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政府2016年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省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5年主要工作和「十二五」發展成就 編輯

  201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宏觀環境和繁重艱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省政府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考察浙江時的重要指示,認真執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定不移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完成了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一)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活力 編輯

  深入推進具有國家戰略意義的改革開放舉措。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實施寧波舟山港一體化改革,組建省海港集團,規劃建設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和舟山綠色石化基地,設立中國(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和舟山群島新區加快建設。深化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實現義新歐班列常態化運行,先後設立義烏、寧波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開展海寧市場採購貿易改革試點,加快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規劃建設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深化溫州金融綜合改革,推進台州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深化嘉善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建設。按照國家外交戰略布局,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成功舉辦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世界互聯網大會成為國家戰略平台。

  深入推進「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完善權力清單制度,積極探索政事分開改革、行政複議體制改革和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制定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完善責任清單制度,探索建立省級部門年度重點工作清單制度。完善企業投資負面清單管理方式,開展企業獨立選址投資項目50天高效審批改革試點,推進企業「零地」技改項目不再審批改革。完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清單制度,設立總額200億元的省產業基金。完善政務服務網,實現省市縣聯網並向鄉鎮延伸,率先建設全省統一的政務公開平台、公共服務平台和公共數據平台。

  深入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總結推廣海寧、德清、平湖等縣(市)改革試點經驗,制定實施縣域經濟體制綜合改革方案。改革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深化重點領域投融資體制改革。推行「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加快農村「三權」改革,實施農村供銷、生產、信用合作「三位一體」改革,推進國資國企改革重組。加快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試點、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和寧波保險創新綜合示範區建設。完善價格決定機制,政府定價項目減少48%。

  深入推進社會體制改革。開展海鹽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改革試點、桐廬縣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創新試點。加快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互通、中高職教育貫通,實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開展大中小學課程改革。統籌推進醫療、醫藥和醫保改革,完善藥品集中採購機制。全面開展戶籍制度改革。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

(二)加快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質量 編輯

  把穩增長與調結構結合起來,大力推進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加快發展七大產業,傳承發展歷史經典產業,實現經濟發展高開穩走向好。加強農業基礎,統籌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加強浙江漁場修復振興和海上「一打三整治」,農業生產穩定增長。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和服務業發展,深入推進「四換三名」,研究制定「浙江製造」標準,信息經濟、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引領支撐作用進一步顯現,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統籌推進有效投資、外貿出口和居民消費穩定增長,大力推進浙商回歸,全面落實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各項政策,積極化解企業資金鍊、擔保鏈風險,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全省生產總值達到42886億元,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10億元,增長7.8%;固定資產投資26665億元,增長13.2%,其中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項目、生態環保、技術改造投資均增長20%以上;外貿出口17174億元,增長2.3%,其中市場採購貿易增長42.6%,跨境電子商務出口增長34.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785億元,增長10.9%,網絡零售額增長49.9%。

  把創新驅動與環境倒逼結合起來,大力推進創新創業,堅決淘汰落後產能、整治低小散,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城、夢想小鎮等創新空間建設,總結推廣新昌科技體制改革試點經驗。全年新增授權發明專利2.3萬件、高新技術企業1688家,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2.33%。深入推進「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加大節能減排、大氣治理、交通治堵等工作力度,完成黑臭河整治446公里、建設城鎮污水管網3406公里,完成10010個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54個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

  省控斷面劣V類水比例從10.4%下降到6.8%;新建改造超低排放燃煤機組26台,淘汰改造燃煤鍋爐17814台,淘汰黃標車32萬輛,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11.3%;改造舊住宅區、舊廠區、城中村2.16億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築面積1.58億平方米;啟動實施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7.6萬畝,盤活存量建設用地11.3萬畝;淘汰2000多家企業落後產能、2.2萬家小作坊;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至0.48噸標煤,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等四種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全面完成。

  把統籌城鄉發展與統籌區域發展結合起來,加快城市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支持原26個欠發達縣加快發展,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全省發展一盤棋。制定實施杭州、寧波、溫州和金華—義烏都市區規劃綱要,積極推進中心城市功能建設和都市區綜合交通體系建設,都市區龍頭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加快區域中心城市和縣城建設,深化中心鎮改革和小城市培育試點,城市經濟快速發展。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打造「浙派民居」,加強歷史文化村落保護,新農村建設水平不斷提高。深入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實行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財政獎懲制度。

(三)加強民生保障,強化發展惠民 編輯

  切實加強居民增收工作,家庭人均年收入低於4600元的貧困現象全面消除。健全職工工資穩定增長機制,最低工資標準平均提高13%,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提高10%,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20%,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11%和1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3714元和21125元,分別增長8.2%和9%。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統籌推進各類教育改革發展,加強重點高校建設和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建成浙江音樂學院。全面實施「雙下沉、兩提升」工程,促進醫療衛生資源城鄉均衡分布。實施全民參保登記,建立覆蓋各類人群的大病保險制度,新增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67萬和44萬。加強城鄉住房保障,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27萬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7萬戶,解決21.2萬戶農村無房戶、危房戶建房用地。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新增機構養老床位3.59萬張。加快建設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新增農村文化禮堂1481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成功申辦2022年亞運會。

  切實加強社會治理創新,社會保持和諧穩定。深化平安浙江建設,加快社會管理信息系統平台建設,完善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制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和餐桌安全治理。加大安全生產監管和重大隱患排查力度,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5.5%和4%。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嚴密防範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各位代表,2015年是「十二五」發展的收官之年,我們全面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和民生實事,為「十二五」發展劃上了圓滿句號。

  五年來,我們堅持以「八八戰略」為總綱,抓改革、強創新,穩增長、調結構,治環境、惠民生,防風險、促和諧,勝利實現了「十二五」規劃目標,經濟社會發展上了一個新台階。

  我們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省級實際執行的行政審批事項從1000多項減少到283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面取消;市場主體達到471萬家,淨增177.6萬家,新增境內上市公司107家,上市公司數量居全國第二;累計引進外資716.5億美元、出口12396億美元、境外投資326.6億美元,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我們堅定不移推進科技創新,年度研發經費支出從494億元增加到1000億元,累計獲得專利授權94.5萬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6.9萬項;新增5個國家級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從3558家增加到7712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從2396億元增加到4910億元,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高。

  我們堅定不移推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轉型升級,地區生產總值從27748億元增加到42886億元,年均增長8.2%,人均生產總值從51758元增加到77644元,三次產業結構從4.9:51.1:44調整為4.3:45.9:49.8,經濟綜合實力持續增強。

  我們堅定不移推進有效投資,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萬億元,其中重大基礎設施投資9330億元,重大產業投資8930億元,重大統籌城鄉投資4478億元,重大公共服務投資6055億元;浙商回歸到位資金8352億元,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我們堅定不移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並不斷向農村延伸,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從61.6%提高到65.8%;累計轉移85.5萬農村勞動力就業,建成「美麗鄉村」特色村2500個,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676萬畝、現代農業園區516.5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1049萬畝,新農村建設、城鄉一體化發展取得新進展。

  我們堅定不移推進環境整治,消滅垃圾河6496公里、整治黑臭河5106公里,新增污水收集管網11500公里,完成「三改」面積5.8億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築面積4.7億平方米,新植樹木5億多株,新增平原綠化207萬畝、省級生態公益林625萬畝,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等四種主要污染物累計減排49.5萬噸,節能4500萬噸標煤,地表水III類以上水斷面比例提高11.8個百分點,全省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我們堅定不移推進民生保障和社會和諧,義務教育入學率和鞏固率達到100%,高中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5.9%,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6%,建成農村文化禮堂4928個,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3684萬和5195萬,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8%和11.4%,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持續下降,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進一步完善,社會安定有序。

  我們堅定不移推進政府自身改革建設,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作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進一步加強。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取得新進展。累計制定和修改省政府規章69件,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議案54件,處理行政複議案件2.8萬件。

  各位代表,「十二五」發展成績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浙江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省人民團結奮鬥、頑強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和外來建設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浙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中央在浙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關心和支持浙江發展的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廣大僑胞和海內外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傳統產業轉型提升不夠快,新興產業占比還不高;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還不夠強;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承載力下降,人口老齡化壓力增大;加強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務還比較重;金融、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網絡等領域潛在風險隱患較多,維護國家安全和保持社會大局穩定面臨新的挑戰。在政府自身建設方面,一些工作人員改革意識、責任意識、法治意識、服務意識不強,作風不正、懶政怠政依然存在,消極腐敗現象還時有發生。我們一定高度重視這些問題,採取更加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三五」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編輯

  「十三五」是充滿機遇、充滿挑戰的五年,是浙江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根據中共浙江省委《關於制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省政府制定了《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議。經本次大會批准後,省政府將認真組織實施。

  「十三五」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統領,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八八戰略」為總綱,以「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為新使命,以「更進一步、更快一步,繼續發揮先行和示範作用」為總要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持轉型升級不動搖,緊扣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這一中心,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現代化浙江、建設美麗浙江創造美好生活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十三五」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確保實現已經確定的「四翻番」目標,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到2020年,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0萬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5萬元,社會保障覆蓋率達到100%,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8%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0%以上,使浙江綜合實力更強、城鄉區域更協調、生態環境更優美、人民生活更幸福、治理體系更完善。

  推進「十三五」發展、實現「十三五」目標,必須追求高水平、推進均衡化、增創新優勢,集中力量抓好既該干又能幹成的大事。

(一)突出制度供給 編輯

  加快政府改革創新。深化「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強化行政權力制約監督,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關係。市場能有效調節的交給市場,企業能自主決策的交還企業,社會組織能承擔的委託社會組織,購買服務能解決的向社會購買,事業單位能轉為企業或社會組織的加快轉制,基層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下放基層,對保留的審批管理事項推行在線服務、網上辦理,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加快要素配置機制創新。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建立「區域能評、環評+區塊能耗、環境標準」取代項目能評、環評的工作機制,逐步實行企業獨立選址項目高效審批、非獨立選址項目不再審批。完善土地、能源、環境容量、水資源等要素配置機制,全面建立階梯價格制度,促進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強化節能節地節水、環境、技術、質量、安全等市場准入標準,力爭到2020年覆蓋到所有新建項目和存量企業。

  加快重要領域改革發展。聯動推進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和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強省。聯動推進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和台州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促進互聯網金融、民營銀行、基金小鎮等健康發展。深化義烏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流通綜合改革,加快杭州、寧波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支持各地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探索建立國際貿易新體制。加快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支持寧波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規劃建設環杭州灣高新技術產業帶。加強科技大市場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積極推進「多規合一」改革。創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機制,推進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自然壟斷行業放開競爭性業務。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突出功能分類,引導國有企業更好服務於全省戰略目標。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大幅度削減企業投資「負面清單」,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和參與國企改革。

(二)強化創新驅動 編輯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制定實施「雙倍增」計劃,加大人才創業支持力度,大力支持眾創空間建設,在省級以上開發區普遍建立孵化器,在本科高校普遍設立創業學院,鼓勵和支持科技人才在職創業,力爭到2020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數量翻一番。

  打造創新創業功能平台。規劃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整合創新資源,引入創新要素,使其成為引領全省創新發展的主引擎。支持中心城市加快建設科技城。規劃建設錢塘江金融港灣,做大做強省股權交易中心,積極發展地方資本市場。

  加快形成以現代農業為基礎、信息經濟為龍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大力發展七大產業,重點抓好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經濟,加快建設信息經濟強省和製造強省。加強特色小鎮建設,實施浙江「互聯網+」行動計劃和中國製造2025浙江行動綱要,制定實施「浙江製造」標準體系規劃,聯動推進標準強省、質量強省、品牌強省建設,打響「浙江製造」品牌,力爭到2020年全省在役工業機器人超過10萬台,「浙江製造」標準達到500個以上,高標準特色小鎮100個以上,建成一批高質量的產業雲服務和產業大數據平台。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聚焦重點領域,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力爭「十三五」期間在基礎設施、產業轉型、統籌城鄉、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五大領域完成重大項目投資5萬億元左右,推動全社會有效投資較快增長。

(三)提升開放層次 編輯

  打造「一帶一路」戰略橋頭堡。結合舟山群島新區、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綠色石化基地建設,加快規劃建設以油品儲備、加工及投資貿易自由化為特色的舟山自由貿易港區。以舟山自由貿易港區、舟山綜保區、寧波保稅區、梅山保稅港區、金義綜保區等平台為基礎,以寧波舟山港、義烏陸港、甬金鐵路為支撐,規劃建設義甬舟開放大通道,成為貫穿浙江沿海山區、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橋梁。

  建設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基地和經濟區。支持寧波規劃建設梅山新區,支持溫州、台州以產業集聚區為基礎打造民外合作產業發展大平台,支持發展空港經濟區,支持有條件的市縣申報綜保區,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開放型經濟發展平台。

  大力培育本土跨國企業。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跨國併購重組,積極推動大企業到境外建立生產基地、研發設計機構、營銷網絡,加快產業鏈價值鏈全球布局,注重發揮浙商、浙僑的作用,逐步形成以跨國公司為主體、以民營企業「走出去」為基礎的國際優勢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新模式。

(四)提高均衡水平 編輯

  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深入實施新型城市化發展綱要,加快省域中心城市發展,支持區域中心城市強化功能建設,加強縣城、中心鎮建設和小城市改革試點。深化農村「三權」改革,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促進農業人口轉移。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加快構建以四大都市區為主體、海洋經濟區和生態功能區為兩翼的區域發展新格局。大力推進四大都市區建設,力爭到2020年都市區經濟總量占全省比重提高到70%。加快海洋經濟區建設,整合全省港口資源,加強海灣、海島保護開發,規劃建設港口經濟圈,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力爭到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加強生態功能區建設,擴大重點生態功能區範圍,支持衢州、麗水全域建設生態功能區,創新山海協作機制,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建設生態城市,全面參與浙皖閩贛國家東部生態文明旅遊區建設,成為國家東部生態屏障重要組成部分。

  加快基礎設施現代化。深入推進大港口、大路網、大航空、大水運、大物流建設,實施「萬億綜合交通工程」,構建內暢外聯的「四大交通走廊」,打造省會到設區市1小時交通圈和全省1小時空中交通圈。加強防洪排澇骨幹工程建設,加快完善水運、管道、郵政等基礎設施網絡。加快建設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聯網。

  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完善軍民融合發展工作機制,建設一批軍民融合產業基地,培育一批重點企業,打造共享平台。全力支持駐浙部隊和武警部隊改革與建設,做好國防建設、國防教育、國防動員、人民防空和雙擁優撫安置等工作。

(五)建設美麗浙江 編輯

  制定實施「811」美麗浙江建設行動。圍繞8大綠色發展目標,深入開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11項行動,到2020年形成比較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建成生態省,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和美麗中國先行區。

  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積極推進節能減排,加大高耗能、重污染企業整治力度,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加快建設清潔能源示範省,力爭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0%左右,全省公交車、出租車、營運專車、一般公務用車替換為新能源汽車或改造為清潔能源汽車。

  大力整治生態環境。統籌推進治水治氣、治城治鄉、治土治山,切實加強環境保護、生態修復,擴大海洋保護區面積。到2020年,所有污水處理廠達到國家一級A排放標準,所有燃煤電廠、鋼鐵、水泥、玻璃、熱電等行業完成超低排放或清潔排放技術改造,全省境內消滅劣Ⅴ類地表水,河流III類以上水斷面比例達到80%;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所有縣(市、區)實現基本無違建;有效控制農業「兩區」土壤污染問題,基本消除重大地質災害隱患;森林覆蓋率保持在61%以上,新植1億株珍貴樹。

  加快建設美麗鄉村、美麗城市。深入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力爭5年打造1000個美麗鄉村精品村、100個旅遊風情小鎮。加快建設美麗城市,促進城市有機更新、環境改善、景觀再造,構建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

  健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體制機制。整合生態環保財政政策,建立綠色發展財力獎補機制,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財政收費制度,實行污水排放、工業廢氣排放總量控制,建立健全以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為基礎的用能權交易制度、以單位建設用地生產總值為基礎的土地配置方式和以水定產、以水定城的水資源配置制度,劃定森林、濕地、物種生態保護紅線,完善公益林和濕地生態補償制度,強化「美麗浙江」建設的制度保障。

(六)創造美好生活 編輯

  促進城鄉居民普遍持續增收。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和勞動報酬增長機制,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加強低收入群體增收幫扶。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確保到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以標準化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高標準普及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高中段教育,逐步放寬高中段教育普高、職高分流限制。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完善高等院校學生實習制度,推進高等職業院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建設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大力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積極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整合,健全大病保險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全省統一的藥品和醫用材料採購平台,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和監管機制。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完善「雙下沉、兩提升」制度。統籌做好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工作,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加快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大力推進全民健身,積極籌備2022年杭州亞運會。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化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建設,完善基層社會治理網絡體系。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用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充分發揮家規家訓傳播正能量作用。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完善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體制機制。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探索建立城鄉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聯動機制。加強安全生產管控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健全社會公共安全體系和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十分繁重。我們堅信,經過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十三五」發展的宏偉藍圖一定能夠實現!

三、2016年主要工作 編輯

  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必須確保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當前,國際形勢錯綜複雜,不確定因素很多。國內經濟形勢總體向好,但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綜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建議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7%—7.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各項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節能減排降碳指標完成或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

  做好2016年工作,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堅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八八戰略」為總綱,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強化創新驅動、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推動城鄉區域協同發展、保障改善民生、提高發展質量效益,着力加強結構性改革,戰略上打持久戰,戰術上打殲滅戰,穩中求進優發展,統籌兼顧促協調,做強實體拓市場,守牢底線保平安,實現「十三五」發展良好開局,為干好「一三五」、實現「四翻番」,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在具體工作中,堅持把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抓好以下重點:

(一)加快推進改革開放。統籌推進國家戰略舉措相關改革,深化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加大國企、財稅、金融、社保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積極創建軍民融合發展創新示範區,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全力以赴做好G20峰會相關工作。辦好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編輯

  加快「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相關改革。建立健全優勝劣汰機制,對「殭屍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債務重組乃至破產清算實現市場出清。繼續關停落後產能、整治「低小散」。制定實施企業減負三年行動計劃,切實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建立健全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機制,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發揮市場機制在化解房地產庫存中的基礎性作用。創新體制機制,努力補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的短板。

  開展市域改革試點,增強可複製可推廣性。支持湖州市規劃建設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範區、嘉興市加快縣域經濟向都市經濟轉型、紹興市創新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機制、衢州市深化循環經濟試點、台州市規劃建設灣區經濟發展試驗區、麗水市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繼續推進各級各類改革試點。

  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加快規劃建設舟山自由貿易港區、義甬舟開放大通道,積極推進開發區、特殊監管區整合提升。改善投資環境,積極利用外資,協同推進浙商回歸和中外合作產業園建設。辦好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國際海島旅遊大會。發揮國際友城平台作用,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務實交流合作。制定實施民營跨國公司三年行動計劃,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併購,掌握核心技術和高端品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加大接軌上海力度,積極推進與周邊省市的合作交流,繼續做好援藏援疆援青等對口支援工作。

(二)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人才為根本,加快規劃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錢塘江金融港灣、烏鎮互聯網創新發展試驗區,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 編輯

  加快企業創新、人才創業。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鼓勵支持企業加大創新投入、研發力度,積極向高新技術領域拓展和轉型,力爭全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500家。制定更具競爭力的人才新政,加大引才工作力度,鼓勵和支持省內外、海內外人才在浙江創辦科技型企業。

  加大研究開發力度。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推進重點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研究院建設,實施一批重大基礎研究專項、重大科技攻關專項、重大科技示範應用專項。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企業開展基礎性前沿性創新研究,建立健全主導產品「生產一代、研製一代、研發一代、探索一代」的技術創新機制。

  加大創新投入。統籌做好增加研發投入、加大人力資本投入、鼓勵支持創業風險投資等各項工作,力爭全年研發經費支出超過1100億元、教育培訓等人力資本投資超過2100億元、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獲得的創業風險等投資超過1000億元。

(三)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把發展實體經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統籌新增長點培育和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統籌適度擴大總需求和積極擴大有效供給,努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編輯

  大力發展七大產業。聚焦七大產業建設特色小鎮,圍繞七大產業提升開發區和高新區、打造產業集聚區核心區塊,緊扣七大產業培育骨幹企業、強化要素保障,力爭七大產業增加值平均增長10%以上。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傳承發展歷史經典產業。

  加快現有產業、企業動力修復。深入推進「四換三名」,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制定實施工業機器人行動計劃、「浙江製造」行動計劃、小微企業成長計劃,大力推進「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新增1萬台工業機器人,制定實施100個「浙江製造」標準。

  推進供給端和需求端協同發力。保持有效投資力度,更加注重結構優化,啟動一批大項目,確保交通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項目、高新技術產業、生態環保投資較快增長。

  穩步提高浙江出口的市場份額,確保跨境電子商務出口、市場採購貿易出口、服務外包出口、名優特產品出口較快增長。積極拓展國內市場,做好擴大進口工作。大力培育信息、健康、養老、文化、旅遊等新的消費熱點,促進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發展,形成消費和供給良性互動、需求升級和產業升級協同共進的格局。

(四)加強城市工作。圍繞提升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城市競爭力,加快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 編輯

  優化城市發展空間布局、功能定位。堅持全省一盤棋,完善規劃,加快建設,逐步形成橫向錯位發展、縱向分工協作的發展格局。突出四大都市區的主體地位,重點提高集聚高端要素、發展高端產業的能力。完善區域中心城市和縣城的節點功能,着力提高創造就業崗位、承載農民轉移的能力。強化中心鎮及小城鎮的基礎作用,積極承接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並向農村延伸,加快提高服務「三農」的能力。

  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加強城市規劃,全面推行城市設計,提倡城市修補,注重歷史傳承和文化積澱,增強城市內部布局合理性。實行「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築方針,提高建築標準和質量,全面推廣綠色建築、節能建築,積極推進建築工業化。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加強地下空間規劃、開發和利用,加強地下管網建設,加快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打造智慧城市,加強城市管理和服務。

  加強城市改革創新。圍繞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統籌推進土地、財政、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保障等配套改革,健全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數量掛鉤機制,維護好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

(五)加強農業農村工作。切實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深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着力提升農業農村發展水平,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 編輯

  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開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省建設,大力發展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信息化、標準化,加快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旱糧作物,積極推進全產業鏈建設和品牌建設,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深化糧食生產功能區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規劃建設一批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劃定和保護好永久基本農田,啟動實施千萬畝耕地質量提升工程,打造一批農業產業集聚區和特色農業強鎮,加快建設綠色農業強省。

  加強新農村建設。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作。加強村莊規劃設計和農房設計,凸顯「浙派民居」特色。紮實推進農村文化建設。加大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力度,加強古道古橋古井古樹保護。

  加快農村改革。深化「三權」改革,依法做好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建立健全縣鄉村一體的農村產權流轉市場體系。加快「三位一體」改革,健全農業服務體系,培育500個電商專業村。積極推進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完善農民增收政策體系,優先保障財政對農業農村投入,確保力度不減弱、總量有增加。

(六)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啟動實施新一輪「811」美麗浙江建設行動,實現環境整治從重點突破向綜合治理的根本轉變。 編輯

  綜合治理水環境。加大「五水共治」力度,統籌推進源頭控制、截污納管、達標排放、河道清淤等各項工作,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加快污水管網建設和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加強黑臭河綜合整治,全面實施階梯水價制度,確保省控斷面劣V類水比例下降至5.5%。

  綜合治理大氣環境。繼續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技術改造,研究制定重點行業廢氣排放地方標準,推進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治理,提高新機動車上牌標準,加強港口船舶大氣污染防治,加強建築揚塵防控,加強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確保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PM2.5濃度下降任務。

  綜合治理城鄉環境。加大「三改一拆」、無違建縣創建、「四邊三化」等工作推進力度,完善拆改結合、依法治違、環境管護長效機制。加大城市交通擁堵治理力度,加快地鐵等公共交通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智慧交通」。積極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資源化處理,加強農業「兩區」土壤污染防治。加強城鄉綠化、綠道建設。

(七)切實加強社會建設和民生改善。按照社會政策要托底的要求,守住民生底線,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編輯

  提高就業服務的精準性。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加大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力度,力爭更多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鎮穩定就業。加強再就業培訓和就業援助,增加公益性就業崗位,促進困難人員就業。

  提高增收工作的有效性。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和社會救助制度,加強低收入群體增收幫扶和精準扶貧,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完善社會平均工資指導線制度,促進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

  提高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制定實施基本公共服務標準,促進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文化體育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教育、文化、衛生重點縣建設。完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生均經費補助機制,發展老年教育,推進全民閱讀。強化「雙下沉、兩提升」長效機制建設,加快建立分級診療體系。加大社保擴面工作力度,做好漁民養老保險工作;統籌全省範圍內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標準。落實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加強婦幼保健服務能力建設。全面實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加強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和利用,實施全民健身工程。

  提高平安建設的嚴密性。強化公共安全監管,完善藥品監管體系,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有效防範公共安全事件和安全生產事故,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全面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進一步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和防範措施,有效防範地質災害風險。紮實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強化社會治理,推進「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信息系統平台,健全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全面開展「七五」普法。加強國家安全工作。加強涉外安全管理服務。加強互聯網綜合治理和網絡安全維護。健全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嚴密防範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八)加強政府自身改革與建設。深入推進「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 編輯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構建科學合理的政府職責體系。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加強新型智庫建設。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規範行政執法主體,全面推行綜合行政執法。積極推進行政複議體制改革。完善行政程序制度,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把為企業服務、為民辦實事作為政府履職的重中之重,作為衡量各級政府是否敢於擔當的重要標準。深化政務服務網建設,公開權力運行流程,擴大網上便民服務範圍,推進公共數據開放共享。

  健全行政權力監督和制約機制。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司法監督,加強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完善審計制度,推進省以下審計機關人財物管理改革試點。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完善公開透明規範的預算管理制度。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

  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堅守政治紀律,嚴守法紀規矩,切實加強作風建設,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堅決整肅庸政懶政怠政,堅決整治 「四風」,堅決懲處各類腐敗行為。

  各位代表,去年我們全面完成了十方面民生實事,今年繼續按照民生實事「群眾提、大家定」的理念,確定了十方面實事。省政府將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切實把民生實事辦好。

  1、加大霧霾治理力度。完成17台大型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技術改造,淘汰改造8000台燃煤小鍋爐,新建100座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10000個充電樁,全面淘汰黃標車。

  2、加大治污水力度。完成2000公里河道清淤等綜合整治,新增2000公里污水管網,新增4000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錢塘江和太湖流域城鎮污水處理廠全面完成提標改造,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3、加強食品安全管理。新改造200家城鎮農貿市場,城區農貿市場質量追溯體系建成率達到70%以上,快速檢測體系建成率達到70%以上。在大型、特大型餐飲企業和學校、養老機構食堂建設2000家「陽光廚房」。

  4、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新建3000個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

  5、加強農村惠民服務。完成2萬戶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改善70萬農村人口飲水條件,新增1000個農村文化禮堂,提升6000公里美麗鄉村公路、建成3000個港灣式停靠站。

  6、加快電商服務網絡建設。新建3000個農村電商服務站,新建3000個城市社區智能投遞終端。

  7、加大城市治堵力度。新增1000輛公交車輛,新(改)建1000個公交站點,新增1000公里公交運營里程。

  8、加快標準化中小學校建設。新建成250所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標準化學校覆蓋率達到93%;新建成160條中小學塑膠跑道,校園塑膠跑道覆蓋率達到90%。

  9、方便群眾看病購藥。實行省市醫保、市縣醫保定點醫院、定點藥店同城互認。

  10、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房屋權屬證明、納稅證明、港澳通行證再次簽注、行駛證補換、駕駛證補換、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申辦、結婚登記預約、交通違法罰沒款收繳、個人社保信息查詢、公積金賬戶信息查詢等10項便民服務今年實現相關證照網上申請、在線服務、快遞送達,今後逐年增加。

  各位代表,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浙江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振奮精神、勇於擔當、真抓實幹,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名詞解釋: 編輯

  1、農村「三權」改革:是指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等三項權益落實到人(戶),並實現權跟人(戶)走。

  2、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由工商(市場監管)、質監、稅務、人力社保、統計五個部門分別核發證照,改為由工商(市場監管)部門核發加載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社會保險登記證、統計登記證不再發放。

  3、雙下沉、兩提升:下沉醫學人才和城市三甲醫院,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群眾滿意度。

  4、多規合一:是指把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綜合交通、水資源等多個專項規劃集合成一張圖。

  5、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地下工程建設,實現雨水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

  6、建築工業化:即構件預製化生產、裝配式施工的建築模式。

  7、萬億綜合交通工程:「十三五」期間全省安排綜合交通投資約12000億元。其中:鐵路及軌道交通約5000億元、公路約5000億元。

  8、四大交通走廊:是指都市經濟、海洋經濟、開放經濟、美麗經濟發展的四大交通走廊。

  9、G20峰會:全球20國集團領導人峰會。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