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盛典初集 (四庫全書本)/全覽2
萬壽盛典初集 全覽2 |
欽定四庫全書
萬夀盛典初集巻三十一
恩賚五〈蠲賦三〉
巡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兼理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級〈臣〉蔣陳錫謹
題為
皇恩溥博如天萬姓歡呼動地籲請代
題恭謝
天恩事據濟兗東青萊登六府紳衿里民戴璠等呈稱
欽惟我
皇上文德武功際天蟠地車書一統萬方臻樂利之休聲教旁敷率土慶昇平之象七政齊而三靈協瑞四時順而百榖豐登固已擊壤歌衢羣遊熙皡矣我
皇上念切民依頻加軫恤復將天下錢糧三年之內輪
蠲一周茲奉
聖㫖東省五十二年地丁俱著全免歴年舊欠亦俱免
徵灑十行之
綸綍
萬歲山呼蠲億萬之金錢歡聲雷動況山左為齊魯之
邦與
畿輔最近二東草木屢被恩膏十二河山咸霑解澤從此淳風益茂永享河清海晏之休年嵗屢豐常見婦饁夫耕之樂惟有焚香叩首祝
聖夀於無疆鼓腹含哺慶
洪圖之克鞏茲因
九重萬里輿情不能上達懇請代謝等情到〈臣〉欽惟我皇上
德合乾坤
道隆堯舜
深仁厚澤長養生息者億萬年
賜復蠲租食德飲和者千百國當茲雨暘時若猶懐四海之憂勤值此家室盈寧彌軫一夫之疾苦
特命將天下地丁錢糧自五十年為始各省輪蠲茲奉上諭東省五十二年地丁俱著全免歴年舊欠亦並著免徵統計三年之內總免過天下地畝人丁新徵舊欠共銀三千二百六萬四千六百九十七兩有竒
皇恩似海大地咸周
帝澤如天無人不被佇見物無失所羣遊化日之中民不能名共躋春臺之上〈臣〉准部咨即刋刻告示通行曉諭山陬海澨處處霑
恩白叟黃童人人戴
德莫不扶鳩嵩祝感天髙地厚之仁盥手焚香切就日
瞻雲之願咸頌
天子無疆之夀直與天齊
聖人有道之期永同山峙茲據合省紳衿里民紛紛環
繞〈臣〉署籲懇題謝理合具
題恭謝
天恩伏祈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山西太原等處地方提督鴈門等關軍務兼理雲鎮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級〈臣〉蘇克濟謹
題為租賦屢蠲
恩波普被懇祈代達輿情恭謝
皇恩事據山西闔省陽曲等九十七州縣並各衞所紳
衿里民劉璋等呈稱
皇上御極以來文教振興武功赫濯勤稼穡則時厪雨
暘重農桑則圖成耕織五十年
太平天子樂海晏而慶河清億萬載
有道聖人沐春風而霑化雨固己飲和食德登四海於春臺抑且戴義履仁偕萬姓於夀域矣乃猶
軫念深山窮谷無傷若覺有傷因而深思夏稅秋糧一免且加再免次嵗新租槩行全豁歴年舊欠亦著免徵歡騰海宇扶杖而觀者皓首龎睂喜溢郊圻鼓腹而歌者黃童稚子誠哉
舜日重遊允矣
堯天再覩璋等躬逢
盛世久沐
宏仁效華祝而爭先學箕疇而恐後但
九重既逺莫聞嵩嶽之呼使衆志徒慇難達康衢之頌
伏祈俯念輿情代達
帝座恭謝
皇恩等情到〈臣〉欽惟我
皇上
惠政覃敷四海戴汪洋之澤
仁風廣布萬方霑浩蕩之波賑䘏之典頻頒蠲租之
詔屢下三晉人民從前屢沐
皇仁茲又䝉
綸音特沛將康熙五十一年應徵地丁銀全免並歷年舊欠亦著免徵民既不困於輸將吏得專心於撫字終年休息比戶盈寧此真
髙天厚地之生成抑亦從古及今之
曠典也〈臣〉接准部咨當即欽遵通行頒示曉諭凡茲軍民人等無不歡呼雷動焚香叩首齊祝
聖夀無疆今據通省各屬紳衿里民呈請代
題恭謝
天恩前來理合據實
上聞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河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河道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五級〈臣〉鹿祐謹
題為
聖恩浩蕩難名萬姓銜感至切謹抒輿情恭疏代題叩謝
天恩事據河南通省紳衿里民宋犖等呈稱竊惟皇上
德配勲華
功隆參贊伏自
御極以來宵衣旰食
躬理萬幾薄賦省刑
心勤四海固已率土懐恩普天同慶矣犖等生長中州
與
畿輔接壤
聖主加意撫綏日享昇平之福時䝉怙冒之仁今特沛恩綸將河南省康熙五十一年應徵地丁錢糧除
漕項外通行免徵跪誦
上諭感激無涯凡窮鄉僻壤童叟婦女莫不歡忭拜舞
遙叩
九重頂祝
聖躬享無疆夀考
皇圖歴億萬斯年伏乞俯賜代
題叩謝
天恩到〈臣〉欽惟我
皇上
巍巍至德
蕩蕩神功物阜民康猶存已溺己饑之願損上益下彌𢎞與聚勿施之仁今將天下錢糧數千餘萬三年之內全免一周大哉
皇恩眞曠古所未逢史冊所罕覯者也茲豫省康熙五
十一年地丁錢糧欽奉
上諭盡行蠲免〈臣〉准部咨隨即刋刻告示通行曉諭頒
示之日老㓜擁觀望
闕叩頭環繞〈臣〉署咸稱〈臣〉等幸生
聖人之世得為
聖人之氓疊荷
殊恩無可報荅惟有家家焚香拜祝
聖夀無疆
皇圖永固但下情無由上達懇請代
題恭謝
天恩前來〈臣〉不敢壅於
上聞理合恭疏
題報伏乞
睿鑒施行
巡撫江西等處地方兼理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級〈臣〉佟國勷謹
題為
皇恩均霑於萬國輿頌更切於西江公叩代
題以伸謝悃事據闔省鄉紳士庶宋一瑞等呈稱欽惟
皇上
仁同天地
德邁唐虞饑溺為心惟恐一夫不獲痌瘝在念眞令萬物皆春甘雨和風久慶雨暘之時若丁男紅女已看耕織之成圖而且賜復蠲租大地咸霑雨露停徵減賦何年不沛
絲綸更䝉軫念民生𢎞施
聖澤周一十五省之疆域免數千百萬之金錢
宸眷及於大江以西
皇恩眞自九天而下潯陽江畔人人重上春臺章貢城
邊處處盡登樂土含哺鼓腹覺
至德之難名擊壤歌衢識太平之有象瑞等未申芹報長切葵丹樂井養之無窮致兌和之有喜為此瞻雲泥首望
闕抒心祝
天子之萬年頌
聖人之多夀伏乞代
題以伸謝悃等情到〈臣〉欽惟我
皇上
聖德如天
皇仁匝地嵗稱有嵗猶蠲免之時聞年屬豐年尚賑䘏之下逮蓋臻已安巳治益切如保如傷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十四日准戶部咨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三日奉
上諭將江寧安徽山東江西各撫屬五十二年地丁錢糧全行蠲免歴年舊欠並著免徵等因隨經前撫臣檄行布政司刋布告示分發府州縣徧處張掛務使里民盡霑實惠去後今據闔省紳衿耆民宋一瑞等呈懇題謝前來情詞懇切〈臣〉何敢壅於
上聞謹㑹同江南江西督臣赫夀合詞具疏伏乞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二級降五級戴罪効力〈臣〉黃秉中謹
題為
皇恩蠲賑疊沛海甸頂戴靡深謹抒輿情轉詳代題叩謝事據福州等九府一州紳衿耆老軍民陳子
威等呈稱竊
聖主怙冐萬方恆厪饑溺之由已愚民利賴百畝惟知衣食之為天故暑雨祁寒每咨嗟乎旱潦而寛征減賦用補助乎春秋欽惟
皇帝陛下
懋建中和
聿𢎞參贊
聖神天縱普覆載以無私道德日新調隂陽而式序肅雍宮廟文德舞干羽於兩階赫濯聲靈武功平遂達乎三櫱蛟宮蜃窟盡入車書砂磧窮荒咸來琛賮不特地擴於漢唐明宋抑亦功髙於虞夏商周遡自
臨御以來海宇同風邊隅向化孳孳保赤不啻顧復之懐殷殷足民莫釋宵旰之念一夫無失所之嗟萬國有咸寧之慶乃猶賜復之
㫖頻頒逾億萬金而弗惜豁免之
詔屢下歴五十載而聿新澤不比於屯膏道大光於益
下惟茲八閩𨽻於海濵
聖天子居九重之上眷注獨殷無待疇咨遂頒
勅諭緩現征而兼撥賑宥宿欠而免新糧更恤兵餉莫
資悉撥隣省協濟躬逢雨露咸知
帝澤之深手捧
絲綸仰見
王言之大玉鳩為杖老人多拂薰風竹馬堪騎童子盡遊化日黃卷勤燈前之讀縫掖何須入縣之庭緑野催雨後之耕婦子不見呼門之吏惟是長安千里情詞難達於
楓宸所願
天子萬年頌禱尤殷於海澨僉呈籲懇冒乞奏
聞等情到〈臣〉欽惟我
皇上
厯符軒昊
道冠羲皇
流膏澤於普天損上者斯以益下
沛恩波於大地足國者必先裕民固己餘一餘三人
人樂業求千求萬處處䝉休矣然而
聖心未已復又
大沛恩綸
特頒上諭直𨽻等省康熙五十年地丁銀兩俱著全免歴年舊欠亦俱著免徵此誠千古未有之
𢎞恩史書所罕載者也聞
命之下黃童白叟踴躍歡騰齊祝
萬夀無疆〈臣〉准部咨隨行各屬一體欽遵去後茲據各
府紳士耆老軍民人等僉籲代
題恭謝
天恩前來〈臣〉不敢壅於
上聞伏乞
睿鑒施行
廵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覺羅滿保謹
題為
皇恩浩蕩難酬黎庶歡騰無地籲請代
題以達輿情事據布政使金培生等詳據臺灣府屬紳衿里民陳逸等呈稱閩省為濵海要區臺灣尤海外重地
聖恩之漸被彌深黎庶之瞻依益切蠲閩省九府一州
五十年之地丁銀兩既咸感
皇仁免臺屬一郡三縣五十一年之正供稻榖又盡霑
實惠誠亙古所未有亦史書所罕見
帝德之廣運靡逺弗周萬姓之銜
恩有誠宜達等情到〈臣〉欽惟我
皇上
德被八埏
恩濡九有
舜風和暢羣黎咸解慍阜財
堯日舒長兆姓盡含哺鼓腹廣廈細㫋之上時厪民
依茅簷蔀屋之間實霑
聖澤昨年免賦全閩已戶溢朱提今嵗蠲租臺郡復家盈玉粒是以黃童白叟效嵩呼於薄海之濵行看東作西成廣露積於遐陬之壤既據司道詳據臺灣府屬紳衿里民呈請代
題恭謝
天恩前來〈臣〉不敢壅於
上聞謹㑹同閩浙總督〈臣〉范時崇合詞具
題伏乞
睿鑒施行
總督廣東廣西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三級仍帶軍功五次〈臣〉趙𢎞燦謹
題為
皇恩廣被士庶歡呼據情代
題恭謝
天恩事據廣東鄉紳鄭際泰並闔省軍民人等公呈稱
伏惟
聖澤旁敷爰灑一天膏雨
皇仁廣被徧吹五嶺薰風追虞廷解慍之絃邁漢室蠲
租之詔千百代難逢之
曠典五十年特沛之
殊恩六宇歡呼萬方感戴欽惟我
皇上
至仁育物
大德統天
極建深宮統萬方而徧德
恩覃薄海胥九有以同春盈廷協師濟之休刑清政簡比戶沐雍熙之化物阜民康萬姓固已登衽席之安
九重猶復厪宵旰之慮於是正賦全蠲甘露來從天上
分年逓免隂膏先及海濵
丹詔初頒山川毓瑞
玉書同捧草木廻陽父老慶盈寧自堯舜以來纔逢此
日室家樂康阜凡乾坤之內共戴吾
君蕩蕩周疆均沐風風人雨雨人之澤畇畇禹甸共霑衣衣我食食我之仁泰等涓埃莫報豢養徒深惟願
皇圖與日而俱長共祝
聖夀同天而並久敬陳下悃伏祈俯准代
題等情到〈臣〉欽惟我
皇上恩同覆載軫念民生歴年蠲免數逾萬萬茲復䝉
特頒
諭㫖將康熙五十年地畝人丁錢糧並歴年舊欠銀兩
槩行豁免此實亙古未聞之
盛事也〈臣〉因㑹審欽案在省接准部咨當即轉行各司道府州縣衞所一體欽遵茲據闔省紳衿軍民人等環〈臣〉行署歡呼踴躍焚香叩首懇請代
題前來〈臣〉恭逢
盛世身任地方目覩輿情眞切並據廣東布政使髙
必𢎞呈詳到〈臣〉不敢壅於
上聞謹㑹同廣東撫臣滿丕合詞具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廣西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鹽法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梁世勲謹
題為呈懇代謝
天恩事據桂林各府紳衿里民鄧佳植等呈稱我皇上宵旰不遑勵精圖治者五十年
恩施普及薄海內外固已民歌康阜士樂盈寜自堯舜
以來未有如
今日之盛者也康熙三十三年四十三年內䝉
皇上軫念邊氓
特加恩恤將應征錢糧槩行豁免感戴之私至今難忘
今又將五十年地丁蠲免僻壤遐陬
恩施一體億兆歡忭祗有焚香九叩頂祝我
皇上之德眞天地無疆之德我
皇上之夀眞天地無疆之夀而已伏祈俯准代
題等情到〈臣〉該〈臣〉看得粵西僻處邊陲猺獞雜處耕
鑿之外民鮮生業屢荷
皇上厚澤深仁加意軫恤今又欽奉
上諭將康熙五十年應徵地丁銀兩通行蠲免仰見我皇上至德𢎞仁無逺弗屆〈臣〉即欽遵宣布一時
溫綸逺播萬姓歡呼白叟黃童靡不焚香頂祝感激天恩茲據桂林等九府屬紳衿里民鄧佳植等紛紛赴〈臣〉衙門呈請代達又據布政使黃國材具詳前來〈臣〉何敢壅於
上聞謹㑹同兩廣督臣趙𢎞燦合詞代
題伏祈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四川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年羮堯謹
題為蠲賦
諭出九重感恩歡騰萬姓公陳下悃叩謝
天恩事據成都府屬紳衿士庶羌民向庭賡吾只木保
等呈稱切賡等四川編民生逢
盛世仰沐
皇恩念僻壤之凋殘教養日勤
宵旰叨深仁之浹洽風俗克躋雍熙茲特大沛
恩綸來嵗錢糧盡免
澤以三年普被知覆載之無私
恩同八省先施仰照臨之逺屆賡等惟有鼓腹含哺共
樂太平有象嵩呼華祝羣頌
聖夀無疆望
闕叩謝
天恩環庭公懇上達等情到〈臣〉該〈臣〉看得蜀省天末遐
荒仰賴我
皇上擴胞與之深懐振勞來之至德愛養備至軫恤頻
加地方日有起色矣茲又欽奉
上諭將康熙五十年應徵地丁各項錢糧俱著全免〈臣〉接准部咨即通行司道府㕔州縣衞所土司一體欽遵去後隨據布政使吳存禮詳據通省紳衿士民歡呼踴躍感頌
聖恩且言川省錢糧不足仰供經費毎嵗尚賴別省協濟兵餉五十餘萬兩今七年之內兩荷全蠲厚澤深仁實倍他省從此玉壘錦江一時増色茅簷蔀屋到處騰歡惟歌
聖人有道之昌期益祝
天子無疆之寶祚懇請代
題謝
恩前來〈臣〉不敢壅於
上聞理合具
題伏祈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雲南兼建昌畢節等處地方贊理軍務兼督川貴兵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七級〈臣〉吳存禮謹
題為
聖恩徧及遐方萬姓情殷感戴籲請代
題恭謝
天恩事竊〈臣〉前任四川布政司時䝉四川巡撫〈臣〉年羮
堯川陜總督〈臣〉殷太牌開欽奉
上諭事等因到〈臣臣〉隨班恭設香案望
闕叩謝〈臣〉旋䝉
聖恩陞授雲南巡撫由蜀而黔途間經過大小村莊父
老子弟感頌
皇仁聲滿山谷及入滇境所屬軍民人等扶老㩦幼咸
稱我等生長邊方荷䝉
聖主生成安享太平今又䝉
皇恩浩蕩蠲免五十年分地丁錢糧我等小民無可報
効惟有家家戶戶頂祝
萬夀無疆懇將下悃代謝
天恩等情〈臣〉於四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抵〈臣〉駐劄衙門雖經陞任撫臣郭瑮出示曉諭〈臣〉復刋示通行務令百姓均霑實惠毋許地方官私自徵收外隨據雲南布政使李華之詳據雲南等府詳稱闔省紳士軍民凃崇等呈稱崇等僻處邊隅遭逢
聖世輕徭薄賦時叨怙冒之仁賑榖蠲租屢沐矜全之
德桑麻閭井共荷
天庥子弟田疇羣霑
聖化感
皇仁之無外頌
帝德之難名乃滇省五十年分地丁錢糧又䝉
皇上宏恩盡行蠲免眞千載所難逢史冊所罕見也崇
等惟有䖍祝
聖夀於無疆叩頌瑤圖之罔極轉請代
題等情到〈臣〉欽惟我
皇上乾坤為量日月同輝蠲賑頻施四海共徵樂利痌瘝在念萬方咸戴生成乃猶三年以內蠲千百萬之錢糧率土之中免十數省之正課
殊恩異數德邁百王厚澤深仁治越千古惟此洱海滇
池之地並沐
堯天舜日之華萬里陽春四時雨露戴
君恩於罔極祝
聖夀之無疆既據該司詳報前來〈臣〉又目擊輿情感戴
懇切不敢壅於
上聞理合恭疏具
題代謝
天恩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貴州湖北川東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五級〈臣〉劉䕃樞謹
題為仰懇詳
題代謝
天恩事據貴州布政使司布政使張建績詳據貴陽等十一府紳衿民苖周俊等呈稱竊惟耕九餘三史頌仁明之政什一而賦書稱有道之年從未有蠲周天下之租免及歴年之逋愛民如子沛德如天者也欽惟我
皇上
聰明睿知
文武聖神
親決萬幾定萬世不磨之制
恩流九有擴九州莫外之圖與凡要荒侯甸之區重譯不毛之地莫不鑿井耕田雨暘時若家慶屢豐史書大有眞五十年如一日十五省如一家茲復特頒
上諭將天下錢糧以及歴年逋欠自五十年為始通免一周黔省邊方先行蠲免俊等雖生長邊隅
君門萬里而慈暘甘雨霑霂無殊從此大地盈寧萬邦
溫飽皆出
皇恩之所賜惟有扶老㩦幼羣望
闕庭共祝
聖夀於無疆伏懇詳
題代謝
天恩以洽輿情等因呈詳到〈臣〉欽惟我
皇上
愛同天普
化與日新
卑服而即康田心懐保赤
揮絃而思解阜念切勤民數千萬之金錢灑為一天
化雨億萬姓之衣食咸沐
九陛春光
鳳詔初頒雷聲四布〈臣〉准部文即刋刻通行出示徧諭咸使聞知隨據布政使張建績詳據貴陽等府闔省紳衿民苖周俊等公同具呈求代謝
天恩到〈臣〉謹㑹同雲貴總督〈臣〉郭瑮合詞具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萬夀盛典初集巻三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萬夀盛典初集巻三十二
恩賚五〈蠲賦四〉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萬夀覃恩以承平已久生齒愈蕃直省人丁錢糧以五十年丁冊著為定額續生人丁永免加賦先是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滿漢大學士九卿等奉
上諭朕覽各省督撫等奏編審人丁數目並未將加増之數盡皆開報今海宇承平已久戶口日繁若按現有人丁加徵錢糧實所不可人丁雖増地畝並未加廣應令直省督撫將現今徵收錢糧冊內有名丁數勿増勿減永為定額徵收錢糧嗣後所生人丁不必徵收錢糧編審時止將増出實數察明另造清冊題報朕凡巡幸地方所至詢問一戶或有五六丁者止一人交納錢糧或有九丁十丁者止二三人交納錢
糧詰以餘丁何事咸雲䝉皇上洪恩並無差徭共享安樂各安生理優游閒居而已此朕之訪聞甚晰者前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省遭叛逆之變地方殘壊田畝拋荒不堪目覩自平定以來人民漸増相與墾種無有遺業或堆沙積石難於耕種之地間或有之其山谷﨑嶇毫無棄地盡皆耕種矣由此觀之民之滋生者實多朕欲知人丁之數非為加徵錢糧今國帑殷裕屢嵗蠲免雖至千萬凡國用所需並無遺悞不足之虞故將直省現今徵收錢糧冊內有名人丁永為定數嗣後所生人丁免加錢糧止將實數另造清冊具聞豈特有益於民亦一盛事也直省督撫及有司官編審人丁時不將實數開報特恐加徵錢糧是以隠匿不據實奏聞朕並不為加徵錢糧止欲知其實數耳嗣後督撫等倘不奏明實數朕於就近直𨽻遣人逐戶挨察即可得實彼時伊等亦復何詞此事毋庸速議俟典試諸臣出闈後爾等㑹同詳加確議具奏
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萬夀恩詔內一海宇承平已久戶口日繁地畝並未加廣宜施寛大之恩共享恬熙之樂嗣後直𨽻及各省地方官遇編審之期察出増益人丁止將實數另造清冊奏聞其徵收錢糧但據康熙五十年丁冊定為常額續生人丁永不加賦仍不許有司於造冊之時藉端需索用副朕休養生息之至意
四月十九日戶部尚書〈臣〉穆和倫等謹
題為欽奉
恩詔事該〈臣〉等議得直𨽻各省康熙五十年編審丁數定為常額續生人丁永不加賦之處謹照
恩詔遵行外嗣後遇編審之期將新増人丁實數繕造
清冊名為
盛世滋生戶口冊奏
聞如額徵錢糧人丁數內有開除者即將各該省新増人丁補足額數至新増人丁倘不據實造冊開報或有私派錢糧造冊之時藉端需索等弊該督撫嚴查題叅可也本月二十一日奉
㫖依議
〈臣〉等竊思丁之有徵由來舊矣攷之三代力役之徵與布縷粟米等王制曰用民之力嵗不過三日豳詩曰上入執宮功蓋謂此也後世易為輸將制雖異於古而實便於民自五方之風土不齊因而立法各異有丁由戶起者亦有丁隨糧辦者由戶起者一戶止一丁自髙曽以至孫子戶不改丁亦如故也隨糧辦者有糧即有丁以糧數之多寡定丁數之多寡而無糧者不與焉大抵列於冊之內者少而逸於冊之外者多即遇編審之期要亦徒循故事畧為増減而已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以上皆書於版嵗登下之三年大比以萬民之數詔司冦司冦獻之於王原未有不登之民數也
皇上動與古合深悉民隠
命廷臣㑹議令天下督撫據實上
聞正在奏報又於
萬夀特恩
詔令續生人丁永不加賦仰見
睿慮周詳寛仁之典格外有加俾林林總總之衆鹹得
熙熙皥皥共登
夀域慶生息之蕃免丁徭之擾
意美而法良
德洋而恩溥生
聖人之世為
聖人之民何其幸與謹録粵西人民謝
恩一章其餘奏章俱彚入報謝
恩詔疏內幷詳誌直省人丁實數俾千萬世而下知盛世戶口之繁多皆
聖主休養生息之所致焉
巡撫廣西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三級〈臣〉陳元龍
題為呈懇俯賜轉詳代
題恭謝
天恩事據布政使司布政使黃國材詳據桂林等九府
屬紳衿里民秦琮等呈稱琮等生逢
聖世素沐
皇仁德教𢎞敷淪肌浹髓恩膏普被老安少懐欣逢萬夀昌期又沐
皇恩肆宥特頒
恩詔新増幼丁永不加賦蠻煙瘴雨之鄉盡沐涵濡煦育之澤斯誠曠古難逢千載一時琮等仰戴髙深感激下忱無由上達伏乞恩賜轉請據情代
題等情到〈臣〉該〈臣〉看得粵西地界極邊戶口向來稀
少䝉我
皇上休養恩深施生德溥比來生齒漸加蕃庶從此千
年萬載日増月盛並未有量茲恭逢
萬夀六旬大慶特頒
詔㫖續生人丁永不加賦凡厥兆民子子孫孫得免力役之徵攷之史冊亙古未聞逺邇歌頌老幼歡騰無不焚香叩首頂祝
聖夀無疆茲據布政使黃國材詳據桂林等九府屬紳
衿里民秦琮等公呈懇乞代
題等情前來〈臣〉不敢壅於
上聞所有輿情感戴恭謝
天恩〈臣〉謹㑹同兩廣總督〈臣〉趙𢎞燦合詞代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康熙五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題八月
初三日奉
㫖該部知道
附載直省編審人丁數目
直𨽻撫屬舊管人丁共三百四十四萬一千二百八十四丁新増人丁共二十八萬四千六百二十丁半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共三百四十四萬九千二百八十四丁半
奉天府屬舊管人丁共三萬八千八百九十六丁新増人丁共三千二百九十七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四萬一千九百四十三丁
江寧撫屬舊管人丁共二百七十一萬三百六十九丁新増人丁共一萬九千二十五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共二百七十二萬九千三百九十四丁又歸幷省衞黃快軍丁舊管人丁共二十萬五千九百三十二丁新増人丁一百九十二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共二十萬二千三百八十二丁又蘇太等十衞舊管人丁共三千八百七十三丁新收人丁一百一十二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三千八百七十三丁
安徽撫屬舊管人丁一百四十萬三千七百七十七丁新増人丁六千九百八十二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一百四十一萬七百五十九丁又新宣等十二衞舊管人丁八千五百九十三丁新増人丁一千八十八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八千六百一丁
浙江撫屬舊管人丁二百七十四萬八千三百三十七丁新増人丁七百九十丁實在人丁二百七十四萬九千一百二十七丁又杭州等十四衞舊管屯丁四千七百四十四丁新増屯丁一十四丁實在屯丁四千七百五十八丁
湖北撫屬舊管人丁四十五萬一千六百九十八丁新増人丁一萬六千二百八十九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四十五萬二千七百二十六丁又各衞所舊管人丁七百四丁新増人丁一百八十八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七百五十一丁
偏沅撫屬舊管人丁三十三萬四千七百七十七丁新増人丁一萬五千一百二十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三十三萬五千八百四十三丁
陜西撫屬舊管人丁二百二十四萬七千六百三十五丁新増人丁四萬二千七百五十一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二百二十四萬七千六百九十二丁
甘肅撫屬舊管人丁三十九萬六千六十五丁新増人丁一萬四千八百九十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三十九萬六千二百一十八丁又鞏昌府屬額外溢増人丁四十七丁
山東撫屬舊管人丁二百三十四萬三千二十七丁新増人丁一十九萬九百七十二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二百三十五萬五百四十七丁
山西撫屬舊管人丁一百七十五萬一千四百九十二丁半新收人丁二十三萬六百九十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一百七十五萬八千六百九十一丁半
河南撫屬舊管人丁一百八十萬一千六百四十二丁新増人丁一十四萬六百三十二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一百八十四萬七千二百五十五丁
江西撫屬舊管人丁二百一十七萬三千三百六十六丁新増人丁一十六萬一千九百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二百一十七萬八千七百七十七丁
福建撫屬舊管人丁一百四十七萬一百八十四丁新増人丁一十八萬四千九百五十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一百四十七萬二千一百三十丁
廣東撫屬舊管人丁一百一十五萬二千八百九丁新増人丁一千三百二十四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一百一十五萬四千二十七丁又衞所舊管屯丁六千五百七十丁新増壯丁二百二十一丁開除抵補外實在屯丁六千五百九十丁
廣西撫屬舊管人丁一十九萬八千六十八丁新收人丁四千四十四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二十萬一千四十七丁
四川撫屬舊管人丁八萬八千九百五十二丁新増人丁二萬八千八百七十六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一十一萬七千七百六十丁
雲南撫屬舊管人丁一十八萬四千一百八十四丁新増人丁一萬六千八百八十四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一十八萬四千四百二十二丁
貴州撫屬舊管人丁二萬九百三十四丁新増人丁二千七十四丁開除抵補外實在人丁二萬一千三百八十八丁
萬夀盛典初集卷三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三十三
恩賚六〈開科一〉
康熈五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丙子
上允禮部議覆直省舉人貢監生員李長庚陳大慶查
克𢎞等所請
特開
萬壽鄉㑹科每十年一舉永著為令以昭曠典以隆文
治
四月十五日各省舉人貢監生員〈臣〉李長庚陳大慶查克𢎞等謹
奏為太平聲教日隆多士歡騰益切恭逢
萬壽之昌期請舉千秋之曠典以祝
聖釐以揚文治事欽惟我
皇上乾元仁壽久道化成
御宇五十一年
聖德神功超越千古雨露深恩無所不被而右文愛士重道崇儒作人之化日盛月新尤為史冊所未有邇者
萬幾之暇
御製經書文字包天羅地內聖外王允足垂教萬世復
於新科㑹試中式進士
親加覆試禮遇優隆
御製西苑試士詩以示奬勵普天率土無不踴躍歡忻〈臣〉等鄉㑹試十五省士子雲集京師戴
德如天報
恩無地伏念康熈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萬壽正誕〈臣〉等身被
皇上教育五十餘年今又躬逢盛事千載一時願竭犬
馬之忱敬效躋堂之祝設立
萬壽經壇鼎建
萬壽碑亭慶祝
聖壽其建亭之費〈臣〉等公赴禮部彚繳伏求
皇上廣覆載生成之量擴天地父母之心特於京闈開萬壽鄉科禮闈開
萬壽㑹科
欽命題目
親加睿覽更請永為定例以後每遇十年
皇上萬壽正誕即加一科以彰太平盛典則光垂奕禩
照耀無窮矣謹
奏奉
㫖碑亭不必建摺子交與禮部議
四月二十二日禮部尚書〈臣〉松柱等謹
題為太平聲教日隆多士歡騰益切恭逢
萬壽之昌期請舉千秋之曠典以祝
聖釐以揚文治事〈臣〉等議得直𨽻各省舉人貢監生員李長庚陳大慶查克𢎞等奏稱伏念康熙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萬壽正誕〈臣〉等身被
皇上教育五十餘年今又躬逢太平盛事千載一時願
竭犬馬之忱敬效躋堂之祝設立
萬壽經壇鼎建
萬壽碑亭慶祝
聖壽伏求
皇上廣覆載生成之量擴天地父母之心特於京闈開萬壽鄉科於禮闈開
萬壽㑹科
欽命題目
親加睿覽更請永為定例以後每遇十年
皇上萬壽正誕即加一科以彰太平盛典等因具奏前
來欽惟我
皇上聖神格被久道化成武功赫濯而六合清寧文教誕敷而萬方鼓舞加以旁求選俊明試登賢
天文垂雲漢之章作人揚壽考之盛普天胥慶薄海同
歡茲惟康熙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六十萬壽日月升恆休徴協應天下士子沐教化
詠太平雲集京師䖍祝
萬壽際此非常之慶合邀異數之恩今據李長庚等奏
請於京闈開
萬壽鄉科於禮闈開
萬壽㑹科應如所請以愜輿情但此係普天大慶曠典
出自
皇上特恩如䝉
俞允照順治丙戌科通行鄉試己亥科特行㑹試例於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內舉行鄉試八月內舉行㑹試其一應鄉㑹試事宜〈臣〉部另行酌議具奏嗣後每遇十年
皇上萬壽正誕即加一科億萬斯年永為定例庶彰太
平盛典益收人才實效謹題請
㫖本月二十四日奉
㫖依議
八月十四日
上允兵部議覆浙江巡撫王度昭所請照文塲例特開萬壽武鄉㑹科每十年一舉永著為令以昭曠典六月二十六日巡撫浙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王度昭謹
題為恭遇
萬壽開科普天同慶懇賜題請文武竝舉以昭曠典以廣作人事康熙五十一年五月二十四日據全浙十一府七十七州縣學武生潘堯年祝永祺等呈稱伏覩我
皇上御極以來
功軼百王
治隆三代經文緯武邁古振今茲際周甲
萬壽之辰首廣棫樸登賢之路
𢎞恩逺沛率土騰歡堯年等生逢盛世共享太平五十
年教養之
深仁文武從無二視鄉㑹科賔興之鉅典輔樞竝重一
時今文生已得邀亙古未有之
竒恩而武士亦願沐
壽考作人之雅化仰祈俯鑒輿情特疏題請
殊恩異數一視同仁俾赳桓共祝升恆師濟均霑雨露永垂定例咸慶無疆等情隨批仰布政司查例報奪茲據浙江布政使司布政使徐欐詳稱該本司查得康熙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萬壽正誕普天齊慶士庶歡騰特沐
皇恩開科取士此誠我
聖朝千載一時之盛遇也遡查順治丙戌科通行鄉試
雖武生未有舉行之例但近奉
俞㫖新恩各營兵丁有通曉文義者准與武生一體鄉試而現任千把弁員又准與武舉一體㑹試乃從來未有之曠典今據浙省屬學武生合詞公籲
萬壽開科仰請文武竝舉士心懇摯理合詳請㑹題以慰士心以廣作人之盛典者也等因到〈臣〉據此該〈臣〉看得康熙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萬壽正誕特沐
皇恩開科取士據浙省屬學武生潘堯年等呈稱五十
年教養之
深仁文武從無二視鄉㑹科賔興之鉅典輔樞竝重一
時今文生已得邀亙古未有之
竒恩而武士亦願沐
壽考作人之雅化籲懇一視同仁文武竝舉等情經〈臣〉批司查議順治丙戌科通行鄉試武生雖未有舉行之例但近奉
俞㫖新恩各營兵丁有通曉文義者准與武生一體鄉試而現任千把弁員又准與武舉一體㑹試乃從來未有之曠典我
朝文武竝重
萬壽開科普天同慶武生踴躍籲懇竝舉詳請㑹題前
來〈臣〉不敢壅於
上聞但可否俯順士心文武一體舉行出自
皇仁仰候
聖裁〈臣〉謹㑹同督臣范時崇合詞具
題伏乞
皇上睿鑒勅部議覆施行七月二十二日奉
㫖該部議奏
八月初十日兵部尚書〈臣〉殷特布等謹
題為恭遇
萬壽開科普天同慶懇賜題請文武竝舉以昭曠典以廣作人事該〈臣〉等議得浙江巡撫〈臣〉王度昭疏稱康熙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萬壽正誕特沐
皇恩開科取士據浙省武生潘堯年等呈請一視同仁文武竝舉等語查順治丙戌科通行鄉試雖武生未有舉行之例但近奉
俞㫖兵丁准與武生一體鄉試千把准與武舉一體㑹
試可否文武生一體舉行出自
聖裁等因具題前來欽惟我
皇上學貫天人徳全智勇守成兼開創而獨隆四表八荒無思不服文教與武功而竝重六韜三畧有美皆收屆茲
萬壽之昌期宜舉千秋之盛典查順治丙戌科文生通行鄉試武生雖未有舉行之例但近奉
俞㫖兵丁准與武生一體鄉試千把准與武舉一體㑹
試此皆
皇上格外𢎞仁恩澤自天而歡聲動地者也茲康熙五
十二年恭遇
皇上六旬大慶各省文生已邀
曠典准於二月鄉試八月㑹試今武生亦應一視同仁准於五十二年四月鄉試十月㑹試使文武同霑
聖壽之𢎞恩齊祝萬年之盛事如䝉
俞允〈臣〉部通行各直省八旗一體遵行至鄉㑹試一應事宜〈臣〉部另行酌議具奏嗣後每遇十年
皇上萬壽正誕亦照文塲之例即加武鄉㑹一科庶曠典攸昭而人才益勵矣〈臣〉等未敢擅便謹
題請
㫖本月十四日奉
㫖依議
五十二年二月初九日順天及各省布政司
萬壽科鄉試禮部先期按道里逺近請差主考
上以次遣官分典試事
五十一年十月十二日禮部宻題請雲貴主考官本月十六日
欽㸃翰林院編修周彝內閣中書查布札納為雲南主考官翰林院編修潘體震通政使司知事常住為貴州主考官雲南於三月初三日放榜取中孫士鶴等六十名貴州於二月二十八日放榜取中柴大用等四十名
十一月十二日禮部宻題請四川廣西廣東福建四省主考官本月二十日
欽㸃吏部驗封清吏司郎中裘君弼禮部精膳清吏司主事趙守易為四川主考官吏部稽勲清吏司郎中郭晉熙內閣中書舍人盧𢎞熹為廣西主考官翰林院編修查嗣瑮禮部儀制清吏司主事鄒琯為廣東主考官翰林院檢討謝履忠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董之燧為福建主考官四川於二月二十六日放榜取中何淮等七十一名廣西於二月二十四日放榜取中王廷鐸等四十九名廣東於三月初三日放榜取中莊論等七十二名福建於三月初三日放榜取中江日昇等八十九名
十二月初十日禮部宻題請浙江湖廣江西三省主考官本月十六日
欽㸃翰林院侍讀學士汪漋翰林院檢討吳相為浙江主考官太僕寺少卿嚴虞惇翰林院檢討李天祥為湖廣主考官 經筵講官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胡作梅翰林院檢討王士錀為江西主考官浙江於三月十三日放榜取中羅鼎謙等一百三名湖廣於三月十一日放榜取中金相等一百十三名江西於三月初六日放榜取中周𢎞勲等九十四名
十二月十九日禮部宻題請陜西江南河南三省主考官本月二十二日
欽㸃 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編修俞長策工部營膳清吏司員外郎李士瑜為陜西主考官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呂履恆戶部湖廣清吏司郎中喬雲名為江南主考官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梅之珩翰林院編修阿克敦為河南主考官江南於三月十一日放榜取中許遡中等一百三名陜西於三月初六日放榜取中張大本等六十七名河南於三月初六日放榜取中孟載有等七十八名
五十二年正月十八日禮部宻題請山東山西二省主考官本月二十一日
欽㸃吏科給事中盧炳翰林院編修俞兆晟為山東主考官禮科掌印給事中陳允恭翰林院編修俞梅為山西主考官山東於三月初三日放榜取中薛以畘等七十六名山西於三月初三日放榜取中李徽等六十七名
二月初四日禮部宻題請順天主考官本月初六日
欽㸃戶部尚書張鵬翮 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講文志鯨為主考官於三月十三日放榜取中霍九錫等二百三十八名
四月
萬壽科順天武鄉試
上遣官較射主考其各省武鄉試照例以巡撫監臨主
考
四月初四日兵部宻題請順天武鄉試較射主考各官
欽㸃兵部左侍郎李先復兵部右侍郎巴顔柱為較射官 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檢討阿爾賽翰林院編修車鼎晉為主考官取中金璋等一百五十一名
各省取中武舉名數
江南王彭年等六十三名
浙江戚師塘等五十名
湖廣岳大忠等五十名
江西劉有梅等四十名
福建陳名臣等五十名
山東仙磊等四十名
山西姚夢熊等四十名
河南劉璁等四十七名
陜西盧璞等三十名
甘肅周之藩等三十名
廣東張斌授等四十名
廣西唐斌等三十名
四川蕭康侯等四十二名
雲南竇和鼎等四十二名
貴州譚正道等二十名
八月
萬壽科㑹試天下舉人於禮部
欽定知貢舉主考同考等官幷八旂直省中式舉人額
數
八月初一日禮部宻題請㑹試知貢舉主考同考等官初六日
欽㸃 經筵講官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胡作梅為知貢舉官 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掞 經筵講官工部尚書王頊齡兵部左侍郎李先復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沈涵為主考官翰林院檢討蔣肇編修蔡學洙嵇曽筠楊開沅檢討諸起新編修方覲須洲惠士竒檢討黃越曹掄彬編修徐葆光禮科給事中詹嗣祿吏部考功清吏司員外郎陳廷掄稽勲清吏司員外郎魚鸞翔驗封清吏司員外郎葉𢎞綬刑部江南清吏司郎中陳元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陸遐昌為同考官
八月初十日禮部尚書〈臣〉赫碩色等謹
奏為請
㫖事查康熙五十一年㑹試滿洲䝉古滿字號取中四名漢軍合字號取中二名雲南雲字號取中三名廣西廣字號取中二名貴州貴字號取中二名其餘各省分南北字號共取中一百四十六名於額外取中五經五名通共取中一百六十四名又額外
欽賜取中十三名康熙五十一年四月內九卿㑹議具
題內稱奉
上諭近見直𨽻省考取進士額數或一省偏多一省偏少皆因南北卷中未經分別省分故取中人數甚屬不均今文教廣敷士子俱鼓勵勤學各省赴試之人倍多於昔貧士自逺方跋涉赴試至京毎限於額多至遺漏朕深為軫念自今以後考取進士額數不必預定俟天下㑹試之人齊集京師著該部將各省赴試到部舉人實數及八旗滿洲䝉古漢軍應考人數一幷查明預行奏聞朕計省之大小人之多寡按省酌定取中進士額數考取之時就本省卷內擇其佳者照所定之數取中如此則偏多偏少之弊可除而學優真才不至遺漏矣著九卿詹事科道確議具奏欽此九卿詹事科道等㑹議得嗣後㑹試不必預定額數亦不必編南北字號按各省分編號印巻面既分省分不必復編官民字號止憑文取中其滿洲䝉古漢軍亦編滿洲䝉古漢軍字號直𨽻各省㑹試舉人到齊及滿洲䝉古漢軍進塲實數禮部預行查明奏
聞恭候
皇上酌量省分之大小人數之多寡定額於
命下之日行文主考就各省卷內擇其佳者照所定之
數取中等因具
題奉
㫖依議欽此欽遵在案今
萬壽開科㑹試准至公堂查明移開舉人進塲實數滿洲七十一卷䝉古一卷漢軍二十二卷直隷四百九十三卷奉天二十一卷江南三百五十六卷浙江三百五十六卷湖廣二百五十八卷江西二百八十卷福建一百八十卷山東三百三十六卷山西二百二十卷河南三百四卷陜西一百九十卷廣東一百二十二卷廣西五十卷四川九十九卷雲南八十五卷貴州六十二卷相應奏
聞恭候
皇上欽定取中數目俟
命下〈臣〉部交與主考官就各旗省卷內擇其佳者照欽定之數取中以仰副我
皇上愛育人材公平周宻之至意又至公堂移稱分經分房之處仍照舊例遵行五經巻數無幾若再分別恐易徇私應將五經硃巻停其分編滿漢直省各印記等語應將分經分房俱照舊例遵行五經硃卷停其分編旗省各印記可也為此一併謹奏請
㫖本月十五日奉
㫖這㑹試滿洲䝉古取中四名漢軍取中二名直𨽻取中二十二名奉天取中一名江南取中三十名浙江取中二十名湖廣取中十二名江西取中十三名山東取中十五名山西取中十名河南取中十五名福建取中八名陜西取中九名廣東取中六名廣西取中三名四川取中四名雲南取中四名貴州取中三名五經取中五名餘依議
九月初十日放榜取中舉人孫見龍等一百八十六名
十月
萬壽科㑹試天下武舉
欽定知武舉監射主考等官
十月初四日兵部宻題請武㑹試知武舉監射主考同考等官
欽㸃兵部右侍郎仍兼管光祿寺事田從典為知武舉官管侍衛內大臣公鄂倫岱管侍衞內大臣侯巴渾特鑲白旂漢軍都統偏圖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松柱為監射官 經筵講官刑部尚書張廷樞 日講官起居注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王奕清為主考官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郭晉熙考功清吏司員外郎陳廷綸戶部湖廣清吏司郎中喬雲名湖廣清吏司員外郎趙成穮為同考官
十月二十二日放榜中式武舉金昆等一百八名
十月初九日癸未
上策試天下貢士孫見龍等於
太和殿
十月初五日禮部宻題請用讀卷官員
欽㸃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松柱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李光地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蕭永藻 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掞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綽竒常泰鄒士璁沈涵 經筵日講官起居注都察院左都御史仍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揆敘吏部尚書暫理戸部尚書事張鵬翮 經筵日講官起居注吏部右侍郎仍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湯右曾戶部右侍郎廖騰煃 經筵講官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王思軾 經筵講官工部尚書王頊齡為讀卷官初九日早諸貢士赴
太和殿前
殿試
皇上賜策問
奉
天承運
皇帝制曰朕惟治天下之要務莫先於敬持其心心者所以飭官方勵人才而消釁櫱之本也自御極以來翼翼兢兢五十餘年如一日至於大小臣工無時不以國爾忘家以人事君之義相為告戒焉邊疆雖靖尤加意於武備之修凡以立國之道徳威不可偏廢古帝王所以深根固本杜漸防微是朕之所夙夜而不敢康者也書曰儆戒無虞又曰制治未亂保邦未危今國家承平日久文恬武嬉朕惟唐虞成周之隆君臣所以動色咨警者豈過慮歟無亦察於天命人心之理而無荒無怠期以長凝
上天之眷而永底蒸民之生也其何以使中外臣僚悉喻朕意歟夫洪範進人有猷有為歸於有守周官弊吏則能法之類必首以廉然則廉隅者士行之先也服官之本也督撫者州縣之師部院大臣者百寮羣吏之表故李膺按部而貪墨為之解官楊綰登朝而勲舊為之撤樂今吏道未盡澄清官邪未盡振肅其亦
倡率之道有所未至歟易曰拔茅茹以其彚書曰舉能其官惟爾之能稱匪其人惟爾弗任內而部院卿貳外而督撫提鎮朕所寄腹心耳目也有所薦舉朕必虛心而採用焉然課其成效往往不能悉副任使者何也夫無至公之心則知交姻婭各徇其所私無至明之識則劣品庸流各阿其所好古大臣薦賢不使人知而補牘必爭夾袋必滿者其風豈逺歟立政之篇致意於庶言庶獄庶慎而終以克詰戎兵古者簡閱車徒一年而四舉焉朕鑒於前代慎選將勤恤兵甄微勞酬壯烈留神戎事用樹國威然自禁旅之外所在營伍盡能核軍實而肅行陣歟夫練習不素則技勇之藝疎節制不嚴則驕惰之兵衆其何以振紀宣威使國家長收衛民之用也要之潔清自勵則援引必公而小大莫非法廉之選憂危共惕則防維必至而內外永享寧謐之休朕之所以勅臣工者即其所以望多士者也爾多士其悉攄所學以對朕將親覽焉
十二日丙戌
上御太和殿王以下文武百官各朝服齊集鴻臚寺官
傳
制賜王敬銘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十二日早讀卷等官幷諸王以下公以上文武百官各具朝服赴
太和殿前侍立禮部官捧
黃榜置於
丹陛正中黃案上鴻臚寺官傳
制唱名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王敬銘任蘭枝魏廷珍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楊繩武等五十名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朱向中等一百四十三名
附載恩榮次第
十四日
賜宴於禮部二十一日
賜狀元頂㡌披領帶等物及進士折鈔銀兩二十四日
狀元率諸進士上
表謝
恩二十五日狀元率諸進士詣
先師孔子廟行禮
十一月初七日辛亥
上策試天下武舉金昆等於
太和殿閱日復較射於西厰
十一月初一日兵部宻題請用讀卷官員
欽㸃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溫逹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松柱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李光地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蕭永藻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掞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綽竒沈涵常泰 經筵日講官起居注都察院左都御史仍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揆敘吏部尚書暫理戶部尚書事張鵬翮 經筵日講官起居注吏部右侍郎仍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湯右曾 經筵講官刑部尚書張廷樞都察院左都御史劉謙通政使司右通政王景曾為讀卷官
初七日早諸武舉赴
太和殿前
殿試
皇上賜策問
奉
天承運
皇帝制曰自古承平日久則武備或致不修朕統御萬方永維所以久安長治之道故加意疆塲推心閫外無時不圖度於懐也夫為民之衛者兵司兵之命者將古之大將以仁義律身夫是以操如冰霜恩如雨露令之行也如風雷信之堅也如金石朕於簡任將帥訓飭有加焉而未能悉副朕心者其故安在夫必平日得士卒之懽然後臨事可以用三軍之命古未有不恤兵而能制勝禽敵者今或坐享安榮而於衆士甘苦漠不周知甚且冒兵剋餉以自肥者有焉身家之念重則營伍之恩薄欲得萬人齊心同仇敵愾豈不難歟然則恤兵之要尤在潔已故廉則生惠公則能愛古大臣之風其遂邈不可嗣歟賞罰者馭衆之大權也而於軍中尤重非信賞則無以結其心而鼓其氣非必罰則無以肅其法而厲其威今為將而或未能盡斯道者何歟毋乃漫無紀律而賞罰之不講歟抑因其吝於賞故不敢果於罰以私意苛於罰故因以私意濫於賞歟寛嚴之施恩威之用何道而適其中也要之潔已者恤兵之本而潔已恤兵者尤信賞必罰之本潔已則服人也素賞固服而罰亦服也恤兵則感人也深賞固感而罰亦無怨也為將之道宜無大於此者爾多士皆欲為國家宣力四方者其悉攄所學以對朕將親覽焉
初八初九日
上御暢春園之西厰
親試馬步箭
初十日甲申
賜宋如栢等武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初十日早讀卷等官並諸王以下公以上文武百官各具朝服赴
太和殿前侍立兵部官捧
黃榜置於
丹陛正中黃案上鴻臚寺傳
制唱名
賜武狀元盔甲等物
第一甲
賜武進士及第宋如栢丁士傑趙漣
第二甲
賜武進士出身王聯舉等十二名
第三甲
賜同武進士出身江國維等八十一名
附載㑹武次第
十一日
賜宴於兵部十二日
賜武進士折鈔銀兩十三日武狀元率諸進士上表謝
恩
右開科盛典文武鄉㑹試及文武廷試制詳典鉅至再至三〈臣〉等撰次成帙伏念是歲特科〈臣〉等或身䝉任使分典試事或子弟被舉發科或身受
殊恩成進士列史館今復備員記注載筆之餘得仰窺皇上壽考作人之化不禁抃舞之私自慶遭逢之獨盛也竊惟聖人統馭天下其所分猷而共理者賢才而已賢才聚於選舉而原本於治化之隆其涵濡也深則其發之也彌盛其陶淑也久則其取之也愈多易曰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又曰拔茅茹以其彚征吉自古郅隆之世所以炳燿無窮也昔在唐虞皆以聖人登上壽闢四門明四目逹四聰其風尚矣夏有籲俊之文殷有旁求之訓爰洎成周人才尤盛棫樸之詩鄭箋以為文王是時年九十餘故有遐不作人之頌兩漢以來文有賢良孝廉諸科武有剛毅勇猛諸選州郡勸駕天子親策之若乃進士之科肇於隋代武舉之設著於唐初建隆立殿試之規治平定三年之例分經閱卷至紹定而始詳三塲條目至洪武而加宻莫不甄拔幽遐助宣王化然大抵限之以年嵗拘之以成例非有特逹之恩敦崇曠典昭示來世也考之唐志惟天子巡狩封禪文學將畧之士往往㑹見行在宋祥符元年東封車駕所經之地特令發解考試四年祀汾隂崇政殿試及第出身三十一人七年朝謁乾清宮詔舉亳州開封五十人他如嘉祐之祫饗熙寧之郊赦亦命諸路搜訪人才召試舍人院要皆行焉而未徧徧焉而為數未廣蓋特示曠舉於一時而非本於壽考作人之盛治雖欲博攬遐收永垂勝軌其勢固有所不能也我
皇上秉聰明首出之姿裕表正萬邦之畧體道凝神至誠無息氛祲靖於四國淑氣徧乎里巷沉濡溥濩五十餘年民生累世相仍有畎畆衣食之饒無動容變色之慮洋洋乎鬱郁乎斯固鴻鈞之所以毓祥川岳之所以降神者也屢發帑金修
文廟
幸闕里釋奠
先師又躋朱子祀十哲之次
御製訓飭士子文示以躬修實踐砥礪廉隅之要反覆惓惓家喻而戸曉啟經笥陳義府闡六經之㫖發明宋五子之書使千秋絶業煥乎若揭日月而行禁絶淫辭攘斥邪說以端士習定民志慎簡學使暨鄉㑹典試之臣仍嵗以來増進學之員廣賔賢之額
異數殊恩有加無已又復嚴科舉積習之弊風清紀肅實學知勸凡所以戒用休董用威者甚詳而有則也夫本至徳以導之揚深仁以育之崇正學以率之寛採擇之途以鼔舞之嚴懲創之法以震厲之而又漸摩於數十年之久以浸尋而衍溢之是以
聖教浹於肌膚淪於骨髓近自輦轂逺逮山陬海澨之間靡不蒸蒸向風管絃鐘鼓之聲道里相望而其才之足以備疏附奔奏先後禦侮者蓋不可勝數也嵗在癸巳恭逢
萬壽六旬大慶四方之士景附風靡籯糧躡屩不逺萬
里來集京師相與稱兕觥祝
萬壽請建碑亭以垂永久夫豈作而致之哉其沐浴於教澤者深而忠愛之誠發於心之所不言而同然也我
皇上運齊政之衡布垂天之網大生成之量宣昭曠之
恩
特諭通行各省竝舉
萬壽恩科鄉㑹以次而行文武均被其澤仍定例毎遇
十年
皇上萬壽正誕即加一科億萬斯年永著成憲又以文教廣敷各省取中進士多寡不均或致高才遺佚
特諭禮臣以各省赴試人數奏聞
親加睿裁分省定額以昭公平周宻之至意方嵗之冬
旅進所取文武之材
臨軒次第策試之多士幸際昌期虎嘯而風從龍翔而
雲集揚
清問望耿光弭節天衢迴翔衡漢豈非千載一時不可逢之良㑹乎夫施徳匝於區宇至廣也取材彚於殊途至衆也嘉數協於岡陵至久也甄選均乎直省至公也權衡定於宻勿至慎也聞之天不愛道則卿雲見地不愛寳則器車作含靈仁壽鍾英孕竒將必有深厚雄傑倜儻非常之才宣化承流旁作穆穆潤色太平之偉業鋪揚格天之鴻休豈不盛哉至於天錫純嘏日月升恆億萬斯年恩流罔斁
聖壽有無疆之休多士亦有無疆之慶洪輝芳躅史冊葳㽔踵事而書之固未有艾也謹附士子謝恩章疏於後用誌
王多吉士𡡾於
天子之盛焉
萬壽盛典初集卷三十三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三十四
恩賚六〈開科二〉
順天府府尹〈臣〉屠沂等謹
題為普天士子感沐
皇仁仰祈代
題恭謝
天恩事據直𨽻各省舉人貢監生員李長庚陳大慶查克𢎞董俊等二百四十一人呈前事內稱欽惟我
皇上
徳侔天地
功竝生成
剛健文明集百王之道統
雍熙仁壽開萬世之昌期作人冠於古今教澤深於
雨露科名特設
曠典欣逢十五省太平之化日盛月新億萬年壽考
之科天長地久實
熙朝之盛事極多士之殊榮
俞㫖自天歡聲動地〈長庚〉等躬逢
盛世幸列儒林
聖壽無疆益切嵩呼之願
皇恩似海長深華祝之私謹焚香頂祝叩謝
天恩懇祈俯准輿情代逹
宸聽等情到〈臣〉欽惟我
皇上
道協乾行
徳符仁壽
右文稽古
重道崇儒
俯鑒十五國之輿情
特頒億萬年之曠典凡茲人士咸思奮志
昌期即在臣工亦慶觀光
文治從此作人之化如日方升永依
壽考之君與天同運今據士子感激真誠恭請題謝天恩〈臣〉不敢壅於
上聞為此恭疏代
題伏乞
睿鑒施行
巡撫直𨽻等處地方管轄紫荊宻雲等關隘贊理軍務兼理糧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世襲一等精竒尼哈番加九級〈臣〉趙𢎞燮謹
題為
萬壽無疆
俞准開科普天慶祝恭謝
天恩事據署理直𨽻守道事務巡道李成龍詳稱據保定等九府屬舉貢生監張嵩齡耿永年等呈稱欽惟我
皇上
聖敬日躋
壽域天開
文徳邁勲華登四海崇文之治
道源接軒昊啟萬年有道之祥
祿位名壽之徴獨超千古
高厚悠久之盛合撰兩儀茲以來嵗三春恭遇
六旬萬壽慶泰運之無疆萃人文而同慶
特允十五省士子之請舉行鄉㑹兩科十里杏林花發預薦鹿鳴九秋桂子香飄還題雁塔毎遇十年𢎞開兩試自
六旬以至億禩定為成規由畿輔以逹九州欣逢特典〈嵩齡〉等幸瞻
化日仰慶
遐齡願申三祝以抒誠先望
九重而鳴謝伏祈轉逹俯賜代陳等情到道欽惟我皇上
徳邁三皇四海樂無為之治
化隆五帝萬年慶有道之禎彩溢瓊臺堯年益茂籌添海屋舜旦彌長今以五十二年恭際
萬壽六旬之期
特頒一嵗兩科之制臣工奉
詔喜溢盈廷多士䝉
庥歡呼動地將見峩峩髦士盡為
盛世之楨藹藹吉人悉作
聖朝之彥理合據情呈請代
題等因到〈臣〉欽惟我
皇上
神姿天授
聖徳日新重道崇儒屢廣科名之額闢門籲俊大開登進之途固已薄海沐甄陶咸仰堯天之浩蕩寰區䝉教育共瞻舜日之舒長矣茲以來歳五十二年恭逢
皇上六旬萬壽
俞允多士之請
特開鄉㑹之科益徴久道之化成羣頌作人之
壽考璿璣廣運人文佐
壽域而俱昌玉燭常調奎壁拱
㣲垣而彌燦普天同慶士庶騰懽茲據署守道事巡道李成龍詳請前來所有感激懽忭輿情〈臣〉不敢壅於
上聞理合代
題稱謝伏乞
睿鑒施行
奉天府府尹加一級〈臣〉李濤謹
題爲
皇仁浩蕩難名士子感戴無已籲請代
題恭謝
天恩事據奉天府九屬舉貢監生員唐廷儀鐵如金等
呈稱欽惟我
皇上
統紹一中
功高萬古
聖德廣被沐大造之生成文教攸隆歌太平之歲月茲
康熙五十二年
特開
萬壽恩科日月光華久覩闢門之典風雲遭際更瞻曠世之恩從此集禮樂於三千共見菁莪布化抑且紀春秋於八百欣㸔蓂莢呈祥儀等才慚雁塔志切鵬程
綸綍自天喜常新之
聖治歡呼動地頌永固之
皇圖懇冀俯鑒輿情具題代達
宸聽等情前來〈臣〉不敢壅於
上聞理合具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浙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帶理江寧巡撫印務〈臣〉王度昭謹
題為
聖壽萬年文治彌光於九有
皇恩特沛科名益盛乎八埏懇詳華祝微忱
題謝賔興異數事據江蘇布政使司布政使金世揚詳稱據江蘇等屬舉人貢監生員朱士履范仁沛等呈稱士履等欣逢
盛世幸際
昌期久道化成咸荷
一人有慶闢門籲俊更瞻多士彚征茲惟康熙五十二
年恭遇
皇上六十萬壽
升恆遐祉綿寳厯於無疆
仁壽永貞握璿圖而建極祝
聖久切躋堂之悃
作人尤開壽考之科文星依
御宿以増輝歌騰棫樸南極竝奎躔而永煥澤徧菁莪從茲憶萬斯年長慶英賢入彀名言莫罄感頌維殷伏乞轉詳代
題以逹輿情等因到司據此該本司布政使金世揚看得文垂天象微垣騰奎壁之光化育人才吉士比鳯凰之羽欽惟我
皇上
至徳遐敷
洪恩廣被時雍風動寰區久慶太平日升月恆來歳
恭逢
大壽當
禎符之協應
頒曠典以掄才登賢書而頌
九如瑞凝閶闔奮雲程而歌
十有喜溢蓬瀛定例永垂奕世丕顯相應據呈轉詳
伏候代
題等情到〈臣〉據此該〈臣〉㸔得瑤樞恆朗萃萬年篤祜之祥蕋榜重開啟奕禩得人之慶欽惟我
皇上
道隆千聖
徳竝兩儀已治已安皥皥羣遊於
舜日維仁維壽喁喁環舞乎
堯天恭逢
皇上六十萬壽之昌期欽奉
俞㫖正誕加科之盛典禮闈選俊看花上苑而嵩呼鄉
校拔尤握瑾計偕而封祝
國楨倍植
寳籙無疆宜乎多士之感頌
聖恩籲請代
題恭謝也茲據布政使金世揚詳報前來〈臣〉謹㑹同帶理總督印務江西撫臣郎廷極合詞代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安徽寧池太廬鳯滁和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級紀錄八次〈臣〉梁世勲謹
題為
聖主壽考作人多士欣逢
曠典懇賜代
題恭謝
天恩事據安徽等十府州舉貢監生生員彭齡祝如山
等呈稱我
皇上心傳洙泗徳茂唐虞雨露沛於九重普天動華封之祝文教敷於四海多士賡天保之章恭遇五十二年之寳厯欣逢
萬壽六十之昌期大沛
洪恩特開鄉會兩科億萬斯年永為定例此誠亙古所
未聞巍巍
聖徳極盛難名縷縷輿情感深莫報謹連名具呈謝恩伏望轉逹
宸聽等情到〈臣〉欽惟我
皇上
徳隆覆載
化洽生成發賑蠲租無一夫不被
聖澤崇儒重道俾多士咸沐
殊恩恭逢
萬壽之昌期
特舉掄才之曠典十年増一試慶
壽考之作人四海悉同文開萬年之景運仰荷
皇恩之優渥羣欽
帝徳之高深茲據士子籲懇代
題謝
恩〈臣〉不敢壅於
上聞謹㑹同帶理江南江西總督印務江西撫臣郎廷
極合詞具疏題逹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浙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王度昭謹
題為普天仰
聖壽之仁多士樂同文之治公籲詳
題代陳謝悃事據浙江布政使司布政使徐欐詳稱據杭處等十一府各屬舉貢監生生員李庚星包芝豫等連名合詞呈稱竊惟人才培於百世文運開於萬年自古為難於今特盛康熙五十二年恭逢
皇上六十萬壽
特㫖開科通行直省四海仰
作人之化八垓誦
壽考之章士子舒睂臣鄰拜手庚星等躬䝉
恩詔感激無涯懇請據情轉詳
題謝等因由各府轉詳到司欽惟我
皇上
功參化育
道協清寧
盛世文風廣被東西南朔
熙朝雅化逺邁虞夏商周茲康熙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六旬萬壽人文蔚起
聖朝慶得英才海宇歡騰多士悉登雲路永彰太平之
有象共祝
國運於無疆茲據各士子籲請前來所當轉詳題謝等因到〈臣〉據此該〈臣〉看得三年取士本一代之
𢎞文
萬壽開科實千秋之特典
恩覃士類慶溢儒林欽惟我
皇上
聖神文武
博厚髙明
五十一年之化澤旣周被乎兆民
六旬萬壽之恩光又先施於多士厯逢癸巳
特㫖開科試舉春秋通行直省國楨藉國本以長培奎曜附庚躔而竝燦宜多士感頌無疆而籲請
題謝也茲據布政使徐欐詳報前來理合恭疏代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湖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五級降一級又降二級留任〈臣〉劉殿衡謹
題為
聖壽同天地無疆人文與星雲竝煥羣沐作人盛化謹
請恭謝
天恩事據布政使司布政使李錫詳稱據武漢黃安徳荊襄鄖八府屬舉人貢監生生員蔣天柱孫昌運等呈稱伏惟貞元際㑹太和保合於九州道學昌明雅化昭垂於千古蓋上有
仁壽之主則禮樂綿長下闢俊乂之門斯人文蔚起慶升恆之日月喜遭際於風雲康熙五十二年恭逢
皇上六旬正誕繞萬歳之瓊枝共見峩峩髦士上千秋之金鑑欣看濟濟鵷班乃猶博採旁搜惟恐遺賢於草野崇儒重道必期登俊於
廟廊爰開
萬壽之科用著千秋之例由京畿以迄千八百國中外均霑自周甲而至億萬斯年天人葉應此真亙古難逢之
盛典實
聖世特沛之𢎞恩也柱等草茅下士樗櫟庸材聞綸綍之自天末由九叩惟歡呼之匝地願祝三多伏祈
俯采輿情代請
題逹等情到司欽惟我
皇上
功隆宇宙
徳冠古今樂育菁莪久闢賢闗以籲俊栽培杞梓尤徴壽考之作人茲當康熙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六旬萬壽
特允開科彚春華秋實以同登仰壽海福山而齊祝歡騰九有喜溢三湘理合據情呈詳伏乞俯賜代
題等情呈詳到〈臣〉欽惟我
皇上
道洽三才
恩敷九有
功德邁百王而上
文章集羣聖之成重道崇儒四海慶休明之治興賢
造士普天沐化育之仁疊䝉廣額
鴻慈久被右文
雅化茲於康熙五十二年恭逢
皇上六旬萬壽特下
絲綸之命允開鄉㑹之科十載加行萬年為例斯真聖朝獨舉之曠典亙古未有之
殊恩也從此作楨作幹永綿厯服於無疆為拜為颺長
奉
天顔之有喜茲據布政使李錫詳懇
題謝前來〈臣〉敢不據實上
聞謹㑹同督臣鄂海具疏代
題恭謝
天恩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偏沅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降三級留任〈臣〉潘宗洛謹
題為
聖主萬壽無疆人文千載竒遇恭謝徧錫
隆恩謹請轉陳微悃事據湖南長靖等九府州屬舉人貢生監生生員李天柱沈鏞等呈稱伏惟金甌鞏固九紘祝
聖壽無疆玉厯綿長萬國慶人文丕振漸仁摩義治以悠逺而化成説禮敦詩士因教養而蔚起固已菁莪竝育久見茅茹彚征茲康熙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萬壽正誕繞樞紫電瑞葉飛龍煥日長虹輝聯苞
鳯迺因非常之慶得邀
異數之加爰開鄉㑹兩科竝及中外各省碧桃浪煖快看鱣鮪飛騰丹桂風高疊見鵷鸞翀舉從此朝皆髦士抑亦野鮮遺賢冀北空羣賞在牝牡驪黃之外斗南拔萃收來楩楠杞梓之材秦中本是帝王都勿歎蒹葭霜露洛邑由來天地合羣歌鐘鼓辟雍鄒魯之芹藻長新鄘邶之榛苓不作五瀦學海湧萬斛之珠璣三峽詞源挾九天之風雨廬阜之精英欲降豫樹翻風錢塘之間氣重浮江潮吼月鯨波滄海寧餐火棗於蓬萊鳥道滇黔豈折露葵於空谷同人文於四海雲漢為章舉
曠典於十年莊椿常茂柱等跧伏南隅心依
北極自
天渙號早知壽考作人匝地鳴歡樂附思皇多士但以
輿情鼓舞難逹
天閽伏乞繕疏敷陳獲通
宸陛行見洞庭浩蕩永祈河清海晏之休衡嶽嵸嶐長慰華祝嵩呼之願矣等因到〈臣〉欽惟我
皇上
功超千聖
徳邁百王
恩膏久洽乎羣倫教育益深於多士軫念人才難得更
令茅茹彚征欣逢康熙五十二年
皇上萬壽正誕特開鄉㑹兩科自茲億萬斯年永為定
例
綸音徧布士氣奮揚將見人文蔚起齊祝
聖壽之無疆俊乂咸登共贊
皇圖之悠久茲據舉貢生監等呈請具
題前來事關輿情感戴不敢壅於
上聞〈臣〉謹㑹同督臣鄂海恭疏代謝
聖恩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江西等處地方兼理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級降一級〈臣〉郎廷極謹
題為恭逢
萬壽加科共慶千秋曠典公懇詳請特疏具
題以謝浩蕩之
皇恩以祝綿長之
聖壽事據江西布政使司布政使傅澤淵詳稱據南昌等十三府屬舉人貢監生員萬物覩郭文正等呈稱欽惟
皇上聖教𢎞敷
天恩覃被千百國之人才蔚起億萬年之文運日隆茲
惟康熙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六十萬壽瑞葉升恆祥徴清晏際此非常之慶特頒異數之恩爰於二月內開
萬壽鄉科於八月內開
萬壽㑹科嗣後毎遇十年
皇上萬壽正誕即加一科億萬斯年永為定例物覩等
忻遇太平
盛典欲申感激微忱為此連名具呈公籲轉詳題逹庶使士子塗歌巷舞之誠上徹
宸聽益見
聖朝地厚天高之德徧愜輿情敬謝有加靡已之皇恩䖍祝悠久無疆之
聖壽等因轉詳到〈臣〉欽惟我
皇上
學邃聖神
心參化育
治功廣運配行健以無疆
德教遐敷體至誠而不息四海慶昇平之治蕩蕩巍巍三呼歌福祚之長熙熙皥皥日星雲漢天開炳蔚之華棫樸菁莪士際休明之盛茲康熙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六十萬壽惟
天祐
聖齊景福於升恆惟
帝作人潤
皇猷於黼黻
俯俞羣願
特沛殊恩俾一歳而竝行鄉㑹科均霑
聖澤越十年而一舉億萬齡永作成模自此輿情鼓舞
統八方九有而愛戴咸周
聖厯綿延偕地久天長而文風遐播〈臣〉躬逢隆盛心切歡欣茲者〈臣〉所屬地方舉貢監生生員萬物覩等感
聖徳之洪敷冀㣲忱之上逹沐
恩如水與彭蠡以俱深戴
徳如山偕廬峰而比重歡聲雷應千里皆同衆志葵傾
三霄不逺懐文而至皆願瞻
天子之光載筆而來惟咸祝
聖人之壽茲據布政使傅澤淵詳請具
題前來理合恭疏代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萬壽盛典初集卷三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三十五
恩賚六〈開科三〉
巡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覺羅滿保謹
題為
聖壽無疆
皇仁廣被懇疏代
題恭謝
天恩事據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金培生詳稱據闔省鄉紳鄭開極舉人貢生監生生員鄭仁陳嘉誠等呈前事內稱欽惟我
皇上
功高九有
徳協三才謨烈開天玉帛來雕題漆齒勲華炳日聲名極瀚海流沙造士右文學校普菁莪之化崇
儒重道黌宮興棫樸之歌五十載海晏河清共戴
太平天子億萬年日升川至爭祝
有道聖人茲康熈五十二年恭遇
萬壽正誕
特加鄉㑹恩科多士嵩呼萬方雀躍真千古未有之竒
逢實萬世僅覯之
曠典也〈極〉等跪讀
恩綸曷勝歡忭伏念〈極〉等幸生
盛世適際昌期沭
聖化之煦濡三多是祝被
皇恩之浩蕩萬禩常新合情籲懇具
題代謝
天恩俾海嶠儒生得露葵忱於
鳯闕全閩下士獲通蕪悃於
螭坳等情到司據此該本司布政使金〈培生〉看得世
際昇平慶康熙於九域時逢泰運躋
仁壽於萬年粵稽虞帝作人爰奏薰風之治周王壽考
聿昭雲漢之章欽惟我
皇上
徳配清寜
壽同河嶽旁求俊乂稱有道之昌期掄拔英才頌無
疆之瑞應茲康熙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萬壽正誕
允直省士子之請開
萬壽鄉㑹之科普天共慶文光射斗宿之區多士同春
瑞氣拱紫垣之曜理合據呈轉請代
題陳謝等因到〈臣〉欽惟我
皇上
稽古右文
體元建極
聖神廣運乾坤符悠久之徴
壽考作人日月動光華之照
化溥於詩書禮樂薄海同風
頌興於棫樸菁莪敷天徧徳南金竹箭爭呈珍異於王家威鳯祥麟共效羽儀於
盛世乃
帝壽方増之㑹正人文大啟之時
寶厯無疆初應
昌期於周甲
聖人有道預頒
異數於寰區
特俞多士之嵩呼爰舉兩闈之
曠典自今伊始永作成規毎遇十年用加一次春風省院鹿鳴高協笙簧秋雨容臺雁塔爭題姓氏緬茲率土共沐
恩波惟此全閩尤涵
聖澤玉藴羣峰之表九曲朝輝珠懐環海之中十洲宵
𡡾從此日升川至三台常拱於
北辰鳯起蛟騰五緯恆昭於南極既據布政使金培生
詳懇代
題前來〈臣〉不敢壅於
上聞謹㑹同閩浙總督〈臣〉范時崇合詞代
題恭謝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兼理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五級〈臣〉蔣陳錫謹
題為
聖主壽考作人曠典歡騰多士懇賜代
題恭謝
天恩以逹輿情事據濟兗東青萊登六府舉貢監生員李壽彭李仁壽等呈前事內稱欽惟我
皇上
徳協清寧
道隆今古聲靈赫濯闢百王未闢之封疆政教光昌興千古未興之禮樂五十載虞門四闢籲俊無方數十科周制三升登賢有路固已江蘭湘芷無非
王者之香荷版投綸盡是
聖人之佐茲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六旬萬壽
國慶舒長會風虎雲龍而類聚士歌仁壽萃岡陵松
柏以駢臻
特沛洪恩於二月鄉試八月會試凡遇
萬壽正誕即加一科億萬斯年永為定例桃花浪暖湧
出千層桂子香清飄來萬里
一人參三才而竝永綿厯無疆多士應一徳之旁求瞻顔有喜萟林慶溢舉頭見五色之雲朝士感深拜手進九如之頌壽彭等獲生齊魯教久被乎杏壇喜近雲霄恩先霑乎
楓陛禮隆闕里欣瞻
鑾輅之遙臨念切民依數沐
恩綸之下沛昨秋廣額已慶連茹來歳増科更欣樂育
沐
𢎞膏於無已蕩蕩難名際泰運之極隆巍巍莫贊得名得壽但有詠歌寖熾寖昌尤深抃舞為此具呈恭謝伏乞代
題等情到〈臣〉欽惟我
皇上
功高湯武
徳邁唐虞重道崇儒率土仰光華之治右文稽古普
天霑教育之恩恭逢
聖壽昌期
特舉掄才曠典毎十年而增一試開億萬禩
壽考之長以一歳而試兩科萃十五省人文之盛帝徳與天同運
皇猷如日初升朝野騰歡儒林動色茲據闔省士子籲
懇代為
題謝〈臣〉不敢壅於
上聞〈臣〉謹會同學臣陳恂合詞具
題伏祈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山西太原等處提督雁門等關軍務兼理雲鎮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級〈臣〉蘇克濟謹
題為呈請代
題恭謝
皇恩事康熙五十一年六月初三日據闔省舉貢生員
劉璋等呈稱欽惟我
皇上
道冠古今
徳參天地
體乾行而出治逺過周厯千年
本離照以崇文快覩虞門四闢固已人登壽域普天
共效嵩呼世躋春臺率土齊霑
帝澤矣乃六十年之景運方地久而天長十五國之人
文復雲蒸而霞蔚
特允章縫之請遂
頒渙汗之音
曠典𢎞開
恩綸廣沛設特科於制科之外搜竒士於多士之中從此臺敞黃金明月與夜光竝進班聯玉筍鳯毛兼麟角齊收二月桃花翻同丹桂中秋紅葉疑是杏林璋等久沐
殊恩彌深歡忭欣逢
異數愈切頌揚但草野微忱無由上逹伏懇俯准輿情
代
題恭謝庶億萬斯年長沐菁莪之化而八千為歳永
來嵩嶽之呼矣等情到〈臣〉欽惟我
皇上
與天同運
如日方升奮武揆文
聖教誕敷於四海崇儒重道
宸章光耀於萬方茲康熙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六十萬壽華封有祝厯服無疆特行鄉會兩科用
彰太平盛事嗣後毎遇十年
皇上萬壽正誕即加一科永為定例此真千古未有之曠典也
恩綸到晉通省士子無不歡忭踴躍感激
皇恩浩蕩欣瞻
聖壽升恆紛紛具呈公請代
題恭謝
天恩前來〈臣〉不敢壅於
上聞謹會同學臣孔尚先合詞具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河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河道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級〈臣〉鹿祐謹
題為
萬壽之特科肇舉多士之欣戴彌深恭疏代
題叩謝
天恩事據河南通省紳士原任吏部尚書宋犖工部侍郎李元振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張榕端舉人貢監生員閆式鑛李永福等呈為
萬年之曠典特加九土之士心齊奮敬懇代
題恭謝
天恩事欽惟我
皇上
化成久道
時際文明舜日方長咸慶䕫龍為佐商霖是用益賡仁壽無疆民務農桑賀昇平者由中及外士陶禮樂沐教育者軼後超前尺璧寸珠搜羅徧夫四海春華秋實採掇及於兩河茲康熙五十二年恭遇
萬壽聖誕
特賁恩綸於二八月舉行鄉會試嗣後毎遇十年萬壽正誕即加一科永為定例
隆恩浹多士歡騰犖等實感
高深未能報荅惟願
聖壽彌增於有永
皇圖鞏固於無窮伏乞恭疏代謝
天恩等情又據各司道據呈轉詳到〈臣〉欽惟我
皇上
如日之升
與天無極綜文武聖神之盛
徳邁百王合位祿名壽之全
躬膺多福
徽音久著載歌棫樸之作人
純嘏常新咸喜梧桐之鳴鳯
聖澤徧敷雨露特加殊渥於八荒庶士齊奮風雲愈固
太平於萬載
恩綸大渙士子歡呼仰戴如天感激無地理合恭疏題報伏乞
睿鑒施行
巡撫陜西等處地方贊理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三級紀録十三次〈臣〉永泰謹
題為
聖主萬壽無疆人文千載竒遇籲請代
題恭謝
天恩事康熙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五日據西延鳯漢興五府州屬舉貢監生生員周延壽朱輔煌等呈稱竊惟陜西鄙處邊陲去京遙逺前者䝉
恩給種哀鴻興還集之思嗣後
賜復蠲租庶類有樂胥之慶由是風氣蒸蒸而日上人文蔚蔚而改觀戶禮樂而家詩書樂辟雍而聞鐘鼓五十二年值我
皇上萬壽正誕宏開鄉㑹恩科四海英流共切二天之戴三秦逺地亦邀一視之仁久道化成望天章而歌雲漢百年必世頌棫樸而詠菁莪從此毎遇十年思皇驤首於王路恭逢
萬壽羣英雲集於
天家多士一心食徳敢忘圖報
君門萬里下情無以上陳伏乞俯賜
題謝以逹輿情等因到〈臣〉據此欽惟我
皇上
徳竝高深
功同化育
太平至治開萬年有道之祥
異數掄才彰
壽考作人之盛惟茲康熙五十二年恭逢
皇上六十正誕普天同慶
曠典特行十五省邀破格之
𢎞恩億萬載垂無疆之定例從茲周楨益茂士林竝
效
嵩呼舜壽無疆臣庶咸思
華祝茲據士子合詞呈懇
題謝又據布政使魏圖布按察使薩穆哈㑹詳前來
〈臣〉不敢壅於
上聞謹繕疏代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甘肅寧夏臨鞏等處地方贊理軍務兼理茶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二級〈臣〉岳拜謹
題為
萬壽𢎞作人之化重熙沐千載之
恩公籲代
題以伸謝悃事康熙五十一年七月十八日據甘肅寧夏平慶臨鞏舉人貢監生員吳郡尹誥等呈稱竊郡等生長西陲遭逢
盛世橫經負耒安耕鑿而戴
堯天吹雅歌風樂昇平而遊
舜日自荷頻年廣額士氣罔不奮揚驟聞來歲賔興
奎宿因而倍煥欽惟
皇上文武聖神固已東漸西被祿位名壽宜其地久天長爰於明年二月特開鄉試八月特開㑹試陶成造就凡成人小子靡不眉宇飛揚教養涵濡即老生宿儒亦各神情鼔舞況垂為定例永逺遵行自十載而至億萬載
聖壽遐昌由一科而加數十科人才輩出此真
盛世之殊恩亙古所僅見者也所有感謝下情乞祈
上逹
天聽等情到〈臣〉據此欽惟我
皇上
聖學如天
皇猷炳日建中表極八埏文命覃敷詣聖入神億載光
華茂著崇黌儒以重道澤及前賢
親廷試以掄才恩流多士康熙五十二年恭逢
皇上六十萬壽正誕之辰特行鄉㑹兩試嗣後毎遇十年即加一科億萬斯年永為定例斯誠太平盛典千秋曠事也茲據闔省士子感激
皇恩環集〈臣〉署歡欣抃躍望
闕叩首齊祝
萬壽無疆並具呈懇請代謝出自真誠理合恭疏代題以
聞
巡撫廣東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滿丕謹
題為恭謝
天恩代逹輿情事康熙五十一年八月初三日據鄉紳鄭際泰等舉貢監生生員何有畧等呈為
萬壽開科千古竒遇士民感沐
殊恩懇請代
題恭謝事竊惟三年取士乃國家之常經一道同風實帝王之盛治何幸干支癸巳之歳正值
皇上花甲之周
特設恩科欣逢
曠典沛澤倍深於雨露作人實冠於古今
萬壽無疆已増十五省太平之象
一人有慶自綿億萬年
壽考之科仰五嶽之峯難形
厚徳測八溟之水莫罄
深恩泰等身際唐虞恩霑覆冒擬申封祝莫罄輿情
懇祈俯准下悃代逹
宸聽等情到〈臣〉欽惟我
皇上
學貫古今
功同覆載崇儒重道六十載之文運彌新
壽考作人億萬年之科名特設不惟宮牆多士欣逢曠典之加而且草野遺賢羣仰
聖朝之化茲據紳衿等趨赴省城踴躍歡呼焚香叩首
環〈臣〉衙門懇請代
題恭謝
天恩〈臣〉謹㑹同兩廣總督〈臣〉趙𢎞燦合疏具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廣西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三級〈臣〉陳元龍謹
題為
天厯無疆人文有幸謹據輿情代
題恭謝
皇恩上祝
聖壽事欽惟我
皇上
治邁唐虞
道綜洙泗
文思光被歴五十餘載之漸摩
徳化覃敷開億萬斯年之樂育
昇平既久戸盡歌
作養恩深人知磨礪所以山陬海澨皆率教於詩書
即使蠻土洞獠亦回心於禮義欣逢
聖主之在御共慶
壽考之作人亙古以來未有盛於
今日者也〈臣〉於本年六月初一日准禮部咨文內開
康熙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萬壽正誕照順治丙戌科通行鄉試己亥科特行㑹試之例於二月內舉行鄉試八月內舉行㑹試嗣後毎遇十年
皇上萬壽正誕即加一科永為定例仰荷
俞㫖通行等因〈臣〉即出示曉諭並檄布政司轉行各府
州縣徧行曉諭俾逺方士子早聞
曠典共戴
殊恩隨有桂林府屬貢監生員唐時儒等歡呼環繞呈稱廣西地最僻逺人皆樸陋邇年仰䝉我
皇上撫綏澤溥作養恩深讀書之士漸多觀光之念頗切今年㑹試廣西於中式一名之外復䝉
欽賜進士一名逺方聞之無不踴躍思奮茲明年二月
又䝉
特恩開科從此蠻煙瘴雨之鄉漸覩棫樸菁莪之盛不
覺歡聲動地惟願
聖壽齊天但感激下情無由上逹懇乞代
題等情續據布政使黃國材詳稱據桂平慶梧潯栁太思南等府申據各屬士子具呈籲請代
題恭謝
天恩等情到〈臣〉該〈臣〉看得遐方慕化慶
文治之彌隆率土呼嵩綿
寳厯於莫量似此羣情歡忭不敢壅於
上聞理合據實具疏代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提督四川等處學政翰林院編修加一級〈臣〉王誥謹
奏為恭逢
萬壽開科普天頂祝懇請
題謝以逹輿情事康熙五十一年七月初八日據通省舉人貢監生員趙瑄李正茂等呈前事呈稱竊惟
北辰瞻文教覃敷
南極偕奎光並永恭惟我
皇上
聖神文武
濬哲欽明風動時雍薄海沛昇平之澤禮明樂備遐
陬均陶淑之仁乃者
壽域𢎞開共效升恆之頌
恩膏廣被務羅廊廟之材歌革鹿於春風杏林艷發宴瓊林於秋月桂樹香飄萬口歡騰多士重霑
化育一時傳布九圍仰慶
岡陵懇乞俯察輿情代疏
題謝等情到〈臣〉欽惟我
皇上
文明御世
仁壽承天統萬國之衣冠道翔化洽萃百王之禮樂
治定功成猶乘萬幾之餘
特闡五車之藴
宸章璀璨布家戸誦之書
睿鑒精微啓內聖外王之學彚征連茹四海恭際昌期
壽考作人
三殿新頒
曠典凡茲多士悉荷
恩榮況屬邊陲彌深愛戴從此卜年卜世永垂選士之規為春為秋盡效封人之祝矣理合繕疏代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雲南兼建昌畢節等處地方贊理軍務兼督川貴兵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七級〈臣〉吳存禮謹
題為
聖主當
萬壽之昌期多士沐千秋之
曠典呈懇代
題恭謝
天恩事據通省舉貢監生生員熊載趙璽等合詞呈稱
伏遇我
皇上握乾符而御世秉離照以當天
文德敷於八荒
令典垂之奕禩𢎞開
壽域配天地而無疆特沛
恩波詠菁莪而不息桃花浪暖羣霑蕋榜之春桂子香清分錫紅綾之餠自此祥徵雲漢長庚炳耀於層霄行看光射鬥牛奎壁騰輝於東井載等邊荒下士久沐深仁聞命自天感深率土伏乞俯念微誠恭疏具
題恭謝
皇恩等因到〈臣〉欽惟我
皇上
聖神立極
覆載同符
帝徳當陽萬國祝齊天之壽
皇猷煥日千年頌毓聖之祥欣當華渚之期
特舉闢門之典
堯齡益茂沛膏雨於乾坤
舜旦增華普文明於宇宙真從來所未有千古所難逢自此東西南朔之人益鼓忠孝尊親之志願歌
聖壽同地久而天長爭祝
皇圖並川深而嶽永謹㑹同雲貴督臣郭瑮合疏具題伏乞
睿鑒施行
巡撫貴州兼理湖北川東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三級〈臣〉劉䕃樞謹
題為萬邦欣
聖壽之方升多士感
皇仁之誕被仰祈
題逹恭謝
天恩事據貴州布政使司布政使遲炘詳稱據貴州闔屬紳衿萬民欽王萬年等呈稱欽惟我
皇上
德葉乾坤
功侔日月厚生正德躋編氓於仁壽之安重道崇儒迪髦士於文明之盛蓋王者鍾靈而出宜集慶夫三多況聖人㧞萃以生必化隆乎九有曩者格中破格青衿已廣棘院之名科外設科白衣亦直玉堂之署猶復特恢解額大啓賔興洵乎普天咸頌昌期僻壤亦欣文治矣茲值
元辰之初度猶䝉
恩詔之𢎞頒浪暖桃花看俊造龍門早躍香飄桂子喜英才鴈塔聯標由首善以迄遐荒並邀
曠典自周甲以臻萬禩長荷
殊恩民欽等幸際
休明躬承
雅化縱黔山小草難同楩梓以爭榮而富水纖鱗亦附蛟龍而思奮既幸觀光有路曷禁華祝惟誠伏懇俯念輿情轉請
題逹等因到〈臣〉據此該〈臣〉看得惟天帲冒九州霑茂育之仁如日照臨萬物切升恆之慶既久道之化成自人文之蔚起雲蒸豹變永作
國家之楨連茹彚征常收梁棟之用自此
萬壽無疆日見人文丕振不惟十五省歡呼踴躍沐化雨與春風固應億萬年沐浴詠歌慶天長與地久矣謹恭疏代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總理糧儲提督軍務巡撫江寧等處地方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臣〉張伯行謹
題爲恭逢
萬壽昌期等事該〈臣〉看得久道化成四海荷
一人有慶闢門籲俊八埏頌
萬壽無疆崇文旣
特設巍科重武亦並頒
曠典欽惟我
皇上
聖教𢎞敷
帝謨廣運恭遇
楓宸六十之寶厯載抜干城欣占
黼座億萬之璿籌永開蕋榜從此科名展綵皆由壽考作人宜乎士子弁兵莫不呼嵩抃舞環請代謝天恩也茲據布政使金世揚詳報前來相應恭疏代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廵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兼理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五級〈臣〉蔣陳錫謹
題爲
聖壽之洪恩普徧武科之
曠典宏開公籲代
題以申嵩祝事據濟兗東青萊登六府武舉王永祥
等武生張壽昌等呈稱我
皇上
道冠百王
德隆五帝恭逢五十二年
皇上六十大慶各省武生准於四月鄉試武舉十月㑹
試
皇猷重道鄉與㑹一歲兼行
壽考作人文與武兩途並進
曠典垂爲定例長歌
萬壽無疆遐方悉荷
殊恩羣頌
一人有慶愚賤下忱無由上逹伏懇代
題等情到〈臣〉欽惟我
皇上
功髙千古
學貫三才
文德覃敷率土沐光華之盛
天威休暢遐方仰耆定之勲恭遇
萬壽昌期
特舉掄才
曠典毎十年加增一科合文武永爲定例巍巍
帝德𢎞開萬年登進之階蕩蕩
聖恩永宣壽考作人之化
聖德與天而同運
皇猷如日之初升朝野騰歡旂常動色茲據闔省武舉
武生紛紛環繞〈臣〉署籲請代爲
題謝〈臣〉不敢壅於
上聞謹㑹同學臣陳恂合詞具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巡撫河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河道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五級〈臣〉鹿祐謹
題爲
萬壽開科
曠典疉沛紳士弁目感戴彌慇謹公請代
題叩謝
天恩事據武舉趙元璧武生杜進才等呈稱欽惟皇上
文徳覃敷
武功赫濯車書徧於萬國懐德者無不畏威聲教訖於九圍瞻雲者皆思就日先文後武大開籲俊之門一視同仁再舉賔興之典茲康熙五十二年恭逢
皇上萬壽正誕
特沛恩綸於四月十月舉行武鄉㑹試嗣後毎遇十年萬壽正誕亦照文塲之例即加一科
隆恩溥浹士子歡騰璧等感戴
髙深無由報稱謹焚香頂祝惟願
聖壽彌增
皇圖永固伏乞俯鑒輿情恭疏代
題叩謝
皇恩等情到〈臣〉欽惟我
皇上
文教覃敷
武功赫濯崇儒重道屢廣科名明目達聰𢎞開籲俊旣棫樸之兼收恩流魚麗復韜鈐之並進澤沛罝越十載而一行歴萬年以為例是以
恩綸下賁歡騰騏驥之林
盛典方頒喜溢赳桓之隊旣據各呈請
題謝前來〈臣〉不敢壅於
上聞理合恭
題代謝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萬壽盛典初集卷三十五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三十六
恩賚七〈賞兵一〉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萬夀覃恩詔給八旗䕶軍校前鋒及䕶軍各一年錢糧撥什庫披甲人各半年錢糧外省駐防兵亦照此例其曽効力行間年老閒住者均加
恩賜
戶部欽奉
恩詔銀庫賞給銀數
一鑲黃等八旗都統咨取每月五兩錢糧覺羅䕶軍等每名各賞一年銀六十兩每月四兩錢糧䕶軍等並䕶軍校每名各賞一年銀四十八兩每月三兩錢糧漢䕶軍等每名各賞一年銀三十六兩每月五兩錢糧覺羅阿敦梅倫等每名各賞半年銀三十兩每月四兩錢糧撥什庫
等每名各賞半年銀二十四兩每月三兩錢糧披甲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十八兩每月二兩錢糧𨧴匠撥什庫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十二兩每月二兩錢糧歩甲撥什庫外郎拜湯阿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十二兩每月一兩七錢錢糧匠人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十兩二錢每月一兩五錢錢糧歩甲等每名各賞半年銀九兩每月一兩錢糧拜湯阿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六兩每月八錢錢糧鞭子人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四兩八錢每月五錢錢糧閒散人等每名各賞半年銀三兩
共賞給銀二百五十六萬三千五百三十兩
一武備院咨取每月一兩錢糧沙河氊匠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六兩
共賞給銀一千五十六兩
一鑾儀衞咨取鑲黃等三旗每月二兩五錢錢糧校尉大鼓手大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十五兩每月二兩錢糧校尉鼓手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十二兩每月二兩錢糧請轎民校尉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十二兩每月五錢錢糧七所執
駕民校尉等每名各賞半年銀三兩
共賞給銀一萬二千八百一兩
一太僕寺咨取每月一兩錢糧左右兩翼馬羣固山大阿敦大梅倫阿敦人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六兩
共賞給銀一萬一百八十二兩
一慶豐司咨取每月一兩錢糧牛羊羣阿敦人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六兩
共賞給銀八十四兩
一上駟院咨取每月一兩錢糧馬駝羣阿敦人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六兩每月二兩錢糧上都逹布遜諾爾馬駝羣逹里岡艾馬駝羣阿敦大梅倫阿敦人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十二兩每月一兩錢糧阿敦大梅倫阿敦人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六兩每月二兩錢糧醫生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十二兩
共賞給銀一萬八百八兩
一盛京戶部咨取
盛京
三陵並盛京等處撥什庫拜湯阿兵丁等
共賞給銀三十五萬兩
一查哈喇等處每月二兩錢糧䕶軍等並䕶軍校每名各賞一年銀二十四兩每月二兩錢糧撥什庫拿賊兵丁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十二兩每月一兩錢糧披甲鐡匠並䝉古閒散人等每名各賞半年銀六兩每月五錢錢糧受傷閒散䝉古等每名各賞半年銀三兩
共賞給銀六萬三百五十七兩
戶部欽奉
恩詔縀疋庫支給曽効力年老人等總數
一滿洲兵丁原曽披甲効力並年老告退人等共二千五十一名每名各賞山西生絹一疋三線白布三疋
共賞給西絹二千五十一疋三線布六千一百五十三疋
戶部為欽奉
恩詔事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恩詔內開一昔年存亡之秋在在用兵朕所親歴今雖承平而武備不可不謹故時加訓練八旗兵丁盡已精鋭茲特大沛恩賜䕶軍校前鋒及䕶軍各賞給一年錢糧撥什庫披甲人各賞半年錢糧外省駐防之兵亦照此例欽此相應行文直𨽻各省督撫將軍將實在駐防兵丁查明動用現貯司庫銀兩遵照
恩詔賞給務使各人均霑實惠仍將動用錢糧並兵丁
數目造冊報部可也
一直𨽻保定等十九處駐防撥什庫披甲兵共二千一十一名各賞給半年錢糧
共賞銀二萬九千三百三十四兩
一江南駐防八旗撥什庫三百三十六名每名半年銀十八兩披甲兵三千六百六十四名每名半年銀十二兩
共賞銀五萬十六兩
一京口駐防八旗撥什庫四百二名馬兵一千五百九十八名歩兵一千名砲手六名隨旗當差民砲手三十四名銅匠藥匠四名戈什哈三名弓匠鐡匠十六名
共賞銀三萬三千五十四兩
一浙江駐防八旗撥什庫三百九十二名披甲兵二千八百八名
共賞銀四萬七百五十二兩
一湖廣荊州駐防八旗小撥什庫三百三十六名披甲兵三千六百六十四名
共賞銀五萬零一十六兩
一福建駐防撥什庫披甲馬歩兵丁二千四十二名
共賞銀二萬二千七百六十兩
一山東徳州駐防撥什庫三十四名披甲兵三百三名匠人四名
共賞銀四千二百七十二兩
一山西太原駐防正藍鑲藍兩旗滿洲䝉古撥什庫四十名披甲兵三百七十三名弓匠二名鐡匠二名
共賞銀五千二百二十兩
一大同右衞駐防八旗滿洲䝉古撥什庫三百八十四名披甲兵二千六百二十名鐡匠一百一十二名䝉古撥什庫兵一千三百四十三名隨兵一十六名永吃餉銀閒散老人一名共賞銀六萬五千八百八十兩
一陜西西安駐防八旗滿洲䝉古漢軍小撥什庫前鋒壯大五百三十六名披甲兵六千四百六十四名又川陜總督親隨滿洲披甲四十名共賞銀八萬七千六百九十六兩
一廣東駐防八旗小撥什庫三百二十名披甲兵二千六百八十名砲手二十四名弓匠一十六名
共賞銀三萬八千三百四兩
四月二十二日己巳
皇上分遣祭告大臣
命即兼往各直省監賞緑旗兵丁務令均霑實惠其無
祭告省分另遣專官
四月初五日戶部等部尚書〈臣〉穆和倫等謹
題為欽奉
恩詔事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恩詔內開一欵各直省緑旗兵丁俱應加賞賚著議奏欽此欽遵查在京廵捕三營馬歩兵丁三千五百名直𨽻馬歩兵丁三萬四千八百一十二名江南省馬歩水師兵丁五萬四千七百七十二名山東省馬歩水師兵丁一萬八千四百名山西省馬歩兵丁二萬五千九百九十四名陜西省馬歩兵丁八萬五千六百二十三名河南省馬歩兵丁九千六百五十三名浙江省馬歩水師兵丁四萬六百八名江西省馬歩兵丁一萬四千一十三名湖廣省馬歩水師兵丁三萬八千五百七十七名四川省馬歩兵丁三萬六百二十名福建省馬歩水師兵丁六萬三千一百四十六名廣西省馬歩兵丁一萬九千三百三十一名雲南省馬歩兵丁四萬一千五百八十名貴州省馬歩兵丁二萬三百六十名以上緑旗兵丁共五十萬九百八十九名該臣等㑹議得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欽奉
恩詔內開一各直省緑旗兵丁俱應加賞賚著議奏等語現今趙申喬等前往廣東順便將該省緑旗兵丁動支司庫銀兩親行監看各賞銀一兩等因九卿㑹議具題行文應將廣東省緑旗兵丁不議外其京城廵捕三營緑旗兵丁動支戶部庫銀照賞給廣東緑旗兵丁各賞銀一兩交與提督隆科鐸親行監看賞給至各直省緑旗兵丁賞給之處若交與督撫提鎮賞給恐兵丁不能得霑實惠亦未可定應將各直省派內大臣侍衞部院堂官俟
皇上揀選每省各遣一員動支各該布政司存庫銀兩亦照廣東緑旗兵丁各賞銀一兩令伊等親行監看真正兵丁按名逐一查㸃散給務令均霑實惠俟
命下之日將應遣大臣官員開列具奏可也本月初七
日奉
㫖依議
提督九門歩軍廵捕三營統領隆科鐸奉
㫖監賞京城廵捕三營緑旗兵丁五月十六日賞馬兵
十八日賞歩兵
三營馬歩兵丁共三千八百九十二名
共賞銀三千八百九十二兩
四月初六日禮部尚書〈臣〉赫碩色等謹
題為欽奉
恩詔事〈全疏載第十三卷祭告中〉本月十三日奉
㫖恩詔內有各直省緑旗兵丁俱應加賞賚一款今各省鎮廟等處遣官致祭其賞賚緑旗兵丁之事即著致祭官員帶同監賞一次即可完畢不必再差且不致重復騷擾驛站若無祭祀省分另派官員前往這所差著查八旗副都統以下叅領以上並各部院衙門堂官開列具奏
四月十六日禮部等部尚書〈臣〉赫碩色等謹
題為欽奉
恩詔事該〈臣〉等㑹議得禮部具題應差鎮廟等處致祭
官員列名具奏奉
㫖恩詔內有各直省緑旗兵丁俱應加賞賚一款今各省鎮廟等處遣官致祭其賞賚緑旗兵丁之事即著致祭官員帶同監賞一次即可完畢不必再差且不致重復騷擾驛站若無祭祀省分另派官員前往這所差著查八旗副都統以下叅領以上並各部院衙門堂官開列具奏欽此又查戶部等部先經議奏疏內賞賚直𨽻各省緑旗兵丁應將內大臣侍衞部院衙門堂官各派一員差往等因具題奉
㫖依議欽遵在案查盛京無緑旗兵丁賞賚廣東緑旗兵丁之事已交與左都御史趙申喬等監賞不議外直𨽻陜西四川江南浙江山東河南湖廣山西應令致祭官帶給其江西福建廣西雲南貴州等五省無致祭之處每省各遣官一員前往監賞將應差官員職名另行開列摺子具
奏俟
命下之日賞賚銀兩令其動支各省布政司庫內錢糧給與勘合由兵部給發可也〈臣〉等未敢擅便謹
題請
㫖本月二十二日奉
㫖長白山醫巫閭山等處遣覺羅歪三致祭遼太祖陵遣殷濟納致祭南海遣馬雲霄致祭顓頊髙陽氏等陵遣王臣致祭黃帝軒轅氏等陵遣蔡升元致祭西嶽華山及江瀆等處遣查弼納致祭南鎮會稽山遣拉都渾致祭夏禹王陵及明太祖陵遣周起渭致祭東嶽泰山等處遣孫柱致祭少昊金天氏等陵孔子闕里遣廖騰煃致祭中嶽嵩山等處遣李先復致祭太昊伏羲氏等陵遣明安致祭南嶽衡山遣羅占致祭炎帝神農氏等陵遣陳汝咸致祭女媧氏等陵遣鄒士璁致祭北嶽恆山等處遣李敏啟致祭江西賞賚緑旗兵丁著額爾氣去福建賞賚緑旗兵丁著穆賽去廣西賞賚緑旗兵丁著許廷臣去雲南賞賚緑旗兵丁著瓦哈立去貴州賞賚緑旗兵丁著朱廷柱去餘依議
四月二十八日都統馬雲霄等恭請
聖訓面奉
上諭祭吿有一定之例賞兵是要緊事督撫提鎮至千把總有一定的空糧朕都知道的是賞不得的各省多寡不等也有沒有的也有頂名食糧的年貌不對你們查一查督撫的兵你們自賞提鎮以下兵㑹同督撫去賞不用提鎮各營頭都要到去你們賞了兵後馬歩箭也要看一看直𨽻山東河南山西陜西的兵都好陜西有一名兵糧缺出就有二三十人爭食此糧湖廣的兵近來也罷了江南浙江的兵都看不得若有一名缺出還有僱人頂名的凡應操演大家還要湊銀子與他們求免操演他們就不操了朕南廵時係大典不便細查近來武塲開科兵丁也都念些書曉些事你們去不可苛索你們的聲名朕裏面就曉得若有此等事你們還是人麽怎麽囘來見朕呢
五月二十七日大學士溫逹松柱學士舒蘭馬良綽竒啟奏摺本奉
㫖賞給直𨽻各省緑旗兵丁若令督撫每營到去恐致有悞地方事務督撫停其前往㑹同各該提鎮等閲看賞給著速行文直𨽻各省
康熙五十三年四月初四日正藍旗䝉古都統〈臣〉穆賽等謹
奏為欽奉
恩詔事我
皇上功徳夐隆恩威遐暢愛養軍民澤周利溥昨歲恭
逢
萬夀六旬正誕大沛
恩綸普天同慶更加意軍士
特命〈臣〉等頒賞直省緑旗官兵誠千古曠典也〈臣〉等恪
遵
諭㫖按名給散均霑實惠更校閲騎射試演火器大槩頗優而直𨽻陜西山東山西河南兵丁騎射尤加熟練人材亦多壯健衆兵丁仰承
大賚自天共祝
長生不老且各處士民擕老扶幼踴躍歡呼以為從來帝王所未有史冊所未聞至於秦蜀邊外及閩粵滇黔遠近番彝苗蠻猺獞黎岐聞
恩命到時皆跪迎道左聚觀教塲羣北面稽顙備奏感恩之語咸申祝華之詞臣等躬逢盛事難罄名言謹將頒賞過直省兵丁數目開列於後為此具摺奏
聞
直𨽻賞兵官正紅旗漢軍副都統王臣
直𨽻共兵三萬三千四百九十六名內除各官親丁三千一百三十六名新兵未補兵三百七十七名不賞外應賞馬歩兵二萬九千九百八十三名實賞銀二萬九千九百八十三兩
陜西賞兵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蔡升元陜西省共兵八萬五千六百二十三名除各官一定親丁六千三百三十一名又各提鎮分外隨丁六百二十一名不賞外應賞兵丁共七萬八千六百七十一名實賞銀七萬八千六百七十一兩
四川賞兵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加一級查弼納
四川省共兵三萬六百二十名內除各官隨兵二千六百九十四名公費空糧一百六十名革退等兵二百一名因冕山營游擊余祿虛兵叅審案內兵丁一百九十二名共三千二百四十七名不賞外應賞兵二萬七千三百七十三名實賞銀二萬七千三百七十三兩
浙江賞兵官理藩院侍郎拉都渾
浙江省共兵四萬六百零八名內除親丁二千一百九十五名年貌不符一千二百二十五名三月十八日以後新補兵丁二千一百零四名逃亡未補兵丁二百十二名共五千七百三十六名不賞外應賞兵丁三萬四千八百七十二名實賞銀三萬四千八百七十二兩
江南賞兵官詹事府詹事周起渭
江南省共兵五萬七千三百二十六名內除缺額隨丁二千九百七十六名不賞外應賞兵丁五萬四千三百五十名實賞銀五萬四千三百五十兩
山東賞兵官吏部左侍郎孫柱戶部右侍郎廖騰煃
山東省共兵一萬八千四百名內除各官隨丁竝未補兵丁一千三百七十四名不賞外應賞兵一萬七千二十六名實賞銀一萬七千二十六兩
河南賞兵官兵部左侍郎加三級李先復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加一級明安
河南省共兵九千六百五十三名內除隨丁等兵九百六十一名不賞外應賞兵八千六百九十二名實賞銀八千六百九十二兩
湖廣賞兵官通政使司左通政羅占大理寺少卿陳汝咸
湖廣省共兵三萬八千五百七十七名內除親隨等兵二千九百八十九名不賞外應賞兵三萬五千五百八十八名實賞銀三萬五千五百八十八兩
山西賞兵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鄒士璁太常寺卿加五級李敏啟
山西省共兵二萬五千九百九十四名內除隨丁等竝未補兵丁二千八百一十三名不賞外應賞兵丁二萬三千一百八十一名實賞銀二萬三千一百八十一兩
江西賞兵官兵部郎中兼管佐領加一級鄂爾竒
江西省共兵一萬四千十三名內除親隨及未補兵丁七百九十九名不賞外應賞兵一萬三千二百十四名實賞銀一萬三千二百十四兩
福建賞兵官正藍旗䝉古都統穆賽
福建省共兵六萬三千一百四十六名內除親隨等兵五千八百八十七名不賞外應賞兵五萬七千二百五十九名實賞銀五萬七千二百五十九兩
廣東賞兵官都察院左都御史今陞戶部尚書趙申喬吏部右侍郎傅伸
廣東省共兵七萬七百六十名除各官隨丁字識京塘兵並不應領賞兵共未賞兵丁四千三百九十三名實賞過兵丁六萬六千三百六十七名賞過銀六萬六千三百六十七兩
廣西賞兵官鑲白旗漢軍副都統許廷臣廣西省共兵一萬九千三百三十一名內除親隨兵丁一千三百四十三名不賞外應賞兵一萬七千九百八十八名實賞銀一萬七千九百八十八兩
雲南賞兵官禮部郎中兼佐領加一級瓦哈立雲南省共兵四萬一千五百八十名內除親隨兵丁三千四百五十二名不賞外應賞兵三萬八千一百二十八名實賞銀三萬八千一百二十八兩
貴州賞兵官正白旗漢軍副都統朱廷柱貴州省共兵二萬三百六十名內除親隨未補兵丁二千三百二十三名不賞外應賞兵一萬八千三十七名實賞銀一萬八千三十七兩
直𨽻等十五省共兵五十六萬九千四百八十七名除親隨兵丁等四萬八千七百五十八名不賞外應賞兵丁五十二萬零七百二十九名實賞銀五十二萬零七百二十九兩
〈臣〉等恭紀賞兵盛典仰見
聖慮之深
聖仁之廣葢自古有天下者莫能及也古者寓兵於農田賦出車兵民合一其所以惠我農人者即所以綏我士卒自兵與民分而䘏兵䘏民畸重畸輕恆不得其平大約四郊多壘則重在兵海宇晏安則重在民故幸生承平之世民勞易見而兵獨若優游無事則轉予於䘏靡所底止者往往有之君子讀出車諸什曲寫歸戍難言之隱而代陳其所不得已未嘗不歎古帝王矜䘏軍旅之意入人之深而感人之至後世所希遘焉荀卿謂桓文之節制不可以敵湯武之仁義葢文之所加者深則武之所服者遠徳之所施者博則威之所制者廣三代之盛所以刑措兵寢而不用者其本末有序其施行有統也加之以意外之恩則知感齊之以一定之法則知懼葢惟聖人首出聰明睿智神武而不殺者乃能及此亦惟享厯久長削平僭亂習知兵事乃能動為世法震而不黷寛而不弛使武夫技擊感極而思奮也漢唐以還兵制屢更而犒師勞士亦往往而有焉漢時南北兩軍悉調之農猶有古之遺意南軍取之郡國為宮城衞天子以季秋及嵗正月行幸曲臺臨饗勸勞以農桑北軍取之三輔為京城衞恩賚稍殺以別中外唐府兵之制號極善其後弊也假人為傭冒濫不可詰開元二年命有司大募壯士從軍引見置酒於朝堂享之乃遣薛訥等訓練韜鈐並賜錢三千貫宋時州有屯兵者官給錢宴犒將校謂之旬設元豐三年以新製御陣大閲八軍於城南荊家陂賜指揮馬歩諸軍銀絹有差凡此賞賜多有與簡閲竝行者而聖節恩賚波及六軍史策所書不槩見焉惟唐時以天長節左右龍武軍各賜物千匹又眷念舊勲獨異常倫各賜物二千匹餘各有差一時號為創典然而私於中遺於外規模廹陿不足侈矣我
皇上御極以來底定方隅澄清海內文思既懋
聖武彌昭雖曰守成實符創業功髙於霄漢威播於要荒彰撻伐之聲靈奠懷柔之河嶽昔年滇楚弄潢
皇上赫焉震怒爰命六師致討
親授方畧六詔廓清既而漠北蠢動豕突羊驅
上乃親御韎韐遠踰絶塞駐狼胥而鞠旅臨稽落以揚兵於是烏孫授首沙塞蕩平此皆神謀之所不及而
聖算之所獨運者也嗣是欃槍宵掩海波不揚而天下不復知有兵矣顧承平日久兵氣易弛國家有百年不用之兵不可無一日不備之武
皇上天行彌健用戒用作不時飭勵武臣頻加訓練屢賜優䘏法至嚴恩至渥葢藏至險於大順之中使天下畏威六師知感誠所謂帝徳廣運乃聖乃神乃武乃文者矣今嵗
萬夀之辰
特沛恩綸覃施四海正嵩呼華祝之期偃武修文之日
而
聖慮深遠大賚所加不忘軍士內而
京師八旗所統外而直省駐防督撫提鎮所轄綜而計之奚啻百萬悉分別等差槩從優渥內則由都統統領給發外則分遣大臣監賞一時士卒盡沐
鴻休歡聲雷動咸厥角叩首仰頌
升恆共慶千古未逢之
曠典又
命直省賞兵之臣討其軍實而簡閲之既沛之以恩又齊之以法震而不黷寛而不弛此荷戈之士所以感極而知奮者乎夫蠲租賜賑養老慈幼所以䘏民也閲視戎行厚其犒賜所以䘏兵也二者國之大政
皇上育之以仁正之以義悉以精神恩意流貫乎其間
故兵與民雖分而一厪
宸衷軫念則咸歸怙冒無一物不得其所固宜沐浴膏
澤者羣戴
聖人之徳而欣欣於化日之舒長也尚何畸重畸輕之
足慮哉其各省督撫提鎮代
題謝
恩章奏附載十數通以誌士卒感戴之誠雲
萬夀盛典初集卷三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三十七
恩賚七〈賞兵二一〉
鎮守宣化府等處地方副將管總兵官事〈臣〉司九經謹
奏為羣兵沐
恩深重籲懇代
謝事竊〈臣〉同
欽差副都統〈臣〉王臣閲賞〈臣〉屬兵丁徧歴大小城堡逐名給散踰月方完續據闔鎮協營路兵目何崇先等公呈僉稱崇先等形同草木質若螻蟻幸生
盛世得享昇平飲和食徳被
覆載之𢎞庥履厚戴髙沐
生成之雅化豢養多年寸長未報今逢
大慶良辰更受
覃恩遐播
特命大臣徧施膏澤一身在伍舉室沾
恩上而父母胥飽食而暖衣下及妻孥咸安居而樂業
感激有心圖報無地惟有仰祝
聖夀與乾坤悠久
皇圖偕日月升恆而已等情到〈臣臣〉不敢壅於
上聞謹恭疏代
謝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鎮綏將軍仍管陜西提督事務世襲拖沙喇哈番加五級降一級留任〈臣〉潘育龍謹
題為代
奏恭謝
天恩事竊〈臣〉前欽遵
上諭於閏五月二十八日自固原起程前赴西安府㑹
同
欽差內閣學士〈臣〉蔡升元在於〈臣〉所屬鎮協營路給散皇賞縁由業已題明在案〈臣〉按程東行於六月初六日
抵西安㑹省候
欽差〈臣〉蔡升元祭畢
陵寢於六月十一日進省宣布
皇恩首先
賞賚督撫兩標兵丁〈臣〉㑹同
欽差〈臣〉蔡升元督臣鄂海撫臣永泰賞西安城守營兵丁每兵一兩稱足按名散賞閲射於六月二十五日〈臣〉同
欽差〈臣〉蔡升元自西安府起程北行按營逐名足數散賞閲射歴固原鎮屬之富平營金鎖關營行至延綏鎮屬宜君營㑹同總兵〈臣〉李耀由宜君鄜州延安綏徳延綏鎮標竝城守營及神木波羅定邊三協所屬各營堡汛賞畢於八月初七日
欽差〈臣〉蔡升元行至寕夏鎮所屬花馬池地方㑹同甘肅提督〈臣〉江𤦺寕夏鎮總兵〈臣〉范時㨗赴寕夏鎮屬
賞賚〈臣〉與
欽差〈臣〉蔡升元相議〈臣〉在所屬下馬關營駐劄俟將寕夏鎮標營路賞畢來至下馬關〈臣〉㑹同賞下馬關營紅徳城營赴固原賞〈臣〉標伍營及城守營慶陽協屬平涼各營暨靖遠協屬蘆塘等營賞畢
欽差〈臣〉蔡升元赴甘肅涼州等處散賞〈臣〉暫囘衙署俟蔡升元將甘提所屬各鎮標營路賞畢之日東來〈臣〉計日仍預先起程前赴〈臣〉所屬之關山汛地等候迎㑹賞賚關山西鳳等營從寶雞縣入連雲棧道赴漢中等處㑹同興漢鎮總兵臣楊世昌賞該鎮屬各營兵丁事竣出大泥峪口往潼關等處行賞畢另疏具題外茲〈臣〉等據賞過標協營堡兵丁咸跪聽
欽差〈臣〉蔡升元宣諭
皇恩領畢
皇賞羣望
闕叩頭謝
恩歡聲雷動齊言我等兵丁父母妻子荷䝉
皇恩豢養已屬
恩同天地今恭逢
皇上六旬大夀
九重萬里垂念兵卒
特沛殊恩我等無從仰報萬一惟有䖍製
萬歳牌位每逢朔望闔家焚香叩頭共祝
萬夀無疆籲懇〈臣〉等代題謝
恩等情各具公呈到〈臣〉欽惟我
皇上徳竝乾坤恩洽萬姓茲恭逢
萬夀六旬
大沛洪恩
特命學士𤼵蔡升元臨秦賞賚使均霑實惠〈臣〉目擊衆兵領賞之際歡忭踴躍感激之衷發於真誠不敢壅於
上聞所有賞過延綏鎮標協各營堡事竣情由及士卒
感激下悃理合繕疏一併代
奏恭謝
天恩以
聞伏祈
皇上睿鑒施行
廵撫四川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三級〈臣〉年羮堯謹
題為籲恩代疏恭謝
皇仁事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萬夀恩詔內開一各直省緑旗兵丁俱應加賞賚四川
省
特命內閣侍讀學士臣查弼納到川賞給今於閏五月
二十六日
欽差學士〈臣〉查弼納抵川致祭江瀆事竣隨行散給〈臣〉標兵丁茲據標下左右兩營馬歩兵丁馬尚等呈稱尚等置身戎行生逢
盛世櫜弓戢矢遊舜日之舒長海晏河清樂堯天而鼓腹五十餘載豢養之恩有加無已百千萬世樂利之休實符大造茲當五十二年恭逢
皇上聖夀六旬又荷
隆恩下逮大賚兵丁誠古今未有之盛事從來莫覩之曠典也尚等頂恩戴澤蕩蕩難名惟願我
皇上夀與天齊徳同地載區區下情末由稱謝伏乞代題等情到〈臣〉據此欽惟我
皇上功侔造化徳徧羣生措天下如磐石之安登斯民於仁夀之域河清海晏天開厯數方新日升月恆瑞葉禎符伊始欣逢
聖夀甲子初周中外臣民咸䝉
恩澤乃至荷㦸之戍夫猶勞
聖懷之厪念茲者
欽差內閣侍讀學士〈臣〉查弼納赴川致祭江瀆事竣先
行賞賚〈臣〉標兵丁〈臣〉已遵
㫖未敢㑹同今據〈臣〉標兩營弁兵馬尚等呈請
題逹代謝
天恩颺言莫罄少抒螻蟻之忱請祝
聖人聊效華封之頌所有感激歡忭輿情〈臣〉不敢壅於上聞謹恭疏具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提督四川等處總兵官副將世襲拖沙喇哈番〈臣〉康泰謹
題為恭報微〈臣〉回署日期事竊〈臣〉奉
命同
欽差㑹同各鎮臣給散兵丁
皇賞查四川全省四鎮以下副叅遊都守各汛大小五十六營駐防深山者居多〈臣〉等按臨給散兵丁望
闕嵩呼叩謝
天恩已於四鎮四協各疏代
題在案更有各處番蠻亦皆聞風齊集如松潘鎮屬之安撫司蘇文輝等土通判王懋恩等長官司董徳新等土廵檢司蘇天恩等土千百戶札布吉等建昌鎮屬之宣慰司土婦瞿氏安吉茂等宣撫司慕枝等安撫司俄車等長官司張秀等土千百戶嶺安泰等永寕協屬之長官司王嵩齡等土百戶路引等化林協屬之招討司髙若璠宣慰司楊自唐堅叅逹結等長官司周至徳等打箭爐之宣慰司土婦工喀等土百戶噶布玉等大小數百蠻官各領蠻兵或千餘人或數百人不等各穿蠻𨫿蠻甲刀鎗器械各於該管地方跪道迎送歡呼動地此皆我
皇上如天如地之帝徳誕敷徧及中外感化之所致也
〈臣〉䝉
皇上特命彈壓全川漢土官兵今見各土司如此之心悅誠服歴考史冊所載未之前聞〈臣〉同
欽差復面宣
聖澤伊等愈加歡躍更竭微〈臣〉寸私仰體我
皇上柔遠之
聖意於大小土官頭目分別給與銀牌縀匹綾綢布茶等物衆蠻兵給與牛羊米酒等物令其各安住牧遵守
國法永不為非以盡〈臣〉撫綏地方之職耳〈臣〉同
欽差於康熙五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散畢全川兵
丁
皇賞
欽差回京復
命〈臣〉望
闕跪請
聖安今〈臣〉於十二月二十七日回署訖所有微〈臣〉回署
日期理合
題報〈臣〉謹具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提督浙江等處地方總兵官左都督加三級降二級留任戴罪圖功〈臣〉呉郡謹
題為彚敘輿情代謝
天恩事欽惟我
皇上仁同覆載化洽乾坤
御極五十二年
恩施千八百國既已無遠弗屆無微弗至矣際今三月
十八良辰恭遇
聖主六旬大夀
覃恩廣布於寰區賞賚復加於軍伍此誠亙古之曠典希世之竒逢也〈臣〉同
欽差內閣侍讀學士〈臣〉拉都渾先放紹寕杭嚴楓衢次
放嘉湖等屬標營
皇賞凡所到之處但見目兵衢歌巷舞感激歡呼所有〈臣〉標五營寕波城守營竝準定海鎮〈臣〉呉陞咨據該標三營及鎮海營又據紹杭嚴楓衢等營將轉據各目兵具呈感激
天恩籲請代
題縁由先經具疏
題報在案今先後接准處州鎮〈臣〉崔相國溫州鎮〈臣〉胡泮黃巖鎮〈臣〉李近咨據各該標兵丁並據金華溫州城守平陽瑞安樂清磐石大荊太平台州寕海象山嘉興湖州太湖各協營將轉據各營目兵劉安邦等呈為僉懇代
題恭謝
天恩事詞稱竊惟邦等日䝉豢養虛糜
國帑之金錢坐享昇平實乏涓埃之報答恭遇
皇上六旬大慶復荷賞賚
欽頒按名各給千古之
曠典欣逢實惠均霑三軍之歡聲動地從此每遇十年
共沐
洪恩於無盡則雖犬馬奕世難酬
至徳於靡涯惟有朝夕焚香頂祝
皇上夀與天齊福同地久而已僉懇轉詳彚
題代謝等情各咨詳到〈臣〉縁係三軍感激輿情〈臣〉不
敢壅於
上聞理合彚敘具疏代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總督江南江西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操江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赫夀謹
題為兵丁感戴情深〈臣〉謹據情代
題恭謝
天恩事據〈臣〉標中軍副將楊𢎞基署江寕城守營副將事左營遊擊周涵詳稱據〈臣〉標中左二營馬歩戰守兵丁髙延齡等江寕協標左右二營馬歩戰守兵丁何邦祚等呈為
聖恩髙厚叩謝代
題以伸蟻悃事內稱竊延齡等生逢
盛世食糧充伍䝉豢養之
天恩際昇平之覆被犬馬微勞未曽寸展恭遇
皇上六旬大慶凡大小臣工
恩加襲䕃普天士子
特賜裁成老人盡荷
恩賚解網赦罪大沛
皇仁誠亙古未有之
隆恩也然猶念一夫不獲澤及荷戈小卒咸使飽騰發
數十萬之帑金
特命大臣按部賞給延齡等實霑
聖恩均䝉
天賚真淪肌浹髓不足以報稱萬一惟有恭祝
聖夀與天地同春
皇圖共山河竝永是所朝夕頌禱者也但蟻情不能上
逹伏叩代
題恭謝
聖恩等情轉詳到〈臣〉據此該〈臣〉看得恭逢
皇上六旬大慶徧沛
恩膏普天臣民無一不霑
聖澤而猶軫念天下滿漢兵卒不惜數十萬之帑金特命廷臣按臨逐一頒給賞賚此誠亙古未有之殊恩也今〈臣〉標中左二營竝江寕城守營各兵經欽差詹事府詹事〈臣〉周起渭先臨省地宣播
皇仁於六月十一日將〈臣〉標中左二營兵丁按名賞銀一兩又於十二日〈臣〉㑹同將江寕左右二營兵丁俱經先後按名賞銀一兩訖各營士卒無不歡聲雷動望
闕叩頭敬祝
聖夀無疆茲據〈臣〉標中軍副將楊𢎞基署江寕城守營副將事遊擊周涵詳據〈臣〉標中左二營兵丁髙延齡等江寕城守營兵丁何邦祚等呈請代
題謝
恩前來〈臣〉不敢壅於
上聞謹具疏
題報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廵撫江寕等處地方總理糧儲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臣〉張伯行謹
題為寰宇均霑
聖澤營兵竝沐
恩施叩懇轉詳代
題恭謝以伸忱悃事據撫標左營遊擊宋琯等㑹詳前事內稱據標下三營兵丁張天祐等呈稱祐等投營註冊荷戈戍守已有歳支糧餉依期放給俾得藉以仰事俯育豢養
鴻恩時切頂戴本年三月十八日恭逢
皇上六旬大慶䝉頒
恩詔款開各省緑旗兵丁俱加賞賚隨奉部文江南兵丁照賞給廣東緑旗兵丁動支司庫現銀每兵賞銀一兩
欽差大人㑹同督撫親臨演武塲將藩司解到庫銀每兵一兩稱足包封按名散給祐等叩頭秪領訖惟是祐等欣逢
盛世詠歌太平先奉
上諭各省緑旗兵丁內有通曉文義者准與武生一體
鄉試今嵗又䝉
皇上格外恩賞
聖恩優渥千載難逢用敢瀝情叩懇伏乞轉詳代題恭謝
皇恩俾下情得以上逹等情轉詳到〈臣〉據此該〈臣〉看得〈臣〉標左右二營與蘇州營額設馬歩戰守各兵欽奉
恩詔每兵賞銀一兩臣准部文隨行江蘇布政司動支司庫現銀按各營經制兵丁數目稱凖包封移解各營收貯時值總督〈臣〉赫夀來蘇盤查司庫實存銀兩隨於本年六月二十一日〈臣〉㑹同
欽差詹事府詹事〈臣〉周起渭總督〈臣〉赫夀親臨演武塲將司庫移解之銀逐封查驗按名唱給莫不歡欣抃舞望
闕叩頭敬祝
萬夀無疆茲據各營遊擊宋琯等據呈轉請代
題叩謝
皇恩前來〈臣〉謹㑹同總督〈臣〉赫夀合詞具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廵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兼理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五級〈臣〉蔣陳錫謹
題為懇請代
題恭謝
天恩事康熙五十二年七月十二日據布按二司據撫標二營馬歩兵丁徐得功等鎮標各營馬歩兵丁趙培厚等河標馬歩兵丁張萬春等呈稱竊得功等荷戈行伍䝉
皇上隆恩餉銀月米豢養備至方以無由報答日切於
心今恭逢我
皇上萬夀六十初度
欽頒恩詔普天士庶無不共沐
聖恩而得功等微賤武卒更復上煩
睿慮
欽差大人按名給賞誠使得功等感激涕零莫可言喻
下情無由上逹伏乞轉詳代
題謝
恩等情轉詳到〈臣〉該〈臣〉看得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
日恭遇
皇上萬夀六十初度
欽頒恩詔內開一各直省緑旗兵丁俱應加賞賚復又欽差大人按名賞給衆兵以天下太平無事長治久安
初無臨陳折衝之勞乃受
天府金錢之賜戴
徳感
恩歡聲雷動惟願萬六千嵗之椿齡與天共久三百六旬之莢厯偕日長新士飽馬騰謳歌難盡赴〈臣〉衙門籲請代
題謝
恩〈臣〉不敢壅於
上聞〈臣〉謹㑹同總河〈臣〉趙世顯鎮〈臣〉李雄合詞㑹題伏祈
皇上睿鑒施行
廵撫河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河道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鹿祐謹
題為
萬夀特頒大賚三軍同效歡呼恭疏代
題叩謝
天恩事康熙五十二年六月初十日
欽差兵部左侍郎〈臣〉李先復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臣〉明安賞完南陽鎮標營兵抵省即將〈臣〉標左右二營兵丁唱名給賞閲看騎射隨皆踴躍叩頭謝
恩訖嗣據兵丁喬永年甘天祿王道行等呈稱年等身
居行伍䝉我
皇上豢養五十餘年仰頼
徳威遐暢薄海內外共享承平又奉
恩㫖俾弁目一體中式誠亙古未有之殊榮今春三月
十八日恭逢
皇上六旬聖誕復䝉
特恩賞賚即
命祭告大人按營散給務使人霑實惠如此
軫恤深仁真是超前軼後年等領賞回家老幼男婦望闕叩首莫不歡欣感激焚祝
聖夀無疆惟有益矢捐軀世為犬馬以圖報効於萬一
但下情無由上逹為此連名籲懇代
題到〈臣〉欽惟我
皇上
躬全五福同日月以升恆
澤被萬方竝乾坤而髙厚放牛歸馬久昭脫劒之風推食解衣曲體披堅之士歡倍騰乎挾纊欣
普惠之自天感彌切於投醪願酬
恩而無地從此
九霄文徳長舞干羽於兩階伏知八表武人共呼太平
之
萬嵗矣茲據衆兵環籲代
題叩謝前來理合恭疏
題報伏乞
睿鑒施行
提督湖廣總兵官都督僉事加一級世襲二等阿逹哈哈番〈臣〉高其位謹
題為㑹賞已竣士卒感戴情殷謹據懇代
題叩謝
天恩事准據襄陽鎮總兵官佟國弼彝陵鎮總兵官王允昌副將丁沂等叅將林焞等遊擊夏林等守備呉天祚等咨呈據各該營兵丁趙珩任士禮等呈為
皇恩浩蕩感戴情深籲懇代詳請
題叩謝
皇恩以伸下悃事內稱欣逢我
皇上聖明在御海晏河清
恩徳覃敷時豐嵗稔珩等坐享昇平虛糜糧餉雖有報
稱之心竝無効力之處恭遇
聖主萬夀大沛
洪恩
特命廷臣按臨全楚賞賜帑金實霑
聖惠此誠古今特出之
殊恩堯舜所未有之
盛典也珩等跪領之下感激無地全家老幼敬捧皇封欣為至寶世世子孫圖報不盡惟有朝夕焚香叩
祝
皇上福夀天齊然犬馬微忱莫由上逹懇乞轉詳請賜
具
題叩謝
天恩以伸下悃等情前來據此欽惟我
皇上文徳誕敷再見兩階干羽武功赫濯遠來萬國梯
航統御五十二年恭逢
萬夀昌期大沛
恩膏普霑實惠〈臣〉遵
㫖㑹同
欽差通政使司左通政〈臣〉羅占左叅議〈臣〉陳汝咸先將
湖南各營賞畢業經具疏代兵
題謝外復由荊州至武昌等府閲賞湖北所屬各營
兵丁按名分給三軍焚香齊祝
聖夀無疆咸頌
皇圖永固歡聲動地為亙古所未聞乃於今而僅見茲
據湖北各鎮標協營懇請
題逹代兵謝
恩前來〈臣〉不敢壅於
上聞謹㑹同署督臣印務湖北撫臣劉殿衡合詞代兵
叩謝
天恩伏乞
皇上俯賜睿鑒施行
廵撫偏沅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潘宗洛謹
題為
萬嵗天恩疉沛等事欽惟我
皇上仁同天覆徳嫓離明
夀永無疆率土享含哺之樂
福𢎞敷錫三軍叨挾纊之溫茲恭遇
皇上萬夀昌期六旬大慶
錫賚普施
恩膏疉沛
欽差通政使司左通政〈臣〉羅占等到楚頒賞每兵銀一
兩〈臣〉標衆兵歡呼踴躍望
闕叩頭頂祝
聖天子萬夀無疆從此十嵗一頒之
曠典壁壘如新行見萬年不盡之
恩波烽煙永靖茲據〈臣〉標中軍遊擊〈臣〉張騰雲等呈請
代
題〈臣〉不敢壅於
上聞謹
題
萬夀盛典初集卷三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萬夀盛典初集卷三十八
恩賚七〈賞兵三〉
鎮守山西太原等處地方副將管總兵官事〈臣〉馬見伯謹
題為籲懇代
題叩謝
天恩事據蒲州營目兵李在榮等呈稱欽惟我皇上至仁如天大徳如地疉沛
恩賞薄海咸沐生成之化屢蠲租賦率土俱霑雨露之施真一世莫比而獨隆於千古者也榮等身充伍卒之中生逢
聖人之世厯年以來仰頼
皇上洪庥時和年豐常享清平之福坐食糧餉復叨科
第之榮今嵗
聖主六旬大慶榮等心切赴京叩祝縁身在伍卒不敢
遠離祗於平陽府
萬夀宮庭誦經叩祝以伸蟻悃茲䝉
聖恩欽差大人親詣各營逐名賞給銀兩榮等雖日勤
操防不足以仰報
髙厚於萬一惟有日夜焚香頂祝我
皇上夀與天齊俾海內士卒常沐
恩施於億萬斯年耳獨是微賤下情不能
上逹懇乞俯准代
題等情到〈臣〉據此伏惟今嵗恭逢
皇上六旬聖誕普天同慶率土嵩呼今䝉
皇恩大沛
特命欽差㑹同頒賞微〈臣〉目覩各營兵丁踴躍歡欣嵩
呼雷動羣聚當塲望
闕遙叩
皇恩外復具呈籲懇代
題叩謝〈臣〉見各營兵丁感激情殷不敢壅於
上聞謹恭疏代為
題謝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廵撫山西太原等處地方提督鴈門等關軍務兼理雲鎮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蘇克濟謹
題為
皇恩浩蕩感荷非常懇請代
題恭謝
天恩事康熙五十二年七月初五日據山西撫標左右營百隊兵丁李伏豹等呈稱竊照豹等身充伍卒之中生逢
聖人之世坐食糧餉寸長莫効前䝉
俞㫖俾入科第
隆恩曠典千古未有今嵗恭遇
聖主六旬大慶豹等心切叩祝未敢遠離祗於省㑹萬夀宮庭諷經叩祝少伸蟻誠茲䝉
皇恩特典
欽差大人賞賚豹等受此
格外洪恩無以報答
髙厚於萬一惟有朝暮焚香祈願我
皇上夀與天齊福同嶽永綿厯數於億萬斯年耳但微
賤下情豈能上逹懇乞俯准代
題等情到〈臣〉據此欽惟我
皇上仁同天地徳竝唐虞化洽雍熙中外樂昇平之福治登康阜軍民歌覆載之恩亦既無一夫不得其所無一物不遂其生矣今年三月十八日恭逢
皇上六旬大慶
恩詔普頒凡在臣民盡霑雨露乃復
軫念行伍賞賚有加
特命廷臣親歴各營逐名散給務使均霑實惠給賞之
日兵丁莫不感戴
皇恩歡聲雷動共祝
聖夀無疆茲據〈臣〉標左右兩營百隊兵丁李伏豹等呈
請代
題恭謝
天恩等情前來〈臣〉不敢壅於
上聞相應具
題
廵撫江西等處地方兼理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佟國勷謹
題為
皇仁浩蕩如天營卒歡呼動地懇請
題謝以伸輿情事據標下左右二營袁州九江兩協各營兵丁王福等具呈詞稱竊惟福等叨入營伍欣逢
盛世薄海內外同奉一統車書率土軍民渥承九霄雨露愷惠徧沛於閭閻膏澤尤霑於師旅䝉
恩豢養糧餉足給士馬飽騰恭逢
皇上萬夀昌期中外共慶大沛
綸音加恩營伍
特命欽差按名給賞務使均霑實惠似此格外
殊恩真亙古罕見從此有生之嵗月永祝無疆之遐齡福等下情不能上逹聫名冐懇
題謝等情又准南昌鎮總兵髙文熠咨據南瑞撫建廣饒各營兵丁徐應節等呈稱竊應節等荷沐
皇恩月給糧餉事育得以有資涓埃深愧莫補欣逢皇上萬夀正誕特沛
綸音
欽差蒞營每兵賞銀一兩誠為千古之
曠典萬世之竒逢俯思報効無由惟有望
闕焚香頂祝
萬夀無疆呈請轉咨代
題恭謝等因又准南贑鎮總兵韓祖蘄咨據南贑吉各營兵丁劉徳瑞等呈稱竊惟瑞等身𨽻戎行遭逢
盛世深沐
聖恩豢養常欣海晏河清共樂堯天舜日恭遇
皇上六旬萬夀大慶特沛
覃恩殊施格外每兵各賞銀一兩
欽差親行監看散給瑞等膺此
異數跪領之下銜感無地惟挈合室老幼焚香頂祝聖主福如川至夀與天齊瑞等願長作太平犬馬但遙
望
君門無由上逹為此呈懇轉請
題謝等因到〈臣〉據此欽惟我
皇上徳邁唐虞功髙湯武際此車書一統萬國來王之
日恭遇
萬夀昌期
特霈九天異數停徴蠲賦比戶霑雨露之恩頒賞錫類
營伍沐優渥之徳此誠千載
曠典亙古
殊恩宜乎三軍嵩呼徧地頌
皇仁之浩蕩允矣萬竈歡聲若雷祝
聖夀於無疆凡屬臣工莫不歡忭稱慶〈臣〉准部咨欽奉恩詔內開一各直省緑旗兵丁俱應加賞賚部議派內大臣每省各遣一員動支布政司存庫銀兩照廣東緑旗兵丁各賞銀一兩等因隨即移行各鎮協營欽遵去後今江西通省緑旗兵丁蒙
欽差親臨按營賞賚訖所有賞過各營兵丁姓名銀兩
數目另疏具冊
題報外茲據〈臣〉標袁州九江兩協各營兵丁環呼跪籲並准南昌南贑二鎮咨據所轄各營兵丁懇請
題謝前來理合據情彚疏代
題恭謝
天恩〈臣〉謹㑹同江南江西督臣赫夀合詞具疏伏乞皇上睿鑒施行
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范時崇謹
題為籲懇代
題叩謝
皇恩以逹下卒感激深情事准福建廵撫〈臣〉覺羅滿保水師提督〈臣〉施世驃陸路提督〈臣〉楊琳又據〈臣〉標中軍副將羅光乾等各據所轄副叅遊守呈據闔營百隊馬歩戰守兵丁咸沐
賞賚殊恩具呈僉叩代
題呈稱竊惟推心愛士乃
盛朝下逮之深仁破格優兵尤
聖主特行之曠典
膏澤遙頒九域
恩波徧及三軍茲者欣逢
皇上六旬萬夀
宸衷眷念各省緑旗兵丁
欽命大人特發帑金按名給賞誠亙古未有之
殊恩千載竒逢之
異數歡騰海嶠慶溢邊陲隨望
闕叩頭謝
恩祗受但頌禱維殷無計籲
九重而羅拜瞻依是切庶幾藉一紙以陳情伏願帝徳日隆偕堯天而竝麗
皇圖嵗永同禹甸以常新僉懇俯鑒下卒微誠轉求代題叩謝等情到〈臣〉該〈臣〉看得閩省水陸緑旗兵丁恭
遇
皇上六旬萬夀大沛恩膏
欽差副都統〈臣〉穆賽到閩親臨各標鎮協營按名給賞
各兵承領歡呼雷動感激
皇恩情詞懇切〈臣〉謹㑹同福建廵撫〈臣〉覺羅滿保水師提督〈臣〉施世驃陸路提督〈臣〉楊琳合詞恭疏代
題叩謝伏乞
皇上睿鑒
勅部查照施行
總督廣東廣西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帶軍功五次加一級降三級戴罪圖功〈臣〉趙𢎞燦謹
題為
聖主賞賚普頒官兵感激彌切謹據情代
題恭謝
天恩事據〈臣〉標下中左右前後水師戎旗七營目兵張
士輝等呈為
聖主仁夀齊天官兵感激無地伏請代
題恭謝
皇賞事欽惟我
皇上至徳同天深恩似海普天之下無一夫不獲安全率土之濵無一物不使得所幅員廣大宇宙昇平官兵黎庶自
聖主御極以至億萬萬年享太平之福者皆沐我聖天子宵旰精勤治化翔洽所致家傳戶頌焚頂難名
今嵗恭逢
皇上六旬正誕甲子初周喜慶非常歡聲振地祗有望闕叩頭共效華封之祝乃蒙浩蕩
天恩
欽差大人臨粵按名頒賞衆兵均霑實惠九叩謝恩輝等荷戈小卒何能仰報惟日夕泥首朝
天焚香共祝
聖主萬夀無疆但感激下情無由上逹伏懇代
題施行等情又據撫標提標並各鎮協營寨目兵具
呈到〈臣〉欽惟我
皇上治超今古徳合乾坤沛惠澤於九州巍巍莫竝播仁風於八表蕩蕩難名厯五十二載宵旰之勤初屆
大年周甲開億千萬世太平之業共知
景命方申茲因
聖誕之昌期爰頒肆赦之大典合寰區之臣庶無不加
恩凡內外之甲兵盡蒙優賞而粵東
特命重臣令其按名親給務使實惠均霑
宸衷之軫恤甚殷士卒之感鏤彌切是處歡聲動地愈
奮捐糜圖報之心咸稱
帝徳如天共祝
萬夀無疆之慶此誠亙古未有之
恩施洵為史冊罕聞之盛事〈臣〉等躬逢
聖世謬任封疆目擊輿情曷勝抃舞現據〈臣〉等標營目
兵及各鎮協營寨兵丁紛紛呈懇代
題恭謝
天恩〈臣〉不敢壅於
上聞謹㑹同廣東撫臣滿丕提臣王文雄合詞具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廵撫廣西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三級〈臣〉陳元龍謹
題為
聖夀洪恩普被遐方兵卒均霑環籲代
題恭謝
天恩事欽惟我
皇上文徳武功深仁厚澤度越千古本年三月十八日
恭遇
萬夀六旬正誕大沛殊恩中外臣民罔不霑被復垂念直省緑旗官兵盡加賞賚
特遣官𦲷止㑹同頒給務使無一兵一卒不受實惠紫詔一宣遐方軍士歡聲動地茲閏五月二十六日欽差副都統許廷臣至桂林省城〈臣〉率闔城文武大小
各官出郊迎接跪請
聖安副都統許廷臣隨入城駐劄公館即於閏五月二十八九兩日傳集〈臣〉標左右兩營兵丁細查年貌詳加核實每兵一名面給
欽賞銀一兩衆兵歡呼感激齊稱
萬嵗〈臣〉即率同遊擊〈臣〉張溥等及兩營兵丁望
闕叩首謝
恩訖茲據兵丁呉得珍等具呈稱珍等荷戈賤卒幸際
太平
盛世久沐豢養
隆恩徒糜糧餉無可報効今逢
聖主六旬大慶特沛
恩綸頒賜
皇賞珍等跪領舉家霑受雖竭犬馬之力不足仰報萬
一惟有朝夕焚香上祝
聖夀天齊但下情無由上逹懇乞代
題等情前來除提臣鎮臣統轄各營兵丁俟陸續給
賞事竣聴提臣鎮臣另行具
題外所有〈臣〉標兩營兵丁籲請恭謝
天恩理合先行代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提督廣西總兵官左都督〈臣〉張朝午謹
題為恭報微〈臣〉遵
㫖頒賞事竣叩謝
天恩跪請
聖安事康熙五十二年六月初一日接兵部劄付奉㫖賞給直𨽻各省緑旗兵丁著令督撫每營到去恐致有悞地方事務督撫停其前往㑹同各該提鎮等閲看賞給著速行文直𨽻各省欽此〈臣〉業將遵
㫖㑹散縁由及起程日期
題報在案〈臣〉於六月十一日自桂林由水路往平樂富賀梧州鬱林潯州而至南寕由南寕而至上思新太龍憑馗纛各營復回南寕由陸路至思恩泗城鎮安上林安隆及三里營而抵〈臣〉駐劄之柳州府再由慶遠河池至永寕仍從桂林於九月初六日抵全州凡屬右江諸營〈臣〉㑹同
欽差〈臣〉許廷臣給賞凡屬左江諸營則兼同左江鎮〈臣〉趙廷棟給賞沿途挨營次第給散〈臣〉所到處皆仰體我
皇上加意營伍愛恤士卒
深恩推廣宣布不獨營兵身受
恩賜者感激殊常即各府州縣漢土百姓士女道旁觀
者亦無不嘖嘖稱為
盛典今〈臣〉頒賞事竣查廣西一省〈臣〉屬各標協營共計馬歩戰守兵丁一萬七千九百零九名內各官隨丁字識不應領賞者一千二百一十三名實領賞兵丁一萬六千六百九十六名給發過
皇賞銀一萬六千六百九十六兩除令各標協營造冊到日另行呈送兵部查核外竊思〈臣〉樗櫟庸材荷䝉
皇恩不次超㧞畀以封疆重寄今復䝉
恩特遣大臣親臨給賞俾〈臣〉屬兵丁得霑
君澤〈臣〉實同身受惟是遠處邊末
天顔萬里不獲躬親叩
謝謹於
欽差〈臣〉許廷臣出境之日恭疏叩謝
天恩跪請
聖安並將頒賞事竣日期及給賞過兵丁銀兩數目理
合一併
題報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總督雲南貴州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郭瑮謹
題為衆兵感䝉
皇賞恭謝
天恩事康熙五十二年十月十二日據〈臣〉標中軍副將胡駿等呈詳又於康熙五十二年十月十三十四等日據雲南永順鎮總兵官段騰龍等各詳稱據馬歩兵丁魏大勝等呈稱竊勝等滇末戎行荷戈小卒久蒙
聖恩豢養圖報無期坐享昇平之樂虛糜糧餉寢食難
安今恭逢
皇上六旬大慶復荷
殊恩
欽差部臣來滇逐名賞賚領受銀兩人人感戴戶戶歡
欣父母妻子莫不額手焚香朝
天叩祝
皇上萬夀無疆則邊徼之兵得永霑
覆載之恩所有下情伏乞轉逹代
題恭謝
天恩等因到〈臣〉欽惟我
皇上恩同天地徳邁古今恭逢
萬夀之昌期特沛亙古未有之
大典遠頒
恩詔喜溢臣民又
欽差部臣來滇親到各營賞賜兵丁逐名實受
皇恩衆兵舉家老幼歡聲動地莫不焚香望
闕叩首恭祝
皇上
聖夀與日月俱長四海戴照臨之徳
國祚同乾坤竝久萬年䝉覆載之恩茲據各標鎮協營總兵副將叅將遊擊守備等據衆兵籲請代
題恭謝
天恩等因前來〈臣〉謹㑹同雲南廵撫〈臣〉呉存禮提督〈臣〉
張谷貞合疏具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廵撫貴州兼理湖北川東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三級降四級留任〈臣〉劉䕃樞謹
題為恭謝
天恩事欽惟我
皇上六十大慶
聖夀天齊率土同忭念緑旗官兵勤勞
欽差副都統〈臣〉朱廷柱來黔徧加賞賚〈臣〉飭令布政司
取在庫銀兩如數封足委員賫解同
欽差〈臣〉朱廷柱提〈臣〉張文煥徧厯各鎮協營按名賞給深山窮谷盡霑化雨黃童白叟無不歡呼據各鎮協營兵丁具詞到〈臣〉求為代
題恭謝
天恩除提臣於本年九月二十二日自黎平事竣就近題謝外所有各鎮協營兵丁感激忱悃〈臣〉不敢壅於
上聞謹㑹同雲貴總督〈臣〉郭瑮合詞代
題恭謝
天恩伏乞
睿鑒施行
萬夀盛典初集卷三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萬夀盛典初集卷三十九
恩賚八〈恤刑〉
康熙五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戊辰禮刑二部以三月恭遇
萬夀六旬大慶請如直撫趙𢎞燮所奏一月內不理刑
名每十年一舉永著為例
上從之
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初五日廵撫直𨽻等處地方管轄紫荊密雲等關隘贊理軍務兼理糧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世襲一等精竒尼哈番加九級臣趙𢎞燮謹
題為
聖夀恭遇六旬寰宇欣逢
大慶請寛鞫審之限期以專臣民之祝頌事欽惟我皇上聖徳法天屢措好生之政𢎞慈夀國常垂寛大之恩廣額作人蠲租益下有施盡善無美不行五十二年厚澤深仁盡是太和翔洽百千萬國民安物阜無非徳化流行是薄海臣民得以享堯天舜日之舒長者皆我
皇上仁育萬物感召天和之所致也〈臣〉查定例每年三
月恭逢
萬夀聖節不理刑名者七日停刑者一月葢所以廣聖主如天之仁亦以盡臣民慶賀之誠實至善而無以
復加矣惟是今歳伏遇
皇上六旬萬夀遐陬僻壤莫不嵩呼白叟黃童咸知華祝〈臣〉見在真定府之龍興寺保定府之玉清觀遴請真修僧道設壇誦經䖍祝
萬夀倍於恆嵗推之各省莫不皆然但三月內不理刑名僅止七日此外如遇限滿重案不得不照常刑鞫〈臣〉思今嵗乃非常大慶之年大小臣工在在竭誠誦祝即昆蟲草木猶知向榮若是月仍然用刑審事使桁楊之下復有搶地呼天之慘致違
皇上仁育萬物至意此豈臣子敬祝之心所敢安乎〈臣〉
請每遇
聖夀大慶之年應自三月初一日至月終止除平常事件仍行辦理外其承審重案凡應刑鞫者均照停刑日期展限一月不理刑名定為
曠典亦如加増文武鄉㑹兩科之例自
皇上六旬以至
萬萬旬每遇十年一行庶普天臣子得以專其䖍誠慶祝之心而率土小民亦得申其巷舞衢歌之悃〈臣〉叨沐
聖恩最深最重犬馬寸心無可圖報惟有祝願
聖天子純嘏萬年以盡毫末報
主之忱故敢冒昧
題請如蒙
俞允伏祈
皇上即賜敕部通行各省一體遵照則
皇恩彌見浩蕩而
聖夀永與天齊矣理合具
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為此具本謹
奏請
㫖本月十五日奉
㫖該部議奏
二月十九日禮部等部尚書〈臣〉赫碩色等謹
題為
聖夀恭遇六旬寰宇欣逢
大慶請寛鞫審之限期以專臣民之祝頌事禮科抄出
直𨽻廵撫趙𢎞燮題前事奉
㫖該部議奏欽此該〈臣〉等㑹議得直𨽻廵撫趙𢎞燮疏
稱查定例每年三月恭逢
萬夀聖節不理刑名者七日停刑者一月所以廣聖主如天之仁亦以盡臣民慶賀之誠實至善而無以
復加矣惟是今嵗伏遇
皇上六旬萬夀乃非常大慶之年若是月仍然用刑審
事有違
皇上仁育萬物至意豈臣子敬祝之心所敢安者應請自三月初一日起至月終止除平常事件仍行辦理外其重案應刑鞠者照停刑日期展限一月定為曠典自
皇上六旬以至
萬萬旬每遇十年一行則
皇恩彌見浩蕩而
聖夀永與天齊矣等因具題前來欽惟我
皇上
仁周萬物
澤被羣生普天率土莫不霑恩今嵗三月恭逢
皇上六旬萬夀乃非常大慶凡屬臣民莫不䖍祝應如該撫所請於三月初一日起至月終止除平常事件仍照常辦理外其應刑鞫者展限一月不理刑名嗣後每遇十年舉行一次永著為例以彰
聖主仁夀洪恩殫臣民䖍祝至意俟
命下之日即通行各部院衙門及八旗並直𨽻各省一
體遵行可也〈臣〉等未敢擅便謹
題請
㫖本月二十一日奉
㫖依議
三月十八日
萬夀大慶特頒
恩詔欽恤刑獄肆赦天下凡一應罪犯分別減等寛宥
有差
恩詔備載頒
詔條中凡係恤刑肆赦者錄如左
一凡文武官員現在勅督撫提問究擬者盡與豁免一地方大小官員當以仁慈為本妄聴奸民揑詞誣告以致陷害良民其害更甚於貪如各省督撫以下及有司官員有濫受詞狀貽害善良者事覺定從重治罪
一濫動重刑舊有嚴禁有司官員有因小事輒行夾訊竝違例妄用非刑者該督撫即行察叅具奏從重治罪
一官役犯贓罪應至死與不至死者俱免罪仍革職役追贓永不敘用
一凡有叛逆殺死人強盜等罪牽連對質候審監禁人犯在獄年久恐無辜致死該部院直省督撫確審如無憑質對情可矜疑者即行奏請釋放
一凡應追贓私察果家産盡絶力不能完者槩與豁免無得株連親族
一凡強盜雖同夥殺人本人未經下手者自行投首准予免罪
一各處盜賊或為饑寒所累或為貪官所廹實有可憫如能改過就撫者准赦其罪
一除謀殺故殺外如原無讎隙偶因一時忿激相毆傷重至死者將兇犯免死決杖一百照例追銀四十兩給付死者家屬
一凡官吏兵民人等有犯除謀反叛逆子孫殺祖父母父母內亂妻妾殺夫告夫奴婢殺家長殺一家非死罪三人採生折割人謀殺故殺蠱毒魘魅毒藥殺人強盜妖言十惡等真正死罪不赦外及修造宮殿陵寢工程不固冒破錢糧製造戰船軍器等項不堪糜費錢糧軍機獲罪貪官衙役犯贓監守自盜冒借官庫銀兩侵盜漕糧科塲罪案關係河道漕運一應情罪俱不准赦騷擾驛逓奸細光棍誣告叛逆放火因奸致死人命罪犯亦在不赦別項死罪俱減一等內有鬭毆殺人者仍照例追銀四十兩給付死者之家其餘自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昧爽以前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咸赦除之有以赦前事訐告者以其罪罪之
四月初六日刑部
題為欽奉
恩赦將釋放人犯細數奏
聞事監候待質發遣寕古塔等處入辛者庫當差軍
流徒枷號杖笞人犯與
恩赦相符者俱已釋放等因具
奏初九日奉
㫖依議
四月初六日刑部等衙門
題為欽奉
恩赦將減等人犯細數奏
聞事斬絞人犯與
恩赦相符者照例分別減等寛免等因具
奏初九日奉
㫖知道了
四月初六日刑部
題為欽奉
恩赦不准寛宥人犯細數奏
聞事人犯沙克都爾等與
恩赦不符不准減等釋放等因具
奏初八日奉
㫖知道了內色楞老瞻阿玉璽綽爾門乂蘇齊姚自亮逹色阿爾虎納布㗳蘇張國相李元璽王文弼張八兒張士政七濟兒乂哈兒伊等之罪雖與赦款不符但情由有可憫之處俱著從寛免死減等照例發落
是嵗欽奉
恩赦後刑部等衙門將盛京刑部及各地方將軍各直省督撫所屬一應重罪人犯現在監候及現在具題與
恩赦相符者視所犯情罪遵照
赦款或決杖釋放或減等發遣先後具
題俱奉
㫖悉與寛宥施行
是日頒
詔後
上諭三法司立釋罪犯
十八日巳刻
駕幸暢春園部院大臣官員各於經壇前送
駕
上謂刑部尚書哈山曰頃已頒赦爾可至衙門將人犯
立行釋放
駕至江南綵棚
上見左都御史趙申喬
諭曰頃有諭立釋應赦人犯汝應速去釋放申喬奏雲
〈臣〉已𣲖官至刑部㑹同查理〈臣〉送
駕後亦即至刑部遵
㫖查釋矣本日自午至暮三法司堂司各官俱齊集刑
部將應赦人犯立行釋放囹圄一空
十九日刑部等衙門謹
奏為奏
聞與
恩赦相符減等釋放罪犯數目事〈臣〉等伏惟我
皇上好生之心如同天地普天之下官民莫不共霑聖主洪恩〈臣〉等仰體
聖主好生之至意再三詳察與
赦欵相符應減等之重犯共一百六十五名應寛宥釋放軍罪以下之犯共三百五十七名督捕司逃人共一百三十九名將伊等即行減等釋放俱向北望
闕叩稱
聖主再造之洪恩惟祝我
皇上福夀綿長於萬萬年矣謹將罪犯減等釋放數目
奏
聞本日奉
㫖知道了
五月二十九日乙巳
上諭停止本年內外秋審
是時
恩赦既頒繫囚解釋各邀
浩蕩其監候者皆與
赦款不符已無更生之望而
皇仁特沛又傳
諭㫖停止秋審終嵗刑措不用太和元氣洋溢宇宙焉天地之大徳曰生聖人之大徳曰好生是以聖人之於民雖有弗率訓典自麗於法者猶欲委曲而開釋之凡以仰答天心俯全民命爰乃揚化理播鴻名丕集休徴永膺多福其端莫不由此也羲軒以上夐乎邈焉粵稽唐虞眚災肆赦釋昭欽恤他若下車泣罪解網施恩鋪觀二代其揆一也赦過之象紀於周易三宥之典詳於周禮疑赦之文竝見於呂刑及王制夫其風俗成於下嘉祥集於上良由布徳行仁助流政教也自漢迄明數千年來流風雖遠規制代興或以郊赦或以享廟赦或以封禪及國慶而有赦大赦則逮乎四方曲赦則專乎州郡復有逓減其罪異乎大赦曲赦之例者謂之徳音伐鼉鼓樹雞竿抒㢲風沛解雨騰躍乎綘幡之旁廻集乎畫臺之側吏投丹筆人脫赭衣可不謂幸焉然而澤有所限則施之弗周恩不由𠂻則行之多壅出於權宜者以為要結之私術沿於故事者以為奉行之具文未有慶流既溢之餘徳被太和之㑹量極於八埏九垓令速於隤丸拊鼓恩意徧而有加盛典垂而罔斁若我
皇上之隆者也我
皇上蒞宇以來平暴亂禁裒刻輕徭賦勸農桑隆學校頒教令四海九州罔有內外沐浴膏澤而涵泳徳化者五十餘年矣夫驅其殘害而民知自安厚其物力而民知自樂彰其禮教而民知自重然則觸冒禁網罹於有司之法者葢亦幾希而僅有
皇上又禁濫受之詞慎非制之刑嚴失入之令釋淹繫之囚絶株連之累開自新之路設詳覆之職固已天下無寃獄矣每嵗秋審覆奏
臨朝太息徘徊詳審雖情真之罪猶求其生或乃竟嵗
停刑五十年秋
詔矜疑緩決者照例具奏情真者仍停決所以憫惠元
元者澤至渥也癸巳之春恭際
六旬萬夀光天之下莫不嵩呼華祝額手稱觥涵煦太
平前歌後舞
皇上乃𢢀然動容念狴犴之內幪扉之徒猶有不得與
於覆幬之列者特
勅中外臣庶明昭竝生之至意葢自數十年來每逢萬夀七日勿理刑名今乃寛期一月每厯十年永為成
憲復
頒恩詔肆赦天下輕者即行釋放重者亦皆減等其與恩赦不符者又
曲賜原情從例減釋至於情事萬無可解者雖在監候
亦復停止秋審又恐有司奉
命需時
親發玉音諄諭諸司速遵赦令何言之重而意之懃仁
之至而義之盡也是故
綸綍朝宣陽和夕溥渙汗之號若風雲歡呼之聲若雷霆仁心與日月同懸盛蹟與乾坤竝久猗歟休哉覽夫三五六經載籍之傳方斯蔑矣夫有好生之心必有刑措之治何則湛恩愷浹淑氣濡蒸誠有以潛發其感愧之心而大作其協中之化也且夫至誠所以動物盛徳所以格天葢孔子曰仁者夀夫仁之所謂夀者豈惟植本清凝堅固不㧞而已哉其哀矜憯怛之意足以黙當夫天心而純嘏之錫有不自知其所由然者行見億千萬載申命用休長膺有秩之祜永底烝民之生矣夫寛刑宥罪其於
聖徳髙深直緒餘耳然而巍巍蕩蕩無得而名絶跡殊尤配天罔極〈臣〉等珥筆而書用仰窺萬一雲爾
萬夀盛典初集卷三十九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
慶祝一〈圖畫一〉
<span id="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皇上六旬正誕天下臣民赴京慶祝者以億萬計時上方幸霸州水圍臣民擬自
暢春園至
神武門輦道所經數十里內結綵張燈雜陳百戲迎
駕登殿受朝賀既
上自霸州回鑾經營業有成規止之不可始
允臣民之請於十七日由
暢春園奉
皇太后還宮
上御涼歩輦設鹵簿大駕
皇子皇孫二十五人扶輦不施警蹕令臣民鹹得仰
瞻
天顔頒賜克食數千席於道左耆老夾道歡呼
萬歳越日直省臣民咸以幸生盛世恭逢
天子萬年慶祝之隆古所未有願得繪圗垂之奕禩兵
部右侍郎〈臣〉宋駿業具摺代請
上可之即付〈臣〉駿業經始至五月初三日續
命戸部左侍郎〈臣〉王原祁總理繪事為圖二卷五十四
年十月二十六日復
命詹事〈臣〉王奕清藏其事焉
四月初一日兵部右侍郎加一級〈臣〉宋駿業謹
奏為普天同慶萬姓騰歡恭請繪圗以昭
盛典事竊〈臣〉世受
國恩欣逢
聖代伏覩我
皇上六十大慶之辰四海詠歌萬方趨赴雲屯巷祝雷動嵩呼皆本孺赤之誠以報生成之徳此開闢之所未聞唐虞之所莫紀者也恭惟我
皇上備天地清寧之氣膺
祖宗亶厚之基無逸作所宵旰憂勤者數十年如一日視民如傷扶持保抱者遍天下如一人幅員及於無外悅服逮於要荒仁育義正浹於肌膚過化存神㨗於桴鼓此熙皥之民所由輸誠愛戴而不能自已也時維三月節屆暄妍萬物皆春和風微扇外由馳道內至宮城於二十里之中聚千百國之衆袂踵駢闐歌謡雜㳫帷幙夾路笙璈沸天於時
鸞旂徐動禁蹕無聲
玉輦遙臨
天顔有喜更施曠典
特賜大酺番番父老共含哺於勾陳穰穰黎民咸近光於咫尺聲騰列肆慶溢九逵雖華祝之微忱實
天心之感動〈臣〉粗知繪事久被
鴻恩向承
命畫南巡圖幸
賜觀覽今忻際昌期臣民同心欲踵斯盛謹將都城內
外經棚黃幕萬姓擎花獻果之誠遮
輦迎
鸞之盛共五十餘處彚寫全圗敬呈
御覽伏祈
皇上俯允〈臣〉請許〈臣〉私寓次第加工造成墨本以付剞劂昭示遐邇共識昇平從茲十年一舉例寫
萬壽長圖將見玉軸初開千百國之葵衷若掲球圖竝永億萬年之福祚無疆矣其圖稿卽帶冷枚等畫成進
覽先此具摺不勝踴躍懽忭待
命之至謹
奏
閏五月初三日戸部左侍郎〈臣〉王原祁謹
奏五月初三日
養心殿監造趙昌等傳
旨發下兵部右侍郎〈臣〉宋駿業所畫
萬壽圖稿
命〈臣〉繪畫欽惟
萬壽聖節中外臣民詣
闕恭祝者不可勝計而巷舞塗歌遠邁衢謠華祝皆
我
皇上功徳同天
恩膏匝地輿情歡悅踴躍爭先荷蒙
軫懷黎老
頒賜大酺
天駕徐行
特許億萬臣民瞻仰
殊恩曠典眞開闢以來所未有允宜繪圖紀盛昭示無
窮〈臣〉欽遵
諭旨隨即率同〈臣〉冷枚幷更選工畫人物界畫者就私寓繪畫〈臣〉粗習山水未諳界畫人物然畫理實是相同〈臣〉宋駿業所鈎之稿止有一半其半尚未鈎出〈臣〉細閲已鈎稿中其長短踈密尚有未盡善處就〈臣〉愚識斟酌指示另為鈎稿其未鈎者亦為續鈎稿本初定未免粗率不敢
進呈
御覽現在再鈎細稿約至九月後可成俟稿成時恭呈御覽
奏請
聖訓裁定理合先行
奏
聞奉
旨王原祁所奏甚是
十二月二十六日戶部左侍郎〈臣〉王原祁謹
奏〈臣〉於康熙五十二年五月奉
旨繪畫
萬壽長圖〈臣〉細閱前所鈎圖稿止有城外一半自西直門至景山一路尚未鈎出粗定稿本不無踈密參差之處應加改補具摺啟奏奉
㫖王原祁所奏甚是欽此〈臣〉隨率同冷枚等在〈臣〉私寓就宋駿業所鈎未完之稿細加斟酌竝城中各處鈎畫完全恭呈
御覽欽惟我
皇上聖徳神功遠超堯舜深仁愷澤覃被寰區三月十
八日恭逢
聖壽昌期快覩輿情慶祝歡聲雷動都㑹雲屯京城內
外凡祝
聖龍棚恭諷
萬壽經棚街衢巷陌眞如櫛比不可枚舉自馳道以至宮城為
輦路經由之處
龍棚經棚共計五十餘所詠歌擊壤夾道紛陳燈幄
綵幢連宵匝布十七日
聖駕進宮
皇太后鳳輦前行我
皇上鑾輿徐駕
天潢列從
警蹕停傳
特許臣民仰瞻
天表
軫懷黎老遍
賜大酺斯皆曩古未聞惟我
聖朝獨盛者也維時
鹵簿之威儀
尚方之頒賚以及億萬人民之衆歡欣拜舞之誠計算難窮形容莫罄〈臣〉粗諳筆墨豈易描摹今所繪圖稿僅髣髴其萬一以紀盛事伏祈
皇上俯賜全覽其中有應行増改之處恭請
聖裁訓誨至圖中各處匾額對聯各體字様擬派曹曰
瑛照式恭寫為此合行奏明謹
奏奉
㫖萬壽圖畫得甚好無有更改處
︵字位過密 無法顯示︶ 〈臣〉趙等燦︵字位過密 無法顯示︶ 〈臣〉趙𢎞燮刑部雲南清吏司郎中〈臣〉趙之垣謹校刋
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三
慶祝二〈圖記一〉
自
暢春園至西直門臣民建棚慶祝者凡十有九所為
記八
圖以臣民北面仰瞻摹繪而成故始
神武門而竟於
暢春園宮門記以
御輦所經次第先後而作則始
暢春園而竟於
神武門義各有取爾也由
暢春園花洞迤東過雙閘至宮門前直南五色錦繒大綵牆一座結萬夀無疆四字左右大綵坊各一過小東門東偏有寺曰清梵
[[#{{{1}}}|{{{1}}}]]
萬夀經壇直壇演劇綵臺一旛竿二寺外結大綵坊一有聯曰普天共效三多祝大地齊呼萬歲聲左右綵坊一坊外鼓亭各一先是有
乾清宮太監等亦於清梵寺建
萬夀經壇寺前結綵坊坊外夾道為綵廊各八楹中懸
百老圖南頭仍蔽以橫坊既
諸王經壇建乃撤所設於西厰今圖兼仍其舊也由清梵寺前徑南稍折而東曰太平莊為直隷九府臣民慶祝界道旁有通州進魚回民百餘人陳魚於道左稍前過街大綵坊一進坊左右鼓亭一又前路左演劇綵臺一臺前有淮揚徐沿河耆民及河兵千餘人建黃幛綵坊〈上書聖駕臨視河工指示方畧小民豐衣足食感戴 天恩等語〉前列
萬夀亭左右旗仗宮燈黃繖中陳進
上袍㡌及土宜食物又前路右有漕運旗丁數百人慶祝陳設與淮揚耆民同又前夾路綵廊左為耕圖右為織圖用絹為田夫紅女按農桑事次第各錄
御製詩一篇凡四十楹又前路左竹式演劇臺一木質而竹理又前折而南為葡萄長亭以綠綵為葡萄橫䕃數畞中設
御座旁翼以百蝶小軒外周以花籬前有小橋過橋稍折而東路右連像歌臺一歌始北方以童子結束歌甘涼西音佐以絃索過臺為小闗帝廟有饍房諸臣慶祝經壇廟前為龍棚棚前有綵坊曰夀齊天地坊左右為鼓亭循鼓亭折而前過街綵坊二左曰鸞翔鳯翥右曰日升月恆前立表棚一旛竿五出日升月恆坊路右演劇綵臺一稍前路左有菴曰興隆有算法人員慶祝經壇菴前燈坊一坊有聯曰百生逢此日萬夀願齊天坊左右燈樓各一直坊路右表棚一旛竿三又前為節節高歌臺節節高以童子結束聳立人肩從高歌舞頗類連像尤加恢詭雲又前連像歌臺一路左雕木演劇臺一前接杏花林周遭花䦨六十丈內十番平臺一顏曰清音長草亭一曰酒市方草亭一曰松峰六角草亭一曰團瓢右前路右有原任包衣昻邦馬武同弟李榮保慶祝龍棚前建綵坊〈有經壇在通慧寺圖不及〉又前路右有廟曰皇莊闗帝廟廟旁為松亭又前松牆百餘丈路左鼇山重臺一座高四丈五尺周二十一丈下演劇上節節高歌臺前為牡丹圃圃下為荷池池底以板為之清波瀠洄錦鱗翔泳臺後石山矗起林木蔚然皆繒繭結撰者又前為直隷臣民接
駕處路左有坊曰多士嵩呼路右有坊曰老人華祝又
前為
萬夀寳閣閣三層高五丈五尺絶鉅麗閣前有綵坊曰日華雲爛坊左右為綵屏屏下綵獅六各高丈有二尺直坊路右大綵牆一座結
天子萬年四字牆左表棚一又前有包衣人鄧光乾張鼎升慶祝龍棚棚外旛竿二左右鼓亭前立綵坊曰萬年有道坊下有綵橋過橋旛竿四又前路右演劇綵臺一鼓亭二又前夾道綵坊二右坊曰萬國咸寧自太平莊至此夾道燈牆綵廊曲折凡三里
經萬國咸寧坊稍前有綵坊曰民和年豐進坊為蘇州臣民慶祝界坊左鼓亭一路右有演劇㯶臺曰雲中天樂臺脊㯶結衢歌巷舞四字又前為
皇棚綵簾四映周櫩為黃幔三層下繞以朱欄中設御座座旁大理石屏二後設紅哆囉呢幔金書九如詩棚後闢小軒五楹陳設文玩盆花左右園林小景曲廊橫亙竟左有松亭曰雲生松棟竟右有柏亭曰翠柏長春亭外雜植桃李掩映飛動前建大綵坊曰聖夀同天有聨曰萬年人慶長生節三月天開四海春坊左右為燈廊中設慶祝表屏坊前有耆老貢獻土物百盤坊下綵橋一左右小紅橋二過綵橋路右大綵牆一座廣四丈綵結大夀字五左右為抱角燈棚又前路右有演劇㯶臺曰萬國歡心臺脊㯶結民安物阜四字直臺路左為耆老接
駕棚前設
龍亭御仗旗繖後張百夀黃幔長三丈繡夀字百圖中御輦直
皇棚前羽葆翠華照曜雲日臣民皆跪衣冠萬衆魚鱗
相切彌望無際耆老執爵上
萬歲夀
天顏有喜又前過街綵坊一曰四海昇平坊右鼓亭一自民和年豐坊至此夾道綵廊四百楹花檻燈牆繽紛浩閙計長一里半
過四海昇平坊為江南江常等十三府慶祝界路右有候選候補官員建黃棚一內設
萬夀圖屏金書夀字各體者萬左右鼓亭各一又前路
左為松江府在籍諸臣及耆民慶祝
皇棚一座左右綵廊直棚路右為表棚又前夾路綵坊二左曰六合同春右曰萬年一統又前路右為演劇綵臺又前為小景㯶亭亭前為花籬駭緑紛紅蔓延二十餘丈又前路左為十三府慶祝
皇棚中設
御座前陳古鼎蟠桃長生花萬民宴萬民衣左右綵廊木施陛楯右平左墄高數尺棚前大綵坊曰天子萬夀有聨曰皇極建而歲月日時無易聖徳大而祿位名夀並隆棚左右松柏亭各一花架四外周以綵廊廊外左右鼓亭直坊路右為表棚棚左右燈樓各一又前路右演劇臺一又前夾道綵坊二左曰舜日光華右曰堯天浩蕩徑兩坊間折而東路左有菴曰百祥自四海昇平坊至此燈廊花檻數百楹紅橋二十一花樹數百計長一里半
百祥菴前有綵坊曰敷天湛露過坊為浙江臣民慶祝界坊左有通州坐糧㕔慶祝
龍亭設大鼎一龍燭二燭長丈又前有通漕七省旗丁
陳設慶祝
龍亭香亭又有一統萬年清亭萬年清草名高尺餘葉菁蔥可愛四時不凋一名千年運又前有過街綵坊曰天長地乆過坊路右演劇綵臺一又前有過街綵坊曰皇州春色過坊路右有扮演故事臺演海上羣仙又前有過街綵坊曰萬夀同天過坊路左為
皇棚顏曰太和元氣中設
御座旁引兩廊雜陳古玩廊外左右鼓亭前建綵坊曰瑞現星樞直坊路右燈棚一棚左右故事臺二左三星右五老又前有過街坊曰海晏河清過坊路左為浙江耆民接
駕棚又前路右故事臺一演瑤池仙樂又前有四角擊壤亭中設玻璃屏書擊壤頌又前有過街綵坊曰一人有慶過坊稍折而東路右有廟曰茶棚闗帝廟廟前為江寧蘇州杭州三織造慶祝經棚棚前有綵坊曰聖夀天齊左右為鼓亭直坊路右為表棚又前路左有綵坊曰瑞葉青陽過街綵坊曰増輝紫極過坊路左有演劇綵臺曰萬國謳歌又前香亭一夾道鼓亭二自百祥菴至此曲檻花廊計長一里半
由茶棚闗帝廟東行有過街綵坊曰萬福攸同進坊為福建山東江西河南廣東廣西六省臣民慶祝界路左為耆老接
駕棚路右演劇綵臺一又前路左木龍亭一亭八角前
柱金龍對蟠鱗爪騰攫飛動中設
御座左右燈廊雙引前闢捲棚五楹棚前有大綵坊高三丈餘木幹綵章流蘇瓔珞藻繡綸連下接於地顏曰萬夀有聨曰兩地參天日月岡陵開夀域錫疇斂福鳯麟河嶽獻禎符匾聨皆銅質洗磨如鏡光閃爍奪目麗日燭之不可迫視坊下綵獅二尤猙獰亭左右各闢小園花䦨周數畆圜牕曲徑杳窱相通牡丹荼䕷丁香桃李諸名花森發條竪各建小軒珠燈密布與花栁映𤼵爭姸出花闌由
萬夀坊前過小橋直坊路右為表棚棚左右鼓亭各一又前路右有重樓曰金聲玉振上懸名燈下奏十番清樂又前松亭一亭下三面周以花䦨又前路左有綵坊曰厚徳無疆又前路左八角演劇臺一有聨曰天樂動南薫彩鳯高臨青玉案瑤池供夀酒彤雲輕護紫霞杯路右六角演劇臺一又前路左牡丹棚一路右柏亭一又前路左有燈樓曰光被四表過樓稍折而東地名大栁樹有古栁一株萬絲拂空垂䕃盈畞自萬福攸同坊至此綵廊數百楹間以荔牆繡錯綺分計長三里
過大栁樹有過街綵坊曰風動時雍進坊為四川陜西山西湖廣貴州雲南六省臣民慶祝界路左五綵重臺一上以絹製羣仙下陳設古玩過臺稍折而南有綵坊曰羲軒風景路左有綵坊曰徳洋恩溥又前路左柏亭一路右㯶亭一又前路左有燈樓曰萬物皆春路右演劇臺一又前路左為
皇棚棚據高地俯視平疇澶漫靡迤陛楯鬱律歴級而上三階重軒鏤檻文㮰干霄蔽日中設
御座前列粔籹如夀桃者數千棚外大綵坊曰萬邦惟慶有聨曰天申命用休四方來賀皇建其有極萬福攸同左右鼓亭一直坊綵橋一橋三洞經以綵䦨雁翅參差望之屹然如偃月垂虹蜿蜒數丈觀者訝為神速葢木質施以丹繪儼然石樑也棚左右龍旗二竿絶高縹緲拂霄漢直坊路右十番綵臺一臺前表棚一又前路左有燈樓曰光華復旦又前有演劇綵臺曰鈞天廣樂又前夾道綵坊二左曰三台玉燭右曰八表金甌又前有清音臺曰萬籟和鳴又前有過街綵坊曰華渚神光出坊有寺曰慈獻自大栁樹至此綵廊數百楹繡栭雲楣曲折參差長三里過慈獻寺有寺曰隆昌有長蘆衆商人於寺前建慶祝
皇棚棚前有綵坊曰萬年景運直坊為牓棚棚左右鼓亭一又前路右故事臺一演木公金母諸仙又前路左節節高歌臺一又前路右為小花園園中六角亭一又前夾道演劇臺二鼓亭二過亭綵坊二左曰六龍時御右曰天地同春又前路左有寺曰廣通有五旗
諸王建慶祝經壇於內寺前綵坊三中曰徳配乾坤左曰夀同悠乆右曰福竝升恆左右折而前過街綵坊各一右坊外路右為
諸王接
駕處直中坊路右牓棚一旛竿五棚後迤右演劇綵臺一又前路左有廟曰天仙過天仙廟為真武廟有廵捕三營將校建慶祝經壇於內廟前為
龍亭亭中以童子演八仙陳蓬瀛仙樂左右綵坊一左曰萬年玉厯右曰三祝華封直亭有綵坊曰悠久無疆稍前有菴曰五聖菴旁牓棚一又前路左有演劇綵臺曰萬年歡又前路右有西直門市民建綵坊曰共樂堯天徑南有綵坊曰天子萬福近坊折而東有綵坊曰萬年景福〈有經壇在元靜觀圖不及〉出坊過石橋有過街大綵坊曰普天同慶過坊進西直門有過街大綵坊曰萬國來朝則皆提督九門步軍綂領〈臣〉隆俄多所建也圖中
大駕鹵簿始於此迤𨓦夾道直接太平莊
萬夀盛典初集卷四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四
慶祝二〈圖記二〉
自西直門至
神武門臣民建棚慶祝者凡三十有一所為記四進西直門過萬國來朝坊路左樺皮厰衚衕內有廟曰西三官廟有吏戶二部尚書以下諸臣建慶祝經壇於內臨街設
龍亭一亭前有綵坊曰天成地平坊左右鼓亭循亭折而前過街綵坊各一左曰華祝三多右曰嵩呼萬歲路右直兩坊間綵坊一坊後燈樓一樓下為牓棚棚後旛竿五棚左演劇綵臺一又前路右馬香兒衚衕內有廟曰闗帝廟有西四旗前鋒綂領護軍綂領以下諸臣建慶祝經壇於內臨街結綵坊三中曰天人胥慶左曰金闕垂光右曰瑤池獻夀坊前綵結須彌座座上為
萬夀景命亭亭後設金書百夀字圍屏左右堆紗屏各一屏外為鼔亭亭外周以綵牆廣十有七丈循牆折而前為過街綵坊二左曰徳邁古今右曰道參天地直中坊路右牓棚一旛竿五棚右有五綵重臺曰祝堯歌舜臺高六丈廣稱之下演劇上放飛鳥棚後有
皇十四子小綵坊二又前路右有寺曰崇夀有
寧夀宮太監等建慶祝經壇於內寺前
皇棚一棚外有大綵坊曰慶洽天人坊左右鼓亭循亭折而前過街綵坊二左曰運獻長庚右曰天開夀域路左牓棚一旛竿五又前路左北草厰內有菴曰萬福有
寧夀宮老福金建慶祝經壇於內臨街建
皇棚棚外綵坊三中曰建中錫福左曰雨順風調右曰日升川至左坊外鼓亭一折而前有過街綵坊曰堯天舜日右坊外鼓亭一折而前有過街綵坊曰景星慶雲路右牓棚一旛竿五棚左右有綵坊左曰春臺右曰夀域出堯天舜日坊有放生綵臺日放鳥雀無算厰內又有寺曰萬夀有內務府正黃旗包衣㕘領以下護軍以上建慶祝經壇於內臨街建
皇棚一棚外八字綵牆中闢圜門門外綵亭一左右鼓亭旛竿各一前結大綵坊三中曰允執厥中左曰羣黎歡慶右曰列聖鑒臨左右折而前過街綵坊各一左曰祥洽萬方右曰夀同南極直兩坊間路右牓棚一旛竿七出祥洽萬方坊演劇綵臺一又前路左有廟曰東三官廟有大理寺太常寺卿以下諸臣建慶祝經壇於內臨街建八角
萬夀松樓左右松棚各一棚右演劇綵臺一樓前鼓亭二過亭綵坊三中曰萬國尊親左曰慶集三辰右曰徳周八表左右折而前過街綵坊各一左曰七曜騰輝右曰五雲絢采直兩坊間路右牓棚一旛竿七棚左右松棚各一又前路左有觀曰崇元有正黃旗滿洲䝉古漢軍都綂以下建慶祝經壇於內臨街為經棚棚左右為鼓亭前建綵坊三中曰聖夀無疆左曰慶洽同文右曰光昭大象左右折而前為過街綵坊左曰道超九聖右曰徳覆萬方直兩坊間路右牓棚一旛竿五出道超九聖坊過石橋路左演劇臺一臺左右綵結海山如赤城霞起巑岏可觀又前路左有寺曰北廣濟寺有禮部刑部國子監光祿寺鴻臚寺尚書祭酒卿以下諸臣建經棚於內寺外左右鼓亭一前結綵坊三中曰夀節天開左曰咸歌舜日右曰同祝堯年左右折而前過街綵坊二左曰百祿是荷右曰萬福來同直兩坊間路右牓棚一旛竿五萬福來同坊外演劇綵臺一過此為新街口折而南矣
由新街口折而南路右有寺曰祝夀有兵工二部尚書以下諸臣建慶祝經壇於內寺外左右鼓亭前結綵坊三中曰文武聖神左曰寳厯宏長右曰金甌永固左右折而前過街綵坊二左曰皇仁廣運出坊演劇綵臺一右曰帝徳覃敷直兩坊間路左為牓棚棚前
上諭龍亭一 〈內書上諭〉棚後旛竿五又前路右有寺曰龍泉有都察院通政司太僕寺順天府六科及宛大二縣五城兵馬司諸臣建慶祝經棚於內寺外左右鼓亭前結綵坊曰日麗星輝坊前大綵坊三中曰天開夀域左曰九龍洽聖折而前為過街綵坊曰瑞靄千門右曰五緯聨光折而前為過街綵坊曰春明九陌直兩坊間路左牓棚一旛竿五出春明九陌坊路左演劇臺一又前路右有東四旗滿洲䝉古漢軍都綂以下建百老獻夀臺顔曰南天門臺九級扮百老人各執金夀字層累而上〈有經壇在大佛延禧法華境靈四寺圖不及〉又前路右帽兒衚衕內有廟曰闗帝廟有東四旗前鋒綂領護軍綂領以下䕶軍以上建慶祝經壇於內衚衕口有綵坊曰同登仁夀出街有綵坊曰太平有象坊前鼓亭二右有綵坊曰金輪現采左有綵坊曰寳厯呈祥又左有綵坊曰翠柏長春左右過街綵坊二左曰乾坤交泰右曰宇宙同春旛竿各二直兩坊間路右牓棚十六楹棚前綵亭二棚後旛竿十四出乾坤交泰坊路右演劇臺一路左綵坊三中曰集聖大成左曰大地山呼右曰鈞天雅奏又左有過街綵坊曰日麗天衢又前路右有寺曰寳禪有九門步軍綂領以下將校建慶祝經壇於內寺前綵坊一曰卿雲五色稍折而左有綵坊曰寳厯萬年出街大綵坊一曰九州向化坊前鼓亭二左右過街綵坊各一左曰瑞輯共球右曰祥開景慶直兩坊間路左牓棚一旛竿五瑞輯共球坊外路右演劇綵臺一出祥開景慶坊又前路右有寺曰普慶有內閣翰林院詹事府中書科諸臣建慶祝經壇於內有綵坊曰聖人首出寺外為經棚左右鼓亭棚前綵坊三中曰化日舒長左曰徳輝三五右曰道煥古今過街綵坊二左曰就日瞻雲右曰參天贊地直兩坊間路左牓棚一旛竿五出參天贊地坊外演劇綵臺一又前路右石碑衚衕內有寺曰西方有鑲紅旗滿洲䝉古漢軍都綂以下建慶祝經壇於內寺前有綵坊曰萬年鴻祚稍前有綵坊曰南極呈祥出衚衕左右鼓亭前結綵坊三中曰與天齊夀過街綵坊二左曰九天花雨右曰萬國衣冠直兩坊間路左牓棚一旛竿五出萬國衣冠坊外路左演劇臺一又前路右有菴曰般若有鑲藍旗滿洲䝉古漢軍都綂以下建慶祝經壇於內菴前綵坊一左右鼓亭前結綵坊三中曰乘乾景運左曰玉厯凝休右曰皇圖永固左右折而前過街綵坊二左曰聖徳光華右曰皇仁浩蕩路左兩坊間為牓棚棚內
萬夀詩屏二棚後旛竿五出皇仁浩蕩坊路右演劇綵臺一又前為毛家灣路左有副都綂賴都母吳蘇氏接
駕龍亭一又前為街心觀音菴有大市街北小民建慶祝經壇於內菴外經棚一旛竿二又前路右有廟曰真武有正紅旗滿洲䝉古漢軍都綂以下建慶祝經壇於內廟前綵坊三中曰夀嶽巍峩左曰萬年永命右曰九徳當陽坊前綵門一左右為綵牆牆左右為鼓亭循鼓亭折而前過街坊二左曰四海騰歡右曰六符御極直兩坊間路左為牓棚棚後旛竿五出六符御極坊路左面北演劇臺一臺以五色繒帛結為流蘇網戶當目輙嵌小鏡燦若千星亦竒觀也又前路右有廟曰雙闗帝廟有直省督撫提鎮率所屬來京諸臣建慶祝經壇於內廟前綵坊曰萬方仁夀坊前鼔亭旛竿各一左右為綵牆近牆綵坊一綵亭二左右過街綵坊二左曰河山永固右曰雲日増輝直兩坊間路左為牓棚棚後旛竿五出雲日増輝坊路右演劇綵臺一又前路左有寺曰栴檀有
莊親王建慶祝經壇於內臨街為
皇棚棚外綵坊三中曰雲開兠率左曰花連上苑右曰樂應中和坊左右鼓亭折而前過街綵坊二左曰天衢耀彩右曰輦路嵩呼直兩坊間路左為牓棚棚後旛竿五左右綵坊二左曰盛徳凝圖右曰鴻庥協極出天衢耀彩坊路左演劇綵臺一又前為四牌樓圖中旗手衞樂器自此陳設直至西安門
四牌樓徑南市民夾道為燈廊百餘楹有過街綵坊曰慶洽無疆竟南頭有坊曰恩光普被〈出恩光普被坊路左有寺曰普恩有宗室阿哥建慶祝經壇圖不及〉近坊折而東有過街綵坊曰如日之升圖中陳設鹵簿始此巨象神駒與
御輦間列望之如山嶽如雲霞然又前過街綵坊曰物被仁風過坊路左有廟曰闗帝廟有西安門外小民建慶祝經壇於內廟前有綵坊曰九州同慶直坊路右有綵坊曰萬靈効順又前為
皇城西安門
進西安門路左西十庫口內有上三旗三十家包衣人因天王殿舊址建寺諷經慶祝
萬夀奉
勅賜名慈雲寺前夾道新植松柏百餘株臨街為綵坊曰福祿來同坊左右鼔亭亭外濟貧錢棚循棚折而前過街綵坊二左曰八方夀域右曰一氣鴻鈞直兩坊間路右為演劇綵臺臺左為濟貧餅棚右為牓棚棚後旛竿六出一氣鴻鈞坊路左有包衣婦女千百人於此接
駕又前路左有包衣三旗廣儲司人員慶祝綵坊曰卜年兆億左右鼓亭一循鼓亭折而前過街綵坊二左曰乘六御乾右曰兼三出震右綵坊內路左演劇綵臺一〈有經壇在三佛寺圖不及〉出左坊稍前路左有內務府官學教習及官學生慶祝綵坊曰五福陳疇左右鼓亭循亭折而前為過街綵坊左曰大徳曰生右曰至誠無息直兩坊間路右為牓棚棚後旛竿三〈有經壇在清涼菴圖不及〉出大徳曰生坊稍前路左有古北口大糧莊頭等建演劇綵臺一左右為過街綵坊左曰人夀年豐右曰時和世泰〈有慶祝經壇在靜黙寺圖不及〉出人夀年豐坊稍前路左有二月分新選諸臣建慶祝
皇棚棚為六角飾以五彩左右六角鼓亭前結大綵坊曰太平景象過街綵坊二左曰億萬斯年右曰受天之祜直兩坊間路右牓棚一旛竿五〈有經壇在興隆寺後殿圖不及〉出億萬斯年坊又前為金鼇玉蝀橋過橋由團殿後折而北登堆雲積翠橋望隔河西北有寺曰栴檀有上三旗內大臣延喇嘛千衆建慶祝經壇於內梵聲殷地𣄢影拂空縹緲隠現間過橋有寺曰白塔有上三旗包衣佐領等建慶祝經壇於內壇前大綵坊曰健配天行坊外左右鼓亭由堆雲坊北折而東路左為經棚棚左右為燈棚折而前過街綵坊二左曰瑞葉斗樞右曰光流華渚直兩坊間路右為演劇綵臺出瑞葉斗樞坊稍折而北路右有
御前太監等設接
駕龍牌儀仗又前有過街綵坊曰菁蔥佳氣過坊路右有演劇綵臺遙望西㟁團殿東有鑲黃正白二旗包衣護軍叅領以下將校演劇綵臺若相應和焉〈二旗有慶祝經壇在興隆寺前殿圖不及〉又前過石橋進雪池紅門夾道燈廊數百楹半道左右鼓亭各一又前有過街綵坊曰誕膺多福過坊夾道綵坊二左曰翠籙凝庥右曰紫苞肇泰又前僧道經棚各一夾道綵牆直接景山南瞻
禁城雙闕聳出霄漢北顧五龍亭波光森動周遭繡幕相連笙歌互起金石千聲雲霞萬色葢莫能殫述焉
是時京城內外金碧相輝錦綺相錯華燈寳炬霏霧氤氳彌漫周匝其
輦路所經既已繪圖系之以記至於
翠華未歴之境慶祝同心幾無隙地若海淀則有上清正一嗣教真人張繼宗建金籙醮壇於永寧觀翰林院編脩高輿率領浙江耆老三百餘人建千佛道塲於
萬夀寺地安門外則有
養心殿武英殿
御書處景山玻璃厰各監造諸臣建經壇於藥王廟正陽門內則有太醫院諸臣建經壇於衙門內外城則有提督四譯館太常寺少卿以下諸臣行人司司正以下諸臣各建經壇於衙門內𠉀補𠉀選諸臣三百九十二員建經壇於仁威長夀觀正陽門外士民商賈萬餘人建經棚於珠市口郊畿則有兩淮商人集黃山僧衆建經壇於西頂廣仁宮莫不樹坊立木張樂然燈寳榭層樓成於俄頃宮牆綺陌忽改常觀至於溢巷闐街肩摩轂擊琳宮梵宇繙瓊籖貝葉之篇火樹銀花放鐵鎖星橋之禁周遭百里延歴數旬萬戶千門繁絲脆竹深坊小巷繡額珠簾雖游騎輕車莫能窮際誠非丹青所及詳毫翰所勝載矣
先是三月初二日
上自霸州囘鑾有
㫖雲朕昨進宮見臣民慶賀為朕祈福者不計其數朕若先知必令止之今已成矣難毀衆志其即傳之各處必祈雨暘時若萬國咸寧為先大哉
王言真天地父母之心也〈臣〉等伏惟自古聖人繼天立極將建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夀是以三皇踰萬五帝盈百孔子曰大徳者必得其夀理固然也稽古華封祝堯首曰聖人多夀書言欲至萬年詩稱萬夀無疆葢上之深仁厚澤所以夀身夀世者既乆且長而臣民忠愛其君之甚無可以報稱者亦惟有祝君夀考而已若夫緣情之禮因時而作竭臣子之情顯邦家之慶紀乃誕日崇以美名聖節所由昉也有唐開元十七年降誕節宴百僚於花蕚樓丞相源乾曜張說率百官上表請以八月五日為千秋節著之令甲布於天下咸令宴樂休假三日羣臣是日獻甘露醇酎上萬歲夀酒王公戚里進金鏡綬帶士庶以絲結承露囊更相遺問村社將夀酒宴樂唐開元之治號稱絶盛然典禮不過如此降至有宋夀寧天申瑞慶諸節歲脩故事盛典無聞未有合千八百國之歡心聚四海九州之方物稱觥獻斚隨
輦路而樂太平飛閣雕甍徧康衢而邀
聖豫
王言雖曰勿亟民心自切子來如
今日之盛者也葢我
皇上道集大成化超隆古四海臣民登仁夀者五十餘年於茲矣平時天施地生所以益民者既已無方乃恭逢
大慶愈沛鴻施典禮方行軫念雨暘不忘萬國益動而巽日進無疆固宜普天率土莫不尊親航海梯山極於無外而衢歌巷祝直接陶唐氏之風也然則是圖也即豳風繪屏猶不足以擬其美盛又豈王㑹職貢所能仰希萬一也哉其
慶祝表文經壇詞疏附著於篇用紀頌禱之實焉
萬夀圖畫紀
〈臣〉聞梁有職貢之圖唐有王㑹之圖圖者所以比物象形寫茲盛美以昭示來世者也然或失則侈或失則誣僅為鋪張揚厲以藻繢太平之象而無當於勤民愛物之心是以雖盛而弗傳也惟昔帝堯氏之有天下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其時之民則有含哺鼓腹者矣有巷舞衢歌者矣有請祝聖人者矣而後之人或有繪為擊壤圖以傳其熙熙皥皥之風者至今覽之猶有餘慕焉我
皇上至仁覆育大化翔洽五十二年以來徳洋恩溥物
靡不得其所當茲三月十八日喜
天甲之初周慶
皇恩之大沛先一日
駕由
暢春園還
宮千官雲擁萬國山呼祝嘏之盛曠古未聞惟我
皇上之心即帝堯之心故民氣雍和風俗淳美熈熈皥皥而祝聖人之多夀者亦即與帝堯時先後同符也
皇上與民同樂
特允臣民之請繪為長圖傳之萬世以垂永久兵部右侍郎〈臣〉宋駿業經始其事分為五十餘處而〈臣〉原祁復受
命續成勾摹數月進
呈初本幸䝉
嘉賞抃舞莫勝〈臣〉又惟自古有圖則必有史是以恭請恩綸纂修盛典凡
宸章之璀燦
聖徳之高深與夫恩賚之廣大典禮之詳明歌頌之洋溢無不備載罔有缺遺矣而於臣民慶祝之處既案其里地悉其規模一一詳列於書而猶恐未足以盡其曲折也特就長圖裁為短幅次第臚列共計百有四十餘頁定為上下二卷亦欲使後之披圖者如登春臺如遊樂國既幸生
聖人之世為
聖人之民得親見
聖朝之鉅典鴻規與
聖世之時和年豐嘉祥協應如此其章章可攷歴歴可
指也而我
皇上勤民愛物之心亦庶幾藉是以少傳其萬一此亦
擊壤圖之遺意雲爾
經筵講官戶部左侍郎加一級〈臣〉王原祁恭紀
萬夀盛典初集卷四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萬夀盛典初集卷四十五
慶祝二〈圖記三〉
直隷順天府保定府永平府河間府真定府順徳府廣平府大名府宣化府臣民表文伏以
皇猷廣被介百福而躋春臺
聖祚方昌統八紘而開夀域
道備於蕩平正直永享昇平
化行於歌敘修和誕膺茀祿率土之尊親孔切邦畿
之歡忭彌殷瑞滿
彤庭慶流錦陌欽惟
皇帝陛下
丕承丕顯
乃聖乃神
秉聰睿之姿
昭肅雝之範
遡淵源於洙泗一貫相傳
紹道法於唐虞中天逺接
經筵頻啟探羣聖之微言
講幄恆臨闡六經之奧旨煥竒文於奎壁
御墨淋漓葉雅頌於宮商
宸章璀璨仁心仁聞之並著樂利成風善養善教之兼修和恆有效蠲賑貸以舒民力綏彼窮簷大欽恤以察臣工慎乃庶獄散神倉之白粲萬方衽席咸登發內府之朱提六宇閭閻胥被靖水患於江津淮浦軫河防於越北燕南
聖武布昭沙漠烽煙永息
天威震疊遐荒桴鼓無驚貢雉獻琛共球畢集梯山航海玉帛攸同天瑞駢臻日再中而雲五色地靈類應穀雙穗而麥兩岐鳯舞麟遊見太和之洋溢河清海晏知
帝澤之瀰綸府事罔愆平成有賴歲臨已位乃巽風申命之時月值辰鄉正龍徳方亨之會歴五十二年之宵旰
聖體康強集千八百國之車書
皇圖悠逺
聖人御宇於今花甲方周
上夀凝祥自此春秋彌永花明栁媚縈紫氣於六街燕語鶯鳴散青陽於萬戶石髓共瓊漿竝獻漢桃與期棗偕陳〈臣〉等學守一經世居三輔首被
大君之化惠愷偏多近依
天子之光訓行恐後欽
九重之瑞祉瞻
天捧日每切葵傾仰
五位之憂勤沐雨櫛風真如乾健耕夫牧竪衆口嵩呼
白叟黃童濟聲華祝伏願
健行不息
日進無疆
沛民胞物與之膏
播一道同風之治協庶徴於洪範曰雨曰暘曰寒曰燠調四序以迎和賡景福於雅詩我黍我稷我倉我庾慶屢豐而集祉則天長地久億萬年之玉厯永綿日升月恆千百載之金甌孔固矣工部右侍郎〈臣〉劉謙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臣〉王企埥〈臣〉崔徵璧通政使司通政使〈臣〉郝惟諤太常寺卿〈臣〉李敏啟太僕寺卿〈臣〉周道新通政使司左通政〈臣〉郝林右通政〈臣〉王景曽大理寺少卿〈臣〉邵觀翰林院侍讀學士〈臣〉熊葦 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講學士〈臣〉勵廷儀翰林院提督四譯館太常寺少卿〈臣〉陸經逺左春坊左贊善兼翰林院檢討〈臣〉薄有徳翰林院編修〈臣〉宮鴻歴翰林院檢討〈臣〉高維新翰林院庶吉士〈臣〉朱一鳯〈臣〉朱綸〈臣〉何國宗〈臣〉薄海〈臣〉舒大成〈臣〉李如璐〈臣〉戈懋倫兵科掌印給事中〈臣〉常紳刑科給事中〈臣〉郭徽祚掌江南道事監察御史〈臣〉樊紹祚掌浙江道事監察御史〈臣〉陶彝吏部文選清吏司員外郎〈臣〉董哲戶部河南清吏司郎中〈臣〉王克貞浙江清吏司員外郎〈臣〉李舜卿山西清吏司員外郎〈臣〉曹鑛貴州清吏司員外郎〈臣〉江景瑞廣東清吏司主事〈臣〉蔣書升雲南清吏司主事〈臣〉黃叔璥禮部主客清吏司郎中〈臣〉黃叔琬兵部武選清吏司郎中〈臣〉許康錫職方清吏司主事〈臣〉李其旋刑部湖廣清吏司郎中〈臣〉郝之英廣東清吏司郎中〈臣〉胡范山東清吏司郎中〈臣〉劉承啟山東清吏司員外郎〈臣〉劉沖山東清吏司主事〈臣〉閻純璽山西清吏司主事〈臣〉張振嗣工部虞衡清吏司製造庫郎中〈臣〉魏嗣多屯田清吏司郎中〈臣〉楊國琳營繕清吏司員外郎〈臣〉李士瑜虞衡清吏司員外郎〈臣〉蔣仁錫虞衡清吏司主事〈臣〉馬璵大理寺左評事〈臣〉呂應聲右評事〈臣〉張光鏞中書科中書舎人〈臣〉曹廣憲行人司司副〈臣〉張光鏻行人〈臣〉阮士竒〈臣〉褚泰〈臣〉李屺尊內閣中書舎人〈臣〉多時珍〈臣〉胡忠本〈臣〉韓暎〈臣〉何繼曽〈臣〉成說〈臣〉王允晉〈臣〉趙霖國子監助教〈臣〉趙續美等恭
進
算法滿漢効力人員牓文
伏以
帝徳崇高四海仰昇平之景運
皇仁溥博萬國懐覆載之宏恩
綿寳厯於無疆貞恆效順
慶鴻圖之永固福祿攸同喜溢普天歡騰率土欽惟
皇帝陛下
政符四序
道契三才
首出庶物而咸寧
表正萬邦而率迪
紹百王之道統治功逺接乎唐虞
闡千聖之心傳理學直追乎洙泗
聰明由於天亶
孝友本於性成
謨誥遙宣勸忠而教孝
絲綸普煥褒徳而崇儒更重農功時求民瘼用一緩二久昭在宥之仁耕九餘三快覩屢豐之慶葢歴乎五十餘年之盛治乃超乎七十二代之成功茲者時屆三春節臨
萬夀東皇司令噓大地之陽和南極騰輝耀遙天之景
色黃童皓首咸拜手而祝有道
聖人北塞南雲竝驅車而頌太平
天子凡有血氣莫不尊親〈臣〉等小草微生管窺薄技欣
逢曠典幸沐
宏仁聴玉漏於蓬瀛
澹寧日麗覩瑤英於上苑
淵鑑花明自顧何人叨逢此日念切鏤肝銘腑莫抒葵藿之忱惟祝地久天長庶竭涓埃之報煥佛輪之普照堯天與慧日俱光宣貝葉之宏文舜樂偕梵音齊奏純嘏不求而自至神明有感而斯通伏願
萬福來同
百祿是荷
金篋之齡益固日月竝其升恆
瑤圖之算彌長天地同其悠乆則民安物阜常登兆庶於盈寧海晏河清永迓天庥之滋至矣算法効力〈臣〉董泰〈臣〉博爾和〈臣〉穆世泰〈臣〉穆成格〈臣〉余掄〈臣〉潘藴洪〈臣〉沈承烈〈臣〉朱崧〈臣〉馮壡〈臣〉葉長揚〈臣〉王羾〈臣〉徐覺民〈臣〉王元正〈臣〉陳世眀等恭
祝
江南省蘇州府吳縣長洲縣崑山縣常熟縣吳江縣嘉定縣太倉州崇明縣臣民表文
伏以
皇圖日懋萬方受覆載之恩
聖夀天齊億載衍熾昌之祉
鼓洪鈞而鑄物太和保合於無涯
輝金鏡以凝庥純嘏緝熈於不已紫氣氤氳乎閶闔卿雲環䕶夫樞垣日下歌騰寰中慶洽欽惟
皇帝陛下
道協乾元
化成恆久
心周六合每諮詢而弗遑
躬理萬幾獨勤勞而罔逸日新富有抜萃於至神至聖之中旰食宵衣加意於已治已安之後闡心傳為治法不止堯見於羮舜見於牆裕創業以守成實踰丕顯文謨丕承武烈凡風聲之廣樹由
聖敬之日躋殫昭事於
郊壇
天眷倍申茀祿告明禋於
宗廟
神庥黙賛昇平孝事
慈闈娛色笑而舞傳宮綵友於昆弟極和樂而禮展家人備膺天慶之歡洵立人倫之至誕敷文徳車書大一統之模耆定武功韜畧啟九天之秘運神明之
睿算鯨鯢久翦於炎荒統赫濯之
王師氛沴旋消於邉塞海嶠務除其強暴苖民盡革其愚頑大擴版圖通自古未通之境偕來奔走順
從來未順之區暨治河工頻邀
宸慮
聖謨所授績遂奏乎平成
法駕斯臨徳永垂乎清晏滌源刋旅較神禹而尤勞耕籍勸農視漢文而倍切神倉少府已蠲億萬之緡錢暑雨祁寒猶厪
九重之宵旰向逢五十年之昌運陽春隨地以皆溫特賜十五省之全租瑞日周天而盡照允矣博施而濟
衆猗歟厚載以資生盛典引年
恩隆養老
皇仁在宥化洽祥刑溯益下之宏施非度支之可紀頌好生之大徳實元化之同符亙古未聞於今獨盛表章聖學尊彝陳闕里之堂崇尚真儒俎豆升考亭之配
御經筵而親宣微旨直接天心
臨講幄而近接儒臣深探道藴
皇綱總歸於獨㫁大智必察乎邇言文吏與武士交嚴而敷奏明試之程必親必慎百職與六卿竝簡而心膂股肱之寄以禮以誠不拘格以求才益金馬玉堂之盛事更開科而選士増春闈秋榜之嘉榮及幾務之偶閒即圖書之是究製官箴以示則義喻六計之嚴立士訓以垂型功等五經之大
天章敷布言言皆帝典王謨
宸翰昭囘一一成奎光壁彩包羅子史以迨夫詩詞書畫咸溯本以尋源量度山川以及乎月令羣芳亦晰微而盡致寳符焜燿懋著文明玉食崇隆式昭儉徳深宮惜福福遂錫於兆民明旦清心心乃周乎四海天行永健自致康寧福夀之全世運維昌益臻豫大豐亨之美賡穆穆皇皇而莫罄仰巍巍蕩蕩以難名茲者歲在昭陽律當姑洗恭值六旬之
聖誕共稱
萬夀之仙觴斗柄指辰韶景暢而
天恩益渥歲華周甲玉衡轉而
帝祉方新溯元運之時行自六十以至百千萬億循環靡極推至誠之不息由久徴而及博厚高明悠久無疆緬衢歌華祝之年正逢癸巳喜風動時雍之世即是陶唐惟五十二年之物與民胞登宇宙於春臺之上而千八百國之梯山航海獻悃忱於
丹闕之前遐邇之石戶山農歡騰大地中外之經幢燈樹彩徹長天羣情之愛戴至真萬口之頌揚如一重荷
溫綸諄諭毋為華侈務期物阜民安愈瞻
至徳謙光已極雍熈尚冀年豐時泰跪聆之下感頌逾
深咸祈
聖主長生等乾坤之無量永使吾儕樂業沐雨露於靡
涯
萬歲同呼如聴春雷之響九霄共覩羣遊化日之天〈臣〉等吳苑庸才海隅下士身依日月長親復旦之光華首戴星辰欣仰貫珠之躔次昔荷
翠華駐蹕
恩波倍厚於吳閶邇䝉
黼座揮毫
宸藻徧題乎虎阜何幸彈丸之下里乃䝉如海之洪施徹震澤以為醪莫展稱觴之願盡靈巖而作硯難窮獻夀之文爰偕父老於康衢並挈兒童之春服同聲頌禱沸山謳村管以皆和舉袂婆娑映栁𡡾花明而胥樂快際貞元之嘉會喜臻熈皥之休風伏願
夀考維祺
思皇多祜
同天不老三皇之厯數未足雲崇
與物長春九域之幅員益増其廣禾秀延齡之粒歲獲豐穰玉流益算之漿世成仁夀則塗歌巷舞應年年而申慶奚必拘十載之期地久天長自永永以同歡豈止上萬年之頌矣
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臣〉王掞吏部尚書〈臣〉吳一蜚 經筵講官戶部左侍郎〈臣〉王原祁兵部右侍郎〈臣〉宋駿業廵撫山東等處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蔣陳錫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臣〉王奕清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講學士提督順天學政〈臣〉陳璋 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講〈臣〉蔣廷錫 日講官起居注左春坊左諭徳兼翰林院修撰〈臣〉吳廷楨太僕寺少卿〈臣〉嚴虞惇翰林院提督四譯館太常寺少卿〈臣〉陸經逺翰林院修撰〈臣〉王世琛翰林院編修〈臣〉吳士玉〈臣〉王謩〈臣〉惠士竒〈臣〉蔣漣〈臣〉徐葆光翰林院檢討〈臣〉張大受翰林院庶吉士〈臣〉汪份〈臣〉王時憲〈臣〉陶貞一〈臣〉馮汝軾〈臣〉鮑開〈臣〉顧嗣立〈臣〉郭孫順〈臣〉陳王謨〈臣〉王遵扆〈臣〉王畮翰林院五經博士〈臣〉言徳堅廵視東城湖廣道監察御史〈臣〉徐樹庸吏部驗封清吏司員外郎〈臣〉葉宏綬戶部山西清吏司郎中〈臣〉王世繩戶部浙江清吏司郎中〈臣〉王奕鴻戶部湖廣清吏司員外郎〈臣〉趙成穮兵部武選清吏司員外郎〈臣〉陶昱刑部山西清吏司郎中〈臣〉宋周臣刑部廣西清吏司郎中今陞廣東肇慶府知府〈臣〉宋志益刑部湖廣清吏司主事〈臣〉徐涵內閣掌典籍事中書舎人今掣河南南陽府同知〈臣〉朱文龍行人司行人〈臣〉錢宛平縣知縣〈臣〉李采中城兵馬司指揮〈臣〉馬吉臣南城兵馬司指揮〈臣〉張緒𠉀補左春坊左中允〈臣〉汪士鋐𠉀補主事〈臣〉程國珍𠉀補光祿寺典簿〈臣〉毛世稭𠉀選員外郎〈臣〉席瑗𠉀選主事〈臣〉王瑋𠉀選行人司司正〈臣〉陸燮分守直隷口北道山西布政使司㕘議〈臣〉徐炯分守河南開歸河三府管理驛鹽糧道按察使司僉事〈臣〉張孟球分守湖廣武昌道布政使司㕘議〈臣〉金祖誠分廵湖廣下荊南道按察使司僉事〈臣〉金秉掄直隷河間府知府〈臣〉宋師曽湖廣岳州府知府〈臣〉顧用霖浙江溫州府知府〈臣〉陶範雲南楚雄府知府〈臣〉張嘉頴直隷真定府同知〈臣〉程侯本山東兗州府同知〈臣〉宋基業山西太原府同知〈臣〉趙友夔湖廣辰州府同知〈臣〉顧燇雲南雲南府同知〈臣〉何煜直隷廣平府通判〈臣〉朱維均陜西鳯翔府通判〈臣〉張宗日四川夔州府通判〈臣〉許炳新授廣東惠州府通判〈臣〉徐慎新授廣東韶州府通判〈臣〉張安國廣西太平府通判〈臣〉宋建業雲南永昌府通判〈臣〉韋士宏雲南琅井提舉司提舉〈臣〉沈鼐貴州大定州知州〈臣〉張介睂雲南雲州知州〈臣〉馬澂雲南大理府賔川州知州〈臣〉周鉞順天府武清縣知縣〈臣〉王原博直隷保定府博野縣知縣〈臣〉費洪學新授直隷順徳府鉅鹿縣知縣〈臣〉秦培山東濟南府鄒平縣知縣〈臣〉沈從隆山西太原府祁縣知縣〈臣〉姚馪山西平陽府太平縣知縣〈臣〉顧欽山西平陽府萬泉縣知縣〈臣〉戴治河南開封府西華縣知縣〈臣〉歸鴻河南彰徳府安陽縣知縣〈臣〉徐樹敏河南衞輝府淇縣知縣〈臣〉王珩河南河南府新安縣知縣〈臣〉錢汝駜河南河南府澠池縣知縣〈臣〉金竒玉浙江溫州府平陽縣知縣〈臣〉王元位浙江溫州府樂清縣知縣〈臣〉周鼎江西廣信府興安縣知縣〈臣〉陸彪江西贛州府興國縣知縣〈臣〉張尚瑗湖廣武昌府崇陽縣知縣〈臣〉高位湖廣襄陽府宜城縣知縣〈臣〉葉文昌陜西西安府醴泉縣知縣〈臣〉汪俊陜西平涼府崇信縣知縣〈臣〉董永朝陜西鞏昌府秦安縣知縣〈臣〉魏士升四川成都府新繁縣知縣〈臣〉王禮四川成都府徳陽縣知縣〈臣〉吳雙四川夔州府巫山縣知縣〈臣〉章鏡承廣東高州府東安縣知縣〈臣〉張沆廣東瓊州府瓊山縣知縣〈臣〉孫起範新授廣東肇慶府廣寧縣知縣〈臣〉鄭韻廣西栁州府上林縣知縣〈臣〉錢晉珏新掣陜西平涼府通判〈臣〉湯萬烺候補知縣〈臣〉史鳯霄候選知縣〈臣〉徐志培〈臣〉陸宸鎔侍衞〈臣〉汪蕭貴州貴陽府城守營遊擊〈臣〉宋振業等恭
進
萬夀盛典初集卷四十五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六
慶祝二〈圖記四〉
江南省江寧府松江府常州府鎮江府淮安府揚州府徐州安慶府徽州府寧國府池州府太平府廬州府鳳陽府滁州和州廣徳州各屬臣民表文
伏以
聖壽齊天與三光而竝乆
皇仁沛地偕萬物以同春
運當六甲之正中虹流華渚
時值五陽之盛長星貫瑤樞迓景福於無疆法乾行於不息億萬年日新月盛合軒圖堯鏡以光華千百國航海梯山向鳳闕鸞墀而拜舞普天同慶率土騰歡欽惟
皇帝陛下
經綸萬象
綱紀三才
聰眀睿知以有臨協雨露風霆之至敎
文武聖神而首出備禮樂刑政之宏模
福祿攸同海宇共登仁壽
聲靈丕振乾坤乆頌昇平
發粟蠲租省刑肆赦必使物物得所而後愜於懷廵河咨嶽重道崇儒但覺事事合宜而可垂為法五
紀之
深仁厚澤普浹寰區一代之
聖徳神功逺超隆古太和翔洽嘉兆洊臻當三月十八
之芳辰值
萬壽六旬之聖節慶雲成蓋瑞草盈階天酒凝甘地泉流醴球圖寶鼎文現太平銀甕丹甑字成
萬歲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人不愛其情在在布吉祥之氣士皆歌於朝農皆歌於野商皆歌於市年年増歡喜之心祿位名夀兼隆
聖人必得耆艾昌熾交頌君子樂胥〈臣〉等簪纓世受輦轂親承
翠華屢涖南方膏澤被江乾草木
紫禁深居北極趨蹌傍天上星辰徒食徳而飲和均霑化育恆戴髙而履厚莫報㳙埃惟統十四郡之精誠祝延
聖祚願合億萬民之夀算増益
皇齡華封詎祇三多海屋將添百度貢芹獻曝慙非瑤島奇珍獸舞鳳儀恍聽鈞天廣樂青陽麗日噓錦繡之山川紫氣周天接蓬萊之觀閣珠元不夜燈轉九枝草盡長春花開四照歡聲雷動瑞靄霞蒸伏願
咸五登三
參天兩地
聖代之河山永固千秋快覩昌期
天家之日月方長十載迭逢盛典勒諸金石極文章禮樂之休隆葉以笙鏞宣郊廟神人之悅豫玉函芝檢遠逾嵩岱升中化日光天上嫓星雲復旦六合衍靡涯之慶萬年垂有道之長矣
都察院左都御史〈臣〉趙申喬 經筵講官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臣〉王頊齡工部左侍郎〈臣〉阮爾詢 日講官起居注司經局洗馬掌局事兼翰林院修撰〈臣〉張廷玉 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修撰〈臣〉趙熊詔翰林院修撰〈臣〉王雲錦翰林院編修〈臣〉沈宗敬〈臣〉叢澍〈臣〉廖賡謨〈臣〉蔡學洙〈臣〉鄒奕鳳〈臣〉嵇曾筠〈臣〉楊開沅〈臣〉莊令輿〈臣〉繆沅〈臣〉儲在文〈臣〉徐斌〈臣〉須洲〈臣〉張起麟〈臣〉徐用錫〈臣〉孫時宜〈臣〉秦道然〈臣〉方覲翰林院檢討〈臣〉劉師恕〈臣〉陳均〈臣〉張照〈臣〉黃鉞〈臣〉黃趙音翰林院庶吉士〈臣〉卜俊民〈臣〉曹鳴〈臣〉劉於義〈臣〉潘允敏〈臣〉王圖炳〈臣〉楊士徽〈臣〉秦靖然〈臣〉杜詔〈臣〉楊祖楫〈臣〉何應鰲〈臣〉王澍〈臣〉狄貽孫〈臣〉程夢星〈臣〉周金簡〈臣〉王時鴻〈臣〉董胡宏〈臣〉楊湝〈臣〉夏慎樞〈臣〉徐依〈臣〉湯大輅原任翰林院待詔今𠉀補〈臣〉曹曰瑛山東道監察御史〈臣〉施雲翔貴州道監察御史〈臣〉吳蔚起戶部福建清吏司郞中〈臣〉鄭朂四川清吏司郞中〈臣〉閔本貞雲南清吏司郞中〈臣〉阮應商江西清吏司貟外郞〈臣〉任奕䥸江西清吏司主事〈臣〉湯震廣西清吏司主事〈臣〉朱廷寧禮部祠祭清吏司員外郞〈臣〉楊汝穀刑部浙江清吏司郞中〈臣〉汪升英福建清吏司郞中〈臣〉宮夢熊江西清吏司主事〈臣〉胡岳齡廣東清吏司主事〈臣〉張景載工部都水清吏司郞中〈臣〉陸遐昌中書科中書舎人〈臣〉陳厚耀行人司行人〈臣〉胡廷鳳〈臣〉吳普內閣掌典籍事中書舎人〈臣〉王鳳孫內閣中書舎人〈臣〉莊楷〈臣〉樊致一〈臣〉施燾〈臣〉潘乘龍〈臣〉張祖鎬〈臣〉李炳石等恭
進
浙江全省臣民表文
伏以
乾坤覆載萬年永慶昇平
日月照臨八表共登仁壽
聖心合天心為一瑞啟昌符
君志與民志相通祥開景運
一人有慶㑹歸拱北極之尊萬福來同保定仰南山之
固千官忭舞億兆歡呼欽惟我
皇上
化徴悠逺
治洽貞恆
文武聖神聰眀睿知髙千聖而邁百王
剛健中正篤實輝光貫三才而參兩大敬
天尊
祖一氣感孚勤政愛民萬幾時敇當物阜年豐之日迭蠲萬萬金錢值河清海晏之時篤念元元生聚平藩鎮則中土乂安征沙漠則邊烽永息
謨烈垂於萬世舊章與新命同承
創守兼自一身文徳與武功竝懋慮懷襄而廵河咨嶽何殊刋木隨山憂水旱而赦罪減租盡沐和風甘雨鳳在岡麟在囿作人逺邁於周庭河出圖洛出書觀象上追夫羲畫丙丁甲乙啟四庫之精英訓誥典謨綜百家之述作觀文製厯必抉奧而探微講射工書且出神而入聖內寧外攘廓從來未闢之版圖近悅逺來敷亙古莫通之聲教朝乾夕惕保泰持盈旣以天下之心為心即以蒼生之福為福雨暘時若年穀順成
聖意彌謙
聖徳彌廣萬冊鳳鸞之紙管窺祗得其大端羣方鼓吹之詞枚舉難量夫衆美紀春王於三月開
壽域於九天當花甲之初週值陽和之正麗東皇布令宏施發育之功南極呈祥丕煥光華之象雲樓氣敞綵仗晴薫膏露醴泉休徵畢至珠函銀甕上瑞駢臻惟
盛朝弗尚竒祥而
聖主專脩實政開科取士萃六合九州之俊彥盡沐甄陶發粟蠲租統山陬海澨之黎氓胥歸
怙冒鑿齒雕題之衆跂行喙息之倫重譯來朝梯航
入貢望
龍顔而申華祝肅虎拜而效嵩呼喜氣霞蒸歡聲雷動〈臣〉等生逢全盛幸際郅隆嬉遊於化日光天千八百國淪浹於深仁厚澤五十二年況稽山越水之間
翠輦時聞警蹕而鷲嶺竺峰之勝
奎章屢賜品題十一郡感荷最深百萬戶謳歌莫罄自今日瑤樞燦爛逓周甲子三千計他時椿樹滋榮永歴春秋萬六心惟向日望切瞻雲伏願
天地同春
海山竝壽
三登七稔寒暑節而四時成
十雨五風陰陽和而萬物得先天生而後天不老羣
奉有道之
聖人御世乆而福世彌長共仰太平之
天子則輿圖永固綿國祚於千百禩而有餘福祿攸同
保泰履於億萬年而無極矣
禮部尚書〈臣〉陳詵 經筵講官刑部尚書〈臣〉胡㑹恩 經筵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禮部侍郞教習庶吉士〈臣〉湯右曽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郞〈臣〉沈涵〈臣〉蔡升元通政使司右㕘議〈臣〉陳汝咸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編修〈臣〉陳邦彥〈臣〉陳世倌翰林院編修〈臣〉髙輿〈臣〉查慎行〈臣〉萬經〈臣〉查嗣庭〈臣〉戚麟祥〈臣〉沈樹本翰林院檢討〈臣〉諸起新〈臣〉史尚節〈臣〉壽致潤〈臣〉顧五達〈臣〉陸紹琦〈臣〉盧軒〈臣〉詹銓吉〈臣〉嚴思位翰林院庶吉士〈臣〉徐雲瑞〈臣〉許鎮〈臣〉俞鴻圖〈臣〉徐杞〈臣〉錢廷獻〈臣〉沈世屏刑科掌印給事中〈臣〉錢以塏禮科給事中〈臣〉詹嗣祿掌河南道事浙江道監察御史〈臣〉胡徳邁吏部文選清吏司主事〈臣〉張王典戶部廣東清吏司郞中〈臣〉許維模廣西清吏司郞中〈臣〉陸雲從江西清吏司員外郞〈臣〉田軒來山東清吏司員外郞〈臣〉王洽祖雲南清吏司員外郞〈臣〉徐肇顯山東清吏司主事〈臣〉范光曦禮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陳嵩精膳清吏司郎中〈臣〉楊存理兵部武選清吏司主事〈臣〉談九敘刑部江南清吏司郎中〈臣〉陳元主事〈臣〉俞存仁督捕司主事〈臣〉婁銓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臣〉姚徳堅內閣中書舍人〈臣〉倪璠等恭
進
浙江省擊壤亭歌
天開景運兮篤生
聖人允文允武兮乃聖乃神撫綏萬邦兮豐年屢臻帝猶厪念兮朝夕諮詢蠲租賜復兮九有咸均湛恩汪濊兮至徳無垠普天率土兮莫不尊親願
君萬歲兮粒我蒸民
其二
青陽司令兮晨現農祥雨暘時若兮百穀蕃昌桑麻被野兮婦子樂康嬉逰作息兮化日舒長扶老㩦幼兮來覲
龍光王路蕩平兮以翺以翔卿雲糺縵兮南極耀芒惟
天錫福兮
聖壽無疆
福建山東江西河南廣東廣西六省臣民表文
伏以
星雲獻瑞千齡啟
聖之期
木火司權五徳當
王之運值虹流之
令節金闕騰輝際電繞之芳辰玉階春滿休光下燭
嘉氣旁通葢天生
有道之聖人會有極歸有極必
躬享無疆之厯數如月恆如日升
斂諸福以彌新
體一元而敷惠
深仁厚澤少而壯壯而老皆大化之所涵濡
強固精明誠則久久則徴與造物同其悠逺欽惟
皇帝陛下
保合太和
緝熙純嘏
天縱神武當寶祚之方新遂已櫜弓矢而奠家邦學備聖文即翠華之在御亦必對詩書而稱古昔道建疇範之極備寒暑雨暘而皆得其時
心契河洛之傳歴元會運世而不愆其數所以聲靈遐振多方乆慶昇平福祿來同寰宇共登仁壽撫五辰而致順毓萬物以皆昌乃者日麗胃維月纒青陸陽開泰而更盛正
一人納慶之辰令當和以迎休乃八方禔福之日風吹
大澤日照
昌期黃雲覆晨赤光炳夜恭逢
萬壽節是長春共賀
六旬蓂舒初葉天垂雲漢仰周代作人之恩民沐雨膏陋漢家賜復之詔必得其壽必得其名命自申於穹旻俾爾熾昌俾爾多益福乃均於品庶西郊晝永夾道香濃
北極星輝寰區瑞現雕題鑿齒皆航瀛海而來卉服
鳥言親覩
皇居之大而乃
睿思謙抑更辭祝於三多
玉㫖昭宣願底寧於萬國此惟江海善下毎有納流之心然而日月居髙共仰照臨之位汪濊普周於八裔歡呼逺匝於九圍雖罄祝嘏之詞曷稱頌颺之㫖慶超䆳古美冠將來〈臣〉等仰荷
鴻鈞親逢
景運潢汙比陋河清幸遘於千年塵壤均㣲山祝同
呼於萬歲適天人之嘉㑹
神聖篤生伸臣子之㣲情謳歌競獻傾心
舜日欣福祉之彌長翹首
堯天頌夀祺之永乆伏願
業侔地富
算比天崇
撫大順於璿璣萬靈効祉
御至和之玉燭四海交歡民洽好生人登仁夀瞻雲煥爛擊壤逍遙自祖父以迄孫曽稱觥躋堂長奉
天顔之有喜由畿甸以曁海表嵩呼華祝羣知
帝祚之無疆矣
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臣〉李光地世襲衍聖公〈臣〉孔毓圻福建一等海澄公〈臣〉黃應纉 予告吏部尚書〈臣〉宋犖戶部右侍郞〈臣〉廖騰煃總督倉塲戶部右侍郞〈臣〉施世綸經筵講官禮部左侍郞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臣〉王思軾原任刑部右侍郞〈臣〉張志棟 予告工部左侍郎〈臣〉李元振 經筵講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郞〈臣〉彭始摶原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臣〉左必蕃宗人府府丞〈臣〉李濤內陞布政使司布政使〈臣〉李華之都察院左僉都御史〈臣〉呂履恆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臣〉梅之珩通政使司右通政〈臣〉張徳桂原任通政使司右通政〈臣〉楊篤生國子監祭酒〈臣〉徐日暄順天府府丞〈臣〉王懿右春坊右庶子掌坊事兼翰林院侍講〈臣〉閻錫爵翰林院侍講〈臣〉吳垣〈臣〉魏方泰右春坊右贊善兼翰林院檢討〈臣〉孫勷國子監司業〈臣〉魯瑗提督浙江學政翰林院編修〈臣〉宋至翰林院編修〈臣〉潘體震〈臣〉彭廷訓〈臣〉林之濬〈臣〉鄭任鑰〈臣〉李紱〈臣〉陳似源〈臣〉呂謙恆翰林院檢討〈臣〉王傳〈臣〉蔣肇〈臣〉柯喬年〈臣〉吳相〈臣〉張懋能〈臣〉李日更〈臣〉李掌圓〈臣〉黎致遠〈臣〉劉大轂〈臣〉何世璂〈臣〉邱尚志翰林院庶吉士〈臣〉趙泰臨〈臣〉李中〈臣〉於廣〈臣〉宋筠〈臣〉陶成〈臣〉周鳳來〈臣〉李鍾僑〈臣〉林昻〈臣〉喬時適〈臣〉漆紹文〈臣〉林景拔〈臣〉胡煦〈臣〉張淳〈臣〉孟班〈臣〉莫與及〈臣〉魯立〈臣〉謝世濟吏科掌印給事中〈臣〉潘錦戶科掌印給事中〈臣〉耿惇禮科掌印給事中〈臣〉陳允恭工科掌印給事中〈臣〉劉士聰掌京畿道事山西道監察御史〈臣〉李永紹四川道監察御史〈臣〉璩廷祐稽察錢局河南道監察御史〈臣〉吳梁協理河南道事山西道監察御史〈臣〉張世祺協理山西道事江南道監察御史〈臣〉李璿協理山西道事陜西道監察御史〈臣〉李柟廵視中城浙江道監察御史〈臣〉陳書廵視南城廣東道監察御史〈臣〉李景廸廵視西城廣西道監察御史〈臣〉劉慎原任雲南道監察御史〈臣〉廖之諒吏部稽勲司郞中〈臣〉郭晉熙吏部驗封司郞中〈臣〉裘君弼戶部福建司郞中今授直𨽻分廵天津道〈臣〉王光奭戶部山東司郞中〈臣〉莫象年戶部江南司郞中〈臣〉田肇麗戶部江西司郞中〈臣〉馮肅戶部貴州司郞中〈臣〉程懋禮部儀制司郞中〈臣〉鄭晃刑部雲南司郞中〈臣〉吳琳芳刑部江西司郞中〈臣〉朱綱刑部四川司郞中〈臣〉周祚顯刑部陜西司郞中〈臣〉鄒球吏部考功司員外〈臣〉林紹祖吏部稽勲司員外〈臣〉陳廷綸戶部四川司員外〈臣〉謝賜履戶部廣東司員外〈臣〉張為政戶部雲南司員外〈臣〉范如璋兵部職方司員外〈臣〉任坪刑部四川司員外〈臣〉孫叔詒刑部山西司員外〈臣〉劉天眷刑部福建司員外〈臣〉李承祖工部屯田司員外〈臣〉夏疇工部都水司員外〈臣〉趙善慶吏部文選司主事〈臣〉謝乃果戶部浙江司主事〈臣〉吳瓊芳戶部福建司主事〈臣〉張如緒戶部陜西司主事〈臣〉李鼎徵戶部四川司主事〈臣〉林霖培戶部貴州司主事〈臣〉李文麟禮部儀制司主事〈臣〉鄒琯兵部車駕司主事〈臣〉龍燦刑部雲南司主事〈臣〉王功濯工部屯田司主事〈臣〉林逢都工部營膳司主事〈臣〉孔毓璞內閣中書舎人〈臣〉劉曰煃〈臣〉張開宗〈臣〉李元起〈臣〉趙作鼐〈臣〉竇容恂〈臣〉呂耀曾〈臣〉黃貞乾〈臣〉范授中〈臣〉李樹目〈臣〉鄧廷喆中書科中書舍人〈臣〉杜述先〈臣〉鍾靈秀〈臣〉何道暄行人司行人〈臣〉王肅章大理寺寺正〈臣〉孟孫繩〈臣〉徐儀大理寺寺副〈臣〉林洪烈大理寺右評事〈臣〉莫宏濟翰林院世襲五經博士〈臣〉孔傳誌鴻臚寺寺丞〈臣〉安定求光祿寺大官署署正〈臣〉宋瞻祖國子監助教〈臣〉田曼碩〈臣〉鄧箎遠吏部司務〈臣〉吳科戶部司務〈臣〉楊道存工部司務〈臣〉黎仕瓊大理寺司務〈臣〉區廷選翰林院典簿〈臣〉李據詹事府主簿〈臣〉李潯詹事府錄事〈臣〉李珍國子監學錄〈臣〉丁必捷順天府通判〈臣〉陳世䕃大興縣知縣〈臣〉陳守創西城兵馬司副指揮〈臣〉張珠供奉食俸効力知府〈臣〉凃居仁卓異河南歸徳府鹿邑縣知縣〈臣〉李鍾沖鑾儀衞治儀正〈臣〉溫安海世襲二等阿達哈哈番〈臣〉張源候補郞中〈臣〉宋之塙候補主事〈臣〉羅後晉〈臣〉王沛恂〈臣〉王延祺〈臣〉彭士仰〈臣〉李勛〈臣〉許隆遠〈臣〉傅兆槐𠉀補中書應陞〈臣〉李景遂〈臣〉梅廷謨𠉀補中書〈臣〉張坦〈臣〉陳言吉𠉀補鴻臚寺寺丞〈臣〉孫叔恂候補國子監典簿〈臣〉羅士瓛𠉀補副使道〈臣〉李宜麟𠉀補僉事道〈臣〉李可淳𠉀補知府〈臣〉黃良佐〈臣〉任士理〈臣〉王睂穀𠉀選同知〈臣〉劉光洙〈臣〉張令璜〈臣〉張瑗𠉀補知縣〈臣〉吳周禎〈臣〉薛契英原任南城兵馬司副指揮𠉀補應陞〈臣〉曾逢聖𠉀選知縣〈臣〉汪兆熊〈臣〉凃綱〈臣〉薛契武〈臣〉梁倚漢〈臣〉宋一端〈臣〉伍質〈臣〉魯亭〈臣〉康學敬〈臣〉許容〈臣〉李茹旻壬辰科進士〈臣〉徐啟統原任翰林院編修〈臣〉熊本原任刑部福建司郞中〈臣〉張丙厚原任工部虞衡司員外〈臣〉米瑛原任刑部福建司主事〈臣〉黃致中原任刑部雲南司主事〈臣〉許祚遠原任福建延建邵㕘議道〈臣〉王式穀原任湖廣衡州府知府〈臣〉孔興滋原任合水縣知縣〈臣〉劉時通原任武邑縣知縣〈臣〉吳秉芳原任河南河北總兵官〈臣〉王應綂原任浙江嘉興府守禦所掌印管屯千總事世襲拖沙喇哈番〈臣〉林廷珍等恭
進
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七
慶祝二〈圖記五〉
四川陜西山西湖廣貴州雲南六省臣民表文
伏以
聖人首出凝鞏固之金甌
天子萬年啟綿長之寶厯
盛徳爰膺上壽同日月以常貞
至仁聿享純禧竝乾坤而不老欽惟我
皇上
乗六御時
兼三出治
聰明睿知神武允執厥中
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徳紹謨猷於
列聖纉承兼繼述之隆奉色養於
慈闈視聽在形聲之表
躬親
郊祀薦馨香於冬饗春祈齋祓明禋神感召於和風瑞雪天威有赫四征髙振旅之勲
聖武維揚一怒顯安民之畧苞櫱盡除於蠻徼版圖式
廓於海疆
龍駕開邊永息北庭之烽火狼胥勒石逺通西極之共
球三廵淮海之區獨厪
宸衷之慮閉六壩築髙堰開引河快覩平天成地拆欄黃闢陶莊建御埧咸歌海晏河清修歸仁以洩灘河之怒加遙堤而遏南北之衝暢流若河漢之歸㑹同為漕渠之助來貢輸之萬艘錦纜徐牽閲轉運之千㠶長風竟渡逺追夏王之明徳皆由
聖主之神謨化沮洳為桑田民情孔樂集輸將於輦轂國賦常充
禁園標豐澤之名先知稼穡郡邑倣常平之制廣積
囷倉
手題耕織之圖
親試鋤犂之法值天時之水旱立沛積儲方農畝之菑畬早邀寛稅酌劑數年之經費溥蠲一歲之正供縣官無鞭朴之勞閭井免追呼之擾數逾億萬實為前史所未聞
恩出再三更非斯民之敢望天舒協氣五風十雨之均調地效靈符九穗兩岐之競獻旣諴民而阜物彌旰食以宵衣
慎簡屏垣大法乃小亷之本
旁咨守令安人在察吏之中
飭法明刑三宥毎存寛大
臨朝蒞政萬幾不憚精勤下情無壅
上聞民隱動陳
天聽務揆宜而節用惟約已以愛人萬邦協和羣黎徧
徳
聖治歸原於
聖學性功流露於事功尊闕里為萬世之師躋考亭於十哲之列錄先儒之後裔明斯道之正宗
心貫六經探丘索淵源之義
言成二典冠唐虞渾噩之書倬雲漢以昭回絢日星之
光彩聿皇
御集片言垂百代之章程燦爛
奎鉤一字洩六文之秘蘊偶乘閒而逰藝必出聖而入神象數微茫三角引伸於八線測量變化九天推凖於半弧黙參衆妙以無言廣輯羣書而示訓士林㑹萃賢路宏開懐一藝者皆庸獻㣲長而必錄頻年廣額復加
萬壽之科一歲兩闈懋舉三升之典譽髦斯士共荷生
成懷保小民竝登仁壽際六旬之
聖誕逢三月之良辰
盛徳難名卻
徽稱而不受太平有象感瑞應以咸臻無前之勲業長新不息之精神倍勵〈臣〉等生當盛世運際昌期秦晉蜀中山絡北條之脈滇黔楚境地聯南服之區合六省之臣民效三呼於
輦路流虹繞電覩開天闢地之祥結彩焚香懷就日
瞻雲之悃伏願
乾符益茂
泰運彌亨
斟元氣於四時鴻鈞自轉
播太和於六宇化日恆春
玉燭常調咸聽南薫之舜樂
金甌永固齊傾北斗之堯樽莫罄蟻忱惟深雀躍誥封資政大夫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河道提督軍務〈臣〉張烺戶部尚書〈臣〉張鵬翮工部尚書〈臣〉張廷樞吏部左侍郞〈臣〉李旭升 經筵講官禮部右侍郞兼翰林院學士〈臣〉胡作梅兵部左侍郞〈臣〉李先復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仍兼管光祿寺〈臣〉田從典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臣〉鄒士璁順天府府尹〈臣〉屠沂翰林院侍讀學士〈臣〉汪漋翰林院侍講學士〈臣〉周起渭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掌坊事提督江南學政〈臣〉胡潤 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講〈臣〉文志鯨翰林院侍讀〈臣〉樊澤逹通政使司左㕘議〈臣〉張大有左春坊左贊善兼翰林院檢討〈臣〉范光宗翰林院編修〈臣〉車鼎晉〈臣〉朱啟昆〈臣〉涂天相翰林院檢討〈臣〉李周望〈臣〉萬民欽〈臣〉謝履忠〈臣〉衞昌績〈臣〉彭維新〈臣〉李鍾峩〈臣〉馬豫〈臣〉王思訓〈臣〉謝履厚〈臣〉王珻〈臣〉曹掄彬〈臣〉陳㑹〈臣〉曾謹〈臣〉馬益〈臣〉程翅翰林院庶吉士〈臣〉董新策〈臣〉田嘉穀〈臣〉易簡〈臣〉周天祐〈臣〉秦休〈臣〉周彬〈臣〉王夢旭〈臣〉鄭之僑〈臣〉張旭〈臣〉孫詔〈臣〉劉蛟〈臣〉鄭其儲〈臣〉潘祥〈臣〉白子雲吏科給事中〈臣〉盧炳戶科給事中〈臣〉冷宗昱兵科給事中〈臣〉馬之鵬江南道監察御史〈臣〉董宏彪山東道監察御史〈臣〉成文運湖廣道監察御史〈臣〉荊時中福建道監察御史〈臣〉鄒汝魯吏部文選司郞中〈臣〉鄭崑璽吏部考功司主事〈臣〉魚鸞翔戶部湖廣司郞中〈臣〉喬雲名戸部福建司員外郞〈臣〉王珍戶部陜西司員外郞〈臣〉馬鍾華戶部河南司員外郞〈臣〉姚謙戶部河南司主事〈臣〉張友程戶部山西司主事〈臣〉唐崇勲戶部江南司主事〈臣〉蔣洪㴻戶部湖廣司主事〈臣〉陳瓚兵部武庫司郞中〈臣〉張應詔兵部職方司主事〈臣〉余慶祚刑部督捕司郞中〈臣〉楊瑛森刑部貴州司主事〈臣〉汪澐工部營繕司郞中坐糧㕔〈臣〉江藻工部營繕司主事〈臣〉程大聿工部屯田司主事〈臣〉楊廷璋中書科中書舍人〈臣〉陳恪〈臣〉劉鬥文行人司行人〈臣〉張崇禮內閣中書舍人〈臣〉李彥𤤬〈臣〉楊若懋〈臣〉陳時夏國子監監丞〈臣〉李秉儉博士〈臣〉馬汝爲典簿〈臣〉弋薫兵部司務〈臣〉韓鎭東城兵馬司副指揮〈臣〉劉祥生鑾儀衛治儀正〈臣〉馬苓候補郞中〈臣〉嚴昉候補員外郞〈臣〉徐克祺〈臣〉劉天祐𠉀補主事〈臣〉方文瑞〈臣〉張謙〈臣〉陳坦〈臣〉黎大觀〈臣〉戴朝選〈臣〉姚華〈臣〉岳綸〈臣〉羅士柏〈臣〉傅霦〈臣〉趙璐〈臣〉李思沆〈臣〉馬開秦〈臣〉楊一璋〈臣〉康行僴〈臣〉武介宣〈臣〉髙淳〈臣〉王澤〈臣〉梁錫珩〈臣〉王錫瓛〈臣〉張鐸𠉀補司務〈臣〉冦鏻𠉀補國子監典簿〈臣〉王鍾珣𠉀補光祿寺署正〈臣〉梁景岳𠉀補京府通判〈臣〉馬建解餉到部江南徽州府同知〈臣〉張叔珽河南懷慶府管河通判〈臣〉唐賡陶新選浙江嚴州府分水縣知縣〈臣〉向日昇廣西荔波縣知縣〈臣〉田㴶簽掣直𨽻寧津縣知縣〈臣〉朱紱新授荊州府宜都縣教諭〈臣〉姚之珂河工効力州同〈臣〉張懋行縣丞〈臣〉任恂原任陜西學道今𠉀補〈臣〉江鼎金𠉀補按察司僉事〈臣〉陳廷統𠉀補知府〈臣〉胡克寛〈臣〉張雲翰〈臣〉張慶曽〈臣〉裴繡標𠉀補同知〈臣〉李秉溫𠉀補通判〈臣〉項鍾嚴〈臣〉許觀𠉀補知州〈臣〉張瓚〈臣〉餘光焈𠉀選知州〈臣〉吳焯〈臣〉劉藩長𠉀補知縣〈臣〉熊同仁〈臣〉胡瑋〈臣〉王輅〈臣〉羅廷璋𠉀選知縣〈臣〉范光諭〈臣〉祁琮〈臣〉呂奏雅〈臣〉馮長發〈臣〉張恂〈臣〉荀子楠〈臣〉李先益𠉀補敎諭〈臣〉樊如樟𠉀選州同〈臣〉馮超〈臣〉宋璽𠉀選縣丞〈臣〉劉泰𠉀選經歴〈臣〉魏聘賢𠉀選吏目〈臣〉蘓暿𠉀選從九品〈臣〉許之英〈臣〉賈全忠原任廣西分廵九江道僉事〈臣〉李世仁原任陜西肅州通判〈臣〉毛鳳儀原任貴州安順府通判〈臣〉張調鼎原任直𨽻邯鄲縣知縣〈臣〉蕭秉楷原任江西南康縣知縣〈臣〉王材成廣西永寧州守偹〈臣〉王宏績浙江領運千總〈臣〉鄒述麟𠉀推守備〈臣〉康士榮𠉀選千總〈臣〉陳功 武英殿纂修進士〈臣〉汪榯進士〈臣〉陳鋭〈臣〉李湜〈臣〉髙鍾嶽〈臣〉竇祖禹〈臣〉溫儀〈臣〉陸琮〈臣〉崔鶴齡〈臣〉田長文〈臣〉張春慶〈臣〉景崙〈臣〉王開運〈臣〉徐永祐舉人〈臣〉陳大慶〈臣〉李近陽〈臣〉髙元貞〈臣〉於霈〈臣〉楊溥〈臣〉楊乆〈臣〉王祜〈臣〉崔璟〈臣〉王翼〈臣〉王親臣〈臣〉黃裳〈臣〉劉璨〈臣〉張釗〈臣〉徐岱〈臣〉張縉〈臣〉邢世觀〈臣〉孫鵬〈臣〉瞿鵬佳〈臣〉盧侯瓚〈臣〉段一騤〈臣〉劉俊蔭生〈臣〉杜照貢生〈臣〉樊澤逖〈臣〉張玠〈臣〉衞惇〈臣〉陳豳〈臣〉劉瑄等十八人一統志館効力監生〈臣〉閻學機監生〈臣〉熊志伊〈臣〉劉正熿〈臣〉馮超〈臣〉張瑞〈臣〉陳琮等三十一人生員〈臣〉孫譓〈臣〉衞維正〈臣〉譚一豫〈臣〉冉騰鳳〈臣〉李從紳等三十二人武進士〈臣〉孔毓潤武舉〈臣〉王聯舉〈臣〉朱宣晦〈臣〉孔興鈞〈臣〉沈肇先儒童〈臣〉閻學杼等三人耆民陳於茲張席珍李蒞陳永年李長春湯執中等八十二人恭
進
四川陜西山西湖廣貴州雲南六省頌
〈臣〉聞元統天徳之全健行而不息仁統君道之極容保於無疆幸遘昌期忻覘至治欽惟
皇上
允文允武
乃聖乃神
集百王之大成
履五位而首出論徳則乾坤合撰六經之美善咸該紀功則日月同光全史之聲名莫及自纂承洪業正位凝命於今五十二年恩澤洋蟠際穹壤記注之所不能盡贊揚之所不能名謹就蠡測管窺鋪陳萬一竊以為運世有本制治有原我
皇上功徳巍巍所以措天下於久道化成之盛者皆可
以仁統之也蓋
聖性之生而安者中和咸備與兩大而同流而聖學之粹以精者公溥無私偕萬物爲一體法
天法
祖仁著於敬而清明在躬止孝止慈仁著於愛而太和自近言而作則行而合宜仁熟則禮義同貫也動而有常靜而不貳仁純則誠信一原也仁達爲智而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悉人事旁燭物情自立政用人知明處當以及六藝之繁曲而濬哲無所不周天縱多能智莫大焉仁必有勇而東窮蟠木西盡流沙北過幽陵南踰交阯自除殘服貳軌合文同以至八表之遐荒而聲敎無
所不訖徳威惟畏勇莫神焉以仁心行仁政尤在養民察吏則亟進廉平慎刑則數行寛大至九河故道亦荷
睿算而千里安瀾沛然無涯之大澤矣以仁政騐仁民莫如蠲賦賜復則數盈億萬議賑則歲紀再三至萬國正供竝損
神倉而三年徧徳夐乎未有之洪施矣方今宇宙清寧中外禔福官方日以澄序民生日以阜成風俗日以敦龎人心日以安樂凡皆我
皇上之至仁運之於於穆之表施之於巖廊之上有以兼綜而條貫之而精神徧注乎四海九州規模大定乎千秋萬禩也夫天徳統於元而一元之運循環而不息君道統於仁而至仁之運悠久而無疆自尚書肇於唐虞下逮元明三千九百有餘歲其間享國長久代不數君歴年之多亦略相準而仁之淺深純雜則前後懸殊若我
國家積徳累功而
皇上如天之仁與天同運日新月盛永永無窮無論漢唐宋明之令主有不能及即遐稽三代以前求其以人協天以徳備福如神堯得天地之中數而成功文章壽考益光者蓋於今而始再見焉此眞開闢以來之景運而天下臣民萬世一遇之時也茲當三月良辰恭遇
六旬萬壽敷天胥慶忻看甲子初週率土協和共仰光
華復旦臣遭逢四紀沗列九卿受
恩百倍於同朝見知竊附於往哲謹就覩記所及恭撰
頌辭一章以推
聖壽無疆之符以明至仁合天昭受有本之意爰拜手
稽首而獻頌曰
大清受命
三聖相傳我
皇纘烈其仁如天功恢八紘徳暢九埏蕩蕩巍巍振古無前同天覆幬不遺一物包含山川吞吐日月我
皇丕冒六合寧謐旁及無垠仁聲洋溢天心慈愛元氣
絪緼暢遂草木飛躍羽鱗我
皇建極萬彚陶甄出作入息九域同春天降之恩和風
惠日天降之威風馳電擊我
皇律天動靜闔闢緯武經文人皆徧徳達天之用舒而
為陽立天之體健而且剛我
皇配天不息日強所其無逸恭已垂裳大哉乾元萬物
之紀大哉
皇仁萬事之宰焜耀三光磅礴四海徳盛化神體乾用泰河清不波邊靖無煙五風十雨嘉禾在田六廉計吏三物興賢歌舞太平踰五十年自茲以前修和府事頌徳紀功周後無二由今以後如川方至五帝可六三皇可四自茲以前治定功成超夏軼商美具善並由今以後月恆日升兩儀奠麗七政貞明書契以來功徳備列天人相應若合符節惟我
皇壽膺圖無極如天之仁漸被暨訖一元迭運始而復
周至化廣運蓄而復流惟我
皇壽古無與儔百千萬億爲一春秋〈臣〉拜稽首
天子萬壽
四川省 誥封資政大夫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河道提督軍務〈臣〉張烺戶部尚書〈臣〉張鵬翮兵部左侍郞〈臣〉李先復等陜西省工部尚書〈臣〉張廷樞等
山西省吏部左侍郞〈臣〉李旭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仍兼管光祿寺〈臣〉田從典等
湖廣省 經筵講官禮部右侍郞翰林院學士〈臣〉胡作梅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郞〈臣〉鄒士璁順天府府尹〈臣〉屠沂等
貴州省翰林院侍講學士〈臣〉周起渭等雲南省翰林院檢討〈臣〉王思訓等恭
頌
長蘆商人邵鼎延馮士昌等榜文
伏以
華渚流虹率土頌無疆之祉
璿樞繞電普天徵有道之祥
合聖神文武以竝隆至徳廣運
極祿位名壽之必得諸福咸臻朝野歡騰商民慶洽
欽惟
皇帝陛下
道握乾符
躬承泰運
神功歴奏八方之聲敎攸同
峻徳宏敷萬國之車書畢集時雍風動登仁壽於堯年地平天成載和恆於禹甸省刑薄罰毎至再三免賦蠲租已逾億萬有年有幹普樂利以靡窮惟幾惟康致昇平於勿替茲屆三春之月恭逢
萬壽之辰甫徧干支數周而復始歴推元㑹祚積而彌長壽域𢎞開直嫓羲軒而上鴻鈞大轉爰符翕闢之期航海梯山獻球琳於絡繹歌衢舞巷輸忱悃以勤拳惟茲析木之津近屬神臯之地東連斥鹵收成筴於熬波北拱
宸居戴榮光而就日矧從比歲屢沭
殊恩緩稅而稅有常期恤商而商皆樂業春生萬竈齊
望
闕以祝三多景麗千檣悉焚香以伸九叩伏願健行不息
純嘏彌長
運元氣於兩間道成悠久
鼓太和於四序象著升恆則甘雨惠風占
一人之有慶光天化日歴億紀以長春矣
五旗諸王以下覺羅以上榜文
伏以
帝徳久符天徳已昭卜年卜世之休禎
君心俯鑒民心務盡為子為臣之丹悃香煙披拂結祥
光而徧覆
慈雲花舞繽紛布淑景而宏開
壽域歡騰玉牒慶溢天潢欽惟
皇上
仁合三才
智周九有堯舜禹湯文武之傳
至聖出而㑹其統易書詩禮春秋之作
大成集而闡其微臨萬物而用中育羣生以無外憂勤惕厲享從來未有之昇平運㑹貞元拓自古未開之疆土蓋因
一人有慶遂爾萬國咸寧茲當季春中浣之辰正值花甲重周之日麟逰天圃鳳噦髙岡南極老人捧進長生之酒西池王母擎來初熟之桃七曜增輝萬靈効順凢茲戴髙履厚咸思就日瞻雲臣等幸附金枝忝依玉葉執霞觴而踴躍欣隨華祝之班傍
鑾輅以趨蹌願效嵩呼之頌敬宣貝葉䖍叩龍華開
不二之法門結大千之善果伏願
光華復旦
壽考維祺
體太極之生成乾坤立於久大
順五行之時序造化著其休嘉於以久視長生
至人原有自然之效即此祈天永命
大徳眞有必得之符矣
康親王〈臣〉崇安顯親王〈臣〉衍潢莊親王〈臣〉博果多裕親王〈臣〉保泰簡親王〈臣〉雅爾江阿信郡王〈臣〉徳昭安郡王〈臣〉華玘平郡王〈臣〉訥爾素順承郡王〈臣〉布穆巴貝勒〈臣〉克振〈臣〉延壽〈臣〉滿都䕶貝子〈臣〉蘓努〈臣〉魯賓鎭國公〈臣〉景希〈臣〉吳爾占〈臣〉凖達〈臣〉登塞〈臣〉額爾圖〈臣〉吞珠〈臣〉徳普〈臣〉敬順〈臣〉楊桑阿〈臣〉普貴〈臣〉普奇〈臣〉訥託和〈臣〉星海輔國公〈臣〉門度〈臣〉訥墨孫〈臣〉賴士〈臣〉色欽〈臣〉蘓爾錦〈臣〉阿布蘭〈臣〉敬嚴〈臣〉雍乾〈臣〉鄂飛〈臣〉普照鎭國將軍〈臣〉納圖〈臣〉明保〈臣〉永期〈臣〉富爾臣〈臣〉舒爾臣〈臣〉伊克他哈〈臣〉顔徳〈臣〉富曽輔國將軍〈臣〉佛爾起〈臣〉陵泰〈臣〉巴爾圖〈臣〉薩穆當〈臣〉善福〈臣〉對勤額〈臣〉巴哈穆〈臣〉馬石里〈臣〉法布蘭〈臣〉富爾善〈臣〉荼爾代〈臣〉東海〈臣〉貞保〈臣〉善壽〈臣〉初宗奉國將軍〈臣〉韋色〈臣〉色爾都〈臣〉色黒圖〈臣〉額起里〈臣〉額爾和蒲〈臣〉馬永〈臣〉色爾和〈臣〉勒色里〈臣〉胡連〈臣〉八十三〈臣〉藍乃〈臣〉趙來〈臣〉五哥〈臣〉阿爾素〈臣〉色和里〈臣〉阿有里〈臣〉阿爾乃〈臣〉陀佛〈臣〉鄂岳〈臣〉什哥〈臣〉西秦〈臣〉壽原〈臣〉徳義〈臣〉多穆圖〈臣〉恆徳〈臣〉悉蘭圖〈臣〉塞徳〈臣〉噶爾圖〈臣〉成仁奉恩將軍〈臣〉尼了哈〈臣〉寶樑〈臣〉寶山〈臣〉貴㑹〈臣〉實顯〈臣〉深徳〈臣〉際壽〈臣〉吳爾登〈臣〉喜文〈臣〉朝乃〈臣〉巴金泰〈臣〉林康〈臣〉田象〈臣〉華賓〈臣〉康吳里〈臣〉黒勒布〈臣〉重揚和〈臣〉達裏白〈臣〉納爾徳〈臣〉南圖〈臣〉徳倫〈臣〉壽海〈臣〉馬府他〈臣〉恩特何里〈臣〉蘓爾泰〈臣〉徳顔〈臣〉福清〈臣〉陛拉什〈臣〉查穆布〈臣〉金壽〈臣〉塞貝〈臣〉查哥單〈臣〉白內〈臣〉寧靜宗室〈臣〉海善等覺羅官員〈臣〉佛倫等恭
祝
廵捕三營榜文
伏以
法雲縹緲祥呈萬國山河
花雨繽紛香繞九重閶闔
如山如阜如日月載歌天保之章
曰壽曰富曰康寧悉協箕疇之福昇平有象保佑重
申欽惟
皇帝陛下
乾徳方剛
離明普照
竝兩儀而立極獨致中和
與萬物以皆春同登仁壽茲當陽春三月恭逢
聖夀六旬瑞啟蓬瀛鶴算永萬年之厯光生璿軸龍文輝五色之雲率土歡騰普天慶洽〈臣〉等戴
髙深之有日矢報効以無由爰集緇流敬宣梵唄用干
蜺座敬達蟻忱祝
天子之萬年肅申虎拜慶同風於九有咸沐
龍光伏願
得一常貞
兼三永治
徳敷六合恆歌
萬福攸同
澤洽八紘羣頌
一人有慶
堯風共宗風廣被
舜日與佛日齊輝將見祗樹林中普
聖化於千八百國栴檀香裏鞏
皇圖於億萬斯年矣
提督九門步軍廵捕三營統領〈臣〉隆科多左翼步軍總尉世襲頭等阿達哈哈番兼管佐領協理三營〈臣〉鄂三右翼步軍總尉協理三營〈臣〉伊什泰京城內外廵捕南營署都督同知管㕘將事〈臣〉吳道輔遊擊〈臣〉宋可進守備〈臣〉魏雲龍〈臣〉盛徳貴〈臣〉羅永鎭〈臣〉趙洪鈞〈臣〉陳金秀〈臣〉何祥書〈臣〉李三友京城內外廵捕北營都督僉事管㕘將事〈臣〉卜應奎署㕘將管逰擊事〈臣〉武綱守備〈臣〉艾國朝〈臣〉姚文玉〈臣〉葛明心〈臣〉侯宗周〈臣〉王前京城內外廵捕中營㕘將〈臣〉張登第遊擊〈臣〉趙世升守備〈臣〉郞應箕〈臣〉陳武〈臣〉李成〈臣〉陳永圖〈臣〉張雄〈臣〉劉振明千總〈臣〉胡璟等把總〈臣〉張存孝等恭
祝
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八
慶祝二〈圖記六〉
吏部戸部倉塲榜文
伏以
鴻圖永固萬方瞻有道之庥
鳳厯綿延億載衍無為之治鈞天與梵天竝奏發育同春化日與慧日齊輝光華復旦禎祥集而得名得壽福祿崇而俾熾俾昌率土歡騰普天申祝欽惟
皇帝陛下
執兩用中
參三建極
聰明作後合容執敬別以有臨
睿聖通微兼肅乂哲謀而竝用
至仁育物大生成胞與之恩
純孝格天極愛敬尊親之至
覃敷文徳肇開理學之淵源
焜耀武功快覩干戈之偃戢祥刑肆赦曲予生全正
賦頻蠲時籌積貯
聖不自聖凡事闗軍國必集百爾以相咨
恩復加恩縱言出芻蕘亦執兩端而是察樹人蒸耄士
特開
萬壽之科越格取英才竝采五戎之士休徵疉見奚啻器車澤馬之効靈謳頌時興實合朝野臣民之愛戴恭逢
萬壽昌期慶屆
六旬聖節稽諸魯論正聖學耳順之初遡厥虞書適道統心傳之始牟尼御世尚隔二旬泰岳降神獨先十日花迎劍佩薦桃實以餐霞栁拂旌旗潤楊枝而灑露允矣
太平樂事猗歟
盛世榮光〈臣〉等忝列班行彌慙報稱頌祝幸逢乎嘉
㑹賡揚冀展夫愚誠羲歴軒圖欽
聖朝之有道象筵蜺座知佛法之無邊伏願
用錫繁禧
歛時五福
大徳必壽賀
天子之萬年
悠久無疆慶
本支之百世從此山川流峙福竝髙深日月升恆光同臨照康衢鼓腹年年歌天保之章大地嵩呼歳歳賡華封之祝矣
吏部尚書仍兼管總督倉塲事務〈臣〉富寧安尚書〈臣〉吳一蜚左侍郞〈臣〉孫柱〈臣〉李旭升經筵講官右侍郞〈臣〉𫝊紳 經筵講官左侍郞管右侍郎事兼翰林院學士〈臣〉王頊齡郞中〈臣〉佛爾和〈臣〉郞固里〈臣〉余國璧〈臣〉逹蘭泰〈臣〉馬際蘭〈臣〉厄僧〈臣〉吳逹海〈臣〉布詹〈臣〉鄭崑璽〈臣〉蘓琠〈臣〉郭晉熈〈臣〉裘君弼員外郞〈臣〉鉢賴〈臣〉存柱〈臣〉牛鈕〈臣〉花善〈臣〉長保〈臣〉那思泰〈臣〉魯之傑〈臣〉董哲〈臣〉葉宏綬〈臣〉陳廷綸〈臣〉林紹祖主事〈臣〉巴爾泰〈臣〉色赫里〈臣〉勒徳〈臣〉賽章阿〈臣〉五格〈臣〉蔣永祿〈臣〉魚鸞翔〈臣〉謝乃果司務〈臣〉朱夀〈臣〉吳科筆帖式〈臣〉常德等戶部尚書〈臣〉穆和倫〈臣〉張鵬翮左侍郞〈臣〉塔進泰 經筵講官左侍郞〈臣〉王原祁 經筵講官右侍郞〈臣〉噶敏圖右侍郞〈臣〉廖騰煃郞中〈臣〉𫝊舒〈臣〉湯竒〈臣〉赫杜〈臣〉孫塔哈〈臣〉華善〈臣〉永泰〈臣〉儲隆阿〈臣〉森圖〈臣〉佛保柱〈臣〉馬凖〈臣〉色納〈臣〉常明〈臣〉赫伸〈臣〉孫泰〈臣〉薩木岱〈臣〉雙禧〈臣〉南泰〈臣〉吳賽〈臣〉趙徳〈臣〉薩哈布〈臣〉常保〈臣〉許維模〈臣〉莫象年〈臣〉王世繩〈臣〉王光奭〈臣〉田肇麗〈臣〉馮肅〈臣〉程懋〈臣〉金一鳳〈臣〉喬雲名〈臣〉王奕鴻〈臣〉王克貞〈臣〉阮應商〈臣〉陸雲從〈臣〉閔本貞員外郞〈臣〉廷桂〈臣〉花善〈臣〉鄧柱〈臣〉圖禮〈臣〉鄂起善〈臣〉赫昌〈臣〉達哈塔〈臣〉白雅圖〈臣〉達林〈臣〉勾色〈臣〉烏禮〈臣〉費遙色〈臣〉邁圖〈臣〉嗒呼喇〈臣〉阿延圖〈臣〉七哥〈臣〉傅保〈臣〉聘阿那〈臣〉烏達禮〈臣〉觀音保〈臣〉拜哈喇〈臣〉阿爾哈兎〈臣〉布爾賽〈臣〉殷達禮〈臣〉勒色禮〈臣〉商義圖〈臣〉恆格對〈臣〉包衣暈〈臣〉吳色〈臣〉甘來〈臣〉懽起〈臣〉薩克薩哈〈臣〉阿圖〈臣〉邁柱〈臣〉孫達禮〈臣〉勒起〈臣〉田軒來〈臣〉江景瑞〈臣〉馬鍾華〈臣〉李舜卿〈臣〉趙成穮〈臣〉王洽祖〈臣〉張爲政〈臣〉任奕䥸〈臣〉王珍〈臣〉姚謙〈臣〉范如璋〈臣〉謝賜履〈臣〉鄭朂主事〈臣〉阿禮〈臣〉諾岷〈臣〉蘓新〈臣〉傅徳〈臣〉馬躍龍〈臣〉董起弼〈臣〉傅璽〈臣〉劉保柱〈臣〉保武〈臣〉海夀〈臣〉鄂璽〈臣〉鈕牛〈臣〉那親〈臣〉傅通阿〈臣〉朱麟〈臣〉馬林寳〈臣〉那郞阿〈臣〉邵保〈臣〉張如緒〈臣〉唐崇勲〈臣〉湯震〈臣〉張友程〈臣〉黃叔璥〈臣〉林霖培〈臣〉吳瓊芳〈臣〉朱廷寧〈臣〉陳瓚〈臣〉李鼎徴〈臣〉蔣洪㴻〈臣〉李文麟司務〈臣〉徳眀〈臣〉楊道存司庫〈臣〉常明〈臣〉保柱〈臣〉滿保〈臣〉樂周筆帖式〈臣〉陳世則等
總督倉塲戶部右侍郞〈臣〉施世綸工部郞中管坐糧㕔事〈臣〉江藻大通橋監督〈臣〉阿達海〈臣〉閻純璽大西倉監督〈臣〉穆騰〈臣〉范振徳中南倉監督〈臣〉孟耒〈臣〉王洽祖祿米倉監督〈臣〉毛岱〈臣〉范光曦興平倉監督〈臣〉鄂索禮〈臣〉張振嗣太平倉監督〈臣〉朝奇〈臣〉李承祖富新倉監督〈臣〉蘓伯霖〈臣〉王珍北新倉監督〈臣〉克聲〈臣〉李來章南新倉監督〈臣〉齊什〈臣〉章祖烈舊太倉監督〈臣〉道色海運倉監督〈臣〉張景載本裕倉監督〈臣〉鄂齊禮
宗人府府丞〈臣〉李濤
𠉀補三品京堂〈臣〉李華之
內府廣善庫郞中〈臣〉徳成格〈臣〉厄里得黒等內閣侍讀〈臣〉姚光祖等恭
祝
正黃旗都統榜文
伏以
壽域宏開五緯萃協和之氣
福星朗耀中天發濬哲之祥惟
上帝之眷佑
仁君鑒觀有赫斯
聖主之誕膺寶籙景命彌新用蠲六祝以陳詞敢叩三
清而籲請欽惟
皇帝陛下
道備參三
功髙咸五
湛恩浹於寰宇下際上蟠
駿烈炳如日星外寕內謐
乾符丕振而憂勞宵旰不忘左御圖右御書泰運重熙而喜起明良猶矢朝謀綱夕謀紀定樂章以敷陳九奏奚啻教胄而命夔
隆祀典以懷柔百神直比禋宗而類帝道統傳於堯
舜功業冠乎禹湯茲當
萬壽之辰正値三春之吉五十二年之景運前古稀聞千萬億載之昌期於今喜覯哲謀肅乂陳箕子之九疇抃舞謳歌效封人之三祝花迎淑氣初開百子池頭鳥識歡心咸集萬年枝上〈臣〉等職居環衞位忝戎行祖父子孫沐
列聖之恩波於累世春秋冬夏霑
九天之膏澤於四時報
徳無由拊心知愧爰集黃冠之侶拜手金仙敢延紫府之流叩靈玉局瑤章乍啓香浮五嶽之雲琳篆初飛光映萬川之月冀神眀之共照俾昭格以
咸通伏願
永錫純禧
茂膺繁祉
壽身壽國駐顔之仙訣無垠
生物生人濟世之金丹有要將見
一人凝命玉燭慶以長調萬國騰歡金甌欣其永固矣滿洲都統〈臣〉孫查齊䝉古都統伯〈臣〉蟒坎漢軍都統〈臣〉汪吾禮副都統〈臣〉恆祿〈臣〉燕布〈臣〉滕額德〈臣〉山壽〈臣〉趙�〈臣〉黃秉鉞率合旗官兵人等恭
祝
大理寺太常寺榜文
伏以
帝祉悠長寳籙錫千春之福
皇圖鞏固禎符開億載之祥
綿甲厯於升恆瀛籌添盛
播樞光於格被華祝增髙率土歡騰一誠介福欽惟
皇帝陛下
亶聰立極
睿聖綏猷
首出庶物以咸寧
表正萬邦而率廸
繼唐虞之道法直接中天
紹洙泗之心傳深通一貫
劑剛柔於三德善政與善教偕修
奏歌敘於九功仁聞共仁聲懋著
郊壇之明禋必肅凜圭璧以薦馨香
宗廟之對越維䖍潔豆籩而修祭祀合歡心而事壽母盡誠盡禮之交隆推厚澤以及本支曰義曰恩之竝篤禮大臣則始終勿替撫喬木以加恩課庶職則䇿力兼收植羣材而樂育愛士而芹宮有訓黨庠知道徳之尊求賢而蕋榜増名科甲廣奮
庸之路
慮周於男耕女織𨳩兆人樂利之源
念切於暑雨祁寒錫萬姓和恆之福寛催科以舒物力罷逋租蠲正賦綏懷屢徧於窮簷大欽恤以察爰書宣赦令止行刑矜慎不遺於庶獄運太倉之白粲拯赤子以出溝渠發
內府之朱提活蒼生而登袵席
時廵屢勤於吳越江津淮浦奠千里之安瀾
歲幸頻蒞於郊圻趙北燕南導九河而底績
經筵廣啓探往哲之㣲言
講幄恆開闡昔賢之要㫖尊闕里而表章聖學煌煌典制有加宗考亭而崇尚儒修奕奕景行彌摰
宸章布而金聲玉振葉雅奏於宮商
御墨灑而鳳翥鸞翔絢鴻文於奎壁包羅子史以逮夫厯法算法咸加討論而折衷博覽詩詞以及於書家畫家罔不淹通而洞徹
天威震疉自西自東自南自北遐方桴鼓無驚
聖武布昭曰荒曰要曰采曰流逺道烽煙盡戢雜猺獞於編戶獻琛貢雉而玉帛來同列島嶼於版圖享䞇臣人而共球畢集天所覆地所載慕
聖徳者咸稽首來庭海之澨山之陬沐
至仁者盡皈心戀闕日再中而雲五色皆云天瑞駢臻穀五穗而麥兩岐共識地靈類應麟遊鳳舞太和之洋溢有徴海晏河清大澤之瀰綸無極信矣羲農軒嚳總歸陶鑄之中誠哉堯舜禹湯莫出範圍之內者也茲者喜値六旬之
聖誕正當萬國之昇平五十二載之旰食宵衣克致民安物阜千八百國之塗歌巷舞共祈地乆天長閏歳景増花栁𡡾蓬壺之日月春風暖布燕鶯熙瑤閬之乾坤縈紫氣於六街石髓與瓊漿並獻散青陽於九陌菊泉共桃實偕陳〈臣〉等身效鳬趨心同葵向殫靖共於職業難酬髙厚生成諧搏拊於宮懸莫慶形容美善雖
大徳必壽無須頌禱之文而愚悃莫伸竊效𡡾茲之義乃㳙吉日式啟齋壇伐鼓考鐘敬求多福琅函玉簡䖍祝明神道有感而斯通祜如期而自屆伏願
天行不息
日進無疆
沛民胞物與之膏近者悅遠者來播聲名於罔外敷道一風同之治禮則明樂則備普美利於不言協洪範之休徴曰暘曰雨曰燠曰寒調歲功於悠乆合周詩之戩穀如岡如陵如山如阜承
天眷之綿長將見八千歲為春八千嵗為秋莫測聖人之壽三千年一花三千年一實常榮
天子之廷矣
大理寺卿仍兼太常寺卿〈臣〉荊山大理寺卿〈臣〉孟世泰少卿〈臣〉巴霽納〈臣〉邵觀左寺正〈臣〉
牛麻泰〈臣〉江際泰〈臣〉孟孫繩右寺正〈臣〉黒爾忒〈臣〉尤清〈臣〉徐儀右寺副〈臣〉林宏烈堂評事〈臣〉常保左評事〈臣〉呂應聲右評事〈臣〉莫宏濟司務〈臣〉薩爾岱〈臣〉區廷選筆帖式〈臣〉墨進泰等
太常寺卿〈臣〉李敏啟少卿〈臣〉佟靄〈臣〉黃叔琳寺丞〈臣〉紀爾賽〈臣〉孫致福〈臣〉高萬霖贊禮郞〈臣〉穆騰〈臣〉武進泰〈臣〉德壽〈臣〉圖思海〈臣〉何密〈臣〉武哥〈臣〉盛寳山〈臣〉德壽〈臣〉傅德〈臣〉白色〈臣〉文清〈臣〉楊桑阿〈臣〉雅爾虎達〈臣〉傅儀德〈臣〉劉什巴〈臣〉杭吉達讀祝官〈臣〉三泰〈臣〉來柱〈臣〉孫柱〈臣〉楊安〈臣〉商阿圖博士〈臣〉張格〈臣〉張經典簿〈臣〉色白黒〈臣〉陳玫筆帖式〈臣〉陳福壽等恭
祝
禮部刑部光祿寺國子監鴻臚寺榜文
伏以
有道聖人御世卜軒圖堯鏡於萬年
無量壽佛現身轉寶象金輪於三界運合地天而竝泰大撓之甲子初周福如山海以俱増極樂之仙眞畢集三十二相圓滿具足人人仰日角珠庭百千萬載光景常新在在見香雲華雨東皇拱北隨震旦以來朝西竺和南望中華而膜拜祝鴻圖之鞏固集法侶以敷揚欽惟
皇帝陛下
氣轉洪鈞
化成久道
太平有象八埏共躋春臺
壽考維祺萬姓同居樂國値中天之景運慈雲徧覆
千官布大地之陽和
聖節正逢三月一十五省和風甘雨如遊忉利之天五十二年厚澤深仁詎止恆沙之數祥符璇錄法轉寶華天竺香城仙雲靉靆祗園金地瑞靄氛氳爲日月燈栴檀海龍華百卷啟珠函如珊瑚舌琉璃咽貝葉千聲清玉磬虹流電繞
聖主先期浴佛在二十日時以前髪字齒輪
如來此際親臨去五百由旬而近蓮花現處繽紛十地三天法雨霏時徧滿雙林八水百靈呵䕶萬衆皈依見
九五之大人共生歡喜布三千之世界一切吉祥〈臣〉等
忝綴班聮承
恩輦轂星辰曵履疑登兠率天宮殿陛句臚恍侍玉皇香案俾昌俾熾莫罄賡颺如阜如山難工頌禱不稽首於鹿苑鷲峰之頂曷獻誠於鵷行鷺序之中借梵唄以當衢謡就福田而申
嵩祝花明猊座
彤堦祉集千春雲湧鴈堂
紫禁祥呈五色神人胥恱遐邇具瞻伏願
一統萬年
登三咸五雨暘時若咸歌物阜民安聲教覃敷長頌河清海晏廣大雄氏之願力錫福無疆極
聖天子之隆平禎祥靡既矣
禮部尚書〈臣〉赫碩色〈臣〉陳詵 經筵講官左侍郞兼管詹事府詹事事〈臣〉二格 經筵講官左侍郞〈臣〉王思軾右侍郞〈臣〉馮忠 經筵講官右侍郞兼翰林院學士〈臣〉胡作梅郞中〈臣〉張保柱〈臣〉索柱〈臣〉松努〈臣〉瓦哈立〈臣〉圖朗阿〈臣〉徐瑞麟〈臣〉鄭晃〈臣〉陳嵩〈臣〉黃叔琬員外郞〈臣〉佛延壽〈臣〉喀賽〈臣〉噶祿〈臣〉偏圖〈臣〉𫝊鼐〈臣〉郭泰〈臣〉偏圖〈臣〉噶爾薩〈臣〉祖良卿〈臣〉四格〈臣〉陳有義主事〈臣〉徳成〈臣〉牙忠阿〈臣〉額森特〈臣〉殷達禮〈臣〉蘇海〈臣〉佟泰〈臣〉希福〈臣〉楊汝穀司務〈臣〉孟來〈臣〉宋瑞司牲官〈臣〉席珠筆帖式〈臣〉常泰等教習進士〈臣〉查雲標等
欽取効力算法人員〈臣〉覺羅倫達禮等
刑部尚書〈臣〉哈山 經筵講官尚書〈臣〉胡㑹恩左侍郎〈臣〉薩爾泰〈臣〉艾芳曽右侍郞〈臣〉博音岱〈臣〉王企靖郞中〈臣〉布賴〈臣〉黨吾禮〈臣〉常保〈臣〉福柱〈臣〉常明〈臣〉陳廷夔〈臣〉巴泰〈臣〉王國翰〈臣〉伊克拖布〈臣〉厄和諾〈臣〉順岱〈臣〉張國棟〈臣〉查達海〈臣〉蔡起俊〈臣〉辛格特〈臣〉鄂奇〈臣〉色徳〈臣〉常保〈臣〉劉天眷〈臣〉汪升英〈臣〉宮夢熊〈臣〉周祚顯〈臣〉郝之英〈臣〉鄒球〈臣〉吳琳芳〈臣〉胡范〈臣〉宋周臣〈臣〉劉承啟〈臣〉朱綱〈臣〉楊瑛森〈臣〉范如璋員外郞〈臣〉壽柱〈臣〉保在〈臣〉阿進泰〈臣〉闗保〈臣〉林清〈臣〉常命保〈臣〉何順〈臣〉爾泰〈臣〉張保〈臣〉齊格〈臣〉色爾徳〈臣〉那齊哈〈臣〉岳色〈臣〉胡色〈臣〉王之進〈臣〉圖巴海〈臣〉托克拖和〈臣〉毛岱〈臣〉馬爾賽〈臣〉鄂奇〈臣〉常壽〈臣〉李承祖〈臣〉楊存禮〈臣〉蔣晟〈臣〉陳元〈臣〉孫叔詔主事〈臣〉胡新泰〈臣〉諾爾庫〈臣〉劉鎔〈臣〉折庫納〈臣〉蘇大海〈臣〉福定〈臣〉張保柱〈臣〉趙勒〈臣〉舒琳〈臣〉觀音保〈臣〉薩齊庫〈臣〉混邦〈臣〉納爾泰〈臣〉明圖〈臣〉道保〈臣〉蘇通阿〈臣〉俞存仁〈臣〉徐涵〈臣〉汪澐〈臣〉王功濯〈臣〉張景載〈臣〉張振嗣〈臣〉閻純璽〈臣〉劉沖〈臣〉吳𦳪〈臣〉色赫司務〈臣〉舒宸〈臣〉吳世禎司庫〈臣〉桑格〈臣〉二哥筆帖式〈臣〉碩色等司獄〈臣〉於騰第等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郞兼管光祿寺事〈臣〉馬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兼管光祿寺事〈臣〉田從典少卿〈臣〉卓洛典簿〈臣〉希思哈〈臣〉宮翼宸署正〈臣〉羅岱〈臣〉索柱〈臣〉噶思哈〈臣〉宋瞻祖〈臣〉宋璘〈臣〉孟孫繩署丞〈臣〉闗泰〈臣〉顔伯〈臣〉阿泰〈臣〉法保〈臣〉色克圖〈臣〉括喇〈臣〉書魯秦司庫〈臣〉伊三布〈臣〉色爾徳古筆帖式〈臣〉懷成等國子監祭酒〈臣〉查㻝〈臣〉徐日暄司業〈臣〉察爾岱〈臣〉登德〈臣〉魯瑗監丞〈臣〉孔泰〈臣〉李秉儉助教〈臣〉多羅岱〈臣〉來天祿〈臣〉傅貴〈臣〉吳爾七海〈臣〉策廩〈臣〉唐起納〈臣〉索羅宏〈臣〉馬爾七哈〈臣〉胡海〈臣〉乃馬代〈臣〉何丫圖〈臣〉丫圖〈臣〉孫禧〈臣〉厄勒何圖〈臣〉勒徳〈臣〉阿禮虎〈臣〉索柱〈臣〉安他哈〈臣〉田曼碩〈臣〉趙續美〈臣〉鄧箎遠〈臣〉姜中柱〈臣〉鄧瑛博士〈臣〉馬汝爲典簿〈臣〉弋熏典籍〈臣〉賈二酉學錄〈臣〉丁必捷〈臣〉朱若奭筆帖式〈臣〉喇霸等
鴻臚寺卿〈臣〉覺羅安保〈臣〉張大有少卿〈臣〉沈一揆寺丞〈臣〉安定求主簿〈臣〉穆克都〈臣〉蒲世貞鳴贊〈臣〉常雅圖等〈臣〉梁勛偉等序班〈臣〉侯三錫等筆帖式〈臣〉老格等司賓序班〈臣〉姚鵾等官生〈臣〉蕭椿等恭
祝
兵部工部榜文
伏以
紫極春融赤玉鏤泥金之字
彤廷日麗青鸞舞銀牒之書逢
繞電之昌期萬姓山呼而雷動際
當陽之景運千官嶽拜以雲從厯數方亨綿祚至百千萬億箕疇悉斂休徴備富壽康寧慶洽神人歡騰朝野欽惟
皇帝陛下
聰明睿知
文武聖神
道儷羲皇紹天地人之紀而首出庶物
功髙虞夏萃忠質文之統而躬集大成
車書萬國來同東西朔南共仰一統太平之盛治徳教九州徧及士農工賈咸霑百年必世之深仁布首序之陽和春回蔀屋
灑十行之雨露澤沛圜扉雲物見於山川嘉禾獻瑞平成著於天地薄海安瀾固已統六合而固苞桑亦且卜千秋而奠磐石乃猶宅心誠敬體乾若惕若之徳以合天行立法寛仁宏鞠人謀人之猷而勤民隱普天戴徳年年祝萬福攸同率土承恩在在頌繁禧永錫恭遇
六旬正壽適逢三月陽春瑞靄瓊樓仰卿雲於
舜旦光浮貝闕瞻蓂莢於
堯階旭日烘霞紅映仙桃之色條風拂翠綠吹芝草之香〈臣〉等芹曝維殷葵忱彌切讀天保九如之什敷揚莫罄
髙深效華封三祝之歌頌禱難申萬一惟
帝徳潛孚乎淵穆自錫命以長増
皇心黙運其化神因凝休於弗替經繙貝葉誦西來寶
號而祝有道之
聖人樂奏仙韶仰南極髙真而慶萬年之
天子伏願
寶籙常膺
金甌永固
與天同覆與地同載運悠乆以無疆
如日之升如月之恆麗貞觀於不已
太和保合統八方而共躋春臺
壽考維祺歴萬禩而常調玉燭庶㳙埃報稱聊添河海之流培塿増髙稍展岡陵之頌雲爾
經筵講官兵部尚書〈臣〉殷特布尚書公〈臣〉孫徴灝 經筵講官左侍郞〈臣〉覺和托左侍郞〈臣〉李先復右侍郞〈臣〉巴顔柱〈臣〉宋駿業郞中〈臣〉阿彌達〈臣〉安泰〈臣〉伊特海〈臣〉雅奇〈臣〉額爾本〈臣〉雅爾布〈臣〉魏赫〈臣〉輗堂阿〈臣〉鄂爾奇〈臣〉劉章〈臣〉唐保〈臣〉法爾薩〈臣〉許康錫〈臣〉舒士貴〈臣〉張應詔員外郞〈臣〉白色〈臣〉蘇赫〈臣〉馬躍龍〈臣〉翁吉達〈臣〉阿哈納〈臣〉瓦爾喀〈臣〉郞圖〈臣〉諾米〈臣〉陶昱〈臣〉任坪主事〈臣〉噶爾圖〈臣〉阿穆瑚瑯〈臣〉赫色〈臣〉李來章〈臣〉龍燦〈臣〉余慶祚〈臣〉李其旋〈臣〉談九敘司務〈臣〉威沖格〈臣〉韓鎭筆帖式〈臣〉穆里渾等
工部尚書〈臣〉滿都〈臣〉張廷樞左侍郞〈臣〉張格〈臣〉阮爾詢右侍郞〈臣〉馬進泰〈臣〉劉謙郞中〈臣〉懷親〈臣〉巴希納〈臣〉德昌〈臣〉牛鈕〈臣〉白濟禮〈臣〉傅善〈臣〉蘇泰〈臣〉常祿〈臣〉查克旦〈臣〉穆哈連〈臣〉劉登元〈臣〉海壽〈臣〉鍾保〈臣〉黃文恆〈臣〉陸遐昌〈臣〉楊國琳〈臣〉魏嗣多員外郞〈臣〉塔色〈臣〉楊爲梓〈臣〉淮色〈臣〉徳舒〈臣〉阿玉璽〈臣〉達圖〈臣〉清額勒〈臣〉傅賚〈臣〉楊保〈臣〉李廷福〈臣〉偏圖〈臣〉阿蘭泰〈臣〉圖納〈臣〉茅格〈臣〉色赫禮〈臣〉雅圖〈臣〉𫝊徳〈臣〉吳爾納〈臣〉哈思泰〈臣〉朱來〈臣〉𫝊達禮〈臣〉李士瑜〈臣〉蔣仁錫〈臣〉趙善慶〈臣〉夏疇主事〈臣〉鈕胡禮〈臣〉舒庫〈臣〉吳昌祚〈臣〉禪濟布〈臣〉四哥〈臣〉巴爾圖〈臣〉闗保住〈臣〉倪雅漢〈臣〉詹保住〈臣〉鐵柱〈臣〉勒爾圖〈臣〉花善〈臣〉黒色〈臣〉索善〈臣〉程大聿〈臣〉姚徳堅〈臣〉董之燧〈臣〉章祖烈〈臣〉楊廷璋司務〈臣〉鄂符合〈臣〉黎仕瓊司庫〈臣〉咖布喇〈臣〉胡新泰〈臣〉紀龍阿〈臣〉勒騰額司匠〈臣〉雙頂〈臣〉常明筆帖式〈臣〉穆爾泰等恭
祝
都察院順天府太僕寺六科大興宛平縣五城兵馬司榜文
伏以
一人建極鼓大化於鴻鈞
萬壽開祥綿純庥於寶厯披圖疇以演策參兩相生㑹章蔀以紀年貞元迭運是以祝釐薦嘏事載前編法相慈雲福資廣利雖康強茀祿本理數之自然而保佑天申實臣子之至願欽惟
皇帝陛下
泰運方亨
乾行不息
包內聖外王之學與日俱新
備顯仁藏用之能繼天立極
澄明朗鏡垓埏與戶闥齊觀
畫一平衡梁棟與欂櫨竝採
勵精明作無辭問夜瞻星
崇儉率先何止浣衣菲食
沛虞帝好生之徳欽恤每至再三
廣夏王補助之仁蠲租動逾億萬
武功不濯奉
宸謨而立掃欃槍
文教覃敷游
聖化而胥歸陶鑄極仰觀俯察之哲七政咸齊宏成天平地之勲九功維敘東漸西被偕千八百國而同春朝儆夕咨合五十二年如一日徳則上蟠而下際業則咸五而登三茲當萬國咸亨恭遇
一人有慶星回律轉初周花甲之期栁拂花迎竝效天申之祝於是百昌茂對二氣交孚披和暢之惠風樂舒長之化日車書萬國絡繹而奉共球閶闔千門趨蹌而鳴劒珮別有山農野叟擊壤騰歡重譯殊方款闗入賀然而
皇情謙抑不居顯爍隆名
帝德淵沖益懋阜安實政夫天無可頌而資始羣戴其
㤙地無可稱而資生胥懷其徳當此
睿圖之廣運巍蕩難名益知
聖壽之無疆清寧合撰雖復虛懷若谷至治無形烏能辭萬年之祝卻九如之頌哉〈臣〉等遭遇
熙時備官庶職念
髙厚之深恩難報莫展葵忱慶
聖明之寶厯無窮仰資神貺法雲常住情實切於瞻雲慧日無方心竝懸於捧日祗園界內時聞數比恆沙金鏡光中常説壽名無量是用燈然多寶祝
圖籙之方長經演連車頌
岡陵之益永伏願
堯天乆運
舜日常華
慶衍隆長聽嵩呼之萬歲
福來昌熾聚華祝之三多髙懸日月之燈恍覩升恆朗照廣布栴檀之海如逰仁壽春臺將見六甲循環邁七十二君之景命三階鞏固綿億千萬禩之丕基矣
經筵日講官起居注都察院左都御史兼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臣〉揆敘左都御史〈臣〉趙申喬左副都御史〈臣〉瓦爾達〈臣〉明安〈臣〉崔徵璧左副都御史仍兼管光祿寺事〈臣〉田從典左僉都御史〈臣〉呂履恆經歴〈臣〉賽華〈臣〉沈士菁都事〈臣〉阿琳〈臣〉丁福筆帖式〈臣〉阿里䕶等
通政使司通政使〈臣〉劉相〈臣〉郝惟諤左通政〈臣〉羅占〈臣〉郝林右通政〈臣〉王景曽〈臣〉張德桂原任右通政〈臣〉楊篤生左參議〈臣〉蘇柏霖〈臣〉關保左參議管直𨽻廵道事〈臣〉李成龍右參議仍食四品俸〈臣〉陳汝咸經歴〈臣〉富爾敦〈臣〉朱象鼎知事〈臣〉常柱〈臣〉常在〈臣〉張定策筆帖式〈臣〉喀蘭圖等
太僕寺卿〈臣〉阿錫鼐〈臣〉周道新少卿〈臣〉薩克素〈臣〉花善〈臣〉法生〈臣〉嚴虞惇員外郞〈臣〉滿丕〈臣〉賽拉圖〈臣〉佟濟〈臣〉寗固立〈臣〉陶弼〈臣〉開泰〈臣〉澤山〈臣〉増壽筆帖式〈臣〉哲壽等
順天府府尹〈臣〉屠沂府丞〈臣〉王懿通判〈臣〉陳世䕃經歴〈臣〉胡凖等儒學教授〈臣〉陶國奇武學訓導〈臣〉陳錫原武學教授候補知縣〈臣〉吳周禎大興縣知縣〈臣〉陳守創縣丞〈臣〉張之澄原縣丞候補知縣〈臣〉熊同仁等宛平縣知縣〈臣〉李采縣丞〈臣〉陸紫飛原縣丞𠉀補知縣〈臣〉陳應吉等蘆溝橋廵檢〈臣〉尤大善等
吏科掌印給事中〈臣〉渣克旦〈臣〉潘錦給事中〈臣〉拖爾海〈臣〉盧炳戸科掌印給事中〈臣〉哈世譚〈臣〉耿惇給事中〈臣〉葉成格〈臣〉冷宗昱禮科掌印給事中〈臣〉商紀納〈臣〉陳允恭給事中〈臣〉胡班〈臣〉詹嗣祿兵科掌印給事中〈臣〉僧格〈臣〉常紳給事中〈臣〉劉格〈臣〉馬之鵬刑科掌印給事中〈臣〉法爾薩〈臣〉錢以塏給事中〈臣〉常岱〈臣〉郭徽祚工科掌印給事中〈臣〉覺羅吳世圖〈臣〉劉士聰給事中〈臣〉觀音保吏科筆帖式〈臣〉費揚古等
掌河南道監察御史〈臣〉札竒納掌京畿道事監察御史〈臣〉華善掌陜西道事監察御史〈臣〉希祿監察御史〈臣〉溫泰〈臣〉董鄂洛〈臣〉勒什布〈臣〉保柱〈臣〉顓圖〈臣〉拜善〈臣〉穆哈連〈臣〉拖爾弼〈臣〉闗保柱〈臣〉常保〈臣〉尼雅達廵視東城監察御史〈臣〉巴克善廵視南城監察御史〈臣〉溫泰廵視西城監察御史〈臣〉八十三廵視北城監察御史〈臣〉溫達理廵視兩淮鹽課管理蘓州織造事務大理寺卿〈臣〉李煦廵視兩廣鹽課監察御史〈臣〉顧爾泰廵視長蘆鹽課監察御史〈臣〉尼滿廵視福建鹽課監察御史〈臣〉拉占廵視河東鹽課監察御史〈臣〉噶世圖廵視中城監察御史〈臣〉王檜楫廵視東城監察御史〈臣〉張建策廵視南城監察御史〈臣〉田文鏡廵視西城監察御史〈臣〉李宏文廵視北城監察御史〈臣〉金應璧掌京畿道事山西道監察御史〈臣〉李永紹掌江南道事雲南道監察御史〈臣〉樊紹祚掌浙江道事四川道監察御史〈臣〉璩廷祜掌山東道事江西道監察御史〈臣〉陶彛掌陜西道事湖廣道監察御史〈臣〉荊時中稽查錢局河南道監察御史〈臣〉吳梁協理河南道事山西道監察御史〈臣〉張世琪協理河南道事江南道監察御史〈臣〉董宏彪協理江南道事福建道監察御史〈臣〉鄒汝魯協理山西道事陜西道監察御史〈臣〉李柟協理山東道事江南道監察御史〈臣〉李璿協理陜西道事山東道監察御史〈臣〉成文運協理陜西道事貴州道監察御史〈臣〉吳蔚起廵視南城廣東道監察御史〈臣〉李景迪廵視東城湖廣道監察御史〈臣〉徐樹庸廵視中城浙江道監察御史〈臣〉陳書廵視西城廣西道監察御史〈臣〉劉愼廵視北城山東道監察御史〈臣〉施雲翔原任浙江道監察御史今𠉀補〈臣〉胡德邁原任掌河南道事監察御史〈臣〉鄭恂原任掌山西道事監察御史〈臣〉段曦京畿道五城筆帖式回色等
中城兵馬司指揮〈臣〉馬吉〈臣〉等東城兵馬司指揮〈臣〉單北藩等南城兵馬司指揮〈臣〉張緒等北城兵馬司指揮〈臣〉吳澄等西城兵馬司副指揮〈臣〉張珠等恭
祝
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八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九
慶祝三〈圖記七〉
內閣翰林院詹事府中書科榜文
伏以
一人有慶十方賀繞電之辰
萬壽無疆六合效呼嵩之戴推萬有一千大衍之數共
祝
王春稽十有二萬皇極之書宏開
泰運世界咸登於極樂人天胥協於太和欽惟
皇上
照臨如日
廣大則天
深仁偕元化同流符風雨露雷之至教
峻德與神功竝茂集羲炎姚姒之大成
學徹天苞地符之源探賾窮微五夜常繙乎百籍
慮周蔀屋茆簷之下臨深履薄一日時儆夫萬幾
壽佛現眞身大地山河千八百國之慈雲永庇
聖人首庶物周天日月五十二年之法象方新舒蓂葉於堯階祥開紺宇鼓薫風於舜瑟響徹琳宮恭遇
聖壽六旬正值陽春三月靈辰浴佛後先在二十日之
間
洪算周天悠乆爲八千春之始彼海屋之仙籌無量休徵何止三多倘珠林之尊者能來令節正當十八於是麟遊鳳舞航海梯山執玉帛者萬邦獻禎符者九譯猶且念念爲含生祈福願滿三千息息以體健存心仁當五百於時協風披拂淑氣絪緼慧炬髙懸光耀金仙之座法輪四轉香霏寶殿之煙欣
景福之駢臻慶
昌期之綿歴繙經淨界祝
聖香筵東皇亦拱北而瞻辰西竺且和南而就日〈臣〉等綸扉荷寵冰署承流職徒忝於雲從光謬叨乎露湑涓埃未報待酬
髙厚之恩巍蕩難名共矢升恆之頌用諏穀旦爰集祗園樹樹檀林爭獻菩提之果層層貝葉竝開優鉢之花千二百五十人俱歡聲雷動一十萬八千願足壽域天開從此璇璣正而三階平玉燭調而五辰撫朱英翠箑草木長春野忭塗吟神人交慶
皇風悠逺共球集千百國以常新
佛日光華福祿歴億萬年而無極矣
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臣〉溫達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臣〉松柱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臣〉李光地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臣〉蕭永藻 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臣〉王掞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郞兼管光祿寺事〈臣〉馬良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郞〈臣〉傅爾呼納〈臣〉舒蘭〈臣〉巴格〈臣〉阿爾法〈臣〉蔡升元〈臣〉鄒士璁〈臣〉沈涵 經筵講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郞〈臣〉綽奇〈臣〉彭始候補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郞〈臣〉顧悅履內閣侍讀學士〈臣〉查弼納〈臣〉關保〈臣〉徐元夢〈臣〉鄂濟禮〈臣〉拉都渾〈臣〉盧起龍〈臣〉朱汝錩〈臣〉常泰內閣侍讀〈臣〉阿爾布〈臣〉吳爾泰〈臣〉殷徳納〈臣〉徳音〈臣〉海青〈臣〉色黑利〈臣〉雅圖〈臣〉衞徳立〈臣〉巴哥色〈臣〉青鼐〈臣〉桑格〈臣〉薩馬第〈臣〉朱之璋〈臣〉朱之誠內閣典籍掌誥勅撰文中書舍人〈臣〉阿進泰〈臣〉雅爾泰〈臣〉李源〈臣〉王鳳孫〈臣〉朱文龍內閣中書〈臣〉三喜保〈臣〉翁俄洛〈臣〉鄂禮善〈臣〉富海〈臣〉傅成〈臣〉常俄〈臣〉伊勒希〈臣〉赫色里〈臣〉達道〈臣〉鼐滿岱〈臣〉傅爾遜〈臣〉索柱〈臣〉那厰〈臣〉馬賽〈臣〉鐵柱〈臣〉李柱〈臣〉奚徳愼〈臣〉巴顔泰〈臣〉翁翮〈臣〉索林〈臣〉鄂爾賽〈臣〉董阿賴〈臣〉拉色〈臣〉章嵩〈臣〉祁通格〈臣〉富昌阿〈臣〉查升阿〈臣〉童泰〈臣〉雅圖〈臣〉哲爾肯〈臣〉阿賚〈臣〉齊世〈臣〉薩爾布〈臣〉額特黑〈臣〉費揚古〈臣〉馬詹〈臣〉希林〈臣〉常保〈臣〉噶禮〈臣〉海青〈臣〉納爾泰〈臣〉亨貞〈臣〉栢壽〈臣〉額爾特〈臣〉納親〈臣〉齋齊〈臣〉庫爾禪〈臣〉延福〈臣〉沙濟蘭〈臣〉勒特禮〈臣〉樹徳〈臣〉黑格〈臣〉鄂昌〈臣〉賽明善〈臣〉倉米〈臣〉劉武〈臣〉博爾多〈臣〉和善〈臣〉吳爾登〈臣〉巴喜〈臣〉戴庫〈臣〉薩爾泰〈臣〉巴爾圖〈臣〉永泰〈臣〉溫徳布〈臣〉興安〈臣〉蘓爾通阿〈臣〉鈎周〈臣〉三保柱〈臣〉根讀思查卜〈臣〉闗保〈臣〉班第〈臣〉色楞〈臣〉常都〈臣〉常祿〈臣〉偏圖〈臣〉巴查爾〈臣〉端柱〈臣〉色冷〈臣〉伊丹穆〈臣〉潘宏裔〈臣〉榮貴〈臣〉梁世鉁〈臣〉王謨〈臣〉陳良策〈臣〉李宗〈臣〉路士鈺〈臣〉辛雲徵〈臣〉陳都策〈臣〉蔣書升〈臣〉劉曰珪〈臣〉成説〈臣〉樊致一〈臣〉鄧廷喆〈臣〉施燾〈臣〉張祖鎬〈臣〉胡忠本〈臣〉李元起〈臣〉倪璠〈臣〉張開宗〈臣〉潘乗龍〈臣〉多時珍〈臣〉呂耀曽〈臣〉陳時夏〈臣〉李彥坳〈臣〉李樹目〈臣〉何繼曽〈臣〉楊若楙〈臣〉王允晉〈臣〉竇容恂〈臣〉黃貞乾〈臣〉趙作鼐〈臣〉莊楷〈臣〉韓暎〈臣〉范授中原任內閣中書〈臣〉閻詠督理俄羅斯文館事務內閣中書〈臣〉常度等
經筵曰講官起居注都察院左都御史兼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臣〉揆敘 經筵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臣〉湯右曽翰林院侍讀學士〈臣〉覺羅蘓庫〈臣〉達禮瑚侍讀學士兼戶部縀疋庫郎中〈臣〉薩哈布侍讀學士〈臣〉宋衡〈臣〉汪漋〈臣〉熊葦 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講學士〈臣〉常壽〈臣〉勵廷儀〈臣〉周起渭侍講學士〈臣〉穆爾泰〈臣〉常壽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講學士提督順
天學政〈臣〉陳璋 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讀〈臣〉常鼐侍讀〈臣〉劉柱〈臣〉魯海〈臣〉樊澤達〈臣〉魏方泰翰林院侍講〈臣〉常海〈臣〉傅爾敦〈臣〉薩哈達 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講〈臣〉文志鯨〈臣〉蔣廷錫侍講〈臣〉呉垣翰林院修撰〈臣〉王雲錦 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修撰〈臣〉趙熊詔修撰〈臣〉王世琛翰林院編修提督廣西學政〈臣〉龔鐸提督四川學政〈臣〉王誥提督浙江學政〈臣〉宋至編修〈臣〉沈宗敬〈臣〉叢澍〈臣〉車鼎晉〈臣〉朱啟昆〈臣〉周彜〈臣〉高輿〈臣〉查嗣瑮〈臣〉文岱〈臣〉查愼行〈臣〉俞梅〈臣〉廖賡謨〈臣〉潘體震〈臣〉萬經〈臣〉伊太〈臣〉俞兆晟〈臣〉吳士玉〈臣〉彭廷訓〈臣〉蔡學洙〈臣〉鄒奕鳳〈臣〉林之濬〈臣〉俞長策〈臣〉嵇曾筠〈臣〉楊開沅〈臣〉宮鴻歴〈臣〉莊令輿〈臣〉戈懋倫〈臣〉索泰〈臣〉鄭任鑰〈臣〉王謩〈臣〉繆沅〈臣〉蔣漣〈臣〉儲在文〈臣〉徐斌〈臣〉戚麟祥〈臣〉阿克敦〈臣〉須洲〈臣〉張起麟〈臣〉李紱〈臣〉惠士奇〈臣〉徐用錫〈臣〉孫時宜〈臣〉秦道然〈臣〉方覲〈臣〉陳似源〈臣〉閻圻〈臣〉呂謙恆〈臣〉沈樹本〈臣〉徐葆光 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檢討〈臣〉阿爾賽提督山西學政〈臣〉孔尚先提督廣東學政〈臣〉史貽直提督雲南學政〈臣〉海寶檢討〈臣〉阿金〈臣〉王傳〈臣〉李周望〈臣〉逢泰〈臣〉劉師恕〈臣〉李天祥〈臣〉蔣肇〈臣〉謝履忠〈臣〉王士鑰〈臣〉柯喬年〈臣〉呉相〈臣〉萬民欽〈臣〉衛昌績〈臣〉彭維新〈臣〉馬豫〈臣〉李鍾峩〈臣〉張懋能〈臣〉諸起新〈臣〉李日更〈臣〉王思訓〈臣〉李掌圓〈臣〉陳均〈臣〉史尚節〈臣〉王珻〈臣〉壽致潤〈臣〉黎致逺〈臣〉張照〈臣〉顧五達〈臣〉馬益〈臣〉陸紹琦〈臣〉盧軒〈臣〉謝履厚〈臣〉劉大轂〈臣〉何世璂〈臣〉程翄〈臣〉邱尚志〈臣〉曾謹〈臣〉詹銓吉〈臣〉嚴思位〈臣〉黃越〈臣〉黃趙音〈臣〉髙維新〈臣〉張大受〈臣〉曹掄彬〈臣〉鄧葵友〈臣〉車松〈臣〉陳㑹翰林院庶吉士〈臣〉徐昻發〈臣〉董新策〈臣〉高其偉〈臣〉汪份〈臣〉趙泰臨〈臣〉吳闗傑〈臣〉湯之旭〈臣〉蔣綱〈臣〉周鳳來〈臣〉朱一鳳〈臣〉李中〈臣〉於廣〈臣〉汪倬〈臣〉張玢〈臣〉王時憲〈臣〉范令譽〈臣〉陶成〈臣〉朱綸〈臣〉卜俊民〈臣〉曹鳴〈臣〉李鍾僑〈臣〉陶貞一〈臣〉劉於義〈臣〉潘允敏〈臣〉王圖炳〈臣〉鄂爾奇〈臣〉楊士徽〈臣〉何國宗〈臣〉秦靖然〈臣〉田嘉穀〈臣〉徐雲瑞〈臣〉馮汝軾〈臣〉俞鴻圖〈臣〉杜詔〈臣〉鮑開〈臣〉孟班〈臣〉楊祖楫〈臣〉何應鰲〈臣〉林昂〈臣〉顧嗣立〈臣〉喬時適〈臣〉王澍〈臣〉狄貽孫〈臣〉徐杞〈臣〉易簡〈臣〉漆紹文〈臣〉周天祜〈臣〉程夢星〈臣〉薄海〈臣〉春山〈臣〉秦休〈臣〉周金簡〈臣〉許鎭〈臣〉王時鴻〈臣〉董胡宏〈臣〉周彬〈臣〉郭孫順〈臣〉錢廷獻〈臣〉楊湝〈臣〉沈世屏〈臣〉夏愼樞〈臣〉陳王謨〈臣〉舒大成〈臣〉覺羅名昌〈臣〉李如璐〈臣〉徐依〈臣〉林景拔〈臣〉胡煦〈臣〉張淳〈臣〉湯大輅〈臣〉莫與及〈臣〉魯立〈臣〉王夢旭〈臣〉王遵扆〈臣〉白子雲〈臣〉孫詔〈臣〉謝濟世〈臣〉張旭〈臣〉劉蛟〈臣〉鄭之僑〈臣〉鄭其儲〈臣〉潘祥〈臣〉王畮翰林院典簿〈臣〉達爾富〈臣〉李據待詔〈臣〉秦圖〈臣〉胡秦孔目〈臣〉對哈納筆帖式〈臣〉花善等
經筵講官禮部左侍郞兼管詹事府詹事〈臣〉二格詹事府少詹事兼管㕘領佐領事〈臣〉拉錫希布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臣〉梅之珩〈臣〉王奕清 日講官起居注左春坊左庶子〈臣〉黨阿賴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提督江南學政〈臣〉胡潤左諭徳〈臣〉赫成額 日講官起居注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修撰〈臣〉呉廷禎左春坊左中允〈臣〉阿達海左中允兼翰林院編修〈臣〉陳邦彥〈臣〉陳世倌左春坊左贊善〈臣〉班度左贊善兼翰林院檢討〈臣〉范光宗〈臣〉薄有徳右春坊右庶子〈臣〉袁保柱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講〈臣〉閻錫爵右春坊右中允〈臣〉邁米達右中允兼翰林院編修提督山東學政〈臣〉陳恂右春坊右贊善〈臣〉尼雅哈利右贊善兼翰林院檢討〈臣〉孫勷司經局洗馬〈臣〉滿都 日講官起居注司經局洗馬兼翰林院修撰〈臣〉張廷玉主簿〈臣〉李潯錄事〈臣〉李珍筆帖式〈臣〉雅勒圖等
中書科中書舍人〈臣〉曹廣憲〈臣〉劉鬥文〈臣〉陳恪〈臣〉何道瑄〈臣〉杜述先額外中書舍人〈臣〉陳厚耀筆帖式〈臣〉張鼐等
內廷纂修〈臣〉高不騫〈臣〉王曾期〈臣〉郭元釬等一統志館監生〈臣〉沈永譽等
官學生〈臣〉戴留助等恭
祝
西安門外衆舖戶小民榜文
伏以
聖夀綿長寶厯共慶萬年之算
皇仁浩蕩恩膏先流九達之衢
邁漢殿之三呼豈徒頌禱
斂箕疇之五福用錫臣民扶杖而觀咸識春臺之近躋堂而獻欣瞻化日之舒慶溢闠闤歡闐卷陌欽惟
皇帝陛下
法天之徤
如日之升
合千八百國黎獻之邦普天同戴
積五十二年太平之盛率土皆臣六合爲家盡乾坤而作界八荒我闥合滿漢而同風露犬紈牛款闗入貢旅獒越雉斂袂趨朝安益求安歲歲蠲租賜復治惟求治時時旰食宵衣鑿井耕田家霑甘露阜財解慍人被薰風旣緯武而經文亦左仁而右義凡此歴年之丕績實綿萬世之宏基茲當三月方中正值
六旬聖誕萬靈效順欣看南極之老人七曜呈祥遙接西池之王母含生胥慶負質同歡〈臣民〉等幸居
輦轂共列市㕓仰
鳳詔於日邊竊比向陽草木聽
鸞音於天上欣同在囿禽魚百貨競陳五材竝飭萑苻
無警共沐
鴻施泉布時通悉由
仁政歌呼載道人襲黃絹之衣含哺偕來手策班鳩之杖羣進封人之頌用祝三多願集絳老之年合成
萬歲恭拜燈王於紺宇䖍禮花首於銀龕共慶
長齡用介
純嘏伏願
大轉鴻鈞
宏開壽域
瑤圖孔固億萬年萃四海之歡
璇宇長清千百世獻九州之貢五日風而十日雨盡協堯梧舜栁之祥九年蓄而三年耕永息井龯參旗之象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相忘化日之舒如山如阜如岡如陵長獻介睂之斚矣
西安門外各行舖戶市井〈臣民〉田世盛余天佑 王永昌 薛大晟 夏之傑於化龍 郭鎭傑 張國臣 武紹文劉宗堯 李必顯 霍攀桂 廖全勝鄭滿康 蘇文蔚 衞奉周 張宏印謝 璞 田興文 王名道 吳成華王朝穩 郭宏徳 張天仁 陳奇章趙天貴 趙金鼎 李 貴 陳彬如佟自㑹 宋之勝 李震芳 蔡進徳李文藥 周文昇 潘九思 於廷佐張瑞奇 趙國瑞 郭應熙 張 利韓所生 趙 燕 楊 祿 徐光斗馬成龍 劉文進 米 彪 郝 亮王士雄 王來宣 劉漢裔 王洪胥王志成 劉定安 張君輔 李長璽王守信 劉 虎 徐國才 陳 三王吾興 馮世昌 王時祿 李福俊高棲鳳 牛才斗 郭進寶 齊卞生傅爾徳 杜 培 王好賢 劉成漢王繼昌 邱起山 董文仁 馮國用紀之綸 紀之緯 李振基 羅謙吉杜金龍 白得朋 康 三 紀 五李青彪 朱 麟 王嗣元 楊 崟陳韋葉 趙養睿 王 錦 邢宣泰馬國聖 王 五 趙文炳 許文相王 詮 高國元 邵元龍 石良輔米 良 趙之炳 樊 祚 張士奇劉士爵 王 翠 楊 三 白繼盛康朝佩 王鳳起 舒文選 房世禎周性新 郭 璽 胡有徳 楊玉泰張國寶 王奪魁 許繼振 徐興逺張宏金 劉在都 蔡之俊 呂有徳張朝鳳 鄭國璧 劉秀芝 髙進孝張化鳳 袁秉乾 張芝彥 王永榮張士泰 余 昇 馬文壯 佟正已寇作棟 王顯榮 趙之棟 鄧士奇趙良璧 趙廷輔 趙廷璧 趙廷臣榮士琮 呂洪宣 呂成林等恭
祝
內務府官學滿漢教習官學生榜文
伏以
皇仁普徧九垓洽衢歌巷舞之聲
聖壽綿長億載覩電繞虹流之慶
雲開閶闔瑤池捧進太平觴
星朗樞垣銀甕鏤成萬歲字天行永健旭照長輝欽
惟
皇帝陛下
手握璇圖
躬膺寶籙
統萬靈而御六合安益求安
咸五帝而登三王
聖不自聖値
龍飛之五十二載海宴河清卜
鳳厯者億萬斯年天長地乆茲屆五陽之月欣逢
萬壽之辰日彩彤融人在大羅天上春光罨靄羣逰極樂國中供養伊蒲聊比拈花之頌宣揚梵唄譬諸擊壤之歌本無當於髙深冀少抒夫涓滴〈臣〉等恩深豢養志切祝釐願為文囿之芻蕘瞻依化日竊比虞廷之鳥獸抃舞光天唱貝葉之三多誠孚猊座吐蓮花之五色歡繞
龍樓行見寶厯綿延慶
皇圖之鞏固鴻基永茂仰
帝祚之遐昌矣
內務府官學滿教習中書〈臣〉費揚古〈臣〉厄特黑〈臣〉覺羅勒忒禮〈臣〉官柱漢教習舉人貢生〈臣〉方任〈臣〉章全人〈臣〉楊飛熊〈臣〉吳錫爵〈臣〉於梓〈臣〉楊儐〈臣〉龔克庸〈臣〉季宏煥〈臣〉姚述虞〈臣〉蔡汝齊〈臣〉王希曽〈臣〉錢鋐官學生〈臣〉常夀〈臣〉哈虎〈臣〉保柱〈臣〉黑子等恭
祝
𠉀補翰林院編修〈臣〉高輿率領浙江耆老三百餘人於
萬壽寺恭設千佛道塲榜文
伏以
金輪煥采諸天共慶無疆
玉厯膺符萬國同皈有道慧日麗
九重閶闔瑞滿乾坤吉雲昭四表光華祥凝宇宙燃香
燈而頂祝
髙深遙聯星拱誦梵貝而宏宣
福徳近接嵩呼稽首颺言齊心展誦欽惟
皇帝陛下
統接千齡
澤覃萬寓
握珠囊而受采承乾保泰葉虹流電繞之祥
調玉燭以乗時縕瑟歌風應海宴河清之運緝熙光
聖學日新月盛百王之懿範併入陶鈞乆道育羣生夕
惕朝乾歴代之風施咸歸綱紀
天文河漢廓洙泗之淵源
聖武雷霆勒燕然之碑版慎簡雲龍之紀朝皆六相五
官協和風雨之司野樂春耕秋歛
宮府飭而髙卑奠定告成之圭璧乆昭
鑾輿動而民物雍和望
幸之謳歌四起求賢若渇覽輝之鸞鳳齊來登俊惟庸入網之珊瑚競爽省耕勸織家窺冊府之丹青發帑賑金歲拜瑤天之膏澤歴蠲逋賦金錢之數等恆河全免新租綸綍之頒如天雨爰書必愼頻宣肆赦之文決獄惟寛特下矜全之令巽風潛洽遙及南梧北栁之區解澤旁敷逺霑出日無雷之域唐虞而上極隆之盛治比此非多開闢以來未有之神功於今爲烈茲當紀元五十二年恭遇
萬夀六旬正誕時則天不愛道地不愛寶黃星煥而朱草榮龍馬在河麟鳳在郊銀甕臻而金船出八紘歸極四海騰歡衍五福於箕疇未足罄人天之頌禱賡九如於周雅詎能申葵藿之對揚〈臣輿〉職忝蓬壺材慙樗杜校讐秘檢如繙寶藏於龍宮侍從屬車恍覩珠幢於鷲𡽹荷
隆施於兩代生生莫報
崇深享厚祿於全家世世難酬
覆育幸際
昌期之伊始願賡岳牧之歌欣逢
景福之大來欲效兒童之頌潮音禮懺旣臨碧海以朝宗日下延僧復對青峰而獻壽敷纎㣲之意蕋竊思聚芥培山攄㸃滴之心源惟冀收涓添海伏願
長發其祥
永言配命
後三光而不老格太清奠太寧丕顯太平於有象同二曜以貞恆斂萬福享萬祿彌昌
萬壽於無疆則三十六億平等之居竝躋西方極樂八
萬四千婆娑之境俱登無量壽天矣
行人司衙門榜文
伏以
天成地平八表際雍和之運
星輝雲爛萬方逢熙皥之春
凝瑞靄於㣲垣合同軌同倫同文而益盛
燦榮光於紫極萃多福多壽多子以全昌率土咸歡
普天同慶欽惟
皇帝陛下
五徳統符
萬齡開運
經文緯武聿宏參贊之功
內聖外王克建中和之極薫風遐被倉箱屢慶豐年湛露常零蔀屋時歌大有萬民樂利盡山陬海澨而並包九譯梯航舉鑿齒雕題而丕冒奉共球者千八百國上軼夏商沐膏澤者五十二年逺超堯舜厪
睿慮於乆安長治底民生於累洽重熙茲逢
聖夀之六旬適屆春王之三月歴無疆之甲子百福彌殷集萬禩之春秋一元復始得露泉於月館瑞應丹邱獲玉厯於河巖祥分絳闕春風晝永輝煌萬國衣冠南極宵明照耀九天閶闔〈臣〉等乆依
覆載莫報
高深班聯紫氣光中但祝萬年以奉
天子身傍紅雲影裏惟滌一心而叩
如來璇霄朗斗極之輝天回萬象金殿拱慈雲之座運協百靈嵩嶽三呼聲應華封之祝鈞天九奏祥和韶舞之成伏願
日月竝恆
乾坤同乆
瑤樞永握總元㑹運世之昌期
景命常新兼唐虞夏殷之全厯河山雨潤年年競獻嘉禾海嶽風清歲歲咸登瑞麥塗歌巷舞合鳩車竹馬以偕歡澤𡡾山輝共啼鳥游魚而咸若朞三百有六旬六日苞符登千百世之文歲八千為一春一秋椿齡演億萬年之慶矣
行人司司副〈臣〉張光鏻行人〈臣〉阮士琦〈臣〉張崇禮〈臣〉胡廷鳳〈臣〉錢㵯〈臣〉吳普〈臣〉褚泰〈臣〉王肅章〈臣〉李玘尊等恭
祝
候補候選人員榜文
伏以
一人有慶九如之頌祝彌殷
萬福攸同百爾之賡揚滋盛星流北斗乃
聖王降誕之徴極曜南天實
元後夀昌之應奉無私而成化徧九有以敷恩欽惟我皇上
得一以貞
兼三而治
健行不息光昭乾象於中天
悠乆無疆永布陽春於六合傳心紹世立本應圖德
無不全冊難盡載至若
慈寧侍問誠心盡色笑之歡
徽號尊崇承意在形聲之表回瀾效順已平地而成天蔀屋周恩載省方而問俗敦崇正學黌序増光宏奬羣材棘闈重啟契精一之授受洞見羮牆潄六經之芳華誕登道㟁雲書絢綵散綺成霞墨跡飛煙餘光射斗萃鳳閣鸞臺之彥抽金函石室之藏咳唾宮商身言律度日星竝曜八埏目爛乎
乾文金石相宣萬里普傳乎天籟雕題窮髪共照光輝海澨山陬咸承覆露周咨物力洞悉時艱萬姓傾心四方樂業豐年屢兆斗米且賤於三錢神聽終和祀典將通乎八蜡盛徳大業巍巍皇皇偉烈豐功綿綿翼翼是以休徴雲集泰運日隆上則景星慶雲下則河清海晏乃者宏開
夀域蓂階之厯數方隆綿歴昌期天步之禎祥最逺三陽布暖萬類敷榮普天稱仁夀於堯年寰海頌
靈長於舜日〈臣〉等乆叨
天眷初問雲程敬獻泰階
萬夀之圖允符
聖主歴年之數字中蝌蚪挾日月以騰輝筆下蛟龍共風雲而來㑹涓涘未報敢雲拜獻之先資浩蕩難名莫罄生成之大德用諏穀旦爰集羽流宣寶誥於廣塲迓玉清於上界波迴太液添海屋之仙籌樂奏雲璈集瑤池之法駕光耀金仙之座香浮玉殿之煙朝野歡呼人天抃舞春生北闕葆一氣之元和日麗東華薦三靈之茂祉伏願
如日初升
與天齊夀紫芝黃鶴永延
帝祉於無窮旦月卿雲常見
天顔之有喜從此五風十雨草木長春行見九域八紘神人胥慶梯山航海羣瞻鳳厯之悠長天府神京永奠鴻基於鞏固矣
候補員外郞〈臣〉汪錫齡〈臣〉李維均等𠉀選員外郞〈臣〉髙浚等𠉀補主事〈臣〉胡増耀〈臣〉陳沂震等𠉀選主事〈臣〉梁錫珩〈臣〉趙繼抃等𠉀選內閣中書應陞〈臣〉陳學良等𠉀選中行評博〈臣〉汪樞〈臣〉阮體乾等𠉀補中書〈臣〉劉自潔〈臣〉朱齊名等𠉀補鴻臚寺寺丞鳴贊〈臣〉陳謨〈臣〉周李等𠉀選國子監典簿〈臣〉樂鳳儀〈臣〉梁德兼等𠉀選兵馬司副指揮〈臣〉程鶴齡〈臣〉沈允陞等𠉀選翰林院孔目〈臣〉鄧繁禧等原任布政司〈臣〉張聖猷𠉀補㕘議道〈臣〉靳治齊𠉀補道府〈臣〉汪清𠉀補知府〈臣〉張國楨〈臣〉王景灝等新授知府〈臣〉髙鈴𠉀補同知〈臣〉王襄國〈臣〉汪泰來等𠉀選同知〈臣〉戴晉〈臣〉耿鱗奇等新授知州〈臣〉郜超𠉀補知州〈臣〉卓士傑〈臣〉邵棠怡等新授通判〈臣〉周溥𠉀補通判〈臣〉黃明德〈臣〉王繼華等𠉀選通判〈臣〉髙其倫〈臣〉陳世增新授知縣〈臣〉陶元運〈臣〉齊方起𠉀補知縣〈臣〉周元愷〈臣〉吳振武等𠉀選知縣〈臣〉馮景夏〈臣〉蔡文等新授教諭〈臣〉朱齊年𠉀補教諭〈臣〉胡文元𠉀選教諭〈臣〉叢澐等𠉀選訓導〈臣〉張無咎等新授布政司理問〈臣〉黃煒𠉀選布政司經歴等缺〈臣〉黃國楹〈臣〉王宗城等𠉀補州同〈臣〉陳元容𠉀選州同〈臣〉周元鼎〈臣〉計文齡𠉀補州判〈臣〉戴塤等𠉀選州判〈臣〉陳仕〈臣〉汪愈等𠉀選府經歴〈臣〉馮開成等新授縣丞〈臣〉馮廸等𠉀補縣丞應陞〈臣〉張相柱𠉀補縣丞〈臣〉徐廷垣〈臣〉周文隆等𠉀選縣丞〈臣〉繆錞〈臣〉張大成等𠉀選府知事〈臣〉羅國禔等恭
祝
京城正陽門各巷各行士民商賈榜文
伏以
聖朝調玉燭祥昭有道之符
皇鼎固金甌兆啟無疆之厯
恩竝地天而疊被化普八紘
籌添日月以俱長光凝五位燦紅雲於雉尾畢騰率土之呼嵩瞻紫氣於螭頭益起康衢之擊壤謳歌莫罄舞蹈難揚〈臣民〉等伏聞興王履泰當五百之昌期仁主乗乾綿十千之寶祚勲華逓接深仁普播於萬方謨烈相承厚澤覃敷於九㝢出作入息俗尚清嘉鼓腹含哺民風於變是知臻上理無慙上哲更識有大徳必享大年華渚流虹最著髙辛之瑞瑤樞繞電聿傳蒲阪之祥封人獻祝以三多箕子衍疇於五福蓋人登袵席旣統四海之家以為家而詩詠岡陵自合萬民之夀而皆夀欽惟
皇帝陛下
道配乾元
徳符坤厚
政勤宵旰儼天步以雍雍
治洽堂廉奉帝衷之翼翼體
天地好生之徳遐邇叨未有殊恩承
祖宗忠厚之傳中外邀非常曠典
青壇主鬯契明旦於穆清
蘭殿稱觴勤清溫於定省
接堯舜禹湯執中之統緒洵咸五以登三
印闗閩濓洛理學之淵源果外王而內聖或丹黃載
籍標大義於綱目之書或甲乙陳編
賜御評於古今之集𤼵皇萬象鑄史鎔經輝映三才左
宜右有
天章璀璨綴金科玉律於毫端
宸翰敷華驚鳳翥鸞迴於字裏
書十行而官方士習訓寓勸懲
籌萬姓而農事女紅圖詳耕織
仁人無敵天威快三孽之驅除
王者有徵神武欣九邊之底定蕩平絶域聲靈騰出日之鄉煦育泰階徳教訖無雷之國梯山航海闢從來未闢之封疆漸義摩仁興亙古難興之禮樂致百靈之效順看四瀆之呈祥猶復
南閲河工
東封泰岱總冀敷天得所不憚廵行更欣匝地霑恩屢
邀時邁邇者下蠲租之
明詔務蓋藏於耕九餘三開造士之宏科俾彚萃於拔十得五征徭槩免歴三載而一周鄉㑹竝行閲十年而再舉在我
後大沛宏恩於八極秀樸歡騰惟吾民欲聚純嘏於一人熾昌頌起乃推崇未及於萬一而謙讓已至於再
三屢卻
徽稱益彰
沖徳
聖不自聖詎惟嫓跡於神堯安益圖安遂已齊年於太
昊恭逢
聖誕欣際嘉辰福祿兼隆共慶六旬之初度尊親未艾
實為
萬歳之始基佳氣雲蒸啟九天之閶闔歡聲雷動集萬國之衣冠溥湛露於彤階酒斟百福迴祥風於紫陌觴進九霞鶯囀上林宛轉和鈞天之奏鳳鳴阿閣翩躚覘盛世之儀被文錦之衣麻姑擘其麟脯乗綵雲之輦王母奉以蟠桃日之升月之恆鷺序鵷班齊上南山之鶴算天同長地同乆黃童皓叟競獻
北闕之兕觥〈臣民〉等屬在編氓幸霑徧徳逰日中之市
願受一㕓通
輦下之財互交百貨地稱
帝里躋蕩平正直之休風居隷
皇都沐累洽重熈之雅化凡我小民之樂業皆賴聖主之鴻恩家慶昇平夙矢瞻依之切典隆
朝賀彌深頌禱之私用申向日之寅衷敬祝齊天之
上壽光搖寶炬華燈開太液之蓮曲度霓裳法部按雲門之節更涓吉日肅布淨壇誦寶誥於金繩無㣲不格闡梵音於瑤笈有感皆通俯鑒吾儕報効之涓埃永増
哲後凝釐之悠乆伏願
壽域宏開
春臺廣被結道徳作長生之果何須赤鯉訪仙鍊仁義為福世之丹不藉青牛採藥和風翔九陌處處流膏甘雨灑萬方人人飲液休徵則民康物阜瑞應則時和年豐將萃六合之羣黎常戴萬年之
天子參天兩地與萬物以偕春就日瞻雲共三光而永曜則已安已治不殊軒帝之靈長而卜世卜年更過周家之綿逺矣
紬縀三行程得壽石璞邱聖臺等二百二十五人金行譚伯龍褚國受劉之鉅等一百四十四人金銀首飾行王世鼎汪詰方一増等一千一百六十七人珠寶行龍登雲孟齊賢周尚文等三百六十六人人參行李之鬱金鑑金義檢等一百九十五人城內貂皮行蔣啟元劉世豐張祥麟等二百七人當行張士奇張名逺張景貞等一百一十七人銀行葉長林陳吉士徐國楨等五百八十二人紬縀行仲時盛任振翔沈懋昭等六百八十七人布行武人運康學文孟學呂等五百四十九人帽行陳宗顯張國岡毛潤等一百八十六人糧食行張國鋐趙元〈臣〉劉建邦等三十六人廣行劉國瓚王義趙孟遷等三十六人鞾韈行王尚禮王國〈臣〉王愛民等八十四人東河沿各行單世立劉彥宋芝秀等二百三十四人西河沿各行唐自芳王國壽金國鑑等七十八人糧倉行閆大士曹起龍孫起熊等一百五十人果行朱文進崔國秀黃士英等二百一十八人廣商梁式彩黃國琮傅瑞公等三十三人廣行伍君銘邢國泰蕭夢祥等九人西河沿各行衞全許養寛夏忠舜等一百五十六人正陽橋各行魯登雲詹銓張有道等八十四人廊房頭巷各行張桂郭宗賢趙鐸等三百三十六人廊房二巷各行王近〈臣〉王禮〈臣〉吳國華等一百八人珠寶市張明鳳李機馬國〈臣〉等一百八十人大街東各行陳宏儒徐金貴魏自秀等三百九十三人大街西各行諸鑒李忠致王之伊等一百四十四人鮮魚口內各行左志懋張茂第李文貴等三百人大柵欄內各行曹國弼張於倉徐芳等一百人梅市街各行陳友志趙國宣耿國翰等五十一人髙爵街各行趙迪吉薛進通劉敬等六十六人東大街各行李珍王建劉慶祖等一百一十七人西大街各行張志仁吳金玉趙貴尊等六十三人正陽門內各行任宏重張文煥金瑛等六十人正陽門外各行馬世俊王自富郭騰龍等二千一百八十七人各巷士民邢儼莊彥卿鄔茂馥等四百五十八人續到各巷士民汪偀孟春富司文柄等二百四十八人書榜舉人米愫副榜吳鍾芬教習汪芳藻歲貢魏大徳生員翁應庚米愼陳篤祜米悅褚瀚褚丞監生王安國儒士張鎔董事行人司行人褚泰𠉀選州同吳毓文周道盛郭燕朱榮璧王世鼎方逺朱元俊褚清𠉀選縣丞褚國鑑褚國受褚源葉長林鍾志淳等共一萬五百一十二人等恭
祝
萬壽盛典初集卷四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
慶祝三〈名山祝釐一〉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各省督撫提鎭諸臣以
皇上六旬正誕各就其地之名山勝境率所屬大小文
武臣僚耆老士庶建壇設醮慶祝
萬壽
二月十一日廵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兼理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蔣陳錫謹
題為恭報微〈臣〉擇吉前赴泰山進香恭祝
萬壽事欽惟我
皇上
學貫三才
功髙千古
作君作師沛恩膏者千八百國
得名得夀鞏磐石者億萬斯年
厚徳深仁逺邁乎商周虞夏
文謨武烈𢎞敷於南朔東西民思
帝澤之隆普天嵩祝〈臣〉荷
君恩之重率土山呼茲當
萬夀開科大典〈臣〉俟監臨文闈事竣擇於三月十一日自省起行恭詣泰山嶽廟十三日薰壇十四日至二十二日圓滿九晝夜功徳〈臣〉即於泰山嵩呼
萬壽伏願
天行彌健
聖厯常新自京師以至九垓處處樂
皇仁之高厚由六旬以臻萬歲年年慶
聖壽於無疆矣所有微〈臣〉擇吉起程日期相應
題報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三月初五日奉
㫖該部知道
三月十一日提督山東等處學政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編修〈臣〉陳恂謹
題為恭逢
萬夀共效嵩呼敬達輿情以伸下悃事據青州府屬文武生員髙延齡等呈稱齡等生際唐虞身居學校䝉我
皇上徳隆覆載夀考作人屢
頒廣額之𢎞恩復
賜開科之曠典頻年賑貸寒儒共被春溫今歲蠲租下
士咸登仁夀荷
生成於淪肌浹髓安誦讀於
舜日堯天茲於五十二年恭逢
聖誕昌期萬年有祜伏惟沂山東鎮素稱靈異茲聞設壇建醮深愜輿情闔郡諸生僉願隨行拜舞共效
無疆之祝伏乞轉達等情到〈臣〉欽惟我
皇上治懋勲華徳敷宇宙揆文奮武集千八百國之共球平地成天綿億萬斯年之厯算恭遇
聖夀六旬甲子初周普天同慶〈臣〉駐劄青州境內沂山即係東鎮東方之鎮於五行屬木木號長生於四序為春春司發育沂山列在東方
聖誕正當春月〈臣〉謹擇於三月十二日為始䖍祝九日頌寳籙以比南山望瑤光而瞻北斗青陽日麗長施出震之功紫極流輝懋集乘乾之福自今伊始年年慶
萬夀於昇平以莫不増歲歲進九如於天保今據闔郡士子數百餘人踴躍呼嵩情詞懇摯不敢壅於
上聞為此謹
題四月初一日奉
㫖該部知道
三月十一日鎮守山東全省等處地方總兵官左都督〈臣〉李雄謹
題為恭報微〈臣〉率同兵民共赴蓬萊仙閣恭祝
聖夀無疆事欽惟我
皇上宵衣旰食膺圖方五十二載祿位名夀錫祚自億
萬千年〈臣〉自蒞任來向年恭値
皇上萬夀俱同文武官弁在本城內萬夀宮敬設龍亭啟壇建醮三晝夜序班行禮恭祝
聖夀茲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欣遇
皇上六旬大慶正率土歡騰普天胥慶之時據登州府耆老兵民王嘉玉等又據〈臣〉標中右水師營馬步兵丁王永年等呈稱今遇
皇上六旬聖誕請啟壇建醮恭祝
聖夀萬年連名具呈前來惟是萬夀宮規模基趾窄狹今闔城內外兵民紛紛雲集人多地狹不足以肅觀瞻謹擇登州府水城之蓬萊閣〈臣〉同本城文武官弁暨百姓兵丁於十三日啟建佑
聖延齡道塲九晝夜瞻海山而祝遐算
天庥永懋望日月以呼萬年
帝道彌昌縁係兵民公祝歡躍輿情〈臣〉不敢壅於上聞理合具題謹具題
知四月初二日奉
㫖該部知道
三月初七日廵撫偏沅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潘宗洛謹
題為恭報微〈臣〉親率屬員士民赴嶽慶祝
萬夀起程日期仰祈
睿鑒事恭遇我
皇上六旬萬夀良辰海內臣庶受
恩既久頌禱愈殷値此化日舒長蒼生樂業湖南百姓
扶老攜幼捧香朝嶽願我
皇上萬萬歲絡繹在塗嵩呼動地至於土司苗猺愛戴眞誠聞亦赴嶽慶祝〈臣〉謹於本月初七日由長沙起程前詣南嶽廟齋戒竭誠率屬員士民登祝融最高之峰祈
聖主無疆之壽億萬生靈衆願僉同山川神祇昭假協
應神人既和天休滋至我
皇上承受
皇天上帝眷顧景命永與乾象同長坤儀竝久此乃自然之理必得之符也〈臣〉同城司道等官除委令按察使〈臣〉王朝恩率地方文武官員仍在長沙城內醮壇行禮外其布政使〈臣〉阿琳驛鹽糧道副使〈臣〉侯惲俱隨〈臣〉前詣嶽廟行禮所有微〈臣〉赴嶽慶祝
萬壽起程日期理合題報謹具題
知四月初六日奉
㫖該部知道
三月二十六日提督湖廣全省軍務總轄漢土官兵兼軍衛土司控制苗彝節制各鎮左都督加三級〈臣〉額倫忒謹
題為恭報微〈臣〉敬同全楚官兵赴嶽䖍祝
聖壽無疆事竊照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恭逢我皇上六旬大慶〈臣〉疏請赴
闕躬祝未䝉
俞允用是諏吉齋心敬詣南嶽建壇恭祝
聖壽而全楚之鎭協標營以及士卒俱有同心齊願赴嶽叩祝〈臣〉諭令各在本汛率衆建壇望
闕呼嵩〈臣〉仍挈全楚官兵姓名冊籍赴嶽恭祝
萬壽於康熙五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起程理合恭疏題報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謹具題
知四月初一日奉
㫖該部知道
三月初八日鎮守湖廣襄陽等處地方總兵官都督同知世襲二等阿達哈哈番〈臣〉高其位謹
題為恭報微〈臣〉敬赴武當慶祝
聖壽萬年事欽惟我
皇上徳合乾坤道隆堯舜茲逢三月十八日恭遇皇上六旬正誕〈臣〉䖍誠齋沐謹擇於三月初八日自穀城縣起程躬詣武當啟建醮壇率同官弁兵丁至誠叩祝
聖壽綿長所有微〈臣〉起程日期理合恭疏題報以聞四月十一日奉
㫖該部知道
三月初九日廵撫河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河道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鹿祐謹
題為恭報微〈臣〉赴嵩叩祝
聖壽無疆事欽惟我
皇上
乾坤合徳開天長地久之昌期
聖智超倫綜帝徳王功之盛業仁民愛物盡攜兆姓納春臺航海梯山咸仰衆星拱北極濊澤誕敷於四海謳歌普徧於兩河茲値
樞星繞電之辰正逢
甲子方周之歲神人胥慶率土歡騰理宜恭設醮壇
以迓
景福敬詹三月初一日穀旦就嵩山中嶽廟設壇延請
僧道啟建祐
聖延齡道塲〈臣〉因在闈監臨先委署河南府事開封府南河同知〈臣〉武登科鹽捕同知〈臣〉呉元錦暫司齋事䖍誠叩祝今於三月初六日揭曉塲務甫竣〈臣〉於初八日率同布政使〈臣〉李苾按察使〈臣〉張伯琮馳赴嵩山齋宿醮壇稽首焚香與民同慶伏願
皇躬永固
帝徳彌昌同日月之升恆九如常歌天保並山川之悠
久
萬歲時聴嵩呼所有微〈臣〉赴嶽恭祝
萬壽無疆日期理合恭疏具
題伏乞
睿鑒施行四月初六日奉
㫖該部知道
二月二十六日鎮守河南河北等處地方副將管總兵官事降一級留任〈臣〉馮君洗謹
題為恭報微〈臣〉赴嶽慶祝
萬壽事恭遇
皇上六旬正誕普天同慶萬國歡呼〈臣〉謹㑹同河南廵撫〈臣〉鹿祐在於嵩嶽設壇建醮率領軍民人等頌祝
高深仰南山而聴嵩呼望北極以申華祝卿雲擁玉座而騰輝笙吹洛浦旭日映
微垣以交晃香繞華筵伏願
聖壽齊天八千歲之莊椿同茂
遐齡如岱億萬年之玉燭長調〈臣〉於二月二十六日自
懐慶起身前赴嵩嶽謹將離署日期
題報伏乞
睿鑒施行四月初五日奉
㫖該部知道
二月二十七日廵撫山西太原等處地方提督鴈門等闗軍務兼理雲鎮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蘇克濟謹
奏為恭謝
天恩事切〈臣〉一介庸愚荷蒙
聖恩簡畀晉撫身任地方久遠
闕廷幸逢
皇上六旬大慶〈臣〉疏請
陛見欽承
俞旨准〈臣〉來京〈臣〉於去歲封印日星馳北上十二月二
十六日到
京即在景山前恭請
聖安跪瞻
天顔歡忭何極至二月初七日隨
駕行圍荷蒙
特賜
親騎良馬並哈宻𤓰等物又奉
諭旨著〈臣〉跟隨看視水圍至叚村地方即於
御座船內召見跪聆
聖訓諄摯令〈臣〉有所遵循十七日〈臣〉在船上跪送聖駕又蒙
皇上命〈臣〉將船𦂳靠
龍舟
溫綸下及復蒙
賞賜御食珍奇〈臣〉何人斯膺此格外
殊恩即捐糜頂踵奚能仰報
高深惟有益加惕勵不負
聖主之洪仁於萬一耳茲〈臣〉於二月二十二日回署即於二十六日肅秉䖍誠馳徃五臺恆山於三月初一日為始建醮諷經一月圓滿率同官民拈香叩首以慶
萬壽同天地無疆永祝
聖齡與岡陵竝久理合一幷
奏聞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三月初九日奉
旨該部知道
三月十一日廵撫江西等處地方兼理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三級〈臣〉佟國勷謹
奏為謹報微〈臣〉赴廬山進香日期恭祝
聖壽無疆事欽惟我
皇上
睿知聰明
聖神文武
盛徳合乾坤而廣運蕩蕩難名
大業超今古以遐昭巍巍莫竝
宵衣旰食五十二載正遇昌期
端拱垂裳億萬斯年長綿福祚際此
堯天舜日欣逢
電繞龍飛普天沐
帝澤之深共效三多封祝微〈臣〉荷
君恩之渥倍切
萬壽嵩呼茲惟南康府星子縣廬山高與天齊名標江
右奉
宸章之璀璨寺額
特賜秀峰頌
聖壽之光華石號舊呼華蓋五老峰連慶雲岫捧出五色祥光白鹿洞接歡喜巖浮來千重紫氣春和景𡡾瞻靈嶽萬古之休徴日升月恆逢
聖人六旬之大慶〈臣〉文闈事竣頌祝心䖍謹擇於二月十二日自省起行恭詣廬山秀峰寺占吉十三日啟建祝
聖延齡道塲九晝夜齋戒醮壇叩首焚香與民同慶伏
願
乾行彌健
坤厚永貞
天祿重申仙厯循環於甲子
壽杯長捧仙靈拱極於春秋以莫不增亦孔之固則一人有慶九州萬國處處頌有道之長而
天子萬年白叟黃童人人永無疆之祝矣所有微〈臣〉起
行日期相應
奏報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四月初九日奉
旨該部知道
三月初七日廵撫四川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年羮堯謹
題為恭報微〈臣〉躬詣峩𡼴仰祝
聖壽事欽惟我
皇上
化洽虞琴
瑞徴禹範
播仁風於八表己綿厯服無疆
沛惠雨於九州更紀太平有象厪五十二載之宵衣
旰食
景命方申卜百千萬世之日升月恆
天年周甲歡騰近甸童叟共樂夫康衢慶溢荒陬臣庶如遊乎蓬島福隨川至願切山呼〈臣〉謹於三月初七日㑹同提〈臣〉康泰學〈臣〉王誥率同布政使〈臣〉宋致按察使〈臣〉沙木哈松茂道〈臣〉佟世祿永寧道〈臣〉李我郊等躬詣峩𡼴山伏虎寺臥雲菴兩處擇於本月十二日各建道塲七晝夜恭祝
萬壽履三巴之勝境春滿祗林誦千佛之名經香流貝葉山農誌喜咸瞻南極之輝野老興歌競奏西池之曲伏願
昌期葉運
寶籙呈符松柏岡陵竊俯躬以著頌
聖神文武敢驤首以揚休所有微〈臣〉起程日期理合具題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四月初六日奉
㫖該部知道
三月初六日提督四川等處總兵官副將世襲拖沙喇哈番〈臣〉康泰謹
題為恭報微〈臣〉親赴峩𡼴慶祝
萬壽事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恭逢我
皇上六旬萬壽普天同慶〈臣〉受
恩深重祗縁初蒞四川僻處邊隅不獲入
覲隨班慶祝惟有㑹同撫〈臣〉年羮堯學〈臣〉王誥帥領所屬副將〈臣〉王之俊〈臣〉李元洙叅將〈臣〉趙璉〈臣〉馬元等齊赴峩𡼴山䖍誠誦經七晝夜慶祝
萬壽於無疆少盡微〈臣〉之愚願耳〈臣〉謹於三月初六日自成都起程所有微〈臣〉起程日期理合繕疏
題報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四月初六日奉
旨該部知道
三月十三日鎮守四川松潘等處地方副將管總兵官事〈臣〉程正李謹
奏為恭祝
萬壽事欽惟我
皇上至聖配天大徳受命虹流雷繞為
聖主誕降之徴海晏河清實
至尊壽昌之應普天之下人人共祝無疆率土之濱處
處咸歌有慶
壽齊日月
仁靄乾坤〈臣〉樗櫟庸材兜鍪下質身羈邊汛心戀
闕廷恭逢
萬壽之昌期欣遇
六旬之大慶舞蹈莫遂踴躍時深謹擇於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三日薰沐齋戒率領官兵士庶商賈喇嘛土目前至雪山黃龍寺延集僧道自十五日起至二十一日止拜諷經懴七晝夜䖍祝
聖壽無疆
皇圖永固為此具本謹具奏
聞四月十七日奉
旨該部知道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一
慶祝三〈名山祝釐二〉
廣西臣民修建桂林府全州湘山寺無量壽佛道塲慶祝
萬壽撫臣陳元龍疏請
御書題額
上親灑宸翰書壽世慈䕃四大字賜之
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廵撫廣西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陳元龍謹
題為邊方感
恩心切祝
聖情殷俯順輿情重修
無量壽佛道塲告竣共懇
恩賜
御書匾額以慰瞻仰以垂萬古事欽惟我
皇上治功道徳冠於古今仁壽健行同於覆載自天開地闢以來從未覩此昌期極山陬海澨之遙無不登於樂土茲者明年三月恭遇
萬壽齊年粵西地雖僻逺而村墟溪洞之間白叟黃童
無不知感戴
聖徳羣思望
闕呼嵩況〈臣〉等大小各官蒙
恩豢養食祿一方而以封疆職守道里遠隔不能隨在廷諸臣抃舞叩首於
堯階之下犬馬之私無由自展茲查桂林府全州之湘
山寺供奉
無量壽佛眞身崇巖秀麗紺宇𢎞敞自唐迄今厯數
千年每年二月初八日値
無量壽佛誕辰通省及鄰省漢土百姓不逺二三千里皆來進香蓋以祈福壽得福壽祈豐年得豐年靈感福庇其來已久今年二月間逺近萬民齊集之時咸稱我
聖主即
無量壽佛現身相約明年三月畢集寺中叩祝
萬壽幷商量廣募重新殿宇億兆黎元㒺不同心〈臣〉聞
之不勝欣慶而仰體我
皇上愛民至意誠恐下費民力〈臣〉同司道各官率先捐俸修理委全州知州〈臣〉沈元佐桂林府通判〈臣〉慕國琠敬謹督修經〈臣〉具摺
奏明數月以來隨有〈臣〉屬各府各縣諸臣先後樂輸凡應用物件俱現發價値採辦一切匠工照民間現給工食百姓子來趨事踴躍歡呼茲據知州〈臣〉沈元佐通判〈臣〉慕國琠報稱奉委修理湘山寺小心監督自
壽佛塔殿大雄殿伽藍殿真武殿天王殿兩廡配殿鐘鼓樓戲臺龍鳳山門竝東西之毘盧殿大悲閣凖提閣景徳堂等處俱重加修整油漆大小佛像羅漢像共一千餘尊悉皆裝金綵畫即於寺前西首山岡之上建造
萬壽行宮七間自大門二門戲臺至後廊共五進東西走廊一百零八間工程俱已告竣〈臣〉委布政使〈臣〉黃國材單騎親往查閲闔州老幼百姓並往來商賈行旅至寺中瞻仰者同聲齊呼
萬歲聲震林谷復據紳士唐暄里民馬祥林兵丁向仁
等環擁呈稱我
聖主為當今壽佛今幸覩
佛殿重輝
行宮新建
壽佛之金身普䕃厯千百刼而無量
聖主之玉厯長調更億萬年而彌永但遐方就
日情殷必得懇請
御書匾額昭示正殿俾荒服黎民仰覩
雲日之光華永霑
雨露之恩澤從此歲歲豐登人人樂利實為邊逺非常
之慶幸等情前來〈臣〉伏思
皇上宸章寶翰如日月之經天江河之行地而粵西士民遠在邊鄙未得遂其瞻仰之誠若蒙
恩賜
御書匾額不異
錫福逺方兼可永鎮邊土真千載一時之盛事〈臣〉不敢
不下順民情上凟
天聴伏乞我
皇上萬幾之暇推恩頒賜〈臣〉當䖍造匾額摹刻即於三
月
萬壽令辰懸掛
御匾俾琳宮寶剎
奎光與慧日同輝山阜岡陵
聖澤與慈雲並永用慰八千里外數百萬臣庶之心〈臣〉
等慶幸何極事關萬民感
恩祝
聖輿情〈臣〉不敢壅於
上聞理合具
題十二月二十二日奉
㫖該部議奏
五十二年正月十八日禮部尚書〈臣〉赫碩色等謹
題為邊方感
恩心切等事禮科抄出廣西廵撫陳元龍題前事奉㫖該部議奏欽此該〈臣〉等議得廣西廵撫陳元龍疏稱
我
皇上治功道徳冠於古今仁壽健行同於覆載明年三
月恭遇
萬壽齊年粵西地雖僻逺而白叟黃童無不望
闕呼嵩茲查桂林府全州之湘山寺供奉
無量壽佛真身崇巖秀麗紺宇𢎞敞今厯數千年遠
近萬民齊稱我
聖主即
無量壽佛現身相約明年三月畢集寺中叩祝
萬壽幷商量重新殿宇〈臣〉仰體我
皇上愛民至意誠恐下費民力〈臣〉同司道各官捐俸修理茲據知州沈元佐通判慕國琠報稱奉委修理
壽佛殿寺前西首建造
萬壽行宮復據紳士唐暄等呈稱今
壽佛佛殿重輝
行宮新建
壽佛之金身普䕃厯千百刼而無量
聖主之玉厯長調更億萬年而彌永但遐方就
日情殷必得懇請
御書匾額昭示正殿黎民仰覩實為邊逺非常之慶幸
等情前來〈臣〉不敢壅於
上聞理合具題等因具題前來欽惟我
皇上
仁周萬國
徳被羣生雖在山陬海澨白叟黃童莫不羣興
一人有慶
聖壽無疆之頌今粵西士庶咸以我
聖主即當今
無量壽佛樂修殿宇該撫仰體
皇上愛民之心不費民力同司道等官捐俸修理今寳
殿重輝復上達紳士輿情恭請
御書匾額應如所請乞
皇上於萬幾之暇
特賜御匾頒發懸掛則
天章璀璨慧日光輝逺土黎民得以時時瞻仰感戴聖恩億萬斯年於無既矣〈臣〉等未敢擅便謹
題請
旨本月二十一日奉
旨依議著𠉀頒發
三月十一日廵撫廣西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陳元龍謹
題為微〈臣〉恭詣湘山無量壽佛道塲啟建經壇慶祝
聖壽事欽惟我
皇上
道徳崇高
治功巍煥
健行不息與日月而同光
悠久無疆並乾坤而永泰茲者三春令旦恭遇
萬壽齊年慶滿寰區恩周海㝢粵西雖地處天末而自城市以至村墟黃童白叟無不含哺鼓腹瞻
舜日而樂
堯天望
九重而呼
萬歲〈臣〉等逺羈職守不得隨在
廷諸臣抃舞叩首犬馬之誠無由自展〈臣〉因俯順民情與文武大小各官捐俸重修全州湘山之無量壽佛古寺即於湘山之陽建造
萬壽行宮以為祝
聖之地於上年十一月內工竣經〈臣〉具疏題請
御書匾額在案茲當
聖誕屆期〈臣〉謹於三月十一日起程前詣湘山就於無
量壽佛大殿啟建
萬壽經壇七日偕文武諸臣望
闕叩頭慶祝伏願
陽和浩蕩千百國永沐恩波
化日舒長億萬年常霑福澤〈臣〉無任踴躍歡忭之至
所有起程日期理合
題報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謹具題
知四月十四日奉
旨該部知道
三月初二日提督廣西總兵官左都督〈臣〉張朝午謹
奏為慶祝
聖壽恭報微〈臣〉赴全日期事欽惟我
皇上功徳邁古仁壽同天普慶寰區效靈川嶽粵西全州湘山寺供奉無量壽佛真身厯今數千年邊方士民欣逢
聖天子六旬正誕靡不歡欣抃舞籲請撫臣陳元龍重
新壽佛殿宇建造
萬壽行宮〈臣〉同鎮臣趙廷棟亦捐俸協修工程告竣正
屆
聖壽誕辰〈臣〉於三月初二日率屬員自栁州起程前赴
湘山寺叩賀
聖誕䖍設無量壽佛經壇禱祝
皇上茂膺嘉瑞衍億萬年祿位名壽之長永荷
天庥受千百國紳士軍民之慶〈臣〉無任懽忭之至所有
赴全日期理合
題報四月初九日奉
旨該部知道
二月十九日鎮守廣西左江等處地方副將管總兵官事〈臣〉趙廷棟謹
奏為恭報微〈臣〉赴全慶祝
萬壽無疆事欽惟我
皇上聰明睿知文武聖神徳邁百王治隆千古聲教遐敷處處蒙庥咸享昇平之福恩膏普被人人樂業共遊仁壽之天業廣功高道隆徳備誠曠代所無於今為烈者也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恭遇我
皇上六旬聖誕普天稱慶率土歡呼〈臣〉不獲與在廷諸臣隨班拜舞謹於二月十九日自南寧府起程
前赴全州同文武諸臣於新建
萬壽宮內啟建祝
聖延齡醮壇齋沐叩首慶祝
萬壽無疆所有微〈臣〉赴全日期理合
題報四月初六日奉
旨該部知道
四月十三日廵撫廣西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陳元龍謹
題為
宸翰寵頒奎光逺照恭謝
天恩永綏邊土事本年四月十一日〈臣〉姪左春坊左中允〈臣〉陳邦彥遣家人李祥呉慶等齎捧
欽賜湘山壽佛匾額
御書壽世慈䕃四大字到粵〈臣〉率同在省文武大小各
官出郭跪迎捧至公所敬設香案望
闕叩頭祗領闔城紳士軍民耆老人等齊集瞻仰無
不踴躍歡抃咸稱僻處遐方覲
天無自今得仰覩
宸翰恍如身近
闕廷
聖主加恩邊土真從來未有之盛事〈臣〉等敬觀
御書筆力遒勁神彩煥發不異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共
瞻羲畫之健強益慶
堯天之悠逺伏思壽世二字
聖心益謙
聖徳彌廣仰知我
皇上視民如傷逺邇一體不以一已之壽為壽而必欲
使舉世之人皆登仁壽之域是則以
聖主無疆之壽俯錫下民億兆人之壽而凡下民各有
之壽總歸我
聖主億萬年之壽
一人之錫福無量萬邦之受祉靡窮在
壽佛久鎮湘山原因䕶國祐民有大功徳於茲土今
蒙
天語表彰仁心黙感
壽佛益當垂慈廣䕃從此雨暘時若歲歲豐登瘴癘永消人人壽考〈臣〉現在製造匾額敬摹鐫刻俟匾額告成選擇吉辰送往
壽佛大殿懸掛另行奏報外所有接到
御書理合具疏
題報五月十七日奉
旨該部知道
外藩蒙古諸部落各於所屬地方修寺諷經恭祝
萬壽幷請
勅賜寺名
上從之
康熙五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禮部為公務事准理藩院文稱准
乾清門侍衞拉什文稱康熙五十二年正月十二日阿霸垓多羅郡王呉爾占噶喇卜旗分辦事台吉徳穆褚克為
皇上萬壽在西里河地方蓋廟塑佛已完乞
皇上恩賜廟名又阿祿科爾沁多羅貝勒汪占旗分辦
事台吉袞塔爾等為
皇上萬壽蓋造佛廟已成乞
賜廟名等因具奏奉
旨著給與廟名又正月二十二日科爾沁扎薩克圖郡
王鄂齊爾為
皇上萬壽於陶爾河地方蓋造廟宇已完乞
恩賜廟名等因口請轉奏奉
旨著給與廟名欽此等因前來相應移咨禮部照例給與廟名等因到部應將各給廟名之處送內閣撰擬可也
正月二十八日禮部為公務事准上駟院文稱管轄尚都達布孫瑙兒地方馬羣總管阿拉納奏稱蒙古〈臣〉等荷蒙
聖主宏恩無際未能圖報萬一故〈臣〉等公議自備紙張筆墨選屬下善書之人敬書紺珠爾經一部不時諷誦誠意祈佛祝
聖主萬壽無疆俾〈臣〉等安生樂業紺珠爾經已於去年
十二月內書畢今恭逢
聖壽大慶之期諷祝九日又近見蒙古地方所修廟宇
俱奏請
聖主欽賜廟名而馬羣地方所蓋廟宇內供喀陽齊禮娃佛有看守喇嘛十名尚無廟名念經人亦少伏乞
聖主賞賜廟名添給十名喇嘛賞賜度牒等因具奏奉旨著給與廟名交與該部議奏欽此欽遵移送到部應將給廟名之處送內閣典籍㕔撰擬可也
欽賜西里河地方廟名誠壽寺阿祿科爾沁廟名戴恩寺陶爾河地方廟名仁壽寺尚都達布孫瑙兒地方廟名𢎞濟寺
駐劄西寧主事格勒爾兎呈報為轉
奏事親王扎什巴圖魯咨文內開得
聖天皇帝睿鑒呼呼腦兒老親王扎什巴圖魯奏為今
歲
聖主六旬大慶〈小老臣〉惟願
聖主皇圖永固在顧木卜郭隆沙沖過茫等大廟內祝頌福壽將紺珠爾經阿玉璽經即魯克經及各種經盡力多多諷誦再
皇上正誕之日〈小老臣〉在本處望
闕遙拜䖍誠諷經外何以出力報荅
聖恩為此謹
奏前來理藩院將親王扎什巴圖魯所奏䝉古字本
一扣黃絹一疋主事咨呈文案交與
乾清門侍衞拉什於五十二年二月二十三日轉奏
奉
旨知道了
呼呼腦兒貝勒羅布蔵為
萬壽大慶同伊母念
萬壽經外又親到郭茫廟念紺珠爾經阿玉璽經答拉厄克西達達嘛呢卓里克烏格等經叩祝先是直省督撫提鎮諸臣咸以康熙五十二年恭逢
皇上六旬大慶預期疏請詣
闕行慶祝禮
皇上以封疆任重鎮撫需人間許一二入朝其不獲所請者無所發其尊親愛敬之忱而黃童白叟末由親詣
輦轂以伸其謳歌頌禱之私者亦不可以萬萬計乃
各就境內名山集緇黃建壇宇為
萬壽祈福其先期
陛見未及
聖節即以事還所治者亦各詣名山為慶祝之舉〈臣〉等抄撮前後章奏撰為二卷竊有以仰窺我
皇上聖徳之厚恩澤之深而諸臣之所以祝釐者亦各有依據不違古義而非如有唐以來誕聖諸節尊崇二氏講論三教藉為笑譁而已也昔在有虞順時之方柴燎五嶽望於山川徧於羣神故曰因名山升中於天所以昭神祇饗報功徳是以災厲不作而風雨寒暑以時此天子為天下祈福而於己無所私焉者也然而天子祭五嶽諸侯亦得祭其境內山川其奉牲以告祝史正辭將使大備盛徳諸福可致之祥咸萃於一人之身康彊逢吉至於萬年永保民而後己此則天下為天子祈福庶幾藉一人之福以福天下者也唐張嘉貞北嶽碑銘雲事舉必祈神行宜賽則有公卿而奉告命或四時薦熟三獻酌洗則有侯牧而奉新章其事雖殊其義豈逺乎哉蓋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名山大川百靈所㑹各有擁扈一人之誼人之所奉即神之所憑故曰寤寐靈嶽𦙝蠁神文玉帛未陳幽贊必先意而啟椒醑雖薄景福乃應期而集人神所協良不誣也嘗厯稽名山之靈風俗通稱泰山有金篋玉䇿探䇿知壽徴諸漢武華嶽古之惇物雲笈七籖稱山頂有千葉蓮花服之長生故曰華山韓愈稱衡山最逺而獨為宗其神必靈北嶽所居隂終陽始其道常久故曰常山嵩山尤為神異漢武帝詔雲朕用事華山至於中嶽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乃以三百戶為奉邑命曰崇高焉其他若匡廬為三天子鄣黃山以軒轅得名峩𡼴五臺則文殊普賢之所示現也武彞君幔亭之宴昉自秦漢沂山呉嶽則東西鎮山也登蓬萊閣以望安期訪湘山寺而知壽佛百神震疊萬方鼓舞光嶽効其靈臣庶鳴其豫衆之所往神必據焉蓋二氏之説不足憑萬衆之心有可恃雖謂名山祝釐之舉皇王令典以之協祚厯數昌期以之交泰何不可者以視昔人封泰山禪梁父躬告成功於上帝者其情之公私義之廣狹豈直相逕庭已哉至於外藩蒙古諸部各建佛寺請
賜寺名諷紺珠爾等經膜拜懽呼以祝
萬壽所謂不易其政不違其俗且
宸翰所加即為典記備載不遺以見普天同慶無間中
外焉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一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二
慶祝四〈大臣入覲一〉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恭遇
皇上六旬正誕各省將軍督撫提鎮諸臣先期疏請陛見慶祝
萬壽其奉
旨來京者先後入
覲直隷廵撫總兵官俱屆
聖節前赴
闕行慶賀禮
恭請入
覲慶祝
萬壽奉
旨准來京大臣
鎮守西安等處將軍世襲拖沙喇哈番席柱
鎮守荊州等處將軍達爾占
鎮守江南等處將軍加一級鄂克遜
鎮海將軍世襲一等侯又一拖沙喇哈番加六級仍帶軍功紀録馬三竒
鎮守福建等處將軍世襲一等精奇尼哈番加二級祖良璧
總督湖廣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鄂海
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河道提督軍務加五級趙世顯
廵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兼理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蔣陳錫
廵撫山西太原等處地方提督鴈門等關軍務兼理雲鎮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蘇克濟
廵撫河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河道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鹿祐
廵撫甘肅寧夏平慶臨鞏等處地方贊理軍務兼理茶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岳拜
提督江南等處地方總兵官師懿徳
提督浙江等處地方總兵官左都督呉郡西安左翼滿洲副都統世襲二等阿達哈哈番加一級索柱
西安右翼漢軍副都統劉官統
杭州滿洲副都統道服色
杭州漢軍副都統李如松
鎮守山西太原等處地方副將管總兵官事馬見伯
鎮守山西大同等處地方副將管總兵官事張自興
鎮守陜西寧夏等處地方總兵官左都督世襲一等精竒尼哈番范時捷
鎮守河南南陽等處地方副將管總兵官事世襲三等阿達哈哈番楊鑄
鎮守福建漳州等處地方總兵官左都督許鳳鎮守雲南鶴麗等處地方總兵官郝偉
三月二十二日己亥
上召入覲大臣
賜宴於
暢春園內苑
上御樓臨觀
命諸王傳觴並
賜克食果品衣帽鞾襪石硯等物有差隨
諭各回本任
十八日
萬壽禮成入覲諸臣山東廵撫蔣陳錫山西廵撫蘓克
濟河南廵撫鹿祐先經奉
旨於二月內回任其留京師者日侍
西苑
上以次召進
御園賞花賜宴維時泰交異數湛露洪恩亙古罕有其宴饗之隆賞賚之渥畧備諸臣回署謝
恩疏謹録如左
鎮守西安等處將軍世襲拖沙喇哈番〈臣〉席柱謹
奏為恭謝
天恩事竊〈臣〉恭遇
皇上六旬大慶前來叩祝伏見天下臣民盡皆齊集自
京城以至
暢春園沿途建棚誦經齊心懽慶叩禱
聖主萬壽無疆此皆
皇上浩蕩之恩無微不到以致六合之內不期而集頌
祝
萬壽真亙古未有者也〈臣〉到京隨
駕至霸州蒙
賜黃繫火䥥包
回鑾之後又同各省將軍俱沐
特恩與內大臣等
命入內苑
恩賜飲食且
命阿哥等授酒〈臣〉受此
隆恩方深戰慄乃又蒙
皇上賜衣帽鞾襪至恭請
訓旨蒙
聖諭善養身體以保餘年久逺出力
溫旨疊頒何能承受伏念〈臣〉懦弱庸愚世受
重恩自幼蒙
皇上教育之恩漸加擢用以至今職毫無尺寸報効之
處而
皇上天高地厚之恩有加無已〈臣〉雖盡犬馬之力不能仰報萬一〈臣〉於回任時恭設香案率領全家望
闕謝
恩外謹具
奏
聞
鎮守荊州等處將軍〈臣〉達爾占謹
奏為恭謝
天恩事竊〈臣〉欣逢
皇上萬壽大慶叩祝來京普天率土億萬臣僚軍民人等皆有同心不期而至共效嵩呼〈臣〉荷
殊恩同內大臣等入侍
內苑得以仰瞻
聖子神孫喜出望外又蒙
恩賜飲食
命諸阿哥賜酒幷
賜御用線纓涼帽袍掛鞾襪御馬火䥥包等物〈臣〉子達
朗阿更蒙
特放藍翎伏念〈臣〉何人斯受此
重恩雖粉骨碎身亦不能仰報於萬一〈臣〉恭請
訓旨蒙
皇上命〈臣〉善養身體以保餘年久逺出力〈臣〉跪聆之下
敢不祗遵
明訓竭力報効〈臣〉回任所率領妻子恭設香案望闕叩首以謝
天恩再〈臣〉自京起身經過直隷河南二省以至荊州見沿途雨水得時麥穗長大村莊人民無不踴躍歡欣〈臣〉所過地方逐處詢問僉雲今年麥子比往年肥壯各種糧食盡皆茂盛此
聖主萬壽無疆之福普被天下人民是以年登大有〈臣〉
目覩豐亨之象理合一幷
題報為此謹
奏以
聞
鎮海將軍世襲一等侯又一拖沙喇哈番加六級〈臣〉馬三竒謹
題為恭謝
天恩幷報微〈臣〉回汛日期事竊〈臣〉恭逢
聖主萬壽大慶恩准來京叩祝屢覲
龍顔比天而健疊聆
聖訓如日之溫既已大慰微〈臣〉數年瞻仰之誠蒙聖恩浩蕩令得隨侍班聯日飽珍膳近而
御苑放鷹逺而水圍廵幸〈臣〉皆得追隨
鑾車豹尾之後塵親覩
聖武天威之赫濯私心欣幸曷其有極復不以〈臣〉為駑駘陋質錫以天廏龍駒及珍羞方物三月十四日又䝉格外
天恩召入
內廷叩見
聖子神孫之衆多盡皆龍鳯之姿天日之表十七日
聖駕回宮十八日
萬壽令節凡東西南北萬國九州之臣民童叟梯山航海共晉萬載之霞觴騎竹扶鳩咸上九如之寶頌〈臣〉隨班叩首祝山河而踴躍寸長莫効聞頌禱而歡欣以為自古迄今未有
聖徳深入人心以致內外一詞遐邇合意普天之下莫不尊親典禮如是之極盛者也十九日復得隨侍
龍舟徧遊
內苑玉蘭聳日僊樂凌雲目所未覩耳所未聞二十
二日又蒙
召入西厰
賜克食桌子
特命衆位阿哥不辭
天潢之尊授飲微〈臣〉之酒並
賜袍帽鞾襪
諭令各回任所二十三日跪請
聖訓惟令微〈臣〉遵循定例綏靖地方更令調養微軀多加飲食勉以再為効力多年二十六日復
召入內苑賞花觀劇至四月初一日叩辭回汛又蒙賜綠端硯一方珍品二十種〈臣〉不知夙世何修疊蒙天高地厚之恩得至於此今於本年四月二十二日已抵京口准副都統周良相委令鑲黃旗叅領董象鼎〈臣〉標中軍副將楊長春筆帖式王之騰賫送鎮海將軍銀印一顆令箭十二桿到〈臣臣〉隨恭設香案叩首收受訖〈臣〉惟有仰遵
聖訓恪守定例以靖地方保養微軀以圖効力生生世
世子子孫孫竭盡犬馬以報
洪恩於萬一耳為此具疏恭
謝幷報微〈臣〉囘汛日期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謹具
題
知
鎮守福州等處地方兼管緑旗都統將軍世襲一等精奇尼哈番加二級〈臣〉祖良璧謹
奏為恭謝
天恩事竊〈臣〉至微極陋蒙我
皇上破格任使依戀之誠時縈朝夕恭遇
聖主六旬萬壽請
旨陛見重荷
聖恩俞允得遂瞻
天仰
聖之私〈臣〉自行在趨叩
聖安隨行至京屢蒙
賜宴
賜食疊霑
天家異味復䝉賞看
御園勝景珍禽異卉得覩生平未有之奇又
命阿哥授酒〈臣〉跪飲畢
頒賜線纓涼帽五爪龍縀袍掛鞾襪及〈臣〉
陛辭起行又蒙
賜彩漆匣夔龍池端硯乾哈宻瓜鹿肉條魚條細鱗魚蜜餞果品幷榛子松子諸珍物〈臣〉叩頭謝
恩祗領伏念〈臣〉樗散庸材謬膺重任幸際昇平愧無寸
長報効欣逢
萬壽昌期得隨天下臣民共申嵩祝瞻仰
龍顔已極微〈臣〉之榮幸更蒙
異數頻施
恩波疊沛有加無已真從來未有之盛遇〈臣〉何人斯當
茲逾分
寵榮中心感切報稱彌難惟有益竭駑駘捐糜頂踵以
仰荅
高深於萬一耳所有感戴之誠謹恭疏
奏陳謝悃伏乞
聖鑒為此具本謹具
奏
聞
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河道提督軍務加五級〈臣〉趙世顯謹
奏為恭謝
天恩事欽惟我
聖主六旬萬壽昌期〈臣〉敬請
陛見荷蒙
恩准來京獲瞻
天顔隨班拜舞得遂犬馬戀
主之忱〈臣〉不勝踴躍歡欣之至又屢蒙
賜宴
賜食疊霑
天家異味又
命阿哥授酒幷看
御園盛景巍峩燦爛真生平罕覯之奇觀更蒙
賜線纓涼帽五爪龍縀袍掛鞾襪又
賜御硯一方哈宻瓜乾鹿肉條蜜餞等二十様〈臣〉跪領
之下蒙
恩自天感激無地隨敬謹收蔵奉為至寶伏思〈臣〉一介
庸愚至微極賤仰荷
聖主特達之知畀以督河重寄迄今已厯四載雖殫心
竭力毫無報稱乃
恩賜尚方珍品迥異尋常復
欽賜冠服光榮備至〈臣〉何人斯得此
寵頒有加無已惟凜遵
聖訓銘心刻骨益加䇿勵黽勉盡職以報
高厚於萬一而已〈臣〉謹疏奏
謝再照〈臣〉於四月十五日抵濟寧隨起行囘赴南工
理合一幷
奏明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為此具本謹具
奏
聞
總督四川陜西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鄂海謹
奏為恭謝
天恩事竊〈臣〉孤孑一身荷蒙
皇上屢次拔擢恭逢
聖主六旬萬壽准〈臣〉來京先於行在恭請
聖安仰蒙
溫旨隨
駕囘宮至
萬壽聖節〈臣〉得躬親拜舞且見普天共慶率土同歡〈臣〉不勝踴躍忻忭之至又令〈臣〉隨班列坐
命皇子執盞授酒又
賜〈臣〉克食蟒縀袍掛等物又奉
特旨調補川陜總督〈臣〉恭請
聖訓蒙
睿謨指示〈臣〉跪聆
天語感激涕零惟有恪遵
聖訓始終盡心協和文武安靜地方愛養兵民仰報天恩於萬一耳為此謹具
奏
聞
廵撫直隷等處地方管轄紫荊宻雲等闗隘贊理軍務兼理糧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世襲一等精奇尼哈番加九級〈臣〉趙𢎞燮謹
奏為恭謝
天恩幷報微〈臣〉囘署日期事竊〈臣〉於二月初七日在蘆
溝橋跪接
聖駕瞻仰
天顔即隨
駕廵幸蒙
皇上日賜克食二次又
賜御馬一匹幷
賜御射兔一隻及榛松子蜜餞山查等物夫以
天閑上駟頒及外臣
內府殊珍賚於
行在固已沐
聖朝之曠典極臣子之寵榮矣乃〈臣〉於二十七日隨駕至海子蒙
皇上念直屬事務殷繁
命〈臣〉暫囘料理仍准〈臣〉於
皇上萬壽之前到京慶賀〈臣〉於三月十一日至
暢春園外附諸大臣班聯伏見寰宇耆民感戴
聖天子厚澤深仁紛紛詣
闕叩祝
萬壽而直屬九郡老人瞻
天甚邇被澤尤深扶杖嵩呼者動以萬計我
皇上加恩施惠又復藹如家人父子巷舞衢歌懽聲雷
動臣民尊親愛戴之誠自古未有如
今日之盛者也〈臣〉得恭逢其會不勝歡忭榮幸惟是
〈臣〉以受
恩深重之人愧無寸芹上佐霞觴乃蒙
聖恩汪濊
召入內苑
恩賜御筵使〈臣〉瞻上林之春樹宛在瀛洲飲良醖之瓊
漿如霑玉液復
命阿哥傳觴授酒又將
御用龍袍龍掛貂帽鞾襪
賜〈臣〉穿戴畧堂廉之分自揣難安承藻火之光撫躬惕
息更蒙
恩賜御硯一方並松榛子哈瓜鹿肉條蜜餞果子共
二十種捧
大內之墨田愈秉心於介石飫
尚方之異味益矢志於飲冰〈臣〉俱即叩頭謝
恩祗受訖伏念〈臣〉一介庸材八年重寄恭遇
一人有慶之昌期欣逢
萬壽無疆之盛典得與黃童白叟共申華祝已為榮寵
非常乃荷
異數殊施
恩波疊沛更屬從來之所未有〈臣〉何人斯受逾其分自茲以往報稱彌難惟有捐糜頂踵生生世世永効犬馬以仰報
聖恩高厚於萬一耳〈臣〉於三月二十六日已抵保定所
有感
恩激切幷微〈臣〉囘署日期理合
奏謝為此具本謹具
奏
聞
廵撫甘肅寧夏臨鞏等處地方贊理軍務兼理茶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二級〈臣〉岳拜謹
奏為恭謝
天恩事竊〈臣〉一介庸愚荷蒙
聖恩畀以甘撫重寄在外日久犬馬戀
主之忱時刻難忘幸逢我
皇上六十大慶經〈臣〉疏請
陛見欽承
俞允准〈臣〉來京〈臣〉即起程於本年二月二十四日迎至
寺垡跪叩道傍恭請
聖安仰見
天顔光霽無任懽忭隨
駕行走屢
賜克食
皇上又賜親射兔一隻三月十八日〈臣〉得隨班叩祝萬壽二十二日在
西厰內蒙
皇上親臨賜宴
命阿哥執爵又
賜貂帽袍掛鞾襪榮寵已極〈臣〉跪領之下惶悚糜寧四
月初二日又蒙
天恩賜彩漆匣臥邊天雞池硯一方細鱗魚鹿肉條折盧魚哈宻瓜松子榛子蜜餞梨山查等果
皇上洪恩疊施至優至渥〈臣〉何人斯受此格外
恩寵撫躬自省愈增恐懼於初四日〈臣〉跪聆
聖訓鏤諸肺腑敬謹遵行〈臣〉雖夙夜兢惕黽勉奉職亦
不能仰報
皇上天高地厚之恩於萬一復思
天廚珍物人世罕見〈臣〉薦之祖先捧至蘭州傳集文
武各官共甞
御食以廣
皇仁於無極理合恭謝
天恩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為此具本謹具
奏
聞
提督江南等處地方總兵官〈臣〉師懿徳謹
奏為遵
旨詣
闕祝釐疊蒙
殊寵謹竭鄙忱恭謝
天恩事欽惟我
皇上
至仁御世
大徳祈年
運一心於主善之天
錫萬國以建中之化誠為美無不收因知福未可量
今春三月內恭遇
皇上六旬正誕蒙
准來京得與在
廷諸臣隨班朝
賀獲覩
暢春園至
闕廷萬國嵩呼華祝之盛又見
聖主設科養老𢎞宣
恩詔俾中外臣民無一不被其澤而猶
聖不自聖
溫諭撝謙從古至今僅聞僅見〈臣〉何幸生
聖人之世躬逢
盛典其踴躍歡忭真莫可以筆紀矣乃荷
恩賜御宴飽飫
天廚
皇子傳觴當之非分復叨
召入內苑看花給饌樓閣山水更為罕觀又蒙
賜給涼帽龍袍掛鞾襪兼及寶硯一函〈臣〉何人斯際
茲
異數復欽奉
恩詔膺爵進秩凡此
天恩之優渥永為臣子之希榮惟有恪遵
聖訓奉為寶箴早夜率循罔敢或怠以仰報
聖恩於萬一耳謹繕疏恭謝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為此具本謹具
奏
聞
提督浙江等處地方總兵官左都督加三級降二級留任戴罪圖功〈臣〉呉郡謹
奏為恭謝
天恩並報微〈臣〉囘任日期事竊〈臣〉一介庸愚荷
恩最厚今歲伏遇
皇上六旬大慶〈臣〉心切呼嵩情殷戀
主疏請入
覲幸蒙
俞允〈臣〉即束裝就道於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初六日詣暢春園恭請
聖安十二日瞻仰
天顔見
皇上仁武倍於曩時不勝懽忻抃舞乃蒙
皇上顧問地方海洋安靜以及〈臣〉之年歲十七日接駕蒙
賜壽桃十八日當
萬壽之昌期值普天之同慶微〈臣〉隨班拜颺之後隨駕至
西厰又蒙
賜看
萬壽皇會覩未見之奇觀目康衢之抃舞千八百國雍
雍肅肅咸瞻
有道聖人億兆士庶濟濟蹌蹌共祝
萬年天子亙古以來未有如我
皇上之仁壽也二十二日蒙
恩賜宴幷得霑食
上方果品珍饈又
命皇子賜酒非分之榮至此已極復蒙
恩賜五爪龍袍幷帽鞾龍襪等件四月初一日又蒙皇上賜〈臣〉博古池硯四月初四日奉
旨同漳州總兵官〈臣〉許鳯到中堂處議移鎮之事微〈臣〉
謹抒管見初六日又蒙
賜克食初七日恭赴
澹寧居謝
恩跪聆
聖訓荷蒙
溫諭諄諄有愛惜商民體恤兵艱幷廵防事宜與文武
和衷商酌之
訓㫖仰見
聖明洞鑒無微不照而
睿謨所及指畫周詳〈臣〉欽凜之下悚惶無地感激彌深
至恭逢
恩詔內有䕃一子入監之條縁臣只有一子是以冒凟奏明將〈臣〉子把總呉興業改文送監讀書蒙
皇上念武臣之後亦令曉識字義遂邀
俞㫖〈臣〉身受
隆施報稱無地惟有益勵臣節凜遵
聖訓實心實力料理地方以仰報於萬一耳〈臣〉於康𤋮
五十二年四月初八日
陛辭出京於五月初七日囘至浙江所屬嘉興府地
方謹恭疏奏
謝並報囘任日期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為此謹具
奏
聞
提督貴州總兵官都督僉事加一級〈臣〉張文煥謹
奏為
聖徳𢎞施
皇仁疊沛微〈臣〉感戴難安圖報無地謹具疏恭謝天恩事竊〈臣〉生長西陲草茅微賤叨蒙
聖恩超拔鼎甲
特擢侍衞不數年間旋授大同總兵
天高地厚之恩未効涓埃之報茲蒙
聖恩特簡貴州提督〈臣〉聞
命之下驚心動魄伏念〈臣〉愚昧無知畀以巖疆重寄戀主情殷即具疏恭請
陛見蒙
恩准〈臣〉來京〈臣〉平昔念結而不克慰者忽得瞻
天仰
聖舞蹈
堦前慶幸已屬無既復蒙
皇恩於年節新正准〈臣〉隨內大臣侍衞班列得進侍筵宴非分之榮更出望外二月初八日隨
駕行幸水圍蒙
恩每日兩
賜克食至沙口蒙
賜御馬幷哈宻瓜至圏頭又
賜松子榛子蜜餞山查圖衣合特食至李家渠
賜御射兔一隻
皇恩優渥愧感難安迨陽春三月正值
萬壽大慶普天臣民奔趨
闕下祝
聖瞻
天塞滿道路祝頌事畢甘雨溥徧天意人心上下響應皇上復軫念逺來臣民舉行養老之典
頒賜御筵衣物又
命皇子皇孫執爵徧行勸侑真亙古未聞之盛事〈臣〉得
覩
曠典欣幸何極乃復荷
皇恩三月二十二日
賜〈臣〉御筵御酒熏貂帽團龍緞掛雲龍縀袍縀鞾縀襪
二十四日又
賜異獸綠端硯一方〈臣〉何人斯既得御騄駬之駿復得霑瓊液之觴既有章服以壯威儀復有端硯以為世寶種種
異數悉出格外〈臣〉雖捐糜頂踵未足仰荅
殊恩四月初四日又蒙
聖訓諄至使〈臣〉跪聽之下茅塞頓開愈切感激惟有凜
遵
天語竭盡駑駘鼓勵弁兵寧靜地方以期仰報
高厚於萬一耳〈臣〉謹恭疏奏
謝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為此具本謹具
奏
聞
西安右翼漢軍副都統世襲拖沙喇哈番加一級〈臣〉劉官統謹
奏為恭謝
天恩事欽惟我
皇上堯年益懋舜日彌昌恭逢
萬壽六旬微〈臣〉得覲
天顔隨內廷諸臣拜舞叨蒙
恩賜〈臣〉冒凟陳情為母懇請
御書蒙
賜北堂睂壽匾額准〈臣〉省母
錫類深仁榮増奕世〈臣〉敬謹賫捧於四月十七日扺
里恭設香案〈臣〉母率闔門男女望
闕叩謝外隨敬懸中堂用昭
天貺〈臣〉母囑〈臣〉謂
聖恩深重捐糜難報汝當竭蹶勉力不必以母老為念
顧〈臣〉駑劣庸材承茲
異數惟有鞠躬盡瘁圖報
天恩於無盡耳〈臣〉省親限滿於五月初九日自河南起程二十四日至西安署所理合報明恭謝
天恩謹具
奏
聞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三
慶祝四〈大臣入覲二〉
提督管古北口等處地方總兵官都督同知〈臣〉馬進良謹
奏為恭謝
天恩事竊〈臣〉以駑才備員畿甸恭逢我
皇上六十萬壽䖍詣
闕下敬展嵩呼不過少申犬馬愛戴之忱乃
恩賜稠疊
寵逾格外〈臣〉於本月二十八日回署隨恭設香案率領闔
家老幼望
闕叩頭謝
恩外伏念〈臣〉年當衰暮猶叨涵蓋之仁世際昇平未有
涓埃之報身為提鎮子在中軍謬荷
寵榮常慚屍素復以恭祝
聖壽更沐
殊恩章服被躬色奪天孫之錦珍羞飫口味分尚食之
香
頒松子以教守清操
賜端硯而訓習文字〈臣〉受
恩若此報稱無由惟有益勵乃心仰荅知遇恪恭職守
永頌升恆而已謹具
奏謝以
聞
鎮守宣化等處地方副將管總兵官事〈臣〉司九經謹
奏為恭謝
天恩事竊〈臣〉職典戎行近居畿輔欽聞
聖駕行圍弗敢自逸於二月二十三日在北格驛接駕蒙
霽顔眷顧
溫語下詢
命〈臣〉拉弓畢遂得扈從蒙
賜郊兔克食〈臣〉跪領祗受訖於南海子恭請入
朝慶賀
聖誕叨荷
俞允〈臣〉得與在
廷諸臣隨班叩祝拜舞之下仰見我
皇上溫恭雍穆莊敬慈良壽域自天開鷺序鵷班共頌一人之有道歡聲從地起黃童白叟羣呼
萬壽之無疆景星慶雲共耀文明之瑞祥麟威鳯爰昭徳化之徴盛世之風光太平之富貴真亙古所未有千
秋所罕見者也復
覃殊恩於三月二十二日
賜〈臣〉等筵宴〈臣〉因足踝忽痛未得親侍幾席過邀優旨頒𤼵
御宴於〈臣〉寓所〈臣〉望
闕叩謝之餘正席先嘗飽飫
天廚香生齒頬饜酣玉液爽浹肌膚不覺足疾頓愈
伏念〈臣〉何人斯受茲
寵眷不勝感激罔知所報惟有拜祝我
皇上行同乾健
壽與坤貞卜年卜世八百之姬厯倍増作
君作師億萬之
皇圖永固而已〈臣〉於四月初三日抵署謹恭疏
奏謝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鎮守直𨽻天津等處地方總兵官都督僉事〈臣〉杜呈泗謹
奏為恭謝
天恩事竊〈臣〉趨赴
闕廷叩祝
皇上六旬大慶二十二日
恩賞筵宴
特命阿哥及衆大人分行
賜酒筵畢
賜〈臣〉線結圓頂海龍帽雙龍捧壽袍掛金織龍襪緞鞾
謝
恩叩領二十三日
陛辭䝉
霽顔垂問二十四日復䝉頒
賜鳶飛魚躍寶硯一方食物果品二十色〈臣〉遵
旨回汛於二十六日抵天津〈臣〉署恭設香案率領闔家
老幼叩
謝外欽惟我
皇上體同乾健徳協坤貞肇億萬年有道嘉祥開千百
國無疆大慶龎眉鶴髪爭覲
天子之光海澨山陬同祝
聖人之壽人意即天意和風占戩穀之宜天心合聖心甘雨報屢豐之瑞〈臣〉近承畿輔喜附班聫瞻萬國之冠裳捧九天之日月浹旬侍直親炙
龍光備物蒙
恩飫霑
帝寵此誠古今未嘗有之盛遇抑亦臣子不敢當之恩榮圖報何從名言莫罄伏願我
皇上福如川至
壽與天齊五榖豐登百神効順〈臣〉惟有兢兢業業勉竭
駑駘子子孫孫世為犬馬以仰荅
髙厚於萬一爾所有感戴愚誠理合恭疏
奏謝以
聞
鎮守山西太原等處地方副將管總兵官事〈臣〉馬見伯謹
奏為恭謝
天恩事欽惟我
皇上瓊甌薦祉銀甕凝庥
徳配乾坤霑
仁恩者千百國
壽如山嶽奠磐石者億萬年山川與沐
恩膏臣民咸登壽域欣逢我
皇上六旬大慶
允〈臣〉入京叩祝於二月初九日至王村道左跪請聖安䝉
天語顧問初十日至沙口蒙
賜御馬並
賜食哈密𤓰十七日至圏頭
賜松子榛子蜜餞山查又
賜食土衣哈特二十五日至李家渠復
賜鮮兔每日同督撫提臣
賜克食
皇恩如此優渥〈臣〉感愧難名至
萬壽正誕得以隨班拜舞外〈臣〉榮幸已極復荷
恩賜御宴御酒並
御用海龍皮帽
萬壽無疆緞袍四團龍縀掛五爪龍緞襪緞鞾〈臣〉何人
斯邀此格外
殊榮頂感不已圖報愈難〈臣〉更喜見各省耆老不約而
至者共祝
萬壽無疆中外臣民梯航而來者咸歌
一人有慶
皇上猶聖不自聖特頒
上諭萬姓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仰見我皇上至聖至仁大福大壽於
萬壽以前臣民環祝天道晴明至二十二日完滿䖍誠
已伸甘霖大沛
聖心喜慰羣情歡忭皆呼上天保佑
聖主之明騐從古未有之休風誠過於堯舜逺矣〈臣〉雖
未嘗學問幸生
聖人之世而歡慶之私又倍於尋常昨於四月初四日
恭請
聖訓又䝉
天顔藹若春溫
聖訓同於謨典〈臣〉惟有凜遵
訓㫖竭盡愚忱清餉練兵安靜地方少報
皇恩於萬一耳為此恭疏
奏謝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鎮守山西大同等處地方副將管總兵官事〈臣〉張自興謹
奏為恭謝
天恩並報微〈臣〉囘署日期事竊〈臣〉駑駘微賤受
恩最深得隨在
廷諸臣叩祝
聖壽以抒犬馬下情重荷
天恩
賜翎
賜宴兼䝉
聖訓諄諄〈臣〉何人斯乃邀
恩榮如此稠疊惟有殫心供職以報
知遇於萬一爾〈臣〉於四月初五日叩辭起程本月十二
日囘大同公署理合
奏謝恭報伏乞
睿鑒施行
鎮守陜西寧夏等處地方掛印總兵官都督同知〈臣〉范時㨗謹
奏為恭謝
天恩事竊〈臣〉以駑駘陋質生逢
聖世恭遇我
皇上六旬大慶具疏叩祝荷蒙
俞允〈臣〉於到京之時伏見梯山航海接踵而來黃耉鮐
背扶杖而至皆得親覲
天顔躬承
異數一時歡呼動地萬姓愛戴如天〈臣〉隨侍班行覩千秋之僅事欣同謳頌訝曠古之竒觀固已抒拜舞之忱愜瞻仰之願矣乃
寵渥頻加
恩賞屢錫既飽
天廚之味復受章服之榮昨於五月初十日恭送
聖駕又蒙
召見行在煌煌
訓誡字字典謨且
垂問〈臣〉祖孫父子以及伯叔兄弟自顧蹇劣叨此優渥
雖捐糜頂踵亦未能仰報
髙厚於萬一除將〈臣〉到署受事日期另疏
題報外理合繕疏恭
謝伏祈
皇上睿鑒施行
鎮守河南南陽等處地方副將管總兵官事世襲三等阿達哈哈番〈臣〉楊鑄謹
奏為
聖壽無疆普天同慶敬達愚忱恭謝
天恩事欽惟我
皇上福與天齊壽同山永
一人有慶
皇恩沛而草木霑恩
萬壽無疆
帝徳周而昆蟲戴徳千官颺拜咸瞻
有道聖人萬國來朝齊祝
無量壽佛養老之典復行
厚澤深仁逺開億萬斯年之基業犒師之
恩特沛荷戈秣馬歡歌五十二載之
昌期黎庻遮道以瞻
天文武環
墀而仰
聖〈臣〉生逢盛世幸覩中天蒙
聖主格外施
恩准〈臣〉來京祝
壽〈臣〉於二月二十三日在東安縣地方恭遇
囘鑾俾得躬迎道左跪請
聖安蒙
恩顧問隨圍五日於甘泉豹尾之末仰見我
皇上神威射虎射兔又隨督撫大臣之班每日
賜克食二次又
賜〈臣〉親射兔子〈臣〉何人斯膺此
異數迨陽春三月正值
萬壽聖節堯天舜日甘雨和風〈臣〉得偕中外臣民共祝聖壽復蒙
恩賜〈臣〉雀翎頂戴榮被祖宗
賜宴
賜酒
恩同髙厚
陛辭之日跪聆
訓旨仰荷
溫綸朂〈臣〉以不逮勉〈臣〉以將來〈臣〉清夜捫心殊難報稱
惟有謹遵
聖訓竭蹶駑駘勉供職守以仰報
天恩於萬一爾理合恭疏
奏謝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鎮守福建漳州等處地方總兵官左都督〈臣〉許鳯謹
題為恭謝
天恩並報微〈臣〉囘任受事日期事竊〈臣〉得䝉
皇上准〈臣〉來京入覲叩賀
萬壽稍抒犬馬戀
主微誠到京之日叩請
聖安叨䝉
皇恩垂問即
賜翎
賜宴喜覲
天顔過承
溫旨優渥頻加著〈臣〉回任料理地方〈臣〉何人斯獲邀曠典殊恩即捐糜頂踵莫能圖報於萬一遽離
天顔感深涕出凜遵
聖訓不敢少怠即於四月初八日
陛辭出京至閏五月初四日到福建漳州〈臣〉轄地方據
〈臣〉標中軍遊擊陳祖訓賫到
欽頒闗防一顆
王命旗牌五面桿〈臣〉恭設香案望
闕叩頭謝
恩祗受照舊供職惟有益竭愚誠効力邉疆俾地方安
寧以仰荅
皇上髙天厚地之恩少逭屍素之罪爾理合恭報囘任
日期具疏
題明伏乞
皇上睿鑒施行
鎮守雲南鶴麗等處地方總兵官〈臣〉郝偉謹
奏為恭謝
天恩事竊〈臣〉西鄙庸愚濫膺邉鎮因乆離
闕廷犬馬戀切忻逢我
皇上六旬大慶仰籲
聖慈叩祝
萬壽荷蒙
俞㫖准〈臣〉來京〈臣〉欽遵就道於本年三月初十日赴暢春園恭請
聖安十二日瞻覲
天顔霽悅問〈臣〉弓箭當經
奏對十五日蒙
特恩欽賜翎子十七日〈臣〉隨文武諸臣跪迎
輦輅蒙
賜壽桃玉食十八日
萬壽聖節得隨在
廷諸臣叩祝慶賀二十二日蒙
賜筵宴珍饈玉露香生齒頬霑飫
天恩實深感刻復蒙
特賜海龍皮帽團龍袍掛鞾襪〈臣〉不知夙世何修乃得
邀此
曠典〈臣〉清夜思維闔家乆蒙我
皇上豢養之恩今又叨此
異數不獨〈臣〉一身之榮真上及祖宗下逮妻子〈臣〉受茲髙厚隆恩即捐糜頂踵何能圖報惟有恪遵
聖訓勤練兵馬正已率屬仰報
皇恩於萬一爾為此具本謹具
題
知
閏五月十三日
上賜山東廵撫蔣陳錫山西廵撫蘇克濟河南廵撫鹿
祐
御書袍帽等物有差
先是山東廵撫蔣陳錫山西廵撫蘇克濟河南廵撫鹿祐於元旦前次第來京慶祝
萬壽
上念封疆重任且二月間
特科舉行鄉試諸臣俱有監臨之責
諭令先歸本任至是
上駐蹕熱河三臣各差家人賫摺恭請
聖安
上復有是賜雲
廵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兼理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五級〈臣〉蔣陳錫謹
題為恭報微〈臣〉回署入闈監臨日期恭謝
天恩事竊〈臣〉蒙
聖恩准來京
陛見〈臣〉得瞻仰
天顔時聞
天語少慰孺慕之懐復蒙
賜克食
聖恩眷注非常正月二十五日奉
㫖山東河南廵撫來的日子久了地方要𦂳定了起身
日子來請
聖訓罷〈臣〉隨跪奏
皇上六十萬壽普天同慶之時〈臣〉等多住幾日多得瞻
仰
龍顔俟祝過
萬壽起身不遲後奉
上諭地方𦂳要著即令起身〈臣〉於二月初二日恭請聖訓蒙
皇上召至
御前訓誨周詳一切地方情形皆在
聖天子睿照之中更荷
天顔藹若春溫
聖訓同於謨典〈臣〉跪聆咫尺真曠世之竒榮非常之異數也〈臣〉惟有實心辦事不徇情面竭盡愚忠仰報主恩於萬一爾〈臣〉於初三日謝
恩起程十一日到署即於是日入闈監臨訖〈臣〉謹具疏題報伏乞
睿鑒施行
廵撫河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河道兵
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級〈臣〉鹿祐謹
奏為恭謝
天恩並報㣲〈臣〉囘任日期事〈臣〉一介寒微荷蒙
聖恩簡畀撫豫重寄三年外吏時切犬馬戀
主之忱茲康熙五十二年欣逢
皇上六旬正誕普天同慶〈臣〉恭請
陛見叩祝
萬年幸蒙
俞允於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孫河地方接
駕叩請
聖安仰䝉
天語垂問元旦令節〈臣〉得隨在
廷諸臣躬親拜舞又於
暢春園
賞賜克食二十五日復蒙
恩㫖垂念地方𦂳要令〈臣〉即行囘任二月初二日跪聆聖訓蒙
諭地方安靜軍民相安祗要守之不變又以屛絶請託
清查丁口
訓誨諄諄不啻家人父子〈臣〉何人斯邀茲異數
聖恩優渥踵頂莫酬惟有勉竭駑駘仰報
髙厚於無盡爾伏念
萬壽開科實係亙古未有之
曠典〈臣〉職任監臨何敢稍有怠弛以負職守敬於初三
日
陛辭後立刻就道晝夜兼程已於二月十三日抵開封府接印受事即於本日入塲料理以無負
皇上作人至意理合恭疏
奏謝
天恩並將微〈臣〉囘任監臨日期
奏明伏乞
睿鑒施行
廵撫山西太原等處地方提督雁門等闗軍務兼理雲鎮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蘇克濟謹
奏為恭謝
天恩事〈全疏載五十卷名山祝釐中〉
廵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兼理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五級〈臣〉蔣陳錫謹
奏為恭謝
天恩事竊〈臣〉以一介庸材至微極賤至愚極拙荷䝉我皇上特達之知簡任山東廵撫厯任五載毫無報稱日夜恐懼寤寐不寧方切蚊負之憂難免曠官之責乃䝉
聖恩優渥
御書敬一齋匾額
御書沈佺期竝命登仙閣詩一幅
御書辭闕天威和雨露出闗春色避風霜對聫內造線纓帽一頂五爪龍緞袍一領五爪龍緞掛子一領五爪龍緞韈一雙緞鞾一雙
欽賜到〈臣〉付〈臣〉家人楊昇齎捧到東〈臣〉於閏五月二十
五日出郭恭迎敬設香案望
闕叩頭謝
恩祗受訖〈臣〉謹勒之貞珉珍之什襲奉為世寳伏念山
左地方億萬生民皆蒙
皇上覆育愛養福壽康寧比年以來連登大有今歳二麥又已豐收甘雨和風徧於四境秋禾復加茂盛熙熙皥皥盡在
聖天子光被之中〈臣〉身在山東實與小民同怙冒於生
成之下巍巍
聖徳蕩蕩難名〈臣〉方懼寸長無補豈意
恩沛自天寵錫彌厚受
恩之下感激涕零慚悚交集〈臣〉自顧庸劣奚以仰副聖慈惟有凜
天威於咫尺沐春色於萬年永寶敬一之訓益勵素絲
之節仰荅
聖恩髙厚於萬一爾理合恭疏
奏謝為此謹
題
廵撫河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河道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級〈臣〉鹿祐謹
奏為恭謝
天恩事〈臣〉家人馮玉齎摺至熱河恭請
聖安並報麥收分數蒙
皇上欽賜〈臣〉
聖製七言律詩一幅堂對一聫五爪龍緞袍一件緞掛一件緞鞾一雙緞襪一雙給〈臣〉家人馳驛捧囘到豫〈臣〉隨薫沐出郊迎至〈臣〉署恭設香案望
闕叩頭祗領訖伏念〈臣〉一介庸儒身受
皇上厚恩撫豫並無寸效仰頼
皇上洪福幸獲歳稔民安首春入都慶賀
萬壽親承
天語慰問克食
寵頒方愧涓埃未報今復荷
天章宸翰
御用服物疊錫尚方
恩施踰分從此奉至寳以傳家感
殊恩之下逮維堂與柱褒嘉徧被
絲綸自頂及踵俯仰難忘戴履〈臣〉何人斯叨沐
異數若是之渥惟有益勵職守勉竭駑駘少荅
隆恩於萬一爾謹將匾聫敬摹懸掛袍帽什襲珍藏外
理合恭疏
奏謝為此謹
題
〈臣〉聞有虞之世肇十有二州州有牧外薄四海咸建五長五載一廵守羣後四朝周制春朝諸侯
而圖天下之事秋覲以比邦國之功夏宗以陳天下之謨冬遇以協諸侯之慮侯服歳一見甸服二歳男服三歳采服四歳衛服五歳要服六歳九州之外謂之蕃國代一見凡諸侯入朝行三享奉束帛加璧庭實惟國所有禮畢諸侯入廟門右北面告聽事王勞之又使宗伯以圭瓚酌鬱鬯祼之有功者賜以車服采菽桑扈諸詩所由作也自秦始立郡縣置守令漢仍其法諸侯王國稍參建其中每朝十月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諸侍坐殿上者以尊卑次起上壽觴九行褚少孫雲諸侯王朝當四見始到入小見正月朔旦奉皮薦璧玉賀三日後為王置酒賜金錢財物後三日復入小見辭去凡留長安不過二十日唐貞觀元年梁州都督竇軌請入朝上曰君臣共事情猶父子朕亦須數見之問以人間風俗許令入朝十五年詔為諸州刺史創立邸舍於京師宋沿五代舊制藩鎮牧伯入覲客省齎籖賜酒食大中祥符八年四月侍衛步軍副都指揮使王能自真定來朝宴於長春殿熙寧元年富弼以使相判汝州詔入覲肩輿至殿門歴代述職之常儀覲君之故事其可考見者如此我
國家建官分職中外相維文武相濟逺超前代
皇上於各省督撫提鎮簡擇而畀以重任一徳一心萬
里之逺如在堂階臨遣之時加之以
訓詞授之以方畧隆之以體貌寄之以腹心
徳威所施極於無外其違
闕既乆者輒許
陛見恩禮有加奬前勲勵後效曲成而不遺故一時臣
工畏威而懐徳者感厲奮興瞻仰
彤廷若戴穹蒼而親父母咸思時覲
天顔恭聆
聖訓以成泰交之盛事今歳
皇上六旬正誕薄海臣民雲集
輦下而各省大臣疏請入覲者十有五國不約而同
皇上念封疆重寄揆其逺近度其疏數分別聽許其得
遂所請者歡忻鼓舞叩
闕嵩呼仰承
聖澤或對揚
休命溫語移時或
輦轂追隨
賜予稠疊明良際㑹千載一時蓼蕭之詠諸侯也曰其徳不爽壽考不忘天保之頌君也曰如南山之壽蓋郅隆之世天人訢合厚福竒龎徴於上下昔在五帝壽皆逾百而稷契臯陶之儔亦皆近百歳今恭逢
聖壽入覲諸臣龎睂皓首錦衣繡裳拜舞於
廷陛之下
君臣相悅延厯數旬史冊所書未之有也班固賦東都稱春王三朝㑹同漢京受四海之圖籍膺萬國之貢珍其鋪張揚厲至於萬樂備百禮暨然不過朝儀之常爾豈若今
萬壽聖節來王來享者如百川之朝宗如衆星之拱極六服震疊萬里奔走為極尊親之盛典哉〈臣〉故厯稽古來朝覲之禮而竊慶遭逢為獨盛雲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三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四
慶祝五〈貢獻一〉
康熈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六旬萬壽普天同慶
皇子誠親王𦙍祉等十三人率皇孫𢎞昇等二十六人謹擇吉日於
萬壽節前預祝
遐齡恭進
萬壽之觴三月初九日
暢春園淵鑑齋設宴
諸皇子皇孫三十九人稱觴獻
壽十一日
暢春園淵鑑齋設宴
諸皇子福晉皇孫女皇孫媳共四十三人稱觴獻
壽十三日
諸皇子設宴於
皇三子花園
皇上臨幸是日
諸皇子作斑衣戲綵之舞稱觴獻
壽十六日
諸皇子皇孫恭
進慶祝
萬壽詩屛並慶祝品物
諸皇子福晉皇孫女皇孫媳恭
進慶祝
萬壽繡屛衣服等物
誠親王
進
萬萬壽無量壽佛
壽星圖〈宋李小仙畫〉
祝壽詩〈宋米芾書〉
萬壽圖〈明吳偉畫〉
南極老人星賦〈宋米芾書〉
天保九如篇〈宋髙宗書趙千里繪圖〉
律呂管窺〈一套五本〉
通典詳節〈二套十六本宋板〉
少微通鑑節要〈四套二十本〉
壽山金母獻壽
萬嵗山呼盆景
萬壽九龍圖章
壽比南山
萬壽文房四寶〈石渠閣瓦硯 玉管筆 萬厯窯筆萬厯雕香筆 瑪瑙水盛 古墨
萬厯八寶筆筒〉
萬壽無疆六合同慶玉壺
萬年喜慶雙龍捧壽玊杯
萬年太平盤〈萬厯雕漆〉
寶篆漢玉方鼎
萬壽百乳彞
三陽開泰法琅花尊
天顔有喜法琅花瓶
一十二洲拱宸環罍
二儀有象花尊〈官窯〉
龍鳳呈祥花觚〈萬厯窯〉
萬年喜慶花尊〈均窯〉
仙花獻瑞花籃〈嘉窯〉
長生花果盤〈宣窯〉
誠親王福晉
進
萬壽繡金五彩團龍天馬皮掛〈石青色〉
萬壽繡金五彩團龍天馬皮袍〈棕色〉
長春紬綿襖〈米色〉
團龍捧壽銀䑕皮掛〈石青色〉
江山萬年銀䑕皮袍〈天藍色〉
長春紬綿襖〈灰色〉
二龍捧壽青膁皮掛〈石青色〉
二龍捧壽青膁皮袍〈香色〉
長春紬綿襖〈米色〉
五彩團龍捧壽綿掛〈石青色〉
五彩坐龍捧壽綿袍〈天藍色〉
長春紬綿襖〈灰色〉
坐龍捧壽綿掛〈石青色〉
坐龍捧壽綿袍〈灰色〉
長春紬綿襖〈米色〉
坐龍拱壽綿掛〈石青色〉
萬壽無疆綿袍〈醬色〉
長春紬綿襖〈灰色〉
五彩坐龍捧壽夾掛〈石青色〉
五彩坐龍捧壽夾袍〈古銅色〉
長春紬夾襖〈米色〉
坐龍捧壽夾掛〈石青色〉
坐龍捧壽夾袍〈棕色〉
長春紬夾襖〈灰色〉
雙龍慶壽夾掛〈石青色〉
雙龍慶壽夾袍〈灰色〉
長春紬夾襖〈米色〉
衲紗繡五彩金龍捧壽引手靠背坐褥一分
誠親王長子𢎞晟
進
天祿萬年漢玊圖章
萬壽蟠桃杯
萬壽雙喜白玉花尊
青鸞金母圖〈宋人畫〉
萬壑松濤圖〈宋何浩畫〉
神仙篇〈宋米芾書〉
青綠夔耳敦
仙果玉壺瓶〈宣窯〉
萬花慶壽盤〈龍泉窯〉
誠親王長子𢎞晟福晉
進
二龍捧壽綿掛〈石青色〉
二龍捧壽綿袍〈灰色〉
長春紬綿襖〈米色〉
坐龍捧壽綿掛〈石青色〉
坐龍捧壽綿袍〈棕色〉
長春紬綿襖〈灰色〉
誠親王次子𢎞曦
進
萬壽無疆一人有慶玉磬
誠親王三子𢎞景
進
萬嵗山呼斑衣戲彩筆架
誠親王長女
進
六合同春五行順序花挿
萬年桃實圖
誠親王次女
進
東方獻壽圖〈宋刻絲〉
雍親王
進
萬壽海屋添籌玻璃揷屏
萬壽鎏金鑲嵌集錦寶鼎
萬壽法琅四方平安花尊
天然靈芝獻壽仙桃盤
羣仙慶壽壽山法琅盆景
天仙祝壽合景宋磁花籃
福祿壽三星仙山松竹盆景
萬壽紫金葫蘆獻壽同山嶽花
萬壽百祿仙芝天然盆景
萬壽鸞翎鏤金㸃翠宮扇
萬壽十錦吉祥四時盆景
九龍捧壽羊脂玉花籃
萬壽香靈芝瑞鶴八仙山
進桃獻壽雕嵌東方朔
仙山珊瑚彩石盆景
天然萬年樹根達摩
萬壽蟠桃葫蘆壽鼎
萬壽無疆雕鑲玻璃鏡
五老問壽圖〈戴文進畫〉
仙山儀鳳圖〈唐寅畫〉
蓬萊八仙慶壽圖〈宋刻絲〉
靈山祝壽圖〈趙孟頫畫〉
瑤池春會圖〈仇英畫〉
南極呈祥圖〈仇英畫〉
十洲仙侶圖〈唐寅畫〉
靈山慶會圖〈仇英畫〉
仙島方壺十二景人物山水
松鶴圖圍屛
雍親王福晉
進
五彩團龍拱壽天馬皮掛〈石青色〉
五彩團龍拱壽天馬皮袍〈香色〉
長春紬綿襖〈月白色〉
萬壽團龍元狐膁掛〈石青色〉
萬壽團龍白狐膁袍〈寶藍色〉
長春紬綿襖〈米色〉
團龍拱壽銀䑕皮掛〈石青色〉
團龍拱壽銀䑕皮袍〈醬色〉
長春紬綿襖〈米色〉
繡五彩團龍拱壽綿掛〈石青色〉
繡五彩立龍拱壽綿袍〈秋香色〉
長春紬綿襖〈灰色〉
壽字團龍綿掛〈石青色〉
壽字雲龍綿袍〈香色〉
長春紬綿襖〈魚白色〉
素縀綿掛〈石青色〉
團龍綿袍〈醬色〉
長春紬綿襖〈魚白色〉
五彩團龍拱壽夾掛〈石青色〉
五彩團龍拱壽夾袍〈沉香色〉
長春紬夾襖〈月白色〉
壽字團龍夾掛〈石青色〉
壽字團龍夾袍〈寶藍色〉
長春紬夾襖〈米色〉
素縀夾掛〈石青色〉
團龍夾袍〈醬色〉
長春紬夾襖〈米色〉
鵞黃縀繡萬壽龍引手靠背
鵞黃縀繡五龍坐褥
塡漆萬壽無疆寶座
雍親王長子𢎞時
進
如意麻姑爪
雙螭捧壽鼻煙壺
恆親王
進
無量壽佛四尊
萬壽嵌玉寶座
南極壽星仙山
羣仙祝壽圖〈趙孟頫畫〉
鶴鹿長春瑪瑙壺
萬壽白玉彞爐
九龍捧壽璽
漢玉永保萬年章
萬壽白玉盌
萬字白玉花尊
萬年梅瓶〈永樂窯〉
萬年一統尊〈霽紅窯〉
吉祥蓮花洗〈宣窯〉
瑤池萬壽犀觴
萬年青綠銅奩
萬年青綠銅觚
萬壽法琅方瓶
萬年如意雙獅熏冠爐
萬歳花嚢〈哥窯〉
晝錦堂圖〈仇英畫〉
仙山樓閣圖〈趙伯駒畫〉
泥金道德經〈趙孟頫書〉
萬年安信〈趙孟頫書〉
長春帖行書〈蘇軾書〉
行樂詞行書〈董其昌書〉
朝陽仙鶴圖〈呂紀畫〉
海天拱日圖〈宋旭畫〉
恆親王福晉
進
萬壽團龍元狐皮掛
萬壽團龍青膁皮袍
繡龍捧壽銀䑕皮掛
繡龍捧壽銀䑕皮袍
萬壽團龍補天馬皮掛
萬壽立龍天馬皮袍
繡龍捧壽補綿掛
繡龍捧壽綿袍
盤龍獻壽綿掛
立龍拱壽綿袍
團龍捧壽補綿掛
立龍捧壽綿袍
繡龍捧壽補夾掛
繡龍捧壽夾袍
盤龍拱壽夾掛
立龍獻壽夾袍
素縀夾掛
素縀夾袍
萬壽繡龍引手靠背坐褥一分
恆親王長子𢎞昇
進
萬壽白玉蟠桃杯
萬壽漢玉雙喜花尊
碧玉連環圖章
華封三祝圖〈唐寅畫〉
瑤池春會圖〈仇英畫〉
萬年靈鶴圖〈呂紀畫〉
八仙慶壽碗〈萬厯窯〉
萬壽菱花瓶〈宣窯〉
萬壽雙龍洗
恆親王長子𢎞昇福晉
進
雙龍捧壽綿掛
雙龍捧壽綿袍
長春紬綿襖
團龍捧壽綿掛
團龍捧壽綿袍
長春紬綿襖
恆親王次子𢎞晊
進
萬壽白玉牌
恆親王三子𢎞昻
進
八仙慶壽杯〈成窯〉
恆親王四子
進
白玉連環
福祿壽三星
恆親王五子
進
壽桃白玉瓶
恆親王長女
進
萬壽香囊
恆親王次女
進
萬壽火䥥包
恆親王三女
進
白玉竹牌
恆親王四女
進
鑲嵌寶石山
淳郡王
進
萬壽無量壽佛
松鶴獻壽珊瑚盆景
萬壽宣爐
萬壽熏爐
萬壽玉壺
松月獻壽圖〈趙仲穆畫〉
海屋添籌圖〈仇英畫〉
萬年靈鶴圖〈呂紀畫〉
萬壽海天旭日圖
萬年春月交輝圖
仙鹿玉硯山
漢玉吉慶
萬嵗香鉤
萬年藏墨
萬壽玉提梁卣
萬壽玉方瓶
萬壽玉扇器十全
萬壽玉硯壺
萬壽瑪瑙水盛
萬年古銅方爐
萬年玉荷杯
萬壽玉彞爐
萬壽菱花洗〈宣窯〉
萬壽磁器十全〈𢎞治窯〉
萬壽鼎〈宋磁〉
萬壽玻璃鏡屛
海屋添籌靠背引手塡漆牀
淳郡王福晉
進
萬壽金團龍補銀䑕皮掛〈石青色〉
萬壽五彩團龍銀䑕皮袍〈香色〉
長春紬綿襖〈米色〉
坐龍捧壽補天馬皮掛〈石青色〉
江山萬年天馬皮袍〈醬色〉
長春紬綿襖〈月白色〉
壽龍青膁皮掛〈石青色〉
壽龍青膁皮袍〈天藍色〉
長春紬綿襖〈灰色〉
萬壽五彩團龍補綿掛〈石青色〉
萬壽五彩團龍綿袍〈香色〉
長春紬綿襖〈灰色〉
壽龍綿掛〈石青色〉
壽龍綿袍〈香色〉
長春紬綿襖〈月白色〉
坐龍捧壽補綿掛〈石青色〉
坐龍捧壽綿袍〈米色〉
長春紬綿襖〈月白色〉
繡金拱壽團龍補夾掛〈石青色〉
繡五彩壽龍夾袍〈天藍色〉
長春紬夾襖〈灰色〉
壽龍夾掛〈石青色〉
壽龍夾袍〈灰色〉
長春紬夾襖〈米色〉
雙龍拱壽夾掛〈石青色〉
雙龍拱壽夾袍〈香色〉
花綾夾襖〈月白色〉
黃縀繡壽龍引手靠背坐褥一分
淳郡王長子𢎞曙
進
萬壽玉壺
萬壽玊硯
萬壽玊扇器十全
漢玉天雞壽觥
壽意瑪瑙鎭紙
水晶連環圖章
墨晶壽比南山
定窯盤雙進
壽山圖章
淳郡王長子𢎞曙福晉
進
萬壽團龍補掛〈石青色〉
萬壽團龍袍〈香色〉
寧紬綿襖〈月白色〉
萬壽團龍夾掛〈石青色〉
萬壽團龍夾袍〈石藍色〉
長春紬夾襖〈香色〉
淳郡王次子𢎞卓
進
萬年竹壽星
龍舟白玉觀
巴兒撒香球
淳郡王三子
進
碧玉仙人
淳郡王長女
進
壽山東方朔
壽意玉扇器
淳郡王次女
進
琥珀壽星
壽玉桃盃
淳郡王三女
進
萬壽玉斗
玉九連環
淳郡王四女
進
瑪瑙壽桃香盒
八貝勒
進
無量延壽諸佛
金書妙法蓮華經
萬壽南極星圖
蟠桃獻壽圖
羣仙捧日圖
萬萬壽玊盃
萬壽玉彞爐
萬年如意玊盃
長壽玉瓶
壽意扇器十全
八仙獻壽碗〈萬厯窯〉
萬壽碗〈萬厯窯〉
天然萬年松根筆筒
萬年玉壺春
萬壽龍鳳盤〈萬厯窯〉
福祿壽瓶〈嘉窯〉
海屋添籌把碗〈宣窯〉
萬年青筆洗〈均窯〉
九如爐
萬壽玊蓮壺
觀音五彩瓶〈𢎞治窯〉
萬年珀書鎭
受天百祿圍屛
萬年名繪
仙鹿圖
羣仙慶壽圖
百鶴圖
蟠桃銀晶水盛
八貝勒福晉
進
萬壽五彩團龍天馬皮掛〈紅青色〉
萬壽五彩立龍天馬皮袍〈香色〉
長春紬綿襖〈月白色〉
團龍捧壽貂䑕皮掛〈紅青色〉
雙龍捧壽貂䑕皮袍〈油綠色〉
長春紬綿襖〈灰色〉
團龍捧壽銀䑕皮掛〈紅青色〉
雲龍捧壽銀䑕皮袍〈古銅色〉
長春紬綿襖〈灰色〉
繡五彩團龍捧壽綿掛〈石青色〉
繡五彩立龍捧壽綿袍〈醬色〉
長春紬綿襖〈魚白色〉
團龍捧壽綿掛〈石青色〉
團龍捧壽綿袍〈香色〉
長春紬綿襖〈月白色〉
拱壽龍綿掛〈紅青色〉
拱壽立龍綿袍〈天藍色〉
長春紬綿襖〈米色〉
萬壽五彩團龍夾掛〈紅青色〉
萬壽五彩立龍夾袍〈香色〉
長春紬夾襖〈魚白色〉
團龍拱壽夾掛〈紅青色〉
立龍拱壽夾袍〈灰色〉
長春紬夾襖〈米色〉
團龍捧壽夾掛〈紅青色〉
團龍捧壽夾袍〈醬色〉
長春紬夾襖〈灰色〉
萬壽無疆引手靠背坐褥一分
八貝勒長子𢎞旺
進
如意玉壽星
萬壽古銅鼎
竹壽星
獻桃紫晶仙人
仙翁玉水盛
國泰民安玉墨擱
八貝勒女
進
吉慶如意
萬萬壽長春玊墨擱
玉壽星
永壽齊天爐
仙鹿玉書鎭
獻壽銀晶仙人
九貝子
進
無量壽佛
萬壽御座
萬齡百老圖照屛
萬萬壽多成架成對
蟠桃仙鶴萬壽盃
捲荷玉壽盃〈宋製〉
雙壽巵〈宋製〉
萬年青玊方花揷
銀晶雙龍拱壽瓶
銀晶萬年葫蘆洗
五嶽晶玉章
三陽開泰鼎
商金萬年藤花尊
雙喜周洗
商金五色𤓰小鼎
漢銅壽鼎
商銅大壽尊
彌勒袋瓶〈官窯〉
蟠桃雙喜萬壽巵〈宋磁〉
祥龍威鳳慶〈宣窯〉
蟠桃洗〈宣窯〉
萬年太古陶瓶
萬年螺
萬年樹根羅漢
竹方朔
天然餘慶
羣仙捧壽盤
九貝子福晉
進
雙龍捧壽銀䑕皮掛〈紅青色〉
雙龍捧壽銀䑕皮袍〈香色〉
長春紬綿襖〈魚白色〉
坐龍捧壽天馬皮掛〈石青色〉
坐龍捧壽天馬皮袍〈棕色〉
長春紬綿襖〈魚白色〉
團龍捧壽元狐膁掛〈紅青色〉
團龍捧壽貂皮膁袍〈天藍色〉
長春紬綿襖〈米色〉
坐龍捧壽綿掛〈紅青色〉
坐龍捧壽綿袍〈棕色〉
長春紬綿襖〈灰色〉
團龍捧壽綿掛〈紅青色〉
團龍捧壽綿袍〈古銅色〉
長春紬綿襖〈天藍色〉
團龍捧壽綿掛〈石青色〉
團龍捧壽綿袍〈油綠色〉
長春紬綿襖〈灰色〉
繡龍捧壽夾掛〈石青色〉
繡龍捧壽夾袍〈香色〉
長春紬夾襖〈天藍色〉
團龍捧壽夾掛〈石青色〉
團龍捧壽夾袍〈棕色〉
長春紬夾襖〈灰色〉
壽字雙龍夾掛〈石青色〉
壽字雙龍夾袍〈香色〉
長春紬夾襖〈灰色〉
五龍捧壽靠背
五福慶壽引手
百子龍坐褥
九貝子長子𢎞暲
進
萬壽玊墨牀
八仙如意
仙桃玉扇器
仙鶴玉扇器
九貝子次子
進
瑪瑙海天浴日筆架
桃花洞方朔
萬壽連環玉扇器
萬年合璧玉扇器
九貝子三子
進
漢玉龍馬書鎭
犀角仙人乘槎
飛仙玉扇器
靈芝玉扇器
九貝子四子
進
萬壽紅玉帶環
宜興蟠桃筆洗
萬歳山呼扇器
九貝子五子
進
竹根壽星
碧玊薰風琴
脂玉仙人扇器
九貝子長女
進
壽石老人星
栴檀玉鎭紙
商銅豆
紅瑪瑙蟠桃扇器
紫玉靈芝扇器
祥雲小玉盒
九貝子次女
進
琥珀仙人
瑪瑙石子
萬年松竹梅筆架
九貝子三女
進
天然無量壽佛
脂玉薰風琴盒
銀晶仙棗水盛
蟠桃核扇器
九貝子四女
進
荊州石水盛
萬年木筆捵
萬年青玉扇器
九貝子五女
進
壽意白玊臂擱
壽意紫玉筆架
萬年竹瑞蓮水盛
長春花果盒
敦郡王
進
萬壽無量寶塔
福壽燈瓶
萬年如意吉慶
萬年香山
五龍捧壽瓶
聖壽萬年玉壺
雙龍捧壽玉台盃
萬壽玉瓶
九龍捧壽宣銅尊
萬壽長春瑞芝盆景
八仙慶壽蟠桃
萬壽玉花揷
獻瑞玊雙鹿
天然瑪瑙雙鶴
萬年花澆〈宣窯〉
萬壽龍瓶〈宋磁〉
萬壽花尊
漢銅提梁卣
漢銅花尊
漢鸚鵡爐
萬壽周鼎
萬壽五彩塡漆圍屏
五彩瑪瑙鳩鎭
萬壽御筆洗
萬年玉壺春
墨玉寶鑑
羣仙祝壽寶山
敦郡王福晉
進
萬萬壽繡團龍青膁皮掛〈紅青色〉
萬萬壽繡龍青膁皮袍〈香色〉
長春紬綿襖〈魚白色〉
團龍捧壽天馬皮掛〈紅青色〉
團龍捧壽天馬皮袍〈天藍色〉
長春紬綿襖〈米色〉
雙龍捧壽銀䑕皮掛〈紅青色〉
雙龍捧壽銀䑕皮袍〈醬色〉
長春紬綿襖〈月白色〉
萬萬壽繡團龍綿掛〈紅青色〉
萬萬壽繡團龍綿袍〈天藍色〉
長春紬綿襖〈灰色〉
團龍捧壽綿掛〈金銀縀〉
團龍捧壽綿袍〈醬色〉
長春紬綿襖〈米色〉
壽龍綿掛〈紅青色〉
壽龍綿袍〈雁絨色〉
長春紬綿襖〈魚白色〉
繡龍拱壽夾掛〈紅青色〉
繡龍拱壽夾袍〈鵞黃色〉
長春紬夾襖〈月白色〉
壽字龍夾掛〈石青色〉
壽字龍夾袍〈鷹背色〉
長春紬夾襖〈月白色〉
雙龍捧壽夾掛〈紅青色〉
雙龍捧壽夾袍〈古銅色〉
長春紬夾襖〈鷹背色〉
萬萬壽引手靠背坐褥一分
敦郡王長子
進
天然瑪瑙壽仙
壽桃竹根水盛
萬壽碧玉爐
敦郡王次子
進
壽山長庚星
萬壽海棠爐
夔龍玉盃
敦郡王長女
進
玉壽星
漢玊方鼎
雙耳壽瓶
敦郡王次女
進
玉壽星
宣窯蓮子瓶
宣銅瓶
敦郡王三女
進
竹根壽仙
宣銅桃爐
白乳玊盃
十二貝子
進
無量壽佛
聖人必得其壽賦〈金字趙孟頫書〉
八仙慶壽圖〈宋刻絲〉
長松遐齡圖〈仇英畫〉
三星瑞鶴圖〈周文炬畫〉
華封三祝圖〈唐寅畫〉
萬仙慶祝蟠桃宴會圖〈豐興祖畫〉
瑤池春曉圖〈趙千里畫〉
刻絲壽意書畫 〈御製〉
萬年松溪圖
羣仙拱祝博古圍屏
天然靈砂萬歳壽山
塡漆萬歳壽長生香盤〈嘉靖〉
法琅松竹梅瓶〈景泰〉
壽仙大花瓶〈萬厯窯〉
天然萬年藤如意
白玊萬壽大執壺
瑪瑙萬年葫蘆盃
瑞龍筆洗〈成窯〉
萬壽御筆筒〈宣窯〉
萬壽竹節爐〈宣窯〉
萬壽玉壺春〈宣窯〉
萬壽天球尊〈宣窯〉
萬年葫蘆瓶〈宣窯〉
萬年石榴瓶〈宣窯〉
壽字把碗〈成窯〉
萬年春花揷
十二貝子福晉
進
五彩團龍捧壽銀䑕皮掛〈天青色〉
五彩團龍雙捧壽銀䑕皮袍〈醬色〉
長春紬夾襖〈米色〉
素縀天馬皮掛〈天青色〉
素縀天馬皮袍〈石青色〉
長春紬夾襖〈灰色〉
團龍拱壽青膁皮掛〈紅青色〉
團龍拱壽青膁皮袍〈灰色〉
長春紬夾襖〈月白色〉
五彩團龍補綿掛〈天青色〉
五彩立龍綿袍〈沉香色〉
長春紬綿襖〈魚白色〉
雙龍捧壽二則綿掛〈天青色〉
雙龍捧壽二則綿袍〈天藍色〉
長春紬綿襖〈米色〉
團龍拱壽綿掛〈天青色〉
萬壽無疆綿袍〈米色〉
長春紬綿襖〈月白色〉
繡萬壽團龍夾掛〈天青色〉
繡萬壽團龍夾袍〈香色〉
長春紬夾襖〈魚白色〉
坐龍獻壽夾掛〈紅青色〉
立龍雙獻壽夾袍〈棕色〉
長春紬夾襖〈米色〉
團龍拱壽夾掛〈天青色〉
雲龍獻壽夾袍〈香色〉
長春紬夾襖〈米色〉
明繡萬萬壽五彩金龍引手靠背坐褥一分
皇十三子
進
祝壽八仙
金鑄文殊菩薩
大壽字〈朱文公書〉
珍玩百種全備祝壽箱
萬壽雕漆長生斗
壽山羅漢
萬年靈芝
羣仙慶壽碗〈萬厯窯〉
長春松竹梅薰冠爐
碧玉仙桃瑞芝盃
三仙祝壽文具
萬年多寶瓶
祥龍洗〈宣窯〉
宣銅寶月瓶
向日葵花盤〈哥窯〉
萬嵗蓮花瓶〈均窯〉
雙龍捧壽塡漆筆筒
宋嵌百獸率舞文具
永保長春碗〈嘉窯〉
松竹梅茶壺
五彩蓮花盃雙進〈成窯〉
祝壽萬年尊
鑲金天雞壺
羣仙聚會圖
雙龍雕漆方盒
百仙引手靠背
宋元名繪
西蓮寶座
祝壽羅漢圖
九龍捧聖屏
雙喜夔龍書案
祝壽圖
皇十三子福晉
進
繡龍捧壽天馬皮掛〈石青色〉
繡龍捧壽天馬皮袍〈香色〉
長春紬綿襖〈月白色〉
團龍捧壽青膁皮掛〈石青色〉
萬壽無疆青膁皮袍〈寶藍色〉
長春紬綿襖〈米色〉
團龍捧壽銀䑕皮掛〈石青色〉
立龍捧壽銀䑕皮袍〈寶藍色〉
長春紬綿襖〈月白色〉
五彩金龍捧壽綿掛〈石青色〉
五彩金龍捧壽綿袍〈香色〉
長春紬綿襖〈月白色〉
團龍捧壽綿掛〈石青色〉
立龍捧壽綿袍〈灰色〉
長春紬綿襖〈月白色〉
團龍捧壽綿掛〈藍色〉
團龍捧壽綿袍〈寶藍色〉
長春紬綿襖〈灰色〉
五彩金龍捧壽夾掛〈天藍色〉
五彩金龍捧壽夾袍〈香色〉
長春紬夾襖〈米色〉
雲龍捧壽夾掛〈藍色〉
雲龍捧壽夾袍〈米色〉
長春紬夾襖〈灰色〉
團龍捧壽夾掛〈石青色〉
團龍捧壽夾袍〈香色〉
長春紬夾襖〈月白色〉
珠繡五穀豐登引手靠背坐褥一分
皇十三子長子𢎞昌
進
萬年木花籃
三代天雞小壺
猩猩珀壽桃仙人
皇十三子次子
進
祝壽靈芝寶盆
皇十三子長女
進
紫英祝壽仙人
宋做牙墜
成窯筆洗
皇十三子次女
進
白玊如意祝壽仙人
五色瑪瑙盤
祝壽黃楊羅漢
十四貝子
進
萬壽圍屏
觀音蓮花經
萬壽雙喜鼎
四喜漢銅爐
百子獻壽玉盃
雙喜祝壽玊盃
萬壽雕漆龍盤
五鶴拱壽盤
壽桃宣爐
三陽開泰汝窯瓶
萬年五穀豐登碗全副
永樂碗雙進
百子獻壽法琅瓶
漢玊壽壺
萬年玊提梁卣
萬年玊壽觥
萬壽玊瓶
瑞壽玊鼎
銀晶九環圖章
文王鼎〈哥窯〉
壽字茶盃雙進〈成窯〉
瑤草琪花瓶〈成窯〉
十八羅漢圖
飲中八仙圖
四時長春花果圖
五倫圖
羣仙拱壽圖
十四貝子福晉
進
五彩萬壽雲龍銀䑕皮掛〈石青色〉
五彩萬壽雲龍銀䑕皮袍〈正黃色〉
寧紬綿襖〈月白色〉
坐龍捧壽天馬皮掛〈石青色〉
立龍捧壽天馬皮袍〈棕色〉
長春紬綿襖〈米色〉
坐龍捧壽青膁皮掛〈石青色〉
立龍捧壽青膁皮袍〈香色〉
春綾綿襖〈魚白色〉
五彩坐龍獻壽綿掛〈石青色〉
五彩立龍獻壽綿袍〈香色〉
寧紬綿襖〈灰色〉
坐龍拱壽綿掛〈石青色〉
立龍拱壽綿袍〈米色〉
寧紬綿襖〈魚月色〉
雲龍捧壽綿掛〈石青色〉
雲龍捧壽綿袍〈天藍色〉
宮紬綿襖〈香色〉
金龍拱壽夾掛〈石青色〉
金龍獻壽夾袍〈棕色〉
春綾夾襖〈月白色〉
坐龍拱壽夾掛〈石青色〉
立龍拱壽夾袍〈古銅色〉
寧紬夾襖〈米色〉
坐龍拱壽夾掛〈紅青色〉
立龍拱壽夾袍〈灰色〉
寧紬夾襖〈香色〉
萬壽無疆明黃引手靠背坐褥一分
十四貝子長子𢎞春
進
銀晶獻壽仙
十四貝子次子𢎞明
進
漢玉鳴鳳爐
十四貝子三子𢎞暎
進
漢玉多壽壺
十四貝子四子𢎞暟
進
漢玉艾葉水盛
十四貝子長女次女三女四女仝
進
八仙祝壽一堂
皇十五子
進
萬萬壽觀世音像
採芝長生圖〈仇英畫〉
岳陽仙跡圖〈仇英畫〉
萬壽朝賀詩〈董其昌書〉
羣仙高會圖〈王振鵬畫〉
海天旭日圖〈李昭道畫〉
萬年羅漢〈海侖畫〉
麻姑山仙壇記〈米芾書〉
萬年繪苑
萬壽白玉桃盃
萬壽白玊壺
萬壽白玉巵
萬壽齊天碗〈萬厯窯〉
三星慶祝瓶〈宣窯〉
太平雙喜盃〈成窯〉
抹紅福祿壽康寧茶盃〈嘉窯〉
八仙慶壽盤〈嘉窯〉
萬壽梵書碗〈萬厯窯〉
黃龍壽字斗〈嘉窯〉
壽桃碗〈定窯〉
古磁萬壽花尊
萬年梅花瓶〈宣窯〉
霽紅花澆〈永樂窯〉
九龍祝壽端硯
塡漆二龍捧壽筆筒
靑綠三犧鼎
古青綠百圓瓶
圍屏一架
皇十五子福晉
進
萬壽紫貂冠一頂
萬壽海龍冠一頂
萬壽絨纓冠一頂〈東珠一顆〉
五彩團龍補服掛〈石青色〉
五彩團龍綿袍〈棕色〉
長春紬綿襖〈月白色〉
團龍綿掛〈石青色〉
行龍綿袍〈天藍色〉
長春紬綿襖〈灰色〉
雙龍綿掛〈石青色〉
雙龍綿袍〈天藍色〉
長春紬綿襖〈灰色〉
素縀綿掛〈石青色〉
行龍綿袍〈灰色〉
長春紬綿襖〈米色〉
萬福萬壽引手靠背坐褥一分
皇十六子
進
南極呈祥天女散花圖〈方椿年畫〉
仙園安逸圖〈仇英畫〉
天馬賦〈董其昌書〉
萬壽正朔詩〈宋刻絲米芾書〉
仙山樓閣圖〈仇英畫〉
羣仙拱福祿壽圖
厯代名蹟
三朝翰繪
五彩八仙慶壽瓶〈萬厯窯〉
琥珀南極壽星
白玉雷紋壽觥
壽字白玉盃
白玉三元盃
八仙慶壽碗〈宣窯〉
八仙捧壽碗〈嘉窯〉
魚躍把碗〈嘉窯〉
長春把碗〈宣窯〉
法琅長春花籃
昇平有象瓶〈定窯〉
萬年果盤〈宣窯霽青〉
芝蘭把盃〈宣窯〉
蟠桃壺〈均窯〉
五彩關雎碗〈萬厯窯〉
漢銅青綠百圓尊
漢銅雷紋尊
三代萬壽鼎
天祿花挿
皇十六子福晉
進
萬壽貂冠一頂
萬壽海龍冠一頂
萬壽絨纓冠一頂
五彩團龍綿掛〈石青色〉
五彩團龍綿袍〈香色〉
長春紬綿襖〈灰色〉
團龍綿掛〈天藍色〉
團龍綿袍〈紅青色〉
長春紬綿襖〈米色〉
素縀夾掛〈石青色〉
雲龍夾袍〈天藍色〉
長春紬夾襖〈米色〉
行龍三鑲引手
三陽開泰靠背
百福鵞黃縀坐褥
皇十七子
進
萬年楓樹圖〈唐寅畫〉
花神獻壽圖〈仇英畫〉
蘆鴈圖〈林良畫〉
萬壽無疆詩〈黃庭堅書〉
瑞雪賦〈趙孟頫書〉
蘭亭序〈董其昌書〉
書畫合璧〈沈周〉
百壽花尊
西番瑞蓮慶壽盤〈萬厯窯〉
萬字通蓋爐〈哥窯〉
雙壽花瓶〈哥窯〉
葵花筆洗〈哥窯〉
萬壽花菓揷〈哥窯〉
西番瑞蓮鐃碗〈定窯〉
塡白暗花瓶〈均窯〉
萬年梅花瓶〈均窯〉
甘露水盛〈均窯〉
霽藍膽瓶〈宣窯〉
萬壽菓盤〈正德窯〉
漢玉壽巵
百乳壽玉盃〈宋做〉
壽字玉盃盤〈宋做〉
珀玲瓏雕花壽壺
壽字玊壺〈宋做〉
萬壽香雕花筆筒
萬年洋漆碗全進
皇十七子福晉
進
萬壽團龍捧壽綿掛〈紅青色〉
萬壽團龍綿袍〈金銀縀〉
寧紬綿襖〈月白色〉
團龍獻壽綿掛〈金銀縀〉
團龍獻壽綿袍〈三藍縀〉
寧紬綿襖〈魚白色〉
盤龍拱壽夾掛〈金銀縀〉
立龍拱壽夾袍〈石青色〉
寧紬夾襖〈米色〉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四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五
慶祝五〈貢獻二〉
三月十五日壬辰諸王貝勒貝子公以下內外文武大臣官員各進縀疋鞍馬等物慶祝
萬壽
上皆卻之
康熙五十一年十二月初一日禮部為通行事查三十九年恭遇
皇太后六旬大慶四十九年恭遇
皇太后七旬大慶俱係欽奉
上諭本部具題和碩親王等以下八分公等以上各酌量進獻器皿鞍馬蟒縀等物頭等大臣進獻縀八疋二等大臣進獻縀六疋在案四十二年恭遇
皇上五旬大慶本部亦行具題王等大臣官員各酌量
進獻今來歲恭遇
皇上六旬大慶相應通行知㑹中外除八旗各省督撫本部行文外將軍提督副都統總兵等官移咨兵部轉行知㑹可也
五十二年三月十二日禮部尚書〈臣〉赫碩色等謹
奏恭逢
聖主六旬大慶諸王貝勒貝子公內外大臣官員各盡臣子之心進獻縀馬等物若令自行進獻恐參差不齊十八日
萬壽正誕閒散宗室覺羅並內外紳衿舉人生員軍民
商賈耆老等在
午門前行禮者甚衆若將進獻等物陳設一處恐致
擁擠〈臣〉部傳齊於十五日在
暢春園正門外恭設將所進物件數目另繕摺子具
奏為此謹具奏
聞本日奉
㫖著停止
十二日禮部尚書〈臣〉赫碩色等謹
奏恭逢
聖主六旬大慶諸王福晉格格亦各進獻衣服等物若令同日進獻似屬煩雜〈臣〉部傳齊於十六日在
暢春園正門外恭設將所進物件數目另繕摺子具
奏為此謹具奏
聞本日奉
㫖著停止
十五日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咸以停止進獻雖奉
明㫖而慶祝大典不能自已仍齊集
暢春園宮門外陳設恭進
上仍卻弗收所進儀物宗室王以下八分公以上金銀珠寶器皿蟒粧縀疋鞍轡等物隨便進獻例無一定者俱細載於後其不入八分公以下及文武大臣官員所進縀馬各以品級為差悉依官階敘列不更書名至奉國將軍以下閒散宗室以上天潢懿親禮以義起所進縀馬數亦不等附載宗室後諸王福晉格格於十六日亦仍各進衣服等物因已奉停止之
㫖未有總摺可稽附載一二以誌一時典禮庶每厯十
年舉行
大慶有所考焉
宗室
和碩康親王〈臣〉沖安恭
進
珊瑚念珠一盤
木米念珠一盤
金爐一座
金箸瓶一副
金香盒一箇
金執壺一對
色縀一百疋
鞍馬六疋
和碩顯親王〈臣〉衍潢恭
進
鑲嵌珊瑚一座
青金孔雀石一座
鑲嵌孔雀石金乂拉一箇
金茶桶一箇
金執壺一對
金杯一對
金托碟一對
色縀一百疋
鞍馬四匹
和碩莊親王〈臣〉博果鐸恭
進
金鼎一尊
金執壺一對
鍍金銀插瓶一對
鍍金銀乂拉一對
色縀一百疋
鞍馬四匹
〈附〉莊親王太福晉進獻禮物
東珠帽二頂團龍掛一件補掛一件金線龍袍一件團龍袍一件香色縀襖一件月白寧紬襖一件珊瑚雲荷包牙籤筒小刀手帕帶全副朝鞾二雙蟒襪二雙坐褥一箇扶手二箇靠背一箇
莊親王福晉進獻禮物
東珠帽一頂石青縀補掛二件紅青縀掛一件香色八團袍一件寶藍縀袍一件醬色縀袍一件米色綾襖一件藍色寧紬襖二件珊瑚雲荷包手帕帶全副朝鞾二雙粧縀襪二雙
和碩裕親王〈臣〉保泰恭
進
金執壺一對
金盃一對
金托碟一對
色縀一百疋
鞍馬四匹
和碩簡親王〈臣〉雅爾江阿恭
進
珊瑚念珠一盤
鍍金壽壺一對
金盃盤一對
金瓶一箇
金盒一箇
金乂拉一箇
色縀一百疋
鞍馬六匹
多羅信郡王〈臣〉德昭恭
進
嵌石金執壺一對
鍍金銀盃一對
鍍金銀托碟一對
鍍金瓶一箇
長春玉盃一對
朝天鼎一座
四喜鼎一座
百環瓶一座
白玉壺一座
鶴鹿同春玉筆架一座
碧玉筆筒一座
端溪硯一方
瑪瑙水盛一器
成窰盃一對
𢎞治嬌黃盤二對
上林圖一幅
色縀八十疋
鍍金鑲嵌鞍二副
銅鍍金鞍二副
繡鞍二副
鞍馬六匹
多羅安郡王〈臣〉華玘恭
進
珊瑚念珠一盤
金壺一執
鍍金盃盤二副
鍍金銀多木一執
鍍金銀馬爐一座
蟒色縀八十疋
鞍馬六匹
多羅平郡王〈臣〉訥爾蘇恭
進
金盤一座
金盃二對
金壺一執
色縀八十疋
鞍馬六匹
多羅順承郡王〈臣〉布穆巴恭
進
軒轅明徽圖一冊
宋版文章正宗二套
治水圖一卷
樓閣仙山圖一卷
戴晉山水圖二幅
翠木圖一幅
山隂圖一卷
唐寅字一卷
董其昌集錦圖一冊
宋鼎瑤臺一座
宋瑪瑙葵花洗一器
宋磁秦爐一座
宋均窰洗一器
白玉長春花盃一對
水晶仙桃一座
方玉花尊一座
青金方花尊一座
琥珀仙一座
飛翠八寶瓶一座
琪南香山一座
梅黃瑪瑙一座
玉水盛一器
成窯雙冠瓶一座
汝窯瓶一座
法琅爐一座
花蠟盃一對
金盃一對
金壽星一座
小念珠一串
鍍金銀執壺一對
鍍金銀乂拉一箇
萬壽縧環一對
色縀八十疋
鞍馬三對
多羅貝勒〈臣〉克貞恭
進
色縀六十疋
鞍馬四匹
多羅貝勒〈臣〉延壽恭
進
金壽星一座
金壺一執
金盤一對
色縀四十疋
鞍馬四匹
多羅貝勒〈臣〉滿都䕶恭
進
金壺一對
金盃盤二副
色縀六十疋
鞍馬四匹
〈附〉貝勒夫人滿都䕶之妻進獻禮物
龍衣一襲縀衣一襲扶手二箇靠背一箇坐褥一箇
固山貝子〈臣〉蘇努恭
進
珊瑚念珠一盤
緑松石念珠一盤
金執壺一對
金盃盤二副
色縀四十疋
鞍馬四匹
固山貝子〈臣〉魯賔恭
進
珊瑚念珠一盤
鍍金銀執壺一對
鍍金托碟一對
鍍金盃一對
色縀四十疋
鞍馬四匹
鎮國公〈臣〉經希恭
進
色縀四十疋
鞍馬四匹
鎮國公〈臣〉吳爾占恭
進
色縀三十疋
鞍馬四匹
鎮國公〈臣〉凖達恭
進
色縀三十疋
鞍馬四匹
鎮國公〈臣〉登塞恭
進
珊瑚念珠一盤
金壺一對
金盃一對
色縀三十疋
鞍馬四匹
鎮國公〈臣〉額爾圖恭
進
玉瓶一對
玉盃一對
金盤一對
色縀三十疋
鞍馬四匹
鎮國公〈臣〉吞珠恭
進
色縀三十疋
鞍馬四匹
鎮國公〈臣〉德普恭
進
色縀三十疋
鞍馬四匹
鎮國公〈臣〉敬順恭
進
色縀三十疋
鞍馬四匹
鎮國公〈臣〉楊桑阿恭
進
色縀三十疋
鞍馬四匹
鎮國公〈臣〉普貴恭
進
蟒粧色縀三十疋
鞍馬四匹
散馬二匹
鎮國公〈臣〉普竒恭
進
色縀三十疋
鞍馬四匹
散馬二匹
鎮國公〈臣〉星海恭
進
珊瑚念珠一盤
色縀三十疋
鞍馬四匹
鎮國公〈臣〉諾音托和恭
進
色縀三十疋
鞍馬四匹
輔國公〈臣〉門度恭
進
色縀三十疋
鞍馬四匹
輔國公〈臣〉訥黙孫恭
進
金瓶一座
金盃盤一副
色縀二十疋
鞍馬四匹
散馬四匹
輔國公〈臣〉塞勒恭
進
色縀三十疋
鞍馬四匹
輔國公〈臣〉普照恭
進
色縀二十疋
鞍馬四匹
輔國公〈臣〉蘇爾金恭
進
色縀二十疋
鞍馬四匹
輔國公〈臣〉阿布蘭恭
進
香亭金佛一座
色縀二十疋
鞍馬四匹
輔國公〈臣〉星尼恭
進
詩畫古董二十件
色縀二十疋
散馬二匹
和碩簡親王之子應封宗室〈臣〉雍乾恭
進
米芾字一卷
董其昌字十幅
李昭道畫一卷
仇英畫一軸
玉磬一座
玉鼎一座
玉尊一座
玉象碁一盤
映青太平車一架
洋漆盒一對
定窯磁碟一對
哥窯花尊一座
宣窯梅瓶一座
昌窯碗一對
正德磁碗一對
嘉靖小磁碟二對
不入八分公鎮國將軍各恭
進縀八疋馬四匹
輔國將軍各恭
進縀六疋馬二匹
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宗室章京侍衞應封宗室閒散宗室等各恭
進縀疋鞍馬不等亦無定數
滿漢世襲官員
民公侯伯輕車都尉各恭
進縀八疋馬四匹〈馬四匹者鞍二副後倣此〉
雲騎尉各恭
進縀六疋馬二匹〈馬二匹者鞍一副後倣此〉
內務府八旗滿洲䝉古漢軍官員
內大臣都綂各恭
進縀八疋馬四匹
䕶軍綂領前鋒綂領副都綂各恭
進縀六疋馬二匹
㕘領各恭
進馬二匹
部院衙門滿漢官員
大學士尚書左都御史各恭
進縀八疋滿洲加馬四匹
侍郎學士副都御史宗人府府丞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太常寺卿府尹太僕寺卿光祿寺卿鑾儀衞使各恭
進縀六疋滿洲加馬二匹
僉都御史左右通政大理寺少卿少詹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祭酒庶子侍讀侍講諭德洗馬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順天奉天府丞通政司㕘議光祿寺少卿中允贊善司業鴻臚寺少卿給事中御史郎中各恭
進縀四疋滿洲加馬二匹一匹不等
直省滿漢文武官員
鎮守將軍總督提督各恭
進縀八疋
廵撫副都綂總兵官各恭
進縀六疋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六
慶祝五〈貢獻三〉
是月親王以下閒散宗室覺羅以上醵金鑄佛慶祝
萬壽
詔送栴檀寺
宗人府摺奏恭逢
皇上萬壽無疆大慶親王以下閒散宗室以上共一千四十五人覺羅共一千五百五十六人宗室覺羅共二千六百一人公同斂金敬造金佛金滿搭已經告成供奉何處相應請
㫖本年三月十三日轉奏奉
㫖著供奉在栴檀寺
是月內閣及部院衙門諸臣先後進獻古玩書畫詩冊等物慶祝
萬壽
上收受書畫詩冊有差餘皆卻之
是時內外文武諸臣各照品級
進獻鞍馬縀疋
皇上槩卻不收諸臣末由稍展或形為歌詠或施諸藻繪以自寫其忠愛之心又各出其家藏所有古玩書畫等物先後
進獻或以九計或以十計或以百計璀璨羅列陳於殿陛者殆無虛日
皇上卻之如初隨即
宣發本人無從記注至於
輦下各衙門諸臣公
進之物雖較之
天府竒珍萬不逮一然亦芹曝之忱所寄且係衙門公摺尚有檔案可稽特槩為編次備著於篇至滿洲內府諸臣公
進儀單無檔可稽止就其各行
進獻者附載一二以存其槩一時筐篚玉帛之盛尊
親愛戴之誠於此畧見焉
內閣大學士〈臣〉溫達〈臣〉松柱〈臣〉李光地〈臣〉蕭永藻〈臣〉王掞學士〈臣〉馬良〈臣〉傅爾呼納〈臣〉舒蘭〈臣〉巴格〈臣〉阿爾法〈臣〉綽竒〈臣〉蔡升元〈臣〉彭始摶〈臣〉鄒士璁〈臣〉沈涵恭
進
元板貞觀政要一套
宋板文選類林二套
舊板考亭淵源録一套
舊板晦菴文抄一套
舊板理學語要一套
宋人手抄文翰類編一套
舊板五音集韻一套
橫渠易説一套
正䝉㑹稿一套
列子二套
舊板柳柳州集一套
舊板稽古録一套
舊板儀禮圖二套
舊板自警編一套
舊板直音篇一套
陳賢良樂書二套
合刻考古博古圖八套
事類賦一套
朱子詩真蹟一卷
黃庭堅正書二詩一卷
米元章書詩一卷
米元章書十紙説一冊
趙孟頫泥金真蹟一卷
趙孟頫書西王母記一軸
趙孟頫跋趙大年畫一卷
趙孟頫書池山賦一卷
董其昌書詩一卷
董其昌書天馬賦屏幅全副
文徴明行書真蹟一卷
董其昌書唐人詩一軸
董其昌行書一軸
趙千里瑤池春曉圖一卷
劉松年瀛洲圖一卷
黃筌花鳥一卷
趙孟頫春郊牧馬圖一卷
仇英太平春社圖一卷
百鹿圖一軸
董其昌書畫一卷
黃公望巒容川色圖一卷
李成蕭寺晴巒圖一軸
趙孟頫春山聯轡圖一軸
李辰虬松圖一軸
宋製蟠桃玉盃一隻
宋製荷葉玉盃一隻
玉天鹿筆架一座
玉桃盃一隻
宋製夔龍玉水注一具
漢玉書尺二條
玉方印池一具
蓮子玉壺一執
玉花瓶一座
玉筆洗一具
玉龍盤四面
玉水盛一具
玉桃盃一對
向日葵玉盤一面
漢玉圓巵一隻
天雞夔龍玉卣一座
漢玉方巵一隻
銀晶盃一隻
靈鳩石一座
祥雲硯一方
磁荷花囊一具
宣窯花囊一座
哥窯乳爐一座
正德緑龍盤二面
龍碗二隻
宣窯寶月瓶一座
八仙碗一隻
官窯筆洗一具
正德緑龍盤六面
萬厯福祿壽碗一對
宋粉定窯花盒一對
宋官窯雙耳爐一座
成化窯五彩盃一對
萬厯窯五彩髙足盃一對
宣窯把盞二隻
成化窯白磁爐一座
嘉窯磁瓶一座
哥窯香爐一座
翰林院掌院學士〈臣〉揆敘〈臣〉湯右曽及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庶吉士等官詹事府少詹事〈臣〉王奕清及左右春坊庶子諭德中允贊善司經局洗馬等官恭
進
萬壽詩冊九套〈計九十本〉
南書房翰林諸臣恭
進
萬壽詩冊一套〈計二本〉
養心殿諸臣恭
進
尚書〈臣〉胡㑹恩
晉書十套
合璧事類十二套
續文章正宗二套
歐陽修集二套
梅聖俞集一部
曽鞏集一部
董其昌書老人星見詩一軸
文徴明書御溝新柳詩一軸
祝允明書麥穗雙岐詩一軸
侍郎〈臣〉王原祁
考工記解一部
張栻集一部
祝允明字帖二套
倪瓚林亭遠岫圖
范寛層巒疊翠圖
黃公望翠嶂瑤林圖
吳鎮秋山蕭寺圖
〈臣〉畫冊頁十幅
〈臣〉畫挑山二幅
侍郎〈臣〉宋駿業
宋板書二十四套
唐寅畫江山萬里圖一卷
青緑百環漢鼎一座
青緑雷文花尊一座
漢玉荷葉盃一隻
羊脂玉筆洗一隻
漢玉夔龍書鎮一箇
十錦皇扇二十匣〈每匣十把〉
〈臣〉畫嵩山積翠圖一幅
〈臣〉畫丹臺春曉圖一幅
編修〈臣〉沈宗敬
紀瑞一冊
〈臣〉父詹事〈臣〉荃臨顔帖一幅録唐人早朝詩一幅
〈臣〉宗敬畫山水十二幅
監造〈臣〉趙昌
釋迦如來古佛一尊
金珠自轉寶塔一座
陸晃五老呈祥圖一軸
商喜泥金狻猊圖一軸
冊府元龜全部
潛確類書全部
成窯寶相茶盃一對
宣窯暗龍把碗一對
金龍全副鞍轡良馬一對
監造〈臣〉王道化
萬壽靈芝獻瑞盆景一座
數珠一盤
敬書北斗延生尊經一部
武備院固山大〈臣〉伊篤善
無量壽佛一尊
宋板史記一部
宋板陶淵明集一部
舊板朱子大全一部
朱子書白鹿泉記一卷
趙孟頫泥金書金剛經一部
董其昌書天馬賦一卷
郭熙華封三祝圖一卷
宣窯填白暗龍碗十隻
定窯筆洗一件
鞍馬二匹
原任廵撫〈臣〉佟毓秀
呂祖謙集一部
文玩六種
𠉀補待詔〈臣〉曹曰瑛
恭書法華經全部
烏林達〈臣〉沈崳
恭畫萬松圖一軸
明板性理大全一部
馬一匹
〈附〉三堂西洋人紀理安蘇霖白進巴多明等
進
算法運軸一匣
大規矩一箇
小規矩一套
葡萄酒一箱
鼻煙二瓶
玫瑰醬一瓶
木𤓰膏八碗
香餅一匣
保心石數箇
巴斯弟畧一瓶〈如糖果味美〉
糖果一瓶
撒硼一匣〈如胰洗垢〉
金幾那兩包
武英殿諸臣恭
進
翰林進士舉人貢監生員等
萬壽詩冊共一套〈計二本〉
諭德〈臣〉吳廷楨
舊板六臣文選一部
藝文類聚一部
錦繡萬花谷一部
韓文考異一部
許氏説文一部
閔板莊子一部
編修〈臣〉廖賡謨〈臣〉吳士玉〈臣〉楊開沅檢討〈臣〉盧軒庶吉士〈臣〉楊士徽貢生〈臣〉郭元釪布衣〈臣〉高不騫
禮經㑹元
對制談經
班馬異同
貞觀政要
諸史品節
南河志攷
泉河紀畧
藏書通
博古通雅
宣和博古圖
漢𨽻字源
周詩遺軌
杜甫詩集
胡雲峯集
楊維楨樂府
監造〈臣〉和素
玉壺一執
玉盃盤全副
玉琢壽星一座
銀晶水盛一件
大磁盤一件
沉香油一盒
萬壽詩滿漢二冊
萬歲壽譜一部〈十本〉
六家文選一部〈十二套六十本〉
古文軌範一部〈三本〉
廣博物志四套〈二十四本〉
唐古詩直解一套〈五本〉
彩繡祝壽圖一冊
陳摶書福祿壽三星墨刻一軸
盛子昭人物山水圖一軸
唐寅畫一軸
董其昌字一卷
沈荃字一軸
鞍馬二匹
監造〈臣〉張常住
南極壽星一座
天然壽山一座
羣仙拱祝圖一軸
白眉雙祝圖一軸
聖賢百子圖扇二柄
萬壽雕漆龍盤一對
三陽開泰宣爐一座
太平車一件
獻芝玉羅漢一座
三代四喜尊一座
三代銅磬一架
宋凍青玉壺春一件
宋凍青爐一座
集錦盤十面
五色石硯一方
漢玉硯山一件
銀晶硯山一件
銀晶水盛一件
汝窯筆洗一件
天然瑪瑙筆捵一件
碧玉鎮紙一對
玉鎮紙一對
竹筆筒一件
古墨一匣
玉香盒一件
玉香盤一件
九思竹香盒一件
松鶴竹箸瓶一件
均窯盆奩一副
五彩花盆一件
五彩花囊一件
霽青盤一對
瑪瑙盤一面
填白大碗一對
松竹梅把碗一對
磬鈴碗一對
哥窯盤一對
嬌黃盤一對
紫金魚盤一件
紅魚盤十二面
五彩茶盃一對
五彩菓子盃一對
七賢瓶一件
葫蘆瓶一件
梵書香盒一件
洋漆香碟一對
填漆盤一件
雕漆葵花香盤一件
天然鴨一件
鉢盂一件
滓斗一件
洋漆香幾一對
洋漆扶手一對
名人花鳥一軸
名人畫冊一部
米芾山水一卷
仇英人物一卷
舊扇十柄
舊板尚書註疏二套
舊板禮記集説二套〈二十本〉
爾雅一套〈十本〉
埤雅一套〈七本〉
公羊榖梁一套〈十本〉
劉向新集二套〈十六本〉
舊板梁書二套〈二十四本〉
天然瑪瑙水盛一件
玉墨牀一件
玉筆捵一件
舊板學記二套〈二十八本〉
何仲黙集二套〈十四本〉
三蘇文粹二套〈二十本〉
鞍馬二匹
散馬七匹
監造〈臣〉李國屏
鞍馬一匹
文玩四件
説郛一部
瀛奎律髓一部
金剛石一件
天然石蘑菇一件
紫檀炕屏一架〈上勾摹金書〉
〈御筆老人星賦背面油畫山水〉
監造〈臣〉巴實
杜詩千家註一部
黃文獻公文集一部
宣紙對數廣運全部一冊
西洋黒香一匣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六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七
慶祝五〈貢獻四〉
吏部尚書〈臣〉富寜安〈臣〉吳一蜚侍郎〈臣〉孫柱〈臣〉李旭升〈臣〉𫝊伸〈臣〉王頊齡恭
進
呂氏家塾讀詩記一部
柳宗元文集一部
通鑑總類一部
通鑑考異一部
史記摘抄一部
源流至論一部
大儒學粹一部
書史㑹要一部
老子或問一部
南唐書一部
纂圖互註荀子一部
音註揚子法言一部
法藏碎金一部
格古要論一部
舊板九經一部
蘇軾書唐詩
黃庭堅書博學道詩
米芾書唐詩
米芾行書長樂花賦
米芾書正月臨朝詩
趙孟頫書柳宗元蘇軾詩
元人楷書伊洛精義一冊
文徴明書遊西苑詩
董其昌臨顔真卿書
董其昌書樂壽堂歌
董其昌草書杜甫詩
董其昌書白羽扇賦
董其昌臨米書天馬賦
董其昌臨懷素帖
董其昌臨米芾書
董其昌臨趙孟頫書
譚曰選草書漢詩
祝允明書宋詩
李昭道仙山樓閣圖
李公麟羅漢渡海圖
郭熙擕琴聽鶴圖
馬遠溪山雪意
劉松年軒轅問道圖
劉松年耕織圖
趙孟頫泥金海屋添籌圖
倪瓚溪亭山色圖
黃公望江山勝槩圖
蘇漢臣購訪蘭亭圖
林良蘆雁圖
呂紀花鳥圖
唐寅墨筆山水
仇英山園訪梅圖
仇英水閣揮毫圖
仇英閬苑仙葩圖
仇英宮蠶圖
仇英春溪宴集圖
沈周谿山無盡圖
董其昌江臯圖
楊宗白泥金羅漢相
宋榻米芾行草墨刻
孔子周流圖墨刻
宋製玉爐
宋製玉盃
碧玉花囊
白玉提梁卣
白玉花巵
碧玉小盞
白玉筆捵
漢玉筆捵
玉聯珮
扇器十件
銀晶水盛
官窯菱花盤
宣窯描金填白把碗
宣窯填白大碗一對
宣窯海馬大碗一對
𢎞治窯綠龍碗一對
正德窯嬌黃盤四面
正德窯嬌黃盤十面
嘉窯百子碗一對
嘉窯文王鼎
嘉窯雙環瓶
嘉窯花尊
萬厯窯白蓮霽藍碟四面
青緑天雞硯滴
古銅花尊
戸部尚書〈臣〉穆和倫〈臣〉張鵬翮侍郎〈臣〉塔進泰〈臣〉王原祁〈臣〉噶敏圖〈臣〉廖騰煃倉塲侍郎〈臣〉施世綸恭
進
宋板五經二套
宋板周禮二套
春秋左傳一套
稽古録一套
元板易傳義一套
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十套
千家註杜甫詩集四套
詩緝四套
萬寶詩山四套
漢雋一套
宋板爾雅翼一套
宋板花間集一套
事類賦一套
蔡邕集一套
王通中説一套
柳宗元集二套
包拯奏議一套
蘇洵集一套
趙抃集一套
博古圖二套
元板真篆金剛經
朱子字一冊
蘇軾書四時行樂詩
米芾書獅子説
董其昌泥金字冊
董其昌楷書閶闔篇
董其昌小楷
董其昌草書
董其昌書應制詩
陳所翁雲龍圖
李唐江村漁樂圖
朱瑤風雲際㑹圖
朱瑤雙鳳朝陽圖
宋元明人畫蹟
王淵花碟圖
劉松年登瀛圖
趙伯駒五雲樓閣圖
趙伯駒滕王閣圖
元人鷹揚圖
元人夏景圖
仇英溪山深秀圖
仇英春景豐樂圖
仇英夏景豐樂圖
仇英秋景豐樂圖
仇英冬景豐樂圖
仇英設色山水
陸治花卉圖
唐寅喬松壽藤圖
柳休元喜霑天祿圖
林椿花鳥圖
王牧之墨梅
漢製蟠龍玉瓶
漢玉圖章二方
漢製玉斚
宋製玉巵一對
宋製玉芝水盂
宋製夔龍玉爐
宋製福祿連環玉巵
宋製燕喜玉盃盤一副
宋製萬壽蟠桃玉盤
宋製玉蟾水盛
哥窯香墊
哥窯卍字手爐
哥窯香碟
定窯素花筆洗
宣德窯寶青碗六隻
宣德窯龍壽鼎函
宣德窯甜香礶
宣德窯素花盤十隻
宣德窯純素大碗一對
宣德窯團龍盤
宣德窯雲龍把碗一對
成化窯五彩嘉蓮盤
成化窯五彩萬壽盃
嘉靖窯萬福攸同壺
瑪瑙盤龍盃
洋雕漆香盒
洋漆香幾
洋漆鍍金爐
靈雲珮並紀一卷
朱三松竹刻青牛老子
禮部尚書〈臣〉赫碩色〈臣〉陳詵侍郎〈臣〉二格〈臣〉王思軾〈臣〉馮忠〈臣〉胡作梅恭
進
永樂泥金法華經
成化泥金延壽經
大板四書五經大全
大板書傳
大板詩經傳序
大板禮記
繫辭精義
十七史詳節
乾坤鑿度
舊板白孔六帖
樂典四套
樂考一部
律呂直解
律呂解註
韻補一部
筆叢三套
張九齡集
司馬光集
王十朋集
陸龜䝉集
顔真卿座位帖
趙孟頫書赤壁賦
蘇軾書喜雨亭記
董其昌書天街曉望詩
趙孟頫倣陸探微畫
倪瓚荊溪清遠圖
沈周擬謝雪邨山水書
唐寅觀海圖
宋元冊頁
董其昌冊頁
宋製脂玉萬壽鼎
宋製脂玉龍鳳尊
宋製脂玉壽觥
宋製脂玉雙喜筆洗
脂玉夔龍筆閣
脂玉聯環章一對
脂玉扇器一盒
脂玉香盒
玉東方朔
玉壽字壺
碧玉九螭印章一對
碧玉三喜水盛
成窯五彩太平雙喜碗
成窯九龍盤
成窯雙鳳盤
成窯獅球碗一對
成窯把碗一對
成窯僧帽壺
成窯水盂
成窯膽瓶
萬厯萬壽碗十全
萬厯龍鳳尊
青緑義尊
青緑雷尊
青緑百環尊
青緑提梁卣
青緑筆洗
宣銅宮聯爐
宣銅秋耳爐
銀晶龍瓶
銀晶八方筆洗
銀晶獅子鎮紙
銀晶雙喜盃一對
天然如意
天然羅漢
天然香幾
天然石硯山
硃砂寶山
宋琴二張
官窯四喜尊
哥窯菱花洗
哥窯七賢瓶
定窯乳耳爐
定窯雙喜瓶
宣窯王母蟠桃碗
宣窯雙龍捧壽碗
宣窯梵書碗
宣窯一龍九種碗
宣窯霽紅盤
宣窯填白梅瓶
宣窯霽紅把盃
兵部尚書〈臣〉殷特布〈臣〉孫徴灝侍郎〈臣〉覺和托〈臣〉李先復〈臣〉巴顔柱〈臣〉宋駿業恭
進
無量壽佛經
九經綱目
宋板禮記
舊板漢書
六書音義
文獻通考
類書纂要
書傳問荅
杜詩論事
杜詩論言
博古圖
詩傳一套
畫紀一部
陸贄奏議
葉適文集
宋三晁文集
楊時文集
孫覿尺牘
宋百花集
天源發微集
藝文類聚
宋徽宗畫鷹
小李將軍人馬圖
李唐松溪仙館圖
趙伯驌瑤臺上壽圖
李公麟十六印證圖
宋人羅漢圖
邊景昭三喜圖
吳鎮墨竹譜
黃公望長江萬里圖
趙孟頫泥金羅漢
趙孟頫溪山行旅圖
趙孟頫八駿圖
趙孟頫人物一幅
趙孟頫松風流水圖
呂紀翎毛一幅
呂紀花卉四幅
王振鵬大士妙觀圖
仇英王母獻壽圖
仇英設色山水
仇英水閣揮毫圖
唐寅䆳壑琳宮圖
文徴明宮殿圖
董其昌設色山水
張平山福祿圖
王羲之鵞羣帖
蘇軾大字
米芾行草書
董其昌倣虞歐字
董其昌行書
衞夫人小楷
蘇夫人織錦廻文
管夫人璇璣圖
仙芝一座
周鼎一座
漢鬲一座
古琴一張
古鏡一圓
古劍一執
古玉珮魚一枚
宋甌磁硯海
宋磁蕉葉筆捵
宋硯一方
周嵌筆屏
古磁水注
脂玉印盒
玉水盛一具
法琅瓶一座
玉桃盃一隻
哥窯葵花盤
永樂填漆盤
永樂雕漆敞盤
宣窯桃盃十隻
宣窯澆鉢
宣窯豆罐
宣爐一座
嘉窯膽瓶
隆慶窯筆洗
紅瑪瑙書鎮
端硯一方
雕漆三星拱照盤
刑部尚書〈臣〉哈山〈臣〉胡㑹恩侍郎〈臣〉薩爾泰〈臣〉艾芳曽〈臣〉博音岱〈臣〉王企靖恭
進
大學衍義二套
昭明文選四套
唐文粹二套
文獻通考全部
事類一部
對類一部
宋板字彚一部
宋板詩韻一部
柳公權行書一卷
米芾書天馬賦
趙孟頫章草
董其昌書唐宋人詩
董其昌臨英光帖
董其昌臨黃庭經
董其昌大字
董其昌草書
郭熙春林圖
劉松年雪霽圖
趙孟頫設色山水
謝時臣墨筆山水
董其昌倣倪瓚山水
董其昌倣米芾畫
楊紹卿雙鶴圖
夏㫤墨竹
蘆雁圖
雙鴛圖
唐人畫馬
宋諸家山水卷
集宋人畫
元人山水
花筐圖
蟠桃圖
玉盃一對
玉碗一隻
十錦扇器一匣
舊墨一匣
工部尚書〈臣〉滿都〈臣〉張廷樞侍郎〈臣〉張格〈臣〉阮爾詢〈臣〉馬晉泰〈臣〉劉謙恭
進
舊板九經
舊板易經
大板詩經
大板書經
舊板易詩書三經註疏
舊板書傳㑹選
易史二函
周易傳義
舊板楊萬里易傳
範衍二函
舊板四子書
大板四書
舊板十七史
舊板國策
文林綺繡
舊板事文類聚
兩漢博聞
舊板文章正宗
舊板事類賦
舊板初學記
宋板朱子韓文考異
舊板五音類聚
舊板水經注
大板大學衍義
舊板王通中説
舊板周伯𤦺六書正譌
樂律全書
舊板朱子校昌黎集
舊板司馬光詩集
舊板嘉祐集
舊板南豐集
真德秀集
舊板三蘇文粹
舊板蘇軾詩
舊板元文類
大儒奏議
野客叢書
舊板亷平録
吳萊全集
舊板禮部韻畧
舊板法書要錄
舊板漢隷分韻
廣韻藻一套
六書賦一函
吳棫韻補
趙孟頫楷書
趙孟頫行書
董其昌行書
董其昌臨米書
董其昌臨趙書
董其昌草書
董其昌行草
董其昌大字
董其昌小楷
董其昌八仙歌
文徴明楷書
文彭五言詩
陳獻章行書
郭熙松柏長春圖
徐世昌仙桃瑞鶴圖
壽松百祿圖
陳居中春獵圖
李昭道仙山樓閣圖
錢選蟠桃圖
趙孟頫羅漢圖
趙孟頫竹石
趙伯駒高士圖
趙伯駒羣仙獻壽圖
冷謙江山平遠圖
李公麟竹林七賢圖
文徴明蟠桃圖
董其昌山水
宋政和年製鎮紙玊尺
宋玊蟠螭水汲
宋官窯一綂爐
宋製銀晶筆山
萬窯萬壽盤
宣窯梅瓶
陸子剛製桃紅玉扇器
洋幾一具
壽山圖書四方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八
慶祝五〈貢獻五〉
都察院左都御史〈臣〉揆敘〈臣〉趙申喬左副都御史〈臣〉瓦爾達〈臣〉明安〈臣〉田從典〈臣〉崔徵璧㳟
進
宋板易象大㫖一部
宋板尚書註疏一部
宋板周禮一部
嚴氏詩緝一部
稽古錄一部
隆平集一部
五經圖一部
朱載堉歴書一部
朱載堉樂律書一部
陳則通春秋提綱一部
唐文粹一部
三體唐詩一部
朱子六經四書圖一部
列子一部
揚子一部
重編廣韻一部
杜詩一部
董其昌臨顔真卿書
趙孟頫書耕織圖詩
文徵明書四體千字文
祝允明書梅花詩
趙孟頫草書千文
趙孟頫學書筆法
董其昌倣懐素帖
米芾書天馬賦
白玉龍荷花盃
宣窯荷花盤一對
宣窯花澆一對
西洋半圏儀
西洋蜜蠟罐
蟠桃玉盃一對
萬年一統玉水滴
萬壽無疆墨
宣窯馬掛瓶
雙螭法琅鼎
澄泥硯
玉香爐
永樂填白碗一對
趙孟頫八駿圖
宋元諸名家千金冊
勾龍爽堯民擊壤圖
仇英維摩講法圖
米友仁春山煙雨圖
唐小李將軍僊山樓閣圖
黃公望層巒聳翠圖
通政使司通政使〈臣〉劉相〈臣〉郝惟諤通政〈臣〉羅瞻〈臣〉郝林〈臣〉王景曾〈臣〉張徳桂㕘議〈臣〉蘇伯霖〈臣〉闗保〈臣〉陳汝咸恭
進
經濟類編四套
通鑑紀事本末十套
六臣文選六套
近思錄一套
三蘇文粹二套
人物誌一套
詩學大成二套
趙孟頫行書梅花詩
趙孟頫楷書蘭亭跋
解縉大字遊南嶽贊
董其昌書四勿箴
董其昌書唐柳宗元觀慶雲圖詩
劉松年天保九如圖
馬逺松雲瑞鹿圖
戴嵩松林虎嘯圖
趙孟頫扁舟待月圖
趙孟頫湖山秋色圖
倪瓚平林詩思圖
林良碧梧棲鳯圖
呂紀掇錦圖
仇英竹溪僊館圖
仇英漢宮春曉圖
唐寅秋山訪友圖
藍瑛千𡶶雪霽圖
雙螭捧壽玉鼎
脂玉壽盃一對
水晶筆架
瑪瑙水中丞
哥窯筆洗
宣徳五彩盤一對
宣徳窯把碗一對
𢎞治窯盤一對
正徳綠龍盤一對
嘉靖窯碗一對
漢玉筆屏
澄泥硯
大理寺卿仍兼太常寺卿〈臣〉荊山大理寺卿〈臣〉孟世泰太常寺卿〈臣〉李敏啟大理寺少卿〈臣〉巴霽納〈臣〉邵觀太常寺少卿〈臣〉佟靄〈臣〉黃叔琳㳟
進
元刻五經全文二函
二十一史文選二十四函
元刻國朝文類二函
宋刻南華經四函
元刻列子至徳眞經一函
元刻王通中說一函
宋刻陶潛集一函
宋刻柳宗元集二函
元刻翰墨大全八函
元刻紺珠集二函
太史華句一函
金石韻府一函
米芾行書聖徳詩
朱子書錦江春詩
趙孟頫金書金剛經
趙孟頫行書文賦
趙孟頫書逍遙齋記
董其昌行書晝錦堂記
董其昌行書春晴詩
董其昌行書春雨詩
李公麟諸天梵象圖
趙令穰春江逺眺圖
趙幹桃塢春雲圖
曹雲西溪山平逺圖
徐賁浮嵐暖翠圖
宋刻絲蟠桃獻壽圖
李公麟瀛洲文㑹圖
黃公望天池石壁圖
趙伯駒僊山樓閣圖
雷瑛大㑹慶壽圖
仇英春夏秋冬四景圖
仇英春和覽秀圖
瑪瑙福徳文星
銀晶壽僊
萬壽玉尊
夔龍玉壺
夔龍玉瓶
夔龍合璧
慶雲玉盃
四喜玉盃
蟠桃玉盃
水僊玉盃
青綠商尊
哥窯乳爐
均窯元壽花尊
官窯飛㦸花尊
宣窯青花水盛
宣窯葵花盃二對
宣窯青花盤一對
萬窯彩色慶壽宮碗一對
萬窯龍鳯呈祥盤十面
景星宋硯
龍尾宋硯
名人畫扇二十柄
內務府包衣昂邦〈臣〉赫奕㳟
進
壽佛一尊
靈芝一本
古書一部
古畫一軸
〈臣〉畫炕屏一架
〈臣〉畫一軸
營造司郎中〈臣〉佛保㳟
進
太極寳坐一座
晉書一套
古琴一張
萬壽玻璃鏡
百子拱壽圖
金剛子念珠
豆瓣楠書架
蟠桃盒
吉慶如意天然葫蘆
百僊拱壽靠背
洪福似海坐褥
芝鶴雙瑞迎手一對
順天府府尹〈臣〉屠沂府丞〈臣〉王懿㳟
進
宋抄歐陽修全集
宋板韻疏
舊板古今談薈
文徵明手錄通鑑
董其昌書唐張嗣初春色滿皇州詩
董其昌畫千巖競秀圖
趙孟頫墨竹
萬年如意玉壺
夔龍拱壽玉香爐
太僕寺卿〈臣〉阿錫鼐〈臣〉周道新㳟
進
水經二套
喻林四套
米芾書閶闔篇
蘇軾書四時行樂詩
戴文進三星圖
唐寅江村漁泊圖
宋磁梅瓶
明宣徳爐
玉連環壺
國子監祭酒〈臣〉查喇〈臣〉徐日暄司業〈臣〉察爾岱〈臣〉登徳〈臣〉魯瑗㳟
進
文獻通考二十函
朱子經濟文衡二函
董其昌廣文字㑹寳二函
趙孟頫學士登瀛圖
仇英僊山樓閣圖
謝小僊萬年福祿圖
李公麟瀛洲㑹奕圖
郭熈嵩山疉翠圖
魏之璜瑞芝僊鹿圖
董其昌關山初霽圖
馬逺僊山瑞靄圖
漢玉壽桃盃一對
漢銅鼎一座
漢銅尊一座
宋端石宮硯
墨晶獅鎮紙
成窯青瓶
嘉窯紅瓶
鴻臚寺卿〈臣〉安保恭
進
壽佛一尊
趙伯駒山水
黃居寀花竹
仇英十公圖
仇英龍宮圖
周之冕畫栢
周之冕畫松
漢銅瓶
宣銅爐
欽天監監正〈臣〉明圖治理厯法〈臣〉紀理安恭
進
大清康熈萬年厯一套〈計四本〉
平立方根萬數表一套〈計一本〉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八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萬壽盛典初集>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九
慶祝五〈貢獻六〉
是月致仕在籍諸臣先後進獻詩冊古玩書籍土宜等物慶祝
萬壽
上收受詩冊及書籍土物有差餘皆卻之
是時致仕在籍諸臣詣
京慶祝者江湖魏闕境地雖殊頌禱謳歌尊親無二莫不製為詩文寫成卷冊及家藏書畫古玩土宜物産與在位諸臣後先進獻惟是慶祝之後各旋田裡別無冊籍可稽謹就三品以上耳目見聞所及畧記如左至滿洲漢軍致仕大臣近居
輦轂貢獻更繁古玩而外仍照原品亦進縀馬僅載一二以例其餘其止進詩冊者竝詳歌頌卷中
不備錄焉
吏部尚書致仕〈臣〉宋犖㳟
進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一部
歐晁琴趣一部
名人法書四卷
古畫三軸
文玩六件
經筵日講官起居注吏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
致仕〈臣〉徐潮恭
進
漢紀二套
小板名山藏四套
趙孟頫臨道徳經二種
董其昌臨顔眞卿書二種
壽星圖一軸
哥窯壽佛一尊
杭綾一百端
杭紬一百端
杭扇二十匣
湖筆三百枝
原任 經筵講官戶部尚書〈臣〉王鴻緒恭
進
萬壽頌一冊
銀晶大士一尊
瑪瑙壽星一尊
脂玉雙螭盃一隻
脂玉花觥一品
脂玉筆牀一對
壽字玉水盛一品
嘉窯茶盃一對
萬窯宮碗一對
嘉窯茶撇一隻
壽字嘉窯霽青茶盃四圓
宣銅案爐一座
壽山福海嘉窯茶盃一對
官窯黃壽芝一盆
硯山紫壽芝一座
天仙拱壽宋刻絲書一軸
萬壽描金箋一百幅
壽山石圖書一對
嘉窯合碗一隻
宋板唐孔頴逹周易義一部
宋板唐陸徳明詩經重言重意互註一部宋板太學類編成周制度一部
宋板呂氏讀詩記一部
宋板劉敞七經小傳一部
宋板韜畧二本
宋板許愼說文解字一部
宋板孫愐唐韻一部
宋板王昭禹周禮詳解一部
宋板資治通鑑考異一部
宋板大廣益㑹玉篇一部
宋板唐陳子昂集一部
元板資治通鑑一部〈計二十套〉
朝鮮板唐柳宗元文集一部
舊板子彚一部
明沈度金書華嚴經一部
明董其昌審定戲鴻堂帖二部
宋高宗御書杜詩一卷
北宋燕文貴秋山蕭寺圖一卷
北宋李公麟華嚴變相圖一卷
元趙孟頫楷書道徳經一卷
元趙孟頫浴馬圖一卷
元錢選秋江待渡圖一卷
元錢選田家聚樂圖一軸
明文徵明秋林談道圖一軸
明董其昌書呂祖金丹詩一軸
明仇英大士一軸
明董其昌畫一冊
明董其昌書桃源行一冊
明董其昌書清靜經唐詩一冊
明項聖謨花卉一冊
官窯水盛一面
定窯水池一面
宣窯霽紅盤一對
宣窯把盃二對
宋製番瑪瑙香盤一面
西洋地平儀一架
西洋察量逺近儀器一箇
西洋小規矩一箇
西洋吸鐵石一塊〈計吸十八觔〉
西洋鹽露一瓶
西洋流黃露一瓶
西洋象牙塔一件
西洋象牙簫一件
西洋鼻煙二瓶
西洋法琅鼻煙瓶三箇
西洋化五金水一瓶
西洋方石一塊
西洋羅斯瑪里諾露四瓶
西洋保心石一塊
西洋巴爾撒木阿餑餑克里的果一盒
西洋顯微鏡一箇
西洋寳燒瓶二箇
西洋規矩四箇
西洋古巴依巴油四瓶
西洋火漆一匣
西洋巴爾撤木油二盒
西洋葡萄酒六瓶
西洋徳里亞格二匣
西洋法琅珠子三十三箇
西洋香二匣〈計二塊〉
西洋巴爾撒木香珠十掛
西洋法琅珠二掛
原任戶部尚書〈臣〉凱音布恭
進
鞍馬一匹
散馬一匹
縀八匹
禮部尚書致仕〈臣〉許汝霖恭
進
萬壽詩百韻
黃庭堅白鶴娯賔二賦一卷
趙孟頫金丹訣千字一卷
趙雍蓮經萬言一卷
董其昌千字文一冊
董其昌仿顔眞卿懐素二種一卷
文徵明西園十詠一卷
宋宣和御書鴛鴦一幅
李龍眠壽仙像一幅
呉鎮江村漁樂圖一卷
劉松年山水一卷
趙孟頫雙駿圖一幅
董其昌夏山圖一幅
杭綾一百疋
杭綢一百疋
原任兵部尚書〈臣〉范承勲㳟
進
萬壽寳瓶燈一對
蟠桃花實燈一對
八方大理燈一對
六合寳瓶燈一對
百壽博古燈屏一架
原任刑部尚書〈臣〉阿山恭
進
舊板羣書考索十套
爾雅註疏二套
韓文全集二套
歐文全集四套
五音集韻二套
趙孟頫泥金楷書一冊
馬逺海屋添籌圖一軸
王鵬梅五雲樓閣圖一軸
沈香筆海一座
琪南香山一座
墨晶仙人一座
宋窯花挿一件
宣窯萬壽碗一對
青綠古銅瓶一座
鞍馬二匹
縀十聨
原任 經筵講官工部尚書〈臣〉徐元正㳟
進
泥金佛經法書全部
髮繡觀音像一軸
趙孟頫百鹿圖一軸
董其昌書彭祖頌一軸
漢白玉連環一件
銀晶壽仙一座
萬壽盤龍黃磁斗一件
原任吏部左侍郎〈臣〉李錄予㳟
進
糖果八種
蔬菜八種
原任工部右侍郎〈臣〉彭㑹淇㳟
進
宋板尚書一套
宋板柳宗元集二套
祝允明書王喬赤松頌一卷
董其昌書王貞白宮池産瑞蓮詩一軸
文徵明江閣秋雲圖一軸
仇英員嶠仙遊圖一軸
玉盃一對
溧扇四十柄
南菜二十瓶
原任內閣學士〈臣〉張榕端㳟
進
書畫玉器十八種
土産食物二十七種
𠉀補內閣學士〈臣〉王之樞㳟
進
萬壽頌一冊
舊板書四部
名人字畫四種
土産食物四種
𠉀補內閣學士〈臣〉顧悅履恭
進
萬壽頌一冊
十三經註疏一部〈二十四套〉
漢雋一部〈一套〉
文中子一部〈一套〉
宋板韓愈集一部〈四套〉
董其昌書太極眞人歌一軸
李廸𤓰瓞圖一軸
趙昌上苑春鶯圖一軸
八仙琥珀盃一對
漢玉爐一座
原任福建廵撫〈臣〉宮夢仁恭
進
大學衍義全部
國語全部
公羊傳全部
穀梁傳全部
硃印隂符經全部
說苑全部
端硯一方
玉硯一方
水晶瓶一座
銀晶水中丞一件
瑪瑙筆洗一件
碧玉九螭鎮紙一件
錦扇二百握
草葛二百端
桂花香四箱
芙蓉巾二百條
是月直省進士舉人貢監生員先後進獻詩冊書畫慶祝
萬壽
上收付內閣
教習進士侍講〈臣〉文志鯨諭徳〈臣〉呉廷楨率進士〈臣〉查雲標等七十七人恭
進
萬壽詩一套共四冊
八旗教習武進士〈臣〉萬國寧等七十餘人恭
進
萬壽詩共二冊
舉人〈臣〉李長庚等六十餘人武舉〈臣〉呉士亨等三十餘人各恭
進
萬壽詩共數十冊
御製詩集箋註等書共數十部
國子監官學教習貢生〈臣〉呉鍾芬等四十人恭
進
萬壽詩一冊古書五部
貢生〈臣〉周崧等九十餘人監生〈臣〉王宸儁等二百二十餘人生員〈臣〉呂渶等一百三十餘人各恭
進
萬壽詩共數百冊華封三祝等圖共數十幅
提督江南學政左庶子〈臣〉胡率江南十四府生員〈臣〉田多稼等五百三十餘人恭
進
萬壽詩三套共三十冊
是月直省耆老民人億萬先後詣
闕進獻詩冊畫幅五穀土宜及萬民衣萬民宴等物
慶祝
萬壽
上收五穀詩畫餘皆卻之
直隷省耆民曹鳯全等恭
進泥金彩屏一架芳蘭瑞芝八缸仙花壽石八盆萬年青一桶碧桃盆景四種千葉紅杏盆景四種宣石盆景四架時果百盤
七省旗丁三百餘人隨通州坐糧㕔徳成格恭
進彩亭四座彩旗二十四面壽同天地大蠟一對宋刻絲八仙慶壽圖一軸萬年龍鼎一座惠泉酒一百罈萬年青一桶吉祥草一桶古松一盤蟠桃一樹海棠一盆玉蘭花一盆蘭花一盆蝴蝶莿花一盆
江南省江寧府耆民趙椿如等恭
進龍衣一襲彩亭一座小菜果品壽燭等八十一盤
江南省蘇州府耆民張萬春等恭
進繡字萬民衣一件繡字福壽圖一幅位祿名壽龍扁一架龍旂十六面宣銅五供全副大紅縐紗珠盤龍壽燭一對常熟盆景四種五穀土宜小菜食物一百盤
萬壽詩共三十餘冊
江南省松江府耆民莊國興等㳟
進
萬壽金龍袍掛全襲刻絲龍幛一軸織金龍旂一對龍
燭臺香爐全副土宜一百盤
江南省淮揚等府耆民李茂玉等恭
進
萬壽無疆幛一架
天子萬年幛一架五穀果品八十一盤
兩淮鹽商項鼎玉等恭
進
御案寳座錦筆龍箋縀疋
浙江省耆民沈玉揚等恭
進
萬壽無疆錦幛百幅撃壤歌屏一架古佛一百尊嘉興張爐一百箇嘉興蒲盃一百隻杭綾一百疋杭紬一百疋小菜一百二十瓶五穀十二盤
萬壽詩共五十餘冊
兩浙鹽商江宏茂等恭
進
萬壽龍衣全襲綵縀一百疋銀二萬兩
福建山東江西河南廣東廣西六省耆民張獻福等恭
進
萬歲嵩呼圖一軸
萬壽多寳香山一座萬民宴八十一桌土宜九十盤山西陜西湖廣四川貴州雲南六省耆民田畯等恭
進無量壽藏佛一尊九如圖一軸三多頌一卷土産食
物一百二十盤
山西平陽府耆民呉逢泰等㳟
進
御書亭一座 〈上刻歴年恩詔〉
萬壽採茶歌亭一座
萬壽勝㑹圖一軸土産食物二十四色
湖廣耆民呂永年等隨總督鄂海恭
進土産食物九十盤
通州回民百餘人恭
進鮮魚二百尾
是月外藩諸臣或親詣
闕廷或遣使入
朝畢獻方物慶祝
萬壽
上收受如常例其有加貢者皆卻之
科爾沁土謝圖親王鄂爾吉圖等
烏朱穆秦車臣親王色登敦多卜等
巴林多羅郡王額駙呉爾滾等
阿霸垓多羅郡王呉爾占噶喇卜等
喀喇沁多羅都楞郡王色稜等
蒿齊忒多羅額爾徳尼郡王阿噶尼思塔等敖漢多羅郡王垂木珀爾等
奈曼多羅郡王崔忠等
喀爾喀多羅達爾漢貝勒占達古米等阿祿科爾沁多羅貝勒汪占等
扎魯特多羅達爾漢貝勒阿達沙等
毛明安多羅貝勒班第等
蘇尼特多羅貝勒席里等
杜爾伯特固山貝子沙津等
阿霸哈納固山貝子額林陳達什等
翁牛特鎮國公索諾穆等
郭爾羅斯輔國公莽色等
克西克騰扎薩克一等台吉齊巴克扎卜等呉喇忒公逹喇瑪錫禮固山一等台吉南充等
土黙特貝子喀木哈巴雅思瑚朗圖固山一等台吉袞濟思札卜等
鄂爾多斯貝子魯穆布固山台吉羅卜臧札賴特貝子特古思固山協理台吉何塔等喀爾喀扎薩克圖汗和碩親王多羅額駙䇿旺扎普等
厄魯特多羅貝勒額駙阿保等
以上共一百二十札薩克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皆親詣
闕廷叩祝
萬壽常貢之外又公進銀二十萬兩請建廟於熱河〈詳見
加恩外藩及名山祝釐中〉
厄魯特王策林旺布遣使宰桑多爾濟進
萬壽貢
喀爾喀折卜尊丹巴庫圖克圖遣使多爾濟萬書克拖應等進
萬壽貢
朝鮮國王李焞遣使議政府右議政金昌集吏曹判書尹趾仁等進
萬壽貢
〈臣〉等恭紀
萬壽貢獻典禮仰窺
皇上恭儉之徳慈惠之仁載稽史冊聖帝明王無與倫比昔虞夏之初任土作貢周官太宰以九貢制邦國之用一曰祀貢二曰賔貢三曰器貢四曰幣貢五曰材貢六曰貨貢七曰服貢八曰斿貢九曰物貢其多寡重輕之數一以式之所用為凖漢高帝十一年詔諸侯王通侯及郡常以十月朝獻獻以口數率人歲六十三錢給獻費唐時諸郡貢獻皆取當土所出准絹為價不得過五十疋其後常貢之外或以端午或以南郊別增貢款而誕聖之節昉自開元其初羣臣獻甘露醇酎王公戚里進金鏡綬帶開元二十四年千秋節羣臣獻寳鏡張九齡獨進千秋金鏡錄自是以徃踵事增華漸以侈費永泰大歴而後更極浩繁宋太祖建隆二年始詔停止後稍稍進奉遂有定額致滋耗累乾道間至有乞蠲免聖節貢金者較之古昔奉琛獻賮之風相去奚啻徑庭哉我
皇上享萬方之玉食受四海之共球猶且蠲維正之供動踰億萬減外藩之貢每至再三凡所以惠愛元元軫恤物力者歴五十餘年如一日今恭逢
萬壽昌期
皇子皇孫上
萬年之觴效斑衣之舞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之服無不備列珊瑚翡翠火齊木難琉璃夜光之屬無不畢具典禮𢎞鉅情文該洽可不謂極盛焉若夫天潢戚畹屬在懿親百爾臣工近居
輦轂或承筐篚或駕驪黃或就其家世所藏金石圖書足供玩御者亦皆倒篋傾笥羅列而進至於海內臣民擕持負戴相屬於道莫不製為詩歌以道揚盛美形諸圖畫以摹繪太平凡服物器用山肴野䔩之類盡充庭實外至奉冠帶稟正朔如蒙古朝鮮諸國稽首
闕廷畢獻方物者更不可以數計也此豈作而致之廹而應之徒侈煩費之文而繩以一定之例如唐宋以來之故事哉蓋由我
皇上徳洋恩溥美利不言所以感於人心者至深且久薄海內外沐膏詠勤飲和食徳歲盈五紀世逮孫曾念衣冠之榮藉耕鑿之晏安高厚覆載之不遺茍非
帝力何以致此咸思展其報徳之心而無由自達今幸
逢
萬壽之期得以稍效其區區之意要皆發於中之不容已動於情之不自知而並自忘其物之微且陋也乃衆志彌切而
聖徳愈謙凡所貢獻卻而不御間有得䝉
聖鑒俯受一二者即已傳為異數震為非常於此益見
我
皇上體臣子民柔逺能邇之至意誠足以度越千聖逺
駕百王者也蓋不殖貨利不寳逺物
聖人之徳所性固然今
萬壽貢獻
皇上雖卻而弗受顧載在簡編詞煩而不汰者一以徵
四海尊親愛戴之誠一以著
九重恭儉慈惠之美垂示萬世傳之無窮雲
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六十
慶祝六〈瑞應〉
康熈五十二年三月天下臣民億萬雲集
闕下結綵棚數十里慶祝
萬壽自初一日至二十一日風日晴和天宇澄霽至二
十二日
大慶禮成甘霖即沛時麥苗方秀田疇霑足慶有秋
焉
先是二月初旬臣民經營規度結綵張燈錦天繡地彌望無際畫閣飛梁川原相屬綺疏網戶衢陌交通而典禮重大距
聖壽時日尚逺咸慮風雨載途淋浸霑漬無以光萬年之盛典又四方臣民環集無算耆老扶杖婦孺㩦持溢巷填闉肩摩轂撃而公卿以下各以蟒袍補服奔走執事倘衝泥霑雨何以盡萬國之歡心乃霽旭暄妍連旬浹日比送
駕迎
鑾諸禮既集呼嵩祝華大典告成然後甘霖徐沛二十二二十三兩日興雨祁祁既霑既足麥苗懐新郊原綠徧焉初
皇上聞臣民建壇祈福以祝
萬壽特傳
諭㫖令所在祝釐者當祈雨暘時若民和年豐毋遺萬
姓以私
一人至是甘澍應時而至臣民驚歎謂
聖心與
天心感應相通若合符節雲易稱大人與天地合其徳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書陳庶徵配於五事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暘若曰聖時風若人事修於下天道應於上非偶然也夫民為邦本食為民天年穀順成歲登大有使百室盈婦子寧
國家之瑞孰有大於此者哉敢書時雨為瑞應之首
七月十七日壬戌直隷廵撫趙𢎞燮奏秋成大熟並進一莖三穗五穗瑞穀
上命頒示內大臣大學士九卿等傳覽
廵撫直𨽻等處地方管轄紫荊密雲等關隘贊理軍務兼理糧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世襲一等精竒尼哈番臣趙𢎞燮謹
奏為恭報大有豐收分數並逹萬民歡慶真誠誌休
徵以祝
聖壽事據直隷守道㕘政宋起呈稱准霸昌通永二道各移稱順天府屬秋禾收成實有十分及九分八分不等據永平府呈報各屬收成俱實有十分及九分八分不等據順徳府呈報各屬收成實有九分及八分不等據廣平府呈報各屬收成實有十分及九分八分不等據大名府呈報各屬收成實有十分據宣化府呈報各屬收成實有十分及九分八分不等等情呈報到道轉報到〈臣〉又據各府耆民獻雙穗三穗五穗瑞穀百餘本六尺七尺高穀五百餘本咸稱今歲我
皇上六旬大慶雨暘時若年穀順成春間二麥大稔秋收五穀豐登嘉禾疉産於田疇異穀徧生於阡陌我等小民從來未見考之上古亦所稀聞皆因
聖主愛民深切是以
上天降福繁多時和年豐共樂太平有象民康物阜益徵萬壽無疆等情懇〈臣〉代為
進呈〈臣〉已擇瑞榖之三穗五穗者兩經摺
奏㳟呈
御覽在案欽惟
皇上徳邁唐虞功高羲昊治臻上理猶厪
宵旰之懐民躋雍熈尚切胞與之念今春
聖壽六旬大慶更荷
恩波大沛寰區文武臣民盡沐
高深之徳昆蟲草木皆霑
雨露之榮凡有
曠典殊恩悉屬
天高地厚自應恆錫維皇之五福長滋宇內之太和既時若夫雨暘爰瑞徵於年穀春登二麥已千倉而萬箱稼穫三秋復崇墉而比櫛三穗五穗之異披玉穟於千郊六尺七尺之竒值金莖於萬井誠自古難逢之異瑞為
聖朝特出之竒禎蓋郅隆之世則嘉瑞頻生而協應之
休惟農祥為最所以苾芬黍稷爰慶
邦國之光婦子盈寧用介
君王之壽斯眞
景運昌隆之攸兆而
聖主壽考之明徵將見賴及兆民皆
一人之有慶亦惟樂以天下斯萬國之咸寧從此朋酒
稱觥草野競效無疆之祝屢豐嗣續
國家益綿有道之長矣茲據各屬呈報收成分數幷據耆民叩頌嘉穀休徵等情前來〈臣〉犬馬私衷歡慶更深理合㳟疏
題報伏乞
睿覽施行
二十日內大臣大學士九卿謹
奏本年七月二十二日䝉
皇上頒示嘉禾雙岐三岐暢茂蕃碩仰見我
皇上至徳同天太和育物軫恤民隱召此嘉祥稼穡早
登歲時豐稔中外交慶咸戴
皇仁臣等恭覩上瑞不勝踴躍歡忭之至
是歲恭遇
萬壽昌期年豐人壽所在官司欽奉
恩詔先後題報百歲以上老人
詔各給銀建坊旌表以昭人瑞
禮部尚書〈臣〉赫碩色等謹
題為欽奉
恩詔事准戶部咨稱戶科抄出廣東廵撫滿丕題前事康熈五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題十二月初四日奉
旨該部知道欽此欽遵於十二月十九日將原抄一幷移送到部該〈臣〉等議得廣東廵撫滿丕疏稱三水縣耆民羅萬祥年一百一歲髙要縣耆民梁楚環年一百三歲開平縣耆民張子標年一百歲南海縣生員黃猶顯年一百一歲查得康熈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恭遇
皇上萬壽恩詔內開年登百歲者題明給與建坊銀兩欽遵在案所有百歲耆民羅萬祥等請給銀建坊以廣
皇恩等因題請前來查康熈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萬壽恩詔內開壽至百歲者給與建坊銀兩又㑹典開載壽至百歲者題明給銀建坊等語再查現行例內壽至百歲
旌表者給與昇平人瑞字様今該撫既稱三水縣耆民羅萬祥年一百一歲高要縣耆民梁楚環年一百三歲開平縣耆民張子標年一百歲南海縣生員黃猶顯年一百一歲相應照例
旌表俟
命下之日行令該撫轉行該地方官照例各給銀三十
兩聽本家自立牌坊其
旌表字様臣部照例給與昇平人瑞字様可也康熈五十四年正月十九日題本月二十五日奉
㫖依議
是歲八旗直省及喀爾喀所屬先後
題報百歲以上老人二十有八人百歲以上老婦人五人籍貫姓名俱詳二十一卷養老條內茲錄禮部一疏如右以例其餘不備載焉
〈臣〉聞聖人之世雨暘時若庶草蕃廡景星慶雲揚其輝鳯儀獸舞呈其瑞雖帝王不侈嘉祥不徵符騐不致四方荒逺竒異之物以為休徵然而史書所紀載草野所謳吟傳之永久恆班班可考則瑞應之所由來豈細故哉我
皇上秉聰明聖智之德致時雍風動之休自
御極以來五十餘年夙夜憂勤孜孜罔倦凡所以參贊天地怙冐羣生者靡所不至迄今四海晏安民多康樂物無疵癘而禎祥之應亦時在人耳目間豈非
聖人徳盛化神之所致歟徃見四十二年
皇上遣儒臣祭告
南嶽修建廟宇工成之日復
御製匾額碑文懸立殿庭時嶽廟厚載門外梓樹一株
大數十圍枯巳數年自奉
㫖建造相度之日忽爾重榮扶疎翠藹視昔逾茂逺近驚異以為梓材冠衆木之首衡嶽主壽星之次今效靈獻瑞為我
皇上無疆福壽之慶顯而有徵此瑞應之見於數年前
者然也迨乎癸巳正當
萬壽之年乃於元日金蓮花盛開碧葉黃英敷榮吐艷伴瑞莢於彤墀雜靈芝於青瑣蓋是花秉中正之徳平時於夏孟始開而茲則發於歲朝抑又竒矣若夫
萬壽聖節億萬臣民歡呼踴躍咸集
闕廷陳設供帳數十里為祝釐之舉當此之時日朗
氣清纖雲不起及
大慶禮成閱三日而甘雨滂沱田疇霑渥不先時而降不後時而至則以時雨為天之瑞也無疑矣若夫嘉禾瑞麥豐穰之徵偶見於史冊然雙岐兩穗已占休嘉三岐五穗實為罕有乃黍與稷翼之中翹然挺秀應期疉産屢呈
御覽喜動
天顔坤道資生上承天施大順之世地不愛寳托之禾麥以顯其竒謂非地之瑞歟天地之間惟人為貴箕疇五福壽乃居先昔人謂化國之日舒長又曰治世之民壽今黃耉鮐背之倫服疇食徳坐享天和誠不可以數計至於年登百歲者尤為天地篤生之竒歲不數人史難迭見乃癸巳逄
大慶之年甲午值貞元之㑹而督撫先後題報兩年
之中䝉
恩建坊者至數十人之多和氣致祥壽昌葉應然則百
歲非人之瑞歟是皆我
皇上體天地之徳立生民之命深宮繪耕織之圖郊壇有祈穀之典耆老有粟帛之賜故天降時雨地獻嘉禾而人之沐浴膏澤者亦優游於光天化日之下而咸臻上壽也宋符瑞志雲體睿窮幾含靈獨秀謂之聖人所以能君四海而役萬物使植動之類莫不各得其所又曰龍飛九五配天光宅有受命之符天人之應符瑞之義大矣自昔帝王之興羣瑞畢臻惟在上者建中和位育之功盡裁成輔相之道張弛運量實與天地同其流乃能畢致休祥章章若是耳彼夫明璫翡翠馴雉旅獒未嘗不在梯山航海獻琛貢賮之列而〈臣〉則不敢以是侈言盛世之禎符也
萬壽盛典初集卷六十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