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萬一千九百五 永樂大典
卷之一萬一千九百六
卷之一萬一千九百七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九百六 十八養

廣州府二

新會縣大明清類天文分野書漢南海縣地。𣈆

分南海立新會郡。宋齊{{雙行註文|並因之。隋開皇十年置

{{雙行註文|新會縣。屬岡州。大業初州罷。唐武德四年。以義

甯新會二縣復置岡州。開元二十三年州罷。以

{{雙行註文|新會義甯屬廣州。宋元並仍其舊。

本朝因之。圖經志秦地屬南海郡。𣈆恭帝時。立新

會郡。分南海地。隋郡廢。開皇十年置新會縣屬

岡州。十三年改元州。又改岡州。尋廢。唐武德四

年。以義甯新會置岡州。正觀十三年州廢。尋復

舊。開元二十三年併義甯為新會縣。屬廣州。寰

記東北水路三百三十里。無陸路。元四鄉。漢

南海郡地。𣈆新會郡。隋改置封州。又改亢州。又

為岡州。隋末併入廣州。唐武德四年復置剛州

舊治盆𠃔城。貞觀十三年廢岡州。縣屬廣州。其

年復置州於今所。開皇二十三年州廢。縣入廣

州。遂移縣於廢州城。前臨大海。後枕羣山。元一

統志本漢南海縣地。𣈆志雲。恭帝分南海立新

會郡。宋志雲。𣈆恭帝元熈二年分南海立新會。

宋齊志有新會郡。而無新會縣。元和志雲。隋開

皇十年置新會縣屬岡州。王象之輿地紀勝雲。

意其郡雖置於𣈆。而縣則置於隋耳。隋志雲。舊

置新會縣。平陳郡廢。又併孟台。永昌。新建。熈潭。

化召。懷集。六縣。入為封州。十二年改為𠃔州。後

改為岡州。大業州廢。封樂縣入焉。唐志武德四

年。以義甯新會二縣置岡州新會郡。貞觀十三

年州廢。以新會義甯屬廣州。是年復以二年置

岡州。開元二十三年州廢。以新會義甯屬廣州。

宋因之。元不改。


增城縣大明清類天文分野書漢以番禺縣地

析置此縣。因崑崙山有閬風增城故名。屬南海

郡。𣈆宋齊{{雙行註文|並因之。隋{{雙行註文|初置東筦郡。後罷。宋開寳

{{雙行註文|五年罷縣。六年復置。元仍其舊。

本朝因之。圖經志秦本番禺地。屬南海郡。後漢建

安六年始置增城縣。縣命名以崑崙山有閬風

增城。又雲地有增江。宋開寳四年廢縣入東筦。

{{雙行註文|六年復立本縣。輿地廣記漢番禺縣地。吳置。及

𣈆屬南海郡。成帝分立東官郡。宋以後因之。隋

平陳。郡廢。屬廣州。唐因之。有猊山增水。南海志

中縣本漢番禺地。後漢建安六年置。故後漢志

南海郡下有增城縣。𣈆宋齊因之。然宋志雖有

東筦郡。雲咸和六年分南海縣立。乃治寳安縣。

非治增城縣也。隋志增城縣下注云舊志東筦

縣。平陳廢。然不明言置於何時。寰宇記雲。至黃

武中於此置東筦郡而立增城縣。王東陽輿地

紀勝辯雲。增城已見東漢志。非立於吳也。或雲

縣之命名。以崑崙山有閬風增城故名。亦謂有

增江雲。宋開寳五年廢增城縣。六年復置。今因之。

香山縣大明清類天文分野書宋本東筦縣香

{{雙行註文|山鎮。元豐五年陞為縣。元仍其舊。

本朝因之。圖經志秦{{雙行註文|地屬南海郡宋本東筦縣香

山鎮。紹興二十二年始置縣。元一統志本東筦

縣香山鎮。宋元豐五年轉運判官徐九思請建

為縣。宋會要雲。紹興二十二年又陞為縣。不同。

恐建請於元豐。而創治於紹興耳。不然則元豐

創縣。中間復廢。至紹興而復置。二者弗同。新圖

經雲。元豐徐九思請建為縣。止置寨官一員。紹

興二年東筦縣姚孝資請州聞於朝創立縣也。

元不改。

清遠縣大明清類天文分野書漢中宿縣。地屬

{{雙行註文|南海郡。三國吳{{雙行註文|屬始興郡。𣈆{{雙行註文|因之。梁於此置清

{{雙行註文|遠郡。中宿縣屬之。隋開皇十年郡罷。置清遠縣。

{{雙行註文|屬廣州。唐{{雙行註文|武德六年。省正賓縣入焉。宋元並仍其舊。

本朝因之。圖經志{{雙行註文|秦地屬南海郡。前漢立中宿縣。

三國吳{{雙行註文|隷始興郡。梁以縣隷清逺郡。郡即今韶

{{雙行註文|州翁源縣地。隋開皇十年廢清逺郡為翁源縣。

別置清逺縣唐武德六年併政賔縣入本縣。屬廣州輿

地廣記屬南海郡。晉宋屬始興郡。後立清逺郡。

平陳郡廢。置清逺縣。屬廣州。唐因之。南海志下

縣本漢中宿縣。以地有中宿峽故名。屬南海郡。

吳𣈆並隷始興。故𣈆志始興郡下有中宿縣。梁

改為清逺郡。中宿縣屬之。隋開皇十年。廢郡置

清逺縣。屬廣州。唐武德六年。省改賔縣入焉。今縣

有政賔鄉。宋因之。今仍舊。

連州自此以下。二府二州。一十一縣。屬廣東布

{{雙行註文|政司。大明清類天文分野書親領縣二。舊一。新

{{雙行註文|一。連山陽山舊屬桂陽州。禹貢荊州之域。

翼軫之分。周{{雙行註文|春秋戰國並屬禁。秦屬長沙郡。漢

高帝五年。分長沙南境置桂陽郡。桂陽。陽山。二

{{雙行註文|縣屬焉。東漢省陽山入浛淮。三國吳甘露元年。

{{雙行註文|分桂陽郡之半。立始興郡。屬廣州。𣈆祈浛復

{{雙行註文|置陽山縣。屬始興郡。宋明帝改始興為廣州。縣

{{雙行註文|仍屬焉。齊{{雙行註文|復舊名。梁天監五年。分始興置陽山

{{雙行註文|郡。縣屬之。隋開皇十年郡罷。唐武德四年復改

為連州。屬潭州總管府。元寳元年更名連山郡。

尋屬嶺南道。乾元元年復為連州。屬湖南道。大

{{雙行註文|暦三年屬廣州。五代{{雙行註文|初屬湖南。復屬南漢。宋

寳三年。以連州領桂陽。連山。陽山三縣。屬廣南

路至道中屬廣東路。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撫司。十

七年罷安撫司。陞為連州路總管府。屬湖南道

宣慰司。大德四年降為散州。屬英德路。

本朝洪武二年革連州。十四年復置。屬廣州府。輿

地紀勝連州{{雙行註文|中連山郡軍事。九域志。禹貢荊州

之域。{{雙行註文|皇朝郡縣志。翼軫之分野。圖經。春秋時楚

地。通典。秦為長沙郡之南境。元和郡縣志及通

{{雙行註文|典同。西漢有桂陽郡。而桂陽陽山以縣屬焉。西

漢志有桂陽陽山二縣。東漢志有桂陽而無陽

山縣。元和郡縣志雲。陽山縣。東漢省。吳分桂陽

置始興郡。又屬始興。𣈆志雲。吳置始興郡。統縣

七。有桂陽及陽山二縣。元和郡縣志雲。陽山縣。

東漢省。𣈆重置。宋明帝置宋安郡。通典。屬廣興

。通典雲。宋改始興為廣興郡。齊復屬始興郡。

通典雲。齊復曰始興郡。而南齊志。始興郡有桂

{{雙行註文|陽。陽山。二縣。梁武帝分置陽山郡。寰宇記天監

{{雙行註文|五年。隋平陳。郡廢置連州。因黃連嶺以為名。

{{雙行註文|和郡縣志。在開皇十年。煬帝改熈平郡。隋志熈

平郡下注云。梁置陽山郡。平陳郡廢。大業初。置

熈平郡。有桂陽。陽山。連山。三縣。唐平蕭銑復置

連州。{{雙行註文|寰宇記。在武德四年。改連山郡。唐志雲本

{{雙行註文|熈平郡。天寳元年更名連山郡。復為連州。乾元

{{雙行註文|元年。先是郡屬江南道。十道記雲在正觀中。繼

屬嶺南道。十道記雲在開元天寳中。後屬湖南

道。十道記雲在乾元中。後又屬廣州。大暦三年。

五代時初屬湖南馬氏。通鑑馬殷陷連州。在昭

宗元化三年。及馬氏之衰。南漢略定桂連等郡。

始盡有嶺南。通鑑後周太祖廣順元年。南漢將

吳懷恩攻桂州。畧定宜連梧嚴富昭柳象龔等

{{雙行註文|州。南漢盡有嶺南之地。宋平嶺南地歸版圖。

朝通畧開寳三年。潘美克賀州。昭州。下桂州。又

下連州。劉鋹喜曰。四川本屬湖南。北師取之是

{{雙行註文|也矣。其不復南其愚如此。仍隷廣南路。皇朝郡縣

{{雙行註文|志。分隷廣南東路。至道以後分廣南為東西路。

而連州隷廣東路。今領縣三。治桂陽。湟川志連

之郡境脈絡湘湖襟帶交廣隋為熈平郡。猶領

九縣。封之開建。賀之桂嶺。皆屬焉。唐改連州。止

領三縣。疆理始狹於古雲。其地在禹貢隷荊

州。在春秋屬楚地。秦置郡桂陽。在長沙郡之南

境。兩漢為桂陽郡。三國六朝或屬始興。或屬廣

興。壤制靡定。宋高祖世始析桂陽為小桂郡。梁


天監中分置陽山郡。隋大業中改置熈平郡。領

桂陽。陽山。連山。宣樂。游樂。熈平。武化。桂嶺。開建。

為縣凡九。唐武德四年平蕭銑改為連州。天寳

元年改為連山郡。乾元元年復為連州。領縣三

桂陽。陽山。連山。在正觀屬江南道。在開元天寳

屬嶺南道。乾元復屬湖南。大暦三年屬廣左。唐

末疆宇割裂。馬殷稱楚據湖南。劉龑又名陟稱

南漢據嶺表。是時連為南楚所有。後劉晟陟之

子繼立。攻桂館取連州又隷於廣。宋開寳三年

王師平之仍為連州。屬廣東要之連以山制名。

地介楚粵之間。劉賔客刺史㕔壁記所謂與番

禺相犬牙。與長沙同祖習是矣。按星分與古制

當屬楚。以湟水東南入於海遂屬粵。今仍之。

陽山縣大明清類天文分野書漢本舊縣。東漢

省入浛洭縣晉復析置陽山縣。屬始興郡。宋齊

並因之。梁天監六年置陽山郡。縣屬焉。隋屬熈

{{雙行註文|平郡。唐屬連州。移治水北。宋{{雙行註文|仍其舊。元至元十

九年。割屬貴陽州。

本朝洪武元年屬桂陽州。二年革桂陽州屬韶州

府。十四年改屬連州。圖經志秦始建小邑曰陽

{{雙行註文|山連山。𣈆{{雙行註文|屬廣州。宋分郴州之桂陽為小桂郡。

梁大同開以桂陽郡為陽山郡。天監開領含光

{{雙行註文|縣屬西衡州。唐{{雙行註文|始改為連州。宋陞為連州軍。元

改為連州路。領桂陽連山陽山三縣。至元壬午

改為州。後陞桂陽縣為州。由是連山屬連州。陽

山屬桂陽州。

本朝洪武元年。仍設連州。桂陽州。二年革去。仍為

陽山連山二縣。三年革連山併為陽山一縣。考

究湟川圖志謹按陽山天下之窮處。陸有邱陵

之阻。虎豹之虞。水有驚灘之險。舟楫之慮。民言

鴃舌。俗雜猺獠。自秦罷侯置守設立郡縣。所謂

陽山連山小邑皆為桂陽所屬。然其境界乎湘

廣之間。湟水合流而東。故以湟川名郡。但不得

其詳。至漢武帝時。南粵與溪峒南蠻。俱阻聲教。

乃命仗波將軍路博德由此道徃征之。今有伏

伏波將軍廟存焉。𣈆宋以來。紀載無聞。唐之興

也。改為連州。攷諸太守劉禹錫𠫊壁記雲。郡治

與荊州同星分。漢制所謂與番禺相犬牙是也。

貞觀十七年。韓愈謫為陽山令。作別知賦。朱文

公考異註雲。其連州乃郴州之屬邑。末年為馬


殷所據。南漢劉晟攻取之。宋平湖南陞為連州

軍。名宦多謫於此。唐有韓愈。宋有張浚。後其子

南軒先生亦至焉。至元丁丑屬廣東道。宣慰司

都元帥府。至治壬午始陞桂陽縣為桂陽州。割

連州戶計三千隷焉。由是連州與桂陽州始各

分治。至於季年兵起。官民避匿。無所統攝。

天朝混一。開復州縣。設置衙門。招集良民。復還舊

業。洪武元年。仍設桂陽州連州統屬陽山連山

二縣。直隷江西省。洪武二年欽奉

聖㫖革去連州桂陽州。止設陽山連山二縣。撥屬韶

州府。後洪武三年又裁革連山縣。總治於陽山

縣。當年十月內撥屬廣州府。官民始得兩便焉。

輿地紀勝在州東南一百四十七里。元和郡縣

志雲。本漢舊縣。為南越置關之邑。其故關在縣

西北四十里茂溪口。史記。尉佗移檄陽山關日。

盜兵且至。急絶聚兵自守。今陽山北當騎山嶺

路。秦於此立陽山關。漢破南越以為縣。後漢省。

𣈆重置。在注水南。梁天監六年置陽山郡。以縣屬

焉。隋開皇十年屬連州。神龍元年移於注水北。

即今理縣也。


連山縣大明清類天文分野書漢本桂陽縣地。

武帝分桂陽西北界置廣德縣。屬陽山郡。隋

開皇十年改為廣澤。仁壽元年又改連山。治歸

{{雙行註文|義里。唐屬連州。神龍元年徙治武昌鄉程山之

{{雙行註文|下。宋淳祐六年又徙治吉皇神岡。元因之。

本朝洪武元年屬連州。二年革連州屬韶州府。三

年又革連山縣。十四年復置屬連州。湟川志連

山縣本桂陽地。屬桂陽郡。梁武帝分西北界置

廣德縣。開皇十年改為廣澤縣。仁壽元年避煬

帝之名改為連山縣。屬熈平郡。唐屬連州。縣治

本在歸義里。神龍元年移治縣東武昌鄉程山

下。景雲元年移置縣西四十步。宋因之。嘉定元

年後移程山前。厥後吏民以嵐瘴不便。淳祐六

年郡侯孫叔諧因采衆議。移縣治於上吉里神

崗爽塏之地。取歸義里舊基為近。詳見郡博士

劉鐻記。

  星分野

圖經志前漢地理志雲。本府粵地。牽牛婺女之

分野也。今蒼梧。鬱林。合浦。九真。日南。南海。皆粵

分。後漢郡國志雲。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一


名須女。曰星紀之次。於辰在丑。謂之赤奮若。為

吳越分野。{{雙行註文|𣈆天文志。隋地理志同。唐天文志雲。

初南斗九度。餘千四十四杪。太中南斗二十四

度。終女四度。自廬江南涉越門。迄蒼梧。南海。越

嶺表。自韶廣以西。珠崖以東。為星紀之分。唐地

理志雲。韶廣康端封梧藤羅雷崖東為星紀之

分。康今德慶州。隷肇慶府。封令封川縣。隷肇慶

府。梧今梧州。隷廣西。藤隷廣西。羅今化縣。雷今

雷州府。崖今崖州。南海志若以律為黃鍾。斗建

在子。今吳越分野。𣈆天文志雲。自南斗十二度。

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之分野。屬

楊州。隋地理志雲。自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

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得其分野。唐一行禪師

分楚圖雲。自韶廣康封藤羅雷州南及珠崖。自

北以東為星紀。杜佑通典雲。於南越西在天文

牽牛婺女。則越之分野。韓文公送竇平序雲。踰

甌閩而南皆百越之地。於天文其次星紀。其星

牽牛。

連州湟川志連古楚地當為翼軫之墟。今隷廣

左。又粵地也。當在牛女之分。按劉賔客壁記。此


郡天文與荊州同星分。壤制與番禺相犬牙。今

屬廣但以境跨番禺。而湟流入於南海耳。此以

地理言也。若攷之天文。實楚州分埜。其星翼軫。

夫奚疑。駱金人懷鄉詩云。翼軫西南占一星。

  道里

圖經志本府東至惠州府博羅縣界地名羅浮

山一百五十里。自界首到惠州府一百零五里。

共二百五十五里。惠州府博羅縣界地名鳳凰

岡一百一十五里。自界首轉東南到惠州府一

百三十五里。共二百五十里。西至本府鷄籠

山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到肇慶府九十里。共

二百四十里。南至肇慶府陽江縣地名沖金村

界五百一十里。外抵海洋。難定里數。北至韶

州府英德縣黎峒界三百零五里。自界首到韶

州府三百七十五里。共六百八十里。 東南至

本府番禺縣地名相對岡海五十五里。自相對

岡到本府東筦縣虎頭門山一百三十里。共一

百八十五里。外抵海洋。難定里數。西南至肇

慶府界地名南津水口一百七十里。自界首到

肇慶府二百五十里。共四百二十里。 西北至


本府南海縣界地名軍都山二百里。自界首到

肇慶府四會縣六十里。共二百六十里。 東北

至韶州府界英德縣三百三十里。自界首到韶

州府三百里。共六百三十里。郡縣志州境東西

五百三十里。南北五百九十里。四至八到。

東京四千七百里。東至惠州府三百一十五

里。西至肇慶府二百四十里。南至南恩州

七百五十里。北東英州四百二十里 東南

至海四十一里。 西南至肇慶府四百二十五

里。東北至鷄窠山一百三十二里。重山無路。

西北至肇慶府九百里。寰宇記北至東京四千

里。西北至西京四千四百里。西北至長安

五千二百五十里。 東至循州水路沿泝相兼

四百里。陸路三百六十里。正西微北至端州

沿泝相兼二百四十里。南至恩州五百里。

北至韶州八百里。東北至韶州五百三十里。

東南至大海四十一里。西南至恩州水路六

百里。 西北水路沿泝至連州八百九十里。

又西北取古洊水縣路至賀州八百七十六里。

南海志秦開南越新道。由北徂南入越。必道嶺


嶠。時有五處。按通典雲。一塞上嶺。今南康郡大

庾嶺是也。二騎田嶺。今桂陽郡服嶺是也。三都

龐嶺。今道州江華縣永明嶺是也。四洭渚嶺。今

江華界白芒嶺是也。五越嶺。今始安郡北零陵

臨源嶺是也。此秦人戍守之道也。漢武伐越。以

伏波將軍出桂陽。下湟水。樓船將軍出豫章。下

臨浦。戈船下瀨將軍出零陵。或下灕水或抵蒼

梧。發夜郎兵下牂牁江。咸會番禺。蓋漢人討撃

之道也。若夫游旅之徃來。負販之轉輸穹官顯

人之南轅。則自凌江下湏水者由韶州為北路。

自始安下灕水者。由封州為西路。自循陽下龍

川。自朝陽𢟍海豐者。皆由惠州為東路。其自連

州下湟水。則為西伯路。舟行陸走。咸至州而輻

湊焉。有張文獻公九齡鑿開大庾嶺序。余襄公

靖韶州真水館記。林運使安宅修潮惠下路驛

記。掇其大略。附註於後。張序曰。初嶺東廢路。人

苦峻極。開元四載。俾左拾遺張九齡。相其山谷

之宜。革其坂險之故。役匪踰時。則已坦坦而方

九軌。闐闐而走四通。余記日。凡廣東西之通道

有三。出零陵下灕水者。由桂州。出豫章下真水

者。由韶州。出桂陽下武水者。亦由韶州之嶠南

者。雖三道而下真水者十七八焉。林記曰。予將

漕東廣至潮問途父老曰。直北而西由梅。及循。

謂之上路。南自朝陽𢟍惠。謂之下路。俱八百餘

里。上路岡嶺險峻。瘴癘襲人。下路坦夷。煙嵐稀

逺。人喜由之。 州境 至燕京水程八千三百

七十五里。至龍興路水程三千二百七十五

里。 至建康路水程四千九百六十五里。四

至 東至惠州路界地名羅浮山一百五十里。

西至肇慶路界鷄籠山一百五十里。 南至南

恩州界沖金村五百一十里。北至英德路界

黎峒三百五里。 八到 東到惠州路城二百

五十里。 西到肇慶路城二百四十里。 南到

南恩州城七百五十里。北到英德路城三百

七十五里。 東南到大海五十五里。 西南到

肇慶路城四百二十里。 東北到英德路鷄窠

山三百三十里。 西北到肇慶路程九百里。元

一統志廣州路里至。本路西北至上都七千

里 西北至大都六千二百里。 録事司里至

與本路同。


南海縣圖經志東至本縣界地名米市街一里。

自界首至本府番禺縣一里共二里。 西至本

縣東涌山一百八十里。自界首到本府新會縣

七十里。共二百五十里。肇慶府高要縣界地名

鷄籠山一百五十里。到高要縣九十里。共二百

四十里。肇慶府四會縣界地名基塘村一百二

十五里。到四會縣七十九里。共二百零四里。

南至本縣界桂華坊木棉村一十二里。自界首

轉東北到本府番禺縣一十二里。共二十四里。

新會縣古勞里一百五十二里。自界首到本府

新會縣一百二十里。共二百七十二里。北至

本縣界地名巴由逕一百八十三里。自界首到

本府清逺縣一百一十七里。共三百里。 東南

至本府番禺縣界城外地名小市門一里。自界

首到本府番禺縣二里共三里。 西南至本府

新會縣界地名古勞里一百六十里。自界首到

本府新會縣一百三十里。共二百九十里。四會

縣地名南津水口一百七十里。到肇慶並高要

縣二百五十里。共四百二十里。 西北至本縣

地名軍都山二百里。自界首到四會縣六十里。


共二百六十里。本府清逺縣界地名白土鋪二

百一十里。自界首到清逺縣九十里。共三百里。

東北至本府番禺縣城三里。自界首到番禺縣

二里。共計五里。南海志四至 東至番禺縣東

城二里。 西至四會高要二縣界地名磯磄村

一百二十五里。 南至新會縣界地名古勞里

一百五十二里。 北至清逺縣界地名巴由一

百八十三里。八到 東到番禺縣即本路城

二里。 西到四會縣治二百四里。 南到新會

縣治二百二十五里。 北到清逺縣治三百里。

東北到番禺縣城及録事司五里。東南到新

會縣治二百九十里。西北到清逺縣治三百

里。西南到番禺縣城及録事司三里。元一統

志西北至上都七千里。 西北至大都六千二百里。

番禺縣圖經志東至本府增城縣界地名大蒲

材七十五里。自界首到增城縣一百七十五里。

共二百五十里。 西至本府南海縣界地名米

市街一里。自界首到本府南海縣一里。共二里。

南至本府香山縣界地名黃旗角大海二百一

十里。自界首到香山縣七十里。共二百八十里。


北至本府清逺縣界地象嶺二百一十里。自界

首到清逺縣九十里。共三百里。 東南至本府

東筦縣界地名歸化里一百七十里。自界首到

東筦縣一百三十里。共三百里。 西南至本縣

城二里。自界首到本府南海縣三里。共五里。本

府南海縣界桂華坊木棉村一十二里。自界首

轉北到南海縣一十二里。共二十四里。西北

至本縣界城外地名小市門二里。自界首到本

府南海縣一里。共三里。本府清逺縣地名新添

鋪二百一十里。自界首到清逺縣九十里。共三

百里。東北至本府增城縣界白木村一百二

十里。自界首到增城縣一百一十里。共二百三

十里。南海志東到東筦縣二百五十里。 西到

南海縣治二里。 南到新會縣治二百五十里。

北到清逺縣治三百里。 東北到增城縣一百

七十里。 東南到東筦縣治二百五十里。 西

北到清逺縣治三百里。 西南到香山縣治二

百八十里。元一統志西北至上都七千里。 西

北至大都六千二百里。

東筦縣圖經志東至惠州府歸善縣地名崖山


一百五十里。自界首到歸善縣一百零五里。共

二百五十五里。西至本府香山縣界麻涌村

一百里。自界首到香山縣一百五十里。共二百

五十里。 南至大海洋。難定里數。 北至本府

增城縣石碣村六十里。自界首到增城縣一百

里。共一百六十里。 東南至本縣地名林村大

步三百一十里。外抵大洋。難定里數。西南至

本府香山縣地名黃旗角八十里。自界首到香

山縣七十里。共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本縣界

梁家村一百五十里。自界首到本府增城縣一

百里。共二百五十里。本縣界地名歸化里一百

三十里。自界首到本府番禺縣一百七十里。共

三百里。東北至本縣地名湖石村七十里。自

界到博羅縣九十里。共一百六十里。惠州歸善

縣界地名梧桐山一百四十里。自界首到惠州

府並歸善縣一百七十里。共三百一十里。南海

志東到惠州路城三百里。西到香山縣治三

百里。南到大洋。難定里數。 北到增城縣治

一百里。 東北到博羅縣治一百六十里。 西

北到番禺縣城三百里。 東南到大洋。難定里


數。 西南到香山縣治三百里。元一統志西北至

上都七千三百里。 西北至大都六千五百里。

東北至本路三百里。

新會縣圖經志東至本府南海縣界地名東涌

山七十里。自界首到南海縣一百八十里。共二

百五十里。本縣潮陽里三十里。自界首到本府

香山縣一百二十里。共一百五十里。西至陽

江縣界地名琅█村三百里。自界首到陽江縣

三百四十六里。共六百四十六里。肇慶府新興

縣界北雙一百里。自界首到新興縣二百七十

里。共三百七十里。南至本府香山縣界地名

梅角村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轉東至香山縣一

百里。共二百一十里。北至本縣古勞里一百

二十里。自界首到南海縣一百五十二里。共二

百七十二里。 東南至本府香山縣界地名沙

尾村一百里。自界首到香山縣五十里。共一百

五十里。 西南至本縣地名沖金村二百里。外

抵大洋。西北至肇慶府新興蒼步水界一百

一十里。自界首到新興縣一百二十里。共二百

三十里。本縣古勞山一百二十里。自界首到肇


慶府並高要縣一百八十里。共三百里。 東北

至本縣古勞里一百三十里。自界到本府南海

縣一百六十里。共二百九十里。本縣界潮陽里

五十里。自界首到本府香山縣二百八十里。共

三百三十里。南海志西至新州界北雙一百里。

北至南海縣界河清坊八十里。東到南海縣

治二百五十里。 西到南恩州城四百里。 南

到香山縣治二百一十里。 北到南海縣二百

九十里。 東北到南海縣治二百里。 東南到

香山縣治二百一十里。 西北到肇慶路城三

百里。 西南到新州城二百一十里。元一統志

西北至上都七千三百里。 西北至大都六千

五百里。東北至本路二百九十里。 北至南

海縣一百九十里。 東北到南海縣二百九十里。

增城縣圖經志東至惠州府河源縣界地名鵓

鳩逕三百里。自界首到河源縣一百三十里。共

四百三十里。本縣地名增城水口界三十里。自

界首到博羅縣九十五里。共計一百二十五里。

西至本縣界地名大蒲村一百七十五里。自界

首到本府番禺縣七十五里。共二百五十里。


南至本縣界地名石碣村一百里。自界首到本

府東筦縣六十里。共一百六十里。北至本縣

地名上建村界二百五十里。自界首到韶州府

翁源縣三百里。共五百五十里。 東南至惠州

府博羅縣界地名鳳鳳岡三十里。自界首到惠州

府博羅縣一百零三里。共一百三十三里。東筦

縣界地名梁家村一百里。自界首到東筦縣一

百五十里。共二百五十里。 西南至本縣界地

名白木村一百一十里。自界首到本府番禺縣

一百二十里。共二百三十里。西北至本府清

逺縣界地名觀音山二百四十五里。自界首到

清逺縣一百五十里。共四百里。 東北至河源

縣界地名茅岡村二百二十里。自界首到河源

縣一百三十五里。共三百五十五里。南海志東

至博羅縣界角子山三十里。 西至番禺縣界

長吉里二百里。 南至東筦縣界海洋一百里。

北至清逺縣朱案四百里。東到博羅縣治一

百七十里。 西到番禺縣城二百五十里。 南

到東筦縣治一百五十里。北到英德路城五

百五十里。 東北到河源縣治四百五十里。


東南到東筦縣治一百五十里。西北到清逺

縣治四百里。西南到番禺縣城二百三十里。

元一統志西北至上都七千三百里。 西北至

大都六千五百里。西北至本路二百五十里。

香山縣圖經志東至本縣界麻涌村一百五十

里。自界首到本府東筦縣一百里。共二百五十

里。西至本府新會縣界地名潮陽里一百二

十里。自界首到新會縣三十里。共一百五十里。

本縣界梅角村一百里。自界首轉北到本府新

會縣一百一十里。共二百一十里。南至大海

洋。難定里數。 北至本縣地名黃旗角大海七

十里。自界首到本府番禺縣二百一十里。共二

百八十里。東南至大虞山海洋。難定里數。

西南至本府新會縣界地名潮陽里二百八十

里。自界首到新會縣五十里。共三百三十里。

西北至本縣界地名沙尾村五十里。自界首到

本府新會縣一百里。共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

本縣界黃旗角七十里。自界首到本府東筦縣

八十里。共一百五十里。南海志東至東筦縣界

大洋一百五十里。 西至新會縣界潮陽里一


百里。 南至大洋。難定里數。 北至番禺南海

兩縣界地名三角山二百二十里。 東到東筦

縣治水路二百五十里。 西到新會縣治水路

一百五十里。 南到南蕃大洋。難定里數。 北

到番禺南海縣治水路二百二十里。 東南到

大虞山九星洋水路三百里。 西南到新會縣

潮陽里水路二百八十里。 東北到東筦縣治

水路一百五十里。 西北到浮虛海及新會縣

治水路一百五十里。元一統志西北至上都七

千三百里。 西北至大都六千五百里。 西北

至本路水路三百里。 北到番禺縣二百九十里。

清逺縣圖經志東至本縣觀音山界一百七十

里。自界首到翁源縣一百五十里。共三百二十里。

本縣界觀音山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轉西北到

韶州府英德縣九十里。共二百四十里。西至

本縣地名金鷄逕界八十里。自界首到肇慶府

四會縣一百里。共一百八十里。 南至本縣界

地名象嶺九十里。自界首到本府番禺縣二百

一十里。共三百里。南海縣巴由里一百一十七

里。自界首到南海縣一百八十三里。共三百里。


北至陽山縣界正賓鄉二百里。自界首到陽山

縣一百六十里。共三百六十里。本縣黎峒界七

十五里。自界首到英德縣一百五十里。共二百

二十五里。東南至本縣界地名觀音山一百

五十五里。自界首到增城縣二百四十五里。共

四百里。本縣白土鋪九十里。自界首到本府番

禺縣二百一十里。共三百里。 西南至本縣地

名黃坑村分界嶺界九十里。自界首到肇慶府

四會縣一百里。共一百九十里。本縣地名燈籠

坑界七十五里。自界首轉西南到肇慶府四會

縣四十五里。共一百二十里。肇慶府一百七十

五里。共二百五十里。 西北至本縣梅花逕一

百五十里。自界首到陽山縣一百六十五里。共

三百一十五里。 東北至本縣羅塘村界九十

里。自界首到韶州府英德縣一百里。共一百九

十里。本縣吉河裡界一百七十里。自界首到韶

州府翁源縣一百五十里。共三百二十里。南海

志東至增城縣界楊梅里一百五十里。 西至

四會縣上元鄉七十里。 南至南海縣胥江七

十五里。 北至桂陽州陽山縣界政賓鄉二百


里。 東到增城縣治二百五十里。 西到四會

縣治四十里。 南到南海縣治三百里。 北到

番禺南海縣治三百里。 東北到浛光縣一百

六十里。 西北到番禺南海縣治三百里。 東

南到番禺縣城二百五十里。 西南到番禺縣

城三百里。元一統志西北至上都六千八百二

十里。 西北至大都六千二十里。 西南至本

路一百八十里。 西到四會縣七十里。西南

到番禺縣二十里。

連州湟川志州境 東南二百九十五里。 西

北二百五十七里。 至到 東郴州高平縣二

百一十里。 西賀州二百六十九里。 南廣州

水路通英德府懷集縣。八百九十里。 北桂陽

軍藍山縣二百五里。又至臨武縣二百三十里。

東南韶州水路至英德涻光縣。五百一十里。

西南封州六百里。 東北度嶺郴州三百九十

里。西北道州五百七十里。郡縣志東京三千

四百八十九里。 西南到封州六百里。寰宇志

西北至西京三千四百五里。 西北至長安三

千六百五十里。九域志東至本州界一百七十


里。自界首至韶州三百四十里。 西至本州界

一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賀州一百四十四里。

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廣州七百

八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七里。自界首至

桂陽監五十八里。東南至本州界八十七里。自

界首至韶州四百二十三里。 西南至本州界

六十里。自界首至封州五百四十里。 東北至

本州界七十六里。自界首至郴州三百一十四

里。 西北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道州四

百七十里。元一統志本州北至上都五千五百

五里。 北至大都四千七百五里。 東至桂陽

州小東門橋界一里。 西至道州路江華縣界

西嶺八十里。 南至懷集縣界黃連山二百八

十二里。 北至桂陽路臨武縣界雷鳴水八十

里。 東到桂陽州三里。 西到賀州三百二十

里。南到封州六百里。 北到藍山縣二百四

十里。 東南到廣州府九百六十里。 東北到

樂昌縣五百二十里。 西南到賀州桂嶺二百

三十里。 西北到道州路三百七十里。

陽山縣圖經志東至本縣鄺家鋪界二百一十


里。自界首到韶州府四百五十里。共六百六十

里。 韶州府英德縣一百五十里。共三百六十

里。 西至湖廣道州府江華縣地名西嶺九十

里。自界首到江華縣二百四十五里。共三百三

十五里。 南至本縣界正賔鄉一百六十里。自

界首到本府清逺縣二百里。共三百六十里。

北至桂陽府臨武縣地名涼傘水一百二十五

里。自界首到臨武縣一十五里。共一百四十里。

東南至本府清逺縣界梅花逕一百六十五里。

自界首到清逺縣一百五十里。共三百一十五

里。 西南至平樂府賀州界地名崖鷹觜一百

四十里。自界首到賀州一百五十里。共二百九

十里。 西北到桂陽府藍山縣地名分水鴨一

百二十里。自界首到藍山縣八十里。共二百里。

東北至本縣梅花逕界一百里。自界首到韶州

府英德縣一百五十里。共二百五十里。郴州府

宜章縣地名峯頭嶺一百二十里。自界首到宜

章縣一百一十里。共二百三十里。本縣鄺家鋪

界二百零七十里。自界首到韶州府乳源縣二百

九十里。共五百里。考究湟川圖志縣境 東至


英德縣地名蕉江界二百三十里。 南至懷集

縣地名分澗嶺二百二十里。 東到英德縣治

三百六十里。 西到華江縣三百三十五里。

南到懷集縣治三百里。 北到臨武縣治一百

四十里。 東北到宜章縣治二百三十里。 東

南到清逺縣治三百一十五里。 西南到賀州

二百九十里。 西北到藍山縣治二百里。 道

里 夫縣治道里。考之東抵英德。西通江華。南

連懷集。北接藍山。多有商販徃來。是以四方莫

不通焉。湟川志縣境縣在東南一百四十七

里。 東西一百七十里。二百二十步。 南北二

百四十里。一百六十步。 東至英州滄光縣界

七十五里。以石嶺為界。自界至含光縣。兩縣相

去一百二十五里。 西至桂陽縣界七十八里。

以槎潭為界。自界至桂陽縣。兩縣相去一百五

十六里八十步。 南至廣州懷集縣界一百二

十九里。以馬丁山為界。兩縣相去二百七十四

里。 北至桂陽縣界一百五里。一百六十步。以

儲母岡為界。兩縣相去一百四十六里。二百步。

東南到清逺縣一百二十里。以自帶山為界。兩


縣相去一百七十三里。 東北到韶州曲江縣

界一百四十九里。以杉木嶺為界。兩縣相去二

百四十九里。四十步。 西南到連山縣界八十

五里。以銅沙山為界。兩縣相一百七十三里。

西北到桂陽縣界六十里。以黃金計為界。兩縣

相去一百四十里。元一統志西至本州一百一

十七里。 東至樂昌縣黃嶺界二百七十里。

西至桂陽縣紫山遙界。南至含光縣五山遙

界七十里。 北至宜章縣奔山界一百二十里。

東至韶州路五百二十里。西到桂陽縣一百

一十七里。 南到開建縣四百一十里。 北到

宜章縣一百七十里。 東北樂昌縣五百二

十里。 西南到懷集縣三百八十里。東南到

清逺縣五百二十里。

連山縣湟川志縣境。本縣在州。西一百五里。

東西一百八十里。 南北二百四十里。 東至

桂陽縣界四十五里。以分水嶺為界。至桂陽縣

六十里。 西至賀州桂嶺縣界八十里。以竹溪

渡為界。自界至桂嶺縣三十里。南至廣州懷集

縣界一百二十里。以廢地鋪為界。自界至懷集


縣六十里。 北至道州江華縣一百二十里。以

杉子鋪為界。自界至江華縣三十里。 東南到

桂陽縣界鄉八十里。以板嶺為界。到桂陽縣一

百里。 西南到廣州懷集縣一百二十里。以上

率鋪為界。自界到懷集縣九十五里。 東北到

桂陽縣四十五里。以上葉為界。自界到桂陽縣

六十里。 西北到賀州桂嶺縣界一百二十里。

以草水為界。自界至桂嶺縣一百二十里。元一

統志東北至上都五千六百一十里。 東北至

大都四千八百一十里。 東北至本州一百五

里。東至本州上平鋪界七十里。 西至江華

縣界西嶺八十里。 南至懷集縣界一百九十

里。 北至本州大鵬山八十里。 東到本州一

百五里。 西到江華縣一百八十里。 南到懷

集縣一百九十里。 北到藍山縣二百二十五

里。東南到開建縣四百五十里。 東北到臨

武縣二百二十五里。西南到桂嶺縣一百二

十五里。 西北到寜逺縣一百八十五里。

   城池

本府圖經志廣州趙佗城古蹟左州之東。宋慶


暦四年。經略使魏瓘築子城。時城圮壞方議修

築。霖雨頽城。角得古磚志雲。委於鬼工瓘。由是

興版築周五里。東西南為瓮城門三。曰鎮南。曰

行春。曰有年。熈甯二年。轉運使王靖因趙佗古

城舊址。於子城之東築東城。周四里。為門三。曰

迎薰。曰拱辰。曰震東。四年經畧使程師孟於子

城之西。增築西城。周十有三里。一百八十步。為

門九。曰朝天。曰朝宗。曰威逺。曰和豐。曰善利。曰

金肅。曰素波。曰杭海。曰沖霄。是為三城。三城計

二十二里一百八十步。周圍二千七百五丈七

尺五寸。嘉定四年。經畧使陳峴於城東南西南。

築兩翅臨海。以衛城南。居民曰鴈翅城。城上各

有樓。城外環以濠。東自平海門由海道入。環遶

至城西金肅門外通出海道。其外又有東西兩

澳。由城內達諸海。以通漕運。以泄渠脈。其東為

清水濠。西為南濠。鴈翅今廢。

聖朝洪武元年修治一新。洪武十年冬。都指揮使許

良。奏准三城宜合為一。為門八。曰正南。曰歸德。

金肅。 中和。 順天。 威逺。 正東。 定海。

譙樓在布政司南。即宋清海軍門也。禺山舊址


下有雙門。 南濠在越樓下古西澳也。納城中

三渠水。外通於海。設水門加閘其上。啓閉有時。

舟楫由此出入。宋景德間。經畧高紳所闢。後之

官於南海者每加開浚。今閘仍在。不通舟楫。越

樓亦廢。 清水濠舊在行春門外。古東澳也。穴

城而通於海。今廢。別於新鹽司前開暗渠。通水

出城。南海志有州郡。則有城池。所以扞禦外侮

也。州之東舊有趙佗城古跡頽垣廢壘。而余襄

公詩云。千載猶存古越城者。即其地也。熈甯初

即州東之古城遺址築東城焉。廣袤四里。高二

丈四尺。是為三城。為門十有七。觀其東扁曰番

禺都會。其西扁曰南海勝觀。登樓一覧。海山之

勝。具在目前。亦一城壯觀也。後天兵下南。平夷

城壁。樓櫓雉堞。一切蕩除。以後因之。不復修治。

赫赫皇威。肅清海岱。崇墉仡仡。天塹截然。凜乎

其不可犯也。今記城壕舊跡其門橋古渠之類

並附焉。子城。慶暦四年經畧魏瓘築也。周環里

里。雉碟三百。竣事遷議大夫因任。皇祐四年田

年儂寇抵大通港。望城壁而悔。留五十三日不

得逞而去。朝廷以瓘有備。除集賢院學士。再知


廣州。復環城浚池。築東西南甕城門三。 東城。

熈甯初經畧呂居簡。得郡治之東古城遺址。始

謀增築。會移榮陽朝京師上其事。詔轉運使王

靖成之。袤四里壕其外。為門三。 西城。熈甯四

年。經畧程諫議師孟築周十有三里一百八十

步。高二丈四尺。為門九。舊三城有樓櫓。共一千

八百九十二間。歲久不全。及陳峴重建敵樓三

百四十七間。閲歲既深。風雨摧剝。尺椽片瓦無

存者。紹定二年。經畧方校書淙仍於舊址。剏團

樓七十五座。炮臺四間。城門雉堞。皆一新之。

鴈翅城。嘉定三年。經畧陳中書峴以州城之南

為一闤闠。無所捍蔽。創築東城。長九十丈。為門

一。西城長五十丈。敵樓共三十三間。三城𢟍

年久。樓櫓傾側。磚石脫剝。端平乙未。經各鼓寳

章鉉。會僚屬戎將經度之。明年四月聞於朝。六

月報可。七月朔興役。凡八閲月。修外城三千三

百有六丈。女頭四千四百九十三。修子城六百

三十有三丈。女頭九百一十七。新甕城門十有

四。門屋敵樓九十有七。嘉熈丁酉春二月告成。

以餘錢萬五千緡附郡之贍軍質庫。歲與郡分


十三之息。以備整葺。均定界至。使摧鋒水軍。勇

敢忠勇。東南將每仲月四九閲武之日。正將率

部伍登城。各視其界。治草穢。補損闕。存本州窯

務。陸續造磚。以備整葺。為慮逺矣。開慶己未。廣

右繹騷謝經畧子強。大修城壁。為豫備計。敵樓

覆以瓦。皆易以磚。石城外築羊馬牆。高六尺許。

鴈翅城下隙壤。植以木柵。翼而至海。備不虞也。

至元十四年十二月。塔出元帥呂元帥師夔。會

泉福舟師取廣州。廣帥張鎮孫以城降。十五年

正月八日元帥下令夷其城隍。惟子城及兩鴈

翅無恙。詳見取廣州始未。濠三。城臨海。舊無

內濠。每颶風至則害舟楫。大中祥符間邵曠知

廣州。始鑿內濠以通州楫。州人便之。慶曆間。魏

瓘再知廣州。環城浚池。熈甯初王靖成東城。復

壕其外。嘉定三年。經畧陳峴重浚。長一千六百

丈。東西置閘二。濠之兩傍皆民居。歲久淤壤湮

塞。開慶己未。謝經畧子強。大興工役。廣斥至二

十丈。深三丈餘。東西埧頭高甃以石。費緡錢二

十萬。米碩四萬。錢以産敷。夫隨鄉調。不大擾而

事集。復自蒲澗景泰山導泉水西入於韸。韸水


又西至悟性寺之左。築堰瀦之。深二丈許。以渰

浸州後之平地。有習坎重險之象。南開小竇。溢

則泄之於濠。近年決其隄納水於濠。遂以其故

地為南田屬之官。 南濠。在越樓下。限以閘門

與潮上下。古西澳也。景德間。經畧高紳所闢。納

城中諸渠水以達於海。維舟於是者。無風濤恐。

且以備火災。淳熈二年。經畧周自強浚之。歲久

復堙。嘉定二年。陳經畧峴重開。自外江通舟楫

以達於市。旁翼以石欄。自越樓至閘門。長一百

丈。闊十丈。自閘至海。長七十五丈。紹定三年。經

畧方淙浚之。寳祐元年。李經略迪。復自擢甲巷

開浚至閘口。又加深焉。德祐元年經畧徐直諒

又浚之。至元二十八年。行樞宻院副使。廣東道

宣慰使阿里又浚焉。清水濠在行春門外。穴

城而達諸海。古東澳也。濠長二百有四丈。歲久

堙壅。嘉定二年經畧陳峴重浚。 門 雙門。榜

清海。元符間。柯經畧述建。規模視廣古尢壯。

風雨震凌。棟宇欹撓。公家憚費。不復改作。淳祐

四年。經畧方寳學大琮撤而新之。授匠以式。築

室廣十丈四尺。深四丈四尺。高二丈三尺。皆甃


以石。覆以軌。虛其東西二間為雙門。而樓其上

者七間。旁為兩趐。東通親效營。西為團結軍。前

則頒春宣詔二亭。規模宏壯。中州未見其比。工

役繁浩。逾年乃成。費出於官。工募於市。民甚樂

之。爭持緡錢牛酒以勞役者。訖事。會木石甎瓦

與工費縻錢二萬七千緡。江東提刑劉克莊為

記。今扁廣東道。鎮南門。子城之南門也。舊名

鎮安。嘉熈元年。經畧彭鉉新其門。改今名。 行

春。子城之東門。有年門。子城之西門。舊名

朝天。經畧彭鉉改西成。淳祐六年。經畧方太琮

扁今名。 沖霄門。在子城之東南隅。州學之直。

紹興二十七年。經畧蘇簡闢。舊名步雲。經略潘

公畸改今名。 迎薰門。在東城之南。 拱辰門。

在東城之北。 震東門。在東城之東。 航海門。

在西城之東南。 素波門。在城西之南。塩倉街

之直。 朝宗門。在西城之南。阜財門。在西城

之南。 金肅門。在西城之西。 和豐門。在西城

之西。舊名豐樂。淳祐六年。經畧方大琮扁今名。

威逺門。在西城之北。朝天門。在西城之北。舊

名就日。淳祐六年。經略方大琮扁今名。平海


門。在東鴈翅城。

連州湟川志城濠。周官以城郭溝池為掌固之

職。春秋畚築板幹為備患之謀。謹固封守侯屏

事也。連之城池。素號壯偉。宋元徽間。司徒鄧阿

魯授本州刺史。實經始焉。舊城三角。歲久輙圮。

城復於隍。本朝皇祐四年。儂獠肆螫。邕城不守。

二廣懷然。憂形霄旰。至臨遣帥臣以蕩平之。事

已變休。益重南顧。乃詔三廣悉城。郡將竇形奉

宣惟謹。恢舊址而新之。溪山襟帶。樓櫓森嚴。幙

客向宗道記詳焉。自是以來。修舊於元祐。葺理

於紹興。增築於寳慶。鳩工加多。雉堞益壯。城之

周圍四里二百六十步。覆以廊屋六百三十有

一架。西瞰湟流。其三隅皆長濠環繞。深不容厲。

紹興乾道間。寇至不能入。設險形勝。甲於左廣。

儀門之外。橫跨子城。置譙樓焉。南門西偏於城

角為亭。俯瞰江流。環簇峯秀。扁雲畫不如。取劉

賔客詩。惟有千山畫不如之句也。郡北城之上

有樓。舊扁望雲。康定間。太守林槩有望雲樓賦。

熈甯中。社侯靖國易名都景。元祐六年。徐侯常

復望雲舊名。有記。樓之後榮。下瞰北潮。田濤彌


望。扁曰觀稼。樓前因城為月臺。城之門舊有五。

耆老目為龜形。曰熈仁。曰化俗。曰熈平。曰熈安。

曰臨湟。乾道間。楊侯景雄以臨湟一門瀕江。廢

塞以杜水患。紹定間。邦人請於郡。復門焉。尋又

閉塞。今門存而不闢。外羅城門五。詳關津類

陽山縣湟川圖志本縣舊連州城一所。荒址頽

廢。尚有民居一十餘家。城濠俱已荒廢。東西南

舊城門三處。

番禺縣元一統志州城按元和郡縣志雲。步騭

所築也。騭為交州刺史。登臺逺望。乃曰新城海

島膏腴之壤。宜為郡邑。遂遷州於番禺。建築城

郭焉。 東城。皇祐中魏瓘知廣州。得郡治東。古

城東遺址築之。袤四里。 西城。熈甯程師孟築。

周十餘里。

   井

録事司南海志月井。舊在轉運司主筦㕔側。月

華樓下。月出照映井底。水脈不竭。與日井相望。

緑淨丹井。古圖經雲。緑淨堂舊名濯鮮堂。今奉

貞觀。曾運使噩招方士雲集。蓋取葛仙煉丹藥

洲之義。因以丹井名。


南海縣圖經志羅漢井。在光孝寺西廊。寺有訶

子。取此水煎湯冣宜。南海志越井。名天井。又名

越臺岡井。或名趙佗井。番禺雜記雲。僞劉呼為

玉龍泉。唯以供己。禁民無得汲。由此井數步而

南井曰通泉。劉龔所鑿。劉龔始據南越者。今北

井二莫知所存。昔有墜酒杯於越井者。後於石

門得之。故陳江總詩云。石門通越井。又鮑仙姑

行炙南海雲。吾有越井岡艾。唐崔煒得之。又唐

崔子向有詩云。越井岡頭松柏老。越王臺上生

秋草。越井久廢。莫考其跡。或雲在越台山凸處。

日井。在城外千佛寺側。太陽生東。照映井下。因

名。今廢。元一統志雲。井在州治野渡北。星泉

井。在金肅門外繡衣坊。鑿井之始。井中見星故

名。輿地紀勝。在金肅門外直街。時有光若星故

名。 珊瑚井。詳見浮邱山。 雙井。古圖經雲。在

南海縣西。中夾官路。其味次於達磨泉。歲久堙

塞。郡縣志萬歲井。在縣東北四里。都督劉巨麟

置。 千秋井。在縣東。按南越志雲。趙佗於此穿

井。氷深山峻。民。不能及。後巨麟於此鑿井。人皆

利之。於上置千秋亭。因名之。


番禺縣南海志孫公井二。在州北教場內。元豐

八年孫龍圖頎鑿之。故名。 安期煉丹井。在碧

虛觀前。番禺記雲。數十年不汲。其味常甘。煎茶

浸果。有金石氣。今存一石井欄在三清殿前。欄

八方。上刻八卦。 鮑姑井。鮑姑即葛稚川妻也。

古圖經雲。嘗行灸於南海。唐崔煒遇之。仙姑曰

吾善灸贅疣。今有越井岡艾少許奉子意。越井

即鮑姑井也。唐子西有詩云。廢臺樛女後。遺井

鮑姑時。志不指言其地。紀雲景泰寺碧虛觀

多有題。未知孰是。元一統志姑。即葛洪妻也。井

在彌陀寺。

增城縣南海志泉子井。在縣南三十五里。泉涌

地中。清甘可掬。灌溉尤博。舊有亭名醒心。紹熈

三年。權縣許伯鳳更剏。改名廣濟。 雲母井。何

仙姑煉雲母所汲也。詳見會觀

新會縣 龍井。郡縣志在縣西二里。有岡近於

萬壽寺之側。其岡有穴水極深。俗謂之龍窟。南

海志瓦窯井。在縣西北半里。泉清而味甘。與達

摩泉相類。譚家井次之。譚家井。在縣西半里。

 橋梁


本府。 花橋。在逺華樓下。 開明橋。舊名止戈。

在金肅門外。起敬橋。在金肅門外一里。 致

喜橋。在行春門外。 王孫橋。在拱辰門外。 東

高橋。在平海門外。 西高橋。在善利門外。 文

溪橋。在龍頭市。元一統志紫芝橋。在泮塘中路。

元有亭産靈芝因名。

南海縣圖經志太平橋。在城西廂古濠口。 彩

虹橋。在中和門外。去城三里。南海志雲。在戙船

澳。 菓橋。跨南濠。 為政橋。在金肅門外。南海

志雲。舊名通津。在和豐門外。 鼎安橋。在中和

門外。南海志雲。舊名威逺。在威逺門外。拱北

橋。在順天門外。南海志雲。舊名就日。在朝天門外。

番禺縣圖經志春風橋。在藥州池。南海志雲。在

石洲北。 賔日橋。在正東門外。 逺來橋。在正

南門外。 濟川橋。在歸德門外。

東筦縣。圖經志德安橋在縣西。 新橋。在水北

岸。 德生橋。在縣南。平定橋。在縣西。 拱辰

橋。在縣北。 思泮橋。在縣東。

新會縣圖經志韓家橋。在縣東。 通津橋。在縣西

增城縣圖經志相思橋。在縣南。 仙鯉橋。在縣西南。


香山縣圖經志天黃橋。在良字裡。 東亭橋。在

縣郭東。 南亭橋。在縣郭南。

連州湟川志南橋。在熈平門外。跨長濠以木為

之。廣一丈。長五丈。高二丈。 步蓮橋。在熈仁門

外。跨長濠以木為之。廣一丈。長五丈。高一丈八尺。

化俗門外橋。跨長濠。規模與前二橋稱而加長。

通匯橋。在子城門內按漢書元鼎五年。路博德

為伏波將軍討南粵。出桂陽下湟水。一作匯水

然則橋下之梁。所以䟽瀉池沼之隘。而通之於

匯者也。其址甃石。其亭彫楯。其起廢之歲。則紹

熈初。趙侯彥恂始之。陳侯曄成之也。 通莊橋。

在城外通衢之中橋下之流乃育德泉支派自

諫議坊出會於江建置規模一與通匯同。而扁

微異者。匯以水名。莊以衢名也。爾雅六達謂之

莊。九達謂之逵。泮水橋。高跨蓮池。以木為之。

廣一丈。長五丈端平丙申。郡侯留元長鼎建。

浮橋。舊在龍津門外。白馬祠前。今廢。 湖光橋。

在此山海陽湖上。始元水部𦈱自𤱵陵來遊鑿

湖瀦水光浮面。作橋水石 間。一望平掌。𢟍年

既久。泥土填疊。湖不如曩時之廣。而橋亦隘也。


通濟橋。州南五里蓮花潭上。石甃橋下之流。自

舊錢監出。下注深潭。通廣州路。 三橋。在流沙。

距天関門十里。其水為奉化之支流。石勢參差。

凡三跨而後達岸。故曰三橋。 通陽邑。 石陂

橋。在清水津外三里。石甃。上流為三橋水。下流

注於深坑。路通湖南。 深坑橋。在北津外數步。

石甃。通湖路。 新土橋。在北津外三里。石甃。通

湖南路。 風溪橋。在下盧。石角木架。通湖南路。

安濟橋。在西岸市。石腳跨下盧。水通湖南路。

會福橋。當永福安福嘉福三里之衝石甃。通達

山路。 內洞橋。距龍津一里。石板。通同官場及

連山縣路。 高文門橋。距城南二十里。石甃。通

同官場路。 金水橋。在龍口。石版。張紫巖曾逰。

問橋名。覧水勢曰。水自庚辛來。故為此名也。路

通連山縣。及賀州。 水口橋。在星子市。木架。跨

奉化水。通湖南路。輿地紀勝雙溪橋。 湖光橋。

並見社扞留題詩。

陽山縣圖經志天澤橋。在縣西街。 水南橋。在

縣南隔江。 步蓮橋。在縣西北。

  渠


本府圖經志古渠。六脈。草行頭至大市街。通古

渠。出南濠為一脈。淨慧寺街。至觀巷擢巷蕃塔

街古渠。出南濠為一脈。光孝街。至詩書街。通官

祿巷古渠。出南濠為一脈。大鈞市。至鹽倉街。及

小市。至塩步門通城外。六渠為一脈。子城內水

出府學府泮池出城外。為一脈。都衛春風橋下。

通藥洲池出塩步門。為一脈。 水閘在東。西鴈

翅城口。嘉定二年。經畧陳峴剏。紹定二年。因舊

址增築。兩岸石甃。各長二十餘丈。今廢。

陽山縣湟川圖志渠在縣治橫街。自東至西。通

流五里至大江。

  關津

圖經志凡舟楫通濟處謂之津渡。 南海縣渡。

瓦窯。 丹竈。 金利。 竒石。 張槎。 龍江。

炭步。 白石岡。 西南。 鯉水。 麻奢。 沙坑。

橫江。 區村。 山根。 青石。 馬寧。 江尾。

蘭石。 深村。 橄欖。 大灣。 羅村。 石窟。

古竈。 沙具。 寧口。 西岸。 官窯。 靈洲。

佛山仁壽。 洗屈岸。牛眠。三江。胥江。蔣

岸。 疊窖。 流潮。 石頭岸。 南津沙窖。 豐


江。 分界。 上𣽸。 葛岸。 江尾。 白塔。何

村。 東村。 榕洲。 羅格。 甘竹。 山南白坎。

大沙。 白鷺洲。南海志長河渡。 新會。 肇慶。

山南。 四會。 橫岸。 橫水渡。 和順。 橫岡。

禾步駱村。 河清郎鑿。 大江。 藤涌蘭石。

平地。 洗村。 木鐸。下黎。 馮赤口。 何村。

鹿子洲子。

番禺縣渡圖經志河南。 獵德。 黃家山。 石

井。 土瓜。 蓼潨。 三八相對岡。 白泥涌。

大石。 大山。 新造。 石勒。 蘇家。 江村。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