繹史 (四庫全書本)/卷160

卷一百五十九下 繹史 卷一六十

  欽定四庫全書
  繹史卷一𦣻六十   靈壁縣知縣馬驌撰古今人表
  漢書自書契之作先民可得而聞者經傳所稱唐虞㠯上帝王有號諡輔佐不可得而稱矣而諸子頗言之雖不考虖孔氏然猶著在篇籍歸乎顯善昭惡勸戒後人故博採焉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又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未知焉得仁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又曰中人㠯上可㠯語上也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傳曰譬如堯舜禹稷禼與之為善則行鮌讙兜欲與為惡則誅可與為善不可與為惡是謂上智桀紂龍逢比干欲與之為善則誅干莘崇侯與之為惡則行可與為惡不可與為善是謂下愚齊桓公管仲相之則霸豎貂輔之則亂可與為善可與為惡是謂中人因茲㠯列九等之序究極經傳繼世相次總備古今之畧要雲○張晏曰老子𤣥黙仲尼所師雖不在聖要為大賢文伯之母達於禮典動為聖人所歎言為後世所則而在第四田單以即墨孤城復強齊之大魯連之博通忽於榮利藺子申威秦王退譲亷頗乃在第五大姬巫怪好祭鬼神陳人化之國多淫祀寺人孟子違於大雅以保其身既被宮刑怨刺而作乃在第三嫪毐上烝昏亂禮度惡不忍聞乃在第七其餘差違紛錯不少畧舉揚較以起失謬獨馳騖於數千載之中旁觀諸子事業未究而尋遇竇氏之難使之然乎師古曰六家之論輕重不同百行所存趣捨難壹張氏輒申所見掎摭班史然其所論又自差錯且年伐乆逺墳典隟亡學者舛駮師論分異是以表載古人名氏或與諸書不同今則特有發明用畼厥旨自女媧以下帝鴻以前諸子傳記互有舛駮敘說不同無所取正大要知其古帝之號而已諸人士見於史傳彰灼可知者無待解釋其閒幽昧者時復及焉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史部,紀事本末類,繹史,卷一百六十>
  古今人表
  班氏古今人表後人譏其妄作一曰甲乙紛錯二曰記載不悉三曰前代人物無闗漢事也余獨取為繹史終篇何曰上自宓羲下逮秦亡所紀之世繹史之世也所録之人繹史之人也故人表若為繹史作也陳列詩書及諸子百氏之所稱述既㒺羅舊文不遺餘力而時復差違抑亦屬稾未定輒遭禍難不然夫豈不知七十子之載前史而伯魚展禽灼然於傳記夫豈不知求玉與受璧咸一虞公得罪與爭國皆此蒯聵哉如張晏所譏魯連藺生今在第二田單寺人孟子今在第四而嫪毐今本無有則與所言不同疑旁行比耦後人轉寫舛譌至若殷之先公多第五周之先公多第六夏商中葉之主行事不少概見而倐上倐下東京去古未逺或別有証據未可盡為班氏厚誣也兵食五行悉援古以迄今藝文一志亦備三代之典籍矣表古人而不及今果其書未畢邪而繹史之人與世畢矣故人表若為繹史作也以終篇焉














  繹史卷一百六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