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 汀州府志
卷之十一 典禮
卷之十二 

卷之十一 典 禮

編輯

  一代之興,必有一代之禮樂,以黼黻乎隆盛,而鼓吹乎休明,所謂典也。我國家文治聿昭,禮明樂備,普天之下,沐聖化者,百餘年矣。汀雖僻在山陬,而事以時舉者,矞矞皇皇,與京師、省會比休焉,所謂即一隅而知天下之盛也。詎可自安弇陋,不思所以敷繹文華,而明宣大雅乎?志典禮。

耤田壇位

編輯

  《禮記》祭統云:天子親耕於南郊,諸侯耕於東郊。今耤田四畝九分,在東郊外。田後即先農壇,壇制高二尺一寸,寬二丈五尺。先農牌位高二尺四寸,寬六寸,座高五寸,寬九寸五分,紅牌金字填寫「先農之神」。壇後正房三間,配房各一間。正房中間供奉先農神牌。東間收貯祭器、農具,西間收貯耤田米谷,配房東間置辦祭品,兩間令看守農民居住。壇廟耤田之外,周圍築土為牆,開門南向。

  耕耤日期,每年十月初一。禮部頒朔,預擇日期奏聞,行文各省督撫,轉飭所屬,同日一體遵行,前期致齋二日。

  祭品:帛一(青色),羊一,豕一,鉶一,簠二,簋二,籩四,豆四。

  器具:農具赤色,牛黑色,籽種箱青色,所盛籽種照本省土宜。擇勤謹農夫二名,免其差役,給以口糧,令看守壇宇,灌溉耤田,敬謹收貯。所收米粟,以供各該處祭祀之粢盛。

  儀註:祭日,知府率所屬,俱穿朝服到壇。通贊生導詣盥洗所盥手淨巾畢。通贊唱:「執事者各司其事,主祭官就位(就拜位),陪祭官各就位(照官銜品級就拜位)。瘞毛血,迎神。」通贊生導主祭官升壇就位(就神位前),唱「上香」,又上三塊香。通贊唱「跪」,陪祭官皆跪,行三叩禮,興,復位(復拜位)。安神,行三跪九叩禮,興。進帛、進爵。行初獻禮,通贊唱「詣酒尊所」,主祭官詣酒尊所;通贊唱「司尊者舉冪酌酒詣先農神位前,就位,跪」;通贊唱「陪祭官皆跪,獻帛獻爵」。叩首,興。詣讀祝位,跪讀祝文(讀畢),三叩首,興,復位。行亞獻禮,通贊唱「詣酒尊所,主祭官詣酒尊所」;通贊唱「司尊者舉冪酌酒詣先農神位前,就位,跪」;通贊唱「陪祭官皆跪」,獻爵,叩首,興,復位。行終獻禮(儀同亞獻)。徹饌,送神,行三跪九叩禮,興。讀祝者捧祝,司帛者捧帛,通贊生導詣燎所焚祝帛,復位,一揖畢。

  午時,行耕耤禮,知府並所屬俱換蟒袍補服。知府秉耒,佐貳執青箱,知縣播種。外縣正印官秉耒,佐貳執青箱播種。如無所屬之員,即選擇耆老執箱播種。行耕時,耆老一人牽牛,農夫二人扶犁,九推九返。農夫終畝,耕畢,各官率屬暨耆老、農夫,望闕謝恩,行三跪九叩禮。

祭社稷禮

編輯

  凡府、州、縣,皆有社稷壇。今府城壇在郊之西。春秋二祭,俱用仲月上戊日。主祭官汀州府知府,祭前三日齋戒。將祭之前一日,省牲,治祭物,潔籩豆,掃除壇上下及設幕次中門外(是夕獻官以下就幕次宿)。本日獻官以下俱夙興,執事者陳設,其壇坐南向,北設社位於稷之東,設稷位於社之西。每位羊一(用匣盛貯,未啟蓋居左,在籩之北),豕一(用匣盛貯,未啟蓋居右,在豆之北);籩四,盛棗、栗、形鹽、薧魚(居左,在羊之南);豆四,盛韮菹、菁菹、醓醢、鹿醢(居右,在豕之南);簠二,盛黍、稷(居籩之左);簋二,盛稻、粱(居豆之右);鉶一,盛和羹(居中,在籩豆之南);帛一(黑色,長一丈八尺,用篚裝貯,未上),別設一小案(閣祝版香爐居壇正中)。

  獻官具祭服,執事者捧祝版至幕次僉名(僉畢捧置案上)。執事者取毛血盤置神位前牲案下,實酒於尊加冪(在壇下東北),置水於盆加帨(在壇下西北),焚香燃燭明炬。通贊唱「執事者各就位,陪祭官各就位,獻官就位(引贊引獻,官就拜位)」。通贊唱「瘞毛血」,執事者以毛血瘞於坎(在西北隅),啟牲匣蓋。通贊唱「迎神、跪、叩首、叩首、叩首、興、平身(獻官以下俱一跪三叩,興,平身)」。又唱「奠帛,行初獻禮」(司帛者捧帛,司爵者捧爵,各立以俟),引贊贊「詣盥洗所」(獻官詣盥洗所),執事酌水進巾(獻官盥手帨巾)。贊「詣酒尊所(獻官詣酒尊所)」,司尊者舉冪酌酒(注酒於爵)。贊「詣社神位前(獻官升自左階至神位前)」。贊「奠帛」(捧帛者自右進於獻官,獻官受而舉之,仍自左授於執爵者奠於神位前),贊「俯伏,興,平身(獻官俯伏興平身)」。贊「詣稷神位前」(儀同前),贊「詣讀祝位」(獻官詣讀祝位),贊「跪」(獻官跪),贊「眾官皆跪」,贊讀祝(讀祝者取祝跪讀於獻官之左)。讀畢,通贊唱「俯伏,興,平身(獻官以下俱平身)」,唱「復位」(引贊引獻官降自右階,復原位);通贊唱「行亞獻禮」(儀同初獻,但不奠帛、不讀祝);通贊唱「行終獻禮」(儀同亞獻);通贊唱「飲福,受胙」。執事者設飲福位(在壇中稍北)。執事者先於社位前割取羊左腳置於盤及於酒尊所,酌酒於爵,同立於飲福位之右,以俟引贊引獻官詣飲福位贊跪(獻官跪)。贊「飲福酒」(一人自右跪,進爵於獻官,獻官飲畢,一人自左受虛爵以退)。贊「受胙」(一人自右跪,進胙於獻官,獻官受訖,一人自左跪接,捧由中門以退)。贊「俯伏,興,平身」(獻官俯伏興平身),通贊唱「復位」(獻官降自右階,復位),唱「跪、叩首、叩首、叩首、興、平身」(獻官以下俱一跪,三叩,興,平身)。通贊唱「徹饌」(執事者各詣神位前稍移動籩豆)。通贊唱「送神」,唱「跪,叩首,叩首,叩首,興,平身」(獻官以下俱一跪三叩興平身)。通贊唱「讀祝者捧祝、進帛者捧帛,各詣瘞所」,獻官陪祭官離位分東西班立(俟捧祝帛者由中道而過)。通贊唱「望瘞」,引贊贊「詣望瘞位」(引獻官至望瘞位)。執事者以帛焚於坎中,焚畢以土實坎。通贊唱「禮畢」。雍正十年三月初七日,奉上諭,申飭各直省督撫轉飭各府、州、縣、衛、所,其社稷壇暨風雲雷雨、山川城隍壇,依定例修建如式,一體遵行,以崇報享。

  陳設祭物圖見下:

稷 神

南
社

香 爐

 香

 爐

 帛

爵爵爵  羹

  帛

  爵爵爵   羹

西

菁韭稻黍鹽棗 菹菹

獻 官 位

菁韭稻黍盐枣

菹菹

鹿醓粱稷薧栗 醢醢  魚  豕  羊

鹿醓粱稷薧栗

醢醢  魚  豕  羊   陪官   祭位

  官陪   位祭

祭山川禮(風雲雷雨城隍附)

編輯

  凡府、州、縣皆有山川壇。今府城壇在郊之南,通祀風、雲、雷、雨、山、川、城隍之神,每春秋二祭,俱於仲月上巳日行禮。主祭官汀州府知府前三日齋戒,前一日省牲、治祭物,俱如社稷儀。其壇坐北向南,執事者掃除壇上下,設各官幕次於壇中門外(是夕各官宿幕次)。設風、雲、雷、雨位於壇正中,設山、川位居左,城隍位居右。祭之日,獻官以下夙興,執事者設風、雲、雷、雨位帛四,山、川位帛二,城隍位帛一(帛七段俱白色,丈尺與社稷同,用篚裝盛,未上)。每位各羊一、豕一、鉶一、籩四、豆四、簠二、簋二,陳設俱與社稷同(但品物在某品之南者,常改作在某品之北)。獻官具祭物、僉祝版,執事者實酒於尊加冪,置水於盥施帨(在壇下東南),焚香燃燭明炬。通贊唱「執事者各就位、陪祭官各就位、獻官就位(就位如儀)」。執事者先以毛血瘞於坎,通贊唱「迎神、跪、叩首、叩首、叩首、興、平身」(獻官以下俱一跪三叩、興、平身如儀)。引贊引獻官詣盥洗所(盥手帨手如儀),次詣酒尊所(執爵捧帛如儀),次詣風、雲、雷、雨神位前(先奠帛次獻爵),次詣山川神位前,次詣城隍神位前(俱奠獻如儀),次詣讀祝位,在風、雲、雷、雨神位前,次復位。亞獻、終獻同前(但不唱奠帛讀祝),次飲福、受胙(如社稷儀,其胙取風雲雷雨神位前羊一腳),次徹饌,次送神,望燎(俱如社稷儀,但改望瘞為望燎)。

  陳設祭物圖見下: 汀 州 府 城 隍 之 神

風 雲 雷 雨 之 神

境 內 山 川 之 神

帛 一 爵爵爵 羹

四 爵爵爵 羹

二 爵爵爵 羹

西

菁韭稻黍鹽棗 菹菹

鹿醓粱稷薧栗 醢醢  魚  豕  羊     陪官     祭位 菁韭稻黍鹽棗 菹菹

鹿醓粱稷薧栗 醢醢  魚  豕  羊

獻 官 位

菁韭稻黍盐枣

菹菹

鹿 粱稷薧栗 醢醢  魚  豕  羊 官陪 位祭

祀先師禮

編輯

  祭期 春秋二祭,月用仲,日用上丁(月用仲,取時之正也;日用丁,取文明之象也)。

  齋戒 祭前三日,獻官、陪祭官及執事者,皆沐浴更衣;散齋二日,各宿別室;致齋一日,同宿齋所。散齋,仍理庶務,惟不飲酒、不茹葷(謂蔥韭胡薤蒜)、不弔喪、不問疾、不聽樂、不行刑、不判署刑殺文字、不與穢惡事。致齋,惟理祭事。

  省牲 祭前一日,執事者設香案於牲房外,獻官常服,贊者唱「詣省牲所」,唱「省牲」(牛羊豕鹿兔省之,謂看牲數有無齊足,肌體有無肥腯,毛色有無純正)。省畢,唱「省牲畢」,乃退。

  宰牲 凡宰牲,必取血以告殺,取毛以告純,以盆盛毛血少許,入置神位下。

  視祭器:
  牲匣 以木為之,所以盛牲者。底蓋朱髹,各高六寸、長三尺三寸、廣二尺二寸,兩旁釘銅環四、兩端二。
  登 範金為之,所以為薦太羹者。
  鉶 範金為之,所以為薦和羹者。
  籩 以竹為之,所以薦棗、栗、菱、茨、榛、脯、鹽、魚、餅、糗者。
  豆 以木為之,所以薦菹醢、脾折、豚胉者。
  簠 範金為之,所以盛黍者。
  簋 範金為之,所以盛稷者。
  篚 編竹為之,朱髹,所以盛帛者。
  爵 範金及磁為之,所以受酒者。
  尊、勺、冪巾 尊所以盛酒者,勺所以酌酒者,冪巾所以冪酒者。
  盥洗尊盆、勺、帨 尊用磁盆、銅錫隨用。
  案 祝案一,高一尺二寸、廣二尺三寸、長三尺,朱髹。置正殿中,以閣祝版。尊案一,高二尺七寸、廣一尺五寸、長五尺,案面剜孔三,下盛以木板、朱髹,置丹墀,以閣酒尊、爵。帛案一尺四寸,與酒尊同置丹墀,以閣爵、帛。
  香案、香爐、香合、牲盤。
  祝版 以梓楸木或柏木為之,高八寸、廣一尺二寸,別作一架閣之,用白紙書文貼版上,祭畢揭焚之。藏版與架再用。
  燭龍 即滿堂紅,俱用銅鐵線結龜網,不用糊紙及紗絹,其底裹以鐵葉,皆防焚灼之虞。

  治祭物:
  太羹 《周禮》註:煮肉汁不和。
  和羹 《周禮》註:肉汁加以五味。
  黍 結穗如稻,散垂而不毛,高而似蘆者非。
  稷 《禮》謂,明粢乃粢之不糯者。
  稻 今水田所種粳米。
  粱 似粟而大,有青、黃、白三種。以上四品,俱揀擇圓好,滾湯泡澇成飯。
  形鹽 《周禮》:鹽人掌形鹽,散鹽。注謂,形鹽刻為虎形之類。
  薧魚 《周禮》:鮫人為□薧。注謂,□生魚、薧乾魚。今制用鮮魚,薄醃干之,臨用溫水洗,酒浸片時。
  棗、栗、榛 俱陸果。
  菱、茨 俱水果。菱即菱角,茨即今雞頭。以上水陸諸果,皆揀擇潔淨圓好者。
  韭菹 《周禮》七菹,謂醃菜為之菹。今制截去本末,取中三寸,淡用。
  醓、醢 醢,肉醬也。醓,醢之多汁者。今制皆細切豬膂肉,拌油、鹽、蔥、椒、蒔蘿、茴香為之。
  菁菹 菁,蔓菁菜頭,似蘿蔔,色微青。今制用湯瀹過,作長段,淡用。
  鹿脯 《周禮》:臘人掌干肉脯。即肉之干者。今制切鹿肉作塊,酒醃炙干用之。
  鹿醢 切鹿肉作小塊,用油、鹽、蔥、椒、蒔蘿、茴香拌勻為醢。
  兔醢 製法同上。
  芹菹 芹,水菜也。如制菁菹法。
  筍 干筍,今製法煮熟揀淨,切作長段用。
  魚醢 如造鹿醢法。
  白餅 用小麥麵造。
  黑餅 用喬麥麵造。以上俱用砂糖為餡,印作圓餅子。
  糗餌 用粳米搗粉,梔子水浸之,蒸熟印作餅子。
  粉餈 用糯米搗粉蒸熟,杵成餈,為大方塊,待冷切作小塊用。
  食 用糯米飯,以和羊膏及蜜同熬。
  糝食 用白粳米飯,細切牛、羊、豕肉同熬。
  帛 官制,每段各長一丈八尺,旁織「禮神制帛」四字。《禮》謂量帛,謂量度其短長,為之制也。

  獻官員數:
  正獻官 本府知府。
  分獻官 本府同知。

  執事人數:
  監宰 凡牛、羊、豕為正牲,鹿、兔為脯醢。宰殺之時,務使潔淨。其毛血先存少許,以告於神,其餘及腸胃,皆以淨桶盛之,置諸庫房,以俟埋瘞。
  監洗 凡鍋、釜、罍、爵、籩、豆之屬,與夫一應器皿,俱監臨洗滌潔淨。
  監造膳羞 為餅、糗及製造脯、醢之屬。
  收發祭器 凡祭器一發一收,皆檢視明白,不可遺漏。
  提調冪次、通贊、引贊、司罍洗香燭、司爵、司帛、讀祝、飲福、受胙執事 捧酒一、捧胙一。胙肉先令宰夫割取之。

  陳設:
  文廟正殿 制帛一端(白色)、白磁爵三、牛一、豕一、羊一、登一、鉶二、簠二、簋二、籩十、豆十、酒尊一、香、燭。
  四配:每位制帛一端(白色)、白磁爵三、豕一、羊一、鉶一、簠二、簋二、籩八、豆八、酒尊一、香、燭。
  東哲(五案,又升配朱子一案):制帛一端(白色)、白磁爵各一、豕一、鉶各一、簠各一、簋各一、籩各四、豆各四、豕首一、香、燭。
  西哲與東哲同(五案)。
  東廡:制帛一端(白色)、銅爵各一、豕三,每案簠一、簋一、籩四、豆四、香、燭。
  西廡與東廡同。
  崇聖王祠(五案):制帛五端(白色)、白磁爵各三、羊各一、豕各一、鉶各一、簠各二、簋各二、籩各八、豆各八、酒各一尊、香、燭。
  四配(每位一案):制帛二端(白色)、豕首一、銅爵各三、簠一、簋一、籩四、豆四、豕肉一方、香、燭。
  兩廡:制帛二端(白色)、銅爵各三、簠一、簋一、籩四、豆四、豕肉一方、香、燭。
  設酒尊所、盥洗所於丹墀之東南(尊,實酒施冪;盥,置水施帨。各有司之者),設埋瘞所於廟之西北,丹墀東西及露台上各設炬,兩廡長廊各設燈。

祭崇聖祠儀注

編輯

  凡祭文廟,必先崇聖祠。夜四鼓,與祭畢,集祠中。鼓一通(陳設備俱),鼓再通(庭燎畢舉),鼓三通(引贊、各引獻官至)。通贊唱:「執事」者各司其事,唱「分獻官就位」,唱「正獻官就位」,唱「瘞毛血」(執事捧毛血出,正祀由中門,配祀由邊門)。通贊唱「迎神」,引贊贊「跪,叩首」,獻官行三跪九叩禮、興、平身。通贊唱「捧帛」(捧帛者正祀由中門入,配祀由邊門入,詣各神位之左)。唱「奠帛,行初獻禮」,引贊贊「詣盥洗所」(獻官盥手畢),唱「詣酒尊所」,司尊者舉冪酌酒(執事者注酒於爵,捧爵者在正官前行,正祀由中門入,配祀由邊門入,詣各神位前)。引贊導獻官進殿左門贊「詣肇聖王神位前」贊「跪」,獻官行一跪一叩頭禮,興,平身。唱「奠帛」(獻官接帛拱舉立獻畢,執事跪接帛進於神前案上。司爵者進爵於獻官)。引贊贊「獻爵」(獻官接爵拱舉立獻畢,執事跪接爵進於神前案上)。引贊贊「跪」,獻官行一跪一叩頭禮,興,平身。引贊贊「詣裕聖王神位前」,贊「跪」(如前儀),贊「詣詒聖王神位前」,贊「跪」(如前儀),贊「詣昌聖王神位前」,贊「跪」(如前儀),贊「詣啟聖王神位前」,贊「跪」(如前儀)。贊「詣讀祝位」(獻官至香案前)唱「跪」,通贊唱「眾官皆跪」。唱「讀祝文」(讀祝者取祝版跪讀)。

  祝曰:「維乾隆某年歲次某干支,二(或八)月某干支朔,越某日某干支,某官某名,敢昭告於肇聖王、裕聖王、詒聖王、昌聖王、啟聖王孔氏之神曰:「惟王積厚流光,誕生至聖,五代褒封,千秋鼎盛。今茲仲春(或秋),謹以牲帛禮粢庶品式陳明薦。以先賢顏氏、先賢曾氏、先賢孔氏、先賢孟孫氏配。尚饗。」

  讀畢,捧祝版跪,安案上帛盒內。通贊唱「叩首」,獻官行三叩禮,興,平身。引贊贊「詣東配先賢顏氏神位前」,贊「跪」、贊「奠帛」、贊「獻爵、叩、興、平身」(如儀)。贊「詣西配先賢曾氏神位前」,贊「跪」(如儀)。贊「詣東配先賢孔氏神位前」,贊「跪」(如儀)。贊「詣西配先賢孟孫氏神位前」,贊「跪」(如儀)。贊「復位」(引獻官從西角門出自原位朝上立)。

  通贊唱「行分獻禮」(引贊引分獻官至盥洗所盥洗畢),贊「詣先儒周氏神位前」,贊「跪」、贊「奠帛」、贊「獻爵、叩、興、平身」(如儀)。贊「詣先儒張氏神位前」,贊「跪」(如儀)。贊「詣先儒程氏神位前」,贊「跪」(如儀)。贊「詣先儒蔡氏神位前」贊「跪」(如儀)。贊「復位」(引分獻官從西角門出至原位朝上立)。

  通贊唱「行亞獻禮」(引贊引獻官從東角門入,不用詣盥洗所),贊「詣酒尊所」。司尊者舉冪酌酒先詣肇聖王,次裕聖王,次詒聖王,次昌聖王,次啟聖王,次配位(儀同初獻,但不奠帛,不讀祝)。復位。

  通贊唱「行終獻禮」(儀同亞獻)。通贊唱「飲福受胙」,引贊贊「詣飲福受胙位」(位在讀祝所,進福酒者捧酌,進胙者捧盤,立於讀祝案之東,又二執事立於案之西)。引贊贊「跪飲福酒」(東執事捧福酒跪進於獻官,西執事跪接爵置於案上)。引贊贊「受胙」(東執事取羊肩置盤上跪進於獻官,獻官受胙訖,西執事跪接由中門捧出)。引贊贊「叩首、興、平身、復位」,通贊唱「跪、叩首」,獻官行三跪九叩禮(眾官皆同)。興、平身。通贊唱「撤饌」(執事者各於神案前品物略移動)。通贊唱「送神」,引贊贊「跪、叩首」,獻官行三跪九叩禮,興,平身。通贊唱「讀祝者捧祝,司帛者捧帛,詣瘞所」(執事捧帛捧祝,正祀由中門出,配祀由邊門出)。唱「詣瘞位」,引贊引獻官各詣望瘞位,贊「望瘞」,贊「焚祝帛」。引贊贊「復位,禮畢」。

祭至聖先師儀注

編輯

  祭崇聖祠畢,文廟中鼓初嚴,殿上兩廡諸執事者各燃燈焚香,丹墀及露台上皆明炬,各官俱朝服。鼓再嚴,歌生、樂舞生各序立丹墀兩邊。鼓三嚴,各執事者薦羹及啟牲匣蓋,以湯澆牲體使氣上升。各引贊引各獻官至戟門下北面立。通贊唱「樂舞生各就位」(樂生隨司麾者入殿內,各就所執樂位;舞生各隨司節者上露台,分東西班立,司節者就西立)。通贊唱「執事者各司其事」(司罍洗者各執罍洗,司瘞毛血者俟瘞毛血,凡有司者各司其事)。通贊唱「陪祭官各就位」(各照官銜品級拜位;康熙四十九年詔天下武員把總以上皆得入廟陪祭),「分獻官各就位」、「正獻官就位」(隨引贊就拜位)。唱「瘞毛血」(執事者捧毛血,正祀由中門,四配東西哲由左右門出,兩廡隨之瘞於坎)。通贊唱「迎神」。麾生舉麾唱「樂奏咸平之章」(樂作,舞生執籥未舞)。通贊唱「跪,叩首」,正獻、分獻、陪祭俱行三跪九叩禮,興、平身,麾生偃麾(櫟敔止樂)。通贊唱「捧帛」(執事者各捧帛盤,正祀由中門進,配哲由左門進,兩廡外東西進,詣各神位之左,鞠躬邊立)。唱「行初獻禮」(引贊二人導正獻官行)。贊「詣盥洗所」(獻官盥手畢)。贊「詣酒尊所」,司尊者舉冪酌酒(執事者注酒於爵,捧爵者在獻官前行,正祀由中門入,余由左門入,詣各神位前鞠躬旁立)。引贊贊「詣至聖先師孔子神位前」(獻官隨引贊由左偏門入至神位前朝上立)。麾生舉麾唱「樂奏寧平之章」(擊柷作樂,舞生按節而舞)。引贊贊「跪」(隨作樂,隨行禮)。贊「奠帛」(捧帛者西跪進帛,獻官拱舉,執事者接置神案上)。贊「獻爵」(司爵者西跪進爵,獻官拱舉,執事者接置神案上)。贊「叩首、興、平身」。贊「詣讀祝位」(獻官至香案前)。唱「跪」,通贊唱「眾官皆跪」,唱「讀祝文」(讀祝者取祝版跪讀)。

  祝曰:「維乾隆某年歲次某干支,二(或八)月某干支,朔越某日某干支,正獻官某、某分獻官某,敢昭告於至聖先師孔子之神曰:維師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刪述六經,垂憲萬世。今茲仲春(或秋)謹以牲帛禮粢,祗奉舊章,式陳明薦,以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配,尚饗。」

  讀畢,麾生舉麾,樂續作(初讀祝時麾生偃麾,樂暫止,至是接奏未終之曲,讀祝者將祝版復置神案上)。通贊唱「叩首」,獻官行三叩禮,興。平身。引贊唱「詣復聖顏子神位前」贊「跪」、贊「奠帛」、贊「獻爵」(俱如正祀儀),唱「叩首、興、平身」。贊「詣宗聖曾子神位前」,贊「跪」(如前儀)。贊「詣述聖子思子神位前」,贊「跪」(如前儀)。

  通贊唱「行分獻禮」(另引贊各引分獻官或十哲或兩廡,俱如正祀儀;今東哲多朱子一案,禮亦如之)。引贊贊「詣亞聖孟子神位前」、贊「跪」(如前儀)。贊「復位」,麾生偃麾(敔止樂,引贊引獻官及分獻官由兩角門出,復於原位朝上立)。

  通贊唱「行亞獻禮」(俱如前儀,惟不盥洗,不奠帛,不讀祝文)。麾生舉麾唱「樂奏安平之章」(擊柷作樂,舞生按節而舞)。獻畢唱「復位」,麾生偃麾(如前儀)。

  通贊唱「行終獻禮」(如亞獻禮),麾生舉麾唱「樂奏景平之章」(擊柷作樂,舞生按節而舞)。獻畢唱「復位」,麾生偃麾(如前儀)。通贊唱「飲福受胙」。引贊贊「跪,飲福酒」(東執事進爵,獻官飲訖,西執事接置神案上)。贊「受胙」(東執事進胙,獻官受訖,西執事接胙由中門出)。贊「叩首、興、平身復位」。通贊唱「跪、叩首」。正獻、分獻、陪祭各官俱行三跪九叩禮,興,平身。通贊唱「撤饌」。麾生舉麾唱「樂奏咸平之章」(樂作舞止)。撤訖(將神案上品物略移動)。通贊唱「送神」。麾生舉麾唱「樂奏咸平之章」(樂作舞止)。引贊贊「跪、叩首」,正獻、分獻、陪祭各官俱行三跪九叩禮,興,平身。麾生偃麾(如前儀)。通贊唱「讀祝者捧祝,司帛者捧帛,各詣瘞所」(正祝由中門,左右配哲由左右門,兩廡各隨班,俱詣瘞所)。唱「詣望瘞位」(各獻官詣瘞位)。麾生舉麾唱「樂奏咸平之章」(有樂無舞,樂章同送神)。唱「望瘞」,唱「焚祝帛」,唱「復位」。麾生偃麾(樂止)。通贊、引贊(同唱)禮畢,各官俱朝上一揖,退。

  文廟祭畢,乃祭名宦祠。帛一、羊一、豕一、簠一、簋一、籩四、豆四。次祭鄉賢祠,品物俱同名宦祠。主祭官汀州府知府或委員,其盥、瘞、奠、獻俱如儀,但迎神、送神只一跪三叩而已(各縣禮同)。

附釋菜禮

編輯

  每月朔旦行釋菜禮。用兔為醢(醢前一日為之),菁為菹(禮樂圖謂用菁菹八兩),果用棗栗(禮樂圖謂各重四斤),香燭隨用。

  先師一案爵三(左右二爵先注酒,中爵行禮時獻上)。品物四,中二品左兔醢,右菁菹,東西二品左栗右棗。四配東西各一案,陳設與先師同。十一哲東西各一案,爵三(儀注同上)。品物三,中菁菹,左栗右棗。兩廡東西各一案,陳設與十一哲同。

  通贊唱「排班」(獻官以下皆序立丹墀內)。班齊唱「辟戶」(禮生開殿門)。通贊唱「跪、叩首、叩首、叩首」(獻官以下皆跪叩首,二跪二跪同)。興,平身(皆興平身)。引贊詣獻官前贊「詣盥洗所」(獻官隨引贊至盥洗所盥手帨巾如儀)。贊「詣酒尊所」(獻官隨引贊至酒尊所,司尊者舉冪酌酒以俟)。贊「詣至聖孔先師神位前」(捧爵者三,各先行,奉先師者由中門入,奉四配者由左偏門入;獻官隨引贊亦由左偏門入至神位前向上立)。贊「跪」、贊「獻爵」(捧爵者由左跪授獻官一爵,獻官受少舉之,轉授捧爵者置神位前)。贊「俯伏、興、平身」(獻官俯伏興平身)。

  贊「詣復聖顏子神位前」。贊「跪」、贊「獻爵」(儀同前)。贊「詣宗聖曾子神位前」(儀同前)。贊「詣述聖子思子神位前」(儀同前)。贊「詣亞聖孟子神位前」(儀同前)。通贊唱「行分獻禮」(獻官行禮將至亞聖孟子前,通贊乃唱行分獻禮)。引贊各詣東西哲及兩廡分獻官前,贊「詣盥洗所、酒尊所」。東哲、西哲、東廡、西廡神「位前」,獻爵如上儀,贊復位(獻官以下各隨贊引退原位)。通贊唱「禮畢」。

祀先師樂

編輯

  樂器

  麾 所以作止夫樂者,以絳繒為之,而揭於竿,長七尺、闊一尺一寸。上下綴版粉質,上繪雲,下繪山,前面金繪升龍一,後面金繪降龍一,皆有雲繞之。朱竿高八尺五寸,上安銅龍,首銜其麾,升龍向外,降龍向內,以木為架,朱髹之,閒則植其上。後增為二,一繪升龍,一繪降龍,植於殿之左右。升龍起樂,降龍止樂。

  金部:

  大鐘 即鏞鍾,以銅鑄造,四倍歌鐘之數而為之者,特懸於架,與鼖鼓相配。

  鎛鍾 即頌鍾,在宮懸東西,三倍歌鐘之數而為之者,特懸於架,與特磬對。鍾用六陽律,磬用六陰呂。

  編鐘 共十六枚,按十二律呂,又有四清聲。在宮懸四面,較歌鐘稍大,乃二倍歌鐘而為之者。兩層列於架,與編磬配,其簨虡並同歌鐘。

  歌鐘 《考工記》云: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十分,其銑去二以為鉦。以其鉦為之,銑間去二分,以為之鼓間,以其鼓間為之舞修,去二分以為舞廣。以其鉦之長為之甬長,以其甬長為之圍。三分其圍,去一以為衡。圍三分,其甬長二在上,一在下,以設其旋。鍾已厚則石已薄,則播侈,則作弇,則郁長,甬則震。是故大鐘十分,其鼓間以其一為之厚;小鍾十分,其鉦間以其一為之厚。鍾大而短,則其聲疾而短聞;鍾小而長,則其聲舒而遠聞。編鐘在懸上下各八,其懸橫曰簨,直曰虡。《詩》:「虡業惟樅」。業乃大板,安於簨之上以為飾,錯落如鋸齒也。樅即崇牙,其懸鐘之處,以采色為大牙狀,樅樅然也。今制簨上加業,繢博山以為飾。簨之上、業之下,橫安崇牙,牙之端施銅鈎以懸鐘甬,又刻龍蛇鱗物於上。簨兩端謂之龍,簨上列鳳或翟五,樹羽其上。《考工記》云:臝屬,恆有力而不能走,其聲大而宏,則於鍾宜。若是者,以為鍾簴。雕刻必雄其狀,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其制方趺籍地,木刻臝屬,如狻猊猙獰可畏,伏於趺上,穴其背虛貫其中而植之,其龍簨兩端頷下,各施環以懸翣,曰銜璧,璧下有氂毛尾。周制,璧翣於簨。上畫繪為翣,載之以璧,垂五彩羽其下,掛於簨之角以為飾焉。今制為串,累累然,頂首施以璧,璧下為層五,每層旋木為蓋,塗綠朱唇,唇下綴以彩線為穟,各長五六寸,層各一色,間而簇之,貫以紅絛,絛末有結懸於龍簨頷下,磬簴及鼓罩四垂皆然,俗呼為流蘇。

  石部:

  特磬 即離磬,三倍歌磬而為之,又謂之中磬。與頌磬同設一架特懸之,在宮懸南北,故謂之特磬。其架與鎛鍾同。

  編磬 次中磬也,倍歌磬而為之者。上下數十六,與編鐘同在宮懸四面。

  歌磬 小磬也。《考工記》云:磬氏為磬,倨句一,矩有半,其博為一,股為二,鼓為三。三分其股博,其一以為鼓博,三分其鼓博,以其一為之厚,已上則磨其旁,已下則磨其端,古者尚象制器,鍾圓中規,磬方中矩。鄭司農注云:股磬之上大者鼓其下,小者所當擊者也。股外面鼓內面,則擊者為前,而在內在下,不擊者為後,而在外在上。其小大長短雖殊,而其厚均也,必先度一矩為句,一矩為股,而求其弦,既而以一矩有半觸其弦,則磬之倨句也。取石於靈璧,近水浮生,取水多土少者,即古所謂泗濱浮磬也。琢磨敲試,依律為其短長、厚薄。磬聲太上則磨其旁,使薄而廣、則濁。磬聲太下,是聲濁而薄。薄不可使厚,故磨其端使短。短則形小,形小而薄則聲流矣。凡鐘磬椎俱以堅棗木為之,削竹作柄,後秉絛結。其架亦兩層,編列與鍾同。《考工記》:梓人以羽屬為磬虛,恆無力而輕,其聲清揚而遠聞。以為磬虛,故擊其所懸由其虛鳴。其制方趺藉地,木刻羽屬,如鵝狀,伏於趺上,穴其背以虛,貫穴中植之磬簨,與鍾簨同,但崇牙之端不施銅鈎。疏云:以其卷然,可以掛懸,故磬用弦可掛懸於上也。今以紅絨絛穿磬孔中,懸崇牙上頂。簨樹羽以鳳,兩端亦刻如鳳首,項下設環為翣,懸其璧翣,俱與鍾同。

  絲部:

  琴 伏羲所制。岳內長三尺六寸六分,法期之數,古之制也。又取名家之琴合於古者,參考為式。取材用桐與梓,蓋天下之材,良柔莫如桐,堅剛莫如梓。以桐為面梓為底,虛實相配,陰陽之義也。其材以東南向陽者為美。琴弦只用白色柘絲為上,原蠶次之,非此二絲則擇其生繅者。若鹽藏繭者則不堪用,鹽繭絲打弦;脆而易斷,陰雨則濕而不鳴故也。琴體無病全在桐,桐得水則無焦烈之音,得砂則無重滯之音,得石而清,得金而厲,得寶藏之物則有非常之音,得灘瀨鐘鼓之聲則有洪亮之音。取材所貴者四,曰輕、松、脆、滑,而必以東西者為優。何以辨之,投於水則陽浮於上,陰沉於下,取當陽者而斷之,聲自不同,又必使木液竭而濁性盡。收藏之法,先刳其中,圓其外,投其瀑水之中周歲,垂之烈日之下經年,而又加諸灶上者累月,然後盡材之美也。

  瑟 雅瑟長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三十三弦。頌瑟長七尺二寸,二十五弦。樂書曰:八尺一寸者,宮數也。七尺二寸者,商數也。樂議曰:八尺一寸者,九黃鐘律之長也。一尺八寸者,倍黃鐘律之長也。七尺二寸者,八黃鐘律之長也。其制:桐面、梓腹、九梁、二越。越者,瑟兩頭底下穴也。其岳用桑不必異產,且絲聲與桑宜。按《儀禮正義》,瑟首廣而尾狹,近首鼓處則寬,近尾不鼓處則狹,故首欲近前以就一尺八寸之廣,令可容二十五弦,近尾不鼓而尾之底有越,故尾狹於首而長倍之以容越也。首之越,上當其鼓處宜橫;尾之越,餘弦所歸宜縱。其武,崇寸有八寸,四隅刻雲以緣其武,蓋取諸雲和。漆其壁與首尾腹,不漆其背,恐柱之蹶也。柱,崇二寸七分,肩厚二分,足底闊一寸三分、厚四分。足要方平,防其傾倒,上邊承弦口厚三厘。雅瑟、頌瑟其制不同,而皆廣一尺八寸。十分其瑟之長,以其一為首之長,而尾倍之。又四分其尺有八之廣,去一以為尾之廣。八尺一寸之瑟,隱間五尺五寸;七尺二寸之瑟,隱間五尺。凡瑟之長皆用九,惟隱間用五,天地之數也。五十弦者,大衍之數也;二十五弦者,半其數也。首與尾俱繪以錦彩,昭其文也;隱間用粉素,存其質也;余者皆漆之,俱如漆琴法。面上兩頭各有小眼二十五孔,疏通以系弦。弦長一丈,內外各十二練絲為之,粗細相等。舊用朱弦,取朱弦疏越之意,然不若純白者之聲全也。練絲欲熟,熟則色瑩透。纏法欲緊,緊則聲高朗。中一弦,君弦也,設而不動,染黃色,較之他弦,稍粗,所謂太音希聲也。

  竹部:

  鳳簫 以比竹為之,又名排簫。其制:截竹為筒,古有三十三管,今制十六管,協十二律之數,又有四清聲。第一黃鐘管,長九寸;第二大呂管,長八寸四分二厘七毫;第三太簇管長八寸;第四夾鍾管,長七寸四分九厘一毫五絲;第五姑洗管,長七寸一分;第六仲呂管,長六寸六分八厘九毫一絲三忽;第七蕤賓管,長六寸三分二厘;第八林鐘管,長六寸;第九夷則管,長五寸六分二厘八毫;第十南呂管,長五寸三分;第十一無射管,長四寸九分九厘四毫三絲;第十二應鐘管,長四寸七分四厘;第十三清黃鐘管,長四寸五分;第十四清太呂管,長四寸一分八厘八毫;第十五清太簇管,長四寸;第十六清夾鍾管,長三寸七分一厘八毫六絲零。此聲氣之元,五音之正,皆黃鐘以本之也。然竹竅有厚薄,其分寸難以拘定大要。管長則聲濁,短則聲清。斟酌其長短,每差一分為一管,管口各開半竅,乃以其長管權為九寸,而度其圓徑,如黃鐘之法而更迭以吹,以審中聲。若過於清,則易以長,過於濁,復截而短,要必適中,聲合黃鐘之宮而後已。黃鐘之聲信,而依次以漸而短而清,取之無不中度。十六管編列置於櫝中,上齊其端,露一寸五分,便於吹也;下則長短不齊,參差如鳳翼。其櫝以木為之,闊一尺二寸,高一尺,髹以朱,兩面皆戧金鳳凰,紋藻為飾。

  洞簫 古者造簫,或以玉,或以竹。今制:紫竹為之,長一尺九寸五分,圍三寸,前五孔後一孔,俱徑二分八厘。開口半竅名山口,徑二分深五厘,吹竅至後孔離舌寸六分,後孔與前五孔俱離一寸一分,下有穿繩,孔離五寸二分,系以紅絛,長與簫等,以黃錦囊盛之。

  龍笛 以文竹為之,長一尺八寸,圍二寸二分,上開一大孔,曰吹竅,徑三分五厘;下開六孔,各徑二分。吹竅至前一孔離三寸三分,余孔皆離五分。尾有穿繩二小眼相對,末孔至穿繩眼離一寸三分。吹孔至末共六寸。通身髹以朱,用木雕龍首金飾之安於上端,尾孔系以紅絨絛,下垂若龍尾焉。

  雙管 以二竹相比為之,各長周尺九寸,圍一寸二分,每管六孔,孔各離二分,用膠漆固如一,兩端以錫束之,髹以朱。剪二荻筒為頭,長二寸,薄則聲濁,厚則聲清。斟酌制之,用銅絲縛固,安於二管之端。吹荻頭以發聲,而按管孔以應律焉。

  箎 古有六孔、七孔、八孔之異。今制:以竹為之,長一尺四寸,圍五寸三分,面上吹竅徑五分、橫四分,形如酸棗。後一孔、前四孔、橫底一孔,共六孔,皆徑二分五厘。正面尾上開二小穿繩眼相併,中聲在寓全在於此,失於大則過濁,失於小則過清,必大小適中,僅容一米許,而後中聲出。吹竅至後一孔離二寸五分,後一孔至前一孔離一寸一分,餘三孔皆然。末孔至繩眼九分。通身髹以朱,系以紅絨絛。其竹之竅厚薄不齊,大小有度,然皆以心權度,若大則密竅取之,小則疏竅就之,而清濁高下得矣。

  匏部:

  笙 大者十九簧,謂之巢;小者十三簧,謂之和。《儀禮》云:笙一和而成聲。今制:以小紫竹為之,一攢十七管,先安山口,每管內面方孔是也。開取有高低,以定其音律,以配其清濁。尺字山口最高,以次而低。為工凡、合四、一上、句凡、小尺、小工、小一、小六、小五,開至小五而孔最低矣。開山口完,以黃楊木接竹為腳,腳內旁開半竅施簧,簧用響銅打成簿片,用方剛鏟之如雀舌狀,看厚薄適宜平正嚴密,常如耳畔彈試,其聲中律而已,否則再修之。用黃蠟瀝青作點頭,隨時寒暑而調和之,點輕則聲清,點重則聲濁。要必字字協簫笛,其造笙簧審音妙訣曰:四字合小工,小工合大工,大工合大乙,大乙合小乙,小乙合大凡,大凡合小凡。又曰:清上合大上,合字合清上,小尺合合字,大尺合小尺,大尺合大四,四字合小五。安簧既畢,按序植於斗中,內外管各有按孔,外孔十四,內孔三。內孔者,大乙、大四、背凡也,其管箍有竹篾。古制斗用匏,多難周正,且易破碎。今旋堅木為之,內安頂柱以掌其蓋,蓋用牛角循邊鑽孔十七,要比管腳相稱,若氣漏而不動簧,則聲不應矣。斗用漆布灰髹以黑。如必用匏以備八音,選椰匏圓正者為之更妙,又制堅木為項,狀如壺嘴,刻通透漆兩合之。匏邊端有短嘴,以項插置其中,如吹某字則按某孔,呼吸簧動而聲發,是謂吹笙鼓簧也。不按孔吹之即作聲者,謂之游簧,當去其壅塞塵垢則准矣。用黃錦囊盛之,凡點笙用銅盤貯點料,以五色石研之,其石謂之五音石。

  土部:

  塤 乃埏埴以為器,形如秤錘。古有雅者,有頌者,有七孔、八孔者。形如雁子謂之雅塤,如雞子謂之頌塤。今廟中俱用雅塤。其制:通高四寸,中虛高三寸六分,空圍八寸一分,徑二寸七分,四圍及底俱厚四分。吹口圍九分,徑三分,中虛上銳,平底圓體。前三孔如倒品字樣,上二下一。後二孔平列。除吹口,前後共五竅,皆徑二分。前下一孔去底皮一寸,前上二孔去底皮一寸二分,後二孔去吹口一寸四分,前上二孔去吹口一寸八分。前後二孔並列者,其中各開五分。造之法:舊用白棉花和黃土為之。今制:以米湯和灰為模曝干,用礬石搗研極爛,以水澄細,取上好生漆調和如飴饅團,冒塑於模,於銳處留一竅,待干將內土後上竅中挖出。穴前後竅畢,更加漆布,細灰磨光,髹以朱色,戧金雲龍為飾。開前後孔,俱往來容一米許。內要圓淨如拭乃協律,否則無聲或不應律。又法以小長線堆成雁子樣,比雁子略小三分,以線端向上。乃用美潤之土和棉紙,舂至極熟,糊於線堆雁子樣外,厚二三分。既成塤,留吹口,以線端向口外陰乾,量頗干,依作塤分數,開前後取音之孔完美,遂將線端仔細抽出,內堆之線盡淨,則中虛外密不泄氣,其音乃全。堆線之法層數自下而上,凡遇陽數,自內而外;遇陰數,自外而內,條理欲其分明,不可雜亂。塤土未乾,可以抽線,干則難抽矣。

  革部:

  鼖鼓 即晉鼓。《冬官?考工記》:人為皋陶。註:陶當作鞠,鼓腔也。長六尺有六寸,左右端廣六寸,中尺厚三寸,穹者三之一,上三正。注曰:廣,中廣、頭狹,為穹窿,謂鼓木一判者,其兩端廣六寸,而中央廣尺,如此乃得有腹木。腹穹窿者,居鼓三之一;其鼓四尺者,版穹一尺三寸,三分寸之一,倍之為二尺六寸,三分寸之二,加鼓四尺,穹之徑六尺六寸,三分寸之二。此鼓合十二版也。上三正者,謂兩頭一平,中央一平。鄭玄謂:三讀作參。正,直也。言直其兩端,各居二尺三寸,不弧曲也。或又云:鼉鼓即鼖鼓。《考工記》云:鼓長八尺,鼓四尺中圍加三之一,謂之鼖。注云:中圍加三之一者,加於面之圍以三分之一也。面四尺,其圍十二尺,加以三分之一,四尺則中圍十六尺,徑五尺三寸,三分寸之一也。今則合二十四版,則版穹六寸,三分寸之二。今制:鼓大而短,安於架中,其面上仰,乃俯而擊之。凡冒鼓,以桑木為體,冒以牛、馬革,必於啟蟄之日造之,應雷聲也。占日之陰晴,陰則聲緩,緩則不變;晴則聲急,急則無恆。凡制大鼓,俱准此法,以差而增減之,不必泥古也。

  懸鼓 周之制,其大小視楹鼓。腹加銅環懸之簨簴,在宮懸四隅,其簨簴並如鐘磬架。

  楹鼓 殷之制,木身,高三尺五寸,皮面闊二尺二寸,兩旁用四銅環,冒皮用銅泡釘二行。通身漆以朱,橫施於木柱,柱高六尺六寸,以重十建之柱。貫鼓上出,高又半之。頂上安彩鳳作來儀狀。方蓋並綴以紅羅銷金雲花,雙檐四角有裹金四牛首,皆銜璧翣,每串各五,末綴以絛結。柱下方趺如十字,俱髹以朱,刻臝屬四,如獅,安於趺,俱頭向外。

  足鼓 夏后氏之制,較楹鼓稍長。獨木為架,高七尺,上端木刻為雲,橫鼓於上,其下施四足如十字。

  鞉鼓 面廣六寸,高厚相等,橫腹加柄,長一尺九寸,貫中上出五分許。兩旁當鼓之半安銅紐,系以紅絲繩,繩末丸蠟為珥,其長短稱鼓面之中。用木為架,兩縱二橫相比,下各施方趺。橫木上開孔,下開半孔,植鼓柄於中。

  搏拊 狀如革囊,以韋為之,若鼓然,中實以糠。今制以桑為,長尺有咫,兩頭冒以韋。徑六寸,腹微大采繪,飾以金環二,並直列之以系襻焉,閒則臥置於架,其架如鞉鼓之架,上安二荷葉以承之。

  田鼓 亦為應鼓。其制以木為筒,長一尺二寸,韋面五寸,鼓之最小者。臥於架擊之。其架如搏拊之制。

  相鼓 小而扁,或雲懸擊於胸前,或謂相鼓即拊鼓。韋表糠里者皆非。今制,扁鼓安柄,執而擊之。

  木部:

  柷 以桑木為之,狀如漆桶,上方二尺四寸,下闊一尺九寸,深一尺八寸,中虛有底。柷之中,東方圖以青,隱而為青龍;南方圖以赤,隱為丹鳳;西方圖以白,隱而為騶虞;北方圖以黑,隱而為靈龜;中央圖以黃,隱而為神螾。外三面繪山,東一面繪水,水上穿一大圓竅,徑四寸五分,象日之浮於海。止如椎以梓木為之,柄長二尺四寸。

  敔 以梓木為之,狀如伏虎,身長三尺,首高一尺二寸五分,尾長一尺一寸。背刻二十七齟齬,繪黃色黑紋,載以方趺,朱髹。籈,以竹為之,長二尺四寸,中破二尺二寸,為十二莖,用篾箍之。

  木鐸 鑄銅鐵為鐸,上安木柄,鐸內施鈎,懸垂木舌節。舞者執,行而搖。

  舞器

  旌節 簇紅纓為之,加塗金銅雲寶蓋於其上,又用綠斜皮刻花為蓋覆纓上,其頂處用皮。金綠為七層,長七尺,貫以紅絨絛,下綴以結。竿長八尺五寸,朱髹,上安塗金銅龍首,口銜寶蓋,下垂組纓。

  龠 古用葦龠。今制:以竹為之,長二尺二寸,三竅,朱飾。

  翟 以木為之,柄長一尺四寸,其巨細度龠孔足容,朱髹之,柄端刻龍首,長五寸,飾以金彩。每翟用雉尾三根插龍口中。

  大成樂舞

  大成樂共六曲入奏,內疊奏二曲。其譜止有合、四、上、尺、工、六,六字;共用二律、三呂、五正聲、一子聲。有宮、商、徵、羽而無角,有喉、齒、舌、唇而無牙。自前明肄於太常,頒行天下。至國朝復察廢墜,審音律,招徠樂舞,先期演習,故聲容綴兆,咸肅雍和平雲。

迎神奏咸平之曲(有乐、无舞)

  大太四 哉南工 至林尺 聖!仲上 峻太四 德仲上 弘林尺 功,仲上 敷南工 文林尺

  衍仲上 化太四, 百林尺 王仲上 是黃合 崇。太四 典黃合 則太四 有仲上 常,林尺

  昭南工 茲林尺 辟太四 雍仲上, 有黃六 虔南工 簠林尺 簋仲上, 有林尺 嚴仲上

  鼓黃合 鍾。太四

初献奏宁平之曲(有乐、有舞)

  覺太四 我仲上 生林尺 民仲上, 陶太四 鑄黃合 前仲上 聖太四, 巍南工 巍林尺

  泰仲上 山太四, 實黃合 予太四 景仲上 行太四。 禮仲上 備太四 樂仲上 和林尺,

  豆黃合 籩太四 惟林尺 靜仲上, 既太四 述南工 六黃六 經林尺, 爰南工 斟林尺

  三仲上 正。太四

亚献奏安平之曲(有乐、有舞)

  至太四 哉仲上 聖黃合 師太四,天南工 授林尺 明仲上 德太四,木仲上 鐸太四

  萬仲上 世林尺,式仲上 是太四 群林尺 辟仲上。清黃合 酒南工 維林尺 醑仲上,

  言林尺 觀仲上 秉黃合 翟太四,太太四 和南工 常黃六 流林尺 ,英南工 才林尺

  斯仲上 植。太四

终献奏景平之曲(有乐、有舞)

  猗仲上 歟南工 素林尺 王仲上,示林尺 予仲上 物太四 軌黃合,瞻黃六 之南工

  在林尺 前仲上,神林尺 其仲上 寧太四 止黃合。酌太四 彼黃合 金林尺 罍仲上,

  惟南二 清林尺 且太四 旨仲上,登仲上 獻太四 既林尺 終仲上,弗黃六 遐南工   有林尺 喜。仲上

撤馔奏咸平之曲(乐作舞止)

  璧仲上 水太四 淵仲上 淵林尺,崇太四 牙仲上 嶪黃合 嶪太四,既太四 歆南工

  宣林尺 聖仲上,亦仲上 儀林尺 十太四 哲仲上。聲黃合 金太四 振仲上 玉太四,

  告南工 茲林尺 將仲上 徹太四,鬷黃合 假太四 有仲上 成林尺,羹黃六 牆南工

  靡林尺 愒。仲上

送神奏咸平之曲(乐作舞止)

  煌太四 煌南工 學林尺 宮仲上,四黃合 方太四 來仲上 宗太四,甄黃六 陶南工 胄林尺 子仲上,暨南工 予林尺 微仲上 躬太四。思仲上 皇林尺 多南工 士林尺,

  膚仲上 奏太四 厥林尺 功仲上,佐黃六 予南工 永林尺 清仲上,三南工 五林尺

  是仲上 隆。太四

  望瘞樂,曲同送神。

  樂譜

  太四 琴,七徽二弦,左手食指按,右手中指勾。瑟,外二、三弦,用右手食指連勾,內十五、十六弦,左手指法同。鳳簫,吹第二、第三管。笙,第四管、第八管、第十一管,以右手食指及左手大指、食指按其孔,余孔皆開。簫,第六孔開,余皆閉。笛,第六孔開,余皆閉。塤,上竅平吹,下五孔皆閉。箎第六底孔開,余皆閉。雙管,開第一孔。凡太四譜皆仿此。

  南工 琴,七徽五弦,左手大指按,右手食指剔。瑟,外九弦、十弦,用右手食指連勾;內二十二弦、二十三弦,左手指法同。鳳簫,吹第十管、第十一管。笙,第一管、第三管、第七管、第十一管,以左右手大指及食指按其孔,余孔皆開。簫,第二孔與下四孔皆開,余皆閉。笛,第二孔與下四孔皆開,余皆閉。塤,後二孔左手大指竅與前三竅俱開,余皆閉。箎,第二孔與下三孔、底一孔皆開,余皆閉。雙管,開第五孔。凡南工譜俱仿此。

  林尺 琴,七徽四弦,左手大指按,右手食指剔。瑟,外七弦、八弦用右手食指連勾,內二十弦、二十一弦左手指法同。鳳簫,吹第八管、第九管。笙,吹第十二管、第十五管,以左手食指及中指按其孔,余孔皆開。簫,第三孔與下三孔皆開,余皆閉。笛,第三孔與下三孔皆開,余皆閉。塤,右手食指竅並左手二竅俱開,余皆閉。箎,第三孔與下二孔、底一孔俱開,余皆閉。雙管,開第四孔。凡林尺譜俱仿此。

  仲上 琴,七徽半,三弦,左手無名指按,右手中指勾。瑟,外五弦、六弦,右手食指順勾;內十八弦、十九弦,左手指法同。鳳簫,吹第六管、第七管。笙,第二管、第十管,以左右手大指按其孔,余孔皆開。簫,第四孔與下二孔皆開,余皆閉。笛,第四孔與下二孔皆開,余皆閉。塤,左手中指與食指二竅皆開,余皆閉。箎,第四孔與下一孔、底一孔皆開,余皆閉。雙管,開第三孔。凡仲上譜皆仿此。

  黃合 琴,七徽,一弦,左手中指按,右手中指勾。瑟,外第一弦用右手食指順勾,內第一弦左手指法同。鳳簫,吹第一管。笙,第十二管、第十四管,以左手食指及中指按其孔,余孔皆開。簫,六孔皆閉。笛,六孔皆閉。塤,上竅向上稍仰吹,五孔皆閉。箎,六孔皆閉。雙管,六孔皆閉。凡黃合譜俱仿此。

  黃六 琴,七徽,六弦,左手大指按,右手食指剔。瑟,內第一弦用左手食指順勾,外第一弦右手指法同。鳳簫,吹第十二管、第十三管。笙,第十二管、第十四管,以左手中指及食指按其孔,余孔皆開。簫,後一孔開,前五孔皆閉。笛,第一孔開,下五孔皆閉。塤,右手大指竅,前後各竅皆開。箎,後一孔開,余皆閉。雙管,六孔盡閉。凡黃六譜俱仿此。

  鼉鼓 在殿陛之下,先擊三百六十數,以警戒;後又擊三通,以節其進。其擊法,首以兩椎連雙擊壴桑者二,其鼓一擊,又兩再作如前,凡三作。但末作鼓兩擊以別之,三次共四擊,此起鼓之例。此後不必擊壴桑,但以椎於鼓上,先後二擊者三,三次共六擊,此為第一通。又先後三擊者三,為第二通,三次共九擊。又急五擊者三,而末緊加二擊以結之,此為第三通,三次帶末二擊共十七擊。通前共三十六擊,以當一歲之運。初起,樂生卷班;第一通畢,俱升堂;第二通畢,入室;第三通畢,俱就位,謂之著往。全樂奏終,其擊法又如前。初起,卷班;第一通畢,離位;第二通畢,致事;第三通畢,拜辭而散,此全樂之收宮,謂之飭歸,所以警其退也。擊鼉鼓,於始於終皆取警戒之義焉。

  鼓字用左手擊,鼕字用右手擊。

  初起 扎扎鼕 扎扎鼕 扎扎鼕鼕

  第一通 鼓鼕 鼓鼕 鼓鼕

  第二通 鼓鼕鼕 鼓鼕鼕 鼓鼕鼕

  第三通 鼓鼕鼓鼕鼕 鼓鼕鼓鼕鼕 鼓鼕鼓鼕鼕

  結 尾 鼕鼕

  左手欲輕,右手欲重。

  大鼓大鐘 在大成門之左右,初行祭禮則擊鼓,祭事俱畢則擊鐘,鼓三百六十擊,鍾一百八響。凡迎神送神,俱鼓鍾齊鳴。

  麾 麾生執麾,升龍向外,降龍向內。如迎神作樂舉之,則升龍現,高唱曰「樂奏咸平之曲」。「迎神」二字一讀,欲勃如而起,末稍加腔韻,「咸平之曲」四字分排欲勻,尾聲悠長,但要舂容和雅,不可急促暴戾。每起一曲即舉麾,依歌章唱一聲。凡八曲奏終,聽櫟敔畢,偃麾則降龍現,高唱曰「樂止」,欲渢然而去。

  起止樂譜 「樂奏——咸——平——之——曲——」,長韻。大樂漸止,長韻漸細。

  柷 每奏一曲之始,聽舉麾唱畢,兩手舉止先撞底一聲,次擊左旁一聲,次擊右旁一聲,共三聲以舉樂。堂上堂下之樂,俱統命以柷焉。

  敔 每奏一曲之終,聽懸鼓響畢,即兩手舉籈,先擊其首者三,次逆櫟齟齬者三,共六響以止樂。堂上堂下之樂,皆制命於敔焉。

  鎛鍾 宮懸左右各三架,每奏一曲之始,聽擊柷畢即擊一聲,以開眾音。每架主一曲,先左之中,次右之中,次左之北,次右之北,次左之南,次右之南,又次左之中,又次右之中,全樂八曲八響,乃一曲之始條理也。

  特磬 每懸北南各三架,每奏一曲之終,即擊一聲以收眾音。每架主一曲,先南之中,次北之中,次南之左,次北之左,次南之右,次北之右,又次南之中,又次北之中,全樂八曲八響,乃一曲之終條理也。

  懸鼓 宮懸四隅各一架,每奏一曲之終,聽特磬響畢,即擊懸鼓。先乾響巽應,次坤響艮應,凡四聲。蓋一曲之收宮也。

  編鐘 宮懸四面各一架,每奏一句之始,即擊一聲以開眾音。自東而南,自西而北,輪更擊搏。每奏八句八響,乃一句之始條理也。

  編磬 宮懸四面各一架,每奏一句之終,即擊一聲以收眾音。自西而南,自東而北,輪更敲戛。每曲八句八響。乃一句之終條理也。

  楹鼓 足鼓 鞉鼓 堂上左右共四架,每奏一句之終聽編磬響畢,先擊楹鼓一聲,足鼓應之,鞉鼓尾之,凡三響三應三尾。搖鞉法,持柄,左轉兩耳,擊三點。蓋一句之收宮也。

  登歌鐘 堂左一架,每奏一字之始,聽歌聲既發,即擊一聲以開眾音。每句四字四響,乃一字之始條理也。

  登歌磬 堂右一架,每奏一字之終,即擊一聲以收眾音。

  凡鐘磬在懸,以樂生所向之方下層,自右數第二○合字,第三○四字,第五○一字,第六字,第八○尺字;上層自左數第二○工字,第四○凡字,第五○六字,第七○五字。擊磬俱按律呂,每句四字四響。乃一字之終條理也。歌鐘同法,列譜於下:

编歌钟磬谱

夷 則

呂 工

鍾 凡

黃 六

太 五

夾 林 鍾 尺

呂 上

洗 一

簇 四

鍾 合

  搏拊 田鼓 搏在門內,田在門外,共四架。每奏一字之終,聽歌磬響畢,即拍搏拊一聲,速敲田鼓應之。拍搏拊法,初字以左手,再字以右手,三字又以左手,四字則兩手齊拍。敲田鼓法,初字以右杖,再字以左杖,三字又以右杖,四字則以二杖齊敲。蓋一字之收宮也。

  歌 乃一樂之主,凡八音,皆以和歌古之雅頌,其法不同。今止一字一韻,審其為喉舌唇齒,以定其音律,凡字俱有聲有音,聲即字也,音則其落韻也。字有不能合音律者,而以落韻合之。如大成樂所用合、四、上、尺、工、六等字,○合字屬宮,出於喉而落於喉內;○四字屬商,出於齒而落於舌之上根;字屬徵,出於舌上而落於上之近外;○尺字屬徵,出於舌頭而落於上之近內;○工字屬羽,出於唇而落於上鼻孔;○六字屬少宮,出於喉而落於喉外。總之,歌在口中以律呂之九宮往來輪轉,如琴之弦,如簫之孔,如鐘磬之在懸。自「合」至「六」,聲漸高而清;自「六」至「合」,聲漸低而濁。得此九宮之聲音,凡歌入口皆協律呂矣。列譜於下:

  歌 自上而下漸低、漸濁、漸巨。

  聲 五六凡工尺上乙四合。

  譜 自下而上漸高、漸清、漸細。

歌 口 谱

  相鼓 木鐸 節武舞以金鐸,節文舞以木鐸,一聲應一步。旁侍者執搖,聽堂下樂既發聲,即搖一聲,隨舞人所向之方辰,俯則先俯,仰則先仰,以為舞容之節。相鼓,用手執於胸前,所以輔鐸者,每搖鐸一響,則擊鼓一聲以應之。

  旌節 舞將陳,執節前導,既列綴兆,則分立東西舞生之首。如初獻,麾生唱「樂奏寧平之曲」,東階節生亦揚節唱曰「奏寧平之舞」,三獻皆同。舞畢,西階節生抑節唱曰「舞止」。各植節架上,舞生俱歸班。

  龠 翟 龠用左手橫執之,有竅而不吹。或云:綴兆轉折八位之時齊吹,以節走趨。翟用右手縱執之。翟縱龠橫,齊肩執之為執。起之齊目為舉。平心執之謂衡。盡手向下執之謂落。向前正舉為拱。向耳偏舉為呈。龠、翟縱橫兩分為開。龠、翟縱橫相加為合。龠、翟縱橫合如一為相。各分順手向下為垂。兩手相接為交。凡執龠秉翟俱右手在外,左手在內;其手指俱大指在內,四指在外;縱則如繩,橫則如衡。執秉者不可忽也。

  舞譜

  迎神,奏咸平之章(有樂、無舞)。

  初獻,奏寧平之章。

  覺 東班舞生開龠向上,起左手於肩,垂右手於下,蹺右足向前。西班舞生開龠向上,起右手於肩,垂左手於下,蹺左足向前。

  我 東班舞生開龠向上,起右手於肩,垂左手於下,蹺左足向前。西班舞生開龠向上,起左手於肩,垂右手於下,蹺右足向前。

  生 東班舞生合龠向上拱,面顧西。西班舞生合龠向上拱,面顧東。

  民 東班舞生轉身向西,左足虛其根,足尖著地,合龠高拱。西班舞生轉身向東,右足虛其根,足尖著地,合龠高拱。

  陶 東班舞生合龠拱於西,面側東,蹺右足。西班舞生合龠拱於東,面側西,蹺左足。

  鑄 東班舞生合龠拱於東,面側西,蹺左足。西班舞生合龠拱於西,面側東,蹺右足。

  前 東班舞生合龠躬身向上揖,西班舞生合龠躬身向上揖。

  聖 東班舞生交龠轉身,向西出右足。西班舞生交龠轉身,向東出左足。

  巍 東班舞生開龠向上,起右手於肩,垂左手於下,側面向西。西班舞生開龠向上,起左手於肩,垂右手於下,側面向東。

  巍 東班舞生開龠向上,起左手於肩,垂右手於下,側面向東。西班舞生開龠向上,起右手於肩,垂左手於下,側面向西。

  泰 東班舞生合龠,交點右足;西班舞生合龠,交點左足。

  山 東班舞生合龠,交點左足;西班舞生合龠,交點右足。

  實 東班舞生合龠,拱於東,過左足於右交立,側面向西。西班舞生合龠,拱於西,過右足於左交立,側面向東。

  予 東班舞生合龠,拱於西,過右足於左交立,側面向東。西班舞生合龠拱於東,過左足於右交立,側面向西。

  景 東班舞生合龠向上拱,西班舞生合龠向上拱。

  行 東班舞生合龠向上揖,西班舞生合龠向上揖。

  禮 東班舞生合龠由左拱於右,蹺左足。西班舞生合龠由右拱於左,蹺右足。

  備 東班舞生合龠由右拱於左,蹺右足。西班舞生合龠由左拱於右,蹺左足。

  樂 東班舞生合龠轉身側面向西,由上拱於下,蹺左足。西班舞生合龠轉身側面向東,由上拱於下,蹺右足。

  和 東班舞生合龠轉身側面向東,由下拱於上,蹺右足。西班舞生合龠轉身側面向西,由下拱於上,蹺左足。

  豆 東班舞生合舉龠齊眉,點右足。西班舞生合舉龠齊眉,點左足。

  籩 東班舞生合舉龠齊眉,點左足。西班舞生合舉龠齊眉,點右足。

  惟 東班舞生開龠,起左手於肩,垂右手於下,側面向西。西班舞生開龠,起右手於肩,垂左手於下,側面向東。

  靜 東班舞生開龠,起右手於肩,垂左手於下,側面向東。西班舞生開龠,起左手於肩,垂右手於下,側面向西。

  既 東班舞生深曲右手出於左,舉右手,垂左手,側面向西。西班舞生深曲左手出於右,舉左手,垂右手,側面向東。

  述 東班舞生深曲左手出於右,舉左手,垂右手,側面向東。西班舞生深曲右手出於左,舉右手,垂左手,側面向西。

  六 東班舞生合龠平衡低首,西班舞生合龠平衡低首。

  經 東班舞生合龠,左右手拱,復平衡。西班舞生合龠,左右手拱,復平衡。

  爰 東班舞生交龠拱於左,蹺右足。西班舞生交龠拱於右,蹺左足。

  斟 東班舞生交龠拱於右,蹺左足。西班舞生交龠拱於左,蹺右足。

  三 東班舞生開龠出左足,西班舞生開龠出右足。

  正 東班舞生合龠向上深揖,西班舞生合龠向上深揖。

  亞獻奏安平之曲:

  至 東班舞生開龠、翟,蹲身低首。西班舞生開龠、翟,蹲身低首。

  哉 東班舞生開龠、翟,齊舉至眉,左足交右足。西班舞生開龠、翟,齊舉至眉,右足交左足。

  聖 東班舞生開龠、翟,齊舉至眉,右足交左足。西班舞生開龠、翟,齊舉至眉,左足交右足。

  師 東班舞生合左手於右向上拱,深揖。西班舞生合右手於左向上拱,深揖。

  天 東班舞生開龠,出左手,向上曲右手,蹺左足。東班舞生開龠,出右手,向上曲左手,蹺右足。

  授 東班舞生開龠,出右手,向上曲左手,蹺右足。西班舞生開龠,出左手,向上曲右手,蹺左足。

  明 東班舞生合舉龠齊眉,蹲身面向西。西班舞生合舉龠齊眉,蹲身面向東。

  德 東班舞生合舉龠齊眉,蹲身面向東。西班舞生合舉龠齊眉,蹲身面向西。

  木 東班舞生合龠轉身,面向西拱於前,出左足。西班舞生合龠轉身,面向東拱於前,出右足。

  鐸 東班舞生舉龠齊眉,舉翟平衡,蹺左足。西班舞生舉龠齊眉,舉翟平衡,蹺右足。

  萬 東班舞生舉翟齊眉,舉龠平衡,蹺右足。西班舞生舉翟齊眉,舉龠平衡,蹺左足。

  世 東班舞生合龠拱於上,躬身點左足。西班舞生合龠拱於上,躬身點右足。

  式 東班舞生轉身向西,直出左手左足。西班舞生轉身向東,直出右手右足。

  是 東班舞生仍轉身向西,直出右手右足。西班舞生仍轉身向東,直出左手左足。

  群 東班舞生仍轉身向西,蹲身平拱於西。西班舞生仍轉身向東,蹲身平拱於東。

  辟 東班舞生轉面於東,蹲身平拱於東。西班舞生轉面於西,蹲身平拱於西。

  清 東班舞生開龠,起左手於肩,垂右手於下,蹺右足。西班舞生開龠,起右手於肩,垂左手於下,蹺左足。

  酒 東班舞生開龠,起右手於肩,垂左手於下,蹺左足。西班舞生開龠,起左手於肩,垂右手於下,蹺右足。

  維 東班舞生合龠向上,側面顧西。西班舞生合龠向上,側面顧東。

  醑 東班舞生轉身面西,合龠向上,蹺左足。東班舞生轉身面東,合龠向上,蹺右足。

  言 東班舞生合龠拱於西,面側東,蹺右足。西班舞生合龠拱於東,面側西,蹺左足。

  觀 東班舞生合龠拱於東,面側西,蹺左足。東班舞生合龠拱於西,面側東,蹺右足。

  秉 東班舞生合龠向上揖,西班舞生合龠向上揖。

  翟 東班舞生交龠轉身面西,出右足。西班舞生交龠轉身面東,出左足。

  太 東班舞生開龠,起右手於肩,垂左手於下,面向西。西班舞生開龠,起左手於肩,垂右手於下,面向東。

  和 東班舞生開龠,起左手於肩,垂右手於下,面向東。東班舞生開龠,起右手於肩,垂左手於下,面向西。

  常 東班舞生交龠點右足,西班舞生交龠點左足。

  流 東班舞生合龠點左足,西班舞生合龠點右足。

  英 東班舞生合龠拱於東,左足交右足,面向西。西班舞生合龠拱於西,右足交左足,面向東。

  材 東班舞生合龠拱於西,右足交左足,面向東。西班舞生合龠拱於東,左足交右足,面向西。

  斯 東班舞生合龠向上拱,西班舞生合龠向上拱。

  植 東班舞生合龠向西揖,西班舞生合龠向東揖。

  終獻奏景平之章:

  猗 東班舞生合龠由左拱於右,蹺左足。西班舞生合龠由右拱於左,蹺右足。

  歟 東班舞生合龠由右拱於左,蹺右足。西班舞生合龠由左拱於右,蹺左足。

  素 東班舞生合龠轉身面向西,由上拱於下,蹺右足。西班舞生合龠轉身面向東,由上拱於下,蹺左足。

  王 東班舞生合龠轉身面向東,由下拱於上,蹺左足。西班舞生合龠轉身面向西,由下拱於上,蹺右足。

  示 東班舞生合舉龠齊眉,點右足。西班舞生合舉龠齊眉,點左足。

  予 東班舞生合舉龠齊眉,點左足。西班舞生合舉龠齊眉,點右足。

  物 東班舞生開龠,起左手於肩,垂右手於下,面向西。西班舞生開龠,起右手於肩,垂左手於下,面向東。

  軌 東班舞生開龠,起右手於肩,垂左手於下,面向東。西班舞生開龠,起左手於肩,垂右手於下,面向西。

  瞻 東班舞生深曲右手出左,舉右手於肩,垂左手於下,面向西。東班舞生深曲左手出右,舉左手於肩,垂右手於下,面向東。

  之 東班舞生深曲左手出右,舉左手於肩,垂右手於下,面向東。西班舞生深曲右手出左,舉右手於肩,垂左手於下,面向西。

  在 東班舞生合龠平衡低首,西班舞生合龠平衡低首。

  前 東班舞生合龠左右拱,復平衡。西班舞生合龠左右拱,復平衡。

  神 東班舞生交龠拱於左,蹺右足。西班舞生交龠拱於右,蹺左足。

  其 東班舞生交龠拱於右,蹺左足。西班舞生交龠拱於左,蹺右足。

  寧 東班舞生開龠出右足,西班舞生開龠出左足。

  止 東班舞生合龠向上深揖,西班舞生合龠向上深揖。

  酌 東頭三、五班舞生轉身向下,蹲身相對拱。西頭三、五班舞生轉身向下,蹲身相對拱。

  彼 東二、四、六班舞生轉身向下,蹲身相背拱。西二、四、六班舞生轉身向下,蹲身相背拱。

  金 東班舞生轉面向西,先垂手,次對拱,出左足。西班舞生轉面向東,先垂手,次對拱,出右足。

  罍 東班舞生轉面向東,先垂手,次對拱,出右足。西班舞生轉面向西,先垂手,次對拱,出左足。

  惟 東班舞生合龠向上,深曲左足,拱於右。西班舞生合龠向上,深曲右足,拱於左。

  清 東班舞生合龠向上,深曲右足,拱於左。西班舞生合龠向上,深曲左足,拱於右。

  且 東班舞生左手平衡,右手舉翟齊眉,左足交於右足。西班舞生右手平衡,左手舉龠齊眉,右足交於左足。

  旨 東班舞生右手平衡,左手舉龠齊眉,右足交於左足。西班舞生左手平衡,右手舉翟齊眉,左足交於右足。

  登 東班舞生轉身向西,兩手齊開,各進一步。西班舞生轉身向東,兩手齊開,各進一步。

  獻 東班舞生開龠朝上,舉右手於肩,垂左手於下,面側西。西班舞生開龠朝上,舉左手於肩,垂右手於下,面側東。

  既 東班舞生開龠朝上,舉左手於肩,垂右手於下,面側東。西班舞生開龠朝上,舉右手於肩,垂左手於下,面側西。

  終 東班舞生合龠,先拱於左,次拱於右,復拱於上。西班舞生合龠,先拱於右,次拱於左,復拱於上。

  弗 東班舞生合龠,先拱於右,次拱於左,復拱於上。西班舞生合龠,先拱於左,次拱於右,復拱於上。

  遐 東班舞生開龠,高舉右手,曲左手於背,面向西,出右足。西班舞生開龠,高舉左手,曲右手於背,面向東,出左足。

  有 東班舞生開龠,高舉左手,曲右手於背,面向東,出左足。西班舞生開龠,高舉右手,曲左手於背,面向西,出右足。

  喜 東班舞生朝南深揖,手按於頂,三鼓起身。西班舞生朝南深揖,手按於頂,三鼓起身。

  撤饌奏咸平之章(有樂、無舞)。

  送神奏咸平之章(有樂、無舞)。

  望瘞曲同送神(有樂、無舞)。

祭關帝禮

編輯

  歲凡三祭。五月十三日,前殿照常用:帛一、牛一、羊一、豕一、果品五盤。後殿不用牛,余照前殿。其春秋二祭,前殿帛一、牛一、羊一、豕一、籩十、豆十。後殿帛各一、羊各一、豕各一、籩各八、豆各八。

  前殿儀注

  祭日,引贊引承祭官進左旁門,贊「詣盥洗所」(盥手帨巾畢)。通贊唱「執事者各司其事」,引贊贊「就位」(引承祭官就位)。通贊唱「迎神」,司香者捧香盒、立香爐。左引贊引承祭官詣香爐前。司香者跪。引贊贊「上香」,承祭官將炷香接舉插爐內,又上塊香三次畢,引贊贊「復位」,承祭官復位。引贊贊「跪」,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禮,興,平身。通贊唱「奠帛行初獻禮」,捧帛、執爵者將帛、爵捧舉,各就神位前。引贊贊「奠帛」,奠帛官跪獻畢,行一跪三叩禮,退。贊「獻爵」,獻爵官立,獻畢,退。贊「詣讀祝位」,讀祝者至祝案前行一跪三叩禮,將祝文捧起,立承祭官之左。引贊贊「跪」,承祭官及讀祝者俱跪。贊「讀祝」,讀祝畢,捧至神位前安盛帛盒內,行一跪三叩禮,退。引贊贊「叩」,承祭官行一跪三叩禮,興,平身。通贊唱「行亞獻禮」(儀同初獻禮,但不奠帛,不讀祝)。通贊唱「行終獻禮」(儀同亞獻)。通贊唱「撤饌」(執事者詣神位前,將籩豆等各少舉)。唱「送神」,引贊贊「跪」,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禮,興,平身。通贊唱「讀祝者捧祝,進帛者捧帛,司饌者捧饌,恭詣燎位」。引贊引承祭官退至西邊立,俟捧祝、帛過畢,復位。引贊贊「詣望燎位」,引承祭官至燎爐前。贊「焚祝帛」,贊「禮畢」,引承祭官退。

  後殿儀注

  祭日引贊引承祭官進中門,贊「詣盥洗所」(盥手帨巾畢)。通贊唱「執事者各司其事」,引贊贊「就位」(引承祭官就位)。通贊唱「迎神」,司香者捧香盒、立香爐。左引贊引承祭官詣曾祖光昭公香爐前,司香者跪。引贊贊「上香」,承祭官將炷香接舉插爐內,又上塊香三次畢。引贊引承祭官詣祖裕昌公香爐前,同前上香畢。引贊引承祭官詣父成忠公香爐前,同前上香畢。引贊贊「復位」,承祭官復位。引贊贊「跪」,承祭官行二跪六叩禮,興,平身。通贊唱「奠帛、行初獻禮」,捧帛、執爵者將帛、爵捧舉,各就神位前。引贊贊「奠帛」。贊「獻爵」(儀俱同前殿),先光昭、次裕昌、次成忠,各獻畢。贊「讀祝者詣讀祝位」(光昭公,儀同前殿)。通贊唱「行亞獻禮」(儀同初獻,但不奠帛,不讀祝)。通贊唱「行終獻禮」(儀同亞獻)。唱「撤饌」(儀同前殿)。唱「送神」,引贊贊「跪」,承祭官行二跪六叩禮,興,平身。余悉同前殿。

祭厲壇禮

編輯

  凡京都有泰厲之祭,在王國有國厲之祭,在各府、州有郡厲之祭,在各縣有邑厲之祭,在一里又各有鄉厲之祭。每歲三祭,春祭清明日,秋祭七月十五日,冬祭十月初一日。每祭用羊三、豕三、飯米三石,香燭紙酒隨用。先期三日,主祭官齋沐更衣(用常服),備香燭酒果,牒告本處城隍。通贊行一跪三叩禮,興,平身,詣神位前跪,進爵,獻爵,奠爵,俯伏,興,平身,復位。又一跪三叩,興,平身,焚告文,禮畢。

  本日設城隍位於壇上,祭物:羊一、豕一。設無祀鬼神壇於壇下左右(書曰「本府境內無祀鬼神」),祭物:羊二、豕二,盛於器,同羹飯等鋪設各鬼神位前。陳設畢,通贊唱「執事者各就位」,「陪祭官各就位」,「主祭官就位」,贊行一跪三叩禮,興,平身。主祭官詣神位前跪,三獻酒,俯伏,興,平身,復位。讀祭文,讀畢,又一跪三叩。焚祭文並紙錢,禮畢。

祭旗纛禮

編輯

  每歲霜降前一日,鎮標三營將士盛裝鎧伏,迎請旗纛到教場,張幕紮營。至霜降日,五鼓,以帛一(白色)、羊一、豕一,行三獻禮畢,放炮揚威撤幕,束裝整伍回營,歸纛於兵器庫。各縣皆然。

鄉飲酒禮

編輯

  順治初,令京府及直省府、州、縣,每歲舉行鄉飲酒禮,設賓僎介主,酒席於存留錢糧內支辦,凡以申明朝廷之法,敦敘長幼之節,遂為定製雲。

  鄉飲酒儀注

  京府及直省府、州、縣,每歲正月十五日、十月一日,於儒學行鄉飲酒禮。前一日,執事者於儒學之講堂,依圖陳設坐次,司正率執事習禮。至日黎明,執事者宰牲具饌。主席及僚屬、司正先詣學,遣人速賓、僎以下。比至,執事者先報曰「賓至」,主席率僚屬出迎於庠門之外以入。主居東,賓居西,三讓三揖而後升堂,東西相向立。贊「兩拜」,「賓坐」。執事又報曰「僎至」,主席又率僚屬出迎,揖讓升堂,拜坐如前儀。賓、僎、介至,既、就位,執事者唱「司正揚觶」,執事者引司正由西階升,詣堂中,北向立。執事者唱「賓、僎以下皆立」,唱「揖」,司正揖,賓、僎以下皆揖。執事者以觶酌酒授司正,司正舉酒曰:

  「恭惟朝廷,率由舊章,敦崇禮教。舉行鄉飲,非為飲食。凡我長幼,各相勸勉。為臣盡忠,為子當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內睦宗族,外和鄉里。無或廢墜,以忝所生。」

  讀畢,執事者唱「司正飲酒」。飲畢,以觶授執事。執事者唱「揖」,司正揖,賓、僎以下皆揖。司正復位,賓、僎以下皆坐。唱「讀律令」,執事者舉律令案於堂之中。引禮引讀律令者詣案前,北向立。唱「賓、僎以下皆立」,行揖禮如前,讀畢復位。執事者唱「供饌案」,執事者舉饌案至賓前,次僎,次介,次主。三賓以下各以次舉訖,執事者唱「獻」,賓主起席北面立。執事者斟酒以授主,主受爵詣賓前置於席,稍退。贊「兩拜」,賓答拜訖。執事者又斟酒以授主,主受爵詣僎前置於席,交拜如前儀畢,主退復位。執事者唱「賓酬酒」,賓起僎從之。執事者斟酒授賓,賓受爵詣主前置於席,稍退。贊「兩拜」,賓、僎、主交拜訖各就位坐。執事者分左右立,介、三賓、眾賓以下以次斟酒於席訖,執事者唱「飲酒」,或三行、或五行。供湯,又唱「斟酒」,飲酒、供湯三品畢。執事者唱「撤饌」,候撤飲案訖。唱「賓、僎以下皆行禮」,僎、主、僚屬居東,賓、介、三賓、眾賓居西。贊「兩拜訖」,唱「送賓」,以次下堂分東西行,仍三揖出庠門而退。凡鄉飲酒禮,高年有德者坐席居上,余以次序齒。而列其有違犯科條者,不許干良善之席,違者罪以違制。敢有喧譁失禮者,揚觶者以禮責之。

  主,府城知府,縣城知縣,如無正印官,佐貳官代,位於東南。大賓以致仕官為之,位於西北。僎賓擇鄉里年高有德之人,位於東北。介,以次長,位於西南。三賓,以賓之次者為之,位於賓、主、介、僎之後。除賓、僎外,眾賓序齒列坐。其僚屬則序爵。司正以教職為之,主揚觶以罰。贊禮者,以老成生員為之。鄉飲酒方位圖見下:

乡饮酒方位图

鄉約講讀聖諭

編輯

  順治九年,頒行六諭,臥碑文於八旗、直隸、各省。十六年,議准譯書六諭,令五城各設公所,擇善講人員,講解開諭,以廣教化。直省府、州、縣亦皆舉行鄉約,設城司及各地方官責成鄉約人等,於每月朔望日聚集公所宣講。

  康熙九年,上諭十六條,通行曉諭八旗佐領,並直隸各省督撫,轉行府、州、縣、鄉、村人等,切實遵行。

  一敦孝弟以重人倫。一篤宗族以昭雍睦。
  一和鄉黨以息爭訟。一重農桑以足衣食。
  一尚節儉以惜財用。一隆學校以端士習。
  一黜異端以崇正學。一講法律以儆愚頑。
  一明禮讓以厚風俗。一務本業以定民志。
  一訓子弟以警非為。一息誣告以作良善。
  一戒窩逃以免株連。一完錢糧以省催科。
  一聯保甲以弭盜賊。一解仇忿以重身命。

  二十五年覆准上諭十六條,令直省督撫轉行提鎮等官,曉諭各該營伍將弁兵丁。並頒發土司各官,通行講讀。

  雍正元年,欽定聖諭廣訓十六章,共計萬言,刊刻頒行,分發府、州、縣、鄉、村,令生童誦讀。每月朔、望日,地方官聚集公所,逐條宣講,兵民皆得恭聽,俾聖教覃敷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