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顯應錄

續藏經 法華經顯應錄  宋 宗曉編

法华经显应录序

  西竺之教。其高處至不可思議。有歷劫讚揚所不能盡。其神通發現攝魔救苦。雖非人力所及。皆其餘事也。然其教所以盛行於世。亦賴此為多。   法華經凡三譯。而鳩摩羅什所譯舉世誦之。功德效驗昭然顯着。傳記所載非一。蓋此經實如來秘密之藏。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故其神異如此。鄉僧宗曉朝夕誦習書寫。嘗刺血書之。又集古今簡策之言凡二百餘事。遂成巨編。皆有依據。將版行於時。以助流通。一日訪其所居。蕭然自適。與之語。貫穿教乘。問何以不出領眾。曰非所敢當也。因出此書求余為序。余曰。   黃面老子本不欲言。大藏所見與夫龍宮海藏之所秘。無邊無盡。其實本不曾言。況此經之舛見於餘事之餘者乎。子既集之。而余又序之邪。請不已漫書以授之。且語之曰。子欲了此而後遊方。它日一登寶所悟明本性。筌蹄且將忘之。而況此乎。曉曰唯。   慶元四年中秋日顯謨閣直學士太中大夫提舉   江州太平興國宮樓鑰序

  法華經顯應錄目次

卷上 序  古聖(凡七事並見本經) 多寶聽經寶塔湧現 釋迦為王求經無倦 不輕菩薩流通法華 喜見然身供養妙經 妙音遠來聽法華經 昔四比丘修習法華 普賢菩薩勸發流通  高僧(凡一百七十三人) 天竺國摩訶羅比丘 燉煌三藏護法師 姚秦三藏什法師 長安睿法師 虎丘生法師 南嶽思大禪師 天台智者大師 南山澄照律師 京兆慈恩法師 五台清涼國師 高麗光禪師 荊州成禪師 終南超禪師 天竺觀法師 章安總持禪師 天台璪禪師 廬山志禪師 荊州悅禪師 天台越禪師 錢唐觀法師 梁朝滿法師 廬山莊法師 後周命法師 天台明法師 河陰邃法師 成都生寺主 高昌國緒師 會稽義法師 羌地達上人 吳興曠法師 長沙亡名僧 古亡名二僧 冀州羽法師 臨川紹法師 廬山慶法師 廣陵冏法師 臨緇明法師 越州慧法師 京師侯法師 京師進法師 京師果法師 廬山瑜法師 鍾山益法師 法華台宗法師 廬山登法師 餘杭志禪師 天衣飛雲大師 越州明法師 京師豫法師 京師匱法師 京師辯法師 沙門澄法師 金陵雲法師 後周遠法師 揚州方法師 真乘淨法師 三藏竭法師 朗法師 秦州昭上人 元魏乘法師 齊州湛法師 江陵遷法師 南澗觀法師 荊州忍禪師 玉泉懍法師 鄂州朗法華 東嶽堅法師 越州倫法師 齊州超法師 岐州慈禪師 湘州崇法師 揚岐州二僧 眉州泰法師 成都恭上人 荊州隱禪師 廬山充法師 黃州秀上人 齊州生法師 蘇州亮法師 伯濟顯禪師 荊州喜法師 終南通法師 牛頭通法師 蘇州旻法師 驪山達法師 雍州俗上人 古高寂師 悟真寺僧 玄法寺僧 雉山寺僧 揚州聰法師 棲霞向法師 終南誠法師 蘇州琰法師 越州藏法師 襄州拔法師 汴州逈法師 京師證法師(附蕭子良) 長沙安法師 江都向法師 寶通法師 蘇州儀禪師 汴州照師 荊州奘法師 絳州轍禪師 山陰義法師 天台修法師 明州端法華 京兆素法師 嘉禾三白和尚 溫州楚法師 越州莒法師 東京誨法師 潭州青衣寺僧 杭州孤山寺石壁經 蘇州法華院石壁經 杭州日觀大師 湖州端師子 明州瑩教主 明州久法華 蘇州梵法主 湖州明悟法師 溫州褒法師 南屏清辯法師 湖州頴法師 杭州雅闍梨 杭州渥法師 餘姚異闍梨 錢唐聰上人 秀州照法師 烏鎮湛法師 明州明智法師 明州無畏法師 杭州照闍梨 衡州南上人 明州誴大師 明州實禪師 明州澄照法師 明州月堂法師 明州和法華 明州佐法華 明州岳林寺蓮經 明州鑒宗師詩 明州全法華 天台國清寺蓮經

卷下 洪州達禪師 牛頭山融禪師 明州太白禪師 湖州跡禪師 湖州天下上座 西京大圓禪師 蘇州遵法師 西河韻法師 東京章法師 并州倫僧錄 五台英法師 京師鄰供奉 盧山超法師 洛京真法師 潭州亡名僧 宣城山神僧 成都府僧 相州昂法師 杭州智覺禪師 泗州德法師 杭州岩法師 衡岳雲上人 蘄州光法師 京師言法華 姚江恩法華 靈峰古禪師 盧山可禪師 明州親法華 明州純法華 明州戒講師  高尼(凡一十三人) 洛陽馨法師 司州賢法師 江陵壽法師 江陵玉法師 山陰宣法師 高郵華手尼 河東尼信師 東京法忍二師 荊州姊妹二尼 潤州潤法師 京師尼通師  信男(凡三十二人) 廬山劉遺民 并州誦經靈舌 長史張暢 貞節處士庾詵 魏州刺史崔彥武 并州書生 江陵岑文本 臨沂王梵行 臨沂王淹 吳郡陸淳 楊州嚴法華 京師史呵誓 馮翊李山龍 隆州令狐元軌 河東董雄 隴城袁志通 秦州慕容文策 絳州癩人 京師高文 蕭鏗並婢素玉 撫州優婆塞 冀州張秉 無為軍李遇 台州左伸 臨安府范儼 嵩山晁待制 明州陸郎中 明州杜信 明州吳振 明州陳世禋 慶元府汪敬 明州王文富  信女(凡一十四人) 陝右馬郎婦 淮寧姑嫂二人 南宋王慧稱 蘇刺史女使 長安陳氏 寧州費氏 台州任征君女子 高安太守嫂 頴州妓盧媚兒 湖州妓楊韻 臨安府郭道人 明州沈氏 明州趙氏使 明州朱如一 後序   法華經驗應錄目次(終)

  

  法華經顯應錄卷上(並序)

    四明石芝沙門 宗曉 編   昔永明智覺禪師以大辯才。着賦五首。謂華嚴感通。金剛證驗。法華靈瑞。觀音現神。神棲安養。其所以黼黻聖教。鼓舞群機。可謂有大功於像運矣。然賦所由作。特以歌詠讚揚為事。至於事跡始末非傳記不能周知。故華嚴則有感應傳。金剛則有應驗錄。法華則有靈瑞集。觀音則有感應集。淨土則有往生傳。諦觀博覽則知佛法靈異之驗不一而足。今靈瑞一集世有二本。有單題靈瑞。有續靈瑞集。單題靈瑞者。內列六十事。不載纂集之人。唯嘉佑中有楊曦者為之序。此本舊有。近再刊鋟。但其間不指所出。道俗無別。諸祖事跡缺於紀載。有此疎陋殆非典刑。續靈瑞集者。乃大觀中吳興元頴法師增新續舊。開為十科。始自普賢證明。終於香光表瑞。此本差勝。頗格前非。無何板籍久亡。往往不及見者多矣。竊惟法華至典。實諸佛降靈之大本。群生達道之淵源。亞聖大士之所勸發。上首諸天之所護持。當今若出家若在家。無不傾誠讀誦。極意修治。儻神功偉跡不登簡籍之中。則前言往行將不聞於世。又何以為勸信之端哉。宗曉濫膺釋服。志樂聞持。深嗟舊集未全。續本又缺。於是徧加討核大藏三朝僧傳及內外典章。隱顯畢收。新舊並列。總二百三十九事。先示古聖為首。次以四例分別。曰高僧。曰高尼。曰信男。曰信女。析為兩卷。號法華顯應錄焉。蓋取諸台宗現世身口所感勝相。名顯機顯應之謂也。預斯錄者。率皆凝神實相。覃思真乘。堅操足以壓松篁。精誠足以貫金石。故征應之恪。猶簫詔之致儀鳳也。以是貽諸將來。一人解而千萬人勸。莫不朽宅知焚。高原發浚。即乘高廣大車。直造甚深境界。是所願焉。若夫所載之人。或但有其事而無其應者。茲又顯機冥應者也。覽者悉之。慶元戊午仲春初吉宗曉謹序。

  古聖(凡七事並見本經)   多寶聽經寶塔湧現

  過去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湧現其前。為作證明。今多寶如來塔。聞說法華經故。從地湧出。贊言善哉善哉。多寶有願。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須集彼佛分身諸佛。集已開塔。多寶分座。釋迦同座。而說法言。聖主世尊。雖久滅度。在寶塔中。尚為法來。諸人云何不勤為法。

  釋迦為王求經無倦

  佛告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倦。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為於法故捐舍國位。委正太子。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時有阿私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若不違我。當為宣說。王聞仙言。歡喜踴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須。采果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倦。於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爾時王者。釋迦文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成等正覺。廣度眾生。

  不輕菩薩流通法華

  乃往古昔最初威音王如來像法之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爾時有一比丘名常不輕。是比丘凡見四眾皆悉禮拜讚嘆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四眾之中有生瞋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詈言。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以其常作是語。故號之為常不輕。是比丘臨欲終時。於虛空中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悉能受持。即得六根清淨。廣為人說是法華經。時不輕者。釋迦文是。若我宿世不受持此經為他人說者。不能疾得菩提。法華文句問曰。釋迦出世。踟躕不說。不輕一見。造次而言。何也。答。本已有善。釋迦以小而將護之。本未有善。不輕以大而強毒之。南屏清辯蘊齊頌曰。寶劍未施藏玉匣。七星寒影已熒熒。殷勤說向傍人道。內有龍泉不可輕。

  喜見然身供養妙經

  過去日月淨明德佛。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及菩薩.聲聞眾說法華經。是菩薩樂集苦行一心求佛。滿萬二千歲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已。即作念言。我得是三昧。皆是得聞法華經力。我今當供養於佛及法華經。我雖以神力供養。不如以身供養。即於佛前而自然身。光明徧照八十億恆河沙世界。其中諸佛同時贊言善哉善哉。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其身火然千二百歲。命終之後復生日月淨明德佛國中淨德王家。而白父言。我先供養佛。已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復聞是法華經。乃至彼佛滅度之後。喜見即於八萬四千舍利塔前然百福莊嚴臂七萬二千歲。而以供養。文句釋曰。喜見頓舍一身復燒兩臂。輕生重法。命殞道存。

  妙音遠來聽法華經

  釋迦牟尼佛放肉鬢光明。徧照東方百八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世界。過是數已。有淨華宿王智佛國。彼有菩薩名曰妙音。久已植眾德本。是菩薩欲從淨華宿王智佛國與八萬四千菩薩而來至此娑婆世界。供養於我。亦欲供養聽法華經。於時妙音菩薩於彼國沒。與八萬四千菩薩俱共發來。時多寶佛告妙音言。善哉善哉。汝能為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聽法華經故來至此。

  昔四比丘修習法華

  往昔有四比丘。於法華經極生殷重。卷舒秘教甘露未沾。由是結契山林共期佛慧。幽居日積。衣糧單盡。一餐萬里。雲霄之志可得言哉。其一人云。吾等四窮尚不存身。法當安寄。汝三人宜以命奉道。我一人者當給所須。自爾振錫門閭以求供給。雖寒暑代謝甘喜無慍。以故三人功圓事辦。一世之益當無量生。其一人者數涉人間。屢逢聲色。坯器未火難可護持。偶見王者出入。車駕喧闐。生心動念愛彼光榮。功德熏修隨念受報。人間天上常得為王。福雖不貲亦有限也。三人既得道果。會而議曰。我免樊籠。功由此人。彼耽果報。增長有為。從此死已當沉火坑。幸其未墜正宜設化。一人云。此王着欲而復邪見。若非愛鈎無由可拔。一人可作端正婦。二作聰明兒。兒婦之言必當從順。如宜設化果獲改邪。時國王者即妙莊嚴王。今華德菩薩是。其婦即淨德夫人。今光照莊嚴相菩薩是。而昔二子即淨藏.淨眼。今藥王.藥上二菩薩是。說四聖之前因。以故此品標名本事。委示如法華文句。南屏頌曰。昔年聚首寂寥溪。三步青雲一墮泥。小技略施甘折角。大家撫掌躡天梯。

  普賢菩薩勸發流通

  爾時普賢菩薩從東方來而白佛言。我於寶威德上王佛國遙聞此娑婆世界說法華經。與大菩薩眾共來聽受。惟願世尊當為說之。若人於如來滅後。云何能得是法華經。佛告普賢。若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如是成就四法。必得是經。普賢白佛言。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除其衰患。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時乘六牙白象與大菩薩眾而自現身供養守護。亦為供養法華經故。其人若於法華經有所妄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文句釋曰。佛舉四法冠罩一經。法華之重演。佛慧之再宣。遠來勸發。其義如此。南屏頌曰。徧吉尋聲得得來。巨靈才辟絕纖埃。象王何事頻移步。為愛芬陀滿砌苔。

  高僧(凡一百七十三人)   天竺國摩訶羅比丘

  昔天竺國有一阿蘭若比丘名摩訶羅。大讀摩訶衍。德行彌着。國王正信。嘗布發掩泥令比丘蹈。又有比丘來白王言。此人不多讀經。何大供養。王言。我曾一日夜半欲見此比丘。即至其所。見彼在一窟中讀法華經。有一金色光明人乘白象。王合掌供養。我方親近。彼即滅沒。我問大德。以我來故。金色光明人滅耶。比丘言。此是徧吉菩薩。徧吉自言。若有人誦法華經。我當乘白象來教導之。我讀是經。徧吉自來矣。徧吉即法華經中普賢菩薩也。我聞是已。禮足而退。是故我今常當供養(大智度論)。

  燉煌三藏護法師

  三藏曇摩羅察。此雲法護。月支國人。八歲離俗。凡是經書過目成誦。日記萬言。西遊諸國。通三十六種語言書詁訓音。久居燉煌。時號燉煌菩薩。自西晉武帝時賚梵夾到洛陽。既而博覽五經史傳。至永康中於長安青門外大寺中譯正法華經一部十卷。仍為四眾敷講。又翻余經共一百五十四部。咸奉勑流通。時隱居深山。山有清泉。澡漱給用。一日樵人觸穢。忽爾枯涸。護嘆曰。人之無德。遂使清泉輟流。既乏所須。吾當去矣。言訖清泉復涌。支遁贊曰。護公證寂。道德淵美。微吟穹谷。枯泉漱水。邈以護公。天挺弘懿。濯足流沙。傾拔玄致(梁高僧傳)。

  姚秦三藏什法師

  法師鳩摩羅什。秦翻童壽。龜茲國人。七歲出家。日誦千偈。其母嘗攜至月支國見一羅漢曰。此沙彌至三十五。若不破戒。當大洪佛教。度無數人。戒若不全。止才明法師而已。母唯其言。一日謂曰。方等深教應大闡真丹。唯爾之力。但於爾自身無益耳。什曰。大士之道。利彼亡軀。若使大法流傳。能洗蒙俗。雖身當爐鑊無恨矣。時符堅據關中。太史奏雲。有德星現外國分野。當有大智人入輔中國。堅曰。朕聞西域有羅什。將非是耶。即遣呂光率兵伐龜茲。光既獲什。回至涼州。聞符堅為姚萇所害。乃據關外。僭號後涼。萇崩。子興襲位。廟庭俄生連理樹。逍遙園蔥變為茝。以為祥瑞。遂伐呂隆。迎什入長安。待以國師之禮。興於逍遙園引諸沙門聽什講說。什辯通華夏。覽舊經與胡本乖謬。以弘始八年於草堂寺與僧?等八百餘人對舊經考校。譯此妙法蓮華經一部七卷。興曰。法師聰明超悟。天下無二。可使無嗣乎。遂以妓女十人逼之。自是淨行者恥聞其事。師至講說必先告曰。譬如臭泥生蓮華。但採蓮華勿視臭泥。後忽感疾。即語眾雲。因法相遇。殊未盡心。無何緣謝。所譯法華等經。幸共流布。若所譯無謬。願焚軀後舌不焦爛。言訖而終。至於闍維。舌果不灰。委見梁僧傳及晉書。南山感通傳韋天曰。什公聰明。善解大乘。彼自七佛已來傳譯。得法王之遺寄也。俗以陷戒為言。此不須議。什位三賢。非悠悠者也。

  長安睿法師

  釋慧睿。冀州人。執節清峻。參學遊方。至南天竺國界。殊方異典。無不洞曉。秦主姚興召見。睹其風韻含吐。即大激賞。稱為四海標領。昔法護譯正法華受決品雲。天見人。人見天。什譯妙法華至此乃曰。此語與西域義同。但言過質耳。睿曰。將非人天交接兩得相見。什喜曰實然。其領解高出若此也。翻譯才畢。命睿講之。睿乃品酌幽玄。開為九轍。一昏聖相扣轍。即序品。二涉教歸真轍。為上根人。三興類潛彰轍。為中根人。四述今通昔轍。中根領解。五彰因進悟轍。為下根人。六讚揚行李轍。即法師品。七本跡無生轍。多寶不滅為本。釋迦不生為跡。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八舉因征果轍。即湧出.壽量品。九稱揚遠濟轍。即隨喜品已去訖經流通也。睿又着經序。見大藏本。經又有二十八品生起。荊溪師稱大有眉目。師常回弘贊善利。願生西方。臨終之日。洗浴更衣。燒香禮拜。合掌向西坐。卒時見五色香雲從房而出。世稱什門四聖生.肇.融.睿。師其一也(見梁高僧傳。九轍出法華文句第八記)。

  虎丘生法師

  師諱道生。從師姓竺。年在志學。吐納清新。人皆畏服之。常以入道之要慧解為本。故鑽仰群經不憚勞苦。遂往關中稟承羅什。辯問超卓。咸稱神悟。後遁跡虎丘寺。有講台石至今存焉。一時居半塘誦法華經。忽有一雉常來聽受。一日不見。師念之。夜入夢雲。某因聽經。遂獲改報。今在某家為兒子。待過數年卻來奉事。洎師詢之。果爾。及出家。無何童子之年便命終。因[療-(日/小)+土]於林。一夕俄而放光。輝照塘塢。鄉人異之。啟看乃獲一舌。生青蓮華。因是起塔。後葺成寺。即今半塘寺是也。師嘗建言。善不受報。頓悟成佛。而守文舊學以為邪說。師對眾發誓曰。若所立不違經者。於舍壽時踞師子座。後譯大涅盤。果符所說。師即升座講敷。聽者悟悅。法席將畢。忽塵尾紛然而墜。端坐正容而逝。似若入定焉。時人語曰。生睿發天真。故知秀出者。即此矣(半塘寺跡見續靈瑞集。余出梁高僧傳)。

  南嶽思大禪師

  師諱慧思。生於武津李氏。幼夢梵僧勸令出家。遂即入道。立志日唯一食。不受別供。十年專誦法華。七載常行方等。九旬常坐修一行三昧。由茲精進之功。徹見三生行道事跡。續詣北齊慧文禪師所諮稟禪法。長夏攝心。夏滿受歲。慨無所證。放身倚壁。背未至間。豁然開悟法華三昧及余大小法門。後止光州大蘇山。道俗福施造金字般若.金字法華。眾請講二經。即與敷敘。莫非幽賾。次至南嶽見林泉竦淨。乃曰此古寺基也。依言掘之。果獲殿趾器皿。又往岩下。乃曰吾先世在此坐禪。為賊斬首。由此命終。有今世也。僉共尋覓。乃得枯髏。師得而頂戴。因起塔以報昔恩。陳宣帝詔住棲玄寺。道俗顒仰。嘗往瓦官。遇雨不濕。履泥不污。或現身大小。或寂爾藏身。瓶水常滿。有若天童給侍。或問師位。答曰吾十信位耳。臨終日。大集門學說法。聞者寒心。乃曰。若有十人不惜身命。常修法華般舟三昧。當盡供給。如無此人。吾即去矣。苦行事難。竟無答者。因即斂念唱言。眾聖相迎。泯然命終。感異香滿室。遠近咸聞。壽六十四。即陳大建九年也。自有佛法以來。多重義門。唯師雙弘定慧。發言致遠。南北禪宗莫不遵承。嘗蒙普賢摩頂涌生肉鬢。見者希奇。行大慈悲。奉菩薩戒。不服皮革繒纊。唯粗布艾衲。冒犯風霜。凡所着述口授成文。歷世浸久。諸文散落不存。唯法華安樂行義及發願文行於世(唐續高僧傳)。

  天台智者大師

  陳.隋二國師智顗。裔出潁川。世居荊州華容縣。師即常侍陳起祖之仲子。母徐氏。夜夢香雲縈懷。因而有娠。至於誕育。室現神光。舜目重瞳。堯眉八彩。七歲往伽藍。僧口授普門品。一舉通利。十五於長沙像前發誓。願作沙門荷負正法。十八出家湘州果願寺。二十剃髮受具。即往大賢山誦法華經.無量義.普賢觀。歷於二旬。三部終畢。口誦金文。手正經像。心神爽利。又樂禪悅。續詣大蘇山禮思大禪師。思見而嘆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因授與普賢道場四安樂行。晝夜苦到。如教研心。經二七日。誦法華經至藥王捨身。諸佛同贊。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到此心懸苦行豁然入定。照了法華。若高輝之臨幽谷。達諸法相。似清風之游太虛。思印之曰。非爾弗證。非吾莫識。所入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也。縱文字法師千群萬眾。尋汝之辯不可窮矣。吾久羨南嶽。恨法無所委。汝可傳燈化物。莫作最後斷佛種人。師奉嚴訓。遂振錫金陵。住瓦官寺。首開法華玄義。自是敷揚凡八載。其後徒眾轉多。得道者少。即避世守玄。隱居天台。初宴息於銀地。時經行於東南峰。或居方丈誦法華經而入三昧。眾魔惡鬼競來惱害。師於禪定中亦不覺神之變怪。一時講誦法華。感普賢乘白象躡駕於前。說法則五時八教。判釋一代群經罄無不盡。天台之教。實自師始。尋赴詔出金陵。講大論於大極殿。敷仁王於光宅寺。陳主三禮以示尊敬。會隋吞陳。因憩錫廬山。至開皇中煬帝居蕃。請為菩薩戒師。乃賜智者之號。後歸老天台。一夜忽夢大風吹壞寶塔。是時詔書連征至石城像前。遽雲有疾。遂顧命弟子唱法華經而自贊曰。法門父母。慧解由生。本跡曠大。微妙難測。輟斤絕弦。於今日矣。又曰。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為他損己。退居五品。吾諸師友。觀音來迎。言已加趺而寂。即開皇十七年丁巳仲冬念四日未時也。春秋六十。坐四十夏。勑封靈塔於佛隴西南峰。每歲時遣使開塔羞供。最後開封則不見全身矣。吳越錢王嘗追諡法空寶覺之號。自師入滅。距今年凡六百二載。師弘教觀。不畜章疏。唯縱懸河之辯。講諸經外。說法華玄句以開妙解。次演止觀依解以立正行。故荊溪曰。非玄義無以導。非文句無以持。非止觀無以達。非一家無以進。斯之謂歟。大矣哉。救世明道之書見於台宗三部矣。師之化導六十餘州。其道久而益明。凡諸事跡。詳於別傳及天台十二所道場記。

  南山澄照律師

  律主道宣。丹徒人也。父吏部侍郎錢申。母娠而夢月輪貫懷。既而又夢梵僧語曰。汝所妊者梁朝僧佑律師。佑即南齊剡溪隱岳寺僧護也。宜從出家。大弘佛教。洎長年十五。母憶所夢。即聽離俗。所業誦法華等經。莫不通利。十六落髮受具。專學毗尼。後竟中興此道。善繼優波離者也。師三衣皆紵。一食唯菽。蚤虱縱生。形同土木。在處必感神物奉華果供天饌。或失足前階而那咤扶護。或築寶壇而神僧禮讚。自乾封已後。天人絡繹而來。共師談論律相等事。故師所着疏鈔得佛元意。以其通神明而然也。天下後世宗之。其道防非止惡。是曰南山教焉。師作法華弘傳序冠於經首。旨趣宏遠。言辭高妙。百王不易。千古宣通。其陳本願曰。庶得早淨六根。仰慈尊之嘉會。速成四德。趣樂土之玄猷(行實見大宋高僧傳)。

  京兆慈恩法師

  師諱窺基。唐蔚遲敬德之猶子。父金吾衛將軍宗。母裴氏。夜夢吞月而孕。生甫六歲。聰慧過人。即着兵書數千言。時三藏玄奘西遊得一童子。善記問。因攜謁宗。宗呼基拜。奘使誦所着書。奘數目童子記文誦畢。奘紿之曰。此古書耳。宗未之信。奘令童子覆述。一言不遺。宗怒剽竊。將殺之。奘就丐出家。基曰。聽我三事。御葷色晚膳即出家。不然寧伏劍死。奘愛其俊朗。佯而肯焉。入道居大慈恩寺。善解大小乘。凡是論疏一覽無差。先是奘公自西域受戒賢論師瑜伽師地論。唯識宗旨未有繼之者。師一稟承。或宗或釋。撰述百部。名曰百部論師。師隨處化徒。獲益者眾。東行博陵。有請講法華經。遂造法華玄贊大疏一十卷。其釋首題曰。操宏綱之極唱。旌一部之都名。法含軌持。綰群祥以稱妙。華兼秀髮。總眾美而彰蓮。建言立宗。闡揚奧義。北地宗師常多講貫(師言行委見大宋僧傳。出家時事出釋氏編年)。

  五台清涼國師

  釋澄觀。姓夏侯氏。山陰人也。依應天寺出家。誦法華經。十四過恩得度。首學南山律藏。次於金陵傳三論。復往天竺習華嚴大經。晚止蘇州。從荊溪禪師傳天台止觀。聽法華.維摩等經。又參牛頭忠.徑山欽。得南北兩宗禪法。師博學深究。識量宏遠。着華嚴貞元等疏。塑像寫經不可殫舉。嘗發十大願。為終身所修。一但三衣一缽不畜余長。二當代名利棄之如遺。三目不視女人。四影不落俗舍。五長誦法華經。六長讀大乘經。七長講華嚴經。八一生晝夜不臥。九不惑眾伐善。十不退大慈悲。師生歷九朝。為七帝門師。憲宗嘗召入講華嚴大旨。暢悅聖懷。勑有司鑄印。遷國師。統冠天下緇徒。年一百有二歲。身長九尺二寸。目夜發光。晝視不瞬。才供二筆聲韻如鍾。梵僧稱是文殊後身。茶毗舌如紅蓮。舍利光潤。相國裴休奉勑撰碑(生歷九朝下見釋氏編年錄。余並大宋高僧傳)。

  高麗光禪師

  沙門玄光。海東熊州人。少厭俗塵。專修梵行。洎長遂越滄溟求中國禪法。於是觀光上國。行衡山參思大禪師。思察其根器。授以四安樂行。光利若神錐。無堅不犯。稟而行之。俄證法華三昧。思印之曰。汝之所證真實不虛。當還本國。施設善權敷揚吾教。光頂禮而別。即返錫江南。附舟至於大洋。偶見彩雲雅槳絳節而至。空中聲曰。天帝召海東玄光禪親於寵宮說親證法門。光拱手避讓。唯見青衣前導。尋入宮城。不類人間官府。無非鱗介鬼神。既登寶殿。次陟高台。如問而談者凡七日。事畢。王躬送別。光復登舟。舟人謂泛洋不進者半日而已。光遂至熊州翁山結茆。乃成梵剎。其升堂者。一人證火光三昧。一人證水光三昧。余如眾鳥附須彌。皆同一色光之示滅。罔知攸往。南嶽祖堂列二十八位。光居一焉(大宋高僧傳)。

  荊州成禪師

  僧慧成。澧陽段氏子。為僧止十住寺。誦法華.大品二十餘卷。後隨方問道至廬山。與天台顗禪師相見。因聞南嶽思大和尚即。往謁之。既見傾仰。欲學定業。思曰。卿一生章疏之功。與吾炙手猶不及熱。虛喪功夫。惜哉。成即發憤燒棄章疏。以夜達旦開眼坐禪。凡十五載。思又令入法華般舟道場消障三年。復示以正法。遂證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較閉目入觀開目便失者霄壤矣。思曰。智顗先發三昧。後證總持。慧成及之。二子解行齊矣。成即詣荊州枝江建寺。道德所及不日而成。陳帝累召方至。與受戒法而返。時將超化。乃講涅盤。忽智者自玉泉至。冥相符會。共談玄理良久而逝(續高僧傳)。

  終南超禪師

  師名慧超。生丹陽沈氏。性溫而裕。自幼從釋。專課法華。遠聞光州思大禪師定慧雙明。毗尼兼善。乃與智者虛心絜己摳衣請業。思曰。超之神府。得忍人也。及游衡嶺。復與智者同塗誦經移歲。後隱終南。八載行道倍隆三慧。及大業承運。爰發詔書延入禁中。大唐伊始。榮重京師。師自入道即誦蓮經五十餘年。萬有餘徧。洎寢疾將終。召眾告曰。往返吾之常也。長生不忻。夕死不戚。第一義空。清淨智觀。是吾憑杖。言已向西而逝。遺言令露屍松石以施禽獸。弟子依教停一月余。顏色如生。還累塔以窆之(續高僧傳)。

  天竺觀法師

  釋真觀。姓范。錢唐人。其母以誦藥師.觀音求嗣。得師。師少有節操。舌紫羅紋。手現奇相。誦法華經。日終一卷。從師聽十誦律。超勝前標。忽夢人曰。汝有大根。何守小道。師遂學摩訶衍。質疑明難。唐突玄門。時諺曰。錢唐有真觀。當天下一半僧。師與智者年臘相齊。為法兄弟。高談寂照。金石相宜。後於靈隱山建南天竺寺居焉。常講法華以為心要。受持讀誦躬自書弘。五種法師於斯乎在。每盥洗遺渧。地不為濡。人皆異之。一日皋亭神請講法華。感神舍祠為寺。有司馬李子深請講涅盤。至現病品。夢三人把旛告雲。淨居天遣迎。續便臥疾。夢與智者同輦。翼佛還山。覺而嘆曰。昔謂六十二應終。講法華力。更延一紀。今七十四。復致斯驗。生期畢矣。乃啟手足曰。欲出生死。宜須持戒修定學慧。弘通正法。勿空過也。時聞空中妓樂之聲。至於中夜加趺而寂。師即下天竺靈山寺開山始祖。行業神異。昔章安頂禪師手撰別傳紀德。歲久弗存。今唯見之於續高僧傳。師冢塔猶在。慈雲式懺主嘗重修之。具載靈苑集。其略曰。師志在佛乘。道契惟極。出不順帝王公侯大勢所臨。處不為博藝辨達大名所亂。軒軒然於世表。邈乎不可得而擬。今土門自開。一無遺物。又不知全身。從多寶以證經乎。像佛隴以化往乎。謹作詩六首。永奉標識雲。王侯曾不屈(師隋主三勑問勞。秦王二延總府。皆辭疾不就)。個是出家身。白骨已為土。清風猶凜人。冢隳方事葺。寺廢亦重新。獨有不濡地。無人繼後塵(余詩如集)。

  章安總持禪師

  師諱灌頂。總持。吳越王諡號。師生於章安吳氏。始在孩孺。三歲時便能隨母稱三寶名。時共驚異。因立小字。名曰非凡。入道能日記萬言。玄儒並務。稟承天台定慧之法。繼祖克家。智者凡所說法。皆師記錄成文。晚止稱心精舍。長講法華。化流囂俗。神用無方。時有法龍村人。去山三十里。染患將絕。其子奔來求救。師為轉法華經。焚栴檀香。病者遙聞香氣即愈。樂安南嶺地曰安洲。碧樹清溪。人徑不通。師往觀覽。留連不舍。乃發誓曰。若使斯地夷坦。吾當來此講法華經。曾未浹旬。白砂徧涌。平如玉鏡。師償先志。乃往講焉。又嘗於攝靜寺講涅盤經。值海宼劫掠。師撞鐘就講。賊入。見兵旗耀日。持弓執戟人皆丈余。因爾退散。師以貞觀六年於國清示疾。無論醫療。而室有異香。告弟子曰。彌勒經說。佛入滅日香煙若雲。汝多燒香。吾將去矣。言已而逝。時有智睎禪師。先貞觀元年入滅。臨行告言。吾生兜率。見智者坐一寶座。行列有人。唯一座獨空。天曰。卻後六年灌頂禪師升此說法。焚香驗意。即慈氏降靈。計歲論期。審睎言不謬(孤山閒居編)。

  天台璪禪師

  沙門智璪。姓張氏。清沂人。年十七亡二親。染患至篤。知無生意。夜忽見月。遂念月光菩薩。因而得差。深知三寶是我依憑。即往安靜寺出家。挺志高邁。言行俱實。逖聞智者悟解超群。遂抵台嶺伏膺受道。智者察其根器。乃遣行法華三昧。洎修至二七。初夜坐禪。乃見一九頭龍從地湧出。上升虛空。明日白師。師曰此表九道眾生聞法華經。將來之世破無明。入法性空耳。又嘗於寶林寺要期法華三昧。啟修初夜。如有人來搖動戶扇。師問之。答曰。我來者燈耳。頻經數過。答問如前。寺有慧成禪師。聞其事而言曰。彼堂內從來有大惡鬼。今聞此聲。是必相害也。天曉扣戶問之。見其猶在。甚喜。成因以報永陽王。王即遣數十兵吏執杖防護。師曰。命由業也。豈在防護。謝而去之。至第二夜。鬼即入來徧打東西。於三七日恆爾為惱。師坦然無懼。行法將訖。見一青衣童子稱讚善哉。言已不見。師德行兼全。為智者輔佐。凡九回朝現天子。善始令終。壽八十三而卒(續高僧傳)。

  廬山志禪師

  師會稽顧氏子。發蒙出家。師事天台智者。智者見其形神灑落。高放物表。取名大志。誦法華經。索然閒靜。音聲清囀。聽者忘疲。後於盧山甘露峰行杜多行。有時投身猛獸。彼皆避去。餐粒若盡。唯以餅果繼命而已。如是七載。禪誦不休。晚屍福林寺。會大業中屏除佛教。慨大法陵遲。遂身着孝服於佛堂中慟哭三晝夜。誓舍形骸伸明正教。即往東都上表曰。願陛下興隆三寶。貧道當然一臂於嵩岳用報國恩。帝許之。遂設大齋。七眾通集。師絕糧三日。登大棚中。布裹其臂。灌之以蠟。如炬然之。光照岩岫。晃然大明。眾見苦行痛入心髓。而志形色不變。或誦經文。或贊佛德。或為眾說法。聲聲不絕。燒已下棚。加趺入定。七日而卒。師留願文七十餘紙。意在共諸眾生為善知識。見者感激於懷。無不墮淚(續高僧傳)。

  荊州悅禪師

  僧道悅。俗張姓。荊州人也。十二出家玉泉寺。器識沈邃。安貧苦節。長誦法華以為德業。玉泉。智者創置。未有鐘磬。師於泉源得怪石一片。懸之。每誦經卷通輒扣一下。聲韻清徹。聞者肅然。幽冥之徒屢有祥感。知而不傳。嘗患水服急如鼓。一夜誦經。水忽流注。洪尰頓消。時朱粲為寇劫掠。唯悅守寺。賊令引路。師曰。僧非引路人。浮幻形骸任從白刃。賊敬而恕之。時漢陽王請為戒師。以彩服賜之。悅不受。王曰何不着絹帛耶。悅曰。蠶衣損命。乖忍辱之名。布服儉素。表慈悲之相。王曰。仲由不恥夫子見稱。沙門慈忍固其然也(續高僧傳)。

  天台越禪師

  僧智越。生於南陽鄭氏。少有脫俗之志。父為求婚。方便求免。時岳陽殿下領荊州。異其為人。遂為剪髮。後隨方問道至金陵。值智者闡化。潔己請業。深達禪要。而又精持戒品。誦法華經萬有餘部。瓶水常滿。人皆異之。智者學徒雖眾。而越為上首。臨海露山精舍。智者命越影響。二十年間恂恂善誘。尋於國清寢疾。右脅而化。感山崩地動。道俗咸見聞(續高僧傳)。

  錢唐觀法師

  等觀。生於富陽孫氏。為僧已後。聞智者開法佛隴。遂往依承。專誦法華。兼能講說。貞觀中赴餘杭法忍寺講。忽一夜見神人曰。吾錢唐皋亭祠神也。師嘗經過廟庭。弟子巡遊不值。今故特來求授戒法。師即為然香秉宣。至明日夜半。沐浴更淨。召慧法師說三觀義。乃曰。此吾親承智者口授。言已加趺面西。稱彼佛名及天台智者尊號。奄然命終(靈瑞集)。

  梁朝滿法師

  羅什法師於長安譯法華經二十八品。長安宮人請講提婆達多品。此品淹留在內。江東所傳止得二十一品。梁有滿法師。講經一百徧。於長沙燒身奉法。仍以此品安持品之前。彼自私安。未聞天下。陳有南嶽思大禪師。次此品在寶塔之後。晚以正法華勘之。甚相應。今則四瀆混和。見長安舊本。故知二師深得經意(法華文句)。

  廬山莊法師

  比丘法莊。淮南人。十歲出家。為廬山遠公弟子。性率素止。苦行標名。誦法華經自為恆業。常於靜夜。鄰者每聞師房前有兵仗羽衛之聲。豈無故而然哉(續靈瑞集)。

  後周命法師

  師慧命。姓郭氏。晉陽人。道親物疎。州閭贊重。十五誦法華經。兩旬之間終始通利。尋事剃落。專修法華懺法。以周天和三年仲冬五日面西加趺正坐。睹佛來迎。合掌而寂。合眾同夢天人下地。幢旛映日。又有聞奇樂異香。稱讚善哉之者(續高僧傳)。

  天台明法師

  師舊名法京。姓朱。會稽人。年少聚沙為塔。蒿艾為殿。合掌稱佛。忽遇乞食僧勸之曰。汝可往天台山出家。彼有初依菩薩說法化世。兒即奔往。便侍智者為弟子。智者笑曰。宿願力故。今得相遇。於是曉夕左右伏膺無懈。師因教誦法華經一部。兼修懺法。後隨侍智者入廬山。即於陶侃瑞像閣內要製法華三昧。俄見一僧雲。汝法名未勝。應改為普明。則照了三世矣。自是從改為號。晚旋歸國清。所居之房乏水。師想念。石上忽流泉。又嘗鑄丈六盧舍那像。感異人施金而隱。一時於赤城松林中現身高數十丈。章安頂禪師親見之。仰觀師之作用。豈聊爾之人乎(續靈瑞集)。

  河陰邃法師

  僧曇邃。不詳氏族。出家止河陰白馬寺。蔬食布衣。日誦正法華經十卷。兼通旨為眾講說。忽夜夢一人扣戶雲。欲請法師九旬講經。邃不允。固請乃赴。似覺未覺。忽見身在白馬塢神祠中。弟子一人亦預。自是每日密往。余無知者。一日寺僧過祠下。偶見兩高座。邃居北座。弟子居南。頗聞講說之聲。又聞異香馥郁。道俗相傳。咸稱神異。夏竟。神施白馬一疋。白羊五頭。絹五十疋。以充講嚫。師咒願。受之而去。後不知所終(梁高僧傳)。

  成都生寺主

  僧生。蜀郡[郫-卑+((白-日+田)/廾)]人。俗袁氏。少為僧。以苦行聞成都守宋豐。請主三賢寺。誦法華經。又習禪定。嘗於山中誦經。忽有一虎來蹲於前。徹章乃去。後誦習次。常見四神人左右侍衛。年雖垂老。行業彌堅。洎感疾。即付囑門人。趺坐而化(梁高僧傳)。

  高昌國緒師

  高昌僧法緒。德行嚴峻。飯蔬飲水。後入蜀居劉師冢間行頭陀行。虎兕見而不傷。常處石室。誦法華.維摩.光明三經。忽於一夏在石室中左脅命終。七日不壞。香氣襲人。每夕放光照徹數里。鄉人異之。即於屍上為起冢塔。晉時人也(續高僧傳)。

  會稽義法師

  法義師。俗姓竺。十三歲入道。專勤梵行。誦正法華經。住瓦官寺。後遷會稽寶山精舍。咸和二年染疾。誦習無虧。夜夢一僧為出腸胃洗滌垢穢洗已。還納腹中。夢覺疾即痊癒。晉帝嘗宣至禁中。從受五戒。供奉殷厚。至大和年。不疾而化。勑市新亭崗起塔安窆。今中興寺是也(靈瑞集)。

  羌地達上人

  晉隆安中。僧慧達於山北隴掘甘草時。羌人饑荒。捕人而食。達為所獲。置之柵中。擇肥者先食。達懼甚。一心稱觀音名。誦普門品。人取盡。唯達與一小兒在。命祇一日耳。達終夜持念不舍。至旦忽一虎自艹中逃出。咆吼震山。諸羌畏走。虎乃齧柵作穴而去。達與小兒奔走得免(台宗別行義疏)。

  吳興曠法師

  法師竺法曠。俗皋氏。寓居吳興。志操高卓。戒行淵深。本師寢疾。曠為祈誠禮懺。凡七晝夜。因感五色光明照室。其病即差。後止於潛青山石室。每言法華為會三之旨。無量壽為淨土之因。常吟詠二部。有眾則講。平居則誦。謝安為吳興守。特往展敬。晉簡文帝召至。命齋懺以遣妖星。晚遷禹穴昌原寺。為百姓拯救危苦。莫不效驗。有人常見師行坐間。每有鬼神數十輩衛於前後。享年七十六。常侍顧愷作傳紀德(續高僧傳)。

  長沙亡名僧

  西晉建興二年。長沙縣西一百餘里。有青蓮華兩本。生於陸地。道俗爭觀。因掘其地一丈二尺。得一瓦棺。而蓮出於棺之壞處。劉棺視之。有髑髏栓索。其蓮根生於齒頰間。時有說者曰。昔有僧。不知名氏。誦蓮經十萬部。不疾而化。遺言使衣紙服以瓦為棺。此其是矣。今驛亭故基建寺。號曰蓮華者是也(見洪覺範文字禪集)。

  古亡名二僧

  范陽王侯寺僧。失其名。誦法華經為常業。初死。權殮堤下。後改葬。骸骨並杇。唯舌不壞。又雍州有僧亦誦法華。隱白鹿山。感一童子供給。及終。置屍岩下。余骸並枯。其舌如故(出三寶感通錄)。

  冀州羽法師

  僧法羽。冀州人。年十五操志出家。為慧始弟子。始戒行精嚴。修頭陀行。羽挺拔勇猛。深達師道。因誦法華經。誓欲仰軌藥王燒身供養大乘。時偽秦晉王姚緒鎮蒲坂。羽以事白王。王曰。入道多方。何必殞命。不敢固違。幸願三思。羽誓志既重。即服香油。以布纏體。灌以油蠟。誦藥王品。即以火自燎。道俗競觀。咸生悲悼(梁高僧傳)。

  臨川紹法師

  慧紹。不知出處。孩孺時母哺魚肉即吐。自是不茹葷。八歲出家為僧。通法華經。苦行標節。後隨師僧要止臨川招提寺。常念佛恩之重。誓欲捨身以報。乃僱人斫薪。於東山石室積高一丈。中開一龕。即還寺告師。師諫不從。於是克日就山建八關齋會。闔境雲奔盈滿山谷。至夜。紹自行香。執燭然薪入龕而坐。誦藥王捨身品。火沿至額猶聞經聲。大眾忽見一星大如斗直下火中。俄而升天。咸謂天宮迎接之瑞。紹嘗謂同學曰。吾燒身處當生梧桐木。切莫伐之。其後三日果爾而生。道俗異之。宋元嘉念八年也(梁高僧傳)。

  廬山慶法師

  僧慧慶。廣陵人。宋元嘉中居廬山。學通經律。精嚴戒行。遇夜誦法華.維摩等經。每聞暗中有彈指讚嘆之聲。嘗於小雷遇風。船將沈。慶一志誦經以求安濟。船在浪中覺有扶挽之者。倐忽到岸。自是誦習至老不倦(法苑珠林)。

  廣陵冏法師

  僧道冏。姓馬。扶風人。棄家禮道懿為師。師病。遣冏等四人至霍山采鍾乳。入穴數里。跨木渡水。三人溺死。火炬又盡。冏素誦法華經。念觀音號。有頃。見一光如螢。追之得出。又嘗與同學四人南遊上京。方夜乘冰渡河。中流冰破。同學莫能濟。冏唯憑誦念。忽然腳下如有一物載之。復見赤光引前。遂達於南澗寺。又一夜入定。適見四人御一寶車請冏乘之。冏登車。忽見身在本州沈家橋側。路側有一人坐胡床指揮眾人曰。向者只令知師住處而已。何屈遠來耶。當速送還。既歸寺。眾皆不知師之往返。時宋元嘉中也(梁高僧傳)。

  臨緇明法師

  宋建初中有僧普明。少出家。性純素。常蔬食布衣。以法華.維摩為日課。誦時有別衣別座。未嘗混雜。每誦至勸發品。即見普賢乘象前立。誦維摩時即聞空中有倡樂之聲。鄉人王道真妻病革。請師持咒。方入門。病者悶絕。忽見一物如狸。長數尺。從狗竇出。其病即愈。又嘗行水旁。有巫者雲。神明見明法師悉皆奔走(梁高僧傳)。

  越州慧法師

  沙門法慧。生於夏侯氏。自成童。有卓識。及剪青螺。言行益峻。宋大明年東遊禹穴。歸老天柱峰。課誦法華終身匪懈。受用清淡。蔬食布衣而已。常居一閣。不涉人間者三十餘年。王侯稅駕無復得見。唯周顒以信解兼深特與相接。時有慕德瞻禮者。或因顒次得一見之(梁高僧傳)。

  京師侯法師

  僧侯。俗龔氏。世為西涼人。宋孝建中至京師。凡法華.維摩及金光明經。率二日通一徧。如是者殆六十餘年不輟。後於京城後崗辟一石室為禪誦之所。一日感微恙。索湯盥漱整肅容儀合掌而卒。年八十九。師自十八歲至於捨命。日影小蹉即空齋而過(梁高僧傳)。

  京師進法師

  師名慧進。吳興姚氏子。少為人遊俠。年四十乃省。因出家止京師高座寺。專修梵行。唯味淡薄。誓誦蓮經。用心勞苦執卷即病。因發心造法華經一百部以懺往過。於是日收施利。造經既足病亦隨差。後倍諷持。回諸福業願生西方。一日忽聞空中言曰。如汝所願。必得往生。至齊永明三年無疾而化。壽八十五(梁高僧傳)。

  京師果法師

  僧慧果。豫州人。幼不葷茹。止京師瓦官寺。誦法華等經。嘗於廁中見一鬼致敬雲。昔作維那。小不如法。墮啖糞鬼中。某嘗有錢三千。埋柹樹下。法師慈悲。願取之為植福。師即告眾取錢。為造法華經一部以悼之。後忽夢此鬼謝曰。已得改報。大勝前日。宋泰始中也(梁高僧傳)。

  廬山瑜法師

  師諱僧瑜。俗姓周。吳興人也。弱冠出家。行業純備。於廬山南建招提寺以居之。常持蓮經。未嘗少替。一日謂友人曰。結累三塗情形故也。情將盡矣形亦宜捐。藥王之轍獨何遠哉。遂積柴為龕。設齋辭眾。是日雲雨交零。乃發誓曰。若我捨身無悔。天當晴朗。不然即霶霈矣。言已雨果霽。至夜入龕。合掌趺坐。誦藥王本事。火焰至體。其坐自若。眾見紫氣騰空經日不散。時年四十四。即宋孝建二年六月三日也。過後十四日。瑜之舊房忽生雙桐樹。枝葉豐茂貫壞直聳。識者以為娑羅雙樹。克炳泥洹之道。瑜之庶幾。故見斯瑞。因號雙桐沙門。吳郡張辯為平南長史。親見其事。為之贊曰。悠悠玄機。茫茫至道。出生入死。孰為至寶(其一)。自昔藥王。殊化絕倫。往聞其說。今睹斯人(其二)。英英沙門。慧定心固。凝神紫氣。表跡雙樹(其三)。其德可樂。其操可貴。文之作矣。式揚彷佛(其四) (梁高僧傳)。

  鍾山益法師

  師名慧益。廣陵人。出家壽春。後憩竹林寺。氣節卓越。精誦法華。誓願焚身作真法供。凡在見聞毀贊尤多。初絕粒食酥油。後斷酥油服香丸。雖四大綿薄而精神警正。宋孝武深加敬異。遣使諫止。不從。以大明七年佛生日於鍾山南置鑊辦油。乃詣闕辭帝。帝見改容。師再三囑以佛法而退。帝親駕見臨。時四眾奔集。師乃入鑊。纏以吉貝。灌之以油。將欲發火。帝復止之。益確固不從。且曰。微軀賤命何足介聖意。願乞度二十人出家。為佛法助。勑許之。益執燭自然。合掌誦藥王品。火至眉睫猶聞其聲。眾見悲慟響震山谷。帝忽聞空中笳管之聲。異香芬馥盡日方還。是夜帝又夢益振錫而至。復囑以佛法。翌日帝設大會。度二十人。勑於燒所建藥王寺雲(梁高僧傳)。

  法華台宗法師

  僧法宗。臨海人。幼好遊獵。嘗於剡川射中孕鹿。忽墮胎生子。母猶銜箭舐子。宗悔曰。貪生愛子。有識皆同。遂摧弓折矢。斷髮為僧。分衛自資。日唯一食。六時禮佛以懺往愆。常吟詠法華.維摩二經。響聞四方。士女從受歸戒凡三千餘人。開拓所住以為精舍。因誦為目。曰法華台(梁高僧傳)。

  廬山登法師

  僧登師者。止匡廬大林寺。通誦法華。晝夜不息。一日忽見空中有一銀殿漸下於房。忽變成金殿。師遂入殿。坐起經行如是三載。晉安王聞之。累詔奉迎。因暫下山。王與四眾嚴持香華從師乞戒。登曰。白日喧雜。心多散亂。當於清夜受之。至夜正說戒相三歸依時。師之口吻忽放光明。徧照大眾。眾見光明競拜喧閧。師即不語。光便收斂。師雲。本欲受戒。那得見光喧閧。光現但是受戒祥瑞。未是得戒正緣。今更從初。大眾默然。師又說法。還復放光。眾又喧閧。因而且止。明日再來。師即辭別歸山。所現金殿還復如故。一日忽謂同人曰。今登金殿。不復回也。即於是日倐然超化(靈瑞集)。

  餘杭志禪師

  東晉時有僧法志。結庵餘杭山。誦法華經。朝夕不懈。有雉巢於庵之側。每聞誦經聲則翔集於座傍。若侍立聽受狀。如是者七年。一日憔悴。師撫之曰。汝雖羽族而能聽經。苟脫業軀必生人道。明旦遽殞。師即[療-(日/小)+土]之。及夜方假寐。夢童子再拜曰。我即雉也。因聽師誦經得脫羽類。今生於山前王氏家為男子。右腋猶有雉毳。見可驗也。僧詰朝至其家。問之果然。王氏一日設齋。志方踵門。此子遽然曰我和尚來也。舉眾異之。攜以示志。志撫之曰。此我雉兒耳。遂解衣周視。其腋下果有雉毳三莖。至七歲宜聽出家。父母唯之。至時入山。十六落髮。以腋有毳。命名曇翼。授與蓮經。不遺一字。志師歸寂。翼即為此山第二祖矣。

  天衣飛雲大師

  師諱曇翼。氏族先因已見前篇。既為僧已。隨方問道。初詣廬山。依遠法師了悟宗乘。續入關中禮觀羅什講譯經論。通達無礙。得大辯才。後與同學曇學東遊會稽。因抵秦望山別朵五峰雙澗。氣象雄勝。因伐石誅茆為住山計。專誦法華。僅於一紀。一日將曛。有一女子身披彩服。手攜筠籠。內有白豕一隻。大蒜兩根。立於師前泣而言曰。妾山前某氏女。入山採薇。路逢猛虎。奔遁至此。日已夕。草木陰翳。豺狼縱橫。歸無生理。敢托一宿可乎。師稱嫌疑。堅卻不從。女則兩淚哀嗚。師不得已讓以草床。即蒙頂誦經。至於三更號呼疾作。稱腹疼痛。覬師視之。師投以藥。女子痛益甚。叫不絕聲曰。儻得師為我案摩臍腹間。庶得少安。不然即死。佛法以慈悲方便為本。師忍坐觀不一引手見救耶。師曰。吾大戒僧。摩娑女身此何理也。懇求之切。即以巾布裹錫杖頭遙以案摩。斯須告雲。已不必矣。翌晨女出庭際。以彩服化祥雲。豕變白象。蒜化雙蓮。女子足躡蓮華。跨象乘雲而謂師曰。我普賢菩薩也。以汝不久當歸我眾。特來相試。觀汝心中如水中月。不可污染。言訖縹緲而去。爾時天上雨華。地皆震動。鄉人聞見莫不稱嘆。是日太守孟公顗方晨起視事。忽見南方祥雲氤氳光射庭際。而雲下隱隱有金石絲竹之音。訪問得師普賢示化狀。遂並師之道行聞於朝廷。即奉勑建寺。額號法華(即今天衣寺是)。時晉安帝義熙十三年也。師享壽七十。圓寂此山。寺僧即真身而加塑焉。歷唐武廢教。眾以其像藏於寺南樹腹中。得不毀。吳越國武肅王特諡飛雲大師雲(師事跡。僧傳.珠林皆紀之。天衣又有本傳實錄。所有異同處謹詳而錄之)。

  越州明法師

  沙門弘明。生於會稽嬴氏。出家雲門寺。節行孤高。人所具瞻。誦法華經。坐禪禮懺。六時不輟。感淨瓶之水常滿。人謂天諸童子給侍也。一日坐禪次。忽有一虎蹲伏於前。久之乃去。續往永興石姥岩入定。亦有山精來惱。明以腰繩系之。精遜謝求脫。即曰。後不敢來。自爾絕跡。齊永明年也(梁高僧傳)。

  京師豫法師

  僧慧豫。黃龍人。少務學。游京師。止靈相寺。徧參名師。或聞臧否人物。輒塞耳不聽。誦法華.大涅盤等經。又習禪定。一日寢臥。忽夢三人扣戶。衣冠鮮潔執蓋相迎。問之。答曰。法師應死。故來奉迎。豫曰。小緣未了。可延一年否。遂諾而去。至明年是日。復夢三人如初。因爾而卒。亦齊時也(梁高僧傳)。

  京師匱法師

  齊朝僧法匱。俗阮氏。少依枳園寺出家。秉性恭默。誦法華經以為行業。凡得嚫施。聚以造像。其家僑居京師大市。一日還家。又至定林。復在枳園。後三處考核。皆見師來中食。此日即回舊房。奄然臥卒。其屍香軟手屈二指。眾審其證二果矣。梁武服膺神異。幸其寺設齋。奉勑安葬(梁高僧傳)。

  京師辯法師

  齊有燉煌沙門超辯。幼頴悟。操履深靜。居京師。後自京師達建康。適東越。尋禮名師。還都止定林寺。閒居養素。畢命山林。法華七軸日課一徧。心敏口從。恆有餘力。禮千佛名凡一百五十餘萬拜。不出門者三十餘年。壽七十三而寂。葬全身於寺南。僧佑立碑紀德雲(梁高僧傳)。

  沙門澄法師

  跋澄。年二十出家為僧。根器魯鈍。罔然無所措。立志誓誦蓮經以求西邁。日記一行。或得半偈。如是勤苦至八十歲方通一部。一日加坐入定。忽見朱衣神人手持請疏曰。天帝奉迎大德跋澄。師曰。生來愚鈍。隨分誦持。專祈極樂。忉利雖是勝處。非所願也。神人辭去。又一時。夢七寶大塔。身居第五層。望見七寶城階無有涯際。外有二金剛執杵兩立。數十青衣手執白拂以拂階道。澄問。答曰此是西方寶城階道。來迎跋澄。夢覺即語弟子曰。汝將吾衣缽營大眾齋。又言汝等此時見千佛否。答雲不見。又曰覺非常香氣否。答雲咸聞。言已向西奄然而化(靈瑞集)。

  金陵雲法師

  法師陽羨人。俗周氏。其母始生。見雲氣滿室。因以云為小字。七歲出家。立名法雲。俊朗英秀卓絕於時。亮法師見而嘆曰。吾之神明殊不及雲。此子必棟梁大法矣。師年三十講法華.淨名。機辯風生。學徒輻湊。梁武敬之。勑主光宅寺。雲自息慈即雅尚法華。研精累思。曾往幽岩獨講是經。列石為徒。折松作拂。自唱自導。兼通難問。而又文疏稠迭。前後繁映。嘗於一寺講敷此經。忽感天華狀如飛雪。滿空而下。延於堂內。升空不墜。講訖乃去。時志公道超方外。或來雲所曰。吾欲解師子吼。請師為說。師即升猊剖析。志彈指曰。善哉微妙矣。武帝一日以天亢陽。問志曰。何計得雨。志曰云能致雨。當請雲師講經。雲講法華。至其澤普洽。天即大霈膏澤。儀同袁昂曰。家有常供養僧。發願願如雲之慧解。忽夢一僧曰。雲法師燈明佛時已講此經。那可卒敵也(續高僧傳)。

  後周遠法師

  慧遠為僧。器量非淺。身長九尺五寸。腰有九圍。登座說法。雷動蟄驚。時周武欲廢釋道二教。召諸沙門並赴殿集。帝敘曰。朕受天命。養育黎民。世傳三教。考定至理。儒則禮義忠節。於世有宜。須立之。且真佛無像。遙敬在心。而佛塔崇麗。此實無情。何能恩惠。不足留之。朕意如是。諸德如何。於時五百餘僧失色無言。遠出眾曰。陛下雲。真佛無像。誠如所言。但耳目生靈。賴經聞佛。藉像表真。若廢之則無以興敬。帝曰。虛空真佛咸自知之。遠曰。漢明已前。經像未至此土。何以不知。帝無對。遠曰。若不藉經教者。三皇已前未有文字。應曉五常耶。帝無對。遠曰。若以形像無情廢之。則國家七廟豈有情耶。帝曰。七廟朕亦不以為是。遠曰。若廢七廟則不尊先祖。何謂存儒教耶。若三教俱廢則將何以治國乎。帝亦無對。遠曰。陛下今以王力破滅三寶。地獄不揀貴賤。何不怖之。帝曰。但令百姓得樂。何辭地獄。遠曰。陛下以邪見化人。百姓當與陛下同趣阿毗。何樂之有。帝怒。勑諸僧且退。後當更集。帝自此行虐。佛道二教並廢。遠乃潛居汲郡西山。專誦法華.維摩各滿千徧。理窟更深。浮囊不舍。至大象中。微開佛化。大隋之初再預剃落。名馳帝闕。下勑授洛州沙門都。匡任佛法。遠雖辭免而不允。即而位之(續高僧傳)。

  揚州方法師

  沙門智方。蜀地人。播名揚越。詞義清富。講法華經至寶塔品。寶塔高妙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之語。乃曰。何必昔佛國土有此高妙。即此揚州福地亦甚莊嚴。至如彌天七級共日月以爭光。同泰九層與煙雲而競色。方井則倒垂荷葉。圓桶則側布蓮華。似安住之居南。類尼佉之鎮北。耳聞目見。庶可聯衡。其出語成章若此。時有寶海法師。嘗對武帝敷揚。是日在座布難曰。經中三變土田。此方改穢令淨。亦能變凡成聖否。方曰。化佛甚多。陋故須廣。凡聖自爾。何勞改變。海又難曰。若爾則六十小劫謂如食頃。但是聖睹。凡不能睹。凡聖俱睹。凡聖俱聖乎。方笑曰。高座何曾道此。乃是自道自難耳。海覺失言。乃調之曰。三隔木升。何謂智方。方尋聲曰。既瓦礫洿池。那稱寶海。眾笑而散(續高僧傳)。

  真乘淨法師

  慧淨真乘人。家世業儒。生知天挺。日誦八千言。罕有儔比。至於名簡帝心。官僚仰止。貞觀十三年勑三教學士於弘文殿抗論。召淨講法華經。道士蔡晃講道論。晃問曰。經稱序品第一。未審序第何分。淨曰。如來入定放光雨華。為破二之洪基。作明一之由漸。故曰序也。第者為居。一者為始。序最居先。故稱第一。晃曰。第者弟也。為弟則不得稱一。言一則不得稱第。兩字矛盾。何以會通。淨曰。向不云乎。第者為居。一者為始。先生不領前言。而謬陳後難。晃曰。師言不出唇。何所可領。淨曰。菩薩說法。聲震十方。道士在座。如迷如醉。晃曰。野干說法。何由可聞。淨曰。天宮嚴衛。理絕獸蹤。道士神惛。謂人為畜。天情大悅。合座歡踴而散。淨之樞機吾教。其若斯焉(續高僧傳)。

  三藏竭法師

  宋元嘉初。有黃龍沙門曇無竭者。精勤苦行。常誦法華普門品。與徒屬二十五人西遊天竺。備經險難。竭志彌堅。既達舍衛。路逢群象。竭虔心誦念。遂感師子從林逃出。象即奔退。復有野牛群吼而至。將欲加害。竭勵念如初。忽有大鷲飛來。驚散無蹤。因得免脫(法苑珠林)。

  朗法師

  僧法朗。誦持蓮經有功。一夜夢入冥。冥官問所業。即提筆判雲。三惡道塞。人天路通。見佛勤行。化城莫止。可示天宮。見當來處(靈瑞賦注文)。

  秦州昭上人

  魏永泰中。秦州丹嶺寺有僧僧昭。賦性間逸。常樂游觀。一日至滎山見瀑布之下有一岩穴。遂行入。可五六里。復出穴。向東北行石澗數里。忽見一屋飛塵沒膝。四望深林。須臾逢一僧。年六十許。雲眉丈余盤掛耳上。忻然相接。問之。答曰。我同學三人來此避世。一人未返。一入滅定。乃問今日何人為王等。遂取谷穗搗之具膳。僧問昭曰。汝常誦甚經。昭曰誦法華經。僧撼頭曰大好精進業。即指東屋格上許經並我誦者。欲得聞否。昭合掌唯然。僧便誦之。聲韻朗徹達於宵旦。昭苦睡。僧曰。但自睡。我常如此。明晨又設食。昭謝而辭退。僧亦不留。但言我同學出去。汝若值之。必大開悟。昭既返。即結友重尋。不見所在(續靈瑞集)。

  元魏乘法師

  元魏北代有乘禪師。受持法華。精進匪懈。命終托河東薜氏為第五子。生而能言宿世事。不樂處俗。意復為僧。其父任泗州刺史。隨父赴官。便往中山七帝寺。恍然記得昔經行處。因尋本時弟子語曰。汝頗記從吾渡水往狼山時否。乘禪師者我身是也。房中靈機可送除之。父母恐其出家。便與納室。爾後即忘宿命之事。而常興厭離。端拱靜居(續高僧傳)。

  齊州湛法師

  僧志湛。齊州人。賦性純厚。省緣質直。唯以仁慈為本。住人頭山邃谷銜草寺。長誦法華。未嘗少置。將終之日。志公奏梁武曰。北方銜草寺須陀洹聖僧。今日滅度。內外聞之。皆悉遙禮。湛之亡也。寂無餘惱。端然而化。兩手各舒一指。適有梵僧議曰。舒一指者證初果也。道俗崇敬。以全身塔於本山。鳥獸不污。今猶存焉(續高僧傳)。

  江陵遷法師

  吳郡僧僧遷。出於嚴氏。自幼神俊。識者奇之。師侍法師道則。則亦權行外彰。深相推重。遷游講肆。縱辯天垂。梁高祖勑興善殿義集。帝重其聰銳。乃降家僧之禮。遷自弱冠便誦蓮經。數溢六千。一日坐而若寐。夢見普賢香光照燭親為摩頂。書而不傳。至於大。漸方陳同志。法華.大品.涅盤等十八部經。各講數十徧。皆制義疏。流傳後學。後歸寂。窆江陵中華山(續高僧傳)。

  南澗觀法師

  慧觀為僧。聽南澗寺仙法師講。乃為領袖。後由感疾閉戶不出。專誦法華。祈誠懺悔。其疾遂瘳。自是不輟其業。梁武欽敬勑住南澗寺。弘講法華。詞富義徤。皆出人意表。故時諺曰。迦羅語。慧觀錄。時人繕寫如珠玉(靈瑞集)。

  荊州忍禪師

  僧法忍。江陵人。出家天皇寺。戒行具足。專持法華.維摩。日常兩徧。眾聚多喧。遂往荊州覆船岩下頭陀靜觀。經三十年。自入山來。無求外護。粒食乏絕。繼以水果。或七日一食。曾於一夏費米三斗。自恣猶有五升。龕室容膝。未嘗外涉。一日忽有一象來於龕所後。旬日染恙。右脅而化。衣缽塵朽。眾估其價。不直十文。後梁時也(續高僧傳)。

  玉泉懍法師

  後梁僧法懍。枝江嚴氏子。始十五歲。識見逈異。依玉泉寺出家。不着繒纊。乞食自資。大布為衣。禪念為業。長誦法華。脅不沾床。遊方參尋。無遠不屆。氣貌清肅。見者莫不揖其高風。嘗至岱嶽。遇一縣令。問以公驗。懍常賚蓮經一函。乃曰。此函內有行文。撿覓不見。令怒。答曰。此經是諸佛所行之跡。貧道履而行之。即懍之行文也。令遣囚之。七日不與食。但一心誦經。令感惡夢。遂懺悔釋之。後居默山。坐亡岩下。人聞異香。旬日方消(續高僧傳)。

  鄂州朗法華

  僧朗。俗許氏。南陽人也。既冠脫俗。尋預僧科。多住鄂渚。常養一猴一犬。師以木盂受食。食余則餵二獸。食已猴戴空盂騎犬而行。朗任犬盤游。略無常度。讀誦諸經。偏以法華為要。潔志誦持。一坐七徧。乃至七十七百。其數非鮮。音聲任縱。有若箏笛。傍人觀之。視聽俱失。朗之腳臂申束任懷。狀似龜藏。或居酒肆。飲啖酒肉。皆不測其來。故諺曰。法華朗。五處俱申縮。豬肉滿口顙。時鄰寺有比丘尼。悟解經論。居宗講導。聽者雲合。朗聞之曰。此邪鬼所加。何有正理。須往撿校。一日至其寺。尼正講說。朗乃厲聲呵曰。小婢。吾來何不下座。尼隨聲崩落。立於堂前。汗出流地。卓然不動。問其慧解。奄若痴聾。過一百日。方複本性。隋大業中也(續高僧傳)。

  東嶽堅法師

  隋釋行堅。不知何許人。常修禪觀。節操嚴甚。因事經游泰山。日夕入岳祠度宵。吏曰。此無館舍。唯有神廡下。然而宿此者必暴死。堅曰無妨。遂為藉蒿於廡下。堅端坐誦經可一更。忽見其神衣冠甚偉。向堅合掌。堅問曰。聞宿此者多死。豈檀越害之耶。神曰。當死者特至。聞弟子聲而自死。非殺之也。又問曰。世傳泰山治鬼是否。神曰。弟子薄福。有之。堅曰。有兩同學僧已死。今在否。神問名字。一人已生人間。一人在獄受對。師往見之。神遣使引入牆院。見一人在火中號呼。形變不可識。而血肉焦臭。堅不忍觀。即還廡下。復與神坐。堅曰。欲救是僧得否。神曰。可。能為寫法華經。必應得免。既而與神別。旦廟令視堅不死。訝之。堅去。急報前願。經寫裝畢。賚而就廟。神出如故。以事告之。神曰。師為寫經題目。彼已脫去。今生人間。然此處不潔。不宜安經。願師還送入寺中供養。遂與神別(大宋高僧傳)。

  越州倫法師

  釋僧倫。始五歲時自見白光滿室。遂往越州雲門寺出家。本業誦法華經。開皇中佛法大興。師於武陽理律師所聽講。忽見五色光猶如車輪照自心上。即於光中禮五十三佛。光猶未息。又禮五十五佛。光方收檢。師年八十五。俄召弟子曰。吾靜夜中得諸法解脫。謂成無學道。不知天帝相迎也。言訖而終。葬之日。天極晴明。乃無雲忽下雨。眾皆異之(續靈瑞集)。

  齊州超法師

  隋開皇中有僧慧超。立行卓爾。常誦法華。師有一弟子。亡名。年在志學。亦通蓮經三卷。一日病死齊。去泰山不遠。超往焚香。具述來意。木偶忽發聲曰。師戒行精苦。所問敢不咨白。遂引至府君前。超白曰。弟子今在何處。君曰。亡名在此。未有生處。超曰。欲與相見得否。君即遣使領東行數十步。果得相見。因問苦樂如何。弟子曰。但被拘系。亦無苦樂。念生處未定。願師升濟之。師曰作何功德。弟子曰。乞造法華經一部。設齋一百員。師既歸。即書經飯僧。事訖復謁府君。君相接如先。師陳所為。君曰。亡名師寫經題妙字始成。便生勝處。師曰生於何處。君曰。還生齊郡王武家為男子。待三歲可往覓之。超過三年即往問曰。檀越之子欲得相見。王氏抵拒。不言有子。師遂具說府君之言。其妻在室語夫曰。法師靈感若此。可使見之。即抱兒子安限外。兒一見師。走入懷抱悲泣良久。及年長大。志願出家。還事超師(靈瑞集)。

  岐州慈禪師

  僧孝慈。居慈門寺。自幼依信行禪師說三階佛法。以修苦行。身常乞食。着糞掃衣。六時禮懺。隨所住處亦以是化人。唱言誦大乘經者則入十方阿鼻地獄。急須懺悔。一時在岐州說法次。彼有優婆夷持法華經勸諸有緣同誦。師言曰。汝持法華。不當根機。合入地獄。速須舍誦。余者並舍之。其為首優婆夷不忿。即於大齋日萬人聚會燒香發誓曰。若某持法華經不稱佛意。願身染惡病令大眾見。又願生身陷入地獄。若某持法華經稱順佛意。願禪師即當此報。言已慈即應時被神所打。失音不能言。其西高座唱集錄者亦復失聲。內有五個老禪亦語不得。其舍讀誦人睹茲異報。讀誦倍先(自鏡錄)。

  湘州崇法師

  僧法崇。篤志經論。尤精法華。着疏四卷。嘗至湘州麓山。山精化為夫人。詣崇請戒。因舍所居山為寺。未幾化洽湘土(續靈瑞集)。

  揚岐州二僧

  開皇初。揚州有僧。誦通涅盤。自矜其業。岐州東山有沙彌。唯誦普門品。二人俱暴死。同至冥府。王即處沙彌於金座。誦所業經。甚鄭重之。又處其僧於銀座。誦涅盤經。心不甚敬。誦訖。王問簿典雲。二人俱有壽。遂放還。誦涅盤僧恃所誦多。心大恨恨。乃問沙彌住處。後願相尋。二人既穌。誦涅盤僧至岐州。果得沙彌。問其所以。沙彌曰。所誦此品。別衣別座。燒香咒願。然後啟口。斯法無怠。更無餘術。僧乃謝曰。吾罪深矣。所誦涅盤。威儀不整。身口不淨。救忘而已。古人有言。多惡不如少善。於今取驗。此亦精進。非波羅蜜也(止觀輔行)。

  眉州泰法師

  大隋有僧法泰。姓呂氏。初披戴為道士已十餘年。忽厭彼宗。回心大覺。乃往眉州鼻山。投師落[髟/采]。持誦蓮經。尋即通利。仍親寫是經一部。數有靈異。因辯錢兩千。將向益州裝潢。擔至笮橋。橋斷墮水。仆雖得濟。乃失衣籠。泰大呼曰。錢物尤閒。何忍其經。有人漉得者。當贈兩千。時有一人沒水求之。但得錢物。泰更巡望求覓。忽睹州中有一幞子。試取之。乃經也。草木所擎宛無濕處。遂往裝潢。洎還寺供奉。每聞異香凝結。精進倍加。夜課一部以為常式。寺有彪法師講授。午夜看讀。嫌泰誦經之煩。欲勉低聲。及往。忽見泰之門前神人無數。皆跪膝合爪。愧汗而退(續高僧傳)。

  成都恭上人

  上人慧恭。俗周氏。成都府人。從釋紹提寺。與僧慧遠結契勤學。取成法器。遠往長安聽成實。還鄉講授。卓爾絕倫。恭去荊揚。訪道而歸。契闊三十年。夜話次。遠語如流。恭杜無所對。遠譏之。恭曰。賦性至愚。無所解也。遠曰。可不誦得一經乎。恭曰。誦得普門品。遠猶輕之。恭曰。經卷雖小。佛口所宣。當為兄誦一徧。恭即敷座而誦。才始發聲。覺有香氣。次見天華零亂。天樂嘹亮。經已便息。遠作禮稱讚。願留教誨。恭曰。非某之力。諸佛力耳。恭即拂袖而去。不知所終(續高僧傳)。

  荊州隱禪師

  禪師法隱。久住荊州覆船東嶺。誦法華經為己業。每恨未閒心觀。即往松滋問津於法常禪師。深得理趣。一日去與故人胡君義相別。不值。書壁記某年月當遠行。後忽語諸僧曰。吾今日作一覺長眠。明日不起。眾排門看之。其右脅蟬蛻矣。觀其書壁歲月。莫不合者(續高僧傳)。

  廬山充法師

  師名法充。九江畢氏子。厭世出家。常持法華.大品。徧數惟多。莫得而紀。住廬山化城寺。又習正定。不涉人間。每勸眾僧無以女人入寺。上損佛化下墜俗謠。有不從者。充曰。正教不行。義須早死。何慮方土不奉戒乎。遂潛往香爐峰投身粉骨。誓生淨土。有人見師墜下。就而覓之。乃充也。身既無損。誦經如故。固請還寺。僧感死諫。即斷女人。後六年卒。時當盛暑。其屍不朽。如蘭之馨。開皇中也(續高僧傳)。

  黃州秀上人

  隋末有僧玄秀。居黃州隨華寺。性清志溫。常誦法華。每有異相。不以為奇。時當酷暑。友人遣價召師納涼。行至房前。忽見人馬翊衛。怖懼而返。友人親往。所見果然。迴轉後門。兵甲彌多。填塞空中。不可勝數。四眾盛傳。咸曰神異(續高僧傳)。

  齊州生法師

  齊州釋僧生。孤雲之性。初無定姿。但是伽藍。不問有無僧眾。於中止住。乞食自資。誦法華經滿一千部。即便移錫。開皇中至靈岩寺持誦。一夜忽見神人數十俯伏聽受。生曰汝是何者。神曰。弟子是山神。住此已七百年。今聞法師誦經之聲。特來聽受。請師為誦。良久乃去。自是常來。師續詣相州法藏寺建大藏。於眼中然燈供養大乘。旋誦不息。後終於彼(靈瑞集)。

  蘇州亮法師

  大業中。虎丘有僧亮。十二出家稟學。唯誦法華。未滿四旬一部通利。南遊會稽。於剡縣三生像前。鄮山舍利塔前。各然一指。以表慧燈供養。尋返故鄉。止北禪寺。一日忽索湯盥沐。與檀越作別。正坐而化。感異香滿室(靈瑞集)。

  伯濟顯禪師

  伯濟國沙門慧顯。少出家。有大志。唯誦法華經。或有祈福請願。無不如意。聞講三論。便往聽受。法一染神。彌增慧解。初住本國修德寺。有眾則講。無則清誦。四遠聞風咸來參侍。師厭於迎接。朅往南方達拏山。山極深險。顯坐其中。專業如故。遂終於彼。同學舁屍置石室中。虎啖身分俱盡。唯髑髏與舌存焉。經於三年。其舌紅赤柔軟勝初。後變為紫色。鞭之如石。道俗仰止無窮。累塔標識。唐貞觀初也(續高僧傳)。

  荊州喜法師

  僧法喜。生於襄陽李氏。七歲出家荊州清溪寺。寺眾四十餘人。喜為沙彌。頭陀給事。晝則炊爨。夜即誦習。山居無油。然柴取明。每夕課經一紙。雖學諸經。唯以法華為宗骨。隋文帝勑住禪定寺。晚年欲被通感。誓誦蓮經千徧。因不止舊房。巡繞塔寺。二儀之中。誓填本願數萬八百。寺僧忽見一白馬駕寶車入喜房。追之不見。其感通矣。後歸老盧陵。貞觀六年染疾。召門人曰。無常已至。勿事囂擾。三界虛妄。但是一心。大眾忽聞林北有音樂車震之聲。因以報喜。喜曰。世間果報已舍。如何更生樂處。須臾異香充室。端坐而化(續高僧傳)。

  終南通法師

  僧會通。雍州人也。少忻道撿。剛勁高節。隱終南豹林谷。綜業讀法華經。因見藥王捨身。便欲仰效。私積柴木誓欲行之。以貞觀末年於靜夜中誦菩薩本事。以火焚燎。煙焰熾盛。卓爾加趺誦聲如故。眾於是時。忽見西方有大白光流入火聚。燒已收聚余骸。即樹勝塔。勒石山中。以傳不朽(續高僧傳)。

  牛頭通法師

  梓州沙門智通。俗姓陳。八歲出家。為正道法師弟子。專誦法華。並以講授。住牛頭山。威儀奉戒。降伏黃老。常有雙鵝來聽說法。講百餘徧。兩度放光。貞觀中別眾而卒。合寺房堂。悉皆震動。變作白色。經一食頃(續高僧傳)。

  蘇州旻法師

  師諱慧旻。河東人也。九歲出塵。服勤白業。誦蓮華經。期月便過。十五請法於新羅光法師。英偉秀髮。宿士稱之。十五還海鹽屍光興寺。講法華經。異香彈指屢結空中。聽眾雲翔。咸言善瑞。後遷通玄寺。結徒行道者一十七年。足不逾閫。隋末崩離。吳中饑饉。四眾逃難。唯旻守死禪誦。大唐開化。止南澗寺。兩兔一彪相親同止。未終前三日。異香滿室。舉眾問師。師曰。吾後日當去。生死人之常也。寄世若行雲。各念無常。早求自度。至期果順化(續高僧傳)。

  驪山達法師

  貞觀中有僧慧達。居驪山津梁寺。挺志誦法華經。生來計六千徧。行坐威儀其聲不絕。至於存惜生命。直視低目。地有蟲豸回身而過。有問。答曰。斯之與吾。生死不定。將不先成正覺。安可輕之。後加趺而卒。人謂入定。停於五宵。既已長往。又不腐臭。乃合床窆石窟中(續高僧傳)。

  雍州俗上人

  唐運初開。雍州醴泉縣有僧遺俗。自少誦蓮經數滿千徧。一日染疾將終。乃囑友人慧廓曰。比雖讀誦。意悕靈瑞。以生俗信。吾死後埋之。過十年可為發出。舌根若爛。知誦無功。若猶存者。當告道俗為起一塔。以表靈相。言已而卒。後依言出之。血肉都盡。唯舌不朽。乃函骨舌塔於甘谷南崖(續高僧傳)。

  古高寂師

  僧高寂。與建初寺忍法師為友。通誦法華而不精戒律。一日病將終。忍謂之曰。君死受生之處。願相報。寂曰。從來常慨此事。若冥因善惡。決當相報。後亡。乃二載杳無消息。至三年。忍正朝往寂家。家人俱上山。忍獨坐恍惚間。見寂告曰。臨終有契。久欲報知。事緣不展。故來之晚。余今作泰山小吏。亦無大苦。忍曰。汝平生誦經聽法。那得此報。寂曰。賴得此耳。不然又不如矣。言訖而隱。忍由此而加精進雲(見古印本法華經後)。

  悟真寺僧

  貞觀中。王順山悟真寺僧沿干。夜過藍溪。忽聞誦法華經。其聲纖遠。是時星月逈臨。四望數十里無人。僧側耳肅然急回。拉友往尋之。其經聲乃自地出。即標其所。明旦前掘之。於積壤中得一顱骨。其色槁然。獨唇舌鮮潤。即持歸以石函藏於殿側。自是每夕常聞法華經聲。長安士女接踵來觀。至開元中忽被新羅國僧連函竊去。寺僧追之。已還海國矣(太平廣記)。

  玄法寺僧

  長安安邑坊有玄法寺者。本里人張頻宅也。頻嘗供養一僧。僧專念法華經。積十餘年。頻門人忽譖僧通其侍婢。因以他事殺之。既而其家當聞誦法華之聲。晝夜不絕。張知其冤。慚悔不及。因舍宅為是寺焉(太平廣記)。

  雉山寺僧

  桂府城外江東五里有雉山寺。其始者。昔有一僧卓庵此地。日誦法華經。仍能講說。忽有一雉常來伏翼聽受。終第五卷。雉即不來。後八年。山下民家生一男子。年始八歲。不葷不戲。堅欲投其僧出家。父母聽之既去。一日僧浴。令兒淨背。堅不肯袒衣。僧問。答曰。某前身即雉也。因聽師講誦。故報為人。今腋下猶有雉毛。故不袒也。僧因授是經前五卷。覽同舊習。後二卷則不能也。從此山以雉名。因山置寺。寺猶存也(戒殺類)。

  揚州聰法師

  僧智聰。住揚州白馬寺。專習三論。尋渡江住安樂寺。值大隋國崩。思歸無計。隱江荻中誦法華經。七日不飢。恆有四虎馴繞。聰曰。吾已十日不食。命在呼吸間。卿可食之。虎作人言曰。造天立地。無有此理。忽見一老翁掖下挾一小船來曰。師欲渡江即上船。其四虎見而淚出。聰曰。持危拔難。正在今日。即同四虎利涉南岸。船及老人忽然不見。聰領四虎止西霞塔西。經行禪誦。誓不寢臥。安眾八十餘人。若有凶事。虎來大吼。由此警覺。至貞觀中。年九十九。於佛降生日熏爐徧禮聖僧。還歸靜室。端坐而化(續高僧傳)。

  棲霞向法師

  法向。揚州人。身長八尺。骨狀魁岸。十六出家。即事勤苦。通誦法華以為德業。晚於西霞寺側立法華堂。行智者法華三昧。三七精進。大獲靈瑞。知而不言。一時大蟲侵害人民。日計數十。道俗設禳災大齋。虎忽入堂搏一人去。師隨後喚住曰。何故造次。今為設齋。可放此人。虎即放之。自後諸虎皆集。師以杖扣頭為說正法。自此不復為害(續高僧傳)。

  終南誠法師

  雍州僧法誠。弱齡頴異。依藍田寺出家。師事僧弘。弘亦神異之僧。誠奉師訓。誦法華經以為白業。又行持法華三昧。嘗夢普賢勸書大教。即命書人書八部般若。又寫華嚴。感異色鳥舞下經案。手寫法華。正當露地因事而行。未及收舉。屬洪雨霶澍。及歸。經案儼然。余並漂溺。至貞觀中感疾。志願上生兜率。乃曰。今有童子相迎。吾即去矣。言已口出光明。異香充室。恬然坐化。師誦蓮經一夏五百徧。余日兼持。猶得兩徧。縱值人客。非經部終。中不他語。略計十年。萬有餘徧(續高僧傳)。

  蘇州琰法師

  唐沙門智琰。吳郡朱氏子。母張氏。夢升通玄寺塔相輪而坐。遂誕於師。八歲出俗。貞秀之姿。傑異常倫。十二誦徹蓮經。咸謂神童。洎祝髮即出都聽講。聰慧開發。續隱居蘇州武丘山。講貫之餘修普賢懺。誦法華經。計三千部。宵爐未爇。自起煙芬。夕鑵才空。潛加溢水。有若天諸童子給侍焉。復行三種淨業。修以十六妙觀。嘗糾五百餘人。每月建齋講經。將逾十載。與夫廬山同期共誓。何以異哉。前後講法華.維摩皆三十徧。講觀經一百徧。及乎大漸。誡勖門人。泊然而化(續高僧傳)。

  越州藏法師

  法師吉藏。金陵人也。七歲出家。依興皇朗法師。凡所咨決。妙達其奧。因游百越。寓止嘉祥。敷經演教。問道雲臻。煬帝服膺。勑住日嚴寺。時眾忻尚妙經。即與開剖。四部聞風。造請萬計。嘗寫蓮經二千部。造二十五尊像。又置普賢堂。躬對禪誦。至唐武皇欽德詔住延興寺。是時年高疾作。宣賜湯劑。藏知將終。着死不怖論。其略曰。死由生來。宜畏於生。吾若不生。何由有死。作已忽於清旦沐浴更衣燒香稱佛安然坐逝。師講法華百有餘徧。又講大品.大論.華嚴.維摩各數十徧。並着章疏流行後世(續高僧傳)。

  襄州拔法師

  襄陽僧智拔。張氏子。六歲依本郡常濟寺出家。日誦妙蓮華經五紙。經中理義略有規繩。乃曰。斯經諸佛出世之大事也。一人得道非弘不通。誓畢依持。以開蒙俗。周聽既洽。承京師吉藏法師命令覆述。拔曰。一乘為雲。遂分為三。亦可一乘為雨。分為三否。眾無對。藏曰。拔公此問。深得經旨。遂囑以大法。後住耆闍寺。常講法華。一年五徧。一日忽與眾作別。皆不測其意。即加趺而化(續高僧傳)。

  汴州逈法師

  師名功逈。俗姓邊氏。六歲乞從佛。慈親奇之。口授觀音經。即通。十六遂其志。因入泰山事弘法師。逈曰。拱默山林乃一途獨善。至於維持余寄。非化誘不行。遂南參。止汴慧福寺。專以法華為時要。撰疏五卷。鎮常講敷。每講至藥草喻品。天必降雨。人皆奇之。所講法業。始末計五十徧。兼講余經。未易悉舉。後竟終於是寺。未終之日。乃有異香光明。逈睹之曰。願承此瑞往生淨國。所飲井水。終時偶竭。殯經數日。水還彌滿(續高僧傳)。

  京師證法師

  智證法師。祖即蕭梁明帝矣。居京大莊嚴寺。略榮位之好。忻懷道業。家世奉佛。偏尚法華。同族尊卑咸所成誦。嘗撰經疏。冥搜數家。糅以胸臆。勒成命氏進以唐帝。常自敷弘。其父太府卿。情存善法。從生至老。誦盈萬徧。又命人鈔寫。總千餘部。每日朝參必使從吏執經前行。公幹微隙。便就轉讀。朝伍仰矚。以為絕倫。自佛化東流。蕭氏法華實天下楷模矣(僧傳傳)。   俗官蕭子良。造蓮經一千部。夢感一人送經一卷。雲有誤處。乃是第五卷壽量品。失一塵一劫一句。即法華之極宗。因修此句。乃感白雀翔應之瑞(此出壽禪師靈瑞賦注文。其蕭子良。必太府卿。故附見於此也)。

  長沙安法師

  僧法安。止建元寺。聽寵法師講。博通玄要。又長誦法華。講四十餘徧。忽於講座四角生華一叢。有十餘枝。黃白相間。長五六寸。狀似蓮華。香光敷花。或者疑是蒸潤所生。又過數日。復於都講床側及大眾坐處生八九華經。一月方萎悴。道俗聚觀。咸言講經之瑞。師後終於長沙(靈瑞集)。

  江都向法師

  僧慧向。姓劉氏。常誦法華經。兼解深義。後至淮陽江都。止故亭村。眾請講是經。時年一百一歲。顏色猶壯。忽告眾曰。吾其去矣。言訖合掌端坐長往。即[療-(日/小)+土]於銅山。後樵人每於葬所聞誦經之聲。一日司馬趙元恪取道於傍。顧見蓮華一朵。驚問。村人乃雲。是向師之冢。恪乃令人掘之。見白骨一聚。唯舌宛然赤色。其蓮根從舌生焉。睹茲靈瑞。州郡表聞。勑於此處起塔崇奉(靈瑞集)。

  寶通法師

  寶通。梵行精修。長誦法華經陀羅尼品。稍有靈異。時楊橋村有趙氏。家妻為神所魅。請通持咒。通既至。神即現形。通告曰。神在村中。合當興福。如何反魅於人。神曰。非弟子事。此乃部下小鬼耳。遂呼小鬼至前責罰。趙妻因此得差。續後趙妻之病仍發。歌吟竟日。又來告通。通又去。見所責鬼在病床前。通曰。前曾誡治那得再來。汝若不去吾當誦咒。令汝頭作七分。如阿棃樹枝也。鬼乃叩首求哀。不煩咒也。從此病差。鬼不復至矣(靈瑞集)。

  蘇州儀禪師

  僧儀禪師。止蘇州開元寺。造大佛殿。忽見一婦人抱兒子告師曰。兒子為患。請轉法華經一部。禪師轉畢。遽有一朱衣佩劍者來拜曰。前日妻子為兒所患。蒙師轉經。今已得愈。特來相謝。聞師造殿。謹以錢一十千相助。弟子是許將軍。師曰公住何處。許曰住師屋後。言訖不見。師遣人穿地尋之。乃見骸骨一具。佩劍橫身。人皆嗟異。師即祀而葬之。至今猶存(靈瑞集)。

  汴州照師

  僧神照。汴州人。年九歲。值離亂。眷屬雕亡。唯與母萍流無托。未幾母亡。乃依明智律師出家。凡所采聽一徧無遺。唯誦法華以為德業。素養一狗。所往皆隨。及師抱疾。其狗通夕長號。人未知其然。洎師歸寂。方悉狗征。及安葬已。狗則長眠垂淚。不食而殂(續靈瑞集)。

  荊州奘法師

  唐景龍中有僧玄奘。江陵人。幼歲入道。博通大小乘。尤明法華正典。別是命家。於五十年日誦七徧。嘗於淨室聲誦。感天人下聽。齋講之時。征瑞合沓。孝和帝重師之德。於林光殿解齋。奘上表乞還鄉。詔賜御詩。百僚俱和。委見大宋高僧傳。

  絳州轍禪師

  禪師法轍。絳州人。少而勤苦。通法華經。常以是業誘化一切。乃於孤山西河造立堂宇。創置伽藍。處元無水。一旦地陷。清泉迸出。故秦州刺史房仁裕申請寺額。即以陷泉為名。師又善持咒。多有應驗。唐永徽二年二月。自知將死。囑累徒眾。端然坐逝。時天色晴明。雨華如雪。香而不釋。樹枝草葉白同粉色。周二里餘三日始隱。終後三年。坐身不壞。師之功勵。殊難擬議(靈瑞集)。

  山陰義法師

  釋大義。蕭山徐氏子。生而英特。七歲父授書籍。日記數千言。十二從釋山陰靈隱寺。凡是經教開卷必通。人畏敬之。屬中宗即位。恩制度人。師試蓮經格中第一。自後習聽弘闡稱心寺。開元中喪所親。因入天台佛隴閱大藏。報劬勞。謁見左溪。稟承止觀。超然悟心。以畢大事。平生誦法華.涅盤.大小戒本以為行業。終時咸聞空中有奏天樂之聲(大宋高僧傳)。

  天台修法師

  法師廣修。俗留氏。東陽人也。天姿貞亮卓爾。具體樞衣台宗第十祖邃法師之門。盡得其傳。學者奔承。戶外屨滿。日誦法華經及維摩.光明等。六時行道。老而益堅。每年行七七日懺摩。蓋止觀中第四隨自意三昧也。後以三觀付門人物外。會昌中沒於禪林寺。遷神於佛隴金地。弟子良汶發墳火化。淘收舍利一千餘粒。建塔藏之(大宋高僧傳)。

  明州端法華

  大宋高僧傳紀僧遂端。俗張氏。不知所從來。投師於明之德潤寺。寺即吳太傅闞澤書堂(即今慈谿東普濟寺是)。師為人質直清粹。不妄交遊。師授蓮經。誦猶宿習。人皆駭嘆。十二時中口吻不輟。至老不懈。唐咸通二年加趺之次。泰定而絕。須臾口生青蓮華七朵。芬芳香絜。遠近驟觀。於是造龕窆於東山之下。經二十餘年。塔內屢有光現。及啟視之。形質如生。遂迎還寺。漆紵飾之。至今真身尚存焉(傳文)。其七莖蓮華。余嘗詢之耆宿。皆云。先時猶在。建炎之寇方失之。然師之真身既在。古殿森沈。先賢竦敬。至有發言為詩播其遺德者。張昂詩曰。僧史名聞在。雲龕香火深。此身非故物。不壞本從心。門靜湖山碧。庭寒檜柏陰。後人還可繼。真教卷黃金。僧保沖詩曰。經昔誦白蓮。神移幾百年。色身遺此地。真性在何天。湖月盈還缺。岩華落復妍。惟師功德骨。端坐若安禪(二詩見石刻)。

  京兆素法師

  僧守素。立性高邁。精銳絕倫。居京大興善寺。恆以誦持為急務。足不越限經三十年。誦法華經三萬七千部。夜每有貉子馴擾聽經。齋則烏鵲就掌取食。唐長慶中有僧幽玄留贈曰。三萬蓮經三十春。半生不蹈院門塵。真實錄之佳句也(大宋僧傳)。

  嘉禾三白和尚

  師名元慧。晉平原內史陸機之裔。髫齡頴悟。長而溫潤。出塵納戒之後。入五台山觀禮聖跡。歸寧居建興寺。立志持三白。會昌中遭沙汰。宣宗朝還入法流。咸通年送佛骨舍利往鳳翔。煉左拇指。口誦蓮經。其指復生。所誦法華平生不計其數。三白者。白飯。白水。白鹽也。又身不偏觸。口誦真經。意不妄緣。此三明白。享此嘉名。以故吳人呼為三白和尚(大宋僧傳)。

  溫州楚法師

  唐釋鴻楚。永嘉人也。楚與昆弟器度宏遠。皆樂出俗。雙親亦願。影隨互相。竊直誦習蓮華。時大雲寺荒摭。昭宗勑重構締。師主成之。就而講誦。梁太祖賜紫衣師號。師讓而不受。時鄭說贈詩云。架上紫衣閒不着。案頭金字坐長看。師立性寬慈。面無慍色。目不邪視。言不妄發。講法華經至五十徧。一時講堂忽生蓮華一朵。重跗覆葉。香氣芬[荂-大+(((嘹-口)-小)-日)]。眾驟稱異。又刺血寫是經一部。至今永嘉世世寶之(大宋僧傳)。

  越州莒法師

  僧鴻莒。即楚公之兄也。出家越之龍宮寺。精通蓮經。因以得度。後往長安學毗尼。因讀化度寺碑。目視兩行。有舉人見之。請莒再誦。不遺一字。其強記類此也。師晝夜誦經。每見鬼神扶衛。或為添香然燈。至李唐長興中。不疾坐亡。至於三更。手敲龕門曰。吾緣佛土善友嫌服章不淨。以故轉來。易畢再坐去。至於七日。頂上猶暖。葬後每有一虎繞塔號叫(大宋僧傳)。

  東京誨法師

  釋貞誨。姓包。吳郡人。十三出家龍興寺。守性沈靜。分陰是競。方逾一年誦徹蓮經。用是為常業。日周二部。十九祝髮。自是伊洛晉郊凡有講筵莫不參聽。唐天佑中至京相國寺寓舍。講法華經十許徧。人未歸重。則知奇貨之售亦有時焉。後會宋州帥孔公。仰師高行。即給俸於西塔院置長講法華堂。從此翕然。師又披大藏。開廣見知。凡是世典百家之言皆不之顧。誡門人曰。異端之說。汩亂吾真。何須習之。吾止願作師子吼。不為野干鳴也。後將終。自具湯沐更淨。令唱上生。禮佛忽望空合掌曰。勞煩眾聖排空相迎。徒侶爾時並聞天樂之聲。頃刻而卒(大宋高僧傳)。

  潭州青衣寺僧

  潭州門裡街北巷有青衣寺。古有僧。亡其名。於此地誦法華經。每致靈異。世不具傳。一時感二青衣童子侍奉。死後葬之。忽於冢上生二蓮華。發而看之。乃自舌根而出。時州郡錄其實。申奏朝廷。因給青衣寺額。建是寺焉(靈瑞集)。

  杭州孤山寺石壁經

  孤山寺在杭西湖。石壁法華經在寺之中。始元和十二年嚴休復為刺史時。僧慧明萠厥心。卒以長慶四年白居易為刺史時。上下其石六尺有五寸。短長其石五十七尺有六寸。其輸錢者若嚴休復.白居易.湖州刺史崔玄亮.睦州刺史韋文恪.處州刺史韋公立.衢州刺史張聿.蘇州刺史李諒.越州刺史元稹.處州刺史陳岵。刺史白乞余文。余觀僧之徒所以經於石文於碑。蓋欲為不朽耳。今夫碑既文。經既石。而又九諸侯相率貢錢於所事。由近而言。亦可謂表異宗而成不朽矣。由遠而言。不知幾萬歲而分。地與天相軋。陰與陽相蕩。火與風相射。名與形相滅。則四海九州皆太空中一微塵耳。又安知不朽哉。由是思之。則僧之徒得計矣。御史元稹記(唐文粹)。

  蘇州法華院石壁經

  蘇州重玄寺法華院。以石壁刻釋氏經焉。夫開示悟入諸佛知見。以了義度無邊。以圓教垂無窮。莫尊於妙法蓮華經。證無生忍。造不二門。住不可思議解脫。莫極於維摩詰經。接四生九類。入無餘涅盤。實無度者。莫先於金剛般若經。壞罪集福。淨一切惡道。莫急於佛頂尊勝經。應念順願。生極樂土。莫疾於阿彌陀經。明正觀實相。莫出於普賢觀經。詮自性。認本覺。莫深於實相法密經。空法塵。依無智。莫過於般若心經。是八種經。具十二部。合一十一萬六千八百五十七言。三乘之要旨。諸佛之秘藏盡矣。是石壁。積四重。高一尋。長十有五丈。厚尺有咫。有石蓮敷覆其上下。有石神固護其前後。火水不能燒漂。風日不能搖消。所謂施無上法。盡未來際者也。唐長慶二年作。大和三年成。沙門清晃矢厥謀僧契元而書之。都守白居易施詞而贊之(白氏長慶集)。

  天台國清寺蓮經

  余頃詣天台禮祖塔。至國清寺。聞庫司藏諸異跡。因馨爐請見。所出甚多。今略舉其四。一曰紫檀香龕像。高一尺許。內雕鏤釋迦如來降生等八相聖容。凡七百餘軀。細妙神工。誠難擬議。乃智者為隋煬帝受菩薩戒時所賜。二曰智者手寫金字法華經。全帙筆法純粹。殆自天成。斯吾祖奉陳宣帝勑於金陵所造。三曰天竺貝多葉心經。大隋時梵僧攜來贈與智者。四曰錢王金書法華經。微妙精楷。後題雲。吳越國王錢俶敬書。是經二十部。此二十中一也。今又睹壽禪師進法華經靈瑞賦。錢王制文稱賞。因此勑下以金寫妙法華經一百部。至哉奇勝事也。眇觀自古帝王流傳佛教者固多。而未嘗聞書寫如是之勤着也。良由不負靈山付囑。特來震旦為群生作歸依之端爾。宗曉茲因纂集次。疇昔所見拳拳於衷。願與未聞者聞。故援筆以記之。

  法華經顯應錄卷上   法華經顯應錄卷下

    四明石芝沙門 宗曉 編

  洪州達禪師

  禪師法達。洪州人也。七歲出家。誦法華經。剃髮受具已。往禮曹溪六祖能禪師。祖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觀汝心中。必蘊一物也。達曰。念法華經已三千部。祖曰。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又曰。汝今名法達。勤誦未休歇。空誦但循聲明。心號菩薩。但信佛無言。蓮華從口發。祖又曰。此經以何為宗。達曰。學人愚鈍不曉。祖曰。此經以出世因緣為宗。唯一大事。佛之知見也。汝勿錯解。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當知佛之知見。只汝自心。更無別體。但為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勞他從三昧起。種種勸令寢息。汝但執念為功。何異[(氂-廠)-未+牙]牛愛尾。達曰。若如所說。不須誦經耶。祖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聽吾偈曰。心迷□□□。心悟轉法華。誦久不明己。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念成邪。□無俱不到。長御白牛車。達既蒙啟迪。歡喜說偈曰。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羊鹿牛權設。初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祖曰。汝今方名念經僧也。達既領受玄旨。自此亦不輟誦持。委見傳燈錄。

  牛頭山融禪師

  唐續僧傳紀僧法雄。俗韋姓。潤州人也。家世業儒。博通書史。然無經世意。一日偶閱般若。曉達真空。乃棄儒。竄入茆山。改逢掖而披緇。探賾此道。二十年間專精匪懈。貞觀中於牛頭石室為四眾百餘人講法華經。是時積雪滿階。忽於凝冰中現華二朵。狀如芙蓉。粲同金色。凡七日方隱。又宰公蕭元善請講般若。感大地震動。鐘磬香案並皆搖揚至於寺外。恬然不知。又劉禹錫作師塔碑曰。師之神功。感旱麓泉涌。皓雪蓮生。巨蛇摧伏。群鹿聽法。矧師住牛頭日。□□銜華之□□□四祖信禪師望彼山有瑞氣。訪之果見□□□多有□□之跡。一言契悟。傳佛大法。自此應緣講經。皆致靈驗。是知古來禪教互相為用。於今則不然矣。

  明州太白禪師

  天童山景德禪寺。始西晉時。有學佛者立祠岩上。垂四百載。至唐開元二十年。高僧法璇按圖記披榛莽得故跡。造精舍於山麓之東。秘書省正字萬齊融首建多寶塔於西南隅。峭拔數仞。法璇居此。日誦法華。經感天童躡雲升降。捧天食來供。師遇夜則繞塔行道。人遙見師。身與塔之相輪等。初母夫人夢吉祥天女引行摩利上宮。已而妊師焉。茲所謂太白禪師也。寺有范的撰記。備述其事(四明圖經)。

  湖州跡禪師

  尼諱道跡。號總持。不知何許人。得法於菩提達磨。考之傳燈。達磨不契梁帝。遂往少林面壁九年。一日告眾曰。吾欲西返天竺。汝等盍各言其所得。時道育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師曰汝得吾皮。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師曰汝得吾肉。道副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有一法。師曰汝得吾骨。慧可禮拜依位而立。師曰汝得吾髓。達磨遂以法付慧可而起家焉。跡既未階於得髓。而履踐之志未忘。即遁居湖州卞嶺之頂峰。晝夜誦法華經。滿十萬部。幾二十年不下山。後歸寂。塔全身於結廬之所。至大同元年塔內忽有青蓮華一朵。道俗異之。因啟看見。尼肉身不壞。其華從舌根生。又於中獲蓮經一部。州郡錄實表奏。勑置法華寺。是寺至今大宋改額觀音院。則以法華名山。尼之塔猶存。淳熙中住持僧淨然重立祖堂以奉香火。題石記雲。

  湖州天下上座

  師本名抱玉。姓唐氏。吳興安吉人。母梅氏。孕恊靈祥。即惡葷穢。既誕。齕歲即思佛乘。遂於尼總持法華寺出家。願誦蓮經。三月通貫。自此日持七部。年登二十詣京受戒。時肅宗皇帝夜夢吳僧誦法華經。口出五色光。吳音清亮。洎翌旦升朝。勅京城僧能誦法華者二百餘人併入禁中。帝視之皆非所夢者。其抱玉方入關。關令問其遠來之意。答雲。善誦蓮經。持來受戒也。令奏。帝即降旨召見。帝曰。朕所夢者。音容宛若。遂勑□□□賜坐誦經。至隨喜功德品。口角放五色光。帝大悅曰。朕夢中所睹之光即此也。經才畢。賜七寶湯。令別築香壇專為受戒。賜名大光。封天下上座。居京三年。專一持誦。又勑千福寺行道。經四七日而梵音徧滿。當通聖聽。別居藍田精舍。復詔住資聖寺。光以慈親在吳。上表乞歸報恩。勑不允。再嘉首飾。戴法華經誦念。尋有詔許還。光奏曰。臣歸鄉有三願。就養老母一也。乞度天下僧二也。欲增造法華寺三也。詔並許□湖州□官緡□□□□□□詔一道。多寶塔一所。彌勒像□□□□蓮經一部。□□□□一副。奴一人侍行。既歸。乃依法華寺松徑築庵以居。日持華偈報上大恩。至永貞改元季冬。往別刺史顏防善曰。余去矣。人世無常。猶如夢幻。還寺恬然坐逝。感異香飄拂三日不消。葬於庵側。時眾咸謂師即梁朝尼總持後身。至人垂化孰得而議哉。上見然師所立之碑。若准大宋僧傳。傳則以大光抱玉為兩人。採訪之悞也。今更摭傳文補遺者。師居藍田日。寺僧先夢天童來降告曰。大光經聲。通於有頂。非聊爾也。光一日宴坐道場。自見神人從天而下。以手按摩於心。自爾功力彌着。形神不勞。師偶山行。忽墜龍井。即思多寶佛塔。願持此品十萬徧。恍然奮脫。有若神人捧出。後詔住資聖寺。寺文德皇后造。忽遭回祿。於瓦礫中得數部經。不損一字。以事奏聞。降旨重造。光覽其經。倍加精進。次乞歸吳地。既歸。即上烏程。相國李伸刺於吳興醉。於持□□□□□□□□□□□□覘光公宴坐持經。光起面門□□□□□□□□□□□□衲四十年不曾洗濯。而戒香郁然。一日一飯。七十年不犯非時。李相素於空門寡信。而篤敬於師。親着碑文。題曰墨詔持經大德神異碑銘。

  西京大圓禪師

  公諱楚金。生於京兆陳氏。母夢諸佛因而懷娠生。實法王之子。七歲厭俗。從本府龍興寺出家。洎禮藏探經。法華在手。即而誦通。聲韻如流。進具之後。升堂聽講。寶藏頓收。嘗於靜夜敷詠是經。至寶塔品身心泊然。忽睹寶塔在前。釋迦分身徧列空界。從是不出禪房。聲誦六年。誓建斯塔以答靈應。誠懷一啟。檀信善來。即遂興葺。築基之所。每夜持課。大眾遽聞天樂之聲。異香芬馥。師既理契佛心。即感通於帝夢。玄宗睹法名之下有金字。升朝垂問。罔不有孚。師聲騰京輦。即符夢求。因賜五十萬錢。一千疋絹。以為興建。又御書多寶塔額。以奉□□□□□塔事□□□□□懺即感五色雲氣團於塔上。□□□□□□□□□□□□不遠。我欲拉僧七人。聿成一志。晝夜塔下誦持。使香煙不斷。法音無窮。眾樂從之。每至春秋集同行四十九人行法華三昧。尋奉聖旨許為常式。道場之內所獲舍利尤多。一日圖普賢像。感舍利一十九顆出於筆鋒。復刺指血寫法華行法等經。並以黃金書此妙經三十六部。以鎮寶塔。又寫千部散眾受持。化緣周畢。以乾元二年七夕右脅安然而逝。春秋六十二。天子慟焉。中使吊焉。塔於城西法華蘭若。師自髫年便甘淡薄。衣不繒纊。寒足艾絮。一食中餐。三冬苦學。德行繁多未易具錄。至貞元十三年竇文場奏雲。楚金於天寶年為國建塔。置法華道場。經今六十餘年。僧眾禮念經聲不絕。以歷四朝未曾旌德。聖旨俞允勑諡在圓禪師(師事跡。大宋高僧傳依飛錫之碑。靈瑞載岑勛之記。採訪不同。互有存沒。今並二文以成全美)。

  蘇州遵法師

  □□□□□□□□□□□□殊操絜志稱之。榮曜不關於□□□□□□□□□□□一心三觀。宗於佛乘。因廣寫法華經。於蘇州支硎山置看經院。一日發其心。二日規其趾。作不逾序。殿閣化成。大曆元年州將韋元甫等共睹殊勝。相與飛表。詔特署法華道場。自江以東建一十七所。皆遵之力也。復拉精行僧二七人常持此經以報上恩。又鑄舍那像。起多寶塔。造彌陀佛。寫三大部。溢於道場。後於靈岩行法華三昧。忽睹大明上燭於天。遵身正念。儼在光中。異日問荊溪然師曰。智慧光明從心流出。非精志之所致耶。又於本寺入法華道場。自睹此身在空中坐。先證者知是滌垢之相。師竟歸寂。此山寺有益翰二師。同夢大殿崩倒。實遵去之兆也(大宋僧傳)。

  西河韻法師

  貞觀中有法師曇韻。幼年拔俗。專誦蓮經。尚余兩卷。乃投恆岳閒靜之地。訖此經部。忽偶隱禪師曰。誦經非不道緣。常誦□□□□□□□□□□□韻承此告。謹而行之。讀至五台□□□□□□□□□□□二十年。身着弊衣。日唯一食。前所誦經。心口不緣已三十年。念之一字無遺。後乃兼通兩卷。常欲絜淨寫是經一部。數年不辦。忽感一書生雲。善鈔寫。韻立規矩。就石室書之。旦入暮出。深怪所為。未盈旬浹。七軸俱了。師喜之。具膳以謝。忽然不見。後賊亂。以經藏於岩穴。賊平往收。乃委林下。箱幞已爛。經卷如初。後乃坐亡於西河平遙山。年八十餘。師隱山林六十載。不希名利。不畜淨人。不隸公籍。不行己任。真耿介清輕之上士也(續高僧傳)。

  東京章法師

  法師傅章。開封府人。厥父彭諲邑之上農也。塵務之外恆課佛經。又解詮旨。母邢氏。夢入法宇。手掬道器。因而娠焉。父知異子。指腹誓令出家。十一入道。師授法華.仁王.淨名。不久通利。及去周羅。便於朗法師所聽習法華。頗揭厲於法水章日□□□□□□□□□□徒向二十載。未嘗少輟一日。作偈□□□□□寂滅從茶毗。煙盡火滅。舌且不灰。先是厥父讀誦法華。亡後焚之亦舌不壞。子父同驗。實為罕有(大宋僧傳)。

  并州倫僧錄

  沙門繼倫。晉陽曹氏子。弱齒壯志。決求出家。本師授法華經。日念三紙。時驚宿習。為僧已後。學通此經。義極幽跡。由是撰法華經鈔三卷。劉氏據並汾。醋重其道。署為右街僧錄。處眾寬猛相參。無敢違拒。一朝示疾。述願生知足天。終後頂熱。半日方冷。闍維次。舍利瑩然。遠近爭請供養(大宋僧傳)。

  五台英法師

  唐開元中有僧神英。滄州人。諷誦經典。日夜匪懈。徧參知識至五台山。一日游寺之西林。忽見一院額曰法華。英徐步行入。見多寶佛塔一所。煒曄繁華一如法華經所說。又有玉石文殊.普賢之像。細妙光彩。神功罕測。院之規模狀台山十寺□□□□□竟。英出寺□逢。眾僧且非常所見者。行三十許□□□□□□□□□□無一物。英悲泣曰。此實大聖警悟於我矣。遂於彷佛多寶塔處結庵而止。乃發願曰。我當於化院之基建寺一所。以答靈應。既而日居月諸。檀信如林。乃於易州千里取乎玉石。用造二菩薩像。功侔所見。院既落成。還號法華。英說法住持。其整齊若剪截焉(大宋僧傳)。

  京師鄰供奉

  師俗范氏。兗州人也。其父不喜三寶。見僧必咄唾。師小名鄰兒。幼遇僧則慕之。因逃竄出家。依東都廣愛寺。及披染。法名子鄰。過十一年忽思親歸寧。父乃喪明。母亡已三載矣。師欲報鞠育。因詣泰山祠求知母之幽趣。即敷具一意誦法華經。誓見天齊王。王憫其懇苦。現形以問。鄰曰。母王氏亡來已除服。今胡在。王[(廠@雲)*頁]簿吏對曰。王氏見系獄受苦。鄰問我母何罪所致。王曰生和尚時多食雞卵。又取白傅頭瘡坐是。汝由鄰□□□□□曰□縻有分。放釋無門。若往鄮山禮阿育王塔□□□□□□□□□□章山寺叩頭哀訴。禮至四萬拜。忽聞有呼鄰聲。望空。見雲氣中母謝曰。承汝之力。得生忉利天。故來報汝。言已而隱。今育王寺後峰頂上有翠微庵。即師棲止焉。師後廣解經論。美聲籍甚。肅宗皇帝乃召入禁中應奉。高其辯捷。賜紫服。充供奉官(大宋僧傳)。

  廬山超法師

  僧景超。素持戒。范性質直。不苟徇解。包廬山。唯誦妙經為常務。禮華嚴經。一字一拜已及二徧。乃燒一指為供。次禮法華。煉指亦然。自後身膚內隱隱出舍利。磊落圓瑩。或有求者。坐席行地皆獲之。石晉天福中卒於庵所(大宋僧傳)。

  洛京真法師

  法師名洪真。滑州淳于氏之子。少悟塵樊。決求出離。介然之性雲雞相高。師授妙法。一舉通利。生來所誦約一萬過。鎧甲□□□□□者。後詣朝上表。乞焚身供養佛塔。勑不允。真嘆□善□□弱魔障尤強。遂退廣愛寺。罄舍衣盂。作非時施。忽恬然坐逝。經於數日顏貌如生。洎遷化。舌根儼在。益更鮮紅。伊洛之人重之如佛。劉漢時也(大宋僧傳)。

  潭州亡名僧

  漢乾佑中。潭州僧亡名。恆誦法華經。口無他語。長沙文昭王特加禮重。召入天策府湘西院供養。然其語事詭異。一旦召知殿僧。令急襞掠佛像。各就兩廂。眾皆謂為發狂。相目而笑。須臾自入正殿。據佛座。儼坐而化。舉州道俗敬而異之(大宋僧傳)。

  宣城山神僧

  錢武肅王時。有僧自新。止瑞應院。嘗入宣城山採藥。穿洞行數里。忽見溪側松下有草庵。一僧雪眉擁衲坐禪。有一磬新。擊磬。僧開目曰何緣至此。乃敲火煎茶為待日夕。新托宵顧其僧。即上松巔大巢內誦法華經。聲極清亮。令人樂聞。逡巡□□□□□苦。生人怖畏。速去速去。窺之乃虎豹也。翌日。新□□□□□□居此地。百見草枯。四絕人煙。非師棲息處。又采□黃糧置食而送別。乃曰。公食此。平生不乏食矣。新回至院。已經月余。及再往。則忘去路矣(大宋僧傳)。

  成都府僧

  成都府有僧誦法華經有功。雖王均.李順兩亂於蜀。亦不遇害。一日忽見山仆曰。先生來晨請師誦經在。藥市奉迎。至則已在。引入溪嶺。數重煙翠。見一跨溪山閣。乃其居也。仆出曰。先生請師誦經。老病起遲。若至寶塔品。乞見報。師報之。先生果出。野服藜杖。兩眉垂肩。嘿揖焚香側聽。而入齋則藤盤竹筯。秫飯杞菊。不調鹽酪。美若甘露。飯訖下嚫一鍰。仆曰。先生寄語遠來。不及攀送。仆即送行。僧於中途問曰。先生何姓。曰姓孫。何名。仆即於僧掌書思邈二字。僧嗟駭。仆忽不見。凡尋三日。竟迷路蹤。歸視嚫金。乃金錢一百。中五六金。一半尚鐵。由茲一膳身輕無疾。至大宋元禧中年一百五十歲。長游都市。後隱不見(〔箱〕山野錄)。

  相州昂法師

  相州有法師道昂。止開元寺。常講法華經。一日講次。忽見眾聖幢幡音樂從空而下。告雲。兜率陀天特來相迎。昂。曰天道生死根本。從來不願。所願者西方耳。言訖不現。須臾即聞西方音樂嘹亮。異於前聞。師忻然曰。時既至矣。吾當行焉。諸人好住。勤念彌陀。同生淨國。言已香爐墜手。即於高座瞑目而終。四眾深嘉異之(往生略傳)。

  杭州智覺禪師

  師諱延壽。餘杭人也。自兒稚時知敬佛乘。弱冠習誦法華。五行俱下。才六十日而畢。時有羊跪而聽焉。嘗為北郭稅務專知官。見魚鰕輒買放生盡。盜官錢並為放生用。事發坐死。錢王遣使視之。若懼即殺之。否即舍之。洎臨刃。其色不變。遂赧其罪。因投明州翠岩出家。文穆王賜與剃落。嘗於國清行法華三昧。夜見神人持戟而入。師呵其擅入。神曰。久種淨業。方到此中。又中夜行道次。普賢前供養蓮華忽在手。因思二願。一願終身常誦法華。二願畢生廣利群品。憶此二願。復樂禪寂。莫能自決。遂作二鬮。一曰一心禪定。一曰誦經萬善莊嚴。於此二途有一功成者。須七返拈着。遂精禱佛祖。信手拈之。乃七番並得誦經萬善鬮。由此一意專修淨業。遂往天柱峰誦經三載。禪觀中見觀音以甘露灌於口。從此發觀音辯才。初住雪竇。後選永明。眾至二千人。時號彌勒下生。勤大精進。日行一百八事。平生誦法華經一萬三千許部。着宗鏡錄百卷。勑入大藏。至大宋開寶中示疾。焚香告眾。加趺而寂(師事跡大宋僧傳.僧寶傳.寶珠集並委載。以官錢〔市〕放生。用見東坡大全)。

  泗州德法師

  太平興國中。江南僧懷德。自離俗謹愿飾身。誦通法華。因以得度。自爾雖登講席。終以誦持為專務。晚游泗上。禮僧伽塔。 大宋遣使賚旛華上供。德誓欲焚身供養。先舍衣盂設齋。次衣以紙服。纏身灌蠟。禮辭眾僧。手執雙燭。登柴[廿/積]中。發火誦經。火焰熛高。其身聊側。猶聞經聲。觀者莫不悲悼。及收余骨。室利尤多。使歸奏。 上為之動容(大宋僧傳)。

  杭州岩法師

  僧紹岩。雍州劉氏子。七歲入道。凡百經書覽同溫習。遊方至杭州。掛錫水心寺。恆持法華經不舍晝夜。俄感陸地生蓮華。舉城瞻矚。岩亟蹂之。因發誓仰效藥王焚身。時錢王篤重歸心。苦留乃止。尋復潛往投身曹娥江用飼魚腹。投而不沈。雲有若神人捧足。適漁者拯之。錢王即造上方院。召以居焉。開寶中感疾。不求藥石。即顧命曰。吾誦蓮經及二萬部。決以安養為期。今幸遂懷。言已坐亡。襄事官供荼毗於龍井山。獲舍利無算。骨猶玉瑩。乃以石函置於影堂。太師孫承佑制碑(大宋僧傳)。

  衡岳雲上人

  衡岳楚雲上人。生於唐末。有至行。嘗刺血寫妙法蓮華經一部。長七寸廣四寸而厚半之。作栴檀匣藏於福嚴三生藏。又刻八字於其上曰。若開此經。誓同慈氏。皇佑間有貴人游山。見之。疑其妄。使人以鉗發之。有血如線出焉。須臾風雷震山。煙雲入屋。相捉不見彌日不止。貴人大驚。投誠懺悔。嗟乎願力乃爾。余嘗經游。往頂戴。之細看血線依然。禪月貫休有詩詠之曰。剔皮刺血誠何苦。為寫靈山三會文。十指瀝乾終七軸。後來求法更無君。事見林間錄。淳熙間參政范成大過其寺。請見是經。以偈贊之曰。佛子真法身。晃耀紫金色。散滿十方界。聚為七卷書。七卷徧河沙。震躍說妙法。非聚亦非散。是則法眼觀。

  蘄州光法師

  蘄州永樂寺僧道光。為人純素。里[門@(工/卜)]所敬。嘗出血和墨寫蓮經一部。其行斜點畫。勻如空中之雨。整如上瀨之魚。皆精進力之所成。知見香之所熏。不然何以微妙如此耶。又復於一毫相之間見萬八千佛土。於一剎那之中入無量義三昧。名報佛恩。經行語默莫非受用。余自北還。睹其所寫之經。觀其施為。以與佛菩薩語言酬酢。豈復有世間之念耶。華嚴曰。念念不與世間心合。是大精進。光其以之(石門文字禪)。

  京師言法華

  言法華。莫知所從來。遊行京師。初見之於景德俱胝院。梵相奇古。直視不瞬。口吻[褒-保+公][褒-保+公]不可識。相傳雲。誦法華經。故以稱之。飲啖無所擇。道俗目為狂僧。   仁宗國嗣未立。因夜香默禱曰。翌日化成殿具齋請法華大士俯臨。明旦上道衣以待。俄奏雲。言法華自右掖門徑趨寢殿。呵止不可。上笑曰。朕請而來。既至。升御榻。加趺受供訖。上曰。朕以儲嗣未立。大臣咸謂侵尋嗣息有無。大士決之。師索筆書十三十三凡數十行。莫曉其意。後 英宗登極。乃濮安懿王第十三子。方驗其言。師將化乃曰。我從無量劫來。成就逝多國土。分身揚化。今南歸矣。言已而寂(僧寶傳)。

  姚江恩法華

  餘姚龍泉上方有僧紹恩。不知何時人。專誦法華經為德業。時虎丘有釋氏修雅者。作歌以美其事。辭意璀璨。卓絕古今。恩之行業雖未聞傳記。而諦觀此歌。足見誦習之功。其略曰。山色沈沈。松煙[穴/幕][穴/幕]。空林之下。盤陀之石。石上有僧。結加橫錫。誦白蓮經。從旦至夕。左之右之。虎跡狼跡。十片五片。異華狼藉。偶然相見。未深相識。不知古之人今之人。是曇彥。是曇翼。至雲世人縱見師之形。誰人能見師之心。世人縱識師之心。誰人能識師之名。師名醫王行佛令。來為勞生治心病。能使狂者定。垢者淨。邪者正。凡者聖。如是則非但人恭敬。亦合動龍鬼贊詠。豈得背覺合塵之徒不稽禮歸命。

  靈峰古禪師

  建中靖國時有古禪師。道號靈峰叟。年十三時聞人誦法華經。恍然如宿歸。因念之。不數月通利。諸兄謂可教。止之令讀儒書。輒目病不愈。乃禱僧伽大士。忽夢雷擊於目。睡中大呼。眾驚視。其目已痊。遂求出家。果試此經。奏名落髮。續南參三十年。因爾輟誦。晚歲再思。洎誦之。不遺一字。復得洞究經旨。參會西來祖意。感佛恩深。即逐品提綱。成三十二頌。其賦首題曰。逈絕言思稱妙法。本來清淨喻蓮華。會權歸實真方便。普為人除眼裡沙。後總頌曰。不說說經超跡跡。不言言句顯玄玄。儻因擊節開心眼。一會靈山尚儼然。

  廬山可禪師

  釋祖可。字正平。西蜀蘇伯固之子。養直之弟。崇寧中止廬山。幼瞻家學。預江西詩派。雅思淵才。非古之下。一日猛省曰。眉宇向秋。專於吟詠。忽若死魔索。戰將何排歒。因扣一耆宿曰。藏乘秘典。何者為勝。宿曰。法華君於群經。固可信矣。可即躬覽已而告曰。此經可取。止有香風吹萎華。更雨新好者一聯。頗恊下意。可輕發此言。即感迦摩羅疾。舉身焦臭不可近。逾三十年方殞。故叢林中以癩可目之。經謂。若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此人現世得白癩病。以可校之。佛言不虛矣(注法華經)。

  杭州日觀大師

  師名善升。裔出錢唐仲氏。十歲出家。十五通蓮經。十七剃髮。訪道東京三十年。與高儒達釋游。深有佛學。天禧中詔下僧錄。簡長等注釋御製法音集。師乃預選。事畢。賜師號。即還鄉。康定中入天竺山。居式懺主日觀庵。不下山十餘年。誦法華經一萬過。余至錢唐就山中見之。康強精明。話言如舊。一日置書曰。吾願足矣。將去世。人必藏吾浮圖下。願公記之。後日果化去。余於是為作銘曰。山月亭亭兮師之心。山泉冷冷兮師之琴。其性存兮孰為古今。聊志之兮天竺之岑(范希文記。見聖宋文海)。

  湖州端師子

  師名法端。俗丘氏。烏程人也。自離乳哺便不茹葷。年未及冠試經祝髮。隸業吳山解空院。初從祥符淨覺法師學台衡三觀。後往徧參。得黃龍法道。出世三遷至西余。每作師子吼。復作師子戲。人呼為端師子。後退居吳山歸雲庵。終日竟夜誦法華經。作詩曰。年老惶惶神更清。夜深幽室誦蓮經。兒孫睡覺應嫌我。石板時敲三四聲。有母冢在山前約一里許。晨朝徐步誦經一部而歸。湖人爭請誦經。必得錢五百乃開帙。目數句攜錢以去。遇饑寒者散之。好歌漁父詞。月明則吟之達旦。霅有僧名回頭。雖士夫亦安其妄。秀有狂僧號不託。說法誑世。師並勘破之。俞秀老作開堂疏曰。推倒回頭。趯翻不託。七軸之蓮經未誦。一聲之漁父先聞。師聞此。便登座引吟曰。本是瀟湘一釣客。自東自西自南自北。大眾稱善。師曰。我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便下座。後因疾牙便遷化。壽七十二。東吳人祠之為散聖焉(師有語錄亦見僧寶傳)。

  明州瑩教主

  師諱瑩。不得上字。住明之江東廣嚴院。乃延慶法智尊者門弟子。稟承教觀。深造淵源。故人以教主稱之。嘗以銀子書蓮經七軸。內佛菩薩字則易以金書。筆法遒勁。殆超翰墨。玉軸琅函。見者竦敬。師竟歸寂是院。冢塔猶存。其經雖歷年所。而交收儼在。建炎中。院宇虜寇蕩盡。於瓦礫中獨獲是經。淳熙間有法蓮講主住持。一夜正睡熟。遽聞喧閧如千萬人聲。驚起乃見方丈別室遺火。火已穿屋。其經以小台子閣於柱上。冒火捧下。略無所損。嗟夫此經兩經烈焰。遠由大乘功勳天龍翊衛。近則法師行願堅固所持。佛言。讀是經者。火不能焚。於斯驗矣(宗曉親見蓮講主說)。

  明州久法華

  明州開元僧可久。常誦蓮經。時稱久法華。平生迴誦持善利莊嚴淨土。元佑八年無病端然坐亡。過三日忽蘇雲。吾已神遊淨土。其土之相與十六觀經所說莊嚴一同。七寶池中所有蓮台皆標當生者姓名。一紫金台標雲大宋成都府廣教院熏法華。已生其中。又一金台標明州孫十二郎。又一金台標明州久法華。又一銀台標明州徐道姑。言訖復坐去。至後五年。徐道姑果坐亡。亡時聞異香滿室。過十二年。孫十二郎卒。時聞天樂之聲。靈瑞重迭。人皆仰之(龍舒淨土文)。

  蘇州梵法主

  師名淨梵。嘉禾人。姓笡氏。母夢光明滿室。見神人似佛。因而懷娠。生甫十歲。依勝果寺出家祝髮。從湛謙二法師學教。得其傳。初住無量壽院。凡講法華經十餘過。大觀中結二十七僧修法華懺。每期方便正修二十八日。連作三會。精恪上通。感普賢授羯磨法。呼淨梵比丘。名聲如撞鐘。時有長洲縣宰王公度。親目其事。題石為記。又嘗夢一黃衣人請入冥。見王者令撿簿雲。淨梵比丘累經劫數講法華經。即遣使送歸。一日禪觀中。合眾皆見金甲神人胡跪師前。又在佗處懺期。蒙韋馱天撿點大眾中有戒行不嚴淨者。先已預定。後果懺法不全。時姑蘇守應公有婢。為祟所惱。請師授戒。其妖即滅。葛氏請施戒薦夫。見夫繞師三匝而去。待制賈公睹師道行。即補為管內法主。師傳持四十餘年。亡後焚軀。舍利五色(寶珠集)。

  湖州明悟法師

  大師若觀。世烏鎮人。俗錢氏。從釋於嘉會院。立行卓爾。四眾欽之。紹興十八年嘗結十萬人修行淨業。其勸化榜子云。某伏念生死無際。輪迴不息。唯安養之歸則無退轉。某遁跡山間。生滅夢幻幾二十年。不入城市。常看法華.光明二經。日一百徧。計六十萬部。誓與法界眾生莊嚴淨土。入會者各念佛號十萬聲。先得道者遞相度脫。前後命終各執青蓮華往生淨土。一日空相講主見訪。齊次。食方三味。忽索筆書偈加坐而終。空相證明。大為勝異。荼毗正值日輪當午。舍利迸出。光瑩奪目。道俗競取。骨亦不存。嗚呼。師之誦持。世未嘗有。凡在見聞。莫不增上稱嘆(寶珠集)。

  溫州褒法師

  沙門契褒。育身徐氏。代橫陽人。幼懷出俗之志。得度於壽聖院。為人簡重有明識。洎乎參學。因憩百越。睹見天衣山曇翼禪師行業。慨然景慕。乃發心終身誦法華經。自是還鄉。不涉人事。一意宣持。至至和改元季冬念七日。澡浴更衣。稱佛號而終。師平日。其諸大乘經咒。佛菩薩名。或覽口誦。或刺血書。或逐字禮。並見乎別錄。茲不具敘。當時文士訪其塔者。率多留詠。今略謄三章。則師之功行可見萬一矣。永嘉周侃詩曰。飛霜飛露。寒空寒夜。夜夜半冰。欄干紫皇。天眾合指。掌聽誦字。字到日上。天台長吉曰。金猊香噴空閒堂。經聲松韻和清商。西風月落寒夜長。白芙蓉滿心地香。又有不記姓名人曰。應向鷲峰親得記。醍醐香味滿心田。人間劫石終須壞。難壞吾師舌上蓮(芝園集)。

  南屏清辯法師

  法師薀齊。生於錢唐周氏。為僧專習台教。深入法華堂奧。名稱普聞。七坐道場。其從如雲。主南屏日。樞使蔣頴叔贈詩曰。道人重演蓮華教。佛隴家風好諦聽。師嘗曰。吾觀法華一乘。先賢多事贊述。而未聞以偈敷揚者。昔善慧大士頌金剛殊不惡。余早歲涉六籍百氏之學。喜為言句。今雖老憊。於此下語亦無媿也。因揭二十八品。各賦一頌。序品曰。一多深妙昔年稀。雲影飛華景像奇。彌勒文殊兩饒舌。始知躬稟舊威儀。方便品曰。重關無鍵嘆難入。妙手敲開處處通。密葉殘枝頓零落。卓然高格戰清風。此頌舊有印本流行。聊記一二。庶與同道者仰止焉。

  湖州頴法師

  大觀中。吳興有法師元頴。傳宗佛隴。義學宏深。余嘗見師教典目錄着述甚多。內有所謂法華續靈瑞集。世未之見。後徧求。果得之。其文兩卷。以所錄一百餘人選為十科。一普賢證明。二妙因成就。三鬼神恭敬。四禽獸欽伏。五所願成就。六化佛來迎。七往生淨土。八果報生天。九舌根不壞。十香光表瑞。良由佛乘是一。感召隨機。瑞相茲多。非師括綜。世莫能知。師最後結唱曰。若以實相為法華。則諸經諸行莫非法華。若以稀有為靈瑞。則此身佗身莫非靈瑞。今特為是。集諸異跡。願與見聞。如佛子所應得者皆亦得之。

  杭州雅闍梨

  闍梨從雅。錢唐人。隸業淨住院。依天竺海月都師。得台衡三觀之傳。然無經世意。乃曰。慕虛名爭如修實行。言清行濁賢聖所呵。遂卜居南山天王院。專以讀誦為業。平生閱法華經五藏。金剛四藏。彌陀十藏。禮釋迦三十萬拜。禮真身塔十徧。每一字三拜。禮法華經三徧。禮彌陀佛一百萬拜。誦此佛號五千萬聲。時憲使楊傑嘉其精修。以所撰安樂國贊三十章贈之。師欲以此化導無窮。遂圖三輩九品真容。列以贊文。刊石淨住院。一生坐不背西。其精誠類如此。後無疾坐逝。感異香滿室。天樂盈空。人皆謂西聖來迎之兆矣(寶珠集)。

  杭州渥法師

  釋惟渥。錢唐金氏子。稚歲離俗。克勤妙經。考試中策。即預法流。立志深靜。杜門謝事。聲誦此經足五千徧。自康定二年起首閱藏。每卷終誦心經五卷。一藏告滿。五藏心經亦圓。如是者三過大藏。看華嚴經二百部。光明經五千部。心經一百藏。金剛.小彌陀.大悲咒各二十藏。楞嚴.圓覺.維摩各三千部。千佛名經二千部。彌陀尊號一千萬聲。所有善因一意莊嚴淨土。崇寧元年秋偶疾。捏印坐亡。壽八十九。火浴口齒數珠不灰。靈芝大智律師仰師之德。題曰。余歷觀三代高僧唯習禪誦經。臨終異相豈非冥神空寂寓目聖境之所資也。出離要門。莫先於此。古德有言。為僧不應於十科事佛。徒消於百載。寄言來學。得不思齊乎(寶珠集)。

  餘姚異闍梨

  闍梨覃異。生姚江杜氏。脫素於龍泉寺。皇佑中普恩得度。習台教於兩浙。所業既遂。即還舊居。或以住持強之。皆確然不就。晚年掩關絕事。專修淨業。誦法華經滿五千部。普賢觀.彌陀經一萬卷。佛號不計數。崇寧改元。忽染疾。召徒屬焚香告曰。吾生淨土時已到矣。當乘金剛台隨佛西邁。願勉力進修。可得相見。言訖手結佛印泊然坐殞。荼毗舌根數珠不杇。人所敬嘆雲(芝園集)。

  錢唐聰上人

  僧思聰。錢唐人。年十五。父母欲為納室。師深厭家獄。即逃入天竺靈隱山。就法安寺出家。立志勤苦。每日出城化僧供。夜而不寢。專誦蓮經。至二十歲。抱經投試。即預選僧。自此日持二部。余則又稱佛號。或謂之曰。誦經足矣。何必更稱佛乎。師曰。命終欲生其國。安得不繫念在心。一日感氣疾。乃曰。某夜來已見佛菩薩眾。並雲同來接引。更兩日吾其行矣。弟子祖安曰。恐是魔境。不可擅隨。師曰。吾命終時。若於[離-蹂+月]中生蓮華。則往淨土之驗矣。過兩日。天始拂明。命安聲磬。曰。佛及菩薩已滿虛空。眾共稱佛。奄然而終。探其身皆冷。唯[離-蹂+月]前如掌許溫潤。有若蓮華敷榮之狀。果符所說矣(寶珠集)。

  秀州照法師

  法師靈照。東陽人也。生而傑異。志願為僧。自入空門未嘗偃臥。晝夜禮誦。未逾一月通法華.光明二經。年過弱冠。中試經第。進具以來負笈教庠。盡得台宗三觀之道。累屍名剎。晚止華亭超果。元豐間結二萬餘人為社。仰東林之風。慕西方之訓。嘗夢彌陀三聖。師跪而問曰。某一生誦經。期生淨土。為果願否。觀音指曰。淨土不遠。有願則生。勿復疑之。又於靜夜誦經。夢睹普賢。因即發心造菩薩像。誓誦蓮經一萬部。以嚴淨報。余之所誦不計其數。忽臥疾。謂眾曰。吾病中見有異相。淨土之期決矣。遂累足而殂。闍維。舌根不爛。柔潤如生。舍利迸流。赤白相間。得不謂之精進力所持乎(芝園集)。

  烏鎮湛法師

  師姓焦氏。名惟湛。世永嘉人。母夜夢吞寶塔因而妊身。幼年離俗。專課法華。考試得度。聽習東靈欽公.慧覺玉公.普慈深公。爐[牖-片+韋]嚴密。盡得其奧。建炎中說法壽聖院。着光明.護國等記。凡作佛事必致應驗。日誦法華一部。佛號二萬聲。平日少睡。每至盛暑黃昏時。於草莽際停扇端坐誦法華經。施蚊蚋食。弟子以師年高。請罷苦行。師曰。蠢動之類安能自結法華勝緣。使噆我血者種大乘種。願世世解脫。後退居庵室。數載精修淨業。一日染疾。儼坐而化。荼毗煙所至處悉有舍利。士庶請求。如願皆得。端師子嘗參學於師。有偈哭之曰。山僧何事也悲情。為憶林間善友人。萬部蓮經猶未滿。十方緣熟已分身。庭前老樹飄黃葉。雲外蟾光素滿輪。若問我師何處去。無邊界內已棲神(寶珠集)。

  明州明智法師

  師諱中立。鄞之陳氏子。母夢日輪貫懷而生。幼年傑異。遂令出家。才九歲。師授蓮經。一披已入神矣。嘉佑中試開封府得度。從本郡延慶廣智之門。服勤受道不曰所造之深乎。後請住是寺。始末十年。大開法席。每歲擇其徒修法華懺。一日禪觀中忽睹大舟。眾欲乘之不可。師獨往來其中。自是慧解泉發。講法華玄.句.止觀各數十過。平居似不能言。而講辯雄毅。聽者忘疲。所誦蓮經一生萬數。余之行門未易具載。一時抱疾。乃兩聞異香。遂悉召其徒曰。宜各進修。再相見於諸佛會中。言已面西坐殞。待制晁說之作紀德碑。實四明之文寶也。

  明州無畏法師

  師名法久。俗鄭氏。姚江人也。七歲出家龍泉寺。政和中中蓮經第。祝髮。閱壽五十。歸寂於明之清修山。師風儀翹秀慧利過人。與物亡喜慍。談笑春生。初聽習於廣嚴智涌之席。次徧參至蘇台慧覺之門。孜孜遊刃。不憚寒暑。盡得台宗不傳之妙。續包腰雲水。見大慧於雙徑。深蒙印可。無何本宗挽之出世。住清修院凡七稔。辟黌堂。延海眾。師徒雍肅。雅有古叢林風度。山有師子岩。建無畏室。安住其中。常課十經。法華一部計二萬徧。幽深境界不曰無人到也。雪溪希顏師嘗以詩悼之曰。紗龕明滅篆煙殘。七軸蓮經在舌端。槁本身支窗幾冷。流泉聲落齒牙寒。險夷一節終無變。伏臘三衣更獨難。猶恨犀枝從此始。談玄無復口瀾翻。時有吏部何圭以師道望。結為方外友。嘗以親老忌辰。命師升座誦蓮經。事有感恪。為作一乘庵記。紀師之德雲。

  杭州照闍梨

  思照。錢唐人。為僧已後。徧歷教庠。研究宗乘。解既有聞。便即立行。每夕四更。即起熏煉淨業。稱誦佛名。懈怠比丘聞師之聲。不遑安寢。昔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師亦仰效。即秉爐白曰。古佛不奪今佛之願。今佛豈違先佛之願乎。其自信也如此。嘗刺血書法華一部。每一字一禮。至於十徧。如是乃至華嚴.楞嚴等經。共禮二百七十餘卷。讀法華經一千部。觀經五藏。彌陀十藏。又化道俗結繫念淨業會僅三十年。一日感疾。夜夢丈六金軀。自此每日輪請七僧助成十念。至滿七日。踴身合掌。同眾厲聲稱佛。良久。屈指作印。奄然坐逝。闍維。齒及數珠不壞。眾所具瞻。固非佞妄(寶珠集)。

  衡州南上人

  紹興初。衡州有僧祖南。居止本郡法輪寺。自剃度來。唯專苦行。刺指血寫法華經十餘部。金剛經一百卷。彌陀經五萬卷。如是書寫。歷二十七載。始終如一。常念彌陀。期生淨土。晚年血盡形枯。無病猶能行坐。一日謁方丈。相見並無語。忽端然瞑目坐逝。詳其意。蓋欲堂頭證明後事也。火化次。眉間湧出五色舍利。顆數無算。道俗請求。如願皆得。大哉。佛子克苦。乃摩今古。罕有其儔。坐脫之際。寧不為西方之歸乎(寶珠集)。

  明州誴大師

  在城廣福院。僧可誴。俗楊氏。鄞人也。七歲出家。誦通法華。二十二策經落髮。師風骨清聳。志趣不群。接威儀。謹言語。課誦佛書。日有常度。餘閒則披閱外典。善詩章。工草聖。晚景一日去之。恪修淨業。一覽大藏經。九載熏修法華懺。行住坐臥常在其中。不見世間過患。一日寢疾。召弟子曰。吾大事將至。汝當精進行道。毋忽吾言。吾平生進修未嘗犯戒。若實得道。死必有異。過數日。俄而床足上上產芝草一本。其色白。其紋如蓮華。師見而言曰。吾居現此。去時至矣。即書偈曰。無經可誦。無佛可念。今日臨行。大家證驗。投筆跏趺而逝。郡人接足睹之。雖大守待制秦公亦傾心願見。乃鑿土盛華以上。且見土乾而華茂根干異狀。嘉嘆良久。贈香以歸之。昔賢有贊之曰。經看一大藏教。懺摩九載熏修。已證法華三昧。白蓮平地生秋。實紹興十六年也。院有記狀。其華猶存。今並傳摹之。   

  明州實禪師

  四明石門饒益禪院住持傳法僧彥實。幼年出俗。誦法華經。弱冠試中。承恩披度。自是六十年不忘心口。昨居紹興天衣寺首座寮。乾道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忽於經案下地簟縫中生異華一朵。其色青白。二葉纖脈。全似蓮華。日增盛。高一尺許。洎除去之。復於六月十四日又出一枝。亦二葉。長四寸。靈瑞異常。世盛傳美。郡有武康丞曾迅。好事重道。述其本緣。鋟木印施。僅三千本。今復登載之。庶托不朽雲。   

  明州澄照法師

  法師世裔慈谿。姓陳氏。名覺先。澄照賜號也。生而敏銳。脫素乎精進院。師授蓮經。一讀成誦。披緇已後。首入延慶明智之室。復升天竺慧覺之門。切問近思。一家教觀莫不洞曉。眾請住寶林院。法華三大部聯環講貫。授道無虛日。靖康春大旱。師對龍天講經。即為三日之霖。百里歡呼。道俗感其神異。為樹光明幢。永奉標識。次遷延慶法席。恢揚祖教。戶外履滿。紹興八年退歸寶林。作終焉計。師化導外。唯以法華為心要。日課未嘗輟。通誦一萬部。方丈向深處築室。號妙蓮堂。安住其中。唯此一事實也。志在西歸。彌陀經持四十七藏。三心淨業。可謂專注。後感微恙。為眾說法。安然而化。廉布作紀德碑雲。師主延慶日。月堂師始至參學。師識其瑚璉之器。即語之曰。汝必住此山。後果符其言也。月堂將終。乃告門人曰。澄照老塔在寶林草莽中。常有人於深靜夜聞誦法華經聲。此事尤奇。況師住此山。傳持甚力。吾沒後當就祖隴別築一塔以遷之歸。洎往啟迎。乃見師靈骨栓索一萎。色如青銅焉。

  明州月堂法師

  師諱惠詢。道號月堂。俗陳氏。其先永嘉人。乃祖寓居明之朐山。母嘗夢一僧到家緣化。繼而有妊。及在童齠。舉止傑異。因舍從釋。隸業祖印院。師授法華。登案數徧即背讀。人偕駭異。披緇已。歸省親。祖母諭之曰。汝既出家。當如吾溫州忠佛子之為僧。無事勿得戀父母之室。師承此告。挺志於學。初止延慶澄照法席。師一見而器之。時草庵居第一座。乃北面諮承。博盡其要。復欲傍求異聞。徧參兩浙。旋歸。值圓辯師鎮南湖。豗張宗旨。師智解嶄然。當鋒領悟。紹興末中選住持。凡四遷而至延慶。巍巍法座。萬指森圍。人以恣辯宣揚同富樓那。豈不然乎。師雖被緣接物。而內行愈勤。蓮經七軸日課為常。縱祁寒隆暑寢病亦復不懈。十載於茲。言行俱滿。一日屬疾。氣色將行。弟子請說法。師曰。法豈有說耶。即索筆書偈告眾。驟稱佛號。垂乎兩結彌陀印。跏趺而終。遺言依五天佛制火浴。法骨分為二。一祔朐山親壟。一塔南城祖原。議者以諸祖皆窆全身。遂剃頂發以表師志。將一歲猶未往。偶學者至。啟發瞻禮。忽睹舍利盈掬。光彩陸離。紀此則有提舉陸公(沅)制為之贊。茲括其要云爾。

  明州和法華

  宋奉化廣濟。有僧曰法和。生於江氏。幼歲離俗。毓性平易。布衲被身。凜有古之風度。常誦妙經。旦暮不息。由此人以法華呼之。院有講僧可依。一日摳衣請問藥王焚身事。師不悉其用心。即為說是真法供之旨。和聞其言。喜躍而去。時當上元二十四日夜。方中院東北隅。巨火連天。一眾奔救。忽睹師合掌跏趺於火中。口囁囁猶誦經。其前設香燈供蓮經。又安辭世頌發願文。頌曰。急水裝舟。到岸不流。殘雪已隨紅焰盡。清身足步聖前游。願文其略曰。法和願焚此幻軀。成無價香。先奉十方三寶妙法上乘。次供天龍八頭。先冀 二聖回鸞重興社稷。然後願我再出世來。常演大乘。廣度群品等。其火爂高。間有五色光耿耿於空。是夜絕風翳。俄聞凜裂鼓震之聲。又有異香芬馥。既而翌日本師斂骨於房外。有四信女趨禮化所適。見余灰涌動。試拂尋之。偶得舍利二十餘粒。眾復擁觀。其骨珠顆累累然。自此聲馳。請者愈多。應現愈繁。骨與灰竟而撤盡。有人得一齒。藏於篋。富室願樂之。授三十千。其為人篤敬也類如此。院門首營停塔以奉標識。無何四眾瞻禮絡繹而來。有若蜂屯蟻慕者焉。時玉幾峰禮真身者有妨。即以興妖訟其事。太守少保郭公蒞政嚴毅。追主僧囚之。過數日呈案次。忽一蠅子飛住筆端。其聲哀泣。驅去又來。帥知遺身者感通。擲筆以釋之。即紹興四年甲寅歲也。院無碑誌。宗曉訪。寺之耆宿尚存親見聞者。因得敘。摭庶補佗日僧史之求雲。

  明州佐法華

  僧雲佐。出家鄞之海慧院。素持法華經。策試得度。自是參學台宗。雖往返江山多歷年所。而不廢所業。晚歸延慶。四十餘年隈廊靜室清誦琅然。日以四部為率。年八十餘。偶老病。不至困瘠。即索湯沐浴更衣整肅。召同袍諷四安樂行。少選之間。端然坐逝。洎從火化。煙焰上作金色。或五色芬芳。至收余骨。得黑色堅固。其相內空外圓。狀似槵子數珠。人頗異之。

  明州岳林寺蓮經

  明之奉化岳林宗福寺。勅賜崇寧閣。乃奉安布袋師真像處。紹興三十一年遺漏並而蕩盡。於瓦礫中得妙法華經一部。不損一毫。真法門靈端矣。時月堂法師慧詢有詩讚之曰。玉軸金文起梵宮。信知妙偈亦難同。幾層樓閣隨煙墨。一部蓮經出火紅。香捧瑞光分寶鑑。月含真色射寒空。可憐法末人驕慢。重顯摩騰築范功。一雲。昔泉州淨因禪院有寶閣遺火。煨燼之餘。獨法華經一部儼然如舊。四眾莫不仰嘆佛法神功。曾朝奉遂作此詩。然二處人物懸遠。訪問無由。今茲兩存。俟知端的者刊正之。

  明州鑒宗師詩

  紹興末。明州慈谿東寺韻監寺房。有山童洪志。一七歲出家。師鞭策有度。誦徹蓮經。每至靜夜繞普賢殿誦之。音聲清雅。聽者奇之。寺有雪庵宗師鑒公贈以詩曰。楚楚山童情自閒。未知身世兩相干。時將碧篆搖窗下。每把青蓮味舌端。湖月飛來雲屋冷。松風吹落蘚床寒。此時流水聲淒婉。側耳天仙怕夜闌。

  明州全法華

  元佑中。明州慈福院有全法華者。誦經三十年。以部計之一萬五千矣。平居蕭然一室。隱几而坐。念珠在手。誠誦在心。門外紛紛。彼且不動。晝於是。夜於是。無一毫惰意。師有弟子梵容。參學至上京。時左街僧錄淨照禪師道臻。住十方淨因禮寺。聞師之德。賦詩以寄之。朝賢一見。光賀盈軸。左朝散郎大理寺簿徐耘撰序。刻石於院。今紀六首。聊傳師德。僧錄曰。幾回七軸斷韋編。持誦由心久愈堅。聞說高年倍精進。舌根應似一紅蓮。左朝議太夫尚書屯田郎中李之純曰。去里為僧脫戶編。精持妙法久彌堅。身心清淨將何並。大華峰巔玉井蓮。左朝奉太夫尚書戶部郎中林邵曰。隱几蕭然誦寶編。真如不動此心堅。清晨數卷聊遮眼。好對匡廬社裡蓮。左朝散太夫尚書刑部郎中莫君陳曰。大事因緣誦七編。一爐香火老彌堅。師應悟入身清淨。願效當年贊碧蓮。左朝奉郎行秘書省着作黃庭堅曰。攝意持經盡劫灰。人間處處妙蓮開。佗年誦滿三千部。卻覓曹溪一句來(石刻載二十首)。

  明州親法華

  僧智親。俗薛氏。鄞縣萬齡人。丱歲出家棲心寺。從師授蓮經。誓以背讀。紹興初國朝開場策試。中選為僧。自爾徧學教律。開發本心。已而歸隱舊所。杜門一室。絕去名利。日持一部為率。時城東集眾誦習此經。願請師為教授。師不獲已。力為主之。其號曇華社。至今猶存焉。晚年加功進行。日宣兩部。或至於三。師十科供職。無霟講持。時多禪講。遂播為聲。詩積三十家。亦一時盛事。弟子法侔猶藏真墨。今撮其要。庶幾傳遠。滄洲禪師慧普首唱曰。舌上青蓮噴異香。功成萬部可揄揚。未嘗安寢長精進。個是僧中真棟梁。蘿月禪師曰。經簾終日對爐香。流水清聲自抑揚。有道只應生間世。高僧不獨在齊梁。慧耘師曰。密室蓮芳遠透香。三周大事廣敷揚。茆茨下有擎天柱。大廈高堂空棟梁。智心師曰。竺墳供課飽聞香。舌卷潮音徧舉揚。鵲鼎有懷熏淨凡。燕泥無復涴雕梁。

  明州純法華

  鄞水慧燈院僧道純。俗王氏。政和中入道。至於建炎兵宼入境。戕害良民不可勝數。師見而深懷惻隱。唯念佛法可以升濟。因發大心專課法華。僅二十載滿一萬四千部。爾前誦習不在其限。年登七十。營齋慶懺。次得阮山珣禪師制疏。其略曰。爰自國嬰烽火之變。人遭塗炭之憂。是以感發丹衷。增修白業。受持一乘之秘誥。克勤精進之餘風。篆煙不斷於明窗。貝葉長敷於淨幾。春秋過眼。幾番之葉落華紅。事物虛懷。萬境之水流雲散。睹龍女成佛則了知非相。慕藥王煉臂則誓欲亡軀。三沐三熏。消白日於七千二百。一舒一卷。翻黃卷於九萬八千。獲無難緣。惟深慶幸。師壽八十七。紹興二十七年十月望日沐浴盥掌更換淨服。告眾坐馳。荼毗次。競收設利。罔知厥數。佛化增光不在斯人歟。

  明州戒講師

  鄞川管江法慶院。有僧法戒。俗杜氏。正因出家。行業真實。平生茹素。不顧形骸。嘗於院造大佛殿。建多寶塔。浚築巨塘灌溉南畝。眾受其賜非一日。紹興二十年法堂弊漏。發心翻蓋。即偏走人。間刺血書蓮經一部。積施利以成之。翻蓋次。乃以是經析為三分。裹以三重夾幞。外纏油單。奉安三道火珠內。意以鎮院宇永為不朽耳。後過二十年。棟脊又損。戒復重修其火珠並而取下。及觀其經。絕不見片幅。道俗深嗟其異。識者以謂師之誠意感天龍迎去崇奉矣。其僧後傳台教。住持此山。宗曉嘗親訪之。因得其詳。

  高尼(凡一十三人)   洛陽馨法師

  東晉時有尼竺道馨。生於泰山羊氏。立性專謹。與物無忤。在沙彌時為眾所使。甘苦無倦。年二十誦法華.維摩二經。研求理味。老而益勤。比丘尼誦經自馨始也。住洛陽東寺。秉節戒行。為人所宗。時有一女名楊令辯。專行黃老服氣之術。人亦敬事。而嫉馨為人。密以毒藥納其食。馨中之。弟子問病所得。乃曰。成不道也。皆酬夙緣耳。遂卒(大藏高尼傳群字函)。

  司州賢法師

  尼諱智賢。俗趙氏。常山人。戒行修謹。曠然不雜。時司州太守杜霸信服黃老。嫉忌釋宗。符下簡汰。制格高峻。非凡所能。以格試賢。賢則有餘。逼賢獨住。賢識其意。誓不外犯。及符堅立。特敬之重。為造織繡袈裟。後住西寺。洪顯大法。誦正法華經晝夜一徧。其所住處常為眾鳥依棲。經行隨逐(高尼傳)。

  江陵壽法師

  宋元嘉中有尼道壽。不詳何許人。清和恬寂。以孝恭稱。幼受五戒。未嘗毀破。因丁父憂。遂成瘦疾。年深不差。乃嘗願曰。吾若疾愈即往出家。病果愈。因從剃落。晚住江陵祇洹寺。勤苦絕倫。誦法華經滿三千徧。每見光瑞。不以為稱。一夜忽見空中寶蓋垂覆頂上。時以為持誦之驗(高尼傳)。

  江陵玉法師

  尼慧玉。長安人。勤行戒善。道德通備。教化遊行不避寒暑。住江陵牧牛寺。誦法華.楞嚴等經。旬日通利。世以為奇。宋元嘉中為苦行。齋誓曰。吾若誠心有感。捨身之後必見佛土。七日之中願見佛光。至於五夜。寺東樹林忽現光相。形色赫然。眾見歡喜。即於發光之地起立禪堂以安清眾(高尼傳)。

  山陰宣法師

  法宣尼。剡川王氏女。幼抗志離俗。七歲即蔬食。十八誦通妙法。兼能解其指歸。坐臥之時輙見帳蓋覆上。驟有媒娉。誓而卻之。年至二十。父母攜就齊明寺從釋。即於是日帳蓋不現。自爾博覽經論。探頤奧理。晚遷山陰昭明寺。經律迭講。聲高禹穴。所得嚫施。造像寫經。梁衡王元簡到郡請為母師(高尼傳)。

  高郵華手尼

  尼高郵縣人。志節霜淨。言行冰清。誦妙蓮華不舍晝夜。初誦一卷。忽於右手爪上生一華。狀如綾系。次第誦至第五。五指爪上皆生一華。誦徹六七。掌上並生二華。大過爪上。由是聲傳帝闕。陳武皇勅入看之。從此郡人競呼為華手尼(靈瑞集)。

  河東尼信師

  唐武德中有尼法信。通持法華經。謹愿始終。仍欲精寫一部。遂訪書人。倍酬其直。別置堂戶令書之。每一起一浴。更着淨衣。仍於案上鑿壁通外。如一竹筒。書生凡出息。輕含竹筒吐息於外。寫經七卷。八年乃終。設齋慶懺。立淨道場。香華崇奉。至貞觀十三年。有龍門寺僧法端常講是經。以此尼經本精至。遣人往請。尼固辭不已。而自送去。及法端開讀。唯見黃紙。了無一字。端慚懼。即還之。尼知有所犯。即以香湯灌滌其函。頂戴繞佛行道凡七晝夜。及開視之。還復如故(法苑珠林)。

  東京法忍二師

  晉陵黃氏。生二女。姊五歲。妹三歲。適有人於庭誦蓮經。姊妹聽之乃曰。吾解此矣。從此遂能談實相之義。後俱於京師安國寺為尼。長名持法。次曰慧忍。二人同志修法華三昧。忽有一尼自號空姑。詞貌甚異。與共止宿。每至中夜身光赫然。如是三年而去。或者問之。二尼皆笑而不答。識者案經即普賢也。由是名動京師。雖一行禪師亦復欽敬。梁肅為作行狀雲。

  荊州姊妹二尼

  貞觀初。荊州有姊妹二尼。同誦法華。深厭形器。俱欲捨身求無上道。從此漸斷粒食。服諸香油。預告道俗克日焚然。即於城大街置二高座。以蠟布纏身。唯出面目。誦法華至藥王品。姊先以火炷妹頂。妹即以火炷姊頂。清夜兩炬炳曜同輝。火沿至眼。經聲尚明。至於明旦。合座同燒。骨肉並銷。二舌俱在。眾為起塔以旌萬世。見續高僧傳遺身科。

  潤州潤法師

  尼法潤。住丹陽三昧王寺。自少入道。精修禪慧。通誦蓮經。日夕不替。至七十四而化。遺言令露屍施生。命弟子遵承。蟲獸啖盡。唯心舌俱存。舌猶赤色。心稍黑焉。眾即起塔緘奉(靈瑞集)。

  京師尼通師

  宋元嘉中京簡靜寺有尼智通。年貌姝美。信道不篤。罷嫁為梁群甫妻。後生一子年七歲。家貧無衣。為尼時有法華等數卷經。皆素絹書之。即浣搗為衣。兒着之病作。恍惚驚悸。變體剝爛。狀若火瘡。生白蟲。日去升余。燥痛煩毒。晝夜號叫。忽聞空中告雲。壞經為衣。得此劇報。旬余而死(法苑珠林)。

  信男(凡三十二人)   廬山劉遺民

  劉程之。德號遺民。漢楚元王之裔。墳典百家。尤好佛理。義照公候。辟命皆遜免之。廬山遠公結十八賢蓮社。推公為上客。自是卜居西林。十二年中修念佛三昧。一日縈疾注念次。見佛白毫光。又見彌陀身紫金山。毫光散彩。程之請佛摩頂。覆我以衣。佛即為摩頂。引衣覆之。又見身入七寶池。飲八功德水。飲已甘美異香發於毛孔。因告眾曰。此相現時。吾淨土緣至矣。即對尊像焚香祝曰。我以釋迦遺教。知有西方淨土。先持此香奉上釋迦。次供彌陀。願必折攝。三奉持妙法華經。所以得生。功由此經。言已向西合掌而逝。劉得如此。全是法華經力。因請眾僧共轉此經數百徧以助其行雲(遠法師廬山集)。

  并州誦經靈舌

  北齊武成皇帝朝并州東罕山側。有人掘地。見一處黃白相間。忽得一物。狀如兩唇。中有一舌鮮紅赤色。州縣異之。以事申奏。上問臣僚。皆無答者。即詔沙門大統法上。上奏曰。此是持法華經者六根不壞報也。其誦千部。徵驗如此。帝遂勑中書高珍曰。鄉是信向之人。自往看之必有靈異。珍承命而往。乃集諸持法華經僧。執爐旋繞。宣誦此經而告之曰。菩薩涅盤已經像法流行。欲無謬者。請現靈瑞。言已聲誦。此之唇舌一時鼓動。有如讀誦之相。四眾睹見莫不毛豎。珍回奏。詔以石函緘之。立塔旌表(梁高僧傳)。

  長史張暢

  晉有張暢為譙王長史。王與暢因事系庭尉。暢夙有正信。便即發心誦法華普門品一千徧。以求脫免。念言之至。枷鎖尋即斷壞。二人俱得出。晉謝敷觀音傳紀此。天台別行義疏引。

  貞節處士庾詵

  梁庾詵。字彥寶。新野人。幼聽警。篤學經史。賦性夷簡。特愛林泉。蔬食弊衣。不事產業。少與武帝相善。及起兵。署為平西府記室。又詔為黃門侍郎。並稱疾不起。晚年專志釋教。宅內立道場。六時禮懺。誦法華經。每日一徧。忽於後夜。見一道人自稱願公。容止甚異。呼詵為上行先生。授香而去。後寢病驚覺曰。願公復來。不可久住。顏色不變。遽然而化。舉室咸聞空中唱。上行先生已生彌陀淨域。詔諡貞節處士。以顯高烈(南史)。

  魏州刺史崔彥武

  隋開皇中魏州刺史博陵崔彥武。受職行部。至一邑。忽謂從者曰。吾昔在此邑中為人婦。今知舊住處。因乘馬循巷屈曲至一家。命扣門。主人老翁開門相迎請入。武升堂而坐。老翁曰。官人何事至此。武即言。吾前身是汝之妻。老翁曰憑何為驗。武曰。吾昔所誦法華經並金釵五隻。藏東壁上。去地六七尺。其隆高處是也。其經第七卷後一紙火燒。失去文字。吾今誦此經。其後恆忘失也。因令人穿壁高處。果然得經。火損後紙。並獲金釵。一如其言。主人泣曰。亡妻在日。常誦此經。金釵亦其所有。彥武又曰。庭前槐樹。吾昔產時解頭髮置樹空中。試令人探之。果得其發。主人見已悲喜交集。彥武即留衣物賜之而去(靈瑞集)。

  并州書生

  并州城西有一書生。未及而立之年。誦持蓮經。得佛法意。誓願焚身供養大乘。乃集數百乾蒿迭成一樓。問其故。秘而不言。忽於中夜把火自燒。迨人往救。已噬臍矣(靈瑞集)。

  江陵岑文本

  中書令岑文本。江陵人。少懷正信。常誦法華普門品。偶沿干乘船過吳松江。中流風作。人船俱沒。文本浮在水面。聞人語曰。但念佛誦經必不死也。如是者三。自此隨波達於北岸。後於江陵設齋。雲徒併集。有一僧獨後去。謂文本曰。天下方亂。君幸不遇害。當逢太平致富貴也。言已而去。文本忽一時食椀中得舍利二顆。獲太平富貴。皆如僧言(靈瑞集)。

  臨沂王梵行

  開皇年。臨沂有王梵行。少瞽兩目。其母慈念。口授法華經。誦計一萬七千部。其後目雖瞽。其日夕往返。織簟縫衣等事皆無礙。人疑其別有所得。問之終不肯說。布衣蔬食。終身不娶。年七十一而終。遺言令送屍林野。任禽獸啖食。肉盡骨存。舌則不壞。色如蓮華。有弟慧義以[土*敷]函盛之。香燈崇奉(靈瑞集)。

  臨沂王淹

  王淹。琅琊臨沂人。祖父皆顯宦。淹官至黃門侍郎。生而魯鈍。專樂大乘。法華一部終始誦通。後病亡。有弟固。即新安太守。亦誦蓮經。忽夢兄曰。吾生西方在鐵葉蓮華胎內。五百年華開始得見佛。以苦志誦經。故得西方之生。以魯鈍故。尚受胎報。告汝等知。當思來報。勤心經典。勿懈怠也。言已而別(靈瑞集)。

  吳郡陸淳

  陸淳。吳郡人。雖居俗舍。心常慕道。法華一部。日夕誦持。後忽病。一向仰臥。開眼看屋。了不暫眴。有知識僧來問疾。君何仰臥視屋耶。答曰。佛記陸淳當生夜摩天。今見彼天宮殿城闕及諸天眾。以故我今顧盻不倦。過四日遂終。大業年也(靈瑞集)。

  楊州嚴法華

  大隋時有嚴恭。丹陽人。舉家信向。常誦法華經。一時誦至寶塔品。輟經嘆曰。寶塔之內有二如來。分身諸佛。其數不少。我今何為不能感見。慨嘆良久。至夜忽夢一胡僧。自稱法脫。語曰。若誦此經。欲見諸佛。當解說書寫流通供養。斯願可諧。恭因發心造經一百部。未及成辦。忽得重病。乃更發願增造千部。病既愈。即於楊都住宅起造經堂。若紙若筆必以淨心。不行欺詐。隨得便營。書生常十數人。如法供給。恭親撿校。勞不告倦。嘗有人從貸經錢一萬。恭不獲已與之。其人得錢。船過中流。忽爾沉覆。錢失人活。恭是日入庫見元錢俱濕。頗怪之。後見貸人。方知沒溺。一日忽有異僧年八十許。自雲。從龜茲國來。今往羅浮山去。聞君造經。願請一部。恭授與經。僧贈金一瓶。重四十兩。願助造經。言已而退。恭再尋訪。莫知所止。又有候志。從鄱陽來。至宮亭遇風。船伴沉溺。唯志獨存。有人引入廟。見神人案劍而坐。問志。還識蔣山造法華經嚴恭否。我欲寄錢一萬入其功德。語已便隱。志次日至當塗。忽見一人自言姓許來覓候志。乃留錢一萬。逼令受之而去。志思惟。方知是神錢。才到江寧。以錢付恭。恭志更彌堅。造至三千部。又有漁人夜見江中火焰焰浮來。以船迎之。乃是經一函。即嚴恭所造。後發願雲。無一字而不經眼。無一字而不用心。然嚴恭造經之多。至於子孫猶傳其業。世號恭法華也。隋季盜賊縱橫。聞其積善。皆相約不入其里。里人賴之(見靈瑞集並南山三寶感應錄)。

  京師史呵誓

  唐京城西南禮谷鄉史村史呵誓。少懷善道。秉節清高。常誦法華四安樂行品。時刻不輟。悲忍在懷。誓不乘馬。以經雲哀憫一切故也。虛約為心。名沾令史。往還京省。心懸持誦。恐逢相識。行必支經。至臨終日。感異香充室。親里同聞。埋殯十年。妻亡合葬。乘便啟看。乃見舌相鮮紅。因以別遷顯所(珠林)。

  馮翊李山龍

  左監門校尉李山龍。馮翊人。唐武德中暴亡。揖其心猶溫。家人不忍葬。至七日乃穌。說雲。初被一使追至閻王殿前。見囚徒數千。王問龍曰。汝作何福業。答曰。誦得法華經二卷。王稱大善。王即命敷座。請誦之。龍唱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王曰且止。龍便下座。顧諸囚徒皆乘空而去。王稱誦經之功。使聞者皆得解脫。王即遣龍再生。又勅使者引游諸獄。龍見一鐵城高大。上有屋覆。傍多小窗。男女皆飛入。不復得出。龍悲懼。稱南無佛。請使求出。又見鑊湯涌沸等事。使者曰。汝今得免。皆經之力。汝歸當設我食。龍即許之。既穌。乃見親屬經營殯具。即遣備食於水邊祭之。忽見三人謝曰。君不失信也。言已而隱(太平廣記)。

  隆州令狐元軌

  貞觀五年。隆州巴西縣令狐元軌。信重佛法。寫法華.金剛.涅盤等經。恐致訛誤。遂憑土抗禪師撿校。寫已即帶往岐州莊所。一日佗行。其莊為外火延燒。一時蕩盡。元軌回嗟嘆莫窮。因令人撥灰取金銅軸頭。忽見諸經宛然。潢色猶不改。但金剛般若首題焦黑。自言所因。乃初寫時。有官人能書。其人行急。不暇潔淨直爾書之。由是被焚。其人現在。瑞經亦存。乃京師西明寺主神察師目見說之(出南山三寶感通錄)。

  河東董雄

  董雄。河東人。唐貞觀中為大理丞。正信奉佛。蔬食彌年。後因事與同列李敬玄.王欣俱被囚縶。雄專念法華普門品滿三千徧。以求脫免。忽於一夜枷鎖自落。獄吏驚怛。又重鎖封札而去。雄更諷誦至五鼓時。鎖仍脫落。敬玄素不信佛。及見雄此事。方知佛法之靈。王欣亦念八菩薩尊號三萬徧。與雄等俱得免罪(法苑珠林)。

  隴城袁志通

  袁志通。隴城縣人。幼年便持齋戒。誦法華.金剛二經。年二十點入軍。差征八蠻。去家萬里。在路持誦不絕。至南界。軍敗。多被損傷。恓惶不已。忽有五人乘馬在前。最後一人謂通曰。汝修善果。誦念經文。余等善眾守護。不能為害。汝行七里許。有一塔。可入中隱。蠻即還營矣。又見二僧謂通曰。檀越以讀誦力。故適遣五人衛護。汝當精進。恆有善神匡贊。言已乘空而去。自爾凡經三陣。不被寸鐵。蠻平得歸。貞觀八年抱疾命終。見使者追至閻王殿前。王問作何善行。通曰常持法華.金剛二經。齋戒禮懺。王聞合掌稱嘆善哉。追勘虛實將來所由。奏天曹撿報。王又索案自尋曰。此人更有六年壽在。告取金床玉幾至殿。安設氈褥。請通上座。誦二經各滿一卷而止。指令典藏使取功德案至內曰。志通誦法華.金剛各一萬徧。禮佛齋懺一一在中。王曰。汝之德業甚深。應更觀地獄。令知罪福不差。使領西行五里。見一大城。樓櫓卻敵。鐵網垂下。門有獄卒。身形長大。手持鐵叉。左右兩立。銅狗在門口吐洋銅流注罪人。十八地獄並在其中。通見戰懼。復詣王所。王曰。汝見地獄。應更勤修。是故我今乞汝長年也。通穌。述之如上(靈瑞集)。

  秦州慕容文策

  大業中。秦州有慕容文策。誦法華.金剛晝夜不息。一日忽有二人持文帖一通示雲。閻羅大王遣追。汝可便行。策驚怕。隨使至一大城。牆郭六重。門戶黑暗。過已便見宮殿。閻王正坐。部衛威嚴。下有男女。諸國殊形。一一唱名。至文策。王問行業。策答以能誦金剛法華齋戒等事。王合掌。令所由勘典雲。未合死。王判放還。策西去不知途路。忽偶一沙彌雲。可隨吾後來。過六重門。遇黑暗處。沙彌手執明炬遂得出而復生。策由此精苦念誦(靈瑞集)。

  絳州癩人

  唐絳州孤山陷泉寺有法轍禪師。山行見一癩人在土穴中從師乞食。師憫之。引歸寺中。仍鑿土穴安之。授與衣食。教令誦法華經。其人素不識字。加又凡鄙。師句句授之。終不辭倦。誦之將半。忽夢一僧指教。自後漸覺聰慧。及五六卷。身瘡漸安。一部通利。四大全穌。佛言。經是病之良藥。斯言得矣(靈瑞集)。

  京師高文

  龍朔年間。京師高表仁孫子高文。嘗讀法華經。一日乘馬出順義門。忽見兩騎追捉。問之。乃曰我是閻王遣來追汝。文慞惶逃避皆不免。即被拽下馬。挽卻頭髮。如同刀割。家人輿歸。至晚穌雲。閻王問我何故盜僧果子。因何說三寶之過。遂依法伏罪。無敢措言。王判盜果之罪。合吞鐵丸四百五十枚。四年受之。說過之罪。合耕其舌。因令放釋。遂穌。少選還絕。口如吞物。通身疱赤。有苦楚相。又經一日醒雲。某在地獄四日。吞丸乃盡。苦毒不可復言。方欲拔舌耕之。拔而不出。勘案所由。乃曰嘗讀法華經。舌不可出。遂放得活。今見在化度寺圓滿師處聽法懺悔雲(南山三寶感通錄)。

  蕭鏗並婢素玉

  龍朔三年。有司元少常伯崔義起夫妻。大不信佛。法其妻之父蕭鏗。辛酒不入門。專誦法華.般若數千徧。一日妻亡。為修三七。齋次。乃附婢使素玉曰。我生時雖聞有地獄而不之信。今受苦不可言。茲由汝等為我轉經然燈遂得暫歸。我過幾日更來將素玉去冥司矣。至期果然素玉暴死。乃見一大城官府。夫人入別院。須臾火鑊鐵床總至。夫人受諸苦楚。忽見父蕭鏗坐蓮華台語素玉曰。我女生時不用我語。不信善惡。常多瞋妬。今受此苦。汝歸可語兒女作諸功德。使之解脫。爾時又見一婆羅門僧從空中下。教素玉誦法華.金剛.藥師經一徧。並作梵聲而誦。素玉並解言音。如是三日。素玉乃穌。具言上事。時有薛將軍聞而敬之。設齋迎素玉。令試其經。及升座誦之。一字無遺。座中有梵僧合掌嘆曰。一如西域。語音無異。合眾驚訝。薛遂申奏天子。天子嘆曰。百僚亦有不信佛法者。冥道若此。可不懼焉。朝貴並聞。咸生正信(咸通錄)。

  撫州優婆塞

  撫州有華藏寺。在縣南七十步。於昔李唐朝號光度寺。蓋唐有優婆塞於此地專誦蓮經。一日忽見老叟言。是潭陂七郎君(潭陂七郎君廟在郡祀典)告曰。願輟誦持少頃。假道以過。且曰當為營建精舍。是夕雷電風雨大作。曉霽遽見棟梁椽桷萃迭其上。爾後優婆塞歸寂。以全身塔於寺南。至本朝祥符年中。塔內忽生蓮華七朵。舉郡異之。太守申奏。改賜今額(撫州圖經)。

  冀州張秉

  張秉知冀州。日有盜劫民財。又奸其女子。父母告訴。公怒。命設架釘盜於門。三日即醢之。議者快焉。後數歲。忽被攝至陰府。聞殿上珠箔下厲聲曰。張秉爭得非法殺人命。引到獄面對之。即見一囚血肉淋漓。泣曰。爾非法殺我。今無受生處。公方憶是冀州之賊。即詬之曰。糜汝萬軀未足雪彼父母之恥。尚敢訴乎。旁有一吏曰。五刑自有常典。亦不得憾其訴矣。公視之。乃從事河陽日一幕典。公曰為之柰何。曰幸公算未盡。但遣其受生即可。公窘怖叩吏所遣之術。吏曰遣功之大無如妙法蓮華經。公即許誦百部。添至千部囚亦不舍。吏曰不必爾多。但貴長久。何似日持一部終身不忘耶。秉依言諾之。囚忽釋去。秉既再穌。即畢世不忘持誦矣(樂善集)。

  無為軍李遇

  紹興二十八年。無為軍指使李遇迎新郡太守於城西。既行十餘里。聞尚遠。遂還家。忽見百許人從路傍出。皆如三五歲兒。大呼而前。合圍擊之。李初不懼與相歐。每奮拳必十數輩仆地。才仆即起。已散複合。如是數四。有躍而登肩取巾搊發者。李益窘走不可脫。且擊且前。俄一老叟布袍草屨。不知自何來。厲聲咄曰。此官人常持法華經。若損他豈不累我。叱令退。鬼遂散。老人亦不見。李回及門。不能行。門卒扶以歸。至家惛不醒。諸子揭衣視之。但青痕徧體。即就其處招魂。請僧誦蓮經。涉半年余。始能策杖而行。老人疑土地神雲(夷堅丁志)。

  台州左伸

  左伸。台之臨海人。謙恭端直。治家不以非義取毫芒之利。年未及壯。即從東掖神照法師受菩薩戒。自是堅持。凡臨齋日中食外。湯劑亦不進。刻西方聖像。專勤香火。誦法華經三千四百部。金剛般若二萬徧。起橋甃路。賑恤孤窮。紹聖三年臥疾。乃強起厲聲稱佛。將啟手足。命子僧淨圓開法華大義。增受戒法。尋夢三人顏色瑩潔。立於江皋相召登船。瞥然西邁。夢覺即請僧諷彌陀經經。未徹乃曰。吾已見佛光。生淨土必矣。遂起沐浴更衣。告以勿泣。即稱佛捏印怡然而逝(寶珠集)。

  臨安府范儼

  范儼。仁和縣人。常時蔬食。不涉世緣。其子不能治家。儼不之顧。但云。我自是寄客耳。於是日讀法華經。專心不懈。復書寫是經一部。大觀中年七十餘。偶呼甥徐侃曰。汝當為吾治後事。吾秪三兩日在。侃續聞儼在佛堂中高聲呼普賢菩薩。應諾數番。多雲固是兩字。侃問之。答曰我見普賢乘六牙白象。光明射我。純作金色。以謂我看法華經念彌陀佛得生淨土。故來相報。汝明日卯時當行。吾與彼佛同來接引。我從此應諾也。至時儼即念佛菩薩。便睹眾聖授手。自稱儼是何人。得佛菩薩接引。連言實是難當。遂就座合掌瞑目而去(寶珠集)。

  嵩山晁待制

  徽宗皇帝朝中書待制晁說之。字以道。文元公四世孫也。文元以太子少傅歸老清豐。心逸日休。歸向佛乘。着法藏碑。金道院集行於世。明理之妙。儒墨宗之。待制家學有素。徧閱釋典。因官至四明。參延慶明智法師中立。得台教淵邃。宗曉嘗讀公嵩山集中有數篇盛演天台一念三千境觀等法。觀其所造。非梁敬之再出無以為並駕也。公之孫。名子健。有記曰。先祖學天台智者之教。日誦法華經。道號天台教僧。又曰老法華。睹茲所謂。足知公受用圓妙佛乘薀藉其不淺矣。

  明州陸郎中

  陸沅道。號省庵居士。住明之橫溪。文章左丞陸佃之孫。官至刑部都官郎中。任福建提舉。丁母憂而歸。中交代鄭興裔之言。閒退於家。客至必合爪而言曰。某與鄭無隙。此歷劫中冤耳。果此心不忘。必彼此酬酢無了時也。余謹當以善法而解之。遂一志持蓮經。每晨起即澡浴更衣。入淨室中焚香加趺。目不佗瞬。首唱偈曰。盥手清晨貝葉開。不求諸福不禳災。世緣斷處從佗斷。劫火光中舞一回。然後開卷而讀。不緩不急。聲如貫珠。日一徧者三十年。年登八帙。增至三部。賦詩見意。有清晨三度到靈山之句。即以紙界方窠劃滿百部為一圖。子積成巨軸。總其數則九千四百八十五矣。計其卷則六萬六千三百九十五矣。餘暇又閱毗盧大藏。凡是台教.律部.少林心宗無不博究。復誦彌陀佛號。一意西馳。紹熙五年壽八十五。四月六日索湯淨身冠服整容就寢而逝。洎殮入。忽聞蓮華馥郁之氣。偕不知來處。迨挹之蓋。噴之於口鼻中也。是時女人多不聞香。豈五障之所蔽乎。弟華文閣學士陸游。撰公墓誌。具言其事。

  明州杜信

  鄞之翔鳳鄉。地名管江。有杜信。結倍復社。誦法華經。乃辟屋兩間為眾集之所。後時偶一不肖術人蔚遲者居之。因廢其處為烹炮殺戮之地。乾道八年。秋霖大作洪水泛漲。信邊溪而住。雖五架高堂並而漂蕩。土石亦不存。其所誦之經隨波而去十餘里。止南海塗地上。過三四日水下。有管山姓金人得之。初啟其袱。則涴以泥水。次觀其經。則表里清淨無一點沾濕。大哉。佛說讀是經者。水不能漂。睹茲祥異。真為可孚。叔世魔毀佛經者。眾豈知有如是不可滅絕處乎。

  明州吳振

  慈谿縣有奉公吳振。心務善道。嘗以墨手寫蓮經一部。讀誦不輟。紹熙壬寅歲六月二十日遺漏。眾人奔救。什物流散。火後思其經。次日方得之於鄰舍。無何欽失第四卷。知已被焚。過七日。男興宗屏瓦礫次。是經端然居其下。但卷初微有所損。四眾睹見。再嘆希奇。其經子孫猶珍奉。一日佛照禪師赴召。過其所振扣。請因留一頌。延陵四一居士。種姓純篤。願力堅剛。親寫蓮華。回祿不壞。聊成山偈。為作證明雲。劫火中存七卷經。唯憑一念契天真。騰今輝古渾無變。儘是靈山會上人。育王拙庵德光書。

  明州陳世禋

  紹熙中。明州西門外巡撿司後有陳世禋。夜夢一異人。冠裳雄偉似王者。呼世禋曰。我有明珠七顆賜汝。禋曰。我家粗如。不敢貪取。王曰。此珠無價寶也。我既賜汝。汝但領去。禋即簽書捧歸安置卓上。俄然放大光明。家人莫不歡喜。覺而思之。雖不知來由。心終以為善相。明辰忽一善友踵門。乃糾人誦蓮經也。遂即發心預會。書名次。忽記所夢七珠與王。將非法王賜我七軸蓮經也。心神感召有如此者。其授經師乃童行謝文彬。由茲一夢。社會翕然。遂得為僧。今猶在也。時多以偈贊之者。延慶慈室法師妙雲曰。得珠七顆夢分明。天曉逢人勸誦經。未動齒牙先感應。方知妙法本圓成。報恩退堂禪師慧英曰。夢裡明珠七顆圓。全該妙法匪心傳。只今會得個中意。盡在春風百草邊。

  慶元府汪敬

  鄞縣雷峰有汪敬。其子名隆專。屠業治家。敬年八十八。素有善心。自乾道中入法華社。至慶元改元仲冬十七日遺火。茆舍兩間一爇而盡。佛堂中蓮經。鄰人救取。止得一半。余者於煙焰中驀然而起。近看謂素練之飛。遠觀言白龍之掛。飄飄然直至慈谿隩十餘里住練樹上。有樵夫姓章者得之。乃自方便品已下七品經也。次有山婦盛氏。於田野間又拾得序品。敬一一請歸。唯少一弘傳序耳。(宗曉)庵居不遠。傳聞不的。一日親訪汪敬。請觀其經。乃進士汪鐸所施之本。

  明州王文富

  鄞縣西廣德湖上有王氏兄弟二人。業游絲網罟。兄文富微有善心。暇時讀法華經。經安佛堂中。淳熙五年四月內。時雨大作。忽雷霆震死弟婦。天火繼焚草屋。獨留三柱擎四椽覆佛堂上。其經儼在其下。迨師巫辨卜。四遠來觀。咸稱神異也。

  信女(凡一十四人)   陝右馬郎婦

  馬郎婦。不知出處。大唐隆盛佛教。而陝右俗習騎射。篾聞三寶之名。婦憫其愚。乃之其所。人見少女風韻單孑。欲乞為養。女曰。我無父母。亦欲有歸。然不好世財。但聰明賢善人能誦佛經則願事之。男子眾皆聚觀。女即授與普門品。若能一夕通此則歸之。至翌日。誦徹者二十餘輩。女曰。女子一身。家世貞潔。無以一體事多人也。可更別誦。因授以金剛般若。至旦背者十數。女更授與法華經七軸。約三日通之。至期獨馬氏子能徹。女曰。君既能過眾人。可白父母。具媒娉迸禮然後成姻。及馬氏以禮迎之。女將至門且曰。適以應接。體中少不佳。願求別室。俟安與君相見。因頓之他房。筵客未散而女命終。已而壞爛。乃卜葬之。未數日有僧紫伽黎姿貌古野來尋女子。馬氏引至葬所。僧即以錫撥開沙土。見屍已化。唯金鎖骨存焉。僧取就河浴洗。挑於錫上謂眾曰。此聖者憫汝等不信正法。方便誘化。當思善因。免墮苦海。忽然陵空而去。眾見悲泣。瞻禮不已。自爾一境奉佛誦經。由女之力也(釋氏編辛錄)。山谷道人觀音贊曰。設欲真見觀世音。金沙灘頭馬郎婦。又平江萬壽體禪師頌曰。十分美貌誰家女。百倍聰明是馬郎。堪笑金沙灘畔約。始終姻婭不成雙。

  淮寧姑娉二人

  淮寧近城河北岸有華台寺。其始乃一大姓家有室女能誦法華經。其兄娶妻。心亦樂。未幾姑與嫂俱能背之。每至更闌靜夜月白風清。二人同聲以誦。雖世之戛玉鏘金。無以並其韻矣。一時病。姑嫂並殂。異日嫂墓忽生紅蓮一朵。開敷妙盛。人悉異之。啟看乃見蓮根自嫂之口連貫姑墓。又發姑墓。其根蓋出於姑之舌本焉。蓋嫂之經從姑以授。表相因由也。州郡知聞。遂申奏。乃賜華台寺額以建立焉(靈瑞集)。

  南宋王慧稱

  宋元嘉十四年孫彥曾家世奉佛。有妾王慧稱。少而信向。長誦法華經。一日忽睹浦中有雜色光。使人掘之深三尺。得金佛一軀。連光趺高二尺一寸。趺有銘雲。建武元年歲在庚子。瓦官寺道人法新等造。即加磨鎣以供事焉(三寶感通傳)。

  蘇刺史女使

  唐武德中都水使蘇長授巴州刺史。帶家族赴官。因渡嘉凌江。中流風作。船帆頎沒。男女六十餘人一時喪失。唯一女使常讀法華法經。浪入船。女乃頭戴經函。誓與俱沒。既而女即不沉。隨波泛泛。頃刻至岸。捧函而上。開視其經。了無沾濕。此女後嫁於揚州。其篤信讀誦愈於舊也(法苑珠林)。

  長安陳氏

  長安通軌坊劉公信。妻陳氏之母因病先卒。陳氏忽暴亡。見一人引入地獄。備睹諸罪相。後見一獄石門忽開。母在其中受極重苦。母見女曰。汝可為吾寫法華經一部。使吾脫免。言已門閉。陳氏再穌。說之。公信。即憑妹壻趙師子寫是經。忽有經生持新寫蓮經一部來質錢。趙言幸有此經可贖之。不必寫也。劉從之裝束訖。授與陳氏。陳氏一日設母食。乃夢母曰。吾先令汝寫經一部。何不為之。女曰已為贖一部訖。母曰。吾為此經。增受重罪。獄卒打吾脊破。以不合取范家經為己有故。女夢覺。急請人書之。經成。又夢母報曰。吾承經力已脫冥司。好處安身。今來報汝。汝當信心。好住世間。及詢前經。果是姓范人寫。唐龍朔中也(法苑珠林)。

  寧州費氏

  宋朝羅璵。妻費氏。寧蜀人。父諱悅。守寧州。費信敬三寶。誦法華經。數年之間勤苦不懈。俄而染患心痛。浸成極勢。闔門惶懼。費作念言。我誦經勤苦。必有善佑。終不因此至死地也。既而睡臥。即夢佛身舒手過窗以摩其心。內外皆睹金光滿室。又聞異香襲人。自此病癒。見者莫不生信(太平廣記)。

  台州任征君女子

  台州臨海縣湧泉寺。先是唐時有任征君。礪行清白篤志堅高。而又深信佛道。多修善果。有女子專課蓮經。一時經室中生青蓮華七本。舉世希奇。征君見已善心內發。即欲舍宅為寺。事尚冥密間。時有高玉禪師卓庵於樓石山。相去不遠。師於禪定中飛錫而來。正遷征君之庭。君盡力挽出。錫入地三尺。泉水涌高三尺。由此即以宅造寺。請禪師開山說法住持。因此額號湧泉院。有記存焉。此得之於奉化淨明講師師寶蓋。寶嘗親至是寺見碑刻雲。

  高安太守嫂

  朝奉太夫孫於之嫂。年十九而寡。自誓一飯。終身誦法華經。不復再嫁。於守高安。嫂已七十餘。面目光澤舉止輕利。政和六年夏六月忽收經帙。料理服玩。分付侍妾。於問其故。笑曰。我更三日死矣。至期無病果安然而逝(洪覺范智證傳)。

  頴州妓盧媚兒

  歐陽文忠公知頴州日。有官奴盧媚兒。姿貌端秀。善談笑。口中常作蓮華香散越。滿坐人皆奇之。但莫測其由。俄有一僧自蜀中來。頗能知人前生事。公因語之。僧曰。此女前身嘗為尼。誦法華經三十年。一念之悞遂至於此。公未之信。後見奴問曰。曾讀法華經否。奴曰某失身於此。所不暇也。公命取是經示之。一覽輙誦如素熟者。易以佗經則不能也。僧言其謬乎見遁齊閒覽。嗚呼。為尼三十年讀誦。是亦精進之儔也。以一念之差便即失路。世人此念可不正乎。今之為妓者。以人中最貴之身受人下劣不清淨事。其能迴光返照厭其所作。於大乘經專誠讀誦。則龍女一剎那頃而成種覺。人人有分矣。如其不省。惡境現前。地獄三塗無逃避處。

  湖州妓楊韻

  湖州有倡妓楊韻。手寫法華經。每執筆必先齋素盥沐更衣。後病死之夜。其母忽夢韻來別雲。某以書經之力。今得托生烏程縣廳吏蔡家作女子。時蔡妻方娘是夜夢有肩輿及門者。迎之則楊韻也。雲來寄宿。寤而生女。其母佗日往尋視之。女為之啞然一笑(聧車志)。

  臨安府郭道人

  道人郭氏。法名妙圓。仁和縣人。少歸安溪聞氏。其夫好佚樂。不理家業。因此別歸。道裝素衣。立願長茹。誦法華經。修法華懺。誦彌陀經號。常時面西。諦觀落日。一日空中告雲。郭妙圓。如汝所修。定生安養。從此益加精進。心不暫息。及臨行時沐浴更衣。請僧念佛。端坐而亡。紹興乙丑歲也(寶珠集)。

  明州沈氏

  紹興初。石鰍伍氏有新婦姓沈。定海江南人。稟性貞淑。善果自修。其姑每旦誦蓮經。婦則謹於事奉。凡展卷則來聽受。或一二品乃至一卷。久而不倦。一時感疾。即白姑曰。婆婆誦經。新婦獲聽。世緣告謝。不及奉侍。願他世諸佛會中相見。漫成一頌乞傳之。平生快活。死也風流。最後一着。分付柴頭。言已聳身加趺而殞。乃姑見其超脫。往白天童宏智禪師。師聞贊喜。遂以己龕與之。洎從火化。余骨中所謂堅固子者瑩然無數。四眾見聞稱嘆希有。此湖心寺法政宗師親見聞。因得傳世。

  明州趙氏使

  紹興末。奉化縣有姓趙人。其母安人重佛齋戒。誦法華經。房下有一女使。每竊聽。久久忽記得四句。所謂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華樹香。果樹香。自此動靜施為常吟詠不絕。人聞之謂為笑語。殊不知此女亦有用心處。一日作事乖主意。陵遲至死。遂以其屍潛[療-(日/小)+土]後園。異時忽於其上秀出青蓮華一朵。香色可愛。餘人不知其因。獨安人默而識之。蓋所誦四句經感應之如是也。安人復不匿其德。密說與虛堂法師本空。空每舉似以化人。宗曉嘗親聞其說。聊記於此。

  明州朱如一

  朱氏名如一。四明薛君之室也。裔出欽成皇后。 淵聖宮中兩世之孫。自歸於薛。視世味如塵泥。年二十餘即告其夫。清淨自居。道裝素服。潔齋如也。嘗以黃絹命經生書蓮經七軸。手以碧茸繡其上。線蹊針孔去來綿密。如墨新閱。十年而成。復繡彌陀.觀音。無異繪畫。自經首題致敬八萬四千拜。一句一字。凡唱禮者三。法華一部三月而能背誦。又勸二十萬人念彌陀佛。鋟木為圖。滿十萬聲而止。即貿奩具建三日會。會道俗萬計。飯千苾芻。造寶幢貯法華經及念佛人名。迎歸於延慶寺。忽感微疾。至瞑目時。即起跏趺。薜君曰。吾家無是法。請就寢。乃右脅而終。年三十七。橘洲禪師寶曇贊雲。

  法華經顯應錄卷下(終)

刻法华经显应录序

  法華經者。諸經之王。究竟極說也。故持誦最盛。而得靈驗者不可勝計。但其事跡散出簡籍。不可卒見。或有彙輯。亦多不備。遺憾寔不少矣。宋石芝曉法師有顯應錄二卷。采古今感應已載簡冊昭灼顯着。與其親所聞見者。纂輯大成。誠足以徵信往世垂勸將來焉。嘗傳本邦而久閟僻地。余偶訪獲而讀之。乃欲梓刻廣布。而其緣未臻。邇山中淨業社諸老宿見而謂余曰。五種妙行。淨土勝因也。茲書流通。豈不隨喜乎。遂勸同社使分香資共襄其事。余喜。重為較讎。以登棗梨雲。   享保丁未仲秋上浣 東睿沙門(亮典)謹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