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菊堂先生遺稿
卷之二
作者:朴興生
1895年
卷三

答敎官金

編輯

瞻想間歲。閱集句之惠。三復披翫。頓釋塵蒙。因思蕊城詩酒之娛。實如夢中。何夕開顏話舊。以盡餘懷。詳在答詩。不復縷縷。

答生員金安重,司直崔自陟,金諭義書。

編輯

前日笑談未洽。悤悤還別。益令人怏怏。尙因惠詩。稍釋煩襟耳。惠詩。珠玉父韻。致意疑曲。披翫百回。愈看愈有味。如接英範。古人投以木桃。報以瓊瑤。今則瓊瑤之惠。木桃之報。實反於古人矣。羞愧無措。惟恕察。新涼啓律。良晤有期。未間炎熱。冀以時自重。詳在賡韻。忉忉不具。謹次。

二樂堂記在永同高塘浦雙淸樓下。昆季同居。仍爲季氏號。

編輯

永樂二十二年甲辰冬。自蕊城忠州之莊。南遷於永縣。築堂於西山之陽。後倚高岑。前帶長江。嵒巒競秀。溪谷爭流。深廣平夷。而有田可耕。寒碧淸甘。而有泉可釀。投閑考槃之趣。於此焉快矣。不訊陰陽之訣。不卜蓍龜之彖。斫材於山。陶瓦於原。斲石於江之滸。工役旣就。友人徐廣夫皥。與予有丱角之交。宣德八年癸丑。以御史郞乞身南來。榮養偏親。暇日跨隻驢。來吾堂。天宇廓淸。山容水色。磊落澄瀅。登臨瞻眺。遂謂予曰。孑之堂旣成。而子之寓意於物象。楊神乎物外。知己極矣。以何意而名此堂乎。幸吾與子退休於山水之間。得幽閒自適之趣。誠素願也。觀山之峻。有感於九仞一簣之功。可勉於自強。觀水之流。亦感於逝者如斯之歎。可契於君子不息之事備矣。追思古昔。二感興二美具。名之曰二樂。子之取捨如之何。予曰。斯堂之築。本非擬名。斯堂之居。亦無所守。僅容九尺之軀。聊盡山水之樂耳。其他無足道也。竊附於前聖道體之感。而敢以二樂名之。無乃僭於仁智動靜之旨乎。有山焉斯仰其靑秀。有水焉斯翫其淸漣。人之性然也。是雖不逮於動靜之樂。而寓物興懷。斯可尙已。嗚呼。山之厚重。水之周流。固皆天理自然之形爾。豈有待於仁智之所樂。而設有動靜之形也哉。不遷者山也。而仁者安於義理。故體其靜而自樂焉。無滯者水也。而智者達於事理。故體其動而自樂焉。義有定則。事無定用。仁智動靜。氣像如此。斯有自然之樂者耳。予於師友學問。曾有所受。旣領其略矣。今於居閑接物。目視耳聽。猶有所異致。而自有所惑焉。至若疊翠興雲。風梢拂霧。幽禽野鳥。爭響於空谷。萬彙千叢。萌發於節序。當是之時。山固不可謂無動也。遠浦波恬。群鱗伏藏。釣竿漁艇。闃寂於寒江。雙鷺群鳧。趐眠於荒葦。當是之時。水亦不可謂無靜也。靜而有常。靜不離乎靜。動而不拈。靜亦由於動。物我雖殊。動靜一理。運用酬酢。斯亦不具矣。靑橫翠浮。風光黛色。推子之遐想。蘋洲蓼灘。短掉孤舟。漁人之隱趣。皆不出於幽間之戲。商山曄曄之采芝。滄浪寂寂之濯纓。亦遺放翫世者之事爾。何足泥論於二樂哉。噫。堂之旣築。賴徐子以有名。堂之有名。得吾生之所樂。築堂便名。夫豈徒哉。居是堂而得是名者。深玩其所名之義。體認而自守焉。則動靜相涵。而仁智交孚。物格知至。而觸處皆通。偃仰逍遙。窮神養性於天機呈露之表。觸類而推明。無往不適。予於斯名。有所造焉。廣夫揚眉點額。朗詠而歸。遂爲之記。宣德甲寅夏四旣望。菊堂敬夫書。

雙淸樓記聖上二十二年乙酉。重建於舊址。

編輯

敬夫卜隱南遷。旣築二樂堂。山水之興極矣。遂搆雙淸之樓於堂之南。與堂簷楹相低仰。扶筇陟降。不勞腳力。煖居涼臥。惟意所安。亦足怡神騁懷。消遣世慮也。夫雙淸之致無不有。奚獨此之多哉。若樓則寥𨶑淸幽。不寬不窄。負山臨水。山奇而水淸。嘯月吟風。月白而風淸。蒼鬱盤旋。澄深帶抱。雙淸之致。於焉而益秀。盍爲斯樓之名乎。迨夫節屆鶉首。律應林鍾。鑠石流金。炎汗飜醬。敬夫岸仰開襟。憑軒息偃。竹影輕颺。松聲蕭瑟。几案之間。宛若高秋。風之淸爽。斯可怡吾神矣。久乎山容暗落。暝色橫江。氷輪輾上。土宇塵蠲。敬夫置酒張琴。留客邀懽。杯心瀲灧。彈響淸絶。襟度灑然。怳若登仙月之明朗。亦可以騁予懷矣。吁非山非水。縱有風月之致。不足謂之雙淸。無月無風。雖致江山之景。亦豈以絶勝論也哉。然則斯樓之拱山水絶勝之景。而引風月雙淸之致。旣爲隱約之幸。而抑爲就閒之期也宜矣。敬犬之登斯樓也。賞幽致。懶以忘形。樂以忘憂。醉醒寤寐於風月雙淸之中。與世雖迂。而其於自適而消遣也亦宜矣。時正統五年庚申午月日。春谷敬夫記。

對句連珠集序

編輯

丱角者。始學千文。乃知字義。次學句律。遂求連字之法。學次然也。雖曰風雲月露之詠。乃道學之餘事。然吟詠性情。露發英靈。捨此何求哉。予八歲。學花笑檻前一聯。咀嚼難堪。及讀數下聯。稍知字義。讀至百餘聯。又知句律。連字集句。但所牑僅百五十聯而止。止食者之飯。小知味而不能飽。蓋可恨已。辛亥秋。卜閑於高塘村。江山風月之趣。殆知有造。搜得古人到句。問有自詠者。母字二百二十有二。而逐字得句千二百四十二聯。筮學之初。若讀此編。從頭徹尾。着力誦詠。則如到崑岡。萬玉頹疊。擇其溫潤之精粹。在吾着眼爾。磨礱何足道哉。宣德六年辛亥孟冬望前二日。菊堂敬夫題。

龍潭亭重新序宰昌平縣

編輯

上之五年春。承命南來。治縣之暇。周草瞻眺。縣之南有山。蜿蜒西下。盤礴成峯。樹木蔥鬱。蒼翠綺綰。城堡之基尙存。直抵峯。嵒石峭立而成堞。鉅澗澄淵而潔滯。有臺曰龍潭。舊有草亭。樑棟欀桶。皆以竹爲之。歲久傾圮。聊蔽雨暘而已。爰自政民。竊獨惟念亭榭之於爲治。抑末矣。雖然。昌之爲邑。地勢洿僻。館舍廳房之制。比房邑尤隘。至若畏景流空。石鑠金消。則炎蒸之苦。若棲於烘爐中矣。凡使華原濕之咨。詞人瓊土之詠。顧何所以楊靈乎。是以間倩遊徒。取材於山。誅第於野。不鳩工。不役氏。增廣舊制。繪事亦畢。仍扁之曰二樂。近視則淸湍漾月。綠竹搖風。淸爽之氣。自生於襟懷。遠眺則峻嶺凌霄。雲煙萬變。幽閒之致。悉萃於目前。雖當炎熾。庶可怡神矣。然則斯亭之作。豈邀名自好。僭侈遊觀爲務哉。後之君子。恕其狂僭之罪。遂寓興於二樂,雙淸間。仁以愛民。智以制事。息繁就閑。心曠神怡。馴致乎浴沂風雩之趣。不其亭之爲乎。於是不揆鄙拙。繼之以詩。以資名賢之賡和雲。

辛卯。祭先妣管山郡夫人陸氏文。

編輯

維歲永樂九年辛卯月日云云。念玆逝魂。惟我慈母。配嚴翁專主乎內。儆戒無違。保小子式至於今。劬勞罔極。柔嘉刑於日用。貞靜本乎天眞。何圖一疾之彌留。忽値九泉之長往。天何不怒。命亦靡常。顧哀子哀婦之疇依。亦衆少衆孫之何托。斯切悲傷之懇。罔知施措之方。旣未能盡意調嘗。因成大夢。何敢忘誠心慘悔用焉云云。

甲辰。祭先考漢城公文。

編輯

維歲永樂二十二年甲辰月日云云。言念逝魂。曰予嚴翁。壽踰七旬。德益尊而身益健。位登二品。心愈卑而禮愈恭。愷悌本是天資。慈祥乃其日用。何圖一疾之篤。遂有九泉之行。嗟孤子孤婦之疇依。伊衆少衆孫之焉恃。哀之莫及。慟亦難攀云云。

祭卓君好善

編輯

維宣德元年歲次丙午七月壬辰朔。前昌平縣令朴興生。特遣子仁挺。敢祭告於亡友人卓君好善之靈。嗚呼卓氏。星州之旁邑八莒縣之人。而爲鄕之望族也。奧丙午大月初九日辛未。踵予門而語予曰。客於京師。今數年矣。親老南向。思一歸寧。路出漢南。雨深泥濘。困於跋涉。若干日行。及赤登津。大雨倉茫。鉅渡漲洋。蒿工停楫。邱壑懷襄。雖至小川。橋梁隕漂。行雖崩迫。涉渡無由。幸今天日晴好。水勢始平。倘得梁船。蕩漿而渡。更不待日。當覲堂下矣。予以水盛難渡固止之。君以期迫。促船遂渡。失陷船舷。流沈而逝。櫓掉之工。皆喪情失措。莫能援救焉。則日前之變。至於若此。嗚呼。其不達天也。君之初踵吾門也。歡然疑接。與之良唔。年甫二十有五。而風度愷悌。氣量宏偉。少以弓馬。慨然有勇銳之志。將欲高中武選。翺翔於龍驤虎賁之列。馳騎乎果毅折衝之寄。上以忠勒。下以揚顯。爲拳拳之念。而竟未旣之。嗚呼。其不遇亦天也。天何不熬。命亦不可待也。是月十五日丁丑。得其屍於貞幹之淵。卜其葬於旁山之麓。骨肉形骸。已有歸矣。若其孤魂哀魄。將浮沒於崩灘駭浪之中而莫之省乎。將嗚咽於幽陰莽蒼之間而靡有依乎。以子之雄壯武勇。英豪挺拔之氣。固不滯於損軀殞命之感。而必超越乎穹壤浩蕩之表。歆予一酹。若平日之笑談酬酢。而將酪酊浩歌淸風白月之夕。樂以忘骸。固無疑矣。至若幽明之遠隔則命也。如之何。如之何哉。嗚呼尙歆。

祭正堂龍淵祈雨文永同縣西

編輯

云云。與雲降雨。以滋百穀。歲稔時和。惟龍屍之。自五月不兩。至於秋七月不雨。溝池皆涸。禾稼盡枯。生民之望。已無所賴。惟念群生有罪。猶當各受其殃。草木無知。何故等蒙槁枯。興言及玆。莫知所措。誠用備奠。致誠祈禱。需然甘䨟。惟神是注。伏惟降鑑。謹告。

擬禮曹請女服華制箋宰昌平時作

編輯

制度攸同。實國家之令典。文章致一。誠臣民之至情。玆瀝卑悰。仰干聰明。竊惟蔽邑爰自嚷年。已蒙上國之綸音。肆登吾民之服色。如何婦飾。尙泥夷風。伏望載績載紡。知蠶桑之不易。於男於女。念時俗之未純。特宣密勿之言。更新殊左之俗。臣謹當致令一國。架殫補袞之誠。庶與群眠。共享垂衣之化。

冬至禮狀

編輯

微陽始生於六陰。天道乃易。大臣咨詢於一界。王化益明。秪承往諧。允協來望。恭惟監司相國。乾坤德量。河嶽英精。仁孰義精。渙發養育之政。威寒恩煖。馴致燮理之功。代一人以勤勞。實萬姓之悅懌。伏念小僕。質本疏懶。才乏無綏。職縻敝封。縱未參於賀列。心馳幕府。敢不先於禮章。

閔氏廬墓行實報狀光州禮曺正郞權克中妻

編輯

傳曰。有男女然後有夫婦。夫婦者。三綱之本。萬事之源也。則孰不知其重配匹之際。而謹終始之道乎。然於夫婦之倫。能盡其謹始謹終之道。仔而有別。歿而愈敬。以禮自守者。僅有而絶無也。州之儒士權克中。爰自髫稚。天姿出衆。年甫二十有四。而以經明行修。聞於朝列。遂選魁科。擇遷禮曹郞官。娶驪興閔氏公生之女。御家之法。寬而嚴。和而敬。存心愷悌。執事端直。故家小淵氷畏謹。無敢詐行。而況賢婦之見化於嚴敬者。容有已乎。嗚呼。天道無知。使公年未四十。無嗣而歿。閔氏哀傷摧毀。勢將捐命。門族喩以止之。閔氏應曰。以吾夫賢而知禮。不幸短命。無子而終。合巹未乾而燕婉之期絶矣。結縭未鮮而幽明之路隔矣。其在他人之念。尙爲慟惜。況其配匹乎。揮淚痛哭。幾至隕命。節益操堅。由是門族服其誠懇。莫敢有辭。遂遷樞於州之南山之谷。哭臨葬祭。一無違禮。廬於墓側。不食美味。不慮世事。哀傷盡禮。實過於前賢。嬴形苦節。愈久而愈慽。聞者莫不歎服。見者無不涕淚。其貞心勁節。有以感動乎人者。如是其至矣。是年仲春。予來守是州。佳稱美譽。衆口喧傳。心切敬歎。季春之晦。適當終制。某身進一酹。環視左右。族屬鄕閭之來慰者。皆失貌涕泗。自不能已。其爲賢行。果孚人譽。閔氏之節。非惟能謹其終始。抑亦有助於風敎矣。今以一箇婦人。能守禮義。節行過人者。實關於盛朝明敎化正人心之所致。以鄕黨千百人之耳目。聞者慕見者敬。亦由於閔氏天倫人道至情之所感。盍亦表異之。以彰風化之萬一哉。切欲申報而旌其閭。則無其家。又欲周給而助其食。則無其田。仍居廬墓。若將終身焉。其爲節可敬。其爲生實窘矣。伏願監司相國。悉記閔氏操行終始。轉聞於朝。營給家第而旌其閭。全遞夫田而惠其窮。則誠使閔氏之節。將不墜地。綱常之道。亦不喪天。而聖朝化民成俗之敎。實增光於萬世矣。儻以篘蕘之言。采而進之。則不勝幸甚。

撮要書下編跋上二編。想有序跋。而逸無可考。

編輯

陰陽之書。不爲不多。然幽賾而莫極其奧。錯綜而未知其端。紛紜舛戾。拘忌百端。彼此不同。故擇用之後。禍多旋踵。惟知畏忌。而未知其所以然也。嗚呼。陰陽神術。果如是乎。蓋天道一陰陽。而陰陽。理而已。故不悖於理。斯不害於陰陽矣。自圖書呈露。八卦始畫。天干地支。配卦分闢。幾囿於二氣之間者。生成凋謝。運用萬變。悉不逃乎二氣之外焉。順之則言。逆之則凶。理甚昭灼。不可誣也。予自就學。遘慮於此。思與良朋僭著撮要。牽塵漂泊。未遑暇也。永樂九年歲在辛卯。喪母丁憂。奧明年壬辰冬臘。卜築於登雲洞。地僻人稀。世宂都息。釋苦晴窓。開紙引毫。假此寬憂。肆就素忘。仍加校定。逐月條具。可以爲擇者之指南。而尤以免庸飾之鼓感矣。趨吉避凶。豈無小補。永樂十一年癸巳夏六月旣望。菊隱朴興生敬夫謹識。

雜著

編輯

居官箴戒與撮要書上官門。參互觀之。

編輯

規訓曰。古者循良之吏。必留心於勸孝悌課農桑。以爲政敎之本。初官謂之筮仕。觀其臨政。可卜終身。立法不可不嚴。行法不可不恕。文粹。古之奇縣令。箴雲。不恕而明。不如不明。不通而淸。不如不淸。又雲。人之立心操行。如山之重。如江之淸。如石之堅。如松之貞。如劍之利。如鏡之明。如弦之直。如衡之平。當官處事。常思有以及人。有科率之行。旣不能免。便就其間。求所以使民者省力。不使重爲民害。其益多矣。法正則民愨。罪正則民從。馭吏不可不嚴。臨民不可不寬。爲政要得厲威嚴。使民事事。齊整甚易。其間又不可不寬。法令雖嚴。能寬一分。民受一分之賜。法者。智之君。疑者。事之役。法。繩墨之斷例。文約而例直。聽省而禁簡。例直易見。禁簡難犯。聽訟在於不疑。疑諸心而信耳目。疑耳目而信簡書。簡書愈繁。官亦愈僞。居官當如居家。必有顧藉。居家當如居官。必有綱紀。任中正代張公治蜀咨以爲政之道公曰如已見解高於法則捨法而用已。如已見解不高於法。則當守法。勿循已見。當官者。先以暴怒爲戒。事有不可。當詳處之。必無不中。前輩嘗言只怕待。待者。詳處之謂也。處事不以聰明爲先。以盡心爲急。不以集事爲急。以方便爲上。當宦處事務合人情惟在忠恕二字直不犯禍。和不害義。當官之法有三事。曰淸曰謹曰勤。謹之外。更行一忍。何事不辨。范文正公有言。作官。公罪不可無。私罪不可有。范堯夫雲。一部律中。四字可盡。所謂罪疑惟輕。品寶臣。每事之來。必秤停輕重。務合道理。令其得所而後已。是以當官處事。須權輕重。寧失其輕。無使重可也。爲官之法。有事莫放。無事莫尋。事多莫怕。每決人求經。杖責者宜謹之。恐其或有所立也。取吏。當官旣自廉潔。又須關防小人。如文字曆印一作引之。著須明白。以防中傷。不可不知。後生少年。乍到官守。多爲所餌。不自省察。所得毫末。而一任之間。不復敢擧動。大抵作官嗜利。得甚少而吏人所盜不貲矣。以此被重譴者多。不可不察。吏人蒙蔽。其患有不可勝言者。且如官長好嚴好寬。於文引句追。不能實記其事。往往以緩爲急。以急爲緩。以輕附重。以重附輕。欺罔百出。雖聰明無所施。惟有置日曆簿。逐日開具狀內所論何事。計有幾人。點追幾人。此簿逐日納宅。此亦可稽考眞僞。亦革弊之一節。箴戒曰。事君如事親。事官長如事兄。與同僚如家人。待群吏如奴僕。愛百姓如妻子。處官事如家事。然後能盡吾之心。仕宦有五瘴。急催暴斂。剝下奉上。名曰賦稅之瘴。深文以逞。善惡不白。名曰刑獄之瘴。昏晨酣宴。弛廢王事。名曰飮食之瘴。侵牟民利。以實私儲。名曰貪財之瘴。盛揀艶妾。以娛聲色。名曰帷薄之瘴。此皆害將急已。殃必流後。士夫所當深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