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溪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十七

卷第十六 浮溪集 卷第十七
宋 汪藻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武英殿聚珍版本
卷第十八

浮溪集巻十七

     宋   汪   藻   撰

 諡議

  恭上隆祐皇太后諡議

臣伏奉敕命禮部狀據太常寺申今來大行隆祐皇太

後崩合差諡議官差臣撰諡議者臣謹上議曰臣聞承

天者地也所以凾六氣而熙嵗功配陽者陰也所以分

四時而成物化儷宸極者後也所以奉宗社而隆化基

故古之母儀天下者生也薦之尊名終而述其大行三

代尚矣靡得而詳在漢則明徳和熹著稱於前在唐則

文徳懿安垂紀於後皆所以揭椒塗之範炳彤管之輝

巍巍乎與帝徳竝隆不可貶已洪惟大行隆祐皇太后

躬聖善之徳茂柔明之資粵自先正魏王有功仁祖之

世王室所賴旂常紀之其澤深慶綿用集我太母惟我

太母基跡元祐嬪於泰陵逮事宣仁欽聖兩宮稟二南

之規兼四教之善正位宮掖三十餘年含洪廣大而體

坤道之常進退存亡而得聖人之正及靖康初載天割

我家二帝出郊中原無統列辟相視莫知所圖我太母

起於危疑之中自任以天下之重手援大寳授之聖明

當方隅傾側之時序璇厯纂承之次雖文母以十亂興

周不能過也已而六飛南渡按蹕武林元兇闚朝宄自

內作天下之勢甚於綴旒我太后投袂而履禍機立談

而銷逆祲坐使天地復正三辰復明四方元元悉免塗

炭雖媧皇以鍊石補天不能過也既勲猷崇極如此而

乃抑華敦儉率禮蹈和塞私謁之塗裁外家之寵清浄

謙沖而以道為本沈潛剛克而與神為謀擁佑聖躬殫

誠盡愛煌煌乎度越麟趾思齊之上矣方期清我甸服

駕旋舊京䖍奉翟車謁款宗廟極四海之養即東朝之

安而昊天不辰禍結慈極親蠶告畢方開盛夏之祥𨻶

駟難留遽揜長秋之御茲天子追慕悼心失圖歎厚載

之中傾痛仙遊之不返雖遂服不可勉從朞嵗之喪而

興哀無時每過舉音之節由是命有司攷易名之典懋

飾終之儀告於神明節以四惠庶幾有以彰淑則而暢

徽音謹按諡法明徳有功曰昭視民如子曰慈聰明睿

智曰獻安民有功曰烈若乃兩值時變當陽御簾基圖

既安即復明辟澤及萬世與天無窮非明徳有功耶寢

興焦勞言動懇惻冒風濤兵革之險濟宇宙生靈之艱

非視民如子耶察興替之端知變通之利親庶政以任

溥天之責奉真人以膺神器之歸非聰明睿智耶中微

之緒而我振之大亂之原而我窒之從容房帷密斡鴻

造非安民有功耶嗚呼道之大者理謝形容名之尊者

言絶稱謂故古者賤不誄貴幼不誄老而皇后之諡則

請之於廟示雖天子必有尊也況我太后盛徳元功夐

無前比豈承學之臣所能擬議意者必受成於宗廟為

足以對在天之靈大行隆祐皇太后諡議宜以祖宗之

命錫之曰昭慈獻烈皇后臣謹議

 䇿問

  試館職䇿題一首

問王者之有天下一曰創業二曰守文三曰中興而議

者以守文為易創業次之中興為難周之宣王漢之光

武晉之元帝唐之肅代皆中興之君也其一時所用豪

傑國家恃以為廢興存亡者蓋粲然於今有不可揜者

矣宣王所任者仲山甫光武所任者鄧禹元帝所任者

王導而肅代無聞焉然唐卒復舊物與周漢竝隆而元

帝立國之基顧反不及之者何也或謂唐所以中興者

李光弼郭子儀之功然是二臣者皆武夫提兵未嘗得

預廟謨之勝者也亦可與仲山甫鄧禹王導比耶光武

之諸將未必皆為李郭下者而後世以再造漢室禹為

元勲觀禹暮年威望亦少損矣而耿賈呉祭之徒卒不

敢與之齒者豈有説乎主上系隆大統求賢如不及將

屈羣䇿復中原凡在朝廷者於康濟之畫所當講求而

獻也敢問四代之君任人之方與其將相救時之術孰

得孰失孰可以為法於今孰於當時有遺恨而可為後

世鑒者願悉著於篇毋隠

 序跋題説書後附

  蘇魏公集序

所貴於文者以能明當世之務達羣倫之情使千載之

下讀之者如出乎其時如見其人也若夫善立言者不

然文雖同乎人而其所以為文有非人之所得而同者

孟子七篇之書敘戰國諸侯之事與夫梁齊君臣之語

其辭極於辯愽若無以異乎戰國之文也掦子之書數

萬言言秦漢之際為最詳簡雅而閎深若無以異乎西

漢之文也至其推性命之隱發天人之微粹然一歸於

正使學者師用比之六經則當時所謂儀秦谷永杜欽

輩豈惟無以望其門牆殆冠履之不侔也宋興百餘年

文章之變屢矣楊文公倡之於前歐陽文忠公繼之於

後至元豐元祐間斯文㡬千古而無遺恨矣蓋吾宋極

盛之時也於是丞相魏國蘇公出焉以博學洽聞名重

天下者五十餘年卒用儒宗位宰相一時髙文大冊悉

出其手故自熙寧以來國家大號令朝廷大議論莫不

於公文見之然公事四帝以名節始終其見於文者豈

空言哉論政之得失則開陳反覆而極於忠論民之利

病則援據該詳而本於恕有所不言則已既言於上矣

舉天下榮辱是非莫能移其所守可謂大臣以道事君


者也若其講明經術之要練達朝廷之儀下至百家九

流律歴方技之書無不探其源綜其妙者在公特餘事

耳此所以一話言一章句皆足以垂世立教革澆浮而

已媮薄與軻雄之書百世相望而非當時翰墨名家者


所能彷彿也公元豐中受詔為華夷魯衛録書成序之

以獻神宗讀之曰説卦文也今攷其書信然則公之他

文可知矣公歿四十年公之子攜始克集公遺文得詩

若干內外制若干表奏章疏誌銘雜説若干使藻預觀

焉藻少習公文以不獲拜公爲恨者也今乃盡得其書

讀之可謂幸矣故謹識其端而歸其書於蘇氏紹興九

年三月十五日顯謨閣學士左中大夫提舉江州太平

觀汪藻序

  吳園先生春秋指南序

六經惟春秋爲仲尼作聖人見其所志之書也學而不

明乎是非何以爲人治而不明乎賞刑何以爲國此書

之所以作而為萬世法也雖曰以匹夫而行天子事有


所謂婉而成章者然其褒貶一出乎天下是非之公豈

故為殊絶甚髙之論使後人有不可及之歎哉不知班

固何所受之立為弟子退而異言之説開後世諸儒相

詬病之端使當時誠有異同不應復雲遊夏之徒不能

贊一辭也孟子去孔子百餘年於書武成詩雲漢莫不


疑之至春秋則曰詩亡然後春秋作孔子成春秋而亂

臣賊子懼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而已未嘗片言置

疑於其間也彼亂臣賊子者豈曉然知道理之人哉一

見春秋而知懼焉非懼聖人之書也懼天下是非之公

也自三傳興而聖人之經始不勝其繁好異者曰聖人

之言窅然幽深必有不可以近情常理度者當冥思而

力探之於是枝葉蕃滋無所不至人人務其已説之勝

而莫知求至當之歸乃至子而以父學為非弟子而以

師説為愚況其他哉則春秋不明三傳亂之也本朝自

熙寧以來學者廢春秋不用數十年間篤學而好之者

蓋不為無人然一時章分句析之學勝故雖春秋亦穿

鑿破碎而不見聖人之渾全政和間余過山陽呉園先

生張公在焉先生謂余曰學春秋而不編年無以學為

也吾嘗以諸國縱橫列而類見之聖人之意瞭然矣當

令子見吾書余未及受而先生亡未幾先生之書盛行

於士大夫間因得伏而讀之曰嗟乎聖人之意豈逺人

哉曲學蔽之耳先生閉戶讀書二十餘年其見於世者

固已碩大光明而所出裁一二而已則求聖人之心而

得之者豈獨此書哉雖然以此書攷之先生之志亦可

以槩見矣紹興十年七月門人汪藻序

  鮑吏部集序

括蒼鮑欽止既卒若干年其子延祖始裒欽止之詩為

小集若干巻屬藻序藻為之言曰古之作者無意於文

也理至而文則隨之如印印泥如風行水上縱橫錯綜

燦然而成者夫豈待繩削而後合哉六經之書皆是物

也逮左氏傳春秋屈原作離騷始以文自成為一家而

稍與經分漢公孫𢎞董仲舒蕭望之匡衡以經術顯者

也司馬遷相如枚乘王襃以文章著者也當是時已不

能合而為一況凌夷至於後世流別而為六七靡靡然

入於流連光景之文哉其去經也逺矣本朝自熙寧元

豐士以談經相高而黜雕蟲篆刻之習庶㡬其復古矣

然學者用意太過文章之氣日衰欽止少從王氏學又

嘗見眉山蘓公故其文汪洋閎肆粹然一本於經而筆

力豪放自見於馳騁之間深入墨客騷人之域於二者

可謂兼之自黃魯直張文潛沒欽止之詩文獨行於世

而詩尤髙妙清新每一篇出士大夫口相傳以熟余嘗

恨未見其全書晚得此集讀之曰嗟乎欽止於斯文可

謂毫髪無遺憾矣欽止諱慎由欽止其字也風度凝逺

如晉宋間人談笑風生坐者皆屈家藏書萬餘巻率手

下雌黃非讎得其真不止故當時諸公交口稱譽且論

薦之崇寧中天子召見者數人上獨偉視欽止即日除

尚書郎居無何不合去出為郡守部使者久之方嚮用

欽止而欽止以疾廢於家矣故士大夫莫不惜其才不

克施而見於世者特詩文而已也故錄欽止之生平大

槩而併見之

  呻吟集序

造物者輕與人以富貴夀考而重與人以令名自古富

貴未嘗一日無人久生而長世者亦每每有之率逌然

與草木俱腐世初不知其嘗有是人也以童烏也而夭

以王輔嗣衛叔寳也而天以李元賓李長吉也而夭是


數子皆天才卓超非偶然而生游戲須臾之間已暴白


於世如此較之久生長世者大都不過數十年之頃耳

彼今安在哉而貽聲名以資説土者炳然至今雖垂之


無窮可也使數子復生肯以此易彼乎元祐初異人軰

出蓋本朝文物全盛之時也邢敦夫於是時以童子游


諸公間為蘇東坡之客黃魯直張文潛秦少游晁無咎


之友鮮于大受陳無已李文叔皆屈輩行與之交雖不

幸短年而東坡以爲足以藉手見古人魯直以爲足以

不朽無咎以爲足以追逐古人今呻吟集是也敦夫卒

六十餘年而其姪總出此書於是敦夫之詩文盛行於

時與黃秦晁張並傳信諸公許可爲知言也嗚呼敦夫

尚何求哉得此不悼不幸於土中矣

  胡先生言行録序

自孔子沒諸儒以學名家固無世無人而其間必有卓

然名世者徳與言稱當時師之後世尊之以漢四百年

所得者揚雄以唐三百年所得者韓愈如董仲舒鄭康

成王通孔頴達之徒非無益於後世也仲舒倡災祥之

説王通襲聖人之跡康成頴達守區區訓詁之文學者

疑焉此二子所以巋然獨為後世宗也宋興八十餘年

至慶厯皇祐間儒學無愧於古矣當時學者以泰山孫

明復徂徠石守道海陵胡先生為師而先生之門為最

盛弟子各以其經轉相傳授常數百人仁義禮樂之風

藹然被乎東南公卿偉人由先生之門而出者接踵於

時蓋數十年未已也熙寧以來學者非王氏不宗而先

生之學不絶如綫矣然識者知其必興逮今天子一新

斯文力去黨錮之弊訪先生之後得其孫滌而官之繇

是先生之學復振耀流通人人讀先生之書如慶厯皇

祐時先生雖嘗再至京師為太學官侍經天章閣而教

授呉興為最久其建太學京師也又嘗下呉興取先生

之法為法則呉興者先生之洙泗也紹興八年錢塘闗

注子東主呉興學而先生之孫滌在焉相與裒先生遺

書將以布之天下慰學者之思得先生易書若干篇中

庸義若干篇既藏之學宮矣又錄先生言行若干條為

一帙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

予未得為孔子徒也言君子小人雖賢否不同而澤之

所施同乎有盡惟義理之在人心為無窮雖傳之百世

可也則先生之學復行固宜然子東所以求先生之書

者豈徒為循誦習傳而已哉將以美風俗新人材於是

乎在可謂知先生所以望後世之意者矣紹興十年

月汪藻序

  題竹林七賢圖

竹林七賢西晉之士也獨山濤王戎仕顯餘悉以其志

終七賢之在晉猶管寧華歆邴原之在魏也士賤華歆

邴原而貴管寜者以遁跡遼東不立魏朝七賢高蹈竹

林無愧於寧矣顔延年五君詠不數山王者豈無意哉

此畫竒甚決非近世所能為恨不得其人必有能辨之

  書陳文惠公逸事後

文惠陳公相仁祖每內批夜漏下不過十刻忽夜分有

御封至私第公不啟封來日袖至榻前屛奏曰今中宮

虛位張貴妃有寵恐姦人附㑹請正母儀非陛下本意

有不得已者若誠此事臣不敢啟封以示同列仁祖首

肯曰姑置之妃即追冊溫成後也當時於墓刻神道碑

不敢書公薨百餘年公之曽孫右中大夫直秘閣兗始

錄以示人嗚呼茲舉也天下之治亂繫焉文惠公不動

聲色開悟轉移於談笑之頃一旦致其主於漢唐君之

上使當時有秋毫容悅之心其失可勝計哉可謂仁人

之言而一言興邦矣自古妃匹之愛父不能得之子君

不能得之臣所謂難言骨肉之間者也文惠公及此固

社稷之臣非吾仁祖有從諫之聖亦安能容其臣如是

之大乎後世於此可以觀一時君臣之盛而為萬世法

紹興十年十二月臣汪藻書

  柯山張文潛集書後

右文潛詩千一百六十有四序記論誌文贊等又百八

十有四第為三十巻余嘗患世傳文潛詩文人人殊屛

居毗陵因得從士大夫借其所藏聚而校之去其複重

定為此書皆可繕寫文潛名耒譙郡人仕至起居舍人

嘗為宣潤汝潁兗五州太守又嘗謫居黃州復州最後

居陳以歿其集以鴻軒柯山為名者居復黃時所作也

元祐中兩蘇公以文倡天下從之游者公與黃魯直秦

少游晁無咎號四學士而文潛之年爲最少公於詩文

兼長雖當時鮮復公比兩蘇公諸學士既相繼以歿公

巋然獨存故詩文傳於世者尤多若其體製敷腴音節

疎亮則後之學公者皆莫能仿彿公詩晚更效白樂天

體而世之淺易者往往以此亂眞皆棄而不取其采獲

之遺者自如別録雲


  跋東原集序

嘉祐六年先人爲泰興令嵗大水民田與江通無從得


食轉運使督秋輸不少貸諸縣皇恐聽命獨先人哀其

窮悉蠲之轉運使大怒文移如星火先人處之自如也

其冬事聞詔起居舍人同知諫院龔公鼎臣安撫淮南

至泰州部使者皆從公立諸縣令庭下數之曰人飢不

能自存而汝必得租為民父母當如是乎泰興令尚可

也乃㑹部使者郡守食堂上泰興令預焉且使交章薦

之藻為兒童時記先人之言如此恨不知龔公出處之

詳後六十年至零陵得學易先生所書集序讀之歎曰

龔公千載人也因知士欲行其志非得大君子無所知

名反獲戾焉者有之況交薦之幸哉公於是能舉直錯

諸枉矣紹興二十一年三月男藻書

  跋折樞密錦屏山堂圖

葆真居士小築於夀安錦屏山中趙祖文因畫居士泉

石間以示其人物風流濟勝之具傳之江南人人把玩

悠然想見其處並想見其人便覺斜川輞川去人不逺

  跋唐司農遇仙事

世傳陳希夷引一貴人見麻衣道者曰神仙無此骨也

止堪作貴公卿耳蓋氣清而純陽者為神仙世人冒役

於聲利為積隂所乗何暇説遙興輕舉之事哉惟忠義

凜然視死生如脫屣功行既滿必有不同乎人者仙者

識之

  跋鄭天和臨右丞樵舎秋晴圖

空如非能畫也胸中丘壑微見筆端而瑰偉絶人如此

世間畫史取青嫓白求象似於毫髪豈復有林巒湖海

真趣耶

  跋葉擇甫李伯時畫

若人云亡畫筆中絶使杜少陵見之當復有鄭公長使

之歎耶宣和元年六月鄱陽汪藻借觀於寧國傳舎宣

和初余通守宣城時擇甫官寧國出此畫書其後比自

泉南移宣城過福唐擇甫復以示余則二十五年矣一

見如隔生事為感歎久之紹興癸亥季春朔新安汪藻

  長興周如愚殖齋説

余少時喜之壟上與知田者語其始過焉苗之芃芃然

者若孺子之起而欲立也其再過焉稼之嶷嶷然者若

成人之願而欲進也三過焉穡之肅肅然者若壯夫之

材而欲試也於是餘三過而三有得焉曰嗟乎物化之

速也如是哉其天時地利之得乎農者曰吾於此致力

焉進乎天時地利矣吾自土膏之作未嘗食頃舍田而

嬉於孺子也懼其仆日再視焉於成人也懼其汨日三

視焉於壯夫也懼其搖日五視焉天時有雨暘雨之過

也能腐之暘之過也能槁之吾而節之以畎澮之盈虛

地利有肥瘠肥之過也能淫之瘠之過也能耗之吾而

時之以菑畬之深淺於是乎有稂莠之傷螟螣之烖吾

諰諰然防之甚於盜賊之操戈入吾室也故吾常得嵗

焉良農之耕其穫三勤也常農之耕其穫半怠也吾力

田於茲數世矣而未嘗知水毀木饑火旱之變汪子聞

而嘆曰善哉吾聞力田而得學者日新之道焉閔子馬

曰學殖也豈欺余哉長興周如愚闢便坐於其居之旁

而求名於余蓋有志於學者故余篆其楣曰殖齋而並

書其説以告之



浮溪集巻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