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陳愚見疏
作者:徐致祥 
光緒十年
1884年
本作品收錄於《道咸同光四朝奏議

  署禮部左侍郎、內閣學士臣徐致祥跪奏,為瀝陳愚見,仰祈聖鑒事。

  竊臣本月初十日,在內閣恭閱歷次諭旨,並各省奏報電信等件,及法人要約四條,盛宣懷與法領事林椿私議七條,臣謹就所見者陳之。夫法人與我接仗,我軍雖間獲勝,而於法實未嘗大挫衄也。忽焉而又要盟,是仍本年二三月間之故智矣。非僅緩我師也,直要我以必不可行之事,而以兵臨之,其說之果出於彼,抑係中國之人,靦顏而求其出於此者,臣不得而懸揣矣。法人占據基隆,臺北岌岌可危,其意專注於臺,已無疑義。煤礦關稅,歸伊管理,愚不肖皆知其不可。至中國借伊款二千萬,每年出利若干,分四十年歸還,其利已數千萬,無論竭中國之力,不足以應,而以彼之款專開鐵路,並監工匠頭等,俱用伊國之人,則千萬之資,耗於中國,而鐵路之利,收自洋人,造成後斷不能禁彼之不行也。臣另折所謂敵之蓄念十餘年者,正適以遂其計,且法國如此,他國相率效尤,其害尚可勝言耶!以大勢而論,越遠而臺近,越僻而臺衝,越貧而臺富;臺郡倘有疏虞,沿海各省不得高枕而臥。廣西巡撫潘鼎新與王德榜不和,臺灣督辦劉銘傳與劉璈不和,將帥參商,患非淺鮮。而沿海各省督撫,僅圖自全,莫肯救恤。臣前次折內,屨屨言之。為今之計,勢惟有嚴敕廣東、江蘇兩省督撫,速速撥兵援臺,接濟糧械,倘仍前玩洩推諉,即以軍法罪之,並急招募善水者毀其船隻,敵既登岸,船必空虛,乘虛擊之,彼登岸之兵,勢必反顧。我以陸路大軍追剿,是亦制勝之一策。秋高氣爽,滇、粵兩軍,正可及時進兵,伐魏救趙,計無逾此。總之不戰何以能勝,不勝何以能和,必使和出於人,而權操於我,則我之師出為有名,而餉需非妄費,可以保中夏稍靖,可以儆各國效尤。若如前項所議,費十倍於賠償,禍更烈於敗衄,愚眾人之耳目,不能欺九重之聖明。夫兵非得已而用,餉亦不易於籌。倘法人果悔罪求成,退出基隆,返我越地,則息事安人,固天下臣民所共幸,臣又何必為此迂闊之論乎?愚昧之見,是否有當,伏乞聖鑒。

  ↑返回頂部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