,腳垂至地。晉 橫陽令賀韜義鼓琴,防風聞琴聲在賀中庭舞。 《續齊諧記》:「晉有王敬伯者,會稽餘姚人。少好學,善鼓 琴,仕於東宮為衛佐。休假還鄉,過吳,維舟中渚,登亭 望月,悵然有懷,乃倚琴歌《泫露》之詩。俄聞戶外有嗟 賞聲,見一女子雅有顏色,謂敬伯曰:『女郎悅君之琴, 願共撫之』。」敬伯許焉。既而女郎至,姿質婉麗,綽有餘 態,從以二少女,一則向先至者。女郎乃撫琴揮絃,調 韻哀雅,類今之登歌,曰:「古所謂楚明君也,唯嵇叔夜 能為此聲,自茲以來,傳習數人而已。」乃命大婢酌酒, 小婢彈箜篌,作《婉轉歌》,女郎脫頭上金釵,扣琴絃而 和之。意韻繁諧。歌凡八曲,敬伯惟憶二曲。將去,留錦 臥具、繡香囊,並佩一雙,以遺敬伯。敬伯報以「牙火籠 玉琴軫」女郎悵然別去。敬伯船至虎牢戍,吳令劉惠 明者,有愛女,蚤世,舟中亡臥具,於敬伯船獲焉。敬伯 具以告,果於帳中得火籠琴軫。女郎名容,字雅華,大 婢名春條,小婢名桃枝,皆善箜篌,相繼俱卒。唐李端 又有《王敬伯歌》,亦出於此。

《古琴疏》:王敬伯琴曰《感靈》。舊說,敬伯一日泊江渚中, 是夜月明露下,敬伯悽然心動,援琴微弄,因感劉惠 明亡女之靈,相就如平生。敬伯復撫絃歌曰:「低露下 深幕,垂月照孤琴,空絃咽宵淚,誰憐此夜心。」女和之 曰:「歌宛轉,琴復哀,願為煙與霧,氛氳共此懷。」故成此 名。

《搜神記》:「南陽西郊有一亭,人不可止,止則有禍。邑人 宋大賢以正道自處,嘗宿亭樓,夜坐鼓琴,不設兵仗。 至夜半時,忽有鬼來登梯與大賢語。」請幫助識別此字。「目磋齒,形貌

可惡,大賢鼓琴如故」,鬼乃去
考證
《幽明錄》:會稽賀思令善彈琴,嘗夜在月中坐,臨風撫

奏,忽有一人,形器甚偉,著械有慘色,至其中庭稱善, 便與共語,自雲是嵇中散,謂賀云:「卿下手極快,但於 古法未合。」因授以廣陵散。賀因得之,於今不絕。 《幽怪錄》:伶人刁朝俊妻甚美而有癭,癭中有琴瑟笙 竽之聲。一日忽破裂,內一猱跳去,癭乃無。

《古琴疏》:虞炎,會稽人,少時至秦望山,見獵人得一鹿, 向炎悲鳴,炎買而放之。後過山下,遇一人贈以古琴, 忽不見,背有芝英書,不可辨。後示沈約,約覽久之,曰: 「土離塵,曾獲貝,遇文惠至驃騎」十二字也。是時已為 文惠太子所重,官至驃騎將軍矣。沈嘆異久之。蓋「土 離塵」,鹿也;「曾獲貝」,贈也。始悟其為放鹿報也。

《異聞錄》:「沈警字元機,吳興武康人也。美風調,善吟詠, 為梁東宮常侍。後荊楚陷沒,入周為上柱國。奉使秦 隴,途過張女郎廟,旅行多以酒餚祈禱,警獨酌水,具 祝詞。既暮,宿傳舍,憑軒望月,作《鳳將雛》《含嬌》曲。吟畢, 聞簾外歎賞之聲,見一女子褰簾而入,拜云:『張女郎 姊妹,見使致意』。警異之,乃具衣冠,未離坐,而二女已」 入。大女郎謂警曰:「妾是女郎,妹適廬山夫人。」長男指 小女郎云:「適衡山府君。小子並以生日同覲大姊,屬 大姊今朝層城未旋,山中幽寂,良夜多懷,輒欲奉屈, 無憚勞也。」遂攜手出門,登一輜軿車,駕六馬,馳空而 行。俄至一處,朱樓飛閣,備極煥麗。警就坐,又具酒殽, 於是大女郎彈《箜篌》,小女郎援琴為數弄,皆非人世 所聞。警嗟賞良久,願請琴寫之。小女郎笑而謂警曰: 「此是秦穆公、周靈王太子神仙所製,不可傳於人閒。」 警粗記數弄,不復敢訪。將曉,小女郎起謂警曰:「大神 事異,無宜卜晝。」遂相與出門。及至館,乃言於主人,夜 而失所在。時同侶咸怪警夜有異香,警後使回,至廟 中,於神座後得一碧箋,乃是小女郎與警書,備敘離 恨。書末有篇云:「飛書報沈郎,尋已到衡陽。若存金石 契,風月兩相望。」從此遂絕矣。

《搜神記》:「淮南王安好道術,設廚宰以候賓客。正月上 午,有八老公詣門求見,門吏難之,乃更形為八童子, 色如桃花。王便見之,盛禮設樂,以享八公,援琴而絃 歌曰:『明明上天,照四海兮。知我好道公來下兮。公將 與餘生羽毛兮。升騰青雲,蹈梁甫兮。觀見三光,遇北 斗兮。驅乘風雲,使玉女兮』。」今所謂《淮南操》是也。 《楊太真外傳》:元宗在東都,晝夢一女,容貌豔異,梳交 心髻,大袖寬衣,拜於床前。上問何人,曰:「妾是陛下凌 波池中龍女,衛宮護駕,妾實有功。今陛下洞曉鈞天 之音,乞賜一曲,以光族類。」上於夢中為鼓胡琴,拾新 舊之曲聲為《凌波曲》,龍女再拜而去。

《疑仙傳》:「負琴生者遊長安數年,日在酒肆乞酒,飲之, 常負一琴,人不問即不語,人亦以為狂。或臨水,或月 下,即援琴撫弄,必淒切感人。李太白聞焉,就酒肆攜 手同出坰野,臨水竹藉草,命之對飲,因請撫琴。生乃 作一調弄,太白不覺愴然。生乃謂太白曰:『人閒絲竹 之音,盡樂於人心,唯琴之音而傷人心,我本謂爾不 傷心,不知爾亦傷心耶?足知爾放曠拔俗,是身也,非 心之放曠拔俗也』。」太白本疑是異人,復聞此語,乃拜 而問之曰:「丈者奚落魄之甚也?心落魄也,身落魄也?」 生曰:「我心不落魄,但世人以此為落魄,故我有落魄 之跡。」太白曰:「丈者知世人惡此落魄,何不知而改之?」 生曰:「我惡之,即當改之;世人惡之,我奚改耶?」太白又 曰:「丈者負此琴,祇欲自撫之以為樂也,欲人之樂也。」 生曰:「我此琴,古琴也。負之者,我自好古之音也,又孰 欲人之樂也?我琴中之音,雅而純,直而哀,知音者而 聞之即為樂,不知音者聞之但傷耳。亦猶君之為文 也,輕浮若蝶舞花飄,豔冶如處子佳人,王孫公子,以 為麗詞達士,不以為文也。」太白曰:「我之文即輕浮豔 冶,不足觀,我之風骨氣概,豈不真仙才耶?」生曰:「君骨 凡肉異,非真仙也。止一貴人爾。復體穢氣卑,亦貴不 久。但愛惜其身,無以虛名為累。」言罷,與太白同醉而 回。明日,太白復欲引之於酒肆共飲,不復見。後數日, 太白於長安南大樹下見之,方忻喜,欲就問之,忽然 而滅。

《逸史》:「蕭復親弟,少慕道不仕,服食芝桂,能琴,尤善南 風。因遊衡湘,維舟江岸,見一老人負書攜琴,蕭生揖 坐曰:『父善琴,得南風耶』?」曰:「『素善此』。因請撫之,尤妙絕, 遂盡傳其法,飲酒數杯,問其所居,笑而不答。及北歸 至沅江口,上岸理南風,有女子雙鬟,挈一小竹籠曰: 『娘子在近好琴,欲走報也。去頃卻迴,曰:『娘子召君,蕭 久在船,頗思閒行』』。」遂許之。俄有蒼頭棹畫舸至,蕭登 之。行一里餘,有門館甚華,召生升堂,見二美人於上 前拜。美人曰:「無怪相迎,知君善南風,某亦素愛,久不 習理,忘其半,願得傳授。」生遂為奏,美人亦命取琴。蕭 彈畢,二美人及左右皆掩泣,問生授於何人,乃言老 父,且言其狀。美人流涕曰:「舜也。此亦上帝遣君子授 之,傳與某某即舜二妃。舜九天為司徒已千年,別授 此曲,年多忘之。」遂留啜茶數碗。生辭去曰:「珍重厚惠亦不欲言之於人。」遂出門,復乘畫舸至彈琴之所。明 日尋之,都不見矣。

《纂異記》:「進士張生善鼓琴,下第遊蒲關,入舜城,日將 暮,乃排闥縱轡爭進,因而馬蹶,生無所投足,詣廟吏 求止。一夕初夜方寢,見絳衣者二人前言曰:『帝召書 生』。生遽往,帝問曰:『學琴乎』?曰:『嗜之而不善』。帝顧左右 取琴,乃撫琴以歌之曰:『南風薰薰兮草芊芊,妙有之 音兮歸清絃。蕩蕩之教兮由自然,熙熙之化兮吾道 全,薰薰兮思何傳』。」歌訖,鼓琴為《南風弄》,音韻清暢,爽 朗心骨生。因發言曰:「妙。」乃遂警悟。

《前定錄》:貞元初,有大學生杜思溫,善鼓琴,多遊於公 侯門館,每登臨宴會,往往得與。嘗從賓客夜宿城南 苟家嘴,中夜後山月如晝,而遊客皆醉,思溫獨攜琴 臨水閒遊。忽有一叟支頤來聽,思溫謂是座客,殊不 回顧。及曲罷與語,乃知非向者同遊之人,遽置琴而 起,老人曰:「少年勿怖,余是秦時河南太守梁陟也,遭 難身沒於此。中平生好鼓琴,向來聞君撫琴,絃軫清 越,故來聽耳。知音難遇,無辭更為我彈之。」思溫為奏。 沈湘老人曰:「此弄初成,吾嘗尋之」,其閒音指稍異此。 思溫因求其異,隨而正之。聲韻涵古,又多怨切,時人 莫之聞。叟因謂思溫曰:「君非太學諸生乎?」曰:「然。」叟曰: 「君何不求於名譽,而常為王門之伶人乎?」思溫竦然 受教,且問窮達之事。叟曰:「余之少子主管人閒祿籍, 當為君問之。此後二日,當再會於此。」至期而思溫往 見,叟亦至焉。乃告曰:「惜哉!君終不成名,亦無正官,然 有假祿在巴蜀一十九年,俸入不絕。然慎勿為武職, 當有大禍,非禳所免。誌之誌之」言訖,遂不見。思溫明 年又下第,遂罷舉西遊抵成都,以所藝謁韋令公,公 甚重之,累署要籍。隨軍十七八年,所請雜俸,月不下 二萬。又娶大將軍女,車馬第宅甚盛。而妻父常欲思 溫在轅門,思溫記老人之言,輒辭不就。後二日,家請 韋令公,遂補討擊使。牒出方告,不敢復辭。而常懼禍 至,求為遠使,竟不果。及劉霸反叛,時思溫在鹿頭城, 城陷,為官軍所殺,家族不知所在也。

《酉陽雜俎》:「成式三從房叔父某者,貞元末自信安至 洛,暮達瓜洲,宿於舟中。夜久彈琴,覺舟外有嗟嘆聲, 止息即無。如此數四,乃緩軫還寢,夢一女子,年二十 餘,形悴衣敗,前拜曰:『妾姓鄭,名瓊羅,本居丹徒,父母 早亡,依於孀嫂,不幸又歿,遂來揚子尋姨。夜至逆旅, 市吏子王惟舉乘醉將逼辱,妾知不免,因以領巾絞』」 項自殺。市吏子乃潛埋妾於魚行西渠中。其夕,曾見 夢揚子令石義留,竟不為理,復見冤氣於江石上,謂 非煙之祥。圖而表奏,「抱恨四十年,無人為雪。妾父母 俱善琴,適郎君琴聲奇,音翕響,心感懷歎,不覺來此。」 尋至洛北河清縣溫谷,訪內弟樊元則。元則少有異 術,居數日,忽曰:「兄安得此一女鬼相」隨,請為遣之。乃 張燈焚香作法。頃之,燈後窣窣有聲,元則曰:「是請紙 筆也。」即投紙筆於燈影中。少頃,旋紙疾落燈前。視之, 書盈於幅,凡二百六十二字,率敘幽冤之意,語不甚 曉,詞故不載。

《洛神傳》:「太和中,處士蕭曠自洛東遊至孝義館,夜憩 於雙美亭,時月朗風清,曠善琴,遂取琴彈之。夜半,調 甚苦,俄聞洛水之上有長歎者,漸相逼,乃一美人,曠 因捨琴而揖之曰:『彼何人斯女曰:『洛浦神女也。昔陳 思王有賦,子不憶也耶』?曠曰:『然』。俄命雙鬟持茵席,具 酒殽而至,謂曠曰:『妾為袁家新婦時,性好鼓琴,每彈』』」 至《悲風》及「三峽流泉,未嘗不盡夕而止。適聞君琴韻 清雅,願一聽之。」曠乃彈《別鶴操》及《悲風》。神女長歎曰: 「真蔡中郎之儔也。」遂命左右傳觴敘語,情況昵合,蘭 豔動人。忽聞雞鳴,神女乃留詩曰:「玉著凝腮憶魏宮, 朱絲一弄洗清風。明晨追賞應愁寂,沙渚煙銷翠羽 空。」吟訖,超然躡虛而去,無所睹矣。

《彥周詩話》:有客泊湘妃廟前,夜半偶不寐,見輿衛入 廟中,置酒鼓瑟,心悸不敢窺,殆明方散,隱隱絕水浮 空,因入廟中,見詩四句,墨色猶未乾云:「碧杜紅蘅縹 緲香,冰絲絃月弄新涼。峰巒向曉渾相似,九處堪疑 九斷腸。」神怪不足言,但詩殊佳,故錄之。

《異聞總錄》:賈知微寓舟洞庭,因吟《懷古詩》云:「極目煙 波是九嶷,吟魂愁見暮鴻飛。二妃有恨君知否,何事 經旬去不歸?」即岳陽,因賦詩曰:「湖平天遣草如雲,偶 泊巴陵舊水濱。可惜仙娥差用意,張碩不是有才人。」 俄見蓮舟有數女郎鼓瑟而下,生目送之。舟通西岸, 即曾城夫人京兆君宅。生趨堂,見備筵饌,有三女郎, 一稱曾城夫人,一稱湘君夫人,一稱湘夫人。酒行,各 請吟詩。生曰:「偶棹扁舟泛渺茫,不期有幸跡仙鄉。玉 堂久照星辰聚,雪扇雙開日月長。豈只恩憐為上客, 又容歡笑宴中堂。預愁明發分飛去,衣上人聞有異 香。」湘君曰:「南望蒼梧慘玉容,九嶷山色互重重。須知 暮雨朝雲處,不獨陽臺十二峰。」湘夫人曰:「夜唱蓮歌 入洞庭,採蓮人旅著青蘋。長歌一棹空歸去,莫把蓮

花讓主人。」京兆君曰:「一解征鴻下蓼汀,便隨仙馭返
考證
曾城。傷心遠別張生去,翻得人閒薄倖名。」詩畢,二湘

夫人別去。京兆君邀生止宿。明日,以秋羅帕裹定年 丹五十粒贈生。生既受,吟詩謝曰:「丹是曾城定年藥, 帕為織女秋雲羅。勤」拳致贈東行客,以表相思。思愛 多,乃拜別去。離岸百步,回視夫人宅,已失矣。

潭州有清淨覺地。宋咸淳閒,游士胡天俊寓焉。月明 撫琴梅樹下,遙見美女,欲前且卻,胡作意三弄,女迤 邐近前,胡迎揖之,女曰:「聲雖和,哀怨多有所欲,不能 直遂耳。」胡執女手曰:「舉世無知音,今夕相逢,豈天假 真緣耶?」女斂衽而去,曰:「後夜月明,當赴子約。」翌日朋 友拉入城遊飲,忘歸兩宿大悔失期,亟歸,於樹下得 一白羅帕,上題詩云:「蕭蕭風起月痕斜,露重雲環壓 玉珈。望斷行雲凝立久,手彈珠淚湔梅花。」胡悵然而 寢,明日以帕示人,趙冰壺駭曰:「吾亡妾杭人喬氏,名 望仙,貴妃姪女也。去年暴亡,殯梅樹後,正其筆蹟也。」 以酒酹之,且成詩云:「王孫自恨負佳期,夜醉長沙偶 忘歸。應想芳魂踏殘月,瀼瀼露濕去時衣。」

《誠齋雜記》:「昔有一人至東野還,暮不至門,見路旁有 小屋燈火,因投寄止宿。有一小女不欲與丈夫共宿, 呼鄰家女自伴,夜共彈琴。至曉,此人謝去,問其姓字, 女不答,彈琴而歌曰:『連綿葛上藤,一緩復一緪。欲知 我姓名,姓陳名阿登』。」

《廣博物志》:昔有一人夜誦經甚悲,悲至意感,忽有懷 歸之哀。太上真人忽作凡人,徑往問之:「子嘗彈琴耶?」 答曰:「在家時嘗彈之。」真人曰:「絃緩何如?」答曰:「不鳴不 悲。」又問:「絃急何如?」答曰:「聲絕而傷悲。」又問:「緩急得中 如何?」答曰:「眾音和合,八音妙奏矣。」真人曰:「學道亦然, 執心調適,亦如調琴,道可得矣。」

侍兒《小名錄》:吳太伯祠在東閶門之西,每春秋季,市 肆相率合牢醴祈福於三讓王,多圖善馬綵轝子女 以獻之。時乙丑春,有金銀行首,糾合其徒,以輕綃畫 美人,侍婢捧胡琴以從,其貌出於舊繪者,名美人,為 「勝兒。」蓋戶牖牆壁閒,前後所獻者無以匹也。女巫方 舞,有進士劉景復送客之金陵,置酒於廟之東通坡 館。忽欠伸思寢,乃就榻。夢見紫衣冠者言曰:「讓王奉 屈。」劉生隨至廟,周旋揖讓而坐。王語劉生曰:「適納一 胡琴妓,藝甚精而色姝麗。知吾子善歌,故奉邀作《胡 琴》一章,以寵其藝。」初,生頗不甘,命酌人間酒一杯與 飲。逡巡酒至,並獻酒物。視之,乃向館中祖筵者。生飲 數杯而醉,作歌曰:「繁絃已停雜吹歇」,勝兒調弄邏逤 撥。四絃攏撚三四聲,喚起邊風駐明月。大聲嘈嘈奔 淈淈,浪蹙波翻倒溟渤。小絃切切怨颸颸,鬼哭神悲 任《悉窣》。倒腕斜挑掣流電,春雷直戛騰秋鶻。漢妃徒 得端正名,秦女虛誇有仙骨。我聞天寶十年前,涼州 未作西戎窟。麻衣左衽皆漢民,不省邊塵暫逢勃。太 平之末羌戎亂,犬豕「崩騰恣唐突。元宗未到萬里橋, 東洛西京一時沒。一朝漢民沒入邊,飲恨吞聲空嗢 咽。時看漢月望漢民,怨氣衝聲成彗孛。國門之西八 九鎮,高城深壘閉閑卒。河湟咫尺不能收,輓粟推車 徒兀兀。今朝聞奏《涼州曲》,使我心魂暗超忽。勝兒若 向邊塞彈,征人血淚應闌干。」歌成,劉生乘醉落魄,草 札而獻。王尋繹數四,召勝兒以授之。王之侍兒見有 不樂者,妒色形於坐中,恃酒以金如意擊勝兒,面破 血淋襟袖,生乃驚起。明日視素繪,果有損痕。歌今傳 於吳中。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