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文衡 (四庫全書本)/後集卷11

後集卷十 經濟文衡 後集卷十一 後集卷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經濟文衡後集卷十一
  宋 滕珙 撰
  孔孟類
  論孔孟相傳之道
  文集讀余隠之辯李公常語上
  此段謂李常之言不足以窺孟子之藩籬
  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此非深知所傳者何事則未易言也夫孟子之所傳何哉曰仁義而已矣孟子之所謂仁義者何哉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曰惻隠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如斯而已矣然則所謂仁義者又豈外乎此心哉堯舜之所以為堯舜以其盡此心之體而已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傳之以至於孟子其間相望有或數百年者非得口傳耳受宻相付屬也特此心之體隠乎百姓日用之間賢者識其大不賢識其小而體其全且盡則為得其傳耳雖窮天地亘萬世而其心之所同然若合符節由是而出宰制萬物酬酢萬變莫非此心之妙用而其時措之宜又不必同也故堯舜與賢而禹與子湯放桀文王事殷武王殺受孔子作春秋以翼衰周孟子說諸侯以行其道皆未嘗同也又何害其相傳之一道而孟子之所謂仁義者亦不過使天下之人各得其本心之所同然者耳李氏以蘇張孫吳班焉蓋不足以窺孟子之藩籬而妄議之也推此觀之則其所蔽亦不難辯矣
  論孔孟言仁之功
  答林徳久
  此段謂不可以孟子之言不如孔子周徧
  程子曰四徳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言則包四者惻隠之類偏言之也克己之類專言之也然即此一事便包四者蓋亦非二物也故論語集註中雲仁者心之徳愛之理也此言極有味可更思之不可謂孟子之言不如孔子之周徧孟子亦有專言之者仁人心是也孔子亦有偏言之者愛人是也又謂孟子以世人好殺而言惻隠尤非也孔子雖不以義對仁然每以智對仁更宜思之
  論孔孟所處之異
  語錄
  此段謂聖賢分量不同
  程先生說孔子為乗田則為乗田為委吏則為委吏為司㓂則為司㓂無不可者孟子則必得賔師之位方能行道此便是他能大而不能小處惟是聖人則無所不遍大小方圎無所不可又曰如孟子說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此亦是講學之有闕蓋他心量不及聖人之大故於天下事有包括不盡處天下道理儘無窮人要去做又做不辦極得做得一兩件又困了唯是聖人便是事窮到底包括淨盡無有或遺者正淳曰如夏商之禮孔子皆能言之卻是當時杞宋之國文獻不足以取證聖人之言耳至孟子則曰吾未之學也而已嘗聞其略也而已
  孟子類
  論孟子辭齊王之召
  文集讀余隠之辯溫公疑孟子上
  此段謂王以疾要之則辭而不往
  溫公雲孔子聖人也定哀庸君也然定哀召孔子孔子不俟駕而行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過虛位且不敢不恭況召之有不往而他適乎孟子學孔子者也其道豈異乎夫君臣之義人之大倫也孟子之徳孰與周公其齒之長孰與周公之於成王成王幼周公負之以朝諸侯及長而歸政北面稽首畏事之與事文武無異也豈得雲彼有爵我有齒徳可慢彼哉愚謂孟子固將朝王矣而王以疾要之則孟子辭而不往其意若曰自我而朝王則貴貴也貴貴義也而何不可之有以王召我則非尊賢之禮矣如是而往於義何所當哉若其所以與孔子異者則孟子自言之詳矣恐溫公亦未深考耳孟子達尊之意愚謂達者通也三者不相值則各伸其尊而無所屈一或相值則通視其重之所在而致隆焉故朝廷之上以伊尹周公之忠聖耆老而祇奉嗣王左右孺子不敢以其齒徳加焉至論輔世長民之任則太甲成王固拜手稽首於伊尹周公之前矣其迭為屈伸以致尊崇之義不異於孟子之言也故曰通視其重之所在而致隆焉唯可與權者知之矣官守言責一職之守耳其進退去就決於一事之得失一言之從違者也若為師則異於是矣然亦豈不問其道之行否而食其祿耶觀孟子之卒致為臣而歸齊王以萬鍾留之而不可得則可見其出處大槩矣
  論孟子言去就之義同上
  此段謂孟子之說蓋通上下言之
  孟子言所就三所去三其上以言之行不行為去就此仕之正也其次以禮貌衰未衰為去就又其次至於不得已而受其賜則豈君子之本心哉蓋當是時舉天下莫能行吾言矣則有能接我以禮貌而周我之困窮者豈不善於彼哉是以君子以為猶可就也然孟子蓋通上下言之若君子之自處則在所擇矣孟子於其受賜之節又嘗究言之曰飢餓不能出門戸則周之亦可受也明未至於如是之貧則不可以受免死而已矣言受之有限不求嬴餘明不多受以是而觀則溫公可以無疑於孟子矣而隠之所辯引孔子事為證恐未然也
  論孟子絶陳仲子之意同上
  此段謂父子兄弟之大倫大義一日不可去
  溫公雲仲子嘗諫其兄而不用然且食而居之是口非之而身享之故避之又曰仲子狷者有所不為者也愚謂口非之而身享之一時之小嫌狷者之不為一身之小節至於父子兄弟乃人之大倫天地之大義一日去之則禽獸矣雖復謹小嫌守小節亦將安所施哉此孟子絶仲子之本意隠之雲仲子之兄非不友孰使之避仲子之母非不慈孰使之離愚謂正使不慈不友亦無逃去之理觀舜之為法於天下者則知之矣
  辯李氏論孟子不能尊周
  文集讀余隠之辯李公常語上
  此段謂周顯王之時人心離天命改久矣
  李氏謂周顯王未聞有惡行特微弱爾而孟子不使齊梁事之以是咎孟子愚謂周以失道寖微寖滅孔子作春秋雖雲尊周然貶天子以達王事二百四十二年之間亦屢書矣至於顯王之時天下不知有周室蓋人心離而天命改久矣是時有王者作亦不待滅周而後天下定於一也聖人心與天同而無所適莫豈其拳拳於已廢之衰周而使斯人坐䝉其禍無已哉臯陶曰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達於上下敬哉有土知此則知天矣聖人之心豈異是哉隠之只以衰微二字斷周之不可事正在李氏詆罵中而所謂以孝悌訓之則子必能事其父乃謂使諸侯事周也孟子本無此意
  再辯孟子不尊周之意同上
  此段謂孔孟各得時措之宜
  孔子尊周孟子不尊周如冬裘夏葛飢食渇飲時措之宜異耳此齊桓不得不尊周亦迫於大義不得不然夫子筆之於經以明君臣之義於萬世非專為美桓公也孔孟易地皆然李氏未之思也隠之以孟子之故必謂孔子不尊周又似諸公以孔子之故必謂孟子不合不尊周也得時措之宜則並行而不悖矣
  辯李氏謂孟子以權誘諸侯同上
  此段謂李氏悼學者之迷惑不知己之迷惑亦甚
  李氏難學者謂孟子以權誘諸侯之說孟子本無此意是李氏設問之過略明辯之天下可無孟子不可無六經可無王道不可無天子隠之之辯已得之愚必謂有孟子而後六經之用明有王道而後天子之位定有六經而無孟子則楊墨之仁義所以流也有天子而無王道則桀紂之殘賊所以禍也故嘗譬之六經如千斛之舟而孟子則運舟之人天子猶長民之吏而王道猶吏師之法今曰六經可以無孟子天下可以無王道則是舟無人吏無法將焉用之矣李氏自以為悼學者之迷惑而為是言曾不知己之迷惑也亦甚哉
  論孟子闢異端之功
  讀余隠之辯鄭公藝圃折衷
  此段謂知堯舜孔孟所傳之正然後知異端之為害深
  知堯舜孔孟所傳之正然後知異端之為害也深而息邪距詖之功大矣彼曰景風時雨與戾氣旱蝗均出於天五榖桑麻與荑稗鉤吻均出於地此固然矣人生其間混然中處盡其爕理之功則有景風時雨而無戾氣旱蝗有五穀桑麻而無荑稗鉤吻此人所以參天地贊化育而天地所以待人而為三才也孟子之闢異端如宣王之攘夷狄其志亦若此而已豈秦始皇漢武帝之比哉聖人作易以立人極其以君子為主故為君子謀而不為小人謀觀泰否剝復名卦之意則可見矣而曰古今豈有無小人之國哉嗚呼作易者其知道乎其不知易者甚哉
  論孟子才髙無據
  葉賀孫錄
  此段謂學者當學顔子
  伊川曰孟子才髙學之無可依據學者須學顔子入聖人為近有用力處又曰學者要學得不錯須是學顔子孟子說得麄不甚仔細只是他才髙自至那地位若學者學他或㑹錯認了




  經濟文衡卷十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