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四庫全書本)/全覽4

全覽3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全覽4 全覽5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二集巻五十目録
  古今體詩五十首
  示江南浙江守土諸臣
  再過鷲峰
  登吳山
  望錢塘江
  虎跑泉
  由淨慈寺經南屛諸山
  孤山放鶴亭
  玉泉有五色魚賜名清漣寺
  西湖再作
  浙省道上書懷
  桑林乍綠蠶事方興詩以嘉之
  曉發嘉興
  花山
  支硎山
  回鑾復過恵山
  舟行野望
  駐蹕江寧偶述
  修報恩寺塔初畢登之
  過明太祖陵有感
  月夜登燕子磯
  江行
  憶暢春園牡丹
  金山雨望
  山中晩霽
  中泠泉
  望焦山念已已曽登其上
  念淮揚居民特留漕糧二十萬以濟之回鑾之日復諄諭所司使布實恵
  泛洪澤湖偶詠
  漁舟夜泊
  渡河北歸
  宿遷
  過八牐
  仲子廟
  途次端午
  山左道中
  望岱憶舊
  闕里重修思欲一往以天氣日暑急奉
  慈輿北歸未得瞻視紀詩八韻
  見途中夏麥將熟誌喜
  北境
  候兄裕親王
  江南風雨阻回程二十天近京又是微旱五月二十五日霖雨如注喜雨
  賜峨𡼴老僧
  察永定河
  廵子牙河建壩
  盛夏晚偶成
  七夕觀千葉蓮
  暢春園觀稻時七月十一日也
  詠桐老圖賜裕親王
  為考試歎
  禁園秋霽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二集巻五十
  古今體詩五十首
  示江南浙江守土諸臣
  宇宙方清寧吏治尚端㢘農使樂耕鑿民使適里閻大寮總其要小吏毋苛纖紀綱不可弛隨時酌寛嚴為上能自愛羣屬必畏鉗訟惟善得情操守時警砭勿恃才妄作勿以𡡾自忺務令比戸豐膏澤遠近霑朱轓與彤騶萬姓所具瞻臧否道有碑防口難可箝不見廣廈材聳榦從幽濳不見沖霄鶴飲啄本靜恬告誡示勉勗保䕶茲庶黔
  再過鷲峰
  愛此清幽一徑深馬隨泉響入雲林蒼苔古洞何年鑿脈脈韶光自賞心
  登吳山
  重經層巘暫停鑾天日晴和覽眺寛城市萬家煙火近
  念茲莫遣有饑寒
  望錢塘江
  江流幾折勢灣環指㸃遙岑是越山南朔東西無一事春風浩蕩奉
  慈顔
  虎跑泉
  靈泉涌地寒侵骨勝跡名髙著虎跑似恐被人頻汲取一泓清迥出山坳
  由淨慈寺經南屛諸山
  紆曲南屏路欣隨歩輦來 時奉  皇太后觀覽鳥飛驚玉仗花落㸃經臺邃閣聞松籟疎籬逬竹胎雙峰髙不極更在白雲隈
  孤山放鶴亭
  處士人何在山前夕照來亭空不見鶴磴古尚留梅楊栁縈煙嫩棠棃過雨開今朝閒繫艇還自愛賢才
  玉泉有五色魚賜名清漣寺
  錦鱗游泳漾池紋隠藻穿蘋暗作羣濠濮㑹心原不遠清漣題額與傳聞
  西湖再作
  面面山容澹盈盈水態清流文縈傑閣波影蕩髙城燕舞知迎櫂花低解避旌乘春𢎞沛澤隨地稔民情
  浙省道上書懷
  徧野農桑繞翠旌畦邊童叟帶雲耕江山盡是昇平日寸晷難忘終始情
  桑林乍綠蠶事方興詩以嘉之
  彌望桑林吐葉垂枝嫩碧初勻竹舍正殷蠶務天工雨露維均
  曉發嘉興
  數里城依水千門路向田菜塍無近遠桑岸互緜連土沃勤為最年豐儉欲先雲開林野秀初日上行旃
  花山
  警蹕來初地青山鳥道深風生松澗合雲暗石苔侵靜晝飛閒蝶餘春噪晩禽空留支遁跡物外託宸襟
  支硎山
  龍池東北古支硎石室寒泉句可聽支遁詩云石室可蔽身寒泉濯溫手想得雨餘懸瀑布飛流界破數峰青
  回鑾復過恵山
  是誰妙筆㸃巒容藴藉迎人四五峰堪挹山泉烹雀蕊併添新黛入甌濃
  舟行野望
  恵風萬頃下芳畦逺水拖煙曉狀迷河上草新纔覆地林間花墮半沾泥翩翾弱燕穿船入宛轉芳鶯隔樹啼若問撫闌端坐意黙思豐裕洽羣黎
  駐蹕江寧偶述
  雲覆輕隂雨淨塵南巡又隔十經春山河舊數陪京重士庶今看沐化淳古巷烏衣人已換芳洲白鷺跡成陳元元億萬咸安樂教養休和屬大鈞
  修報恩寺塔初畢登之
  塔勢搖晨旭憑陵上九霄琉璃莊淨域金碧啟香寮地俯三山近江環匹練遙隔牕雲霧起戸戶瑞煙飄
  過明太祖陵有感
  拔起英雄草昧間煌煌大業豈能刪玉魚金盌雖如故煙霧低迷獨愴顔
  月夜登燕子磯
  石勢疑飛動江濤足下看天空來皎月風定斂奔湍綠樹燈光亂蒼厓夏夜寒經過睹形勝往往駐鳴鑾
  江行
  風帆來往亂江流樓艣縦橫拍浪浮只在艄工持柁穏曽將為政喻操舟
  憶暢春園牡丹
  曉雨疎踈薄灑午風習習輕吹忽念暢春花事正當萬朶開時
  金山雨望
  煙樹重重兩岸間流雲著水水漫漫江煙江樹無窮盡不讓蓬瀛島上山
  山中晩霽
  返照開澄景餘霞作綺流夜深明月出隔岸見蘆洲
  中泠泉
  靜飲中泠水清寒味日新頓令超象外爽豁有天真
  望焦山念已已曽登其上
  大江日夜波汪洋金山焦山兩相望金山樓閣蕩丹碧焦山竹樹多鬱蒼境深流廣人罕至往年曽一登其岡頃者放舟仍北渡壯哉滉瀁雲低昂青巖翠壁幽且蒨圖經名著傳焦光何時瘞鶴在山足遺銘剝蝕存華陽山下有瘞鶴銘為華陽真逸撰止存六十餘字葭洲白鳥忽飛出江花冥冥江草芳是日雨餘氣清淑夏首晴晝欣舒長倚艦四顧暢襟抱好風豁達來天閶
  念淮揚居民特留漕糧二十萬以濟之回鑾之日復諄諭所司使布實恵
  廣廈豈不樂何事駕飛艫意惟悉民隠遑問歴道途淮揚皆巨郡地本號饒腴居人百萬家土狹濱衆湖禾麥苟不登老幼日待餔恩意宜渥沛拯濟留天儲實恵布州邑遠邇均有無諄諭嚴再三毋徒飽吏胥茅屋有起色比戶充黍稌願茲瘠壤農皥皥躋唐虞
  泛洪澤湖偶詠
  積水空明浸太虛輕舠閒泛進徐徐菰蘆絶岸柴門小終歲生涯業捕魚
  漁舟夜泊
  漁父不罹世中形任意飄流夜泊汀惟有長閒心靜處何如名利係朝廷
  渡河北歸
  三吳問俗罷旋蹕渡洪流微日籠華蓋輕飇送御舟水能安汎濫堤遣䕶田疇自此民休息紓予南顧憂
  宿遷
  行過江南水與山栁舒花放鳥緡蠻明朝重至邳徐路鳳闕龍樓計日還
  過八牐
  宛轉河形一線通瀦流疊石賴人功天庾歲歲闗飛輓全在隨時啟閉中
  仲子廟
  河口孤祠在千年祀典存當階松半偃繞碣蘚堪捫懷古題新額遺風想聖門行舟清晝永岸草採芳蓀
  途次端午
  蕤賓逢夏律午日俯澄流黃鳥林中變新蒲岸外稠宮筵傳綵糉僊酒泛丹榴遙憶蓬萊上垂楊䕃御溝
  山左道中
  鳳艒南巡往復歸夏禽拂水避雲旂川平桂櫂何須舉風正蒲帆疾似飛雞犬滿邨人足食繭絲入市戸充衣閑閑陌上晴曛好暇覽時光暢萬幾
  望岱憶舊
  青天竦峙翠雲濃端坐船頭眺岱宗憶上崇嶐最髙頂非探芝檢效東封
  闕里重脩思欲一往以天氣日暑急奉
  慈輿北歸未得瞻視紀詩八韻
  廣殿丹青煥飛甍黼藻新思排僊馭往卻奉
  翠輿辰仰慕尼山側興懷泗水濱存心惟志道勉力事依仁望斗知非遠升堂念每惇廡松應鬛長階檜益苔皴過魯時逢夏歸帆罷問津迢迢曲阜路沿泝幾勞神
  見途中夏麥將熟誌喜
  江滸淮壖道已周歸看東省麥盈疇雨滋膏潤苖多秀早慶今年大有秋
  北境
  曈曈曙色上帆檣野水波添滿路光應是皇畿程已近林風吹送棗花香
  𠉀兄裕親王
  花萼樓前別已經春夏餘平明掛錦纜日暮傍樵漁吳越當年景江湖各自如留心民事重隔月信音疎江南風雨阻回程二十天近京又是微旱五月二十五日霖雨如注喜雨
  雨阻回鑾二十天近京又旱意懸懸若能南北皆無慮惟賴青蒼大有年
  賜峨𡼴老僧
  名山越徧未到天涯欲得真印勤修離家雷音雖拜那見拈花知此無益再遊中華八旬老矣行履不斜言語忠厚一字弗遮觀爾樸誠朕意甚嘉峨𡼴峍崪直逼雲霞明心見性靜守毋譁
  察永定河
  源從自馬邑溜轉入桑乾渾流推濁浪平野變沙灘廿載為民害一時奏效難豈辭宵旰苦須治此河安
  巡子牙河建壩
  暫別宮槐幸子牙近邨處處少人家清和微暑浮畦麥綠樹初隂接岸沙隄外草荒艱籽粒淀中水淺捕魚鰕黃童白叟望霖雨霖雨先施莫自賖
  盛夏晚偶成
  蟬聲急處秋將近緜雨過時暑漸微樹色渺茫憑遠閣雲峰掩暎罩斜暉西成平野年當稔煙息闗山事不違披覽牙籤心自得揮毫乙夜勉羣幾
  七夕觀千葉蓮
  玉露初分水殿涼滿池紅白雜芬芳香飄隨座皆秋色細月朧朧掛未央
  暢春園觀稻時七月十一日也
  七月紫芒五里香近園遺種祝禎祥炎方寒北皆稱瑞稼穡天工樂歳穰
  詠桐老圖賜裕親王
  丹桂秋香飄碧虛青桐迎露葉扶疎願將花萼樓前老帝子王孫永結廬
  為考試歎
  人才當義取王道豈紛更放利來多怨徇私有惡聲文宗濂洛理士仰楷模情若問生前事尚憐死後名
  禁園秋霽
  樹冷催蟬咽荷疎表影長深秋殘暑氣微爽待髙陽戶外遠塵蹟園中多蕙香溶溶新雨霽吟乏愧成章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二集巻五十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總目一
  卷第一
  勅諭
  諭河道總督于成龍
  諭河道總督于成龍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工部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
  諭工部
  諭工部
  諭戶部等部
  諭禮部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王𤋮呉琠熊賜履張英學士滿都邵穆布巢可托舒祿范承烈王九齡曹鑑倫
  諭內閣
  諭工部
  諭內閣
  諭九卿等
  諭直隸廵撫李光地
  諭大學士伊桑阿等
  諭大學士伊桑阿等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
  巻第二
  勅諭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王𤋮呉琠熊賜履張英等
  諭大學士伊桑阿等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王𤋮呉琠熊賜履張英學士法良辛保傅紳范承烈王九齡曹鑑倫
  諭大學士伊桑阿等
  諭大學士伊桑阿等
  諭工部
  諭戶部
  諭戶部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呉琠熊賜履張英學士辛保傅紳范承烈王九齡曹鑑倫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呉琠熊賜履學士辛保傅紳來道範承烈曹鑑倫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呉琠熊賜履學士辛保傅紳來道常壽來福范承烈曹鑑倫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等
  諭刑部
  諭內閣
  諭戶部
  諭漢大學士九卿翰詹科道諸臣
  諭刑部
  諭大學士王𤋮
  諭禮部
  諭吏刑二部
  諭禮部
  諭戶部
  巻第三
  勅諭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張玉書呉琠熊賜履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張玉書呉琠熊賜履諭山東省官員
  諭扈從大學士張玉書直隸廵撫李光地諭戶部
  諭戶部
  諭戶部
  諭內閣
  諭工部
  諭大學士馬齊西哈納
  諭都察院都御史六科給事中各道御史等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學士色德里劉光羙
  諭戶部
  諭山東廵撫王國昌
  諭戶部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永定河分司齊蘇勒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巻第四
  勅諭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偏沅廵撫趙申喬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學士色德里劉光羙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學士色德里劉光羙起居注揆敘滿保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內閣九卿等
  諭內閣
  諭工部
  諭禮部
  諭內閣
  諭戶部
  諭大學士九卿詹事掌印不掌印科道等官諭戶部
  諭戶部
  諭東省在京官員
  諭兵部
  諭內閣部院等官
  巻第五
  勅諭
  諭兵部
  諭內閣兵部
  諭吏部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呉琠陳廷敬等諭吏戶兵三部
  諭大學士馬齊西哈納張玉書呉琠陳廷敬學士常壽色德里滿丕趙士芳王九齡曹鑑倫
  諭武殿試讀巻官
  諭奉命撫苗尚書席爾達等
  諭大學士馬齊張玉書呉琠陳廷敬
  諭工部
  諭戶部
  諭吏工二部
  諭大學士馬齊等
  卷第六
  勅諭
  諭山西巡撫噶禮
  諭散秩內大臣公傅爾丹
  諭兵部
  諭禮部
  諭川陜總督華顯陜西廵撫鄂海甘肅廵撫齊世武
  諭河南廵撫徐潮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呉琠陳廷敬學士色德里鐵圖滿丕阿蘭㤗趙士芳王九齡曹鑑倫徐秉義
  諭吏禮二部
  諭吏部
  諭刑部
  諭戶部
  諭工部
  諭起居注官揆敘海寶
  諭大學士馬齊起居注官滿保海寶
  諭欽天監
  諭兵部
  諭戶部
  諭戶部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總目二
  巻第七
  勅諭
  諭戶部
  諭戶部
  諭工部
  諭內閣
  諭大學士九卿等
  諭刑部
  諭內閣
  諭吏部
  諭吏戶兵工四部
  諭工部
  諭刑部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
  諭山東廵撫趙世顯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及河工官員
  巻第八
  勅諭
  諭江南總督阿山廵撫宋犖
  諭江南督撫
  諭內閣禮部
  諭扈從大學士張玉書陳廷敬翰林查昇陳壯履錢名世蔣廷錫汪灝勵廷儀等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
  諭扈從內閣吏部
  諭浙江福建總督金世榮浙江巡撫張泰交福建廵撫李斯義
  諭江南總督阿山江寧廵撫宋犖安徽廵撫劉光羙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等
  諭吏部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扈從諸大臣及河臣等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山東巡撫趙世顯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內閣
  諭戶部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等諭戶部
  諭戶部
  巻第九
  勅諭
  諭內閣
  諭戶部
  諭扈從大學士等
  諭工部
  諭內閣
  諭工部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等
  諭戶部
  諭戶部
  諭工部
  諭內閣
  諭內閣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等諭大學士等
  諭戶部
  諭兵部
  諭貴州巡撫陳詵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
  諭九卿詹事科道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
  諭兵部
  巻第十
  勅諭
  諭兵部
  諭雲南巡撫郭瑮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等諭內閣
  諭刑部
  諭內閣
  諭戶部
  諭修國史諸臣
  諭戶工二部
  諭內閣
  諭內閣
  諭刑部
  諭刑部
  諭戶部
  諭刑部
  諭刑部
  諭內閣
  諭武殿試讀巻官等
  諭武殿試讀巻官等
  諭吏部尚書溫達
  諭內閣
  諭內閣
  卷第十一
  勅諭
  諭內閣
  諭刑部
  諭戶部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諭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等諭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等諭大學士席哈納吏部侍郎張廷樞兵部侍郎蕭永藻
  諭戶部
  諭禮部
  諭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等
  諭戶部
  諭戶部
  諭刑部
  諭吏戶兵工四部
  諭扈從視河諸臣及總河衆河官等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等
  諭戶部
  卷第十二
  勅諭
  諭戶部
  諭戶部
  諭浙江福建總督梁鼐浙江巡撫王然江南江西總督邵穆布安徽巡撫劉光羙江蘇巡撫於準山東巡撫趙世顯
  諭刑部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等
  諭吏部
  諭戶部
  [[#{{{1}}}|{{{1}}}]]
  諭內閣
  諭內閣
  諭內閣
  諭工部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起居注官揆敘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兵部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戶部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總目三
  巻第十三
  勅諭
  諭戶部
  諭內閣
  諭戶部
  諭內閣
  諭內閣
  諭工部
  諭內閣
  諭內大臣大學士九卿等
  諭江浙在京官員大學士張玉書尚書王鴻緒等
  諭工部
  諭刑部
  諭內閣
  諭內閣
  諭工部
  諭兵部
  諭工部
  巻第十四
  勅諭
  諭九卿詹事科道
  諭兵部
  諭工部
  諭內閣
  諭吏部
  諭戶部
  諭刑部
  諭內閣
  諭戶部
  諭刑部
  諭浙江巡撫黃秉中
  諭兵部
  諭宗人府
  諭兵部
  諭刑部
  諭兵部
  諭內閣九卿等
  巻第十五
  勅諭
  諭內閣九卿等
  諭內閣九卿等
  諭兵部
  諭河南巡撫鹿祐
  諭都察院
  諭大學士溫達尚書耿額
  諭大學士溫達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兵部尚書蕭永藻侍郎李先復宋駿業
  諭刑部
  諭戶部
  諭大學士溫達張玉書陳廷敬學士塞爾圖孫柱仇兆鰲王思軾滿丕滿寶顧悅履潘宗洛
  諭吏部
  巻第十六
  勅諭
  諭內閣
  諭戶部尚書張鵬翮內閣學士噶敏圖
  諭刑部
  諭工部
  諭都察院
  諭八旗都統副都統叅領等
  諭南書房侍直大學士陳廷敬等
  諭吏部
  諭工部
  諭戶部
  諭大學士溫達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學士塞爾圖孫柱滿丕滿保王思軾顧悅履潘宗洛
  諭戶部
  諭戶部
  諭兵部
  諭刑部
  諭戶部
  諭兵部
  諭戶部
  諭兵部
  諭戶部
  諭兵部
  諭戶部
  巻第十七
  勅諭
  諭戶部
  諭兵部
  諭吏部
  諭吏部
  諭吏部
  諭工部
  諭吏兵二部
  諭吏部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兵部
  諭和碩顯親王顏璜等
  諭和碩顯親王顏璜等
  諭兵部
  諭戶部
  諭張鵬翮
  諭大學士等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戶部
  諭刑部
  諭吏刑二部
  諭刑部
  諭兵部
  卷第十八
  勅諭
  諭戶部
  諭戶部
  諭大學士溫達陳廷敬蕭永藻等
  諭大學士溫達李光地蕭永藻
  諭禮部
  諭內閣
  諭內閣
  諭戶部等衙門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禮部
  詔
  恩詔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總目四
  巻第十九
  論
  宋高宗父母之讐終身不雪論
  三角形推算法論
  量天尺論
  卷第二十
  
  親征平定朔漠方略序
  增修皇輿表序
  五燈全書序
  清文鑑序
  全唐詩錄序
  全唐詩序
  卷第二十一
  
  資治通鑑綱目全書序
  佩文韻府序
  淵鑑類函序
  厯代賦彚序
  清涼山新志序
  四朝詩選序
  卷第二十二
  
  詠物詩選序
  厯代題畫詩類序
  厯代詩餘選序
  書畫譜序
  廣羣芳譜序
  
  水性記
  黃船記
  避暑山莊記
  巻第二十三
  碑記
  普濟堂碑記
  高旻寺碑記
  補陀羅迦山普濟寺碑記
  重修清涼山羅睺寺碑記
  碑文
  重修天竺寺碑文
  南海補陀法雨寺碑文
  廣仁寺碑文
  重修南嶽廟碑文
  重修西嶽廟碑文
  卷第二十四
  碑文
  五臺山棲賢寺碑文
  五臺山顯通寺碑文
  五臺山湧泉寺碑文
  五臺山廣宗寺碑文
  五臺山白雲寺碑文
  東嶽廟碑文
  穹覽寺碑文
  北鎭廟碑文
  隆興寺碑文
  重修西頂廣仁宮碑文
  巻第二十五
  碑文
  重修菩薩頂碑文
  和碩裕憲親王碑文
  和碩恭親王常寧碑文
  太子太傅都統三等公議政大臣吏部尚書中和殿大學士佐領贈少保仍兼太子太傅諡文襄圖海碑文
  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佐領加二級諡文清阿蘭泰碑文
  
  訓飭士子文
  
  唯
  天為大頌幷序
  
  上帝閣贊
  為七十八歲老人光輪像贊
  巻第二十六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八十一條
  巻第二十七
  雜著
  古文評論計七十六條
  巻第二十八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八十條
  巻第二十九
  雜著
  古文評論計七十條
  巻第三十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六十九條
  巻第三十一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八十四條
  巻第三十二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八十二條
  巻第三十三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八十條
  巻第三十四
  雜著
  古文評論計七十一條
  巻第三十五
  雜著
  古文評論計五十八條
  巻第三十六
  雜著
  古文評論計九十條
  卷第三十七
  雜著
  古文評論計七十二條
  巻第三十八
  雜著
  古文評論計七十三條
  卷第三十九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八十六條
  卷第四十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八十三條
  巻第四十一
  雜著
  古文評論計七十七條
  巻第四十二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六十六條
  巻第四十三
  雜著
  古文評論計九十三條
  巻第四十四
  雜著
  題劉松年畫
  論韻府刻本
  
  書大學跋
  跋道德仁藝扁後
  跋德業仁義扁後
  跋都俞吁咈扁後
  跋書草訣百韻後
  祭文
  告
  祈穀壇祭文
  賦
  桑賦幷序
  蓴賦幷序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總目五
  巻第四十五
  古今體詩二十五首
  詠嶺外金蓮盛放可愛
  大城文安等處堤修完舟中駐蹕王家口朕偶至潭柘覽老和尚照福畫像因而有感故作詩賜之
  賜皇太子生辰詩
  國舅佟國維六十壽詩以賜之
  靜明園喜雨
  密雲作
  石匣營作
  倣唐人戲作
  讀書得風雲月露字因而分作四句中成絶一首
  塞外新秋
  夜聞雷雨大作曉賦誌喜
  賦得芳氣有無中
  早起㸔雪
  詠盆中松竹梅各一首
  靜坐讀書自喻幷序
  詠鴈
  立春
  詠彈琴
  四十一年除夕書懷
  賦得爆竹聲中一歲除是日微雪
  賜雲南法界寺講經溥畹
  燈節戲作
  巻第四十六
  古今體詩三十首
  三渡齊河即事
  趵突泉留題源清流潔四字
  夜登泰山
  新栁
  覽淮黃成
  登金山望長江
  虎丘
  雨後見桃花
  過雲棲憩竹林下令人劚筍劚蘭
  雲棲歸途遇雨
  錢塘江潮
  西湖夜月
  岸側桑葉初碧
  癸未春二月二十日自杭回至蘇州是夜雨二十一日朕欲北行地方大小官員百姓留住二十二日雨甚再留不能起行二十三日雨晴又欲留故書懷以示
  巡省江浙見閭閻有起色示諸臣省刑愛民船泊無錫
  至江寧百姓歡迎遮道誌喜
  行宮春雨作書竟日
  江寧道上口號
  清明麥秀
  下長江舟中作
  自江寧至京口
  登焦山
  維揚雨霽
  見泰安等數州縣饑民亟命設法賑濟
  東八牐舟遇順風誌喜
  閲兩河告成事畢因有恩詔星夜回京至天津書懷
  前過江浙桃花已放今回鑾至津門復見桃花盛開
  詠各種牡丹
  詠杜鵑花賜高士奇
  巻第四十七
  古今體詩三十六首
  賦得萬物靜觀皆自得
  麥秋盈野誌喜有序
  將之山荘四首
  賦得綠樹隂濃夏日長
  尖齊圎健筆之四德戲作四首
  古戍三絶
  賦得雨灑石壁來
  塞外山荘
  毎時屇炎暑即赴口外掖
  輦視膳朝夕溫凊自初夏
  皇太后偶爾違和故不至此清涼之境因詠懷一首敬
  書於箑頭恭
  進以接清風而舒逺慕之微悃而已
  避暑駐蹕山荘六月間隂霖少晴自立秋日晴霽喜懷
  山荘夜雨聽灤河溜聲
  穹覽寺偶成
  兄裕親王輓詩二律
  過固闗入山西境
  固闗口號
  平定州
  幸西省至太原
  渡黃河潼闗駐蹕
  入陜西境
  望華山
  渭河見終南山
  冬至日抵西安遙祝
  皇太后萬壽
  長安行
  西安偶作
  回鑾至華隂欲登華山因風霧所阻
  由豫省回鑾渡孟津
  賜超玉和尚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總目六
  巻第四十八
  古今體詩三十七首
  元旦朝罷
  甲申春謁
  陵回鑾路經盤山有僧智朴呈接駕詩即用原韻二首
  春雪晴望
  康熙四十二年夏秋間恆雨為菑山左尤甚朕夙夜靡寧宵旰焦勞減膳撤樂坐不安席自冬至夏自夏至秋未嘗晷刻少安雖設法拯救㡬乎難保幸四十三年二麥大熟秋成頗佳饑者未轉溝壑窮者皆得衣食實非朕之涼德所感賴上天之所鑒祐也故喜而不寐作長歌以示
  山荘書懷賜大學士
  詠醫
  山菊藍雀花
  靜坐偶成
  賦得霜葉紅於二月花
  㸔運河建壩處
  題邊景昭鳴禽圖
  翰林魏學誠該直命大學士陳廷敬出題考得四方無事太平年朕喜其句而偶成四韻
  立冬微雨雪偶成
  冬月微雨聞落葉
  燈月文房戲作
  園中十種葡萄味甚甘美戲作近體一律以示南書房諸臣
  乏良醫
  冬晴
  題閩粵進貢小香荔枝
  題墨竹
  詠燈
  賦得梅雪爭春
  臘日
  季冬南苑十首
  南苑晩雪
  總兵劉漢業補授肅州因地逺職重特書御製詩截句一首賜之以奨武職惜兵愛民之意也
  除夕晩宴
  卷第四十九
  古今體詩六十二首
  康熙四十四年元旦用唐太宗元日舊韻賦得光風徧寰宇
  覽皇清文頴內大學士陳廷敬作各體詩清雅醇厚非集字累句之初學所能窺也故作五言近體一律以表風度
  賦得當戶翠峰稠
  閱河南巡出京
  乙酉仲春南巡船牕偶作
  船牕對月小飲
  擬田家春日
  過臨清閘
  南巡舟行㑹通河雜詠四首
  河南巡撫趙宏燮陛見求訓㫖故作截句一首賜之
  乙酉南巡途間觀麥少雨上巳日抵微山湖口閘春雨大霈因賦五言近體一首以誌喜
  楊家荘新開中河得順風觀民居漫詠二首駐蹕淮安一宿即過
  幸天寧寺
  朕每至南方覽景物雅趣川澤秀麗者靡不賞玩移時也雖身居九五樂佳山水之情與衆何異但不至曠日遲久有累居民耳所以一目即過者亦恐後人錯藉口實而不知所以然也至於茱萸灣之行宮乃係鹽商百姓感恩之誠而建起雖不與地方官吏但工價不下數千嘗覽漢書文帝惜露臺百金後世稱之況為三宿所費十倍於此乎故作述懷近體一首以自警又粘之壁間以示維揚之衆
  覽奏章少倦甲夜得寢又被清磬驚醒復睡夢中作成起時已忘少半故前後増補以成四韻賜紀䕃老和尚邇來未臨法書久不作字手澀難於運管字不甚佳
  長江靜浪歌
  自過江至常州府雜詠四首
  至閶門
  虎丘一詠
  自蘇州行至昏刻未到崑山河傍有竹林數畞晩風可佳故駐蹕於此賦得勁節疎枝帶晩風之句
  雨中登玉峰
  船泊三江口
  汎黃浦江
  松江進鮮鰣魚有懷
  駐蹕杭州府
  西湖遇雨
  西湖戲作
  幸雲棲二首
  無錫惠山之作
  回舟至常州府是夜甘霖大霈
  自鎭江之江寧
  駐蹕江寧雨後幸雨花臺
  織造處閱機房
  自龍潭用戰艦頃刻至金山
  見龍行有序
  高旻寺塔頂放光
  回鑾中河三首
  千葉蓮池夜聞雨滴之聲
  詠畫梨花
  乙酉秋日山荘偶成
  一路清亷圖
  賜吏部尚書宋犖予告還里
  大病少愈見春至述懷
  春日有所思二首
  五臺有懷
  大學士張玉書輓詩
  孟秋涼風初至
  賦得秋水共長天一色
  新秋
  巻第五十
  熱河三十六景詩
  煙波致爽幷序
  芝逕雲隄幷序
  無暑清涼幷序
  延薰山館幷序
  水芳巖秀幷序
  萬壑松風幷序
  松鶴清越幷序
  雲山勝地幷序
  四面雲山幷序
  北枕雙峰幷序
  西嶺晨霞幷序
  錘峰落照幷序
  南山積雪幷序
  梨花伴月幷序
  曲水荷香幷序
  風泉清聽幷序
  濠濮間想幷序
  天宇咸暢幷序
  暖溜暄波幷序
  泉源石壁幷序
  青楓綠嶼幷序
  鶯囀喬木幷序
  香逺益清幷序
  金蓮映日幷序
  逺近泉聲幷序
  雲帆月舫幷序
  芳渚臨流幷序
  雲容水態幷序
  澄泉遶石幷序
  澄波疊翠幷序
  石磯觀魚幷序
  鏡水雲岑幷序
  雙湖夾鏡幷序
  長虹飲練幷序
  甫田叢樾幷序
  水流雲在幷序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一目錄
  勅諭
  諭河道總督于成龍
  諭河道總督于成龍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工部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
  諭工部
  諭工部
  諭戶部等部
  諭禮部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王熙呉琠熊賜履張英學士滿都邵穆布巢可托舒祿范承烈王九
  齡曹鑑倫
  諭內閣
  諭工部
  諭內閣
  諭九卿等
  諭直隸巡撫李光地
  諭大學士伊桑阿等
  諭大學士伊桑阿等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一
  勅諭
  諭河道總督于成龍
  初六日到清水潭九里等處測量水平㸔得河水與湖水相高二尺三寸九分此一帶隔湖石堤闗係緊要宜速行修築朕在此處歩行㸔工未見一做工人員著察明叅處至高郵等處河水向湖而流河水似高一尺乗黃水未深通之前此等處堤工雖一丈不可忽略不可不急速儹築為此特諭康熙三十八年三月初七日
  諭河道總督于成龍
  董殿邦等畫河圖於七月初三日回言爾面色甚瘦如今飲食如何再細觀河圖內要緊應修兩處今特諭爾前在南方曽面諭將人字河芒稻河緊要挑穵聞至今未曽動工若真未動工則大有所失似此遲悞不但運河東堤難保且闗係民生最重及今不上緊挑寛五六
  十丈斷乎不可為此又專諭爾等又一件河圖內歸仁堤便民閘等口俱已堵塞毛誠舖迤下各口尚未堵塞既將便民閘等口堵塞則毛誠舖等口所出之水由何處洩出必致散漫各處民大受害此處闗係緊要宜速籌一䇿此二事外各處工程修有㡬分並將水勢情形即速奏聞康熙三十八年七月初三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古人治河之法與今河勢不同其最緊要者黃河何以使之深清水何以使之出爾宜詳加籌畫康熙三十九年三月十四日
  諭工部
  邵伯更樓決口自去歲奏報後屢據奏稱儹工修築乃迄今尚未報完以致漕艘十有餘隻漂沒擊碎其阻滯江干及瓜揚一帶地方不能前進者甚多漕運闗係重大在工官員所司何事稽遲怠玩至此已極俱著嚴議處分仍行該督設法倍料兼工堵築刻期報完勿致再誤邵伯更樓係船隻往來要地已經衝決十月有餘船隻阻滯不能前進之處漕督桑格並不題報至于成龍故後始行具題殊屬不合著所司一併察議康熙三十九年三月十五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引湖水使由人字河芒稻河入江朕所見最眞爾必須力行不可忽也黃河曲處挑穵使直則水流通暢泥沙不淤爾宜留心康熙三十九年三月十七日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
  前張鵬翮赴任時朕即指示以必毀攔黃壩挑濬芒稻河人字河大抵河工事務非身履其地詳察形勢無由悉知初張鵬翮奏請欲按書上之言試行修築朕諭雲爾身至其地親加詳閲則應修之處便可知矣今毀去攔黃壩而清水遂出濬通海口而河勢亦稍減觀此則河工大可望也當于成龍赴任時朕亦曽諭以宜毀攔黃壩誠於彼時毀去早有效矣觀張鵬翮奏章詞簡而意明其辦事精詳可知朕與彼閒論時彼曽雲在浙八年每歲錢糧並無缺欠今䝉朝廷擢用之恩無可仰報惟勉令江南錢糧每歲必期完結朕尚止之雲爾勿輕出此言萬一不應後則難矣迄今思之彼固有成見也康𤋮三十九年六月初四日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
  張鵬翮所奏黃河曲處挑穵使直則對岸險工可平此説良是所謂曲處挑穵使直非謂取直於堤外乃兩堤之間自四五里至十里廣狹不一於此內曲者直之耳朕亦曽以此面諭于成龍于成龍之意甚忽視之朕不過暫往巡視于成龍乃久居河上之人毋論朕不能盡知即所深知者亦不可強令所司曲從朕意脫有不虞闗係非小今張鵬翮此奏與朕向時所見甚合朕凡事知者言之不知者不輕言即今邳州呂梁諸處情形如何並未親見若強以為知必致辭窮伊桑阿馬齊爾等俱曽親到河工若所未知者概以為知可乎張鵬翮遇事精勤從此久任河務必能有益康熙三十九年七月初四日
  諭工部
  內廷除賞賜外一應工作費用每月需銀不及千兩在外雜項工程何以每月輒用至數萬此中豈無估計浮多支取扣剋之獘觀工部每遇工程所派官員皆繫瞻狥情面請託之人其具題檔案止列總數未詳開細數且修造不堅於三年內倒壞者亦未定有監修官賠補之例在工官員皆苟且塞責餘剰錢糧惟務侵冒入已國家官帑豈可如此虛縻此後凡遇工程必簡選賢能司官引見㸃用務令堅固修造若三年內倒壞亦應定例令其賠補每月具題檔案將派修工程司官姓名及物料估計支用錢糧逐一詳明分晰細數造冊奏聞儻有估計浮多支取扣剋等獘察出定行重處康熙三十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諭工部
  歸仁堤修築事宜屢經面諭于成龍最為緊要乃于成龍性偏未行詳㸔遷延時日以至於今觀張鵬翮所奏甚為合理此事所闗至要著九卿詹事科道可作速㑹同詳議具奏及今年黃河水小之時興工毋誤圖併發康熙三十九年九月二十四日
  諭戶部等部
  沙唬船水手及應用什物現俱全備總河張鵬翮欲用若干著儘其取用將此船隻行文江南總督鎭江將軍委賢能官員押送應用勿致有悞康熙三十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諭禮部
  英圭黎船隻遭風飄來甚為可憫著該地方官善加撫恤酌量捐資給足衣食即乗時發還以副朕柔遠之意康熙三十九年十月初七日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王熙呉琠熊賜履張英學士滿都邵穆布巢可托舒祿范承烈王九齡曹鑑倫
  言官風聞言事向曽准行今各省自督撫以下典史敎職以上將軍提鎭以下千把總以上凡官員賢否及闗係民生利病之事科道官有風聞者亦准陳奏設若挾私懷怨或彼此扶同或暗授囑託妄行糾劾者國家自有定例可㑹集滿漢掌印不掌印科道官以此諭諭之康熙三十九年十月初八日
  諭內閣
  修築高堰不足銀兩著照該督所請速行撥給乗此冬令水涸作速修築完工勿致遲悞張鵬翮毎事奏請詳明實能宣力若張鵬翮者朕不之信將誰信耶伊若果為利計歴任知府運使巡撫皆可得利既不取於彼豈肯於河工錢糧侵蝕肥已乎其操守亷潔誠不可及惟有時偏執已見耳然朕亦即時戒飭並不寛假也康熙三十九年十月初九日
  諭工部
  這修築高堰不足銀兩著照該督所請速行撥給乗此冬令水涸作速修築完工勿致遲悞康𤋮三十九年十月初九日
  諭內閣
  張鵬翮奏修築下河事宜深為得當誠如此修築錢糧節省底績亦易于成龍為修下河曽屢疏具題未得其宜朕俱不允此並非可狥情面之事朕於奏章必是非昭然毫無可疑者方允舉行雖日後有失朕直受之斷不委之他人此等事諒記注官必備載之于成龍在日最有聲勢交與亦廣即爾諸臣誰與抗衡凡于成龍所奏事於理不符者朕皆窮詰不行今張鵬翮所奏事俱合理朕皆照所請行朕並非偏向張鵬翮也初張鵬翮曽奏請改流白馬湖事毫無禆益朕不允行今所奏事實為有益因皆允之朕觀河工之弗成者一應𡚁端起於工部凡河工錢糧皆取之該部每事行賄貪圖肥已以致工程總無成效張鵬翮亦曽面奏雲武弁藉空糧文官賴火耗河工官員別無所獲惟侵漁河工錢糧所以河務無成今張鵬翮所用錢糧俱非部支並無掣肘自到任以來一文亦不肥已正項河銀俱實用於河工此河事所以得有成效也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十九日
  諭九卿等
  節宣運河水勢事宜朕曽面諭于成龍于成龍並未遵㫖挑濬今觀張鵬翮所奏甚是悉與前㫖相符即照所請行康熙四十年二月十五日
  諭直隸巡撫李光地
  朕歴年省耕畿甸咨訪民隱屢行蠲賑加惠黎元近見霸州大城文安地居窪下被水最甚雖遇豐年民猶艱食其三州縣節年積逋及本年應徵地丁正項爾即將應蠲錢糧細加察明豁免所免數目仍行題報務使眞正窮民咸霑實惠如有勢豪土棍包攬侵冐不肖有司聽胥吏作獘指富作貧假揑災傷以致澤不下究爾據實題叅期於民困獲蘇以副朕愛養軫恤之意特諭康熙四十年二月十五日
  諭大學士伊桑阿等
  河工豈可與臺灣並論臺灣係海外之地彼處官員俱屬揀用赴任時不帶家屬獨身前往三年後調陞別地此內有意存焉今張鵬翮奏稱河工官員保守三年不衝決即陞果依此行三年後惟河工官員陞遷其他盡壅塞矣且部中定例亦從此而壞張鵬翮居官清白如此行之尚可張鵬翮之外豈可乎九卿不知此意但視張鵬翮如何陳奏即照所奏議行其不可行之處九卿皆不知也康熙四十年二月二十三日
  諭大學士伊桑阿等
  朕以河工闗係緊要時厪於懷凡前代有闗河務之書無不披閲大約泛論則易而實行則難河性無定豈可執一法以治之惟委任得人相其機宜而變通行之方有益耳空言奚補哉今不計所言所行後果有效與否即纂修成書欲令後人遵守不但後人難以倣行揆之已心亦難自信且今之河工雖漸有緒尚未底績果如撲滅三逆蕩平噶爾丹之灼有成功允宜勒之於書垂示後世今河工尚未告竣遽纂成書可乎張鵬翮專任河務纂書之事且不必交翰林院即著張鵬翮彚輯呈覽康熙四十年三月初十日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
  工部議覆河工奏銷因銀數有一兩不符及四兩不符者輒行駮回錢糧數兩不符甚屬微細必待往來申奏然後改正殊覺多事嗣後令該部即移文改正不必煩奏戶部此後奏銷錢糧若係十兩以內錯誤者亦俱著行文改正康熙四十年三月十五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一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目録
  勅諭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王熙呉琠熊賜履張英等
  諭大學士伊桑阿等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王熙呉琠熊賜履張英學士法良辛保傅紳范承烈王九齡曹鑑倫
  諭大學士伊桑阿等
  諭大學士伊桑阿等
  諭工部
  諭戶部
  諭戶部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呉琠熊賜履張英學士辛保傅紳范承烈王九齡曹鑑倫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呉琠熊賜履學士辛保傅紳來道範承烈曹鑑倫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呉琠熊賜履學士辛保傅紳來道常壽來福范承烈曹鑑倫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等
  諭刑部
  諭內閣
  諭戶部
  諭漢大學士九卿翰詹科道諸臣
  諭刑部
  諭大學士王熙
  諭禮部
  諭吏刑二部
  諭禮部
  諭戶部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
  勅諭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王熙呉琠熊賜履張英等
  今治河事雖稍有緒未可遽稱底績唐埂六壩俱已堵塞夏秋時黃河水溢加以毛城舖水復入洪澤湖波濤洶湧則高家堰甚可危目下清水流出雖於運艘有益但高家堰一有衝決淮揚一帶地方俱不可保其為患甚大將所修如許工程俱付之無用矣昔于成龍任總河時不塞唐埂六壩非無所見蓋慮此而不行也今斷不可不愼加防護凡此皆朕親臨所見者並非紙上空言也張鵬翮修築石堤甚速彼處運石甚不易成工之速如此可謂實心効力者矣康熙四十年三月二十一日
  諭大學士伊桑阿等
  自古帝王用人行政皆賴大臣人臣薦舉賢良盡以人
  事君之大義雖或薦舉偶有未當若為所舉者因有賢吏之名遂力改所行始則有光於祖父中則奮厲於功名終則不負其所舉斯即良吏也若始以賢而舉之乃改行而為不肖既玷祖父之名復絶功名之路以致貽累於所舉斯則國家之大罪人也天下至大為人君者焉能人人而識別之且官方賢否或操守清正或貪汚不肖必難掩於百姓必難逃於衆論其居官即此可以見矣儻所舉之人居官皆善此乃實心為國無私之賢臣也所舉有善者有不善者此其心雖為國特識鑒未到之故耳若所舉皆貪汙行私此則大玷為臣之義不可一日容於世者也辨別臧否以鼓厲實行權在人主或居小吏時亦有善名及得志之後改行者甚多此則焉能預料既用而復疑之是故以知人為哲以疑則勿用用則勿疑為信私黨雖自昔有之然君子之黨與小人之黨從來未有不明晰者自茲以後朕惟視其居官操守清亷以為實據無庸預為疑度慕琛所奏已悉可下所司知之康煕四十年五月初二日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王熙呉琠熊賜履張英學士法良辛保傅紳范承烈王九齡曹鑑倫
  高承爵奏報泗州盱眙地方水災著總河張鵬翮㑹同兩江總督阿山親行察勘具奏前高家堰閉塞六壩時朕謂六壩塞完後泗州盱眙等處必被水淹曽向九卿降有諭㫖今六壩方經閉完洪澤湖水長泛溢泗州盱眙等處城郭果被水災高家堰堤益覺危險朕為此時厪於懷且天災靡定萬一有異常風暴及地動雷震之事亦未可知儻若高家堰至於危險則揚州淮安等處皆被災矣朕日夜念此甚切憂懼高家堰堤作何保守堅固或另有修治善䇿著張鵬翮陳奏可差爾衙門中書一員前徃康熙四十年五月二十一日
  諭大學士伊桑阿等
  頃張鵬翮奏開陶荘引河黃河水已向北岸流去若黃流趨向北岸則離清口甚逺乘此時從范承勲所築挑水壩起寛長加築堤岸過清口將黃河及清口之水儘向下流再匯合為一處則黃河之水可永無倒灌之虞朕先曽面勅于成龍今在河官員亦有知者著張鵬翮問在前曽知此事官員詳明定議奏聞其修堤所需錢糧即為估計所修之處速繪圖呈覽此事甚為緊要不得輕忽下所司知之康熙四十年九月初一日
  諭大學士伊桑阿等
  原任大學士阿蘭㤗在日存心端誠為國勤勞素著懋績今雖身故應贈䘏典加授少保太子太保以示朕矜念効力年久大臣之意特諭康熙四十年九月二十九日
  諭工部
  修理永定河並未動支庫帑其在工官員俱係自願捐修及赴工効力者所捐未完銀兩非侵漁錢糧及為事捐贖可比且其人亦已亡故若行令該旗責成家屬照數賠補殊為可憫俱著從寛免行追取康熙四十年十月初四日
  諭戶部
  朕孜孜圖治宵旰靡寧於民生疾苦時切軫念甘肅等處地方切近邊陲土田瘠薄今年雨澤愆期田禾多有未穫閭閻饑困朕心深用憫惻已特勅該督撫等官將被災之處親行蠲賑令其得所更念來歲青黃不接西土小民輸納維艱著將甘肅巡撫所屬州縣衞所康熙四十一年分地丁錢糧通行豁免地方有司務期切實奉行毋令官吏借端侵漁俾小民得均霑實惠以副朕軫恤災黎之意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年十月初六日
  諭戶部
  朕惟帝王致治裕民為先免賦蠲租實為要務朕宵旰憂勤咨求民瘼四方利病未嘗少釋於懷矧江蘇等處地方尤為財賦重地朕比年巡幸東南目擊民艱已多方軫恤令其安乂猶恐有司奉行不力德澤未盡下究民生罕遂康阜莫登茲將江蘇巡撫所屬州縣等處除漕項外康熙四十一年地丁錢糧盡行蠲免地方有司務期實意奉行使閭巷窮黎皆得均霑實惠庶㡬生民樂利豐裕可期儻不肖官吏仍陽奉隂違私立名色借端科派恣行侵剋負朕愛養生民至意事情發覺定行正法決不姑貸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年十月初十日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呉琠熊賜履張英學士辛保傅紳范承烈王九齡曹鑑倫
  凡官員本身効力自立官職者身故後應襲之人屬有廢疾遂停止襲職情殊可憫若准令承襲則廢疾在身不能趨赴公家之事此等人員應停給全俸止以每月錢糧支給俟其襲職後或生子或別有應襲之人足以充任使者即准替襲以全俸給之以示朝廷優恤世職之意可交與吏部詳議康熙四十年十月十一日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呉琠熊賜履學士辛保傅紳來道範承烈曹鑑倫
  直省地方料理事務必須簡任賢能爾衙門移文總督郭琇張鵬翮桑格華顯巡撫彭鵬李光地噶禮徐潮凡伊等所屬道員以下知縣以上官員有實心惠愛民生居官清亷者雖有詿誤降罰俱不必論著各具摺開送內閣其別省官員內有伊等所灼知者即越省亦列名奏聞康熙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呉琠熊賜履學士辛保傅紳來道常壽來福范承烈曹鑑倫
  陸漫閘西岸改築土堤內外鑲柴見今錢糧雖省但蘆葦易致朽爛不能堅久二三年後又致重修張鵬翮在任雖無可虞若張鵬翮離任或淮黃水漲有危險之處鑲柴工程朽爛豈不更難著將此情節備寫差員往張鵬翮處令其確議陳奏康熙四十年十一月十四日
  諭大學士馬齊等
  朕於科道官員許其風聞入告者耑為廣開言路使自督撫以下各官有一切事務任意妄為及所行貪劣致害民生者皆知所顧忌而警戒也科道官員糾叅不實例有處分又或言不合理及生事妄奏者外轉有之罷職亦有之至於被叅之人具疏回奏止應辨晰是非不應支離牽引因彼一身被叅而舉原叅者之父子兄弟親戚皆受指摘以逞報復則自此以後孰敢更糾一人頃左必蕃叅郭琇郭琇即將叅已之人轉行窮詰王材任叅高承爵高承爵即將王材任之父與其親戚妄意牽連且如錢鈺曽叅原為巡撫穆爾賽在任貪婪及後錢鈺授山東巡撫其居官並無勝於穆爾賽之處他若此類者甚多彭鵬身為言官時亦曽叅人茲為王度昭所劾理應止以切已之事剖晰奏明乃今訐奏王度昭謂其曲庇親戚而其間所有夙怨又未指出實據彭鵬雖操守清亷居官亦善所回奏反復瀆陳詞氣不勝忿激凡在君上之前不應陳奏之言輙形於章疏粗戾已極著以嚴㫖傳飭之康煕四十年十二月十六日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等
  高家堰等處堤工雖竣然未遇大水俟來年經過水汛之後方可驗其成功若爛泥淺一帶水出不暢則高家堰究屬可憂向意欲從武家墩出水此事尚須斟酌前日問張玉書奏淮水尚大高堰舊堤俱為湖水所浸據此則泗州盱眙安得不被水災河身之淺深以洪澤湖之高下為驗湖水低得一尺河身方深得一尺今洪澤湖水比甲子年高有數尺可見河身未曽刷深高家堰之堤恐過此以往尚未可知也張鵬翮請閲河摺子可留內閣康熙四十年十二月十八日
  諭刑部
  朕欽恤民命念切好生每於法司奏上爰書必披覽再三詳求可生之理其或情罪允符不忍立置之法者則令監候緩決以俟來歲之再讞顧罪犯一經緩決即皆冀望生全而長困桁楊淹留歲月自新無路朕甚傷之今方春始和萬物暢遂憫茲沉繫之獄用沛矜釋之仁現在爾部及直省監禁人犯凡經康熙四十年秋審奏㫖監候緩決者著察明通行減等發落仍開具人數奏聞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
  諭內閣
  朕昔巡視西省地方聞葉九思居官甚優遂擢用為大同府知府後因公罣誤部議革職朕特令罷職留任今已歴數載其服官之善不改於前比來年齒亦漸長可給還與原官諭吏部知之康熙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
  諭戶部
  朕躬理㡬務年久深知稼穡之事念阜民之道期於有備去冬北地少雪今春雨澤微降尚未霑足誠恐蝗蝻易生有傷農事所在官吏亟宜先時預防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陜西江北地方歴年積貯倉糧果否足額該督撫宜確加稽核務使廩有餘儲不致匱乏其一切預備事宜須悉心講求料理縱年歲不甚豐稔亦可賑濟無虞至直隸各省現今雨澤有無多寡著該督撫即行具摺奏聞以紓朕宵旰勤民之意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一年三月初十日
  諭漢大學士九卿翰詹科道諸臣
  尋章摘句華麗詞藻非帝王之所本朕四十餘年惟日兢兢未嘗晷刻稍釋萬幾自警有始無終之誚念茲在茲也政事稍暇頗好書射歴年以來所積臨摹字幅賜卿等觀㸔康熙四十一年四月
  諭刑部
  凡罪犯存留養親必其親係無罪可憫之人方可奏請留養這案陳蒂生與其子陳潮同毆陳大生致死則陳蒂生亦係有罪之人今將陳潮引存養例奏請於義不合著再議具奏康熙四十一年四月十二日
  諭大學士王熙
  卿耆年舊德歴官最久自去歲告病在家朕無日不注念老臣也近日九卿皆求扁額字對想卿身雖在告心未嘗一時不在朝中故特書扁一面對一聮臨米芾書一幅賜卿卿其勉強餐食輔以醫藥慰朕不忘舊臣之至意康熙四十一年四月二十三日
  諭禮部
  這訓飭士子文若令各府州縣學宮一體勒石恐有不產石州縣地方或致借端擾派著俟國子監勒石後以搨本彚頒各省轉發所屬各學康熙四十一年六月初一日
  諭吏刑二部
  黃梅知縣李錦部議仍准留任凡官員去留之權豈可令百姓干預聚衆肆行之風亦漸不可長該督撫庸懦無能平時不能約束軍民及至事出專務遮飾具題爾部並不詳察止據所奏苟且議結殊屬不合李錦居官雖優不可仍留黃梅縣任著令來京於直隸附近地方員缺用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初九日
  諭禮部
  琉球國失水二人拯救復甦著地方官加意贍養俟便船資給發還此等船隻損壞人被溺傷皆因修艌不堅所致嗣後琉球貢使囬國時該督撫須驗視船隻務令堅固以副朕矜恤遠人之意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十三日
  諭戶部
  甘肅距京路途遙遠這茜草嗣後不必解送著該撫差官齎額設銀兩來京採買交納以紓民力康煕四十一年九月十三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三目錄
  勅諭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張玉書呉琠熊賜履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張玉書呉琠熊賜履諭山東省官員
  諭扈從大學士張玉書直隸巡撫李光地諭戶部
  諭戶部
  諭戶部
  諭內閣
  諭工部
  諭大學士馬齊西哈納
  諭都察院都御史六科給事中各道御史等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學士色德里劉光羙
  諭戶部
  諭山東巡撫王國昌
  諭戶部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永定河分司齊蘇勒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三
  勅諭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張玉書呉琠熊賜履
  總河請開邵家荘引河掘徐家荘河嘴等事若下部議必致遲延著即照所題行朕觀永定河修築之法甚善河身直河底深所以淤沙盡皆衝刷今治黃河亦用此法方為有益此工多費不過十萬兩試照永定河法修治之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十六日
  諭大學士伊桑阿馬齊張玉書呉琠熊賜履
  今所開陶荘引河甚善朕前巡視南河時曽令原任員外黑碩色將引河之樁加意深築其疏濬人字芒稻二河亦佳得此二河運河甚為有益朕觀明朝治河俱自徐州以上在河南地方修築我朝自康煕元年以來俱在徐州以下修築然治下流須預防上流若上流潰決下流必至壅滯嗣後徐州以上地方河臣亦當留意再
  黃河之水遷徙無定朕前在寧夏時見黃河大溜每年更移今年行溜在此來年又移他處其性如此況九河故道原在河間地方後漸移向南歴代以來果能每年防禦相機修理則河道何至如此大壞皆因時當多事或十年或五年不修築不開濬所以漸難治矣明朝三百年間嘗講求河工治法彼時措置亦得其宜如山東微山湖將水蓄聚山中澇則蓄之旱則洩之皆深有益於治河者也康煕四十一年九月十九日
  諭山東省官員
  爾等皆各有字頒賜不須求也爾等做官以清亷為第一做清官甚樂不但一時百姓感仰即離任之後百姓追思建祠尸祝豈非盛事從來百姓最愚而實難欺官員是非賢不肖人人有口不能強之使加毀譽爾等各宜自勉康熙四十一年十月十四日
  諭扈從大學士張玉書直隸巡撫李光地
  用儀器測量遠近此一定之理斷無差舛萬一有舛乃用法之差非數之不準以此算地理算田畞皆可頃刻立辨但須細用工夫方能準驗大抵不離三角形耳三角形從前雖無此名而歴來算法必有所本如勾股法亦不離三角形是此法必自古流傳特未見於書故不知所始也康熙四十一年十月二十四日
  諭戶部
  今歲山東河南地方秋成俱報豐稔惟被災州縣民多匱乏頃朕巡幸至德州見有一二災民流移載塗者詢問疾苦深為軫念雖據山東巡撫稱被災州縣已行令地方官發粟散賑但自冬徂夏青黃不接之際頒賑不繼無以資生應行山東河南兩省巡撫凡屬被災地方令有司加意賑濟至明歲麥收時方止其災傷田糧雖已照分數蠲免猶恐被災之後民力艱難宜更沛特恩用加休養山東萊蕪新㤗東平沂州䝉隂沂水河南永城虞城夏邑被災州縣康熙四十二年地丁錢糧除漕項外著察明通行蠲免該地方官務悉心奉行俾閭巷窮黎均霑實惠以無負朕宵旰勤民殷殷軫恤至意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
  諭戶部
  從來致治之道裕民為先故必蠲免田租時加濊澤而後閭閻充足永享樂利之休朕臨馭以來咨求民瘼蠲賑頻施誠恐小民疾苦未蘇生業未遂用是宵旰靡寧江北田土瘠薄生計尤艱朕心彌切軫念著將安徽巡撫所屬府州縣衞等處康熙四十二年分地丁錢糧除漕項外通行蠲免地方有司務要切實奉行俾小民得均霑實惠以副朕愛養黎元之意儻不肖官吏陽奉隂違或借端苛取澤不下究事發定從重治罪不宥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煕四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
  諭戶部
  朕撫御寰區四十餘年無一刻不以民生為念天下至大兆民至衆惟恐窮鄉僻壤百姓疾苦不能上達所以孜孜勤求未嘗少懈從來水旱自古有之備荒之法全頼督撫得人儻以諱災為事虧空塞責一有歉薄莫知所措視民命如草芥何以為民父母況秦省不通水運若不謹於蓋藏儉歲難於賑䘏河西一帶地方素稱貧瘠雖免四十一年錢糧民生未裕再將四十二年地丁錢糧通行蠲免該督撫遍示所屬地方務使閭閻均霑實惠以副朕惠愛元元之至意如有不肖有司違㫖私徵希圖侵蝕者督撫察叅從重治罪或被旁人告發或被科道糾劾該督撫一併嚴議特諭康熙四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
  諭內閣
  近見各部院衙門或所辦事件有錯誤者惟恐事情覺露專務隱匿不行檢舉朕一日二日總理萬幾亦止詳識緊要事務安能逐事一一記之各部院檔案繁多勢不能無舛錯遺漏或有舛錯遺漏而即自行檢舉則其過猶為可恕若懼罪隱匿不行檢舉則事必終於舛錯所貽悞甚大爾等將此㫖傳諭各部院滿漢大臣知之康熙四十一年十一月初十日
  諭工部
  禹陵殿宇應即行修葺著交與杭州織造敖佛和令確估工價動支織造節省銀兩㑹同地方官盡心料理稱朕尊崇前代聖王之意康熙四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諭大學士馬齊西哈納
  原任侍郎額星格前因罣誤革職非有大過今年已衰老朕比來巡歴所至凡此等罣誤罷閒年老官員在籍者皆給與原官職銜以示優遇老臣之意額星格著以原銜給之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初六日
  諭都察院都御史六科給事中各道御史等
  朕即位四十餘年未嘗少刻不以民生休戚為念遠邇安靜為本雖或慶雲景星嘉禾瑞草天書麟鳳之竒總無關於黔黎亦無關於朕心反為史書之譏朕以實心為民天視天聽故有其道難免後人公論若耀功德取一時之虛名朕之不悅甚矣毋煩數陳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學士色德里劉光美
  司業降調劉芳喆請安來朝朕見其年邁心甚憫之彼係舊翰林可傳諭吏部復其所降原級康熙四十二年正月十七日
  諭戶部
  朕甲子己巳兩次南巡路經東省見民生豐裕士庶共慶近來淮黃告成朕不辭遠渉減從輕行待旦而興夜分乃寐再經齊魯存問民生休戚似不及甲子己巳朕深憯怛痌瘝之在抱也若閭閻蓄積有餘即遇有水旱亦不致困苦今特加恩蠲恤用宏愛養朕所經過地方德州平原禹城齊河歴城長清恩縣夏津武城館陶臨清清平博平堂邑聊城東阿陽榖壽張滕嶧二十州縣康熙四十一年未完地丁錢糧著通行蠲免濟南府屬之海豐利津霑化兗州府屬之寧陽滋陽泗水金鄉單曹鄆城曲阜費十二州縣去歲農收歉薄四十一年未完錢糧亦通行免徵其去歲曽被水災者東平新㤗䝉隂沂州沂水萊蕪六州縣康煕四十二年地丁錢糧已經全免外四十一年未完錢糧亦俱著全免其㤗安郯城魚臺汶上嘉祥鉅野濟寧七州縣雖未成災四十一年未完錢糧俱著蠲免四十二年地丁錢糧著分三年帶徵爾部即移文該撫董率各州縣有司詳愼奉行務令人霑實惠戶有餘藏以稱朕重期黎元殷阜之至意有不肖官吏侵蝕私徵者察出定從重治罪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
  諭山東巡撫王國昌
  朕自㤗安州見新㤗䝉隂沂州郯城等處城郭鄉邨黎民被災甚苦雖將正賦蠲免而方在乏食尚屬無益徒有賑濟之名而倉粟諒已盡竭又觀黎民顔面衣服深為可慮朕懷不勝憫惻更為盡心籌畫欲救民急固屬甚難如以養濟䝉古例施於山左庶㡬青黃不接之際猶可度日命在京滿漢大學士九卿㑹議無論官民有情願効力者作速遣往山東不拘銀米同地方官分界賑濟以及降級革職人等有情願贖罪者亦准其贖罪俟秋成後視其果有禆益酌量議敘已有諭㫖該撫同爾屬員善為撫綏勿致流離失所務期副朕視民如子之至意即將告示刋刻遍行曉喻特諭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初一日
  諭戶部
  朕經過㤗安州新㤗縣䝉隂縣沂州郯城縣等處見民有饑色應急行振救所過地方雖經賑濟蠲免錢糧但州縣倉穀年久朽爛無禆於散賑今著將總漕桑格漕米內二萬石交與總河張鵬翮揀選賢能官員運至濟寧州兗州府等處州縣減價平糶有應賑之處即行賑濟亦交米二萬石與桑格於㤗安州一路散給又將收稅有力之官七員並發在京旗民贖罪人一百名令伊等俱照養䝉古例以所用之多寡分別議敘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初二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仲荘閘清水出口逼溜使南恐運口有礙應從陶家荘以下楊家荘處開挑引河令中河之水由此出口方於運口有益楊家荘雖地勢低窪然即使倒灌亦不過一二里清水仍然頂出可即相度形勢估計奏聞仲荘石閘工著暫停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初四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煙墩甚險雖有越堤必須保守縷堤此處挑水壩應行建築桃源煙墩至龍窩一帶堤工卑矮俱應加高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初四日
  諭永定河分司齊蘇勒
  朕觀黃河險要地方應下挑水埽壩現今永定河朕親指示挑水等工俱有禆益爾遵照朕指示式様前徃煙墩九里岡龍窩三處築挑水壩數座試㸔有無禆益雖被衝壞無妨工完之日令該地方官盡心防守如有墊陷不時修葺可將此㫖傳與總河張鵬翮速派賢員令其多備物料夫匠於朕回鑾之前完工需用錢糧與爾無渉不可經手工完將用過錢糧記明具奏如遇桃汛水發即行停止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初五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歸仁堤引河用以分洩洪澤湖水勢若黃水加長則恐清口水弱著將祥符閘下板堵閉草壩將五堡閘應酌量開放以助清水之勢又禹王臺沭水由沭陽入海沭河淤墊之處應勘明即行疏濬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初五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四目錄
  勅諭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偏沅巡撫趙申喬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學士色德里劉光美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學士色德里劉光美起居注揆敘滿保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內閣九卿等
  諭內閣
  諭工部
  諭禮部
  諭內閣
  諭戶部
  諭大學士九卿詹事掌印不掌印科道等官諭戶部
  諭戶部
  諭東省在京官員
  諭兵部
  諭內閣部院等官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
  勅諭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此間邵伯更樓地方舊日被災形狀與山東饑民無異豈朕今日觀此地安居景象而忘山東之饑民乎朕念運糧賑濟事不可緩乘今日順風爾作速回清江料理轉運截留漕糧差官前往山東散賑至距揚州十五里沙壩橋河道情形朕自細閱回鑾時靣諭爾知之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初七日
  諭偏沅巡撫趙申喬
  湖南地方介在邊遠之境聞向來官吏積習相仍無藝私征種種不一計每歲科派有較正供額賦増至數倍者有司徵收錢糧加取火耗又視別省為獨重百姓窮蹙不支致多流離轉徙非將宿獘逐一剔除無以砥礪官方大甦民困除從前已往諸事姑免察究外爾到地
  方嚴飭大小屬員痛改前非洗心奉職力減加耗盡革私徵務使流移者復返鄉閭守業者獲安隴畞庶副朕軫念遠省民生至意如仍有藐法不遵重為民害者即據實糾叅從重治罪決不輕宥特諭康煕四十二年二月十二日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學士色德里劉光美
  趙申喬分文不取信然但朕至杭州諮訪百姓言趙申喬好收詞訟民多受累大凡居官固貴清亷尤必和平乃為盡善如果好收詞訟刁民興訟者必多縱使即為審理其被訟之人一家産業已蕩然矣如此民何以堪聞阿山亦喜受民詞總之為督撫者務以安靜不生事為貴耳康熙四十二年二月二十日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學士色德里劉光美起居注揆敘滿保
  凡人告訐之言未可盡信朕所見事多矣試舉一事爾等共聽之昔年朱瑪喇奉命往擒於七時阿哈碩色曽以司官同往忽有一人出首於七隱匿在彼邨中大兵即往圍其邨邨民不納知縣窘甚祼體入邨謂衆人曰以爾等隱藏於七是以大兵來圍爾等可速將於七送出邨人曰邨中實未藏於七如不信試遣人入捜之大兵入邨徧捜果無於七首告之人即指邨中一生員曰此即藏於七之人也朱瑪喇遂執而殺之首告之人乃笑而言曰此人並未藏匿於七實與我有仇是以告之今既殺之我願畢矣縱殺我亦無怨朱瑪喇憤極又執首告之人殺之人情之可恨如此彼時知縣身亦受傷無辜百姓亦有被殺者阿哈碩色曽向朕泣奏此事夫害人者身受顯戮宜矣而無辜之人橫罹荼毒曽謂告訐之言可輕信乎康熙四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王公堤闗係運道民生最為緊要堤岸單薄樁工漸朽應再加幫以資捍禦不可因淤灘可恃而忽之也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初二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高堰工程闗係重大保守最為緊要朕今日乘舟由洪澤湖閱視見有殘缺石工以葦草鑲塡儻遇水發危險堪虞至六壩見新修石壩堅固方慰朕懷其殘缺石工著即興修乗水未長之前完工用資捍禦至高家堰防險之人用𠉀選縣丞經歴等微員此不過例監書辦出身家産微薄儻有疎忽干係不小須於𠉀選官員內擇其職銜稍大身家殷實者委令防險如此則彼知自愛身家又有選用之望自然盡心防守有禆工程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初三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王家營對面鮑家營應開挑引河洩黃河汎漲之水以保障清江淮安地方著即行興工仍兩岸築堤以衞民田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初三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清口西壩乗此水淺時再加長數丈有益又半路劉河流埽灣堤岸單薄應築挑水壩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初四日
  諭內閣九卿等
  朕此番南巡徧閱河工大約已成功矣曩時總河于成龍不遵朕指授修築故未能底績今張鵬翮一一遵諭而行是以成功向來黃河水高六尺淮河水低六尺不能敵黃常患淤墊今將六壩堵閉洪澤湖水高力能敵黃則運河不致有倒灌之患此河工所以能告成也朕自御極以來無時不以民生為念雖纖悉之事不肯怠忽今四十餘年矣四海乂安民生富庶河工適又告成朕欲頒詔天下大加恩賚故星夜回鑾詔內款項爾等可㑹同詳閱有應増入者即議増入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六日
  諭內閣
  頃朕往察河工原任侍郎任克溥於山東途次迎駕見其年將九十現在諸臣未有如其久者朕深為眷念著加刑部尚書銜以示優遇老臣至意可諭吏部知之康熙四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諭工部
  王起元等工程既竣著令回京張鵬翮疏內稱髙承爵工尚未完朕今歲南巡徧閱河工見高承爵所修工程水深成潭難於修築高家堰所闗甚要儻工程有悞縱重治高承爵罪於事何益著移文總河張鵬翮如此處可修則另派委賢能官修築如不可修則宜另築越堤所用錢糧仍令高承爵發給康熙四十二年五月初四日
  諭禮部
  國子監文廟現勅廣善庫官員動帑修理順天府學尊經閣等處亦著一併督修用宏文敎康熙四十二年五月十九日
  諭內閣
  各省督撫俱係朕簡用之人今以督撫所舉劾人員復行更張令九卿詹事科道逐一稽察能保九卿詹事科道比督撫盡皆公正耶若此反多夤緣將益増紛擾許志進條奏必有情獘所請不准行下所司知之康熙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諭戶部
  洪澤湖水勢洶湧更甚於大江黃河之水這失風漂沒漕糧准從寛豁免嗣後糧船經行洪澤湖失風者著照大江黃河漂沒例定議奏聞康熙四十二年七月十五日
  諭大學士九卿詹事掌印不掌印科道等官
  六月內因有二王之事朕心不勝悲慟至今猶未釋然又兼災祲頻告愈加憂鬱身體不安頃往坐湯泉始得稍解仍未全愈至於饑民救養之計未嘗時刻不厪於懐近有李煦人來詢知郯城至㤗安田穀稍有可望由㤗安至德州被災甚重今歲口外田穀大收口內各處田禾俱屬平常合共計算所糶之穀必不能多今應將漕糧多行截留於山東沿河州縣邨鎭有名馬頭俱各存貯其捐納事例雖廣行無濟於事且日後必至紊亂東省人民現今乏食總使行此數事民有大半至於逃亡朕意八旗滿洲䝉古漢軍佐領一千有餘每三佐領下共出一人可得三百人每三佐領借與銀三千兩餘外捐助車輛駱駝頭口分派各州縣仍照前去人員養至來年七月及今八月內可以到彼況前往撫養地方民人甚有禆益今雖疊被災傷民人仍帖然未動此即有益之效也這事情爾等可確議至東省今歲錢糧漕米俱應速行停徵著議奏為此手書特諭康熙四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
  諭戶部
  賑濟東省饑民事闗緊要應差大臣分為三路每路差大臣一員將先派去人員一併往返巡察於事有益自㤗安至郯城為中路著穆和倫去自濟南至登州為東路著辛保去自德州至兗州東昌濟寧為西路著卞永譽去截留漕糧闗係緊要總漕桑格現今無事令作速前來親㸔截留其賑濟饑民人員所領雖係公物而勉力自効有濟於民事成回時著一併議敘康熙四十二年八月初二日
  諭戶部
  邳州等處地方屢被災傷不減於東省但尚有水路可通著該督撫親往察閱應作何速行拯濟一面頒賑一面奏聞俟具題到日將應蠲豁錢糧另議具奏康熙四十一年八月初四日
  諭東省在京官員
  朕四次經過山東於民間生計無不深知東省與他省不同田間小民俱依有身家者為之耕種豐年則有身家之人所得者多而窮民所得之分甚少一遇凶年則已身並無田畞産業有力者流移於四方無力者即轉死於溝壑此等情狀爾東省大臣庶僚及有身家者亦當深加體念似此荒歉之歲雖不能大為拯濟若能輕減所入田租以各贍養其佃戶不但深有益於窮民即爾等田地日後亦不致荒蕪如果民受實惠豈不勝謝恩千百倍耶這奏謝已悉所司知之康熙四十二年八月十一日
  諭兵部
  現今頒發特㫖遣養饑民則閭閻小民斷不致有復為盜賊肆行搶掠之事今若特撥兵丁増設於各要路則兵丁食何糧饟以資防守兵丁無糧仍必致於擾民爾部並不詳加籌畫即議將李登瀛條奏准行殊屬草率況地方設立官兵原以衞民其地之遠近衝僻分晰甚明今並未議撥何地兵丁駐於何處又稱官兵應不時出海巡察防緝盜賊並未指令坐何船隻用何處水師殊屬糊塗著再確議以聞康熙四十二年九月十一日
  諭內閣部院等官
  朕因山左災荒勞心殫思屢行諮訪山左歲歉非止今歲為然地方官歴年隱匿不報今春朕因閱視河工親見災黎情形始行籌畫賑濟今歲田禾雖雲失望尚有薄收之處巡撫布政使為伊等素有欠缺欲巧圖完補故甚其詞以奏報又夤緣科道紛紛急奏言盜賊蜂起人民相食私冀或開事例或撥銀兩因於其中侵蝕託言賑濟而實欲完補虧空以施鬼蜮之謀也朕㡬墮其術中今京師遣往三路賑濟人員俱掣簽派撥州縣並不分成災與否一槩散賑遣去人員未奉有稽察諭㫖惟視巡撫布政使所指地方賑濟應將此事交與三路大臣加意稽察至於條奏盜賊蜂起人民相食之員亦當明白詢問如盜賊蜂起必有殺人放火搶奪財物糧米之處與失事之人如人民相食亦必有被傷之人與食人之人如有不實即為巡撫布政使急請設發銀兩而言也大學士九卿諸臣㑹同議奏言官並不實心為民專為巡撫布政起見不誠可愧乎康熙四十二年九月十四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五目録
  勅諭
  諭兵部
  諭內閣兵部
  諭吏部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呉琠陳廷敬等諭吏戶兵三部
  諭大學士馬齊西哈納張玉書呉琠陳廷敬學士常壽色徳里滿丕趙士芳王九齡曹鑑倫
  諭武殿試讀巻官
  諭奉命撫苗尚書席爾達等
  諭大學士馬齊張玉書呉琠陳廷敬
  諭工部
  諭戶部
  諭吏工二部
  諭大學士馬齊等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五
  勅諭
  諭兵部
  山東地方稱有海賊坐鳥船二隻行劫朕思山東地方雖下諭㫖令造鳥船亦必從福建浙江江南成造而來若不知山東不能造船如何辦事歴年福建商船於六月內到天津候十月北風始回朕因欲明晰海道令人坐商船前往將地方徑路繪圖帶來知之甚悉今欲知海賊之源但令往福建浙江及江南崇明等處察訪即得之若在山東察訪必不能得目下冬令將屇正値北風海賊不能久留於直隸山東必已向浙閩路去俟明歲船隻可行時下㫖於有水師海船之省令入各海島捜剿將此㫖識之俟回京日啓奏康熙四十二年九月十五日
  諭內閣兵部
  紅苗事當籌一勞永逸之計苗人固慣行搶掠而因內地人勾通煽誘者亦有之今照廣東八排猺人事遣大臣一員前往領荊州兵再酌派廣西湖南貴州三省兵齊至苗地協力圍困令其畏懼就撫則百姓可永免侵掠之患至山東所有海賊必係福建浙江崇明等處坐鳥船而來者若不將賊數多寡及嘯聚何地出沒何路詳悉周知難以料理應遣大臣一員前往招撫先招撫一二起細詢夥盜確數如何嘯聚並何處屯住何路出入一一明晰則餘賊或剿或撫無難矣俱交部詳議康熙四十二年九月二十四日
  諭吏部
  閲此疏內有請禁督撫建德政碑等語凡地方大小官吏若居官果優縱欲禁止百姓立碑亦不能止如劣跡昭著雖強令立碑後必毀壞聞昔日屈盡美為廣西巡撫囘京時百姓持鍬橛鋤其馬跡庶民之心豈能強取耶禁立碑一段可刪去康熙四十二年九月二十六日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呉琠陳廷敬等
  江南督撫提督著公同捐造洋船二十隻俟來年春令山東水師營官兵前往江南取至山東候用目前山東海盜非眞正海中積賊皆貿易之人資本虧折肆行搶奪者可令學士常壽前往招撫再令筆帖式三人往山東三路問賑濟事並視民間情形限第六日到京朕自幼聽理政事極其敬謹時時惕厲於心今已年艾諸事更加戒懼不敢稍有懈惰忽略也康熙四十二年十月初二日
  諭吏戶兵三部
  朕統御寰區勤求治理鑾輿時邁省方觀民春月閲視河工自畿輔山東以及江浙地方皆經巡幸茲兩河漸已底績所至之地民生風俗亦因以周知念陜西省為巖疆重地當出師塞外時曽經歴其邊境而西安一路未及親蒞頃陜西督撫諸臣言秦民望幸之心至殷且切合詞陳奏而河南山西巡撫等亦諄切具請乗此冬令農隙之際觀覽民風詢察吏治簡閱禁旅整飭軍營實為要務用是輕裝約從諏吉西巡沿途一切供御皆內廷儲備纖毫不取辦於地方即偶有市易之物亦勅所司依時價給値不許錙銖抑勒所過大小官吏宜體朕愛民德意勿借詞供億私派閭閻如有悖㫖科斂者察出即以軍法從事地方官不許與扈從人員指稱交戚私相餽遺違者並以軍法從事其扈從人員宜約束僕役勿使妄行如不遵法紀生事擾民一併從重治罪朕視民如子凡乗輿所至市廛隴畞宜各安生理米豆薪芻等物民間照常貿易不必禁止惟懷私挾詐衝突告訐者所告事不與准理仍嚴加治罪爾等即傳諭扈從官員人等並行各督撫令於經過府州縣城市邨荘徧示曉諭俾咸悉朕懷特諭康熙四十二年十月初五日
  諭大學士馬齊西哈納張玉書呉琠陳廷敬學士常壽色德里滿丕趙士芳王九齡曹鑑倫
  古北口總兵官馬進良宣化府總兵官尚宣居官甚優人才亦壯健皆堪任提督之員但因南方暑熱不宜年老之人故未陞授此職向有以提督銜管總兵官事之例著兵部察例以聞康熙四十二年十月初六日
  諭武殿試讀巻官
  武進士中原有人才朕意欲廣武㑹試中額以示鼓厲文官不許本籍為臨民之官武官須習知本地形勢方有益國家所最重者邊疆簡用武臣大有闗係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廢兵今承平日久從前老於行間之戰將漸次彫零昔之海上投誠者習於水戰今亦不可多得矣初議取臺灣時都統喇哈逹以為斷不能取而施烺獨任之遂爾成功此後若有疎虞欲再取難矣海上行舟與江湖不同江湖之中雖能習於水戰用之海上必不相宜沿邊一帶邊將尚可得人此後水師切宜加意康熙四十二年十月初六日
  諭奉命撫苗尚書席爾逹等kao
  凡事同心協力則無不成不和則事無一成且行兵立營須用怯遇敵對壘須用勇又以機先為要儻臨事時疑慮不定必致有悞爾等當以果毅行之如苗人歸降止誅倡亂肆虐之人否則殲其抗拒不服者毋得玉石不分僇及無辜我滿兵以力勝者多此行須用計招撫委婉從事勿徒恃勇力至於立營必擇高阜處設立前朕在寧夏時審度時勢多方調度是以錢糧不耗費兵民亦無苦累此皆在主將之巧於設施耳荊州副都統朱滿湖廣提督俞益謨俱矯健久於用兵可與伊等商酌而行提督李芳述張旺行間効力處亦多土司田舜年前於雲南用兵時輸誠協濟甚有裨益此去可奨厲用之苗人歸附後探其巢穴仍加謹愼隄防不可以彼歸順遂輕忽視之康熙四十二年十月初六日
  諭大學士馬齊張玉書呉琠陳廷敬
  朕觀河道已治總河張鵬翮及河工官員俱甚効力黃河一切工程朕知之最悉先是永定河用埽大有裨益是以朕諭張鵬翮黃河亦宜用埽張鵬翮回奏永定河勢小可以用埽黃河勢大難以用埽朕雲姑試用之且所費錢糧無㡬張鵬翮因而用埽河堤今果堅固矣至於洪澤湖水勢甚險堤岸復高往來舟楫一遭漂沒人命輒難救援朕曽諭河官張弼李梅於沿湖坡將長木樁斜釘於水中船雖漂沒人尚可以攀援獲命張弼李梅俱以朕諭為是俟於釘樁木後驗之康熙四十二年十月初七日
  諭工部
  覽河臣奏中河之水由楊家荘開河出口清水暢流敵黃舟楫通行高家堰六壩及各處工程俱保固平穩海口大通河底日深去路甚速淮水暢出黃水絶無倒灌之虞下河等處窪下之區俱得田禾豐收民居安晏所報秋汛水勢已悉所司知之康熙四十二年十月初八日
  諭戶部
  山東省去歲農收各州縣豐歉不一今春朕南巡過山東時已分別被災輕重蠲免錢糧並遣効力人員星馳賑濟比及回鑾東省又告潦災朕宵旰軫懷悉心籌畫截留漕糧平價發糶兼出帑金遣八旗人員分道散賑仍於三路各遣大臣經理所在饑民庶得資以全活不致仳離失所猶念被災之後民力未紓宜更加德澤以宏休養康熙四十三年地丁銀米著通行蠲免有積年錢糧拖欠在民者亦著察明免徵行文該撫率所屬有司詳愼奉行務令人霑實惠有違㫖私徵者察出定從重治罪仍令各州縣徧示曉諭俾窮鄉僻壤咸悉朕惓惓惠愛災黎至意又朕南巡迴京原擬蠲浙省明歲錢糧茲因東省災傷先行蠲免其浙省錢糧俟至明歲另頒諭㫖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二年十月初十日
  諭吏工二部
  黃淮兩河闗係運道民生最為重要朕念治河國家大事夙夜厪懷未嘗少釋披圖咨衆雖已悉其源流顧水勢變遷不常必眞知洞晰方可實見施行是以不憚勤勞屢親巡閱察其險易之形勢審其疏導之機宜緩急次第具有成畫至於簡命河臣倚任甚切凡所屬官吏皆聽選用大修工程費以數百萬計歲修帑金亦以數十萬計乃康熙三十七年黃淮並漲總河董安國不堅築堤堰疏通海口因而河身墊高溢出河岸以致倒灌洪澤湖口湖水從六壩旁洩由運河入下河淹沒民田於是罷董安國以于成龍代之朕隨授以治河方略詳加指示三十八年親往閲河駐蹕清口河干又面諭于成龍清口宜築挑水壩挑黃水使趨北岸方可免倒灌清水之患隨指定其地再三申命于成龍不遵朕㫖致無成功及用張鵬翮為河道總督面諭雲頃已發帑數百萬令大臣官員往高堰築堤閉六壩使逼洪澤湖水暢出清口而清口築挑水壩尤為緊要此壩不築則黃水頂衝斷不能使向北岸湖水必不得暢流張鵬翮遵奉朕言壩工築成黃溜遂直趨陶荘清水因以直出疊經伏秋大漲並無倒灌之事其浚張福口等引河築歸仁堤疏人字芒稻涇澗等河開大通口皆遵朕㫖一一告竣今年春朕閲河至桃源見龍窩等處頂衝危險命増築挑水壩比壩工刻日訖事河勢遂平中河仲荘閘口以與清口相對特命改由楊家荘漕輓安流商民利濟曩時黃水泛漲或與岸平或漫溢四出今黃河深通河岸距水面丈餘縱遇大漲亦可無虞矣張鵬翮所修工程雖悉經朕裁斷而在河數載殫心宣力不辭艱瘁又清潔自持一應錢糧俱實用於河工無纖毫浮耗朕心深為嘉悅所屬大小河員並皆勉力赴工共襄河務亦屬可嘉自總河以下各官爾二部即詳加議敘具奏特諭康熙四十二年十月初十日
  諭大學士馬齊等
  朕聞山東巡撫布政使將賑濟饑民人員帶去銀兩俱收貯布政司庫內至今猶未㪚給若此則賑濟饑民之事不致遲悞乎此項銀兩俱係自京帶往並非伊等庫內之銀且前往人員皆三牛錄㑹同保出賢能有身家之人伊等但當察所養饑民之優劣至於耗費儉用銀兩之處俱係派去人員之事與伊等何渉而將此銀收貯至今仍不㪚給必待饑民逃㪚之後始行賑濟耶此係何心朕不得知是又劉愷之計也況派去三百餘人員不作速分派地方俱令久住濟南勢必至於無所餬口爾等交部作速移咨詢問王國昌等康熙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二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五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六目録
  勅諭
  諭山西巡撫噶禮
  諭散秩內大臣公傅爾丹
  諭兵部
  諭禮部
  諭川陜總督華顯陜西巡撫鄂海甘肅巡撫齊世武
  諭河南巡撫徐潮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呉琠陳廷敬學士色德禮鐵圖滿丕阿蘭㤗趙士芳王九齡曹鑑倫徐秉義
  諭吏禮二部
  諭吏部
  諭刑部
  諭戶部
  諭工部
  諭起居注官揆敘海寶
  諭大學士馬齊起居注官滿保海寶
  諭欽天監
  諭兵部
  諭戶部
  諭戶部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六
  勅諭
  諭山西巡撫噶禮
  朕君臨天下四十餘載無一刻不以蒼生為念近因西省望幸甚切故於冬時農隙減從輕騎由晉以及秦入境以來觀風問俗見官方微有亷風民生略有起色閭閻之間俗樸尚儉朕心少慰朕自弱齡讀書往往以不知窮簷僻壤之疾苦為歎息所以留心於官方吏治凡有來往者必先諮詢民情豐歉偶有失時定加蠲賑且思晉省不通水運歲或不登即難籌畫雖有州縣存貯之穀米未必實數具在反益不肖有司之虧空也今歲山西收成頗佳爾等仰體朕愛民如子之至意曉喻民間若豐歲用奢則荒年必致匱乏敎以禮義導以守法重農務本藏富於民則朕無西顧之憂矣凡朕所經之處必大沛恩澤因今歲東省災甚已蠲四十三年地丁
  錢糧又免雲貴廣西四川地丁錢糧所以不能施惠但將四十二年以前山西所屬州縣未完銀兩米草盡行蠲免以示朕加惠黎元之念爾等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諭散秩內大臣公傅爾丹
  今日閱射時兵丁所乗馬驚逸漸近御仗諸年少大臣俱效年老大臣旁觀不動惟爾直前勒止之可謂繼武前人矣特賜爾貂皮褂一領嗣後益加勉力勿以身為大臣而不思奮力向前也康熙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諭兵部
  朕巡歴諸省觀綠旗兵丁無如提督潘育龍之兵者射既熟嫺人復勁健此皆統率將領之訓練有方也自提督以下官員可俱加一級康熙四十二年十一月十三日
  諭禮部
  周文王武王古之聖君非他帝王可比向以孔子聖人已書名致祭矣此祭文內亦應書名康熙四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
  諭川陜總督華顯陜西巡撫鄂海甘肅巡撫齊世武
  朕撫有區夏思臻上理期於舉世乂安宵旰勤勞未嘗少釋而秦省為天下要地時厪朕懷曩者連歲荒旱所司未經奏報朕訪聞得實即多方籌畫運米拯救一由襄陽運至商州一命河臣由黃河運至潼闗一由湖灘河朔運至渭河一由甘肅運至西安分行賑濟蠲賦已責安集流離秦民始得少蘇自康熙三十二年遣皇長子致祭華山以來雨暘時若年穀豐登閭閻微有起色但秦省闗係最重且不通水運撫綏尤宜加意故不憚隆冬跋履風霜遠臨茲土見百姓歡迎載道且知今歲有秋地方文武官吏能恪勤奉職滿漢軍士亦皆訓練有方朕心甚慰凡巡幸所至必大沛恩膏今將陜西巡撫及甘肅巡撫所屬地方康熙四十二年以前各項積欠銀米草豆錢糧盡行蠲免俟四十三年直隸各省咸獲豐稔當將秦省四十四年正供亦行免徵該督撫即通行曉諭俾窮鄉僻壤小民均霑實惠儻不肖有司希圖侵蝕以致澤不下究該督撫嚴加訪察據實指叅以副朕愛養黎元之至意爾等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諭河南巡撫徐潮
  朕念西土兵民生計乗冬令農隙之時特事西巡返轡京師道由豫省自入潼闗見閿鄉以及河南府民生甚艱而懷慶稍裕至衞輝府則又艱苦賴薄有秋成尚能餬口儻遇歉歲必至流亡此皆大小官吏互相容隱雖有衰老病廢懶惰退諉之員仍使在任以故貽誤地方河南百姓質朴愚魯輸賦從未稽遲而今歲所欠乃至四十萬兩顯係有司聞朕蠲除秦晉積欠錢糧希冀恩免而於中漁利現今民欠甚多俱免催徵著將河南通省官俸役食補足所欠之數如有不完停其陞轉俟完日開復特諭康熙四十二年十二月初六日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呉琠陳廷敬學士色德禮鐵圖滿丕阿蘭㤗趙士芳王九齡曹鑑倫徐秉義
  朕頃巡幸西省閱汾渭二水俱屬大河直與黃河相通河南等處米穀似可由黃河轉運但聞三門砥柱水勢極溜船不能上朕欲往親閱因陜州知州奏無路徑斷難行走遂未果行特命三貝勒同近御侍衞往視據回奏言伊等遣人乗騎渉河一道閱有神人鬼三門俱係鑿石開通水從三門流出其勢甚寛其流甚急古人於崖上鑿有曳船眼孔但未經以船驗試不知可否行走前總河靳輔亦曽奏黃河通於汴河但淤墊年久若行疏導即可運糧朕至河南閱河南府居各省之中水路四達最為緊要之地應於此處儲積米穀毎年田畞豈能必皆豐收儻山陜等省間或收成歉薄即可將此積貯米穀修造船隻由黃輓運若到三門砥柱船不能上亦可於三門砥柱造船剝運以至山陜誠使河路疏通則商賈人民大有禆益所宜於無事之時預為籌畫者也豫省每年解京漕糧二十萬石有竒若將豫省三年漕糧截留備用則陜西等省雖値歉收之年將此米穀運至彼處賑濟殊屬有益俟明歲再遣大臣往視康熙四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諭吏禮二部
  華顯自簡任總督以來潔已率屬綏輯地方秦蜀兩省事務料理合宜才猷茂著頃朕西巡秦省滿漢文武官吏軍民無不稱舉其賢忽聞患病溘逝朕心深為軫悼應加贈職銜宮保著議奏仍加祭一次康熙四十三年正月二十二日
  諭吏部
  教職官員必文義明通方稱厥職近見直省教職官內不諳文義者甚多如此何以名為師儒訓迪士子著行文直省巡撫將各屬敎職通行親試分別具題嗣後俱照此例不時考試康熙四十三年三月十一日
  諭刑部
  朝鮮國王李焞敬愼夙著其國人越境行劫隨經捕獲監禁奏請勘斷此案不必復遣大臣前往察審可即令該國王審明擬結具疏奏聞康熙四十三年四月初十日
  諭戶部
  山東省昨歲歉收若將河員俸工銀兩解往山東買穀則穀價必致騰貴江南産米之地又水路易於輓運著總河張鵬翮等即從江南購買穀石運至東省交倉還項康熙四十三年四月二十日
  諭工部
  楚省地方緊要屢次出征盔甲損壞是實提標兵丁所需盔甲勅行江南江西總督將伊標下兵丁盔甲內擇其佳者照數解給楚省仍著該督捐造補額湖廣提督等官不必捐造康熙四十三年五月初一日
  諭起居注官揆敘海寶
  古人講道學者甚多而尤好非議人彼亦僅能言之耳而言行相符者蓋寡是以朕不尚空言斷不肯非議古人何以言之凡人各有短長棄短取長始能盡人之材若必求全責備稍有欠缺即行指摘此非忠恕之道也故孔子當時惟節取人之善隱諱人之短凡事求諸已並不非諸人是豈可少容私意於其間乎又人見講道學之空言輒為之太息以為若等何不見用果見用必有可觀此亦徒見其空言而云然也若果見用言行亦未必相符惟宋司馬光編輯資治通鑑論斷古今盡得其當而後之論者反未嘗置諸講道學之列司馬光乃宋朝名相言行相符由此以觀不在空言也故君子先行後言果如周程張朱勉行道學之實者自當見諸議論若但以空言而講道學斷乎不可朱子洵稱大儒非泛言道學者所可比擬也康熙四十三年六月二十九日
  諭大學士馬齊起居注官滿保海寶
  朕從來無代筆之人凡批出諭㫖俱朕親書至朕覽過之書雖日月間隔不甚遺忘今雖年歲稍増而記性更進即目前陳列諸書內朕欲稽考某巻某字但指令近侍取之可以即得未嘗一次錯誤大約存心清虛不但事不遺忘即疾病亦寡康熙四十三年八月初三日
  諭欽天監
  朕用儀器測驗午正一刻十一分初虧未初三刻二分食甚申初一刻復圓查七政歴未初三刻二分日月合朔新法推算必無舛錯之理這舛錯或因誤寫字畫或因算者忽略將零數去之太多亦未可定著詳察明白具奏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初三日
  諭兵部
  曩洞庭湖用兵以需用船隻交與靳輔於江南備造遂敗賊成功京口船隻皆巡防海道所用之船從前不加修艌輒致朽壞隨處委棄朕所親見這水艍犁⿰舟曾船總督阿山理應於江南地方親身速行督造乃欲委員赴浙江溫州辦造明屬推諉殊為不合這船隻即交與阿山作速堅固造完毋致遲誤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初四日
  諭戶部
  山東比年歉收民生饑饉朕焦勞宵旰未嘗晷刻少釋於懷四十一年錢糧既分別減免帶徵又停四十二年徵收蠲四十三年額賦截漕平糶發帑賑施遣用多員分道贍養有就食京城者復分厰煑賑命滿漢官員資送回籍並給以籽粒之需然後民間漸有起色今歲幸風雨和調二麥畢登秋禾稔穫流移者悉返里閭復業者咸安耕鑿朕於往來山東人等備加詢問深用心慰但念被災之餘甫離重困若非大敷恩澤終不能遽底盈寧著將山東省康熙四十四年應徵地丁銀米等項除漕糧外通行蠲免從來水旱靡常撫綏百姓之道全視大小官吏實心講求庶㡬民有攸濟諭㫖到日該巡撫即飭有司張示曉諭務俾通省均霑實惠仍牖導小民撙節蓋藏期於比屋皆有餘蓄則於朕惓惓為民經畫之意可以無負矣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初七日
  諭戶部
  朕昨歲南巡至浙江見其農桑徧野戶口蕃殖閭閻氣象較勝於三十八年巡幸之時甚為心慰浙省錢糧雖前此屢經蠲貸而朕車駕經臨應更敷恩寛恤俾民生益加充裕當回鑾以後即擬免四十三年額賦因山東急賑災荒遂爾少緩曽頒有諭㫖茲直省皆獲有秋特申前命康熙四十四年浙江通省應徵地丁銀米等項除漕糧外著俱行蠲免諭㫖到日該督撫即嚴飭有司張示徧諭務使窮簷蔀屋均霑實惠地方大小官吏仍不時訓誡小民令各守分節用不論年歲豐歉咸有蓋藏庶無負朝廷殷殷愛養賜租給復之至意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初七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六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七目錄
  勅諭
  諭戶部
  諭戶部
  諭工部
  諭內閣
  諭大學士九卿等
  諭刑部
  諭內閣
  諭吏部
  諭吏戶兵工四部
  諭工部
  諭刑部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
  諭山東巡撫趙世顯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及河工官員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七
  勅諭
  諭戶部
  今歲直隸地方雨暘應候禾稼有秋各郡民生皆獲安恆業惟是去歲山東被災之民自冬月以迄春夏流離轉徙入順天河間境內者甚多於時設厰煑糜所在賑救因而米價至今未減誠恐近畿一路閭井小民絀於生計是宜加恩寛䘏用宏休養順天河間二府屬康熙四十四年應徵地丁銀米著通行蠲免該巡撫即飭府州縣官張示遍諭務俾窮鄉僻壤均霑實惠以副朝廷優軫畿輔黎氓至意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初七日
  諭戶部
  朕宵旰孳孳惟以康濟民生為念每歲四方水旱皆諭令各督撫不時奏聞仍間遣人員馳往各路諮詢農事
  有自外省來者必詳問所過地方雨暘耕作之狀凡以民生所重無如粒食不得不預為經畫也四十一年冬朕巡幸至山東德州聞知萊蕪等六州縣民被災傷即與蠲免四十二年錢糧及四十二年春南巡視河經行㤗安一路見其閭閻生聚遠不逮於從前隨下諭詳察被災州縣蠲除額賦並動倉穀賑濟但賑蠲雖行而人民甚屬窘迫非以贍養䝉古之法行之不能立遂生計再三籌䇿乃命官民願効力者百餘人星速前赴山東計口授糧給衣濟用兼量助牛種等物貧窶之人皆賴以全活比朕避暑口外覺夏月雨水頗多即命行文移問山東等省而東省果告潦災秋禾少收民滋困苦而地方人情猶帖然安堵此即遣官養民之實效也因又下諭増益多員並准運通倉米石以資急用顧各州縣地廣人衆需費浩繁尤必大加賑施方能遍及特命漕臣親赴東省截留漕糧五十萬石分貯沿河鎭市衝要之地散賑而外即平價發糶而又諭滿洲䝉古漢軍每三佐領合派一人計得四百餘人此所派人員每佐領領帑金一千兩給之並備車輛駝馬等物令分往山東各州縣照前遣人員贍養以至來年七月為期其登青萊三府則截漕米由天津海道運至其地每府各三萬石又遣用大臣三員分三路往來巡視稽覈散賑事宜酌定平糶價値而民間始盡霑實惠至於未經散賑之際饑民有流入京城者老幼仳𠌯急於得食爰於今歲春月命八旗王貝勒大臣內務府官員並漢大臣官員設厰數十處煑賑一月有餘復念饑民拋棄郷土久住京師究非長䇿於是遣官僱募船隻送還原籍仍給以銀兩為日用籽粒之資而流移之人遂得復安本業入夏以來風雨和調二麥稔登秋田多稼該省進呈榖穗合之往來人等奏對之言朕心始為大慰夫水旱災傷事所時有非恃廟堂之上多方賑救則民將何依朕為山左勞心籌畫者兩載於茲迺幸奏有成效今三路大臣及該撫俱奏年穀順成民生得所賑事告竣前後効力諸臣宜加奨勸去歲春秋二次遣往養民各員著察明議敘內有自出已力贍養者從優議奏其在京捐銀及資送回籍人員亦著一並議敘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十四日
  諭工部
  洪澤湖之釘排樁原並非有闗於湖水但於往來船隻甚有禆益是以去年悉令斜釘排樁聞今年湖中失風船隻甚少此不但今年當修每歲俱當修之其樁木在江南採買價値亦賤著兩江總督安徽江蘇巡撫江西巡撫及織造每年捐助樁木交張鵬翮修理康熙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
  諭內閣
  湖廣省捐工建樓殊屬糜費凡車駕巡幸之處一切需用從不取辦於民而各省地方不肖官員指稱修理行宮供備器物並建造御書碑亭等項名色輒動用正項錢糧借辭捐還究無償補及至虧空數多復加倍私派科斂肥已以致重貽小民之累種種𡚁端不可勝指嗣後著嚴行禁止下所司知之康熙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諭大學士九卿等
  朕四十餘年孜孜求治凡一事不妥即歸罪於已未嘗一時不自責也清夜自問移風易俗未能也躬行實踐未能也知人安民未能也家給人足未能也柔遠能邇未能也治至於上理未能也言行相顧未能也自覺愧汗何暇論明史之是非乎況有明以來二百餘年流風善政豈能枚舉其中史官舞文杜撰顛倒是非者概難憑信元人修宋史明人修元史至今人心不服議論多岐者豈非前鑑耶朕無實學每讀朱子之書見相古先民學以為已今也不然為人而已之句罔不心悅誠服又讀孟子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益見史官上古不免訛傳況今人乎班馬異同左國浮華古人以為定論孔子至聖作春秋有知我罪我之歎後世萬倍莫及者輕浮淺漏妄自筆削以為自足不過好其史筆之名也朕論時人之際凡天下讀書者皆能分辨古人之是非問以時事人品不能一字相答非曰從來不與人往來即曰不能深知目前之事作官之道茫然不知而百千年前無不洞悉何得昧於當世而明於論古豈非遠者明而近者闇乎所以責人重者責已輕君子不取也明史不可不成公論不可不採是非不可不明人心不可不服闗係甚鉅條目甚繁朕日理萬㡬精神有限不能逐一細覽即敢輕定是非後有公論者必歸罪於朕躬朕不畏當時而畏後人不重文章而重良心者此也卿等皆老學夙望名重一時明史之是非自有燭見卿等衆意為是即是也刋而行之偶有斟酌公同再議朕無一字可定亦無識見所以苦辭以示不能也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
  諭刑部
  監犯患病應即撥醫調治今歲在監病故者甚多此皆因堂司各官疎忽所致嗣後若復似此致斃多人將所司官員定行治罪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諭內閣
  朝鮮國王因商人王富等一百餘人船隻遭風漂至伊國即給與口糧食物差官護送來京又將商人王秋等四十人船隻修補給與口糧食物待風發回深可嘉尚著下諭㫖褒羙之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諭吏部
  張鵬翮自簡任總河以來一應修築事宜悉遵朕指示河工告成著議加宮保具奏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諭吏戶兵工四部
  朕厪念民生加意河道屢行親閱一切疏濬修築事宜悉經周詳指畫獲告成功前黃河之水往往倒灌清口者皆由仲荘閘與清口相對駱馬湖水勢湍急遂逼黃流灌入清口朕視河時躬臨相度命河臣移仲荘閘改建於楊家荘出口工竣之後河臣報稱黃水暢流入海絶無倒灌清口之患朕尚未經親閲今欲特蒞其地察驗形勢用籌善後之規其中河黃河運河有應加修防者亦隨宜指示以圖經久至於山東省薦飢之民賴兩年來極力賑贍繼以有秋幸皆得所其民間生聚果否殷阜並於沿途親行周覽焉乗茲仲春解凍減從輕裝循河南下往返皆用舟楫不御室廬經過地方不得更指稱繕治行宮妄事科斂其日用所需俱自內廷供御從無纖毫取辦於民前此屢次南巡閭閻皆所深悉儻有不肖官吏藉名預備擅動官帑並圖日後加派補償以為巧取侵漁之地者事覺嚴行治罪決不寛宥所在官吏私餽扈從人員及隨行人役生事擾民者俱如前㫖以軍法從事奸民挾私控訐者從重坐罪爾等部即通行傳飭仍令該督撫張示徧諭俾小民咸知朕意特諭康熙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三日
  諭工部
  總河張鵬翮請重修徐州城外堤岸徐州逼近黃河城外石堤工程甚屬緊要著即行修理康熙四十四年二月初三日
  諭刑部
  絞犯阿爾楚罪本應死念其祖母年逾九十母年逾八十兩世孀居情屬可憫著免阿爾楚死准留侍養康熙四十四年二月初八日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
  總河昨日來問以河工形勢河事已大治矣從前駱馬湖口設竹絡壩湖水大則從壩流入黃河河水大則溢流入壩內今竹絡壩止有湖水暢流黃水並無浸灌則黃河之深通可知初次到江南時船在黃河兩岸人煙樹木皆一一在望三十八年則僅見河岸四十二年則河去岸甚低是河身日刷深矣自此日深一日豈不大治聞下河連年皆大熟亦從前所未有也康熙四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諭山東巡撫趙世顯
  朕為兩河告成特來巡視道經山左見民生自去歲休養之後漸有起色朕心甚慰夾岸黃童白叟懽呼載道感恩叩謝者日有數十萬今仲春之時麥苗未長所以無妨儻回鑾之際正値農忙麥秀恐傷稼穡爾即曉諭百姓槩免叩謝各務本業可也故手書特諭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初五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河工已經告成善後方略更為緊要朕今親臨閱視修建天妃閘甚當儻黃水長至五六尺清水不長勢弱不敵黃黃水自然倒灌亦必致之理豈可因此即謂治河失䇿乎若遇倒灌即將天妃閘暫下板蓄清水全力敵黃不過數日黃水即退遇糧船過時即起板開放若黃水不灌不必下板其惠濟祠一帶雖建有石工但運河與黃河只隔一線之堤若黃溜衝刷石工恐不足恃著於上下適中之處相度形勢修建挑水壩三四處挑溜開行其王公堤亦應相度形勢修建挑水壩運河東堤保守最為緊要堤岸應行加幇高郵迤南湖河水勢相平界首迤南河水高於湖水東西兩堤卑薄應加幇修理著量建石工淮安近城堤岸卑薄之處亦應相度形勢修建石工黃河南岸堤工闗係緊要應加謹修防至於直隸山東河道與總河相距甚遠應照河南例各交與該省巡撫就近易於料理其楊邨通判並無經管之事應行裁去爾同行在九卿速議以聞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十一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及河工官員
  今河工雖已告成不可不預為修理防護以圖善後之䇿朕見淮揚一帶堤岸卑薄未為甚妥儻不加保護以致衝決則淮揚地方百姓何以能安爾等宜急籌之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十八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七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八目錄
  勅諭
  諭江南總督阿山巡撫宋犖
  諭江南督撫
  諭內閣禮部
  諭扈從大學士張玉書陳廷敬翰林查昇陳壯履錢名世蔣廷錫汪灝勵廷儀等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
  諭扈從內閣吏部
  諭浙江福建總督金世榮浙江巡撫張泰交福建巡撫李斯義
  諭江南總督阿山江寧巡撫宋犖安徽巡撫劉光美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等諭吏部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扈從諸大臣及河臣等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山東巡撫趙世顯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諭內閣
  諭戶部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等諭戶部
  諭戶部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八
  勅諭
  諭江南總督阿山巡撫宋犖
  朕為兩河告成楊家荘新河建閘故來巡視因爾等同地方士民所請過江而南見百姓雖不能家給豐裕且幸安居樂業而無菜色朕心少慰矣編氓皆吾赤子數十年休息培養民雖至愚皆已深知所以扶老攜幼日計數萬隨舟擁道歡聲洋溢者降衷之誠也但人多路隘菜花麥秀徧地青苗不能保其無損朕甚惜焉爾等即出示曉諭萬勿蹋壞田苗有負厪念特諭康熙四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諭江南督撫
  百姓隨船擁道日計數萬恐人多路隘菜蔬麥苗彌漫田野不能無踐損之虞朕甚惜焉可出示曉諭令勿蹋傷康熙四十四年三月二十八日
  諭內閣禮部
  原任侍郎勵杜訥供奉南書房三十餘年謹慎勤勞無有過愆以品級不應與諡但從前沈荃曽經與諡勵杜訥亦應與諡以示優䘏著㑹同議奏康熙四十四年三月二十八日
  諭扈從大學士張玉書陳廷敬翰林查昇陳壯履錢名世蔣廷錫汪灝勵廷儀等
  朕萬㡬餘暇臨摹古人書法於明董其昌眞蹟尤加欣賞茲來松江特書芝英雲氣四大字扁額並於前後書評贊十數行可命提督張雲翼將扁製就往懸於其家又其昌曽孫候選州同董建中家貧可憫著吏部遇就近省分州同員缺即與補授康熙四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
  頃山東巡撫趙世顯奏三月初三日全省俱得雨二十州縣雨微小七十州縣俱霑足朕時時以農事為念曽問京師來人云三月十六二十四日兩日俱大雨想畿輔地方已皆霑足矣康熙四十四年四月初四日
  諭扈從內閣吏部
  翰林侍讀徐倬年踰八十學問淵博可特授侍郎銜以示奨進儒臣之意爾等㑹同議奏康熙四十四年四月初六日
  諭浙江福建總督金世榮浙江巡撫張泰交福建巡撫李斯義
  朕頃因親閱河工濟江而南至於浙省見民間生聚殷繁菜畦麥隴遠近彌望農事可冀豐穰朕心用以稍慰凡車駕臨幸之地必大敷膏澤以下逮黎元而各省錢糧屢次遞蠲浙江本年地丁銀米又經全免無可加恩惟是刑獄為民命攸闗朕每當重罪奏讞之時常深切矜恤今乗輿所至父老子弟夾道歡迎而身陷囹圄之人獨自新無路朕甚憫焉浙江福建兩省康熙四十四年四月初八日以前凡犯罪詔款不應赦者不赦外其餘死罪以下已發覺未發覺俱著減等發落四十三年秋審奉㫖監候緩決者一併減等發落仍開具人數奏聞爾等其體朕為民巡省布德好生之意即詳慎察明遵行特諭康熙四十四年四月初七日
  諭江南總督阿山江寧巡撫宋犖安徽巡撫劉光美
  朕念切民生凡巡幸所經之處諮詢利𡚁訪問官方未嘗少懈向因江浙人情好尚詞訟因而傾家敗業者往往有之邇來習俗頗覺淳厚詞訟已減大半生聚稍加繁殷雨暘有時麥田茂美朕心甚慰念江寧安徽錢糧已經節次蠲免今車駕親臨特頒沛澤將江寧安徽所屬地方人犯亦應照浙閩加恩概從末減可將康熙四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以前凡罪犯詔款不應赦者不赦外其餘死罪以下已發覺未發覺俱著減等發落四十三年秋審奉㫖監候緩決者一併減等發落仍開具人數奏聞使普天赤子咸在化育之中縲絏愚民亦有自新之路爾等其體朕矜恤黎元慎重民命之至意即詳恪察明遵行特諭康熙四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等
  宋明之時議馬政者皆無善䇿牧馬惟口外為最善今口外馬厰孳生已及十萬牛則六萬羊則二十餘萬若將此馬與牛羊驅入內地牧養即日費萬金不足口外水草肥美不費絲毫之餉而馬畜自然孳息因定額以馬十萬牛六萬羊二十一萬為限向年疫氣盛行䝉古馬畜多倒斃而官厰與彼同在一處毫無傷損前巡行塞外時見牲畜彌滿山谷間歴行七八日猶絡繹不絶也康熙四十四年閏四月初一日
  諭吏部
  土司苗人即准其考試用為牧民官亦復無㡬部議不准行何所見之淺耶如呉越初不奉中國之化迨後從風服敎俱同為中國之人以此例觀即可知矣著俱照該撫所請行康熙四十四年閏四月初一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高家堰石工完者准先與銷算保固三年免其賠修堤根下廢地可諭河兵試令種稻其餘除留取土搶修之地外令捐栽蘆荻以資工料照例議敘康熙四十四年閏四月初十日
  諭扈從諸大臣及河臣等
  朕留心河道親閱者屢矣河之形勢必身歴其地始知成功之次第朕每至河上必到此惠濟祠以觀水勢三十八年以前黃水汎濫凡爾等所立之地皆黃水也彼時自舟中望之水與岸平岸之四圍皆可遙見其後水漸歸漕岸高於水今則岸之去水又高有丈餘清水暢流逼黃竟抵北岸黃流僅成一線觀此形勢朕之河工大成矣朕心甚為快然向年自寧夏回曽走黃河察㸔彼處河勢亦甚險水面有與此相等者有更大於此者張玉書亦曽見之河在口外原走邉地因木難山是一整石山黃河至此觸石而回遂流入中國不然中國寧有此河患耶康熙四十四年閏四月十一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惠濟祠前植標杆處可建挑水壩祠後埽灣處亦宜建挑水壩以保淤灘但此二處挑水壩俱不宜太長恐逼水盡向北岸有礙楊家荘口門卞家汪舊壩修建甚佳再略加寛長更善康熙四十四年閏四月十一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河工積𡚁汛官利於堤岸有事修建大工得以侵冒河帑又希圖修橋建閘興無益工程於中取利著嚴飭各官痛改前非加謹修防儻有故違定行正法以示懲戒其地方有司官員膜視河工致有貽悞者爾題叅到日將地方官亦行正法河官平時須預備物料以為不時修防之需若料物不備遇工程險要倉皇無措雖將該管官重處亦屬無濟康熙四十四年閏四月十三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九里岡堤工修理得法不似從前直埽不能挑溜令修魚鱗埽逐段挺出逼溜開行使窪處漸淤此法甚善其埽工釘樁處可再建挑水壩二座若恐水深則先建磯觜壩形出水俟其壩下漸淤層次加修則料不加多而功易成康熙四十四年閏四月十三日
  諭山東巡撫趙世顯
  朕因四方無事車駕南巡得訪民情深知利𡚁回舟山左見麥秋大熟民無菜色朕心甚慰凡鑾輿所臨加恩宥過企望刑期無刑也東省前歲儉收衣食惟難所以犯法者衆嘗念臨下之道惠化為先原情之仁含育在宥是宜悉除愆咎盡起枯沉可將山東所屬地方人犯亦照江南浙閩恩例槩從末減自康熙四十四年閏四月二十日以前凡罪犯詔款不應赦者不赦外其餘死罪以下已發覺未發覺俱著減等發落四十三年秋審奉㫖監候緩決者一併減等發落仍開具人數奏聞但山東人性強悍輕生為盜者頗多爾等不時訓誨敎養以副朕愛惜人命之至意頒示六府曉諭闔省特諭康熙四十四年閏四月二十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山東運河轉漕入京師闗係緊要不可忽略朕來時閱視堤岸不堪今回鑾時計期兩三月而堤工修理甚屬堅固嗣後當照此加謹修理不可因朕已經閱過致有懈怠爾宜識之運河各閘照依漕規啓閉有勢要官員經過不許狥情擅自開放洩水以致漕船稽遲違者朕決不宥康熙四十四年閏四月二十一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高家堰每堡設立防險人員闗係最為緊要現在防險各員俟秋汛後察明分別去留至簽釘救生樁木全活人命甚有禆益但釘過六處係險要之地其空處尚多全湖俱釘救生樁木約需銀五六千兩朕於內帑節用之銀發往修建務期救濟民生不動部撥錢糧爾即估計具摺遣人奏聞康熙四十四年閏四月二十一日
  諭河道總督張鵬翮
  戴邨壩遏汶水出南旺分濟南北運道闗係緊要總河巡撫應各差官前往㸔視康熙四十四年閏四月二十一日
  諭內閣
  開科取士以能明經義為重若増入詩賦則士子攻習詞章反於經義疎淺甚非國家磨厲實學之意今闈試屆期俞化鵬妄請更張成法大不合理該部覆議允行亦屬不合可下㫖通行嚴飭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初五日
  諭戶部
  聞廣平縣地畞被淹百姓苦累輸納額賦甚屬艱難著該撫察明停徵俟田地涸出之日開墾起科以紓民力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初五日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等
  本內請免帶徵拖欠錢糧一事最當斟酌凡免來年錢糧必於歲前傳諭者特使百姓預知蠲免不為有司所欺耳今於免賦之年仍令帶徵舊欠則不無朦混徵收之𡚁此事行自何年爾等察明具奏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初八日
  諭戶部
  凡撥餉應就近撥給將直隸錢糧撥與江寧該部原撥時即誤矣今又將直隸應解部錢糧發往俟秋收後方得起解則遲誤益甚著另議具奏兵餉闗係緊急此後撥餉務於就近省分撥往勿致有悞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十二日
  諭戶部
  嗣後蠲免新年錢糧如併免積欠則帶徵俱免如止蠲本年錢糧無免舊欠之㫖則所有舊欠錢糧俱於次年徵收蠲免之年概不得開徵永著為例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十九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八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九目錄
  勅諭
  諭內閣
  諭戶部
  諭扈從大學士等
  諭工部
  諭內閣
  諭工部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等
  諭戶部
  諭戶部
  諭工部
  諭內閣
  諭內閣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等
  諭大學士等
  諭戶部
  諭兵部
  諭貴州巡撫陳詵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
  諭九卿詹事科道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
  諭兵部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九
  勅諭
  諭內閣
  官員薦舉卓異闗係激勸大典所列事蹟期有實濟於地方百姓開載虛文無益嗣後薦舉卓異務期無加派無濫刑無盜案無錢糧拖欠無虧空倉庫銀米境內民生得所地方日有起色方可膺卓異之選其他所開虛文俱不必入可㑹同九卿詹事科道定議具奏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十九日
  諭戶部
  江南不用小錢惟江北行使皆由山東多私鑄之故糧船及龍衣船載來北地者甚多朕已諭織造嚴加察緝今急收小錢與衆未便惟有嚴禁私鑄少寛禁小錢之限期方善耳康熙四十四年五月二十日
  諭扈從大學士等
  海賊案件今斷不可輕宥從前曽屢經寛釋如再宥則人不知警宼賊滋長臺灣為之不寧矣時勢不同當因時調度恐京中諸臣不知所以不免之故爾等將此意諭知在京大學士及刑部大臣康熙四十四年六月十九日
  諭工部
  四十二年朕閱河堤時張鵬翮等奏石堤於八九月間完工及今春閱視尚有未完之處曽在高堰堤上於衆人之前面諭此堤經朕閱後今已三載而工尚未完萬一水勢大至欲恃此草埽捍禦難矣於時張鵬翮曽奏可以捍禦斷無妨礙今疏內雖稱漫溢堤岸或係已完石堤或係石工未及修完之處該部一併速議奏聞康熙四十四年七月初四日
  諭內閣
  人命案件闗係重大有先審情真而後審屬虛者前任督撫審結之案後任督撫將不符之處輒稱無庸更改可乎今佟毓秀欲將秋審人犯停其解赴省城則永無平反之事矣所奏無益不可行下所司知之康熙四十四年七月二十八日
  諭工部
  這修堤需用銀五萬餘兩著照所請速行動支修築朕今春閱河視高家堰所修石堤有修完保守已過三年者有仍未修完者若將修完保守已過三年之人與未修完之人一例坐罪則屬屈抑何人修完何人未修完著總河張鵬翮作速察明奏聞康熙四十四年八月初二日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等
  四十二年春朕往巡南省見山東歲歉民饑之狀即截漕停徵蠲免錢糧遣情願効力官員前往賑濟迨至秋間又撥八旗官員令每佐領領銀一千兩分往頒賑民乃得蘇是以効力人員皆令議敘今各佐領借支未還銀一千兩如仍向佐領按數扣除則兵丁糧餉必致不敷著將官庫利銀抵還此銀之數免於佐領扣除康熙四十四年八月初三日
  諭戶部
  每佐領下未還所領官銀一千兩若令一百個月完結為日甚久兵丁錢糧艱窘此項銀兩著將官庫息銀補還免於各佐領下扣除用寛八旗甲兵之力康熙四十四年八月初五日
  諭戶部
  鳳陽府屬州縣及睢寧沭陽二縣被災應蠲數目俱依議速行災傷地方應徵地丁漕項銀米著暫停徵俟明年秋收後該撫以所收豐歉具題請㫖康熙四十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諭工部
  方今海宇昇平惟以安阜黎元為急東南要務莫重於河防朕數經南巡指示修築方略凡以籌運道濟民生也自曩歲兩河先後衝決而黃流淤墊繼以高堰唐埂cq=436壩久決未塞而洪澤湖水直從決口旁洩以致淮水力弱黃水倒灌全河㡬至潰壞於是分遣廷臣發帑金數百萬増築高堰盡閉六壩俾淮水全注清口又特築挑水壩以逼黃溜趨向北岸仍開濬陶荘引河以導黃北流然後黃水無倒灌之患四十二年以河工漸可底績躬親臨視時高堰石工尚多未竣飭令迅速修築又因仲荘閘水勢湍急恐逼黃流倒浸清口遂命閉仲荘閘改建楊家荘閘閘工既成今年春復往巡閱比至高堰見石工仍未完固舊埽亦多朽塌諄諭河臣張鵬翮謂水勢無常修防宜豫一有疎忽則前工盡隳且甫奏安瀾旋報衝決天下其謂之何張鵬翮猶奏稱堤工捍禦可以無虞迨伏汛大水驟發果衝決古溝唐埂清水溝等處淮揚一路田畞被淹者甚衆今已嚴飭堵塞決口刻期竣工朕屢親蒞河干詳度形勢當水漲之時若高堰及運河減水壩不令開放則堤堰甚為危險若開壩宣洩則閭閻隴畞必致淹傷方春水涸民間盡皆播種一經夏水驟漲開壩放流而所播之種悉被淹沒朕心惻然殊為不忍使不設法導流俾水有所收束則瀕湖及下河民田究不免於水患朕再三籌畫宜於高堰三壩之下挑濬一河兩旁築堤束水入高郵邵伯諸湖湖外亦量築土堤不使漫溢其高郵減水壩下亦挑濬一河兩旁築堤束水由串塲河入白駒丁溪草堰等河白駒等河淤淺之處並開濬深通俾之入海如此則各壩所出之水不致有渙散衝流之害又洪澤湖水勢大漲泗州盱眙等州縣俱被水災應於泗州一帶受水之地亦酌量築堤收束毋令汎濫則所全於淮安揚州鳳陽三郡民生者多矣此事原於河道無涉在河官止知保護河道不復詳計民生朕惟民間田畞所繫甚重宜圖萬全可久之䇿築堤束水行之北河業有成效則施之南河當亦有濟應從何地築堤延袤若干里需費㡬何行令江南總督總漕總河江蘇巡撫㑹同確勘詳議具奏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初四日
  諭內閣
  今直省人命案件較前亦極少矣康熙四五年至三十九年人命事甚多朕數年來留心詳察稍可矜者必為之求生路極可惡者始正法以為衆戒又不時嚴飭該管官員是以自四十年以後命案漸減觀歴年秋審冊便可知矣滿洲自定新例以後命案亦絶少大抵人命事不可不詳其情理代彼求生路亦不可不使國法平允但處分得宜事自少也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初七日
  諭內閣
  各省秋審尚無可議朝審則太寛書雲罪疑惟輕以其罪有可疑之處而輕之也若無可疑則以公平為貴現在殺人之人情罪顯然又何所疑而欲從寛乎執法之人但當詳情據理以定罪一味從寛則惡人何所警戒可以此諭刑部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十五日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等
  各省提督內如李芳述趙宏燦潘育龍岳昇龍俞益謨皆有名而李芳述尤年久當呉三桂時即在行間諳習兵事頃征紅苗之際令極嚴明其標兵一人陣亡則同立一處之兵必負其屍出送於提督之前隨即還立原伍略無差誤凡出征之前鋒軍無不歎異之張雲翼在松江雖松江鄉紳稍有怨言而此番南巡見其練兵甚善民皆稱之亦良將也康熙四十四年十一月初三日
  諭大學士等
  俄羅斯來使所賫之文乃喇塔諾托多烏祖克俄羅斯三種文也外國之文亦有三十六字母者亦有三十字五十字母者朕交喇嘛詳考視之其來源與中國同但不分平聲上聲去聲而尚有入聲其兩字合音甚明中國平上去入四韻極精兩字合音不甚緊要是以學者少漸至棄之問翰林官四聲無不知者問兩字合音則不能知中國所有之字外國皆有之特不全耳康熙四十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諭戶部
  朕宵旰勤民厪思愛養惟務簡徵寛賦以期實惠黎元間有州縣水旱不登即詔所司亟議蠲賑其直隸各省每歲應輸額賦有以次遞蠲者有頻蠲數年者有將帶徵積欠暫令停徵者凡以蠲除額賦專為小民樂業遂生一歲以內足不踐長吏之庭耳不聞追呼之擾庶㡬休養日久馴致家給戶足而民鹹得所也曩年楚省錢糧雖屢行豁免今已歴數載未經特蠲應將該省額賦全免一年以示朕加恩優渥之至意湖北湖南康熙四十五年除漕糧漕項外其餘地丁銀米一概免徵舊欠未完者並停輸納爾部移文該督撫令各飭屬員張示徧諭窮鄉僻壤咸使周知儻不肖官吏於額徵之外巧立名色別有科派私圖肥已者察出定治重罪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諭兵部
  每幇漕船止恃千總一員管領漕糧所繫甚重近見領運千總庸劣者多著漕運總督將庸劣不堪之員察出盡行懲革該部另選擇補授俾不致貽悞重運康熙四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
  諭貴州巡撫陳詵
  貴州地方小易治雖有苗人亦無他事但以文武和睦安靜不生事為要清官多刻刻是清官不足處屬吏貪汚固當叅劾其居官平常者則須敎誨之邉地原苦為大吏者不可欲見才若尋出事做顯我才情便非正理爾切識之康熙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
  衞所改為州縣斷斷不可前于成龍為直隸巡撫即欲以衞所改為州縣朕不允所請後郭世隆又以此條奏九卿議從其言因而准行至今百姓猶以為苦近者如此況遠者乎御史陳勲所奏著不准行康熙四十五年三月初四日
  諭九卿詹事科道
  朕總理㡬務甚久茲年歲日益夙夜乾惕與月俱増自去冬無雪及今春深尚未得雨地氣熯燥不和又雲色多細縷狀朕知之既晰豈可不降諭㫖此非僅無雨且恐別有變異與其有變而後講求不如君臣於未事之先將政事得失任為己責竭誠攄忠詳加計議之為當也但數語頌揚虛辭省改未可即以塞責夫民為邦本食為民命朕自東作以至收穫厪念靡寧迨秋成以後或豐或歉之既定然後此心少釋別為計畫爾等俱係大臣或司言職事有缺失各宜直陳這所議未詳盡著再行確議以聞康熙四十五年三月初六日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
  朕觀前史如漢朝有災異見即誅一宰相此大謬矣夫宰相者佐君理事之人儻有失誤君臣共之竟諉之宰相可乎或有為君者凡事俱付與宰相此乃其君之過不得獨咎宰相也康熙十八年地震魏象樞雲有密本因獨留面奏言此非常之變惟重處索額圖明珠可以弭此災矣朕謂此皆朕身之過與伊等何預朕斷不以已之過移之他人也魏象樞惶遽不能對當呉三桂叛時索額圖奏雲始言遷徙呉三桂之人可斬也朕謂欲遷移者朕之意也與他人何涉索額圖甚懼而退至於巴圖魯公敖拜遏必隆為圏地事殺尚書蘇納海督撫朱昌祚王登聮寃抑殊甚此等事皆朕所不忍行者朱昌祚不但不當殺並不當治罪也康熙四十五年三月初八日
  諭兵部
  國家綏靖疆圉安輯軍民惟專閫元戎是頼有實能久鎮邉境懋著成勞者則奨勩酬庸宜踰常格貴州提督李芳述自歴行間二十餘載屢立戰功及黔省蒞事以來御軍有法訓下知方威望蔚聞謀猷益殫矧年稱耆宿見今舊將閱歲之久罕與嫓倫用沛殊恩特彰優異著加太子少保授為鎮遠將軍以示朕褒寵勞臣至意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初四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目録
  勅諭
  諭兵部
  諭雲南巡撫郭瑮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等諭內閣
  諭刑部
  諭內閣
  諭戶部
  諭修國史諸臣
  諭戶工二部
  諭內閣
  諭內閣
  諭刑部
  諭刑部
  諭戶部
  諭刑部
  諭刑部
  諭內閣
  諭武殿試讀巻官等
  諭武殿試讀巻官等
  諭吏部尚書溫達
  諭內閣
  諭內閣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
  勅諭
  諭兵部
  陜西邊方武職全賴俸祿資給所需棉甲若令捐造恐致生扣剋兵餉之𡚁著陜西總督巡撫甘肅巡撫照數作速捐造交該提督㪚給完日具奏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十七日
  諭雲南巡撫郭瑮
  雲南係邊地因爾賢能故特加簡用爾往當小心辦事雲南米穀豐足地方太平爾但一意撫恤兵民不可越外生事為巡撫者必如齊世武之操守清正乃善既為督撫豈憂衣食缺乏前任督撫一味欺蔽故身名俱敗爾當體朕意實心奉行康熙四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等
  總督石文晟前劾土司田舜年何不同後摺一併具奏
  乃致兩番叅劾又摺內不言兩巡撫專請交提督審問此必有故從前呉三桂自水西烏䝉土司地方進兵取雲南因知其地産銀遂於康熙初年奏請進剿水西後得其地分為四府我軍此番亦大有損傷今此事雖小斷不可生事爾等將前後奏摺及土司呈詞一併抄出發與湖南巡撫趙申喬湖廣提督俞益謨令不必㑹同商議可各出已見作速具奏康熙四十五年四月二十九日
  諭內閣
  去嵗視南河時曽於衆人前言髙堰堤工不堅尚宜增築張鵬翮以河工已完斷然無害朕謂爾雖言工完朕不能信及後堤工潰決幸是唐埂六堤上流若在下流如何堵禦康熙七年九年二十二年七里溝清水潭龍窩等處沖決之時其水甚大去年水不甚大然而沖決者河臣自以爲河工已完玩忽之所致也康熙四十五年五月初一日
  諭刑部
  李應貴係大光棍其主伊洛爾圖責打至死雖例當治罪而其情事稍有不同著免其主罪使惡棍聞而知懼康熙四十五年五月初一日
  諭內閣
  直隷巡撫趙𢎞變前為河間數州縣積欠錢糧請分年帶徵朕已批發令其具題昨日欲下㫖查直隸厯年拖欠錢糧總數偶爾遺忘可著戶部察明速奏有民困難徵者即酌量豁免康熙四十五年五月初九日
  諭戶部
  朕宵旰圖維勤求民隱毎欲敷蠲貸之恩以為閭閻留有餘之力直隸山東地方四十二年偶遇災沴因特免山東四十三四兩年額賦並四十一年以前積欠錢糧直隸則順天河間兩府四十四年額賦亦俱豁免今雖屢年收穫民氣漸舒而所有宿逋尚應輸納朕念黎元方有起色辦賦猶艱一時新舊並徴勢難兼應宜更加寛恤以𢎞休養直隸自康熙四十一年至四十三年各府屬未完民欠銀八萬二千七百兩有竒糧五千九百石有竒山東省康熙四十二年各府屬未完民欠銀一百六十九萬一千七百兩有竒糧五千九百石有竒或見在徵取或分年帶徵俱著通行蠲免俾小民悉除逋負之累儻應徵舊欠有見完納在官者即准抵本年正賦諭㫖到日各該撫速行所屬有司徧示曉喻有不肖官吏朦溷徵收不與開除明白者該撫即時叅劾嚴加治罪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五年五月十七日
  諭修國史諸臣
  開國功臣作傳當因其事蹟先後以定次第若視功績分次第或有本人功績少而子孫功績多者反置子孫於前列可乎今應分別
  太祖
  太宗
  世祖三朝功臣以何人居首請㫖再定至逮事三朝功臣各於本人傳內通行開載事蹟其子孫有立功者附載於下俟作傳畢可錄出分給其子孫各一通令藏於家康熙四十五年六月初一日
  諭戶工二部
  戶部工部凡咨取錢糧事俱不奏聞所以二三十萬銀兩不過以一咨文取之而事已畢嗣後著戶工二部將不啓奏用咨文動支大小款項錢糧於月終明白彚奏則凡事知所儆畏而錢糧大可節省矣康熙四十五年六月十九日
  諭內閣
  該撫前以建鐵索橋奏請朕初慮成功之難今工已報完於兵民實大有裨益爾䓁亦知鐵索橋之所繇來乎往時達賴喇嘛西路地方所建鐵索橋甚多此安樂地方亦照彼式建造然與雲南鐵索橋不同雲南地方傍有石崖釘鐵索建橋極其堅固此處以石為柱貫鐵索為橋尚恐久後未必能堅固也康熙四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諭內閣
  朕自親政以來斷不許人懷挾私讐互相䧟害是以三四十年間無大臣互訐之事此一端朕心頗以為善凡誣陥人及攻城屠戮人者縱使其身倖免於禍子孫斷乎不昌近觀貪官受報亦復如是從前督撫如屈盡美䓁皆以貪故其子孫極貧困不能自存或有學道考試不公而所生之子凡書讀過即忘並有瘖啞者殊為可畏聞武㑹試亦未盡公前次考試時朕有所素知之人亦與考朕恐人知之則必取中故不以告人凡人功名所繫但欲其公取耳朕尚以孤寒抱屈為念試官何不一計及於此乎康熙四十五年七月初二日
  諭刑部
  馬羣頭目及放馬人䓁若有凌虐居民莊頭及所行兇惡事發定行處死該管大臣官員一併嚴處決不寛貸屢有明㫖今人命事發將該管大臣官員並置不議而事內關渉之人所議俱輕著察明原㫖再嚴加議處以聞康熙四十五年七月初九日
  諭刑部
  部議歐打蘓儀鳳一案稱與太監張玉無干朕平昔恐太監生事約束甚嚴這事既與太監無干張玉又何故同去此皆因該管首領等不行嚴管以致張玉得乘間而出張玉及該管首領䓁再一併嚴加議處具奏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初二日
  諭戶部
  陜西捐納一事厯年甚久今復將三十一萬餘石未完溢米欲行頂捐具題或前捐案內欵項未清欲倚藉此事完結或地方官員更欲借端希圖取利有此情𡚁亦未可知若在京城頂捐事易完結且不煩擾九卿詹事科道可再㑹同議奏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十一日
  諭刑部
  凡盜犯無自認口供方待夥盜質証陳子為一案既稱厯審夥刼分贓與原招相符又稱夥盜已決無証應擬斬𠉀質是否與律例符合著察明確議以聞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十一日
  諭刑部
  朱拉哈原非廣東本籍之人又無公務差遣以旗下人擅離京城至廣東輒因私事打死百總情罪可惡擬以緩決非是著改為情眞大凡執法之人不可少偏若將當正法之人寛宥則惡人何所懲戒乎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初一日
  諭內閣
  敦拜向為司官朕洊次擢用至尚書並無効力勤勞之處凡事不留心詳察聲名亦不佳廷議係國家大事前曾有事㑹議敦拜全不諳事理恣意妄言彼時即當黜退今既以年老乞休著解吏部尚書任彼並非有勞舊臣不必予以優㫖凡為人臣者雖當暮年宜更加意潔已勤勞王事如謂年老略不留心諸務黽勉自効豈任彼為大臣徒使之榮顯已耶如此者罷之亦何足惜尚書溫達自任工部以來聲名甚優凡事敬慎而寛著調補吏部尚書工部事務亦緊要但六部侍郎名俱不甚佳部臣之優劣外省督撫卻知之甚眞居官美惡豈能欺人耶戶部錢糧事務獘端極多滿漢大臣名亦不佳今刑部十日彚題一次猶覺獘竇差少耳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初一日
  諭武殿試讀卷官䓁
  今天下太平日久曽經戰陣大臣已少知海上用兵之法者益稀日後臺灣不無可慮朕甲子年南巡由江寧登舟而下至黃天蕩江風大作衆皆懼欲下篷朕獨令滿篷衝風而行佇立船頭射江豚略不經意後又南巡乗船渡江即覺心動去歳之行見人渡江者即為心悸朕以一身而數更端皆年為之也大約年少則志氣強年老則志氣衰嘗問之先登老將皆云彼時年俱少壯故能登城今則怯矣將軍提督總兵官前當年少故冐鋒鏑越險阻所在効力今官至大位家亦富饒且年髙者多設一旦有事使之率兵而行欲其奮勇登先効命如前時何可多得耶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初六日
  諭武殿試讀卷官等
  凡人必耐得勞苦乃能有成不耐勞苦到處無用不但武臣為然卽文臣若不勞苦如何學問成就今爾䓁二三老臣年雖高而勤勞實甚觀部院官止圖安逸凡事俱不經心兵部前以㑹試人未到齊請展限數日此彼所親奏之事也昨問續到㡬人堂官俱不知因令問司官筆帖式亦皆不知朕之使問司官筆帖式者此言甚重不知伊䓁亦知之否至於㑹議時九卿內但一二人立議餘皆隨班畫題竟無一留心任事之人矣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初六日
  諭吏部尚書溫達
  朕因吏部事務緊要故特簡任爾凡銓選皆有定例爾但當遵例而行至扵掣籤時遞呈駮查或作單月或作雙月俱多情𡚁如果有不平之處宜先期逓呈臨期方逓呈者安保無情獘乎爾宜留心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初九日
  諭內閣
  九卿議土司事但議使兩造平息總督石文晟原叅田舜年建造宮殿行兇作惡是以覊留扵武昌府今田舜年已故石文晟又具奏欲息其事如土司等果抗拒不法則當發兵征剿土司䓁若無罪則當反坐原叅之人朕意以二格所奏為是此事不便令督撫提督㑹同審理當扵京中特遣大臣前往察審著以此諭九卿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十三日
  諭內閣
  兩廣鹽課毎歳缺額甚多此皆各處浮費太繁之所致也如將浮費欵項交與巡鹽御史察核必不能清惟令巡撫兼理鹽務一年則未完之項俱可清矣爾等可同九卿䓁㑹議以聞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十三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一目録
  勅諭
  諭內閣
  諭刑部
  諭戸部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諭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等諭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等諭大學士席哈納吏部侍郎張廷樞兵部侍郎蕭永藻
  諭戶部
  諭禮部
  諭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等
  諭戶部
  諭戶部
  諭刑部
  諭吏戶兵工四部
  諭扈從視河諸臣及總河衆河官等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等
  諭戶部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十一
  勅諭
  諭內閣
  總河報秋汛疏越二十日方到朕屢次臨幸洞悉河上情形如奏報水汛事早到則其中或有所指示猶可及時預防嗣後有奏河工急務者限兩三日飛馳遞送昔年報軍中機務一日馳七百餘里今從河上來二三日內到亦非難事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十七日
  諭刑部
  陜西秋審案王生彩擬緩決甚當但勘語內止言生彩拉傷李希泉之腎致斃擬以緩決而李希泉前次盜蔥割耳之處未經提出不合人命關係重大一字一句不可不慎著改正具奏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十七日
  諭戶部
  錢糧支用太多理當節省否則必致經費不敷彼時又
  欲議開捐納乎毎年有正項蠲免有河工費用必能大加節省方有裨益前光祿寺一年用銀一百萬兩今止用十萬工部一年用二百萬兩今止用二三十萬必如此然後可謂之節省也康熙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
  前遣護軍統領西柱等往擒假達賴喇嘛及第巴妻子時皇太子與諸皇子及諸大臣俱言一假達賴喇嘛擒之何為朕意以衆䝉古俱傾心皈嚮達賴喇嘛此雖係假達賴而有達賴喇嘛之名衆䝉古皆服之儻不以朝命遣人往擒若為策旺喇卜灘迎去則西域䝉古皆向策旺喇卜灘矣故特遣西柱等前去西柱等方到其地策旺喇卜灘果令人來迎以此觀之若非遣人先徃則假達賴喇嘛必已歸策旺喇卜灘若歸策旺喇卜灘則事有難言者矣至西域回子及䝉古今衰弱已極欲取之亦甚易但併其地不足以耕種得其人不足以驅使且現今伊等已俱降封為王侯恪守法度是以不取此等情事馬齊俱知之爾漢大學士及九卿等想俱未深悉爾等可將朕諭明示九卿康熙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諭大學士馬齊席哈納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
  朕不但悉知逹賴喇嘛之事回子及邊外䝉古始末與其祖父姓名俱知之昔日達賴喇嘛存日六十年來塞外不生一事俱各安靜即此可知其素行之不凡矣後達賴喇嘛身故第巴雖隱諱不言然觀其啓奏之辭非昔日達賴喇嘛語氣朕是以知其已歿遣使細訪果如所料兩年內乃盡得其欺詐之狀自達賴喇嘛故後第巴遂教噶爾丹各處妄行生事矣康熙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諭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等
  觀朝鮮國王凡事極其敬慎其國人亦皆感戴聞其國有八道北道與瓦爾喀地方土門江為界東道接倭子國西道接我鳳皇城南道接海猶有數小島此等地方太宗皇帝定朝鮮之後我兵無處不到以已破之國我朝為之重加營建俾安堵如故是以其國人於
  太宗皇帝駐軍之地樹立石碑備書更生之德累世感戴以至於今且彼更有可取者明之末年彼始終未嘗叛之猶為重禮義之邦也康熙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諭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等
  翻譯之事大有關繫向年纂修實錄校對朝鮮表文滿漢文意總不相符前大學士圖海杜立徳皆惶急呈朕親覽朕兩年苦心尋繹始得將文義完美作史之事殊為重大一字不可輕易増減所以朕於明史不敢自任者亦此故也近日大學士熊賜履以朱子書呈覽其中數語稍有可疑問之熊賜履以為非朱子之言殆朱子門人所記此不過託諸空言猶可矢口而談如係文案供招之事將何以解之信乎垂後之書不可忽也康熙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諭大學士席哈納吏部侍郎張廷樞兵部侍郎蕭永藻
  田舜年一事關係土司竝於地方督撫提督亦有關係若不究其本末辨其是非則衆心不服爾等到彼可與前都御史梅鋗學士二格同審凡事必共相商酌而行併取該督口供如總督理虧則罪坐總督如土司理虧則罪坐土司惟公平則人心自服爾等至彼處湏出示曉諭衆土司若彼果有寃枉許其出訴爾等收呈詳審窮詰根柢如無寃枉則欽差大臣至彼地提人不解反固守關隘不納公差此特欲反耳竟發荊州大兵立剿之不可持兩端苟且結案也總督叅田舜年事極其狠毒今又欲草草完結何以服人心九卿並不據大體立議首䑕兩端愈非理矣爾等前去若不能辨明此事則於爾等聲名亦大有所係也康熙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諭戶部
  朕子育黎元日求所以休養利濟之道念惟賜租減賦實有裨益於民生直隷各省錢糧次第全蠲一年者業經數舉獨是厯嵗逋負積累加增舊稅新徵勢難兼辦縱使少寛民力分年帶輸而督令續完仍多拮据朕睠懷及此深切軫恤是用蠲逋已責大沛恩膏俾閭閻獲免追呼官吏亦不罹叅罰直隷山東積欠錢糧今年俱已蠲免其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各省自康熙四十三年以前未完地丁銀二百一十二萬二千七百兩有竒糧十萬五千七百石有竒著按數通行豁免或舊欠已完在官而見年錢糧未完足者亦准扣抵諭㫖到日各該撫立行所屬張示徧諭有不肖有司以完作欠朦溷銷算及開除不清者該督撫即時題叅嚴加治罪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諭禮部
  朝鮮南桃浦漂捐船隻所有黒角等物解送京師殊累驛遞且屬無用蘇木亦不必變價可即令該國王酌量處置所司移文傳諭之康熙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諭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等
  山東長山縣周村一帶俱開鑪私鑄廵撫趙世顯不禁不捕反請鼔鑄大錢若不禁私鑄而鑄大錢則大錢重小錢輕小民必思射利燬大錢而鑄小錢是大不利於地方矣今山東奸民鑄小錢者甚多或地方官圖利與之同事亦未可知但未挐獲何可懸擬頃差侍郎恩丕等帶德州兵丁馳驛往長山周村等處捕鑄私錢之人挐獲之後竝私鑄之鑪帶往趙世顯處示之問地方現鑄私錢不禁不捕又欲請鑄大錢何也趙世顯將何辭以對外省督撫孰賢孰否朕俱知之清濁斷不能掩但不壞事不擾地方足矣康熙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七日
  諭戶部
  朕念八旗禁旅為國家根本所繫時厪加恩愛養用俾生計充盈或動支公帑數百萬代清積逋或於各旗設立官庫資濟匱絀所以為衆甲兵籌畫者甚切康熙四十二年又曽頒發帑金貸給八旗兵丁共六百五十五萬兩有竒至四十五年冬除陸續扣完外尚未完銀三百九十五萬六千六百兩有竒若仍行按月扣取恐各兵營辦器用贍養室家必有物力不支之慮朕毎懐及此深切軫惻茲特大沛㤙施式𢎞撫育將未經扣取銀兩通行豁免爾部即傳八旗都統等出示徧喻俾咸知朕優恤禁旅至意特諭康熙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九日
  諭戶部
  今嵗漢江水大南鄭等縣城垣田舍被水衝沒且米價騰貴小民艱食所有本年應徵錢糧著豁免明年以後地丁錢糧亦著暫行停徵俟應徵收之年該督撫察明具奏起科現在被災人民著該督撫速行賑濟康熙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諭刑部
  厯年以來內外監𠉀緩決人犯二百二十五名俱著免死減等發落在直隷各省者爾部即移文各該巡撫令遵㫖速行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諭吏戶兵工四部
  朕念黃淮兩河工程為東南要務屢次躬臨河上相度指示一切修防疏濬業已次苐奏功昨嵗河漕督撫諸臣詳勘地形請於溜淮套別開河道直達張福口以分淮勢朕欲即令動帑興築而督撫諸臣又以事關創建合詞請朕親閲九卿等集議復再三陳請朕以諸臣之言奏聞
  皇太后
  皇太后懿㫖謂河事重大允宜親臨指授朕祗遵慈命擇於康熙四十六年正月二十二日起行閱河舟楫往返不御室廬日用百需取辦內府經過府州縣毋得更以預備行宮供張御用冐侵庫帑科斂閭閻儻有不遵事覺定嚴加治罪其文武大小官員私相餽問隨從人役生事擾民及奸惡挾私告訐者俱如屢次諭㫖重罪不宥爾等部即轉行各該督撫通飭所屬張示徧喻俾咸知悉特諭康熙四十六年正月十三日
  諭扈從視河諸臣及總河衆河官等
  從前見所上河圖謂於運道民生必有裨益故屢次下㫖不必親閱即昨日到武家墩尚謂溜淮套河若開成則徐光啓功亦不小乃今日所見與圖中所繪絶不相同所立標竿有壊人田廬者有毀人墳墓者若總河及河官墳墓被人掘發肯嘿然坐置不問耶張鵬翮讀書講理學而為此事殊不可解先年靳輔開中河避黃河一百八十里之險確有成效至今人追念之其所開之河實因舊河疏濬今則鑿山開嶺不惟成功甚難即使功成將來汛水泛溢不入洪澤湖必有衝決運河之事矣明時淮黃與今迥別明之黃水勢強淮水勢弱故毎有倒灌之患朕甲子年閲河時兩河形勢記憶甚明後經漸次修治今淮強能敵黃矣然疏導湖水尚宜講求與其開溜淮套無益之河不若將洪澤湖出水之處再加寛深使淮流益暢更為有益現今帑藏充裕若果有益於河事即發千萬金亦所不惜觀蔣家壩天然壩一帶舊有河形更加挑浚深通俾商民船隻俱可通行豈不勝溜淮套百倍耶康熙四十六年二月二十日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等
  溜淮套事督撫等奏請開濬真可謂輕舉妄動此間百姓甚是謹厚老成朕初問時但云倘若當開自邀聖鑒若不當開自然不允小民惟有靜聼及聞停止開河一蹃百姓無不欣喜踴躍可見小民自有公論在也爾等可寫一諭㫖曉諭衆人康熙四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諭戶部
  耗贈米石若不預行支給則旗丁必至困苦即所運漕糧一無掛欠回省而不肖官員竟不按數給與旗丁侵蝕入已亦未可定趙申喬將耗贈米石預給旗丁甚是爾部照戴璠條陳具議不合此事著仍照舊例行康熙四十六年三月初五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十一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二目録
  勅諭
  諭戶部
  諭戶部
  諭浙江福建總督梁鼐浙江巡撫王然江南江西總督邵穆布安徽巡撫劉光美江蘇巡撫於準山東巡撫趙世顯
  諭刑部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等諭吏部
  諭戸部
  諭兵部
  諭內閣
  諭內閣
  諭內閣
  諭工部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起居注官揆敘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兵部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戶部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二
  勅諭
  諭戶部
  廣東兵餉不敷每年將就近省分錢糧按數撥解這巡鹽衙門所得羨餘及運司衙門羨餘銀兩部議俱著解京不合著將此項銀兩即存留彼地充餉以省撥解之煩康熙四十六年三月初五日
  諭戶部
  興安州城垣堤岸不必各官捐修所需錢糧無多俟該撫估計到日將在京頂捐西安米石銀兩爾部如數支給可以尅期完工康熙四十六年三月十四日諭浙江福建總督梁鼐浙江巡撫王然江南江西總督邵穆布安徽巡撫劉光美江蘇巡撫於準山東巡撫趙世顯
  朕頃因視河駐蹕淮上江浙兩省官員及地方紳士軍
  民咸環道逺迎懇請臨幸朕勉順羣情渉江而南循省風俗所至郡縣見雨暘應時麥苖蕃殖比閭樂業可兾盈寧雖山東一路尚未悉覩而江浙田疇欝蔥在望深愜朕懷方今二麥垂熟正將刈穫之時一切扈從人員皆以次舟行不致蹂踏誠恐百姓縁途迎送老稚扶㩗動盈千萬越阡度陌未免踐傷朕心甚為軫惜雖民情依戀出於悃誠但農事方殷應今所過地方悉停止岸傍迎送且車駕來時小民業已瞻覲茲節𠉀漸熱朕舟行乗夜迎涼亦未可定民雖逺來無由親見爾等督撫可張示徧加曉喻使各知悉俾無負朕重農愛民之意特諭康熙四十六年四月十一日
  諭刑部
  張四因其兄方在臥病其嫂牛氏毆打其兄張四勸阻不止情急毆牛氏致死情有可原著照例減等發落康熙四十六年四月十八日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玉書陳廷敬等
  浙江巡撫王然諸事極其小心朕昨面諭之雲巡撫係地方大臣凡遇應行之事湏有擔當可行則行不宜過於畏愼總督梁鼐則所行不差可以任用提督呉英眞是老將前召見時問以地方事宜所對有原有委與一切粗率者不同當馬得功海上用兵時吳英即在其內厯今五十餘年所經戰陣甚多目前諸將中能明白水性料理水師者罕能及之其人亦頗通文義如此老將當授以將軍之銜如孫思克李芳述例可作諭㫖下兵部授之康熙四十六年四月十九日
  諭吏部
  朕厪念河防屢行親閱凡自昔河道之源流及歴來治河之得失按圖考蹟靡不周知粵從明季㓂氛決黃灌汴而洪流橫溢嵗久不治迄於本朝在河諸臣皆未能殫心修築以致康熙十四五年間黃淮交敝海口漸淤河事幾於大壞朕乃特命靳輔為河道總督靳輔自受事以後斟酌時宜相度形勢興建堤壩廣䟽引河排衆議而不撓竭精勤以自効於是淮黃故道次第修復而漕運大通其一切經理之法具在雖嗣後河臣互有損益而規模措置不能易也至於創開中河以避黃河一百八十里遄悍之險因而漕輓安流商民利濟其有功於運道民生至逺且大朕毎涖河干徧加諮訪沿淮一路軍民感頌靳輔治績者衆口如一乆而不衰夫人臣有大建樹於國家者奬勲酬庸宜從優渥雖賜䘏易名已循彞典尚應特予褒敘賁以殊恩靳輔著加贈太子太保仍給世職拜他喇布勒哈番用彰朝廷追美勞臣之典為矢忠宣力者勸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六年五月二十九日
  諭戶部
  朕屢次視河南巡凡所過地方遇有各省漕船務加詢問因備悉其長途輸輓之事毎船額載糧米數百石全責成於旗丁旗丁管領重運逺渉江河經行數千里始抵通州身家性命所關其責甚鉅及交納入倉時設有糧數不足則處分追賠定例極嚴既有懲創處分之例即不可無奬賞激勸之典如各營兵丁內因人材壯健勉力報効拔補將領者甚多旗丁中有歷運四五十年者累嵗積勞奉公若不定一議敘之例則希榮無階衆丁何所鼓勵嗣後凡有領運照數全完者應行總漕奬賞若於額定糧數之外有多交者計算米數竝領運次數議敘授以職銜庶各幫運丁皆踴躍自効而不肖之徒侵蝕虧損之𡚁亦可以漸止此朕破格優䘏旗丁裨益漕務之至意爾部即遵㫖㑹同兵部詳議定例以聞康熙四十六年五月二十九日
  諭兵部
  國家綏輯兵民乂安海嶠必資威望素重之臣以畀干城之寄有能久鎮巖疆實彰勞績者則錫命酬庸宜加顯秩福建水師提督呉英當王師初定八閩即親履行陣自偏裨以至大將𫾻歷四十餘年比任提閫以來益殫壯謀克修軍紀目前諸將中明習水性訓練舟師者罕與嫓倫是用特渙殊㤙俾膺異數著授為威略將軍仍管水師提督事務以示朕優眷勞臣至意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六年五月二十九日
  諭內閣
  朕此番閱視河道回鑾時過臨清閘有一安慶運船觸損所載糧米俱被水侵恐部中以其不在江河不予豁免是乃朕所親見者著傳與戶部察明免其賠補康熙四十六年六月初五日
  諭內閣
  朕毎次巡幸循歷方隅雖窮鄉僻壤小民之生計鮮不周知觀東南西北地勢水土與夫飲食衣服器用悉皆不同穀桑麻綿耕種各隨土宜非人力所能移奪地方官員將小民現在力作之務若能加意勸導使不致荒廢即為實能盡心之人今責成地方官令五畝之田種桑二株百畝之田種桑四十株此四十株之桑葉養蠶幾何此桑從何處移植即令移植未必水土盡與桑木之性相合更閱幾年便可成用此等物情言者竝未計及且山東人於蠶種初出時皆置之山間橡樹之上俟其結繭竝無用桑育蠶之事此等處言者亦未之知小民惟利是從雖以法禁之不止若無利雖百計嚴督之不行此亦理之所必然者今當昇平之日惟以無事為本乃不度地理之燥濕不計水土之順逆欲強迫百姓募南人以教之蠶斷斷乎不可行也李紹周所奏已悉下所司知之康熙四十六年六月初六日
  諭內閣
  李紹周又奏北地開渠事聞之似是而行之斷乎不可民間田畝雖有髙下悉皆一槩耕種雨水過多之嵗則髙田有收而窪田無穫雨水不足之嵗則髙田無穫而窪田有收今若無故責成有司開濬溝渠必致逼擾百姓若動用正項錢糧又需費無窮且地方官員難周知田土之髙下勢必湏人量度儻定欲壞民間現耕之田以疏水道小民又孰肯聼其毀棄已田也耶南方田畝陂塘雖有引水出入之路如天時雨澤失調亦難免災䘲何況北地當此無事之際不宜新剏事端以重累官民下所司知之康熙四十六年六月初六日
  諭工部
  頃朕閱視河工見黃淮俱已安流運河亦較前深通重運無阻但湖水大漲則運河東堤尤屬𦂳要應速興工加修這工程交與總河詳勘動用各省督撫捐輸河工銀兩盡心堅築工完報部察核其天然壩建閘開河等工亦著將此項錢糧動用康熙四十六年六月初六日
  諭大學士馬齊等
  近日總督博濟請於甘肅開捐納朕即批以當行與否可與甘肅巡撫齊世武商酌再奏捐納一事原非善政若在甘肅地方開例至臨時又必奏甘肅路逺願捐之人不能跋渉仍請在西方等處捐納朕灼見此等情𡚁故特批當行與否與齊世武商酌茲特令爾等知之康熙四十六年六月十七日
  諭起居注官揆敘等
  今年朕於二月二十八日抵揚州彼時麥已秀矣至四月二十日回鑾則正在刈麥之時南方麥秀雖早於北方而仍與北方同熟至於穀稼果品大略皆然江南梅花正月即放至五月始實朕取至暢春園種之見其三月花放亦於五月結實花放於兩月之前而同至五月結實此皆水土之故也南方之物開花吐穟雖早而成實遲故食之則難消北方之物開花吐穟雖遲而成實速故食之則易消皆土性冷煖自然不可強者試於塞外種稲其地髙寒難以收穫種別項之穀則無如塞外豐茂者江南不及京都京都不及塞外朕以此等土性向張玉書李光地言之彼皆心服謂朕所見極是朕巡行各省所見諸物無不留心詳察故知之甚明確也康熙四十六年六月二十八日
  諭大學士馬齊等
  江浙被旱災事王然於六月二十八日具題邵穆布於七月初十日具題伊等題報之後有雨無雨著問江南浙江九卿大小諸臣或有伊等家信或問之南方來人著即陳奏雖有錯誤亦不較也至江西湖廣兩省雨水米穀何如亦著問明與九卿所議另具摺來奏江西湖廣雨水調和米穀有收尚無妨礙儻雨水不調關係甚大不可不預為籌畫也康熙四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
  諭兵部
  外省城守營兵因管束不嚴以致兵丁氣習甚壞叅領張倫若有貪婪事蹟自應列欵糾叅今因責治有過兵丁即加處分則嗣後兵丁必有妄訐該管官員之事此風甚不可長京口將軍等題叅張倫不合張倫不必處分康熙四十六年九月十七日
  諭大學士馬齊等
  近日於準以旱荒請行捐納若開捐納之例其中僥倖者不過數人而已於貧民毫無益也此中情事朕知之甚晰今急行拯救始於地方有濟若待捐納則民皆流㪚矣康熙四十六年九月十九日
  諭戶部
  從來漕糧關係倉儲㝡為重要毎歳刻期輸輓槩不停徵即蠲除節年額賦亦不及漕項朕前以國家經費尚充曽有酌免漕糧之事係出特恩去年頒發諭㫖已將江南省民欠地丁銀米自康熙四十三年以前通行蠲豁而漕項所欠尚在徵收今念江南地方現被旱災除新徵糧米另有諭㫖酌量截留㪚賑外其四十三年以前江寕巡撫所屬各府州縣未完民欠漕項銀兩六十八萬七千兩有竒米麥三十一萬一千八百石有竒著該撫一一察明悉與全免用紓閭閻之餘力俾辦額運之正供事切利民蠲逾常格爾部移文該撫令張示徧諭務使均霑實澤以稱朕深軫民依之意如有不肖有司朦混重徵者察出定從重治罪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六年十月初七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三目録
  勅諭
  諭戸部
  諭內閣
  諭戶部
  諭內閣
  諭內閣
  諭工部
  諭內閣
  諭內大臣大學士九卿等
  諭江浙在京官員大學士張玉書尚書王鴻緒等
  諭工部
  諭刑部
  諭內閣
  諭內閣
  諭工部
  諭兵部
  諭工部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十三
  勅諭
  諭戶部
  江南地方頻年雨暘時若百穀順成閭井黎氓鹹得遂生樂業但民間夙鮮葢蔵禦荒無術一遇歳歉即有匱乏之憂朕屢次南巡素所洞悉今年自夏入秋雨澤愆期該督撫先後奏至因念小民久未被災驟罹荒旱所闗甚鉅隨命九卿等速同詳議應行事宜業經勅令停徵並發倉穀賑濟顧倉儲數少未足徧給惟各州縣截留漕米可以實恵及民目下時已屆冬總漕桑格無事著㑹同總督邵穆布巡撫於準親歷各州縣被災地方備加察勘將今年所徵漕糧毎州縣或留八九萬石或留十萬石酌量足支賑給之數分別多寡存留支㪚及今漕米尚未開兊截現收之糧以濟待哺之衆實於民生大有裨益此朕殷殷懷保赤子軫念如傷之至意爾
  部即移文該督等實心奉行仍開具賑濟實數奏聞特諭康熈四十六年十月初七日
  諭內閣
  今觀部院衙門司官甚是不及京察甄別既經停止若不考察漸至廢弛司官雖稍能辦事儻行止不端豈可容留其不能做稿説堂者亦應革退爾䓁俱係大臣這次考察不可互相狥情或從此衙門遷轉扵別衙門時日未久彼此不能悉知著九卿㑹同考察分別奏聞康熈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諭戶部
  江浙地方賦役殷繁倍扵他省朕屢經巡歷時切軫懷比年以來業已節次敷恩頻行蠲貸頃因兩省偶被旱災隨命按數減徵豁免漕欠竝分截本年漕糧令該督撫親往㪚賑猶念民間素鮮儲蓄生計不充非更加格外滋培則荒歉之餘未能驟臻康阜茲特再施膏澤用𢎞休養康熙四十七年江南浙江通省人丁共額徵銀六十九萬七千七百餘兩著悉與蠲免其今年被災安徽巡撫屬七州縣三衞江寧巡撫屬二十五州縣三衞應徵地畝銀共二百九十七萬五千二百餘兩糧三十九萬二千餘石浙江二十州縣一所應徵地畝銀九十六萬一千五百餘兩糧九萬六千餘石四十七年亦俱著免徵所有舊欠帶徵銀米竝暫停追取俟開徵時一併輸納務使小民一歳之內絶跡公庭安䖏隴畝俾得優游作息經理農桑庶㡬閭閻氣象可以日加豐豫諭㫖到日該督撫體朕孳孳恵愛黎元至意各飭有司實心奉行仍張示通曉令咸知悉儻蠲除不實致有侵冒察出定治重罪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初二日
  諭內閣
  福建內地之民住居臺灣者甚多比來洊罹災䘲米穀不登在土著之人猶可採捕為生內地人民糧食匱乏在彼地既難以自存欲回故土又逺隔大洋前來無力如此情事誠為可憫著行文該地方官察明情願復歸鄉土者或遇兵丁換班之船或遇公務奉差之船令其附載帶回原籍康熈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諭內閣
  拐賣人口者從重治罪扵理極當但買主不治重罪則人何由知警拐賣之事亦何由止息嗣後有買主審實知情者或併妻子解京或充發逺省則買人者知所畏懼必細察來歷始買而拐賣之事亦決少矣可令該部定例通行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
  諭工部
  在河各官應酌量才具堪用及有身家人員方可給帑辦工屢經奉㫖如楊芬等無籍㣲員輕令領帑致有虧空殊屬不合嗣後凡河官虧帑無追者河道總督及該管給發錢糧官員應作何䖏分賠補著一併定例奏聞康熈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諭內閣
  廣東巡撫范時崇題運使陸曽虧空庫銀著落誑報之御史鄂洛䓁賠償九卿議准行甚不合理鄂洛等誑報之咎但當議處而已以陸曽虧空之庫銀責令鄂洛等另自照數全賠可乎應著落陸曽勒限追賠如限內不能全完再議分賠為是前者張霖案內有不當賠償之項議令賠償朕亦謂不合於理而免之此等不應追賠者部議雖准朕斷不允行康熈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諭內大臣大學士九卿等
  郊祀大典諸臣以天時嚴寒請朕勿親詣行禮朕巡行塞外水土極其調適駐蹕暢春園水土亦佳是以身體彊健歩履安和毫不知倦竝無頭眩足痛之苦雖尋常小疾亦一無所萌若果稍有患苦則即遣皇太子或大臣代行典禮何不可之有今身既無恙可欺妄乎況年齒漸増正欲乘未老之時躬親行禮耳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諭江浙在京官員大學士張玉書尚書王鴻緒等
  朕在宮中無刻不以民間疾苦為念恐遇旱澇必思豫防至巡幸各省扵風俗民情無不諮訪即物性土宜皆親加詳考毎至一方必取一方之土以驗試其燥濕今歳南巡江浙見天氣久晴所經河渠港蕩之水比舊較淺即慮夏間或有亢暘之患是時麥田雖甚豐稔然南方二麥用為麯糵者多不似北方專資麵食南方惟賴稲米北方則兼種黍稷粱粟有㩗北方黍稷及蔬菜之類至南方種植者多不收穫此水土異宜不可強也且江浙地勢卑下不雨則蒸濕人不能堪有雨則涼人皆爽豁雖地稱水鄉而水溢易洩澇歳之為患尚淺旱嵗則為患甚劇北方經月不雨亦尚無礙南方夏秋間經旬缺雨則田皆坼裂禾苖漸槁矣喜雨亭記雲十日不雨則無禾蓋謂此也江浙農功全資灌漑今河渠港蕩比舊俱淺者皆由素無瀦蓄所致雨澤偶愆濵河低田猶可戽水濟用高仰之田力無所施往往三農坐困朕茲為民生再三籌畫經久之計無如興水利建閘座蓄水灌田之為善也江南省之蘇松常鎮及浙江省之杭嘉湖諸郡所屬州縣或近太湖或通潮汐所有河渠水口宜酌建閘座平時閉閘蓄水遇旱則啓閘放水其支河港蕩淤淺者竝宜疏濬引水四達仍酌量建閘多蓄一二尺水即可灌高一二尺之田多蓄四五尺水即可灌髙四五尺之田準此行之可俾髙下田畝永逺無旱澇矣爾等其以朕意曉喻諸臣詳議以聞康熈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諭工部
  朕宵旰勤民視如赤子無一時一事不思為閭閻圖經久之計江南浙江生齒殷繁地不加増而仰食者日衆其風土隂晴燥濕及種植所宜迥與西北有異朕屢經巡省察之甚悉大抵民恃田畝為生田資灌溉為急雖東南名稱水鄉而水溢易泄旱熯難支夏秋之間經旬不雨則土坼而苖傷矣濵河低田猶可戽水濟用高仰之地力無所施往往三農坐困朕茲為民生再三籌畫非修治水利建立閘座使蓄水以灌輸田疇無以為農事緩急之備江南省蘇州松江常州鎮江浙江省杭州嘉興湖州各府屬州縣或近太湖㦯通潮汐宜扵所有河渠水口度地建閘隨時啓閉水有餘則宣洩之水不足則瀦蓄以備用其有支河港蕩淤淺者宜竝加疏濬使引水四達仍行建閘多蓄一二尺之水即田髙一二尺者資以灌溉矣多蓄四五尺之水即田髙四五尺者資以灌溉矣行之永久可俾髙下田畝無憂旱潦此於運道無渉而於民生實大有裨益今漕運總督與江浙督撫方料理截漕㪚賑爾部速移文該督撫䓁令將各州縣河渠應建閘蓄水之處竝應建若干座通行確察明晰具奏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諭刑部
  漕船往來河道運丁人䓁夾帶私錢私鹽竝裝載一切貨物遇有稽察員役動輙抗拒傷人放火誣賴沿途商民船隻悉被欺凌種種不法之事甚多朕所深悉漕運總督儻不嚴察懲處則運丁恣意橫行必致重為民害這案著該督再行確審定擬以為悍丁生事病民者之戒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九日
  諭內閣
  頃部議天保縁事革職其伯爵應照無同胞兄弟者不准承襲但念此職乃撫順額駙李永芳本身軍功所得之職李永芳功臣也其勞績甚著朕不忍使其世職遽銷官檔爾䓁可令都統李正宗傳彼族人詢問何人應襲再來奏聞康熈四十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諭內閣
  頃因刑部彚題內有一字錯誤朕以硃筆改正發出各部院本章朕皆一一全覽外人謂朕未必通覽毎多疏忽故朕於一應本章見有錯字必行改正翻譯不堪者亦改削之當用兵時一日三四百本章朕悉親覽無遺今一日中僅四五十本而已覽之何難一切事務總不可稍有懈慢之心也康熈四十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諭工部
  河工動用錢糧輒以數萬數十萬計河官當估計時故行浮估以為日後節省之地此皆河工積𡚁嗣後凡有修理工程河道總督務親詣察勘確估奏聞不可一任河官浮冒侵帑康熙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
  諭兵部
  朕南巡時見宣樓等應差船隻甚多在船人夫倚此爲生若盡行裁革則伊䓁資生無路或遇船隻朽壞酌量停修將人夫分撥別船應用或人夫有流亡缺少停其募補漸次裁減庶幾得宜著行文有差船地方督撫將船隻應裁應留數目及人夫作何裁汰確議奏聞康熈四十七年閏三月初二日
  諭工部
  朕南巡閱河時見洪澤湖風浪危險隄岸陡立商民船隻觸石損壞傷人甚多朕心時切軫念因特令河臣沿湖堤創設救生木椿自設樁以來數年內竝未損船傷人於商民大有禆益此樁應時加増修愈多愈善嗣後著江寕蘇州杭州三䖏織造毎嵗扵節省銀內各捐五百兩解送總河衙門以備救生樁之用該督逐嵗修理存案不必入奏銷如不實行修理於別項支用者從重治罪康熈四十七年五月初八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四目録
  勅諭
  諭九卿詹事科道
  諭兵部
  諭工部
  諭內閣
  諭吏部
  諭戶部
  諭刑部
  諭內閣
  諭戶部
  諭刑部
  諭浙江巡撫黃秉中
  諭兵部
  諭宗人府
  諭兵部
  諭刑部
  諭兵部
  諭內閣九卿等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四
  勅諭
  諭九卿詹事科道
  昨侍郎穆旦等審問盜賊事情擬罪具奏內賊犯王昭駿以受偽兵備道銜問凌遲處死其叔伯兄弟皆照律坐罪朕念太倉王姓昔在明時亦曽為大臣素稱顯族本朝七十年以來為大臣官員者甚多竝未聞有他故今因一不肖亡賴玷辱宗族之匪類依律坐罪朕心深為不忍且為凡為大臣官員者痛之爾䓁會議時但將王昭駿本身及妻子定罪其伯叔兄弟俱不必議本內將朕此㫖明白載入為此手書特諭康熙四十七年五月二十五日
  諭兵部
  臺灣總兵官員缺甚屬緊要著行福建浙江將軍總督提督令於兩省總兵官內不拘人地遴選材勇堪用者
  一員速發赴任康熙四十七年六月初八日
  諭工部
  去嵗杭州等處田畝被災民生疲敝這支河港蕩淤淺之處若勸諭百姓開濬恐地方官員藉此私派害民亦未可定況需費無多著動用正項錢糧速行疏濬康熙四十七年七月十五日
  諭內閣
  從前巡捕三營屬督捕管轄時營官侵蝕兵糧雖兵數具存而京城大臣官員家丁皆充兵冐餉全無實濟積𡚁沿流極其懈弛以致漢官所居地方盜賊疊告外城官民不能聊生因而漢官具疏陳奏朕下九卿等㑹議歸併前任歩軍統領等令其清釐營伍選擇營弁盡力摉稽嚴緝攘劫然後盜賊漸減官民獲安此衆所共知著有明效者也竝非至陶和氣任內方令統轄陶和氣一人之用舍有何關繫但其人一經𠫵劾則該部自據定例具議絶不在於扶同附和相繼續叅此風亦斷不可長且巡捕三營官員或於各省營弁或於旗下武職皆經朕親選壯健人才補用若果有一二驕悍不法之人言官即當指名題叅乃將百餘員之營弁三千餘名之兵丁一概溷指以為驕悍不法可乎著仍指名具奏況武職兵丁兵部皆可稽察歩軍統領巡捕三營亦隸於兵部誠欲建言則將兵部題叅未為不可髙遐昌乃謂巡捕三營應歸併兵部所言大謬又街道事務司坊等官管理時畏懼顯要職官朘削里巷小民止知勒索舖戶銀錢而街道事務毫不置念因敝壞已極故亦歸併歩軍統領管理今既稱啇民受街道之累即著髙遐昌兼管一年務令啇民不致苦累街道大加肅清若果能綽然辦理誠為能言即能行之人矣下所司知之康熙四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
  諭吏部
  趙國祚年老致仕以後復請往出兵効力行間多有勞績恩詔所得官秩准與存留仍以二等阿達哈哈番令其孫世昂承襲康熙四十七年八月二十日
  諭戶部
  據寧夏民黃品竒等叩閽之詞言都司何卜昌在任時疏通河口連年大穫自何卜昌告退以後水澤淤塞因而米穀薄收從前何卜昌如何疏通河渠有益於民今應如何措置俾得永逺裨益地方著行該督撫詳察具議以聞康熙四十七年八月二十日
  諭刑部
  以弟殺兄情罪重大於律斷不可恕但據稱楊榮之母無贍養之人楊榮著蹔留養母俟伊母故後該部奏聞仍照原擬正法康熙四十七年八月二十日
  諭內閣
  今年秋汛黃運湖河修防平穩覽河臣奏報已悉張鵬翮自任總河以來克遵朕指示修築工程身歷河干殫心盡力一切動用錢糧謹嚴明晰絶無糜費比年兩河安晏堤岸無虞深可嘉尚所帶削秩著與開復應償帑項俱著免追下所司知之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一日
  諭戶部
  朕屢次南巡見閭閻殷阜之象逺不逮於舊時故於民生風俗無不一一諮訪雖不時蠲免額賦停徵積逋僅可支吾卒歳絶無餘蓄且今承平既久生齒日蕃食漸不充用多不給亦理勢之所必致朕毎念及此未嘗不為惻然去年江南浙江二省俱被旱荒多方軫恤始蘇民困迨今嵗復報潦傷旋經照例蠲賑竝下詔書留漕資濟但嵗再不登生計益匱欲令辦賦力必難供朕於國家一切經費累年撙節帑藏充裕以此渙敷膏澤藏富於民俾得盡力農桑衣食滋殖百姓既足國用何憂康熙四十八年除漕糧外江南通省地丁銀四百七十五萬四百兩有竒浙江通省地丁銀二百五十七萬七千兩有竒著全行蠲免所有舊欠帶徵銀米仍暫停追取此朕因江浙二省為東南重地特於格外施仁用𢎞休養之至意該督撫各飭有司張示遍諭務令窮鄉蔀屋咸共知悉儻或別借事端侵冒徵派事發定從重治罪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十六日
  諭刑部
  楊義曾為大臣竝無罪過因其無嗣即將家產入官屢次駁察竟與查罪人家產相等殊非待大臣之道此等事關係大體若將無嗣大臣家產槩行入官日後即成定例著交與九卿將從前有無似此入官定例察明議奏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
  諭浙江巡撫黃秉中
  凡為督撫者但能清以持已實心辦事不交通近侍不夤緣部院則無往而不可矣朕涖政四十八年如爾陳奏素無夤緣者所見不可勝數此皆浮詞耳未足為據日後真偽當自明也至地方遇有凶荒除蠲免錢糧發倉給米煮粥分賑別無竒䇿止在地方官實心奉行斯有濟耳朕嘗南巡灼知江浙風俗如湖州地方乃係水鄉雨水既多則魚蝦菱芡之利俱可資以度日但北方人日止再食南方人雖遇荒歉亦必三餐州縣官平時竝不留心聼民間耗費直至窘迫始具文請題命下之後上司又不過虛張告示而止小民無知但能現成就食豈有長計謀生且農民愚而讀書人巧往往受其愚弄至於困乏饑餓而死而終不悟所以致死之由以此思之良可矜憫爾到地方宜令州縣官時時為百姓豫加區畫庶㡬可以有備而無患也其調補保舉之事皆有情𡚁寧波府介在海濵地方緊要知府陳一夔不必與湖州更調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二十三日
  諭兵部
  李芳述自簡任提督以來居官甚優訓練軍伍整肅嚴明邊鎮地方賴以安輯歷年身經行陣宣力㝡久頃征紅苖之役建樹功績更為顯著允稱一時名將應與䘏典已有明㫖本內所請事情著詳議奏聞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初四日
  諭宗人府
  自去年九月不幸事出多端朕深懐愧憤惟日增鬱結以致心神耗損形容憔悴勢難必愈於是概觀衆人不過為尋常虛語襲用空文此外別無良法惟貝勒允祉特至朕前奏稱皇父聖容如此清減不令醫人診視進用藥餌徒自勉強耽延萬國何所倚賴臣等雖不知醫理願冒死擇醫令其日加調治因痛哭陳請爰於十一月十八日始用醫藥時皇太子已經開釋遂亦同竭力趨侍晝夜不懈今朕之劇疾業已全愈從前朕之諸子所以不封以王爵者良恐幼年貴顯必至驕泰恣意而行故封爵不踰貝勒此亦朕予之以進勉之路也今見承襲諸王貝勒貝子日耽宴樂不事文學不善騎射一切不及朕之諸子又招致種種匪類於朕諸子間肆行其讒譛交搆機謀百出凡事端之生皆由五旗而起朕天性不嗜用刑威不加窮究即此輩之幸矣茲值復立皇太子大慶之日允祉允祺俱著封為親王允祐允䄉俱著封為郡王允禟允祹允禎俱著封為貝子爾衙門即傳諭㫖察例議奏特諭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十日
  諭兵部
  方凱簡任總兵綏輯地方整飭軍伍居官甚優前於中路出師時偕前鋒兵二百人奮力進擊衆皆稱其驍勇目前諸將罕有能及之者茲以抱病力衰懇切請罷朕深惜之著加左都督致仕仍給一拖沙喇哈番以示朕優眷勞臣至意康熙四十八年四月初三日
  諭刑部
  應結之事即當議結不必數駁致増事端從前屢下嚴㫖甚明這案內擒獲盜賊人等應賞之處部議應行文該撫察明照例給賞今又稱察覆到日再議殊屬不合部院大臣竝不詳察事情止據司官所言即行議駁因而事務毎致增多凡不當駁而駁者皆有情𡚁此等事情即當議結該督撫完結之處自然題報著再議具奏康熙四十八年五月十一日
  諭兵部
  據張雲翼奏盜犯趙五糾聚羣兇於江浙海洋劫掠十有餘年今趙五及其黨羽十七人先後就擒並獲有船隻軍器該提督可會同兩江總督江蘇巡撫嚴審定擬具奏仍窮究餘黨協力緝捕務靖根株康熙四十八年五月二十日
  諭內閣九卿等
  偏沅巡撫趙申喬湖北巡撫陳詵頃有奏摺至詳問來人稱湖廣通省早稲豐收又江西巡撫郎廷極奏摺至亦稱江西稲田甚茂及問米價卻不甚賤從上江運下之米極多而江浙米價反愈貴朕為小民生計無時不軫念籌畫所以不禁上江販米令其發下者正欲江南浙江米價稍減耳今富豪人䓁將湖廣江西糧米大加收買各於有名馬頭房屋堆貯江楚糧米雖有發下之名而糶賣之米益少此於貧民所關甚大爾大學士九卿大臣等皆係國家倚托之人其念切民生者必與朕同今應作何措處方於民有益可一體同心詳加講求速議具奏此處所有大臣亦著議奏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初七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四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五目録
  勅諭
  諭內閣九卿等
  諭內閣九卿等
  諭兵部
  諭河南巡撫鹿祜
  諭都察院
  諭大學士溫達尚書耿額
  諭大學士溫達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兵部尚書蕭永藻侍郎李先復宋駿業
  諭刑部
  諭戶部
  諭大學士溫達張玉書陳廷敬學士塞爾圖孫柱仇兆鰲王思軾滿丕滿寳顧恱履潘宗洛
  諭吏部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苐三集巻十五
  勅諭
  諭內閣九卿等
  湖廣江西糧米在江南浙江販賣者甚多而米價竝不曽減令爾䓁㑹議今覽爾等與九卿所議大略相同卻於朕意迥相懸殊如爾等議將收買米石堆貯者定例禁止儻因此借端妄行摉查則徒為衙門人役之利扵百姓絲毫無益而且有損雖將稽察不清之督撫等降處亦不知畏何濟之有爾等所議者枝葉耳根本處全未講求朕意將此米石扵根本處詳加稽察則收米堆積之獘自除湖廣江西之米或江南浙江官民及貿易之人或本地百姓及他處貿易之人在某馬頭某鎮店將某家米買賣若干及姓名察明甚易行文湖廣總督巡撫江西巡撫令差賢能官員於有名馬頭大鎮店內察明買賣人姓名米數至月終即具摺奏聞江南浙江
  總督巡撫處亦照此奏摺咨㑹若如此行而湖廣江西之米不至江南浙江販賣則更扵何䖏販賣耶凡此米石人皆共知買賣事情不待禁約而販賣者必多似於百姓大有裨益朕此㫖竝爾等所議奏摺付九卿同閱若皆以為是著交與該部將朕諭㫖作速咨行湖廣江西江南浙江總督巡撫若更有應議之處著另議具奏康熈四十八年七月初十日
  諭內閣九卿等
  湖廣省衡州永州辰州瀏陽永興等處糧米甚多先年征剿逆賊時百姓盡皆避匿大兵扵數邨莊內尋覓糧食凡歴數月取用未竭此等地方皆有水路可通若有通江西水路之䖏則湖廣督撫或難於稽查亦未可定若該撫等親詣此䓁地方悉其情形更為善也康熈四十八年七月十四日
  諭兵部
  國家慎簡武臣專膺閫寄惟是敉寧疆圉和輯軍民斯於地方大有裨益而酬庸奬勲之典宜加優渥焉陜西提督潘育龍久履戎行蔚建勞績歴試重鎮克殫謀猷自擢任西秦以來御兵飭伍有勇知方邊境肅清閭閻安堵既威望之茂著亦年齒之日增茲特晉加顯秩用彰異數著授為鎭綏將軍仍管陜西提督事務以示朕隆眷老臣至意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熈四十八年八月初七日
  諭河南巡撫鹿祐
  督撫奉職循理不畏懼人本無所難毎因部費繁多以致不能潔已誠使實心任事專為民生則一切情面俱不宜瞻顧近來科道糾叅皆受人指使竝無從公出扵已見者督撫亦然明知某州縣居官不善必私計其人曽有權要相託與否如有囑託便不敢糾叅賢否混淆不能辨別皆此故耳河南俗樸民淳本易為治比年五榖豐收今歳開歸等處雖稍被水潦已曽蠲免錢糧交該地方官賑濟嗣後一有災傷爾即當據實奏聞不可隱匿亦不可過實積穀備荒㝡為緊要但各處積穀未必皆實推陳易新之説聼之雖美而行之甚難當青黃不接時將倉穀㪚去倘值秋成歉收便不能還倉若再如此一年則倉穀必多虧缺設遇災荒將何賑濟爾等漢官一見倉庫虧空心中張皇因而有託人打㸃安排之事官聲便不能好巡撫乃地方大吏不在徒務虛文應實心籌畫思有益扵民者為之況清廉不專在一已必使布按以下一併為廉吏方能有益扵民所謂廉吏者亦非一文不取之謂若纖毫無所資給則居常日用及家人胥役何以為生如州縣官止取一分火耗此外不取便稱好官其眞正貪黷無忌者自當叅處若使一概從苛糾摘則屬吏不勝叅矣至扵刑獄闗係民命與他事不同錢糧䓁項有不合處部院可以駁查刑獄命案一經勘定部中亦難更改案內但有可疑務須駁審朕即位五十年來扵刑名㝡加慎重凡督撫陛辭之時朕毎以刑名一事湏至詳至愼諄諭再三爾可留心聼讞以仰體朕矜恤庶獄之意又文武官員共事一方毎多不和總兵䓁官私扣月糧未足深罪文官雖極清潔尚足自給武職有何所入儻地方有事文臣可以坐鎮武官湏有身臨鋒鏑之苦自唐以後文武始分從前文武相兼之時可雲我非武臣亦推諉他人耶爾到任務與武臣相和兵民一視乃扵地方有裨益也康熙四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諭都察院
  通州兩岸堤工毎年派官修理一年一換前㫖甚明本內未將本年所派司官明白指出含糊推諉具議殊屬不合著都察院嚴察議奏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初二日
  諭大學士溫達尚書耿額
  朕觀八旗漢軍人等用於文職者多而用於武職者少嗣後武鄉㑹試亦著八旗漢軍人䓁考試所増額數不過數名可以收健勇人才之用於武科甚為有益康熈四十八年十月初五日
  諭大學士溫達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兵部尚書蕭永藻侍郎李先復宋駿業
  武科取士國家大典數科以來所見人才技勇漸不如前此事關係甚重宜廣其途以備錄用如在內部院司官筆帖式兼管武職歷陞至堂官者不乏其人在外提督總兵官亦多起家行伍人才何定之有現在八旗監生充甲兵者俱有入文塲應試之例今直省綠旗各營兵丁及拔補把總千總竝年滿千總䓁久在行伍多有健勇及善射之人此等人員內有能讀書通曉文義願入武塲應試者應分別令其應武鄉㑹試其應鄉試者即扵所在充伍及出仕地方應試不必復回原籍至雲南貴州廣西等逺省來京應武㑹試者亦應酌定中額使不至脫科以示鼔勵如此則綠旗人員內有技勇者皆得入科目以自效而武榜人員內亦得寔有技勇之人於武科甚有裨益其福建廣東二省武進士舉人生監或兵民人䓁有熟諳水性練習水師事宜願於出洋巡哨船隻隨官兵效力者如果能擒殺賊衆立有功績著督撫察明保題具奏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初六日
  諭刑部
  江南浙江連歳災荒地方困苦又今年兩省疾疫盛行人民傷斃者甚衆雖該省督撫未經奏聞朕訪知災病之狀深用惻然民命至重朕宵旰孜孜惟以矜全百姓為念一切刑獄奏讞尤加欽恤比年因江浙盜案疊見凡犯盜劫者悉皆依律坐罪今閲秋審情真各案所議情罪俱屬允協但念災荒疾病之餘復將數十罪犯一時正法朕心殊為不忍江浙兩省應處決情眞人犯俱著停止一年康熈四十八年十月十六日
  諭戶部
  今嵗入夏以後朕因南方二麥不登北地亦被㣲潦宵旰軫慮甚切焦勞繼而畿輔稔收三呉秋熟兼以四方奏報咸獲有年朕心始為稍慰夫水旱災傷事所時有而小民皆如赤子一以疾苦見告即不忍恝置扵懷今念江南淮安府揚州府徐州三屬地卑積水被災獨重秋禾未播種者甚多雖本年錢糧業經全免又曽遣官分賑而失業之民宜加格外之㤙以𢎞愛養康熈四十九年淮揚徐三屬邳州等十九州縣三衞額徵地丁銀五十九萬三千八百兩有竒著通行蠲免又河南省歸德府屬啇丘等六縣山東省兗州府屬濟寕䓁四州縣或被夏災或被秋災雖已各依分數例免額賦竝宜更施膏澤用厚民生康熈四十九年商丘等縣應徴地丁銀二十萬二千四百兩有竒濟寧等州縣應徴地丁銀一十四萬六千六百兩有竒俱著通行蠲免其應蠲免州縣有舊欠未完錢糧亦著停徴一年諭㫖到日各該督撫嚴飭有司體朕殷殷軫恤災氓至意張示徧喻悉心奉行務俾窮鄉僻壌均霑實恵如有不肖官吏借端私徵者即行察叅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熈四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諭大學士溫達張玉書陳廷敬學士塞爾圖孫柱仇兆鰲王思軾滿丕滿寳顧恱履潘宗洛
  頃郝林條奏各省錢糧虧空事情彼但知州縣錢糧有歴年虧空之獘而所以虧空之原未之知也則亦徒為空言而已凡言虧空者或謂官吏侵蝕或謂餽送上官此固事所時有然而地方有清正著名之督撫而所屬官員虧空更多又何說也如趙申喬齊世武張鵬翮李光地皆不受屬官餽遺何以州縣有司尚多虧空耶爾等年齒雖老朕聼政日久更歴事多各州縣虧空根原察之甚悉從前各省錢糧除地丁正項外雜項錢糧不解京者甚多自三逆變亂以後軍興浩繁乃將一切存留項欵盡數解部其留地方者惟俸工䓁必不可省之經費且節次裁減為數甚少此外一絲一粒無不陸續解送京師雖有尾欠十數兩部中亦必令起解州縣有司無纖毫餘地可以動支因而不得已有那移正項之事此乃虧空之大根原也年來戶部覆本嚴查虧空錢糧者朕從未折出蓋深晰病原在此州縣官員寔多苦累但既叅虧空必湏追賠如正項錢糧二千兩未完五百兩按分數議䖏其例甚輕若那用五百兩則處分甚重今但令之賠償足額則那移出納還充官用其罪可寛便不必深究凡事不可深究者極多即如州縣一分火耗亦法所不應取朋友交際一二十金亦法所不應受若以此法一概繩人則人皆獲過無所措手足矣且如戶部庫中錢糧歴年存積數極難清前此庫貯一二千萬兩時曽令部中盤查經一年後方始查完竟多餘銀二十餘萬即各倉糧米亦歴年堆積陳陳相因贏餘不少不肖官吏侵盜銀米者未嘗無人若行盤查數仍不缺所以獘極難除總之定例所在有犯必懲其中細微不能深究諸事大抵如此現今戶部庫銀收貯五千餘萬兩時當承平無用兵之費又無土木工程朕毎年經費極其節省此存庫銀兩竝無別用去年蠲免錢糧至八百餘萬而所存尚多因思從前恐內帑不足故以外省錢糧收入戶部自今觀之亦未為盡善天下財賦止有此數在內有餘則在外不足凡事湏豫為計乃能有備以部庫銀一二千萬兩分貯各省庫中似亦有濟儻在外各省一旦倉猝需用反從京師解出得毋有緩不及事之慮耶此亦當於無事之時從長商確者也爾䓁可將朕此㫖一一向九卿等言之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初十日
  諭吏部
  漕運總督嵗輸玉粒上裕京儲綏理軍民拊循丁弁職任為至重要總督桑格自簡任治漕以來老成持重謹厚寛平殫力轉輸悉心經畫毎嵗身親儹運俾漕艘依期抵通十餘年間從無稽遲貽誤之事且馭衆有法䘏下有㤙所屬運官旗丁無不感頌愛戴真不愧為地方大吏今年齒已長而精力未衰久任勤勞良可嘉尚著特授為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仍加太子太保以示朝廷崇奬老臣酬庸褒勲至意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十三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六目録
  勅諭
  諭內閣
  諭戶部尚書張鵬翮內閣學士噶敏圖諭刑部
  諭工部
  諭都察院
  諭八旗都統副都統叅領等
  諭南書房侍直大學士陳廷敬等
  諭吏部
  諭工部
  諭戶部
  諭大學士溫達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學士塞爾圖孫柱滿丕滿保王思軾顧恱履潘宗洛
  諭戶部
  諭戶部
  諭兵部
  諭刑部
  諭戶部
  諭兵部
  諭戶部
  諭兵部
  諭戶部
  諭兵部
  諭戶部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六
  勅諭
  諭內閣
  河南地方當黃河上流最關緊要設河水有出漕旁溢之事則下流沙土易淤為患甚鉅這工程著總河親往察看仍飭該省河官沿河修防堤㟁勿致疎虞下所司知之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十八日
  諭戸部尚書張鵬翮內閣學士噶敏圖
  爾䓁到河工傳㫖與總河趙世顯河工關係緊要加謹修防不可稍有忽略宿遷以下有清水入黃河得以刷沙遄行宿遷以上至河南一帶無清水入黃必湏將兩岸堤工小心修防令水不出漕導水由漕中行始無淤沙之患至於黃河發水由上源寕夏而來著行文陜西總督轉行寕夏同知遇黃河水長時將長水情形作速報知總河河南巡撫約二十日即報到務期預為修防
  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諭刑部
  本內有兩次竊盜和尚著發往黒龍江當差定例內擺牙喇撥什庫披甲人䓁脫逃刑部與該旗大臣等㑹同嚴審如旗人有竊盜事出亦著照此例㑹同該管大臣官員嚴加究審竊盜非過誤之罪刺字之人何容留在京師嗣後兩次竊盜俱發往黒龍江應當差者著當差應給與窮披甲為奴者著給與為奴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諭工部
  盔甲等軍器關係緊要武職官員不能捐助辦製前有江南督撫捐造解送湖廣之例著交與河南巡撫與文職官員設法捐造給與該鎮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諭都察院
  光祿寺用過錢糧一兩月內令即核明奏銷前屢下諭㫖甚明今年三月內用過錢糧至今始行奏銷如此則今年用過錢糧必推諉至於明嵗事關錢糧豈可遲延這遲延緣由著都察院嚴加察議具奏其本年四月以來用過錢糧著該衙門年內作速核明奏銷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十九日
  諭八旗都統副都統叅領等
  朕經理國家大小事務必長計逺慮期於軍民人等實能永久奉行蓋無時不籌畫於朕懷也近見八旗苟且治生糜費極多皆因該管人員止圖利已而其族長等又不教之以忠孝為重遂爾致此頃為去冬米價騰貴令將二月應放之米於正月即行支放因而米價隨即稍減據理而論米價貴賤應與八旗人䓁絶不相渉今細繹其故八旗官兵將所給之米未及抵家止貪得一時小利輒行變賣在所得之利甚微而銀兩耗去米價又増於是衆皆怨悔無及將來八月之米勢必六七月間又求放給若米價仍然不減則來年之米必又與今年相等矣方今天下承平日久戶口滋繁南方糧米連年不到者甚多舉國中但知計利其慮及日後衆人匱乏者竝無一人八旗官員猶如一身一家豈可一時不相勸諭不相訓誡乎嗣後凡所關給之米務期大加節省用至照常放米之時勿墮奸惡富豪輩收積米糧之詭計此亦八旗人等一効力之處也朕毎日進膳二次此外不食別物煙酒及㯽榔等物皆屬無用試觀衆人於此等無用之物輒日費幾文人人詰問當無一爽又其甚者貧而效富用必求盈且用所不當用之物中人之產不久即罄矣此皆染扵惡俗無敎導之人所致爾等俱為大臣官員有養育管理之職今兵革不用無可効力惟亷潔自持熟練禁旅竝為衆人生計時時仰體朕懷多方區畫似此効力不更愈於行間致命之勞績乎朕為八旗生計慮及久遠與為天下萬民謀生計者中外一視愛養無殊故預令爾等知之特此手書勅諭康熙四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
  諭南書房侍直大學士陳廷敬等
  朕留意典籍編定羣書比年以來如朱子全書佩文韻府淵鑑類函廣羣芳譜併其餘各書悉加修纂次第告成至於字學竝關切要允宜酌訂一書字彚失之簡略正字通渉扵汎濫兼之各方風土不同南北音聲各異司馬光之類萹分部或有未明沈約之聲韻後人不無訾議洪武正韻雖多駁辯迄不能行仍依沈韻朕嘗叅閱諸家究心考證凡䝉古西域洋外諸國多從字母而來音由地殊難以牽引大抵天地之元音發於人聲人聲之象形寄扵㸃畫今欲詳略得中歸於至當増字彚之闕遺刪正字通之繁冗勒為成書垂示永久爾䓁酌議式例具奏康熙四十九年三月初十日
  諭吏部
  原任大學士李霨贊理機務二十餘年始終恪慎𢡟著勤勞朕懐時切追念其孫主事李敏啓著越常格陞補提督四譯館太常寺少卿以示崇奬舊臣優錄後嗣至kao意康熙四十九年三月十二日
  諭工部
  刨鉛事情前因白爾客條奏從遼陽州改往西錦州大碑嶺等處今又因席爾圖所奏仍議改遼陽前所奏是則今所奏非今所奏是則前所奏非一切事務該部應據理剖斷分別是非議處乃止就現在條奏草率具議遽準更改殊屬不合凡部院官員及在外督撫若更換一人皆如此頻改定例則貽誤甚多必致敗事著嚴行申飭這事情再加確議以聞康熙四十九年三月十七日
  諭戶部
  漕糧例不蠲免念浙省被災之後民力艱難這緩徵漕米九萬二千餘石著免徴收康熙四十九年三月十七日
  諭大學士溫達張玉書陳廷敬李光地學士塞爾圖孫柱滿丕滿保王思軾顧恱履潘宗洛
  這次行取知縣人材皆堪用廖之諒鄒汝魯居官素優著以科道員缺補授其餘俱蹔給知縣俸分與六部候主事缺出挨次銓補如有別項應用之䖏再侯㫖行康熈四十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諭戶部
  據葉九思奏新徵錢糧俱能完納若將歷年舊欠錢糧一㮣徵收不能全完等語四十四年四十五年未完錢糧著照該撫所請準於四十九年徵收四十六年四十七年錢糧亦照該撫所請準於五十年五十一年分年帶徵儻新徵錢糧不能全完該部嚴加察議以聞康熙四十九年六月初一日
  諭戶部
  據張伯行奏新徴錢糧俱能全納若將歷年舊欠一概徵收不能全完等語四十四年四十五年四十六年四十七年未完地丁等項錢糧著照該撫所請準於五十年起分四年帶徵四十七年漕項錢糧亦照該撫所請準於五十三年帶徵儻新徵錢糧不能全完該部嚴加察議以聞康熙四十九年六月初一日
  諭兵部
  這番人搆亂事情竝非副將張宏印起釁張宏印一聞事發即率官兵剿滅峰崖山等處番衆殱僇七十餘人餘俱招撫甚為可嘉著降二級留任其被番人戕害守備韓國元千總洪章高仲元皆因地方公務追逐交戰以致身亡情屬可憫著一併議敘奏聞康熙四十九年七月初八日
  諭刑部
  齊翠葛特等兩家相毆以致齊翠之弟齊文葛特之父巴津達爾俱被毆殞命今將齊翠葛特又擬罪論死是兩家死至四人殊可憫惻著再議具奏康熙四十九年七月十七日
  諭戶部
  各省事務果有濟於兵民地方官籌畫至當即應舉行王度昭請於鎮筸發庫銀三千兩買穀萬石建倉積貯穀貴減價平糶穀賤買補還倉地方既大有裨益而錢糧亦不至濫費具見實心任事可嘉著即照所請行康熙四十九年七月二十日
  諭兵部
  陜西多才勇之人各營兵丁又准考試如舉人中額太少則拔取必致遺漏人才不無壅塞著將武舉額數於原額外増二十名康熙四十九年七月二十九日
  諭戸部
  這截留漕米監運至狼山乍浦著侍郎塔進泰李旭升去仍令福建地方提督總兵官前來接運賑濟災黎事關重大塔進泰等著先馳驛速赴福建將賑濟事宜㑹同該督撫明白詳議竝料理船隻遣行再回江浙候領運提鎮等到日以所截留之米照數交給事畢回京康熈四十九年八月二十日
  諭兵部
  熟諳水性年老舊人今已殆盡沿海武職員缺甚屬緊要應如提督施世驃所請選擇諳練水性之人次第補授所司即議奏聞康熙四十九年八月二十七日
  諭戸部
  捐輸米穀原以貯倉備賑大小麥易於霉爛從無捐麥之例米穀價貴二麥價賤今欲捐麥代米不過便於捐納之人耳於倉厫積儲百姓賑濟竝無裨益張伯行所請殊屬不合著嚴行申飭康熙四十九年九月十六日
  諭兵部
  據奏八月二十五日文登營副將等報有北來鳥船七隻沙船一隻泊成山頭外洋等處二十六日賊船移入棉花島官兵攻打又遁出外洋䓁語地方一有賊㓂即當立時題報該撫鎮彼時不即奏聞及盛京將軍題擊敗海賊餘衆遁往山東奏㫖令速行細察該撫方具摺陳奏殊屬不合賊船往盛京者原從東省經過沿海官兵何以不行堵剿今賊船敗回必仍經山東江南浙江該管各汛官兵務嚴加追擒勿致疎縱該部作速通行康熈四十九年九月二十四日
  諭戶部
  朕恭膺
  天眷祗承
  列祖鴻庥統御萬方子育兆庶厪懷至治宵旰靡寕幸際海宇同風邊隅嚮化遐邇中外帖然袵席之安者是皆仰荷
  天地
  祖宗福佑之所致也方朕八齡踐祚之初
  太皇太后問朕何欲朕對臣無他欲惟願天下治安生民樂業共享太平之福而已迄今五十年矣惓惓此心未嘗一日少釋毎思民為邦本勤恤為先政在養民蠲租為急數十年以來除水旱災傷例應豁免外其直省錢糧次第通蠲一年者屢經舉行更有一年蠲及數省一省連蠲數年者前後蠲除之數據戶部奏稱通共㑹計已逾萬萬朕一無所顧惜百姓足君孰與不足朝廷恩澤不施及於百姓將安施乎朕毎歳供御所需概從儉約各項奏銷浮冐亦漸次清釐外無師旅饟饋之煩內無工役興作之費因以歷年節損之儲蓄為頻歳渙解之㤙膏朕之蠲免屢行而無國計不足之慮亦恃此經畫之有素也比來省方時邁已歷七省南北人民風俗及日用生計靡不周知而民生所以未盡殷阜者良由承平既久戶口日蕃地不加増產不加益食用不給理有必然朕洞矚此隠時深軫念爰不靳敷仁用甦民力明年為康熙五十年思再沛大㤙以及吾民原欲將天下錢糧一概蠲免因衆大臣集議恐各處需用兵餉撥解之際兵民驛遞益致煩苦細加籌畫悉以奏聞故自明年始於三年以內通免一周俾遠近均霑德澤直隸奉天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各巡撫及府尹所屬除漕項錢糧外康熙五十年應徵地畝銀共七百二十二萬六千一百兩有竒應徵人丁銀共一百一十五萬一千兩有竒俱著察明全免竝歴年舊欠共一百一十八萬五千四百兩有竒亦俱著免徵其五十一年五十二年應蠲省分至期候㫖行民間舊欠既經豁免嗣後每年額徵錢糧務如數全完儻完不及額或別有虧空託稱民欠則負國甚矣即責令督撫以下官員償補仍從重治罪夫地方大吏以及監司守令皆與吾民誼均休戚者也誠克體朕孳孳保赤之懐實心愛養力杜侵牟朘削則閭閻鹹得衣食滋殖無有失所而為官吏者亦身名俱泰豈非昇平樂利之盛事歟爾部移文各督撫諭㫖到日即刋刻頒布徧示窮簷令咸知悉特諭康熙四十九年十月初三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苐三集巻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七目錄
  勅諭
  諭戶部
  諭兵部
  諭吏部
  諭吏部
  諭吏部
  諭工部
  諭吏兵二部
  諭吏部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兵部
  諭和碩顯親王顔璜等
  諭和碩顯親王顔璜等
  諭兵部
  諭戶部
  諭張鵬翮
  諭大學士等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戶部
  諭刑部
  諭吏刑二部
  諭刑部
  諭兵部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十七
  勅諭
  諭戶部
  定海總兵官吳郡願自備船隻親送浙江漕糧五萬石乘順風速達閩省以濟饑民實心効力有禆公務深可嘉尚著照所請速行康熈四十九年十月初九日
  諭兵部
  李雄久在登鎮各海岸海口險要情形早應詳察乃平日因循怠玩防範不嚴今賊船事發始借辭往沿海一路酌派巡防又身離汛地不先奏明及起程之後方行題報殊屬不合著嚴行申飭康熈四十九年十月十九日
  諭吏部
  田種玉効力舊臣年踰八十深可軫念其子𠉀選州同田世元著以州同員缺即行補用康熈四十九年十月
  二十日
  諭吏部
  蘇達海等支給錢糧年月俱准通算此等人員皆經各旗保送朕親行揀選之人見在各缺著儘先補用以示鼓厲康熙四十九年十一月初六日
  諭吏部
  朕毎因朝列舊臣漸次衰謝時切軫懷特命內閣詢問順治年間進士所有罷職在籍者已無多人王士稹江臯周敏政葉矯然徐淑嘉宋慶逺皆以公事詿誤屏廢里居今年臻耄耋深可憫念著俱復還原職以示朕格外加㤙至意康熙四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諭工部
  御壩西壩加長工程甚屬緊要俱如該督所請及時興工修築其應用錢糧著速估奏聞河圖留覽康熙四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諭吏兵二部
  海洋盜劫與內地江湖盜案無異該管地方文武官能加意稽察盡力捜緝匪類自無所容豈可因海洋偶有失事遂禁絶商賈貿易王懿所奏無益下所司知之康熙五十年正月二十六日
  諭吏部
  凡解任官員應追賠銀兩地方承追官自應嚴催依限完結今因發回本旗本籍追賠遂欲將原叅承追官銷案是特希圖為承追官卸過之意如此必致互相推諉欠愈難完此例遵行已久不可更改著仍照定例行康熙五十年二月二十八日
  諭大學士溫達等
  內閣翻通本事甚緊要如不得漢文意思或一二句言語翻錯於事之輕重大有關係內院侍讀學士侍讀官員俱係按俸補授之人所翻本章不甚妥當朕閱看清文多在內行走和蘇徐元夢雖係革職之員現今學翻漢文者無能過之將和蘇徐元夢補授內閣額外侍讀學士翻改本章康熙五十年三月初一日
  諭兵部
  朕扵水陸兵丁調用年久深悉其情事船出海洋必俟風候若不待時𠉀不察風汛而強行之必致兵船損壞官兵係朕歴年養育之人遇賊自應効死如無賊而徒以巡哨受傷實屬可惜該總兵官湏於此留意大加謹慎至製砲不應令貧乏武官捐造著該撫即行捐資辦理康熈五十年三月初三日
  諭和碩顯親王顏璜等
  朕自幼讀書略觀經史持身務以誠敬為本治天下務以寛仁為尚雖徳之涼薄性之不敏而此心此念兢守五十年夙夜無間即纎悉細務不敢少有怠忽嘗觀古昔哲王君臨天下之久能持終者葢鮮朕前少年時血氣方壯常毅然有矯偏治敝之意茲春秋漸髙血氣漸耗胷中銳氣甚減而朝乾夕惕實與日加增今正當恪慎保終孜孜為萬姓圖治安之時也朕之御極年久皆祖宗厚德景福積累留貽之所致此請上尊號稱賀特虛文耳於朕躬毫無裨益史書所載慶雲靈芝天書萬壽節朝賀加上尊號等類徒為先儒所譏竝無善䖏有何所補而欲行之康熙五十年三月初三日
  諭和碩顯親王顔璜等
  朕於壽日停止朝賀已二十餘年茲諸王羣臣以今嵗當五十年昇平之㑹特請朕御殿行禮以愜中外官員士子及兵民人等仰望之心公疏奏陳詞意誠懇朕勉順羣情如所請行康熙五十年三月十一日
  諭兵部
  所議巡防事宜極其詳盡但此番捕獲洋盜皆係住居內地之人竝未盤踞島嶴其盡山花鳥山等處原無海港可以泊船今欲遣官兵鎮防巡哨一年一更換大洋之中徒勞兵力且恐致有傷損該地方文武官員惟嚴察內地奸民不致出洋盜劫則生民自然安輯著再加確議以聞康熙五十年三月二十二日
  諭戶部
  這項無著錢糧俱係南巡時地方官公同動用伊等不敢申明以前任官員那用虧空之項著落後任官員賠補必致科派擾害百姓此處朕知之甚悉心殊不忍這項無著十萬八千有竒銀兩免其賠補以示朕軫念官民至意康熙五十年三月二十三日
  諭張鵬翮
  卿簡任司農清勤恪慎積獘剔除實心盡職大有裨益部務關係緊要料理需人雖卿父年踰八十聞精力尚健不必急請歸省康熙五十年三月二十八日
  諭大學士等
  朕綜理政事思以人命為重務必再三斟酌除真正死罪外其餘酌量寛宥看來偷盜人參為從者俱照例完結惟財主為首者今擬絞罪在牢者甚多此等人到秋審時亦宜赦之時值立夏漸漸炎熱監禁人犯汚穢氣味易扵染病致斃甚為可憐著交與刑部酌量減䓁議奏完結康熙五十年四月初二日
  諭大學士溫達等
  此間大學士等將朕口傳㫖意令在京大學士齊集九卿詹事科道掌印未掌印官員通行曉諭伊等有可言之事在九卿前各親書奏聞朕自京偶爾違和至今扶掖未能行走又兼天時亢旱日夕憂慮寢食靡寕古來君臣之義最重必明良合徳方能上格
  天心感召和氣不在修飾虛名也今亢暘不雨君臣宜時相儆惕以萬民生計為憂其間念切國家不乏其人而玩泄性成者亦未必全無凡爾臣工理宜體朕孜孜憂民之念竭誠禱祝庶可望甘霖早沛耳康熈五十年五月初七日
  諭大學士溫達等
  現在此處大學士等將朕手書諭㫖發往京城㑹集滿漢大學士九卿詹事掌印不掌印科道官詳晰傳諭伊等有應陳奏之事各自親書奏摺即當九卿前交明具奏朕自京師抱恙而出今行歩未健尚需人扶掖又兼天時亢旱蚤夜焦勞以致不安寢食自古君臣之義甚重必上下一德相成然後能感
  上天之心召致和氣不在徒飾虛文務空名以從事也今當此亢旱之際我君臣應協同心力夙夜靡寧以為萬民籌畫生計大抵諸臣內實心以國家為念者固自不少而秉性奸惡亦不可謂無人惟爾諸臣宜仰體朕懷日存憂惕為羣黎竭誠祈禱庶幾甘霖可冀倖早獲也特諭康熙五十年五月初八日
  諭大學士溫達等
  此案正法人犯五十餘名人數甚多若在各省完結猶可今將許多人犯俱解京正法朕心殊屬不忍況從前廣東海賊案內三十餘人止將一二人正法其餘俱發往烏喇等處為水手當差鄭盡心等非大盜竝未與官兵抗拒不過廹於饑寒搶奪食物聞得鄭盡心等漢仗俱好出首鄭盡心之髙允泮能逺視五十餘里伊等俱係熟諳水性之人今將伊等從寛免死或歸併旗下或發往盛京烏喇等處為水手當差亦可此事前止三法司議奏今著問九卿詹事科道以聞康熙五十年五月二十二日
  諭大學士溫達等
  張玉書耆舊老臣久任機務直亮清勤始終一節學問人品卓然不羣朕知之甚悉倚任方殷今忽病逝深切軫悼應得䘏典著察例具奏康熙五十年五月二十八日
  諭戶部
  趙申喬奏稱滎澤縣被水衝地畝錢糧應行蠲免其凡係黃河水衝地畝俱著查明報部等語從來河流原無一定如河水遷流南岸則北岸地畝涸出河水遷流北㟁則南㟁地畝涸出地方官但知衝潰地畝錢糧奏請蠲免者甚多其衝後涸出地畝應徵錢糧之處竝無一人奏請今永定河水引入栁⿱口故狠城等處地方涸出數千頃皆成膏腴有旗人耕種者亦有百姓耕種者昔年草屋數椽之人今俱蓋髙樓瓦舍居住矣地方官竝未將此涸出地畝查明奏聞也朕知之雖悉未肯深究趙申喬身為湖廣巡撫其長沙被江水衝決涸出之地亦曽查奏乎若如所請行則各省督撫地方官必至專以被衝地畝蠲免錢糧為事國家正賦勢必虧損朕在九卿前原欲面詢趙申喬此奏必係與鹿祐有隙藉之以辱鹿祐耳此事該部竝不詳確議覆即照趙申喬所請議行非特為趙申喬周旋顔面乎殊屬不合其請調武官之處似應杳明著再行確議具奏康熙五十年六月初十日
  諭刑部
  部議陳四一案甚謬據現獲陳四供稱四十四五兩年因本省不收無以度日於四十六年自山西帶領我一族並親屬婦女子姪一百三十餘口逃在陝西慶陽府居住二年四十八年前往河南從此流扵湖廣貴州地方等語顯係虛誑陜西等省自朕巡狩以來毎年俱係大有竝無一歳歉收督撫等題報豐稔之疏現在陳四等何事受饑百餘口人飄流乃爾耶若果係饑民妻子自應徒歩荷擔沿途乞食到田畝膏腴處所即當存住耕種養贍妻子度日因何又騎馬跨騾手執刀鎗周流各省且若此百什成羣越界逺行而該督撫竝不奏聞地方官反給衣服盤費糧米等物由是觀之未必非因平日不能鼔動百姓之心故轉相煽誘資給以便乘機生事為亂也且如許人衆飄流數載毎日口糧若干餵馬草料若干俱從何處得來尚謂之流民可乎大學士李光地任直隸巡撫時深忿寧津縣百姓流離地方官不行揭報題叅處分始行禁止前偽朱三太子人知之者多曽有巨室交接至家供其酒食延之讀書朕無不知也此案部議將陳四等妻子各發回原籍安置伊等離家多年發回無産業度日更撥何處地畝與之耕種乎此䖏並不加詳審即援今年四月釋放監禁罪人之例混議非特廢事豈明知之而欲聼其作亂耶齊世武等罔念恩遇將事推諉自圖安逸似此草率議覆不顧顔面鄙陋極矣今刑部事件廢弛皆由齊世武卞永譽部院堂官俱朕親自擢用理應感念主德實心盡職報効今以朕為年老何能頓忘朕㤙將事盡行廢弛致朕忿而誅戮悔無及矣康熙五十年七月二十二日
  諭吏刑二部
  督撫提鎮等平時不能撫恤百姓訓練兵丁及有事又不能相機速行剿撫縱容賊盜滋蔓騷擾地方肆行搶奪且遲延日久不將其事奏聞乃稱百姓不廢耕織照常安業夫強盜竊盜多至三四十人百姓尚畏懼逃避況數千民人為盜搶奪豈得謂百姓不廢耕織安居樂業乎此係赫壽等掩飾已過希圖卸罪巧行誣奏甚明著該部嚴察議奏康熙五十年八月初九日
  諭刑部
  朕聼政多年惟孜孜期乂安萬姓故凡發政施令務以真誠為尚儻矜憫犯法之人博取虛名夏則遇熱而審冬則遇寒而審不時遣官恤刑督撫審擬案件復屢屬堂司官分行駁改則貽累於兵民官驛糜費於迎送餽遺互訐多端不知作何底止督撫之專責首在敦厚風俗導民於善不時訓飭有司簡清詞訟速結案件不因細事多繫妻子無辜以致蕩析家資逃匿他省即為良吏雖不熱審亦無所關使不清本原不愛黎庶徒以熱審為言則各省有定限竝非至熱時訊理俱先時審結是有熱審之名而無其實益滋煩擾矣梁世勲不諳事體輕重草率冐昧妄行具題殊屬不合理應從重治罪但係無知陳奏著從寛免治罪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
  諭兵部
  朕前次巡幸南省藍理陛辭回任之時曽奏稱福建水師提督有呉英陸路提督有臣料理地方可保寧謐儻猶有盜賊之事臣無面目再覲天顔求主上寛懐䓁語今盜賊竊發不能即行剿撫縱容延蔓迄今尚未盡獲且藍理居官不端殊為溺職著革職從寛免交刑部范時崇黃秉中俱從寛免革職著各降五級戴罪効力許鳳陳有功俱從寛免革職著各降五級戴罪圖功盜賊務期盡行拿獲如不能盡行拿獲再加議罪康熙五十年九月初八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七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八目録
  勅諭
  諭戶部
  諭戶部
  諭大學士溫達陳廷敬蕭永藻等
  諭大學士溫達李光地蕭永藻
  諭禮部
  諭內閣
  諭內閣
  諭戶部等衙門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禮部
  詔
  恩詔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八
  勅諭
  諭戶部
  自古人臣事君必令民生疾苦具以上聞勸善懲惡屏絶私黨以愛民弭盜革除惡習敦厚風俗為務前張伯行奏稱務期家給人足仰報君恩今未及一年而遽雲給足毋乃文飾太過乎嘗聞人多稱張伯行操守好又聞江浙地方強盜竊賊紛紛叢集鄉紳兵民甚屬不安更聞今嵗錢糧未清虧欠甚多又糧船遲誤米色不堪昔朕南巡時米價較今甚賤且竝無災祲猶慮小民窮苦屢頒諭㫖今盜賊滋蔓該撫反稱給足者無非掩飾前言耳未必於小民實有利益也嗣後毋得如此虛詞矜譽凡事必速行完結敦風厚俗弭盜安民催儹糧船清理錢糧以圖報効該部其嚴飭之康熙五十年十月初一日
  諭戶部
  朕誕膺大統撫育寰區夙夜孜孜不自暇逸凡以為民也勤圖利濟休養安全即無水旱之虞時布寛仁之政蠲租除賦務使遐方率土無不均沾或値雨暘偶愆出帑發粟多方賑䘏其有益於吾民者靡弗備舉而亟行之朕慇懇周詳之至意前四十九年所頒諭㫖申晰甚明原欲將五十年天下錢糧通行蠲免以諸臣集議恐需用兵餉撥解之際兵民驛遞益致煩苦故自五十年為始三年之內全免一週除將直𨽻奉天等九直省康熙五十年地丁錢糧一概蠲免及歷年舊欠錢糧一併免徵外山西河南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各撫屬除漕項外五十一年應徵地畝銀共捌百四拾萬四千兩有竒人丁銀共一百二十萬捌千一百兩有竒著察明全免竝歷年舊欠共五拾四萬一千三百兩有竒亦俱著免徵其五十二年應蠲省分至期候㫖行民間舊欠既經豁免嗣後毎年額徵錢糧務如數全完儻完不及額或有虧空託稱民欠即責令督撫以下官員償補仍從重治罪該督撫湏實心力行期副朕惓惓愛民之意如有指稱事故侵欺科派事發之日必嚴行究治諭㫖到日徧示城郭鄉村深山窮谷咸使知悉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五十年十月初三日
  諭大學士溫達陳廷敬蕭永藻等
  臺灣總兵官員缺殊屬緊要開列總兵官內一應調補之人著問九卿其福建省官員亦遣人往問大學士李光地並曉諭福建總督等將伊省武官內好者即行薦舉勿致隱漏如果據實具奏則福建省官員懼賢否必能直達皆勉力相率為好官矣福建地方遙逺因朕不得親臨故優劣未能即知如藍理兇惡盈滿聞而褫革之儻當伊罪未著之前先行罷黜於地方豈不大有裨益耶定海總兵呉郡居官甚優實心効力武官內允為苐一今代攝江南提督事務江南人亦皆稱道此人不可調補臺灣朕欲留俟要處提督用之餘著於列名人內舉奏康熙五十年十月初九日
  諭大學士溫達李光地蕭永藻
  直省生員舉人增額既多赴考者較前倍衆分校官不將巻子全閲但檢意中之人及有關節巻子呈正副主考而主考亦止將分校官所呈巻子分別取中是以真材屈阨今科赴考者俱嘖有怨言謂好文被房官埋沒竟不呈送主考此皆主考官不能將巻子全閲之故也即今朕之記性雖不及上哲猶可為中資如一日閱時文百萹亦不能首尾全記主考官於數日之內閱巻㡬千定其次苐不過隨手出序而已未必得當也此特因出榜之期太近故耳如將出榜之期多展數日則主考得以盡閱巻子不致真材有遺珠之歎矣爾䓁問九卿具奏康熙五十年十月初九日
  諭禮部
  朕統御寰區撫綏萬國中外一體保育維殷惟期遐邇咸寕共享昇平之福至於藩邦有能仰體此心修明厥職者朕尤加意優待之茲朝鮮國王李焞自襲爵以來愼守封圻恪循儀度嵗時貢獻方物克殫悃忱四十餘年未嘗少懈其國中之事稍有關係者必奏明仰請定奪罔敢隱諱毎於欽差人員竭盡小心倍加敬禮且撫恤國人善於愛養所屬靡不恱服朕用是深為嘉美既嘗曲示恩誼而値彼地饑饉又自海洋運米賑濟故舉國人衆至今猶深感戴朝鮮貢獻朕屢加裁減以至甚輕但國小地隘其年例貢物內有白金一千兩紅豹皮一百四十二張猶恐艱於備辦嗣後將此二項永停貢獻又聞朝鮮國使沿途館舍盡皆傾圮難以止宿歷年進貢奏事人員甚為勞瘁著令各該地方官作速修葺堅固用副朕加恵逺人至意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五十年十月二十三日
  諭內閣
  天壇大祭朕親行禮曾有諭㫖嗣因朕躬少有違和大臣等再三奏阻故下㫖遣大臣恭代朕則照常齋戒這兩日體中安好如常更無可疑朕思天壇必親祭方展誠心朕仍親詣行禮大臣等不知朕意或又行奏阻朕今年已六十即或行禮少遲兩傍人少為扶助亦可也其速行傳諭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初十日
  諭內閣
  任丘文安地勢低窪素係積水之區朕所深悉因地勢處兩大河之間區處無策故令將苑家口之南數百里堤岸保固自滹沱等河至子牙河之北數百里堤岸亦加保固或任丘文安值雨水連綿所積之水髙於河水則將堤開放引水入河其河水髙時聼其自落此理之所必然也至異常水患非但兩河之間不可逆料即髙阜之地豈遂可恃今値無事之時毀拆民間田廬墳墓挑濬河道建築堤閘以疲民力虛費錢糧是斷然不可者又奏稱宣府白溝諸河之水匯於茅兒灣經保定縣達於苑家口等語附近宣化府之河山西大同左衛馬邑等處甚多俱係沙流㑹於蔚州之桑乾遂成渾河永定河其所稱諸水不知從何地越過永定河六里河淶水易水數重河道而突至保定縣耶況永定河身俱係沙土其通塞在於俄頃若必欲清理本源挑濬河道即竭盡直𨽻民力亦斷不能也樊紹祚不諳河務地勢冐昧生事混亂具奏不合其申飭之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諭戶部等衙門
  這口外民內有在本處納糧者亦有不納糧者其本處納糧與否不過憑伊口説竝未行文本處查明無有確據是必詳查本處方知也現今所查十有餘萬民去來無定此番行查之後還不知續來多少回去多少將伊䓁盡行逐回原籍可憐窮民棲止無地若聼其閑住不納錢糧如許人民似又未可至殺虎口等處守備千總把總等交與遙管頗難稽查湏特設副將同知方好管轄自何溝起至何溝止副將同知各一員又自何溝起至何溝止副將同知各一員如令種地納糧其一切錢糧詞訟人命事件著同知料理捕盜事件著副將料理庶得明白這所奏未詳著再行確議以聞康熙五十年十二月十二日
  諭大學士溫達等
  朕理事年久看得人命並審擬事件要期當乎理而已今陳汝咸條陳請照宋時洗冤録較定畫一屍格除鎗刀弓箭銅鐵䓁器外木棍䓁物俱不作兇器䓁語夫人命事件將拳毆腳踢木棍毆打致死者酌其兇器之輕重以定罪之輕重則事必致紊亂矣如針乃至微之物以針刺死者豈可因針非殺人兇器遂免其罪乎孟子云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由此觀之木棍亦兇器也著問九卿康熙五十年十二月十三日
  諭禮部
  近見直隸各省創建寺廟者甚多建造寺廟則佔踞百姓田廬既成之後愚民又為僧道日用湊集銀錢購買貧人田地給與以致民田漸少且遊民充為僧道窩藏逃亡罪犯行事不法者甚多實擾亂地方大無益於民生者也著各省督撫及地方官除原有寺廟外其創建增修永行禁止康熙五十年十二月十五日
  
  恩詔
  朕為天下生民主宵旰勤勞勵精圖治凡國家之休戚閭閻之樂利晷刻之間無不注意於此天下之大兆民之衆朕誰欺欺天乎至今四十餘載親歷饑饉者不知其幾南北用兵者不知其㡬人心向背者不知其幾天變地震者不知其㡬自責涼徳不能撫育履氷臨淵兢業惟守仰賴
  上天眷佑
  祖宗厚德幸生創業未久之際方免墜失今海㝢昇平年嵗稍和生民俱已樂業邇來諸王大小臣工士庶因朕五旬輿情肫切屢請加上尊號朕堅意固辭不允所請葢朕不以名譽稱揚為尚惟以海內富庶為心是以屢蠲賦役頻省刑罰總欲使老安少懷風俗淳厚漸㡬於康乂隆平之治近因淮黃告成乃東南要務再授方略望有善後朕不辭勞瘁親往閱視見畿輔山左江浙等省耆老人民俱中心愛戴雖童穉亦咸歡欣瞻仰是知民心皆一用是益深軫念視切如傷所以星夜回鑾茲特大沛𢎞㤙普施遐邇庶幾民生咸登壽域和協徧滿寰區所有應行事例開列於後於戲安民則惠益𢎞逮下之㤙御衆以寛聿溥好生之德布告天下咸使聞知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九目録
  
  宋髙宗父母之讐終身不雪論
  三角形推算法論
  量天尺論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九
  
  宋髙宗父母之讐終身不雪論
  朕萬幾餘暇命大學士翰林該直者於南書房出宋髙宗父母之讐終身不雪論朕亦作焉大學士熊賜履將朕意已書因文意得體故不復作衆官作完進呈朕一一細閱責之太過者不免刻薄立已之意者不能無私文章雖雅皆非至當不易之理朕自弱齡苦好讀書未嘗以文為事況帝王之學識其逺者大者而已非儒生對句華辭多麗為勝也覽此衆論又不能無疑故勉強濡毫出意見再論之論古人之道猶後之視今須在中正和平中正則不偏和平則不闕責人重者責已輕千百年前所為以瞬息論之易一生數十年間事業成之難自古創業守成自有其法創業惟艱守成不易宋之開創已百餘年矣徽宗守成之主不能敬天法祖有圖
  燕之議亡失故有三也所以天命將危外患已深雖孝子慈孫不能改也當日能保邦於未危治之於未亂任賢勿二去邪勿疑內有守國之賢相外有謀勇之將士可以一鼔而殲遼金何難之有若至危急存亡之秋武侯之才止於死而後已之歎僅存漢室三分偏安蜀都矣又覽史冊韓世忠敗金兵於金山兀朮乘騎而遁金山者共目所覩豈能乘騎排兵耶南渡史訛以至如此況金兵破遼之後兵已滿萬人強將猛非宋之所敵明矣備責不能臥薪嘗膽以雪父兄母后之讐則髙宗何辭若論李綱之忠言不聽岳飛之丹誠不用設使諫行言聼則必勝金兵於朱仙生還二帝於汴京朕實不信也何也根本已久不固人心已乆不一上無慣戰之良將下無用命之士卒天下雖有勤王之名真偽莫測虛實難分髙宗久在金營孰強孰弱自有切見若使復讐雪恥再整江山實不能也勢使之也孟子曰寡衆弱強不敵也若論講和之非我
  太祖髙皇帝因祖之讐戊午起兵戰必勝克必取所向無敵有往必成神威聖武深仁厚澤猶念中國塗炭數次議和明朝引南宋講和之非始終不悟歸罪兵部尚書陳新甲為秦檜棄市示衆發天下兵迎戰如袁崇煥毛文龍⿰氵𠔏承疇祖大壽唐通呉三桂前後千餘員凡出關者非死即降靡有孑遺財賦因之已竭人心隨而思亂百萬䧺兵盡沒東海億兆窮民罹於邊戍元氣盡傷於關東闖賊𧊵起於隴西賊至京城文武逃㪚無一死於難者豈非當日不主議和者乎偏安社稷猶存一線之脈絡若為雪恥復讐同死於國難者尤不知於明末同乎否乎文天祥雲社稷為重君為輕立君以存社稷存一日則盡臣子一日之責實千載忠臣之語君與社稷並而為一也使髙宗匹夫之勇死而無悔不顧社稷以死雪讐又不知當時議論如何耶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有徳者可以居之民不堪命即有是日曷喪之詩天視天聼自我民始有國家者不可以不慎朕不敢責於已然而責於未然取其殷鑒不逺之誡自警自戒雲爾不暇多論古人是非也
  三角形推算法論
  孟子曰規矩方員之至聖人人倫之至益見規矩方員乃數學之根本太極兩儀之變化也三代以上人心尚實有學必精所以考定日月之盈縮七政之參差鳥獸草木之應候又以閏月定四時庶績咸熙者豈偶然哉古人璿璣齊七政表度準南北察兩至明太陽之囘轉識二分為寒暑之變遷日月星辰交食凌犯入差清濛地氣之考苟非測量難得其詳有測量而無推算勢不可成所以古人以圓容衆角衆角容方自方而三角勾股在其中矣勾三股四絃五者以直角而論乃一角九十度竝兩角又九十度即成半圜一百八十度也若非直角出入九十度內外者勾股之所不能推雖分作直形湊合偶成亦非數家之堂奧何足論哉上古若無衆角歸圓何能得厯之根而成八線之表皆因俗就易畏煩以功名仕宦為重敬天授時為輕故置而不論以至如此康熙初年間以厯法爭訟互為訐告至於死者不知其幾康熙七年閏月頒厯之後欽天監再題欲加十二月又閏因而衆論紛紛人心不服皆謂從古有厯以來未聞一歳中再閏因而諸王九卿等再三考察舉朝無有知厯者朕目覩其事心中痛恨凡萬㡬餘暇即專志於天文厯法二十餘年所以略知其大概不至於混亂也論者以古法今法之不同深不知厯厯原出自中國傳及於極西西人守之不失測量不已嵗歳増修所以得其差分之疎密非有他術也其名色條目雖有不同實無關於厯原皆係於嵗修察考之密方圓衆角之推算測量經緯之分合則厯法行之千年何𡚁之有三角者圜方衆角之盡精微易曉舍此而他求必致混雜厯不可成矣唐一行元郭守敬不過借囘囘厯少加潤色偶合一時而已亦不能行久可見出於意見非有根基於算術也厯本於測量終於推算授之於民時驗之於交食豈能逃於衆目之所觀乎
  量天尺論
  或曰古有量天尺然天可量乎對曰此數學之不解天文之不明自古未定之學況萬㡬不暇惟日孜孜宵衣旰食用心治理不當論及奈自弱齡讀書凡有學問必細心考索務求真實少得厯根三角勾股之精微故不辭無文而援筆論之夫天者髙明在上萬物覆焉易雲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書雲天髙聼卑至理朙矣言其徳也天無私覆無為而成者天之道也蒼蒼在上不可階而升者理也何能量之乎聖人作而有太極隂陽河圖洛書出焉所以仰觀俯察用一三五七九之竒數二四六八十之偶數驗之於推測考之於鳥獸草木而後定厯元分閏餘察黃鐘之律而萬事之本得矣齊政授時黎民於變時雍者聖人之德也後世不察究天文厯元之所由來只求於末節圖捷易為所以日離月逺而不悟兼之文章聰明各出己見後世數學茫然不傳矣豈不惜乎厯元之測天者㝡關於度數分杪天之三百六十度地亦三百六十度地之一度以周尺測驗得二百五十里而無餘以今尺測驗得二百里無餘知其天度地度同也以之而測太陽之某日某地髙度即得北極之髙度按法算之不在表之大小地方之逺近絲忽不爽擴而充之七政凌犯交食雖千萬年或前或後可坐而待也豈不信乎前儒嘗論總因理深者太過而不明數學數學者不及而未必得理各塗各作不能合而為一後人以文章之䳄雄為斷亦不勞心靜思求聖人敬授人時之本也朕嘗試之至二十里不測太陽之髙度種種差分之數少有疏忽其表影即不準矣又考古人先定影數不究表之長短只定冬至一影而紛紛立議所以不明者甚矣此至理之所在非難事也儻見理不確以聰明㝷去再無頭緒不得表影之準則矣依此論及天不可量地可量也古人精於測器凡有嵗差月差日差時差䝉氣差之類皆自測量而得非有他伎也朕偶有測量無不細究帝王之家物無不有往往以測器中留心又如此設使改厯元作八線皆可以目前試得總而論者測日影長短則有所據若量天則非吾之所能也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目録
  
  親征平定朔漠方略序
  増修皇輿表序
  五燈全書序
  清文鑑序
  全唐詩録序
  全唐詩序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
  
  親征平定朔漠方略序
  朕祇承
  天眷懋紹
  祖宗丕基為億兆生民主薄海內外皆吾赤子雖越在邊徼荒服之地儻有一隅之弗寧一夫之不獲不忍恝然視也西北塞外喀爾喀七旗與厄魯特四部落並號雄藩同奉職貢非一日矣不意有厄魯特噶爾丹者賦性凶殘中懐狡詐戕害其兄弟兼併四部蠶食鄰封其勢日張其志益侈朕初聞厄魯特與喀爾喀交惡隨遣親近大臣頒恩賚以和觧之迨其後興兵搆怨又命大臣曉譬利害諭令息爭乃噶爾丹抗㫖狂逞致喀爾喀為所潰敗叩闗乞援朕收撫之置諸邊內資給餼牽始皆得所而噶爾丹猶修郄如故所在侵陵忽闌入我烏
  闌布通之地朕受鉞親王大臣問罪聲討大師克㨗未即殄除時賊倉皇宵遁深懼我軍之窮追投牒指誓因而釋之假使噶爾丹能自此悔禍改圖則雖至今存可也夫何轉瞬渝盟包藏不軌窺伺我斥堠搖惑我外藩潛敓我納木扎爾拖音肆虐不止朕深念此㓂斷宜速滅於是整飭士馬備峙糧糗決䇿親征而賊之蹤跡飄忽無常又慮其兵至逺颺兵退復入乃授密畫於科爾沁王沙津令其遣使誘賊約至近地旋調發盛京諸路軍禦東路分遣一軍截西路朕躬統六師從中路入比行近賊巢噶爾丹不敢抗我顔行聞風奔竄朕遂親率前鋒軍併日追擊賊窮蹙已極盡棄其子女輜重而遁會與我西路師遇大敗其軍噶爾丹僅以數人跳身走嗣是朕再駕而至鄂爾多斯三駕而至狼居胥山麓宣威布恵兼用互施招徠其黨羽遏絶其歸路其寨桑等接踵嚮附其子復為我擒賊自料勢不能逭遂爾仰藥授首所親信丹濟喇等亦相繼乞降二十餘年狡悍陸梁之勁㓂曽不二載悉皆草薙禽獮而大業克就矣夫烈燄弗戢必將燎原積㓂一日不除則疆圉一日不靖方親征之初舉也在廷諸臣多持異議狃於目前之計者謂兇鋒挫衂無足深憂憚於征繕之煩者謂大漠逰魂難以就縛不知除惡務盡制勝在謀歴觀漢唐宋之已事徃徃罷敝中國之力而不能成廓清邊塞之功良由經理失宜而殲鋤之不早也朕既逺鑒前轍復追維烏闌布通之失故不避寒暑艱辛親涖窮邉三勤薄伐惟是逆形已著然後徂征怙惡不悛然後摉討身先士卒則櫛風沐雨而人皆忘勞指畫軍儲則轉饟饋師而人爭用命茂草茁於荒磧流泉溢於沙陀萬里經行安如枕席非徼神祐曷繇臻此易曰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朕仰慿天道俯愜人情以萬不得已而用兵之意乗刻不容緩而滅㓂之機立拯邉境之毒痡永底中原於清宴昭告
  
  廟適契成謀使非慮出萬全可輕言師旅哉茲前後用兵夲末具載卷中覽是編者尚克喻朕心焉
  増修皇輿表序
  皇輿表一編肇成於康熈己未製序卷端時置几案歴有年所顧原編紀載沿革於郡縣特詳其地列輿圖而未設有郡縣者槩未編入朕惟國家統御方夏覆載之內視均一體外藩䝉古諸屬國自
  祖宗朝後先收服次第歸誠迨朕臨御以來蕃王君長嵗時貢琛悉比內地繡壤相錯不啻萬有餘里邇者喀爾喀青海部衆稱臣嚮附土宇益廓計其山川封域斥堠之所屇分野之所屬皆按地而可考也至於山陬海澨新隸職方者二十餘年間建州樹邑徃徃而有又若朝鮮交阯諸國之奉職惟䖍邉徼土目之革心效順亦從來志方輿者所宜備載爰命儒臣更加増輯共十有六巻書成特令刋梓用示來茲於戲幅員延袤亦云廣矣而蕃生息厚風俗之道則實資於廟堂之經理朕開編循覽深念髙卑險易形勢不齊燥濕剛柔風氣各異然而秉彞恆性遐邇皆同朕以一身為中外元元主惟是張官置吏以牧民生禁暴設防以禦民患既鞠養之務徧尤教化之宜周早夜孶孶無日不心通乎四海九州之隠書不云乎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凡我後人覩是編者知剏造之維艱思懐柔之不易則千百禩無疆之厯服其庶克永荷天庥也夫
  五燈全書序
  朕惟天生蒸民厥有恆性迨物交私蔽以後遂不能有善而無惡故操治世之權者必兢兢以勸善懲惡為先務焉大易著閑邪存誠之義尚書明福善禍淫之㫖皆所以啓牖下民使之回心嚮道而勿即於匪彞也間嘗流覽釋氏之書立教雖主於空寂而其戒欺去妄蠲忿窒慾亦與勸善懲惡之道葢無殊㫖焉自宗門教興曹溪而下五派迭衍各有撰述宋景徳以後裒集為傳燈諸録嗣是又舉挈要領彚成一編是為五燈會元洎乎夲朝沙門海寛念其支派繁衍自宋金元明數百年來傳述闕然乃著纉續一書今聖感寺僧超永復慮譜牒漸棼聞見不一用是旁蒐博考折𠂻於二編而叅訂之刪其煩蕪増所未備以成全書其用心也可謂勤矣至於簡牘所載互相印證之語罕譬曲喻為說甚夥而其大指要歸亦惟欲袪迷惑以復性真不越乎閑邪存誠牖人為善之意匪僅有裨於禪宗教㫖而已也故為之序
  清文鑑序
  朕惟自昔聖人易結繩以書契用使天下之義理悉歸文字天下之文字悉歸六書六書備而義理無不畢具苟不為講習修明則形聲㸃畫之制雖存其義㡬乎息矣我
  太祖髙皇帝創業垂訓至仁合於天地肇造清書大文昺如日月
  太宗文皇帝上聖之資開天之運繼志紹聞丕宣文治世祖章皇帝神靈首出智勇天授秉英斷之資持以恭儉擴寛仁之量濟以憂勤朕以涼徳膺
  祖宗之鴻圖即位多年未嘗晷刻不以法
  祖為念兢業自守宵旰靡遑萬㡬之暇惟以讀書窮理盡吾之志凡五經四書已經翻譯之外如綱目講義等有闗於治道者靡不譯盡近來老成耆舊漸就凋謝因而㣲文奧㫖久而弗彰承譌襲舛習而不察字句偶有失落語音或有不正國書所闗至鉅政事文章皆由此出非詳加釐定何所折𠂻非編輯成書何以取法爰詔儒臣分類排纂日以繕槀進呈朕親御丹黃逐一審訂觧詁之疑似者必晰同異於毫芒引據之闕遺者必援經史以互證或博咨於故老或㕘考於舊編大而天文地理小而名物象數十二字母五聲切音具載集中名曰清文鑑用探音聲之夲原究字畫之詳盡為部三十有六為類二百八十為書二十一卷清文得此而無餘藴凡以明
  祖徳之源流敬夲之深意也易雲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朕仰承
  列祖創造之𢎞模深惟國家同文之盛典嵗閲數周彚成全帙誦是編者尚其體朕歴載之勤劬因音聲以求字畫因字畫以求文章繼自今詔令之出納章奏之敷陳以及達於遐陬勒諸琰琬者大經大法咸有據依一話一言式循典則庶㡬國書永貽於千百禩而與日星河漢長垂天壌也夫
  全唐詩録序
  在昔詩教之興夲性情之㣲導中和之㫖所以感人心而羙謡俗被金石而格神祗故大舜以教胄子樂正以造俊秀蓋自二帝三王之世固已然矣文武成康之際王澤洽頌聲作洋洋乎洵足以繼薰風之操並卿雲之奏也自時厥後作者彌繁孔子從而刪定之使六義彰明一經燦列録其忠厚悱惻之辭以寓諷諭戒勉之意天道人事胥於是乎具焉漢魏以還尤多新製體例雖更前徽未邈至陳隋之末稍凌替矣唐之太宗致治㡬於三代之隆躬自撰著一時文人才士將相名臣詠吟遞發藻采繽紛踵襲雅騷之跡光昭正始之音而歌行律絶獨創兼能自遐古以來未甞有也爰及盛唐逮乎中晩或與運會為髙下而凡緣時託志觸物攄懐形諸翰簡者皆卓然成一家之言弗可廢也朕萬㡬餘閑迴環覽詠尋其指歸晰其正變而三百年升降得失之故亦因以可考焉於是論世觀人即其章句攬其菁英勒為成書置諸幾席每勤披閲加以精研迄於今已歴有年所矣頃以視河南巡至於江浙見比閭士庶有吹豳擊壌之風獻詩頌者絡繹於途雖其工拙淺深各極其不齊之致而衢謳巷舞儼然省方之所採列國之所陳亦可見人情之愛戴而先王以詩為教之義濡染而蒸陶之者所闗甚鉅也翰林侍讀徐倬以全唐詩録進展巻而讀之與朕平時品第者蓋有合焉嘉其耄年好學遷秩禮部侍郎以為天下學者之勸乃取茲集親為鑒cq=437定賜以帑金即命校刋俾誦習者由全唐之詩沿波討瀾以上溯夫汾泗之傳而㳺泳乎唐虞載賡之盛其於化理人心將大有裨益也矣是為序以弁其端雲康熈四十五年三月初七日
  全唐詩序
  詩至唐而衆體悉備亦諸法畢該故稱詩者必視唐人為標準如射之就彀率治器之就規矩焉蓋唐當開國之初即用聲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傑之彥悉從事於六義之學以為進身之階則習之者固已専且勤矣而又堂陛之賡和友朋之贈處與夫登臨讌賞之即事感懐勞人遷客之觸物寓興一舉而託之於詩雖窮達殊途悲愉異境而以言乎攄寫性情則其致一也夫性情所寄千載同符安有運㑹之可區別而論次唐人之詩者輙執初盛中晚岐分疆陌而抑揚軒輊之過甚此皆後人強為之名非通論也自昔唐人選唐詩有殷璠元結令狐楚姚合數家巻帙未為詳備至宋初撰輯英華收録唐篇什極盛然詩以類從仍多脫漏未成一代鉅觀朕茲發內府所有全唐詩命諸詞臣合唐音統籤諸編參互校勘蒐補缺遺略去初盛中晚之名一依時代分置次第其人有通籍登朝嵗月可考者以嵗月先後為斷無可考者則援據詩中所詠之事與所同時之人繫焉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釐為九百巻於是唐三百年詩人之菁華咸采擷薈萃於一編之內亦可雲大備矣夫詩盈數萬格調各殊溯其學問夲原雖悉有師承指授而其精思獨悟不屑為苟同者皆能殫其才力所至沿尋風雅以卓然自成其家又其甚者寧為幽僻竒譎雜出於變風變雅之外而絶不致有蹈襲剽竊之弊是則唐人深造極詣之能事也學者問途於此探珠於淵海選材於鄧林博收約守而不自失其性情之正則真能善學唐人者矣豈其漫無持擇汎求優孟之形似者可以語詩也哉是用製序巻首以示刻全唐詩嘉與來學之㫖海內誦習者尚其知朕意焉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一目録
  
  資治通鑑綱目全書序
  佩文韻府序
  淵鑑類函序
  歴代賦彚序
  清涼山新志序
  四朝詩選序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一
  
  資治通鑑綱目全書序
  朕惟自古帝王言動必記而史事以興顧周禮外史所掌巻帙寖繁即紀傳亦異千百年來㣲言大義昭掲天壤必以尼山筆削為斷所從來尚矣粵自龍門而降累朝國乗體製略同涑水司馬氏易分類為合編葢猶左氏法也紫陽朱子特起而振舉之綱以提要目以備詳嵗時列於上而天統明章程繫於下而人紀立増損精切予奪謹嚴庶㡬春秋大居正之宗指與雖其間事例櫽括稍有脫誤大都門人一時采輯之過實非晦菴夲意也自時厥後有前編有外紀有大紀續編以及考證集覽發明質寔之類諸家論著不一而足要皆商確折𠂻互相叅訂明儒陳仁錫裒集而剞劂之不可謂非先哲之功臣也朕㡬務之暇留神披閲博稽詳考纖悉靡
  遺取義必抉其精徴辭必捜其奧析疑正陋釐異闡幽務期法戒昭彰質文融貫前後所著論斷凡百有餘首茲允諸臣請並以付梓頒布宇內俾士子流傳誦習開巻瞭然不特天人理欲之㣲古今治忽之故一一臚如指掌即子朱子祖述宣尼維持世教之苦𠂻並可潛孚黙契於數千載之下是則朕敦崇古學作新烝民之至意也爰敘述以冠篇端用昭示於無窮焉
  佩文韻府序
  朕萬㡬在御日昃宵分未遑自逸時當燕閒不輟問學羣經子史誦其文而晰其義矣以至百家之書凡可以裨世教勵民風者修眀補正罔使闕遺甞謂韻府羣玉五車韻瑞諸書事繫於字字統於韻稽古者近而取之約而能博是書之作誠不為無所見也然其為書簡而不詳略而不備且引據多誤朕每致意焉欲博稽衆籍著為全書爰於康熈四十三年夏六月朕與內直翰林諸臣親加考訂證其訛舛増其脫漏或有某經某史所載某字某事未備者朕復時時面諭一一増録漸次成帙猶以故實或未極博於十月復命閣部大臣更加蒐采以裒益之既有原夲増夲又有內増外増將付剞劂矣名曰佩文韻府隨於十二月開局武英殿集翰林諸臣合併詳勘逐日進覽旋授梓人於五十年十月全書告成共一百零六卷一萬八千餘頁囊括古今網羅鉅細韻學之盛未有過於此書者也書成諸臣請序朕念自初至今經八年矣歴寒暑之久積嵗月之勤朕於此書政事之暇未嘗惜一日之勞也朕又嘗諭諸臣從來著一大書非數十年之功不能成今數年以來所成大部書凡十有餘種若非合衆人之力豈能刻期告竣故凡先後預事諸臣皆命列名其中茲序佩文韻府因備記編撰之始末遂及修集諸書之大指以見成書之不易如此
  淵鑑類函序
  朕㡬務餘暇博渉藝林每覧一書必盡其全帙沉潛徃復既得其始終條理精義之所存而文句英華亦常讀之矣嘗謂古人政事文章雖出於二然文章以言理政事則理之發邇而見遠者也豈僅以其區區文句之間而可以自命為學術乎自六朝乃有類書而尤盛於唐此豈非求之文句之間者哉雖然理之所寓於斯萃焉弗可廢也昔者孔子之繫易也曰方以類聚又曰夲乎天者親上夲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於諸卦則曰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葢以天下古今事物之理畢具於易而易之為書因理象物因物徴辭以斷天下之疑而成天下之務者各從其類以明之然則類書之作其亦不違於聖人立言之意歟書之最著者藝文類聚北堂書鈔初學記白帖杜氏通典宋明以來撰者寖廣若博而不繁簡而能覈者抑亦鮮矣獨俞安期唐類函頗稱詳括大抵祖述歐陽詢之類聚稍刪存書鈔初學記白帖通典而附益之安期明人也而曰唐類函者以其皆唐輯也既缺宋以來書而唐以前亦有脫漏者爰命儒臣逖稽旁捜泝洄徃籍網羅近代増其所無詳其所略叅伍錯綜以摛其異探𧷤索隠以約其同要之不離乎以類相從而類始備焉書成計四百五十卷夫自有類書迄於今千有餘年而集其大成可不謂斯文之少補乎學者或未能盡讀天下之書觀於此而得其大凡因以求盡其始終條理精義之所存其於格物致知之功修辭立誠之事為益匪淺尠矣
  歴代賦彚序
  賦者六義之一也風雅頌興賦比六者而賦居興比之中葢其敷陳事理抒寫物情興比不得並焉故賦之於詩功尤為獨多由是以來興比不能單行而賦遂繼詩之後卓然自見於世故曰賦者古詩之流也班固又謂登髙能賦可以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智深羙可以與國政事故可以為列大夫也是則賦之於詩具其一體及其閎肆漫衍與詩並行而其事可通於用人書曰敷奏以言夫敷奏者有近乎賦之義使堯舜而在今日亦所不廢則豈非文章之可貴者哉朕嘗於㡬務之暇博觀典籍見古者諸侯卿大夫交接鄰國時稱詩以喻志不必其所自作皆謂之賦如晉公子重耳賦六月魯文公賦菁菁者莪鄭穆公賦鴻雁魯穆叔賦祁父之類皆取古詩歌之以喻其志即詠吟之遺音得心意之所存使聞之者足以感發興起而因以明其如相告語之情猶之敷布其義而直陳之故謂之賦也春秋之後聘問詠歌不行於列國於是羈臣志士自言其情而賦乃作焉其始創自荀況宦遊於楚作為五賦楚臣屈原乃作離騷後人尊之為經而班固以為屈原作賦以諷諭則巳名其為賦矣其後宋玉唐勒皆競為之漢興賈誼枚乗司馬相如揚雄張衡之流製作尤盛三國兩晉以逮六朝變而為排至於唐宋變而為律又變而為文而唐宋則用以取士其時名臣偉人徃徃多出其中迨及元而始不列於科目朕以其不可盡廢也間嘗以是求天下之才故命詞臣考稽古昔蒐采缺逸都為一集親加鑒定令校刋焉為敘其源流興罷之故以示天下使凡為學者知朕意雲康熈四十五年三月二十日
  清涼山新志序
  朕惟清涼山古稱文殊大士演教之區也茲山聳峙於鴈門雲中之表接恆嶽而俯滹沱橫臨朔塞藩屏京畿其地風勁而高寒層氷結於隂巖積雪留於炎夏故名清涼然地雖寒而嘉木芳草䝉茸山谷稱靈異焉五峰竦立上矗霄漢日月之所迴環煙霞之所虧蔽蒼然深秀其為神臯奧區葢自昔而已然矣是以自漢迄今歴代皆有崇建古剎精藍遍滿巖岫宇內稱靈山佛土最著者有三峨𡼴普陀而五臺為尤盛焉我
  世祖章皇帝上為
  慈闈祝釐下為蒼生錫福賜金遣使屢沛
  恩施朕數經駐蹕茲山為
  兩宮祈康寧福祉因而登五峰陟臺懐各為文勒石以紀之琪樹靈葩形於萹詠葢嘗念佛教以清淨慈恵為夲以戒定智慧為宗亦有裨於勸善逺慝茲山又密邇塞垣逺離塵俗當為清修者之所棲泊故於此每惓惓焉山之有志所以紀形勝述建置載藝文俾後之人有所稽考徃蹟舊聞不致湮沒茲編詳簡適中不蕪不支清涼勝境可撫卷而得其梗概也因敘於簡端康熈四十年五月初三日
  四朝詩選序
  生民之始稟二儀之精含五常之性而其理具於一心人心之靈日出而不窮詩大序謂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其闡明虞廷言志之意而歸夲於心者其意深矣蓋時運推移質文屢變其言之所發雖殊而心之所存無異則詩之為道安可謂古今人不相及哉觀於宋金元明之詩而其義尤著焉世之論詩者謂唐以詩賦取士故唐之詩為獨盛夫唐之詩誠盛矣若夫宋之取士始以詩賦熈寧専主經義而罷詩賦元祐初復詩賦至紹聖而又羅之其後又復與經義並行金大略如宋制元自仁宗罷詩而存賦明則詩賦皆罷之士於其時以其餘力兼習有韻之言専之則易羙兼之則難工而其至者亦徃徃嫓北宋而追三唐豈非人心之靈日出而不窮者歟此又可見古今人不甚相逺也朕夙興夜寐永圖治安念養士育才國家盛典考言詢事曩代良規亦既試之制藝使通經術兼以論表判䇿俾達古今而於科目之外時以詩賦取人每當省方觀民之㑹士之所進詩賦古文止輦受觀停舟延問親試而㧞其尤者亦多矣蓋舉斯世而措之禮陶樂淑之中被以溫柔敦厚之教故所以奬勸之者靡弗至焉近得全唐詩已命儒臣校訂刋布海內由唐以來千有餘年之久流傳自昔未見之書亦可謂斯文之厚幸矣遂又命博採宋金元明之詩每代分體各編自名篇鉅集以及斷簡殘章罔有闕遺稍擇而録之付之剞劂用以標詩人之極致擴後進之見聞譬猶六代遞奏八音之律無爽九流並遡一致之理同歸然則唐以後之詩又自今而傳矣夫詩之日逺而日新如此而皆夲於人之一心孔子云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子之言詩法也即心法也子夏味絢素之章子貢悟琢磨之句二子者一以文學列於四科一以多識得聞一貫朕於是有以見夫天之所以畀於人者此心此理隨在流通願學者謹其所存而審其所發將以上達夫大夲大原而充廣乎萬事萬物豈惟詩之為道也哉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二十一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二目録
  
  詠物詩選序
  歴代題畫詩類序
  歴代詩餘選序
  書畫譜序
  廣羣芳譜序
  
  水性記
  黃船記
  避暑山莊記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二十二
  
  詠物詩選序
  昔者子夏序詩謂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羙教化移風俗若是乎詩之道大矣哉而周公纉述唐虞宗翼文武制禮以導天下著爾雅一篇後之序之者謂爾雅所以通詁訓之指歸敘詩人之興詠䟽之者曰爾雅所釋徧解六經而獨雲敘詩人之興詠者以爾雅之作多為釋詩是則一物多名片言殊訓凡以蟲魚草木之㣲發揮天地萬物之理而六義四始之道由是以明焉故夫詩者極其至足以通天地類萬物而不越乎蟲魚草木之㣲詩之詠物自三百篇而已然矣孔子曰邇之事父逺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夫事父事君忠孝大節也鳥獸草木至㣲也吾夫子並舉而極言之然則詩之道其稱名
  也小其取類也大即一物之情而闗乎忠孝之㫖繼自騷賦以來未之有易也此昔人詠物之詩所由作也歟朕自經帷進御覃精六籍至於燕暇未嘗廢書於詩之道時盡心焉爰自古昔逸詩漢魏六朝洎夫有唐訖於宋元明之作博觀耽味搴其蕭稂掇其菁英命大學士陳廷敬尚書王鴻緒校理之翰林蔡升元楊瑄陳元龍查昇陳壯履勵廷儀張廷玉錢名世汪灝查慎行蔣廷錫編録之名曰佩文齋詠物詩選葢蒐采既多義類咸備又不僅如向者所云蟲魚鳥獸草木之屬而已也若天經地誌人事之可以物名者㒺弗列焉於是鏤版行世與天下學文之士共之將使之由名物度數之中求合乎溫柔敦厚之指充詩之量如卜商氏之所言而不負古聖諄復詁訓之心其於詩教有裨益也夫康熙四十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歴代題畫詩類序
  粵攷有虞氏施采作繪而繪事以起周禮冬官爰有設色之工典畫繢之職傳所稱火龍黼黻昭其文三辰旂旗昭其明者是也至漢世圖寫功臣用示褒異則又人物之肖象粲然著見於史冊者矣嗣是工繪事者日衆自天文地輿鳥獸草木以及宮室器用與一切登臨逰覽之勝皆假圖畫以傳於世晉宋而後莫盛於唐五代迄宋作者輩出金元明間亦代有聞人方其詣精入理足以體隂陽含飛動為稽古博物者之所取證不僅以丹青擅長而已而能摉抉其義藴發攄其㫖趣者則尤藉有題畫之詩歴代各體題詠以萬計散置諸集無所統紀翰林陳邦彥裒輯彚鈔得八千九百餘首分為三十類編次一百有二十卷繕夲呈覽朕嘉其用意之勤命授工鋟梓茲刋成裝潢來上萬㡬餘暇時一披閲凡兩間之名象庶類之棼錯無不該載於中且不踰幾席而得流觀山川險易之形近在目前而可考鏡徃代留遺之蹟以至農耕蠶織纖悉具陳鷄犬桑麻宛然如覩庶㡬於昔人豳風無逸之圖有互相發明者焉夫圖繪藝事也而近於道題畫詩之一類也而通於治杜甫詩謂繪事功殊絶幽襟興激昂讀是編者可以觸類而知所務矣爰製序題於卷端以識始末雲康熙四十六年四月十六日
  歴代詩餘選序
  詩餘之作葢自昔樂府之遺音而後人之審聲選調所由以緣起也而要皆昉於詩則其夲末源流之故有可言者古帝舜之命䕫典樂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可見唐虞時即有詩而詩必諧於聲是近代倚聲之詞其理固已寓焉降而殷周孔子刪而為三百五篇樂正而雅頌得所考其時郊廟明堂升歌宴饗以及鄉飲報賽莫不有詩以葉於笙簫琴瑟之間自詩變為騷騷衍為賦雖㫖兼出乎六義而聲弗拘於八音至漢而郊祀房中鐃歌鼓吹琴曲雜詩皆領於樂官於是始有樂府名迄於六代操觚之家按調屬題徴辭赴節日趨婉麗以導宮商唐興古詩而外創為近體而五七言絶句或傳於伶人顧他詩不盡協於樂部其間如李白之清平調憶秦娥菩薩鬘劉禹錫之浪淘沙竹枝詞洎溫庭筠韋莊之徒相繼有作而新聲迭出時皆被諸管弦是詩之流而為詞已權輿於唐矣宋初其風漸廣至周邦彥領大晟樂府比切聲調篇目頗繁栁永復増置之詞遂有専家一時綺製可謂極盛雖體殊樂府而句櫛字比廉肉節奏不爽寸黍其於古者依永和聲之道洵有合也然則詞亦何可廢歟朕萬㡬清暇博綜典籍於經史諸書有闗政教而裨益身心者良已纂輯無遺因流覽風雅廣識名物慾極賦學之全而有賦彚欲萃詩學之富而有全唐詩刋夲宋金元明四代詩選更以詞者繼響夫詩者也乃命詞臣輯其風華典麗悉歸於正者為若干巻而朕親裁定焉夫詩之揚厲功徳鋪陳政事固無論矣至於桑中蔓草諸什而孔子以一言蔽之曰思無邪蓋蕙茝可以比賢者嚶鳴可以喻友生苟讀其詞而引伸之觸類之範其軼志砥厥貞心則是編之含英咀華敲金戞玉者何在不可以思無邪之一言該之也若夫一唱三歎譜入絲竹清濁高下無相奪倫殆宇宙之元音具是推此而沿流討源由詞以溯之詩由詩以溯之樂即簫韶九成其亦不外於夲人心以求自然之聲也夫康熙四十六年七月十二日
  書畫譜序
  書者六藝之一昔栁公權言心正則筆正程子謂作字須敬即此是學蓋以紀事載言行之天下垂之久逺書誠重矣夫書以傳其意而畫以肖其形事若不相侔其義有可連類而並論者焉蒼頡史皇以來歴代載籍多能道之而時數相推材智間出繁重者變而之簡易樸拙者漸而之巧麗亦天地自然之理也其初古文繼為篆隸而今之所謂真書行草三者實權輿於斯矣然三者皆肇興於漢逮夫魏晉去古未逺多見古人篆隸故鍾繇書有其遺法而王羲之踵羙垂徽祧前啓後士林所稱以為歸極已若圖畫之事始自秦漢盛於六朝其間作者輩出曹衛顧陸擅能於前董展孫楊流聲於後隋有何鄭唐則閻呉大抵皆畫佛像人物下筆輙依故事迨氣韻之超極於潑墨寫生之精窮於沒骨而畫之變盡焉朕萬㡬燕閒披覽典冊間臨書家名蹟每觀前代紀録書畫諸書種類錯互漫無統紀遂即佩文齋所有者編葺之使各以類相從為一百卷凡書畫之源流古今工於此者之姓氏以至聞人之題跋歴代之鑒藏悉備攷而慎其擇亦可謂詳且盡矣昔唐太宗好書親序王羲之傳自以為心慕手追而當時內府之圖籍亦號最盛迄於今日流傳者日逺日少晉唐已為隆古而況前此者乎然溯流者必窮其源習今日之書而不推夲於篆隸亦猶齊末之觀也故上自蒼頡史皇下暨近代皆列焉朕於書畫偶有題跋檢出數十則以為一卷從諸臣之請也要之尚稽曩昔用以攄適性情泳陶清暇附於古聖人游藝之意並為世之嗜古者樹毫楮之標準𢎞考索之㫖趣則牙籖萬卷之中是編其亦可以永傳也夫康熙四十七年二月
  廣羣芳譜序
  粵自神農氏甞草辨榖民始知樹藝醫藥伊耆氏命羲和推歩定厯以授時民始知耕穫之不愆而百工績熙偉哉開物成務啓牖來茲聖帝之功與天地並矣朕聽政之暇披閲典籍留意農桑繪耕織之圖製永言之什時巡所至親歴田間其稼穡之艱難作勞之辛苦既周知而洞悉矣每思究百昌生殖之理極萬變消長之情著為成編以佑吾民甞謂爾雅具其名物而郭璞陸佃孫炎之流䟽注埤翼又加詳焉其明備者莫如夲草自夲經以迄陶𢎞景蘇頌而下數十種凡採治之法無不該核他如齊民要術月令廣義諸書其蒔植之宜為更晰矣遐稽徃牘擷其英華歸於簡括良匪易也比見近人所纂羣芳譜蒐輯衆長義類可取但惜尚多踈漏因命儒臣即袐府藏帙攟摭薈萃刪其支冗補其闕遺上原六經旁據子史洎夫稗官野乗之言才士之所歌吟田夫之所傳述皆著於篇而竒花瑞草之産於名山貢自逺徼絶塞為前代所未見聞者亦咸列焉復允廷臣之請益以朕所賦詠依類分載總一百卷命名曰佩文齋廣羣芳譜冠以天時尊嵗令也次榖次桑麻崇民事也次蔬茶果木花卉資厚生溥利用也終以藥物重民命也其諸天時蚤晚之候人事種溉之方地力彼此之殊物性良楛之異㒺弗條舉縷析燦然可觀焉是書也攬品彚之蕃滋想羣生之率育一展卷間化機洋溢於茲畢呈固不惟矜淹洽侈藻麗也以是刋布天下垂之久逺使吾民優㳺於農圃之中家室盈寜樂其業而不憚其勤而大夫士以及民之秀者因以區別物宜審其淑慝凜嗜好之常慎節宣之度於以躋仁夀而享泰平亦不為無所裨助也哉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初十日記
  水性記
  朕察各處水性之根原或根於土或根於沙或根於鹽或根於鹹或根於火焇或根於硫磺人之五臟六腑雖有六沴之所侵人且知之者多卻不防因水性而成其患者愈難明也南北地殊川源藪澤輕清混濁之不同偶耳霧露雪霜山水暴漲即非水之夲性人所難略也所以朕南北各處最防水之輕重闗於飲食故試之水二斤盛於銀器中坐於滾水之上將水耗乾或土或沙或鹽或鹹歴歴無不分眀終無奈何惟取氣酒之法用甑取其氣成水而後用之治水之法莫過於此不分南北不論藪澤即海水臭泥皆可以成甘露養生之要最為所闗故援筆以記之
  黃船記
  黃船者並無別名似戰艦之尾故有將臺不施彩畫以樸是夲外堅內寛以便為足朕每視民瘼巡方水陸非舟即馬所以損益厥中並宜南北而後成之故屢臨淮黃問俗江浙偶遇波濤萬頃人心可駭之際凝然不動聲色者豈非舟之備於全乎古人有言家有千金坐不垂堂每覽書史輒感興歎擴而充之不止舟也治天下之道葢亦如是先曽作操舟之說矣今復論及若非深識江淮河漢之經地則南北東西水性茫然矣不分山川朔漠之形勢則好尚土俗人情不明矣槩不可同語也舟乃細物非篙工檝師之良雖桂棹蘭槳不過虛設之物豈自為我用乎所以隨才器使人地相宜而不求全責備者正為此也故人能施技物皆應手預防備患乎先安然無虞於後雖狂風鉅浪有何懼哉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者即聖人亦不外乎是況不及聖人乎朕每有動莫論巨細心得實見諮之於衆信之於已方敢行也一事一物未嘗草草疎忽亦不少違於理故船窗㡬暇不揣無文援筆以作記
  避暑山莊記
  金山發脈暖溜分泉雲壑渟泓石潭青靄川廣草肥無傷田廬之害風清夏爽宜人調養之功自天地之生成歸造化之品彚朕數巡江干深知南方之秀麗兩幸秦隴益明西土之殫陳北過龍沙東逰長白山川之壯人物之樸亦不能盡述皆吾之所不取惟茲熱河道近神京徃來無過兩日地闢荒野存心豈誤萬幾因而度髙平逺近之差開自然峰嵐之勢依松為齋則竅崖潤色引水在亭則榛煙出谷皆非人力之所能借芳甸而為助無刻桷丹楹之費喜泉林抱素之懐靜觀萬物俯察庶類文禽戱綠水而不避麀鹿映夕陽而成羣鳶飛魚躍從天性之髙下逺色紫氛開韶景之低昂一逰一豫㒺非稼穡之休戚或旰或宵不忘經史之安危勸耕南畝望豐稔筐筥之盈茂止西成樂時若雨暘之慶此居避暑山莊之概也至於玩芝蘭則愛徳行覩松竹則思貞操臨清流則貴㢘潔覽蔓草則賤貪穢此亦古人因物而比興不可不知人君之奉取之於民不愛者即惑也故書之於記朝夕不改敬誠之在茲也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二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二十三目錄
  碑記
  普濟堂碑記
  髙旻寺碑記
  補陀羅迦山普濟寺碑記
  重修清涼山羅睺寺碑記
  碑文
  重修天竺寺碑文
  南海補陀法雨寺碑文
  廣仁寺碑文
  重修南嶽廟碑文
  重修西嶽廟碑文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二十三
  碑記
  普濟堂碑記
  京師廣寧門外有普濟堂焉門臨孔道地接神區萃萬國之梯航普兆民之樂利熙來攘徃之衆胥慶春臺肩摩轂擊之倫咸登壽域然而川塗跋涉易興趼足之嗟風雨晦明難遂棲身之願或徘徊岐路最急貲糧或偃蹇孱軀尤需醫藥於是都人尚義上戶輸金託此三乗之津梁用濟四生之疾苦慈雲法雨資佛力以醒羣迷夕唄晨鐘贊王化以𢎞大澤寒得衣而饑得食羈旅如歸病有託而療有方疲癃立起既安全之甚衆且存歿之皆寧有司以聞深為嘉悅夫好義輕施乃良民之美行恤災拯患寔盛世之休風喜見我民還敦古道咸能體朕憂民之念推朕救民之心創建雖肇乎都城效法期及乎寰宇成比戶可封之俗慰一夫不獲之懐書傳
  從欲於四方詩詠徧徳於百姓此則朕之志也爰賜之額曰膏澤回春而為之記康熙四十四年五月
  髙旻寺碑記
  茱茰灣者乃維揚俗稱寶塔灣也居三岔河之中南眺金焦諸𡶶北枕蜀岡之麓足為淮南勝地凡上江由儀真下江由𤓰步至此皆㑹歸運河而北上也朕比歲以來躬臨河干諮詢經畫者屢矣每抵一處未嘗不懐保編氓施恵工商故兩淮鹽課永減額徴停輸贏羨又聞往來迎送費用私派者甚鉅特頒嚴㫖盡為禁止從此商民得以安席漸皆獲所則朕之巡幸者少有益乎朕三十八年奉
  皇太后鑾輿偕行晨昏侍養視河既畢勉從輿請濟江而南周覽呉㑹民生風俗見茱茰灣歲久寢圮朕欲頒內帑略為修葺為
  皇太后祝釐而衆商以被澤優渥不待期㑹踴躍赴功庀材協力惟恐或後不日告竣舊剎式廓鼎新荘嚴𢎞敞兼以翬飛傑閣憑髙四眺臨大江通南北因書額賜之曰髙旻寺勒文於石永垂久逺惟是雨暘應時河海清晏舉一世共臻於仁壽之域斯四十餘年宵旰勤民之念所厚期也即此塔工蕆事具見羣情愛戴之誼出於至誠是亦有不可冺者爰為書之以志始末雲
  補陀羅迦山普濟寺碑記
  稽考梵書補陀羅迦山有三一居厄納忒黑一居忒白忒一居南海即是山也本山誌書未得其詳當年海宼猖狂凡禁海之外寺宇梵剎皆為灰燼自康熙二十二年蕩平臺灣海波永息故遊方衲子因舊基址斬蓬蒿刈藜藿而更新焉朕時廵浙西特遣專官䖍修淨供敬書題額永鎮山門復發帑金重修寺宇務俾殿堂廡牖丹碧華厯棼橑煥美而一木一石悉出公家一夫一役不煩民力上為
  慈闈延禧下為蒼生錫祉也朕自弱齡誦讀經史以修齊治平為本未暇覽金經貝葉空寂泡影之文所以不能窺其堂奧槩而言之元者善之長也佛者以善為本推而擴之大約無二上天好生化育萬彚大士慈悲度盡衆生亦無二也朕求治勤民四十餘載矣今者兵革已銷而民生未臻康阜梗頑雖化而民情未盡淳良皆因水旱靡常豐歉各異此朕寤寐孳孳不能釋也以大士之力庻幾慈雲法雨甘露祥風使歲稔人安萬姓仁壽則普濟之𢎞功即時雍之上理是朕之心也夫爰書翰簡勒諸穹碑垂示無盡雲康熙四十五年歲次甲申嘉平月上旬書
  重修清涼山羅𥈑寺碑記
  朕省方觀民所過名山大川壯觀勝蹟與夫往聖先賢講學明道之地心切向徃多所表章而釋氏之宮標靈顯異所在多有亦間留題以寄遐懐嘗一再至五臺山慨然於清涼真境如游崆峒汾水之間登眺五𡶶俱賜扁額維茲羅睺寺其地近文殊現相處其取義似皈依西方十六祖創建自唐顯跡於宋續修於勝國賢藩迨我
  先朝曽闢院以供十方暨朕躬亦嘗寵以翰墨而日月既久榱題傾圮赤白漫漶今住持僧元旦復規而新之加麗焉夫浮屠義不三宿則無地非桑下也以無所住為常住亦何處不清涼也然其過化之所徃徃留精舎焉亦弟子職也徃聞羅睺擊鐘集大衆以別聲聞而宋丞相張商英嘗見神燈茲寺中則今元旦之舉於將廢也鐘聲燈影或者復聞聞而見見乎因援筆而賜之記康熙四十五年二月
  碑文
  重修天竺寺碑文
  朕御厯凝庥心周區域省方設教蹕駐湖山眷茲民力於東南詎止皇輿之名勝若迺因其舊蹟無侈前觀則天竺寺之所由以重修也粵惟鷲嶺著於西方法輪則一竺𡶶麗於南國名剎維三固緇梵所薰修亦僊𤫊之窟宅潮音送響遙接普陀塔影橫空長留舎利瑞光發於澗上奇木像大士之容白衣感夫夢中淨域建看經之院或旱乾間作禾麥告枯而幡蓋來迎霔雨濡足有禱輒應無福不臻斯固歷晉宋以迄今寔亦載簡編而可信意者能仁之量等於好生佛道之成闗乎民隱推斯指也不其偉與將使般若之門隨方而啓仁壽之域舉世咸登有其興矣曷可廢哉朕曩者親奉
  慈闈式臨茲宇自芳湖而西顧望初地以南循輦過花迎旌迴雲捲巖深乳竇含真珠之寶光𡶶轉飛來帶琉璃之紺色百𤫊斯護七聖不迷既祝我
  皇太后壽履康寧復冀凡茲庶民室家盈慶然則迦釋之𢎞慈與國家之布徳豈有殊也顧念山靈如昔寺貌未新我
  皇太后為國發心為民祈福時申
  慈命重葺香林茲役之興不妨民事凌雲再煥將無乾竺之𤫊匪日成功實篤坤元之慶恆沙國土偕常樂以同升億萬蒼生享太平而無極是則我
  皇太后之聖心依然迦釋之心而於朕經營天下利濟生民之心亦適有愜也夫
  南海補陀法雨寺碑文
  蓋聞圓通妙象般若真源開覺路於金繩大地證菩提之慧聞潮音於碧海恆沙誦普度之聲紺殿維新滄波永靜惟茲法雨寺者南海補陀山大士之別院也名山佛國大海慈航青嶂干霄髙逼梵天之上洪濤浴日祥開淨土之塲一柱如擎震旦指為名勝三山可接方輿記其神奇值氛祲之震驚致山川之闃寂僧徒雲散佛宇灰飛比者運值清寧慶海波之不作地連溟渤望法界而知歸特頒內府之金重建空王之宅鳩工揆日蔀屋不勞庀材築基鼛鼓弗作珠宮貝闕𣹢聖水以無邊鼇柱鼉梁覺迷津之可渡坐青蓮之寶像圓滿輪輝藝紫竹於祇林荘嚴毫相瞻慈雲之普照鍚法雨之嘉名海若效靈天呉護法標霞髙建來萬國之梯航彼岸可登作十方之津筏藉其廣大上以祝
  聖母之遐齡假此慈悲下以鍚羣黎之多福則㫋檀香外盡成仁壽之區水月光中悉是𣹢濡之澤勒諸琬琰昭示來茲康熙四十三年十一月
  廣仁寺碑文
  朕存心天下睠顧西陲惟茲闗隴之區實切封疆之重歲當癸未特舉時廵省方設教訓吏寧人已責除租行慶布徳引年賜帛奬學興賢所過山川聖哲祠域遣修祀事用殫精禋凡所以禆邦政厚民生者靡弗致其勤焉又以運際承平無忘武備簡稽將士整飭戎行發內帑之金錢普軍中之頒給爰於演武之塲躬親校射之典以建威銷萌之義有觀徳習禮之風顧念久安長治務在因俗宜民若乾竺之傳言雖殊尚而利濟之道指有同歸閲武之頃周覽地形相其爽塏命創招提即大賚之餘貲為雙林之小築厥工匪侈逾載告竣斯役也經營適協乎輿情銖黍不煩夫民力將使黃山巖岫秀比𤫊山渭水波濤凝如定水洪河浪息渡法海之津梁華嶽雲開通耆闍之轍跡五陵六郡之衆迴向香城外蕃屬國而遙羣遊淨土賁神光之常護上以祝
  慈壽於無涯助王化之遐宣下以鍚民庥於有永其亦朕綏懐寰宇順導烝黎之至意也歟於是題廣仁之額標括三乗書多寶之碑昭垂奕葉雲爾康熙四十四年十一月初一日
  重修南嶽廟碑文
  衡嶽為天南巨鎮上應北斗玉衡亦名壽嶽主靈長於祿位緜福祚於子孫載在星經由來尚已往歲專官致祭肅薦馨香復以廟貌傾頹勅命修葺蠲吉蕆事鳩工庀材不斂閭左之錢不費公旬之役羣臣歡忭庻民子來經始於四十四年七月訖工於四十六年九月不三歲而落成榱桷一新丹碧重煥於時億萬臣民以茲嶽為主壽之山咸欲伸其愛戴之悃為朕祝釐而督撫諸臣亦合詞籲請謂宜親頒文翰宣導輿情朕以萬邦為懐踐祚以來殫思治理區畫周詳敬
  天勤民不遑暇逸而於嶽瀆諸祀典禮必䖍凡以洽神人和上下也維茲南嶽靈爽斯憑亦期與吾民共樂雍熙同登仁壽大四海從風之治固萬年有道之基是則朕斂時鍚福之至願雲爾爰書重修歲月以示崇徳報功之意俾勒之貞珉昭諸億禩焉
  重修西嶽廟碑文
  天地定位山嶽效靈體發育之能贊生成之徳尊踰四瀆秩視三公祀典之於五嶽禮綦重矣矧華山峻峙雍州雄踞西土辨方維酉兆歲事於有秋盛徳在金助氣機之始肅興雨則膏流河渭出雲而氣接恆嵩尤宇宙之奧區神祗之𤫊府也嶽廟當華隂衢道基址崇宏棟梁巍煥明禋肹蠁降格居歆國家之邀福迓禧以大庇我陜東西數千里之蒼黔者於是乎在而年歲浸久則傾圮漫漶不能無虞朕於癸未冬省方西廵蒞止少華之麓矚雲臺望仙掌靈蹤勝蹟髣髴於煙嵐翠靄間而西連隴坂東接函闗土俗民風停車坐悉秋露凝而勤收穫商飇起而謹蓋藏年穀屢豐閭閻日阜自非神庥曷克臻此於是入祠展謁遣祭致䖍特命所司鳩工載葺不興一役輪奐丕新蓐收之別館増輝少昊之下都彌絢自今以始達精忱於玉帛陳黍稷之馨香黙佑潛孚嘉祥翕集佐坤靈以作成萬物宏兌澤而利濟羣方豈有量哉爰勒豐碑用垂奕禩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初一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二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二十四目錄
  碑文
  五臺山棲賢寺碑文
  五臺山顯通寺碑文
  五臺山湧泉寺碑文
  五臺山廣宗寺碑文
  五臺山白雲寺碑文
  東嶽廟碑文
  穹覽寺碑文
  北鎮廟碑文
  隆興寺碑文
  重修西頂廣仁宮碑文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二十四
  碑文
  五臺山棲賢寺碑文
  蓋惟鷲嶺西來西土旋移樂土鳳林東望東臺即是春臺漸近神京雲湧一𡶶獨秀迴翔震旦蓮開五朶齊明谷鋪錦繡之花輝連忍草溝注清涼之水法具慈航名髙選佛之塲眺瀛洲而若鏡跡表棲賢之社探石洞以如霞儼然證道之區允矣降真之所昔者大士於此現身早証圓通闡從聞思修之教顯標真實偕隨聲應感之緣曽為七佛之師化宣累劫今作十方之主澤普羣生幸茲常喜之國都瞻禮妙徳之相好出緡錢於內帑香火頻仍啓傑構於靈山荘嚴斯在祗園遐敞地分五百坤輿寳座一乗光遍三千世界禪枝影靜願風雨之調均覺海波澄信金湯之擁䕶祝
  慈有慶九天之壽域長新綿祚無疆兆姓之福田永賴
  礱鐫貞石託記載於斯文抒寫至懐俾昭垂於來許
  五臺山顯通寺碑文
  山分五頂亘右輔之雄區地接三霄顯西方之化域惟大士棲真之所髙揭獅床為竺蘭演教之塲羣標鴈舎靡不矗瓊梯於碧漢耀琳宇於丹巖茲顯通寺者創自永平闢大孚之靈蹟拓於元魏増善住之崇基唐宗始易前稱勝代再頒嘉號玉花園畔紺雨繽紛甘露津邊璇源滴瀝神燈煥彩散列巘以千星飛閣翔空絢明霞於萬疊洵臺懐之上剎恆朔之名藍也朕駕鑾輅以時廵望鷲𡶶而企嚮身雲忽湧陟初地之清涼心月常圓燭慧光之鴻朗特捐淨施香界重開聿改舊觀熏修倍肅石上辟支現影顯示吉祥函中舎利升輝盡生歡喜葳蕤紫菌宛同四照交枝曲折紅泉即是八功衍派上以緜
  慈闈之景算壽嶽彌崇下以鍚兆姓之繁禧祥河普潤爰鐫片碣用詔來茲
  五臺山湧泉寺碑文
  地湧璇源山驛著醒心之號天開金界禪宮標盥掌之名故鍊性髙僧每棲真於碧澗而薰修淨侶多遯跡於丹泉用浣滌乎塵氛乃流傳夫靈蹟五臺山湧泉寺者祗陀化域震旦清都宿歷井參聳蓮花之五萼山連恆代環柏谷以千盤師利垂光神燈燭夜摩騰演教仙梵飄空陟中頂之岧嶤指北巖而迤邐路入清涼之谷萬派跳珠俗稱澡浴之池一泓噀玉神膏滭沸金猊駐影而徘徊細縠奫淪香象凌波而蹴蹋諸天撝䕶四衆皈依既撥蘚以披榛遂結亭而甃石雪竇寫空明之色月林生定慧之香朕以西廵駕臨初地喜清瀾之不竭念聖境之未湮爰發帑金式扶象教掲獅堂以纓壑紺碧重新翼鴈舎以連霄煙嵐増煥雖慈恩廣大千江共印圓暉而誠愫感通一勺亦沾法乳珠旛寳網無雲不現吉祥粥鼔齋鐘是水皆分功徳緜靈長於億載甘露恆滋普福利於羣生祥河永濟泐諸貞石昭示來茲
  五臺山廣宗寺碑文
  蓋聞教闡浮提資神功於廣運理融淨域表大義於正宗山號清涼藏名歡喜覽勝則鴈門紫塞標竒則鹿苑珠林式承由舊之規宜示維新之象廣宗寺者幽棲妙境禪悅精藍泉飛猊座之旁塔湧鷲𡶶之半當其開基曩代鑿石成龕架宇虛巖範銅為瓦大孚金像儼然分照十方小朶天城久矣齊稱五佛屬星霜之流易致風雨之漂搖朕法駕時廵祗園蒞止特頒金帑再飾寳坊畫棟於以重輝雲⿰木睂 -- 楣因茲永煥風旛髙卓偕鐵鳳以翺翔月鏡長圓並金羊而焜燿種福田於福地事重祝釐宣梵唄於梵天意兼勸俗庻幾宏敷廣席徹權實之指歸丕振宗傳識源流之派別雲爾
  五臺山白雲寺碑文
  三明闡教𢎞塵海之津梁八正開宗示靈山之門閾白雲寺者五臺之接待院也面臨逵道已饒林麓之觀後枕巖椒即是煙霞之宅乍棼絲而出岫紺馬羣翔俄散綺以盈川玉毫同色縈青繚白朝暮皆宜罨翠浮嵐隂晴互換松寮爽塏霏香靄於諸天蓮社蕭閒隔氛埃於下界聖真茲焉顯化開士託以潛棲溯厥由來亦云舊矣然而法輪未建祕境猶湮階繡苔錢難覓雀離之舎壁留蝸篆莫瞻螺髻之容惟洪構之有期信勝因之不昧朕旁蒐竺典結念名區特頒內府之金鏐用飾上方之象設天龍八部齊拱齋筵鍾板六時共修禪誦剎竿髙峙風琴動而月鏡升梵宇長新意蕊飛而心燈炳冀願船之普濟道在𢎞慈庻覺路之咸登義存廣善雲爾
  東嶽廟碑文
  京師朝陽門外向有東嶽廟自元明迄今歷有年所康熙三十七年居民不戒而燬於火其明年朕發廣善庫金鳩工庀材命和碩裕親王董其事不勞一民不興一役經始於三十九年三月訖工於四十一年六月不三歲而落成殿閣廊廡視舊加飭焉夫五嶽為名山之長而泰山尤羣嶽之宗於時為春於徳為仁而其神之靈又能膚寸成雲霖雨天下故諸嶽止祀於其方而泰山之祠徧宇內崇徳報功所從來久矣朕即位以來殫心治理訪求民隱閲視河工屢經魯地皆命專官致祭凡以為蒼生祈福祉也茲朝陽既都城之㢲位而東嶽廟又適在其地則因其方位之宜以隆望秩之典亦禮之可以義起者然則斯廟之成也神既得所憑依而民亦遂其瞻仰自茲以往風雨以節寒暑以時俾海宇得休養生息以共樂於豐穰之世庻於朕四十餘年恵愛黎元之意其稍有慰乎爰書重建之歲月以昭示來茲雲爾康熙歲次甲申冬十一月上旬書
  穹覽寺碑文
  哈喇和屯者䝉古名色釋之即烏城也乃古興州之所轄因世久事殊前朝未及設官分職皇輿等書編察難考朕避暑出塞因土肥水甘泉清𡶶秀故駐蹕於此未嘗不飲食倍加精神爽健所以鳩工此地建離宮數十間茅茨土階不彩不畫但取其容坐避暑之計也日理萬幾未嘗少輟與宮中無異萬幾偶暇即窮經史性理諸書臨池揮翰膳後即較射觀徳以安不忘危之念此其大略也因有離宮隨侍人員共祝萬壽而建寺不日即成又求扁額以垂永久朕賜書雲穹覽取沈約驤首覽層穹之意在行宮之㢲位寺勢雖㣲蓮社梵音鈴鐸經聲巨細皆備內有三大士相仙衣飄颺瑞園涵影以空寂為本慈悲為教汲引四生津梁三界清鐘夜聞逺近罔弗皈依月殿朗輝中外靡不瞻仰況右倚層巖左帶大河口外諸藩來往進貢皆由經過三庚無暑六月生風地脈宜穀氣清少病誠為佳景前朝以戍邊不暇何得駐蹕今四海為一八表同風自京北至萬里如同家人父子豈有他術哉以誠而已今臣下歸福於朕朕曰天下皆福朕之福也先憂後樂朕之職也所願者年豐歲稔煙塵永息余之念茲在茲之意足矣無以妄求佛有所知自有保䕶康熙四十三年歲次甲申秋八月中秋日
  北鎮廟碑文
  醫巫閭屹峙東北為幽州巨鎮昔虞帝封十有二山此其一也穹崇磅礴靈瑞所鍾實護王氣以壯鴻圖與嶽瀆諸神並垂祀典朕省方問俗嘗過其境望其佳氣鬱鬱蔥蔥上插霄漢下瞰蓬瀛懸瀑飛流喬松盤蔚知其所以保障而迎休者蓋有素矣向鍚扁額式展褒崇而廟貌未隆無以昭顯特勅修造遣專官以恪乃事凡所需給皆頒自內府始於康熙四十五年七月訖於本年十一月不四月而告厥成功焉規制宏備輪奐維新紺宇琳宮照耀山谷於時臣民瞻仰罔不欣悅而府尹臣奏請謂宜光文翰勒諸貞珉朕御極以來勤恤民隱祗奉
  天庥敬共神明罔敢稍斁維北鎮之奕奕為神京之翊輔嘉符凝集靈爽式憑神其永贊雍熙益𢎞福祜鍚蕃昌於庶類固丕祚於萬年用慰朕精䖍之至意爰樹穹碑書重修歲月以示來茲康熙四十七年閏三月
  隆興寺碑文
  真定府城隆興寺者前臨滹水後睇恆山城郭逶迤林木縈帶敞髙明之淨域標爽塏之琳宮考厥始基肇自隋代宋開寳時重加創造神光夜燭首出赤山之銅法雨晨流復下頰龍之木靈異既啓崇宇斯興遂洗香埿仍裝寶像稽諸紀載良有明徴自是以來七百餘載風雨摧剝日就傾圮朕曩從廵省所過爰命鳩工役不煩民貲出內府復以專官董領其事經始康熙四十二年之夏落成四十八年之冬複殿重樓雲日輝映層欒列棟金碧參差開銑鋈之真容具荘嚴之實相七十三尺復還舊觀千萬億身長留勝跡洵十方所瞻仰為萬品所皈依茲寺也密邇神京接連畿輔地當都㑹時際豐穣煙火於焉殷繁輪蹄之所輻湊莫不齋心肅慮致禮加䖍斯亦慈氏之宏規而法門之傑構矣夫㫖窮六度首以仁義為宗諦演三乗多證善惡之果宣昭覺路導引迷津亦有禆於人心不無闗於世教今茲重新梵宇更續禪燈上為
  慈闈祝釐下為兆民祈福營建之意實在於斯寺中榜額凡十有九皆朕親書復製碑文勒諸貞石俾垂無窮焉
  重修西頂廣仁宮碑文
  天地之大徳曰生在四時為春在四徳為仁易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自古帝王茂對育物四海之大萬民之衆以及昆蟲草木之㣲各遂其生者無非體天地好生之徳以流澤於無窮也易繫辭又言乾大生坤廣生則是生物之功天始之而地更廣之蓋坤者母道也母道主慈其於生物為尢近焉京城西直門外有西頂舊建碧霞元君宮地近西山之麓直今西苑之西南所謂萬泉荘者固郊畿一勝境也元君初號天妃宋宣和間始著靈異厥後禦災捍患奇蹟屢彰下迄元明代加封號成𢎞而後祠觀尤盛郛郭之間五頂環列西頂其一也歲時既久陳跡都荒碑碣猶存榱桷弗整其謂妥神何歲在戊子發內帑命有司鳩工重葺之閲一載而落成棟宇穹然垣廡翼然殿寢秩然丹雘燦然瞻拜其下者䖍肅有加焉朕於萬幾之暇亦徃展禮仰祝
  聖母之釐俯介生民之祉以祈純嘏以鞏皇圖顔其額曰廣仁宮羣臣請立石以紀之朕思仁之為道大矣擴之可放六合約之止在一心先儒論仁謂心如穀種其生之性即為仁故物物而有仁則生生而不已天地之於人物父母之於子皆是道也朕君臨天下日以養育羣生為念俾穉者得以長壯者得以樂老者得以安期於生齒殷繁兵刑寢息民無夭札物無疵癘總以一仁推之而有餘今獨於茲廟曰廣仁者蓋以元君之為神有母道焉母道莫大於坤今之廟宮適位坤維元君其佐坤之厚徳以廣其仁使首善之區同臻壽域寰㝢之內永託慈庥斯神貺與日星共著而禋祀與金石常新矣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二十四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二十五目錄
  碑文
  重修菩薩頂碑文
  和碩裕憲親王碑文
  和碩恭親王常寧碑文
  太子太傅都統三等公議政大臣吏部尚書中和殿大學士佐領贈少保仍兼太子太傅諡文襄圖海碑文
  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佐領加二級諡文清阿蘭㤗碑文
  
  訓飭士子文
  
  唯
  天為大頌幷序
  
  上帝閣贊
  為七十八歲老人光輪像贊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五
  碑文
  重修菩薩頂碑文
  蓋聞沙界三千標鴈門於五頂紺宮十二顯鷲嶺於一臺摩騰天眼之所憑阿育神光之攸燭水火金木行配土而居中南北東西嶽得嵩而成五諸方盡攝千聖咸登洵紫府之瑋觀名山之勝境矣茲菩薩頂寺者地多𤫊跡閣本真容㝠贊化機大布貞觀之詔宏資王度聿新景徳之規覩金像於白毫啓寳筵於翠岫羣龍北向樓臺聳蒼靄之中雙練南飛鍾磬出煙蘿之外曩以文殊示化獨現全身因之歴代相沿尚虛傑搆朕惟法輪常轉象教無邊宜開廣大之宗特發恢𢎞之願基因闢而加敞殿以配而彌尊河浮香象普賢分般若之光陸湧青蓮大士結跏趺之座㫋檀婆律有佛皆拈薝蔔優曇無花不笑彼此百千賢劫獨歸不二法門萬億人天
  共證前三妙諦豈獨金䋲珠網萃巾拂於一堂白足赤髭走盋囊於千里已哉爰勒豐碑永昭慧日
  和碩裕憲親王碑文
  國家景運厖洪本支百世用惇秩敘懋建屏藩矧茲同氣之最親加以懿行之茂著恩無間於終始禮務盡夫榮哀紀述生平倍増愾歎惟王為
  皇考世祖章皇帝之長子朕之親兄也胄既屬尊齒復居長而秉性寛和持身謙牧虛受之量雖疎賤不遺矜慎之衷雖細㣲必飭而其大者則在因心展孝曲盡慈寧色養之誠視國如家克敦夙夜奉公之義入而預聞大政出而翊贊戎機佐致昇平共享清晏豈期偶恙遽遘鞠凶當王之初疾也嘗遣醫審藥躬視再三王自謂漸瘳諄辭遜謝及朕時廵塞上哀訃忽聞遂觸冐炎蒸倍道遄返輟朝臨奠製誄抒懐歴喪禮之告竣常涕泗之橫集顧瞻華屋杳隔春暉歲月不淹頓成陳跡能不悲夫迄今追惟徃事溯自髫齡或同侍寢門或偕游禁苑或參稽圖史或陪扈鑾輿朕日篤家人昆弟之歡而王則益修臣職惟謹四十餘年曽無失徳天懐樂善何日忘之經曰髙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王服習斯訓美備厥躬按法旌行予諡曰憲洵無忝矣茲王之寢園在黃華山麓川廽巖抱既固且完朕親加相度迺襄大事嗣子保㤗命紹舊封式纘王緒於戲惟王克忠克孝之節允樹為臣為子之型王之休徳朕褒揚之王之後嗣朕佑芘之爰據實摛文勒之貞石用垂令聞於不朽俾後之覽者知所景仰焉
  和碩恭親王常寧碑文
  國家因親鍚寵固莫重於宗支而自近推恩尤必先乎同氣故手足之誼既篤生前軫恤之仁復加歿後凡以道隆敦本禮備飾終典至渥也惟王朕之介弟幼授親藩久沐尊崇歴霑賜賚方期奉天倫之樂承日接之歡克保修齡茂膺多祉何圖春秋猶壯齒髮未衰疢疾忽侵溘焉凋謝緬惟曩昔感悼良深特遣官以築幽宮復勒銘以垂貞碣嗚呼音容漸邈嗟朱邸之長辭歲月旋移悵黃壚之永閟式頒寵命昭示來茲不其休歟太子太傅都統三等公議政大臣吏部尚書中和殿大學士佐領贈少保仍兼太子太傅諡文襄圖海碑文
  朕撫御方夏勤求治理維茲丞弼之臣協心毗贊綏靖邦家實倚賴焉爾圖海秉資忠慤砥行端勤密勿周旋歴有年所敬以事上誠以持躬淵鑒沈幾克膺大任自為都統時嘗平荊楚西山之亂還入綸扉贊襄匪懈廼逆賊呉三桂憑藉寵靈煽動南服一時羣不逞之徒囂然附和察哈爾孤負國恩造釁搆孽爾以將軍副信郡王祗承廟算出闗征討膚功立奏東服底平繼以涇原騷動西土震驚命爾為大將軍以乗勝之師廻戈西嚮賊方肆其狂蹶思與滇逆併力惟爾以重臣建牙遂得橫截秦隴扼亢擣虛逆勢窮蹙始帖耳垂尾復來效命邇年以來爾鎮撫三秦威略大著能使羣賊膽寒則凡天戈所指建耆定之成功者惟爾勞勩為多爵以上公俾之振旅方將復煩以機務與之講持盈保㤗之理共享隆平至治詎圖勤瘁之餘溘焉殞逝腹心失倚深用䀌傷雖恩䘏有加鍚之嘉諡而朕軫悼元老之心則未有己也爰命伐石樹之墓道使後有溯勲舊之烈者得以考焉康熙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
  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佐領加二級諡文清阿蘭㤗碑文
  朕惟國家之務全賴平章簡我良臣得之匪易其有克副股肱之寄積抒夙夜之勤律己彌見小心佐政能持大體方切倚毗而不假年飾終之禮有加哀徃之情恆篤用泐貞石永世有辭爾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佐領加二級諡文清阿蘭㤗有容之徳大受之材自歴百司御事以至為冢卿罔不慎乃在位朕甚嘉之用俾爾弼餘一人以襄大政爾能和衷以協力推誠以布公遵國家蕩平正直之塗養人心清靜寧壹之福十年之久一𤯝無聞豈惟朕心所素知抑亦羣情所悅服至於潔廉之操尤著美於朝端蕭然故居朕嘗書額示寵且性本謙沖義惟止足每一求退朕輒黯然欲斷來章溫言批答間有㣲疾賜問頻仍豈期近者臥病一旬遂爾不起輟朝深痛未解朕懐賵馬賻金䘏爾身後臨䘮祖奠如朕親行加祭易名悉從優異嗚呼緬生平不事聲名之跡惟密勿常多贊助之勞朕無溢辭務傳其實尚俾知我弼臣之遺徽茂烈足以光於邦家風於有位千秋不泯眎此豐碑康熙四十年四月初十日
  
  訓飭士子文
  國家建立學校原以興行教化作育人才典至渥也朕臨馭以來隆重師儒加意庠序近復慎簡學使釐剔𡚁端務期風教修明賢材蔚起庻幾棫樸作人之意乃比來士習未端儒效罕著雖因內外臣工奉行未能盡善亦由爾諸生積錮已久猝難改易之故也茲特親製訓言再加警飭爾諸生其敬聽之從來學者先立品行次及文學學術事功源委有敘爾諸生幼聞庭訓長列宮牆朝夕誦讀寧無講究必也躬修實踐砥礪廉隅敦孝順以事親秉忠貞以立志窮經考義勿雜荒誕之談取友親師悉化憍盈之氣文章歸於醇雅毋事浮華軌度式於規繩最妨蕩軼子衿佻健自昔所譏苟行止有虧雖讀書何益若夫宅心弗淑行已多愆或蜚語流言脅制官長或隱糧包訟出入公門或唆撥姦猾欺孤凌弱或招呼朋類結社要盟乃如之人名教不容鄉黨弗齒縱倖逃禠撲濫竊章縫返之於衷能無愧乎況乎鄉㑹科名乃掄才大典闗係尤鉅士子果有真才實學何患困不逄年顧乃標榜虛名暗通聲氣夤緣詭遇罔顧身家又或改竄鄉貫希圖進取囂凌騰沸網利營私種種𡚁情深可痛恨且夫士子出身之始尤貴以正若茲厥初拜獻便已作姦犯科則異時敗檢踰閑何所不至又安望其秉公持正為國家宣猷樹績膺後先疏附之選哉朕用嘉惠爾等故不禁反復惓惓茲訓言頒到爾等務共體朕心恪遵明訓一切痛加改省爭自濯磨積行勤學以圖上進國家三年登造束帛弓旌不特爾身有榮即爾祖父亦増光寵矣逄時得志寧俟他求哉若仍視為具文玩愒弗儆毀方躍冶暴棄自甘則是爾等㝠頑無知終不能率教也既負栽培復干咎戾王章具在朕亦不能為爾等寛矣自茲以徃內而國學外而直省鄉校凡學臣師長皆有司鐸之責者並宜傳集諸生多方董勸以副朕懐否則職業弗修咎亦難逭勿謂朕言之不預也爾多士尚敬聼之哉康熙四十一年正月頌
  
  天為大頌幷序
  康熙乙酉正月六日初辛有事於
  南郊是夜瑞雪清塵光風拂面瞻拜之際不覺䖍密精誠筋力彊健所以不揣無文敬賦唯
  天為大頌一篇聊記其事雲爾
  唯
  天溥覆唯大涵𢎞無㣲不照億兆攸同至諴感
  神豈曰髙崇玉帛鍾鼔禮雲表衷為民請命祈榖神功潛施黙化密運罔窮惟予小子潔䖍齋戒對越
  昊蒼匪敢少懈食乃民命時若是快念茲邦本無逺弗屆履薄臨氷敬勤作誡宵旰縈縈夙夜何解東風拂淑庚日布雲玉花遍野萬姓欣欣占年自慶望澤先殷愆多徳寡恐塞上聞一日二日萬幾紛紜休戚相闗乃寐夜分猗猗娭娭須臻風化熙熙皥皥所賴春夏惟徳動天編氓趨下燠寒以時蕃廡禾稼三季苦辛至冬少暇穀黍登塲子女敬迓
  紫壇紺席殷薦成田欽若昭事四十四年求端可畏鑑之在天慎終如始寸隂斡旋作民父母正直無偏前後念茲庶幾保全
  
  上帝閣贊
  唯天最髙下臨則近美惡昭章其情難隱忠孝有報逆者媿忿大道三無丹經五藴至哉敬誠守身慎謹維皇上帝降衷於民惸獨鰥寡懐保在心人之為善夙夜日新惻隱何自虛明覺真蒼蒼鑑此鍚福臣鄰威鎮北地神武𤣥方羣魔電掣萬類宣揚雨暘時若壽世康祥
  為七十八嵗老人光輪像贊
  法象為教報應之緣慈雲溥䕃甘露連綿四句一藏九部大千鼻竪睂橫天真志堅覺性清靜呪鉢生蓮惟爾守戒特賜宸篇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二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六目録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八十一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六
  雜著
  古文評論
  左傳
  鄭莊公叔叚本末隠公元年
  書曰烝烝乂不格姦人倫之至萬世之訓也以武姜之偏溺叔叚之貪愚莊公初無孝友之誠心遂不明於予奪之大義養成弟惡而後以兵取之其失德多矣
  衛石碏諫寵州吁隠公三年
  石碏之諫卓然千古正論有國有家者不可不三復斯言
  魯臧僖伯諫觀魚隠公五年
  辭義堅正有典有則
  鄭伯侵陳隠公六年
  一篇之中論斷多於序事是史家又一格歐陽五代諸傳每得此法
  鄭伯命大夫百里居許隠公十一年
  鄭莊公入人之國而不利其土地雖𪫟於齊魯猶庶幾能以私自克者君子許其有禮亦善善長之義也
  魯臧哀伯諫納郜鼎桓公二年
  典贍之中姿致蔚然呂東萊所謂從容委曲辭不廹而意獨切至者此類是也
  隨季梁勸修政桓公六年
  季梁在而楚不敢伐隨宮之竒行而晉即舉虞合二國之事觀之可以見用賢之效矣
  楚屈瑕伐羅桓公十三年
  戰勝而驕者必敗讀此可以知兵
  魯齊長勺之戰莊公十年
  兵法貴知彼知己此篇約略盡之
  晉獻公嬖驪姬莊公二十八年
  觀獻公之行事雖非驪姬二五亦無不亂之理此人事亦天道也
  晉獻公使大子申生伐東山臯落氏閔公二年
  申生之禍機牙已成雖無偏衣金玦其得免乎左氏雜引諸臣之言變化錯綜文特古藻
  楚屈完對齊侯僖公四年
  楚勢日強召陵一盟而俛首聽命齊桓屈服之功大矣
  宮之竒諫假道僖公五年
  前叚文勢緊峭後叚藻色紛披
  齊管仲論受鄭子華僖公七年
  於召陵見君臣之義明焉於甯母見父子之倫正焉左氏於此二事敘致特詳所謂好惡與聖人同也
  晉秦韓之戰僖公十五年
  韓之戰其曲在晉秦獲晉侯而因晉人之憂慼卒歸而禮之穆公於是乎有君人之度矣
  晉隂飴甥對秦伯僖公十五年
  飴甥立言之妙能使秦伯降心以從千古第一詞令也
  宋楚泓之戰僖公二十二年
  宋襄忍於鄫子而不忍於二毛謂之曰仁吾不信也公羊擬以文王之戰謬矣
  敘晉重耳出亡夲末僖公二十三年
  總十九年所歴各國之事而合敘之貫穿簡括此史家列傳體所從出
  富辰諫襄王僖公二十四年
  富辰欲王忍小忿以扞外侮亦自有見然至逆王命而執其使抑亦甚矣不能申明君臣之大義而但以親親為言豈正論乎宜無以動王之聽也
  魯展喜犒齊師僖公二十六年
  讀此等文字可見當時諸侯猶畏名義先王之澤未衰
  晉文公始霸僖公二十七年
  晉為三軍謀帥而必曰說禮樂敦詩書以戰功取霸而必曰文之教此等議論識見非三代以下人所及
  晉楚城濮之戰僖公二十八年
  城濮召陵霸功之大者召陵之師責包茅之貢問膠舟之罪何等辭嚴義正城濮之戰執宛春許曹衛以致䝉馬虎皮曳柴偽遁兵家隂謀無所不用此桓文譎正之分也
  鄭燭之武說秦伯僖公三十年
  晉之伐鄭夲以其無禮貳於楚特借辭耳故是役也晉主而秦客燭之武之言易入者以此
  秦蹇叔諫穆公襲鄭僖公三十二年
  違棄老成之言自古鮮有不敗者穆公敗而知悔庶曰能賢惜其能悔而不能改日㝷干戈而未有已也
  秦師自鄭入滑僖公三十三年
  秦師至滑而鄭不知㣲弦高之智鄭亦殆矣文逸宕多姿
  晉敗秦師於殽僖公三十三年
  是時晉鄭未睦秦師之東又非加兵於晉乃藉同姓為兵端而衰絰以從戎事是亦不可以已乎
  魯躋僖公文公二年
  弗忌之躋僖公所謂非禮之禮夫子責其不智左氏譏其失禮聖賢所見略同
  秦穆公濟河焚舟文公三年
  秦伯終任孟眀以成王官之㨗可為千古用人之法
  宋樂豫諫昭公文公七年
  親之以徳一語自是夲原之論不専為宋公道
  晉郤缺說趙宣子文公七年
  此篇深得懐柔之道宣子能用善言其相晉君以主齊盟也不亦宜哉
  魯季文子出莒僕文公十八年
  辭義典重高陽氏以下一叚太史公全採入舜夲紀
  王孫滿對楚子宣公三年
  問鼎逆節之萌也王孫滿之對一毫委蛇不得必如此辭嚴義正始足以杜覬覦之端折強臣之氣
  楚子入陳宣公十一年
  既縣陳矣聞正言而復之申叔深得納誨之方楚王亦有虛受之量
  楚子圍鄭宣公十二年
  鄭詞遜順得以小事大之體所以能不失國
  晉楚邲之戰宣公十二年
  傳文莫多於此而中間述言敘事繁冗纖悉秩然不亂粲然不遺典而雅富而豔竒而法曲而詳諸羙具矣
  齊衛新築之戰成公二年
  諸侯請隧大夫請曲縣繁纓僭越之端上下一轍記孔子之言所以立萬世之防也
  齊國佐對晉人成公二年
  鞌之戰齊之君臣以驕而致敗晉之將帥以和而有功
  晉卿譲功成公二年
  此篇僅百餘言所以處父子君臣僚友之道皆見
  晉鞏朔獻齊㨗於周成公二年
  義指嚴正辭氣溫醇深得王朝誥誡之體
  晉知罃對楚子成公三年
  當時敦尚節概故罃之對楚王其詞強直如此
  晉韓厥謀遷國成公六年
  土厚水深地利也民從教人和也立國之道兩言盡之晉侯不從諸大夫而惟獻子是從可謂能擇善矣
  劉子論成肅公受脤成公十三年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語極純粹故朱子稱之大叚亦醇正無疵非復春秋氣矜之習
  晉楚鄢陵之戰成公十六年
  晉楚鄢陵之戰範文子始終持不輕戰之議可為老成謀國不以勝楚而㣲有矜心也其論外寜內憂與孟子生於憂患之言正相發明
  晉悼公復霸成公十八年
  晉悼公初政發令用人一時井然釐舉壁壘頓新文亦簡嚴有法
  祁奚請老襄公三年
  善善惡惡之間因有私心而後有嫌疑故避嫌非君子之道也祁奚之心忘乎讐與子而唯才是舉心如皎日何復嫌疑可為後世人臣舉賢之法
  晉魏絳對晉侯襄公三年
  魏絳之行法晉侯之謝過親親賢賢兼得其義
  晉悼公緜上治兵襄公十三年
  卿大夫民之表也堂陛之上有競進之心無恬讓之雅何以化民成俗晉諸卿偕讓於上民以大和表正影端其㨗如此
  晉師曠論衛人出君襄公十四年
  典重醇茂處似國語在左傳中別為一格
  宋子罕辭玉襄公十五年
  古帝王捐金抵璧不貴異物惟賢材是重稼穡是務知國家之所寳在此不在彼也獻玉而子罕不受可謂智矣
  魯臧孫論詰盜襄公二十一年
  古人不納叛臣蓋所以昭君臣之大義明古今之大防不貪其利而容之也邾庶其竊地來奔魯國容之臧武仲謂之賞盜其㫖嚴矣
  鄭子産論重幣襄公二十四年
  潔已澡躬臣子之義悖入悖出古訓所戒子産象齒焚身之論最為深切著明當官者宜銘諸座右
  子産然明論政襄公二十五年
  為政者保愛善良如農夫之育嘉榖剪除奸慝如農夫之去惡草故曰政如農功
  呉公子請觀周樂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以樂論列國之風上及三代之盛粲如指掌即孟子所謂聞其樂而知其徳也三百篇即當時樂章其審聽入㣲處尤當與六義叅㸔
  衛北宮文子相襄公如楚襄公三十一年
  鄭國多材亦由子産善於委任使各用其所長耳
  子産不毀鄉校襄公三十一年
  古帝王懸鞀設鐸以察邇言正所以通幽隠廣聞見也子産不毀鄉校以達輿情故孔子稱之
  子産論尹何為邑襄公三十一年
  喻政以羙錦又喻以田獵所以深著不學而仕之戒文勢逐叚相生竒峭古雋如層巒複水足令尋繹不窮
  衛北宮文子論威儀襄公三十一年
  經緯家國之謂禮容止進退之謂儀分別夲末處入㣲
  子産論晉侯疾昭公元年
  子産之論典而核醫和之論奧而博文特雄竒排宕古色陸離
  晏嬰叔向論齊晉昭公三年
  晏嬰叔向論齊晉之失切中情事可謂智矣但二子皆國之大臣明知其失而不能救體國之忠之謂何詞語古藻勁峭左氏之腴也
  晉司馬侯論三不殆昭公四年
  此篇論險不可恃一叚精嚴雄闊左傳中堂堂正正之文
  魯申豐論雨雹昭公四年
  古人重藏氷伐氷之禮以其為燮隂理陽助流徳化之一事也
  晉女叔齊論魯侯昭公五年
  以法紀政令為禮之大綱㨿國勢以立論切而不浮
  楚薳啓疆論辱晉昭公五年
  韓起叔向皆晉之賢是時晉國人材方盛故楚畏之而不敢辱古雲山有猛獸藜藿為之不採於此益信
  鄭人鑄刑書昭公六年
  子産之鑄刑書用重典以救𡚁叔向之論刑書在修禮以勝刑一則權時之宜一則經久之道也
  芊尹無宇對楚子昭公七年
  無宇始而斷楚子之旌既而執人於王宮楚子終不加罪殆亦賢其斷旌而容之與
  魯孟僖子論禮昭公七年
  孔子千古禮義之宗孟僖子早知之命其子學禮在春秋時可謂卓識推論孔氏先徳遡源成湯以及正考父之主敬世徳相承毓為至聖淵源逺矣
  晉師曠論石言昭公八年
  師曠因怪異而進正言得諫君之體
  晉屠蒯諫平公昭公九年
  古者諫無専官前後左右𥊍御之賤咸可讜言規正所謂工執藝事以諫也膳宰之諫晉君饒有古人風義
  楚子革對靈王昭公十二年
  抑揚頓挫古雋峭潔極文勢之竒祈招一詩見古人諷諫遺意
  晉荀呉不納鼓叛人昭公十五年
  荀吳不以土地之利而納叛亡待其食竭力盡然後取之城克而不戮一人在春秋時猶可謂仁者之師
  郯子論官名昭公十七年
  古藻詳核斑駮離竒述官制處所謂賢者識其大者
  晏子諫誅祝史昭公二十年
  此篇言當以誠信事鬼神而福祐自至不當歸咎於祝史可破從來矯誣之惑文則典正𢎞麗博辯多姿
  晏子論梁𠀌據昭公二十年
  晏子辨和同議論極正大條暢可裨廟謨
  鄭子大叔對趙簡子論禮昭公二十五年
  此篇論禮首舉天經地義洞見夲源故議論精㣲閎暢禮運禮器諸篇悉夲於此
  晏子論禳慧昭公二十六年
  晏子首論彗星謂修徳可以勝災繼論陳氏謂修禮可以已亂古人因事納忠之義切矣齊侯恱其言而不能用殆所謂悅而不繹者與
  仲尼論晉鑄刑鼎昭公二十九年
  尚徳緩刑為治之要斯篇與鄭鑄刑鼎同意文復簡潔
  邾黑肱以濫奔魯昭公三十一年
  邾黑肱以賤而書名惡之也不使叛亡者得掩其名則人皆知所儆畏此春秋筆削之法所謂一字之誅嚴於斧鉞也
  衛祝佗爭先蔡定公四年
  此篇歴舉先世典故文勢洋洋纚纚如潮如海理正而詞采復工
  孔子相夾谷之㑹定公十年
  聖人於樽俎之間雍容片言折強鄰之威合二國之好反汶陽之田良由盛徳動人詞嚴而義正也
  楚子西論夫差將敗哀公元年
  國之強弱視其君之志氣志氣振舉則國勢日強志氣頹靡則國勢日削自古未有不勤恤其民而可以戰勝攻取者也觀闔廬夫差之勝敗益可見矣
  仲尼論用田賦哀公十一年
  聖人論國賦處要言不煩故易曰吉人之辭寡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七目録
  雜著
  古文評論計七十六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七
  雜著
  古文評論
  國語
  穆王將征犬戎
  布令修徳不勤兵於遠自是先王撫馭荒服之要道穆王以不享征之棄祖訓矣故先儒謂國語列周國風列王於此見周徳之衰
  厲王虐國人謗王
  古稱愚者之言聖人擇焉雖邇言謭說亦得以登於鞀鐸而達之於上者蓋古人容納之廣忠厚之至也
  厲王説榮夷公
  王者不言有無況専之乎榮公用而周敗可為千古嗜利之戒
  宣王即位不藉千畝
  周禮因井田而制軍賦故務農講武相為表裏篇中征則有威守則有財二語正見兵農之合
  宣王既喪南國之師
  古者治民之官日與民相習故不料而知其多少至宣王時農務漸弛因師敗而遂有料民之舉治兵急而治農之政愈緩矣
  晉文公既定襄王於郟
  晉文自以功在王室侈然自大妄請天子之禮襄王舉先王之舊章以折服之舒婉中倍極峻厲遂使晉文愧悚退聽皇哉訓誥之文
  定王使單㐮公聘於宋
  廢教棄制蔑官犯令皆亡國之政也而犯令尤甚文中序次自有輕重
  榖洛鬪
  大意縂在修徳行政穀洛自然效順反復敷陳極為愷摯
  周景王將鑄大錢
  景王改鑄大錢原以救災備患然不合民情故單穆公以為佐災可見王道在乎因民
  海鳥曰爰居
  無名之祀聖王不録曲禮曰淫祀無福則妄祀亦何益哉此篇可與禮經相發眀
  宣公夏濫於泗淵
  藏罟不如寘里革於側所謂在人不在笏也通篇典麗謹嚴洵文章極則
  公父文伯退朝
  敬姜勞則思逸則淫數語可謂見道之言當與無逸豳風諸篇同讀
  仲尼在陳
  聖人博學多識於此可見
  齊閭𠀌來盟
  發揮藴義甚大非足恭之謂
  桓公自莒反於齊
  鮑叔薦管仲於桓公委寄以齊國之重卒能顯名諸侯取威定覇孔子亦許其功而稱其仁則鮑叔之推賢桓公之善任皆彰彰於後世矣
  正月之朝鄉長復事
  規畫明整治國如治家誠霸佐才也
  桓公欲從事於諸侯
  鋪敘覇功㡬同王道但其親睦諸侯全是以謀以力王霸之所由分也至文之簡練典重洵是史漢紀傳之祖
  文公問於胥臣
  有聖質然後有聖學詩曰追琢其章金玉其相皆質與學相須之義
  叔向見韓宣子
  大夫憂貧寜獨身之災殃將及國故治世首禁官邪
  莊王使士亹傅太子葴
  楚莊伯者猶鄭重國夲甚矣豫教之宜備
  靈王為章華之臺
  敷論舂容傅大如聆黃鐘大呂穆然清廟之音
  左史倚相廷見申公子亹
  聞倚相之言惕然而懼子亹可謂能受善矣
  靈王虐白公子張驟諫
  近臣諫遠臣謗輿人誦用以自誥三代盛王所由隆也靈王以規為瑱禍及乾谿宜哉
  鬪且廷見令尹子常
  積貨蓄怨語警切聳動可為當官之戒
  王孫圉聘於晉
  春秋使臣皆極一時賢士大夫之選故對揚鄰國恆不辱命
  吳王夫差起師伐越
  越君臣之隂謀全在廣侈吳王之心一語麋鹿逰姑蘇者以此
  呉王夫差告諸大夫
  申胥事前之言洞若觀火吳越之興亡決矣固不待鴟夷投江時也
  呉王還自伐齊
  吳之申胥楚之范増老謀不用屈志而死千古同慨
  吳王夫差還自黃池
  隂謀猛鷙君臣夫婦致死一心積之二十年吳安得不亡記者歸羙之於下羣臣集衆謀有以也夫
  越王句踐即位三年而欲伐呉
  敬怠之分治忽所由闗也無時不敬則可以久安長治句踐不能敬之於始既危而後懼隠忍圖功僅乃獲濟亦幸矣哉
  公羊傳
  元年春王正月隠公
  大一統之語實有闗於名教蓋春秋之作率天下以尊周室正月繫王示周徳雖衰天命未改之意
  癸未葬宋繆公隠公三年
  公穀文短調間用長句亦復逶迤有致
  紀侯大去其國莊公四年
  以吞滅為念則復讐為長亂之階以雪恥為心則復讐為大義之舉故公羊於襄公猶有取焉
  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猶三望僖公三十一年
  魯郊非禮孔子修春秋因卜郊而寓意諸儒論之詳矣惟公羊簡而盡
  公子遂如齊納幣文公二年
  聖人緣人情而制禮非由外鑠也以人心為皆有之一語何等剴切
  毛伯來求金文公九年
  王者無求一語持論正大若穀梁所云求車猶可求金甚矣非篤論也
  世室屋壊文公十三年
  昔魯公之魯而周公仍留治東都以繫天下之望公羊所謂欲天下之一乎周者是也何休註公羊以為嫌於周公之魯則恐天下迥心趨鄉之何其淺視乎成王周公也
  晉放其大夫胥甲父於衛宣公元年
  讀此傳知古君臣之間去就有禮春秋時不能盡然
  晉趙盾衛孫冕侵陳宣公六年
  比事屬辭層折盡致較左氏尤勝
  冬葬許悼公昭公十九年
  聽止赦止見春秋筆削大公無私此與趙盾事遂為實錄
  西狩獲麟哀公十四年
  章法之妙若斷若續忽合忽離
  穀梁傳
  元年春王正月隠公
  伯夷叔齊之譲國求仁而得仁泰伯虞仲之譲國避地以興周若隠之譲國則成恵公之邪心啓桓公之簒弒故曰小道也
  壬申御廩災乙亥嘗桓公十四年
  周官時享前期十日師執事而卜日誓戒今壬申乙亥相距四日不卜不戒故穀梁子以為志不敬也
  臧孫辰告糴於齊莊公二十八年
  觀此見積貯備荒有國家者之急務國非其國君子譏之
  虞師晉師滅夏陽僖公二年
  三傳無異同而穀梁敘事簡要文尤逸宕
  諸侯盟於首戴僖公五年
  篇中以尊王為主亦反經行權之意
  晉殺其大夫里克僖公十年
  筆筆生動當時情事躍然在人耳目之間
  初稅畝宣公十五年
  公田之法十取其一今又履其餘畝先王之良法羙意其謂之何是以傳者交譏焉
  大饑㐮公二十四年
  觀大侵之禮見先王畏天勤民實心實政
  秋蒐於紅昭公八年
  古奧典贍可補周禮所未備
  戰國䇿
  司馬錯張儀論伐韓蜀
  戰國之時不復知有周天子矣錯獨曰刼天子惡名也大義凜然後魯肅之存劉王猛之戒不伐晉亦同此意
  甘茂㧞宜陽
  讒臣在內大將鮮有能成功於外者此古今所同慨也甘茂之言剴切曲暢可為萬世鑒
  黃歇說秦王
  當時䇿士徃徃嫁禍韓魏如黃歇之意在紓楚患耳迨韓魏既亡不三年楚亦滅矣所謂滅六國者六國也不信然耶文特雄辯
  應侯謂昭王
  先設兩喻正意只澹澹說過蓋前既危言切論至是知昭王之心已移故苐借比喻之辭一申明其說使聽者竦然
  武安君諫秦昭王伐趙
  以趙之殘而難攻以韓魏楚之完而易取可見兵無常強亦無常弱而其機則在能懼與否而已
  鄒忌諷齊王納諫
  文甚諧麗動人卻是千古不易之正論
  淳于髠一日見七士
  寥寥數語為歐陽朋黨論之所自出人以薦賢為嫌者可以袪其惑矣
  馮煖客孟嘗君
  馮煖焚劵為孟嘗結民志也若漢之文景時下蠲租之令其得民也大矣豈區區示義之足雲
  蘇子說齊閔王
  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此權藉之說也聖人則以上順天道為權下合人心為藉王者有徵無戰用此道也
  田單攻狄
  淋漓生動語語雋冷
  莊辛論幸臣
  文近於賦瑰麗可觀
  蘇秦以合從說趙
  文勢忽斷忽連若長江萬里波瀾無盡若移此神志明內聖外王之道仁義禮智之功當時所就又復何如哉
  觸讋說趙太后
  從容委曲而取成功可謂善於進言者
  魯仲連義不帝秦
  不帝秦大義也辭封爵高節也責新垣衍處風㫖奕奕
  魯君酒色味論
  戰國之君皆講富強魯君獨舉四事警切動人尚有周公之遺教也
  信陵君諫魏王
  四公子中信陵最賢即此一書審度事理瞭如指掌雖善謀國者何以加之
  郭隗說燕昭王
  昭王用郭隗之言卑躬致士卒復齊讐可謂賢矣
  蘇代約燕王
  形容秦處盡得其情狀文筆亦有循環刺蜚之致
  樂毅去燕適趙
  毅報恵王書雖急於自明其情志悱惻文辭深婉固書牘之祖也
  
  孝公下令國中
  孝公急思光復先業博謀於賓客羣臣得勵精圖治之意惜乎不知修徳行仁沾沾於竒計彊秦也
  趙良說商君
  商鞅以殘忍鍥刻之性變法速效苟且目前何暇計治理之純疵耶孝公舉國以從悞矣
  李斯諫逐客書kao
  古人蒐羅賢才招以弓旌縻以好爵若既入其國而以客逐之則非矣李斯本邪辟之學此篇論取材宜廣則不可以人廢言也
  子嬰進諫二世書
  信任便嬖輕棄老成鮮有不敗人家國者漢唐之季覆轍相尋尤可浩歎
  騶忌子以鼓琴見齊威王
  樂記雲聲音之道與政相通確有至理
  淳于髠說騶忌子
  持論亦正特務為隠語終是戰國習氣
  楚人對頃襄王
  諷楚報秦有得於春秋復仇之㫖全以譬喻行文彌覺古雋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七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八目録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八十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二十八
  雜著
  古文評論
  
  髙帝
  入闗告諭
  秦民重足而立如在湯火中一旦除苛法約三章人心所歸天命繫之漢室數百年之基業定於此矣
  為義帝發喪告諸侯
  申大義以動天下之心楚項雖強其勢已孤矣不必決之垓下之戰也
  罷兵詔
  豁達大度髙帝之所由興罷兵一詔其氣概尤可想見
  令諸吏善遇髙爵詔
  重爵位念勲勞有國之常經軫恤曲至倍見篤厚之誼求賢詔
  人材者國家之楨幹儲蓄而器使之惟患其不廣髙帝時取士之法未備宜其求之若渴也
  文帝
  議振貸詔
  民胞物與之懐形諸詔令自覺藹然如春
  養老詔
  引年尚齒三代之制具詳時存問厚賜予著為令典亦可謂善養老者矣
  賜南粵王佗書
  趙佗請罷兩將軍求親昆弟其有悔心之萌乎文帝賜書深自貶損詞意真朴佗之感服固其宜也
  日食求賢詔
  詩曰不顯亦臨昭事上帝之心無時可懈因日食而克謹天戒亦倍凜於平日爾
  除誹謗妖言之令詔
  秦多厲禁高帝滌除煩苛乃誹謗妖言之令至文帝時始除之亦已晚矣
  賜民田租之半詔
  蠲租一事乃古今第一仁政下至窮谷荒陬皆沾實恵然必宮庭之上力崇節儉然後可以行此文帝賜田租之半葢由此道也
  議犯法相坐詔
  聖王下車以泣罪人忍濫及其父母妻子乎議除收孥相坐律足徴仁厚之至
  勸農詔
  用意藹至敷詞委曲千載讀之猶足感動況當時之人乎
  勞賜三老孝悌力田詔
  廣教化旌廉吏深得致治之原俗臻和樂職此故歟
  除肉刑詔
  或謂肉刑除而民輕犯法不可以勝姦不知肢體既殘絶其自新之路慘莫甚焉易之以笞所全實多
  除田租稅詔
  文帝至是屢下蠲租之詔矣此真恭儉之實效非可勉行於旦夕者
  令祠官致敬無祈詔
  𥞫稷非馨明徳惟馨苟務修徳天休自至若徒以祠官之祝辭而欲為人君祈福果何為耶罷之洵為卓識
  䇿賢良詔
  親䇿賢良自此始詔辭簡質猶見古人風㫖
  議佐百姓詔
  念切民依務使家給人足而後已語語愷惻如見其憂勞之心
  定和親詔
  以四荒之外不安其生引為己咎是王者以天下為一家氣象
  遺匈奴書
  拳拳於寢兵恤民務期萬物各得其所卒致海內殷富粟至十餘錢則其明效大驗也
  景帝
  定孝文廟樂舞詔
  髙帝初定天下及乎孝恵之時百姓瘡痍未復文帝躬行節儉恩深淵流廟號太宗樂舞昭徳宜哉
  讞疑獄詔
  詔詞嚴眀有斷制然哀矜惻怛之意益可見矣
  治獄務寛詔
  書曰惟眀克允覆鞫迭訊不厭其詳所以廣好生之徳也
  令天下務農蠶詔
  崇夲抑末語語切至毋為墨吏所侵暴尤深中民隠
  重㢘士詔
  徴㢘以懲貪風正所以作士氣
  勸農桑詔
  文帝嘉恵元元閭閻之間可謂康阜矣至於景帝之時猶不忘勸課農桑史稱其克遵前業信不誣也
  武帝
  䇿賢良制
  申韓蘇張之習汨沒人心已久武帝䇿士慨然以則先王法上古為問兩京之經學昌明儒修蔚起肇端於此矣
  復䇿賢良制
  武帝感仲舒之對䇿因復䇿多士當時崇尚經術登進才賢意亦勤矣
  復䇿賢良制
  制辭屢進益切其於天人化理之源流可謂孜孜不倦矣
  養老詔
  恤老耆而及其子孫曲體人情之至
  䇿賢良詔
  武帝復徴賢良文學詔詞蔚然古麗足徴一代文治之羙
  興廉舉孝詔
  興㢘舉孝深以壅於上聞為戒至立為不舉之罰以懲二千石官長漢武之求材可謂切矣
  赦天下詔
  詔詞簡潔亦見古致
  置博士弟子詔
  興崇庠序奬進人材乃國家之急務漢置博士以尊經術實始於此
  賜三老孝悌力田帛詔
  朝廷之徳澤每患其不能下究慮奉行者之未善也縣鄉即賜毋贅聚可謂良法
  賜齊王閎䇿
  辭意嚴正能使聽者凜然
  賜燕王旦䇿
  建國之時申嚴邊備可謂長顧卻慮矣
  賜廣陵王胥䇿
  武帝分錫茅土鮮克令終於此見封建之不可復行矣
  遣博士巡行天下詔
  遣使固有専責因以問民疾苦留意人材曲折詳盡深得詔令之體
  遣博士巡行江南詔
  致粟救荒善政也詞氣尤極懇惻
  封周子南君詔
  周有聖徳而漢未逺為之立後以修祀事與封三恪義同
  勅楊僕書
  歴數其罪無可逃避得以自效如更生矣此使過之法
  減內史地租詔
  興水利以便民復薄租入以寛其力損上益下之誠溢於言表
  察茂材異等詔
  人之才分不齊曷可拘以常格昔人相士謂於牝牡驪黃之外亦此意也
  賜會稽太守書
  嚴助與淮南王相結故非人臣禮治郡無聞其罪之小者
  賜吾丘夀王璽書
  時以東郡多事任夀王以都尉且兼太守之職倚毗至専其何以逭隕越之咎
  罷屯輪臺詔
  武帝於稽古禮文之事修舉廢墜俾三代典制燦然復興有功世道不淺乃不克遵文景之節儉遂致海內虛耗晚年悔悟已無及矣
  昭帝
  賜涿郡韓福等五人詔
  優賜有行義者使修孝弟以教鄉里較之居官盡職禆益尤多
  賜燕王旦璽書
  論情論理歩歩𦂳嚴結語更極警痛
  宣帝
  地震舉賢良方正詔
  宣帝銳意圖治是年春以嵗饑詔振農民甫三月又因變詔舉賢良皇皇不自暇逸中興之業已見一斑
  令郡國舉孝弟詔
  漢承秦敝敦夲行以挽頽風乃其要務故自文帝武帝皆致意焉
  罷車騎等屯兵詔
  戍卒之勞自古為甚特詔罷之恵民實政也
  遭喪勿繇詔
  以公家繇役致民不得𦵏誠為可憫詔詞惋惻入情
  首匿勿坐詔
  倫紀至重則首匿可原風化所闗自不得執一而論
  減鹽賈詔
  民隠之壅於上聞者多矣軫恤之方自當無㣲不至
  令郡國嵗上繫囚詔
  書稱惟刑之恤易言明慎用刑而不留獄此詔得之詞亦警動
  令二千石察官屬詔
  書曰非佞折獄惟良折獄察官屬以務平法得慎刑之道矣
  益吏奉詔
  念及侵漁百姓益吏奉以養其㢘深於愛民也
  使尚書詔問黃覇
  言不廹切而意實嚴核
  戒不禁姦邪詔
  致治有要惟務寛大不流於縱弛考名實不近於刻覈斯善矣
  元帝
  責丞相御史詔
  元帝初政汲汲以弭盜振饑為事足見願治之心
  蠲減律令詔
  肫切婉摯猶見忠厚之遺
  宮館勿繕治詔
  克守恭儉乃元帝之所長詔詞亦古質
  地震赦天下詔
  不為浮飾之言能宣欝悼之實亦詔令之工者
  罷珠崖詔
  懇惻之情溢於言表
  赦天下詔
  矜全民命惟恐䧟於苛吏之深文此史臣所以賛其寛𢎞也
  罷甘泉建章宮衛詔
  詞近質實意則周詳
  復責丞相御史詔
  亟於拯民之困圖維肫切情見乎辭
  罷初陵縣邑詔
  漢文最為沉鬱此獨以華贍出之已開唐人風氣
  賜東平王太后璽書
  委婉諄復足以啓人之悟班史謂元帝號令溫雅有古之風烈於茲可見
  勅東平傅相詔
  傅相之於王任至重矣以詔勅督責之最得要領
  報貢禹
  貢禹以明經潔行徴葢㢘靜寡慾之人也使之在列足以風示有位
  成帝
  減刑詔
  大辟之刑至千有餘條文法之吏得以因緣為奸者何可勝計成帝念及此亦可見其天資之善
  順四時月令詔
  引經據古文亦燦然
  舉博士詔
  儒官専司教化所闗至重固當慎選其人
  勸農詔
  漢之文景首重農桑優恤勸誡詳於他務成帝此詔猶有繩其祖武之意
  遣使者巡行郡國詔
  遡流民失業之由思所以振救安全之委曲周到具見誠悃
  禁列侯近臣奢僭詔
  辨等威崇節儉則僭侈不作而風俗可淳匪細故也食祿之家尤易流於奢靡令行自近深中𥧾要
  哀帝
  罷樂府官詔
  君子聽樂以平其心葢將於宮縣考擊之間求製作之夲原也若鄭衛之聲何可並列樂府以煩専官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二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九目録
  雜著
  古文評論計七十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九
  雜著
  古文評論
  賈山
  至言
  文氣排盪思致遙深既脫戰國䇿士捭闔之習已開西京賈董渾茂之風
  賈誼
  陳政事䟽
  誼之大計在遏亂萌而厚風俗上下古今目光如炬負此異才惜乎厄於絳灌而不能用也
  請積貯奏
  王道之大不外教養兩端賈生惓惓於當時者如此所謂王佐之才非晁錯之䇿可比
  封建子弟䟽
  亞夫所以能平七國者恃梁為之扞蔽也誼言已先執左劵矣顧不謂之天下才耶
  諫封淮南四子䟽
  前疏請以淮南地益淮陽意蓋不欲文帝之分王淮南諸子也恐帝不悟故訟言之
  諫民私鑄錢
  此奏與唐臣劉秩之議前後同指七福與四羙亦略相似古今異宜方資博採耳
  過秦論
  文勢一歩緊一歩如廻風激水蹙蹙生漪末乃其歸墟處也
  薄昭
  予淮南厲王書
  四甚厚八危亡暗暗相對射言帝之待王如此而王之負帝乃如彼也古人文字針線細宻而不露痕跡如此
  鼂錯
  上言兵事書
  錯學刑名而精於兵事如此可知古人兵家法家同原異趣班固作刑法志首言兵制特詳得其指矣
  請募民實塞奏
  首一節舉秦事以為鑒中一節言逺戍之不便後一節言徙民塞下之利末仍收歸前二節意矩矱森然
  請立邊民什伍法奏
  是時帝已從錯言徙民塞下矣故錯因前奏而更詳言之
  重農貴粟奏
  重農貴粟之道在於抑末作禁游惰敦儉樸斥奢靡若以粟為賞罰農人之粟有限適所以便利商賈而究無勸於夲業也
  請入粟郡縣奏
  郡縣入粟以備用遂可勿收民租誠根夲至計可謂名言碩畫
  賢良對
  以帝王覇配合䇿問似亦偏駮視賈董邈然河漢矣然文甚古勁
  枚乗
  諫吳王書
  是時吳之逆謀跡尚未露故諫辭隠躍如此
  董仲舒
  賢良對一
  致知力行學之要也不彊勉則功無由入仁義禮樂治之具也不更化則治無由成篇中立意如此深得綱領
  賢良對二
  設誠於內而致行之聖功王道不外乎此
  賢良對三
  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皆絶其道勿使並進非學有夲原見得真切者安能遽為是言
  限民名田奏
  名田之𡚁宋臣葉適蘇洵馬端臨論之詳矣斟古酌今事未易言也
  淮南王安
  諫誅閩越書
  明暢雅健辭能達指
  嚴安
  上言世務書
  此書特為窮兵而發前言禁奢侈是引端後言郡守權重是餘波文家賓主之法也
  徐樂
  上言世務書
  與嚴安意指略同而造語竒鑿
  司馬相如
  諫獵䟽
  相如文類春華此則秋實矣
  主父偃
  諫伐匈奴書
  文有紀律亦極嚴整
  東方朔
  諫起上林苑書
  論上林宜與民公利即文王蒭蕘雉兎之意
  化民有道對
  朔此文與諫起上林苑書及拒董偃事可稱謇諤豈得以滑稽目之
  吾𠀌夀王
  禁民挾弓弩對
  說得事理透徹安得不令平津心服
  司馬遷
  五帝夲紀贊
  好學深思心知其意是讀書法亦是論世法
  十二諸侯年表序
  諸家所著書見藝文志鐸氏虞氏春秋家呂氏雜家公孫固儒家
  秦楚之際月表序
  受命之亟是疑辭一統之難是斷語兩意相反又互相發方透得出受命正意文之有開闔者
  漢興以來諸侯年表序
  周以形勢弱而衰漢則形勢強矣立意特㣲婉
  高祖功臣侯年表序
  末一段蓋因漢法少宻坐罪者多頗致慨惜之意卻能以深婉之筆出之
  禮書
  先王製作之㫖雖未能盡得其精㣲而文采斐然可資論討
  樂書
  古樂之亡久矣漢去古未逺宜尚有可論次者豈冺滅於燔書之後耶讀此令人有遐想焉
  律書
  六律之學史遷論之頗詳
  平準書
  漢興民物凋敝至於武帝初年人給家足網踈而民富則文景以來休養生息之實從可知矣
  孔子世家贊
  只至聖二字千古贊孔子者何以復加
  伯夷列傳
  表章伯夷實始孔子故此傳専以孔子為據怨字即從孔子語中拈出又從怨字生出天之報施意從天道生出一叚議論逐節相生錯綜變化
  孟子列傳
  漢人推崇孟子者多與荀卿並稱此傳如仲尼菜色陳蔡孟軻困於齊梁等語直以孔孟並舉不為無見
  儒林列傳序
  詮次井然詳雅文勢逸宕是史遷夲色
  太史公自序
  觀史遷以述徃事思來者自任處殊感慨淋漓
  王吉
  諌昌邑王䟽
  王式以三百五篇諫豈若此書愷切
  上言得失䟽
  以禮字為骨自是經術讜言
  路溫舒
  上尚徳緩刑書
  凡為法吏者皆宜朝夕省覽庶可上宣徳意下安黎氓
  魏相
  諫伐匈奴書
  案今年以下真宰相語也丙吉問牛喘視此不太迂闊耶
  條便宜奏
  二十三事及相傳中所云漢興以來國家便宜行事即賈𧨏董仲舒所言也惜未臚悉
  隂陽月令奏
  漢儒說易每流於術數觀相此奏可以類見
  趙充國
  陳兵利害書
  充國堅持不撓其公忠之節則然亦由此書明白曉暢切於事情故當時委心以聽耳
  上屯田奏一
  罷兵留屯為經久之規老臣謀國忠智即此可見
  屯田奏二
  屯田之利粲若列眉可以折盈廷之議宜乎宣帝之聽從也
  屯田奏三
  計慮深逺字字擘肌分理
  鄭昌
  請定律令䟽
  任法不若任人才難不若平法二義兼舉方為無𡚁之論
  張敞
  上霍氏封事
  末後一叚已知霍氏之必為逆特以千里騰書不敢宣露故㣲啓其端張敞真能臣也
  劾黃霸奏
  霸相業夲無足觀所劾二事亦甚苛
  自請治盜賊書
  敞能治盜而不純用刑罰所以可取
  賈捐之
  請棄珠崖對
  逺稱三五良規近述祖宗已事援古証今深識體要
  匡衡
  政治得失䟽
  辭理醇正而字字警動
  治性正家䟽
  治性則強其所不足正家則防之於未然自是不刋之論
  戒妃匹勸經學䟽
  乾坤肇易理之原闗雎開王化之始䟽中暢發此義洵經術名言修齊要道也
  貢禹
  循古節儉奏
  因事進言達意而止若無意於文而一種矯㧞處自不可及
  言錢幣書
  以布帛及穀為幣法雖近古恐於民俗未便何
  言風俗書
  痛斥風俗之𡚁千載下讀之慨然
  蕭望之
  入穀贖罪議
  守經持正之言
  王褒
  聖主得賢臣頌
  語既絢爛氣復深渾自是斧藻潤色之文
  諸葛豐
  謝上書
  豐有仗節死義之志故言自伉直
  劉向
  條災異封事
  辨而裁雅而贍淵然經術之氣不徒以侃正見長
  請封甘延夀陳湯䟽
  延夀湯雖有矯制之罪而其功自不可冺中間比較功罪處明爽動人
  諫起昌陵䟽
  既博稱賢聖又指切亡秦益見始皇之昏暴厚葬之非宜可為後世園陵奢侈之大戒矣
  極諫外家封事
  雖雜引古事而言理則晰毫解縷故爾卓犖不磨
  定禮樂䟽
  當成帝時所急誠不在此然論自不可易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九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