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國聞見錄

作者:陳倫烱
1730年
上卷

重刻海國聞見錄

編輯

陳資齋先生海國聞見錄圖說為防戌經商必用之書前陞任香山明府彭竹林以是出大洋殲海寇予見而愛之摹繪手卷藏諸行篋今晴蘭林先生復訪得原本校正貽予重刻以廣其傳俾有事洋面者咸知趨避予老矣如淵明之讀山海經不過藉以推擴見聞世有偉人立勛溟渤安知功名富貴不即在不龜手之藥也哉

乾隆癸丑年午月、浙江石門馬俊良重訂、蛟川林秉璐校字

聞見錄序

編輯

我國家歷聖相承德洋恩溥版圖所屆極地際天葢自夐古以來未有若斯之遠且大者也故其海防自塞外以迄幽、冀、齊、魯、吳、越、閩、粵袤延幾千萬里,列鎮建營、星羅棋布,兼有額設載艦,分員遊巡海洋機宜亦既謹嚴詳備當時所謂遊魂伏莽久已蕩焉冺焉於無何有之鄉矣獨是外洋諸番,種類繁雜,山經海志之所不能載齊,諧諾臯之所不能言使,非懷文抱質、廣見博聞者為之,綴輯成篇,不幾為史乘之未備歟同安資翁陳老先生以閩南貴胄少侍。

禁廷余時即同厠班聯頗相莫逆,迨余秉鉞兩江,而先生適為崇明狼山兩要鎮,今余移節閩、浙,先生又提:「督甬東,密邇海疆,嚶鳴有素,遂出所為,聞見錄者,屬余論定。」余乃知是錄也,為其尊大人涉歷海洋、窮極幽遠,自日出之國,以至窮沙極島,凡身之所經、目之所覩,無不廣詢博諮,熟悉端委後,以建績澎湖、開鎮百粵。而先生於過庭之日,洞悉淵源,故今錄中,如各洋道里之阻修、分野之向背、島嶼之遠近、番國之怪奇,下至風俗、人民、物產、節候,無不詳加綜覈,各極周詳他,如沙譙之險夷也,使浮海者知所避,就萑苻之伏藏也;使哨巡者知所追,捕葢安邦靖匪之策。於是乎,在吾聞古來,以著述世其業者,班則為彪、固,馬則有談遷。今先生是錄,得諸尊人所授,而又節鉞所屆,悉任海疆,故能纘承先志衣德,紹聞至所云志。

聖祖仁皇帝暨先人之教於不忘則是錄也,益可以見先生忠孝之大節,豈與夫班、馬諸人,徒以文字垂聲而已。若余屍素海濵、涔蹄未涉,披展之下,不免望洋而歎也。夫峕

乾隆九年、歲次甲子、夏月。閩浙制使洪科弟那蘇圖拜譔。

海國聞見錄序

編輯

九州之大,環以裨海,混𣴭際天,冥晦莫測。周禮職方晰載,地域廣輪、土會名物,而於海則闕如。焉非以蓬島滄溟,固難尋其涯涘歟。我國家幅員廣大,臺灣亦臣服內郡,海島承順,纖塵不驚,往來帆舶,鹹得占風而至,不有紀載,曷以揚厲昇平。

天挺偉人、雄才世濟,惟資齋陳公足當之,公自幼從贈公宦遊,熟聞海洋形勢,識記倍萬人,自建績澎湖、開鎮百粵,比今提督。甬東皆密邇海疆,任東南鎖鑰之寄,因出其海國聞見錄,眎予其形勢,則起遼左達登萊,下迨江浙閩廣。其方隅則由東洋、東南洋、南洋,下迨大小西洋。其所見聞,異詞如鳴鐘,為日苗隨水長,光恠陸離,莫知紀極。凡山川之阨塞、島嶼之縈紆、道里之遠近,以及人物、風土之奇異,如聚米畫沙,一一筆之於書、繪之為圖。

噫!是編也,豈徒僃職方之所未載,將使服官海邦者,策防禦而警𦸅掠;商賈之往來海上者,亦得涉險而無虞。於以佐聖朝清晏之澤,於無垠厥功偉哉。昔詩之美召公曰:「於疆於理,至於南海。」而勉之以肇敏戎公,且錫以圭瓚秬鬯,使祀其先祖而終之,以對揚王休。惟公荷三朝厚恩,懋建勳績,又能謹誌

贈公之教於不忘篤棐之忠,思繼述之孝,一身兼之,宜乎耀美旂常、垂輝金石也。若徒美紀載之綜覈,是猶不免蠡測之見也。

夫乾隆九年歲次甲子仲冬長洲弟彭啟豐拜題

先公少孤貧,廢書學賈,往來外洋。見老於操舟者,僅知針盤風信;叩以形勢則茫然,間有能道一、二事實者而理莫能明。先公所至,必察其面勢、辨其風潮;觸目會心,有非學力所能造者。

康熙壬戌,聖祖仁皇帝命征澎、臺,遣靖海侯施公琅提督諸軍;旁求習於海道者。先公進見,聚米為山,指畫形勢,定計候南風以入澎湖;遂藉神策廟算,應時戡定。又奉施將軍令,出入東、西洋,招訪鄭氏有無遁匿遺人;凡五載。敘功授職,再遷至碣石總兵,擢廣東副都統,皆濱海地也。倫炯蒙先帝殊恩,得充侍衛;親加教育,示以沿海外國全圖。康熙六十年,特授臺灣南路參將。皇上嗣位,蒙恩遷澎湖副將、移臺灣水師副將,即擢授臺灣總兵,移鎮高、雷、廉,又皆濱海地也。倫炯自為童子時,先公於島沙隩阻盜賊出沒之地,輒諄諄然告之。少長,從先公宦浙,聞日本風景佳勝,且欲周諮明季擾亂閩、浙、江南情實;庚寅夏,親遊其地。及移鎮高、雷、廉,壤接交阯;日見西洋諸部估客,詢其國俗、考其圖籍,合諸先帝所圖示指畫,毫髮不爽。乃按中國沿海形勢、外洋諸國疆域相錯、人風、物產、商賈貿遷之所,備為圖誌。蓋所以志聖祖仁皇帝暨先公之教於不忘,又使任海疆者知防禦搜捕之扼塞,經商者知備風潮、警寇掠,亦所以廣我皇上保民恤商之德意也。

雍正八年歲次庚戌仲冬望日,同安陳倫炯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