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掠奪和剝削中亞細亞和哈薩克各族人民 蘇修新沙皇是一夥貪婪的吸血鬼

殘酷掠奪和剝削中亞細亞和哈薩克各族人民

蘇修新沙皇是一夥貪婪的吸血鬼
新華社
1969年7月17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新華社十六日訊 本社記者報道:蘇修叛徒集團繼承老沙皇的衣缽,瘋狂推行大俄羅斯沙文主義,殘酷掠奪和剝削中亞細亞和哈薩克各族人民,使這一地區的經濟陷入了嚴重的危機。

中亞細亞和哈薩克是沙皇俄國為了攫取銷售市場和原料基地,在十九世紀下半期以血腥的軍事侵略手段侵占的。偉大的列寧曾指出,沙皇俄國當時把土爾克斯坦(即中亞細亞一帶)變成了「最純粹的殖民地」。

十月革命以後,中亞細亞和哈薩克各族人民同蘇聯各族人民一起組成了民族平等的蘇維埃國家。布爾塞維克黨曾經以極大的努力幫助中亞細亞和哈薩克發展經濟。蘇修叛徒集團篡奪了蘇聯黨政大權以後,把中亞細亞和哈薩克各族人民再次推進了苦難的深淵。

殖民地化造成畸形發展 編輯

列寧曾經指出,在沙皇統治時期,「俄國資本家用盡一切辦法在自己的殖民地土爾克斯坦發展棉花生產,因為這樣就能更容易地打敗外國的競爭者,更容易地壟斷原料來源」。勃列日涅夫之流同沙皇俄國的資本家一樣,搞什麼「各加盟共和國之間一個完善的勞動分工體系」。他們公開叫嚷要「在所有的中亞細亞共和國」,把「植棉業」變成「主要部門」;而把化學工業、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學工業、鋼鐵工業、有色冶金業等方面的「大企業」「配置在我國的歐洲地區」。

由於蘇修叛徒集團在中亞細亞和哈薩克強制推行這種罪惡的政策,使得中亞細亞和哈薩克目前的經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片面化和畸形化。蘇修新沙皇把中亞細亞四個共和國——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和吉爾吉斯變成了蘇聯最大的棉花供應基地。據蘇修去年出版的《統計年鑑》透露,一九六七年,這些地區的棉花產量占蘇聯全國的百分之九十三左右。新沙皇還把哈薩克變成了糧食和羊毛供應基地。

為了加緊盤剝這些地方的人民,勃列日涅夫之流千方百計地阻礙這些地方發展相應的加工工業和發展本地區經濟所必需的工業部門。烏茲別克棉花產量占全國百分之六十八,可是棉紡工業卻得不到發展,棉布產量僅占全國百分之三左右。烏茲別克每年要從外地「運進一億五千萬米棉布和大量針織品」。蘇修頭目自己供認,烏茲別克「按人口平均計算的棉布產量幾年來甚至有了減少」。蘇修報刊還透露,在蘇聯的糧食和羊毛基地哈薩克,「農產品加工業嚴重落後」,「麵粉、糧食、糝子和通心粉等卻要從蘇聯的其他地區大量輸入」;「毛料產量僅占百分之一強」,按人口平均計算的毛料產量,比全國低百分之七十三。吉爾吉斯和塔吉克屬於蘇聯國內主要農業地區,卻沒有化肥工業。

目前,這些地區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俄羅斯聯邦。從蘇修《統計年鑑》顯然經過粉飾的數字也可以看出,這些地區按人口平均的電力產量比俄羅斯聯邦少得多,其中象塔吉克、土庫曼甚至連俄羅斯聯邦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中亞細亞地區每生產一公擔穀物所耗費的勞動竟為俄羅斯聯邦三倍多,而塔吉克甚至達到八倍多。

賤買貴賣實行巧取豪奪 編輯

蘇修叛徒集團造成中亞細亞和哈薩克經濟的片面、畸形發展,一方面是為了便於蘇修從政治、經濟等方面對這些地區進行嚴密控制;另一方面是為了殘酷壓榨和剝削中亞細亞和哈薩克的廣大勞動人民。

蘇修在這些地區以低價強行收購農產品和原料。蘇修頭目勃列日涅夫供認,「在一系列地區,收購穀物的價格還補償不了生產穀物的費用。」蘇修《農業經濟》雜誌今年第三期透露,吉爾吉斯蔥頭收購價格比成本低百分之四十九,烏茲別克黃瓜收購價格比成本低百分之三十一。在土庫曼,由於畜產品收購價格過低,使「集體農莊」遭到巨大「虧損」。

蘇修以高價向這些地區推銷質量低劣的工業品。連蘇修叛徒集團自己也不得不承認,「拖拉機、備用零件及燃料的價格過於昂貴」,農莊、農場用於購置和保養技術裝備的費用「等於全年農業總產值的百分之四十」。這些地區的廣大勞動農民以自己的血汗換來的都是些「勞動生產率低、工作質量差」的破爛機械。蘇修推銷給這一地區的化肥,質量很低,價格很貴。

蘇修這伙吸血鬼甚至把低價購進的農產品稍經加工,就以驚人的高價回銷給這些地區的人民。據透露,在蘇修叛徒集團篡奪政權以後,回銷給這些地區的棉籽的價格提高了四倍。僅棉籽這一項,蘇修叛徒集團每年就要從土庫曼廣大勞動人民身上多榨取三百萬到三百五十萬盧布。

竭澤而漁加深經濟危機 編輯

蘇修叛徒集團在中亞細亞和哈薩克推行帝國主義政策,使這些地區的經濟陷入了深重的危機。

據透露,蘇修強制中亞細亞各共和國單一發展植棉業,使這些地區的農莊、農場「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它們不得不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水澆地來種棉花,從而給其他作物生產造成損失。」「由於棉花種植比例過高」,導致了「不斷縮減蔬菜及瓜類作物和飼料作物的種植比重和絕對種植面積,這使向城市居民供應蔬菜、土豆的工作處於困難的情況之中,並對發展畜牧業產生了不良的影響。」由於蘇修叛徒集團給這些地區規定了過高的棉花種植任務,「這就導致了棉花的連續耕作。」「實質上這種情況產生的結果是:不可能實行輪作制,使大批棉花得雕萎病,使農作物蟲害蔓延。」正是由於這些原因,許多農莊以至整個區的「(棉花)單位面積產量逐年降低」。 蘇修新沙皇還採取竭澤而漁的政策,窮凶極惡地壓榨中亞細亞和哈薩克各族人民,進一步加深了這些地區的經濟混亂。蘇修叛徒集團供認,在哈薩克,「全共和國的穀物平均徵購水平為每公頃五公擔,而每公頃的實際收穫量僅為七點二公擔」,結果,農莊和農場有時不得不為實現計劃而將現有的種籽、口糧全都上交給「國家」。一些共和國為了完成畜產品收購任務,不得不把「未餵肥的、重量也是很小的牲畜」交售給「國家」。

現在,這些地區的經濟已經陷入嚴重的危機之中。在烏茲別克,「大約有一半水澆地已經鹽鹼化或受到鹽鹼之害」。在土庫曼,農莊和農場的「一半多水澆地已經鹽鹼化了」。這些地區的「棉花單位面積產量正在降低」。據蘇修《統計年鑑》顯然大大縮小的數字,一九六七年烏茲別克和土庫曼肉類產量比一九六○年分別減產百分之十二和百分之二十三。在吉爾吉斯,「牧場的生產力逐年降低,大片的天然飼料地生長了不能吃的、無用的和有毒的植物。」「在個別不好的年頭,由於飼料不足,農莊、農場還要損失大量的牲畜。」塔吉克「豬、羊和家禽數字大幅度下降」,「糧食、土豆和蔬菜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也低。」在蘇聯的糧食、羊毛生產基地哈薩克,主要糧食作物小麥「大大減產」,黍類和蕎麥的單位面積產量「低得令人不能容忍」,「森林正在慘重地減少」,養羊業面臨着「能否維持下去的問題」。

殘酷壓榨弄得民不聊生 編輯

蘇修叛徒集團的殘酷掠奪,使這些地區人民日益貧困。現在這些地區出現了廣大農民倒欠蘇修「國家」巨額債務的怪現象。而且舊債未清,新債又來,成了還不清的閻王債。從蘇修《統計年鑑》顯然大大縮小的數字來看,一九六七年,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各「集體農莊」欠蘇修「國家」的債,比一九六○年增加了一倍半左右,而土庫曼差不多增加了十倍。

經濟的落後和衰退,導致失業現象日益嚴重。哈薩克一位「最高蘇維埃代表」承認,哈薩克由於工業發展的「落後狀態」,「沒有可能」「充分利用現有的勞動力」。蘇修報刊透露,由於「工業不夠發達」,找不到職業而「不得不從事個人副業和家務」的人日益增加。在中亞細亞各共和國,這類失業者占有勞動能力的人口的百分之十六到二十二。

由於生活日益貧困,這些地區人民的購買力也很低。據蘇修《統計年鑑》透露,一九六七年,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等共和國按人口平均計算,商業零售額比俄羅斯聯邦低五分之二左右。

蘇修叛徒集團破壞了這些地區經濟的正常發展,從這些地區掠奪了大量農產品,使得這些地區商品奇缺,物價上漲。蘇修自己也不得不供認,在哈薩克,「許多城市裡、區里和商業組織里,日常需要的商品經常沒有。」在這個號稱「蘇聯糧倉的共和國」,白麵包、麵包製品、米竟然成了「非常罕見的」食物。蘇修《經濟報》去年透露,「在塔吉克的農村商店中,商品價格平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六。」

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俄國皇帝是世界上最兇惡的一個統治者;當無產階級和農民的革命起來的時候,那個皇帝還有沒有呢?沒有了。」蘇修新沙皇對中亞細亞和哈薩克各族人民的殘暴統治,必將促進這些地區人民迅速覺醒。中亞細亞和哈薩克各族人民最後一定會同蘇聯各族人民包括俄羅斯人民聯合起來,發揚偉大的十月革命的光榮傳統,打倒這伙新沙皇。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