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頭諫經
這份文獻應使用傳統漢字,而非簡化字。校對時應以原文為準,特別注意簡化字與繁體字之間的一對多的對應關係以及異體字的使用。如果無法直接校對原文,請勿進行機器或人工轉換,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問題。 一般而言,文獻應保留其底本所使用的漢字。漢字簡化方案於1956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施行,1969年在新加坡施行。施行之前的文獻(如1956年前的文獻、未施行簡化字的地區文獻,以及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之前的聯合國文件)通常應保留使用傳統漢字。在漢字簡化方案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只有部分漢字被簡化的文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人民共和國邊界條約等)通常應以原文形式保存。 |
舍頭諫經 西晉 譯者:竺法護 |
小乘阿含部 舍頭諫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
舍頭諫經
編輯聞如是。一時佛游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賢者阿難。明旦着衣持缽。入城分衛。飯食既訖。詣中流泉。有凶咒女。名曰波機提 (晉曰志性)趣流泉汲。阿難見之。便從求飲言。唯大姊以水相惠。其女報曰。我凶咒家。阿難答曰。唯水相施吾不問凶與不凶。女即與水。阿難飲已。便舍退還。適去不久。女思察之。阿難手足顏貌音聲。進止行步。殷勤思想。興瑕穢念。心自惟之。其我母者。持大神咒。令斯仁者為吾夫婿。還白母曰。有一沙門。名曰阿難。沙門曇曇之侍者也。欲以為夫。母能致乎。母答女曰。除眾歿者。及離色慾。乃可能耳。有斯國王。夙夜敬重。沙門大道。奉所演命。或儻聞之。則危我身。沙門瞿曇無為色慾。吾曾聞之。離情色者。一切眾生。無如之何。時女白母。設得阿難為夫乃存不者自害。母告女曰。汝勿自損。今當致來。於是女母。以牛屎塗舍中庭。因便然火。化造屋舍。儲八瓶水。示十六兩。應而生諸華。持華轉咒。以一一華。散於水中。並說神咒。而嘆頌曰。
阿遮梨 莫摩犁 維摩犁 句鳩摩 鳩摩門那非頭 閉頭摩遮彌 蹄和陂沙提 只牟多迦伽耶比舍波摩呼羅閉 抄慢頭陀提波菩若大神 天及揵陀羅 急志神明其最暴卒唐突無理。
各以威神化阿難。來令至此間。於時阿難心思彼女。興瑕穢想。便出精舍。往到咒家。母遙見之即謂女言。瞿曇弟子。已今至矣。便設座具。女尋歡喜。即設坐席。於是阿難。往至女舍。獨坐號泣。心自思言。我之罪咎。重何甚矣。不為世尊之所救濟。彼時世尊。尋念阿難。以覺意慧。壞除凶咒。即時頌曰。
絺抵 阿周啼羞尼抵 舍抵 薩波尼那 薩和修絺抵。
令一切安。使眾歡悅。無瑕寂然。除諸恐懼。又離煌灼。常獲不動。為天見嘆。一切吉祥。於是至誠。所言不虛。使阿難定。爾時阿難。出凶咒家。還歸精舍。女見疑去。便語其母。阿難已還。母答女曰。沙門瞿曇。且救不疑。是故壞咒。令不得行。女問母曰。沙門瞿曇咒力大耶。母曰。最上以奚喻乎。其母答曰。佛天中天。道德之力。不可稱限。假使三界一切世間。所有神咒奇力異術。發意之頃。悉令不見。安有識者。誰能動乎。
於時彼女明旦沐浴。修好服飾。着寶瓔珞。光曜其身。顏色煒燁。詣於舍衛住處門邊。須待阿難來。必由此路。而往反耳。時眾比丘明旦着衣持缽。入城分衛。阿難亦然。女遙見心懷喜踴。即隨逐行。阿難適住。效之便立。適進逐行。所詣分衛。立守其門。時阿難見進止逐後。即懷慚愧。速出城還祇樹給孤獨園。便至佛所。稽首卻坐。白世尊言。我行分衛。此女進退追逐隨人。入分衛家。住守其門。唯天中尊。安住見護。世尊告曰。阿難莫恐。勿以為懼。女到禮佛。卻住一面。佛告女曰。汝常追逐阿難何求。女白佛言。欲為夫主。世尊又問。父母聽未。唯然大聖宿心之願。佛言。當令父母面自許之。女即受教。繞佛三匝。稽首而退。歸呼父母。俱至佛所。稽首卻坐。女啟已至。佛問父母。聽汝女為阿難婦不。白曰唯然。佛言。聽者還家自安。父母受教。稽首佛足。繞尊三匝。則歸其家。親去未久。世尊告女。疾欲得阿難比丘耶。唯然大聖。實欲得之。佛告女曰。若欲得者。法其被服。女曰如命。時世尊聽除去其發。為比丘尼。佛即呼曰比丘尼來。便成沙門。於是諸佛天中天法。審無所講。隨厥所樂嘆說布施奉戒。上天愛欲之瑕。塵勞諍訟。所著之穢。具足說法。佛知其意。歡然踴躍。心無陰蓋。應面合志。為分別說四諦之事。苦習盡道。譬如帛繒皎潔無瑕。着之於染。則受好色。時比丘尼。見法得慧。度諸狐疑。不由他信。不歸於天。永無所畏。成道果實。稽首佛足。唯願世尊。原其罪釁。弊如小兒。無權方便。求賢阿難。以為夫主。自見罪重。是故懺悔。佛言。善哉比丘尼。自見身短。改往修來。計於法律。有益無損。佛大哀故。即受汝悔。佛說是時。志性比丘尼。漏盡意解。舍衛城內長者梵志。聞佛世尊以凶咒女為比丘尼。即嘆驚怪。云何凶咒女。為比丘尼。云何處在四輩學中。如何當類梵志大姓。尊者豪貴。士大夫家。王波私匿。聞佛世尊化凶咒女以為沙門。心亦懷疑。便敕嚴駕。與無央數國中長者及諸梵志。俱詣精舍。欲見世尊。問訊設禮。王遙見佛。下乘步行。前謁卻坐。長者梵志。禮拜退坐。中有揖者。有叉手者。說姓字者。遙見默然坐者。於時天尊緣王波私匿所懷疑結。知舍衛城長者梵志心之所欲。宣志性女本過世緣。便告諸比丘。汝寧欲聞志性比丘尼前世所因。如來當講。比丘皆言。唯然世尊今正是時。唯為說元前世本變。比丘聞之。奉持宣行。普令分布。佛言。諦聽善思念之。比丘白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佛時說言。乃往過昔。有一土界。名曰虛荒。周匝圍繞。有樹木花。其土有王。名曰摩登。與無央數弟子摩登王(晉曰有志)其王自識宿命從來。知四部經。分別經典。如厥論法性奉行。不失一義。彼摩登王。時有太子。名舍頭諫(晉曰虎耳)端政殊好。修誠性真。成一切德。威神遠達。多所悅豫。色貌第一。好如蓮華。博通眾經。分別四典。時王心念。今吾太子。顏貌端政。功德具足。威曜遠照。眾所不及。當為求婦。續彼安國。於何迎娶。奉戒清淨。宜太子妻。時有梵志。名弗袈裟。服食藥草。身有七合。合集草木。供事水火及梵天王。弗袈裟有女。名曰志性。顏貌第一。仁德具足。世之希有。遵修經道。適宜太子。
摩登王心自念言。弗袈裟者。處於異土。父母本末。種姓佳良。言語便聰。生無瑕穢。計至七世。父母始元。具足無短。應順章句。了慧且明。諷誦三經。分別往古。而知四典。挍計算術。能知天地災變吉凶。設講經書。字字曉了。無所不博。次第章句。無一差違。藥草為食。常事水火諸神梵天。有一女子。端政姝好。女相具足。宜我子婦。爾時彼王明旦嚴駕。與諸眷屬及眾大獸。則發北游。詣東北園。名曰蘇桓。於是頌曰。
若干樹蔭涼 眾花普茂盛
諸飛鳥悲鳴 如天上伎樂
王到梵志弗袈裟界。告諸眾曰。且住待之。具教弟子。必游此道。時弗袈裟旦起嚴駕。乘白車馬。與五百眾諸梵志俱。出其本土。欲化弟子。彼王遙見弗袈裟來。如星中月。猶日照水油着火上。益以光耀。如嚴妙顏。若興祠祀。喻寶在海。如高山雪。四向普顯。猶毗沙門王在眾鬼神。譬大天王在諸天中。喻梵天王與諸梵俱。巍巍如斯。時摩登王。即往奉迎。如法設禮。而謂之曰。唯弗袈裟。欲有所說。願且聽之。弗袈裟曰。自非梵志。不得言唯。何故說唯。摩登王曰。我能言唯。是故說唯。設不能者。亦不發言。王謂弗袈裟。人有四事。而為己身。並普及眾。亦獲利義。救濟眾生。令有義便。當向仁說。卿有一女。名曰志性。可教太子虎耳之妻。欲得求娉相從而進。不諍多少。時弗袈裟。聞王說此。嗔恚不悅。顏色則變。唯猶虎口。出惡言。咄且凶魅狗吠之類。應說斯耶。婆羅門者。奉修淨戒。諷誦經典。當以適之。卿棄捐種。非吾之類。反輕我女。於是頌曰。
有施愚騃種 何不求汝類
莫慕不可獲 猶令種立水
厥妙紫磨金 不生於糞土
設明與冥合 如此有可持
汝為凶咒種 吾是妙生類
尊卑各異路 愚云何令合
卿則興凶咒 吾為主豪姓
尊者不肯與 下賤俱結婚
尊者與豪族 修道而結婚
尊者不義從 卑賤結因緣
其有慧具足 嚴修清淨行
種性無瑕穢 梵志度彼岸
演教執經典 諷誦三經本
梵志所可習 次第分別藏
當與此輩俱 梵志結婚姻
尊者不我從 下賤結因緣
莫願不可獲 猶如欲縛風
何謂及與我 結親為婚姻
貧遭諸厄者 世人所棄損
卿大之方便 不能階此緣
摩登王以偈答弗袈裟。面說頌曰。
計土與金俱 比之有奇特
梵志亦如是 具說人種異
猶冥比於明 實有差別起
卿所持便說 若斯婆羅門
未曾見梵志 游生於虛空
爾非從地出 不因經典生
梵志皆生胎 凶咒亦猶胎
餘生亦如是 於是有何特
我意諸梵志 亦瑕穢棄捐
尊者亦無殊 卿見有何特
諸所兇惡事 賊害可憎惡
殺生於人民 皆梵志所興
是諸危害事 呰梵志所立
造作逆惡緣 自謂興福祐
梵志心自念 欲得啖於肉
教人殺祠祀 言牛羊上天
設是法升天 何故諸梵志
不自殺祠祀 及所重親族
可加於父母 兄弟並姊妹
妻息及男女 曷不以斯祠
設興此祠祀 致得上天宮
及使人害命 言死者上天
復用余祠為 轉當自殺祠
若祠祀究竟 悉當得生天
不可以祠祀 殺牛羊上天
斯非獲上天 何因求紫殿
諸梵志凶詭 緣此行方便
意中欲食肉 殺祠言應生
吾今當重說 梵志造變應
自雲所學習 梵戒有四句
不盜金飲酒 不為犯師婦
無害諸梵志 是為四句法
唯不得盜金 其餘皆無限
若竊取人金 乃為非梵志
但禁不飲酒 其餘悉應服
設有飲酒者 則非婆羅門
不應犯尊婦 餘人皆無違
若犯師妻者 乃非為梵志
不害於道士 得危非梵志
設害於梵志 則非婆羅門
梵志之所說 斯為四句義
其毀此一事 乃非為梵志
不得與共通 弗應會咨講
離祠祀水火 不得侍供養
今當分別講 梵志所習業
所學術成就 梵志愛瑕穢
彼以十二年 被着驢之皮
執持於五品 飲以鹿頭器
十二歲竟已 乃成為梵志
奉斯法如是 道士法具足
梵志游路靖 布是異道行
所道及邪徑 難依視如安
然後從此比 有人自謂秦
稱譽己第一 種姓為最上
輕易四方人 謂之為夷狄
穢賤棄捐之 不肯與婚姻
興兵攻擊賊 多喜還自壞
用貢高自是 故為賊所危
處在於邊方 自謂為中國
然後解佛法 乃了人種等
時弗袈裟。聞摩登王所說如是。默然窮厄。福縮低頭。恚嗔不悅。則宣此言。咄且騃物凶害之類。汝乃欲持婆羅門種。誦經知義。更反輕易。譬於妖魅兇惡枝黨。咄且愚騃。計諸國王。乃應志性。聰明有殊。知方俗事。聚落之法。國市估法。道術之法。婚姻之事。諸婆羅門。有四種婦。一曰梵志。二曰君子。三曰工師。四曰細民。是謂為四。其君子家。有三種妻。一曰君子。二曰工師。三曰細民。工師有二種婦。一曰工師。二曰細民。細民有一種妻。唯細民耳。梵志有四子。梵志。君子。工師。細民。君子有三子。君子。工師。細民。工師有二子。工師。細民。細民有一子。唯細民耳。厥梵志。稱梵天真子。從梵天口生。君子胸生。工師臍生。細民足生。梵天化造一切世間及形類。斯以吾等梵天尊子。君子第二。工師第三。細民第四。汝不應入四種之類。況自稱譽比丘種乎。咄且愚穴。汝之所計。不能辯之。時摩登王即以義偈答弗袈裟。而說頌曰。
計身手足皆骨肉 脅肋脊運乃成人
如斯思之有何恃 猶此觀之無四種
設使豪羸差特異 卿則從意講宣之
吾謂尊卑無差特 吾故則荷無四種
於是不應有瑕穢 卿辭本末則倒錯
聞我所言和等順 父子同體乃應理
如卿所說違不和 當為汝講善順義
聞吾之言奉行法 修順經典為尊者
摩登王曰。婆羅門。且聽我所言。卿梵天王。有一身耳。其從生者。則為一種。卿言一體。吾等亦同。所以者何。汝謂梵天化作世間一切眾生。今說四種之義。梵志君子工師細民。假使梵志奇特者。仁當分別有若干形體性。各異顏色。當別顏貌。當差居止。臥起孔竅。多少飲食。所出則不同矣。胞胎亦然。譬如飛鳥有若干種。一曰卵生。二曰胎生。三曰濕生。四曰化生。是為種類者。現有差別。色像大小。所處飲食。因生不同。計人一等。無有若干。是諸樹木。名曰安波奈。桃李枳棗。栗杏瓜。櫻桃。胡桃。龍目。荔枝。梨葡萄。根莖枝節。花實各別。計一切人而無異。是諸樹木。名曰優曇缽缽和叉尼拘類松柏五木梧桐合歡諸菜斛速槐樹大奈澤奈。根莖枝葉。華實不同。人而無異。此地諸華。名曰甚鮮。思妃須門。昌蒲百合。葵花紫花。百葉酸斯。如是之等若干種花。其色形類。生處不同。一切人民。無有若干。又水中花名。一曰青蓮。芙蓉莖蓮。華色青紅黃白。各各有香。是之不同。一切人民。無有若干。假喻說之。譬如有人母生四子。各為作字。一曰悅樂。二曰無憂。三曰壽考。四曰百年。其母之願。欲令欣樂常得安樂。其無憂者。常無所戚。其壽考者。常獲長生。其百年者。使滿百年。諸子各異生不一時。父為因緣。母懷胞胎。同一父母。人不可言異家之子。梵志君子工師細民。計本如是。方俗言耳。一切一種。等無有異。唯聽以女適吾太子虎耳為妻。恣意求娉。則進不違。時弗袈裟。問摩登王。卿於四典力經。名聞諸經。平等章句。裸形諸經。如是等類斯為四典。又仁者曾安先聖之文。安如神咒。所有形咒。自在之咒。鳥獸諸咒。能相相不。占別吉凶水旱潦。穀米貴賤。疾病安隱。國土傾危。知飛鳥語。又何明德能別知之。日月道徑。風雨得失。彗星出時。別應其方。山崩地動。雷電色變。及諸須臾眾怪之患。悉了是未。又仁頗學顯隆祠祀。占召鬼神。及世理經。難逝人經。分別義經通才辯未。摩登王曰。唯弗袈裟吾悉達了。又踰超斯。仁者自謂。我於諸咒具足度。我當如法次第演之。昔者天地始元初時。未有異號。無有梵志君子工師細民之名也。一切同等。而不可別。爾時人民。各悉相類。各治田種嚴治粳米。因號其人。名曰剎利。剎利者。五神農種也。一曰君子。時復有人。厭憂惱病。便入空閒。造作草屋。於下坐禪。明旦入城。聚落分衛。時人見之。各心念言。是等難值。避於世俗。患厭憂惱。閒居思道。一心專精。喜施與之。志在於外。是故名曰婆羅門也。時復有人。各習技巧超異之術。多所成就。是故名曰為工師種。時復有人。以細碎民之種。是故世間便有四種。然後久久。北方有人。名曰為秦。各各變姓。張王季趙董。以牛馬蟻蟲雞狗之屬。隨形作姓。數數喜變。如是計之。不可稱數。察於本起。無有若干。但方俗語。乃往古世。有一婦人。行在異路曠野屏處。破壞車轂。眾人吉凶。是故世間得凶咒種。復有人。名發編結髮。子孫相承。是故世間有編發種有人棄家除去鬚髮。是故世間有異道沙門缽波只缽(波只者晉言棄家)唯婆羅門。我當為卿說世所興。梵天則尊。開化天帝。以學道術。天帝者。化阿梨念俱曇。阿梨念俱曇者。教化白英仙士。白英仙士者。教導嚴淨知仙士。嚴淨知仙士。分別經典。復有梵志。姓曰熾盛。為造鳥書。出有欲姓所乘有受。計彼行信。惠施本末。今現分明。有婆羅門。名曰無施。其彼梵志。子孫眷屬。皆姓無施。以一種姓。分為百一有梵志名所有。其彼一切子孫眷屬。號曰所有。以一姓分為二十五。今現分明。有婆羅門。名曰所欲。計其子孫眷屬支黨。皆姓號所欲。其鳥種者。以一種姓。分為一千有婆羅門名曰於是。皆梵志種。以一種姓。變為千一百三十六。今我觀見種姓所興。若干種變。諸婆羅門本所由姓。今現分明。皆可知之。名曰所欲。又分別欲。觀此章句。有何奇特。以故我說。所謂梵志君子工師細民。方俗語耳。計悉一種。等無有異聽以仁女與吾太子得為夫婦。恣意求娉。不諍多少。弗袈裟。默然無言。王見如是。復為重說。婆羅門意。設有是念。非吾等類。莫作斯觀。所以者何。我子奉戒。智慧明達。於世為上。眾德具足。假使心壞諸有祠祀。馬祠。人祠。平等之祠。及黃金祠。欲令生天。不宜斯觀。所以者何。彼多殺害含血之類。非上天行。吾當為汝說上天之法。弗袈裟問曰。何謂。王答偈曰。
賢者守慎戒 行之有三安
名聞致利養 然後得生天
王曰。前世所可祠祀。人馬祠祀。諸造祭醊。有所受獲學術。求欲後當來世諸可祠祀。加以人馬。皆為無利。損耗衰耳。則遇大患破敗之禍。我言至誠。當與仁家共結婚姻。然後上天。所以者何。奉持法者。不見穢增。計世間人。本有八母。平等大姊梵志之女。世有若茲戒聞見慧。以為節度。且聽八母。一曰為天。二曰布施阿須神。三曰所樂。四曰伊羅。五曰離吼鳥獸母。六曰善味為親龍母。七曰善樂為金鳥母。八曰大迦葉母。世人心所樂。吾計有七。何謂為七。一曰俱曇。二曰言辭。三曰好叉。四曰俱夷。五曰迦葉。六曰宿止。七曰揩緩。是為七姓。一一各別。分為七七。是以知之。所謂梵志君子工師細民。方俗言耳。計皆一種。等無有異。唯以仁女。為吾太子所欲。求娉不諍多少。弗袈裟。聞之默然。其摩登王。見弗袈裟無辭。加報則說頌曰。
人猶如所種 獲果亦若斯
且觀如七種 吾仁而無時
不用無異故 所作生別疑
梵志則無殊 適等無差特
不以自稱譽 具足成尊豪
因從精氣生 計胞胎一等
吾說四種一 仁講揚邪法
以姊欲為婦 是義不相應
設使是世間 梵志之所生
梵志安得妻 君子自取耶
工師那得婦 細民意何趣
假使梵天生 安得為夫婦
梵天不生人 因緣愛欲生
若得貴賤者 隨行之所致
世人不能明 其君子梵志
及工師細民 悉是方俗語
力經名聞經 平等典章句
如是佛形經 所興為無益
吾等所諷誦 神咒嘆詠持
名聞旋還返 覆蓋於女色
鬼神諸異咒 及余自在咒
一切有威光 道術所教化
吾等亦有學 獲成大神足
仙名明珠光 宿止大神通
以得道飛行 何為以咒熇
又學梵志道 號師子順跡
有名香山神 仙咒之所生
度諸咒無極 亦非梵志子
何謂婆羅門 曾有梵志仙
號取異道士 迦惟之所生
度諸咒無極 亦非梵志子
何謂婆羅門 開門之仙子
有名曰魚息 從魚蟲所生
勇猛曉世典 亦非梵志子
何謂婆羅門 君子有所致
生垂婆羅門 黠慧無不了
解一切經法 亦非梵志子
何謂婆羅門 如是行大明
豪威修大業 黠慧多偈道
為世仙人師 亦非梵志子
何謂婆羅門 君子有梵志
世人所名耳 工師及細民
亦是方俗語
其摩登王。謂弗袈裟。是故我言。所謂君子梵志工師細民。皆方俗矣。悉為一種。無有若干。宜以仁女與吾太子。使為夫婦。恣意求娉。不諍多少。時弗袈裟。聞說如是。則逆問曰。仁何種姓。答曰於是。其所因乎。答曰從水。本造何行。答曰賦頌。於是幾種。答曰三種。何謂為三。答曰宿止。曷所養育。曷雲淨行。曰謂次有。次有為幾。答曰六。何謂為六。一曰好平頭。二曰所乘。三曰臥寐。四曰善動。五曰赤色。六曰八兵。是謂六親。又問。何由謂度為秋。仁者頗學諸宿變乎。答曰學之。何謂。答曰。一曰名稱。二曰長育。三曰鹿首。四曰生眚。五曰增財。六曰熾盛。七曰不覲。八曰土地。九曰前德。十曰北德。十一曰象。十二曰彩畫。十三曰善元。十四曰善挌。十五曰悅可。十六曰尊長。十七曰根元。十八曰前魚。十九曰北魚。二十曰無容。二十一曰耳聰。二十二曰貪財。二十三曰百毒。二十四曰前賢跡。二十五曰北賢跡。二十六曰流灌。二十七曰馬師。二十八曰長息。是為二十八宿。又問。一一宿為有幾星。形貌何類。有幾須臾。何所服食。姓為何乎。主何天乎。摩登王曰。厥名稱宿。有六要星。其形像加晝夜周行。三十須臾。而侍從矣。以酪為食。主乎火天。姓號居火。其長養宿。有五要星。其形如車。行四十五須臾。而侍從矣。牛肉為食。主有信天。姓號俱曇。鹿首宿者。有三要星。形類鹿頭。行三十須臾。而侍從矣。鹿肉為食。主善志天。姓號長育。生眚宿者。有一要星。其形類圓。光色則黃。行十五須臾。而侍從矣。生酪為食。主音響天。姓號最取。增財宿者。有三要星。其形對立。行四十五須臾。而侍從矣。醍醐為食。主過去天。名為材出。其熾盛宿者。有三要星。形像鈎尺。行三十須臾。而侍從矣。蜜餳為食。主舍天神。姓烏和。若不覲宿者。有五要星。形如曲鈎。行三十須臾。而侍從矣。乾魚為食。主醍醐天。姓曰慈氏。是為七宿。屬於東方。土地宿者。有五要星。其形之類。猶如曲河。行三十須臾。而侍從矣。食油粳米。主於父天。姓號邊垂。前德宿者。有三要星。南北對立。行三十須臾。而侍從矣。李果為食。主於善天。姓號俱曇。北德宿者。有二要星。南北對立。行三十五須臾。而侍從矣。以豆為食。主種殖天。姓號十里。其象宿者。有五要星。其形類象。行三十須臾。而侍從矣。韭子為食。主臥寐天。姓曰迦葉。彩畫宿者。有一要星。形圓色黃。行三十須臾。而侍從矣。主細滑天。姓伊羅所乘。善元宿者。有一要星。形圓色黃。行十五須臾。而侍從矣。以果為食。主於風天。姓善所乘。善挌宿者。有二要星。形像牛角。行四十五須臾。而侍從矣。油花為食。主伊羅天。姓曰已彼。是為七星。屬於南方。尊長宿者。有三要星。其形類麥。邊小中大。行十五須臾。而侍從矣。粳米為食。主因帝天。姓長所乘。根元宿者。有三要星。其形類蠍。低頭舉尾。行三十須臾。而侍從矣。食於根果。主泥梨提天。姓號所乘。前魚宿者。有四要星。其形類象。南廣北狹。尼拘類樹皮師為食。行十五須臾。而侍從矣。主於木天。姓財所乘。北魚宿者。有四要星。其形類象。南廣北狹。行四十五須臾。而侍從矣。以蜜餳為食。主種殖天。姓向所作。無容宿者。有三要星。其形所類。如牛頭步。行六須臾。而侍從矣。以風為食。主於梵天。姓梵所乘。沙栴宿者。一曰耳聰。有三要星。其形類麥。邊小中大。行三十須臾。而侍從矣。鳥肉為食。主種殖天。是為七宿。屬於西方。貪財宿者。有四要星。其形像調脫之珠。行三十須臾。而侍從矣。食卑豆羹。主居寐天。姓曰造眼。百毒宿者。有一要星。形圓色黃。行十五須臾。而侍從矣。以粥為食。主養育天。姓乘魅。前賢跡宿者。有二要星。相遠對立。行三十須臾。而侍從矣。餅肉為食。主人是天。姓生耳。北賢跡宿。有二要星。相遠對立。行三十五須臾。而侍從矣。以牛肉為食。主於米天。姓不。流灌宿。有一要星。形圓色黃。行三十須臾。而侍從矣。鹿麋為食。主富沙天。姓曰妙華。馬師宿者。有三要星。形類馬案。行三十須臾。而侍從矣。食魚麥飯。主香神天。姓為馬師。長息宿者。有五要星。其五要星。其形類軻。行三十須臾。而侍從矣。以麋為食。主於炎天。姓號曰佳。是為七宿。屬於北方。摩登王白弗袈裟。是為二十八宿。六宿行四十五須臾。而侍從矣。謂長育增財北德善挌北魚北賢跡。是為六宿。其五宿者。行十五須臾。而侍從矣。謂生眚前魚善元尊長百毒。是為五宿。其一宿者。行六須臾。而侍從矣。謂無容宿。其餘宿者。皆三十須臾。而侍從矣。厥東方宿名稱在前。前魚在後。南方宿者。土地在前。善格在後。西方宿者。北魚在前。耳聰在後。北方宿者。貪財在前。長息在後。是為二十八宿。四宿姓輕。前魚賢跡善元。是為四。三宿弊惡。生眚長育不覲。是為三。四宿行思。北魚北德賢跡長息。是為四。五宿柔軟。耳聰貪財百毒尊長根元。是則為五。四宿治業。象宿彩畫流灌無容。是則為四。其四宿者。主急疾事。名稱鹿首熾盛馬師。是則為四。此二十八宿。三宿在前而御導。行宿在前行。月則在後。是謂導御。何謂為三。流灌馬師前賢。又十二宿。而侍從矣。善元善挌悅可尊長根元前魚後魚耳聰貪財前賢跡北賢跡無容。是為十二。與月侶行。有十二宿。名稱長育鹿首生眚增財熾盛不覲土地前得象宿。是為十二。皆有所主。七宿主現怪。有所嬈變。何謂為七。清帛主舍。恣力。是水水主。火火主藥。藥閒寂阿須倫。是別七宿。弗袈裟又問。宿在世間。云何轉行。安和晝夜。云何得長。如何短。摩登王曰。冬時十二月八日。夜有十八須臾。晝日適有十二須臾。春四月八日。晝日有十八須臾耳。夜有十二須臾。計夏七日。當其八日。晝十五須臾。夜亦十五須臾也。又問。何所是節。何所是限。何所須臾。摩登王曰。譬如有人切三尺縷。不長不短。是號為節。計六十節。名之曰限。計十二限。名曰須臾。如斯計之。晝夜流過。又三十須臾。又問。是諸須臾。名曰何等。答曰。日初出時。人自度形。九丈六尺。其彼須臾。名曰為四。六尺影須臾。名曰為勝。一丈二尺。其影須臾。名曰富樂。六尺須臾影。名曰臥首。五尺影須臾。名曰富安。四尺影須臾。名曰離樂。三尺影須臾。名曰等善面。日中須臾。名曰金剛。中後須臾。名曰犁呵。四尺影須臾名曰強力。五尺影須臾。名曰得勝。六尺影須臾名曰皆實。一丈二尺須臾。名曰治業。六丈須臾。名曰善仁。初日入須臾九丈六尺影。名曰最猗。而懷恐懼。今吾當說。向夜須臾。日沒須臾。名曰凶弊。第二須臾。名曰妙女。次名家英。次名憂合。次名無底。次名驢鳴。次名惡鬼。夜半須臾。名曰阿摩。過半須臾。名曰梵矣。次名彩畫。次名無懷。次名棄意。次名安樂。次名曰火。次名種火。是要晝夜。則而計有三十須臾。
摩登王曰。且復聽。吾為仁分別。十五眴。名曰為卒。二十卒則為一時。三十時名曰須臾。三十須臾為晝夜。三十日為一月。計十二月為一年。合集一年宿夜明眴。一億百六十萬五十。是為分別時節數。
摩登王曰。梵志且聽由旬里數。七微為阿耨。七阿耨為一窗中塵。窗中七塵。為一兔上一塵。兔上七塵。為羊上一塵。羊上七塵。為牛上一塵。牛上七塵。乃為一蟣。七蟣合乃為一虱。七虱為一麥。七麥為一指節。十二指節為一尺。二尺為一肘。四肘為長弓。千弓為一聲。三十里為一由旬。三十一億。千六百億。十四億。五十億。一萬二千微。合為一由旬。是為分別里數本末。摩登王曰。分別稱三兩半為一段。此摩竭國所計稱量。一段本微。八億四百七十萬。七千八十微。為一披羅。今復且聽分別諸味。酥十二斤為計。摩竭國則為一升。七十斤蜜為一升。其一升微。凡二百三億。二百九十七萬。四千七百二十微。為一大升。是稱計味。且聽分別穀米。十斤為摩竭國一升耳。計升本微。百二十八億。二百二十六萬。一千五百三十微。為一升。是為分別米谷本微。
弗袈裟又問。仁君頗學了星宿乎。答曰了之耳。又問。何謂分別星宿乎。時王答曰。名稱宿日生。名聞遠達。長育宿日生。則富難極。鹿首宿日生喜斗諍訟。生眚宿日生。多有飲食。增財宿日生。喜佃作犁種。熾盛宿日生。奉護禁戒。不覲宿日生。放逸多欲。土地宿日生。得大豪貴。前德宿日生。薄祿短命。北德宿日生。性遵修齋戒。護於正法。願生善處。象宿日生。性喜盜竊。彩畫宿日生。喜自莊嚴。伎樂歌舞。善元宿日生。亦復薄命。又工計挍書。善挌宿日生。身屬縣官。若作吏卒。悅可宿日生。喜行估作販賣求利。尊長宿日生。亦復短命。少於財業。根元宿日生。又多子生。名德遠聞。前魚宿日生。樂在閒居。獨行獲定。北魚宿日生。工便乘騎。通利五兵。無容宿日生。幼有名稱。勇猛難及。耳聰宿日生。為國王家所見恭敬。貪財宿日生。剛強難化。[怡-台+龍]戾自用。不知羞慚。百毒宿日生。喜行醫藥符咒之術。若幻蠱道。前賢跡宿日生。喜作賊魁。劫掠無辜。北賢跡宿日生。喜於伎樂。工鼓五音。流灌宿日生。多作船師。馬師宿日生。常樂牧馬。長息宿日生。喜作屠魁。斯為分別諸宿本末。
弗袈裟又問摩登王。仁君能知安處土地星宿應乎。答曰頗學。又問何謂。則頌偈曰。
名稱日所立 其城則巍巍
多有眾珍寶 然後火所燒
長育宿所興 多積諸財物
有聰明之慧 好布施奉戒
鹿首所立城 多女人牛財
花服眾飲食 適盛不久散
生眚宿所立 多飲食財寶
其國人弊惡 愚蔽無智慧
增財宿所立 城盛光巍巍
財米谷興盛 適豐便壞滅
熾盛宿所立 其城而德高
財谷豐喜祠 飲食多無味
不覲宿所立 多窮喜斗變
居苦見棄捐 人民處如是
土地宿所立 高明有大財
己將養其妻 有所歸祠祀
前德宿所立 女人喜花飾
香熏諸財寶 厥成意如斯
北德宿所立 多有珍寶谷
男冥為女伏 城所倚謂然
象宿所立城 弊了有大財
喜貪他人物 彼土人若此
彩畫宿所立 女最勝寶豐
常女樂第一 然後火所災
善元宿所立 財業普熾盛
人弊惡騃穴 性多似驢馬
善格宿所立 厥城德巍巍
人多喜祠祀 然後兵所壞
悅可宿所立 伏根奉法禁
自將護其妻 隨時祠無失
尊長宿所立 珍琦多財寶
博學問經典 日日增進信
根元宿所立 土多珍寶物
人熾盛難當 為雨土所壞
前魚宿所立 豐富饒財谷
人慳貪凶暴 還歸於愚騃
北魚宿所立 財業五穀盛
人明醫道術 志性常斗諍
耳聰宿所立 財谷普具足
人安隱少病 然為病所壞
貪財宿所立 土人為女狀
多有花彩服 棄除恩愛業
無容宿所立 其城常難勝
人勇猛熾盛 威耀常巍巍
百毒宿所立 土人多蔽冥
喜淫女酒色 後為水所災
前賢跡所立 人財業諧偶
騃弊犯他妻 喜闇冥貢高
北賢跡所立 日日常有益
財米谷豐盛 布施喜奉戒
流灌宿所立 土人好莊嚴
饒馲駝驢騾 多財米谷豐
馬師宿所立 土地甚熾盛
人興安無患 端政姝顏色
長息宿所立 土窮匱喜斗
其厄毀失戒 處土為若斯
欲立國城及屋宅 當察星宿及時節
護是吉祥乃興立 吾前世時學如斯
摩登王。謂弗袈裟曰。是為分別諸宿本末。梵志又問。仁頗復學雨宿不乎。答曰達矣。唯且解說雨之得失。摩登王曰。名稱宿日。五月始雨。九斛之時。至於十日。六月七月。亦復如是。多所茂盛。五穀豐熟。秋冬少水。當時火種。自然燒之。
長育宿日。五月初雨。墮三斛一升半。高田為旱。下田得收。米谷不登。時有二疾。一曰眼疾。二曰腹痛。盜賊興盛。鹿首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六升。五穀豐熟。國若藏伏。兵刃不設。諸國安隱。無窮厄者。生眚宿日。五月初雨。墮二斛七升。高田不收。下田茂盛。當急備儲。所以者何。多諸盜賊。時諸國王。興師起兵。則有四疾。一曰欬病。二曰上氣。三曰風癢。四曰熱病。多害小兒。增財宿日。五月初雨。墮十三斛。又加五升。從五月至八月止。諸國王皆藏兵仗。悉有慈心。不加賊害。
熾盛宿日。五月初雨。墮四斛八升。高田不滋。下田茂盛。諸異道人。喜共斗諍。象虎暴害。不覲宿日。五月初雨。墮三斛一斗五升。若有知者。不犁高田。當耕下田。風雨不時。國王懷毒。都不和穆。時雖淋雨。五穀豐登。夫妻不穆。數喜斗諍。
土地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六升。當歲淋雨。五穀熟成。時女人飛鳥羊畜。漸有傷胎。人多死亡。
前德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六升。五穀茂盛。其歲雖收。遠方賊來。逼迫厥土。令不得安。飲食自恣。人畜胞胎。永無患難。
北德宿日。五月初雨。墮十二斛九斗一升。五穀熾盛。諸國下兵。刀刃不設。人民安隱。無窮匱者。諸梵志。喜共斗諍。象宿日。五月初雨。墮七斛三斗五升。然後便止。其歲不登。五穀不豐。人民饑饉。
彩畫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六斗。五穀盛熟。時諸國下兵去仗。刀刃不設。安隱無他。
善元宿日。五月初雨。墮三斛一斗五升。多有諸風。時盜賊興。
善挌宿日。五月初雨。墮十二斛。當歲淋雨。五穀滋茂。諸國強盛。則有火災。眾象死亡。
悅可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矣。時諸五穀。皆當熟成。親友強健。
尊長宿日。五月初雨。墮二斛四斗。不當復田。所以者何。所種不生。多害小兒。外賊暴來。有所損耗。
根元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六斗。五穀豐登。盜賊強盛。時有三病。一曰咽痛。二曰脅痛。三曰眼疾。花實滋茂。時諸國王。下諸兵仗。永無所設。
前魚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六斗。五穀滋茂。六七月中。當有大水。則興二病。一曰眼痛。二曰復痛。
北魚宿日。五月初雨。墮十五斛。不宜下田。當修高田。天大淋雨。諸河漏溢。則有水災。[漂 寸]壞下田。高田獨茂。時有三病。一曰咽疾。二曰臍痛。三曰風癢。耳聰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六斗。天雨往反。五穀熟成。水居諸龍。鬼神禽獸。普遭災害。疫氣隆行。時諸國興師起兵。
貪財宿日。五月初雨。墮七斛六斗五升。彼天雨時不多不少。下田得收。高田薄入。則有一疾。謂瘡痍病。當諸國王修治兵仗。
百毒宿日。五月初雨。墮三斛四斗。下田當修。高田不耕。米谷不登。彼時人民。怖懅不安。抱子驚走。
前賢跡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六斗。先五月一日旱。後有大水。災害五穀及諸花實。當淋雨時。怨賊興盛。則有二病。一曰心痛。二曰熱病。群臣不和。象畜死亡。
北賢跡宿日。五月初雨。墮十五斛。下田不收。高田滋茂。大水流行。[漂 寸]破城郭及危聚落。時有四病。一曰欬二曰熱病。三曰疱面色萎黃熟。四曰眼病。多害小兒。象畜死亡。華實皆茂盛。
流灌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五斗。此雖淋雨。五穀豐登。家室和穆。及親知識。飲食相娛。諸國下兵。布恩施德。星宿順行。
馬師宿日。五月初雨。墮七斛二斗。先月增旱。後復值旱。下田多收。高田不成。大麥小麥。禾粟皆熟。稻穬不滋。諸國勇猛。修兵自嚴。怨賊強盛。
長息宿日。五月初雨。墮十五斛。下田不茂。高田不成。米谷貴。人民死亡。諸國興兵。轉共斗諍。子孫恐懼。
摩登王答弗袈裟曰。是為諸宿雨之變。今當復說二十八宿各有所主。名稱宿者。主加鄰國及摩竭國。長育宿者。普照天下。鹿首宿者。主卑提國。生眚宿者。主弗吒國。及諸梵志。增財宿者。主金寶家。熾盛宿者。普主秦地。不覲宿者。主雨雪龍王。土地宿者。主諸織作。前德宿者。主諸盜賊。北德宿者。主阿槃提國。其象宿者。主修羅國。彩畫宿者。主野人飛鳥。善元宿者。主化仙道。專精攝意。善挌宿者。主幻蠱道。悅可宿者。主行道人車乘莊物。尊長宿者。主諸守門。根元宿者。主步行人。前魚宿者。主月支國。無容宿者。主一切南國。及多波洹小國。脂羅那小國。安加摩竭國。貪財宿者。主拘留國。及股闍國。百毒宿者。主諸藥草。及外異道。前賢跡宿者。主大秦國。北賢跡宿者。主健沓和。流灌宿者。主將胎。馬師宿者。主諸牧馬。長息宿者。主諸粟散國。當為二十八宿說嬈亂之變。其名稱宿若遭厄者。加陵摩竭國。國則不安。諸宿皆然。所可主國。厥宿適動。彼國遭患。是為分別諸宿所主。
弗袈裟又問摩登王曰。仁者學除罪律耶。答曰已達。又問。除罪為有幾字幾節句。王答曰。除罪句者。有二十四字。計節有三。其句有四。又問何謂。答曰。當為卿說除罪律元。昔有仙人。名曰宿止。得五神通。極大變化。名多連女曰黃色。宿止仙人。興瑕穢心。則失神足。離於禪定。便自患厭。惡行反逆。爾時說是除罪之律。羞恥慚荷所為以怨結還自縛我有是失神足是斷截為解脫。是為梵志除罪之律。當復為仁分別說義。又問何謂。答曰。在林樹止。啖諸果蓏。深入一樂。彼尊敬天。常行德施。供給飲食。隨一切人之所欲樂。是為君子除罪之律。復為仁說除罪之律。問曰何謂。時王答曰。大種彩色大家之女。因是之元。生工巧人。壞諸彩色。是為工師除罪之律。人在世間。以欲第一。設不斷欲。則有殃罪。是故仁者。當斷斷着。便入甘露。得生梵天。
摩登王謂弗袈裟。是為悔過除罪之律。梵等句天所分別說。住平等覺。悉勸助之。吾有自在得解神通。憶念過去無數世。乃昔爾時宿止仙人五通達者。則我身是。吾外父女。名曰赤色。身興欲意。則失神通。吾於彼世。憎厭惡行。尋便說除罪之律。今故為仁分別說之。君子梵志工師細民。方俗語耳。唯以女子與吾太子。恣意求娉。不爭多少。時弗袈裟。聞說是語。時以偈贊摩登王曰。
仁為長仁尊 仁者無等倫
計天上人間 仁為梵博聞
今以志性女 與太子為妻
隨共結婚姻 隨世習俗法
彼時梵志弗袈裟。諸弟子眾。舉聲呼怨。白師曰。和上勿得。現有三達。清淨梵志。何緣乃與凶害咒家。共結婚姻。即以誤矣。眾學笑人。時弗袈裟。告諸學志。以義呵諫。摩登王所言至誠。無有一異。今以女與太子為妻。
爾時弗袈裟。謂摩登王曰。梵等句。王說四大身。仁且聽之。答曰便說。時弗袈裟。則講頌曰。
其頭方千金 厥腹喻虛空
兩腳比太山 足方譬於地
兩目為日月 體毛如樹木
身廁如巨海 溺下則江河
涕淚譬天雨 是為等梵王
天尊之所說 百脈譬萬川
彼時摩登王。報弗袈裟以偈頌曰。
本因父母由罪福 貪修愛欲相娛樂
二緣合會成胞胎 人未曾有自然生
因緣合會成胞胎 初未見人從風出
況於梵志師細民 此人民者方俗語
一切現有僂一盲 顛倒愚痴瘡痍疾
黑色萎黃及白癩 一切各各異不同
體皆骨肉及皮爪 俱有苦樂成屎溺
其根顏貌無有異 是故我說無四種
大名聞通次分別 其摩登王為解說
彼弗袈裟梵志言 從摩登王受奉行
仁者則梵為天帝 白英微淨智上人
則為講說四部經 仁是宿止大仙聞
仁之慧最以有勝 仁了一切諸經典
尊微妙行無所乏 於世人間尊復尊
今與人安太子妻 戒禁端政德具足
虎耳賢者志性女 兩共相樂吾悅耳
於是梵志踴躍喜 則取金瓶盛澡水
自捉女手授與之 為虎耳賢太子妻
則摩登王心踴躍 尋則成立為婚姻
便還本土如龍神 即在國土治正法
佛告諸比丘。欲知爾時在彼摩登王不。則我身是。虎耳太子。阿難是。弗袈裟女。則志性比丘尼是。彼本宿命時。情慾恩愛。於今未斷。故見阿難進止逐之。所詣家乞。輒守其門。於是世尊。因斯緣故。便嘆頌曰。
由本宿命習 今現在身斯
緣此生恩好 如蓮花依水
佛告諸比丘。是故當學四諦之法。數數思惟。樂經願法。令不失意。靜修寂然。譬如有人頭上火然。而還自燒。其人甚急。欲滅發然。學四聖諦。匆匆亦然。奉行精進。無得懈怠。何謂為四。苦諦習諦盡諦道諦。常當願樂。修行莫厭。分別義趣。因是得度。佛說是經時。舍衛城中。無數梵志。及諸長者。遠塵離垢。諸得法眼生。不可計數。諸比丘眾。得無起余。漏盡意解。佛說如是。王波私匿。心懷喜踴。梵志長者。及諸比丘。為佛作禮。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