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講李先生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十九

卷第十八 直講李先生文集 卷第十九
宋 李覯 撰 闕名 撰年譜門人錄 景江南圖書館藏明刊本
卷第二十

直講李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平土書

生民之道食爲大有國者未始不聞此論也顧罕

 知其本焉不知其本而求其末雖盡智力弗可爲

巳是故土地本也耕穫末也無地而責之耕猶徒

 手而使𢧐也法制不立土田不均富者日長貧者

 日削雖有耒耜榖不可得而食也食不足心不常

雖有禮義民不可得而敎也尭舜復起末如之何

矣故平土之法聖人先之夏商以前其傳太簡備

 而明者莫如周制自秦用商鞅廢井田開阡陌迄

 今數千百年學者因循鮮能道平土之謂雖道之

猶鹵莾未見其詳扵戱古之行王政必自此始儒

 有欲談三王可不盡心㢤抑焉知其不復用也扵

是本諸經該諸傳記條而辯之雲

一曰按周禮大司徒職曰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

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乃建王國

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𣗳之此王畿廣輪之數也

二曰按司馬法曰王國百里為郊二百里為州三百

里為野四百里為縣五百里為都又按周禮載師職

曰以𢋨里任國中之地以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圃任園地以宅田士田

賈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賞田牧田任逺郊之

地以公邑之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

之田任縣地大都之田任畺地杜子春以五十里為

近郊百里為逺郊鄭康成以二百里為甸地三百里

為稍地四百里為縣地五百里為畺地鄭注不甚詳明其意然也

先儒皆同周禮亦謂五百為都其日甸稍縣都者是也此王國逺近之別也然

司馬法與周禮其言頗異意者文王在𡵨作司馬法

及周公攝天子位從而増損之以為周禮乎今本周

禮為定下意倣此

三曰按大司徒職曰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

閭使之相受四閭為族使之相葬五族為黨使之相

救五黨為州使之相賙五州為鄊使之相賔又按遂

人職曰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鄼五鄼為鄙五

鄙為縣五縣為逐皆有地域而溝樹之鄭司農雲百

里內為六鄊外為六遂康成謂異其名者示相變耳

今據百里內近郊逺郊之地也近郊逺郊既為六鄊

其餘又以為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圃宅田士田賈田官田牛田賞田牧

田也場圃任園地郊甸皆有之今獨扵郊言者畧也百里外甸地也甸地既

為六遂其餘又以為公邑之田也司農雲賞田者賞

賜之田也康成謂圃𣗳果蓏之屬季秋扵中為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圃謂之園宅田致仕者之家𠩄受田也士田仕者亦

受田𠩄謂圭田也賈田在市賈人其家𠩄受田也官

田庶人在官者其家𠩄受田也牛田牧田畜牧者之

家𠩄受田也公邑謂六遂餘地天子使大夫治之自

此以外皆然二百里三百里其上大夫如州長四百

里五百里其下大夫如縣正是以或謂二百里為州

四百里為縣遂人亦監焉家邑大夫之采地小都卿

之采地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𠩄食邑也王子弟𠩄食邑亦三

等母弟及王之庶子與公同食地在畺稍䟽者與卿同食地在縣又䟽者與大夫同食地在稍故在下別

言王子弟所食邑也然則稍地為家邑縣地為小都畺地為大

都其餘亦皆以為公邑也此任地之異也

四曰按司馬法曰六尺為歩謂方六尺也歩爲方一尺者三十六歩百

為畮畮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十為通通十

為成成十為終終十為同同方百里又按周禮小司

徒職曰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

甸為縣四縣為都康成曰此謂造都鄙也采地制井

田異扵鄊遂九夫為井方一里四井為邑方二里四

邑為丘方四里四丘為甸方八里旁加一里則方十

里為一成四甸為縣方二十里其實四成也四縣為都方

四十里四都方八十里旁加十里乃得方百里為一

同也又按匠人職曰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𤰝田

首倍之廣二尺深二尺謂之遂九夫為井井間廣四

尺深四尺謂之溝方十里為成成間廣八尺深八尺

謂之洫方百里為同同間廣二尋深二仞謂之澮康

成謂井裡之制小司徒經之匠人為之溝洫相包乃

成耳又按遂人職曰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

溝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塗千夫有澮澮上有道

萬夫有川川上有路以逹於畿康成謂十夫二鄰之

田百夫一鄼之田千夫二鄙之田萬夫四縣之田由

斯而言是六遂之地𠩄有田也舉六遂則六鄊自明

矣此制田之例也然司馬法又與周禮之言有異司

馬法有歩畮夫屋井周禮如之但不別為屋耳司馬

法十井為通十通為成周禮則四井為邑四邑為丘

四丘為甸一甸旁加一里為成司馬法十成為終十

終為同周禮則四成為縣四縣為都四都旁加十里

為同又司馬法止為一制無逺近之殊周禮則三百

里以外都鄙為井田鄭雲都鄙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其界日都鄙𠩄居也

百里以內鄊遂為十夫百夫千夫萬夫則是殊制矣

今亦本周禮為定

五曰按康成注蓋依王制凡地除山陵林麓川澤溝

瀆城郭宮室塗巷三分去一其餘以為曰覯謂王制

之雲抑未為得康成取之良誤矣夫山川之廣狹自

非目見不可以億度者也地埶或數百里平易無山

川者或聮屬有之城郭塗巷之類又不得知其多少

載使山川之廣城郭塗巷之多則三分地或不止占

一分也山川之狹城郭塗巷之少則三分地或不能

占一分矣以是而雲三分去一未知何従得之也今

覯𠩄計秪除王城及五溝五塗有成數可見者裁去

之自餘悉以平地例為田其中𠩄有山川城郭等占

廢令執事者自依𠩄占丈尺裁去之定法之始不宜

豫言也且經𠩄謂方十里為成方百里為同亦皆以

平地例制之耳未嘗言有外物占其間也推此以往

他可知矣

六曰按匠人職遂廣二尺𭰹二尺溝廣四尺𭰹四尺

洫廣八尺𭰹八尺澮廣二㝷八尺日尋鄭注重屋義然𭰹二仞而

遂人職遂溝洫澮川皆無尺數康成謂遂溝洫澮皆

𠩄以通水扵川也遂廣𭰹各二尺溝倍之洫倍溝澮

廣二尋𭰹二仞以南畮圗之則遂從溝橫洫從澮橫

九澮而川周其外焉其尺數皆依匠人是則經之互

文明矣而川之廣深康成不觧賈釋雲此川亦人造

雖無丈尺之數蓋亦倍澮耳是則川廣四尋深四仭

也又遂人職遂上有徑溝上有畛洫上有塗澮上有

道川上有路康成謂徑畛塗道路皆𠩄以通車徒扵

國都也徑容牛馬畛容大車塗容乗車一𮜿入尺曰𮜿鄭法

經塗義然道容二𮜿路容三𮜿覯謂塗容乗車一𮜿廣八

尺也然則畛四尺徑二尺明矣鄭雲徑容牛馬畛容大車謂容大車一𮜿

廣六尺然皆無文可據以意言之耳既以塗依洫廣道依澮廣則徑畛自可依遂溝二尺四尺也

匠人職遂溝洫澮康成雲遂上亦有徑覯謂既以互

文觀之則溝上亦有畛洫上亦有塗澮上亦有道也

其尺數亦如之矣然此五溝五塗𠩄占不寡而康成

之注止以萬夫為方三十三里少半里一甸為方八

里旁加一里為一成絶不言溝塗𠩄占若以溝瀆塗

巷巳在三分去一之數則此五溝五塗者本經緯扵

田間固不別在一䖏苟田在扵此而溝在扵彼則雲

巳在三分去一之數可也今田與溝混在一䖏則萬

夫不得止方三十三里少半里一甸不止方八里也

若以溝塗不別出秪就減夫田為之則名為授田百

畮而又以溝塗占之非𠩄以損上益下之義也且遂

徑至小而川路至大臨遂徑者則𠩄減甚少臨川路

者則𠩄減甚多名曰平土其實不平至矣是豈聖人

之意乎今覯悉計出之見扵後然萬夫則扵舊三十

三里少半里之外有𠩄増占一甸則雖扵舊八里之

外亦有𠩄増占其如有旁加一里因就用之固猶不

出一成之內其要皆在以官地為溝塗不害民田而

已耳抑又鄊遂之地一統扵公故三十三里少半里

之外可以増占都鄙受封各有里數故一成之外不

可別求雖封邑不止於一成然自一成為之始則其

餘方免不足也

七曰按萬夫舊方三十三里少半里凡數三分有一為少半

是三十三里一百歩也三百歩為一里萬夫之間自東至西

九十遂九十徑遂廣二尺徑廣二尺則六十歩也

直謂廣六尺不言方也後以意察之九洫九塗洫廣八尺塗廣八尺則

二十四歩也兩旁二川三路川廣四尋為三十二尺

路廣三𮜿為二十四尺則一十八歩有四尺也東西

計増一百二歩有四尺自南至北九十溝九十畛溝

廣四尺畛廣四尺則一百二十歩也九澮九道澮廣

二㝷為一十六尺道廣二𮜿為一十六尺則四十八

歩也兩旁二川二路其廣同之則一十八歩有四尺也南

北計増一百八十六歩有四尺 東西增一百二歩

有四尺並舊三十三里一百歩通計三十三里二百

二歩有四尺 南北増一百八十六歩有四尺並舊

三十三里一百歩通計三十三里二百八十六歩有

四尺 又以𠩄增之地拆之為夫以舊方三十三里一百歩㱕為萬夫

外所增者併筭之則東西𠩄增從一百二歩有四尺橫三十

三里一百歩求歩得一百二萬歩其竒以為尺則得

二十四萬尺南北𠩄増從一百八十六歩有四尺橫

三十三里二百二歩有四尺求歩得一百八十七萬

八千九百七十二歩其竒以為尺則得二十四萬六

千九百二十八尺積尺得四十八萬六千九百二十

八尺㱕之為歩又為一萬三千五百二十五歩二十

八尺此以三十六尺為方一歩也積歩得二百九十一萬二千四

百九十七歩二十八尺歩百為畮畮百為夫是為二

百九十一夫二十四畮九十七歩二十八尺毎萬夫

並五溝五塗𠩄占通計一萬二百九十一夫二十四

畮九十七歩二十八尺也

八曰按五十里為近郊以兩靣合言之方百里也王

城當中方九里自王城四靣拒於近郊之表各從四

十五里有半其橫各百里以萬夫如舊方三十三里

一百歩則靣可置三萬夫今既増之則不能容適可

置二萬夫矣且以城之外則有野塗毎面三門固有

三塗其埶必當中間直出於郊則二萬夫湏避而䖏

兩角以毎靣而視之則各有二萬夫統而論之則四

角𦆵四萬夫也百里為逺郊以兩靣合言之方二百

里也自近郊之表拒於逺郊之表各從五十里其橫

各二百里東西二面各可置五萬夫南北二靣各可

置三萬夫皆以地形相軋𦆵足容此一十六萬夫也

二百里為甸地以兩靣合言之方四百里也自逺郊

之表拒於甸地之表各從一百里其橫各四里東西

二面各可重行置二十萬夫外行一十一萬夫裏行九萬夫南北二

靣各可重行置一十六萬夫外行九萬夫裏行七萬夫亦皆以地

形相軋纔足容此七十二萬夫也其餘皆不方正不可為萬夫之川其

數見扵後

九曰按近郊之內方百里為方一里者萬凡里九夫

則九萬夫也除王城九里為方一里者八十一是為

七百二十九夫其餘方一里者九千九百一十九為

八萬九千二百七十一夫四角置四萬夫之田毎萬

夫並五溝五塗𠩄占共一萬二百九十一夫二十四

畮九十七歩二十八尺四叚通計四萬一千一百六

十四夫九十九畮九十一歩有四尺外猶有四萬八

千一百六夫有八歩三十二尺此地不方正不可為萬夫之川也

十曰按逺郊之內方二百里為方一里者四萬凡里

九夫則三十六萬夫也除近郊之內巳占方一里者

萬為九萬夫則此逺郊方一里者三萬為二十七萬

夫四靣置一十六萬夫之田毎萬夫並五溝五塗𠩄

占共一萬二百九十一夫二十四畮九十七歩二十

八尺十六叚通計一十六萬四千六百五十九夫九

十九畮六十四歩一十六尺 東西一行五萬夫前

筭毎萬夫各有川路四周其外蓋如近郊四萬夫在

四角不相接者也今此五萬夫成列則其間當省四

川四路謂自西而東者凡一川一路南北之廣九歩二尺東

西之長三十三里二百二歩有四尺求歩得九萬九

百一十八歩其竒以為尺則得一十二萬一千四百

四十八尺㱕之扵歩又為三千三百七十三歩二十

又積歩得九萬四千二百九十一歩二十尺歩百為

畮畮百為夫是為九夫四十二畮九十一歩二十尺

此五萬夫之間𠩄省四川四路共省三十七夫七十

一畮六十六歩有八尺西靣亦如之 南靣一行三

萬夫其間當省二川二路謂自北而南者凡一川一路東西

之廣九歩二尺南北之長三十三里二百八十六歩

有四尺求歩得九萬一千六百七十四歩其竒以為

尺則得一十二萬二千四百五十六尺歸之扵歩又

為三千四百有一歩二十尺積歩得九萬五千七十

五歩二十尺歩百為畮畮百為夫是為九夫五十畮

七十五歩二十尺此三萬夫之間𠩄省二川二路共

省一十九夫有一畮五十一歩四尺 北靣亦如之

四靣共省一百一十三夫四十六畮三十四歩二十

四尺卻扵上十六叚一十六萬四千六百五十九夫

九十九畮六十四歩一十六尺之內除此一百一十

三夫四十六畮三十四歩二十四尺外猶占一十六

萬四千五百四十六夫五十三畮二十九歩二十八

尺 逺郊二十七萬夫除此十六叚占一十六萬四

千五百四十六夫五十三畮二十九歩二十八尺外

猶占二十萬五千四百五十三夫四十六畮七十歩

有八尺此地亦不方正不可為萬夫之川也

十一曰按甸地之內方四百里為方一里者一十六

萬凡里九夫則一百四十四萬夫也除逺郊之內巳

占方一里者四萬為三十六萬夫則此甸地方一里

者一十二萬為一百八萬夫四靣置重行七十二萬

夫之田毎萬夫並五溝五塗所占共一萬二百九十

一夫二十四畮九十七歩二十八尺七十二叚通計

七十四萬九百六十九夫九十八畮四十歩東西

外行一十一萬夫其間省十川十路毎一川一路計

九夫四十二畮九十一歩三十尺共省九十四夫二

十九畮一十五歩二十尺 東西裏行九萬夫其間

省八川八路共省七十五夫四十三畮三十二歩一

十六尺 上兩行中間又省一橫川一橫路謂自北而南橫

亘九萬夫前𥮅毎萬夫南北廣三十三里二百八十六歩

有四尺九萬夫南北共廣三百五里一百八十歩今

以其間先巳既省八川八路毎一川一路南北廣九

歩二尺八川八路共巳省七十四歩有四尺九萬夫

猶廣三百五里一百五歩有二尺則此川路橫三百

五里一百五歩有二尺從九歩有二尺求歩得八十

二萬四千四百四十五歩其竒以爲尺則得一百九

萬九千三百七十二尺歸之扵歩又爲三萬五百三

十八歩有四尺積歩得八十五萬四千九百八十三

歩有四尺歩百爲畮畮百爲夫則此一橫川一橫路

𠩄省八十五夫四十九畮八十三歩有四尺凡東靣

兩行二十叚之間省十八川十八路及一橫川一橫

路共省二百五十五夫二十二畮三十一尺有四歩

 西靣亦如之南靣外行九萬夫其間省八川八路

毎一川一路計九夫五十畮七十五歩二十尺共省

七十六夫有六畮四歩一十六尺 南靣裏行七萬

夫其間省六川六路共省五十七夫有四畮五十三

歩一十二尺 上兩行中間又省一橫川一橫路

西而東橫亘七萬夫前𥮅毎萬夫東西廣三十三里二百二歩

有四尺七萬夫東西共廣二百三十五里二百一十

八歩有四尺今以其間先槩省六川六路毎一川一

路東西廣九歩二尺六川六路共巳省五十六歩七

萬夫猶廣二百三十五里一百六十二歩有四尺則

此川路橫二百三十五里一百六十二歩有四尺從

九歩有二尺求歩得六十三萬五千九百五十八歩

其竒以為尺則得八十四萬八千一百六十八尺歸

之扵歩又為三萬三千五百六十歩有八尺積歩得

六十五萬九千五百一十八歩有八尺歩百為畮畮

百為夫則此一橫川一橫路𠩄省六十五夫九十五

畮一十八歩有八尺凡南靣兩行一十六叚之間省

十四川十四路及一橫川一撗路共省一百九十九

夫有五畮七十六歩 北靣亦如之四靣共省九百

八夫五十六畒一十四歩有八尺郤扵上七十二叚

七十四萬九百六十九夫九十八畮四十歩之內除

此九百八夫五十六畮一十四歩有八尺外猶占七

十四萬有六十一夫四十二畮二十五歩二十八尺

 甸地一百八萬夫除此七十二叚占七十四萬有

六十一夫四十二畮二十五歩二十八尺外猶有三

十三萬九千九百三十八夫五十七畮七十四歩有

八尺此地亦不方正不可為萬夫之川也是郷遂之田制俻矣

十二曰按一甸舊方八里旁加一里為成成方十里

也一甸之田方八里中有六十四井自東至西八井

也井有九夫自東至西三夫也三夫之間則有二遂

二徑遂廣二尺徑亦二尺八井則有十六遂十六徑八井之間

及兩旁則有九溝九畛溝廣四尺畛亦四尺遂徑溝畛共增二

十二歩有四尺南北亦如之凡此井田為溝洫異扵郷遂萬夫此毎夫之四靣從橫皆為

遂井之四靣從橫皆為溝以至於邑丘甸不復別為限隔旁加為成乃為洫焉成之四靣從橫皆為洫以

至於縣都亦不復別為限隔四都旁加為同乃為澮周其外焉十里之中既取八里

二十二歩有四尺以為一甸之田及遂徑溝畛外止

有一里二百七十七歩有二尺毎靣分得二百八十

八歩有四尺乃以二百歩為二夫之田從二夫也二夫之

間及其外又以一歩二尺為二遂二徑則計二百一

歩二尺矣其餘更有八十七歩二尺成之毎靣又為

一洫一塗洫廣八尺塗亦八尺然多是兩成相接平分之則此

靣占一歩二尺以八十七歩二尺又除此一歩二尺

餘止有八十六歩矣今以二夫之田爲二行前以二百歩爲

二夫者也又以八十六歩爲一行共三行也四靣毎靣內第一

行橫列二十四夫四角又四夫共一百夫每靣第二

行二十六夫四角又四夫共一百八夫第三行不成

夫者以畮言之四靣每靣橫一百歩從八十六歩者

二十八叚共一百一十二叚毎叚爲方一歩者八千

六百是爲八十六畮四角毎角方八十六歩者一叚

共四叚毎叚爲方一歩者七千三百九十六是爲七

十三畮九十六歩積畮得九千九百二十七畮八十

四歩每叚巳有遂徑溝畛間之不復計為夫矣一成之中除一甸之田及

遂徑溝畛洫塗𠩄占外旁加更得田二百八夫其不

成夫者又得九千九百二十七畮八十四歩鄭雲旁加一里

謂加一井也今此不得爲井矣又計成之靣構百歩者二十八橫八十六歩者二共橫二千九百七十二

歩又其間為二十遂二十徑九溝九畛兩旁二半洫二半塗共橫二十八歩通計三千歩凡三百歩為一

里此橫十里畧無差也四靣皆然四成為縣經曰四甸其實四成也四縣為都

四都六十四成也方八十里旁加十里加一成也為百里

謂之一同一同百成矣前筭成法毎一成合各為一

洫一塗四周其外然以多是兩成相接故平分之各

占半洫半塗今此一同百成其中六十四成四靣皆

有接毎靣各秪占半洫半塗如前法矣至扵旁加三

十六成則四旁三十二成各一靣無接四角四成各

囬曲兩靣無接也既無接則當為全洫全塗乎曰否

凡一同之外當為澮與道也澮周扵同道周扵澮若

是則須變半洫半塗以為一澮一道也半洫半塗其廣一歩二尺

一澮一道其廣五歩二尺然則增四歩也三十二成各一靣無接變其一

靣半洫半塗以為一澮一道澮道𠩄増之地橫十里

從四歩求歩得一萬二千內除橫二十八歩從四歩

前是二十遂二十徑九溝九畛二半洫二半塗皆為從者

展計一百一十二歩外猶占一萬一千八百八十八

歩歩百為畮是為一百一十八畮八十八歩前筭一

成之田其不成夫者猶得九千九百二十七畮八十

四歩今復增此澮道𠩄占一百一十八畮八十八歩

外止有九千八百八畮九十六歩 四成皆囬曲兩

靣無接變其兩靣之半洫半塗以為一澮一道一

靣如上𠩄計增占一百一十八畮八十八歩一靣

橫九里二百九十六歩本十里也其四歩巳入右靣所計矣從四歩求

歩得一萬一千九百八十四歩內除橫二十六歩四

尺從四歩前是二十遂二十徑九溝九畛一半洫一

半塗一半洫一半塗巳在所刻退四歩之地矣展計一百四歩其竒以為

尺則得九十六尺歸之扵歩又為二歩二十四尺通

計一百六歩二十四尺外猶占一萬一千八百七十

七歩一十二尺歩百為畮是為一百一十八畮七十

七歩一十二尺前筭一成之田其不成夫者猶得九

千九百二十七畮八十四歩今復增此兩靣澮道𠩄

占共二百三十七畮六十五歩一十二尺外止有九

千六百九十畮一十八歩二十四尺一同百里為

方一里者萬凡里九夫則九萬夫也今此筭一同百

成成中一甸甸六十四井井九夫是為五百七十六

夫旁加又得二百八夫総計七百八十四夫百成則

七萬八千四百夫也其不成夫者扵中六十四成成

有九千九百二十七畮八十四歩縁𫟪三十六成其

三十二成成有九千八百八畮九十六歩又四成成

有九千六百九十畮一十八歩二十四尺百成通計

九十八萬八千二十九畮二十二歩二十四尺一切

以夫折之則又爲九千八百八十夫二十九畮二十

二歩二十四尺綂論之則一同之地爲田八萬八千

二百八十夫二十九畮二十二歩二十四尺其餘盡

以爲遂徑溝畛洫塗澮道也以九萬夫言之則遂徑溝畛洫塗澮道所占一

千七百一十九夫七十畮七十七歩一十二尺雖然此獨以一同言之耳如

兩同相接則又省焉別見扵後今據稍縣都並是兩同相接無用此制然

述法之始須先定一同而後可議其有接無接故特先爲此制也亦恐山川隔破其間或有獨置一同之

䖏焉耳經曰同間謂之澮誠謂兩同間爲一澮也洫以下意亦同以都鄙而形鄊遂是以前二萬夫之間

皆省一川也

十三曰按稍地二十同其十六同各三靣有接一靣

無接抵甸地也甸地雖有萬夫之川與之相接然其制度不同故此稍地別爲澮道若無接然也

其四同各四靣皆有接在四角也十六同各三靣有接一

靣無接毎同無接之靣凡十成 中間八成毎成之

一靣變其半洫半塗以爲一澮一道如前𠩄計毎成

増占一百一十八畮八十八歩外其不成夫之田猶

有九千八百八畮九十六歩 左右二成毎成之一

靣變其半洫半塗以為一澮一道亦如前𠩄計毎成

増占一百一十八畮八十八歩又一靣變其半洫半

塗以為半澮半道以回曲故此一靣又変之然與他同接故但為半澮半道半洫半塗

共八尺半澮半道共一十六尺然則増一歩二尺地矣𠩄増之地橫九里二百

九十六歩本亦十里也其四歩巳入右靣所計矣從一歩二尺求歩得

二千九百九十六歩其竒以為尺則得三萬五千九

百五十二尺㱕之扵歩又為九百九十八歩二十四

尺積歩得三千九百九十四歩二十四尺內除橫二

十六歩四尺從一歩二尺前是二十遂二十徑九溝

九畛一半洫一半塗一半洫一半塗巳在所刻退四歩之地矣展計二十

六歩其竒以爲尺則得三百四十四尺㱕之扵歩又

爲九歩二十尺通計三十五歩二十尺外猶占三千

九百五十九歩有四尺歩百爲畮是爲三十九畮五

十九歩有四尺毎成兩靣増占一百五十八畮四十

七歩有四尺外其不成失之田猶有九千七百六十

九畮三十六歩三十二尺有接之靣凡二十六成

二十四成䖏三靣每靣八成毎成之一靣變其半洫半塗

以爲半澮半道𠩄增之地橫十里從一歩二尺求歩

得三千歩其竒以爲尺則得三萬六千尺㱕之扵歩

又爲一千歩積歩得四千歩內除橫二十八歩從一

歩二尺前是二十遂二十徑九溝九畛二半洫二半

塗展計二十八歩其竒以爲尺則得三百三十六尺

㱕之扵歩又爲九歩一十二尺通計三十七歩一十

二尺外猶占三千九百六十二歩二十四尺歩百爲

畮是爲三十九畮六十二歩二十四尺毎成除此澮

道増占三十九畮六十二歩二十四尺外其不成夫

之田猶有九千八百八十八畮二十一歩一十二尺

 二成䖏兩角每成之一靣變其半洫半塗以爲半

澮半道如前𠩄計增占三十九畒六十二歩二十四

尺又一靣亦變其半洫半塗以為半澮半道皆以回曲故又

𠩄増之地橫九里二百九十八歩四尺本亦十里也其一歩

二尺巳入右靣所計矣從一歩二尺求歩得二千九百九十八

歩其竒以為尺則得三萬六千有八尺㱕之扵歩又

為一千歩有八尺積歩得三千九百九十八歩有八

尺內除橫二十六歩四尺從一歩二尺前是二十遂

二十徑九溝九畛一半洫一半塗一半洫一半塗已在所刻退之一歩

二尺之地展計三十五歩二十尺展歩尺之詳見上此後凡不相筭而但言成數

者蓋前有類者矣覆尋之可見也外猶占三千九百六十二歩二十

四尺歩百為畮是為三十九畮六十二歩二十四尺

毎成兩靣増占七十九畮二十五歩一十二尺外其

不成夫之田猶有九千八百四十八畮五十八歩二

十四尺 毎同百成総計七萬八千四百夫其不成

夫者扵中六十四成成有九千九百二十七畮八十

四歩縁邉三十六成其八成成有九千八百八畮九

十六歩其二成成有九千七百六十九畮三十六歩

三十二尺又二十四成成有九千八百八十八畮二

十一歩一十二尺又二成成有九千八百四十八畮

五十八歩二十四尺百成通計九十九萬四百六畮

四十七歩有四尺一切以夫折之則又為九千九百

四夫六畮四十七歩有四尺統論之則此一同之地

為田八萬八千三百四夫六畮四十七歩有四尺其

餘盡以為遂徑溝畛洫塗澮道也以九萬夫言之則遂徑溝畛洫塗澮

道所占一千六百九十五夫九十三畮五十二歩三十二尺四同各四靣皆有接

毎同四靣三十二成成之一靣變其半洫半塗以為

半澮半道毎成増占三十九畮六十二歩二十四尺

外其不成之田猶有九千八百八十八畮二十一歩

一十二尺 四角四成各回曲兩靣變其半洫半塗

以為半澮半道毎成増占七十九畮二十五歩一十

二尺外其不成夫之田猶有九千八百四十八畮五

十八歩二十四尺毎同百成総計七萬八千四百夫

其不成夫者扵中六十四成成有九千九百二十七

畮八十四歩縁邉三十六成其三十二成成有九千

八百八十八畮二十一歩一十二尺其四成成有九

千八百四十八畮五十八歩二十四尺百成通計九

十九萬一千一百九十八畮九十三歩一十二尺一

切以夫折之則又為九千九百一十一夫九十八畮

九十三歩一十二尺統論之則此一同之地為田八

萬八千三百一十一夫九十八畮九十三歩一十二

尺其餘盡以為遂徑溝畛洫塗澮道也以九萬夫言之則遂徑溝

畛洫塗澮道所占一千六百八十八夫有一畮六歩二十四尺凡稍地二十同同九

萬夫合計一百八十萬夫今積得田一百七十六萬

六千一百一十二夫九十九畒二十七歩有四尺蓋

其餘盡以為遂徑溝畛洫塗澮道也以一百八十萬夫言之則遂徑

溝畛洫塗澮道所占三萬三千八百八十七夫十十二歩三十三尺

十四曰按縣地二十八同各四靣皆有接其制如稍

地之角角置四同者也二十八同同九萬夫合計二百五十

二萬夫今積得田二百四十七萬二千七百三十五

夫七十畒一十三歩一十二尺蓋其餘盡以為遂徑

溝畛洫塗澮道也以二百五十二萬夫言之則遂徑溝畛洫塗澮道所占四萬十千二

百六十四夫二十九畮八十六歩二十四尺

十五曰按畺地三十六同其三十二同各三靣有接

一靣無接其制如稍地之正正置十六同者也四角四同各

二靣有接二靣無接回曲故也毎同前左右兩行一十六

以自內視角為前毎成之一靣變其半洫半塗以為一澮

一道計増占一百一十八畮八十八歩外其不成夫

之田猶有九千八百八畮九十六歩 後左右兩行

一十六成毎成之一靣變其半洫半塗以為半澮半

道計増占三十九畮六十二歩二十四尺外其不成

夫之田猶有九千八百八十八畮二十一歩一十二

尺 前角一成變其兩靣各半洫半塗以為一澮一

道計共増占二百三十七畮六十五歩一十二尺外

其不成夫之田猶有九千六百九十畮一十八歩二

十四尺 左右兩角二成毎成之一靣變其半洫半

塗以為一澮一道又一靣變其半洫半塗以為一澮

一道又一靣變其半洫半塗以為半澮半道計共増

占一百五十八畮四十七歩有四尺外其不成夫之

田猶有九千七百六十九畮三十六歩三十二尺

後一角一成其兩靣各變其半洫半塗以為半澮半

道計共增占七十九畮二十五歩一十二尺外其不

成夫之田猶有九千八百四十八畮五十八歩二十

四尺 每同百成総計七萬八千四百夫其不成夫

者於中六十四成成有九千九百二十七畮八十四

歩縁邉三十六成其一十六成成有九千八百八畮

九十六歩又一十六成成有九千八百八十八畮二

十一歩一十二尺又一成有九千六百九十畮一十

八歩二十四尺又二成成有九千七百六十九畮三

十六歩三十二尺又一成有九千八百四十八畮五

十八歩二十四尺百成通計九十八萬九千六百一

十四畮有四歩一十六尺一切以夫折之則又為九

千八百九十六夫一十四畮有四歩一十六尺統論

之則此一同之地為田八萬八千二百九十六夫一

十四畮有四歩一十六尺其餘盡以為遂徑溝畛洫

塗澮道也以九萬夫言之則遂徑溝畛洫塗澮道所占一千七百有三夫八十五畮九十五歩

二十凡畺地三十六同同九萬夫合計三百二十四

萬夫今積得田三百一十七萬八千九百一十四夫

六十三畮二十五歩一十二尺蓋其餘盡以為遂徑

溝畛洫塗澮道也以三百二十四萬夫言之則遂徑溝畛洫塗澮道所占六萬一千八

十五夫三十六畮七十四歩二十四尺凡五塗各有所隔徑隔扵溝畛隔扵洫塗隔扵澮道隔扵川所隔

之䖏必有橋焉川之水必決路而洩之以㱕於大川各隨地埶所向不可定其隔䖏井田之徑畛塗道亦

如鄊遂爲橋澮之水亦洩而㱕諸大川也司險職曰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而逹其道路康成謂川澤之

阻則橋梁之下文曰設國之五溝五塗而逹其道路康或雖不復觧然以上文觀之此爲橋梁亦明矣匠

人職澮之下曰專逹扵川各載其名蓋謂大川也以此察彼知其皆然是都鄙之田制

𬾨矣

十六曰或曰大㢤王畿之廣輪王國之逺近任地之

異制田之例山川之不億度溝塗之有増占自萬夫

以至於一同自近郊以至於畺地繄子之論詳矣其

𠩄以授扵民多少之數可得而聞與曰夫治民必先

定其居䖏而後可使之樂業也故司空執度度地以

居民正爲此焉今六鄊六遂各七萬五千家也然此

𦆵謂農民其餘有百工商賈庶人在官者凡此之類

抑又多矣載師職曰以㕓任國中之地康成謂㕓民

居之區域也里居也遺人職曰掌鄊里之委積以恤

民之囏阨康成謂鄊里鄊𠩄居也縣師職曰掌邦

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康成謂郊里郊𠩄居也賈釋

雲郷里據國中即六郷之民居在國中載師以㕓里所任地是也郊里據在

即六郷之民所居郊者也然則六郷之居布在國中外至近郊

逺郊也遂入職曰辨其野之土以頒田裡夫一㕓田

百畮則六遂之居在甸地者也舊說㕓者二畮半一家之居孟子曰五畮

之宅𣗳之以來當從孟子五畮為正甸地既一㕓五畮則郊內國中亦各五畮也然康成注

遂人謂㕓城邑之居注載師雲以㕓里任國中而遂

人職授民田夫一㕓田百畒是㕓里不謂民之邑居

在都城者與鄭意以六遂之民雖田在甸地而居扵

國中且甸地扵國二百里也去家二百里而耕孰為

便㢤抑王城方九里為方一里者八十一凡里九百

畮為七萬二千九百畮盡以為遂民之居一家五畮

𦆵可容萬四千五百八十家況王宮祖社朝市國宅

之屬及鄊民𠩄居在其中乎則六遂七萬五千家扵

何置之苟鄭意都城是都邑之城則六遂𠩄管與都

邑異遂民不可越在都邑也又其往來亦非近矣且

康成既以六鄊之居有在扵郊則六遂之民奚為不

可居甸乎是失之甚矣大司徒職曰凡造都鄙制其

地域而封溝之以其室數制之康成亦謂城郭之宅

田室蓋鄭以六遂居在國中故扵都邑亦云室在城

郭也其經意但以室數為家數豈分扵城之內外與

其實采地之民或居城郭或在野焉其地蓋亦不出

一㕓五畒之數也或曰敢問莫非王民也而吾子之

論以六鄊為農人而百工商賈之𩔖不與其數何㢤

曰覯觀鄭注則然且裁其理至當矣夫農人國之本

也三時力耕𨻶而講武以之足食以之足兵或致之

扵庠序習禮義為賢才是天民之良者也故為之郷

為之遂以編著之而統於司徒司徒教官也若夫工

問之類棄本逐末但以世資其用不可無之安足比

扵農人㢤抑其各有𠩄統工則統扵司空賈則統於

司市庶人在官者各統於其官府其餘皆然雖不繫

於鄊遂可也曰既不繫於鄊遂則其𠩄䖏郊乎國乎

曰聖王敦本尚儉雖有工賈必不甚衆庶人在官者

亦有常數其餘益寡矣國中或可以居之抑其朝夕

有事於市朝當在國中乃為便也

十七曰或曰奠民之居既承教矣耕田之數願聞其

悉曰按大司徒職曰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溝之

以其室數制之不易之地家百畮一易之地家二百

畮再易之地家三百畒此都鄙授田之制也不易之

地嵗種之故家百畮一易之地二嵗一種故家二百

畮再易之地三嵗一種故家三百畮以地利有厚薄

宜差之也又遂人職曰辨其野之土上地夫田百畮

萊五十畮餘夫亦如之中地夫田百畮萊百畮餘夫

亦如之下地夫田百畮萊二百畮餘夫亦如之此六

遂授田之制也亦以地利有厚薄故差其萊數以平

之萊田之休不耕者也至六鄊之田未見明文惟小

司徒職雲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數上地

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

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以覯觀之若

以為都鄙六遂乎則中地下地巳増其田萊畮數榷

其收入必亦無偏不容更有七人六人五人𠩄食之

差也此蓋是六鄊授田之制以郊地狹隘而六郷分

之矧塲圃宅田士田賈田官田牛田賞田牧田在其

間則雖有中地下地不得更増其畮數但以其家人

多少制之七口以上則授之以上地六口則授之以

中地五口以下則授之以下地焉其實皆百畮也

九等所養男女自二人以至十人七六五者舉中地之三等而言也今據逺郊之內田

二十萬夫近郊四萬夫逺郊十六萬夫其不為萬夫之川者又有

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五十九夫四十六畮七十九歩

四尺近郊四萬八千一百六夫有入歩三十二尺逺郊一十萬五千四百五十三夫四十六畮七十

歩八蓋以為六鄊之田也里也里居塲圃也宅田也

士田也賈田也官田也牛田也賞田也牧田也其餘

則王城之外有環塗環塗七𮜿有野塗野塗五𮜿有郊四郊皆有神兆

有明堂明堂在國之陽三里之外七里之內丙巳之地宮方三百歩有籍田籍田千畮

有學虞庠在國之西郊有榭榭所以講軍實足以臨見王之士卒而已其所不奪穡地瘠磽

之地扵是乎為之其埶須在城之外也亦或有山陵林麓川澤溝瀆之

跨其地其不為萬夫之川者亦未計出五溝五塗所占也下同又其餘則以待

餘夫也或曰郊內無餘夫之文子何以言之曰六鄊

之人不得不有餘夫且舉遂則鄊可知矣亦計郊內

地猶有以待之也甸地之田七十二萬夫其不為萬

夫之川也又有三十二萬九千九百三十八夫五十

七畮七十四歩八尺蓋以為六遂之田也㕓也其餘

亦或有山陵林麓川澤溝瀆之跨其地又其餘則以

為公邑也或曰子既言鄊有餘夫而扵遂何以不言

且遂人職巳著之矣曰遂之餘夫𠩄受之田屬公邑

耳不可析言也遂之家數與田既有定限其地域且

溝𣗳之矣若有餘夫其田何從而得必外取扵公邑

焉曰然則六鄊餘夫𠩄受之田何以不為公邑曰郊

內地狹其𨻶者必不甚多且近偪王國故雖以待餘

夫不復別稱為公邑也或曰公邑獨遂之餘夫耕之

乎曰不然康成謂士工商以事入在官而餘夫以力

出耕公邑覯謂亦非獨士工商而巳也雖庶人在官

者畜牧之家之餘夫亦出耕扵此焉民之生息嵗月

浸多積數世之後其餘夫豈可勝數公邑雖廣或弗

能容矣是聖人先有以待之也若稍以外則八十四

稍地二十同縣地二十八同畺地三十六同除名山大澤不以朌凡當山陵

林麓川澤溝瀆不廢悉以班之其餘以為王子弟食邑公卿大夫采

地又其餘則以為公邑也其食邑采地之內則自以

授其𠩄𬋩之民其餘亦或有山陵林麓川澤溝瀆之

跨其地又其餘則以待餘夫也又弗䏻容則亦當出

耕扵其𠩄近公邑其人則繫扵都鄙其田稅則㱕扵

王官是公私兩利之意也或曰遂人云萬夫有川川

上有路以逹於畿康成謂去山陵林麓川澤溝瀆城

郭宮室塗巷三分之制其餘如此以至於畿康成固

知都鄙為井田矣則其意謂公邑自稍以外亦如甸

地為萬夫之川與曰是康成之誤也此川上有路以

逹於畿止謂由此路而往可通扵畿耳以明其𠩄以

為道路扵田間者非妄也將以利往來之人內通扵

國外通扵畿國近而畿逺逺之可逹近可知矣是以

省文言畿而不言國也非謂一㮣為萬夫之川以至

畿也且自稍以外公邑誠以采邑之餘一切使大夫

治之後復欲爵祿扵人又取之以為采邑也公卿大

夫寔有定貟若有王子弟則世世生息安有紀極是

采邑之增無世無之苟今公邑盡為萬夫之川他日造

都鄙為井田又當改作乎何勞力之甚也若造都鄙

而循用萬夫之川非制也以覯論之甸地公邑自依

六遂萬夫之川稍縣畺地公邑亦循都鄙井田之制

或近或逺隨宜而變扵義當矣或曰都鄙授田則有

不易百畮一易二百畮再易三百畮凡三等遂地授

田則有上地田百畮萊五十畮中地田百畮萊百畮

下地田百畮萊二百畮凡三等鄊地授田則有上地

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雖以地利差其口

數其田實皆百畮凡一等而康成之義自六郷以及

甸稍縣都悉以不易一易再易通率之雲一家受二

夫且不易一易再易獨是都鄙授田之制豈可以包

鄊遂乎曰康成固妄矣非徒不可以包鄊遂也雖都

鄙之制有不易一易再易然須定有一百畮不易者

二百畮一易者三百畮再易者合六百畮而三家受

之此則可雲通率一家受二夫也若多少稍差則巳

失之矣況其積筭數百萬夫而乃公言通率一家受

二夫何其徒用心㢤今則皆不取焉但𬾨舉鄊遂都

鄙授田之明制使執事者躬相地宜而頒之不敢以

預言也

十八曰或問田裡之論則然矣其王子弟食邑公卿

大夫采地小大之法何如曰康成謂其制三等百里

之國凡四都一都之田稅入扵王五十里之國凡四

縣一縣之田稅入扵王二十五里之國凡四甸一甸

之田稅入扵王其意以公采地為一等百里之國也

王之母弟及庶子同卿采地為一等五十里之國也稍䟽者同大夫

采地為一等二十五里之國也最䟽者同又其注載師謂

家邑大夫之采地小都卿之采地大都公之采地王

子弟𠩄食邑然則三公百里之國在畺地卿五十里

之國在縣地大夫二十五里之國在稍地也畺地三

十六同同為百里之國一是為三十六國也縣地二

十八同同為五十里之國四是為一百一十二國也

稍地二十同同為二十五里之國十有六是為三百

二十國也此其大畧耳苟有名山大澤占之則依𠩄

占減焉或王子弟公卿大夫人數少食之不盡則以

其餘為公邑以俟後耳然今按周禮公三人其郷老二郷則

公一人蓋此三公兼之卿十有五人孤六官及六卿大夫毎郷卿一人大夫則

冬官巳亡唯五官在五官之屬大夫三百三十七人

煩不俻舉若加以冬官之屬及公邑又別有大夫治之其

數蓋不下四百人也今稍地為二十五里之國三百

二十或有名山大澤占之則從而減焉又王子弟最

䟽者之𠩄食在其中若是大夫之邑其不足者多矣

然縣地為五十里之國一百一十二雖或有名山大

澤占之及王子弟稍䟽者之𠩄食在其中而卿止扵

十有五人其餘地蓋尚多也大夫之邑不足其取諸

此乎雖王之母弟庶子衆多畺地弗能容之取扵此

亦可也又其餘乃以爲公邑焉或曰禮雲天子立三

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扵周禮何其不同

也曰此夏禮而商因之者也其田則公百里卿七十

里大夫五十里至周則自卿以下増其員而減其祿

蓋後世政事漸繁事繁則官不得不增官多則祿不

得不減𫝑使然也

十九曰或人請問賦稅之法覯對曰按太宰職以九

賦歛財賄一曰邦中之賦二曰四郊之賦三日邦甸

之賦四曰家削之賦五曰邦縣之賦六曰邦都之賦

餘三者不出扵田裡故不舉康成謂賦口率出泉也今之筭泉民

或謂之賦此其舊名與郷大夫以嵗時登其夫家之

衆寡辨其可任者皆征之遂師之職亦云以令其財

征皆謂此賦也是則周時已如漢筭泉但漢法筭泉

人百二十周之賦泉數則未聞矣又按載師職曰凡

任地國宅無征園㕓二十而一近郊十一逺郊二十

而三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唯其漆林之徵二十而

五此征則皆指田稅也康成謂國宅凡官𠩄有宮室

吏𠩄治者也周稅䡖近而重逺近者多役也園㕓亦

輕之者㕓無榖園少利也經又曰凡宅不毛者有里

布凡田不耕者出屋粟凡民無職事者出夫家之徵

康成亦謂宅不毛者罰以一里二十五家之泉今詳

司農注引孟子云㕓無夫里之布其意可取蓋凡稅

者各隨其地𠩄出田有榖則輸其榖宅有桑麻則輸

其布帛唯㕓里在國中者人衆宇廣無所𣗳藝則課

之出泉布亦料其㕓地所可𣗳藝多少二十之價而

取其一焉若城外之宅可𣗳桑麻而怠廢不為者則

依國中例課之出泉布蓋𣗳桑麻易為功而出泉布

難為力所以罰之使其勤耳故曰宅不毛者有里布

也田不耕者出屋粟康成謂罰以三家之稅粟周禮不爲

屋但以三家之稅粟借文以稱之焉蓋不耕一夫之田則納三夫之稅

粟倍重之亦以罰其怠也民無職事者出夫家之徵

康成謂出夫稅家稅夫稅者百畮之稅家稅者出士

徒車輦給繇役蓋勤而就田業則有夫家之稅間而

無職事者亦有夫家之稅與其無地而輸財孰若受

田之𫉬利也此亦以勸其勤耳大畧自國以至於畿

稅輕者不減二十而一重者不逾十二⿰氵𭝠 -- 𣾰林雖重顧亦少焉

以役多少叅折之也此賦稅之定令也或曰古者皆

謂周稅什一今此論何其等級之多乎曰其謂什一

舉近郊而言也古之言質舉近而畧逺也後儒耳目

不接得其畧而失其詳因謂皆什一也夫周禮豈可

誣㢤抑不獨扵周然也其言夏商什一者亦猶是也

後凡言什一者意同或人又問曰幸卒業扵賦稅矣其所以制

軍旅具車甲願因言焉曰按夏官司馬曰凡制軍萬

有二千五百人爲軍王六軍軍將皆命卿二千五百

人爲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爲旅旅帥皆下大夫

百人爲卒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爲兩兩司馬皆中

士五人爲伍伍皆有長康成謂軍師旅卒兩伍皆衆

名也伍一比兩一閭卒一族旅一黨師一州軍一鄊

家𠩄出一人此則六鄊為六軍七萬五千人也又按

遂人職曰以嵗時稽其人民而授之田野簡其兵器

敎之稼穡康成謂遂之軍法追胥起徒役如六鄊若

是則六遂亦為六軍七萬五千人也但以王家迭而

用之則其興發常六軍耳故止言六軍也此鄊遂制

軍之法也又按司馬法通三十家出匹馬士一人徒

二人成三百家出革車一乗士十人徒二十人終三

千家出革車十乗士百人徒二百人同三萬家出革

車百乗士千人徒二千人此雖井田顧未與周制同

今按春秋成元年三月作丘甲杜氏注以為丘出戎

馬一匹牛三頭甸出長轂一乗戎馬四匹牛十二頭

甲士三人歩卒七十二人此甸所賦今魯使丘出之

譏重歛故書左傳哀十一年季孫欲以田賦使冉有

訪諸仲尼仲尼不對而私扵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

扵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歛從其薄如是則以丘亦

足矣杜氏亦謂丘出戎馬一匹牛三頭是賦之常法若不度扵禮而貪冐無

厭則雖以田賦將又不足且子季孫若欲行而法則

周公之興在若欲苟而行之又何訪焉以是觀則丘

賦實周公之典舉丘則甸明矣如此一同百甸甸旁加為

成則百成也亦百乗也百乗則戎馬四百匹牛一千二百

頭甲士三百人歩卒七千二百人乗數雖同而士卒

之制多少異矣今亦本周制為定蓋甸以內六鄊六

遂則為十二軍迭用其六軍稍以外八十四同則為

八千四百乗亦逺近異制矣如有名 山大澤占之同數不滿則亦依數減之矣

以一切而言則畿內千里合當百同故古謂天子萬乗

也大凡康成謂成之一甸同之四都出田稅其旁加者

甸旁以治成之洫都旁以治同之澮覯謂溝洫始為

之也則用力多後治之也則用力寡矣SKchar足免其田

稅乎今觀車賦止扵甸不言成豈非旁加者不與車

賦但主為治洫乎總百成之旁加者既各盡治其洫

又共治其同之澮以役折役扵事為宜且其治洫澮

一嵗中豈數數然㢤是賦稅軍旅車甲之議盡矣

二十曰或曰古之人皆謂周為公田公田百畮其二

十畮以為八家之居八家各受百畮以為私田通九

百畮為一井公田借民力以耕不稅其私田詩春秋

論語孟子之說皆然特周禮為異稅夫無公田康成

以為周之畿內用貢法稅夫無公田夏之貢法也邦國用助法

田不稅夫商之助法也畿內用貢法者鄊遂及公邑之吏旦夕

從民事為其促之以公使不得恤其私邦國用助法

者諸侯專一國之政為其貪𭧂稅民無藝此論何如

曰天子之政自國而形天下者也豈有天子之國自

稅民田而令諸侯但為公田而不稅㢤雖其嵗入同

歸於什一然非𠩄以身率之謂也且畿內有鄊遂公

邑之吏旦夕促之以公而諸侯之國豈無其吏能

之者乎苟為其貪暴稅民無藝則若王政明諸侯奉

法雖使之稅敢過制乎若王政不眀諸侯不奉法雖

為公田彼不能外取乎是皆非通理之論也覯謂周

之畿內以及天下諸侯一用貢法稅夫無公田也公

田商禮也抑文王之時雖巳受命尚為商之諸侯其

田猶依商禮至武王得天下周公攝政作禮樂方遂

變之故言周爲公田者其原在聞之扵文武之時而

不知周公巳變之也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貢商人

七十而助周人百畒而徹其實皆什一也徹者徹也

助者藉也則孟子既知周制與商異矣其下文又曰

詩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爲有公田由此觀之

雖周亦助也孟子雖知周制與商異然見詩有公田

之文其詩又是周雅故復疑周亦爲公田如商之助

也其曰由此觀之雖周亦助則疑之之辭也既疑周

爲公田故至滕文公使畢戰問井地乃對以圭田餘

夫公田之說謂今可行也夫圭田亦商禮也周則曰

士田矣餘夫二十五畮蓋亦商禮也周則皆百畮矣

然則孟子𠩄稱悉是所聞商時之禮徒見周詩引公

田乃復疑是周制耳不然何以上文雲周人百畮而

徹如徹取之謂與至如周詩所引公田亦非指言當

時之事蓋以幽王政煩賦重君子傷今而思古故引

古公田以諷之亦不言之公田果在何王之時也獨

其上章雲播厥百榖既庭且碩曽孫是若鄭箋雲曽

孫謂成王也若以成王之時則周公巳作禮樂矣而

曰雨我公田是周制果為公田也然康成何以專指

曾孫為成王夫孝孫曾孫抑是事宗廟之通稱禮曰

祭稱孝子孝孫以其義稱也其稱曽孫某謂國家也

若是則人君䏻繼先祖有國家君子取其廟中之稱

而稱之曰曾孫皆可也豈成王得專之㢤安知詩人

𠩄指不謂武王也文王也苟詩人𠩄指謂武王以上

則自是周公未制禮之前誠無害扵周禮之夫稅也

且孟子對齊宣王亦曰昔者文王之治𡵨也耕者九

一是乃正指九一公田在文王也文王則依商禮決

矣獨至周詩而疑之疑之又不明辨從而遂其疑

畢𢧐顧亦先後反矣先言徹後言公田也春秋宣十五年初稅

畮左傳曰初稅畮非禮也榖出不過藉以豐財也覯

謂魯之先田稅既定矣然山林川澤之旁歴世之後

或頗墾闢以有餘畮宣公又履而稅之傳稱榖出不

過藉蓋丘明謂周家雖不謂公田然其井邑之𠩄出

稅榖亦不過商時藉數如孟子𠩄謂其實皆什一之

義也非謂周有公田而借民力以耕也公羊曰古者

什一而藉榖梁曰古者公田爲居井𫁘蔥韭盡焉是

皆舉商禮以言之也大凡先儒多稱商禮抑非止聞

之扵文武之時而不知周公巳變之也蓋亦孔子商

之子孫其服行尚依商禮檀弓夫子日夏后氏殯於東惜之上則猶在作也商

人殯於兩楹之間則與賔主夾之也周人殯扵西階之上則猶賔之也而丘也商人也予疇昔之夜夣坐

奠扵兩楹之間夫明王不興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將死也而論語曰周監扵二

代鬱郁乎文㢤吾從周誠夫子其身之私則法先祖

天下之公則從時王且周制文扵商也其可忽諸先

儒徒見夫子行商禮因謂天下之法盡當從商則其

𠩄言多稱商禮傳之積乆後世莫知其本源誤謂之

為周制故言周制者或以商禮雜亂其間則後世之

言益不可信也如有若之對哀公盍徹與實止謂周

家什一之徹法不足更疑其道公田也夫如是則詩

春秋論語孟子皆不謂周公之制有公田後世諸儒

觧之者非也康成惑之亦非也自王國以至於藩服

一也或曰助法不善與周公故變之也曰助法善之

大也周公變之慮之深也夫周公以民益頑吏益猾

公田之耕或不盡力藉榖之入或有𨼆欺不如一委

之民而制其賦稅稅有𠩄常責有𠩄在安坐而視其

入也禮制愈崇國用愈廣何暇從容如上世乎雖然

無𠩄増重也第謹其定數耳扵民既無傷扵國則不

乏是聖人慮之深制之中也或曰敢問司馬法既為

井田而周公變之何也曰司馬法雖為井田然其未

方也唯井方一里成方十里同方百里焉其餘十井

為通則長十里廣一里十成為終則長百里廣十里

皆不方也周公欲以封邑諸侯群臣故自井以上皆

方之邑方二里丘方四里甸方八里縣方二十里都

方四十里成與同則仍依司馬法方者依之不方者

改之無小無大皆方也舉而用之之易也井田既變

則車賦亦不得復依司馬法矣故以丘甸制焉且一

甸六十四井雖盡再易之地猶可授一百九十二家

其出甲士歩卒共七十五人不為多矣抑征討有時

非常常而用也故士卒之數增焉皆聖人以義制事

預備不虞之道也或曰司馬法文王時所作而周公

敢變之何也曰夫孝者謂能承其志意非必盡循其

政令膠柱而不改也況文王雖作司馬法而未之施

行乎文王在岐為諸侯見商祚將盡知天命在巳故

經始司馬法待其即天子位而行之文王大勲未集

武王克紂而崩周公攝政乃取其書而述傳之可則

因否則革廣以衆制而為周禮焉益無過也曰文王

聖人也其為書安有否而可革者乎曰聖人因時制

宜文王之時與周公之時異故文王以其時而言周

公以其時而變也或曰諸侯之國亦井田也其制何

若曰亦猶都鄙而巳矣始之為鄊遂次之為都鄙或

滿以萬夫或極以一同至扵諸侯則不言其田制其

取諸都鄙亡疑矣欲知外者觀諸內欲知逺者本諸

近茲不待備言而可鑒也大㢤周公乎接文武之聖

救商人之敝以之為禮禮無不中以之為政政無不

和土天下之廣也而一塊莫敢爭先為之限也口天

下之衆也而勺飲無𠩄闕先為之業也率飽煖之民

而納之扵仁義驩焉可不反顧矣其曰兼三王不亦

宜乎後雖有作者周公其弗可改也巳曰然則如之

何則可曰法而行之復為一周乎

右定著二十章經析其㣲注擇其善極數明用㑹異

扵同勁正備具無越此書矣猶懼其未可以灼見也

作三圖以翼之一曰王畿千里之圗二曰鄉遂萬夫

之圗三曰都鄙一同之圗圖之矩畫頗髙廣故別行

不綴於篇

明明後如欲舉周公之制觀是書按是圗以令之其

如取諸掌乎若猶未也敢私扵學禮者故書




直講李先生文集卷之十九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