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皇明九邊考
第三卷
作者:魏煥 
第四卷

薊州鎮

編輯

兵部取方清吏司主事長沙魏煥編集


疆域考

編輯

薊州一邊拱衛京師密邇陵寢,比之他邊尤重。三屯營居中為本邊重鎮。東至山海關三百五十裏,西至黃花鎮四百五十裏。我太祖高皇帝驅逐胡元,乃即古會州地設大寧都司營屯等衛。外山連絡與遼東、宣府東西並列為外邊。命魏國公徐達於內西自古北口,東至山海關增修關隘一道為內邊。神謀遠矣。永樂初,因兀良哈三衛部落內附,乃徙大寧都司於保定,置營屯等衛於順天,以大寧全地與之。今止守內邊,邊人謂外邊山勢連亙千里,山外撤江環繞,誠自然之險也,北虜不敢內侵三衛者以此。今棄此而守內邊,失地險矣。

會同舘(館)六十裏至 順義縣七十裏至 密雲衛六十裏至 石匣堡六十裏至

古北口

會同館九十裏至懷柔縣

會同館八十裏至昌平州

會同館五十裏至 榆河驛五十裏至

居庸關

會同館四十裏至 通州潞河驛七十裏至 三河縣七十裏至 薊州漁陽驛六十裏至 陽樊驛二十裏至 玉田縣四十裏至 永濟驛四十裏至 豐澗縣三十裏至 義豐驛七十裏至 七家嶺驛六十裏 永平灤河驛六十裏至 蘆峰口驛六十裏至 撫甯榆關驛六十裏至 山海關

薊州漁陽驛六十裏 石門驛六十裏至 遵化驛五十裏至 三屯營七十裏至

喜峰口


保障考

編輯

東至山海關,西至黃花鎮。為關寨者二百一十二,為營堡者四十四,為衛二十二,為守禦所三。設分守參將五於燕河營、太平寨、馬蘭穀、密雲縣、黃花鎮以管攝營堡,謂之關。設守備都指揮五於山海、永平、遵化、薊州、山河以管攝衛所,謂之營。設總兵官一員於三屯營以總鎮焉。關設於外所以防守,營立於內所以應援,本相須也。後關獨當其害,營但肆為觀望。嘉靖十八年,巡撫都禦史戴金題,後該本部複:仍如舊制更相防守。


責任考

編輯

巡撫都禦史一員,駐劄箚薊州城。坐名 勅書。

責任,與遼東同。

鎮守總兵官一員,駐箚三屯營城。坐名 勅書。

責任,務在操練軍馬,督修邊城,內防奸宄外禦賊寇。凡事須與鎮守內臣並巡撫都禦史計議停當而行,不許偏執己見。三路分守守備等官悉聽節制,尤須廉秉公圖,副重任。

巡按山海關監察禦史一員,坐名 勅書。

責任,該兵部題准,都察院差禦史二員,東路自山海關起至古北口止,西路自居庸關起至龍泉關止。各另請勅分投前去,往來公同該關口鎮守、守備等項內外官員巡視,點閘官軍修理墩台籌畫邊務。如遇守關旗軍人等告訐事情,就彼理問。其軍衛有司遇有詞訟幹礙守關旗軍應合提對者,通行解送巡關禦史處問理明白發落,不許擅自拘提。有礙守把關隘若干問軍職逕自具奏區處。差去禦史一年一替。又該本院奏准,巡關禦史及內外鎮守等官,遇有關城、邊牆低薄即便督令官軍上緊如法修砌,務要經久堅完。軍器損壞隨即照數修補鮮明鋒利。此外另有防守長策亦從設法增置。候一年滿日會同鎮守、守備官員盡圖貼說,各另具奏及呈本院,仍仰繼差禦史查究。中間若有苟延歲月、虛應故事、不行著實修理奏補者,不拘內外鎮守、守備等官,雖有升調通行指實參奏定奪。果有公勤幹濟盡心邊務者,備開功績具名上陳,量為旌擢。

整飭天津兵備副使一員,駐箚天津衛城。不坐名 勅書。

責任,令其專在天津、滄州二處往來住坐。其所管地方自天津起至德州止,並河間、滄州軍衛有司衙門番聽管轄。務要往來巡曆,操練軍馬,修理城池,禁革奸弊,督捕盜賊,問理刑名,兼管河道。德州、河間軍衛已有守備專一管理操練,本官不必遠地干涉。但系事幹盜賊者,仍要與德州、河間守備並分守通州等處都指揮,事幹河道者亦要與兼管巡河禦史並工部管河郎中俱協和計議停當而行,毋或偏執,仍聽經該巡撫都禦史節制。其河間等衛安插土達須要嚴加鈐束撫恤。關防及照所屬軍衛詞訟最多,各該官員如有貪財生事害人不職等項違法者,輕則量情懲治,重則參奏挐(應為拏,即拿)問。本官尤須持廉秉公正己率下,以振風紀以副委任。如或不職責有攸歸。

整飭密雲兵備副使一員,駐箚密雲城。不坐名 勅書

責任,專管密雲、黃花鎮一帶邊備營寨,操練軍馬,修理城池,並永平等衛所及沿邊薊州、密雲迤東等州縣軍衛詞訟,訪除一應奸弊。仍於薊州居住,凡事幹軍機須呈稟鎮巡官處置,與內外分守官公同計議而行。

整飭霸州兵備副使一員,駐箚霸州城。不坐名 勅書

責任,該管州縣衛所天津迤北直抵漷縣止。霸州文安大城、保定同安、永清東安、武清縣武清衛、漷縣查河寶、坻縣營州中前屯衛、梁城守禦千戶所俱其所屬。專在霸州駐箚提督各州縣,並境內軍衛衙門各該官吏操練官軍民壯,修理城池,緝捕盜賊,聽理詞訟,禁革奸弊,一應地方事宜小則從宜處置,大則奏請施行。各該軍衛有司官員如有貪錢不職,害民致盜者,參奏挐問,仍聽巡撫官節制。

分守密雲參將一員,駐箚密雲城。坐名 勅書

分守馬蘭穀參將一員,駐箚馬蘭穀城。坐名 勅書

分守太平寨參將一員,駐箚太平寨城。坐名 勅書

分守燕河營參將一員,駐箚燕河營城。坐名 勅書

以上四分守責任同,務在操練軍馬,修理城堡,督瞭墩營,防禦賊寇。凡軍中一應合幹事宜悉聽鎮巡官節制。尤須廉以律己,公以處事,仁以恤下,用副委任。如或貪黷僨事貽患地方,國典具存難以輕貸!

建昌營遊擊一員,駐箚建昌營城。坐名 勅書

責任,將建昌營官軍三千員名內挑選英銳,精加訓練,以作其氣。善為撫恤務得其心。如遇本營並鄰境報有賊情,即便依期統領相機剿殺,不許逗留誤事,輕率寡謀。仍聽鎮巡官節制,尤須持廉秉公,正己率下。如或貪殘僨事法不輕貸。

分守通州地方參將一員,駐箚通州城。坐名 勅書

責任,令其前去通州至天津迤北一帶地方修理城池,操練軍馬,撫安人民,關防奸宄,禁捕盜賊。兼管上下半年馬快船隻。仍聽巡撫都禦史節制,務須持廉秉公,毋得貪黷貸利。非奉朝廷明文,一軍不可擅差,一錢不可擅用。務期人安盜息,以副委任。按季仍將已、未獲盜賊從實開報,以憑查考。

守備山海關官一員,駐箚山海關城。不坐名 勅書

責任,操練軍馬,修理城池,斷絕隘口,防禦賊寇,訪察奸細。仍聽鎮巡等官節制。其收掌關門鎖鑰,驗放客商文引之類,照依始初原定舊例,並聽本部委官主之。本官止是隨同行事,不得偏私攙越。如或貪黷貨利,虐害下人刁難客商,法難輕貸!

天壽山太監一員。坐名 勅書

責任,天壽山系祖宗陵寢所在,今命爾與都指揮共管領各衛官軍。在於本山守備,操練軍馬,保障地方,固守城池。務在器械鋒利,盔甲鮮明。遇有賊寇,相機剿捕,毋或纎毫怠忽。爾仍提督內外官員人等,一體照護陵寢,常川灑掃潔淨,巡視山林樹木。仍照榜例禁約,毋得縱人砍伐,遇有牆垣損壞隨即修理,樹木枯稿之處務要以時補栽。仍躬自往來看驗,恆加敬慎。不許假此科擾克害,及侵佔軍士防廢兵備。如違責有所歸。

守備黃花鎮尚衣太監一員。坐名 勅書

守備黃花鎮官一員,駐箚黃花鎮城。不坐名 勅書

責任,不許輕率妄舉,尤須持廉秉公,正己率下。務使盜息民安,斯稱委任。

守備涿州官一員,駐箚涿州城。不坐名 勅書

責任,務在嚴督所屬涿、鹿、興州、中屯等四衛,並涿州一州,良鄉、房山二縣。查照本部先年擬奏事宜,操練軍馬,編立火甲,緝捕盜賊,關防奸宄。務要秉公,正己恤下,使盜息民安。斯稱委任。軍衛有司一應事務悉聽提督處置。官軍敢有抗違,有司視非統屬怠忽悞(誤)事,聽本官指實參奏究問。仍將已、未獲盜賊按季奏報,以憑稽考。捕盜之外不許干預民事及貪饕貨利,事發,罪不輕貸!

守備天壽山官一員,駐箚昌平州城。不坐名 勅書

責任,保障山陵,固守關隘,操練軍馬,修理城池,防禦賊寇。一應合行事宜須與提督山陵太監計議停當而行。尤須持廉秉公,正己率下,毋得貪黷害人,自幹憲典。

守備永寧地方官一員,駐箚永平府城。 劄付

責任,令其操練軍馬,修理城池,保障地方。仍聽鎮巡等官節制。

守備遵化地方官一員,駐箚永平府城。 劄付

責任,務在操練軍馬,修理城池,關防奸宄,緝捕盜賊,掌管夜巡銅牌,門禁鎖鑰。尤須持廉秉公求稱任使,不許假公營私,虐害下人,自速罪戾!

守備薊州地方官一員,駐箚薊州城。 劄付

責任,務要操練軍馬,固守城池,緝捕盜賊,辦理庶務。及掌管門禁鎖鑰夜巡銅牌。尤須廉以持己,公以處事,仁以恤下,用副委任。如或貪暴,法不輕貸!

守備三河地方官一員,駐箚三河縣城。 劄付

責任,守備前項地方,專管三河等縣興營四衛並梁城一所。凡事悉聽巡撫都禦史節制。務要用心操練軍馬,修理城池,關防奸細,緝捕盜賊。尤須持廉秉公,圖副委任。如或貪殘廢事,法難輕逭!


軍馬考

編輯

薊州、永平、山海、密雲等處沿邊關營操守官軍、舍餘民人五萬三百七十一員名。

實在馬步官軍四萬五千二百二十六員名。

事故官軍五千一在蛼十五員名。

永平、山海等處關營操守官軍、舍餘民人三萬八千六十九員名。

實在官軍、舍餘民人三萬四千八百二十八員名。

事故官軍舍人三千二百四十一員名。

密雲、古北口等處關營操守官軍一萬二千三百三員名。

實在官軍一萬三百八十九員名。

事故官軍一千九百一十四員名。


錢糧考

編輯

薊州一鎮官軍馬匹每歲該支數目

糧四十六萬八千餘石。

料豆六萬七千五百餘石。

草四十萬三千餘束。

官員布絹折鈔銀二萬餘兩。

軍士該支冬衣綿布一十二萬一千六百餘匹。

綿花絨六萬六千三百餘斤。

山東、河南、北直隸司府起運本鎮錢糧數目

夏稅秋糧麥豆三萬四千五百八十八石二斗八升。

布一十三萬三千九百匹。

綿花八萬一千五百斤。

絹二千五匹。

海運充軍米二十四萬石,本色十萬石,折色一十四萬石。

民屯軍屯折色草並秋青草一百五十四萬八千五百一十束。共折銀二十一萬六千九百六十兩零。夏稅秋糧本色絹一千一百四萬九千二百餘石。草九萬七千六百八十四束。

本鎮鹽引無額派。

本鎮原無年例銀兩。


邊夷考

編輯

朵顏三衛在外邊之內內邊之外,元兀良哈之地,即古會州也。東西千里,南北倍之。洪武二十一年,元裔東夷遼王、會甯王、朵顏元帥府元帥各差人來朝。永樂詔以其地置泰(?)甯、朵顏、福餘三衛,每衛建都督二。朵顏衛左都督花當,今襲者曰革蘭台;右都督朵兒幹,今襲者曰拾林孛羅。泰甯都督二,今止一人曰把班。福寧(?)都督二,今無。止都指揮一曰打都。三衛惟朵顏日眾,朵顏惟花當日眾。把班、打都、拾林孛羅皆為彼制馭。今考革蘭台子孫為都指揮者二,曰脫力,曰哈哈赤。為正千戶者四,曰革孛來,曰幹(幹)惟,曰把兒都,曰伯革。為舍人者曰打哈等。最多每歲朝貢二次,共六百人。惟幹兒古、道兒撒、只兒他、魯渾脫桶阿、土魯罕脫桶阿、克庫禿剌大同脫脫罕等諸夷,俱在牆子嶺、古北口、白馬關以西至黃花鎮境外住牧,專肆搶掠,自不朝貢。邊人謂,革蘭台、把班、革孛來、打哈、脫可諸酋狡譎,而打哈之子倘孛來萬猛悍,同類畏之,生齒日繁,衣食不給,乍臣乍叛,為我邊患。恐與北虜連合勢難阻禦,防守之計不可一日不講也。


經略考

編輯

一、自來論薊州邊者,皆謂外邊山河並險中,內邊城堡疏夷;外邊直而近,內邊曲而遠。從國初長久之計,惟在驅三衛復舊制以守外邊。若事勢難為,仍守內邊。必從邊人長計,據險要,修牆堡,增墩軍,益邊糧,以嚴防守。其庶幾矣。

一、內邊東自龍井關起,西至黑谷關止。邊城磬折,計陸百里。夷地一區,可田千頃。乃在腹裏,外有橫山一帶止百五十裏,相連高峙,窺見內地虛實。弘治間,張都禦史差指揮薛亮帶夜不收出邊,將外橫山路勘圖本甚詳。若從其計修築外口,橫山一帶不惟我據其險,有地可耕,且以守六百里之人堡移之守百五十裏,豈不省且便哉!又據致仕參將周楫稟議,橫山一帶舊為我軍架炮之所,山外撒江經流,真自然之險。見巡撫都禦史張漢疏,據把總指揮薛陽呈。

一、內邊山雖斷續,險處亦多,但山外扳(攀)緣易上。山空水道處所每年雖修壘二次,皆碎石幹砌,遇水則沖,虜過即平,其何以守?近年,都禦史戴金出邊巡視,欲將山外可攀援之處塹崖削壁,山頂以內嚴令禁長林木岑欎(同鬱,即鬱)仍燒磚補砌山口水道,使連亙如城,險不可踰,亦如陝西各邊之制。更添墩堡以備防守。此亦至計。

一、查東邊墩軍,每堡多者不過數十人,少者僅得二三人。軍士單弱莫此為甚,欲撥補加增。查得各衛官軍除通、涿、武清等衛額有就班差操,其餘衛分各已選補邊堡。在衛守門者多系老幼,操守者止存余丁,所留正軍不過局匠數人而已。況宣大各邊在墩官軍之糧倍於在衛,惟此邊墩軍之糧與守衛者無異。安土者人情之常,既無鼓舞之利,誰肯棄父母妻子而樂為守邊哉!

足邊糧。查得弘治間坐派本處邊倉,支放官軍甚便。今各倉廢壞,俱赴薊州、密雲、昌平等處支糧,或一二百里,或三四百里,守候往返動經數日。每遇支糧寨堡一空,偶有邊警,其何以禦?況薊州倉每歲所入僅足終歲之用,而密雲、昌平二倉尤為空乏,各軍有至三四月不得支糧者。至於官俸,百戶上半年每月止折銀四錢二分,下半年每月止折銀三錢二分。遞加至指揮使,上半年每月一兩三錢一分,下半年每月八錢八分。按月支給猶為不足,必持半年之後加利揭借。所得幾何?欲其不削軍士,固守邊圉,胡可得哉!見巡撫張漢疏。

一、永樂置立三衛,今其每年進貢二次,每次每衛各百人,往來互市,永為藩籬。遼東、宣府自此隔涉,聲援絕矣。正統以前,夷心畏服,地方寧謐,但令都指揮或都督於喜峰口、密雲等處鎮守驗放,別無多官。後「土木之變」,頗聞三衛為也先嚮導,乃命都禦史鄒來學經略之。此後因而添設太監、參將等官,而夷情亦變詐不同,然尚未敢顯言為寇也。弘治中,守臣楊友、張瓊因燒荒掩殺無辜,邊釁遂起。正德以來,部落既蕃,朵顏獨盛,陽順陰逆,累肆侵噬。花當則肋求添貢,把兒孫深入虜掠,動稱結親迤北恐嚇。邊方參將陳乾、魏祥俱以重兵前後陷沒,他可知矣。故三衛夷情難與往日例論,禍機所伏,不待智者而知。黃花鎮擁護陵寢,京師後門,今兵多逃亡止餘二百。河間等衛之戍空名無實單弱極矣。議者謂更當增戍而關外田可募為兵,此一策也。古北口、潮河川俱稱要害,而潮河川殘元避暑故道,尤為虜沖。作橋則浮沙難立,為塹則漲水易淤。都禦史洪鐘雖曾設有關城,勢難孤守。今須每川大建石墩數十,令其錯綜宛轉不礙水路,庶幾可以久乎?喜峰口三衛入貢之路,撫賞諸費久累軍丁。近聞取諸馬場子粒似矣。建昌營自裁革內臣之後,以其兵多於燕河營,乃複添設遊擊甚為紕繆。夫遊擊之名謂居中乘便兩面馳擊也,今偏在東隅,其謂之何?矧東去燕河營參將止五十裏,西去太平寨參將止六十裏,不為贅員且掣肘乎?愚嘗謂,薊鎮在今當重其事權,總兵須與掛印同巡撫駐箚薊州,遊擊駐三屯營。若燕河、馬蘭、密雲三參將則仍舊,而以太平寨併入建昌為一參將。則庶乎體統正而緩急有濟矣。設關於外所以防守,立營於內所以應援。今關營提調既分為二,則關獨當其害,營但肆為觀望耳。假令營之提調即司所直之關,責有攸歸,其複將誰諉?又本鎮額兵原少,隘口甚多,除分戍之外,消耗之餘所在單弱,言之寒心。是故存留京操之士益募土著之兵。設險修關,嚴烽遠謀,選將練兵,足食明法,曲突徙薪之計不可一日不講也。俱見《九邊圖論》。

一、國家設六邊以馭胡,惟開元曆興中、大寧、抱紅縲跨獨石以達諸宣大。迤西直抵甘肅,勢如率然,首尾相援,天設之險,而創造之艱也。永樂初,有渡江之役,兀良哈效順,遂以興中、大寧與之,掣大寧都司於保定。於是紅縲、白(密?)雲之北因而失險。退守錦義、寧前、喜峰、三屯、密雲、白羊以達居庸。自是,宣府左臂受沖。盧龍後皆傴僂,遼之噤吭傾硬,諸陵亦時警嚴烽候矣。夫不復興中、大寧則寧前一扼地耳。自潮河川、喜峰口以窺盧龍則灤平騷然矣。自黃花、白羊則諸陵震驚矣。宣府之外藩圉之日析也。言而至此未嘗不歎其失之之易,而惜其複之之難也。當是鎮者其尚念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