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第059卷

經濟彙編 考工典 第五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五十九卷
經濟彙編 考工典 第六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

 第五十九卷目錄

 公署部藝文二詩詞

  召南羔羊三章

  翫月城西門廨中      宋鮑照

  直中書省         齊謝朓

  寓直中庶坊贈蕭洗馬    梁王筠

  入蘭臺贈王治書僧孺     吳均

  同蘇員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

              唐沈佺期

  奉和姚給事中寓直之作   宋之問

  春夜宿左省         杜甫

  奉和許給事夜直簡諸公    崔顥

  題永樂韋少府廳壁      岑參

  初至犍為作         前人

  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常袞

  休澣日謁西掖所知因成長句 溫庭筠

  昭應官舍          王建

  昭應官舍書事        前人

  玉堂寓意        宋范成大

  題太和主簿趙昌父官署   楊萬里

  魚臺分司         明薛瑄

  齋居和舜咨侍讀院署見寄  李東陽

  玉堂散直圖        程敏政

  齋宿院署          袁袠

  公署漫興二首      唐龍

  丙子除夕九江公署作    王世懋

  平陰行臺書壁       張邦教

  林先生官舍新成       黃雲

  題濟州公署以上詩    李嵩

  重疊金入直以上詞  宋孫巨源

 公署部選句

 公署部紀事

 公署部雜錄

 公署部外編

考工典第五十九卷

公署部藝文二詩詞

編輯

《羔羊三章》

編輯

《南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儉正直,故詩人美其衣服有常,而從容自得如此也。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絲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縫,素絲五總。「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翫月城西門廨中》
宋·鮑照

編輯

始出城西樓,纖纖如玉鉤。末映東北墀,娟娟似蛾眉。 蛾眉蔽珠櫳,玉鉤隔瑣窗。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 夜移衡漢落,徘徊帷戶中。歸華先委露,別葉早辭風。 客遊厭苦辛,仕子倦飄塵。休澣自公日,宴慰及私辰。 蜀琴抽《白雪》,郢曲發《陽春》。肴乾酒未闋,金壺啟夕淪。 迴軒駐輕蓋,留酌待情人。

《直中書省》
齊·謝朓

編輯

紫殿肅陰陰,彤廷赫弘敞。風動萬年枝,日華承露掌。 玲瓏結綺錢,深沈映朱網。紅葉當階翻,蒼苔依砌上。 茲言翔鳳池,鳴佩多清響。信美非吾室,園中思偃仰。 朋情以鬱陶,春物方駘蕩。安得凌風翰,聊恣山泉賞。

《寓直中庶坊贈蕭洗馬》
梁·王筠

編輯

龍樓實九重,薄寒殊復早。玉階泫清露,銅池結秋潦。 霜被守宮槐,風驚護門草。之子擅文華,縱橫富辭藻。 舒錦慚光麗,握珠謝奇寶。愧予非工文,何用披懷抱。

《入蘭臺贈王治書僧孺》
吳均

編輯

故人揚子雲,「校書麟閣下。寂寞少交遊,紛綸富文雅。 余為隴西使,寓居洛陽社。相思非不深,行人避驄馬。」

《同蘇員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

編輯

唐沈佺期

並命登仙閣,分宵直禮闈。大官供宿膳,侍史護朝衣。 捲幔天河入,當階月露微。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冠劍無時釋,軒車待漏飛。明朝題漢柱,三署有光輝。

《奉和姚給事中寓直之作》
宋·之問

編輯

清論滿朝陽,高才拜夕郎。還從避馬路,來接珥貂行。 寵就黃扉日,威迴白簡霜。柏臺遷鳥茂,蘭署得人芳。 禁靜鐘初徹,更疏漏漸長。曉河低武庫,流火度文昌。 寓直光輝重,乘秋藻翰揚。暗投空欲報,下調不成章。

《春夜宿左省》
杜甫

編輯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

《奉和許給事夜直簡諸公》
崔顥

編輯

西掖黃樞近,東曹紫禁連。地因才子拜,人用省郎遷。 夜直千門靜,河明萬象懸。建章宵漏急,閶闔曉鐘傳。 寵列貂蟬位,恩深侍從年。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

顧己無官次,循涯但自憐。遠陪蘭署作,空此仰神仙
考證

《題永樂韋少府廳壁》
岑參

編輯

大河南郭外,終日氣昏昏。白鳥下公府,青山當縣門。 故人是邑尉,過客駐征軒。不憚煙波闊,思君一笑言。

《初至犍為作》
前人

編輯

山色軒楹內,灘聲枕席間。草生公府靜,花落訟庭閒。 雲雨連三峽,風塵接百蠻。到來能幾日,不覺鬢毛斑。

《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常袞

編輯

穆穆上清居,沉沉中祕書。金鋪深內殿,石甃淨寒渠。 花樹臺斜倚,空煙閣半虛。縹囊披錦繡,翠軸卷瓊琚。 墨潤冰文繭,香銷蠹字魚。翻黃桐葉老,吐白桂花初。 舊德雙遊處,聯芳十載餘。北朝榮庾薛,西漢盛嚴徐。 侍講親華扆,徵吟步綺疏。綴簾金翡翠,賜硯玉蟾蜍。 序秩東南遠,離憂歲月除。「承明期重入,江海意何如。」

《休澣日謁西掖所知因成長句》
溫庭筠

編輯

赤墀高閣自從容,玉女窗扉報曙鐘。日麗九華青瑣 闥,雨晴雙闕翠微峰。毫端蕙露滋仙草,琴上薰風入 禁松。荀令鳳池春婉娩,好將餘潤變魚龍。

《昭應官舍》
王建

編輯

癡頑終日羨人閑,卻喜因官得近山。斜對寺樓分寂 寂,遠從溪路借潺潺。眇身多病唯親藥,空院無錢不 要關。文案把來看未會,雖書一字甚慚顏。

《昭應官舍書事》
前人

編輯

縣在華清宮北面,曉看樓殿正相當。慶雲出處依時 報,御果呈來每度嘗。臘月近湯泉不凍,夏天臨渭屋 多涼。兩衙早被官拘束,登閣巡溪亦屬忙。

《玉堂寓意》
宋·范成大

編輯

摛文窗戶九霄中,岸幘燒香愧老農。上直馬歸催下 鑰,傳更人唱促鳴鐘。金城巀嵲雲千雉,碧瓦參差月 萬重。骨冷魂清都不夢,玉階蕭瑟聽秋蛩。

《題太和主簿趙昌父官署》
楊萬里

編輯

西昌主簿如禪僧,日餐秋菊嚼春冰。西昌官舍如佛 室,一物也無惟有竹。俸錢三日不曾支,竹陰過午未 晨炊。大兒怒叫小兒啼,乃翁對竹方哦詩。

《魚臺分司》
明·薛瑄

編輯

翠竹紅梅掩映間,柏臺清晝鳥聲閒。情知物理相關 處,心與乾坤一樣寬。

《齋居和舜咨侍讀院署見寄》
李東陽

編輯

綠槐庭館坐春風,十九年前此興同。未老身猶書卷 裡,不眠人在漏聲中。大鵬南去雲連海,群鳥西飛月 繞空。燈火憶君連夕話,不勝幽思滿齋宮。

《玉堂散直圖》
程敏政

編輯

金殿當頭玉堂署,十二朱廊隱宮樹。衣冠濟濟堂中 人,猶似前時起居注。門下斜連金水河,石橋五壘橫 蛟鼉。叩昏不許外人到,挾冊時見諸王過。奎文上應 圖書府,插架連籤照今古。同游恐是十洲仙,下界紛 紛半塵土。邇來新詔開中堂,儲材聖訓何洋洋。日令 三館坐群彥,應制往往催詩章。從容退食龍樓外,松 下傳餐解簪帶。光祿之酒大官羊,終歲天廚有佳賚。 宮壺卓午漏未央,旭日半下城西牆。出門跨馬一分 手,緩步不知歸路長。

《齋宿院署》
袁袠

編輯

璧薦崇元日。郊禋戒百工。泰壇雲霧裡。象輅羽儀中。 越席陳陽位。元端處法宮。甘泉徒欲賦。文藻愧揚雄。

《公署漫興二首》
唐·龍

編輯

亭上鶯花老,風光轉芰荷。如何春日裡,卻向客鄉過。 遠海波聲少,近山雲氣多。醉中時慷慨,不敢向人歌。

洞門鎖清晝,一徑落花深。把酒對山色,讀書隨樹陰。 田園荒舊業,松菊憶初心。細草江城暮,愁聞《鶗鴂》吟。

《丙子除夕九江公署作》
王世懋

編輯

客散空堂鼓角餘,還從小吏問爰書。浮蹤豈為江山 住,傲骨都隨歲月除。暝色寒侵雙鬢薄,雨聲殘入一 燈疏。年來倍有東流感,不是天涯恨索居。

《平陰行臺書壁》
張邦教

編輯

碧山紅樹晝長陰,駐馬西風意不禁。搗練誰家秋院 迥,挑燈客子夜堂深。支離半世恆多過,真率平生只 此心。柏館烏啼眠不得,小窗月色又重臨。

《林先生官舍新成》
黃雲

編輯

「燕雀紛來賀落成,成行花竹表官清。鄰家或過牆頭 酒,山木頻啼谷口鶯。」雨漲碧溪春浪細,日斜青壁晚 霞明。一醒一醉胡然異,懷抱尋常得盡傾。

《題濟州公署》
李嵩

編輯

敢向明時嘆陸沉,天門遙望九重深。薄游空復聞齊 語,久客寧能廢《越吟》。樹鳥羈棲元浪跡,巖雲去住亦 何心。梁園修竹依然在,歲晚應容杖履尋

《重疊金》入直
宋·孫巨源

編輯

樓頭尚有三通鼓。何須抵死催人去。上馬苦匆匆。琵 琶曲未終。回頭凝望處。那更廉纖雨。謾道玉為堂。 玉堂今夜長。

公署部選句

編輯

唐岑參《送襄城別駕》云:「江聲官舍裡,山色郡城頭。」 孫逖《山陰縣西樓》有云:「山月夜從公署出,江雲晚對 訟庭還。」

公署部紀事

編輯

《漢書曹參傳》:「參相齊,盡召長老諸先生問所以安集 百姓,而齊故諸儒以百數,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聞 膠西有蓋公,善治黃老言,使人厚幣請之。既見蓋公, 蓋公為言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推此類具言之。參 於是避正堂,舍蓋公焉。

《胡建傳》:孝武天漢中,建守軍正丞。時監軍御史為姦, 穿北軍壘垣以為賈區,建欲誅之,迺約其走卒曰:「我 欲與公有所誅,吾言取之則取,斬之則斬。於是當選 士馬日,監御史與護軍諸校列坐堂皇上,建從走卒 趨至堂皇下拜謁,因上堂,走卒皆上,建指監御史曰: 『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斬之』。遂斬御史,護軍諸』」 校皆愕驚,不知所以。師古曰:「室無四壁曰皇。 《百官公卿》表右扶風與左馮翊、京兆尹為三輔。」《服 虔》曰:「皆治在長安城中。」

《三輔黃圖》:「京兆在尚冠前街,東,入故中尉府。左馮翊 在太上皇廟西入;右扶風在夕陰街北,入故主爵府。 長安以東為京兆,長陵以北為左馮翊,渭城以西為 右扶風也。」

《後漢書百官志》:「世祖即位,以武帝故事,置司直,居丞 相府,助督錄諸州。建武十八年省。」《獻帝起居注》曰: 「建安八年十二月,復置司直,不屬司徒,掌督中都官, 不領諸州。」

《百官志注》:明帝更司馬、司空府,欲復更太尉府。時公 趙憙也。西曹掾安眾鄭均素好名節,以為朝廷新造 北宮,整飭宮寺,旱魃為虐,民不堪命,曾無殷湯六事, 周宣雲漢之辭。今府本館陶公主第舍,員職既少,自 足相容。憙表陳之,即聽許。其冬,臨辟雍,歷二府,見皆 壯麗,而太尉府獨卑陋。顯宗東顧嘆息曰:「椎牛縱酒, 勿令乞兒為宰。」時憙子世為侍中,驂乘歸具白之,憙 以為恨,頻譴責,均自劾去。

《張湛傳》:湛為左馮翊後,告歸平陵,望寺門而步。主簿 進曰:「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輕。」湛曰:「禮,下公門,軾輅 馬。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父母之國,所宜盡禮,何謂 輕哉?」寺門即平陵縣門也。《風俗通》曰:「寺者,嗣也,理 事之吏嗣續於其中也。」

《王良傳》:「良代宣秉為大司徒司直,在位恭儉,妻子不 入官舍。」

《東觀漢記》:鍾離意為棠邑令,初到無屋,意乃出俸錢 作屋,民賫柱趣作,浹日而成,畢,為士民祝曰:「興工役 者,令也。如有禍,令當之。」民大悅。

《後漢書郭丹傳》:太守杜詩請丹為功曹,丹薦鄉人長 者,自代而去,詩嘆曰:「昔明王興化,卿士讓位。今功曹 推賢,可謂至德。」敕以丹事編署黃堂,以為後法。《黃 堂太守》之聽事:

《李固傳》註:謝承書曰:「固改易姓名,仗策驅驢,負笈追 師三輔。每到太學,密入公府,定省父母,不令同業諸 生知是郃子。」

《晉書羊祜傳》:「祜都督荊州諸軍事、假節、散騎常侍,衛 將軍如故。祜率營兵出鎮南夏,開設庠序,綏懷遠近, 甚得江漢之心,與吳人開布大信,降者欲去,皆聽之。 時長吏喪官,後人惡之,多毀壞舊府。祜以死生有命, 非由居室,書下征鎮,普加禁斷。」

《樂廣傳》:「廣為河南尹,官舍多怪,前尹遂不敢居。廣後 穿壁得貍,殺之,怪遂絕。」

《世說新語》:王導治揚州廨舍,按行而言曰:「我正為次 道治此,爾何少為王公所重?」故發此嘆。

《晉書羅含傳》:「含轉州別駕,以廨舍諠擾,於城西池小 洲上立茅屋,伐木為材,織葦為蓆而居,布衣蔬食,晏 如也。含在官舍,有一白雀棲集堂宇。及致仕還家,階 庭忽蘭菊叢生,以為德行之感焉。」

《梁書傅昭傳》:昭為信武將軍、安成內史。安成自宋已 來兵亂,郡舍號凶。及昭為郡,郡內人夜夢見兵馬鎧甲甚盛,又聞有人云,「當避善人」,軍眾相與騰虛而逝。 夢者驚起,俄而疾風暴雨,倏至數間屋俱倒。即夢者 所見軍馬踐蹈之所也。自後郡舍遂安,咸以昭正直 所致。

《南史蕭思話傳》:思話子惠明,泰始初為吳興太守。郡 界有卞山,山下有項羽廟,相承雲,羽多居郡廳事,前 後太守不敢上。惠明謂綱紀曰:「孔季恭嘗為此郡,未 聞有災。」遂盛設筵榻接賓。數日,見一人長丈餘,張弓 挾矢向惠明,既而不見,因發背,旬日而卒。

思話從孫琛為吳興太守,郡有項羽廟,土人名為「憤 王」,甚有靈驗。遂於郡廳事安床幕為神坐,公私請禱, 前後二千石皆於廳拜祠,以軛下牛充祭,而避居他 室。琛至,著履登廳事,聞室中有叱聲,琛厲色曰:「生不 能與漢祖爭中原,死據此廳事,何也?」因遷之於廟。又 禁殺牛解祀,以脯代肉。

《李安人傳》:安人為吳興太守。吳興有項羽神護郡廳 事,太守到郡,必須祀以軛下牛。安人奉佛法,不與神 牛,著屐上廳事,又於廳上八關齋。俄而牛死,葬廟側。 今呼為李公牛冢。安人尋卒,世以神為祟。

《徐摛傳》:「摛族子孝克,禎明元年為都官尚書。自晉以 來,尚書官僚皆攜家屬居省。省在臺城內下舍門,中 有閣道,東西跨路,通於朝堂。其第一即都官省,西抵 閣道,年代久遠,多有鬼怪。每夜昏之際,無故有聲光, 或見人著衣冠從井中出,須臾復沒,或門閤自然開 閉。居多死亡,尚書周確卒於此省。孝克代確,便即居」 之,經兩載,祅變皆息,時人咸以為貞正所致。

《陳書蔡凝傳》:太建元年,凝遷太子中舍人,以名公子 選尚信義公主,拜駙馬都尉、中書侍郎,遷晉陵太守。 及將之郡,更令左右緝治中書廨宇,謂賓友曰:「庶來 者無勞,不亦可乎?」尋授寧遠將軍,尚書吏部侍郎。凝 年位未高,而才地為時所重,常端坐西齋,自非素貴 名流,罕所交接,趣時者多譏焉。

《隋書食貨志》:「先是京官及諸州並給公廨錢,迴易取 利,以給公用。至開皇十四年六月,工部尚書安平郡 公蘇孝慈等,以為所在官司,因循往昔,以公解錢物, 出舉興生,惟利是求,煩擾百姓,敗壞風俗,莫斯之甚。 於是奏皆給地營農,迴易取利,一皆禁止。十七年十 一月,詔在京及在外諸司公廨,在市迴易及諸處興 生」並聽之,惟禁出舉收利雲。

《唐書徐申傳》:「申為韶州刺史。韶自兵興四十年,刺史 以縣為治署,而令丞雜處民閻。申按公田之廢者,募 人假牛犁墾發,以所收半𢌿之。田久不治,故肥美,歲 入凡三萬斛,諸工計庸受粟,乃徙治故州。未幾,邑閈 如初創。」

《盧光傳》:光為京兆,而郡舍先是數妖怪,前後郡將無 敢居者。光曰:「吉凶由人,妖不妄作。」遂入居之。未幾,光 所乘馬忽升廳事,登床南首而立。又食器無故自破, 光並不以介懷。其精誠守正如此。

《舊唐書李聽傳》:聽為邠寧節度使。邠州衙廳,相傳不 利修葺,以致隳壞。聽曰:「帥臣鑿凶門而出,豈有徇於 巫祝而隳公署耶?」遂命葺之,卒無異變。

《東觀奏記》:「故事,京兆尹在私第,但奇日入府,偶日入 遞院。崔郢為京兆尹,囚徒逸獄而走。上始命造京兆 尹廨宅,京兆尹不得離府。上以郢敗官,面召翰林學 士韋澳授京兆尹,賜度支錢二萬貫,令造府宅。」澳公 正方嚴,吏不敢欺,委長安縣尉李信主其事,造成廨 宇,極一時壯麗,尚有羨緡卻進。

《兩京記》:「考功員外廳有薛稷畫,宋之問為讚。工部尚 書廳有薛稷樹石,為時所重。」

《翰林志》:元和已後,院長一人,別敕承旨,或密受顧問, 獨召對賜居北壁之東閣,號為承旨閣子。其屋棟別 列,名為政事。駕在大內,則於明福門置院。駕在興慶 宮,則於金明門內置院。今在右銀臺門之北。第一門 向牓曰「翰林之門。」其制高大重複,號為胡門。入門直 西為學士院,即開元十六年所置也。引鈴於外,惟宣 事入。其北門為翰林院,又北為少陽院,東屋三。院西 廂之結麟樓,南西並禁軍署,有高品二人知院事。每 日晚執事於思政殿,退而傳旨,小使衣綠、黃青者,逮 至十人,更番守曹。南廳五間,本學士、駙馬都尉張垍 飾為公主堂,今東西間前架高品使居之。中架為藏 書南庫,西三間,前架中三洞豁,設榻受制旨印書詔。 二時會食之所。四壁列制敕例名數,其中使置博一 局印櫃。中間為北一戶,架東西各二間,學士居壁之。 出北門,橫屋六間,當北廳通廊東西三間,為藏書北 庫,其二庫書各有《錄》,約八千卷,小使主之。西三間,書 官居之,號曰「待制。」北廳五間,東一間是承旨閣子並 學士雜處之。題記名氏存於壁者,自呂問始。建中以 後,年月遷換,乃為周悉。南北二廳皆有懸鈴,以示呼 召。前庭之南,橫屋七間,小使居之,分主案牘、詔草紙 筆之類。又西南為高品使之馬廄,北為竇庫。之北,小 攀廊抵於北。請幫助識別此字。西舍之南。其一門待詔戴小平嘗處其中,死而復生,因改為南向之宇,畫山水樹石,號為 「畫堂。」次二間,貯遠歲詔草及制舉詞策。又北迴而東, 並待詔居之。又東盡於東垣,為典主堂,待詔之職,執 筆硯以俟書寫,多至五六員。其選以能不以地,故未 嘗用士人。自王伾得志,優給頗厚,率三歲一轉官,有 至四品登朝者。「虛廊曲壁,多畫怪石松鶴。」北廳之西 南小樓,王涯率人為之。院內古槐松、玉蕊、藥樹、柿子、 木瓜、庵羅峘、山桃、杏、李、櫻桃、紫薔薇、辛夷、葡萄、冬青 玫瑰、凌霄牡丹、山丹、芍藥、石竹、紫花蕪菁、青菊、商陸、 蜀葵、萱草、紫苑,諸學士至者,雜植其間,殆至繁溢。元 和十二年,肇自監察御史入。明年四月,改左補闕,依 職守中書舍人張仲素、祠部郎中,知制誥段文昌改 司勳員外,杜元穎、司門員外郎沈傳師在焉。是時睿 宗文武皇帝裂海岱十二州為三道,之歲時以居翰 苑,皆謂「凌玉清,溯紫霄」,豈止於登瀛洲哉?亦曰「玉署、 玉堂」焉。

《玉泉子》:魯國公孔緯入相後,言於甥姪曰:「吾頃任兵 部侍郎,與王晉公鐸充弘文館學士判館事。上後巡 廳謝晉公,公乃言曰:『余昔任兵部侍郎,與相公杜邠 公悰充弘文館學士判事,暮春留看牡丹於新廳內, 杜曰:『此廳比令無逸』』。」無逸邠國之元子降州刺史「修之止要一間, 今壯麗如此,殊不知非久須為灰燼。」余聞此言,心常 銘之。又語余曰:「明公將來亦據此坐,猶或庶幾由公 而下者罹其事矣。」時昭宗纂承,孔緯入相,朝廷事體, 掃地無餘。故緯感昔言而傷時也。

《五代史王峻傳》:峻於樞密院起廳事,極其華侈,邀太 祖臨幸,賜予甚厚。後太祖於內園起一小殿,峻輒奏 曰:「宮室已多,何用此為?」太祖曰:「樞密院屋不少,卿亦 何必有作?」峻慚不能對。

《南唐近事》:「江都縣大廳,相傳雲陰有鬼物所據。前任 令長升之者,必為瓦礫所擲,或中夜之後毀去案硯, 或家人暴疾遺火不常,斯邑皆相承居小廳,蒞事始 獲小康。」江夢孫聞之,常憤其說。然夢孫儒行正直,眾 所推服。無何,自祕書郎出宰是邑,下車之日,升正廳, 受賀訖,向夜具香案端笏,當中而坐,讀《周易》一遍,明 日如常,理事蔑爾無聞,自始來至終考,莫睹怪異。後 之為政者,皆飲其惠焉。

《遼史·地理志》:「上京,太祖創業之地。天顯元年,乃展郛 郭,建宮室。正南街東留守司衙,次鹽鐵司街南曰臨 潢府。其側臨潢縣縣西南長泰縣。又西南國子監綾 錦院、內省司、麯院、贍國省司二倉,皆在大內西南八 作司,與天雄寺對。東門之北,潞縣。又東南興仁縣。南 門之西南,宣化縣、定霸縣。縣西保和縣。西門之北,易」 《俗縣》。縣東《遷遼縣》。

《宋史吳越世家》:吳越國王錢俶,乾德九年來朝。既歸 國,嘗視事功臣堂。一日命坐於東偏,謂左右曰:「西北 者,神京在焉。天威不違顏咫尺,俶豈敢寧居乎?」 《王審琦傳》:子承衎,知壽州。二年卒,年四十九。初,審琦 鎮壽春,承衎生於郡廨至卒亦於其地,人咸異之。 《周起傳》:起權知開封府,聽斷明審,舉無留事。真宗嘗 臨幸問勞,起請曰:「陞下,昔龍潛於此,請避正寢,居西 廡。」詔從之。名其堂曰「繼照。」

《墨客揮犀》:初作東府,望氣者言曰:「異哉,乃有天子氣。」 及府成,車駕果臨幸。時龍圖張秩以詩慶兩府諸公, 而王丞相和曰:「曾留主上經過跡,更費多人賦詠才。」 《厚德錄》:張忠定公視事退後,有一廳子熟睡,公詰之: 「汝家有甚事?」對曰:「母久病,兄為客未歸。」訪之,果然。公 翼日差場務一名給之,且曰:「吾廳上有敢睡者耶?此」 必心極幽懣使之然爾。故憫之。

《岳陽風土記》:王文正公嘗宰平江令,宅舊為山魈所 據,前令不復敢居。一日,吏或夢見其告者曰:「宰相至, 吾當避之。」如有影響,相率而去。已而文正下車,處正 寢,無復驚動,前知公之貴也,治有異政,邑人為立生 祠,至今尚存。

《青瑣集》:「慶曆四年,祕書丞張緯出宰莆田,再新縣中 堂,其基太高,不與他室等。治之使平,得一石銘,長五 尺,闊如之,驗之無刊鏤痕,乃墨跡焉。其文曰:『石敢當, 鎮百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張』。」自唐 大曆四年至宋慶曆四年,墨跡如故,物之隱見,豈不 待時而出耶?昔號大曆,今號慶曆,昔五年四月,今五 年四月及所得之日無差異,契合如此,亦一奇事也。 《冷齋夜話》:王平甫熙寧癸丑歲直宿崇文館,夢有人 挾之至海上,見海中央宮殿甚盛,其中作樂,笙簫鼓 吹之伎甚眾,題其宮曰「靈芝宮。」平甫欲與俱往,有人 在宮側謂曰:「『時未至,且令去,他日當迎之』。至此恍然 夢覺,時禁中已鐘鳴,平甫頗自負不」凡,為詩記之曰: 「萬頃波濤木葉飛,笙歌宮殿號《靈芝》。揮毫不似人間 世,長樂鐘來夢覺時。」

《詞話》:「孫公巨源於元豐間為翰苑,與李端願太尉往 來尢數會。一日鎖院,宣召者至其家,則出數十軰蹤

跡,得之於李氏。時李新納妾,能琵琶,公飲不肯去,而
考證
迫於宣命,入院幾二鼓矣。草三制罷,復作此長短句

寄別,遲明遣以示李。」

《春渚紀聞》:江淮發運使盧秉,元祐初發解赴闕,至泗 州,夜夢肩輿詣郡守而回。過漕司,有頂帽執撾而督 視工役丹飾門牆者,問之云:「『修此以俟新官也』。盧曰: 『新官為誰』?執撾者厲聲而對曰:『盧秉』。秉意甚怒,其以 名呼。既覺,以語其室,亦云:『我亦夢君得此官』。」即入新 宇,而二小女在輿前。嘗聞入新舍,恐有所犯,小兒不 「可令前」,因呼令後,即夢覺。繼曉,未及盥濯,而郡將公 文一角至,即除盧領大漕事。忩遽交職而趨漕衙,所 監視執撾者與其室呼女之事,皆與夢無差也。 《揮麈錄》:呂微仲當軸,兄大中自陝漕入朝,微仲虛正 寢以待之。大中辭微仲云:「界以中霤,即私家也。」時安 厚卿在政府,父日華尚康寧,厚卿夫婦晏「然居東序」, 時人以此別二公之賢否。

《夢溪筆談》:「三司使宅,本印經院,熙寧中,更造三司宅, 自薛師政經始。宅成日,周悰曰:『此宅前河,後直太社, 不利居者。始自元厚之自拜日入居之。不久,厚之謫 去,而曾子宣繼之。子宣亦謫去,子厚居之。子厚又逐, 而予為三司使,亦以罪去。李奉世繼為之,而奉世又 謫,皆不緣三司職事,悉以他坐褫削。奉世去,安厚卿』」 主計,而三司官廢,宅毀為官寺,厚卿亦不終任。 《玉海》:中書在朝堂西,是為政事堂。其屬有舍人專職。 誥命闕,則以他官知制誥或直舍人院,院在中書之 西南。國朝中書、門下並列於外,又別置中書於禁中, 是為政事堂,與樞密院對掌大政。

《國朝典彙》:「宣德五年,北京五府六部皆未建。上以禮 部所典者,天地宗廟社稷之重,及四方萬國朝覲會 同,皆有事於此,遂首建之。」

《玉堂叢語》:宣德七年,以故鴻臚寺為翰林院,落成,諸 殿大學士皆至。學士錢習禮不設西楊南楊座。或問 之,應曰:「此非三公府也。」三楊以聞,上命工部設座,禮 部敘位次,二楊始自內閣出,坐諸學士上。

《貢舉考》正統三年,翰林侍講學士曾鶴齡主考順天 鄉試。初試之夕,場屋火,試卷有殘闕者。有司懼罪,不 敢以更試為言,惟欲修葺場屋,以終後兩試。鶴齡曰: 「必更試。」有司具二說以進,命如鶴齡所言。

《震澤長語》:「國朝翰林院設於長安門外,為齋宿委積 之所,內有東閣,學士聚焉,為朝退會揖之地。史館為 講讀史官所聚集,皆無公座。至修史之日,旋設十館 於東閣門之右,事竣去之。」

《春明夢餘錄》:學士李東陽、程敏政教習庶吉士,至院, 閱會簿,悉註病而去,乃賦一絕云:「迴廊寂寂鎖齋居, 白日都消病曆餘。竊食大官無寸補,瀛洲亭上勘醫 書。」

殿閣《詞林記》:「國初建官,以本院為近侍衙門,故公署 雖在外,而僚屬相聚,恆在館閣。洪武初,建翰林院於 皇城內,學士而下,晚朝即宿其中,扁之曰『詞林。永樂 中,行在本院官仍在禁內供奉,不別立公署。正統七 年八月,詔建於長安左門外玉河西岸,而東岸則為 詹事府焉。正堂三間,中設大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 士公座。左為史官堂,右為講讀堂,首領官房在儀門 之外之右。嘉靖戊子,始建御製「《五箴》碑」於敬一亭,亭 樹於堂之南,左則劉文定井,井之外為蓮池,右則柯 竹巖亭,亭之前為土山。

《光祿寺志》:「光祿寺大門內,左為茶葉庫月進房,右為 錢鈔庫,月進房。北為儀門,中為均節堂,堂左為典簿 廳,堂後有川廊,北為後堂,川廊旁左為欽錄廳,右為 小軒,後堂北為庫樓。堂之左為和衷堂,堂之右有銀 庫。良醞署、大官署俱在寺之東偏,鵝池、鵝倉在其後。 掌醢署、珍羞署俱在寺之西偏,後有天鵝池、鹽庫。庫」 後空地,象骨葬焉。

公署部雜錄

編輯

《後漢書百官志注》:「漢丞相府,門無闌,不設鈴,不警鼓, 言其深大闊遠,無節限也。」

《百官志注》:蔡質《漢儀》曰:「司徒府與蒼龍闕對,厭於尊 者,不敢號府。」應劭曰:「此不然,丞相舊位在長安時,府 有四出門,隨時聽事,明帝本欲依之,迫於太尉、司空, 但為東西門耳。國每有大議,天子車駕親幸其殿。」《周 禮》有外朝,干寶注曰:「禮,司徒府中有百官朝會殿,天 子與丞相決大事,是外朝之存者。」

《廣州記》:「廣州廳事梁上畫五羊像,又作五穀囊,隨像 懸之,雲昔高固為楚相,五羊銜穀,萃於楚庭,故圖其 像為瑞。六國時,廣州屬楚,故固圖其瑞焉。」

《左傳疏》:「自漢以來,三公所居謂之府,九卿所居謂之 寺。」

《吳地誌》:雞坡之側,即春申君之子假居之地也。後有 守居之,以數失火,故塗以雄黃,遂名「黃堂。」

《封氏聞見記》:近代通謂府廷為公衙,公衙即古之公 朝也,字本作「牙。」《詩》曰:「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司馬,掌武備,象猛獸,以爪牙為衛,故軍前大旗謂之牙旗,出 師則有建牙禡牙之事,軍中聽號令,必至牙旗之下, 稱與府朝無異。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為公衙,府 門為衙門。或雲公門外刻木為牙,立於門側,以象獸 牙。軍將之幕,置牙竿首,懸旗於上,其義一也。

朝廷百司諸廳皆有壁記,敘官秩創制及遷授始末。 原其作意,蓋欲著前政履歷,而發將來健羨焉。故為 廳記之體,貴其說事詳雅,不為苟飾。而近時作記,多 措浮詞,褒美人才,抑揚門閥,殊失記事之本意。韋氏 《兩京記》云:「郎官盛寫壁記,以紀當廳前後,遷除出入, 浸以成俗。」然則壁之有記,豈當是國朝以來,始自臺 省,遂流郡邑耶。

《資暇錄》:新官併宿本署曰「爆直。」僉作「爆迸」之字。余常 膺悶,莫究其端。近見惠郎中實雲合作武豹字,曾有 得處,偶忘之。言豹性潔,善服氣,雖雲雨霜霧,伏而不 出,慮污其身,自聆所聞,每嗟所未見。因覽《列女傳》,見 陶答子妻所云:「南山有文豹,霧雨七日不下食者,欲 以澤其毛衣而成文章。」乃知惠說自此爾。小謝詩云: 「雖無元豹姿,終隱南山霧」是也。《南華》亦云:「豹棲於山 林,伏於巖穴」,靜則併宿公署,雅是豹伏之義。宜作「豹 直」,固不疑也。

常見直宿公署,咸雲「寓直。」徒以當直字,俗稍貴文言, 而不究其義也。案《字書》:「寓,寄也。」寓直二字,出於潘岳 之為武賁中郎將。晉朝未有將校省,故寄直散騎省。 今百官各當本司,而直固是當直,安可雲寓?何異坐 自居第而稱僑僦也?

《因話錄》:都堂南門東道有古槐,垂陰至廣,相傳夜深 聞絲竹之音,省中即有入相者,俗謂之「音聲樹」,祠部 呼為「冰廳」,言其清且冷也。

《退朝錄》:唐兩京皆有三館,而各為之所,所以逐館命 修撰文字。本朝三館合為一,並在崇文院中。景祐中, 命修《總目》,則在崇文院,餘各置局他所,蓋避眾人所 見。《太宗實錄》在諸王賜食廳,《真宗實錄》在元符觀。祥 符中,修《冊府元龜》,王文穆為樞密使,領其事,乃就宣 徽南院廳,以便其事。自後遂修《國史》《會要》,名曰「編修」 院。及修《仁宗實錄》,而《英宗實錄》同時並修,遂在慶寧 宮。史館領日曆局,置修撰二員,宰相為監修,自置編 修院,以修撰一人主之,而日曆等書皆析歸編修院。 北都使宅舊有過馬廳,按唐韓偓使云:「外使進鷹初 得按,中官過馬不教嘶。」注云:「上每乘馬,必中官馭以 進,謂之過馬。既乘之,蹀躞嘶鳴也。」蓋唐時方鎮亦傚 之,因而名廳事也。

可談三省俱在禁中。元豐間,移尚書省於大內西,切 近西角樓,人呼為「新省。」崇寧間,又移於大內西南,其 地遂號舊省,以建左右班直。或云:「舊省不利宰相,自 創省至廢。蔡確、王珪、呂公著、司馬光、呂大防、劉摯、蘇 頌、章惇、曾布更九相」,唯子容居位日淺,亦謫罷,餘不 以存沒,或貶廣南,或貶散官。

《玉堂雜記》:「學士院舊號北門,今在行宮和寧門內,蓋 沿北門之制,地迫皇城,極為窄隘。汪尚書應辰兼權 學士時,上屢令增葺,竟以無地步而輟廳後印堂。緣 近歲院官止二員,故分東西兩閣,中有小龜頭,榜曰 『摛文堂』。」蓋在京徽宗因廣直廬,御書以賜強承旨淵 明,今乃汪彥章內翰藻所篆。太上又嘗書「『玉堂』二字」 賜學士周茂振,鱗之,刻石廳上。

《演繁露》:「晉魏以後,官至貴品,其門得施行馬者。一木 橫中,兩木互穿,以成四角,施之於門,以為約禁也。」《周 禮》謂之陛枑,今官府前義子是也。

《石林燕語》:學士院正廳曰玉堂,蓋道家之名。初,李肇 《翰林誌》:宋言居翰苑者,皆謂凌玉清,愬紫霄,豈止於 登瀛洲哉?亦曰登玉堂焉。自是遂以「玉堂」為學士院 之稱,而不為榜。太宗時,蘇易簡為學士,上嘗語曰:「玉 堂之設,但虛傳其說,終未有正名。」乃以紅羅飛白「玉 堂之署」四字賜之。易簡即扃鐍置堂上,每學士上事, 始得一開視,最為翰林盛事。紹聖間,蔡魯公為承旨, 始奏乞摹就杭州刻榜揭之,以避英廟諱,去下二字, 止曰「玉堂」雲。

國初,京師職事皆無公廨,雖宰相執政亦僦舍而居。 每遇出省,或有中批、外奏急速文字,則省吏遍持私 第呈押,既覺稽遲,又多泄漏。

《石林燕語》:「元豐五年,官制初行,新省猶未就。僕丞並 六曹寓治於舊三司司農寺、尚書省及三司使廨舍, 七月成,始遷入新省,牓曰『文昌府。前為都省令,廳在 中僕射廳,分左右,凡為屋一千五百八十間有奇。六 曹列於後,東西向,為屋四百二十間有奇,凡二千五 百二十間有奇,合三千一百間有奇。時首拜王禹玉』」、 蔡持正為相。至元祐、紹聖間,二人皆貶。其後追治元 祐黨人呂申公、司馬溫公、呂汲公、范忠宣、劉莘老皆 貶免者,惟蘇公一人而已。故言陰陽者,皆謂凡居室 以後為重,今僕射廳不當在六曹前,使言。於是都官 員外郎家安國自言:得唐《都省圖》,六曹在前,持獻請遷,遂遷舊七寺監,移建如唐制。既即其地,步欲速成, 將作少監李誡總其事,殺其間數工亦滅裂。余為祠 曹,即尚及居之,議者惜其壯麗不逮前也。

元豐既新官制,建尚書省於外,而中書門下省、樞密 學士院設於禁中,規模極雄麗。其請幫助識別此字。壁,屏下悉用重 布,不紙糊。尚書省及六曹皆書《周官》。兩省及後省、樞 密學士院皆郭熙一手畫,中間甚有傑然可觀者,而 學士院畫春江曉景為尤工。後兩省除官未嘗足,多 有空閑處,看守老卒以其下有布,往往竊毀盜取。徐 擇之為給事中時,有竊其半屏者,欲付有司,會竊處 有刃痕,議者以禁庭經由,株連所及多遂止,然因是 毀者浸多,亦可惜也。

《雞跖集》:「河中府有綠莎廳事,好事者常加灌溉。」王禹 偁《送柴諫議任河中府》詩:「綠莎廳事舊鳴蛩。」

《容齋四筆》:元豐元年,范純粹自中書檢正官謫知徐 州滕縣,一新公堂吏舍,凡百一十有六間,而寢室未 治,非嫌於奉己也,曰「吾力有所未暇而已。」是時新法 正行,御士大夫如束濕,雖任二千石之重,而一錢粒 粟不敢輒用,否則必著冊書。東坡公嘆其廉,適為徐 守,故為作記。其略曰:「至於宮室,蓋有所從受,而傳之 無窮,非獨以自養也。今日不治,後日之費必倍。而比 年以來,所在務為儉陋,尤諱土木營造之功,攲仄腐 壞,轉以相付,不敢擅易一椽,此何義也?」是記之出,新 進趨時之士,娼嫉以惡之。恭覽《國史》,開寶二年二月 詔曰:「一日必葺,昔賢之能事。如聞諸道藩鎮郡邑公 宇及倉庫,凡有隳壞,弗即繕修,因循歲時,以至頹毀, 及僝工充役,則倍增勞費。自今節度、觀察、防禦、團練 使、刺史、知州、通判等罷任,其治所廨舍有無隳壞及 所增修,著以為籍,迭相符授。」幕職州縣官受代則對 書於考課之,曆損壞不全者殿一選,修葺建置而不 煩民者加一選。太祖創業方十年,而聖意下逮,克勤 小物,一至於此,後之當官者不復留意,以「興仆植僵」 為務,則暗於事體,不好稱人之善者,往往翻指為妄 作名色,盜隱官錢,至於使之束手諱避,忽視傾陋,逮 於不可奈何而後已。殊不思貪墨之吏,欲為奸者,無 施不可,何必假於「營造」一節乎!

《全唐詩話》:鄭綮刺廬江,將去,別郡人云:「唯有兩行公 廨淚,一時灑向渡頭風。」其滑稽類此。

《三餘贅筆》:今官府衙門列木於外,謂之「鹿角。蓋鹿性 警,群居則環其角,圓圍如陣,以防人物之害。軍中寨 柵埋樹木外向,亦名曰鹿角。」

《西神脞》說,建置官署,必立土穀祠,翰林院所祀,則昌 黎伯韓子也。古稱鄉先生歿而祭於社。夫以土穀名 祠,亦祭社之義,宜以鄉先生主之。京師燕地,竊謂祀 昌黎伯不若易以常山太傅嬰也。

《蓉湖日纂》:「唐祕書省壁有薛稷畫鶴,郎餘令畫鳳,賀 知章草書。宋初玉堂、後廡二閣悉畫煙嵐曉景,北壁 則董羽水巨然,山屏風則燕肅山水、易元吉畫猿及 狟迨。南渡後,學士院地迫皇城,號為窄隘,然紅蕉畫 壁,山水嵌屏。其中石渠石橋,蓬巒鶴砌,且有松坡、菊 徑、蘭畦、橘洲、藥洞,無不雜植花果。蓋著作之庭,似宜」 與尋常官舍稍別。明之翰苑,雖嘗「鑿池引玉,河橋水 蒔蓮」,而棠梨桃杏之屬,未有一本,亦異乎李肇之《志》、 陳騤之《錄》矣。

《彭惠安集》:「『國初比部之制,分為十二。其雲南隸陝西 部。永樂間,安南內屬,置交趾司。又析雲南、四川之交 為貴州,置貴州司。方定都之初,百務草創,率皆權寓 蒞事,今城隍廟西惜薪司俗呼舊刑部』是也。」

《水南翰記》:「內諸司舍屋,唯祕閣最宏壯。閣下穹隆高 敞,相傳謂之木天。」

《長安客話》:國初六科在午門內,原與尚寶司相鄰。今 工部委官製衣處,猶稱「六科廊」是也。永樂間失火,遷 午門外,遂為定居。

《吳中故語》,蘇州郡衙,自來本在城之中心,僭周稱國, 遂以為宮,頗為壯麗。元有都水行司在胥門內,乃遷 衙居焉。及士誠被俘,悉縱煨焰為瓦礫荒墟。方版圖 始收茲地,高皇擇一守未愜,蒲圻魏公觀方以國子 祭酒致仕,將歸,上親宴餞於便殿,得平蘇之報,因酌 酒留之曰:「蘇州新定,煩卿往治。」蒲圻遂領蘇州。時高 太史季迪方以侍郎引歸,夜宿龍灣,夢其父來,書其 掌,作一「魏」字云:「此人慎勿與相見。」太史由是避匿甫 里,絕不入城。然蒲圻愛被殷勤,竟遂棄寐,告為忘形 之交,然未有驗。蒲圻碩學夙充,性尤仁厚,賁臨之久, 大得民和。因郡衙之隘,乃按舊地而徙之,正當偽宮 之基。初,城中有一港曰錦帆涇,雲闔閭所鑿以遊賞 者,久巳堙塞,蒲圻亦通之。時右列方張,乃為飛言上 聞,雲「蒲圻復宮開涇,心有異圖也。」時四海初定,不能 不關聖慮,乃使一御史張度覘焉。御史至郡,則偽為 役人,執搬運之勞,雜事其中。斧斤工畢,擇吉構架。蒲 圻以酒親勞其下,人予一杯,御史獨謝不飲。是日高 太史為《上梁文》。御史「還奏,蒲圻與太史並死都市,前工遂輟。」至今郡治猶仍都水之舊僻,在西隅堂宇偪 側,不稱前代。儀門下一碑,猶是《都水司記》可徵也。而 偽吳故基,獨為耕牧之場,雖小民之家,無敢築室其 上者,惟宮門巍然尚存,蒿艾滿目,一望平原而已。然 數年之前,猶有拾得箭鏃與金物者,近亦無矣。 《春明夢餘錄》:《石氏外集》曰:「中書舍人,以進士起家者, 有官而無署。其俗謂中書科者,乃因與六科聯署而 借言之,實文移奏疏,不入此字也。」

《識餘錄》云:「中書周令,溫州人,嘗言成化間授職,彼時 中書與閣下如同僚然,投刺俱平交。蓋宣德以前,本 一堂相處,今之西房,即文淵閣也。閣臣居中,中書居 東西兩房,各辦其事。已撤內庫十間,以西五間居閣 下,謂之文淵閣。以東五間藏書籍,而東房中書亦遷 居之。故今以閣下稱中堂,而東西非房矣。猶稱西房」 者,沿舊名也。凡閣下到任,尚之兩房答揖。若六部之 與各司,則無是體矣。

《瀛洲道古錄》:元時翰林院以金兀朮第為之,歐陽楚 公詩「翰林老屋勢深雄,猶是金家兀朮宮」是也。 孫氏《春明夢餘錄》謂:翰林院本元之鴻臚署。焦氏《玉 堂叢語》載,宣德七年以故鴻臚寺為翰林院。考《元史· 百官志》,止有侍儀使,無鴻臚所。雲故鴻臚寺,當是永 樂年間所建爾。

《烈皇小識》:「東閣五間,夾為前後十間,前中一間供先 聖位,為諸輔臣分本公敘之所。閣輔第四員以下則 居後房,雖白晝亦秉燭票擬。」薛韓城當國,特鑿一牖, 復開門,構數椽以通日色。及韓城賜死,說者謂破壞 風水。然韓城即不破壞風水,能免此禍哉?

公署部外編

編輯

《水經注》:「光武建武二年,西河鮮于冀為清河太守,作 公廨,未就而亡。後守趙高計功用二百萬,五官黃秉、 功曹劉適言四百萬錢,於是冀乃鬼見白日,道從入 府,與高及秉等對共計校,定為適、秉所割匿。冀乃書 表自理,其略言:『高貴不尚節,畝壟之夫,而箕踞遺類, 研密失機。婢妾其性,媚世求顯,偷竊銀艾,鄙辱天官。 《易》譏負乘,誠高之謂臣不勝鬼言,謹因千里驛聞,付 高上之』。」便西北去三十里,車馬皆滅,不復見。秉等皆 伏地物故。高以狀聞。詔下還冀西河田宅妻子焉,兼 為差代,以旌幽中之訟。

《稽神錄》:周元樞者,雎陽人,為平盧掌書記,寄居臨淄 官舍。一夕將寢,忽有車馬輜重甚眾,扣門使報曰:「李 司空候謁。」元樞念親知輩皆無此人,因自思必鄉曲 之舊,吾不及知矣。即出見之,延坐請問其所從來,曰: 「『吾家亦新至此,未有所止,求居此宅』。元樞驚曰:『何至 是』?對曰:『此吾之舊宅也』。元樞曰:『吾從官至此,相傳雲 書記之公署也』。」「君何時居此?」曰:「隋開皇中嘗居之。」元 樞曰:「若爾,君定是鬼耶?」曰:「然,地府許我立廟於此,故 請君移去爾。」元樞不可,曰:「人不當與鬼相接,豈吾將 死,故君得凌我耶?雖然,理不當以此宅授君,吾雖死, 必與君訟。」因召妻子曰:「我死,必多置紙筆於棺中,將 與李君對訟。」即具酒與之飲,相酬數百盃,辭色愈厲。 客將去,復留之。良久,一蒼頭來云:「夫人傳語司空周 書記,木石人也,安可自取困哉?」客於是謝而去,送之 出門,倏忽不見,元樞竟無恙。

壬午歲,廣陵瓜洲市中有人市果實甚急,或問所用, 云:「吾長官。」明日上事。有問長官為誰,雲「楊副使也。」又 問官署何在,云:「金山之東。」遂去,不可復問。時浙西有 副使,被召之揚都,明日船至金山,無故而沒。

《括異志》:「嘉興貢院,元是州學,今有采芹橋、泮水之舊 規在焉。後遷學鳳池坊,此地遂為貢院。每舉終場,幾 二千人。荷笈而進者,隨子弟而入者,幾及萬餘人。然 西廊之第三間極北,舉子常有為魅所憑而至死者, 或如貓而過,或如婦人。每一發喊則妖氣愈盛。是以 分案於其間者,多不欲就前後,所死非一。兵卒之宿」 於廊廡,往往夜見鬼物,甚至驚魘不醒,遂不可救。丙 午歲,將赴舉,監試官忽夢有人自稱貢院將軍,云:「我 死於此地,今得為神,每舉子死於場屋者,皆我輩為 之,可立廟於西北隅祀我則免。」於是明言於府,以立 祠焉,由是兩舉稍安。士人之就試,莫不先期備金錢 禱以求陰庇。或云:元為勘院,徐明之亂,多鞫死於此, 故遇呼喊三聲則出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