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陽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綏陽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制定機關:綏陽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綏陽縣自然資源局、綏陽縣統計局
2022年1月19日
http://www.suiyang.gov.cn/xxgk/zdxxgk/tjxx_37071/tjgb_37073/202203/t20220331_73198676.html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下簡稱「三調」)是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也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後統一開展的自然資源基礎調查。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我縣「三調」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匯總數據,執行國家統一的技術標準,全面採用優於1米分辨率的衛星遙感影像作為調查底圖,廣泛應用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無人機等新技術,創新運用「互聯網+調查」機制,全流程嚴格實行村、鄉、縣3級質量管控體系,歷時3年,200多調查人員先後參與,匯集了17.94萬個調查圖斑數據,全面查清了全縣國土利用狀況。

全縣「三調」數據成果全面客觀反映了我縣國土利用現狀,從國土利用的角度反映出我縣近十年來城鎮化發展、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脫貧攻堅、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績,以及下一步耕地保護、節約集約用地等面臨的挑戰。現將綏陽縣主要數據成果公布如下:

一、全縣主要地類數據

(一)耕地56225.05公頃(843375.75畝)。其中,水田13274.33公頃(199114.95畝),占23.61%;水澆地0.29公頃(4.35畝),占0.00%;旱地42950.43公頃(644256.45畝),占76.39%。全縣15個鄉鎮中,旺草鎮和鄭場鎮耕地面積較大,占全縣耕地的19.73%。

全縣耕地均位於一年二熟制地區。

全縣耕地均位於年降水量800mm以上地區。

位於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2227.85公頃(33417.75畝),占全縣耕地的3.96%;位於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4509.99公頃(67649.85畝),占8.02%;位於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8925.13公頃(283876.95畝),占33.66%;位於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17085.40公頃(256281.00畝),占30.39%;位於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3476.68公頃(202150.20畝),占23.97%。

(二)林地165678.90公頃(2485183.50畝)。其中,喬木林地110477.22公頃(1657158.30畝),占66.68%;竹林地831.05公頃(12465.75畝),占0.50%;灌木林地54288.39公頃(814325.85畝),占32.77%;其他林地82.24公頃(1233.60畝),占0.05%。旺草鎮和青槓塘鎮林地面積較大,占全縣林地的21.34%。

(三)草地585.18公頃(8777.70畝)。全縣草地均為其他草地。草地主要分布在梘壩鎮、太白鎮和坪樂鎮,占全縣草地的45.68%。

(四)濕地2.00公頃(30.00畝)。濕地是「三調」新增的一級地類。我縣濕地均為內陸灘涂,分布在洋川鎮、茅埡鎮和大路槽鄉。

(五)城鎮村及工礦用地9649.11公頃(144736.65畝)。其中,建制鎮用1568.33公頃(23524.95畝),占16.25%;村莊用地7748.75公頃(116231.25畝),占80.31%;採礦用地286.70公頃(4300.50畝),占2.97%;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45.33公頃(679.95畝),占0.47%。

(六)交通運輸用地3544.35公頃(53165.25畝)。其中,公路用地1818.95公頃(27284.25畝),占51.32%;農村道路1724.86公頃(25872.90畝),占48.66%;管道運輸用地0.54公頃(8.10畝),占0.02%。

(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194.71公頃(32920.65畝)。其中,河流水面1421.42公頃(21321.30畝),占64.77%;水庫水面370.52公頃(5557.80畝),占16.88%;坑塘水面300.02公頃(4500.30畝),占13.67%;溝渠51.21公頃(768.15畝),占2.33%;水工建築用地51.54公頃(773.10畝),占2.35%。

二、全縣專項調查數據

全縣5000畝以上耕地壩區共4個,壩區內耕地面積3115.26公頃(46728.87畝),其中坡度在6度以下(含6度)耕地面積2831.46公頃(42471.90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5.04%,主要分布在洋川鎮、旺草鎮、蒲場鎮與風華鎮。

全縣石漠化耕地共1557.04 公頃(23355.60畝)。其中,梘壩鎮、黃楊鎮、青槓塘鎮石漠化耕地面積較大,占全縣石漠化耕地的52.73%。

全縣66.20%的土地坡度在25度以上,15.47%的土地坡度在15~25度(含25度),13.10%的土地坡度在6~15度(含15度),3.55%的土地坡度在2~6度(含6度),1.68%的土地坡度在2度(含2度)以下。6度以下(含6度)相對平緩的土地主要分布風華鎮、洋川鎮、蒲場鎮、旺草鎮,占全縣6度以下(含6度)土地的70.30%。

三、相關說明

城市、建制鎮、村莊用地指其轄區內的商業服務業、住宅、工業、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等用地,還包括其範圍內的其他各類用地(如耕地、種植園用地、林地、草地、濕地、交通運輸用地、水域水利設施用地等)。

我縣「三調」成果是制定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規劃、重要政策舉措的基本依據。全縣將加強「三調」成果共享應用,將「三調」成果作為國土空間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統一基數、統一底圖,推進全縣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