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文衡 (四庫全書本)/前集卷11
經濟文衡 前集卷十一 |
欽定四庫全書
經濟文衡前集卷十一
宋 滕珙 撰
道體類
論道即本之説未安
答張南軒
此段謂道體中自有要約根本處
道即本也卻恐文意未安蓋莫非道也而道體中又自有要約根本處非離道而別有本也如雲親親仁也敬長義也此所謂本也無它達之天下也則是本既立而道生矣此則是道之與本豈常離而為二哉
論至理妙道之説不同
答張南軒
此段謂列子之語與聖人相入不得
橫耳所聞乃列子之語與聖人之意相入不得聖人只言耳順者蓋為至此渾是道理聞見之間無非至理〈謂之至理便與妙道不同〉自然不見其他雖有逆耳之言亦皆隨理氷釋而初無橫耳之意也只此便見聖人之學異端之學不同處其辨如此只毫髪之間
論道體渾然之説未當
答呂東萊
此段謂道體精粗本末賓主內外不可以毫髪差
承喻所疑然其大槩則有可以一言舉者其病在乎略知道體之渾然無所不具而不知渾然無所不具之中精粗本末賓主內外蓋有不可以毫髪差者是以其言常喜合而惡離卻不知雖文理密察縷析毫分而初不害乎其本體之渾然也往年見汪丈舉張子韶語明道至誠無內外之句以為至誠二字有病不若只下箇中字大抵近世一種似是而非之説皆是此箇意見惟恐説得不鶻突真是謾人自謾誤人自誤士大夫無意於學則恬不知覺有志於學則必入於此此某之所以深憂永嘆不量輕弱而極力以排之雖以得罪於當世而不敢辭也
再論道體無對之説
答呂東萊
此段謂異端邪説須一一剔撥出後方曉然見得無對之道
來教又謂吾道無對不當與世俗較勝負此説美則美矣而亦非鄙意之所安也夫道固無對者也然其中卻着不得許多異端邪説直須一一剔撥出後方曉然見得箇精明純粹底無對之道若合泥和水便只着箇無對包了竊恐此無對中卻多藏得病痛也孟子言楊墨之道不熄孔子之道不著而大易於君子小人之際其較量勝負尤為詳密豈其未知無對之道耶蓋無對之中有隂則有陽有善則有惡陽消則隂長君子進則小人退循環無窮而初不害其為無對也況某前説已自雲非欲較兩家已生之勝負乃欲審學者今日趨向之邪正此意尤分明也
論道體未嘗無對
答胡廣仲
此段謂天地之間無一物無對而孤立者惟道亦未嘗無對
大抵天下事物之理亭當均平無無對者惟道為無對然以形而上下論之則亦未嘗不有對也蓋所謂對者或以左右或以上下或以前後或以多寡或以類而對或以反而對反復推之天地之間眞無一物兀然無對而孤立者此程子所以中夜以思不覺手舞而足蹈也究觀來教條目固多而其意常主於別有一物之無對故凡以左右而對者則扶起其一邊以前後而對者則截去其一段既強加其所主者以無對之貴名而於其所賤而列於有對者又不免別立一位以配之於是左右偏枯首尾斷絶位置重疊條理交併凡天下之理勢一切畸零贅剩側峻尖斜更無齊整平正之處凡此所論隂陽動靜善惡仁義等説皆此一模中脫出也常安排此箇意思規模橫在胸中竊恐終不能到得中正和樂廣大公平底地位此某所以有所知不精害於涵養之説也若必欲守此而但少加涵養之功別為一事以輔之於外以是為足以合內外之道則非某之所敢知矣要須脫然頓捨舊習而虛心平氣以徐觀義理之所安則庶乎其可也
論道體之大無窮
答趙提舉〈善舉〉
此段謂近世論道每每喜髙妙而略細微
道體之大無窮而於其間文理密察有不可以毫釐差者此聖賢之語道所以既言發育萬物峻極於天以形容其至大而又必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以該悉其至微而其指示學者脩徳凝道之功所以既曰致其廣大而又必曰盡其精微也近世之言道者則不然其論大抵樂渾全而忌剖析喜髙妙而略細微其於所謂廣大者則似之而於精微有不察則其所謂廣大者亦未易以議其全體之眞也
論道體無所不在
答廖子晦
此段謂道體無乎不在當勿忘勿助之間天理流行正如是耳
鳶飛魚躍道體無乎不在當勿㤀勿助之間天理流行正如是爾若謂萬物在吾性分中如鑑之影則性是一物物是一物以此照彼以彼入此也橫渠先生所謂若謂萬象為太虛中所見則物與虛不相資形自形性自性者正譏此耳
論道體近似之説
答宋深之
此段謂學者須自見得已分上道理分明則異端自滅息耳
韓子於道見其大體規模極分曉但未能究其所從來而體察操履處皆不細密其排佛老亦據其所見而言之耳程先生説西銘乃原道宗祖此言可以推其淺深也近似之説固應辯析以曉未悟然須自見得巳分上道理極分明然後可以任此責如其未然而欲以口舌較勝負恐徒啓紛競之端而卒無益於道術之明晦也孟子論鄉原亂徳之害而卒以君子反經為説此所謂上策莫如自治者況異端邪説日增月益其出無窮近世尤甚蓋有不可勝排者惟吾學既明則彼自滅息耳此學者所當勉而不可以外求者也
論聖賢言道之㫖
答呉仲玭
此段謂學者之求道當求之於日用躬行之實
蓋道之體用雖極淵微而聖賢言之則甚明白學者誠能虛心靜慮而徐以求之日用躬行之實則其規模之廣大曲折之詳細固當有以得之燕閒靜一之中其味雖淡而實腴其㫖雖淺而實深矣然其所以求之有不難於求而難於養故程夫子之言曰學莫先於致知然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而邵康節之告張子厚曰以君之材於吾之學頃刻可盡但須相從林下一二十年使塵慮銷散胸中豁豁無一事乃可相授正為此也今觀來諭似於義理未有實見而強言之所以談經則多出於新奇立意則或流於偏宕而辭氣之間又覺其無溫厚和平歛退篤實之意是固無論其説之是非而此數端者已可疑矣豈於先賢指示入道之方猶有所未講耶抑已講之而用力有未至耶
論君子所貴道者三
答江徳功
此段謂日用之間莫非道君子所貴乎道者三
此章之㫖蓋言日用之間精粗本末無非道者而君子於其間所貴者在此三亊而已謂其動容貎則能和敬而無暴慢也其正顔色則非色莊而能近信也其出辭氣則能當於理而無鄙倍也凡此三者皆其平日涵養工夫至到之騐而所以正身及物之本也故君子貴之若夫籩豆之事則道雖不外乎此然其分則有司之守而非君子之所有事矣蓋平日涵養工夫不至則動容貌不免暴慢正顔色不出誠實出詞氣不免鄙倍矣一身且不能治雖欲區區於禮文度數之末是何足以為治哉此乃聖門學問成已成物着實效騐故曾子將死諄諄言之非如異端揚眉瞬目妄作空言之比也不可不察
論周子體用顯微之説
答何叔京
此段專一發明理與象之義
體用一源者自理而觀則理為體象為用而理中有象是一源也顯微無間者自象而觀則象為顯理為微而象中有理是無間也先生後答語意甚明子細消詳便見歸着且既曰有理而後有象則理象便非一物故伊川但言其一源與無間耳其實體用顯微之分則不能無也今曰理象一物不必分別恐蹈於近日含糊之弊不可不察
論形而上下之義
答陸子靜
此段謂道即為器之理
若以隂陽為形而上者則形而下者復是何物若某愚見與其所聞則曰凡有形有象者皆器也其所以為是器之理者則道也如是則來書所謂始終晦明奇偶之屬皆隂陽所為之器獨其所以為是器之理如目之明耳之聰父之慈子之孝乃為道耳如此分別似差明白〈此一條亦極分明切望略加思索便見愚言不為無理而其餘亦可以類推矣〉
經濟文衡前集卷十一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