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屬於英勇鬥爭的人民

勝利屬於英勇鬥爭的人民
中國新聞工作者訪阿代表團
1972年1月23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中旬,中國新聞工作者代表團一踏上英雄的阿爾巴尼亞國土,立刻就被一幅生動的圖景所吸引。這個屹立在亞得里亞海濱的山鷹之國,海岸蜿蜒,山河壯麗;丘陵地帶滿是橄欖林、桔樹和葡萄園,平展展的麥田一片碧綠,嶄新的建築到處可見,呈現出一派朝氣蓬勃的革命景象。

在阿爾巴尼亞的訪問,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阿爾巴尼亞人民不畏強暴,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革命精神,使人感到欽佩。

阿爾巴尼亞人民有一部光輝的鬥爭歷史。多少世紀以來,他們英勇不屈地反抗外來的侵略和壓迫,終於用槍炮贏得了民族獨立和自由。解放以後,阿爾巴尼亞又同帝國主義、現代修正主義和各國反動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加強無產階級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成為歐洲的一盞偉大的社會主義明燈。

用武裝鬥爭開闢了歷史的道路 編輯

在阿爾巴尼亞,人民英雄紀念碑高高聳立,反抗外來侵略的古城堡至今猶存。各地都傳頌着許多驚心動魄的戰鬥故事,譜寫出阿爾巴尼亞人民用鮮血和生命保衛祖國一山一水的英雄詩篇。

在發羅拉區,我們訪問了地處深山的庫奇村,村舍就建築在險要的山頂上。人民英雄阿弗杜勒·哈基烏豪情滿懷地給我們講述了這個村莊的鬥爭史:一八三○年,這個山村只有四十戶人家,全是貧苦農民和牧羊人。他們一家一戶就是一個堅強的戰鬥堡壘,許多人為保衛祖國作出了貢獻。這裡的人為反抗土耳其的統治,進行了你死我活的戰鬥。

土耳其入侵者走後,又來了希臘人。庫奇村人民不做希臘侵略者的順民,敵人就從吉諾卡斯特派來大軍平洗這個村莊,燒毀了房子,搶光了東西,三個走不動的老人慘遭殺害。但庫奇村的人民毫不屈服,堅決戰鬥,趕走了敵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意大利法西斯再次入侵阿爾巴尼亞,侵略者的鐵蹄雖然踏上了這個村莊,但他們得到的只是仇恨的子彈和無情的打擊。庫奇村的人民把傳單貼到敵人憲兵司令部門口,在離憲兵司令部不到二百米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解放委員會,處死了一個偽鄉長和四個特務。一天,意大利憲兵抓住了兩個游擊隊員。第二天,他們的憲兵司令部就被團團包圍,頓時,槍聲響徹山谷,殺聲震天動地。一百多個被嚇破膽的僱傭軍乖乖地投降了。意大利憲兵負隅頑抗,游擊隊員冒着槍林彈雨衝到敵人跟前,把他們全部消滅。在這次戰鬥中,真正的游擊隊員只有五、六個人,其他都是自動趕來參加的農民。當天晚上向敵人發起攻擊的時候,只有五十多人,到第二天早晨就增加到二百五十多人。從此,庫奇村便成為解放區,成了游擊隊的可靠根據地。

一九四三年九月,意大利法西斯投降,接踵而來的是德國鬼子。他們燒殺搶掠,無所不為,但是,庫奇村人不怕犧牲,前赴後繼,英勇不屈。一天,第六突擊旅副旅長亞浩·喬利庫同志,帶着兒子米達特·喬利庫犧牲的不幸消息回到了家鄉庫奇村。就在這同時,鄉親們也得到了他的另一個兒子阿里·喬利庫戰死的消息,來到他家慰問。起初大家還以為是一回事,經過詳細一問,才知道在三天裡,兩個兒子都喪失了生命。敵人奪去了亞浩·喬利庫同志兩個兒子的生命,但絲毫不能奪去他的革命意志。第二天,他又帶着滿腔民族仇恨去參加戰鬥。這天到亞浩·喬利庫家慰問的有莎霍·魯奇和她的丈夫。當時她雖然已經聽說自己十七歲的小兒子在薩蘭達的一次戰鬥中犧牲,但她把悲痛埋藏在心裡,卻來安慰自己的同志。第二天,她就接到了兒子犧牲的正式通知。這位堅強的母親,化悲痛為力量,不久她穿上了兒子的軍裝,佩帶上兒子的手槍,帶領庫奇村的婦女們更加積極地支援前線。她的大兒子原是游擊營的政委,解放以後,是內務部隊的軍官,一九四九年在一次剿匪戰鬥中犧牲。今天,她把大兒子用過的步槍掛在床頭,隨時準備打擊敢於來犯的敵人。

民族解放戰爭時期,這個五百戶人家的山村,有三百七十人參加了游擊隊,五十三名戰士為保衛祖國獻出了生命。解放以後,庫奇村發揚革命傳統,堅定地沿着黨指引的集體化道路前進,現在已成為發羅拉區先進合作社之一。

庫奇村人民的鬥爭歷史,是整個阿爾巴尼亞人民鬥爭歷史的一個縮影。阿爾巴尼亞人民用手中的寶劍和槍炮開闢了自己新的歷史道路,樹立了小國打敗大國,弱國戰勝強國的光輝榜樣。

鬥爭使得祖國江山更紅 編輯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雙頭鷹紅旗自由地飄揚在整個阿爾巴尼亞上空。但是,鬥爭並沒有結束。帝國主義不甘心自己的失敗,派來大批特務和武裝匪徒進行破壞和顛覆。他們的陰謀活動,在阿爾巴尼亞人民的鐵拳打擊下,變成了泡影。蘇修叛徒集團,步帝國主義後塵,妄想扭轉阿爾巴尼亞人民前進的方向,改變社會主義道路。阿爾巴尼亞人民在勞動黨的英明領導下,給了他們強有力的回擊,昂首闊步地沿着社會主義大道勝利前進。

我們訪問了海軍某部司令員達什米爾·奧赫里。他憤怒地向我們講述了某海軍基地和蘇修的一場鬥爭。一九五八年,阿爾巴尼亞為了發展自己的海軍,按照協議,從蘇聯進口了一批艦艇,同時來了一批蘇聯「專家」。這些人一來就散布修正主義毒素,破壞阿爾巴尼亞海軍學習政治。他們用輕蔑的口氣說:「學政治有什麼用,還是跟我們來學技術吧!」阿爾巴尼亞的同志懂得政治要統帥軍事、技術,堅定地按照黨的教導,把政治學習放在首位。其實,這些「專家」也根本不讓阿爾巴尼亞的同志掌握技術。他們誣衊阿爾巴尼亞工農出身的海軍戰士文化低,沒有知識,學不會操作艦艇。達什米爾·奧赫里對他們說:列寧當初建立海軍的時候,也是從赤衛隊抽調了許多工農同志。我們黨正是這樣做的。我們這些工農子弟不但能學習好政治,也一定能掌握好技術。可惜的是你們忘記了自己的歷史。

特別是布加勒斯特會議以後,鬥爭更加激烈。蘇修隨着政治上的節節敗退,破壞手段也越演越劣。他們不擇手段地破壞魚雷,弄走艦艇上的全部備件,在修理艦艇的通風設備上塞進破鞋爛襪,銷毀資料、檔案。最後,他們竟把根據協議已經送給阿爾巴尼亞的幾艘艦艇強行開走。

阿爾巴尼亞人民橫眉冷對蘇修叛徒集團的種種卑劣手段,他們以寧願站着死,不肯跪着生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戰勝了重重困難,發展起一支堅強的海軍,有力地保衛着祖國的海防線。

我們還看到阿爾巴尼亞人民在石油戰線上,粉碎蘇修的破壞和封鎖而取得的成就。蘇修以「援助」為名,行控制之實。他們阻撓阿爾巴尼亞的石油鑽探工作,硬說只有在沙岩層才能找到石油,在石灰岩層找不到石油,並且只讓在平原鑽探,不讓到丘陵和山區鑽探。他們還阻撓阿爾巴尼亞同志作系統的研究工作,說什麼「你們缺少專家、儀器和實驗室,搞研究工作是不可能的。」兩黨、兩國關係公開破裂以後,他們背信棄義,撕毀了全部合同,帶走了全部資料,妄想使阿爾巴尼亞石油工業癱瘓。

阿爾巴尼亞石油戰線上的幹部和廣大工人並沒有被嚇倒。他們響應勞動黨的號召,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創造了巨大成就,出現了許多英雄事例。一九六七年二月,工程師穆·希胡、技術員米·凱皮為了解決在輸送中石油凝固的問題,提高輸送效率,研究在油泵站增設一個加熱設備。他們吃住在工地,不分晝夜連續試驗。到了第十五天,試驗中突然發生大火。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希胡和凱皮沒有考慮自己,只是想到絕不能讓國家財產受損失,毫不猶豫地撲向熊熊烈火關緊閥門。當同志們聞訊趕到時,他們兩個人的身體已被燒焦,躺在地下不省人事。希胡在醫院醒來問妻子油管閥門關好了沒有?並要妻子把黨證保存好。凱皮醒來首先問希胡怎樣?同志們怎樣?在幾個小時內,希胡和凱皮先後犧牲了。人民議會主席團追認他們為社會主義勞動英雄。同志們完成了他們沒有完成的事業,成功地在油泵站增設了加熱設備,提高了輸油效率。

阿爾巴尼亞人民以自己的英雄氣概衝破了蘇修的層層經濟封鎖,迎來了從來沒有的革命和建設的一片大好形勢。在石油工業上,不但在石灰岩層找到了大量石油,還發現了大量天然氣,石油產量一九七○年比一九六○年提高了一倍以上。

革命接力棒代代傳 編輯

鬥爭贏來了民族獨立和自由,鬥爭贏來了社會主義的繁榮和昌盛。怎樣把老一代的革命鬥爭傳統交給下一代,使紅色江山永不變色,這是阿爾巴尼亞勞動黨十分重視的一個問題。我們每到一地都看到,黨組織、青年組織和學校正在對青年進行大量教育工作。在吉諾卡斯特,勞動青年聯盟區委書記索佳·阿爾塞尼向我們介紹了這個區是怎樣對青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他們遵照黨關於要使青年懂得過去的教導,經常組織青年徒步行軍,到革命前輩戰鬥過的地方學習;同老游擊隊員舉行座談,請烈士的親屬、戰友介紹英雄的事跡,繼承革命前輩的鬥爭精神。他們還有計劃地派青年到農村去幫助合作社建立革命陳列館,通過搜集革命鬥爭歷史資料使青年受到教育。

青年米莫查·帕吉莉談了自己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體會。她是以人民英雄阿西姆·澤奈利的名字命名的學校的學生。他們到阿西姆·澤奈利犧牲的地方,請他的戰友講述烈士的英雄事跡:事情發生在一九四三年六月底。游擊隊截擊了一支意大利侵略軍。戰鬥打得十分激烈,一直持續到七月二日。這天,敵人出動了飛機,派來了增援部隊,使用了各種武器,企圖突圍逃命。眼看敵人就可能跑掉,正在這個時候,阿西姆·澤奈利帶領一支部隊趕來,馬上向敵人發起衝鋒。阿西姆·澤奈利帶領戰士象猛虎一般,殺得敵人橫屍遍野。當戰鬥快要結束的時候,一顆子彈打進了阿西姆·澤奈利的齶骨。戰友們跑上來為他包紮,但他已經不能說話,只是緊緊地握住戰友的手,安詳地停止了呼吸。這不過是阿西姆·澤奈利最後一次戰鬥的情形。英雄的一生,英雄的道路,使米莫查·帕吉莉很受教育,她決心踏着老游擊隊員的足跡,把自己鍛煉成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可靠接班人。她自覺地到農村、工廠、鐵路工地參加義務勞動,加強思想鍛煉。

我們在利布拉什德鐵路工地上和薩蘭達山區,都看到成千上萬的青年在參加義務勞動。利布拉什德鐵路工地總指揮告訴我們,已有五萬六千名青年來這個工地參加過義務勞動。他們在這裡一邊參加鐵路建設,一邊學習黨史和恩維爾·霍查同志著作,進行各種宣傳和文娛活動。朝氣蓬勃的革命氣氛,豐富多采的生活內容,迅速提高了青年們的思想覺悟。許多人回去以後,寫信要求再來。不少家長看到自己的子女經過參加義務勞動有了顯著進步,也寫信給工地指揮部,希望有機會再送自己的子女來這裡鍛煉。在勞動黨的指引下,阿爾巴尼亞青年正在接過革命的接力棒,把革命前輩用血汗換來的祖國每一寸土地,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保持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