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九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選舉典
第九十四卷目錄
殿試部總論
通鑑綱目〈論武后策貢士〉
荊川稗編〈馬端臨論殿前試士〉
殿試部藝文一
題湯大行殿試策問 明王守仁
擬上御武英殿臨軒策士歌頒示廷臣謝表〈宣
德五年〉 順天程文
殿試部藝文二〈詩〉
應制皇帝親試貢士詩 宋王禹偁
應廷試 夏竦
崇政殿試賢良晚歸 歐陽修
送蜀人張師厚赴殿試二首 蘇軾
崇政殿放榜 蔡持正
紹聖甲戌侍立集英殿臨軒試舉人作此兩絕
張耒
次韻王給事觀殿試唱名 韓駒
殿試和李參政韻 元馬祖常
玉堂讀卷雜賦次韻 虞集
玉堂讀卷 前人
大廷策士問經世之道僕忝在讀卷列觀諸進
士所對有感賦此錄以贈別鎦性粹中支渭興
文舉二賢良 前人
殿試罷賦 宋本
崇天門唱名 宋褧
唱名日與同年賦詩 羅朋
三月七日廷試越三日奏進士榜名作
周伯琦
和石田馬學士殿試後韻 貢師泰
御賜恩榮宴 李祁
輦下曲 張昱
殿試詩 明曾棨
弘治三年春三月望上御奉天殿親策天下貢
士命公卿及文學之臣赴東閣讀卷都憲屠公
賦詩以紀盛事諸公相屬賀之僕沗同事謹步
嚴韻不自知續貂之不可也 何喬新
傳臚之明日賜宴禮部凡供事者皆與焉都憲
屠公又賦一律僕再和之 前人
文華殿讀卷次司馬馬公韻 前人
謹身殿開卷出聽傳臚次學士李公韻
前人
恩榮宴又次學士李公韻 前人
東閣讀卷次少司空謝公韻 前人
十八日聽傳臚有作 李東陽
十九日恩榮宴席上作 前人
丙戌廷試讀卷賜宴文華西室遣內監出陪例
也 于慎行
殿試部紀事
殿試部雜錄
選舉典第九十四卷
殿試部總論
編輯通鑑綱目
編輯《論武后策貢士》
編輯
胡氏曰:「《漢策》問賢良,非試之也,延於大廷,訪以理道, 其事重矣。若貢士,則既試於南宮,已精其較選,而又 試之殿廡,是以南宮為不足信邪?」故富文忠公請罷 殿試,其說甚當,然未能行焉,無亦悅其名而未察其 實歟?
荊川稗編
編輯《馬端臨論殿前試士》
編輯
按:殿前試士,始於唐武后,然唐制以考功郎中任取 士之責,後不過下行其事,以取士譽,非於考功已試 之後再試之也。開元以後,始以禮部侍郎知貢舉,送 中書門下詳覆。然惟元和間錢徽為侍郎知貢舉,宰 相段文昌言其取士不公,覆試多不中選,徽坐免官。 長慶以後,則禮部所取士,先詳覆而後放榜,則雖有 詳覆之名,而實未曾再試矣。五代以來,所謂詳覆者, 間有升黜。至宋太祖乾德六年,命中書覆試,則以帝 疑陶穀之子不能文而中選,故覆之,亦未嘗別為之 升黜。至開寶六年,李昉知舉,放進士後,下第人徐士 廉等打《鼓論》榜,上遂於講武殿命題重試,御試自此 始。昉等所取十一人,重試共取二十「六人,然於昉等 所取十一人內,只出武濟川一人,餘十人則高下一 依原次,而續取到二十六人,不過附名在此十人之 後,共為一榜。」然則是年雖別試而共為一榜,亦未嘗 有省試、殿試之分也。至八年,復試禮部貢院合格舉人。王式等於講武殿內出試題,得進士三十六人,而 以王嗣宗為首。王式者,禮部所定合格第一人,則居 其四。蓋自是年御試始別為升降,始有省試、殿試之 分,省元、狀元之別雲。
殿試部藝文一
編輯《題湯大行殿試策問》明·王守仁
編輯
士之登名禮部而進於天子之廷者,天子臨軒而問 之,則錫之以制,皆得受而歸,藏之於廟,以輝榮其遭 際之盛。蓋今世士人皆爾也。丹陽湯君某登弘治進 士,方為行人,以其嘗所受之制屬某跋數語於其下。 嗟夫!明試以言,自虞廷而然。乃言底可績,則三代之 下,吾見亦罕矣。君之始進也,天子之所以咨之者何 如耶?而君之所以對之者何如耶?夫矯言以求進,君 之所不為也;已進而遂忘其言焉,又君之所不忍也。 君於是乎朝夕焉。顧諟聖天子之明命,其將曰:是天 子之所以咨詢我者也。始吾既如是其對揚之矣,而 今之所以持其身以事吾君者,其亦果如是耶?抑其 亦未踐耶?夫伊尹之所以告成湯者數言,而終身踐 之;太公之所以告武王者數言,而終身踐之。推其心 也,君其志於伊呂之事乎?夫輝榮其一時之遭際以 誇世,君所不屑矣。不然,則是制也者,君之所以鑑也。 昔人有惡形而惡鑑者,遇之則掩袂卻走。君將掩袂 卻走之不暇,而又惡揭之焉,日以示人,其志於伊呂 之事奚疑哉?君其勉矣!上帝臨汝,毋貳爾心。某亦常 繆承明問,雖其所以對揚,與其所以為志者,不可以 望君,然亦何敢忘?自勗!
===伏以彤陛掄賢,念藎臣之弼直;寶謨垂訓,抒睿藻於 文思。方《弓旌》初下之時,寓鞀鐸重懸之意。臣鄰動色, 俊乂式觀。臣等誠惶誠恐,稽首頓首上言。「竊惟自古 明揚之典,原為獻納之資。上之非以剖爵析圭,羶悅 寒畯;下之非以雕蟲刻楮,玉炫明時。虞室奏言,於焉 試績;姬圖賓士,示以周行。此在興賢興能之初,疇非」 咨謀咨詢之地。沿及漢代,備創諸途。孝廉借吻舌於 鄉人,辟舉屬柄操於州郡。然賢良方正而外,有直言 極諫之科,第舉各一人,則數不廣,而行或一代,則計 不長。下逮隋、唐,祇精詞賦,競假珍於玉樹,竟何補於 袞衣。讜直者難效有司,倜儻者恥為常調。五經之課, 不盡顓門;九品之衡,虛煩入計。建隆僅拔萃於書判, 乾德兼取士以直方。羔鴈非不成群,網羅終有遺行。 拔十自許,得一尤難。博學掄英,為銀黃而陳鞶帨;明 經攬俊,以青紫而獵縹緗。上公府者,無一適、再適、三 適之功;揚王庭者,負大經、中經、小經之典。四門空闢, 三物何施?獨我本朝,參用前憲,故所得多小大忠良 之士,而所言皆國家「理亂之端。自有制科以來,無如 今日為盛。乃主聖臣忠之會,正龍興虎變之期。」恭惟 皇帝陛下,道純精一,德邁函三。運撫離光,上契圖書 之蘊;文興賁采,弘開薪槱之途。玆當茅茹之彙征,緬 想藥籠之兼蓄。虛懷自命,藏寶非賢。寄慷慨於劉蕡, 念朴忠於蘇軾。夫劉蕡擯棄,不逢明聖之朝;蘇軾掄 魁,未際登庸之實。當前不遇,空落魄於生平;異世相 思,猶鑒忠於身後。二臣可作,千載餘榮。市駿骨以為 招,幾龍媒而登駟。惟茲濟濟之髦士,感奮風雲;能無 悃悃之衷言,願披日月。況承天語,親灑帝歌。堯思安 安,戛《咸》《韶》而儷典;周文鬱郁,粲星緯以騰芒。掩虞舜 之薰風,邁殷湯之晨露。如躋群玉,共睹叢雲。對此目 驚,恍焉神悚。彼柏梁七字,無裨昌言。而沛邑三侯,祇 思猛士。肆今喜起,真際明良。似皇極之詠「平康,九疇 攸敘;如《卷阿》」之歌「《馮翼》,五福攸同。念斯筐篚笙簧之 時,孰非舟楫鹽梅之具。必有崇論閎議,可施於今。庶 幾謨明弼諧,無愧於古。」臣等捧瑤編而欽誦,窺寶墨 以難賡。敢不仰體宸衷,旁「搜俊彥,鬱鬱乎皆楩柟之 選,斯謂真材;炳炳焉若日星之垂,敢忘明鑒。伏願發 師議之智,思鑒水之規,有嘉謨嘉猷,不難舍己;或逆 心逆耳,務在同人。大王言,一王心,廓昭代思皇之化; 外小人,內君子,衍丕基有道之長。臣等無任」《云云》。
殿試部藝文二〈詩〉
編輯《應制皇帝親試貢士詩》宋·王禹偁
編輯
「天王出震寰海清,魁星燦燦昭文明。詔會郡國多貢 士,大張珠網羅群英。皇情孜孜終不倦,日斜猶御金 鑾殿。宮柳低籠三月煙,爐香飛入千人硯。麻衣皎皎 光如雪,一一重瞳賞鑒別。孤雲得路荷君恩,聚首唯 言盡臣節。小臣蹤跡本塵泥,登科曾賦御前題。屈指 方今五六載,如今已上青雲梯。位列諫官無一語,自」 問將何報明主。應制非才但淚垂,強作登歌歌《舜禹
《應廷試》夏竦
編輯
殿上袞衣明日月,硯中旗影動龍蛇。縱橫禮樂三千 字,獨對丹墀日未斜。
《崇政殿試賢良晚歸》歐陽修
編輯
槐柳依依禁籞長,初寒人意自淒涼。鳳城斜日留殘 照,玉闕浮雲結夜霜。老負漁竿貪國寵,病須樽酒送 年光。歸來解帶西風冷,衣袖猶霑玉案香。
《送蜀人張師厚赴殿試》蘇軾
編輯
雲龍山下試春衣,放鶴亭前送落暉。一色杏花三十 里,新郎君去馬如飛。
又
忘歸不覺鬢毛斑,好事鄉人尚往還。斷嶺不遮西望 眼,送君直過楚王山。
《崇政殿放榜》蔡持正
編輯
黃帕開封出奏篇,銀袍二百玉階前。威顏咫尺瞻中 扆,名姓傳呼下九天。宮筆旋題《黃甲字》,禁門已逐杏 花韉。孤臣拜賜交悲喜,想望光芬十五年。
《紹聖甲戌侍立集英殿臨軒試舉人作此兩絕》
編輯
張耒
春來小殿雪初殘,曉日曈曨未破寒。黃繖當軒公事 退,君王緩步侍臣閑。
弱歲干名翰墨場,春寒搖筆試《西廂》。茫然二十年間 事,還著春衣侍玉皇。
《次韻王給事觀殿試唱名》韓駒
編輯
集英春殿唱諸生,日轉觚稜晚色清。近侍皆分金帶 赤,內人爭看雪衣明。罷朝詔賜群公坐,合殿歡傳萬 歲聲。我老倦隨宮漏永,江南江北聽鼉更。
《殿試和李參政韻》元·馬祖常
編輯
五雲天近晝香殘,紅白花枝滿藥欄。一夜東風吹小 雨,殿頭持卷隔簾看。
《玉堂讀卷雜賦次韻》虞集
編輯
待漏宮門聽鑰開,袖中《進卷》總賢才。奏名殿裏千花 合,傳敕階前好雨來。
千花覆檻柳垂絲,晝刻傳呼淑景遲。聖主自觀新進 策,侍臣簪筆立多時。
《玉堂讀卷》前人
編輯
玉堂策士詔儒臣,御筆親題墨色新。省樹坐移簾裏 日,宮壺馳賜殿頭春。虞廷製作夔龍盛,漢代文章董 賈醇。書閣暮年偏感遇,但歌《天保》答皇仁。
大廷策士問經世之道僕忝在讀卷列觀諸進士所對有感賦此錄以贈別鎦性粹中支渭興
編輯文與《二賢良 》前人。
昔人有欲問先天,林下相期二十年。已向塵埃成白 髮,尚從燈火事青編。獲麟遂訖春秋後,鳴鳥猶聞《禮》 樂前。春雨未來農事晚,獨懷歸計在山田。
《殿試罷賦》宋·本
編輯
玉堂松檜帶晨霞,遙望宸嚴共拜嘉。逄掖諸生袍立 鵠,未央清問墨翻鴉。扶搖九萬風斯下,禮樂三千日 未斜。從此君王識名姓,煙波慚愧舊「漁家。」
《崇天門唱名》宋·褧
編輯
三月吉日當十三,紫霧氤氳閶闔南。天子龍飛坐霄 漢,儒生鵠立耀冠篸。黃麾仗內清風細,丹鳳樓頭曉 日酣。獨愛玉階階下草,解將袍色染成藍。
《唱名日與同年賦詩》羅朋
編輯
龍燭輝煌五夜闌,花迎仙仗擁千官。臚音雷動蓬瀛 曙,戟衛霜明殿陛寒。風定玉爐煙影直,日高金榜墨 痕乾。甲科不入微臣夢,三策還期子細看。
《三月七日廷試越三日奏進士榜名作》
編輯
周伯琦
太平天子策賢良,詔問天人白玉堂。校藝盡遵周典 禮,策名寧數漢詞章。風鳴松蓋濤聲徹,雨浥梨花雪 色香。承乏幸陪諸老後,凌晨金榜出明光。
《和石田馬學士殿試後韻》貢師泰
編輯
「丁卯歲」 ,學士與先君同為讀卷官,在院唱《和甚多,此則放榜後所作韻也》。
春風馳道入宮牆,青瑣深沈引夕郎。草染綠波生太 液,花扶紅日上《披香》。聲名已重千金璧,恩寵方隆七 寶床。治世斯文今極盛,九天星斗自成章。
《御賜恩榮宴》李祁
編輯
堂吏喧呼擁後先,綵簾微動八音宣。聖恩汪濊儒臣 集,天語丁寧宰相傳。翠葉銀旛高壓帽,玉盤珍果謾 堆筵。沾濡拜舞歸來晚,馬上題詩不記鞭。
《輦下曲》張昱
編輯
文明天子念孤寒,科舉人才兩榜寬。別殿下簾親策 試,唱名纔了便除官。
《殿試詩》明·曾棨
編輯
曉開三殿降絲綸,袞冕臨軒策小臣。紅燭影催金闕 曙,紫霞香泛玉壺春。雲霄九萬扶搖近,禮樂三千制 作新。淺薄未能宣聖德,願歌「《棫》《樸》」播皇仁。
===弘治三年春三月望上御奉天殿親策天下貢士命公卿及文學之臣赴東閣讀卷都憲屠公===
賦詩以紀盛事,諸公相屬和之。僕忝同事,謹步嚴韻,不自知續貂之不可也 。何喬新
御柳低垂禁苑春,臨軒又睹縟儀新。群英獻策陳王 道,諸老賡歌頌帝仁。待漏金門晨整珮,論文玉署晝 垂紳。連宵襆被容臺宿,遙望奎光映紫宸。
天子龍飛海宇春,盛時典禮喜重新。文華讀卷瞻天 表,楮幣頒恩荷聖仁。光溢金巵分御醴,香浮寶鼎散 朝紳。「得賢深為皇家喜,曳履從容出禁宸。」
《傳臚之明日賜宴禮部凡供事者皆與焉都憲屠公又賦一律僕再和之》前人
編輯
恩榮曾醉杏園春,垂老重霑寵命新。餅翦紅綾思舊 製,酒分黃縹荷深仁。雲隨舞羽來庭戺,風送天香到 珮紳。聖德如天慚未報,載歌《魚藻》拜楓宸。
《文華殿讀卷次司馬馬公韻》前人
編輯
彤樓日轉漏頻催,獻策咸推賈董才。吾道喜同文運 泰,聖顏還為直言開。儒臣捧卷來金殿,常侍濡毫近 上台。日晏傳宣催賜宴,五雲高處醉金杯。
《謹身殿開卷出聽傳臚次學士李公韻》
編輯
前人
霽月當空入牖明,履聲晨並殿廊行。上卿開卷初題 榜,宣贊當階迭唱名。天際慶雲昭瑞應,御前大樂奏 和聲。金明路上人相語,天與吾王產俊英。
《恩榮宴又次學士李公韻》前人
編輯
籥翟當庭奏樂頻,瓊林錫宴際芳辰。槐陰綠映伶官 服,花氣香飄舞佾巾。醇酎潤含仙掌露,歡聲散作帝 臺春。英聲感激爭相勉,誓秉忠貞敢愛身。
《東閣讀卷次少司空謝公韻》前人
編輯
金鑾策士詔群卿,禮樂縱橫細與評。黼黻舜衣期補 袞,鹽梅商鼎用和羹。喜聞瑞靄空中見,肯羨青雲足 下生。記得早年登第日,藍袍濟濟看「題名。」
《十八日聽傳臚有作》李東陽
編輯
金蓮影與赭袍明,華蓋前頭次第行。黃紙數行丹詔 字,《鴻臚》三唱甲科名。雲邊曉日中天見,夢裏春雷昨 夜聲。歸向長安聽人語,聖朝羅網盡豪英。
《十九日恩榮宴席上作》前人
編輯
隊舞花簪送酒頻,清朝盛事及嘉辰。星辰晝下尚書 履,風日晴宜進士巾。圍撤漢科三日戰,苑看唐樹九 回春。丹心未老將頭白,猶是當年獻策人。
《丙戌廷試讀卷賜宴文華西室遣內監出陪例也》于慎行
編輯
臨軒五度擢英才,品第連朝直帝臺。香案前頭文字 進,殿門西畔俎筵開。清班許從元公列,曲宴傳教內 監陪。聖代得賢應有頌,遭逢惟祝「泰方來。」
殿試部紀事
編輯劉馮事,始天寶中,御史中丞張倚男奭判入高等,為 人所訴,明皇於勤政樓親臨覆試,終日不能措一辭, 謂之「曳白。」
《全唐詩話》:元和三年,宣政殿試賢良方正能直言極 諫科一十人登科。其後牛僧孺、李宗閔、王起、賈餗四 人皆相次拜相。先是,白居易在翰林為考校官,後僧 孺罷相,出鎮揚州,居易在洛中有詩云:「北闕至東京, 風光十六程。坐移丞相閣,春入廣陵城。紅斾擁雙節, 白鬚無一莖。萬人開路看,百吏立班迎。閫外君彌重, 樽前我亦榮。何須身自得,將相是門生。」
《杜陽雜編》:上每臨朝,多令徵四方丘園才能學術直 言極諫之士,由是提筆貢藝者滿於闕下。上親自考 試,用絕請託之門。是時文學相高,公道大振,咸以推 賢進善為意。上試制科於宣政殿,或有詞理乖謬者, 即濃筆抹之至尾。如輒稱旨者,必翹足朗吟。翌日則 遍示宰臣學士曰:「此皆朕門生也。」
《幸蜀記》:咸康六年四月二日,明文殿試制科,白衣蒲 禹卿對策,其略曰:「今朝廷所行,皆一朝一夕之事,公 卿所陳者,非乃子乃孫之謀,蹔偷目前之安,不為身 後之慮。衣朱紫者皆盜跖之輩,在郡縣者悉狼虎之 人,奸佞滿朝,貪淫如市,以斯求治,是謂倒行。」執政皆 切齒,欲誅之。衍以其言有益,擢為右補闕。
《石林燕語》:國初取進士,循唐故事,每歲多不過三十 人。太宗初即位,天下已定,有意於修文,嘗語宰相薛 文惠公治道長久之術,因曰:「莫若參用文武之士,吾 欲於科場中廣求俊彥,但十得一二亦可以致治。」居 正曰:「善。」是歲御試題以「訓練將」為賦,「主聖臣賢」為詩, 蓋以示參用之意。特取一百九人,自唐以來未有也。 遂以呂文穆公為狀頭,李參政至第二人,張僕射齊 賢、王參政化基等數人皆在其間。自是連放五榜,通 取八百一人,一時名臣悉自此出矣。
《宋史蘇易簡傳》:「易簡少穎悟好學,風度奇秀,才思敏 贍。太平興國五年,年踰弱冠,舉進士。太宗方留心儒 術,貢士皆臨軒覆試,易簡所試三千餘言,立就奏。上 覽之稱賞,擢冠甲科《趙昌言傳》:「昌言父叡,從事使府,太宗尹開封,選為雍 丘、太康二縣令。昌言少有大志,太平興國三年,舉進 士,文思甚敏,有聲於場屋,為貢」部首薦。廷試日,太宗 見其辭氣俊辨,又觀其父名,謂左右曰:「是嘗為東畿 宰,朕之生辰,必獻詩百韻為壽。」善訓其子,亦為可嘉 也。擢寘甲科。
《張宏傳》:「宏拜右諫議大夫、樞密副使。會太宗親試禮 部不合格貢士,令樞密院給牒,因謂宏曰:『朕自御極 以來,親擇群材,大者為棟梁,小者為榱桷。卿與呂蒙 正皆中朕選,大臣頗有沮議。非朕獨斷,豈能及此乎。 宏頓首謝』。」
《容齋四筆》:「太宗朝,呂文穆公蒙正之弟蒙亨,舉進士, 禮部高等薦名。既廷試,與李文正公之子宗諤並以 父兄在中書罷之。」
《宋史李穆傳》:「太平興國四年,拜中書舍人,為言者所 劾,責授司封員外郎。八年春,與宋白等同知貢舉。及 侍上御崇政殿親試進士,上憫其顏貌癯瘁,即日復 拜中書舍人、史館修撰,判館事。」
《齊東野語》:王沔字楚望,端拱初參大政。上每試舉人, 多沔讀試卷。沔素善讀,縱文格下者,能抑揚高下,迎 其辭而讀之,聽者忘厭。凡經讀者,每在高選,舉子凡 納卷者,必祝之曰:「得王楚望讀之幸也。」若然,則善於 讀者,不為無助焉。
《燕翼貽謀錄》:「慶曆二年,富弼乞罷殿試,止令尚書禮 部奏名次第唱名。蓋以廷試惟用詩賦,士子多僥倖 故也。王堯臣、梁適皆狀元及第,以為譏。」己正月辛巳, 方從弼之請。癸未,從堯臣、適之請,復舊制。
《澠水燕談錄》:「慶曆五年,仁宗臨軒賜進士第,審刑官 祝諫侍廷中,中男中甲科,次男虞弟諮、一婿皆擢第, 季弟許得同出身。每唱一名,即稱謝。是日諫五拜殿 下,仁宗以問近臣,對以皆子弟也。仁宗嘉之。」
《青箱雜記》:內臣裴愈有子曰湘,字楚老,亦有詩名。明 道中,仁宗御便殿試進士,房心為《明堂賦》《和氣致祥 詩》,亦命湘賦之。湘蹈舞再拜,數刻而成。仁宗嗟賞左 右,中人為之動色。其《和氣致祥》詩曰:「君德承天道,沖 融協太和。卿雲呈瑞早,膏澤應時多。煦集連枝木,嘉 扶異穎禾。五星還聚井,丹鳳更巢阿。藪澤無遺士,邊 防久息戈。黔黎逢至化,稽首載賡歌。」他詩亦類此。 《澠水燕談錄》:皇祐五年,王汾擢進士甲科。唱名日,左 右奏汾免解進士,例當降甲。仁宗覽家狀曰:「汾,先朝 學士禹偁曾孫。」遂不降甲。
《石林燕語》:「舊制,執政子弟多以嫌不敢舉進士,有過 省而不敢就殿試者,蓋時未有糊名之法也。其後法 制既備,有司無得容心,故人亦不復自疑。」然至和中, 沈文通以太廟齋郎廷試,考第一,大臣猶疑有官,不 應為魁,遂亦降為第二,以馮當世為魁。
《宋史司馬池傳》:「池舉進士,當試殿廷,而報母亡,友匿 其書,池心動,夜不能寐,曰:『吾母素多疾,家豈無有異 乎』?」行至宮城門,徘徊不能入,因語其友,而友止以母 疾告,遂號慟而歸。
《談苑》:林希於章衡榜下及第,在期集處,劉庠相揖云: 「久欲相見,有小事言之。」希問其故,曰:「庠嘗夢登第,在 公後三名,故識公也。」希自計唱第時,劉庠始在第三 甲,以前舉不曾赴殿試,今舉直赴殿試,例降一等,作 第四甲頭又隔數十名方喚到希,以希嘗為南朝解 元,仁宗令升綴第三甲。末至第五甲,喚到李實,實南 省解元也。仁宗又令升綴第三甲,既而又令置希之 上。明日,唱明經第,張巨已於第四甲進士登科,又中 明經。是時,中兩科者,例升一等,於是升綴第三甲末 自希數至劉庠,正是第三名。凡兩日之間,更四人者, 方符一夢焉。
《宋史范鎮傳》:「鎮舉進士,禮部奏名第一。故事,殿廷唱 第過三人,則首禮部選者必越次抗聲自陳,率得置 上列。吳育、歐陽修號稱耿介,亦從眾,鎮獨不然,同列 屢趣之,不為動。至第七十九人,乃從呼出應,退就列, 無一言,廷中皆異之,自是舊風遂革。」
見聞搜玉諡,莫美於忠獻,而宋相韓億得之,當時稱 為長者。四子綜、絳、維、縝,同奏名禮部,忠獻啟上曰:「臣 子叨陛下科第,雖非有司觀望,然臣既備位政府,豈 當受而有之?天下將以謂由臣致此,臣不足道,使聖 明之政,人或議之,非臣所安也。臣教子既以有成,又 何必昭示四方,以為榮觀哉!乞盡免殿試唱第,幸甚。」 誠懇再三,仁宗嘉歎而允。
《甲申雜記》:「仁宗朝親試進士集英殿,后妃御太清樓 觀之。慈聖光獻出餅角子以賜進士,出七寶茶以賜 考試官。」
《曲洧舊聞》,仁宗於科舉尢軫聖慮,孜孜然惟恐失一 寒畯也。每至廷試之年,其所出三題,有大臣在三京 與近畿州郡者,多密遣中使往取之,然猶疑其或洩 也。如民監本是詩題,「王者通天地」;人本是論題,皆臨 時易之。前代帝王間有留意於取士,然未有若是者也。
《山堂肆考》:宋王奇字漢謀,贛州人,為李文定迪客。文 定夢章聖臨弔,見屏間有詩曰:「鴈聲不到歌樓上,秋 色偏欺客路中。」問知奇作,召見占對稱旨,特許殿試。 既登科,有詩曰:「不拜春官為座主,親逢天子作門生。」 《雲麓漫抄》:國朝例,崇政殿試舉人,景福殿考覆,自熙 寧後以逐殿增置內帑庫屋,難以就置幕次,遂移於 集英殿。
《朱子語類》:「神宗理會得文字,極喜陳殿院。」〈師錫〉文嘗於 太學中取其程文閱之,每得則貯之錦囊中。及殿試 編排卷子奏御,神宗疑非師錫之文,從頭閱之,至中 間見一卷子,曰:「此必陳某之文也。」寘之第三,已而果 然。
《讀書鏡》:熙寧中,台州推官孔文仲學制科,廷試對策 言時事有可痛哭太息者,執政惡而黜之。陳繹時為 翰林學士,語於眾曰:「文仲狂躁,乃杜園、賈誼也。」 《石林燕語》:熙寧三年,制科過閣,孔文仲第一,呂陶亦 在選中。既殿試,文仲、陳時病,語最切直,呂陶稍直。宋 敏求、蒲宗孟初考文仲書第三上。王禹玉、陳睦覆考, 書第四等,王荊公見之,怒不樂中批出黜文仲,令速 發赴本任,呂陶陞一任,與堂除差遣。自是遂罷科。 元豐五年黃冕仲榜,唱名有「暨陶」者,主司初以洎聲 呼之,三呼不應。蘇子容時為試官,神宗顧蘇,蘇曰:「當 以入聲呼之。」果出應。上曰:「卿何以知為入聲?」蘇言:「《三 國志》吳有暨艷。」陶恐其後,遂問陶鄉貫,曰:「崇安人。」上 喜曰:「果吳人也。」時暨自闕下一畫,蘇復言:「字下當從 旦」,此唐避代宗諱流落,遂誤弗改耳。
《宋史劉攽傳》:「廷試始用策。初,考官呂惠卿列阿時者 在高等,訐直者反居下,攽覆考悉反之。」
《范純仁傳》:蘇轍殿試策問,引漢昭變武帝法度事。哲 宗震怒曰:「『安得以漢武比先帝』?轍下殿待罪,眾不敢 仰視。純仁從容言:『漢武帝雄才大略,史無貶辭,轍以 比先帝,非謗也。陛下親事之始,進退大臣,不當如訶 叱奴僕』。右丞鄧潤甫越次曰:『先帝法度,為司馬光、蘇 轍壞盡』。純仁曰:『不然。法本無弊,弊則當改』。哲宗曰:『人 謂秦皇、漢武』。」純仁曰:「轍所論事與時也,非人也。」哲宗 為之少霽。轍平日與純仁多異,至是乃服謝。純仁曰: 「公佛地位中人也。」轍竟落職知汝州。
《英宗高皇后傳》:「哲宗嗣位,尊為太皇太后,廷試舉人, 有司請循天聖故事,帝后皆御殿,後止之。」
《宗澤傳》:「澤登元祐六年進士,廷對極陳時弊,考官惡 直,置末甲。」
《李清臣傳》:「清臣為中書侍郎,紹聖元年,廷試進士,清 臣發策曰:『今復詞賦之選而士不知勸,罷常平之官 而農不加富,可差可募之說雜而役法病,或東或北 之論異而河患滋,賜土以柔遠也而羌人之患未弭, 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賈之路不通。夫可則因,否則革, 惟當之為貴,聖人亦何有必焉』。主意皆絀元祐之政」, 策士悟其指,於是「紹述」之論大興,國是遂變。
《林攄傳》:攄自大觀元年春至二年五月,由朝散大夫 九遷至右光祿大夫。集英臚唱貢士,攄當傳名姓,不 識甄盎字,帝笑曰:「『卿誤耶』?攄不謝而語詆同列,御史 論其寡學,倨傲不恭,失人臣禮,黜知滁州。言者不厭, 罷提舉洞霄宮。」
《石林燕語》故事,殿試唱名,編排官以試卷列御座之 西對號,以次拆封,轉送中書侍郎,即以宰相對。展進 呈,以姓名呼之。軍頭司立殿陛下,以次傳唱。大觀三 年賈安宅榜,林彥振為中書侍郎,有甄好古者,彥振 初以真呼,鄭達夫時為同知樞密,在旁曰:「此乃堅音。」 欲以沮林即以堅呼,三呼不出,始以真呼即出。彥振 意不平,有忿語,達夫摘以為不恭,林坐貶。
《宋史宦者梁師成傳》:「師成進少保,益通賄謝人士,入 錢數百萬,以獻頌上書為名。今赴廷試,唱第之日,侍 於帝前,囁嚅升降。其小吏儲宏,亦豫科甲,而執廝養 之役如初。」
《青瑣詩話》:「李清臣先生應進士,中甲科,舉賢良為優 等。方其射策大廷,天子臨軒虛己,侍臣聳觀搖筆,不 踰數刻,落筆萬言,皆出入《九經》,極孔孟之淵源,盡時 政之要道,天下莫不傾其風采,實當世之偉儒也。盛 哉!」
《宋史胡松年傳》:松年,政和二年上舍釋褐,補濰州教 授。八年,賜對便殿,徽宗偉其狀貌,改校書郎兼資善 堂贊讀。為殿試參詳官,以沈晦第一,徽宗大悅曰:「朕 久聞晦名,今乃得之。」遷中書舍人。
《玉堂漫筆》:徽宗宣和六年,禮部試進士至萬五千人, 是年賜第八百餘人。宋朝故事,每廷試前十名,御藥 院先以文卷奏御定高下。高宗建炎間始曰:「取士當 務至公,考官自足憑信,豈容以一人之意更自升降? 自今勿先進卷子。」此真帝王之體。
《宋史欽宗本紀》:「靖康元年,令吏部稽考庶官,凡由近 習所引,獻頌可采,特赴殿試之流,所得爵賞悉奪之《陳執中傳》:「執中為右正言,坐考御試進士卷差謬,貶 衛尉寺丞,監岳州酒務。」
《陳靖傳》:「靖為侍御史臺推勘官,時御試進士,多擢文 先就者為高等,士皆習浮華,尚敏速。靖請以文付考 官第甲乙,俟唱名,或果知名士,即寘上科。」
《秦檜傳》:紹興二十四年三月,檜孫敷文閣待制塤,試 進士舉、省、殿試皆為第一。檜從子煒、焴姻黨周夤、沈 興傑,皆登上第,士論為之不平。考官則魏師遜、湯思 退、鄭仲熊、沈虛中、董德元也。師遜等初知貢舉,即語 人曰:「吾曹可以富貴矣。」及廷試,檜又奏思退為編排, 師遜為詳定。塤與第二人曹冠策皆攻專門之學,張 《孝祥策》則主「一德元老」,且及存趙事。帝讀塤策皆檜、 熹語,於是擢孝祥為第一,降塤第三。
《沈煥傳》:「煥字晦叔,定海人。試入太學,始與臨川陸九 齡為友,從而學焉。乾道五年舉進士,授餘姚尉,揚州 教授。召為太學錄,以所躬行者淑諸人,早暮延見學 者,孜孜誨誘,長貳同僚忌其立異。會充殿試考官,唱 名日序立庭下,帝偉其儀觀,遣內侍問姓名,眾滋忌 之。或勸以姑行職,道未可行也。煥曰:『道與職有二乎』?」 適私試發策,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恥也。」 言路以為訕己,請黜之。在職才八旬,調高郵軍教授 而去。
《唾玉集》:馬涓字巨濟,為狀元,乃劉元城取涓不循門 生之禮,曰:「省試有主文,故稱門生。殿試朝天子,為座 主,豈可為他人?」門生器之,大服。
《宋史趙汝愚傳》:「汝愚子崇憲,淳熙八年以取應對策 第一。時汝愚侍立殿上,降再拜以謝。孝宗顧近臣曰: 『汝愚年幾何,已有子如此』。越三年,復以進士對策擢 甲科。上曰:『此汝愚子,豈即前科取應第一人者耶』?」 《名臣言行錄外集》:「陳亮字同父,婺州人。紹熙天子廷 策多士,擢公第一,誥詞云:『某官三歲大比,人徒知為 布』」衣進身之途。藝祖皇帝有言曰:「設科取士,本欲得 賢以共治天下。」大哉王言!朕所當法也。廷策者再,乃 始得汝。爾蚤以藝文首賢能之書,旋以論奏動慈宸 之聽。親閱大對,嘉其淵源,擢置舉首。殆天留以遺朕 也。尚循故事,往佐帥幕,益茂遠業,以須登用。
《金史完顏匡傳》:匡中禮部策論進士。是歲世宗在上 京,顯宗監國,二月甲辰,御試前一日。癸卯,讀卷官吏 部侍郎李晏、棣州防禦使把內剌、國史院編修官夾 古衡、國子助教尼龐古鑑進稟策題,問:「契敷五教,皋 陶明五刑,是以刑措不用,比屋可封。今欲興教化,措 刑罰,振紀綱,施之萬世,何術可致?」匡已試,明日入見, 顯宗問:「對策云何?」匡曰:「臣熟觀《策》問:『敷教、措刑兩事, 不詳『振紀綱』一句,祇作兩事對策,必不能中』。」顯宗命 匡誦所對策終篇,曰:「是亦當中。」匡曰:「編修衡、助教鑑, 長於選校,必不能中。」已而匡果下第。顯宗惜之,謂侍 臣曰:「我只欲問教化、刑罰兩事。」乃添「振紀綱」一句,命 刪去,李晏固執不可,今果誤人矣。
《溫迪罕達傳》:達初舉進士,廷試搜閱官,易達藐小,謂 之曰:「汝欲求作官耶」達曰:「取人以才學,不以年貌。」眾 咸異之。
《賈鉉傳》:「泰和六年御試,鉉為監試官。上曰:『丞相崇浩 嘗言,試題頗易,由是進士例不讀書。朕今以《日合天 統》為賦題。鉉曰:『題則佳矣,恐非所以牢籠天下士也』。 上曰:『帝王以難題窘舉人,固不可,欲使自今積致學 業而已』』。」遂用之。
《李復亨傳》:「興定五年三月,廷試進士,復亨監試進士 盧元謬誤,濫放及第。讀卷官禮部尚書趙秉文,翰林 待制崔禧、歸德治中時戩,應奉翰林文字程嘉善,當 奪三官,降職,復亨當奪兩官。」
《元史李昶傳》:「昶字士都,東平須城人。父世弼,從外家 受孫明復《春秋》,得其宗旨。金貞祐初,三赴廷試不第, 推恩授彭城簿。志抑鬱不樂,遂復求試。一夕,夢在李 彥榜下及第,閱計偕之士無之。時昶年十六,已能為 程文,乃更名曰彥。興定三年,父子廷試,昶果以《春秋》 中第二甲第二人,世弼第三甲第三人,父子褒貶各」 異,時人以比向、歆。
《續文獻通考》:「洪武十八年,上御奉天殿策試舉人。練 子寧對策,言甚剴切,不顧忌諱。上嘉之,擢第二。」 《百可漫志》:「正德戊辰廷試,二甲、三甲一名各刊策,丁 丑會試,五經各刊文三篇,皆異常格。」
《蓬軒別記》:本朝文臣得拜極品爵者不數人,威寧伯 王公其一也。公當廷試日,稿甫就,忽旋風起掖下,騰 公卷於雲霄中。廷臣與同試者咸仰視,彌久彌高,至 於不能見乃已。中官以聞,詔許別楮謄進。後公由中 執法大司馬以進於伯爵書之以志異雲。
《明狀元事略》:嘉靖十四年,廷試題下,世宗欲以「法天」、 「法祖」立意,惟輔臣知之。宗伯夏言:「遍閱諸進士策冒, 至韓應龍,見其冒有『法天』」、「『法祖』語,乃微笑而不言。尋 謂曰:『可用心做』。」既而進呈,果第一。
《江南通志》:「黃淳耀字蘊生,嘉定人。生而敏異,弱冠即以聖賢自負。著為《日曆》,晝之所為,夜必書之。崇禎癸 未,登進士。釋褐後,寄弟偉恭書曰:『吾廷試傳臚時,鼎 甲先上殿,人皆嘖嘖稱美。吾此時嘆息天地間自有 為數千年一人、數百年一人者。今人必不肯為數千 年之一人,而必欲為三年之一人,觀此可以知其自 命矣』。」
殿試部雜錄
編輯聞見《前錄》本朝祖宗以來,進士過省赴殿試,尚有被 黜者。遠方寒士,殿試下,貧不能歸,多至失所,有赴河 而死者。仁宗聞之惻然,自此殿試不黜落,雖雜犯亦 收之末,名為定製,可以謂之仁矣。
《石林燕語》:「集英殿,舊大明殿也,明道中改今名。每春 秋大燕皆在此。太祖嘗御策制科舉人,故後為進士 殿試之所。」
《容齋隨筆》:唐穆宗長慶元年,禮部侍郎錢徽知舉,放 進士鄭朗等三十三人。後以段文昌言其不公,詔中 書舍人王起、知制誥白居易重試駮放盧公亮等十 人,貶徽江州刺史。《白公集》有奏狀論此事,大略云:「伏 料自欲重試進士以來,論奏者甚眾。蓋以禮部試進 士,例許用書冊,兼得通宵,得通宵則思慮必周,用書 冊則文字不錯。昨重試之日,書冊不容一字,木燭只 許兩條,迫促驚忙,幸皆成就,若比禮部所試,事校不 同。」及駮放公亮等敕文,以為《孤竹管賦》出於《周禮》正 經,閱其程試之文,多是不知本末,乃知唐試進士許 挾書及見燭如此。國朝淳化三年,太宗試進士,出《巵 言》《日出賦》題,孫何等不知所出,相率扣殿檻,乞上指 示之,上為陳大義。景德二年,御試《天道猶張弓賦》。後 禮部貢院言:「近年進士,惟抄略古今文賦,懷挾入試。 昨者御試,以正經命題,多懵所出,則知題目不示以 出處也。」大中祥符元年,試禮部進士,內出《清明象天 賦》等題,仍錄題解,摹印以示之。至景祐元年,始詔御 藥院御試日進士題目、具經史所出、摹印給之、更不 許上請
《螢雪叢談》:嘗見閩中一士人方領鄉舉,叨冒過省,廷 對有「蒙被教育」之說。又見浙中一先生四舉了當,廷 對有「僻在一隅」之說,皆不欲言其名,也都是套籠說 話,怕落第五甲,也欲媒試官,把做大學。川中人看得 數較優,果是使得,驗其狡猾如此。後進之士當自奮 勵,取高第而躐巍科,決在萬人頭上立,不可效此曹 為碌碌計也。千萬勉旃。
燕翼《貽謀錄》:「自唐以來,進士皆為知舉門生,恩出私 自,不復知有人主。開寶六年,下第人徐士廉撾登聞 鼓,言久困場屋,乃詔入策進士,終場、經學並試殿庭。 三月庚午,御講武殿,覆試新進士宋準以下一百二 十七人。是歲,禮部所放進士十一人而已,五經止二 十二人。藝祖皇帝以初御試特優,與取放,以示異恩」, 而御試進士。不許稱「門生」於私門一洗故習。大哉宏 模,可謂知所先務矣。
唐末,進士不第,如王仙芝輩唱亂,而敬翔、李振之徒, 皆進士之不得志者也。蓋四海九州之廣,而歲上第 者僅一二十人,苟非才學超出倫輩,必自絕意於功 名之塗,無復顧藉。故聖朝廣開科舉之門,俾人人皆 有覬覦之心,不忍自棄於盜賊奸宄。開寶二年正月 壬寅朔,詔「禮部進貢士十五舉以上曾經終場者,具」 名以聞。庚戌,詔曰:「貢士司馬浦等一百六人,困頓風 塵,潦倒場屋,學固不講,業亦難專,非有特恩,終成遐 棄,宜各賜本科出身。」此特奏所由始也。自是,士之潦 倒不第者,皆覬覦一官,老死不止。至景德二年三月 丁巳,因賜李迪等進士第,賜特奏名五舉以上,本科 六十四人,三傳十八人,同學究二十「二人,《三禮》四十 四人,年老授將作監主簿三十一人」,此特奏之名所 由立也。至景祐元年正月癸未,詔進士、諸科十取其 二,進士三經殿試,諸科五經殿試,或進士五舉年五 十,諸科六舉年六十,雖不合格特奏名,此特奏名所 以漸多也。至大中祥符八年二月丙子,則命進士六 舉、諸科九舉、特奏名並赴殿試,則又以人多而裁抑 之也。況進士入官,十倍舊數,多至二十倍,而特奏之 多,自是亦如之。英雄豪傑,皆汨沒消靡其中而不自 覺。故亂不起於中國,而起於邊裔,豈非得御天下之 要術歟?蘇子云:「縱百萬虎狼於山林,而饑渴之,不知 其將噬人。」藝祖皇帝深知此理者也,豈漢、唐所可仰 望哉?
《揮麈前錄》:國初每歲放榜,取士極少,如安德裕作魁 日,九人而已,蓋天下未混一也。至太宗朝浸多,所得, 率江南之秀。其後又別立分數,考校五路舉子,以北 人拙於詞令,故優取。熙寧三年,廷試罷三題,專以策 取士,非雜犯不復黜。然五路舉人尤為疏略。黃道夫 榜,傳臚至第四甲,黨鎛卷子,神宗大笑曰:「此人何由過省?」知舉舒信道對以五路人用分數,取末名過省, 上命降作第五甲末,自後人益以廣。宣和七年,沈元 用榜,正奏名,殿試至八百五人。蓋燕雲免省者既眾, 天下赴南宮試者萬人,前後無踰此歲之盛。
《名臣言行錄外集》:張南軒先生嘗曰:「廷對須是直言。」 蓋士人初見君,又此是第一步,此時可欺,則是無往 而非欺。
《彙苑詳註》:宰執拆視曰:「某人。」閣門則承之,以傳於階 下衛士六七人齊聲傳,謂之「臚傳」,亦謂之「繞殿雷。」 《賀陽亨集》:王龍溪舉會試後十年方赴廷對,相國張 孚敬聞龍溪名,欲引置一甲,不應。開吉士選,又欲引 之,又不應;又開科道選,必欲引之,終不應。張相國以 此益重之。
《日知錄》:御試黜落,《宋史仁宗紀》:嘉祐二年三月,「賜禮 部奏名進士、諸科及第、出身八百七十七人。」親試舉 人免黜落始此。〈此仁崇末年姑息之政。〉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