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國圖志/卷054
卷五十三 ◄ | 海國圖志 卷五十四 |
► 卷五十五 |
◎北洋〈(俄羅斯國)〉
編輯○俄羅斯國總記〈(原本)〉
俄羅斯舊國,即古時額利西,意大裏之東,北邊地,所謂西底阿土番是也。近數百年始強盛,疆域甲於諸洲。有在阿細亞洲者,有在歐羅巴洲者,有在墨利加洲者。其在歐羅巴之疆域七區:曰東俄羅斯,西俄羅斯,南俄羅斯,大俄羅斯,小俄羅斯,加匽俄羅斯,並有所得南隅回教之新藩地。東界阿悉亞洲內部落,西界波蘭普魯社及歐塞特裏,南界都魯機,北抵冰海〈(裏海以東至蔥嶺為哈薩克、布哈爾、愛烏罕諸國地,裏海以西黑海以東,為俄羅斯新地,黑海以西沿地中海東岸,為南都魯機地)〉,幅員二百零四萬方里,戶六千五百萬口。又有所得阿悉亞洲之新藩地,共四部落,總分二區:曰東悉比裏阿,西悉比裏阿,東抵海,北抵冰海,西界歐羅巴洲內部落,南界中國蒙古索倫,幅員五十萬方里,戶百有三萬八千三百五十六口。在墨利加洲內部落,僅葛西模斯一小隅之地,方里戶口均無紀載。
其國都原建於大俄羅斯之莫斯科,後改都於東俄羅斯之比特革,今仍還居舊都。其國舊本土番,不通上國,無異於今之韃韃裏。樂爭鬥,嫻騎射,馬上交鋒,趫捷如飛。至千二百年〈(宋寧宗嘉泰元年)〉,韃韃裏之國汗,率師搗其莫斯科國都,遂墟其社〈(即元太祖滅俄羅斯之事)〉。至千五百年〈(明孝宗弘治十三年)〉,有諾戈落之人伊挽瓦爾西者,起兵恢復俄羅斯北隅,並復西比裏阿盡,驅韃韃裏蒙古,奪回三百年。故疆始抗衡歐羅巴洲,各國人猶雄悍,未諳西洋技藝,及至比達王,聰明奇傑,離其國都,微行遊於岩士達覽等處,船廠火器局,講習工藝,旋國傳授,所造火器戰艦,反優於他國,加以訓兵練陣,紀律精嚴,迨至近日,底利尼王,攻取波蘭國十部落,又擊敗佛蘭西國王十三萬之眾,其興勃然,遂為歐羅巴最雄大國。
其國都設西匿士六十二員,分為兩班,其管轄外部之官,則分數等,不問轄地之廣狹,收稅之厚薄,而以所隸奴僕之多寡為小大。其奴僕最多有十二萬五千者。官俱武職,其國之奴僕,浮於兵額,在千八百十六年〈(嘉慶二十一年)〉官之奴僕,有六百三十五萬三千人,民之奴僕,有九百七十五萬七千人。千八百二十年〈(嘉慶二十五年)〉拒敵佛蘭西時兵止九萬,加以鎮守兩都魯機之兵,亦不滿十五萬,即並各處炮台防守兵護衛兵數之,亦不足三十萬。自擊敗佛蘭西,威震鄰國,開疆拓地,閱十二年〈(道光十一年)〉,即增兵至六十八萬六千,倍於其舊。然其強非因兵卒之眾,全因馬上之趫捷。其養兵之法,每農夫給田五十埃加,屋一間,俾贍一兵一馬,無事則兵亦助耕。其水師亦增大戰船四十,小戰船三十有五,桅船二十有八,小船三百,水師卒四萬有四千。土人俱崇額利教,設天文館,文法館,樂器館,技藝館,文學館,又書院一所,內藏中國與俄羅斯國之書二千有八百冊,於是文教亦盛。所居之屋,惟王宮官署廟宇以磚瓦,此外民居,多用材木。衣則長與足齊,夏衣麻布,冬披羊裘,貴人衣皆飾以寶石金剛鑽。河在歐羅巴洲北有四,窩爾牙河,自諾戈落發源至阿斯特臘讚入海,長二千七百里;盧威那河,自河鹿那發源至阿占牙入海;奈斯達河,自威多司發源至比裏入海;端河,自都臘發源至阿鎖甫入海。產穀麥牛羊麻布綠絨鹽煤蜜糖蜜蠟酒,五金寶石,五色木。
○重輯〈(原無今補)〉
《萬國地理全圖集》曰:峨羅斯國,北及冰海,南至黑海土耳其國,東接亞齊亞藩屬國,西至瑞丁國八得海隅,及陂魯斯奧地利等國。北極出自三十八度至六十度,偏東自二十二至六十三度,廣袤圓方四百五十萬方里,居民四千八百萬丁。其地大半平坦,惟東方有山嶺。北方天氣嚴冷,野地水潦。窩地牙河,流東南七千一百里入裏海,其河深多船,歐羅巴至長之河也。地尼伯河,南流入黑海。頓河,西南流入亞速海隅。土味那河,西北流入八得海隅。阿尼牙河,北流入白海。西北地多大湖,如剌多牙湖,阿尼牙湖,西峨湖是也。中央地廣坦,無樹林,皆草場遊牧處。北方沿海,白海之海隅,曰澤加牙海灣,東北曰汾蘭利牙等海灣,南曰亞速海灣,各處港汊四通,但北海則全冰,船行不便。其南之黑海,由他大尼裏海陝與地中海相連,故與外國海路交通甚難也。地產五穀,阜如山積,麻為帆布,橡鬆木為材料,運出外國者,不勝其數。其南方之馬,強健善走,又多牛,所運出之牛油牛皮無窮。山出金鐵金鋼石,居民族類殊異,一曰薩剌瓦族,居其大半,四千四百萬丁;力登族,二百萬丁,住在八得沿海;分族在西北方,三百萬丁;同達達裏遊牧,在南方,二百萬丁,尚奉回回之教;甲木族,六十萬丁,尚奉事菩薩,亦為遊牧。日耳曼人開新地之氓,四百五十萬丁,猶太散民五十八萬三千丁,與他族種農夫,共計三千七百萬丁。其中為國家或五爵之奴,販賣人口無禁。住城邑內良民共計四百五十萬丁,其中有上下中品者。隸五爵者九十萬丁,不納稅賦而多捍法網。五爵威權太重,敢作敢為,通商廣大。道光十二年,有船五千七百二十隻進口,納關稅銀三千七百萬員,所運進貨物共計銀萬七千萬員,運出貨物萬六千二百萬員。
唐朝年間,其民未向化,止遊林內射獵。唐懿宗咸通年間,有頭目招其族類,建邑開土,五代後周顯德年間,女王代理國政,進天主教。嗣位者有十二子,分給國地,由此釁隙,爭戰不息。忽為蒙古所侵服,然國王不失望,於明正德元年,將蒙古一概驅逐。時有倚萬王,好亂殘忍,城內被戮六萬人。明萬曆四十年間,五爵暨教師擇新王,靖國除亂,於康熙十年,彼得羅王幼時,為其女兄擅汗位。幼主隱修寺內,一面習騎射,演士卒。往白海建船通商,又攻擊南方遊牧,而開新海口,遂招文藝賢士,攻磨國民,及見女兄侍衛亂政,遂盡戮其人,親攬國政。又巡行外國學藝術,愈久愈進,欲知造船之術,遂潛赴荷蘭國,學習工師。返國後與瑞丁國交戰,而築建新都,名為彼得羅堡,由此開海路,與八得海隅往來。水陸權勢始興,深明韜略,善曉兵機,攻無不勝。軍多船繁,各國景仰。汗沒後,其後妃攝位,亦有權謀,雖嬖倖用事,而其將帥皆得人,故其國愈廣。於乾隆二十六年,加他鄰後,弒其夫王而代立。淫蕩有才,廣文藝,召工匠養精銳,屢與土耳其國交戰皆勝。嗣子承統,與佛蘭西肇釁,連年力戰,佛蘭西不得已議和。其弟即位,復征服土耳其,擊退白西國,故此西方各國畏之,皆嚴兵防範,以禦其侵侮。
國汗操權,每公會議事,召國之尊貴者百二十人,諮問得失,令各抒意見。其部為八,管宗室,管外國,管兵,管民,管刑,管戶,管文學,每年關稅田賦雜稅,共計銀七千八百萬兩,軍士六十一萬丁,水師大兵艦四十,戰船三十五,兵船二十八,小舟三百,水手四萬,臨陣其軍士堅屹如磐,死不退走。國家欠銀二萬萬,文武各官俸祿甚薄,多受賄枉法。崇加特力天主教,無異希臘教門,在國都有教皇,大有權勢,其教主分各部,廟七十萬間,僧十六萬,寺四百八十間,女寺百五十六間。衣長衫,冬即羊皮,食物粗糲,以大麥粉為湯,用粉水為飲。嗜酒,不沐浴,臥地爐以自暖。以白菜養牛馬。城邑良民,分黨自豪,視農如草,人多賭蕩放恣無度。八得沿海地,一望蒼莽,終年如冬,故產物不多,鬆榆稠密,種田甚少。
其都城彼得羅堡內,屋高如殿,城建火中,西風吹水入港遍街漲溢,常患水潦。王廷袤四十五丈,闊三十八丈,宏麗光曜。大廟前立柱如林,皆奴僕自建,使費一千萬員。道光十年商船七百五十三,進口貨價銀一萬零九百萬員,出口價銀八千三百萬員,都城居民四十二萬五千丁。尼瓦河口在都城外,立冕城軍局以藏兵器,利牙城在八得海口,居民三萬丁。每年出入船千餘。
又有分蘭部乃瑞丁國,所讓割之地,天寒民貧,其亞坡城居民萬丁,皆崇上帝之真教,而拜救世主。所有地財雖少,天財甚厚,大峨羅斯部廣大過於他部。出五穀、麻等貨,其內古都曰木吉城,多五爵之宮室,鑲以金。嘉慶十六年,佛蘭西侵取國都,峨民自行縱火,焚毀殆盡。及戰勝,再建復還其舊。今城中居民二十四萬丁,汗建聖殿,高七十七丈,長二百有十丈,其城為國之中心,庶民集會之處。諾鄂古市,為貿易大館,今已衰廢。加路牙,居民二萬五千丁,巧於製造,土剌邑,居民三萬五千丁,練習鐵器,都城北方各地,人民罕居,土人捕魚為業。其極邊夷族甚矮,以犬為馬,使鹿如牛。白海濱亦有港口,冰消時商船出入不絕,居民萬六千丁。白峨部廣坦沃壤田,居民清潔,建屋齊整,會城曰吉菲,四圍山青水綠,風景甚美。南峨羅斯部,五穀極豐足贍地中海各國,其平地內,有可薩種族,善騎馬,故國王募為騎兵,食本錢糧不取國家之祿,而好劫掠為食。然用以巡邏,探敵營形勢,深入擄殺冒險不懼,倘逢敵追,即時飛走。平日安業樂務,行為樸實,待旅客有禮。女汗建新城,在阿得撒海口,商船舳艫不絕,居民三萬丁。南半土及黑海者,稱曰金地。古時回回遊牧,地產葡萄柑桔各項南果,成皮造番鹼。山川秀麗,柳楊相映,其會城曰甲撒,居民四萬丁,勤務本業。
又曰峨羅斯藩屬國南至滿州蒙古裏海,白西爾土爾其地,北及北冰海,東至東海接海陝間亞默利加,西連歐羅巴,西南接土爾其及黑海。北極出自三十七度至七十度,偏東自三十六度至一百九十度,諸國之最大者。然其北方冰雪之地,惟野獸所能生之,人跡所不到。其南方藩屬曰告甲俗,山嶺崎嶇,最高者千八百丈,其山之北,又復平坦。窩瓦河兩邊草場,玉海金山,自三十七至四十八之裏海,廣大深淵,產金銅鐵金鋼石,居民勇猛,風俗語音不同。一曰熱阿義人,本奉耶穌之教,近為異端迷或,男女秀麗。其都曰得勒城,街狹屋卑,包峨軍守城以後,漸入佳境。一曰黑海之濱,名頞裏地,四方山嶺,土君販賣人口為奴。一曰勒頞阿西地,種類居山內,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其民猛而野,既奉回回之教。與峨結敵,盡力擊退峨軍,連年攻戰不息。其女最美,多賣遠方為人妾,其價甚貴,如有才能,往往為國後。其會城曰迓大罕,通商富財,其產最繁者,為鱣魚龍,捕於裏海,而賣於各國。東方最豐青草,蒙古等種類,遊牧其中,賣馬羊牛皮貨,易布疋。
其東方藩屬曰西伯利,一作悉畢底阿,廣袤圓方一百五十萬方里,居民一百零三萬八千丁。自南流北之河,曰勒那,曰葉尼賽,曰阿比等。南方有蘇米排半兩湖,終年結冰,毫無通路。產金銀銅鐵寶玉嫩黃玉,草木惟在南方,北地不毛。惟有矮鬆楊樹,多狐狸兔貂鼠海虎水獺毳獸,其居民各異種類。南方蒙古族,東南如滿州之東如種,北有撒摩葉侏儒,各種大半尚崇佛,不拜上帝。峨國犯罪人流於此地,或逃走,再捕獲,則使開礦廠。又有率可薩類,多為兵,四月尚冰凍,所獲毳皮,與蒙古通商甚裕,所出銅五十一萬二千五百石,鐵九十九萬石,金銀百有餘萬兩。其部落之名,如左近西之藩屬曰多仆部,設大鑄礦之爐,峨羅斯總帥紥駐,理東地之政。南方生草木,有哈薩克遊牧,頻次侵國,雖派防兵,時入鈔掠。北方無物產,但調營泛收其土貢。有芸益斯部,遍地草場,多礦,不通商路。城內防兵四千,與哈薩克常結釁。有東色部,豐盛出穀蒸酒,士民沉湎。有東方耳穀部,甚廣大,銀鉛礦廠有名。居民秀雅,好學,以皮及鉛為賦。有他甲城,在蒙古交界,漢峨互市彼此獲益。但陸商不如粵東海商之盛。牙穀部,在凍地,惟三月內冰消雪散,但其居民射獵,以毳皮為市稅。官索需剝削,故民至饑寒。有阿穀部,在東海之濱,其會城在海隅,與鄰島通商,土官惟征其皮貨,餘皆不毛之地。有堪察加部,極東北,長半土少草木,繁野獸。土民矮小,以魚為食,多居地穴,用犬如馬,好淫醉。峨羅斯開口貿易,為罪人流徙之所。極東亞律群島,自亞齊亞極東至亞默利加,皆磽瘠,但有皮可市。古利群島接日本國,半歸峨羅斯,惟南洲服日本也。峨商賈歲往取皮毳,亞齊亞東北之極,居民無主,並不服峨羅斯,但將皮易煙〈(原無今補)〉。
《地球圖說》:峨羅斯國〈(《職方外紀》作莫哥斯未國,或作麥可斯未)〉,東界亞細亞大洲內西比利亞國〈(即峨羅斯屬國)〉,南界黑海,並土爾基國,西界裏海,並波路西國,阿土氐拉國,並土爾基國,蘇以天國,挪爾圍國,北界北冰洋。國之東有高山一帶,名由臘山,中央平坦,栽種五穀,可為牧場。其百姓約有六千七百萬之數,都城名彼得羅城,城內民四十六萬,有希臘教〈(其規則見《希臘國圖說》內)〉,天主教,回回教,猶太教。所用之人,皆自外販人為奴僕。內有莫斯高城,昔是國都。道光十七年,被佛蘭西國侵伐,其城毀於地雷火炮,今雖修築完固,然不復建都矣。其民多居國南,少在國北,以地近北冰洋,天氣極冷也。內有大江四,曰服拉加江,地尼伯江,士餵拿江,烏拉江。其南方一帶高山,名告甲素山,計高一千八百丈,土產麻布、皮貨、金紅銅鐵、金碙石、木料、胡麻、五穀〈(原無今補)〉。
《地理備考》:厄羅斯國,分三州,一在歐羅巴州,一在亞細亞州,一在亞美加州,疆土甚廣,煙戶實繁。在歐羅巴州之北者,北極出地四十度起至七十度止,經線自東十六度起至六十二度止,東至烏拉爾山,暨加斯比約海,西連瑞西、布羅西、波羅尼、奧斯的裏四國,暨州中海,南接土耳基、加拉哥維二國,暨黑海,北枕冰海,長約七千六百六十里,寬約五千五百里,地面積方約二百七十五萬里,煙戶五京六兆五億口。地勢平坦,東南山阜,紆軫絡繹,湖河之巨,出歐羅巴州各國之上。河至長者曰窩斯加,曰敦,曰聶卑爾,曰北者拉,曰科內加,曰都納,曰內襪。湖至大者曰拉多加,曰科內加,曰薩壹馬,曰北壹布,曰巴牙納,曰壹爾門,其田土以附近河岸者為膏腴。北方各地至六十度外,皆屬不毛,西南多黍麥,東方則砂磧澙鹵,北方宜蕎麥油麥,中央則胡麻黃麻。土產黃金、銅鐵、礬硝、白玉、水晶、紋石滑石、磁器等物。地氣北方則冬月川河盡冰,有夜無晝,夏季終日雲霧,有晝無夜;南方則天氣晴和,萬物蕃盛。王位男女皆得襲嗣,惟以長幼為序。奉額力西之天主教,別教亦不禁止。工技藝,盛商賈。
本國古稱薩爾馬西,乃斯加拉臥尼國所分。迨斯幹的那威國人祿利哥者,興師克之,傳至烏拉的米爾父子,始定律例,建學辟肆。金宣宗元光二年,為蒙古侵占,越二百五十四載,至本國宜萬王時,始征服蒙古,並取悉卑裏亞東北全地。明萬曆中波利斯王薨後,國政紊亂,為波羅尼國所奪。嗣傳至伯多羅王,年少勤政,務稼穡,通關市,攻破瑞西國,威震鄰邦,因諡曰太。傳至加達利納女王,宵衣旰食,攻克波羅尼亞國,吞並土耳基亞國各地,大辟疆土,遂為歐羅巴州強富巨邦。至亞勒山德黎王,與東國結盟,共拒佛蘭西國,擊敗那波良之軍,其弟尼哥勞,於道光五年即位,是本國現在之君也。
本國地方鎮部,其鎮四十有九,北方則十二鎮,一名桑比德爾斯布爾厄,建於內襪河濱,乃本國都也,最為富麗。一名亞爾千日,一名非蘭的,一名科勒內,一名斯多尼,一名裏窩尼,一名北斯哥弗,一名諾弗哥羅,一名窩羅科達,一名的威爾,一名日羅斯拉,一名哥斯德羅罵。南方則四鎮,一名究,一名給爾孫,一名厄加德黎諾斯拉,一名道裏達。西方則八鎮,一名孤爾郎的,一名威德比斯哥,一名摩宜勒威,一名明斯克,一名維裏納,一名哥羅德諾,一名窩黎尼,一名波多裏。東方則八鎮,一名白爾摩,一名維牙德加,一名科倫布爾厄,一名加三,一名新比爾斯克,一名奔薩,一名薩拉德夫,一名亞斯達拉幹。中央則十四鎮,一名墨斯溝,一名斯摩棱哥,一名瓦拉的迷,一名尼內諾烏科羅,一名加婁架,一名鬥拉,一名裏牙三,一名當波弗,一名科勒爾,一名古爾斯克,一名窩羅尼日,一名者爾厄科弗,一名加巴的哥。海中則三鎮,一名達科,一名厄塞爾,一名亞蘭。其部則四,一名敦部,一名高加索部,皆在東南方,一名比牙黎斯德部,在西方,一名北薩拉比亞部,在南方。其國通商衝繁之地,內外不一,半瀕海邊,半屬內地之埠〈(原無今補)〉。
《外國史略》曰:峨羅斯國之始,本遊牧部落,在歐羅巴東方,其號峨羅斯,始於唐敬宗寶曆中。其後五代周世宗顯德二年,國王娶希臘國王女,進天主教,百姓向化,遂以全國分其諸子,爭端日起,分國為二。始與他國往來,通貿易。南宋寧宗嘉定年間,為蒙古所有,納貢賦,百餘年屢叛屢服。明英宗正統間,舊峨國以文第一王,募萬民,合力以驅蒙古,適蒙古王族內釁,峨國遂恢復舊圉,且攻據陂蘭國,其子號以文第二王。尤好武,戰無不勝,攻據東方大地,雄占阿西亞州,幅員愈廣,政令嚴酷,旋為其下所弒。於是陂蘭國王,來幹其國政。然陂蘭之政尤暴虐。萬曆四十年,遂激民變,共焚國都,驅逐出境。於是教主五爵,咸集羅馬城,擇立國君,後與土耳基國爭教肇釁,其教主教師,不傳業術,五爵操權,通商止在內地,不出外海。康熙十年,彼得羅大玉即位,年尚少,其姊攝權,因與土耳基戰,在黑海據一港口,由是備戰船五十,航海以護商船。聞荷蘭各國,巧於建船,其王遂潛往英國船廠,學習器械,歸練水師,與瑞丁國戰九年,瑞丁敗,讓巴得海港以東各地,遂建新都,稱彼得羅堡,以為市埠,日漸雄盛。瑞丁復結土耳基國來攻,鏖戰三次而後平,是時峨國水師船四十一艘,水手萬四千名,炮二千一百門,遂自帝其國立律令。在裏海與白西國戰,通商南海,又與中國立和約,立館北京,定界碑於黑龍江。後峨國女王嗣位,佞臣營私,與土耳基國破路斯屢交戰,府庫空虛。乾隆二十六年,世子嗣位,受製於妃,女王自立,又擅峨國之政,使其嬖臣據波蘭國,拘其舊主。且激希臘人叛土耳基國,以抑回教,遂與東國破路斯兩國分其地,再攻擊土耳基。女主死,其世子亞勒撒得嗣位,又值佛蘭西國大變,峨國與東國破路斯國結盟,攻擊佛國,屢見敗。嘉慶十一年,與佛君那波利穩王議和,會佛國嚴禁各國與英吉利通商,而峨國不從,遂肇釁。嘉慶十六年,佛國王領兵六十萬以伐峨羅斯,峨見其勢大,引軍先退,清野堅壁以待,佛軍直抵其都,忽宮殿火起,焰烈四延,佛軍奔潰。冬月冰雪中沿途凍餒,無所食宿,峨國選勁騎,乘勢追擊,殲敵大半,餘走匿日爾曼國城中。峨羅斯又結東國破路斯國之兵數十萬,以報前怨。嘉慶十八年,復大戰,佛軍大敗,竟破其都,逐其國王,自後峨國威權大震,其君亞勒撒得王,道光十五年薨,其弟尼可老即位,政令嚴肅,與土耳基國戰獲全勝,在列西國中最為強盛。
其地在歐羅巴者,廣袤方圓七萬五千里,幾占歐羅巴州之半。別有阿西亞北方全地,計二十七萬九百里,兼亞默利亞西北地萬七千五里,得全地面八分之一。北極出地自三十九度至七十八度,經度自三十六度至二百四十七度,南界土耳基,東國,黑海,白西國,東南界西域新疆,蒙古黑龍江,北及冰海,西界瑞丁巴得海隅,及破路斯國,東國,土耳基國,此為一大陸地也。其在歐亞兩大地之間,有蔥嶺高山連。及亞西亞藩屬,地亦多山,其國內地悉平坦,有草無木,一帶沙漠。多湖,最廣者裏海,乃天下最廣大之湖也。水面方圓六千八百二十六里,與海無異。尚有在北地之拉多牙湖,廣袤方圓二百九十二里。江河最長者曰阿被河,長五千八百里,熱尼西河七百里,裏那河六百里,皆在亞西亞藩屬地,並北流入冰海。窩牙河,在歐羅巴地,長五百里,東南流入裏海。地業江,長二百七十里,頓河二百四十里,得尼得比等江,其水各入大河,或流入黑白裏海。因水道廣通,故舟楫四達。天氣甚冷,冬時地遍冰雪,居民少食多眠。若行路則駕犬馬與鹿,推行冰上。其山磽無樹木,地廣民希,統庶民六千二百五十萬,語音風俗,大同小異。又有撒窩匿族類,與峨國語音相同。力得族類,四千七百七十三萬,在巴得海隅邊者二百萬,有實尼族類在此地者三百八十萬,日耳曼國之客氓遷此者五十萬,別有在北地四百萬餘。其民巧捷勇猛。亞米年務貿易之民五十八萬,猶太人二百一十八萬,蒙古遊牧族類四萬,滿州打牲族類四萬,東北族類五萬,北方矮民族類一萬八千,雜類十萬,崇希臘天主教者四千二百七十萬。奉天主教、耶穌教、回教、佛教。教師禮拜堂甚多。道光十六年,所生之男一百零四萬七千名,女九十九萬九千名。其奴自耕其田者,六萬七千,據地者百二十五萬,佃富民田者,六百六十九萬,佃官田者,百五十六萬,習技藝百工者,二十一萬,五爵所轄之農千有百三十六萬。城邑居民百二十六萬,商賈十二萬。五爵男女上下約四十萬,各官吏役二十萬,各教師祭司及各教門二十萬,軍士約二百萬。五爵不納餉,以奴為產業,任意販賣,居民九分之八,居住鄉里,多草寮,無瓦屋,其圍一千五百所。鄉一十五萬所,其氓多由遠方招至,開墾新地,大半日爾曼國之民。每年雲集在山內者,多以掘礦為生,在北方冰地者,恃漁獵為業。惟國中有田,方圓約二萬里,餘皆荒地。農民三千八百二十八萬,產大麥粟豆三角等穀。西南地產穀頗多,尚有餘運出他國,其草場雖廣,不足肥牲畜,有野馬,日走千里,其騎軍最趫捷善戰,每歲運出綿羊毛值銀一千一百四十二萬員。南方養駝,約四萬六千五百隻。林木多在北方,其林地方圓二萬四千餘里。材可造船,兼養蜜產蠟。南方無林木,則養蠶。國多漁戶,北方冰海,則捕鯨之價每年約四十八萬六千員,其最大之魚磯在裏海,有鱘龍魚狗肚魚等,每年獲值銀約千四百萬員。山開礦,產五金,亦產寶玉金剛石,峨人不善製造,而禁外國人所造之物,運入本地,惟招外國人入境教之。國中有能製造新奇者,必賞之。然所造之人,皆用奴,工價省而賣價昂,終不如各國之精良也。道光十九年,製造之廠計共六千八百五十五間,匠人四十一萬,五金廠四百八十六間,製造之價銀二千餘萬員。其君嚴禁外國羽呢入境,亦禁出境,隻在蒙古地方與中國交易,所賣之呢皆峨國土人所織。
其通商各地,在亞士他千及那峨鹿邑,每年所賣貨物萬一千萬餘圓。外國物件三千六百萬圓,茶葉三萬四千箱,價約百八十一萬圓,粗茶七千箱,價值七十二萬四千五百圓,中國布帛線緞價值四萬五千員。其國內窩牙河等水路,商舟一萬六千一百五十隻,筏三百,其貨價共計二萬萬員。在阿加並所彙入之江,計舟五千六百八十隻,筏六百,其貨物價值銀七千五十九萬六千員。加馬並所彙入之江,舟二千五百六十隻,筏一百四十,貨價七千一百八十二萬。北地那江舟二千,筏二千六百五十,貨價二千零七十八萬九千圓。在湖麵之舟一萬八千,貨價一萬三千二百二十萬圓。西士那江舟二千三百五十四,筏一千九百八十,貨價六十二萬員。威悉河舟六百九十,筏三千七百六十,貨價六十二萬員。地尼得河舟二十,筏九十,貨價七萬二千員。地業河舟一千九百五十,筏一萬二千四百二十,貨物價值一千一百三十八萬員。頓河舟五百八十,筏三百,貨價七百五十三萬三千員。蓋峨國多山,江河上遊皆淺,故舟少筏多,異於他國。又在亞西亞藩屬地之阿比河,舟百九十,貨價百四十萬員。熱尼西河,利那河舟四百七十,貨價三百四十三萬員。
峨國居民,無志航海,惟在本港,與外國商船貿易。道光十九年,運出者共計九千四百八十二萬八千員,運入者七千一百十八萬員。稅餉,道光十年,千九百七十二萬員;十九年,二千六百四十萬五千員。道光二十年,運出羽呢布匹絲線五金器皮物價銀三百六十一萬五千員,運出者銀六百八十九萬三千圓。其通商之地,在巴得海隅之彼得羅堡,為其國都,乃最廣之港也。尚有利牙利瓦等海口,有白海隅之天使魁邑港口,有黑海之阿得撒。但各港口,有在亞士弗小海隅之他安鹿口,又在裏海之大港口,與亞士他幹及白西國通商。在亞西亞藩屬國,有阿林下,與中國交市,在西域通商者,有奇瓦布加拉可幹等地。
峨國本非一國,由兼並各地,半在歐羅巴,半在亞西亞,今共分十一大部。其北地在白海之南,廣袤二萬四千四百四十六里,居民百二十五萬。西北有大島,四時冰雪,白熊海犬所集,人跡不到。土人穴居,貧乏少食。惟使犬使鹿,無他牲畜。南方多木,其都會曰天使魁,亦古港口也。各國之船雲集。其中央分十九郡,稱大峨羅斯,廣袤萬四千八百八十三里,居民一千八百六十八萬。各地平坦,豐五穀。彼得羅堡,其大港口也。城建於康熙三十九年,冬春恆冰,各貨物載於冰車,運至都中,其居民不善工作,技藝惟賴日耳曼國及各國寄寓之人,以足其用。尤防海潮,水一漲,則其都危矣。國之古都曰莫斯口,在國中央,戶口殷繁,商賈雲集,街多且廣。嘉慶十七年,佛軍侵界入都,土人潛縱火,佛軍二十五萬,潰逃一空,斃者四萬。殿宇多為瓦礫,兵退再建,愈壯麗。居民三十四萬。那峨鹿城,在明朝最盛,為峨國之大市,多禮拜堂,有極美之塔,居民一萬。士拉邑,為製造之藪,有匠七千,造槍炮各項鐵器玩物,居民三萬五千。加路牙邑,居民二萬七千,造皮氈篷布。士摩憐邑,居民二萬。嘉慶十六年,佛峨兩軍血戰之地。其在巴得海隅之部有三,共廣袤千六百一十六里,居民百五十七萬。一曰益蘭部,其原土民在沙地為農,地主半日耳國人,產麻穀等物。其海口都會,曰利瓦,居民萬五千,每年出入船約百隻,在此鑄炮鑄鍾。二曰勒蘭部,地平坦,出五穀,居民耕田為奴,操權者皆日耳曼之族。其港口都會,曰利牙,居民五萬八千,進出船千二百隻,貨價四千萬圓。運出者多五穀,有肄業之院。三曰古耳蘭部,地多澤沙漠,無產。其氣冷,僅有麻穀,亦賣與外國。都會曰米道。賓蘭部,方圓六千四百里,居民百四十三萬,內多林澤,惟河邊有居民,餘皆荒蕪。風俗亦殊。天氣甚冷。居民崇耶穌教。城邑基少,屋皆草舍。白峨羅斯地分三部,廣袤三千五百八十五里,居民二百六十七萬。地多林,百姓以獵為生。鮮大邑,居民多農,天氣冷,無多產。都會曰閔士其。小峨羅斯,方圓九千九百二十九里,居民千一百一十二萬,地分八部,為峨國之重地:一曰窩利尼音部,地最豐盛,多牧場,資牲畜,又多密林。製造極巧,與鄰地貿易。二曰破多鄰部,有山嶺,高不過五十丈。居民務農,亦有遊牧之人。地平坦,耕田以馬,極其勁健,民數約七十萬,每遇招募騎兵則一呼雲集。然易生叛亂,故峨國畏之。其頭目亦有武官長領等,峨國之官,在北地無大權,幸其民猛而有信。破蘭國,廣袤萬三千里,居民千五萬,惟五爵家有十萬丁,餘百姓皆奴,與峨族無異。惟自昔五爵多據地,明洪武年,王室廢,所有新王,必聽五爵推立。乾隆嘉慶年間,峨國屢合衰國之兵以分其地,削其權,遂不立君,聽命於峨國焉。其國廣袤二千二百六十七里,居民四百四十二萬,五穀豐登,其農夫皆奴。其都會曰瓦久,居民十三萬,其城邑乃甲勒律寶蘇瓦其,多草舍,民貧乏,大半尚天主教。又利道地部,昔與破蘭合,廣袤千八百三十九里,居民二百四十二萬,地悉平坦,多瀦水。土產五穀麻木料物蜜糖蠟,居民多養牲畜,亦造酒皮鐵器。農甚貧,五爵則富。其都曰威拿城,居民四萬。新峨羅斯國,在西南方,係所取土耳基國遊牧地也。廣袤五千一百一十九里,居民二百二十八萬,在多惱河,土耳其國之交界。多遊牧,建城防範,界內無水,無林木。土雖豐,鮮產物。其一郡曰吉孫,大半平坦,多牧場,民不知耕,招來氓開墾。在亞士弗海隅,有折孫之半地,係昔回回遊牧之所。南方甚豐,出葡萄甘橡各果,氣甚暖,地甚富,羊皮甚柔,他國爭貨之。沿裏海之地,廣袤萬一千零二十四里,居民五百八十八萬。本山地,分為六郡,大半屬亞西亞,在裏海邊。其都會曰亞士他千城,居民四萬,多漁戶,大半回族。加撒郡,居民四萬,亦多回族,地豐盛,多產物。但民多怠惰,故地如荒野。其歐羅巴亞西亞中間之地,廣袤萬一千七百五十三里,居民四百九十一萬,此地在烏拉山內,天氣甚寒,不出五穀,多五金之礦,居民以掘礦為生。其都為阿林布、北耳米兩邑,其在亞西亞州之藩屬地,所稱西比利亞者,廣袤二十一萬九千四百五十方里,係亞西亞北方全地,居民五百七十八萬。北有大澤,夏時尚見冰雪。西南有豐地,出金沙紅銅鐵寶玉及象,居民半崇釋教,以遊牧漁獵為生。南有林木,亦出五穀,民不知耕。東方有半地曰幹查甲,有兩港通貿易,其地大半冰雪,出礦。地分東西兩國,其都會曰多薄斯,通貿易,又有曰雲士其,曰雅穀士,曰其甲他,及東邊阿穀士各海口。其山外之地分十郡,大半昔屬土耳其白西等國,居民多回族,在裏海並黑海之濱。其山內百姓,連年與峨國戰,而敗退陣亡者千萬,其男以獵為務,好虜掠,其女最美麗,回回國人販買之。在穀內,有崇天主教之族,曰亞耳閔,曰執阿耳義,皆安分貿易。土豐盛而民不知耕。最大邑曰以利文,居民萬五千,距白西國不遠。又有得賓邑,治利文邑,得勒邑,皆所轄也。額耳西地,廣袤二萬六千九百里,居民四十二萬,距中國新疆不遠。民多遊牧,峨國與新疆日相侵伐,崇回教。嘉慶二十三年後,歸峨國權轄。其在亞默利加西北方之藩屬地,廣袤二萬四千四百五十里,居民僅二萬,海邊之埠數百,皆峨人居之,漁獵為事,以魚為食。又有列群島,曰古利,曰亞來地,方圓七百五十里,居民五千,在港口以皮易食物,依海業漁,尤以捕鯨為業。
峨民頗聰明,語音各異,廣招外國賢士,以化其民。製度從佛蘭西,文學從日耳曼,行藏甚巧,和顏耐苦,偶遭酷虐,即作亂。惟上品之士,好遊各國,然國君嚴禁外出焉。峨軍勇戰,寧陣亡不後退,他國畏之。嗜飲少食,農衣羊皮,民半貧乏。其富者賭博,宴飲,侈靡糜費。貧民小犯罪,鞭責與牲畜無異。俗重其君所賜號,與爵同榮。百姓不好文字,設學館萬一百五十,內有學生六十六萬,禁各種書冊,不準百姓誦讀,然翻譯外國書本頗多。
峨國之政,王自操權,五爵大臣,不敢干預。國無定例,亦不遵舊章,任意出令,故其君多自尊大妄行。幸人各向服,遵約束爾。其政務有十三大臣分司之,並有公會議國大務,亦有教主司教事。國帑所入銀萬五千五百萬員,稅餉最多者酒課,每年三千六百萬員,國內務每年用銀三千三百萬員,其兵陸路費銀二千萬員,國欠項銀四萬九千六百萬員,兵士共計六十一萬,錢糧甚微。其兵船在巴得海隅、黑海、白海裏海各處,派調,共兵船三百四十隻,載大炮六千四百四十門。峨國與各國往來,調公使大臣駐各國之地,在土耳其國兩侯之北地,居民三百八十五萬,咸賴峨國保護,其權勢最為浩大〈(原無今補)〉。
烏拉山內金礦,每年約金沙九千斤,紅銅六萬石,鐵三百三十八萬八百石,鹽二百二十三萬八百石。運出者皮負麻牛油綿花木料呢羽繪畫珠寶等物,運入者米糖茶葉茶餅而已〈(見外國史略)〉。
○東俄羅斯五部〈(以下原本)〉
比特革部〈(東界那阿俄落,西界裏圭,南界伯斯波付,北界宏蘭)〉,在東俄羅斯之北,俄羅斯王遷都於此,幅員萬八千零九十方里,戶八十萬又八千五百十二口,轄小部落六,兵五萬五千。疆域平蕪,濱海岸,饒林木,田疇互錯。惟天寒多冰雪,遇潮漲風烈,水漫溢為患,故千八百二十九年〈(道光九年)〉浸溺幾及萬人,產稻,麥,樹木。
宏蘭部〈(東界阿占牙爾,西界海,南界比特革,北界海)〉,在宏蘭港之北,距綏林國僅隔一港。層巒疊巘,林深箐密,冬寒雪厚,幅員十三萬四千四百四十四方里,戶百有三十四萬六千一百三十九口,轄小部落三十有三。土番宏士種類,淳樸勤力作,語音朗爽異他部。
裏圭部〈(東界比特革,南界利窩尼阿,西北界海)〉在宏蘭海港之南,平衍多湖,夾岸茂林,美田疇,播種豐稔,幅員六千八百九十方里,戶三十九萬零三十二口,轄小部落三。土番宏士種類,皆習額利教,其地本屬綏林,千三百年〈(元成宗大德四年)〉為耶馬尼所奪,後歸俄羅斯。
利窩尼阿部〈(東界比特革,南界戈蘭,西界海,北界裏圭)〉亦在宏蘭海港之南,窪土多湖稠樹,厥田稱上上。幅員二萬一百一十方里,戶七十三萬七千七百三十四口,轄小部落五。土番宏士種類,皆習額利教,其地本屬綏林,為耶麻尼所奪,今歸俄羅斯。
戈蘭部〈(東界利窩尼阿,南界威爾那,西北界海)〉亦在宏蘭海港之南少北,平壤有湖叢樹木,豐五穀,幅員九千五百四十四方里,戶五十六萬八千六百九十口。土番宏士種類,皆習額利教,其地亦本屬綏林,為耶麻尼所奪,嗣歸俄羅斯。
○西俄羅斯八部
西俄羅斯有二,一名裏都阿尼,一名屋列尼。其裏都阿尼所屬五大部落,曰威爾那,曰俄羅儺,曰威的塞,曰敏塞,曰目希裏甫。其屋列尼所屬二大部落,曰窩爾希尼,曰波羅裏阿。千四百年間〈(明建文四年)〉本屬查遮爾倫及波蘭之地。查遮爾倫與波蘭女王婚配,遂合為一國。查遮爾倫居於波蘭,後為俄羅斯所奪,名之曰西俄羅斯,故至今七大部落,仍屬統轄。土番二種,曰白俄羅斯,曰黑俄羅斯,俄羅儺一部落,黑俄羅斯也。其餘威爾那等部落,皆白俄羅斯。幅員十六萬五千方里,戶八百八十萬口,人甚粗魯,地多沙石,耕僅糊口,產鐵木蜜糖及豹狼熊牲畜。
威爾那部〈(東界敏塞,南界俄羅儺,西界普魯社,北界戈爾蘭)〉轄小部落二十有七,首部落即名威爾那,有教習技藝館,教習天文館,教習造船館,貿易蕃盛。
俄羅儺部〈(東界敏塞,南界窩爾尼阿,西界瓦肖,北界威爾那)〉轄小部落十有四,首部落即俄羅儺本渣遮爾倫故都,今則宮室僅存基址。
威底塞部〈(東界斯摩速,西界威爾那,南界敏塞,北界伯斯果甫)〉轄小部落二十有二,首部落即名威底塞,貿易亦盛。
敏塞部〈(東界目希裏甫,西界普魯社,南界窩爾希尼,北界威底塞)〉轄小部落三十有五,地卑濕南隅多湖,恆有水患。
日希裏甫部〈(東界斯摩速,西界敏塞,南界查尼俄甫,北界威尼塞)〉濱海,轄小部落十有三,首部落即目希裏甫,商賈所彙。
屋列尼部〈(東界布爾多瓦查尼俄甫,南界卡循,西界牙裏西阿查肖,北界窩爾希尼阿)〉轄二大部落,窩爾希尼阿,波羅裏阿均白俄羅斯也。域內有奈已河,河東屬俄羅斯,河西舊屬波蘭,今亦全屬俄羅斯。
窩爾希尼部〈(東界幾甫,西界瓦肖,南界鼓羅裏,北界敏塞)〉轄小部落三十有一,和暖平蕪,疇錯豐稔,產穀酒牛羊。
波羅裏阿部〈(東界幾付,北界窩爾希尼,西界牙裏西阿,南界沙臘彌阿)〉轄小部落十有七,平曠略有小山,田疇美,商賈盛。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