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條辨/卷四
卷四·雜說
汗論
編輯汗也者,合陽氣陰精蒸化而出者也。《內經》雲∶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蓋汗之為物,以陽氣 為運用,以陰精為材料。陰精有餘,陽氣不足,則汗不能自出,不出則死;陽氣有餘,陰精不足,多能自 出,再發則痙,痙亦死;或熏灼而不出,不出亦死也。其有陰精有餘,陽氣不足,又為寒邪肅殺之氣 所摶,不能自出者,必用辛溫味薄急走之藥,以運用其陽氣,仲景之治傷寒是也。傷寒一書,始終以 救陽氣為主。其有陽氣有餘,陰精不足,又為溫熱升發之氣所鑠,而汗自出,或不出者,必用辛涼以 止其自出之汗,用甘涼甘潤培養其陰精為材料,以為正汗之地,本論之治溫熱是也。本論始終以救 陰精為主。此傷寒所以不可不發汗,溫熱病斷不可發汗之大較也。唐宋以來,多昧於此,是以人各 着一傷寒書,而病溫熱者之禍及矣。嗚呼!天道歟?抑人事歟?
方中行先生或問六氣論
編輯原文雲∶或問天有六氣──風、寒、暑、濕、燥、火,風、寒、暑、濕,經皆揭病出條例以立論,而不揭 燥火,燥火無病可論乎?曰∶《素問》言春傷於風,夏傷於暑,秋傷於濕,冬傷於寒者,蓋以四氣之在 四時,各有專令,故皆專病也。燥火無專令,故不專病,而寄病於百病之中;猶土無正位,而寄王於 四時辰戌丑未之末。不揭者,無病無燥火也。愚按此論,牽強臆斷,不足取信,蓋信經太過則鑿之 病也。春風,夏火,長夏濕土,秋燥,冬寒,此所謂播五行於四時也。經言先夏至為病溫,即火之謂; 夏傷於暑,指長夏中央土而言也;秋傷於濕,指初秋而言,乃上令濕土之氣,流行未盡。蓋天之行令,每微於令之初,而盛於令之末;至正秋傷燥,想代遠年湮,脫簡故耳。喻氏補之誠是,但不當硬改 經文,已詳論於下焦寒濕第四十七條中。今乃以土寄王四時比燥火,則謬甚矣。夫寄王者,濕土 也,豈燥火哉!以先生之高明,而於六氣乃昧昧焉,亦千慮之失矣。
傷寒注論
編輯仲祖《傷寒論》,誠為金科玉律,奈註解甚難。 蓋代遠年湮,中間不無脫簡,又為後人妄增,斷不能起仲景於九原而問之,何條在先、何條在後,何 處尚有若干文本,何處系後人偽增,惟有闕疑闕殆,擇其可信者而從之,不可信者而考之已爾。創 斯注者,則有林氏、成氏,大抵隨文順解,不能透發精義,然創始實難,不為無功。有明中行方先 生,實能苦心力索,暢所欲言,溯本探微,闡幽發秘,雖未能處處合拍,而大端已具。喻氏起而作 《尚論》,補其闕略,發其所未發,以誠仲景之功臣也;然除卻心解數處,其大端亦從方論中來,不應 力詆方氏。北海林先生,刻方氏前條辨,附刻《尚論篇》,歷數喻氏僭竊之罪,條分而暢評之。喻氏 之後,又有高氏,注尚論發明,亦有心得可取處,其大端暗竊方氏,明尊喻氏,而又力詆喻氏,如喻 氏之於方氏也。北平劉覺庵先生起而證之,亦如林北海之證尚論者然,公道自在人心也。其他如 鄭氏、程氏之後條辨,無足取者,明眼人自識之。舒馳遠之集注,一以喻氏為主,兼引程郊倩 之後條辨,雜以及門之論斷,若不知有方氏之前條辨者,遂以喻氏竊方氏之論,直謂為喻氏書矣。此 外有沈目南注,張隱庵集注,程雲來集注,皆可閱。至慈谿柯韻伯注傷寒論著《來蘇集》聰明才 辨,不無發明,可供採擇,然其自序中謂大青龍一 證,方喻之注大錯,目之曰鄭聲、曰楊墨,及取三注對勘,虛中切理而細繹之,柯注謂風有陰陽,汗 出脈緩之桂枝證,是中鼓動之陽風;汗不出脈緊煩躁之大青龍證,是中凜冽之陰風。試問中鼓動之 陽風者,而主以桂枝辛甘溫法,置《內經》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之正法於何地?仲景自序 雲∶「撰用《素問》《九卷》,」反背《素問》而立法耶?且以中鼓動之陽風者,主以甘溫之桂枝,中凜冽之 陰風者,反主以寒涼之石膏,有是理乎?其注煩躁,又曰熱淫於內,則心神煩擾;風淫於內,故手足 躁亂(方先生原注∶風為煩,寒則躁)。既曰凜冽陰風,又曰熱淫於內,有是理乎?種種矛盾,不可枚 舉。方氏立風傷衛,寒傷營,風寒兩傷營衛,吾不 敢謂即仲景之本來面目;然欲使後學眉目清楚,不為無見。如柯氏之所序,亦未必即仲景之心法,而 高於方氏也。其刪改原文處,多逞臆說,不若方氏之純正矣;且方氏創通大義,其功不可沒也,喻氏、 高氏、柯氏,三子之於方氏,補偏救弊,其卓識妙悟,不無可取,而獨惡其自高己見,各立門戶,務掩前人之善耳。後之學人,其各以明道濟世為急,毋以爭名競勝為心,民生幸甚。
風論
編輯《內經》曰∶風為百病之長。又曰∶風者善行而數變。夫風何以為百病之長乎?《大易》曰∶元者 善之長也。蓋冬至四十五日,以後夜半少陽起而立春,於立春前十五日交大寒節,而厥陰風木行令, 所以疏泄一年之陽氣,以布德行仁,生養萬物者也。故王者功德既成以後,制禮作樂,舞八俏而宣八風,所謂 四時和,八風理,而民不夭折。風 非害人者也,人之腠理密而精氣足者,豈以是而病哉!而不然者,則病斯起矣。以天地生生之具,反 為人受害之物,恩極大而害亦廣矣。蓋風之體不一,而風之用有殊。春風自下而上,夏風橫行空 中,秋風自上而下,冬風颳地而行。其方位也,則有四正四隅,此方位之合於四時八節也。立春起 艮方,從東北隅而來,名之曰條風,八節各隨其方而起,常理也。如立春起坤方,謂之衝風,又謂之 虛邪賊風,為其乘月建之虛,則其變也。春初之風,則夾寒水之母氣;春末之風,則帶火熱之子氣; 夏初之風,則木氣未盡,而炎火漸生;長夏之風,則挾暑氣、濕氣、木氣(未為木庫),大雨而後暴涼,則 挾寒水之氣;久晴不雨,以其近秋也,而先行燥氣,是長夏之風,無所不兼,而人則無所不病矣。初秋 則挾濕氣,季秋則兼寒水之氣,所以報冬氣也。初冬猶兼燥金之氣,正冬則寒水本令,而季冬又報來 春風木之氣,紙鳶起矣。再由五運六氣而推,大運如甲己之歲,其風多兼濕氣;一年六氣中,客氣所 加何氣,則風亦兼其氣而行令焉。然則五運六氣非風不行,風也者,六氣之帥也,諸病之領袖也,故 曰∶百病之長也。其數變也奈何?如夏日早南風,少移時則由西而北而東,方南風之時,則晴而熱, 由北而東,則雨而寒矣。四時皆有早暮之變,不若 夏日之數而易見耳。夫夏日曰長曰化,以盛萬物也,而病亦因之而盛,《陰符》所謂害生於恩也。無 論四時之風,皆帶涼氣者,木以水為母也;轉化轉熱者,木生火也;且其體無微不入,其用無處不有, 學人誠能體察風之體用,而於六淫之病,思過半矣。前人多守定一桂枝,以為治風之祖方;下此則 以羌、防、柴、葛為治風之要藥,皆未體風之情,與《內經》之精義者也。桂枝湯在傷寒書內,所治之 風,風兼寒者也,治風之變法也,若風之不兼寒者,則從《內經》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治風 之正法也。以辛涼為正而甘溫為變者何?風者木也,辛涼者金氣,金能制木故也。風轉化轉熱,辛 涼苦甘則化涼氣也。
醫書亦有經、子、史、集論
編輯儒書有經、子、史、集,醫書亦有經、子、史、集。《靈樞》、《素問》、《神農本經》、《難經》、《傷寒論》、《金匱玉函經》,為醫門之經;而諸家注論、治驗、類案、本草、方書等,則醫之子、史、集也。經細而子、史、集粗,經純而子、史、集雜,理固然也。學人必不可不尊經,不尊經則學無根柢,或流於異端;然尊經太過,死於句下,則為賢者過之,《孟子》所謂∶盡信 書,則不如無書也。不肖者不知有經,仲景先師所謂∶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 對斯須,便處湯藥,自漢時而已然矣,遑問後世,此道之所以常不明而常不行也。
本論起銀翹散論
編輯本論第一方用桂枝湯者,以初春餘寒之氣未消,雖曰風溫(係少陽之氣),少陽緊承厥陰,厥陰根乎寒水,初起惡寒之證尚多,故仍以桂枝為首,猶時文之領上文來脈也。本論方法之始,實始於銀翹散。
- 吳按∶六氣播於四時,常理也。診病者,要知夏日亦有寒病,冬日亦為溫病,次年春夏尚有上 年伏暑,錯綜變化,不可枚舉,全在測證的確。本論凡例內雲∶除傷寒宗仲景法外,俾四時雜感,朗 若列眉,後世學人,察證之時,若真知確見其為傷寒,無論何時,自當仍宗仲景;若真知六氣中為何 氣,非傷寒者,則於本論中求之。上焦篇辨傷寒溫暑疑似之間最詳。
本論粗具規模論
編輯本論以前人信經太過(經謂熱病者,傷寒之類 也。又以《傷寒論》為方法之祖,故前人遂於傷寒法中求溫熱,中行且犯此病),混六氣於一《傷寒論》 中,治法悉用辛溫,其明者亦自覺不合,而未能自立模範。瑭哀道之不明,人之不得其死,不自揣度 而作是書,非與人爭名,亦毫無求勝前賢之私心也。至其序論採錄處,粗陳大略,未能細詳,如暑 證中之大順散、冷香飲子、漿水散之類,俱未收錄。一以前人已有,不必屋上架屋,一以卷帙紛繁, 作者既苦日力無多,觀者反畏繁而不覽,是以本論不過粗具三焦六淫之大概規模而已。惟望後之賢 者,進而求之,引而伸之,斯遇者之大幸耳。
寒疫論
編輯世多言寒疫者,究其病狀,則憎寒壯熱,頭痛骨節煩疼,雖發熱而不甚渴,時行則里巷之中,病 俱相類,若役使者然;非若溫病之不甚頭痛骨痛而渴甚,故名曰寒疫耳。蓋六氣寒水司天在泉,或五 運寒水太過之歲,或六氣中加臨之客氣為寒水,不論四時,或有是證,其未化熱而惡寒之時,則用辛 溫解肌;既化熱之後,如風溫證者,則用辛涼清熱,無二理也。
偽病名論
編輯病有一定之名,近有古無今有之偽名,蓋因俗人不識本病之名而偽造者,因而亂治,以致誤人性 命。如滯下、腸 ,便下膿血,古有之矣,今則反名曰痢疾。蓋利者,滑利之義,古稱自利者,皆泄瀉 通利太過之證也。滯者,淤澀不通之象,二義正相反矣,然治法尚無大疵謬也。至婦人陰挺、陰蝕、 陰癢、陰菌等證,古有明文大抵多因於肝經鬱結,濕熱下注,浸淫而成,近日北人名之曰 ,歷考古 文,並無是字,焉有是病!而治法則用一種惡劣婦人,以針刺之,或用細勾勾之,利刀割之,十割九 死,哀哉!其或間有一、二刀傷不重,去血不多,病本輕微者,得愈,則恣索重謝。試思前陰乃腎之 部,肝經蟠結之地,沖任督三脈由此而分走前後,豈可肆用刀勾之所。甚則肝鬱脅痛,經閉寒熱等 證,而亦名之曰 ,無形可割,則以大針針之。在婦人猶可藉口曰∶婦人隱疾,以婦人治之。甚至數歲 之男孩,痔瘡、疝、瘕、疳疾,外感之遺邪,總而名之曰,而針之,割之,更屬可惡。在庸俗鄉愚,信而用之,猶可說也。竟有讀書明理之文人,而亦為之蠱惑,不亦怪哉!又如暑月中惡腹痛,若霍亂而不 得吐瀉,煩悶欲死,陰凝之痞證也,治以苦辛芳熱 則愈,成霍亂則輕,論在中焦寒濕門中,乃今世相傳謂之痧證,又有絞腸瘀,烏痧之名,遂至方書中 亦有此等名目矣。俗治以錢刮關節,使血氣一分一合,數分數合而陽氣行,行則通,通則痞開痛減 而愈。但愈後周十二時不可飲水,飲水得陰氣之凝,則留邪在絡,遇寒或怒(動厥陰)則不時舉發,發則必刮痧也。是則痧固偽名,刮痧乃通陽之法,雖流俗之治,頗能救急,猶可也,但禁水甚難,最易 留邪。無奈近日以刮痧之法刮溫病,夫溫病陽邪也,亂則通陽太急,陰液立見消亡,雖後來醫治得 法,百無一生。吾新見有痙而死者,有癢不可忍而死者,庸俗之習,牢不可破,豈不哀哉!此外偽名妄 治頗多,茲特舉其尤者耳,若時醫隨口捏造偽名,南北皆有,不勝指屈矣。嗚呼!名不正,必害於事, 學人可不察乎!
溫病起手太陰論
編輯四時溫病,多似傷寒;傷寒起足太陽,今謂溫病起手太陰,何以手太陰亦主外感乎?手太陰之 見證,何以大略似足太陽乎?手足有上下之分,陰陽有反正之義,庸可混乎!《素問·平人氣象論》 曰∶髒真高於肺,以行營衛陰陽也。《傷寒論》中,分營分衛,言陰言陽,以外感初起,必由衛而營,由 陽而陰。足太陽如人家大門,由外以統內,主營衛陰陽;手太陰為華蓋,三才之天,由上以統下,亦由 外以包內,亦主營衛陰陽,故大略相同也。大雖同而細終異,異者何?如太陽之竅主出,太陰之竅兼 主出入;太陽之竅開於下,太陰之竅開於上之類,學人須於同中求異,異中驗同,同異互參,真詮自見。
燥氣論
編輯前三焦篇所序之燥氣,皆言化熱傷津之證,治以辛甘微涼(金必克木,木受克,則子為母復仇,火 來勝復矣)未及寒化。蓋燥氣寒化,乃燥氣之正,《素問》謂「陽明所至為清勁」是也。《素問》又謂「燥急而澤」(土為金母,水為金子也)本論多類及於寒濕伏暑門中,如腹痛嘔吐之類,經謂「燥淫所勝,民 病善嘔,心脅痛不能轉側」者是也。治以苦溫,《內經》治燥之正法也。前人有六氣之中,惟燥不為病 之說。蓋以燥統於寒(吳氏《素問》注云∶寒統燥濕,暑統風火,故云寒暑六入也),而近於寒,凡是燥 病,只以為寒,而不知其為燥也。合六氣而觀之,余俱主生,獨燥主殺,豈不為病者乎!細讀《素問》 自知。再前三篇原為溫病而設,而類及於暑溫、濕溫,其於伏暑、濕溫門中,尤必三致意者,蓋以秋日 濕踞於內,新涼燥氣加於外,燥濕兼至,最難界限清楚,稍不確當,其敗壞不可勝言。經謂粗工治病, 濕證未已,燥證復起,蓋謂此也(濕有兼熱兼寒,暑有兼風兼燥,燥有寒化熱化。先將暑濕燥分開,再 將寒熱辨明、自有準的)。
外感總數論
編輯天以六氣生萬物,其錯綜變化無形之妙用,愚者未易窺測,而人之受病,即從此而來。近人止知 六氣太過曰六淫之邪,《內經》亦未窮極其變。夫六氣傷人,豈界限清楚毫無兼氣也哉!以六乘六, 蓋三十六病也。夫天地大道之數,無不始於一,而成於三,如一三為三,三三如九,九九八十一,而黃 鍾始備。六氣為病,必再以三十六數,乘三十六,得一千二百九十六條,而外感之數始窮。此中猶 不兼內傷,若兼內傷,則靡可紀極矣。嗚呼!近人凡見外感,主以一柴葛解肌湯,豈不謬哉!
治病法論
編輯治外感如將(兵貴神速,機圓法活,去邪務盡,善後務細,蓋早平一日,則人少受一日之害);治內 傷如相(坐鎮從容,神機默運,無功可言,無德可見,而人登壽域)。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 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
吳又可溫病禁黃連論
編輯唐、宋以來,治溫熱病者,初用辛溫發表;見病不為藥衰,則恣用苦寒,大隊芩、連、知、柏,愈服愈燥。河間且犯此弊。蓋苦先入心,其化以燥,燥氣化火,反見齒板黑,舌短黑,唇裂黑之象,火極而似水也。吳又可非之誠是,但又不識苦寒化燥之理,以為黃連守而不走,大黃走而不守。夫黃連不可輕用,大黃與黃連同一苦寒藥,迅利於黃連百倍,反可輕用哉?
余用普濟消毒飲於溫病初起,必去芩、連,畏其入裡而犯中、下焦也。於應用芩、連方內,必大隊甘寒以監之,但令清熱、化陰,不令化燥。如陽亢不寐,火腑不通等證,於酒客便溏頻數者,則重用之。濕溫門則不惟不忌芩連,仍重賴之,蓋欲其化燥也。語云∶「藥用當而通神」,醫者之於藥,何好何惡,惟當之是求。
風溫、溫熱氣復論
編輯仲景謂腰以上腫當發汗,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蓋指濕家風水、皮水之腫而言。又謂無水虛腫,當 發其汗,蓋指陽氣閉結而陰不虛者言也。若溫熱大傷陰氣之後,由陰精損及陽氣,愈後陽氣暴復, 陰尚虧歉之至,豈可發汗利小便哉!吳又可於氣復條下,謂血乃氣之根據歸,氣先血而生,無所根據歸, 故暫浮腫,但靜養節飲食自愈。余見世人每遇浮腫,便於淡滲利小便方法,豈不畏津液消亡而成三 消證,快利津液為肺癰肺痿證,與陰虛、咳嗽身熱之勞損證哉!余治是證,悉用復脈湯,重加甘草, 只補其未足之陰,以配其已復之陽,而腫自消。千治千得,無少差謬,敢以告後之治溫熱氣復者。暑溫、濕溫不在此例。
治血論
編輯人之血,即天地之水也,在卦為坎(坎為血卦)治水者不求之水之所以治,而但曰治水,吾 未見其能治也。蓋善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氣。坎 之上下兩陰爻,水也;坎之中陽,氣也;其原分自干之中陽,干之上下兩陽,臣與民也;干之中陽,在上 為君,在下為師;天下有君師各行其道於天下,而彝倫不敘者乎?天下有彝倫攸敘,而水不治 者乎?此《洪範》所以歸本皇極,而與《禹貢》相為表里者也。故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 求之無形之氣。蓋陽能統陰,陰不能統陽;氣能生血,血不能生氣。至於治之之法,上焦之血,責之 肺氣,或心氣;中焦之血,責之胃氣,或脾氣;下焦之血,責之肝氣、腎氣、八脈之氣。治水與血之法, 間亦有用通者,開支河也;有用塞者,崇堤防也。然皆已病之後,不得不與治其末;而非未病之先,專治其本之道也。
九竅論
編輯人身九竅,上竅七,下竅二,上竅為陽,下竅為陰,盡人而知之也。其中陰陽奇偶生成之妙諦, 《內經》未言,茲特補而論之。陽竅反用偶,陰竅反用奇。上竅統為陽,耳目視聽,其氣清為陽;鼻嗅 口食,其氣濁則陰也。耳聽無形之聲,為上竅陽中之至陽,中虛而形縱,兩開相離甚遠。目視有形之 色,為上竅陽中之陰,中實而橫,兩開相離較近。鼻嗅無形之氣,為上竅陰中之陽,虛而形縱,雖亦兩 竅,外則仍統於一。口食有形之五味,為上竅陰中之陰,中又虛又實,有出有納,而形橫,外雖一竅, 而中仍二。合上竅觀之,陽者偏,陰者正,土居中位也;陽者縱,陰者橫,縱走氣,而橫走血,血陰而 氣陽也。雖曰七竅,實則八也。陽竅外陽(七數)而內陰(八數),外奇而內偶,陽生於七,成於八也。 生數,陽也;成數,陰也。陽竅用成數,七、八成數也。下竅能生化之前陰,陰中之陽也;外雖一竅而 內實二,陽竅用偶也。後陰但主出濁,為陰中之至陰,內外皆一而已,陰竅用奇也。合下竅觀之,雖 曰二竅,暗則三也。陰竅外陰(二數)而內陽(三數),外偶而內奇;陰竅用生數,二、三生數也。上竅 明七,陽也;暗八,陰也。下竅明二,陰也;暗三,陽也。合上下竅而論之,明九,暗十一,十一者,一也;九為老, 一為少,老成而少生也。九為陽數之終,一為陽數之始,始終上下,一陽氣之循環也。開竅者運陽氣也。妙諦無窮,一 互字而已。但互中之互,最為難識,余嘗嘆曰∶修身者,是字難,格致者,互字難。
形體論
編輯《內經》之論形體,頭足腹背,經絡臟腑,詳矣,而獨未總論夫形體之大綱,不揣鄙陋補之。 人之形體,頂天立地,端直以長,不偏不倚,木之象也。在天為元,在五常為仁,是天以仁付之人 也,故使其體直,而麟鳳龜龍之屬莫與焉。孔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蘧筱戚施, 直之對也。程子謂生理本直,味本字之義。蓋言天以本直之理,生此端直之形,人自當行公直之行 也,人之形體,無鱗介毛羽,謂之 蟲。 者,土也。土主信,是地以信付之人也。人之受天之仁, 受地之信,備健順五常之德,而有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以行孝、悌、忠、信,以期不負 天地付畀之重,自別麟鳳龜龍之屬。故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又曰∶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 《孝經》曰∶天地之道,人為貴。人可不識人之形體以為生哉!醫可不識人之形體以為治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