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

漢中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
漢政發〔2020〕8號
2020年3月19日
發布機關:漢中市人民政府
漢政發文件

各縣區人民政府,漢中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事業單位:

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六穩」工作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技工教育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推動穩就業和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按照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國發〔2019〕28號)和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陝政發〔2019〕19號)要求,結合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把穩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強化底線思維,做實就業優先政策,健全有利於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堅持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和穩定現有就業崗位並重,突出重點、統籌推進、精準施策,全力防範化解規模性失業風險,全力確保我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二、支持企業穩定崗位

(一)加大援企穩崗力度。深入落實參保企業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積極爭取省級基金調劑,加大對我市支柱產業和規模企業的扶持力度,促進企業穩定就業崗位。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和困難企業開展職工在崗培訓的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均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市人社局、財政局、發改委、工信局等部門按職能分工負責,列第一位者為牽頭部門,下同)

(二)規範企業裁員行為。完善企業規模性裁員風險響應工作預案,對擬進行經濟性裁員的企業,指導其依法依規制定和實施職工安置方案,提前30日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情況,依法依規支付經濟補償,償還拖欠的職工工資,補繳欠繳的社會保險費。支持企業與職工集體協商,採取協商薪酬、調整工時、輪崗輪休、在崗培訓等措施,保留勞動關係。(市人社局、財政局、發改委、工信局、商務局等)

(三)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加大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力度,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的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1年4月30日。着力解決政策落實「中梗阻」和「最後一公里」問題,開展「降費服務千企行」活動,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將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納入社會保險補貼範圍,企業吸納其就業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開展「清欠」專項行動,全面清理政府部門、大型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改善發展環境。(市財政局、稅務局、人社局、工信局、商務局等)

(四)加強對企業金融支持。鼓勵銀行完善金融服務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績效考核激勵機制,增加製造業中小微企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發揮各級金融監管機構作用,鼓勵銀行為重點企業制定專門信貸計劃,對遇到暫時困難但符合授信條件的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發揮中小企業發展等專項資金作用,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培育小微企業上規模。(市金融辦、工信局、中國人民銀行漢中市中心支行、漢中銀監分局等)

三、開發更多就業崗位

(五)挖掘內需帶動就業。緊扣「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發揮穩投資對穩就業的帶動作用,協調推進重大項目進展。推動傳統服務業改造升級,加快發展全域旅遊、托育養老、金融服務、現代物流、文化創意、科技服務、社區生活、毛絨玩具、家政服務等勞動密集型服務業發展,提高服務業就業比重。鼓勵汽車、家電、電子產品更新消費,有力有序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培育我市服務外包市場,支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採購專業服務。(市發改委、工信局、商務局、財政局、人社局等)

(六)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拓展就業空間。結合「四個在漢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促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擴大就業。將養老護理員培訓納入全市培訓總體規劃,持續實施「千人培訓計劃」,免費培訓養老護理專業性人才。將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納入職業教育體系規劃,支持職業學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課程。推動「互聯網+」、數字經濟、平台經濟等在更多領域發展。實施「互聯網+中小企業」行動計劃,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及專業服務機構建設面向中小企業的雲製造平台和雲服務平台,大力培育數字經濟。(市發改委、教育局、科技局、工信局、民政局、人社局、商務局、智慧城市建設局等)

(七)把用工量作為衡量項目好壞的重要指標。制定支持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和項目,特別是對用工量大的已規劃重點產業和重點項目,強化跟蹤服務,着力解決用工方面問題。加強財稅、金融、產業、招商等經濟政策與就業政策配套銜接,建立重大項目吸納就業評估實施機制,優先安排實施創造崗位多、崗位質量好、與人力資源匹配度高的產業項目。在鄉村振興產業規劃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中,把就業創業作為重要出發點,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市發改委、財政局、工信局、人社局、商務局、經合局、稅務局等)

(八)提高務工組織化程度。打響「外出務工、首選南通,實現夢想、社區工廠」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品牌,赴南通等主要勞務輸出地收集優質崗位,通過各級人力資源市場全天候推送就業崗位。加快培育引進服裝加工、電子原件製造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創辦社區工廠,大力扶持移民安置點興辦社區工廠,幫助移民安置點貧困勞動力實現安居樂業。大力提升「春風行動」、「就業直通車」活動力度,讓更多的貧困勞動力從輸出地到用工地「零成本」實現就業。優化外出務工服務,提升服務質量,擴大服務規模,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就業、換崗、維權等一條龍服務。(市人社局、扶貧辦等)

四、幫扶重點群體多渠道就業創業

(九)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改進專項就業服務,對有需求的畢業生提供實名登記、檔案管理、見習崗位推薦、就業崗位推薦、就業信息推送、創業培訓等服務。加快開發「互聯網+就業」新模式,全面推廣使用「高校畢業生精準服務平台」,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招聘,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搭建便捷高效的信息平台。繼續組織實施農村教師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公開招聘一批鄉村教師、醫生、社會工作者充實基層服務力量。擴大就業見習規模,每年組織見習青年不少於1500人,放寬見習期限,按規定給予就業見習補貼。加強困難畢業生就業幫扶,將求職創業補貼對象範圍擴大到中等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和民辦高校符合條件的困難畢業生,補貼辦理時限從畢業年度調整為畢業學年。加強困難學生幫扶,構建完善的學校、院系、班級三級幫扶體系,落實校院領導、專任教師、輔導員責任,強化分類指導服務,加大幫扶力度。(市人社局、教育局、財政局等)

(十)優化返鄉農民工就業服務。全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強化農民工就業創業服務,在農民工返鄉期內提供就業崗位信息,幫助其儘快就業;支持組建勞務經紀人隊伍和返鄉創業協會,擴大返鄉農民工創業「朋友圈」,引導開展創業互助。開發產業就業崗位,鼓勵新型經營主體承接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項目,開展職業農民培育,促進返鄉就業;返鄉農民工在養老護理家政行業就業的,給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崗位補貼,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返鄉後超過6個月的農民工,在當地就業扶貧基地、創業孵化基地(返鄉園區)、社區工廠就業的,比照貧困勞動力享受吸納就業優惠扶持政策。一次性崗位補貼、就業優惠扶持政策的執行時間到2020年12月31日。(市人社局、民政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扶貧辦等)

(十一)拓寬退役軍人就業渠道。充分發揮市縣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就業訓練中心主體作用,免費開展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政策諮詢等服務,並有針對性的組織開展就業創業培訓,提高退役軍人就業競爭力。組織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活動,搭建退役軍人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平台。加大定向招錄力度,在軍隊服役5年(含)及以上的高校畢業生士兵退役後可以報考面向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定向考錄職位,同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共享公務員定向考錄計劃;縣以下一線執法職位、鎮辦專職人武幹部職位招錄,應拿出一定名額面向大學生退役士兵;公安機關特警職位可面向反恐特戰等退役士兵招錄人民警察。(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委組織部、人社局、教育局、民政局)

(十二)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實施力度,建立信用鄉村、信用園區、創業孵化示範載體推薦免擔保機制。降低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當年新招用符合條件人員占現有職工比例下調為20%,職工超過100人的比例下調為10%。放寬創業擔保貸款條件,獲得縣級以上勞動模範、創業明星、巾幗建功、雙學雙比等榮譽稱號人員、自主擇業軍轉幹部以及信用鄉村推薦的創業人員原則上可免除創業擔保貸款反擔保手續;還款積極、帶動就業能力強、信譽良好的創業人員和小微企業,可繼續享受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累計不超過3次。按照《陝西省促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實施辦法》的有關要求,為退役軍人創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完善創業補貼政策,將就業困難人員、畢業年度和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創業人員一次性創業補貼標準從每人3000元提高到5000元;電子商務平台企業和市場化創業服務機構每扶持1名創業者成功開辦網店的,給予2000元一次性創業服務補貼,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支持返鄉創業,2020年底前,返鄉農民工在本縣初創的創業實體,按其場地租賃費、水電費的50%給予補貼,年補貼最高不超過2萬元;落實創業孵化項目補貼政策,根據入駐實體數量、孵化效果和帶動就業成效,對創業孵化基地給予一定補貼,補貼辦法由縣區按照相關規定執行;每年評審一定數量的市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返鄉創業示範園區),並給予一次性創業孵化項目獎勵。農民企業家回本縣區投資100萬元以上創辦企業的,享受當地招商引資相關政策。返鄉農民工創辦符合環保、安全、消防條件的小型加工項目,允許在其宅基地內從事生產經營。(市人社局、財政局、發改委、農業農村局、商務局、市場監管局、退役軍人事務局等)

(十三)加快創業平台建設。發揮「雙創」支撐就業重要作用,依託縣區產業特點建設眾創空間、孵化器等創業載體,引導「雙創」要素投入,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深入推廣「企業內創、院所自創、校企合作」創業創新模式。支持創辦漢中創業大學。打造提升「創業大賽」「技能大賽」「創業明星表彰」「創客沙龍」等活動,深化「大賽+基金+孵化」模式,落實「以賽代評」政策。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建立縣級電商服務中心,提高電商創業能力。加快縣區、鎮辦標準化創業中心建設,從政策、資金、土地等方面積極支持標準化創業中心創建工作,建成後的標準化創業中心應分類納入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區、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等綜合性創業服務平台管理體系,享受相應稅費減免、財政補貼等政策。(市發改委、教育局、科技局、工信局、財政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商務局、稅務局等)

(十四)支持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支持勞動者通過臨時性、非全日制、季節性、彈性工作等靈活多樣形式實現就業。對就業困難人員享受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政策享受期限可延長1年,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市人社局、財政局等)

(十五)加強托底安置就業。強化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特別是大齡失業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成員,要重點通過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對從事公益性崗位政策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政策享受期限可延長1年,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市人社局、財政局等)

五、加強職業教育培訓

(十六)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以企業職工、就業重點群體、貧困勞動力為重點,圍繞我市「六大產業」以及市場急需緊缺的家政養老、托幼保安、電子商務等開展就業技能培訓,把勞動力培訓成合格的「員工」,打造社會認可的「漢中勞務」品牌;充分發揮「就業創業培訓智慧超市」作用,圍繞促進創業開展經營管理、品牌建設、市場拓展、風險防控等創業指導培訓。支持企業申辦職工培訓中心,大力開展技能提升培訓、新型學徒制培訓等,根據職工培訓後取得證書落實企業培訓補貼。創新培訓方式,支持校企合作,發揮漢中職業技術學院、陝西航空職業技師學院醫學護理、裝備製造等專業優勢,積極與大中型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形成經驗在全市推廣。力爭到2021年底,全市技能勞動者占就業人員總量比例達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達到30%以上。(市人社局、教育局、財政局、工信局等)

(十七)擴大技能人才培養培訓規模。穩步推進高職院校和技工院校擴招工作,充分發揮技工院校作用,擴大技工院校招生規模,2020年起將技工院校招生納入中等職業教育統一招生平台,為全市裝備製造、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醫養產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提升高技能人才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規模和質量,培育壯大技能人才隊伍。組織城鄉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20歲以下有意願的登記失業人員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對其中的農村學員和困難家庭成員給予生活費補貼,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市人社局、教育局、財政局等)

(十八)大規模發展職業教育。健全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落實教育附加30%用於職業教育等財政支持政策,逐步提高職業教育在教育經費中的占比。新增教育經費要向職業教育傾斜,完善中職生均經費撥款制度,生均撥款經費要高於普通高中,鞏固提高高職生均撥款標準,並根據發展需要和財力逐步提高財政撥款保障水平。從2020年1月起,舉辦職業教育的企業且符合中、省有關文件規定的,可按投資額30%的比例,抵免該企業當年應繳納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建立多渠道投融資機制,大力開展技工院校基礎能力建設和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市教育局、人社局、財政局、稅務局等)

六、做實就業創業服務

(十九)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減並工商、稅務、刻章、社保等流程,全面推進企業簡易註銷登記改革,大力推行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精簡和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壓縮企業開辦時間,進一步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完善城鄉公共就業服務機制和基層服務平台,加大「智慧就業」系統建設力度,加快「智慧就業E家」遠程視頻面試平台組網建設,努力打造城市「15分鐘」和農村「半小時」就業服務圈。(市行政審批局、發改委、科技局、財政局、人社局、商務局、市場監管局等)

(二十)推進就業服務全覆蓋。做實就業創業服務,對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要求、處於失業狀態的城鄉勞動者可在常住地進行失業登記,申請享受基本公共就業服務。統籌安排專項招聘工作,精心搭建人力資源供需對接平台,提高人崗匹配對接效率。加強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專項治理對就業影響跟蹤應對,對涉及企業關停並轉的,主管部門要及時將企業信息提供給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對可能造成規模性失業的,要同步制定應對措施。(市人社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扶貧辦、工信局等)

七、做好基本生活保障

(二十一)更好發揮失業保險作用。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人員,及時發放失業保險金。對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且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年的人員,可繼續發放失業保險金直至法定退休年齡。(市人社局、財政局等)

(二十二)做好睏難人員生活保障。對符合條件的生活困難下崗失業人員,發放臨時生活補助。對生活困難的失業人員及家庭,按規定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範圍。對實現就業的低保對象,可通過「低保漸退」等措施,增強其就業意願和就業穩定性。(市民政局、財政局等)

八、加強組織保障

(二十三)建立就業形勢分析研判機制。由主管副市長牽頭,發展改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業和信息化、農業農村、商務、退役軍人、統計等部門參與,建立市級就業形勢分析研判機制,定期開展會商,分析研判就業形勢,統籌領導和推進穩就業工作和規模性失業風險應對處置,壓實促進就業工作責任。(市人社局、發改委、工信局、農業農村局、商務局、退役軍人事務局、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漢中調查隊、中國人民銀行漢中市中心支行等)

(二十四)完善實名登記和專項監測。組織基層全域登記就業失業人員,依託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系統實行就業失業實名制,實現就業失業人員實名制登記全覆蓋。做好失業動態、重點企業、人力資源市場等專項監測數據和全市134個行政村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監測數據採集上報工作,精準掌握城鄉勞動力就業失業情況和返鄉回流情況,加強移動通信、鐵路運輸、社保繳納、招聘求職等大數據比對分析,為就業形勢研判提供準確依據。(市人社局、發改委、工信局、統計局、農業局、退役軍人事務局、國家統計局漢中調查隊等)

(二十五)做好資金投入保障。積極投入就業補助資金,統籌用好失業保險基金、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等,用於企業穩定崗位、鼓勵就業創業、保障基本生活等穩就業支出。(市財政局、人社局、工信局等)

(二十六)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各縣區政府要全力防範化解規模性失業風險,第一時間處置因規模性失業引發的群體性突發事件,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處置過程中,縣區政府可根據需要依法依規制定臨時性應對措施。(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十七)加大宣傳輿論引導。要大力宣傳中省穩就業決策部署和支持就業創業政策措施,引導廣大勞動者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價值觀,選樹一批促進就業創業工作典型經驗、典型人物,發掘一批就業創業先進典型,及時開展表彰激勵。牢牢把握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主動權,做好輿情監測研判,建立重大輿情溝通協調和應急處置機制,消除誤傳誤解,穩定社會預期。(市政府有關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

漢中市人民政府

2020年3月11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