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理解和處理政治與業務的關係

正確理解和處理政治與業務的關係
路陽
1972年4月16日
本作品收錄於《紅旗

政治與業務的關係問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機會主義、修正主義長期鬥爭的一個重大問題。一九二一年,列寧在批判托洛茨基、布哈林在政治和經濟的關係問題上的錯誤時寫道:「現在重新提出這樣初步的、屬於起碼的常識的問題,當然是很奇怪的。但遺憾的是,托洛茨基和布哈林迫使我們不得不這樣做。」(《再論工會、目前局勢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錯誤》)同托洛茨基、布哈林一樣,劉少奇一類騙子為了破壞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貫徹執行,也多次歪曲政治與業務的關係,製造思想混亂。我們必須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深入批判劉少奇一類騙子所散布的種種謬論,以保證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和政策的正確執行。

毛主席教導我們:「政治是統帥,是靈魂。」「紅與專、政治與業務的關係,是兩個對立物的統一。一定要批判不問政治的傾向。一方面要反對空頭政治家,另一方面要反對迷失方向的實際家。」這是我們正確理解和處理政治與業務關係的準則。

政治是什麼?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和無產階級的叛徒總是把政治這個概念弄得十分混亂,竭力掩蓋它的階級實質,把它說成「超階級」的、「全民」的東西,以欺騙勞動人民。只有馬克思主義才真正揭示了政治的本質,明確指出,一切階級鬥爭都是政治鬥爭。毛主席說:「政治,不論革命的和反革命的,都是階級對階級的鬥爭,不是少數個人的行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隨着階級鬥爭的發展和各個階級之間相互關係的變化,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政治有着不同的具體內容。在社會主義這個歷史階段中,堅持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堅持社會主義反對資本主義的鬥爭,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反對修正主義的鬥爭,堅持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的鬥爭,堅持反對帝國主義、社會帝國主義的顛覆和侵略、支持全世界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的正義鬥爭,這就是我們面臨的主要的政治和政治鬥爭。無產階級要取得這些政治鬥爭的勝利,必須要有一條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有一套為了執行這條路線而規定的政策。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是在階級鬥爭中產生的,是在同機會主義、修正主義路線的鬥爭中發展起來的。它科學地反映了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是指導我們進行政治鬥爭的唯一正確的路線,是我們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勝利的根本保證。「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因此,堅決貫徹執行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和各項政策,就是最重要的政治。劉少奇一類騙子講政治而不講路線,或講路線而不講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正是他們騙人的一種手段。

按照唯物辯證法的觀點,政治與業務,政治與經濟,政治與技術,是對立的統一。在這些矛盾中,主要矛盾方面是政治,它決定着經濟、業務、技術發展的路線和方向。正如毛主席經常教導我們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因為只有經過政治,階級和群眾的需要才能集中地表現出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一個階級的經濟利益,只有依靠正確的政治路線,經過政治鬥爭,才能得到實現和鞏固。政治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現在列寧說過的一句話:「一個階級如果不從政治上正確地處理問題,就不能維持它的統治,因而也就不能解決它的生產任務。」(《再論工會、目前局勢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錯誤》)要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必須依靠正確的政治路線及各項政策;要最大限度地激發群眾的革命熱忱,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使工農業生產多快好省地得到發展,也必須依靠正確的政治路線及各項政策。在任何一個生產單位中,路線和政策如果出現了重大偏差,沒有正確地處理敵我矛盾或人民內部矛盾,社會主義生產是一定搞不好的,而一當路線和政策上了軌道,正確區別和處理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這些單位的生產就會迅速地向前發展,已有許多經驗證明這一點。毛主席說:「社會的財富是工人、農民和勞動知識分子自己創造的。只要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又有一條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不是迴避問題,而是用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任何人間的困難總是可以解決的。」這從根本上說明了: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執行正確的路線對於動員勞動人民創造社會財富即發展生產和文化的決定作用。所以,政治與經濟,政治與技術,政治與業務的關係,政治總是統帥,政治總是率領經濟,率領技術,率領業務的。無論在經濟工作中,文化工作中,科學技術工作中,都必須堅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正象列寧所指出:「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這一點,就是忘記了馬克思主義的最起碼的常識。」(《再論工會、目前局勢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錯誤》)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必須首先着眼於政治,以路線鬥爭為綱,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指導一切工作,反對任何脫離無產階級政治的傾向。

政治和業務是對立物的統一,要促進這種統一,就必須反對不問政治和脫離業務這兩種傾向。我們的經濟、技術、文化教育等各項具體的業務工作,同無產階級政治相比,就其重要性來說,雖有第一、第二之分,但它們都是整個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些工作搞得如何又反過來給予政治以很大影響。在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指引下,努力發展社會主義生產,開展技術革新,搞好各項業務工作,就能更好地鞏固社會主義制度,鞏固無產階級專政,更好地支援世界人民的革命鬥爭。無產階級一定要過問各項業務工作,抓路線教育,抓方針政策,抓思想作風。「文化工作危險論」、「技術無用論」一類觀點,實際上放棄了無產階級對於這些領域的領導權,有利於資產階級而不利於無產階級。否定做好業務工作的必要性,無產階級政治也就不能發揮統帥作用;促使政治工作同業務工作統一起來,才能使無產階級政治成為業務工作的生命線,使業務更好地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

劉少奇一類騙子竭力宣揚「業務掛帥」、「技術第一」,說什麼「生產就是政治」,「技術發展了」就是「最大的政治」。這充分暴露了他們的叛徒嘴臉。這些謬論都是直接從蘇修叛徒集團和老修正主義者的「唯生產力論」、「階級鬥爭熄滅論」引出來的。列寧在駁斥「經濟派」時曾經指出,從經濟利益起決定作用的原理中,決不應當做出經濟鬥爭有首要意義的結論,「因為一般說來,最重要的、『有決定作用的』階級利益只能用根本的政治改造來滿足;例如,無產階級的基本經濟利益只能經過用無產階級專政代替資產階級專政的政治革命來滿足」。(《怎麼辦?》)劉少奇一類騙子同一切反動階級一樣,很懂得政治的重要,對於地主資產階級政治,他們是死也不肯放棄的。他們也正是在這種政治支配下搞所謂經濟建設的。按照他們的反動觀點,「生產就是政治」,那豈不是說工人只要埋頭做工,農民只要埋頭種田,什麼階級鬥爭、路線鬥爭,什麼祖國前途、人類理想都沒有關心的必要了嗎?劉少奇一類騙子鼓吹「業務掛帥」,恰恰就是妄想使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不關心無產階級政治,忘記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和遠大目標,喪失革命警惕性,以便於他們推行修正主義路線,搞資產階級政治。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脫離無產階級政治,生產和業務就會迷失方向,就要走到資本主義的邪路上去,就會導致資本主義復辟。蘇修叛徒集團背叛馬克思列寧主義路線,瓦解了社會主義經濟,就是一個嚴重的教訓。所以,所謂「業務掛帥」、「生產第一」,絕不是為了發展社會主義生產,而是要將生產和業務納入資本主義軌道,也就是搞資產階級政治掛帥。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廣大幹部和革命知識分子同工農兵一起,批判了劉少奇一類騙子的謬論,促進了革命和生產的發展,但還需要時時警惕這些謬論的影響,永遠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有一種說法,生產抓多了,就是「生產第一」;業務抓多了,就要犯「業務掛帥」的錯誤。這是另一種糊塗觀念。這種糊塗觀念不利於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毛主席一貫教導我們要在正確路線領導下,抓好生產,做好各項工作。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主席就強調「必須注意經濟工作」,批判了那種見到誰談經濟建設,就要罵為「右傾」的人們,指出他們常說一切應服從戰爭,但是,「他們不知道如果取消了經濟建設,這就不是服從戰爭,而是削弱戰爭」。(《必須注意經濟工作》)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毛主席稱讚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醫生「對技術精益求精」,批評了一班鄙薄技術工作,以為不足道、以為無出路的人們。在社會主義時期,毛主席號召全國人民「要在幾十年內,努力改變我國在經濟上和科學文化上的落後狀況,迅速達到世界上的先進水平」。對於重大的經濟文化政策問題,毛主席歷來十分重視,作了許多重要的指示,並諄諄告誡我們決不可掉以輕心。生產和業務,不但要抓,而且要抓得緊,這是毫無疑義的。對這一點,思想要很明確,不能含糊。犯不犯「業務掛帥」、「生產第一」的錯誤,界限不在於是否抓多了,而在於是否堅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貫徹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和政策。我們批判「業務掛帥」、「生產第一」,決不是要削弱生產和業務,而是要使它們沿着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多快好省地發展。各項業務工作中的新問題、新任務不斷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需要努力學會自己不懂的東西。在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指引下,對業務工作中的客觀規律認識得越多,鑽研技術越深,就對人民的貢獻越大,就更有利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不堅持為革命而鑽研業務,學習文化,學習技術,是不符合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既懂政治、又懂業務,又紅又專,這應當是對每一個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要求。

劉少奇一類騙子,一會兒鼓吹「業務掛帥」,一會兒又宣揚「政治可以衝擊其它」,歪曲無產階級政治的統帥作用,破壞「抓革命,促生產」的方針。這種謬論必須加以批判。無產階級政治從來是統帥社會主義的生產和業務,促進它們的發展的,而不是阻礙它們的發展。建國以來,在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指引下,隨着從社會主義改造到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等歷次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鬥爭的勝利,社會主義經濟蓬勃發展,我國已經由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變成一個初步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國家,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政治屬於上層建築,歸根結蒂,它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正如毛主席指出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和法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些上層建築對於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勞動組織的建立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它是和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即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相適應的」;「社會主義制度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的突飛猛進的發展,這一點,甚至連國外的敵人也不能不承認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無論從理論上、實踐上看,無產階級政治都是促進社會主義生產和業務的發展的。那麼,衝擊社會主義生產和業務的政治有沒有呢?當然有的,那就是劉少奇一類騙子所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為推行這條路線而耍陰謀搞分裂的兩面派活動,以及由這條路線產生的不作調查研究就發號施令的主觀唯心論的壞作風。這種政治不光衝擊社會主義的生產和業務,而且首先干擾和破壞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衝擊無產階級政治。這種衝擊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正是在同劉少奇一類騙子從「左」的和右的方面的干擾破壞的鬥爭過程中,不斷取得革命和建設的勝利的。毛主席指出:「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存在,國家機構中某些官僚主義作風的存在,國家制度中某些環節上缺陷的存在,又是和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相矛盾的。」(《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同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相對立的東西,是要「衝擊」和妨礙社會主義生產的,它們正是我們在社會主義革命中要解決的矛盾,是無產階級政治必須與之作鬥爭的對象。由此可見,「衝擊」社會主義生產和業務的「政治」,決不是無產階級政治,只能是地主資產階級政治,修正主義政治。所謂「政治可以衝擊其它」,就是企圖用地主資產階級的政治「衝擊」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衝擊」無產階級專政,「衝擊」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路線。

列寧指出:「把馬克思主義改為機會主義的時候,用折衷主義冒充辯證法是最容易欺騙群眾的。」(《國家與革命》)劉少奇一類騙子在鼓吹「業務掛帥」和「政治可以衝擊其它」的同時,還說什麼講政治「革命第一」,搞生產「還是生產第一」,「要兩頭照顧」。這種講法,好象很全面,既「照顧」了政治,又「照顧」了生產,實際上是折衷主義。毛主席說:「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抽掉了無產階級政治這個靈魂,是什麼業務工作也做不好的。人們都知道,在生產領域中,從生產計劃的制訂,生產的進行,到產品的分配和銷售,都充滿着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鬥爭。正因為這樣,我們一刻也不能忽視無產階級政治,一點也不能放鬆思想政治工作。認為搞生產「還是生產第一」,就是從根本上否定了生產領域的政治鬥爭,取消了無產階級政治對生產的統帥作用。而離開了各項業務領域裡的階級鬥爭去談什麼「革命第一」,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毛主席提出的「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的馬克思主義方針,十分明確而清楚地駁斥了在這個問題上的各種錯誤觀點,也駁斥了折衷主義。

「業務掛帥」、「政治可以衝擊其它」和政治、生產都「第一」,表現形式不同,但本質是一樣的,都是破壞政治與業務的統一,反對無產階級政治掛帥,實行資產階級政治掛帥。如何處理政治與業務的關係,各個單位、各個部門的情況不同,存在的問題也可能不完全相同,我們應當從實際存在的問題出發,在不同的時期抓住主要錯誤傾向,深入開展革命大批判,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無產階級政治對各項工作的統帥作用。

堅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從根本上說,就是加強黨的一元化領導,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和各項政策。「路線是個綱,綱舉目張。」路線和各項工作的關係,是「綱」和「目」的關係。要做好工作,就必須抓住路線這個綱。我們的各項工作都有一個執行什麼路線的問題,不是執行正確的路線,就是執行錯誤的路線;不是自覺地就是盲目地執行某種路線。任何工作,脫離了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就必然迷失方向,走到資本主義的邪路上去。因此,不論那個部門,不論做什麼工作,都必須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把是否貫徹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和政策,作為衡量是否堅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的主要標準。

「政治和經濟的統一,政治和技術的統一,這是毫無疑義的,年年如此,永遠如此。」隨着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勝利發展和斗、批、改運動的不斷深入,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社會主義積極性空前高漲。在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指引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在貫徹執行「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的方針方面,各條戰線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們要在當前深入進行思想和政治路線方面的教育中,認真讀馬、列的書,認真讀毛主席的書,總結這些經驗,繼續深入批判劉少奇一類騙子的種種反動謬論,排除來自「左」的和右的兩個方面的干擾。在反對一種主要傾向的時候,同時要注意可能掩蓋着的另一種傾向。要進一步加強黨對各方面工作的一元化領導。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堅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沿着黨的「九大」路線前進,奪取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勝利。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