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石谷達意稿
卷之二
卷三 

韻語五言古

編輯

寶制軒為阮中節教讀賦己丑作

編輯

人知寶明珠,誰知寶好書。明珠出大海,求之極艱虞。好書出翰苑,播之遍寰區。得珠秪益富,劬習乃成儒。為富多不仁,不仁惡攸瀦。為儒多令名,令名德之輿。不見石與鄧,末路皆亡軀。不見董與賈,百世同馳譽。寶書一何知,寶珠一何愚。況君所寶書,典墳與同符。烈烈聖朝制,洋洋聖祖謨。大哉天地心,萬物均涵濡。放勳久徂落,懿訓尚昭敷。俗吏迷先務,學舍成荒墟。虛名存餼羊,末學攻皮膚。良深哀自暴,孰與誅凡夫。綱常日以斁,風俗漸趨汙。衣冠昧民義,顱趾半浮屠。獨醒眾醉中,感歎成欷歔。多君吾邦彥,讀書味道蘇。隱居尚求志,名利厭奔趍。師模表郡社,行義重鄉閭。腹中富文史,門下盛生徒。化源力疏淪,蒙寇利殱祛。匪惟占畢伸,豈直訂魯魚。欽承聖祖訓,講誦編長舒。信之若蓍蔡,重之逾璠璵。青衿時請益,亹亹忘勤劬。六經表裡言,三編臣民模。條分與縷析,底蘊悉抒攄。所願吾同胞,相攜出覆盂。大書褐存省,華扁昭庭除。我來登君堂,劇飲遂成酺。撫事增舊懷,對君發長吁。古人不可見,今人誰起予。

棣萼懷春為莆田林恆肅賦

編輯

維南有棠棣,結根閩山原。連枝異凡木,資始乾坤元。大枝日已長,密葉日已蕃。小枝尚拱把,苦纏風霜繁。歲寒賴同氣,保合能相存。朅來秀華萼,騰芳起丘樊。清陰已被物,佳馥飄金門。同生有榮悴,感激恆含恩。永言天敘重,此意一何敦。嗟彼鄴城荳,其生本同根。方榮見猜忌,相煎何太煩。以茲慨物理,可以喻弟昆。有飛如鴻雁,有鳴如箎塤。於嗟鬩牆者,冥躁真魚豚。良心久淪喪,此理與誰論。勉哉念天顯,終身不可諼。

送陳進士良顯宰西華分韻得後字

編輯

長文陳氏良,才美信希偶。文章掛腹腸,錦繡為心口。登名甲科前,接武季方後。天子重親民,百里符新剖。墨綬照青春,樂只民父母。誦詩三百篇,為政復何有。我忝交季方,同年情更厚。臨別誼贈言,兩端為君㸸。古人立德業,可木亦可久。經綸出有源,活水塘半畝。末流道術隱,萬事皆成苟。滔滔捷徑趍,落落盤珠走。大路日榛蕪,迂遠誰復取。緬懷卓魯董,名出漢庭右。流芳賁簡編,千載垂不朽。今子踵其職,尚思與之友。君子志光大,攸征戒中垢。惟明生於公,願言慎私狃。惟威生於廉,願言防利誘。歲寒霜雪余,卓卓見操守。當令風俗淳,再睹民財阜。所立苟若斯,上下庶無負。都門十月交,北風悴衰柳。枯條不可折,飲子杯中酒。於今循良更,多起司繩紏。飛鳧何當還,親朋日翹首。

或問立志難三首,讀語類約本語而成者

編輯

徹上與徹下,只是一個敬。人心剛健時,物慾自退聽。

身心要持守,道理須研究。是非知好惡,好色與惡臭。機剛如轉樞,上達亦何有。

撐船須用篙,吃飯須用匙。何事匪心作,此心當敬持。

正心一首

編輯

孔子畏匡人,文王囚羑里。死生迫在前,坦若尋常事。問之何獨然,理明心水止。所以大學教,工自格物始。維茲夢覺關,凡聖判於此。誠意而正心,上達去迤邐。當憂或當懼,一過亦無累。

立志

編輯

學莫先立志,聖以為標準。念慮貴勿忘,工夫日富緊。是身茲眇然,何與天地並。只緣萬物備,求復自須猛。臨事與觀書,此意長冏冏。若初無是心,因循度光景。昔雲性善者,每每稱堯舜。三復師至言,令人發深省。

題宗室古麒麟圖

編輯

聖人出御極,王道蕩八垠。一元釀太和,萬匯沐至仁。天地不愛寶,山川乃效珎。儲精產仁獸,厥名曰麒麟。有趾不以踶,在郊百草新。有定不以抵,在藪百獸臣。有角不以觸,在野百蟲甡。惟茲非常瑞,匪德曷克臻。伊昔周西伯,正心修厥身。關睢化自家,漸被江漠濆。公子及公姓,公族皆振振。麟兮時未出,人以此即真。歌詠形諸詩,歎嗟辭更頻。薰蒸建成康,肌髓皆浹渝。一世如一家,一家如一人。雍雍禮樂作,平平道義遵。終令四靈至,卒致四夷賓。周綱一以頺,王澤日以泯。魯狩雖嘗獲,惜哉出非辰。踣蹄傷玄聖,涕泣空悲辛。漢庭亦重睹,歌頌紛譫諄。稽治已雜霸,考德矧非純。有麟未為祥,安足與周倫。寥寥晉唐來,地醜德亦均。上非堯舜君,下鮮文武民。此獸遂絕跡,狡黠多梟㕙。天道循環然,宋興德差醇。真儒實茲瑞,濂洛並關閩。猾夏哀胡元,腥臊過狂秦。斯人胥夷狄,中原漭荊榛。天心久已厭,篤生皇祖神。乾坤揭再造,挽幹回洪鈞。撥亂反之正,拯溺享其屯。如長夜復旦,如大冬復春。化同上下流,舉世歸陶甄。左衽正衣裳,疲民息吟呻。人紀聿肇修,風俗仍還淳。而況王子孫,派屬天潢親。既睦俊德中,仁厚於周鄰。吁嗟是乃麟,何必身如麕。披圖見形似,正容肅冠紳。裁詩繼麟趾,深愧效眉顰。觀風或有采,持以獻楓宸。

陳都憲公中讒被謫奉慰以言

編輯

達人無外累,至樂得天真。富貴倘來物,棄之若埃塵。險艱時適然,焉足驚心神。乃知仗忠信,隨地可容身。豈復陋居夷,戚戚戀要津。唯天生賢哲,為民心孔仁。雲胡自好者,邈若越與秦。寥寥宿晝後,千載見斯人。鄙夫醉高誼,感激成吟呻。已深吾道歎,更側同胞屯。願天眷明主,遄為起誠臣。作詩勸加飱,往哉當自珍。

觀龍門渡浮橋

編輯

早晚常渡江,待舟龍門口。坐觀往來者,歎滯畏濡首。造舟今有梁,坦途任奔走。推行天地心,允矣資賢守。

畫菜為成上人賦二首

編輯

厚味紛朵頤,此根誰咬得。僧家食為常,性定應無感。至味唯淡薄,人皆愛鮮濃。此根僧咬慣,端足愧章縫。

吳永齡千戶許載酒請州佐秦侯及諸友游西

編輯

岩寺久不踐約秦以詩戲速之依韻同作

瑪瑙古城北,禪房倚嶔岩。俯瞰萬里江,仰蔭千年杉。我昔乘槎行,遙望石壁巉。青雲路正長,蘿徑無緣芟。今將航宦海,興動東征帆。聞君有成約,速客勞飛函。中宵起待旦,秣馬催羈銜。言焉出自食,大笑將軍饞。坦坦秦大夫,嘲詩屢題緘。調高更寡和,情至元非詀。

陪郡侯及張揮使諸公遊西岩寺次韻

編輯

海日初升嶺,江雲薄宿岩。尋幽入梵宇,繫馬堂前杉。古城岸東西,石壁淩空巉。欲來消息大,野逕僧先芟。隔河松庵老,渡水來孤帆。相過惠遠輩,共啟藏經函。昊天及游衍,寧敢惟杯銜。飛躍味魚鳶,此嗜非饕饞。英靈奏舞伎,天地呈機緘。茲遊有真趣,相樂豈徒詀。

次前韻贈秦貳守

編輯

秦侯江湖秀,和氣殊岩岩。瑞世一騶虞,參天孤檜杉。望之如長山,大川絕險巉。中含萬卉春,孰植而孰芟。汪汪洞庭水,千艦容飛帆。天外倚太阿,曾為君開函。胡為去瑣闥,守此六品銜。一駿當百駑,倍粟元非饞。白日在青天,浮雲終啟緘。我歌淇澳篇,歌侯善戲詀。

廣安十二景

編輯

秀屏積翠

編輯

西山萬古翠,不與四時代。天作帝荒之,置州此焉在。畫屏當坐隅,帝心豈徒愛。官箴取易象,蒞眾當用晦。

篆水呈祥

編輯

川岳有效靈,何獨疑茲水。春波浮篆籀,此事非偶爾。至和水先見,年豐固巽理。乾坤物我間,感應多如此。

龍窟儒林

編輯

帝昔乘震出,周遊西南維。龍驂偶脫御,萬古蟠於斯。青衿采芹者,思樂此泮池。風雲際嘉會,霖雨開昌期。

猊峰神宇

編輯

川神昔濬川,西來駕金猊。俄而化為峰,蹲踞渠江西。賨人宇其巔,萬古為神棲。氣還噓作雲,雨我南東畦。

龍門曉渡

編輯

江門天地辟,萬里波濤瀉。洄潭蛟龍潛,欲濟舟須假。今古幾昏朝,往來並上下。紛馳名利途,誰似知音者。

鶴嶺晴嵐

編輯

江東一嶺橫,雨霽林煙靄。丹房仙已遙,白鶴名猶在。我欲煉形魂,遠遊閱人代。松喬不可致,望望空長慨。

白塔淩雲

編輯

累石肖文筆,力補坤輿缺。所期孕生賢,此意感先哲。譽髦周詠文,振德堯命契。人才出教學,勿倚浮屠塔。

甘泉漱玉

編輯

天一生此泉,詎止色味美。混混來無窮,妙道此其體。游居宦學良,師法儼在邇。不動以及物,不息以修已。

西山牧笛

編輯

西山閑沃壤,草生盈陂陀。求芻求牧者,群驅簉其阿。牛羊飽訛寢,吹笛聲相和。牧畜有牧道,牧民如之何。

南寺僧鐘

編輯

大鏞在東序,吾道假以鳴。聖徂樂久廢,西方盜其成。蒲牢吼梵宇,雲以警眾生。誰哉廬其居,歸我此金聲。

鳳洲佳兆

編輯

洄水昔春漲,巨鼇海上來。漲消歸不得,化作洲如台。川岳淑氣回,文章泰運開。英靈久索寞,出色須賢才。

龍鏡清光

編輯

洪爐始鎔鑄,此鏡成至圓。一泓湛無波,萬象常昭然。人心一太極,本體皆茲泉。源頭有活水,光影涵雲天。

秋日晨起偶書庚戌歲予五十矣

編輯

百年如一歲,五十過為秋。白髮雪種種,黃葉風颼颼。葉落春復生,髮脫不可留。人生木不如,年華水東流。今予年半百,白雪浸盈頭。老至非所歎,德未修吾憂。及今硬寨做,勿復空悠悠。欲無忝所生,當勉追前修。

己酉汴城送別諸考試別有序

編輯

天地一元運,終始億萬載。吾人生其間,異域復異代。古人今不見,來者孰能待。同時各四海,百年能幾會。幸茲當大比,與君十數輩。考文成高宴,聚首一堂內。微言及性命,閱士求俊乂。良材可棟樑,佳實中鼎鼐。以茲報國家,上下洵有賴。鹿鳴歌已闌,振策將於邁。共惟離別難,惻愴起長慨。贈言示嚮往,相與出肝肺。仰止仁人心,庶幾君子愛。河梁一分手,佳會何當再。

封主事沈君挽詩

編輯

昔聞嘉禾郡,梧桐生高岡。有鳥棲其阿,喈喈雙鳳凰。鳴聲葉韶濩,振羽於朝陽。生雛亦九德,潤身富文章。德輝集帝庭,及時斯迴翔。傅天幸接翅,三載聯鵷行。分飛下九霄,兩地遙相望。晚持黃紙來,見之吳山傍。鳳兮久已逝,相悲各彷徨。孤凰德彌郡,拜未及升堂。未幾凰亦去,孤雛但哀傷。世方困梟隼,靈鳥多摧藏。安得留二瑞,羽儀此江鄉。靈雛雖雲老,猶足鳴隆昌。勉哉進竹實,苦淚收淋浪。同胞在溝中,子意其相忘。

退居讀孟子有感書懷有序

編輯

予讀孟子七篇,玩其大指,多在尊王道,賤伯功,遏人慾,擴天理。此意反覆,詳且盡矣。至其篇末,辟邪說乃獨諄諄於鄉原。深惡而痛絕之。其詞覼縷不已,何哉?於戲!此豈非古今天地間一大是非之難辨者耶!況孔門已有結斷之公案在焉。孟子至是亦老於世故,知堯舜之道不行於世,深害在此。其似是而非,感世之深塗生民之耳目,而蠱其心志,亂朱之紫,亂苗之莠,亂雅樂之鄭聲,覆邦家之利口,不是過也。吾夫子蓋已恐其亂德,而斷以為德之賊矣。孟子感萬章之問,閹然媚世,既發其隱情匿志矣。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感而悅之,欲非刺之而無可舉也。彼遂執非為是,終迷不反,其於堯舜之道不復可援以入,孟子亦絕望焉。至語其絕之之術,則曰反經而已矣。此自治之上策。

原書缺

正本之論也,既足以垂憲萬世矣。然後歷敘堯舜之道傳之。孔子在陳之歎思得中行而與之軻蓋知己有不得辭者矣。其憂深,其慮遠哉。厥後,賈生太息流涕,慟哭於漢。俗之衰,憂亦勤矣。惟其不知慮此,故卒困於絳灌之徒,終以謫死,不幸何其甚哉。千載而下,長樂老生乘五季之壞亂得售其術,榮遇如願以終其身。由是其徒薈蔚滋矣。及五星起運,諸儒繼生於濂洛關閩間,則去聖遠而世莫藥矣。卒之是非異位,真反為偽,堯舜之道遂為世大禁,孔孟豈過慮哉?然則後之宗孔孟者,徒憂無益也。其曰:君子反經而已矣。斯言宜服膺以自治。

嗚呼我何歎?歎世是非亂。真非始易明,似是卒難辨。孔子大聖人,慮世此先見。深惡痛絕之,諉曰我不憾。彼哉何人斯,賊德惟鄉原。在陳思魯士,歲月時已晏。知道終不行,取次思狂狷。中行或可進,庶張吾道翰。既沒孟軻生,時當七國戰。茲實繁有徒,譬之惡木灌。斤斧刊伐功,舍軻倚誰辦?聖門辟邪言,足據為公案。爰與萬章徒,反覆相問難。邪說於狂狷,詞各極譏訕,至其述己志,但欲世稱善。閹然媚世情,發擿豈鍜煉,忠信與廉潔,舉世人所贊?惟其似而非,於世尤善幻。是以眾悅之,爭取為礪碬。聖人獨深惡,歸正終莫援。絕之有上策,邪慝指為冠,反經一言要,永垂萬世憲。末敘堯舜傳,七篇乃終卷,賈生坐昧此,謫死徒悲怨。後來長樂老,歿齒榮如願。宋儒生豈偶,聚奎五星燦。大經再中天,去聖世終遠,未幾道又荒,康衢行人斷。麟鳳嗟陸沉,群鳶刺霄漢,哀哉此生民,何辜墜塗炭?聖賢慮世心,及此言皆驗。我生逢唐虞,祿食仰薄宦。守所學終身,庶幾報一飯,氾濫傷黃流。砥柱屹不變。顧彼隨波人,得魚若丘巘,紛紛群善遊。驚眼生健羨。匯征競效尤。援茅相引薦,鼓枻發洪濤。浩歌振葭薍。薰蕕一以淆,誰復別真贗。遂令荃蕙化,蕭艾百室遍老夫雖退藏,芹曝未忘獻。山林難獨樂,蒿目憂世患。矯首卷阿遊,此情終繾綣。

石谷達意稿卷之二終

 卷一 ↑返回頂部 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