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竹泉集
卷七
作者:金鎭圭
1773年
卷八

筵奏

編輯

晝講時奏辭副學時

編輯

臣竊有平昔慨然於心者。今因文義。敢此仰達。春秋一部。聖人筆法袞鉞具著。何莫非所可服膺者。而蓋其大義。在於尊周攘夷復讐雪恥。胡安國當南渡初。作傳以進者。亦取此義也。我國雖僻處海隅。素稱禮義之邦。列聖事大之誠。可質神明。故壬辰倭亂。幾底淪覆。而神宗皇帝命將出師。極力拯救。我國之得有今日。是誰之力。論其功德。萬代難忘。此非特春秋列國宗周之義之比也。不幸丙丁之歲。事有難言。天地翻覆。冠屨倒置。此雖出於爲宗社生靈萬不獲已之計。而若其尊周大義。未甞一日忘也。惟我孝廟躬經艱險。奮發聖志。欲伸大義於天下。先正臣宋時烈以同德之臣。贊襄勵翼。而不幸大業未成。中途昇遐。此志士所以沉痛永慕不能自已者也。夫久者易忘。遠者易忽。今之去丙丁已過周甲。上自公卿大夫。下至閭巷士庶。徒懷功利之心。鮮知大義之所存。臣恐寢遠寢忘。終必至於天理不明人慾橫流。不免爲夷狄禽獸之歸矣。且齊襄復九世之讎。公羊與之。朱子又以爲承萬世無疆之統。則有萬世必報之讎。朝家之於倭人。雖隱忍通好。而宣靖兩陵之讎。萬世不可忘也。念我國家。於北狄則大義如彼。在南夷則深讎如此。且今邊疆姑無釁隙。而變詐難信。禍亂無常。若幸其目前之無事。不思日後之遠圖。則非但義理晦塞。前頭禍變。亦且難料。豈不大可懼哉。臣聞周宣之外攘。以內修爲本。臣今此言。亦非敢勸以輕擧妄動。致煩聽聞也。只願毋以歲月寢久而不念復雪之義。毋以疆埸無虞而不講修攘之策。宜思所以大振作大奮發。堅定聖心。勑勵臣隣。毋循故常。毋事恬嬉。以正心爲治國之本。以保民爲詰戎之要。凡於一擧措一政令之間。莫不交相勉戒。以盡內修之策。則春秋大義。庶幾可明。而天運循環。無往不復。亦豈無可乘之機乎。今若昧於復讎之義。忽於內修之政。而只與臣等蒙學。日講數十行文字。以備文具而已。則恐非服膺聖訓之道。惟望聖上於此體念焉。

賓廳引見時奏辭副學時

編輯

近年宮莊之侵害小民。貽累國家。罔有紀極。雖以臣之所聞言之。朴貴人房買得李潝爲名者之所賣田土於泰仁縣龍口山面。而此田土乃李潝與崔道源相訟未決者也。凡相訟之田。待決得後方可斥賣。而李潝敢生謀利之計。乃以未決得之物。潛賣於宮家。圖占重價。其爲情狀。已極痛駭。而宮家所任輩不究虗實。徑相買賣。至以啓達而成出該曹公事。嚴督本官。使之打量。又收其稅。兩造未及對辨。而土地穀物已屬宮家。故其田土作者。訴寃於本官及本道。道臣馳啓請推覈。則該曹覆啓允下之後。內司又諉以本官。囚禁李潝。道源則任自去來雲。而請令放送李潝。使之就訟京司。則允下該曹。該曹以査問曲折之意。移關本道矣。大抵宮莊頃以折受有弊。自朝家給價。俾令買得者。蓋欲以除其弊端也。而今其所買者。多取無賴者盜賣之物。此蓋所任輩則夤緣符同。給廉價得厚利。而無賴者則假託脅勒。以售其攘奪之計也。是以國體之損傷。民生之怨讟。往而益甚。豈不大可痛恨哉。泰仁田土則當觀本道査問而處之。而大抵宮莊買賣事。若不變通定式。則弊源將無以防塞。蓋國朝官制。以內需司屬於吏曹。實倣周官制度也。立法本意。未甞不美。而第近來諸宮家莊土等事。內司無論其事理之是非。輒皆先啓而手本於吏曹。吏曹以其已爲啓下。不敢退卻。移戶曹翻帖以給。則所任輩持往外方。憑藉作奸。守令雖知其非理而莫敢誰何矣。臣愚以爲使內司毋得輒爲先啓。而具由報吏曹。吏曹移戶曹。戶曹行關本邑。査問虛實。審知其無弊而後。戶曹入啓奉行則許多奸僞之習。庶可少戢矣。臣聞宣廟朝嬪御雖多。未甞以宮莊貽害於公私。而今則其弊如此。昔漢明帝之分封諸子曰。我子豈宜與先帝子等。以此觀之。今之後宮。其視宣廟朝嬪御尤當儉約。而乃反有加。致爲聖朝之疵政。誠可慨然。而內司先啓之䂓。不可不急先改之。以尊國體。以除民弊也。

乙酉十一月初二日。大臣正卿三司引見時。請對面奏。

編輯

臣於日昨引對。以職秩之有限。不得隨入。而國家有如此非常之擧。凡爲臣子者。孰不遑遑崩迫。臣則有休戚與同之義。又甞久侍經幄。區區下誠。實倍尋常。且庭請之啓。以職忝館閣。與弘文提學李頤命輪替起草。而文字之詳。不如言語。故欲一陳衷情。敢請入對矣。今日之擧。實有決不可行者。人君雖於事之微小者。猶不宜不顧道理事勢之如何。違拂羣情而行之。況以此事之莫重與羣下之力爭。而其可強行乎。上雖引據祖宗朝前例。祖宗朝時事之與今不同。已陳於庭請初啓。至於中古與近代則無此事。未知聖上何不法中古與近代。而乃欲以所不同之祖宗朝事爲例乎。上之欲行此擧。蓋爲患候之調養。而調養之方。不在於釋位就閒。且昨日之批則又以釋位後大小事稟行爲敎。若果如此則酬應之勞。無異前日。雖以欲爲就閒之聖意言之。亦何必爲此擧哉。臣之此言。極知惶恐。而國事至此。安得不盡所懷。此事在國家則實係父子之倫。在臣下則亦關君臣之義。卽今聖上旣非當傳之時。春宮亦非當受之時。而如是敦迫。且今日爲聖上之廷臣者。決不可奉行而強令奉行。此於父子君臣之道。果何如也。禮經士大夫年七十。老而傳重。然則年未七十。不得傳重。在士夫家政而尙然。況大寶之位。至重且大。聖上春秋亦未晩暮。何可爲此擧乎。今日大臣。論其人材。雖非中宗朝鄭光弼力爭回天者之比。而亦必不敢奉承此事。近來三司。雖曰無人。至於此事之爭執則無論經年閱歲。亦必不敢停止。凡國事必付臣下擧行。而今羣下不奉承而爭執。則聖上其可獨自行之乎。羣下雖不奉承。聖明之世。必不因此誅殺。設或誅殺。不奉承而死則不失其臣節。奉承而生則當爲萬世罪人。聖明何不諒察於此。而必欲行其必不可行之事耶。且爲國之道。只在於民心。而民心難得而易失。聖上三十年之間。敬天勤民。始得民心之固結。故自有此擧。庶民莫不號呼奔走。而若不察民心之如此。不卽準許羣請。則三十年之所固結者。將一朝而失之。以聖上聡明。何不念及於此。此事之於道理事勢。其斷斷不可也明甚。而聖上不知其然而欲行之乎。無亦知之而強行乎。此事一日不爲還收則有一日之害。二日不爲還收則有二日之害。決不可不卽速還收矣。且臣因承旨所言。敢陳目覩之事。臣頃自試院復命到政院。則承旨封置備忘記而謂臣曰。政院封還則自上輒爲更下。罔知所措雲。今日之擧。旣是斷斷不可行者。則政院之不敢奉承。封還備忘。事理當然。而上輒更下者。或未察事理而然歟。抑欲強迫政院。使之奉行耶。政院決無奉承之理。而上之輒爲更下。臣未知其可矣。

庚寅十二月初一日。備局堂上引見時筵奏。

編輯

臣本空踈。不曉事務。雖於尋常職事。亦非可堪。而乃以罪累之餘。與聞軍國重事。其爲惶愧有不可言。而適値邊事有虞。不敢固辭。今又承牌。黽勉入侍。而其於城役利害。何敢容議。而旣承下詢。亦何敢不陳愚見。今此築城之議。蓋始於九月北咨來後。其時臣不入侍。雖未得參聽筵說。傳聞大臣之發此議者。亦非專爲目前避兵之計。而然聞海警而議築城。彼士民之聽聞者。謂朝家之計在退避。無足恠也。是以中外人心。驚撓莫定矣。北咨所謂海寇。未知輕重緩急之如何。而設令不幸而寇至。惟當防禦於邊境。豈可先議退避之所乎。且禦敵之道。當先以鎭定人心爲務。人心旣撓則雖有保障。何以守之。爲今之計。先宜鎭定人心。仍以飭勵帥臣。申嚴邊備。毋令賊兵及於內地。至於保障之地。則自祖宗朝所經營者。已有兩處。此雖或有訾議。而有難遽爾論斷其爲不可恃。洪福北漢。臣皆未嘗看審。固未詳形便之孰優。而聞其險阻則皆至矣。然築城之役。非累年難以完畢。今雖忙急講定。有非目前所可完役而爲依歸之用。則與其因此而益增人心之騷撓。毋寧從容講定之爲得矣。且雖以必築之計而論之。亦當商量事力而爲之。以畿內彈丸地。而已有保障兩所。其所以費國家財力多矣。今又設一所則以近年饑荒之連仍。國儲之匱竭。其勢必難支當。如欲築新城則亦宜捨置前所經營者一處。以紓國力。頃年有北郊城議。而臣以玉堂長官入侍。亦陳此意。近聞九月筵席。閔鎭厚擧臣前言仰達矣。區區愚見。豈異於前。且近日諸臣䟽章。請守都城者甚多。此蓋爲都民情願如此故也。彼民情未必專出爲國之誠。亦多由保全父母妻子之計。而然自古謀國之道。未甞有違拂人情而能成其事者。洪福則距京城稍間。而北漢甚密邇。其勢比如古所謂子母城。而聞其內甚狹。決難盡容都民。若都城士民陷沒於賊。則北漢豈能獨保乎。前頭如必欲以北漢爲依歸。則京城亦不可委棄也。又曰王公設險。築斯鑿斯。著於經傳。東人又長於守城。其在陰雨之備。經營保障之所。臣亦非以爲決不可。而蓋爲今鎭定之道。不當先議此事。且經紀大事之初。不盡審量。則鮮不爲有始無終之歸。雖以大興文殊見之。當初築城時。耗費許多財力。未久棄置爲空城。今宜以前事爲戒。必須十分審量形勢與事力。從容講定而後。庶可免後弊也。且於備邊之策此議。亦不無可以商量者。頃日備忘中不以賊虜遺君父之敎固至當。而然爲邊帥者朝家若專意禦邊而策勵之。則彼當盡心力擔當。而朝家意在退避而姑令防邊。則人情難保其不解體。臣故欲望朝家之姑徐此議。專意邊事耳。

辛卯四月二十六日。備局堂上引見時筵奏。

編輯

頃日引見。小臣不得入侍。故䟽陳所懷矣。伏承聖批。以移咨不必更議爲敎。更爲煩瀆。極知惶恐。而玆事關係甚重。前頭弊端。不比尋常。何可以一陳愚見。未蒙採施。有所自沮。仍以中止乎。大抵移咨一欵。聖意之所持難。雖不妄測。亦不敢仰問。而若不論難則無以明其利害之所在。臣不敢知今此持難者。無亦以移咨之後。査官不肯等待其回報。直爲越來爲慮耶。抑以彼奉使之臣。必欲越來。則無論文書有無。自我逆其意。移咨禮部。恐有生事之慮耶。以事理言之。彼人雖曰異類。亦自有君臣之分義體統。其初以其朝命所無之事。欲行於屬國。雖已失體。屬國以此移咨其國。則不待其回報。直爲越來。似無是理矣。且彼雖強爲越來。我不爲支供則渠何以留住。我若不指路則渠何能獨行。臣意渠若知其如此。則必不輕易越來。且此事彼無所據。而我有所執。則恐不必過慮。蓋此與壬申事又不同。看審殺害地方之語。旣無文書之可據。則移咨以問。勢所不已。彼國豈怒我之不許其査官越界而移咨。因以有生事之理乎。若不爲移咨。而只令廵撫使爭執。則此不過如參覈使所言而已。彼我之事勢不同。難以口舌爭也。若曰渠旣必越來。宜其聽許雲爾。則其不移咨。而今乃撓攘無所決定。臣未知其可也。爲今之計。唯當速決移咨之擧。先使譯舌語彼。以此事旣無文書。不可只憑査官口傳而奉行。當送咨文。待其回答而後。方可聽許之意。則彼或知難而自止矣。若其不然。則非但前頭之慮。有不可勝言。卽今實難防塞矣。廟堂所定別遣宰臣事。臣䟽亦有此說。而本意有些異同。蓋臣意則參覈使奉命出疆。則其在道理。爭執之事。宜以身當之。雖以此啓聞。亦不可使彼人知之。而乃以啓聞本國。待其回下後去就之意。言於彼人。此不特大段失體。彼人旣知本國之聞此事。且參覈使之不能擔當如此。勢難委任而得力。故欲急令咨文。仍別擇宰臣馳往邊上。據理防塞。期於沮止。而彼旣以我國邊民事出來。則只以人事上有所勞問。亦似不妨矣。今廟堂之議。旣不能決定移咨。而欲一邊開諭以止其行。又一邊支待以迎其來。又還送廵撫使於境上。廵撫使使事有職。未甞留意此事。且累月在外。未得稟定其責諭之辭於朝廷。而奉御帖禮單而下去。則是專以勞問爲主也。主客輕重。豈非倒置之甚耶。聞尹趾仁日昨來到松都。得見備局關文。還爲下去雲。今又令上來則固甚顚倒。而事苟得宜。不必顧此。如其仍送。亦當專以防塞爲主也。監司是封疆之臣。足以擔當沮遏。而見其前後狀啓所稟。頗有徑先搖動之意。未知其必能沮遏也。蓋卽今事勢。唯移咨可以得力。而其所謂十日之限不遠。爲先以移咨之意言及。追後作爲文字。送其草本。使之傳示似宜矣。又曰査官貟數旣多。則其將盡送御帖乎。旣送御帖則宰臣與彼爭論。凡於辭命之間。皆當以上敎爲之。此與自下爭論。事體不同。已有所不便。且前後狀啓。自上已下覽矣。會査初日則元無越來之語。其翌日士傑始以彼地殺死三屍之不檢驗咨報。欲執頉生梗。而參覈使所答理明。故又復追出往審地方之說。此定是中間假託之語。且士傑以査官中捴管主事同心。力主爲言。而要以各給一千兩銀雲。若果是朝命。自初當發說。査官五人亦必皆同。豈有此二人獨爲力主之理乎。此蓋自中有同心索賂者。而其不甚頑暴者則似不肯同心矣。又曰廟堂之議。以爲彼人自義州往渭原時。勢難防塞。只欲於自渭原往白頭山時禁遏。而初不能防塞則後何以禁遏於中路耶。此則決知其不然。惟當以防塞於境上爲計也。且渠輩最後所藉口者。以已於暢春苑言及使臣。本國亦必知之爲言。而此是使臣狀啓中所無之言。故大臣送備局郞廳。問於上使。則以爲不聞此言云矣。至於査明地方之語。亦有可辨。彼我國吏文雖有不同。査明二字。何可爲往見之證乎。査明。査問明覈之謂也。若欲令往見則當曰往査於渭原。何以曰會査於鳳城耶。又曰若以防塞爲主則雖令直往灣上。亦無不可。而御帖則極爲重難。禮單亦不必傳給矣。又曰參覈使旣以査事奉命出疆。此事又因査事而發。則何可謂非其職事。而第參覈使旣不善防塞。則不可專任。別遣京官。同力爭執似好。尹趾仁之下去若出於此。則猶或有所據。而至於御帖下送。誠爲未妥矣。又曰參覈使亦當入送於鳳城矣。又曰鳳城乃其信地。而徑離信地。當令還往矣。又曰今日所稟定。皆指渡灣爲言。參覈使最後狀啓。以彼人由馬耳山作行。路絶則當由我境爲言云。彼國咨文旣無越境之語。則勿論龍灣與其某地方。一切不可許其越來。此意分付於參覈使及監司似宜矣。又曰古語雖雲人臣奉命出疆則不受辭。然朝廷當以與彼問答之語。先爲講定分付然後。可以依據其大旨。而臨機應變擧條固當書出。而不可只以擧條分付。作爲一通文字。啓下後分付何如。又曰然則只自廟堂講定分付爲宜乎。

辛卯五月二十日備局堂上引見時筵奏

編輯

臣於此事。前陳淺見於覆啓及筵中矣。我國雖於倭人。施以羈縻。而然亦豈使操縱之權盡在於彼。以啓見輕之弊乎。蓋關白子禮單。當初之曲副彼意。雖過於厚。壬午以來仍成䂓例。且以與國而贈遺彼儲嗣者。事體頗重。自下所相問遺。雖似差輕。亦係朝廷所命。則非但彼不當無端不受百年所遵行者。在我亦難遽許其請停。而差倭所口傳者累變其說。故使邊臣書問。而今其所答又甚狡黠。不言因某事停除。至以未定封之說。諉之於差倭之一時料度。若不以未定封而請停。則其果由於何事乎。且其嗣君之定封與否。馬島亦豈不知乎。其詐如此。而不復抑折。惟其言是從則操縱可謂盡在於彼矣。此所以外議之有以爲不可許。如崔錫恆之言者也。然其付送亦當有節目。今則勢不可更以此爲言於島主。使使臣賫往江戶。言其主管接待之人曰。兩國自古所行之禮節。非差倭口傳之所可廢。故本國邊臣書問馬島。其答亦不明白。我國所重者禮節。今不可不知所停之由。無端廢禮。故命使臣來傳雲爾。則彼當有所答。若無所據則亦當不得終卻矣。且雖依大臣之言以勿送爲定。亦有可議者。關白子禮單。實自上所贈。故其別幅安御寶。事體重大。彼於重大者而不受矣。使臣私禮單事體旣輕。又無相接之節。則尤豈可受饋乎。且禮官之所送於執政諸臣者。私中之公。使臣之饋執政諸臣。又是私中之私。其間亦自有公私輕重之可言。彼於此兩件事。固不宜一卻一受。爲使臣者。於彼之不受朝家公禮。而行私饋。亦豈不未安乎。今倂與此而盡停廢。使使臣語彼曰爾儲君旣不受我朝廷所送。故使臣不敢行私禮雲。而於執政亦如此爲言。則操縱之權庶不在於彼。而彼又當知我之有所執守。而不靡然於其言。國體可尊重矣。李彥綱所謂難處者雖似有見。而若爲是之慮。一事二事。每每勉從。則誠恐削弱滋甚。將不能收拾。臣意宜於上所陳二者而擇行之。至於李彥綱之以爲語彼以當初所送不是。汝之請除爲得雲者。此與移書馬島之辭不同。未知其果何如也。又曰關白之子渠以年幼。已令除禮。則元無相接之禮。豈有執贄之義乎。又曰彼不受朝家所贈之物。而使臣之行私禮。未知此果不未安耶。又曰圖書事。臣考見謄錄則彥三,彥滿圖書。仁廟朝初不許給矣。倭人連年祈請。極爲支離。故不勝其苦。以特恩許給。仍有後勿爲例之敎。旣有祖宗朝成命。故乙酉年以次郞圖書事。收議大臣。而故相臣申琓,徐文重獻議。以爲壬午事一時特恩。且有後勿爲例之敎。則非但倭人知其不可復有所望。朝家不敢更議先朝之事。其防塞甚峻。自上以正合予意批下矣。議者或以爲壬午則並許彥三彥滿圖書。故有後勿爲例之敎。而今則只是彥千代圖書。不必拘於此敎雲。而乙酉次郞所求者。亦只一圖書。而其時大臣所獻議。引壬午聖敎。今何獨不然。然則亦當遵聖祖所敎而不許矣。蓋本朝之於倭人。雖事羈縻。而其所慮患。與淸人有異。此事雖不聽許。豈至生釁乎。又曰雖如上敎爲之。不可以朝廷之意言及也。又曰犯奸者。彼此宜同罪。而倭人不肯以同罪勘斷。諉之以約條所無。今宜與之講定矣。

論日本國書稱號面奏

編輯

臣因備局啓辭。以春秋館堂上詣本館考出實錄。實錄考出後。例爲書啓。而登對時刻已廹。未暇書啓。請先陳實錄考出之事後陳所懷。臣與史官考見仁祖朝實錄。則乙亥冬有馬島書式變改事。而乃是不書中朝年號。只書干支。且改禮曹堂上閤下之稱以足下者。而仁祖大王使之勿受。廟堂以爲些少禮節。不必與爭。請受之。只使毋得用足下之請矣。此書契卽槐院謄錄所載。大君改稱之書。而改稱之語無所著錄。槐院謄錄中丙子春禮官答乙亥來書。亦稱以大君。而實錄不載此書。其年信使入送時必有書契。而幷與使臣入送事而不錄。只於丁丑三月回還信使任絖,金世濂,黃㦿引見時。詢問倭情說話載錄。而稱號則無擧論處。故相臣閔鼎重爲東萊府使時。所撰接倭式例。以爲戊寅間倭人來請改號大君。朝廷從之雲。而實錄則戊寅年元無此事。大抵我國文籍未備。其所以改稱大君之曲折無可考矣。攷事撮要接待倭人條。有國王殿送使之例。其註曰國中不敢稱王雲。蓋其王號雖不敢稱於其國中。而於他國則稱之矣。宣廟朝庚寅信使時。以國王殿之致書我國書有日本國王之稱。亂後乙巳年間對馬島主居間。請更通和。丙午年朝廷使朴大根與倭人橘智正問答。而智正曰通書前例。以日本國王書之。其後又使孫文彧與智正問答。而文彧曰家康必稱國王而後。我國書亦可稱以國王。而仍及庚寅事。以此觀之。國王之稱。其來久矣。丁未遣使時。國書書以朝鮮國王姓諱。奉書日本國王。而江戶回書則只雲日本國秀忠而不書封爵。此則丁未通信副使慶暹所記。丙辰倭書契。書以日本國王源秀忠。此則載於今此萊府所謄送舊文書。而丁巳李景稷奉使時所記。則又以彼答書不書王號。我使臣謂以不稱王則不可抗禮。要其改書稱王。仍以此遵行至甲子矣。乙亥改號之事。見於槐院謄錄。蓋島主與平調興角立。及調興之被罪。島主報喜我國。而其書始稱關白爲我大君。我國答書隨稱貴大君。其後仍成書式矣。彼之初稱王。中改大君。今又改王號者。豈其國之法制無章而然歟。抑亦自有曲折。而我未得聞知耶。且不但彼改稱之未知其曲折。我之隨彼所稱而稱之之由。亦無所著見矣。又曰其爲踈漏。誠如上敎矣。我國文籍之無可考旣如此。則援據而與彼論難之際。恐難明白爲辭。此可悶矣。蓋彼王號非所新刱。又異僭僞。則似不必牢塞。而近來倭人凡事惟意所欲。必成乃已。名號書式。所係重大。而初不預報於節目講定之時。今於使臣奉書發行之後。忙迫移書者。事體旣甚顚倒。揆以誠信交隣之道。渠果復王號。欲改書式。則所當明言其事由而請之。而今其書不少著其委折。而臨急強要。此蓋出於輕侮我國之意也。纔有禮單停廢之事。此事又如此。未知此後又將如何。其漸誠可慮矣。然其所請。旣有故事。此書契又與嫚書有異。雖不必使邊臣斥拒不受。若令受上朝廷。而作答以送則往來之間。勢將遅延。且自朝廷遽答彼書。而論其可否。則不但事體不尊。前頭又無餘地。若令萊府受其來書。以此雖不無舊事中間。更改已成近例。而如果有復號之擧。則爾居兩國之間。當於使行節目講定時。預爲詳報事狀。請改書式。而今乃猝發於使行登程之後。又不言其曲折。殊非敬謹誠實之道。且國書已成。邊臣何敢受上此書。追請改易乎。此事理之所不可。故不得上聞雲。而卻其送禮曹書。則彼想必有所言。如是之際。亦可漸探其事情。觀變而更議處之也。又曰彼只曰復號。而不言其委折。我又不知其委折。而遽許改書。果何如耶。臣意先令邊臣答書。問其復號委折與猝然請改書式之故而處之可矣。

論査官嫚咨不當回咨面奏

編輯

我國不幸處畏天之境。凡所屈己者多矣。今此咨文。實前所未有也。爲臣子者。見彼人之以此二字自稱。而肆然移咨我朝廷。其爲憤痛。何可盡達。若請回咨則是欲使主上安而受之而答之也。此豈臣子所敢爲乎。臣之區區衷悃如此。故在外與大臣諸臣論難時。已以此爲言矣。蓋彼咨之倨慢如此。奉使之臣若未詳咨文格式。事亦出於倉卒。則其不能卻之。似是公罪。然其關係重大。無一辭受上者。誠極寒心。日昨廟堂雖略請罪罰。而尊君之義。恐不可謂之明矣。而又有此回咨之議。以臣憤痛之心。何忍仰勸乎。臣之愚見本來如此。而慮患之論。以彼咨中兩件事不可置之爲言。而彼人所索國書。未知其必指回咨。誠如聖敎。如以爲終不可無國書。則亦豈無從便處之之道乎。又曰凡事有難處則當裁之以義理。我國當積畏約之餘。故含寃忍痛之心。漸不如初。奉使臣之受上彼咨者。不免爲辱國。而羣下之見其咨而痛憤者。其心之義理。猶未盡泯故也。今議者亦以爲回咨非自下所敢直請。而其意則欲望睿斷者。未知於義理何如也。此臣所以謂尊君之義不明也。臣故不敢爲回咨之論矣。所謂揭帖。臣請陳其由。昨日備局之坐論此事。而諸議不一。臣本拙滯。只守愚見。未知變通之端。朴權以爲回咨若不可爲。又不可不報其兩件事。則別爲揭帖無妨。臣聞其言。答以此欲避回咨艱辛。別覔一線路。如不得不爲國書。則此視回咨猶可爲也。大臣初以揭帖之意出啓草。俄又以行關宰臣道臣改草。又以回咨請睿裁。旋以諸議之終不一。有此請對之擧矣。又曰揭帖苟簡之說似是。而以聖人所甞行者觀之。孔子闞陽貨之無而往見。則遭不幸之時而處變者。亦或如此。且臣爲此言者。亦以其有愈於回咨故耳。

請柳烈婦㫌褒面奏

編輯

啓曰日昨西部倉洞士夫五十餘人。聯名呈文。自漢城府移送本曹。觀其呈文。則以爲本洞前縣監柳摶之女。卽故學生李思章之妻也。思章於丁亥年得疾濱危。柳氏沐浴禱天。願以身代。思章竟不起。柳氏晝夜呼擗。勺水不入口。而衣衾手自裁縫。旣殯。柳氏設苫於殯側廳事。日夜伏其上哭。所着喪服寒暑不易。亦不覆衾。及其祭奠則親自省視。旣葬不食十六日而不死。其父力勸。乃啜米汁。勸寢於房而不聽。欲令易衣而亦不聽。其父出宰外縣。又不食二十日。又不死。自歎曰。吾命之頑。一至於是。復進粥飮過三年。每値思章忌日。病雖困篤。必親自營辦祭需。思章筆硯冠巾之屬。陳於常所居之室。一如生時。今年八月値思章生日。柴頓已甚。而猶匍匐哭於思章之神主。聲氣殆不能接續。已而竟死。當襲始解其初喪時所着。襤縷百結。蓋五年之間。足不踰一小廳事。常曰吾天地間罪人。寧不知卽死之爲快。而亦不敢自毀遺體。柳氏有婢德今。見柳氏之如是。心憐之。同居一廳。擁護不須臾離。謝遣其夫。托其子於人。與柳氏臥起三年如一日。勞瘁先死。柳氏平日與人觀六臣傳。至兪應孚取鐵投地使更炙來之語。或以爲應孚武人。其語壯。柳氏曰人之所難判者此心。苟判此心。雖斷肢體。何所懼哉。蓋其素所定於中者如此雲。而仍言柳氏與德今之不可泯沒。請卽啓聞。亟施㫌閭之典矣。其文梗槩如此。其詳則不敢覼縷。而蓋其聯名者。聲氣趣舍不同。而於此同辭。可見其爲公論。凡婦人之殉其夫者。於其喪之初。不勝悲哀寃酷而決其性命者。尙以爲可。今此柳氏始欲不食而死。及不死則五年之間。不脫喪服。不離一廳。當寒暑而亦不改其居處衣服。其苦節堅操。反有難於一時之自決。雖以其論兪應孚事見之。其執心之貞確可知也。其婢之離夫棄子而殉其主者。誠是下賤中難得之至誠純義。而於此亦可見柳氏節操感人之深也。當此氓俗之日婾。不可不褒奬節義。以爲激勵之方。彼下邑遐鄕之以節義啓聞者。有難詳知其實狀。故審愼於覆奏之際。而今此呈文所陳。轂下士族之事。朝紳耳目之所聞覩。更無可以審察者。若報政府。分等施行則必遅滯。數年內。恐難擧㫌表之典。玆敢面陳筵席。下詢大臣而特爲褒嘉何如。上曰今聞禮官所達。其事誠奇。不可循例報政府。特許之似可矣。

領議政徐宗泰曰。柳氏節行。誠甚卓絶矣。其夫卽延平府院君李貴之後孫。故牧使曼著之子。其父卽晉川君柳䪷之孫。皆是名家。而柳氏事不但其洞裡公論爲然。旣甚表著。人多聞知。如此之類。朝家雖不循例格。特賜㫌褒。恐無不可矣。判府事李頤命曰。自經於溝瀆者或易。而此則節操誠奇矣。

又曰凡一時自決者。亦多有之。而柳氏之五年苦節。譬之忠臣則如文天祥之在燕獄矣。上曰特施㫌閭之典可也。又曰其婢亦當有褒嘉之典。而㫌閭則似過重。旣非居鄕者。亦不可復戶。參酌下敎似宜矣。上曰其婢事何如。

徐宗泰曰。雖是下賤。必出於感動其主。而致此亦甚奇矣。渠雖身死。有子息雲。或以米布參酌題給。以示朝家褒嘉之意則似好矣。李頤命曰。比恤典稍優給米布似好矣。上曰在京人無復戶事。米布從優題給可也。

請尹廷俊朴榮臣贈諡面奏

編輯

啓曰仁祖朝甲子逆適之變。李重老,尹廷俊,朴榮臣領兵守豬灘。賊至兵潰。重老赴水死。廷俊,榮臣爲賊所執。適與韓明璉欲脅降之。廷俊抗義奮罵。其言凜烈。適等怒先斷右臂。而廷俊屹立愈奮罵。賊怒亂斫。至於碎齒斷舌而罵不絶聲。榮臣亦罵賊不屈而死。朝廷初贈廷俊兵曹參判。後因其子原從勳加贈判書。至孝廟朝。完南府院君李厚源以禮官陳達。㫌表兩臣矣。頃者拜陵時。廷俊之孫前縣令尹之贇引死事人生時爵秩雖未至正卿。特許賜諡之例上言。欲望廷俊之得蒙崇奬之典矣。事下本曹。臣當覆啓。考閱前例。如鄭撥,崔震立,邊應井,元豪,黃進,金浚等諸武將爵秩。皆未準格。而以其殉節之故。或贈從一品或贈正二品而贈諡矣。武將於平日。未甞讀經史講義理。而臨亂能殺身成仁者尤可尙。且有特贈前例。今此廷俊似宜褒嘉。而然易名重典。因其子孫之有請而許之。事體有所未安。今若置其上言。不爲覆奏。自朝家特命贈諡則似爲得體。以此下詢大臣。處之何如。廷俊當初特贈則從二品職。其後加贈則因其子而推恩也。以推恩之職而賜諡。似有歉於㫌忠表節之道。特贈從一品似宜矣。廷俊與李重老,朴榮臣一時殉節。其所褒嘉宜無異同。重老則以其錄靖社勳。故以勳臣例賜諡矣。今若贈諡則廷俊,榮臣似宜一體賜諡。並爲下詢何如。上曰禮官所達何如。

領議政徐宗泰曰。死節表著之人。雖爵秩未及於賜諡之格例。近來多贈諡。此亦許之似當矣。此則耳目不遠。必有文字之可據矣。

又曰。廷俊,榮臣等之殉節甚明白。以本曹謄錄見之。其時備局草記有曰。適賊初非如異類。諸將若有一毫苟活之計。必不至騈首就戮。故心常矜愍其死云云。此是公家文書。豈非可據之證乎。

判府事李頤命曰。事在不遠。立節之卓卓。傳言者多矣。未知朴榮臣官秩何如。

又曰。尹廷俊則瓮津縣監。朴榮臣則豐川府使。而死後並贈職參判雲矣。頃日左相以爵秩不及者賜諡不可之意陳箚。而若死節者。自前不拘官秩。此兩臣宜一體賜諡矣。

領相曰。此兩臣若一例贈諡。則朴榮臣亦當加贈職秩。與尹廷俊同品矣。判府事李曰。尹廷俊則雖以推恩。旣準贈諡資格。而朴榮臣則未準資格雲。若欲一體贈諡則朴榮臣亦當加贈矣。上曰兩臣一例贈諡。而朴榮臣官秩不及則贈正二品職後賜諡可也。

論蕩春㙜設倉築城得失面奏

編輯

頃見擧條之下備局者。則以蕩春㙜設倉築城下領相陳達。前後定奪者非止一再。大計牢定。相臣主管則固非人人所可干涉於其間。而旣有所懷。敢此仰達。曾在壬午癸未年間。故相臣申琓以蕩春㙜築城之意陳達。議未歸一而遂寢矣。今以北漢爲依歸之所。又將設倉於此。入置軍餉。仍作門於水口。築左右翼城而守之矣。頃於庚寅冬爲慮海防。諸臣之議多以爲都城可守。而上以都城闊大難守之故。定計於北漢。旣於都城而猶以爲闊大難守。則北漢蕩春㙜都城三處之連接。其周廻闊大。不啻累倍於一都城。以我國兵力。必難並守此三城。且以故事言之。子母城一破則一不能獨守。劉先主之連營。亦不免致敗矣。蓋與當初聖斷有異。故前冬三覆時。閔鎭厚有所陳達矣。且初以此事稟定也。則以先設倉庫。而姑徐城役爲言矣。今乃未設倉庫而先議作門於水口。築翼城。此亦有違於前所定奪者矣。且治道當在設倉之後運餉之時。而今治途於未設倉之前。而一路則將由裳巖。一路則將由彰義門。裳巖路人多慮其埋行難行。而彰義門內尤險。雖多費人力。塹崖堙谷。決難行兩輪之車。且一經潦水則其所塹堙者。必蕩汩無餘。盡棄前功矣。今倉庫未建。夏潦當前。而先治此途。不計其爲虗費功力何也。臣欲一論此事。而未目見形勢而論之。有所未安。故前月出往看審。今將設門築翼城處。不用舊時基址。此則未知孰得。而大抵此地西偏一帶山麓。視東北低微。而間有路逕之踰往瓮巖洞者。或尙有舊時築城之跡矣。今不設倉築城於此則已。如欲築城則宜遍審形勢。盡其防守之道。而所定奪者。有若水口翼城之外。無可以防守者然。此臣愚之所未曉也。且此與都城連接。而其接於彰義門近處之地勢。城內城外。高下險夷不同。不幸都城失守。則主客攻守之難易相反。此亦不可不慮。凡擧大役者。必審形勢之便否難易。功役之大小先後。於其事之將始。量度其終而行之。則可無後悔。而今乃不然。故外議不無歎惜矣。日昨御營大將金錫衍來見臣。亦以此地與都城相接處地勢之不便爲慮。且言本廳雖稱以諸軍門中最有財力。而自經釐正廳裁減。所入縮於前。而近來耗費於北漢功役。且京廳所屬。旣有廩料。北漢守直者。有加出之料。今又將耗費於蕩春㙜倉庫門城之役。而設倉後亦當給料於守直者。用度之漸廣如此。誠恐未有事變之前。財力先竭雲。以錫衍之於本廳。多年節約儲蓄。而猶有此慮。他軍門可推而知也。竊謂卽今所將築城者只水口。而如欲盡其防守之道。則必遍築他低微處。此旣宜量力而擧役。治道亦宜姑徐。臣以連有病故。不得入侍陳達。今聞已始役。有同成事。似難追論。而臣言亦異於直爲爭執。蓋欲審察量度而行之。則今亦猶有可議者。頃於北漢使諸大臣將臣詳細看審。則此亦不必忙遽爲之。更令諸大臣將臣進去。遍看周遭形勢而後商確稟處似可。主管大臣及他大臣方入侍。以此下詢何如。又曰小臣敢陳齟齬之意見。而領相至於引咎。此必是領相未能領會臣言之主意而然也。倉庫移入則必也盡築西偏殘山而後方可防守。若只爲翼城與立門則決知其不能得力矣。臣意則蓋欲更察形勢。以爲經紀之地。至於道路。移穀之際臨時修治。似涉便宜。故敢達矣。又曰許多糧餉。豈可築墻以守之乎。先正臣遺箚中所陳塞造紙署洞口雲者。亦言其大槩耳。欲守之則當遍城於可城之處。豈可只塞其洞口而以爲無虞耶。

癸巳六月初二日大臣備局堂上引見時奏辭

編輯

頃日接見時問答說話。臣未參聽。而昨今聞大臣之言。客使所求地圖。初以白頭山水派山脈爲言。此則明是白山圖也。其日因大臣定奪。上敎以曾不畫置。只有定界時圖形爲答。大體不是差誤。副勑回還館所後。欲見我國全地圖雲。此與接見時說話體段自別。譯官不敢言其有無。則彼乃稱病。而使上勑言於都監。以至啓達。蓋彼人之意。托以欲知白山水派。兼探我國八路地形也。彼輩雖不可責之以道理。而以事理言之。我國旣爲屬國。其君欲見地圖。則直以君命言之曰。天下已爲一家。彼此無相諱之事。本國地圖入送雲爾。則有何不可。而今則不然。上勑言勑使出來時。皇帝以爲白頭山南腳去處予未知之。爾往東國。或可探知而來雲。穆克登自以爲有功於我國。以往見地圖。可以探知爲對。此非其君直求地圖。乃克登之意也。且接見時渠不說及此等辭緣。到今使上使替言。其爲回譎甚矣。我國之事。例多不能堅守。而但國家自有規模。大小國相與之際。亦不可不以事體爭之。至於壬辰以後。中原必有我國圖籍。且客使持來東國小圖。則不必秘諱。果如左相所達。假使出示地圖。不可無端與之。宜稍存事體。如果以其君命求見地圖。則移咨入送。乃合事體。而今則只是使臣之言。而末乃稱病假託。其所爲言。尤極可笑。若勉從一開此路。則日後又有大於此者。其將何以處之。臣意則必須熟講。以存事體爲宜矣。又曰每事雖不可與彼爭執。古者大小國相與之際。或有善其辭令。不爲屈伏者。今地圖事。當初欲見者。與回還館所時所求頓異。彼旣不直。設令廟堂出示地圖。先以此等曲折言之可矣。

同日奏辭

編輯

孝宗大王之於宋時烈。君臣際會。敻絶千古。而其際遇之盛。實大義所在。則其宜配食廟庭。非獨鄭澔一人之所知。凡有秉彛之心者。孰不言之。而第宗廟之禮至重且大。如非恆規則有難輕議。蓋臣下死於其君之世。乃得配享於其廟庭者。恆規也。今大臣所陳數三人故事。亦有異同。南誾,李濟等雖罪死。而其死實在於太祖大王臨御時。此固異於今日所議。黃喜雖死於世宗大王昇遐後。亦在祔廟前。其得配享。不違恆規。惟韓明澮係是追享。其所追配之由。或有傳說。而士夫間未有文跡之著錄者。旣無可考信。則亦難強援而爲今日可據之例。至於辛酉年李東溟請追配李時白,宋浚吉。其時大臣不但閔鼎重獻議之持難如大臣所陳。金壽興之議亦如此。兩臣皆明於義理。又是尊慕先正之人。而其議之持難。誠以宗廟之禮重大。有難輕議於恆規之外故也。而朝家旣用其議矣。今所議之有難輕議。與辛酉無異。臣意則鄭澔之言恐是率爾。此朝家處分之所宜商量者。則似不必因其陳請而輕議也。

癸巳七月二十日大臣備局堂上引見時奏辭

編輯

朝者以此事。與權尙游酬酢矣。築壇時。臣以禮官蕫役。大臣或以生事爲慮矣。尙游奉使出疆。意外若有事則自當專對。而此則事係重大。必欲稟定而去矣。彼若以此事提問。則必在於年前。而到今始爲提起。則必有執捉之事而然也。若如李烓事所問不爲泛然。則自此權辭掩秘。漸至難處。初不如誠實以對。且權辭與直說之間。固皆有慮之端。而然較量彼此。分數之差輕者則據實也。聞彼人以爲大明亡於流賊。渠破流賊以興。本無仇怨雲。且壬辰東征將士之廟饗。至今不輟。而彼不以爲言。今豈獨於崇報神皇而爲罪乎。臣意此事在我理直。彼人似不必致嘖言矣。第事變無窮。亦安知直告之必無事。而此外恐無他道矣。

擬奏

編輯

擬漢司徒掾班彪請依舊制。置護羌校尉奏。

編輯

司徒掾臣班彪謹奏。爲羌胡入居。寇亂數發。請遵舊制。置官領護。以嚴邊防事。竊照王者之治夷狄。固不可專事勦討以黷威武。又不可任其跳梁以聳邊鄙。唯當羈縻若馬牛然。擾馴如禽獸然。控制之拊循之。無使啓釁生亂而已。玆實中國之長策。而往者西京失馭。赤縣黃圖不能有焉。而盡歸巨盜。則而況職方之所不領。聲敎之所不被者哉。是以諸羌闖焉乘時。肆爾生心。駸駸壞夷夏之防。稍稍入封疆之內。充斥於玉塞之列障。盤據乎金城之諸縣。以致宣皇帝趙充國昔之所經營者。今爲醜類之巢窟。豈不痛哉。重以天水兇孽。同惡倂力。非特不爲驅除。乃反與之呴濡。資其蠭蠆之毒。以售螳螂之拒。尤可痛哉。蓋羌虜之俗。與漢人異。侏㒧之語不相通。氊裘之服不相類。而今乃混淆雜錯。其勢固偪側不安。而邊吏昧遠略而急細利。不思鎭撫。反加侵漁。彼鳥言獸心者。無所控愬。不勝憾狠。則輒叫號隳突。以快其忿忿之志。此所以叛亂之不止而邊境之不靖也。然則止亂靖邊之要無他。在於控制與拊循爾。若稽祖宗時故事於益於幽涼。建置曰都尉曰校尉。而或領或護者。凡以此也。頃當中國多事之時。雖不暇於化外。而今幸隴右底平。天下將定。威德佇及九夷八蠻。則獨於封疆之內。以陛下萬里之明見。不察蠶食蠭屯。爲肘腋之患也哉。仍念前古之於夷狄。有三年之伐者。有六月之徵者。此則以梗化匪茹。不可不征伐而驅出也。又有議棄珠厓者。欲不救閩越者。此則以遠在荒外。不足煩中國也。顧此諸羌。雜居塞下。乍降乍反。輕加征伐則旣同爲鼷發弩。棄置不理則亦似養虎遺患。所以爲今日之計。莫若依先朝之制。掄選帥臣之持重有威望者。俾持節而監護。建牙而統領。以明大漢燀爀之威。以壓屬國桀驁之氣。而仍察其枉屈而伸理之。軫其疾苦而勞問之。又使象舌通其辭說。吏士伺其動靜。嚴出入之禁。明內外之防。以交盡弛張則羌人雖殊於禮義之國。其欲避害就利則一也。彼見懷綏而撫馭者如此。則亦必畏慕依附。不敢復踵跋扈之前習矣。然則以一校尉而重於邊。有若巨防之制橫流。將使邊氓有莫枕之安。中朝無旰食之憂矣。若論其前日黨惡之罪。則以盛朝兵力。命褊將發一旅而征之。亦足掃盪。而第念聖人以柔遠爲德。而陛下亦以窮兵爲戒。臣故不敢效臧宮馬武鳴劍抵掌之緖論。而若夫謝絶西域之計。又不可施諸近塞降羌。玆敢斟酌古今。度量形勢。冒陳愚見。欲望聖上克體舊章。復設校尉。領護諸羌。懷之以恩信而解其怨結。鎭之以嚴重而杜其覬覦。則邊圉可以永固。疲民可以休息。此臣所以謂中國之長策也。緣係安邊制夷事務。爲此謹具奏聞。

擬漢太中大夫公孫卿等請改正朔奏

編輯

太中大夫公孫卿等謹奏。爲曆紀壞廢。請改正朔。以順時候。以立王制事。臣等竊照曆紀有國之所必修。正朔受命之所必改。是故高陽肇司天之官。放勛著成歲之績。而三代以來。迭建歲正。皆所以應天時而明大統也。周道旣衰。不能頒朔。仲尼借魯史記行王者事。而首嚴於大一統之義。玆事之不可隳闕有如是夫。逮至嬴氏。尙功利而棄禮義。視先王之法。無異弁髦。然亦頗推五勝。猥首窮陰。以代火德。其狂僭謬舛則甚焉。而若夫革除之後。正朔之不可不改。於此亦可見矣。惟我國家。開基於干戈搶攘之際。事多草刱。日不暇給。而佐命諸臣又皆刀筆蹶張之流。罔或留意於制度之間。獨一北平侯粗習章程。而未得改紀立制。苟然承謬於亡國之餘。可勝嘆哉。向者賈誼之言可謂善矣。而文皇帝德崇撝謙。讓而不行。是以受命之統。不明於世。於今百有餘歲。馴致五紀失次。欽若之道漸乖。三正不建。大明之制尙闕。玆豈非堂堂大漢之恥也。伏惟皇帝陛下聡明睿智高出世主。凡諸遺文故事。靡不講究。禮樂法度。凜凜有三代之風。祖宗未遑之闕典。似乎有待於今日矣。夫以狂僭之國。代文武之後。猶且不相因襲。必建其正。今聖朝刱業之正大。傳統之宏達。前代所無。而獨不改立一王之制。膠守僞朝之陋。此非神明其政。變民耳目之道也。況陛下方欲混一區宇。統合夷夏。而乃以僞朝之陋。示諸遠邇。無所改更。彼四方萬國。其可以曉知大漢之受天命而爲民主乎。且伏聞聖祖之初起。旗幟皆赤。其不用水德亦已明矣。然則正朔之不改。諒非以秦制爲可遵。特未遑耳。此固後嗣之所宜追述而成之者也。由是觀之。今之釐改。旣合於古昔聖王之法。又光於繼述祖宗之孝。而其於制禮樂。修法度混區宇統夷夏之政。亦一先務也。至若五紀之修治。三正之迭用。方策雖缺。猶可稽攷。苟以陛下之明聖。深詔材智之臣。自當擧而行之。遵三代仲尼之法。無或依違。亟揮明斷。修其壞廢而改建王正。以頒天下。則敬授允釐之功。成於朝野。而雕題穴居。莫不稟受一統之聲敎。丕冒於有截之外。豈不休哉。豈不休哉。臣等無任激切奮勵之至。爲此謹具奏聞。

擬漢丞相魏相請施行故事詔書奏

編輯

丞相臣魏相謹奏。爲事貴師古。政務法祖。請施行先朝詔令。以裨聖治。以利民生事。臣竊照爲國之要。莫大於遵守舊典。纘緖之道。莫先於奉承遺訓。是故率由舊章。詠於詩什。監於成憲。記於書篇。玆豈非後王之所當法者哉。唯我國家。自高皇帝以三章之法。順民心開大統。而是後累朝守成而無所廢墜。則漢家制度固可見矣。且念古昔輔相之臣。聡明才智。能發謀出慮。隨時制治。使主德得以宣布。民生得以安樂。而今臣智短才薄。昧於時務。闇於治體。不能明法令闡風化。以致至尊獨憂於上。小民失業於下。臣罪猶自知之。然愚智有分。古今異宜。彼才智者所爲。臣固不能爲役。而若乃謹守制度。力行典常。猶或可勉其駑鈍。故竊甞觀本朝故事。伏惟列聖以盛德至仁。所以憂勞四海。惠養百姓。軫災荒而發德音者至矣。其慰安黎庶。恢張治道。甚盛且備。有難僂指殫數。而姑就其較著者言之。發倉廩而賙賑則餓莩得蘇。遣使價而諮度則風謠是察。策賢良而草野之士登進。平獄訟而桁楊之寃伸理。調度務省。深得節用之道。常賦亦寬。允合益下之義。山澤陂池之是弛而與衆共利。秣馬酤酒之痛禁而戒民浮費。至於貯積其粟米。將周恤於匱乏。此皆布在方策。斑斑可考。則不特爲一時絲綸之美。實聖子神孫之宜繼述於億萬祀而不可隳者。苟得擧而行之。遵而勿失。則文景武昭之治。可以踵盛而繼隆矣。往者承基之初。政在巨室。雖不敢以此責勉於聖明。今當圖理之時。宜以法先爲務。況我陛下興於閭閻。詳知疾苦。則凡於故事之可行與否。必已洞察於平日。臣故條陳以請。而若夫前世賢臣如賈誼治安之書。鼂錯論兵之事。仲舒天人之策。亦昌言至論之可以施用者。而此則賤臣之所當師法。而不必贅附於王言。玆敢以前所稱詔書三十二事。冒昧奏獻。欲望陛下察爲國之要。念纘緖之道。擧此詔條。頒諸有司。各按其事而攷究旨意。輒以奉行。則率舊章監成憲之美。復見於今。而詩書所稱。無以加矣。豈不休哉。豈不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