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等學校教授針對教育領導工作提出批評

河北高等學校教授

針對教育領導工作提出批評
1957年5月20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本報訊 最近記者訪問了河北一些高等學校的教授,徵求他們對於高等教育部和學校領導的意見,談談教育工作中的矛盾。

河北農學院教授劉旭初主張在高等學校恢復學分制和百分制。他說,高等學校幾年來在教學制度上更改很多,副作用很大,主要是高等教育部有嚴重的教條主義。他們忽視中國教育過去的傳統,生搬硬套一些制度和辦法。當然,蘇聯先進經驗是要學習的,也有些在教學上起了良好作用。問題在於學習的時候,不能不顧中國實際情況,硬來推行。譬如教學大綱,在蘇聯是五年學完,搬到中國來是四年畢業,這本身就是矛盾,形成學生負擔過重。

譬如學生成績的記分,過去多是百分制,解放以來改了五分制。這在蘇聯是合適的,在中國就不合適。

又如中國大學過去多是學分制,學分學完就畢業。這樣,優秀學生可以提早畢業,遲鈍的學生可以延長學習時間,這適應學生智力不同的情況,同時要求學生達到一定的畢業水平。解放以來廢除了學分制,學生不管資質高低一起畢業,甚至明明不合格的也勉強送出門去,形成質量不齊。

當然,百分制和學分制都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制度,但移植到中國數十年,已適合中國國情。劉旭初教授特別談到在以前他是不敢這樣說的,怕被扣上「資產階級思想」的帽子。

老年教師有了進步

領導上還用舊眼光看人

唐山鐵道學院講師胡思杜談到高等學校領導中的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他說,三反以前,一些年長教師的資產階級思想肯定是十分嚴重的,三反中矛盾暴露了,幾年來經過許多政治運動,許多老教師的思想是進步了,而學校領導還是以老眼光看人。學校中盛行青年教師路線,而對有經驗的教師疏遠,脫離了基本群眾。而這些青年教師經驗不足,卻擔負教學改革的重責,後果實在可怕。曾經有一位機械系的教師根據部里發下的蘇聯教學大綱壓縮修改了,交給管教務的青年同志說,這已超過學生負荷能力六分之一,希望他到部里去力爭縮減。結果這位青年同志不知教學甘苦,到部里開會的結果,不僅沒有減少六分之一,倒增加了8%,以致從1953年到現在年年精簡課程,多少學生鬧病。

河北農學院講師陶學郁認為他們學校也有這種現象。教研組不管什麼事,老教師總先要徵求青年同志意見。什麼運動都是他們擔任組長,這使這些青年同志滋長驕傲自滿情緒,認為老教師一無可取,而使老教師更感自卑,造成新老教師之間關係的不正常。

這事實上是一種宗派主義的反映,因為這些青年同志多半是黨、團員。胡思杜還談到唐山鐵道學院四個院長、副院長都是黨員,而且都是鐵道部派來的黨員。教師們曾提出一個教授當院長,提了兩年未批准。胡思杜認為鐵道部領導不了解知識分子的脾氣。他們希望有一個教授當院長,就如少數民族有他們自己人當自治區主席一樣。另外,在唐山鐵道學院中有一個非黨教務長與院長發生爭論,黨員院長就聲色俱厲地說:「你堅持,你得負責!」請問這樣一位非黨教授如何負責?一句話害得他一年多抬不起頭來。

希望深入了解情況

確實解決現存矛盾

胡思杜還提出黨員教師在高等學校中的作用問題。他說共產黨員在一切工作崗位上要起帶頭作用,而高等學校一般黨員教師在業務中的帶頭作用是不夠好的。他們業務水平不高,怎麼在教學工作中起得了骨幹作用。他又指出科學研究工作在高等學校停於呼口號階段,號召多,做得少,這與會議過多有關。最近他們學校工會調查了一位擔負社會工作等情況的教授的時間:社會活動占四分之一,教學、科學研究工作占四分之一,各種會議及行政工作占二分之一。這證明他有四分之三的時間「不務正業」,只有四分之一時間放在他應有的工作上面。胡思杜建議高等學校應有 「三天無會日」。

胡思杜還認為唐山鐵道學院領導上對教師的情況若明若暗,了解不清楚,因之許多問題解決不了。院長(兼黨委書記)很少下到系裡和教研組和教師談談心,也很少徵求教師的意見,教學工作盲目性很大。他希望這次學校中能邊整風,邊下去,作艱苦的調查研究工作,摸摸教學工作究竟存在什麼問題,教師思想有什麼矛盾。他說過去既然欠了這筆賬,愈早還愈好。他希望黨委書記親自動手,不要僅僅依賴支部同志搞。一般支部同志多是年輕人,經驗少,對高級知識分子的複雜性掌握不了,在教學工作上又無實際體會。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57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53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