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續文獻通考 (四庫全書本)/卷173

卷一百七十二 欽定續文獻通考 卷一百七十三 卷一百七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一百七十三
  經籍考
  等謹案馬端臨經籍考子類凡二十門蓋本諸列史藝文志而列史又本劉向輯録者也顧如名家墨家縱橫家後世鮮有専書即馬氏所收每門亦自無幾今從四庫全書之例闕之餘皆依類詮次惟譜録一門馬氏所無其序農家引宋三朝藝文志謂殖物寳貨著譜録者亦佐助衣食之源故咸見於此然酒經蟹譜悉入農家似於體例究為未協況宋以來著譜録者取類尤繁勢難比附今亦從四庫全書之例增入此門列於農家之後共一十有八門曰儒家曰道家曰法家曰雜家曰小說家曰農家曰譜録曰天文曰推算曰五行曰占筮曰形法曰兵家曰醫家曰神仙家曰釋家曰類書曰雜藝術用便觀覽資採擇焉
  儒家上
  宋史藝文志儒家類一百六十九部一千二百三十四卷
  遼金元三史不立藝文志散見各紀𫝊中
  明史藝文志儒家類一百四十部一千二百三十卷宋
  王開祖儒志編一卷
  開祖字景山永嘉人皇祐進士試秘書省校書郎佐處州麗水縣後退居郡城之東山設塾授徒為東嘉道學倡郡守楊蟠立儒志坊表之
  楊蟠序略曰景山舉進士以所如不合退與其徒講學所著僅存此編其言曰孟子以來道學不明吾欲述堯舜之道論文武之治杜邪滛之路開皇極之門非有所見而能為是言哉
  等謹案編中有曰復者性之宅旡妄者誠之源學離性而言情奚情之不惡時濓洛諸儒未作乃能發明經藴見及於此溫州理學之淵實有以開金華慶元之先者也
  張子全書十四卷附録一卷
  張子字子厚其先大梁人父廸以殿中丞知涪州早卒遂不能歸僑寓郿縣登進士調雲巖令以呂公著薦授崇文院校書與王安石不合引疾歸復以呂大防薦詔知太常禮院又與有司議禮不合仍引歸道卒嘉定十三年賜諡曰明淳祐元年封郿伯從祀孔廟事蹟見宋史道學傳
  楊時二程粹言二卷
  時字中立南劍州將樂人熈寧進士累官國子祭酒髙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讀以龍圖閣直學士提舉洞霄宮卒諡文靖
  李邦獻省心雜言一卷
  邦獻懷州人官至直敷文閣
  朱子刪定曾恬胡安國所編上蔡語録三卷
  朱子見史類恬字天隠溫陵人安國見經類
  等謹案是書乃恬與安國所録謝良佐語而朱子刪定之者也良佐字顯遵上蔡人登進士第建中靖國初官京師召對忤㫖出監西亰竹木埸復坐事廢為民事蹟見宋史道學傳
  朱子延平答問一卷附録一卷
  等謹案朱子於高宗紹興二十三年將赴同安主簿任往見李侗於延平始從受學紹興三十年冬同安任滿再見侗僅留月餘又閱四載而侗沒計前後相從不過數月故書札徃來問答為多後朱子輯而録之又載其與劉平甫二條以成是書朱子門人又取朱子平昔論延平語及祭文行狀別為一卷題司附録明非朱子原本所有也侗字願中劒浦人事蹟見宋史道學傳
  朱子雜學辨一卷附記疑一卷
  等謹案朱子撰是書葢斥當時諸儒之雜於佛老者凡蘇軾易𫝊十九條蘇轍老子解十四條張九成中庸解五十二條呂希哲大學解四條皆摘録原文各為駁正於下記疑之作以程子門人記録師說有傅以己意遂致流入二氏者亦摘録而與之辨凡二十條
  黎靖徳編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
  靖徳導江人
  等謹案朱子語類見於藝文志者有葉味道所編本又王圻續通考載黃士毅亦有文公語類靖徳是編成於度宗咸淳庚午訂正舛譌刪除重複較他本特為修整雲
  劉清之戒子通録八卷
  清之字子澄臨江人紹興進士光宗時知袁州
  劉荀明本釋三卷
  荀東平人尚書左僕射摯之孫孝宗時知旴𣅿軍
  汪晫編曾子一卷 子思子一卷
  晫字處㣲績溪人咸淳中其孫夢斗獻此二書於朝得贈通直郎
  劉炎邇言十二卷
  炎字子宣括蒼人
  陳埴木鐘集十一卷
  埴字器之永春人嘗舉進士授通直郎致仕
  等謹案埴之學出於朱子明永樂中修五經大全所稱潛室陳氏即埴也是編雖以集為名而實則所作語録凡論語一卷孟子一卷六經總論一卷周易一卷尚書一捲毛詩一卷周禮一卷禮記一卷春秋一卷近思雜問一卷史一卷自序謂取禮善問者如攻堅木善待問者如撞鐘義名曰木鐘今從四庫全書例列於子類
  滕珙編經濟文衡前集二十五卷後集二十五卷續集二十五卷
  珙字徳章號䝉齋婺源人淳熈進士官合肥令與兄璘俱遊朱子之門
  等謹案是書蓋取諸朱子語録文集分類編次前集皆論學後集皆論古續集則補二集所遺也又案別有分類標註之本為明朱吾弼重刋各標要語簡端以備答策之用殊無足取
  真徳秀大學衍義四十三卷 讀書記六十一卷 政經一卷
  徳秀見經類
  等謹案馬端臨通考經類載真徳秀西山讀書記三十九卷其引陳振孫雲其書有甲乙丙丁今但有甲三十七卷丁二卷乙丙未見蓋振孫惟見初行之本故云然今世所𫝊明時舊刋本中多乙記二十二卷乃徳秀門人湯漢所續刋序稱讀書記惟甲乙丁為成書此與通考所載完缺不同理宜著録今從四庫全書之例列於子類其政經一卷徳秀再守泉州時所著在理宗紹定五年葢晚年之作亦振孫書録解題中所未載故通考弗録也
  黃震黃氏日抄九十五卷
  震見史類
  陳淳北溪字義二卷
  淳字安卿號北溪龍溪人嘉定十年授廸功郎泉州安溪主簿未上而卒
  等謹案此編葢其門人清源王雋所録
  熊節性理羣書句解二十三卷
  節字端操建陽人官至通直郎知閩清縣事
  等謹案此編節所撰而熊剛大為之註剛大亦建陽人受業於蔡淵黃幹嘉定中登進士掌建安書院
  陳謨東宮備覽六卷
  謨字中行泉州永春人慶元進士累官校書郎兼實録院檢討官
  薛據孔子集語三卷
  據字叔容永嘉人官至浙東常平提舉
  張洪齊𤇸同編朱子讀書法四卷
  洪字伯大𤇸字充甫皆鄱陽人
  等謹案是書本朱子門人輔廣所輯鄱陽王氏復廣為後編洪與𤇸又因而補訂之
  家山圖書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錢曽讀書敏求記曰家山圖書晦庵私淑弟子之文
  伊川粹言二卷
  舊題張栻編
  等謹案宋濓潛溪集有此書䟦謂前序不著姓氏相傳為張南軒栻撰則明初尚不著栻之名此本當為後人據濓語補題也
  唐棣唐氏遺編四卷
  棣字彥思宜興人嘗受業於伊川程子
  等謹案是書乃棣與門人共記平日問答之語
  吳沆通言一卷
  沆見經類
  胡寅崇正辨三卷
  寅字明仲建安人安國弟淳之子宣和進士仕至徽猷閣直學士事蹟見宋史儒林傳
  童伯羽玉溪師傳一卷附録一卷
  伯羽字蜚卿甌寧人朱子門人
  李元綱聖門事業圖一卷
  元綱字國紀錢塘人孝宗時上庠生
  元綱自序畧曰大學之道必以致知為先予留心道學㡬三十載序為十圖共成一編以示同志葢欲咸知聖門事業之所在而不失趨向也
  王介序略曰國紀之學以存心飬性為本所造必欲至於通晝夜之道明屈伸之理而後已日就月將撰成十圖俾後學知所趨向又集內聖外王之道作言行編等書行世
  楊萬里庸言一卷
  萬里字廷秀吉水人紹興進士累官秘書監江東轉運使總領淮西江東朝議行鐵錢萬里不奉詔改贑州乞祠遂不復出萬里嘗自名其室曰誠齋光宗親書二字賜之後聞韓侂胄専權憂憤而卒諡文節
  家頤子家子一卷
  頤字飬正眉山人
  王佖紫陽宗㫖二十四卷
  佖東陽人
  浩齋語録二卷
  舊題過源撰
  等謹案是書卷末附源行實稱源字道源號浩齋臨川人其書可疑處甚多疑是後人偽託之作
  性理字訓一卷
  舊題程端蒙撰程若庸補輯端䝉字正思徳興人朱子門人淳熈七年鄉貢補太學生若庸字逹原休寧人咸淳四年進士嘗充武夷書院山長
  等謹案是書以四字為句規倣李瀚蒙求而不諧聲韻自古無此體裁疑亦後人所託名也
  蔡沈洪範皇極內外篇五卷
  沈字仲黙元定子事蹟見宋史儒林傳
  張行成皇極經世索隱二卷 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九卷 易通變四十卷 翼元十二卷
  行成字文饒一作子饒臨卭人官直徽猷閣知潼川府
  王柏研㡬圖一卷
  柏見經類
  鍾過皇極經書類要九卷
  過字益齋廬陵人
  祝泌觀物篇解五卷 皇極經世解起數訣一卷泌字子涇徳興人咸淳進士官饒州府三司提舉
  鮑雲龍天原發㣲五卷
  雲龍字景翔歙縣人景祐中鄉貢進士
  丁易東大衍索隱三卷
  易東見經類
  道南三先生遺書十一卷
  不著編輯名氏
  等謹案是書摘録楊時羅從彥李侗三家語録及雜著黃虞稷千頃堂書目載莆田宋端儀有道南三先生遺書疑即是編
  朱子文語纂編十四卷
  不著編輯者名氏
  等謹案是書取朱子文集語類約略以類相從而不分門目前後亦無序䟦葢草創未完之本也
  
  張理易象圖説內篇三卷 外篇三卷
  理見經類
  程端禮讀書分年日程三卷
  端禮字敬叔號畏齋鄞縣人以薦為建平教諭遷台州路教授
  謝應芳辨惑編四卷附録一卷
  應芳見史類
  孫自強太極辨三卷
  自強㑹稽人
  許衡魯齋心法一卷
  衡見經類
  何中通書問一卷
  中見史類
  蘇天爵治世龜鑑一卷
  天爵見史類
  等謹案是書所採皆宋以前善政嘉言而大㫖歸於培養元氣其目凡六曰治體用人守令愛人為政而終之以止盜焉葢其時妖㓂自淮右延及江東正干戈俶擾之際末篇殆有深意也
  史伯璿管窺外篇二卷
  伯璿見經類
  王廣謀聖賢語論二卷
  廣謀里貫無攷
  
  成祖聖學心法四卷
  前有永樂七年御製序大指以唐文皇作帝範十二篇自比雲
  明仁孝後內訓一卷
  前有永樂三年正月望日自序是書凡二十四篇曰徳性曰修身曰慎言曰謹行曰勤勵曰警戒曰節儉曰積善曰遷善曰崇聖訓曰景賢範曰事父母曰事君曰事舅姑曰奉祭祀曰母儀曰睦親曰慈㓜曰逮下曰待外戚永樂五年頒行天下
  性理大全七十卷
  永樂中胡廣等奉勅撰成祖製序頒行天下
  朱隱老皇極經世書説十八卷
  隱老字子方號灊峯豐城人大學士朱善之父
  張九韶理學類編八卷
  九韶字美和後以字行清江人元末累舉不仕洪武初以薦為縣學教諭遷國子助教改翰林編修致仕歸後復徴入校書書成遣還
  徐逹左顔子鼎編二卷
  逹左字良夫平江人元季遁跡鄧尉山洪武初起為建寧縣學訓導
  等謹案是書為髙陽所刪補並註陽嘉興人
  顧諒西村省己録二卷
  諒字希武號西村上虞人洪武中以薦為無錫縣教諭
  方孝孺雜誡一卷
  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天台人以薦召授漢中府學教授建文中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改文學博士燕王簒位抗節死事跡具明史本傳
  等謹案孝孺終明之世未列諡典乾隆四十一年
  諭㫖追録前代忠烈
  賜諡忠文
  何孟春家語註八卷
  孟春見史類
  曽承業編曾子全書三卷
  承業曽子六十二代孫序稱博士葢襲職之宗子也
  曹端太極圖說述解一卷 通書述觧二卷 西銘述觧一卷 夜行燭無卷數
  端字正夫澠池人永樂舉人官霍州學正後改蒲州事蹟見明史儒林傳
  本傳略曰端五嵗見河圖洛書即畫地質之父及長専性理務實踐而以靜飬為要讀宋儒書歎曰道在是矣嘗言欲至於聖人之道須從太極上立根腳又曰為人須從志士勇士不忘上參取又曰孔顔之樂仁也孔子安仁而樂在其中顔淵不違仁而不改其樂程子令人自得之又曰天下無性外之物而性無不在焉性即理也曰太極曰至誠曰至善曰大徳曰大中名不同而道則一初伊洛諸儒明道伊川後劉絢李籲輩身及二程之門至河南許衡洛陽姚樞講道蘇門北方之學者翕然宗之明興三十餘載而端倡明絶學論者推為明初理學之冠
  等謹案端以其父好釋氏乃採經傳格言切於日用者為夜行燭一書進之謂釋氏以空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虛為道非率性之道父從之其書分類編輯為目十有五
  趙邦清輯月川語録一卷
  邦清真寧人
  等謹案是編所載皆曹端講學之語端嘗作月川交暎圖擬太極學者稱月川先生
  薛瑄讀書録十卷續録十二卷 從政名言二卷 薛子道論一卷
  瑄字徳溫河津人從魏希文范汝舟逰深於理學一本程朱永樂進士官至禮部右侍郎入閣預機務贈禮部尚書諡文清崇祀孔廟
  瑄自識讀書録曰橫渠張子云心中有所開即便劄記不思還塞之矣余讀書至心有所開隨即録之葢以備不思而還塞也若所見之是否則俟正於後之君子云
  等謹案瑄年譜宣宗宣徳元年服闋至都上章願就教職宣宗特擢為御史尋差監沅州銀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從政名言第二條稱吾居察院第四條稱余始自京師來湖南葢作於奉使沅州時也其道論所載皆自讀書録中摘出當是書賈別立此名以求售者耳
  尹直明良交泰録十八卷
  直見史類
  邱濬大學衍義補一百六十卷 朱子學的二卷濬見經類
  黃畿皇極經世書傳八卷
  畿字宗大香山人佐之父也
  章懋楓山語録一卷
  懋字徳懋蘭溪人成化進士累官南亰禮部尚書諡文懿
  周琦東溪日談録十八卷
  琦字廷璽馬平人成化進士官至南亰戸部員外郎
  胡居仁居業録十二卷
  居仁見經類
  楊亷序略曰正統間以理學為倡者薛文清一人而已近年乃得餘干胡敬齋所為居業録精確簡當其言粹然讀書録之外所見惟此耳亷聞敬齋嚴毅精苦力行不怠其議論實由涵養體騐得來非考索探討所致也
  等謹案別本有居業録類編三十一卷為陳鳳梧所輯凡分三十一類類為一卷鳳梧字文鳴廬陵人𢎞治進士官至右都御史廵撫應天
  蔡清性理要觧二卷
  清見經類
  蔡清虛齋三書無卷數
  等謹案是編以看太極圖改名太極圖說以看河圖洛書説改名河洛私見而増以艾庵宻箴五十條故曰三書為其裔孫廷魁所刋其名亦非清所自取也
  張詡白沙遺言纂要十卷
  詡字廷實南海人成化進士官至南亰通政司左叅議嘗受業於陳獻章
  余祐文公先生經世大訓十六卷
  祐字子積鄱陽人𢎞治進士官至雲南布政使內召為太僕寺卿未及行又擢吏部侍郎未聞命而病卒
  顧璘近言一卷
  璘見史類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一百七十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