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共領導的新人民軍去年獲巨大勝利

菲共領導的新人民軍去年獲巨大勝利

武裝鬥爭規模迅速擴展,游擊根據地和游擊區不斷鞏固和發展,農村廣大地區人民政權機關繼續發展壯大
新華社
1972年3月5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新華社一九七二年三月三日訊 菲律賓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人民報》最近在一篇報道中說,「在菲律賓共產黨領導下,新人民軍一九七一年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在思想上、政治上、軍事上和組織上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所有這一切為今年繼續前進打下了一個非常堅固的基礎。」

報道說,據全國作戰指揮部的統計,一九七一年全年,新人民軍打死打傷敵軍六百人;懲辦惡霸等二百三十人;擊毀擊傷直升飛機三架,擊毀偵察機一架。此外,還擊毀了敵人的一些通訊設備以及裝甲車、卡車和吉普車等軍車多輛。

報道說,反動武裝力量去年在北呂宋、中呂宋、南呂宋和比薩揚等地區採取了多次軍事行動。敵人糾集了三百人至三千人不等的兵力,發動了十二次大規模的作戰行動,但全都以失敗告終。許多敵軍士兵被打死,企圖滲入新人民軍活動地區的敵軍部隊被瓦解。新人民軍在戰鬥中顯示了它粉碎「圍剿」、整排地消滅敵人以及勝利地對敵人發動襲擊和進行伏擊戰的能力。

報道說:「武裝鬥爭以一九六九年以來前所未有的規模迅速擴展。目前,新人民軍部隊正積極地在北呂宋、中呂宋、南呂宋和西比薩揚進行武裝鬥爭。在棉蘭老,黨和新人民軍為了同霸占土地者和反動武裝力量作鬥爭,調配了幹部來訓練貧農和被壓迫的少數民族出身的戰士。」

報道說:「在進行人民戰爭的地區,游擊根據地和游擊區有了鞏固和發展。這不僅是人民軍的軍事行動取得勝利的結果,而且也是持續地進行政治動員並使農村群眾得到經濟上的利益的結果。人民軍的指戰員隨時注意要在正確的政治動員和深入廣泛的群眾擁護的基礎上採取軍事行動。」

報道說:「在新人民軍大規模地充實新指戰員的情況下,黨和人民軍主要依靠這些指戰員自己的力量來滿足他們對武器的需要。戰場是人民軍取得武器和軍事裝備的主要來源。人民軍的武器百分之九十以上來自敵人。伏擊和襲擊的勝利保證了紅色戰士對武器和彈藥的需求。群眾自製武器的積極性也得到充分發揮。這對於武裝群眾起了很大作用。」

報道說:在農村的廣大地區,人民政權機關繼續發展壯大。村組織委員會和村革命委員會已在四個區的許多村建立。新人民軍注意建立地方上的農民、工人、漁民、青年、婦女和兒童等各界的群眾團體。這些群眾團體宣傳民族民主革命的路線,給黨和人民軍以物質上的支持。

報道指出,新人民軍根據各地革命發展的程度正在徹底進行減租減息,在一些地區還分了田地。在已經成立政權機關的地方,已經制止了搶劫行為,開始舉辦生產、銷售和信貸合作。農村群眾更加積極支持革命而且送自己的子女參加新人民軍。他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建立一支革命的武裝力量,才有可能消滅剝削和壓迫,在自己的鬥爭中保衛和增加政治和經濟的成果。

報道說:「新人民軍指戰員在自己的一切行動中爭取做艱苦鬥爭和生活簡樸的模範。他們不論在戰場上還是在工作中都表現出大無畏的鬥爭精神。他們雖然在人數和武器上居於劣勢,卻能夠充分發揮反動武裝力量所不具備的革命的英勇氣概。」

報道最後說:「一九七二年,新人民軍決心要進一步在反對美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取得更大的勝利。在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思想指導和菲律賓共產黨的實際領導下,新人民軍定將把革命群眾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