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虞舜終身孺子慕 編輯

至聖降世異兆感大虹     湘妃有情啼淚灑斑竹

       虞帝舜,先世國於虞,系出虞幕。父瞽瞍。母名握登,因見大虹,有感受孕,生帝與姚墟。後徒居溈汭。母死,父娶後妻,生子名象。父惑後妻言,每欲殺舜。舜力盡孝道,益持敬恭,號泣昊天,毫無怨意,遠近傳其孝名。耕於歷山,人皆讓畔;漁於雷澤,人皆讓居;陶於河濱,商於壽丘,賈於負夏,所居之處,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史稱其耕歷山時,天鑒孝德,使象為之耕,鳥為之耘。

       父母益被感動,轉為慈愛。妻以二女,禪以帝位。在位四十八載,崩於蒼梧。二女哭之,竹上成斑。舜一生只知盡其孝道,故能感動父母,感動天地,感動帝王,千古稱為大孝。孟子曰:「大孝終身慕父母。」舜之謂也。

二——漢文帝侍疾嘗藥 編輯

漢文帝名恆,高祖第三子。母薄後,夢蒼龍而生帝。帝劫篤於孝道。當高祖征陳稀返洛陽,以代地居常山之北,近匈奴,屢被寇,乃稍分山西太原地以益之,命群臣擇諸王可立者。皆日子恆賢孝溫良。連立為代王,都晉陽,後徒中都。高祖崩,諸呂檀權,陳平、周勃定策,迎王為帝。尊薄後為皇太后。帝事後甚謹,奉食不怠,後嘗臥病三年,帝朝夕侍側,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藥非親口嘗弗進。當時天下咸祢頌帝之仁孝。史栽,絳侯周勃被人誣訐圖謀不軌,下獄論死。建臣奠敢營救。太后聞之,責帝曰:「絳侯始誅諸呂,綰皇帝璽,居北軍,不以此時反。今一小縣,乃謀反耶?」帝改客謝罪,乃赦勃,復爵邑。由此觀之,文帝之小心事,聞過即改,可謂貴而能孝者也。

三——魏主宏孝感璽文 編輯

吮起癰沉痼一片天真    臨喪至毀形滿腔孺慕

       北魏主宏(明帝),姓拓跋氏,幼有至性。當四歲時,父弘病癰,醫藥不效。宏親吮之,立愈。弘喜黃老浮屠之學,心厭塵俗,集百官傳位於宏,時方五歲也,悲泣不止。父怪問之,答曰:「代親之感,悲從中來。」父嘆曰:「我兒真孝子,必能治國矣。」宏既繼位,建號太和。當修築宗廟時,掘地得一玉璽,方一寸九分。其文略曰「孝思慈親」。百官為之竦動。宏亦改容。據《北史》記載,太和十四年秋,母馮氏死,宏水粒不入口者五日,哀毀過禮。

       群臣力諫,始進一粥。及表請卜葬地,宏曰:「奉侍梓宮,猶思彷佛見之。山陵遷厝。誠不忍聞。」固請,乃葬方山 (在山西大同府北),以母生前樂此山風景,每曰「必葬我此山」,故從其願。 馮氏性悍,每忌宏英明,恐不利於己,曾於嚴寒閉之空室,絕食三日。繼之又杖之。幾死。宏無怨言,亦無恨意。十五年春,宏謁母陵,上奉祭品,追思哀哭,終日不食。侍中馮誕哭勸,至夜分,乃允。飯罷,朝夕哭。值祥期,於事前帥百官夜宿太和廟,哭極哀。禮畢,易服,縞冠,草帶,黑履。 復哭至曉。

       次日,易祭服,縞冠,白布深衣,繩履。既祭出廟。立哭良久。始還宮。已而祭陵。慟哭聲嘶,絕而復甦者數次。拜陵既畢,乃奉神主遷於太廟。如魏主宏者。可謂大孝終身慕父母矣。

四——周文王喜憂因親 編輯

遷岐山古公開鴻基     懍胎教丹書呈雀瑞

      周文王,姓姬名昌。后稷之後。殷時封國於邠,及傳至亶父,號古公,因被狄人侵逼,遷於岐(今陜西省岐山縣,山形兩岐故名岐山),民從者如歸市,改國號為周。亶父死,子季歷繼立,能修世業,殷廷命為西伯。娶太任,端靜誠莊,當妊時,耳不聽淫聲,目不視邪色,口不道非禮之語,足不履越軌之地,食不近不正之味,身不坐不正之席。文王之生也,有赤雀銜丹書來集之瑞。幼秉至德,內行肫摯。父季歷嘗謂:「此兒必大吾國。」史載文王為世子時,每日朝父三次。

       雞初鳴而起,至寢門外。問侍者曰:「今日父體安否?」侍者曰:「安。」文王乃喜。日中復往。問如前。及日暮又往。仍問如前。有不安時,侍者必以詳情告文王,文王色憂。行步不能正履,必俟父食息復原。然後步履方能如常。其在上食時,必先審察餚饌冷熱,飯食是否適宜,方以進父之前。食畢,又問以喜食某味,並食量增減,繼語司廚者敬謹備具。問安視膳,人子之常。 文王日必三朝,歷久罔懈,若非孝思至篤,曷克臻此?世稱文王恪守臣節,澤及枯骨。蓋未有孝而不忠者,亦未有孝而不仁者。觀於周文王益可知矣。

五——毛義捧檄喜慰親 編輯

博菽水歡委曲入宦海     抱風木痛淒涼高隱人

      毛義,東漢時安徽廬江人。家貧,以孝行稱於鄉里。據吏載,時有南陽人張奉者,久欽義賢,專誠造訪,極道企慕之意。義方謙遜間,忽門外有剝啄聲,則本府檄文至,系委義為安陽令。義當時喜形於色,連捧檄匆匆入內,良久始出,笑容未收。奉心鄙之,以為徒有其名,虛此一訪,去後竟不復見。而義令安陽,以政績著於時,稱良吏焉。及後母以老病逝,義遂隱居,當道徵辟,概行謝絕。人咸怪之,謂前後判若兩人。張奉聞之,連聲讚嘆曰:「賢者誠非俗見所能測。今始知當年捧檄時之喜笑,非貪名利,乃為博母氏歡心也。」按,家貧親老,不為祿仕,古者列為不孝之一。如毛義者,庶幾免矣。

六——潘岳灌園養慈母 編輯

桃李爭芬芳滿城成錦     鸞風悲分柝灑淚揮毫

       潘岳,字安仁,晉時滎陽中年人也。少時以才華稱,號為神童,識者皆終軍、賈生目之。武帝親耕籍田,岳嘗作賦讚美,名益著。以推薦任河陽令。赴官時,奉母至任所。公餘之暇,即手植桃李多株,嫣紅奼綠,錦繡成林,人稱「花縣」。當春秋佳日,輒奉母肩輿出遊,岳依依輿前,瞻望色笑。值母偶有疾病,即毅然辭職去官。上憲雖竭力挽留,亦不應命。親友有勸挽之者,答曰:「吾母素有贏老病,我本獨子,無兄弟之親,若遠離膝下,即無人奉養。故赴任時,必奉母而行。母今病思鄉里,我如貪戀祿位,不肯歸養,非惟不可為子,亦將何以為人?寧可棄此微官,不忍須臾離母也。」言時淚下如雨,哽咽幾不成聲。眾為之感動。歸里後,遂不復出仕,作《閒居賦》明志。嘗於宅側辟一園,廣種蔬菜,每日躬自汲水灌溉,蔬成出售,得值悉備甘旨供母。又豢養群羊,取乳作乳酪,至歲時伏臘,藉作祀先承歡之品。岳妻亦極盡婦道,後因疾死,岳賦詩哭之,語極哀痛,讀之令人增伉儷之感。史稱岳支藻艷麗,尤長哀誄之詞,蓋一富於情感之人也。先懦嘗言,欲知人之多情與絕情,當於其處倫常間覘之。誠哉此言!

七——黃香九齡扇枕簟 編輯

兒命苦伶仃失恃抱痛      孝行傳遐邇太守特旌

       黃香。字支強,後漢江夏安陸人也。九歲時母去世,思慕甚切,言必流涕.鄉里皆稱為孝子。母歿,事父極盡孝道.一切勤苦勞作,不待父命輒身任之。父見其年勸,又喪母.益加鍾愛,故每遇香服勞,必加阻止。香則以為家貧無依,僕婢俱乏,父子二人相依為命,雖在幼年,不忍老父勞苦,故意以身代役。尤有為群兒所難能者,當夏日炎熱,必勤扇枕簟,期父能安寢也;冬令寒冷,必身溫被席,期父能溫暖也。此種純摯天真之孝性,全系一片赤子之誠心,不假造作,且其歷久不變,亦非暫時所可以偽飾。宜乎名著一時,里黨無間言也。太守劉護特表獎以旌之,以為兒童世親者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