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防群治 平戰結合
群防群治 平戰結合
——伊通縣頭道公社永新大隊發展合作醫療的調查報告 |
|
吉林省伊通縣頭道公社永新大隊革委會,在解放軍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的幫助下,遵照毛主席關於「備戰、備荒、為人民」和「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偉大教導,從戰備全局出發,堅持自力更生,發展草醫草藥,群防群治,節藥儲藥,有力地鞏固了合作醫療制度,增強了人民體質,有力地保證了革命和生產的發展。幹部和社員豪邁地說:「我們大隊是要人有人,要糧有糧,要醫有醫,要藥有藥的紅色根據地。如果帝、修、反膽敢來侵略,管叫它有來無回。」
立足於戰備建設紅醫網
編輯永新大隊革命委員會成立以後,建立了大隊衛生所,並實行了合作醫療制度。但是,衛生所兩名醫生經常走屯串戶,有些社員來衛生所治病買藥,經常只見鎖頭不見人。貧下中農提出:平日看病白跑腿,戰時搶救傷員更要誤事,應該多培養自己的「土醫生」。大隊革委會討論後認識到,培養足夠的「土醫生」,平時保護勞動力,戰時保護戰鬥力,這是落實戰備工作的重要措施。在解放軍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幫助下,革委會用毛澤東思想去武裝群眾,宣傳群眾,大辦紅醫班,培訓「土醫生」、衛生員和救護員。各生產隊由貧下中農推選根子正、立場穩、覺悟高、勞動好的青年到紅醫班裡,利用業餘和農閒時間學政治、學醫療衛生知識。學習以實踐為主,注意平戰結合,既學防治常見病、多發病,又學戰傷救護。
一年來,大隊共培訓「土醫生」、衛生員、救護員三百七十多名,他們一般都能獨立處理一些常見病。現在,這個大隊每個生產隊都有土藥房,村村有衛生室,聯戶有救護組,形成一個紅色醫療網。
這個醫療網,平時是個醫療隊。去年秋天拉莊稼時,三隊貧農社員尤文忠,在路上被茬子把左腳扎了個二寸多長的大口子,流血不止。到家後,社員尤淑文立刻給敷上「刀口藥」,包紮起來,第二天沒有影響勞動。一隊貧農李鳳國的愛人產後大流血,昏迷不醒,「土醫生」程桂雲和大隊衛生所的醫生趕到她家,及時搶救,精心護理,使大人、小孩轉危為安。這個醫療網,戰時就是一個救護隊。他們把衛生人員分別編入民兵組織,大力普及醫療衛生知識。大多數的基幹民兵學會了戰場救護四大技術和採用土方草藥治病。
狠批洋奴哲學發展草醫草藥
編輯遵照偉大領袖毛主席關於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的教導,永新大隊在辦合作醫療中,深入開展革命大批判,狠批劉少奇「重洋輕土」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衛生路線。大家認識到,土方草藥是廣大勞動人民千百年積累下來的行之有效的醫療經驗總結,它是科學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重洋輕土」,就是典型的「洋奴哲學」。西醫西藥有它的長處,但光靠它是不能解決農村的醫療問題的,更不會有什麼群眾性的醫療衛生運動。在發展和鞏固合作醫療的過程中,必須土洋結合,以土方草藥為主。
認識提高以後,許多貧下中農把祖傳秘方或保留多年的土方驗方獻了出來。社員崔振東有一種「拿手」的刀口藥,二十多年來獻藥不獻方,通過做過細的思想工作,他認識了醫藥衛生對戰備的重要意義,不僅把秘方獻出來,還親自帶領「土醫生」上山採集草藥,製成五十多斤成藥,既滿足了群眾的需要,又留有儲備。許多貧下中農外出或閒談時間,都能注意尋方、採藥;各級幹部每次開會或出差,都注意在途中採集草藥,尋找土方驗方,帶給大隊衛生所。大隊自己種植十幾種中藥,幹部、醫生親自參加管理。大隊還因陋就簡地辦了一座土藥廠,將採集來的草藥製成各種丸、散、膏、丹。一年來,他們搜集的土方驗方近二百種,種植和採集中草藥三千餘斤,基本做到了中草藥自采、自種、自製。
實踐證明,土方草藥對保護人民健康起了重要作用。貧農女社員陸桂芝,從三歲得了氣管炎,到去年二十四歲,不敢直腰,不能勞動。「土醫生」李衛東用土方驗方給她治療,僅兩個月,陸桂芝就能操持家務了。
節約用藥藏藥於民
編輯藥多了,有的人無病也要藥,小病要好藥,吃不了就扔掉。大隊革委會認為,醫藥是戰備的必需品,是節約用藥,還是大手大腳,這是兩個階級、兩條路線鬥爭的一種反映。他們組織群眾深入討論節約用藥、藏藥於民的重大意義。大家認識到,節約用藥,藏藥於民,是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一項重要措施。貧下中農說:「人可能生病,美帝、蘇修隨時可能發動侵略戰爭,我們用藥也得象吃糧那樣,常將有日思無日,節約儲備,以防萬一。」幹部和社員表示,有病節約用藥,能用針灸就不用藥,能用土方草藥就不吃西藥。
在幹部帶動下,一個節約用藥、積極儲藥的群眾運動很快形成。大隊革委會主任郭海清,一次患了急性痢疾,醫生給他拿了十片氯黴素,他回去掂量着想,節藥儲藥是落實毛主席的「備戰、備荒、為人民」偉大戰略方針的大事,幹部要帶頭用偏方。他很快地找到土方驗方,自己治好了病,把氯黴素全部送回衛生所。三隊老貧農郭大娘,腿摔得不能動彈,「土醫生」姜亞琴給她醫治時,聽說可以針灸,她就說:「就給我扎針吧,省下點藥留着備戰。」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